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议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剑波,宫兴国[1](2020)在《基于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会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会计学教学是密切联系经济生活实践的教学活动,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能够培养出适应并且满足企业管理需要的高端财务人才。而这一使命必然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革新提出更新的要求。显然会计学的教学模式需要从原来的单一传授模式向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本文结合笔者的授课实践和在教学中的探索,对会计教学提出了重视素养培养、注重学习过程管理、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的改革方式,这套改革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对课程和专业以及自身能力培养的思考,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海涛[2](2020)在《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提到了新高度。检验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有没有增长、增长多少、能否长期稳定增长,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重要事情。根据2017年底统计数据,在我国农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49.5%,家庭经营收入占比35.9%,转移性收入占比11.0%,财产性收入仅仅占比3.6%,远低于城镇居民同等水平。农民要致富,除工资性收入和农业生产收入以外,还要依靠利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村集体资产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基础之一,是广大农民朋友多年以来辛苦劳动积累的成果。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集体资产作为重要市场要素广泛进入市场交易,使得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行为较以往更为频繁,并加速转化为财产收入,成为农民分红的可靠稳定渠道。因此,规范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做大做强农村集体资产,为农村集体拓展经济收入来源,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众多农村集体组织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本文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恰逢南海获批广东省创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际,对南海农村集体资产的发展壮大历程进行总结研究,发现尽管国家、省以至于南海在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开展清资核产、严格财务管理、探索平台交易、加大审计监督等等,较大地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但是当前不少农村地区在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干扰了正常的市场交易,损害了农民个人和农村集体的利益,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本文试图从一般监管理论、产权理论、寻租理论、内部制衡理论等出发,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相关概念内涵,采用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交易数据和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珠三角、长三角等不同地区在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上的做法和异同,找到当前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部分资产未被纳入监管范围、一些资产应上未上,围标串标、内幕交易,交后监管缺位等问题,从法律制度、流程机制、系统设计、中介机构、参与人员等方面寻找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以此寻找破解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难题的方法,如明确农村集体经济法律地位,补齐政策制度机制漏洞,充分发挥各方监管作用,严厉打击干扰市场交易行为,广泛运用信息科技手段,以便建立规范有序的交易市场秩序,从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增加农民和农村集体收入,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大局,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良好物质基础。
王海凤[3](2020)在《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日甲午一役后,国人开始转向日本学习,“训育”这一教育名词随之传入中国。嗣后,中华教育界人士对“训育”一词进行了多方阐释,并将其应用于新式学堂,进行了有关训育制度的早期实践。民国成立后,“训育”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然而在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下,北洋政府无暇顾及教育,致使其时各高等院校在实践层面有关训育的探索,大多各行其是。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随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国民党当局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建立训育体制,但仅局限于中小学,未涉及高等院校。是故,其时各高校有关训育制度的实践,仍延续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模式。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言行,国民政府开始在专科以上学校正式构建训育制度。其后,无论国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抑或教会高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训育规章法令,从以下三方面推行训育制度:实施“导师制”;成立“训导处”;筹设“三青团分团部”。然而,由于各专科以上学校的具体实情不一,在“训育制度”的实际推行过程中,各校的实施情形有所不同。本选题以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晚清民国时期的档案、报刊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训育”由一个概念发展到一种教育制度的演变进程为线索,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三方面出发,即按照“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上升至训育制度的正式建构,来谋篇布局、划分章节。在思想层面,自“训育”一词传入中国后,对其内涵、外延,国人产生了激烈的论争。在介绍西方训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的国情,国人形成了自己的训育理论体系。在对训育制度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国人亦在实践层面进行有关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清末“监学官”的设立、“寄宿舍制度”的出现及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皆是有关训育制度的初步实践。民国前期,在训育实践方面,各高等院校仍沿袭了清末的训育范式,直至“五四”之后才有所改变。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因无可资遵循的训育方针,各高等院校的训育组织较为混乱,部分高校开始试行“导师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指引下,各高校开设了“党义课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防止学生受到非三民主义因素的影响,在训育制度的理论指导与实际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国民党政权开始在高等院校构建训育制度,不仅在学制系统中订定了统一的训育方针、训育标准,而且在管理系统中设立了专门的训育组织机构。训育制度建立后,国民政府为在各高等院校全面推行训育制度,将“导师制”纳入教育教学体制;将“训导处”加入行政管理体制;将“三青团”植入高校组织机制。在民族战争的背景下,此三大举措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发挥了各自的“本职”功能,为抗战救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国民党势力的介入,三大举措的“本职”功能发生变质,“党化”与“政治化”现象日益严重。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一党专政”下的任何管理举措,最后的发展路径,只能是用来维护国民党根本利益的工具。
