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腕踝针治疗中风后遗症(论文文献综述)
官霈钰,徐友华[1](2022)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且常常留有后遗症,偏瘫是中风后遗症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因其疗效突出、安全性高而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并被世界卫生组织评选为43个优势病种之一。本研究整理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牛梦瑶[2](2021)在《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火针散刺患侧阳明经对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为该疗法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提供数据佐证。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针灸医院脑病一科中符合病例入组标准的62例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毫针取穴选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风-中经络针灸处方加减,治疗组(火针+常规针刺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同时选取火针散刺患侧阳明经,3日1次,1周2次。4周一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进行评分。观察指标: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表。疗效评价:感觉障碍评定采用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结果:(1)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感觉障碍评定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感觉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感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患者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3)MB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M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患者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四周后,火针散刺阳明经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2.7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针散刺阳明经联合常规针刺疗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火针散刺阳明经联合常规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2)火针散刺阳明经结合常规针刺法在改善患者的感觉障碍、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法。
郑亚杰[3](2021)在《陈以国教授基于健脾化痰理论针药并举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经验总结》文中提出目的:此文通过分析论述脾虚、痰湿及中风后遗症之间的关系,整理陈以国教授通过调气通阳、健脾祛湿以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归纳陈以国教授从脾论治疾病的临床特色,扩宽了解决疑难杂症的治疗思路。方法:1.通过整理古籍文献中痰的概念及认识、痰的生成、脾与痰的关系、痰瘀与中风后遗症的发病关系、以及脾与中风后遗症的发病关系,并结合肥甘厚味易伤脾致虚生痰的特点,总结出从脾论治的必要性,结合陈以国教授的学术思想,论证健脾化痰法在中风后遗症中的治疗作用。2.跟师出诊,通过“抄方-思考-总结”的方法提高对陈师治病思路及学术思想的认识;在学校电子阅览室查询导师及同门师兄师姐的相关论文,并深入研读;定期与导师面对面交流学习心得,加强领悟导师诊治疾病的思路;收集门诊期间与中风后遗症疾病相关的医案;制定病例调查表,并将调查内容以电子版的形式进行录入、存档;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3.从病例中选取典型病案进行分析,深入探析陈师的遣针用药规律。结果:1.中风病的发生不外乎风、火、痰、瘀、虚。陈教授认为,后遗症期以机体失于气血濡养为患,与血虚、血瘀、外邪有关系,但与脾虚生痰密切相关。治疗上针药相结合而用,方药选用大秦艽汤为主方进行加减,针刺选用腹三针:天枢(双侧)、建里;通阳三针:百会、上星、囟会;健脾化痰要穴:中脘、丰隆、足三里;上肢:尺泽、内关、合谷;下肢:阴陵泉、阳陵泉、悬钟;锁骨取穴:脾、上肢、下肢。2.临床治疗后的30例患者,结果显示:①基本痊愈3例,显着好转13例,好转8例,稍好转5例,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96.67%;②各项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8.20±1.93和4.03±1.65、4.43±1.35和1.93±1.50、5.33±1.74和2.73±2.01,(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陈教授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强调脾虚气弱与痰瘀络阻并存的病机,遵循经典汤药攻其内,针石治其外,主张针药并举。用药常在大秦艽汤,变在临证加减,理论结合实践,针灸功于先健后患,灵活结合锁骨针法,重视治神。临症精于诊脉,精诚业医,疗效显着。2.陈以国教授针药并举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明显。
曾玉娥,郑晓彤,潘艳东,曾祥坤[4](2021)在《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提出腕踝针是一种独特的针刺疗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迅速、经济安全等特点,近年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对疼痛类疾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收集近5年来腕踝针治疗疼痛的相关文献,综述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张小蕾[5](2020)在《“标本配穴”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标本配穴”针刺法对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的感觉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为“标本配穴”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标本配穴”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标本配穴”组予“标本配穴”针刺法治疗,常规针刺组予常规针刺治疗,1次/天,连续针刺6天,间隔1天,四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Fugl-Meyer感觉功能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价其感觉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抑郁情绪,并观察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Fugl-Meyer感觉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感觉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P<0.05),且“标本配穴”组的Fugl-Meyer感觉功能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2)两组MB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M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提高(P<0.05),且“标本配穴”组的MBI评分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3)两组HAD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HA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HA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且“标本配穴”组的HADS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4)两组临床疗效评分比较:治疗后,“标本配穴”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标本配穴”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标本配穴”针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标本配穴”针刺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2)“标本配穴”针刺法在改善患者的感觉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焦虑抑郁情绪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法。
