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与现实政治(论文文献综述)
倪晓明[1](2021)在《《论衡》会通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会通”的角度切入《论衡》的研究。文章从书与人两条线交融的视角出发,试图挖掘作家身份与文本形态的融会贯通属性。总体上,文章又分文体、文本、文心、文脉四个范畴,而王充的士大夫身份是勾连四个范畴的桥梁。第一章谈王充的文体意识及其文化动因。《论衡》是王充创作实践与认识观念的统一体。在“论”体层面,王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文体意识。与兰台文人作家群相比,王充的批判气质使其能对“论”体进行深入探索。从王充到刘勰,展现的是文体探究由朦胧模糊到逐渐清晰的文体发展历程。“论”体的正俗功能,促使王充将其作为“疾虚妄”的选择;王充的博通之学,则为其驾驭“论”体提供客观保障。越文化、书肆、班氏家族,共同铸就王充的博通学风。王充的个人气质与学术素质使其与“论”体交融为一,相互成就。第二章从文本素材角度还原了王充的士大夫身份。《验符》篇涉及的素材大多是汉代的文书,王充对文书内容进行节录与转写处理后,将其移入《论衡》的文本之中,而官吏身份是其能够阅读官方文书的前提,他对文书的熟悉也是其官吏身份的反映。这表明王充的真实身份应当是融“文人”与“官吏”于一身的士大夫。王充征引文书有两大意义:其一是文书的史料价值。《论衡》所载汉事与常见史书存在详略不同、文字出入等差异。其二是征引素材的宣汉意义。王充将政府公文用于文章写作,含有宣汉的政治意味。此举致力于匡正儒生的复古观念,是从素材到理念的双重纠偏。第三章谈王充颂汉的文化意味。为汉辩护是王充创作《论衡》的首要动机,是其为文之用心。首先,王充的颂汉理念与其对《春秋》的继承密不可分。《春秋》“惩恶劝善”的理念为王充“颂汉”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其次,王充与东汉前期的其他文士存在颂汉理路的细微差异。王充依违五经,东汉文士依附五经。东汉其他文士对汉德的歌颂不出经义的范畴,王充的颂汉则超出了五经的界限。东汉文士通过依附往圣的方式抬高汉圣,王充则通过对比往圣的方式以凸显汉帝王的优越性。第四章谈《论衡》在后世的接受。总体来讲,20世纪以前的《论衡》评价呈现出褒贬不一的态势。由于历代的文章评判标准不同,《论衡》的评价也随之起伏不定。黄晖撰写的《论衡校释》是融“会校”与“通释”于一体的“会通型”学术专着。张舜徽先生对《论衡》之接受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张氏由《论衡》崇博尚通的学风奠定自身博通的治学路径。其二,张氏服膺《论衡》贬斥师法与其自身转益多师的学术阅历有关。其三,张氏以《论衡》“作”、“述”、“论”三科为依托,由考辨体例到编纂语选,实现了体用的会通。其四,张氏由认同《论衡》“反是古非今”理念,到推崇知今之学,将教学与科研、时代与学术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牛时兵[2](2021)在《从“开国西蕃”到“退居河朔”:4-8世纪中期吐谷浑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吐谷浑史是中国古代史、西北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正史吐谷浑传是记载吐谷浑历史的主要文献系统。已有研究对这些史料在文本和书写层面的关注非常不足,即使在文献层面仍有推进必要。本文通过史料批判的方式,在系统梳理吐谷浑基本史料的基础上,以吐谷浑自身政权发展及与周边政权关系为线索,探究4—8世纪中期吐谷浑的兴衰历程。第一章系统地对正史及其他史料中吐谷浑传进行了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为本文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宋书》和《十六国春秋》中吐谷浑传早期史部分,当来源于吐谷浑“国史”类文献,二者也是之后诸书吐谷浑传早期史记载的两个源头。之后诸书吐谷浑传有着复杂的传抄关系,各代又加入新的内容,形成层累交叠的文本面貌。本文对诸书吐谷浑传史源进行细致梳理,明确先后关系及其生成过程,并对其文献价值予以讨论。第二、三、四章的研究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历史书写”角度的探究,这是本文尝试有所突破的重要方面。根据吐谷浑早期史的逻辑线索,吐谷浑“国史”类文献产生于南北朝初吐谷浑王拾寅在位时期,是吐谷浑刚刚经历继位之争,以及迫切需要构建政权合法性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将吐谷浑早期史中建构的部分与史实尝试剥离。首先,其早期史中对先王形象的塑造、对父死子继制度的维护,以及对吐谷浑昌兴预言的书写,皆服务于构建政权合法性这一目的。其次,一些隐微的情节得以浮现,发现早期史中乌纥堤、阿豺一系与树洛干、拾寅一系存在王位之争,以及念氏及其部落对稳定王权具有重要作用。再次,从吐谷浑采用中原式的官称,以及对其“国史”的建构可见,十六国至南北朝初是吐谷浑政权意识从觉醒到发展的关键时期。另外一个角度是从“文献”、“文本”出发,对吐谷浑在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历史中,前人没有论及或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探究。