一、罪证,还是文化遗产(论文文献综述)
杨凌宇[1](2021)在《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思考与重视。我国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研究工作也随着城市化脚步的推进逐步开展,遗址保护理念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伴同博物馆的职能将共同促进遗址博物馆的发展。为应对我国复杂多样的遗址类型,需要一套完整系统地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方法。遗址博物馆作为我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主要形式,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比较充足的实践探索。通过建设遗址博物馆,能够保证文化遗址免受风雨侵蚀,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并能对社会大众产生良好地文化输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然而对于涉及学科众多的遗址博物馆,对于其遗址保护与展示的设计问题仍有一些争议与困惑,本文就是在融合多学科的前提下,探讨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文章首先在明确遗址博物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的前提下,总结与梳理了国内外对于遗址保护与遗址博物馆设计的研究现状以及已有研究成果的概述。明确遗址保护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前提下,笔者站在建筑学专业的角度对遗产保护理念、遗址博物馆的相关理论以及博物馆建筑理论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针对本文重点研究的对象——遗址博物馆的现存实例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从中得出现存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优势与不足;其次,以建筑类型学理论方法为依据从建筑空间适用性、建筑形态协调性、建筑文化凸显性三个方面入手来展开论述,确立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总结探讨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法与策略;最后,在明确建筑设计策略与保护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参与的工程实例——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进行逐一的反馈与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当下遗址博物馆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丰富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的同时,为当代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建议,也希望对后来建筑学领域的师生或建筑师们在未来相关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实践中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周星[2](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殖民地建筑的“文物化”及旅游资源化》文中研究指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与侵略活动,留下了大量的建筑物和各种遗址及遗物。战争结束后,在去殖民地化的历史大趋势中,殖民地建筑(包括傀儡政权伪满洲国遗留的建筑群)经历了不尽相同的命运。在中国政府的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之下,东北地区的殖民地建筑逐渐实现了"文物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实现了旅游资源化的过程。将殖民地建筑纳入本国或自己城市的历史,是需要勇气和胸怀的。它的意义在于,正视曾经是"国耻""屈辱"的历史,最好的方法无非就是保存那些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真相的"场""物",因为它们是最为基本的"物化了的记忆"。通过对具体的建筑或景观遗产来佐证或提示相关历史,可以发挥其警示、警诫,不让悲剧历史重演的正面价值。
唐朝海[3](2020)在《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战史迹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不仅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人们吸取精神文化的良田,同时也是遗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旅游业不断蓬勃发展形势下,抗战史迹的利用应顺应体验经济时代发展潮流,游客在抗战史迹游览过程中的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类型、因素影响程度及构建一个客观科学的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方法,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研究问题。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问题,本研究拟通过文献调研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计算机辅助模拟发、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经济体验学、心理体验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以广州抗战史迹为研究对象,以公众体验为研究主体,提出了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研究结论显示:(1)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维度分为文化体验、景观体验、活动体验、设施体验;(2)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为4个基准层,9个次基准层以及31个评价因子。基准层权重排序:文化体验>景观体验>活动体验>设施体验,次基准层权重排序:精神文化>环境空间>科技展示活动>景观元素>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表演活动>管理设施>自然条件。31个评价因子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抗战历史了解、空间类型、多媒体互动类型、遗址建筑与构筑物,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比最大。最后提出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及建立计算模型公式。通过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得出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同时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目前影响广州抗战史迹体验质量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五个提升策略,包括:(1)文化主题体验提升策略;(2)景观体验提升策略;(3)活动体验提升策略;(4)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策略;(5)加快完善史迹保护措施策略。本文研究最终得到四个方面成果,分别是(1)确定公众体验评价影响因素;(2)构建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3)公众体验评价体系实证及应用;(4)提出公众体验提升策略。
