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记者成为天才的 10 条秘诀

业余记者成为天才的 10 条秘诀

一、业余新闻爱好者成才十要诀(论文文献综述)

朱胤[1](2019)在《江西字门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武术拳种是各地域文化特色的鲜活体现。字门拳是江西省土生土长的武术拳种,历史悠久,是江西文化风貌的一面旗帜,是江西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江西字门拳的研究和认知,应基于历史发展的视角,立足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传承。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历时三年,深入江西省高安市、樟树市、新余市、铅山县等字门拳传承的主要地区,进行长时间走访调查。在此期间走访了江西省武术管理中心负责人和高安、樟树、新余、铅山字门拳传承人,拜访了武汉体育学院专家,得到一手声像资料,为厘清江西字门拳的传承、发展、技术动作及其流变奠定了基础,挖掘江西字门拳文化价值功能以及江西武术蕴含的文化特色,以期为江西武术文化在新时期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和支持。通过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江西字门拳始创于余克让,有着严格的传承谱系,清晰的发展脉络和明确的起源记载,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是纯粹的江西本土武术拳种,在物质、制度、精神上完整的保留至今,是江西武术文化的主要内容。(2)字门拳的技击体系完备,技击方式独特,攻防有序、兼而备之,每种技法都有它明确的分工和不同的攻守含义,它需要各个技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成为江西字门拳区别于其他武术拳种的主要特点。(3)通过调查访谈,证实了字门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衍生出法门拳,虽一脉相承,但风格有所变异,法门拳丰富了字门拳的腿法,使得江西字门拳的谱系更为丰富,内容更为充实。(4)字门拳与岳家拳同时采用了内家拳十八字理诀作为创拳的拳理,但是通过字门拳与岳家拳的拳理比较,得出字门拳与岳家拳不存在传承关系,两者风格特点、演练形式有着本质的差别,印证了字门拳自身体系的独立性。(5)字门拳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实地调查,目前的发展正积极地融入中小学以及高校,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兼有字门拳武馆、培训班的推动,对字门拳的传播、普及和弘扬将产生积极的作用。(6)通过对江西各地字门拳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总结存在的问题:一是传承主体缺失、传承人老龄化,二是政府支持的力度过小、政策的连续性不足,三是闭门守旧的思想仍然存在,认为本门字门拳最正宗,四是保护与宣传不力。

周朝晖[2](2019)在《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一百多年前,在上海美租界乍浦路成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这便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美术院校,日后名闻遐迩的上海美专。多年以来,对于这所学校进行研究的学术专着和论文车载斗量,但是苦于文献方面的缺失,目前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有关这所学校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整体性的研究。近年以来,随着一些有价值的文献,尤其是散失在民间的资料不断被发现、收集、整理,相关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能。《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一文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写成的。任何学术研究的结论必须建立在翔实、充分的数据的支撑下。由于文献资料动态化的特点,以及相关领域整体性研究的缺位,上海美专在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虽已得到了比较高的程度上的认同,然而建立在最新文献资料基础上的系统性研究,仍然有其必要性。在这几年来的专业理论学习中,一个关于研究方向的核心问题点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才率和创造力是如何形成的?围绕这个问题寻求答案,须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成就等信息梳理入手,深入分析达到这一高“产值”的内在逻辑。本文正论部分可以概括为“一纵三横再收官”的结构。第一章对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进行了纵向的、学术史方面的梳理。根据美专四十年办学历史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几次对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将西洋画教学史分为“探索期”“酝酿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文章的主体部分是第二、第三、第四三章,分别就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学术研究三个并列的板块,结合第一章的历史分野,依据大量重要历史文献,对美专在这些关键教学环节上的做法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分析其举措的得失和对整个教学体系的影响。关键的第五章,经过前四章“一纵三横”的叙述和分析,对本文的核心问题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将一个具有四十年办学历史,影响巨大的学校,进行完整的数据整理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还存在着严重的文献佚失情况。故本文采取了将覆盖面和典型案例结合的方法,就“人才培养”和“成果产出”两个层面,对学校的办学成绩进行了总结。至于取得这些成果的内在原因,则是文章研究的难点和要点,经过前文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术研究等重要环节的梳理,一条隐藏于办学过程中的,体现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特点的逻辑链条已隐约可见,那便是以“宽容”“开放”和“创新”为其主要特色的“海派”办学风格所带来的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环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是办学者通过“体内循环”和“体外循环”有意营造的多种学术观点,多种艺术风格的碰撞和对抗,激活了学校思辨、创新的空气和土壤,并由此为西洋画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推力。本章的最后还对西洋画教学及其所引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法、形式分析法为主。这两种研究方法对文字和图像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和较高的需求。得益于导师数十年的积累,加上所在教学团队长期在本领域研究所形成的学术资源,使本人能够及时获得文献资料新发现的信息,让课题研究得到了充分的史料支撑。文献的收集和使用,正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点。在多年的艺术教育工作中,笔者有幸结识了上海美专的毕业生朱瑚教授,朱教授虽已年过九旬,但记忆力过人。他为本文做的口述历史,不仅提供了部分关键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了本人对问题点的思考。文章最后对核心问题点所作出的结论,即海派宽容开放的思想,激活了创新的学术氛围,最终对学科发展形成了推力,是在前文所做的大量研究、推论的前提下自然形成的结果。