首先,对十六国时期吐谷浑迁徙时间、最初部落规模、职官设置等进行再检讨;将吐谷浑置于鲜卑族传统的大背景下,探讨其迁徙路线、以歌纪事传统等问题;对这一时期吐谷浑与东晋、西秦、南凉、北凉、西羌等周边政权关系,以及在诸方互动下的政权发展情况,进行细致的梳理。其次,对南北朝时期吐谷浑诸王各阶段政权发展情况,以及与周边政权的互动,进行详细研究。探讨了树洛干和拾寅时期吐谷浑的政权中心,并重点讨论了拾寅时期吐谷浑“国史”的撰述活动及其背景;详细梳理了吐谷浑与北魏、刘宋、东魏、西魏、柔然、突厥等政权的关系,尤其对吐谷浑在洮河、白龙江流域的势力伸缩,以及由此牵涉到的诸方互动,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探讨。第五章结合文献和诸多墓志资料,首先就隋文帝对吐谷浑的一系列政策、炀帝北巡途中对征讨吐谷浑事件的谋划,进行详细讨论,并对炀帝时东化公主出降于吐谷浑一事进行钩沉。其次,梳理了唐与吐谷浑矛盾不断升级,最终以拘行人赵德楷事件为导火索,贞观九年唐对吐谷浑战争爆发的过程。并以墓志材料为线索,揭示出唐朝以扶持党项拓拔氏来瓦解吐谷浑内部同盟的策略,以及贞观年间唐朝派遣唐俭册封慕容顺的细节。另外,还揭示出唐朝以“唐氏之甥”取代“隋氏之甥”,与吐谷浑构建起新的藩属关系的过程。之后吐谷浑为吐蕃所逼,以其王室为代表的部落内附唐朝,退居朔方一带。在唐人的观念中,吐谷浑就此灭国,本章最后以职贡类图记为切入点,探讨了吐谷浑从南北朝至隋唐,在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天下秩序中位置的变化。吐谷浑王族入唐以后,唐朝继续与其延续和亲、册封等关系。第六章以新出墓志为线索,结合已出吐谷浑王族墓志及传世史料,详细探讨了隋唐所册封可汗号的延续性及其含义,并对苏度摸末与慕容忠、金城县主与金明县主的身份进行了重新讨论,对相应的和亲关系进行了辩正。然后对宣超之后的王位承袭,以三个封号为线索,进行了再探讨,并揭示出吐谷浑王族从“蕃国国王”向“华夏长吏”转变的线索。由此扩大范围,从唐王朝对历代吐谷浑诸王册封入手,揭示出唐朝“磔数州而分其势”的策略在边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以吐谷浑王室为代表的吐谷浑人逐渐融入中国大一统王朝国家的过程,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郭帅[3](2021)在《汉晋颍川荀氏家学研究 ——以史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汉晋南北朝时期,家族是社会生活的中坚力量,而家学家风对家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颍川荀氏家族作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化士族,家族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学术的多个方面,尤以史学见长。从东汉兴起到西晋式微的几百年间,其家族成员有近百人的事迹散见于史籍,家族子弟的作品多达百篇。这些作品不仅有《汉纪》《申鉴》《中经新簿》《荀氏家传》等史学专着,还有大量的表、奏议、政论等极具史料价值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颇具文学性,而且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环境,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出作者的史学思想、政治态度进而联系和印证当时社会大的背景。本文通过对颍川荀氏家族在魏晋之际的家族的兴衰、确定史学作为家学传承的核心、家族代表人物的史学成就和荀氏史学世家的衰落等四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试图梳理出荀氏家族选择史学作为家学的核心以及能够在史学上取得较大成就的原因,同时可以探究魏晋时期士族文化与当时政治变迁的关系。从史学史角利于梳理荀氏家族的史学成就,进而完善荀氏家族整体度对荀氏家学进行研究,的学术史。结合学术界对于荀氏家族的经学传承、音律学传承、易学传承等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构成整个荀氏家族完整的学术史,进而管窥出汉晋时期的家族学术史的流变。
汪高鑫[4](2021)在《论中国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文中指出经世致用是历史学的重要理念。纵观中国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宣扬"神器有命",对王权的合法性作出神意解说;二是彰善瘅恶,宣扬和维护纲常名教;三是以史为鉴,重视对历史教训的汲取;四是以史资政,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五是颂扬功德,确定皇朝的历史地位;六是正统之辨,旨在维护本朝的正统地位。总体来看,中国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主要是围绕着王权合法性、纲常名教、政治治理、政权地位以及政治统绪等问题展开的。
