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竹草的栽培技术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何刚,何天丽[1](2021)在《皇竹草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皇竹草的整个生长周期入手,分析选地整地、育苗与栽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并进行简要总结;然后从经济与环保的角度对皇竹草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希望对皇竹草的科学栽培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陈洋[2](2021)在《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最突出的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草地畜牧业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理论与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反刍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有关人地协调发展、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理、相对饲用价值评价以及动物补偿性生长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植被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采样、饲用植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牛羊增重饲喂试验,运用室内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种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牛羊健康养殖舍饲饲喂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从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等方面,重点阐明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影响机理,揭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提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主要受到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了解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掌握牛羊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消化代谢规律,有助于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栽培管理主要是通过施肥和刈割等对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氮、磷、钾肥的配施效果优于单一施肥,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关系到饲草正常生长和产量,一定范围内,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随施肥量和刈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影响饲草的保质时间、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牲畜的消化吸收利用效率,采取干草调制、干燥制粉、青贮发酵、制粉等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饲草营养品质,改善适口性,延长保质时间,促进牲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瘤胃是牛羊消化代谢饲料的主要场所,日常饲喂时要根据牛羊瘤胃对粗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科学的配比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从而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2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5种饲用植物从整体来看其粗蛋白(CP)含量较低,粗脂肪(EE)含量较高,粗纤维(CF)及磷(P)、钾(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各营养成分之间无明显的耦合关系,狼尾草的综合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火棘相对较低。5种饲用植物的CP含量在6.12%~12.76%之间,EE含量在2.87%~12.25%,CF含量在5.19%~20.97%,粗灰分(Ash)含量在1.68%~6.9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7.49%~31.4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51.07%~59.35%,P含量在0.11%~0.32%,K含量在0.68%~2.23%,CP、EE、P、K含量差异较为显着(P(27)0.05),而CF、Ash、ADF、NDF含量差异则不明显(P(29)0.05)。应用隶数函数法对5种饲用植物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29)金丝桃;按照总能(GE)、可消化能(DE)、代谢能(ME)等能值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金丝桃(29)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按照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率(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用价值(RFV)、粗饲料相对质量(RFQ)等饲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芒(29)金丝桃(29)火棘。因此,从营养能量供给水平来看,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饲料化开发具有可行性。3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羊,整体来看都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但是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狼尾草的增重效果最为显着(P(27)0.05),而金丝桃和火棘的增重效果则不明显(P(29)0.05)。用上述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时发现,牛羊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增重效果较为明显,基本满足了牛羊健康养殖的需要。综合考虑EE、CP、CF等营养物质的供给能力并结合牛羊舍饲饲喂实验的增重效果来看,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分别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30%,芒20%;饲喂羊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40%,芒30%。