杨克,杜玉茱,石晶,王建岭,孙彦辉,邢海娇,李晓峰,徐晶,张选平,张莘,贾春生[6](2019)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腕踝针疗法的优势病种及临床应用特点》文中提出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所搜集的腕踝针疗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腕踝针疗法的适宜病种,为腕踝针疗法效应特异性的研究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从197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关于腕踝针疗法的期刊文献和《实用腕踝针疗法》和《微针系统诊疗学》中的医案资料。以搜集到的期刊、医案中报道的腕踝针治疗疾病种类为依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计算频繁项集,运用自主研制的腕踝针数据库平台,提取并归类总结相关内容信息,进行腕踝针疗法临床应用病种规律挖掘。结果:所纳入腕踝针疗法相关文献中,其治疗疾病范围共涉及7个疾病科属。期刊文献中临床应用疾病种类达83种,其中又以外科伤筋及漏肩风的临床应用最为多见,其应用频次分别为34次和24次;整理分析期刊文献数据所得腕踝针疗法总有效率为内科92.74%、外科91.39%、妇科91.51%、皮肤科90.88%、儿科96.20%、五官科89.05%、精神科88.78%。腕踝针疗法医案文献中涉及疾病118种,其治疗疾病以疼痛、痹症较多,蛇串疮也为常见病种,精神科疾病应用腕踝针疗法较多,疾病以焦虑症、狂躁症多见。结论:腕踝针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中,并且疗效上佳,其临床应用范围以外科、内科(神经内科较为多见)、皮肤科(以带状疱疹多见)疾病最为多见,此外,五官科、妇科、儿科、精神科等疾病的治疗也涉及腕踝针疗法。
安利君[7](2019)在《陈以国教授补阳还五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补阳还五针法的内在涵义,整理陈以国教授运用补阳还五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相关理论,总结陈以国教授对于补阳还五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经验;观察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表现、Barthel指数评分、FIM评分及Brunnstrom评分变化,以客观评价补阳还五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1.理论探讨:基于中医古籍文献及现代研究,阐述补阳还五针法的相关理论基础,总结陈以国教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通过对中风后遗症病历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陈以国教授运用补阳还五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特色,归纳陈以国教授治疗中风后遗症潜针用药的规律。2.临床应用:(1)根据本研宄的研究内容,制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量表、FIM的评分标准和Brunnstrom分级评定表。(2)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对就诊于陈以国教授门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纳入。(3)对符合纳入的患者,以初诊时间为0月,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在0月、1月分别填写日常活动能力评定量表、FIM的评分标准和Brunnstrom分级评定表,以自身治疗前后为对照。(4)拍摄并整理每个纳入患者的门诊病例。(5)使用Excel 2010输入数据建立数据库。(6)使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陈以国教授将中风后遗症的形成责之于气虚血瘀,阻滞经络,阴阳失衡,营卫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筋脉失养,器官失养,而致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等症状。2.陈以国教授在辨证论治中风后遗症病因病机及疾病变化的基础上,创补阳还五针法,秉承《黄帝内经》重视阳气的思想,以关元、气海固本培元,温通畅达阳气,以建里、天枢为主调畅中焦气机,以达调气温阳的作用;并且运用《内经》中健患同治的思想,以健侧腧穴主以调脏腑,理气血,患侧腧穴重在祛邪气,通经络,从根本上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从系统上修复相关脏腑经络,通利血脉,使气血津液运行输布正常,促进皮肉筋骨的濡养,从而有效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言语、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增强患侧肢体肌力,显着改善患者在睡眠、饮食、情绪等方面的障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所收集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1)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51.33±8.09、84.67±5.86,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00<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后FIM评分分别为61.33±5.70、81.33±5.05,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00<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后Brunnstrom评分比较,两组数据经秩和检验,Z=-3.217,P=0.0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合具体数据分析,治疗后等级高于治疗前,说明治疗对于提高等级有疗效。(4)治疗有效率:基本痊愈14例,占46.7%,显效9例,占30.0%,有效5例,占16.7%,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结论:1.陈以国教授创立了具有以固本培元,疏调气机,通调经络为理论基础的补阳还五针治疗方法,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于一体,补益元气,调畅气机,疏通经络,可有效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补阳还五针法在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方面疗效显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贾倩芳[8](2019)在《运用腕踝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 脑性瘫痪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现代医学针对此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以中西医综合康复为主,如功能训练、作业疗法、药物、手术、理疗、针灸、中药等,均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疗效,但其临床症状也将一直伴随患儿的成长,且随年龄的增加上肢功能障碍日渐加重,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构成上肢运动功能的基础结构主要包括手、腕部、肘部、前臂、肩部,这些部位协调合作才能实现上肢的正常运动,而上肢的正常运动又是精细运动如进食、穿衣、洗漱等的基础。