李佳宝[3](2018)在《东北A市业余体校叙事(1956-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定位于质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路径,是对一个基层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群体变迁史的综合性叙事研究,叙事资料在本研究中以历史文献和保有资料、对话访谈和口述历史及公开非参与式观察的形式获得。业余体校曾经的荣耀和当下的困窘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跌宕,而A市业余体校则是受限于计划与市场之间的政治响应的产物。东北A市业余体校是A地区的唯一一所市级业余体校,其在1993年撤地设市后由原A地区的一个区级体校分设出来。其前身TB体校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对体育事业的统一规划下设立,1966年至1970年在社会历史的“风暴”中停摆,1971年在军管的支持下恢复办学并逐渐走上历史发展的高潮。然而,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所依赖的固有的社会生态结构逐渐在1978年后被打破,虽然在一个有作为的体育人的坚持下、在奥运战略所营造的社会氛围中,TB业余体校在80年代的发展尚能稳妥而有序。然而至20世纪90年代,A市经济水平走向低谷,体育事业也随之失落,A市业余体校作为一个缺乏定位和根基的组织、需要依靠整个计划体系的“单位”逐渐落寞。A地区既缺乏体育传统、也未能完全尽除计划经济的惯性影响、落后而失序的经济发展让A市体校在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体育改革中原地踏步。这是一个“单位”,更是从事业余训练教练员们的职场,A市业余体校突出的松散性表明这个职业群体一直以来缺乏整合,但其中的教练员仍然无法回避这一职业身份的事实。无论这个职场和职业为教练员们带来的是荣誉还是惭愧,其所教授学员的发展预期,“能否给孩子一个出路”是评价A市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成败的关键,也决定了业余体校在A市的地方社会和教练员在社会互动中的地位和资源。A市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所在的“职业场”是突然的场域,其必须通过从社会生态中获取社会资本以维系存在状态。政治生态对职业场的影响最为关键;获得途径资本是职业场的能量所在;教育生态和体育生态制度隔离而实践交叉。在本研究范畴内,业余体校自身及其行动者教练员不具备创造社会资本的能量、也几乎没有抢占稀缺资源的能力,其职业场所处的社会占位十分边缘化,直接影响各种社会资本的创造和获取。该场域的游离、松散和多样化的“得过且过”就是在仅次于文化生态之下政治生态的惯性存在而已,以此种状态存在的场域将持续着走向衰落的趋势,而其中勉力的行动者也面临逼仄时空里继续生存的选择。

黄勇军[4](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认为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孔军[5](2017)在《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口述史作为人类记录历史的最早形式,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民间传说,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口述传统。在民间存在大量的口述活动和口述资料,主要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发的个人叙事或集体叙事,民众的口头传统和日常性表述是口述史访谈和研究的基础;重视生活史研究和口头传统研究的人类学是口述史的鼻祖,人类学家开展基于人类口头传统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研究,并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口述史”学术概念的出现,只不过是历史学家借鉴人类学对口述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与方法,对其加以发展和完善的结果。本研究运用访谈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分析大量传承人口述史资料,旨在探讨口述史方法在传承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从时间与空间交织、文化记忆研究取向以及口述史文本采写和样式等方面展开分析,论述传承人口述史的口述实践和文本建构,总结传承人口述史不同于其他类型口述史的特征。狭义的传承人是指进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它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名录制度而产生,实际上,在广大的传承民间文化的个体或群体中,除了一部分被选入了各级名录,还存在另一部分自觉地传承着民间文化的经典的自然传人。本研究在民间文化的研究视域内,使用广义上的传承人概念,即既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包括自然传人。在农耕文明时期,所有民间文化都是自然传承的,所有传承人都是自然传人,区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命名与认定体系的人为性,自然传人指的是出现于遗产概念之前的在传统中在生活中自然自发生成的民间文化传人,他们自发地、自觉地进行文化实践活动。“时空”特指时间与空间的交织,排除不同时空交错或不同时间交叠的可能性。传承人都生活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内,他们的行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形塑和制约。时间指向是传承人口述历史活动的特性,口述中回忆部分内容的出现,正是因为时间让现在和过去的区分成为可能为基础的。传承人表达记忆的主要形式为口述,口述的内容是包括传承人个人生命史在内的社会文化历史记忆。传承人是民间文化的创造者和持有者,也是民间文化的书写主体,传承人的历史文化记忆不仅是传承人口述的内容,也是传承人口述史书写内容的主体部分。在口述和书写的过程中,存在着记忆真实、回忆真实、口述真实和书写真实,其制约因素和相互关联构成传承人口述史记忆研究的关键。文化记忆是传承人口述史记忆研究的文化取向,记忆形成的素材是人们关于过去的全部认识的总和,包括实物的、实践的、知识的、符号的、情感的等。这些素材也是各种文化符号,是唤醒记忆的媒介。记忆被唤醒后又对记忆素材再加以象征性地表达和叙述,重新建立起这种象征关系并解读意义,这正是各类记忆符号激活唤醒记忆并完成口述和意义赋予及阐释的过程。