李传印[5](2020)在《汉唐之间图书文献四部分类中子部与史部的换位》文中研究指明汉唐之间,史部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的地位及其变化最为显着。《汉书·艺文志》中,史学附属于经部之下,没有独立的史部类属。因受时代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获得多途发展,经学与史学开始学术分离,并逐渐摆脱从属于经的附属地位。与此同时,文史之间开始出现裂隙,异路而行,史学与文学的学术界线变得清晰起来。在此期目录学家的图书分类上,由"子"在"史"先演变为"史"居"子"前,实现了史学地位的跃升,经、史、子、集四部的序列位置就此确定下来。子部与史部的换位,从表面上来看,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的调整和改变,实质上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发展及学术分野在图书文献分类上的反映。
狄蕊红[6](2020)在《裴休的佛教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宣宗时宰相裴休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与澄观、宗密、沩山灵佑、黄檗希运等高僧交往甚深,对他们着述的传播和历史地位的确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参与了佛教典籍的撰写和理论的建设,留下了数万字着述。裴休所处的中晚唐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转折时期,也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由理论佛教转向民俗佛教的关键时期,他既是政治权力的拥有者,能干预皇权对佛教的决策,也是中国古代知识文化之精英,能深入领悟佛教义理。裴休的仕履变迁、家世背景、学佛历程、高僧交往、三教思想、信仰理路等,既体现了中晚唐士大夫的命运轨迹及其文化渊源,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与文化、佛教与儒道、生活与信仰的密切关系及其基本走向。在中晚唐的佛教发展史中,裴休是一位关键性人物,对这一时期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然而对裴休学界仍缺乏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政治仕途与佛教信仰作为裴休生命的两条主线贯穿了他整个生命历程,本文对裴休的研究也以这两个主干展开。第一章首先考证裴休的生平仕履和着述,力图穷尽史料,在繁杂琐碎的中晚唐史料中还原裴休一生的主要经历与作品,依据现有史料将他一生划分为入仕前的少年苦读期、初入仕途的探索积淀期、三临藩镇的地方长官期、宰辅朝中的政治巅峰期和垂暮晚年的罢相归隐期,这五个时期因为政治地位的变化与佛教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样貌。裴休所留下的着述众多,但也因为史料的混乱而真假难辨,经过版本考证和文本分析,已知裴休撰写诗歌、碑文、文论、奏疏等近三万字,绝大部分与佛教相关,这些诗文也得益于佛教传播而存世。第二章研究裴休的家世及其家世与佛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裴休的佛教信仰是少年时期受家庭成员信仰的直接影响而形成,成年后家庭对其佛教信仰的影响仍然存在,他与裴氏其他成员延续了父亲裴肃搭建的佛教交往关系,官宦家族与地方佛教世代相继的交往促进了地方佛教的发展。第三章围绕裴休与高僧的交往展开,在裴休的不同政治阶段,与高僧的交往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方式,前半生的中低层官员阶段多交往京师高僧,以研学佛理、撰写文论为主,后半生的高层官员阶段多交往地方禅僧,以助建寺院、阐扬佛法为主,他与高僧的交往对传播弘扬高僧佛学理论和促进禅宗地方传法中心在会昌法难后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第四章重点探讨裴休的三教同道思想,在中晚唐儒释道三教思想融合的背景下,裴休提出了独特的三教同道思想,裴休自幼年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又在与高僧交往中不断研学佛理,他以儒释为主干兼摄道家思想,将儒释道三教圣人品格融合,以佛教心性哲学作为三教之道的核心、济世作为道之功用,实现了生命的宗教解脱与儒家经世致用的融合。第五章力图探讨裴休的佛教信仰形成、架构与佛教实践,裴休的佛教信仰形成过程与他仕途变迁密切相关,信仰的结构和内在超越的逻辑架构也与他的政治身份有密切联系,裴休晚年舍宅为寺事件是他佛教信仰实践中的最后的标志性事件,以此为中心考察中晚唐士大夫群体舍宅为寺行为背后的心理、政治、经济、信仰等综合性原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中国寺院文化产生的影响。政治理想与精神解脱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一直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裴休实现了信仰实践的便利性与哲学理论的深度的兼顾、实现了政府宗教管理与个人信仰并举,完成了自性觉悟与儒家伦理对接,同时也显示了士大夫阶层在佛教中国化、三教思想融合、儒释关系、政教关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赵徽弘[7](2019)在《中华文明共同体视野里西域观之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为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为时代使命。”