谭思晓[4](2020)在《革命旧址类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 ——以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示利用项目为例》文中提出当今社会经济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富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旅游活动也广泛兴起,北到延安、南到井冈山,革命遗产遍布中华大地。而这些红色遗产也带来了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使得人们在领略祖国山水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并且在观看革命旧址展览的同时还能够学习爱国主义文化,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但是目前全国有大量革命旧址的展示利用工作还不到位,对于革命旧址展示设计的系统性与规范性还不够完善。该文正是基于现存的革命旧址展示利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革命旧址的阐释与展示利用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并根据展陈设计的需要提出革命文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布展要求,以及如何重新构思和提升旧址的展示陈列效果。因此本文着重对革命旧址如何进行博物馆展陈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论文绪论章节是主要对论文题目的背景、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梳理,并对文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说明。论文第二章作为文章的基础概念章节,主要对革命旧址类博物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革命旧址类博物馆的作用和保护利用原则,最后对我国革命旧址类博物馆的历史建设情况及历史发展情况作出总结。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了革命旧址类博物馆的展陈工作系统性流程。主要对革命旧址的展示利用作出探讨,第一明确革命旧址的背景分析原理、第二对展陈现状作出系统性地分析、第三对革命旧址类博物馆的展陈策划做全过程论述、第四对革命旧址类博物馆的展陈形式设计作理论性研究、第五对革命旧址展示陈列的方式与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论文第四章是主要分析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陈条件的理论性研究章节。主要包括:整体情况、历史沿革、价值分析等。整体论述了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的展示利用条件,并着重分析了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的主题阐释、展示策略和展陈特点。论文第五章是展陈设计实践章节,在该章节主要探究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示利用的具体设计问题,包括其展示利用结构、展陈设计方案等。最后还对新民学会旧址和平江起义旧址这两个相关实践案例做对比性分析。
胡丁婷[5](2020)在《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桂林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文化遗产是当今桂林文化产业开发的宝贵资源。随着文旅融合的迅猛推进,抗战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显得愈发重要。抗战文化遗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进行旅游开发,而能否开发直接取决于其旅游开发价值的高低。近年来,有关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研究使旅游项目开发决策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得以解决,构建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模型并应用于桂林的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就成为了本文的研究宗旨与意义所在。本文系统梳理了相关文献研究以及概念、理论,总结了桂林抗战文化遗产资源概况,在借鉴已有标准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构建了具有4个层次26个评价因子的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其指标权重,并依据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最后对桂林的抗战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研究,邀请专家依据给定标准打分汇总后运用罗森伯格-菲什拜因数字模型定量计算得到综合评价总分,并确定评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总体较高,开发潜力较大,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企互动开发模式动态模型,对未来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给予合理建议,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与指导意义,也希望为其他地区的抗战文化遗产旅游相关研究有所贡献。
郝玉鑫[6](2020)在《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空间分布与连片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革命旧址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革命旧址及其周边环境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诸多威胁,形势严峻。晋察冀边区是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地貌齐全,交通发达,革命旧址类型多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针对晋察冀边区范围进行了界定,遴选了典型革命旧址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的类型特征、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划定连片保护区,有针对性的提出连片保护对策,对晋察冀边区乃至其他革命老区的革命旧址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对晋察冀边区451处革命旧址的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类型多样,呈现分布范围广泛,历史价值突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多处农村地区等特征;(2)在总体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型分布,集中化程度较高,但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石家庄、保定、北京、承德、唐山等5个城市;(3)革命旧址的分布特征与地形、河流、铁路具有密切联系,呈现“低山丘陵指向性、临水近路线性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分布于太行山、燕山山脉与冀中平原交叉地带,大清河、滹沱河、滦河流域,平汉、正太、平绥铁路附近。通过对不同时期革命旧址进行研究,得出每个时期革命旧址主要类型、分布特征:(1)创立、巩固发展期革命旧址主要为重要机构、重要会议旧址类型,集聚在晋察冀西南部、西北部地区;(2)艰苦斗争、巩固壮大期革命旧址主要为日军侵华罪证旧址类型,集聚在晋察冀西南部、东北部地区;(3)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旧址主要为烈士事迹发生地或墓地旧址类型,集聚在晋察冀东南部地区;(4)新中国成立至今革命旧址主要为纪念碑(亭、塔、馆)旧址类型,集聚在晋察冀西北部、东南部、东北部地区。