4石漠化地区对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植物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扩大饲草料的来源范围,逐步转变“玉米秸秆+精饲料”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5种饲用植物如果都按其最大增重的替代比例进行投喂,养殖2个月每头牛可节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180 kg(成本46.8元),火棘180 kg(成本46.8元),狼尾草360 kg(成本93.6元),皇竹草270 kg(成本70.2元),芒180 kg(成本46.8元);每只羊节可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30 kg(成本7.8元),火棘30 kg(成本7.8元),狼尾草为60 kg(成本15.6元),皇竹草60 kg(成本15.6元),芒45 kg(成本11.7元)。目前,活畜牛的市场价格一般为38元/kg,活畜羊的市场价格为70元/kg,每头牛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2289.5元,火棘为2203.62元,狼尾草为3109.16元,皇竹草为2858.36元,芒为2805.92元;每只羊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1015元,火棘为924.7元,狼尾草为1199.8元,皇竹草为1137.5元,芒为1080.1元。5在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技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根据三个示范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及共性技术,在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角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高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新型羊圈结构、牛羊项圈、灭虫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从2018年10月份开展以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和施秉示范区分别建成供饲用资源开发的草灌地面积分别为23.45 hm2、14.23hm2、6.5 hm2。经过试验示范,当地农户“种草养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部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饲用植物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营养品质都相对较低,适口性也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饲料化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并提高其产量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赵晓登,陈腾达,李玉帅,马盈盈,蒋佳琦,魏琦超,周岩[3](2020)在《皇竹草在畜牧业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皇竹草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速率快、用途广泛的禾本科植物。由于其地上生物量巨大、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近年来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种优质的新型牧草。文章从营养特性、栽培种植技术、青贮技术以及对不同禽畜的有关饲喂研究进行综述,为皇竹草在畜牧业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黄定庆[4](2019)在《皇竹草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皇竹草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直立丛生,有很强的分蘖能力,产量非常高,被称为草中皇帝,因其外形类似小斑竹,故称作皇竹草。皇竹草属于四碳植物,营养价值高,近些年在广东省广泛种植,是饲喂牛、羊、兔等草食动物的优质牧草。1皇竹草栽培技术1.1扦插育苗。主要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进行繁殖。皇竹草地下部分越冬以后,开春开始生长,持续生长5个月后,枝叶茂盛,茎秆粗壮,茎直径可达2 cm,株高可达4.2 m,此时就可以采秆扦插。插穗要选择
何琳,祝其丽,王彦伟,何明雄,谭芙蓉[5](2020)在《多年生禾草皇竹草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具有高产、速生、抗逆性强等生物学特性,被选作环境修复材料、优质饲草以及能源植物的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近年来备受关注.对国内外皇竹草在生态环境、畜禽饲料、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皇竹草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已有研究表明,皇竹草在退化土壤修复、污水净化和入侵物种治理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高效富集土壤重金属、去氮除磷、取代外来入侵物种等.青饲、干草、氨化和青贮是皇竹草饲料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其中青贮利用可均衡营养,缓解冬春饲料短缺.通过热解燃烧、沼气发酵和乙醇发酵可实现皇竹草向生物能源的转化,生物量和纤维含量是影响其能源利用潜力的关键,也是制作纤维板、纳米纤维素膜、食用菌培养基的基础.最后分析皇竹草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强调未来应注重优化工艺技术,拓展皇竹草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途径,并提出环境修复材料皇竹草在收获后可作为优质饲草、能源植物以及其他工业原料加以利用,产生的废渣可加工为有机肥的一种综合利用模式.(图2表3参80)
王鑫,莫本田,何光中,张麟,李干洲,徐龙鑫,周文章,张凯凯,刘镜[6](2019)在《贵州肉牛养殖常用饲草概述》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对贵州肉牛养殖常用的4种饲草——皇竹草、甜高粱、多花黑麦草、紫花苜蓿进行概述,通过营养成分、饲喂效果、经济效益、产量及种植范围分析比较,提出皇竹草可作为贵州肉牛粗饲料的优先选择并大力推广。