故事讲的是人类过往与现实之关联,传播的是讲述者之价值观与时代感,故事讲得好有利助推社会稳定和谐,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助推中华文明之深化理解,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华文明共同体意识之古代西域观认知构建之价值与之效,弘扬中国话语权,树立中国认同观之价值立场、理念构建、学术条辨、文献佐证、意涵引申等几方面之于西域研究之构建,增进学术研究与现实需求之合理转化。西域的本意为中国西部疆域,即将西域置之于中华文明共同体里予以阐释,将西域观置入中华文明脉络与枢宇中,讲明西域自古之于中原华夏文化统合之因联。梳理历代中原王朝与西域之血缘亲情、涵纳中国历史文脉,构建中国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西域观为生民对西域历史变迁、西域地理范畴与西域诸地文化之大致认知,并且由此生成之文献观点与文化观念。渊鉴于对历史变迁、地理范畴、社会文化之大致认知,为来自中华文献撰述,囊括历史着作、诗歌文赋、后世评价之内,西域观可说为有关西域文献记载生成实践经验之积累或总结。西域观之于某种意义上涵盖了西域文献撰述思想或西域文本着作理论。西域观囊括人文地理书写与行走,中国古典文献层面的整合与撰述。西域观最终落实之于中华哲学维度之国家观与价值体系,即中华民族历来的“家国情怀”。在中华文明共同体涵养与发展中,西域观在中国历代因含出丰富之姿态。全面系统记录与系统解读中华文明西域观之发生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从中华文明共同体视角对西域文献记载爬梳,以体现历代人文精神气质之流变,探究西域观变迁,以涵纳中华文化地理表达,为中国当代西域研究提供古典文献支持,西域观为研究中华文明共同体语境中不可或缺之一部分。目前关乎西域观之系统研究论着并不多见,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贯彻党中央治疆方针,阐扬当代爱国主义精神文化形态观念求同一致思想。基于此,便应之于中华民族文明史研究中有组成系统之西域观理论来给地域文化合理之“嵌入”,使西域观为中华文明共同体话语体系中圆融而恰当之一个关键构成。用中国古典文献阐明中华文明为西域文明最坚实之思想根基,中原文化为西域文化最牢靠之基因内核,中国历史为西域历史最稳固之精神载体而写就论文。
李巧[8](2016)在《比较视野下的南朝史学》文中指出南朝史着体例丰富,分析《隋书·经籍志》中的南朝史书,其编撰特征为实录体定型、佛道怪异类史书增多、谱系以及目录学的发达等。具体到南朝流传下来的纪传体史书,列传反映着当时重大历史事件、志中缺乏食货志与刑法志。史学书写受历史状况以及前期史学的影响,南朝史书的编撰特征离不开南朝统治者对修史活动的重视以及史家的人文主义思想。史学编撰之外,作为一种学术现象,史学的演变与其所处的政治和学术环境相联系。政治对史学的编撰以及观念产生影响,史学对政治起着制约作用。南北分裂情况下,南朝统治者通过正统观念和修史制度影响史学编撰内容以及史家修史活动,更有帝王亲自撰史以示典范。而学术上,一方面南朝史学与经学、文学仍存在着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史学在南朝时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南朝史学在编撰、演变过程中蕴藏着通史观念以及对史学的反思。南朝时期史家的通史精神表现在某些篇章或某些问题上对“古今之变”的记述,无法达到《史记》、《汉书》般的通史高度。南朝通史形式在史学上影响后世史家撰史。在历史进程中,作为传统文化理念的一部分,通史精神是南北朝走向统一的动力之一。传统史家对前期史学进行反思,以开展撰史活动。至南朝刘勰,其《文心雕龙·史传》达到了反思史学的新高度,并直接影响了刘知几《史通》的撰写。
李传印[9](2014)在《门阀士族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的撰修》文中研究说明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地主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重视门第和炫耀家族成为社会风气。门阀士族的政治要求和意识形态在史学上的重要反映就是此期家史撰修呈现兴盛局面。作为家史组成部分的家传虽然都散佚不存,但从文献着录和残存的片语只言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的撰修与门阀士族兴衰相一致,家传的内容和形式较集中反映了门阀士族的要求和趣味。