对革命旧址连片保护进行区划探讨:基于对革命旧址类型、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基础,确定连片保护指标因子,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功能与核密度分析法,划定四大连片保护区,即晋察冀西南部山区党政军驻地连片保护区、晋察冀西北部山区烈士墓地连片保护区、晋察冀东南部平原革命纪念地连片保护区、晋察冀东北部临水日军侵华罪证连片保护区。总结连片保护区特征,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张雨薇[7](2020)在《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战遗址遗迹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本土遗留的与抗日战争相关的遗址遗迹。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重要的转折,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伟大壮举。抗战遗址遗迹是抗日战争的记录者、见证者,是抗战史的物化载体。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是记录牡丹江抗战史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反映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物资源。牡丹江地区是中共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地,东北抗联军队主要活动地区,是日本关东军重要的根据地。这段历史给牡丹江地区留下了数量丰富、类型各异的抗战遗址遗迹。其可分为中共党组织及其重要机构活动地遗址、抗日战场遗址、抗日活动机构遗址、日本侵华罪证和军事机构遗址、国际援华机构及其人员活动遗址与相关纪念设施等六类。而牡丹江地区处于抗日战争的前线,所以抗战遗址遗迹的形成时间很早,又因为毗连苏联和深受日本的侵略和殖民的原因,其抗战遗址遗迹具有强烈的国际性。它们的历史人文价值、经济价值和警示性价值对延续牡丹江地区历史脉络、发展地方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文化景观、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开发还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有大量的遗址遗迹已经消失或面临拆毁。加强对牡丹江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坚持由政府主导的机制,制定颁布相关法律文件,为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让百姓加入到对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中来。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抗战遗址遗迹的合理的开发模式,从而推动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的利用开发和地方文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孙诗航[8](2019)在《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评价及廊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初叶,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文化经受冲击和侵略仍傲然挺立,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中锤炼出以抗战为主旋律的抗日文化。发源于抗日战争时期,以抗战救国为主题的抗日文化,是抗战军民创造和发展的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遭遇日本侵略者阻断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坚决抵抗侵略的文化自信。不断深化东北抗日历史及其研究,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动东北抗日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弘扬,不断提升东北抗日的社会知名度,让东北抗日走出东北、走向全国,让东北抗日联军的光辉事迹被世人知晓。东北抗日遗址遗迹是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而存在。本文以地理学视角,搜集整理东北三省的抗日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查阅,以及文物地图集等书籍的整理分析,得出东北抗日文化遗产的名录及其基本信息,将东北三省有关抗日文化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抗日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研究,为原始的数据来源。通过对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总结概括出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并对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进行评价及SWOT分析,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开发抗日文化遗产资源,设计出抗日文化遗产廊道,希望将遗址以科学的方式加以保护,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和谐发展。分别设计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遗产廊道及东三省抗日文化遗产廊道。结合三四章内容,以三省国道及铁路数据为中心,建立距离为10km的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及缓冲区交集所在地,并提出三省遗产廊道设计路线:辽宁省要着重围绕哈大线周边红色遗址资源,延伸拓展“沈阳—大连”为首选廊道建设,“沈阳—盘锦—锦州线”、“沈阳—本溪—丹东线”两条为备选廊道建设,打造辽宁省围绕哈大线辐射带动辽东与辽西的“一轴两翼”抗日文化遗产廊道。吉林省围绕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长春作为交通中转建立“四平—长春—吉林—延边线”为首选廊道,建立“四平—通化—白山—延边线”为备选廊道。挖掘现有景区景点潜力,开拓新的红色遗址旅游景区。黑龙江省以哈尔滨市作为核心像周围辐射,形成首选廊道哈尔滨—佳木斯—鸡西线,备选廊道“哈尔滨—黑河线”、“哈尔滨—齐齐哈尔线”和“哈尔滨—牡丹江线”。
刘乾坤[9](2019)在《敦化市侵华日军遗址警示性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建筑遗产作为历史事件的物质载体,有些承载着积极、正面、光荣的历史,有些承载着消极、屈辱的历史。事实上,建筑遗址只是历史的载体。真正具有重要意义和评判性的是建筑遗址承载的历史,并非遗址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加深了对侵华日军遗址作为一种特殊文化遗产的认识,国家的保护力度也逐渐加强。在这一过程中,敦化市侵华日军遗址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次课题试图分析其存在问题,评估其价值,并对敦化市侵华日军遗址的有效保护策略和合理利用方式进行探讨。首先,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方法,初步探讨了敦化市侵华日军遗址的保护思路。其次,通过对遗址现状的全面分析和研究,指出存在问题,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敦化市侵华日军遗址的针对性保护策略。最后,提出敦化市沙河沿镇侵华日军飞机场遗址保护的总体规划方案、单体修缮措施和新建遗址陈列馆及游客集散中心的方案设计。