廖建军[7](2018)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区域面积广泛,其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地表植被盖度低、群落演替缓慢、生态系统出现逆向演替趋势,石漠化问题出现,是世界上喀斯特发育最典型、分布最集中连片的区域,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近年来围绕石漠化治理和地区经济发展,多地开展了经果林种植、牧草种植、牛羊家畜养殖等工作,但由于管理方式粗放、草灌配置结构不合理、连年种植单一经济林等原因导致地力衰退、生产力逐渐下降、经济效益不断下滑。因此开展草灌空间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对充分利用石漠化地区的荒山荒坡,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多元化立体种植,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促进草灌饲料资源的优质、高效生产及草地畜牧业发展,实现种草养畜、石漠化治理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脱贫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以自然地理学、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生态养殖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喀斯特高原峡谷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示范区,和喀斯特高原山地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示范区为研究区。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野外考察、室内试验测定、定量与定性分析等方法。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下,分别对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理论基础、机理、机制、关键技术、技术集成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并对其集成。1.在养分均衡配给的情况下,石漠化地区草灌间作产量一般较单一种植高。其中花江示范区,仅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与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间作产量低于皇竹草单播,其余草灌复合种植平均鲜草产量36840kg/hm2,干草产量6812.5 kg/hm2,分别较单播平均(皇竹草除外)鲜草产量31787kg/hm2,干草产量5846.7kg/hm2高出15.9%、16.5%。撒拉溪示范区草灌复合种植平均鲜草产量42261.3kg/hm2,干草产量7797kg/hm2,分别比该示范区牧草单播平均鲜草产量40623.3kg/hm2,干草产量7627.4kg/hm2高出4.0%与2.2%。2.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人工建植的草灌营养价值优劣不同。在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最好,皇竹草最差;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最好,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最差。其最优配置方式也不同。在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Skeels)、紫花苜蓿与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的搭配是最优配置方式;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白三叶与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的组合种植是满足撒拉溪示范区适地条件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最优配置方式。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草灌品种资源的利用,结合人工草灌样地的建设,形成以优质草灌资源为主、精料补充为辅的营养相对均衡的牛羊饲用草料生产格局。3.两个示范区混播的产量效益均高于单播,复杂混播高于简单混播,而豆、禾混播又高于其它科属牧草的混播。饲用灌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合理搭配能够更全面、高效、均衡的发挥不同草灌品种的营养价值。因此,在石漠化地区草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规律,加强更多优质适生饲用灌木品种的开发利用及其与豆-禾科牧草的搭配种植来满足牛羊成长的营养需求。4.在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条件下不同草灌配置方式对于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具有显着提升(P<0.05)作用。在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通过火龙果+皇竹草的组合、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紫花苜蓿的组合与空白样地的对照试验表明,不同草灌配置方式下对于花江示范区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全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均有显着提升(P<0.05)。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通过核桃(Juglans regia)+鸭茅+白三叶的组合、刺梨(Pyrus spp)+黑麦草+白三叶的组合与空白样地的对照试验表明,不同草灌配置方式下对于撒拉溪示范区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均有显着提升(P<0.05)。5.在石漠化地区通过优质牧草饲喂牛羊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根据人工管理费、饲料费、药品费等成本,屠宰率和肉价综合折算,牛的盈利约为3086.34元/头,羊的盈利约为412.5元/只。综合考虑牛羊的养殖规模和经济效益差值,在石漠化地区根据草地承载力对羊进行适度的规模化养殖比牛的养殖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董晓超[8](2018)在《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养分平衡机制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文中指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基岩裸露率高,土壤不连续,土层浅薄,且二元三维结构发育,水分亏缺诱发干旱胁迫,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近年来围绕石漠化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多地均开展经果林种植与发展草地畜牧业,但由于林灌草结构缺陷、水分与养分管理粗放、经济林连作等原因导致土壤肥力、生产力与经济效益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开展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研究,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协调生态位与资源位,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促进林灌草结构优化、功能高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同与权衡,推动区域脱贫显得十分必要。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植物学、农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与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示范区为研究区,于2015-2017年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规律与典型经济植物的生物量、生长性状、不同构件的养分含量进行分析,依据不同植被下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探讨不同等级石漠化下的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体系。1.