在一定意义上说,撰修家传是门阀士族维护家族利益的重要工具,也是史学与政治、史学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汪高鑫,汪增相,李孔胜,许曾会,纪丹阳,郭倩,周倩,郭蔚然,王娟,刘晓环[10](2014)在《论题: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民族忧患意识与史学经世情结》文中研究指明汪高鑫:从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国家长期分裂,中经隋朝的短祚和初唐的强盛,再到中唐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局的衰败,使得从"庙堂"到"士林",人们普遍具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而这种民族忧患意识又促使人们关注于史学,希望从历史的总结中汲取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表现出了浓厚的史学经世情结。以下我们分两个部分进行讨论。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与现实政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与现实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1)《论衡》会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论”体意识与博通之学 |
第一节 自然与自觉:王充文体意识的过渡性 |
一、关于“文体意识” |
二、自然:王充文体意识的整体面貌 |
三、自觉:王充“论”体意识的明确 |
四、王充文体意识的过渡性 |
第二节 王充“论”体意识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三节 “论”体与王充的博通学风 |
一、王充与“论”体的交融 |
二、博通与越文化 |
三、博通与书肆 |
四、博通与班氏家族 |
第二章 士大夫身份与《论衡》征引文书的意义 |
第一节 文本素材与身份重估 |
一、以叙述代议论:从《验符》篇“庐江湖水出金事件”谈起 |
二、偏重主旨:《验符》篇研究史略 |
三、以文书为素材:《验符》篇素材来源剖析 |
四、士大夫:王充身份重估 |
第二节 史料与宣汉:《论衡》征引文书的双重意义 |
一、史料价值:对东汉史书记载的补充 |
二、政治意味:文书与宣汉 |
第三章 《论衡》颂汉的文化意味 |
第一节 《春秋》与颂汉:王充颂汉动因析论 |
一、历史意识的缺失:王充颂汉动因研究史略 |
二、采善贬恶:王充对《春秋》的接受及其颂汉学术基础的确立 |
第二节 依违五经:王充颂美汉帝王的独特理路 |
一、 “五、三”与王充颂美汉帝王的背景 |
二、高汉于周:王充对汉代圣王图谱的勾勒 |
三、依违与依附:王充与东汉文士颂汉的差异 |
第三节 颂汉视野与王充对东汉文章的推崇 |
一、知行合一:王充对兰台文士颂汉理念的认同与实践 |
二、颂汉无罪:王充赋论观平议 |
第四章 《论衡》接受发微 |
第一节 历代《论衡》接受举隅 |
一、六朝:对书与人的全面肯定 |
二、唐代:肯定《论衡》与贬低王充 |
三、宋代:“非圣无法”与“以人废言” |
四、清代:官学打压与私学赞扬 |
第二节 文脉不绝:黄晖及其《论衡校释》平议 |
一、黄晖与《论衡校释》成书始末 |
二、“会校”:校勘的方法与理念 |
三、“通释”:归纳与分类方法的结合 |
第三节 通人通学:《论衡》对张舜徽先生治学理路的影响 |
一、弃专尚通:博通的治学路径 |
二、不拘师法:学术为天下公器 |
三、体用结合:考辨体例与撰述实践 |
四、古为今用:知今之学最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从“开国西蕃”到“退居河朔”:4-8世纪中期吐谷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意义及解题 |
二、研究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吐谷浑基本史料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
第一节 吐谷浑早期史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
一、《晋书》《宋书》《十六国春秋》中关于吐谷浑的记载 |
二、《晋书·吐谷浑传》的史料来源 |
三、《晋书》《宋书》和《十六国春秋》吐谷浑传内容比对 |
四、吐谷浑有“国史”——《宋书》《十六国春秋》中吐谷浑早期史的史源 |
五、《宋书》和《晋书》吐谷浑传异文比较 |
第二节 南北朝正史中吐谷浑传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
一、《宋书·鲜卑吐谷浑传》 |
二、《魏书·吐谷浑传》 |
三、《北史·吐谷浑传》 |
四、《南齐书·河南传》 |
五、《梁书·河南传》和《南史·河南传》 |
六、《周书·吐谷浑传》 |
第三节 隋唐正史中吐谷浑传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
一、《隋书·吐谷浑传》 |
二、两《唐书·吐谷浑传》 |
第四节 正史以外史料中吐谷浑传史源梳理与史料辨析 |
一、《通典·吐谷浑传》 |
二、《册府元龟》之《吐谷浑传》 |
第二章 吐谷浑政权的初建 |
第一节 吐谷浑部落分离及迁徙 |
一、吐谷浑部落分离时间再论 |
二、“一千七百家”还是“七百户”——基于史源学角度的考察 |
三、吐谷浑迁徙路线与鲜卑族自西晋以来的南迁 |
四、《阿干之歌》与鲜卑族早期以歌纪事传统 |
第二节 吐谷浑政权早期史事考论 |
一、吐谷浑初至青海时的势力范围及职官设置问题质疑 |
二、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之冲突 |
三、卵翼之下——念氏“专制国事”与吐谷浑念姓部落 |
第三节 吐谷浑早期史的自我书写与建构 |