谢天夫[10](2016)在《白城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保护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城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岭下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东北实施侵略的重要军事基地之一。保护和科学合理的开发白城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日本右翼分子企图篡改历史、美化并掩饰其反人类战争罪行的情形下,它不仅是日本侵略行径的罪行确凿见证地,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基地,同时为侵华史研究提供实体史料。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总体介绍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确定研究的对象及其相关的概念,明确研究内容及方法。从科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解析,从而明确本课题的重要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二章综述了相关保护理论,同时对国内外知名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保护经验。第三章对研究对象的区位环境、现状特征认真评估分析,并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展开,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单体建筑深入分析问题,提出亟待解决现存问题的基础。第四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是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部分。在确定了保护的原则和目标前提下,提出了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保护性规划设计策略。设计策略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遗址单体三个不同层面提出建设性的规划和保护策略。本研究旨在将白城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打造成白城市重要的红色遗产保护区,成为区域的红色教育、旅游中心。为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的保护工作以及相关的遗址保护研究提供有建设性价值的参考。
二、罪证,还是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罪证,还是文化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1)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遗址博物馆研究的社会背景 |
1.1.2 遗址博物馆研究的学术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遗址博物馆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遗址博物馆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遗址博物馆相关理论的整体性认知 |
2.1 遗址及其相关理念与原则 |
2.1.1 遗址的概念 |
2.1.2 遗址保护的概念 |
2.1.3 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规则 |
2.1.4 遗址保护的原则 |
2.2 建筑类型学理论概述与应用 |
2.2.1 建筑类型学起源及含义 |
2.2.2 建筑类型学的特点 |
2.2.3 建筑类型学设计方法的意义 |
2.2.4 建筑类型学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应用 |
2.3 遗址博物馆相关理论概述 |
2.3.1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
2.3.2 遗址博物馆的特征 |
2.3.3 遗址博物馆的分类 |
2.3.4 遗址博物馆的功能 |
2.4 当代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概况 |
2.4.1 国内外遗址博物馆的产生 |
2.4.2 国内遗址博物馆的发展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现状调研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2 调研对象现状梳理 |
3.2.1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
3.2.2 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 |
3.2.3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
3.2.4 盛乐古城博物馆 |
3.2.5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
3.3 调研情况现状总结 |
3.3.1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影响因素 |
3.3.2 我国遗址博物馆建筑现存问题总结 |
3.3.3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目标梳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 |
4.1.1 建筑空间适用性原则 |
4.1.2 建筑形态协调性原则 |
4.1.3 建筑文化凸显性原则 |
4.2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 |
4.2.1 建筑选址设计策略 |
4.2.2 建筑布局设计策略 |
4.2.3 建筑功能设计策略 |
4.2.4 建筑流线设计策略 |
4.2.6 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总结 |
4.3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 |
4.3.1 建筑形态创作生成原则 |
4.3.2 自然环境协调设计策略 |
4.3.3 城市环境协调设计策略 |
4.3.4 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总结 |
4.4 遗址博物馆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 |
4.4.1 建筑文化凸显的意义 |
4.4.2 遗址文化信息的提取 |
4.4.3 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北京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设计实践 |
5.1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项目概述 |
5.1.1 工程项目概况 |
5.1.2 遗迹现状概况 |
5.2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项目总体规划 |
5.2.1 保护规划范围 |
5.2.2 周边规划条件 |
5.3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设计实践应用 |
5.3.1 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应用 |
5.3.2 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应用 |
5.3.3 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应用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片索引 |
附录B 表格索引 |
附录C 线上调研分析表 |
附录D 毕业设计图纸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2)中国东北地区殖民地建筑的“文物化”及旅游资源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的文物保护政策 |
二殖民地建筑的几种命运:以大连/旅顺为例 |
三“满洲国”建筑群的“文物化”:以长春市为例 |