花江示范区与撒拉溪示范区表层土壤容重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平均值分别为1.01 g/cm3、1.07 g/cm3,但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其中10-20 cm向20-30 cm过渡区间的土壤容重变化最大,变化幅度近0.1 g/cm3,40 cm以下土层土壤容重渐趋稳定在1.15g/cm3左右;在石漠化等级上,随着石漠化等级的提高土壤容重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轻度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容重最高,平均为1.08g/cm3。2.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的土壤有机碳(SOC)、有效磷(AP)低于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全磷(TP)含量则相反,其余养分含量无显着性差异。总体上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其中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碱解氮(AN)含量,均处于土壤养分国家标准的Ⅰ级或Ⅱ级水平,全钾(TK)、速效钾(AK)含量较为适中,多处于Ⅲ级或Ⅳ级水平,土壤有效磷(AP)含量极低,大多不足5 mg/kg,且有效率不足0.5%。但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养分变化规律较为一致,表聚效应明显,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轻度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最低,无石漠化及强度石漠化地区较高,且强度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等级石漠化(P<0.05)。3.石漠化地区不同植物的养分平均含量水平均为C含量最高,P含量最低,N、K含量则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各养分元素平均含量为C>K>N>P,其余物种营养元素平均含量为C>N>K>P。各物种不同构件间必需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但均为叶片、果实养分含量较高,占器官干物质的2%-4%之间,枝干必需养分含量相对较少,同时幼龄乔灌枝干养分含量与成龄乔灌相比较高。植物不同器官对土壤养分的富集系数,大多表现为N>P>K,仅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皮和火龙果肉茎有所差异。4.石漠化地区的植物生物量受树龄与植物种类影响较大,生物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植物种类上总体表现为成龄乔木>灌木>幼龄乔木,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主要表现为,乔灌树种生物量多分配在枝干上,具体表现为柚木(Tectona grandis)(87.2%)>桑树(Morus alba)(72.4%)>刺梨(Rosa roxburghii)(68.3%)>核桃(64.2%)>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59.0%)。石漠化地区植物各器官养分储量与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但与生物量不成比例关系;各物种不同养分元素的储量特征与其养分元素的平均含量变化规律一致,即金银花、火龙果、皇竹草养分储量为C>K>N>P,其余物种营养元素储量为C>N>K>P。5.石漠化地区植被枯落物的养分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刺梨、金银花、核桃、桑树、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枯落物养分含量较高,分别为26.25 g/kg、25.39 g/kg、23.21 g/kg、21.66 g/kg、21.13 g/kg,柚木枯落物养分含量最低,为8.65 g/kg。两研究区相比,6.根据石漠化地区的独特的小生境条件和林灌草养分平衡关系,提出花椒+金银花/花生(Arachis hypogaea)、核桃+刺梨、火龙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刺梨+鸭茅、桑树+鸭茅、花椒+构树空间配置与养分调控技术、皇竹草高效种植、土壤覆盖保墒等关键技术,并基于南北亚热带的气候条件和不同等级石漠化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分别适用于气候温凉区和气候暖热区的潜在石漠化生态保育和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轻度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牧草高效生产技术,中度石漠化速生高效林灌草种植及人工诱导恢复技术,强度石漠化人工恢复与封山育林技术,集成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体系。
曹洋[9](2018)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技术》文中提出全球喀斯特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居住人口约10亿,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位于全国各省区之首,石漠化程度也最为严重。近年来围绕石漠化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多地开展了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养殖的工作,但多存在植被配置针对性不强和养殖技术不合理等弊端。因此,开展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林灌草优化配置和针对性的生态养鸡试验研究,有利于促进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植被恢复以及生态养鸡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脱贫致富。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植物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关岭-贞丰花江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与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示范区为研究区。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多要素、多过程和多尺度为手段,于2015-2017年对不同等级石漠化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个数、生长性状、对降雨的截留量进行监测,以及进行生态养鸡试验,并采集生物量和土样进行实验分析,总共选取54个样地,26个指标,2032个数据。通过对不同等级石漠化下群落植被多样性、水土保持效益以及不同养殖密度的综合分析,探讨不同等级石漠化的林灌草优化配置和生态养鸡技术,集成石漠化地区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体系。1.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强度石漠化配置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木豆(Cajanus cajan)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灌草群落类型;中度石漠化配置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林灌群落类型;轻度石漠化配置构树、砂仁(Amomum villosum)和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灌草群落类型;潜在石漠化配置花椒、构树和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林灌草群落类型。