一、“僭伪诸君有文学”:吐谷浑对其先王形象的塑造 |
二、“远朝天子”:吐谷浑对其早期政权合法性的建构 |
三、“玄孙间始当显耳”:吐谷浑昌兴预言的背后 |
第三章 吐谷浑政权在十六国时期的发展 |
第一节 吐谷浑与周边诸政权之关系 |
一、吐谷浑与西秦政权之关系 |
二、吐谷浑与南凉、西羌政权 |
三、吐谷浑与北凉、东晋之关系 |
第二节 树洛干时期的吐谷浑政权 |
一、树洛干时期吐谷浑的发展 |
三、树洛干驻牧之“莫何川”再论 |
三、“都护”“都尉”之置与树洛干时吐谷浑的东部疆域 |
第三节 吐谷浑政权意识的觉醒与其政权合法性的最初建构 |
一、十六国时期吐谷浑政权意识的觉醒 |
二、“都督制”与吐谷浑对其政权合法性的最初建构 |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 |
第一节 南北朝初期的吐谷浑政权 |
一、南北朝初期吐谷浑政权发展及与刘宋关系 |
二、慕璝时吐谷浑的崛起与北魏关系的紧张 |
三、北魏征伐吐谷浑与经营河西、西域之战略 |
第二节 拾寅时期吐谷浑的发展 |
一、吐谷浑的继位之争与拾寅自立 |
二、拾寅时代吐谷浑与北魏的关系 |
三、拾寅始邑之“伏罗川”再考——兼论白兰之所在 |
四、吐谷浑“国史”的生成与拾寅对其政权合法性的建构 |
第三节 伏连筹时期的吐谷浑 |
一、吐谷浑在洮河、白龙江流域与北魏的争衡 |
二、吐谷浑“岷江道” |
三、北魏末年吐谷浑的再次崛起 |
四、《宋云行纪》与北魏末年的吐谷浑 |
五、伏连筹之后的王位承袭问题 |
第四节 夸吕时期的吐谷浑 |
一、夸吕继位后吐谷浑的发展及其与柔然、东魏的结盟 |
二、突厥与西魏合击吐谷浑 |
三、吐谷浑在洮河、白龙江流域的扩张 |
四、吐谷浑姓氏与“夸吕还以慕容为姓” |
第五章 隋唐对吐谷浑之经略 |
第一节 隋对吐谷浑之经略 |
一、隋文帝对吐谷浑之政策 |
二、隋炀帝对吐谷浑之经略 |
三、被历史掩盖的“东化公主” |
第二节 唐对吐谷浑之经略 |
一、唐与吐谷浑关系的紧张 |
二、导火索:拘行人赵德楷 |
三、从“隋氏之甥”到“唐氏之甥” |
四、贞观九年对吐谷浑王的封授及唐册封青海国王的时间 |
五、唐对党项族的扶持 |
第三节 天下秩序中的吐谷浑——以职贡类图记为切入点 |
一、梁元帝《职贡图》中的河南国 |
二、裴矩《西域图记》与隋对吐谷浑的经略 |
三、阎立本《王会图》与吐谷浑的灭国 |
第六章 从蕃国国王到华夏长吏:入唐吐谷浑王族的华夏化 |
第一节 新见唐慕容智墓志考论——以入唐吐谷浑王族可汗号、世系及与唐和亲关系为中心 |
一、关于“丽杜吐浑”与“拔(跋)勤豆”可汗号 |
二、苏度摸末并非慕容忠 |
三、金明县主即金城县主 |
第二节 从蕃国国王到华夏长吏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宣超之后的王位承袭问题——以三个封号为线索 |
三、磔数州而分其势——以唐对吐谷浑诸王册封为线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汉晋颍川荀氏家学研究 ——以史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汉晋颍川荀氏发展概况 |
1.1 汉魏之际荀氏的兴起 |
1.1.1 家族的主要成员 |
1.2 由豪族向世家大族的转化 |
1.3 魏晋时期颍川荀氏家族的变迁 |
1.3.1 荀氏在政治上达到进一步提高 |
1.3.2 步入士族之列 |
1.4 东晋荀氏家族的衰落 |
第二章 颍川荀氏家族家学家风与其史学世家的形成 |
2.1 颍川荀氏的家风 |
2.1.1 重视教育,学术先行 |
2.1.2 亲亲睦族,孝道传家 |
2.1.3 忧公忘私,公心事朝 |
2.2 颍川荀氏的家学 |
2.2.1 儒学立家 |
2.2.2 经史传家 |
2.2.3 其他家学形式 |
2.3 荀氏史学世家的形成 |
2.3.1 汉末魏晋南北朝史学地位的提高 |
2.3.2 荀氏家族成员史学相关着述统计 |
第三章 荀氏家族的史学成就 |
3.1 荀爽的史学成就 |
3.1.1 荀爽的生平及着述 |
3.1.2 荀爽的史学思想 |
3.2 荀悦的史学成就 |
3.2.1 荀悦史学思想产生 |
3.2.2 荀悦的史学思想 |
3.2.3 荀悦在史书编撰体例上的创新 |
3.2.4 丰富多样而又特色鲜明的史论 |
3.3 荀勖在目录学上的成就 |
3.3.1 荀勖的生平和着述 |
3.3.2 荀勖在目录学上的成就 |
3.4 荀伯子和其他家族成员史学相关着述略论 |
3.4.1 荀伯子与《荀氏家传》 |
3.4.2 其他家族成员史学相关撰述略论 |
第四章 汉晋荀氏家族家学家风与其史学撰述之关系 |
4.1 学术与政治:荀氏家学的政治意义 |
4.2 分离与独立:荀氏在史学发展中的作用 |
4.2.1 经学地位的衰微 |
4.2.2 荀氏在史学地位确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
4.2.3 荀勖与史学地位的确立 |
4.3 衰落与终结:荀氏家族的衰落和史学世家的终结 |
4.3.1 熏染玄学之风 |
4.3.2 对经史传家的背离 |
结语 |
附录 -汉晋荀氏家族世系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论中国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神器有命:王权合法性的神意解说 |
二、彰善瘅恶:维护纲常名教 |
三、以史为鉴:重视历史教训的汲取 |
四、将施有政: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 |
五、颂扬功德:确定皇朝的历史地位 |