四警示性与资源化:对殖民地建筑遗产的重新阐释 |
五殖民地建筑的属性、价值与后殖民时代的文化遗产政治 |
(3)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广州抗战史迹价值及保护利用问题 |
1.1.2 关于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抗战史迹 |
1.3.2 广州抗战史迹 |
1.3.3 体验 |
1.3.4 公众体验 |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外文化遗址发展历程 |
1.4.2 国内外公众体验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1.6.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6.2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1.6.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
1.6.4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提升策略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调研法 |
1.7.2 实地调查法 |
1.7.3 问卷调查法 |
1.7.4 计算机辅助模拟法 |
1.7.5 实证研究法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体验经济理论 |
2.1.2 心理体验理论 |
2.1.3 景观美学理论 |
2.1.4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2 评价目的与原则 |
2.2.1 评价目的 |
2.2.2 评价原则 |
2.3 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文化体验因素分析 |
2.3.2 景观体验因素分析 |
2.3.3 活动体验因素分析 |
2.3.4 设施体验因素分析 |
2.4 评价指标框架构建 |
2.5 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标准 |
2.5.1 德尔菲法 |
2.5.2 评价标准 |
2.6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2.6.1 层次分析方法思路和流程 |
2.6.2 评价指标权重总体分析 |
2.6.3 基准层权重分析 |
2.6.4 次基准层权重分析 |
2.6.5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2.7 评价指标分值设定及计算模型 |
2.7.1 评价指标分值设定 |
2.7.2 模糊计算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
3.1 广州抗战史迹背景概况 |
3.1.1 社会经济政治现状分析 |
3.1.2 相关政策法规指导 |
3.1.3 自然条件分析 |
3.2 广州抗战史迹现状调查 |
3.2.1 调研范围与内容 |
3.2.2 调研思路与方法 |
3.2.3 广州抗战史迹历史沿革 |
3.2.4 广州抗战史迹分布及类型特征 |
3.2.5 广州抗战史迹保护利用状况特征 |
3.2.6 典型案例分析---以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为例 |
3.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现状满意度调查问卷 |
3.3.1 调查对象 |
3.3.2 问卷基本情况 |
3.3.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3.4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3.4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现状存在问题 |
3.5 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
3.5.1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现状评价指标分析 |
3.5.2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应用 |
3.5.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权重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提升策略建议 |
4.1 文化主题体验提升策略 |
4.1.1 区分史迹主题主次关系 |
4.1.2 明确公众体验主题 |
4.2 景观体验提升策略 |
4.2.1 区域性规划提升策略 |
4.2.2 建设纪念性场所,完善抗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4.2.3 营造逼真景观体验空间 |
4.3 活动体验提升策略 |
4.3.1 实行数字化建设,构建网络宣传平台 |
4.3.2 充分利用抗战史迹,组织相关的公祭、拜谒等纪念活动 |
4.3.3 激发游客活动参与策略 |
4.4 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策略 |
4.4.1 完善配套设施,注重抗战纪念品开发 |
4.4.2 提供优质服务体验 |
4.5 加快完善史迹保护措施策略 |
4.5.1 保护技术路线 |
4.5.2 已登记为文物类的抗战史迹保护策略 |
4.5.3 未定级为文物的抗战史迹保护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广州抗战史迹现状一览表 |
附录B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指标选取专家意见咨询表 |
附录C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体验问卷调查 |
致谢 |
附件 |
(4)革命旧址类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 ——以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示利用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相关政策研究情况 |
1.3.2 相关专着研究情况 |
1.3.3 相关论文研究情况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革命旧址类博物馆相关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革命文物概念界定 |
2.1.2 革命旧址概念界定 |
2.1.3 革命旧址博物馆定义 |
2.1.4 革命旧址类博物馆特征 |
2.2 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原则 |
2.2.1 革命旧址的保护原则 |
2.2.2 革命旧址的利用原则 |
2.2.3 革命旧址的阐释原则 |
2.3 革命类博物馆的功能类型 |
2.3.1 展览纪念功能 |
2.3.2 保护研究功能 |
2.3.3 宣传教育功能 |
2.4 革命类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情况 |
2.4.1 革命类博物馆建设类型 |
2.4.2 革命类博物馆发展历程 |
第三章 革命旧址类博物馆展陈分析 |
3.1 革命旧址的背景分析 |
3.1.1 整体情况分析 |
3.1.2 价值研究分析 |
3.1.3 相关文件分析 |
3.2 革命旧址的展陈现状分析 |
3.2.1 原址保护现状分析 |
3.2.2 展陈利用情况分析 |
3.2.3 文物保护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评估 |
3.3 革命旧址类博物馆的展陈策划分析 |
3.3.1 博物馆的展示陈列过程 |
3.3.2 展陈文本策划思路研究 |
3.3.3 旧址群的展示总体策划 |
3.4 革命旧址类博物馆的展陈形式设计 |
3.4.1 形式设计者对展陈背景资料的解读工作 |
3.4.2 革命旧址类博物馆展陈形式设计相关要求 |
3.4.3 革命旧址类博物馆展陈施工与展陈布置 |
3.5 革命旧址类博物馆的展陈陈列方式 |
3.5.1 原状陈列 |
3.5.2 辅助陈列 |
3.5.3 场景复原 |
3.5.4 环境展示 |
第四章 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陈策略研究 |
4.1 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背景分析 |