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最典型的是手的精细活动受限,从而导致抓握、对掌、触摸、动态操作等动作无法正常完成,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此外,上肢还在一些粗大运动如跪趴、平衡反应、保护反应等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对于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研究较少,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问题,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目的 观察应用腕踝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01月到2018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康复科住院治疗的60例有上肢功能障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腕踝针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各30例。腕踝针组:腕踝针疗法配合常规中西医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方法。传统针刺组:传统针刺疗法配合常规中西医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方法。分别在试验开始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运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评分,判断腕踝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采用SPSS22.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腕踝针组和传统针刺组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三个年龄阶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腕踝针组和传统针刺组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上,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比较,治疗前的两组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腕踝针组治疗后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上,较同组治疗前有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针刺组治疗后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腕踝针组治疗后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与传统针刺组治疗后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腕踝针治疗及传统针刺治疗都可以有效的降低脑性瘫痪患儿的上肢肌张力,运用腕踝针效果较传统针刺疗效更佳。2.腕踝针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里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优于传统针刺疗法;更有效提高患儿双手精细动作能力。3.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杨克[9](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腕踝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特点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运用计算机挖掘技术归纳、整理及分析腕踝针疗法的应用科属、病种、进针方式、留针时间和治疗效果,探析腕踝针疗法的临床运用规律及特点,为在临床上更好的使用与推广提供了更有效的参考价值。方法:1将腕踝针疗法相关文献,以计算机搜索的方式、下载并进行仔细研读。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下载好的腕踝针文献进行整理与筛查。2通过整理腕踝针疗法的相关文献,创建独立的腕踝针疗法数据库平台,第一步先将文献的基本信息进行逐个录入,其中包括标题、作者、关键词、文献出处、期卷,第二步输入关于腕踝针疗法的有效信息,其中包含科属、病名、行针手法、选穴、治疗效果和疗程等具体信息。3对文献中腕踝针疗法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逐篇录入。为确保文献数据的质量,对录入完成的文献信息进行三级审核。4设定腕踝针疗法和适宜病种、疾病科属与临床治疗效果所存在的关系,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给研究者,进行分析整合。结果:经搜索、筛查、分析,录入腕踝针相关文献328篇,在应用科属频次方面,外科相关疾病共出现165次,频次最高,在所有科属中居于首位,内科相关疾病频次为102次,其余科属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妇科15次、五官科15次、皮肤科15次、儿科9次、和精神科7次。经统计,应用腕踝针疗法治疗的疾病共有83个,最多为内科,涉及到内科病种共有30个,其余依次为外科28个、五官科9个、妇科6个、精神科4个、皮肤科3个和儿科3个。腕踝针疗法治疗临床各科疗效十分明显,其中妇科的治愈率最高,达到58.11%。结论:腕踝针疗法在临床各科都适用,腕踝针疗法在各科中应用最多的为外科疾病,文献数据统计显示,伤筋是运用腕踝针治疗最多的疾病;配合治疗方法最多的为药物治疗与针刺治疗;腕踝针疗法治疗临床各科疗效显着,其中儿科最为突出。
朱婕,罗悦芹[10](2019)在《腕踝针对中风后遗症肢体疼痛患者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腕踝针对中风后遗症肢体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后遗症肢体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腕踝针止痛治疗,对照组给予疼痛常规西药止痛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的变化,并在疗程前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疼痛缓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风后遗症肢体疼痛的患者用腕踝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有显着疗效。
二、腕踝针治疗中风后遗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腕踝针治疗中风后遗症(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体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 |
1.1 传统针刺法 |
1.2 特色针法 |
1.2.1 醒脑开窍针法 |
1.2.2 巨刺针法 |
1.2.3 腹针疗法 |
1.2.4 腕踝针疗法 |
1.2.5 其他特色针法 |
2 灸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 |
3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 |
4 结语 |
(2)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 |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的比较 |
3.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讨论 |
4.1 火针散刺阳明经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依据 |
4.2 探讨感觉恢复的机制-“脑的可塑性” |
4.3 火针治疗深度的探讨 |
4.4 观察指标的选择探讨 |
5.问题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
附录B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1996)》 |
附录C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D 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 |
附录E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 |
附录F Barthel指数评分表 |
附录G 综述 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陈以国教授基于健脾化痰理论针药并举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理论联系 |
2 中药治疗经验分析 |
3 针刺治疗经验分析 |
4 临床观察 |
5 验案举例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法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骨伤科疼痛 |
1.1 腰痛 |
1.2 颈椎病 |
1.3 肩周炎 |
1.4膝关节炎 |
1.5 运动损伤 |