六、正统之辨:维护本朝的正统地位 |
(5)汉唐之间图书文献四部分类中子部与史部的换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经新簿》以四部分类图书 |
二 四部分类中“子”“史”换位 |
三 汉唐之间“子”“史”换位原因 |
(6)裴休的佛教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及研究 |
三、现存问题 |
四、研究方案 |
第一章 裴休生平及着述 |
第一节 裴休生平仕履 |
一、寒窗苦读的少年时期(791-822) |
二、初入仕途的探索积淀(822-841) |
三、三临藩镇,执掌一方(841-849) |
四、宰辅朝中的政治巅峰(849-856) |
五、垂暮晚年罢相归隐(856-864) |
第二节 裴休着述 |
一、裴休着述存佚 |
二、裴休着述分类及概况 |
三、裴休撰述的问题分析 |
第二章 裴休家世与佛教信仰 |
第一节 裴休世系辩证 |
一、裴休世系补证 |
二、裴休籍贯辨疑 |
三、疏勒裴氏辨疑 |
第二节 家庭环境对裴休信仰的影响 |
一、裴肃的生平事迹 |
二、裴肃对裴休信仰的影响 |
第三节 济源裴氏与佛教地方化发展 |
一、家世奉佛的济源裴氏 |
二、裴氏三代与越州的百年佛缘 |
三、济源裴氏对越州佛教影响范式 |
第三章 裴休与高僧的交往 |
第一节 中晚唐儒释交往的时代背景 |
一、佛教与政治的关系日益紧密 |
二、儒释交往更趋深入 |
第二节 裴休与僧人交往的阶段及方式 |
一、京师高僧为主的前半生 |
二、地方禅僧为主的后半生 |
第三节 裴休与高僧交往的影响 |
一、政教关系之融洽 |
二、佛教思想之传播 |
三、地方传法中心之崛起 |
第四章 裴休的三教会通思想 |
第一节 唐代儒释道三教思想的融合 |
一、儒家对佛、道的融合 |
二、佛教对儒、道的融合 |
三、道教对儒、佛的融合 |
第二节 裴休的儒家思想 |
一、儒家思想来源 |
二、裴休的儒家思想 |
第三节 裴休的佛教思想 |
一、裴休佛教思想的形成 |
二、裴休对高僧思想的继承 |
第四节 裴休的三教同道思想 |
一、对三教凡圣的会通 |
二、三教之道的会通 |
三、裴休三教同道思想的实践特点 |
第五章 裴休的佛教信仰及晚年实践 |
第一节 裴休佛教信仰的发展阶段 |
一、信仰形成期 |
二、信仰自觉期 |
三、信仰成熟期 |
四、信仰终结期 |
第二节 裴休佛教信仰的体系及逻辑架构 |
一、裴休佛教信仰的构成 |
二、裴休内在超越的逻辑架构 |
第三节 裴休晚年的信仰实践 |
一、裴休晚年舍宅为寺事件 |
二、中晚唐士大夫舍宅为寺的总体趋势 |
三、舍宅为寺心理因素分析 |
四、舍宅为寺而成的新佛寺文化形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中华文明共同体视野里西域观之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缘起与目的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方法与途径 |
四、难点与创新 |
五、内容与架构 |
第—章 信史与传统——先秦时期之西域观 |
第一节 黄河祖源与中华龙脉 |
一、河出昆仑与地理感知雏形 |
二、山结汇聚与中华图腾渊澄 |
三、龙兆祥处与勘舆括地学说 |
第二节 美玉神话与仙境信念 |
一、求珍索奇与异域文明接触 |
二、绮回华夏福缘善庆之嘉猷 |
三、以玉比德与帝范德政之始 |
第三节 西极遥途与五星七吉 |
一、四方体察与天下服远感知 |
二、五边约治与天子巡防守域 |
三、九州渊薮与禹贡置治西境 |
第四节 化境古典之东方印象 |
一、青铜器物东探之着效集腋 |
二、东西互动维度之论说蠡测 |
三、赛里斯意象之立体与丰腴 |
小结 |
第二章 奠基与勃兴——两汉时期之西域观 |
第一节 张骞凿空壮举与中华学术开创 |
一、西域都护与中华意识厚植 |
二、屯耕垦殖与人地耦合贻厥 |
三、旷远绵缈编户齐民之弁转 |
第二节 西域都护职贡与欧亚内陆关联 |
一、遣派中央官吏与务兹稼穑 |
二、册封西域中华贵裔与颁赐印信 |
三、质子之制与纳贡之制颁行 |
第三节 丝绸之路开辟与西域视阈发展 |
一、烝民喧阗众美书和之鞠养 |
二、景行惟贤爱育黎首之表里 |
三、物易炽盛与庶几中庸调和 |
第四节 西域诸地之东向性特制与表现 |
一、地域互惠频繁性与密切性 |
二、人际交流互动性与互补性 |
三、文化沟通开放性与包容性 |
小结 |
第三章 重组与再造——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西域观 |
第一节 长史府与西域治理辖境深化 |
一、郡县体系于西域之初置 |
二、魏凉时代西域生民休戚 |
三、永敦邻好分置殊俗辐凑 |
第二节 五胡内徙与中原人迁播西域 |
一、钟隶汶典赓续笃初诚美 |
二、东方乘舆因袭雅操守志 |
第三节 佛学仪轨与释迦语境之西域 |
一、经典之自足性与生成性 |
二、译经学与文献章义疏解 |
三、华夏中央观之承载融合 |
小结 |
第四章 鼎盛与融合——隋唐时期之西域观 |
第一节 安西北庭与西域点线结构 |
一、策功挽澜制御基业荣光 |
二、绿洲地望及其生成理察 |
第二节 边徼消长与西域商贸繁盛 |
一、置府设州罗致羁縻税贡 |
二、经营故域与三州之移转 |
三、商路选择与丝路之互易 |
第三节 中西交通与殊方经典吸纳 |
一、译经学与文献章义疏解 |
二、东西求法构建内生信念 |
三、城池守御与之京畿引致 |
笫四节 经营治理维度纵深与发展 |
一、鸿胪寺礼宾院与华夏观 |
二、中华道统之与华裔同表 |
三、辞章浸润中之垂拱而治 |
第五节 克念作圣通广达成之华表 |