4.1.1 旧址群整体情况20 |
4.1.2 旧址群历史沿革 |
4.1.3 旧址群历史意义 |
4.1.4 旧址群价值分析 |
4.2 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陈现状分析 |
4.2.1 旧址现状情况 |
4.2.2 展陈现状情况 |
4.2.3 整体环境评估 |
4.3 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陈策略分析 |
4.3.1 琼海革命文物展示的必要性 |
4.3.2 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阐释主题 |
4.3.3 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示理念及策略 |
4.4 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陈特点分析 |
4.4.1 该革命旧址空间的展陈设计特征 |
4.4.2 该革命旧址空间的展品陈列方法 |
第五章 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陈设计实践 |
5.1 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陈结构 |
5.1.1 展示功能分区 |
5.1.2 展示路线结构 |
5.1.3 展陈大纲简述 |
5.2 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陈设计方案 |
5.2.1 王文明故居旧址展陈设计 |
5.2.2 中共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展陈设计 |
5.2.3 中共琼崖地委宝墩紧急会议旧址展陈设计 |
5.2.4 红色娘子军练操场旧址展陈设计 |
5.3 其它相关革命旧址类博物馆展陈案例 |
5.3.1 新民学会旧址展陈方案 |
5.3.2 平江起义旧址展陈方案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 |
1.2.2 文化遗产旅游 |
1.2.3 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及开发利用现状 |
2.1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的分类 |
2.1.1 桂林抗战文化遗址类 |
2.1.2 桂林抗战文化非物质遗产类 |
2.2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 |
2.3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保护及挖掘开发的现状 |
2.4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的特点 |
2.4.1 遗产资源充足,类别丰富,分布集中 |
2.4.2 遗产具有全国性和国际性 |
2.4.3 遗产多与着名景点、旅游路线结合 |
2.5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现状 |
2.5.1 桂林市旅游开发现状 |
2.5.2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
第三章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及旅游开发价值构成 |
3.1 不同地区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特点 |
3.1.1 不同地区抗战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特点 |
3.1.2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的独特性 |
3.2 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指标选择 |
3.2.1 指标选择原则 |
3.2.2 评价体系框架的构建 |
3.2.3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3.3 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 |
第四章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综合评价 |
4.1 价值评价所使用的方法 |
4.1.1 层次分析法(AHP) |
4.1.2 罗森伯格-菲什拜因数字模型 |
4.1.3 两种评价方法的应用 |
4.2 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2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4.3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
4.3.1 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
4.3.2 综合评价及结果 |
第五章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路径及对策 |
5.1 评价结果分析与开发模式、路径 |
5.1.1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等级分类 |
5.1.2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
5.1.3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 |
5.2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 |
5.2.1 重视抗战文化旅游的内容制造和内容营销 |
5.2.2 寻求多形式抗战文化旅游的跨界合作和产业融合 |
5.2.3 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市场环境加快吸引、培养复合型文旅人才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桂林市各旅游线路抗战文化遗产分布统计表 |
附录二 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专家打分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6)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空间分布与连片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革命旧址保护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
1.1.2 革命旧址连片保护利用的需要 |
1.1.3 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连片保护利用亟待开展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晋察冀边区 |
1.2.2 文物保护单位 |
1.2.3 革命旧址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
2.1.2 “斑块一廊道一基底”模式理论 |
2.1.3 “核心一边缘”理论 |
2.1.4 “点—轴”理论 |
2.1.5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3 晋察冀边区概况及革命旧址类型特征 |
3.1 晋察冀边区概况 |
3.1.1 晋察冀边区的形成 |
3.1.2 晋察冀边区研究范围界定 |
3.1.3 晋察冀边区概况简介 |
3.2 革命旧址类型特征 |
3.2.1 革命旧址遴选 |
3.2.2 革命旧址的类型划分 |
3.2.3 革命旧址的特征 |
4 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空间分布特征 |
4.1 数据来源 |
4.2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
4.2.1 邻近距离计算法 |
4.2.2 地理集中指数 |
4.2.3 不均衡指数法 |
4.2.4 缓冲区分析法 |
4.2.5 核密度分析法 |
4.3 革命旧址总体分布特征 |
4.3.1 空间分布密度 |
4.3.2 空间分布类型 |
4.3.3 空间分布均衡性 |
4.4 革命旧址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4.4.1 地形方面—低山丘陵 |
4.4.2 水流方面—近临水源 |