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中度石漠化配置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灌草群落类型;轻度石漠化配置桑树(Coriaria nepalensis)、刺梨(Rosa roxburghii)、蜈蚣草(Pteris vittata)、芒(Miscanthus sinensis)林灌草群落类型;潜在石漠化配置核桃(Juglans)、马桑、火棘、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林灌草群落类型。此外,在人工配置林灌草群落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物种是选择乡土物种还是引进外来物种、植被之间是否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等。2.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构建花椒、构树和皇竹草为主的群落养殖环境,养殖密度控制在12只/100m216只/100m2,养殖密度在12只/100m2生物量达到最大(8.16 g);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对土壤结构的影响逐渐增强,当养殖密度大于16只/100m2时土壤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只有pH随养殖密度增加逐渐减小。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构建核桃、马桑、火棘、金丝桃、白三叶为主的群落养殖环境,养殖密度控制在8只/100m216只/100m2。养殖密度达到12只/100m2生物量最大为(5.16 g);养殖密度对土壤结构影响不明显,只有在养殖密度大于16只/100m2时土壤结构有被破坏的趋势;养殖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只有pH随养殖密度增加逐渐减小。通过对鸡的生长监测和鸡胸肉蛋白质,氨基酸,甘氨酸检验表明,生态养鸡可以促进鸡的健康生长,日增重12.99 g,谷氨酸含量、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46.92%、38.15%。3.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养殖密度控制在12只/100m2;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养殖密度控制在8只/100m216只/100m2,生长季25天进行一次轮牧,除植被生长季以外1015天进行一次轮牧,周期性轮牧不仅不会对养殖环境中的草地造成破坏,还可以促进植被生长和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养分;在生态环境中鸡群以青草、草籽、昆虫等天然饲料为主,补饲为辅,补饲量为各生长阶段舍饲日粮的45%左右养殖过程中没有疫病的发生。今后的养殖过程中草地被破坏后,根据鸡的食性和习性,人为修复时可以考虑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进行比例为7:3的混播。4.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的不同立地条件进行针对性的林灌草优化配置,能够促进植被生长,增加石漠化环境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增加群落的水源涵养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土壤侵蚀;生态养鸡能够促进植被生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并能够促进鸡的生长和提高鸡肉的风味,生态养鸡与舍饲养鸡相比其饲料消耗降低了35%左右,不出现严重的疫情情况下出栏成活率在95%以上,散养土鸡的市场售价比舍饲鸡高20%30%,单只利润1520元,养殖规模1000只,利润在15000元以上。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可以促进喀斯特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对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和贫困农村具有较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日后工作需要整合林灌草资源发展大规模的生态养鸡,建立生态养鸡品牌提高经济效益。
王成亮[10](2017)在《浅谈皇竹草的栽培与利用技术》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介绍了皇竹草的栽培过程以及如何利用皇竹草的技术,皇竹草学名是杂交狼尾草,属于直立丛生并且多年生的禾本科植物,由美洲狼尾草和象草杂交并且经过选育形成,属于多年生牧草,其品质优良并且年年高产。19世纪我国的长阳牧业公司就引入了该品种并且进行了试种,经过不同的地质环境以及海拔高度进行试验证明,皇竹草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在栽培方面有较强的优势,所以开发利用起来会带来很可观的价值,这种牧草还具有环保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功能,因此,皇竹草的栽培的利用技术成为了关键。
二、皇竹草的栽培技术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皇竹草的栽培技术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皇竹草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皇竹草的栽培技术 |
1.1 选地整地 |
1.2 育苗与栽种 |
1.3 田间管理 |
1.4 收获 |
2 皇竹草的应用价值 |
2.1 经济价值 |
2.2 环保价值 |
3 结语 |
(2)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 |
(二)喀斯特地区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特点 |
(三)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机理 |
(一)特色饲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影响机理 |
1 栽培管理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2 加工方式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二)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机理 |
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
2 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 |
四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 |
(一)特色饲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饲用价值评价 |
1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 能值的评定 |
3 饲用价值评价 |
(二)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 |
1 饲用资源开发对于牛增重的影响 |
2 饲用资源开发对羊增重的影响 |
3 饲用资源开发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