传承人文化记忆的传承有书面传统、身体传承和口头传承三种,其中,记忆传承具有鲜明的身体性特征,记忆的口承与传统密不可分。个人叙事和集体叙事是传承人记忆表述机制两种重要方式。个人叙事是口述者代表个人并主要口述自我经验或体验的叙事,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个人叙事核口述史学术访谈两种。集体叙事不仅仅以口碑讲述、仪式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也存在于碑文、村志、族谱等物化的写作当中。传承人文化记忆的形成和表述具有选择性和语境再造的特性,这导致传承人口述史的访谈和写作的效度和限度并非是无限的。传承人口述史是一种依赖于口头表述的文化实践,结果是经验的传播和知识的生产,也即知识和经验的建构与传播。口述史访谈是传承人口述史文本的来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承人,准备相应的口述史访谈提纲,还要重视访谈中间人的牵线搭桥作用。从口述史录音资料到文本资料整理转换的过程中,由于方言理解等问题的存在,难免出现信息的丢失和误读,因此需要对方言的发音、语汇和语法予以考察。口述史方法在不同学科的应用造就了不同样式的口述史文本,通过整体性对比分析传承人口述史文本和历史学的、文学的、民俗学及人类学的口述史文本存在异同,发现传承人口述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试图总结出传承人口述史文本的书写规范。解读口述史文本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即便对文本作者而言也是如此。由于文本的意义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表现,更是文本结构的内在体现。也就是说,不同的文本结构会导致文本产生多重意义,由此带来口述史文本解读的可能性。同时,解读口述史文本也是一个知识再生产的过程,这意味着新含义的生成以及表达机制的出现。从传承人口述史的发生过程(即访谈什么、怎么访谈和访谈成果)来看,包括时空(历史)、记忆(口述活动)、口述史文本。三者的逻辑关系可综合概括为,记忆提供原料和视角给文本,文本是口述的结果和反映;记忆塑造和制约文本,文本反映和呈现记忆;记忆口述重建和维持着历史运作,时空源生、刺激和引发记忆。总之,传承人口述史具有口述史方法、口述史资料和口述史文本等多维度的研究路径,本文借助历史学的口述史概念和学术方法,回归到人类学、民俗学的学术传统和研究视域中,探讨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的相关问题。

蒙建军[6](2016)在《沈尹默承传书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书法传播的视角看,当代书法文化已经发生了显着变化。书法传播的本体——书法艺术的实用性减弱,艺术性更加彰显。书法传播的媒介、方式改变了书法传播形态。书法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为显着。书法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改变了书法生存及传播格局。在加强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书法文化,成为时代的必要课题。在这样的探寻中,沈尹默作为20世纪帖学书法的代表书家,书法实践与理论双修互证,自然成为了关键人物。研究沈尹默承传书法的目的,就是要借鉴他在书法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明确在书法发展中的贡献与意义。考察沈尹然承传书法活动,基本研究内容:沈尹然承传书法的内容。他通过创作体悟建立了一套以书写为基调的书学体系。其中,笔法、笔势和笔意构成了书法技法的主体内容,三者依次为基础的逻辑关系,形成沈尹然书法基础理论。笔法是书法艺术本体传播的基础,笔势是书法艺术创作的生发点,笔意是实现书法家审美理想和美育思想的理论根基。科学的执笔五字法、正确的运腕、合理的行笔在实现笔笔中锋的根本法则中,一统为笔法理论。笔势通过对书法点画的书写,创造出新的书法艺术形势。笔意从书法家实现个人美学追求的角度,引申出以帖学审美为基调的美学理想,蕴含着“活”的生命美学思想;从大众对书法艺术学习的实用角度,衍生出基于书法普及教育层面的具有实证精神的美育思想。沈尹然承传书法的变易。他的碑帖观念有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次是听到刺耳批评后,从喜欢帖学到学习碑派的自我转变。另一次是看到米芾书法照片触发而回归帖学,是科技发展传播的外部影响。建国后,沈尹然从事书法教育由人际传播转变为大众传播为主,书法创作由职业变为从事书法普及,书法展览活动由小厅堂的展出改变为大展厅的集中综合方式。书法承传的受众变化,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北大书法研究会、中国书学会和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代表,发生了教授学生——交游授徒——培训普及的转变。在书法承传的表达上,沈尹然文体上多用白话文,书体多写楷书、行书,追求明白、通畅的文风和端正、生动的书风。并且,他主要选择报纸等大众媒介来普及书法知识。沈尹然从书法艺术的求索者,转变为书法知识的传播者。沈尹默承传书法的不易。沈尹然始终不变的精神层面的坚守,时代精神起着总揽笼络的关键作用,也是沈尹默能始终处于时代前列的缘由。时代精神成为书法性质的要素之一,成为书法家融入时代,倡导时代书风的精神支撑。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士,科学观念深深嵌入到沈尹默的思想之中,体现在他对书法所涉物理、生理、法理和道理等方面的探寻,也反映出他通过“合”的思维来进行实证的方式。书法启蒙思想发轫于北大书法研究会的书法传授,成为他建国后积极进行书法普及教育的思想渊源。书法普及教育活动是沈尹然启蒙思想在书法艺术的具体应用,书写了民国书法发展与新时期书法复兴之间的过渡历史。“沈尹然意义”是沈尹默承传书法活动的概括与总结。书法家自我建构、书法发展模式建构和书法文化建构是沈尹默意义三个主要部分。法度、个性和时代精神是书法家自我完善的三个方面,更是建构成功书法家的三大要素。沈尹默倡导成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建构了书法事业发展中理论研究、创作展览和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基本工作格局,对书法社团的成长和书法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新模式。沈尹然肯定书法艺术的文化身份,不仅使书法艺术拥有了与美术、音乐同等的艺术地位,甚至把书法艺术提升到代表传统文化的高级艺术。沈尹然建构了从书家自我成才到书法事业格局,从书法学科独立到书法文化生成的一条通途。以沈尹默传承书法为选题,考察其书法实践和理论,具有梳理书法艺术发展脉络、引导当代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的现实意义。沈尹默追寻帖学书风的笔墨实践,是学习书法的重要借鉴。书法理论是钻研传统和自身笔墨体悟的经验凝结,有助于深入学习晋唐书风。回顾沈尹默一辈书法家对书法社团职能建设的开拓创新,可以深入了解书法组织成立的初衷,明确当代书法家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沈尹默重视书法的时代精神,书法文化的建构意义。在国内外文化传播活动中,中国书法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尹明[7](2015)在《云南云龙白族乡戏“吹吹腔”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学者对白族乡戏“吹吹腔”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归纳起来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从戏剧史的角度,对吹吹腔的源流进行了梳理。