一、释迦地理在西域之余荡 |
二、海陆二维结构之西域观 |
三、西域文明与华语共同体 |
小结 |
第五章 迁播与归附——宋元时期之西域观 |
第一节 唐末宋初西域之三重格局 |
一、烽戍逻燧串联西域地望 |
二、西域建制与陇右道依附 |
三、华夏仪礼之践行与周章 |
第二节 宋元多方互动之立体观感 |
一、杂糅并蓄与互益风俗观 |
二、家国情怀与保境安民观 |
三、中原正统在西域之融通 |
第三节 五方大一统与海纳百川观 |
一、华夏夙兴舆地体认要枢 |
二、由近及远世界观之变迁 |
三、由表及里文化浸染渐强 |
小结 |
第六章 稽古与求同——明代时期之西域观 |
第一节 元末明初西域格局之赓续 |
一、颁赐贡赋体系整合与聚拢 |
二、柔远怀来思想与西域循俗 |
三、弘威德化于文明接触浸染 |
第二节 稽斡溯极中州与矜庄尚同 |
一、析置河西诸卫与封地关联 |
二、文明外溢与中华文化奚辨 |
三、画野分疆与遐荒绝域殊致 |
第三节 治置哈密卫与西域之探察 |
一、卫所通贡与西域东方概观 |
二、华夏认知与市易之交阐扬 |
三、中原旅人之原乡情结延展 |
第四节 中西交通繁缛态势之梳理 |
一、域邦旌表圣德与华藏弘化 |
二、血脉同源之华宗演绎回溯 |
三、中西地缘互动之华裔统合 |
小结 |
第七章 承续与开拓——清代时期之西域观 |
第一节 康雍华裔互纳之王朝构建 |
一、中华意识在西域之厚植 |
二、政开清明下之名教垂范 |
三、律令秩序观与西域治理 |
第二节 乾嘉以德怀远之仁政意识 |
一、置州府以安之登仕摄职 |
二、名爵帛以恩之奉义傅训 |
三、熔铸道统共襄盛世思想 |
第三节 道咸去芜拨冗之义利取舍 |
一、漆书壁经与之求古寻论 |
二、体恤悲悯反馈万民关怀 |
三、方志修纂歌咏情逸抒致 |
第四节 撰述西域涵纳省治之维度 |
一、参合契之居重驭轻制衡 |
二、建名立德赖及率宾归帝 |
三、慕义向化与中华之本源 |
小结 |
余论 |
一、自怀柔远人至安疆定边 |
二、自顺天应仁至仪礼泽润 |
三、自讲信休睦至和同一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资料汇编 |
古籍文献 |
今人着作 |
致谢 |
(8)比较视野下的南朝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比较视野下南朝史学编撰 |
2.1 史书编撰体例分析 |
2.2 “正史”纪传篇目的设置 |
2.2.1 南朝正史中“传”的设置 |
2.2.2 南朝正史中“志”的设置 |
2.3 史学编撰的观念 |
第3章:比较视野下南朝史学的演变 |
3.1 南朝史学与政治的关系 |
3.1.1 史书中的正统观念 |
3.1.2 修史制度的变化 |
3.2 史学与经学、文学的关系 |
第4章:比较视野下南朝史学思想 |
4.1 史书中的通史观念 |
4.2 反思史学的思想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门阀士族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的撰修(论文提纲范文)
一家传撰修与门阀士族的兴衰相一致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的内容与门阀士族的要求相符合 |
三魏晋南北时期家传的史学价值 |
(10)论题: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民族忧患意识与史学经世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忧患意识与重史精神的传承 |
二、史学经世情结与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与现实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衡》会通研究[D]. 倪晓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2]从“开国西蕃”到“退居河朔”:4-8世纪中期吐谷浑史研究[D]. 牛时兵. 兰州大学, 2021
- [3]汉晋颍川荀氏家学研究 ——以史学为中心的考察[D]. 郭帅. 河北大学, 2021(02)
- [4]论中国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J]. 汪高鑫.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4)
- [5]汉唐之间图书文献四部分类中子部与史部的换位[J]. 李传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6]裴休的佛教信仰研究[D]. 狄蕊红. 西北大学, 2020(07)
- [7]中华文明共同体视野里西域观之变迁研究[D]. 赵徽弘. 新疆大学, 2019(10)
- [8]比较视野下的南朝史学[D]. 李巧. 湖南大学, 2016(06)
- [9]门阀士族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的撰修[J]. 李传印. 华中国学, 2014(02)
- [10]论题: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民族忧患意识与史学经世情结[J]. 汪高鑫,汪增相,李孔胜,许曾会,纪丹阳,郭倩,周倩,郭蔚然,王娟,刘晓环. 历史教学问题,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