五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喀斯特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
1 种植管理技术 |
2 饲料化加工技术 |
3 牛羊舍饲技术 |
(二)喀斯特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牛羊食槽改良技术 |
2 牛羊圈舍优化技术 |
3 牛羊健康养殖技术 |
(三)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3)皇竹草在畜牧业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皇竹草的营养特性 |
2 皇竹草栽培种植技术 |
3 皇竹草青贮技术 |
4 皇竹草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4.1 皇竹草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4.2 皇竹草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
4.3 皇竹草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
5 展望 |
(4)皇竹草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皇竹草栽培技术 |
1.1 扦插育苗。 |
1.2 大田栽培技术 |
1.2.1 栽培时间。 |
1.2.2 整地。 |
1.2.3 栽培密度。 |
1.2.4 栽植。 |
1.2.5 田间管理。 |
1.2.6 适时收获。 |
2 皇竹草的饲用价值 |
3 利用技术 |
(5)多年生禾草皇竹草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皇竹草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
1.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
1.2 盐渍化土壤的修复 |
1.3 水土流失地区的治理 |
1.4 人工湿地的水体净化 |
1.5 入侵物种的替代控制 |
2 皇竹草饲料化利用 |
3 皇竹草能源化利用 |
3.1 皇竹草热解燃烧 |
3.2 皇竹草沼气化利用 |
3.3 皇竹草乙醇化利用 |
3.4 皇竹草预处理技术 |
4 皇竹草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5 展望 |
(6)贵州肉牛养殖常用饲草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皇竹草 |
1.1 营养价值 |
1.2 饲用 |
1.2.1 青饲利用: |
1.2.2 青贮利用: |
1.3 贵州省皇竹草种植情况 |
2 甜高粱 |
2.1 营养价值 |
2.2 饲用 |
2.2.1 单一青贮: |
2.2.2 混合青贮: |
2.3 贵州省甜高粱种植情况 |
3 多花黑麦草 |
3.1 营养价值 |
3.2 饲用 |
3.3 贵州省多花黑麦草种植情况 |
4 紫花苜蓿 |
4.1 营养价值 |
4.2 饲用 |
4.3 贵州省紫花苜蓿种植情况 |
5 小结 |
(7)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 |
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 |
3 牛羊健康养殖与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3 试验方案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机理 |
1 草灌优化配置的基础条件 |
2 草灌产量分析 |
2.1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主要牧草产量 |
2.2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主要牧草产量 |
3 草灌饲用价值状况及适口性分析 |
3.1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的灌木价值 |
3.2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的的灌木价值 |
3.3 草灌的饲用价值及特点 |
4 草灌饲用价值与牛羊健康养殖机理 |
4.1 实验设计 |
4.2 单株草灌营养成分与牛羊健康养殖机理 |
4.3 混合草灌饲用价值与牛羊健康养殖机理 |
四 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影响机制 |
1 草灌配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机制 |
1.1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草灌配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机制 |
1.2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草灌配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机制 |
2 牛羊消化代谢机制 |
2.1 牛羊瘤胃特征与能量的消化代谢 |
2.2 牧草相对饲用价值的计算 |
2.3 牛羊对花江示范区牧草的消化代谢机制 |
2.4 牛羊对撒拉溪示范区牧草的消化代谢机制 |
五 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
1 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
1.1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
1.2 灌木栽培技术 |
1.3 草灌配置技术 |
1.4 牛羊棚圈建设技术 |
1.5 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
1.6 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
2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 |
2.1 牧草自动撒播机的设计 |
2.2 新型羊舍的设计 |
2.3 羊用喂料装置的设计 |
2.4 小羊羔专用食槽的设计 |
2.5 组合羊用食槽的设计 |
六 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集成 |
1 潜在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 |
2 轻度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 |
3 中度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 |
4 强度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 |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集成对比分析 |
七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8)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养分平衡机制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 |
2 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 |
3 生态修复与林产业经营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3 实验示范方案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养分平衡机制 |
1 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分布特征 |
1.1 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示范区 |
1.2 贞丰-关岭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示范区 |