第二,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吹吹腔与宗教信仰、民众生活等事项的关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第三,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对吹吹腔的风格特征进行了研究。第四,从对策研究的角度,围绕吹吹腔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学界对吹吹腔的研究,为吹吹腔的历史特征、文化特征、艺术特征以及传承与保护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然而,我们也看到了进一步研究吹吹腔的必要性。首先,缺乏综合艺术研究的视角。研究者对从历史源流、剧本、音乐、面具等角度切入,呈现出碎片化的态势,尚未有意识地将戏曲艺术作为一门综合了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艺术门类加以研究。尤其是剧本文学的研究,学界远不曾阐释出吹吹腔剧本具有的美学意蕴。其次,缺乏文化整体观。即尚未将吹吹腔戏曲与白族宗教信仰、政治生活、民族认同与性别关系等文化事项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研究。再次,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缺失。在调查过程,已有的研究很少采用文化人类学深入访谈、参与观察以及主位、客位、深描等方法,使得调查难以全景、深入地反映吹吹腔戏曲在白族民间生活中的地位。论文指出,白族乡戏吹吹腔的研究,应该采用戏剧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从扎实的田野调查法出发,对吹吹腔的历史记忆、当代复兴、艺术表演、传承困境进行深描,从而揭示出吹吹腔与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审美诸事项的关联。从戏剧人类学的角度,对云龙白族乡戏“吹吹腔”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理论上,可以拓展传统民族民间戏曲的研究方法,促进戏剧人类学的学科发展;现实方面,既可以为传统民族民间戏曲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参考,又可以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在云龙县范围内,选取6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吹吹腔剧团,采用文化人类学深度访谈与参与观察的田野作业方法,以文化整体观和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对各田野点吹吹腔戏曲演出的历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以格尔兹提出的“深描”方法,对吹吹腔戏曲演出的历史、场地、目的、意义、程式、效用等进行全景式勾勒。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从历史文献、口头传说和艺人口述史的角度,追溯了云龙白族吹吹腔的源流与历史变迁。第二章,从艺术本体出发,描述吹吹腔与祭祀仪式、音乐的关系,以及吹吹腔的角色扮演技巧和剧本的收集、整理、创作活动。云龙县各剧团的吹吹腔表演,都有相应的戏台祭祀仪式。吹吹腔艺人对吹吹腔与京剧、滇剧、川剧在音乐方面的差异有清楚的认识,在唱腔、器乐方面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民间分类体系。民间艺人对剧本的创作与整理,也是吹吹腔表演艺术的一部分,创作、整理剧本的艺人同时也是演员,他们将对剧本的理解运用于演出活动中,形成了剧本解读和演出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章,从国家历史文化变迁与民间艺术传统的盛衰关系中,探寻云龙吹吹腔在当代的复兴历程,着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近35年来的复兴。第四章,结合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云龙吹吹腔传承所面临的复杂问题进行条分缕析。吹吹腔的传承困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缺乏足够的资金;其次是传承人和观众的培养面临困难。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看,吹吹腔艺术具有浓郁的宗教属性,主要体现于戏神信仰、戏曲表演、演出目的以及建台、踩台、服饰等事项中,还体现在和演出活动相关的其他本土宗教信仰之中。第二,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的农村,吹吹腔都不曾成为商业戏曲,而是和节日中的宗教祭祀、娱乐活动交融一体。吹吹腔这样一种非商业化的民间乡戏,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意义。吹吹腔对当地民众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心理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并促进了当地民众道德观念的形成。第三,吹吹腔三十多年来的复兴,由多种力量推动而成。国家文艺政策从反对、压制吹吹腔到提倡、支持吹吹腔的转变,是吹吹腔复兴进程中至关重要的外力。民间艺人自觉传承吹吹腔的精神和行动,是吹吹腔复兴的内力。吹吹腔复兴的力量还来自于媒体和学术界。第四,吹吹腔的保护和传承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不随意篡改吹吹腔的表演体系,在尊重传统,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一视同仁;提供较为充裕的资金,扶持每一个剧团,使经费分配制度尽量合理化,将经费用于戏台、戏服、道具的更新和发放传承人补贴;加强剧团组织建设,正确处理好剧团和老体协的关系;成立吹吹腔传习所或举办县级吹吹腔培训班,以老艺人开堂授课的方式,加紧保护吹吹腔;对老艺人的优秀剧目表演要领进行数字化保护;对剧本、脸谱、传统服饰、道具等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在各剧团推广吹吹腔进校园的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实施,明确民间艺人的责、权、利,让传承活动有法可依。