2 内科疼痛 |
2.1 头痛 |
2.2脑卒中后疼痛 |
2.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3 外科疼痛 |
4 癌痛 |
5 总结与展望 |
(5)“标本配穴”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基线资料 |
1.3 治疗前 Fugl-Meyer 感觉功能、Barthel 指数量表(MB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进行比较 |
2.研究方案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中止脱落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基础治疗 |
3.2 “标本配穴”针刺治疗 |
3.3 常规针刺治疗 |
4.疗效观察 |
4.1 观察指标 |
4.2 疗效指标 |
5.安全性评价 |
6.技术路线图 |
7.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两组患者完成情况 |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比较 |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DS评分比较 |
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比较 |
6.安全性评估 |
讨论 |
1.中医学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理论探讨 |
1.1 中医对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病名认识 |
1.2 中医对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病因病机认识 |
1.3 中医对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治疗现状 |
2.“标本配穴”针灸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中医理论探讨 |
2.1 “标本配穴”的含义 |
2.2 “标本配穴”针灸法中的重要固本腧穴 |
2.3 “标本配穴”针灸法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概况 |
2.4 “标本配穴”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选穴依据 |
3.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机理研究 |
3.1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流行病学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病因及机制的认识 |
3.3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分型的认识 |
3.4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治疗 |
4.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两组患者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比较 |
4.2 两组患者MBI评分比较 |
4.3 两组患者HADS评分比较 |
4.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比较 |
5.问题与展望 |
5.1 存在问题 |
5.2 研究展望 |
结语 |
文献综述 |
1.中医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
1.1 中药治疗 |
1.2 针灸治疗 |
1.3 针药结合疗法 |
1.4 小结 |
2.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研究进展 |
2.1 康复治疗 |
2.2 药物治疗 |
2.3 小结 |
3.“标本配穴”针灸法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
3.1 “标本配穴”针灸法的含义 |
3.2 “标本配穴”针灸法中的重点固本腧穴 |
3.3 “标本配穴”针灸法的临床研究 |
3.4 “标本配穴”针灸法的基础研究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 |
附录2 Barthel指数量表(MBI) |
附录3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 |
附录4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研究 |
1.发表论文情况 |
2.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6)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腕踝针疗法的优势病种及临床应用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 文献筛选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腕踝针期刊文献挖掘结果 |
2.2 腕踝针医案资料挖掘结果 |
3 讨论 |
(7)陈以国教授补阳还五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补阳还五针法的来源 |
补阳还五针法与中风后遗症的联系 |
补阳还五针法的理论基础 |
补阳还五针法的穴位组方 |
陈以国教授补阳还五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 |
陈以国教授补阳还五针法治疗30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应用 |
验案举例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运用腕踝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临床研究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研伦理审批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数据挖掘的腕踝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来腕踝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腕踝针对中风后遗症肢体疼痛患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方法 |
1.5.1 治疗方法 |
1.5.1. 1 实验组 |
1.5.1. 2 对照组 |
1.5.2 观察指标 |
1.5.3 疗效判断标准[9, 10] |
1.5.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腕踝针治疗中风后遗症(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研究进展[J]. 官霈钰,徐友华.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05)
- [2]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D]. 牛梦瑶.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陈以国教授基于健脾化痰理论针药并举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经验总结[D]. 郑亚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J]. 曾玉娥,郑晓彤,潘艳东,曾祥坤. 临床医学工程, 2021(01)
- [5]“标本配穴”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D]. 张小蕾.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6]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腕踝针疗法的优势病种及临床应用特点[J]. 杨克,杜玉茱,石晶,王建岭,孙彦辉,邢海娇,李晓峰,徐晶,张选平,张莘,贾春生. 中国针灸, 2019(06)
- [7]陈以国教授补阳还五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总结[D]. 安利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运用腕踝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D]. 贾倩芳.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9]基于数据挖掘的腕踝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特点研究[D]. 杨克. 河北中医学院, 2019(01)
- [10]腕踝针对中风后遗症肢体疼痛患者疗效观察[J]. 朱婕,罗悦芹. 中医临床研究,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