4.4.3 交通方面—临近铁路 |
4.5 基于不同时期的分布特征 |
4.5.1 创立、巩固发展期 |
4.5.2 艰苦斗争、巩固壮大时期 |
4.5.3 解放战争时期 |
4.5.4 新中国成立至今 |
5 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连片保护研究 |
5.1 连片保护区的概念与指标选取 |
5.1.1 连片保护区的概念 |
5.1.2 连片保护区的指标选取 |
5.2 连片保护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
5.2.1 连片保护区的区划原则 |
5.2.2 连片保护区的区划方法 |
5.2.3 区划命名 |
5.2.4 连片保护区划步骤 |
5.3 连片保护区特征及保护策略研究 |
5.3.1 晋察冀西南部山区党政军驻地连片保护区 |
5.3.2 晋察冀西北部山区烈士墓地连片保护区 |
5.3.3 晋察冀东南部平原革命纪念地连片保护区 |
5.3.4 晋察冀东北部临水日军侵华罪证连片保护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遗址 |
(二)遗迹 |
(三)抗战遗址遗迹 |
(四)牡丹江地区 |
第二章 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概述 |
一、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分布 |
(一)抗战遗址遗迹概述 |
(二)抗战遗址遗迹分布 |
二、抗战遗址遗迹的主要类型 |
(一)中共党组织及其重要机构活动地遗址 |
(二)抗日战场和指挥地遗址 |
(三)抗日活动机构遗址 |
(四)日本侵华罪证和军事设施遗址 |
(五)国际援华机构及其人员活动遗址 |
(六)相关纪念设施 |
第三章 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形成溯源 |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
(一)日军侵略东三省与伪满洲国建立 |
(二)东北义勇军的兴起与发展 |
(三)东北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联的组建 |
二、牡丹江地区抗日斗争与抗战遗址遗迹形成溯源 |
(一)中共党组织及其重要机构活动地遗址的形成 |
(二)东北抗日义勇军和抗战遗址遗迹的形成 |
(三)东北抗联抗战遗址遗迹的形成 |
(四)日本侵华罪证和军事设施遗址的形成 |
(五)苏联援华机构及其人员活动遗址的形成 |
第四章 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利用与保护对策 |
一、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特点与价值评估 |
(一)抗战遗址遗迹的特点 |
(二)抗战遗址遗迹的价值评估 |
二、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及其对策 |
(一)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现状 |
(二)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原则 |
(三)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对策 |
三、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的开发利用 |
(一)抗战遗址遗迹的利用现状 |
(二)抗战遗址遗迹的利用原则 |
(三)抗战遗址遗迹的利用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评价及廊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基本理论 |
1.4.3 红色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基本理论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源 |
2.1 研究区域地理空间界定 |
2.2 研究区域地域概况 |
2.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3 风土文化历史 |
2.3 数据来源 |
2.3.1 研究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搜集整理与划分 |
2.3.2 矢量数据 |
第三章 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资源评价 |
3.1 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 |
3.1.1 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区域 |
3.1.2 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资源的性质类别 |
3.2 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 |
3.2.1 数量丰富,分布广泛 |
3.2.2 名人众多,底蕴浓厚 |
3.2.3 互补性强,相得益彰 |
3.3 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资源的评价 |
3.3.1 开发价值较高 |
3.3.2 开发条件较好 |
3.3.3 开发潜力巨大 |
3.4 东三省抗日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源评价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2 评价指标与赋分标准 |
3.4.3 聚类分析 |
第四章 东北抗日文化遗产廊道开发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S) |
4.2 劣势分析(W) |
4.3 机遇分析(O) |
4.4 威胁分析(T) |
4.5 东北抗日文化遗产廊道开发的策略选择 |
第五章 东北抗日文化遗产廊道线路设计与应用 |
5.1 加强东北抗日文化遗产廊道线路顶层优化设计 |
5.2 打造各省区抗日文化遗产廊道主打游览线路 |
5.2.1 辽宁省:打造哈大线“一轴两翼”抗日文化遗产廊道 |
5.2.2 吉林省:打造东北覆盖最广的抗日文化遗产廊道 |
5.2.3 黑龙江省:打造以哈尔滨为为核心的抗日文化遗产廊道 |
5.2.4 东北三省:打造“贯通南北、纵向跨省”区域性抗日文化遗产廊道 |
5.3 加强抗日文化遗产廊道综合保障提升和宣传营销 |
5.3.1 加快建设和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工程 |
5.3.2 加快景区景点的现代化信息化整体打造和提升 |
5.3.3 加强红色文旅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发展 |
5.3.4 加强红色文旅项目包装和市场宣传推介营销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敦化市侵华日军遗址警示性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收集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定性分析法 |
1.5.4 案例分析法 |
1.5.5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 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阐述及实际案例分析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战争类建筑遗址 |
2.1.2 特殊建筑遗产 |
2.1.3 战争罪证遗址 |
2.1.4 警示性价值体系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2.2.1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相关理论 |
2.2.2 场所精神理论 |
2.2.3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
2.2.4 国际机构及宪章 |
2.3 国内外典型战争遗址保护案例分析 |
2.3.1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 |
2.3.2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
2.3.3 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