张露[8](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王庆军[9](2015)在《消费时代的电视体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视体育”单纯从字面上解读就是电视化了的体育,亦即由体育电视制作人将体育及其文化信息等内容经刻意甄选、放大、剪裁、重组和“超文本”链接等,以营造出一种紧张的、刺激的、狂欢的、好看养眼的体育电视作品。它是一种经电视传媒精心挑选和过滤下的体育再现,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着的,可变的,偶然性的,具有文本意义的讯息,是引导和影响受众思考和领会体育的电视文本。文章以消费时代为研究语境,在对电视体育展开论述的过程中,以其消费主义的文化演进为“经”,以运用跨学科知识理论对电视体育的“可消费性”生产的机制和问题论述为“纬”,从电视-体育复合体的历史出发,比较系统地解析了电视体育与消费的关系以及它的文本诉求、快感生成机制、消费文化行动、价值批判和理性重构等问题。文章分为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由六大章组成。全文通过严密的论证结构,丰富的论据材料将电视体育所展示的奇观化快感影像问题一一剖开。引论部分对什么是电视体育做了深度的解析,分别从语义学、符号关系学、图像学、体育学四个角度对电视体育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研究的语境——消费时代的社会理论以及社会特征,为进一步论述电视体育的消费主义文化演进埋下伏笔。同时也交待了文章选题的缘起、国内外对电视体育问题的研究状况,以及逻辑起点、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等。第一章论证了电视体育传播的前提条件:体育和电视作为不同的社会机构角色是如何发展的,以及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它们是如何相互渗透和彼此为用的,又是如何与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需要相结合,以及如何创造出日益分割和不断强化联合的生态关系——体育电视化的。第二章指出了电视体育与消费共舞的历史宿命关系。分析了电视体育与消费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指出宏观性、总体性的电视体育研究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及其意识形态研究;进一步论述了消费时代下,电视体育的消费功能特别是其娱乐与欲望功能得以凸显和强化的深层原因:分析了电视体育通过捆绑广告而直接参与消费欲望制造的问题;同时,还对电视体育交换价值实现的机理——受众商品化作了深入分析。第三章在认真、全面、系统地分析、批判、借鉴有关传媒文化及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文化研究的语境化原则,解析了作为电视体育文本生产的拟态性本质,并进一步对它的意义再生产及其快感生成的文化机制加以了论证,从逻辑上推进了对电视体育与消费的内在关系的把脉与回答。第四章全面、系统地解读了电视体育消费主义的快感文化运作策略,具体包括:偶像化打造、戏剧化增效、暴力化宣泄、性感化编码以及政治消费化等。第五章对在新媒体“一统江湖”的消费时代背景下,电视体育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电视体育不会消失,它将会和新媒体相互渗透、彼此为用地共同发展,并会从一种形式变成其他更多形式,以适应多元化需求而流行于不同群体之中。同时,对当前电视体育所造成的体育异化,以及由“可消费性”的大肆追求而引发的“格雷沙姆定律”等问题进行了文化批判,并指出与分析了消费时代下电视体育所面临的诸多价值困境。第六章在阐述了中国体育电视消费主义的历史生成与演变的基础上,对理性重构中国电视体育——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体育,提出并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同时还拟定了重建电视体育的文化运作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战略。结语是全文的逻辑归属,概述了消费时代电视体育传播的双刃剑功能,提醒人们需对之适时纠偏的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一、在消费时代和当前的大众传媒环境下,电视体育的生产、传播机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生产者和传播者转变为消费神话的制作者,而电视体育本身正是这些神话制作者的营销方式和商业手段而已。二、消费时代的电视体育是消费文化的一种形式,其作品的接受者已转化成了文化消费者,他们是“符号消费者”,同时也是“消费生产力”。因此,电视体育的接受过程就是符号交换和符号消费的过程,实现的是体育影像的符号价值。三、为了确保和扩大其观众数目,消费时代的体育电视所采用的文本策略就是,设法让那些缺乏必要媒介素养、立场也许千差万别的观众群体在电视体育狂欢中得到快乐,从而赢得他们的支持与忠诚,最后再将他们卖给广告商。四、消费时代的电视体育不是一个商业化运行和体育影像生产与消费的封闭系统,在其内外存在一个总体的架构,控制着电视-体育复合体的运行理念、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流程。五、电视体育的消费性存在和繁荣也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因此,必须对中国电视体育的生成加以引导与重建,在体育文化传播中渗透主流价值观以及人文关怀和民族体育文化自觉等,以使其在当下复杂环境下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张亚楠[10](2013)在《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传承、保护与发展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温县为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以陈氏太极拳为名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是成效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只注重了对“太极拳发源地”这一卖点进行宣传,没有对陈氏太极拳文化进行充分有效的分析,对陈氏太极拳为什么会在这里发源,陈式太极拳体现出怎样的文化特征,陈式太极拳在传承中遇到什么样的困境等等一系列问题没有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来解决。在社会上形成了只知道“陈氏太极拳发源地”是温县陈家沟,但陈氏太极拳有哪些名家、哪些典故、哪些社会作用均没有了解的尴尬局面。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萌生了研究温县陈式太极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想法。本选题来源于笔者对家乡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的长期观察、多次的调研探讨。选取熟悉的家乡民俗进行田野调查和研究,是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一贯传统。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区域性的民俗研究,是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地方民俗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资料保存与借鉴意义。本选题在大量田野考察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对特定区域的地方民俗文化陈式太极拳进行研究,对陈家沟陈式太极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系统的探究。二、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物质器具和社会思想只有在具有满足人类的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时,才能存留和传播,若失去这种功能,便会在历史上消失。因此区域文化对当地居民具有心理的和社会的需要,区域文化的开发利用,须适应当地居民生活实际。在此观点下调查了解温县陈氏太极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温县陈氏太极拳发展需要的文化空间做出进一步的探讨。选题以家乡区域范围中最有代表性的陈家沟为田野调查个案,对陈氏太极拳文化依托的民俗环境、关于传承者的传说、涉及陈式太极拳的民俗活动及传承方式进行描述;对陈式太极拳进行文化解读,从文化与社会、民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考察陈式太极拳的社会功能;然后分析陈式太极拳在内涵、功能、传播方式等方面的表现;最后,从外部与内部因素分析陈式太极拳文化在现代发展的意义。