1.3 对比分析 |
2 不同植物养分积累与分配格局 |
2.1 不同植物生长性状分析 |
2.2 不同植物养分分配格局 |
2.3 不同植物的养分积累特征 |
2.4 对比分析 |
3 不同林灌草养分平衡机制 |
3.1 不同林灌草养分循环分析 |
3.2 不同林灌草养分平衡关系 |
3.3 对比分析 |
四 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关键技术 |
1 石漠化地区现有及成熟技术 |
1.1 林灌草空间配置技术 |
1.2 林产业的养分管理技术 |
2 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 |
2.1 花椒+金银花/花生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
2.2 花椒+构树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
2.3 柚木特色林高效栽培技术 |
2.4 红心火龙果+紫花苜宿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
2.5 皇竹草特色草地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
2.6 桑树+鸭茅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
2.7 核桃+刺梨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
2.8 刺梨+鸭茅特色林空间配置及养分调控技术 |
五 石漠化地区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 |
1 潜在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 |
2 轻度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 |
3 中度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 |
4 强度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 |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集成对比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9)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 |
2 石漠化地区林灌草群落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 |
3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3 试验方案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不同石漠化等级林灌草群落配置的筛选机理 |
1 不同石漠化等级群落多样性 |
1.1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 |
1.2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1.3 对比分析 |
2 不同等级石漠化群落水土保持效益结果与分析 |
1.1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 |
1.2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1.3 对比分析 |
3 生态养鸡环境的筛选 |
四 石漠化生态养鸡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机制 |
1 生态养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
1.1 鸡的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
1.2 鸡的排泄物对土壤的影响 |
2 生态环境对生态养鸡的影响机制 |
2.1 养鸡环境对动物福利的影响 |
2.2 生态环境对鸡生长与鸡肉品质的影响 |
五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关键技术 |
1 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 |
1.1 群落配置技术 |
1.2 生态养鸡技术 |
2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研发 |
2.1 不同石漠化等级林灌草配置技术研发 |
2.2 生态养鸡技术优化 |
2.3 生态养鸡的植被群落筛选技术 |
3 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
3.1 强度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
3.2 中度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
3.3 轻度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
3.4 潜在石漠化林灌草优化配置与生态养鸡技术集成 |
3.5 对比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10)浅谈皇竹草的栽培与利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皇竹草栽培技术 |
2.1 越冬管理 |
2.2 选地整地 |
2.3 移栽 |
2.4 选苗育苗 |
3 皇竹草的利用技术 |
3.1 刈割养畜 |
3.2 制作青贮饲料 |
3.3 用于坡耕地水土保持 |
3.4 美化环境 |
3.5 隔离 |
4 结束语 |
四、皇竹草的栽培技术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皇竹草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探析[J]. 何刚,何天丽. 今日畜牧兽医, 2021(07)
- [2]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D]. 陈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皇竹草在畜牧业的应用研究进展[J]. 赵晓登,陈腾达,李玉帅,马盈盈,蒋佳琦,魏琦超,周岩. 饲料研究, 2020(09)
- [4]皇竹草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J]. 黄定庆. 现代农村科技, 2019(12)
- [5]多年生禾草皇竹草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何琳,祝其丽,王彦伟,何明雄,谭芙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3)
- [6]贵州肉牛养殖常用饲草概述[J]. 王鑫,莫本田,何光中,张麟,李干洲,徐龙鑫,周文章,张凯凯,刘镜. 贵州畜牧兽医, 2019(03)
- [7]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D]. 廖建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8]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养分平衡机制与林产业复合经营技术[D]. 董晓超.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9]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林灌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鸡技术[D]. 曹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10]浅谈皇竹草的栽培与利用技术[J]. 王成亮. 农技服务,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