2.3.4 珍珠港事件遗址纪念馆 |
2.4 国内外战争遗址保护经验总结及发展趋势 |
2.4.1 经验总结 |
2.4.2 发展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敦化市侵华日军遗址现状解析 |
3.1 相关背景 |
3.1.1 敦化市概况 |
3.1.2 相关历史背景 |
3.2 遗址总体概况 |
3.2.1 遗址分布现状 |
3.2.2 遗址类型特点 |
3.3 敦化市沙河沿镇侵华日军飞机场遗址概况 |
3.3.1 沙河沿镇区位 |
3.3.2 遗址总体概况 |
3.4 敦化市沙河沿镇侵华日军飞机场遗址单体建筑现状 |
3.4.1 飞机场兵营房建筑遗址现状 |
3.4.2 飞机场供水站建筑遗址现状 |
3.4.3 飞机场建筑址遗址现状 |
3.4.4 飞机场跑道和指挥部塔楼遗址现状 |
3.4.5 飞机场飞机库遗址现状 |
3.5 敦化市沙河沿镇侵华日军飞机场遗址价值评估 |
3.5.1 历史价值 |
3.5.2 军事价值 |
3.5.3 警示性价值 |
3.6 敦化市沙河沿镇侵华日军飞机场遗址问题分析 |
3.6.1 现存遗址的认知问题 |
3.6.2 现存遗址的管理问题 |
3.6.3 现存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敦化市沙河沿镇侵华日军飞机场遗址保护与规划设计 |
4.1 遗址保护基本原则 |
4.1.1 真实性原则 |
4.1.2 整体性原则 |
4.1.3 最小干预原则 |
4.2 遗址保护与管理 |
4.2.1 管理部门的支持 |
4.2.2 管理体系的建立 |
4.3 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方案 |
4.3.1 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原则 |
4.3.2 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意义 |
4.3.3 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范围 |
4.3.4 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分区 |
4.3.5 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交通体系 |
4.3.6 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场所精神的营造 |
4.4 遗址保护单体修缮措施 |
4.4.1 单体修缮设计说明 |
4.4.2 单体修缮设计方案 |
4.4.3 单体建筑遗址场所精神的营造 |
4.5 敦化市沙河沿镇侵华日军飞机场遗址陈列馆设计 |
4.5.1 新建遗址陈列馆基本原则 |
4.5.2 遗址陈列馆总体设计 |
4.5.3 遗址陈列馆设计策略 |
4.5.4 遗址陈列馆区域场所精神的营造 |
4.6 敦化市沙河沿镇侵华日军飞机场遗址新建游客集散中心设计 |
4.6.1 新建游客集散中心基本原则 |
4.6.2 游客集散中心设计策略 |
4.6.3 游客集散中心场所精神的营造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军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白城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岭下镇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 |
第2章 相关保护理论及实际案例分析 |
2.1 相关保护理论及文件 |
2.1.1 相关的文件、理论及实践 |
2.1.2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
2.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现状 |
2.2 国内外典型战争遗址保护案例分析 |
2.2.1 诺曼底登陆遗址 |
2.2.2 珍珠港事件纪念遗址 |
2.2.3 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 |
2.2.4 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 |
2.3 国内外战争遗址保护经验总结 |
2.3.1 国外战争遗址保护经验 |
2.3.2 国内战争遗址保护经验 |
2.3.3 国内外战争遗址保护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城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现状及问题 |
3.1 相关的背景 |
3.1.1 区位概况 |
3.1.2 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的基本情况 |
3.2 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现状及特征 |
3.2.1 遗址群位置与建筑类型 |
3.2.2 慰安所遗址 |
3.2.3 飞机库和弹药库遗址 |
3.2.4 高炮阵地遗址 |
3.3 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的价值评估 |
3.3.1 历史文化价值 |
3.3.2 教育与旅游价值 |
3.3.3 建筑价值 |
3.4 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保护需解决的问题 |
3.4.1 现存遗址管理问题 |
3.4.2 整体与区域规划设计问题 |
3.4.3 建筑单体修缮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城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保护对策及其规划研究 |
4.1 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保护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与利用方式 |
4.1.1 基本原则与措施 |
4.1.2 保护对策 |
4.1.3 具体利用方式 |
4.2 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保护性规划方案 |
4.2.1 遗址区整体保护规划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
4.2.2 遗址区整体保护的规划内容 |
4.3 单体遗址保护修缮的具体措施 |
4.3.1 慰安所遗址 |
4.3.2 飞机库和弹药库遗址 |
4.3.3 高炮阵地遗址 |
4.3.4 新建建筑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罪证,还是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 [1]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杨凌宇.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2)
- [2]中国东北地区殖民地建筑的“文物化”及旅游资源化[J]. 周星. 遗产, 2020(02)
- [3]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唐朝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革命旧址类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 ——以琼海琼崖革命旧址群展示利用项目为例[D]. 谭思晓.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D]. 胡丁婷. 广西大学, 2020(07)
- [6]晋察冀边区革命旧址空间分布与连片保护研究[D]. 郝玉鑫.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D]. 张雨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东北抗日文化遗产评价及廊道构建研究[D]. 孙诗航. 延边大学, 2019(01)
- [9]敦化市侵华日军遗址警示性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D]. 刘乾坤.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10]白城岭下镇侵华日军遗址保护策略研究[D]. 谢天夫. 吉林建筑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