二、业余新闻爱好者成才十要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业余新闻爱好者成才十要诀(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字门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2.1 国家政策的支持
        1.2.2 传承与振兴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需要
        1.2.3 江西省本土传统武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2 文献综述
    2.1 “武术”的词汇由来及其发展研究
        2.1.1 “武术”的词汇由来
        2.1.2 武术概念
        2.1.3 武术的发展研究
    2.2 江西武术的研究
        2.2.1 江西民间武术的发展与传播
        2.2.2 江西省学校武术发展
        2.2.3 江西省武术后备人才培养
    2.3 江西字门拳的研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田野调查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字门拳渊源流长
        4.1.1 字门拳起源传说
        4.1.2 字门拳流传地域及流派
        4.1.3 江西字门拳与法门拳、硬门拳关系探究
        4.1.4 江西字门拳与岳家拳关系探究
    4.2 字门拳的传承
        4.2.1 字门拳技术体系
        4.2.2 字门拳的传承方式
        4.2.3 武德的传承
    4.3 字门拳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
        4.3.1 字门拳的发展现状
        4.3.2 字门拳发展思路探讨
    4.4 字门拳传承发展的理论阐释
        4.4.1 倡导“持之以恒”的匠心精神,塑造理想人格
        4.4.2 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4.4.3 传承“尚文习武”的尚武精神,助推中国梦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历史分野
    第一节 筚路蓝缕——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探索阶段”
    第二节 初露峥嵘——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酝酿阶段”
    第三节 艺术策源——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熟阶段”
第二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课程体系
    第一节 写生教学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特色课程在美专西洋画教学中的历史作用
    第三节 美专西洋画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涵分析
第三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教师团队
    第一节 核心人物对于教学理念形成的引领地位
    第二节 中坚力量的构成和教学核心作用
    第三节 从教师团队结构的变化看教学理念的成熟
第四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学术研究
    第一节 技法理论方面的研究
    第二节 艺术创作观念方面的研究
    第三节 学术研究对实践教学的反哺作用
第五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分析与反思
    第一节 对成才率和创造力之形成的分析
    第二节 对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相关人名录
附录二: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年表
附录三: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名师统计表
附录四:上海美专西洋画优秀学生统计表
附录五: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方面的重要学术活动
附录六:上海美专师生入选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西洋画作品统计
附录七:朱瑚教授口述历史(根据录音整理)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3)东北A市业余体校叙事(1956-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问题的缘起
    1.1 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发展的现实呼唤
    1.2 文化自信背景下学术研究的本土化诉求
    1.3 人文关怀视野下叙事研究的示范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业余体校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业余体校教练员的相关研究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过程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校及其教练员的生存场域——东北A市及其业余体校
        4.1.1 欲话东北事,须先说东北
        4.1.2 封禁蒙地、老少边穷
        4.1.3 一个市级青少年业余体校
    4.2 东拼西凑——初创时期的体校及其教练员(1956-1965)
        4.2.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苏联竞技体育发展经验
        4.2.2 统一规划:“新体育”下“业余体校”的诞生
        4.2.3 初具形态:走过“大跃进”与三年困难时期
        4.2.4 一份兼职:登上历史舞台的业余体校教练员
        4.2.5 小结
    4.3 未兴而殇——“风暴”中的体校及其教练员(1966-1970)
    4.4 跌宕回转——体校的恢复和教练员的返岗(1971-1977)
        4.4.1 重整旗鼓:军管下体校的恢复和专职教练员的出现
        4.4.2 心无旁骛:压抑后的训与练
        4.4.3 体育有出路:教练员群体心中的“篮球盛世”
        4.4.4 小结
    4.5 居安思危——强国梦想中的鼎盛与尴尬(1978-1992)
        4.5.1 事在人为:一个有动机且有作为的体育人
        4.5.2 增火添薪:“奥运战略”助力业余训练
        4.5.3 学训矛盾:恢复高考的得与失
        4.5.4 体育的真义:用“体教结合”解局?
        4.5.5 厝火积薪:苏德体育反思潮
        4.5.6 小结
    4.6 踽踽独行——体校低潮时期的触底与反弹(1993年至今)
        4.6.1 历史低谷:失去庇护的业余体校和教练员
        4.6.2 证书社会:业余训练从业者的焦虑与逃离
        4.6.3 因时制宜:重整边缘化的业余训练
        4.6.4 惯性发展:逼仄时空里维持体育的体面
        4.6.5 去归何处:东北A市业余体校的未来
        4.6.6 小结
    4.7 A市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突然场域中的勉力行动者
        4.7.1 业余体校曾经的荣耀和当下的困窘反映了中国社会变迁的跌宕
        4.7.2 社会运行体制变化中的A市业余体校是历史的产物
        4.7.3 A市体校及其教练员的社会影响力以体校学员的发展预期为衡量
        4.7.4 既有理论及其批判性分析:职业场与行动者
5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后续研究建议
后记:做质性研究的自我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教练员一般性访谈导引提纲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对象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1.3 研究意义
    1.2 传承人口述史相关研究综述
        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研究综述
        1.2.2 口述史研究综述
    1.3 资料、方法与架构
        1.3.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3.2 基本架构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民间文化视野中的传承人口述史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口述史
    2.2 自然传人口述史
        2.2.1 自然传人:自觉的文化实践者
        2.2.2 原生态传承:经典、精华与精髓
    2.3 传承人口述史的历史三调
        2.3.1 作为方法的传承人口述史
        2.3.2 作为史料的传承人口述史
        2.3.3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
第3章 时空交织中传承人口述史
    3.1 时间与传承人口述史
        3.1.1 传承人承载的时间范畴
        3.1.2 社会变迁中的传承人口述史
        3.1.3 二手时间
        3.1.4 时间节点
    3.2 空间与传承人口述史
        3.2.1 地域空间对传承人口述史的规制
        3.2.2 空间中的传承人口述史
    3.3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化记忆与时空
        3.3.1 人的历史和历史的人
        3.3.2 传承人口述史的四层真实
第4章 传承人记忆的文化取向与身体特征
    4.1 传承人口述史的口述内容研究
        4.1.1 记忆的素材
        4.1.2 技艺的身承
        4.1.3 记忆的口承
    4.2 传承人口述史的口述形式研究
        4.2.1 偏重记忆的口述史访谈
        4.2.2 主体间性:自我与他者的对话
    4.3 传承人口述史的口述机制研究
        4.3.1 个人叙事
        4.3.2 集体叙事
        4.3.3 传承人口述史效度和限度
        4.3.4 口述表达:经验传播与知识生产
第5章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建构和解读
    5.1 传承人口述史文本的来源
        5.1.1 传承人口述史的访谈提纲
        5.1.2 传承人口述史访谈“经纪人”
        5.1.3 方言影响口述文本的转换
    5.2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呈现
        5.2.1 口述史文本的呈现样式
        5.2.2 口述史文本的呈现结构
    5.3 传承人口述史的叙事研究
        5.3.1 口头叙事:书写的历史化与文学性
        5.3.2 叙事的转向:从对象到语境
    5.4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解读和反思
        5.4.1 解读传承人口述史文本
        5.4.2 反思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解读
第6章 结语
    6.1 传承人口述史的文化实践与文本建构
    6.2 对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的反思
附录A:本研究中主要受访人(口述者)名单
附录B: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访谈提纲
附录C: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阳谷县、张秋镇木版年画调研受访人员表
附表D:山东省东昌府区木版年画老版老画信息登记表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6)沈尹默承传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创新思考
        一、论文思路框架
        二、问题及创新的思考
第一章 沈尹然承传书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的根本:笔法寻绎
        一、笔法:笔笔中锋的原则
        二、执笔:执笔五字法
        三、运腕:腕随己左右
        四、行笔:正如行路
    第二节 “势”的创造:书写点画形势
        一、书写点画
        二、创造形势
        三、书写的意义
    第三节 “意”的拓展:审美理想与美育思想
        一、帖学的审美基调
        二、审美理想中“活”的生命美学
        三、美育的理论基点和目标
        四、美育思想的实证精神
第二章 沈尹默承传书法的变易
    第一节 碑帖理路之变
        一、转变的机缘
        二、转变的内容
        三、转变的原因
    第二节 承传书法途径之变
        一、书法教育:个人到大众传播
        二、书法创作:职业到普及
        三、书法展览:厅堂到展厅
    第三节 传授书法受众之变
        一、北大书法研究会:教授学生
        二、中国书学会:交游授徒
        三、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普及培训
    第四节 承传书法表达之变
        一、改变文体和书体
        二、改变文风和书风
        三、改变传播媒介
第三章 沈尹默承传书法的不易
    第一节 时代精神
        一、书法时代精神的提出
        二、书法时代精神的内容
        三、书法怎样反映时代精神
    第二节 科学观念
        一、科学观念来源
        二、书法之“理”的探寻
        三、书法之“合”的思维
    第三节 启蒙思想
        一、启蒙思想的来源
        二、书法启蒙的表现
        三、书法启蒙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沈尹默意义:尺度、模式与身份
    第一节 自我建构:树立书家尺度
        一、目标:成为书法家而非善书者
        二、途径:法则、个性和时代精神
        三、尺度:继承传统的书家榜样
    第二节 书法建构:实现发展模式
        一、成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
        二、开创书法事业新格局
        三、工作模式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文化建构:确立文化身份
        一、“书法是不是艺术”?
        二、书法的文化身份
        三、发挥书法的文化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沈尹默先生骨灰安放仪式悼词
附录二 沈尹默年表简稿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后记

(7)云南云龙白族乡戏“吹吹腔”的田野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学术史述评
    四、研究的思路
    五、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吹吹腔的源流与历史变迁
    第一节 历史文献
    第二节 口头传说
    第三节 艺人生活史
第二章 吹吹腔的表演艺术
    第一节 戏台祭祀与音乐
    第二节 角色扮演
    第三节 剧本的创作与整理
第三章 吹吹腔的当代复兴
    第一节 吹吹腔艺人的坚守
    第二节 吹吹腔剧团的复兴
    第三节 吹吹腔与和谐农村建设
第四章 吹吹腔的传承困境与对策
    第一节 吹吹腔的传承困境
    第二节 吹吹腔的传承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5.1 搭配偏误分析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消费时代的电视体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概述
    第四节 研究进路:逻辑起点、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理解电视与体育:一个文化史的视角
    第一节 从健身到竞赛:体育的延展与本质的悬搁
    第二节 从反映到导演:电视的使用与图像的胜利
    第三节 互利依存:当体育牵手电视
    第四节 体育电视化:“电视-体育”复合体的张力要求
第二章 与消费共舞:消费时代的电视体育
    第一节 电视体育的二重属性与商业化压力
    第二节 欲望化重组:电视体育剩余能指的嫁接
    第三节 捆绑广告:电视体育对消费欲望的定向
    第四节 受众商品化:电视体育交换价值的实现
第三章 凝视的快感:电视体育的文本诉求
    第一节 电视体育:一种再现的拟态体育文本
    第二节 符号分析:解构电视体育文本的学术棱镜
    第三节 见所未见:电视体育文本意义的再生产
    第四节 奇观化表征:电视体育的快感生成机制
第四章 为消费而生产:电视体育的文化策略
    第一节 偶像化打造:电视体育情绪资本的增值
    第二节 戏剧化增效:电视体育内容推销的技巧
    第三节 暴力化宣泄:电视体育暴力的美学呈现
    第四节 性感化编码:电视体育招揽观众的秘笈
    第五节 政治消费化:电视软化体育政治的硬冷
第五章 消费时代的电视体育:在批判中审视
    第一节 遭遇新媒体:电视体育的抵抗与收编
    第二节 电视体育造成的体育异化
    第三节 可消费性的电视体育批判
    第四节 电视体育的价值困境审视
第六章 消费时代中国电视体育的理性重建
    第一节 中国电视体育消费主义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电视体育
    第三节 重建中国电视体育的运作机制
    第四节 中国新型电视体育传媒人才战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传承、保护与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发源
    第一节 陈家沟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陈家沟的人文环境
    第三节 陈王廷及陈氏太极拳创编简介
第二章 陈式太极拳套路的发展
    第一节 陈式太极拳基本拳术的形成
    第二节 陈式太极拳基本套路的完善
    第三节 陈式太极拳新套路的出现
第三章 陈式太极拳的文化价值
    第一节 陈式太极拳的武术价值
    第二节 陈式太极拳的养生、健身价值
    第三节 陈式太极拳的传统哲学、道德价值
第四章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近代陈家沟陈氏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二节 当代陈家沟陈氏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三节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文化的传承方式
    第四节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文化传承人现状
第五章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发展与反思
    第一节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产业化发展现状
    第二节 陈家沟陈氏太极拳文化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长短句《叙怀》
    附录二 太极拳权谱
    附录三 拜师帖封面、内容
    附录四 田野调查资料集锦
    附录五 陈式太极拳传承图
    附录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四、业余新闻爱好者成才十要诀(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字门拳研究[D]. 朱胤.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2]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D]. 周朝晖. 上海大学, 2019(02)
  • [3]东北A市业余体校叙事(1956-2017)[D]. 李佳宝.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4]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5]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D]. 孔军. 天津大学, 2017(09)
  • [6]沈尹默承传书法研究[D]. 蒙建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云南云龙白族乡戏“吹吹腔”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 尹明. 云南大学, 2015(12)
  • [8]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9]消费时代的电视体育研究[D]. 王庆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10]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传承、保护与发展探究[D]. 张亚楠. 广西师范学院, 2013(05)

标签:;  ;  ;  ;  ;  

业余记者成为天才的 10 条秘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