徐敏[4](2019)在《基于产业链的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性的转折发展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疆和兵团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大力发展兵团农业现代化是提升兵团自身整体力量的主要途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研究的范例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名天康生物公司)作为一家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合上中下游产业链,包括生物制品、疫苗研制、优质品种选育、活体猪养殖、蛋白饲料制造、活体宰杀加工、终端销售等各个专业板块的兵团农牧类国有企业,势必要做好迎接各种战略机遇和挑战的准备,快步进入企业战略发展关键期。本研究立足于企业战略管理和产业链的理论基础,首先对天康生物公司的现状和产业链机构进行分析,然后对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其次着重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对天康生物公司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各项分析结果并结合产业链的观点,提出了天康生物公司应采取以产业链一体化战略为主,增长型战略和防御型战略为辅的战略思路。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天康生物公司在产业链结构上各版块要协同发力,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实现公司优势资源的合理流动,补齐企业发展的短板;在生产规模上,要抓住良好的市场行情进一步扩大产能,拓展市场份额;在防范风险上,要严格防范动物瘟疫的传播,严控产品质量;同时本文还根据战略实施需要,从组织制度、人才研发、政策资金、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战略保障措施。
冯会强[5](2019)在《中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议案否决的动因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高股权集中度的背景下,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几乎决定了上市公司的所有决策,否决议案出现的概率很低。近年来,否决议案的频繁出现逐渐引起我们的关注,但对此现象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议案否决背后的动因进行研究。在对否决议案进行分类统计后,我们发现将近40%的否决议案是在关联交易股东回避的条件下出现的,这说明制度性因素是议案被否决的原因之一,但还有一部分否决议案的发生不能用制度性因素来解释。我们通过对样本公司进行分类,发现否决议案在实际控制人缺失公司中的占比约为57.14%,在有实际控制人公司中的占比才约为8.64%,这说明实际控制人缺失的公司比有实际控制人的公司出现否决议案的可能性更大,也即表明部分股东大会否决议案很可能是实际控制人缺失导致的结果。在结合制度背景对议案否决的动因进行理论分析后,我们结合实证对那些不能用制度性因素解释的否决议案进行研究,以期更深入了解和看待议案否决现象。首先,我们对实际控制人缺失与议案否决结果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实际控制人缺失会增大议案否决的可能性;其次,我们对实际控制人缺失增大议案否决几率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实际控制人缺失引发的股权分散导致各个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公司治理混乱及业绩下降;然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实际控制人缺失对公司治理水平和当期公司业绩的影响,公司治理水平和当期公司业绩对议案否决结果的影响,及实际控制人缺失对中小股东投票积极性的影响,得出实际控制人缺失会降低公司的治理水平,发生违规或信息披露质量差的公司,其议案否决的可能性较大,实际控制人缺失会降低中小股东投票的出席率;最后,我们研究了议案否决与公司未来业绩的关联性,得出议案否决与年度超额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这说明了否决议案的出现降低了公司未来的业绩,也即否决议案的发生不利于公司业绩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综上,我们得知股东大会否决议案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议案是在关联股东回避的情况下被否决,这是表决回避制度作用的结果,分类表决制度、累积投票制度及网络投票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议案否决的可能性;此外,还有一些否决议案是因实际控制人缺失分散股权,中小股东联合投反对票导致的,混乱的公司治理和不良的业绩水平也会导致股东大会议案被否决;再者,股东大会议案被否决会降低公司未来的业绩,这说明议案被否决并非真正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中小股东投反对票的行为并非真正维护了自身利益。在实际控制人缺失导致股权分散、关联交易导致大股东回避等情况下,中小股东可以通过投反对票对不利于自身利益的议案予以否决,但因他们与其他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及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股东联合投反对票否决议案的决策并非是理性的。对于议案否决现象,我们要全面认识其动因及影响,正确应对否决议案的出现,这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正确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有着积极意义。
李艳琳[6](2019)在《国际经贸规则“竞争中立”制度法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活动愈加频繁。而伴随着全球市场的融合以及市场竞争的有序化,在一些观点上各国意见逐渐达成一致。例如,要求各个参加市场竞争的主体应该公平竞争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在现实环境中,由于政府的介入,给某些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带来不当的竞争优势,从而扭曲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情况切实存在。“竞争中立”制度的目的就是遏制这种不当的竞争优势、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其最初是由澳大利亚提出的。“竞争中立”作为澳大利亚国内一项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公共政策,强调国有企业在税收、监管等方面不得享有优于其他私营企业的不公平的竞争优势,避免竞争秩序遭到破坏。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竞争中立”已然成为了国际经贸活动中的热门议题。尤其是在美欧等国的强力推动下,“竞争中立”从国内走向国际。然而由于背景、动因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竞争中立”在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不同的模式,各种模式的适用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总体来说形成了澳大利亚、欧盟、美国(在其主导下形成的OECD版本和CPTPP版本)三种模式并存的多极化格局。目前,随着美欧强化国际规则主导权的目的日益强烈,在诸多新一代的双边和区域性国际规则及组织平台上,竞争中立制度迅速衍化并得到拓展。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成为美欧等国推行竞争中立制度的主要目标对象,尤其是中国。从宏观的背景上看,当前各个国家在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其实就是规则制定主导权的竞争,在可预见的未来,竞争中立制度势必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就CPTPP框架下的竞争中立规则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美欧态度而言,在日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等双边和多边协定的谈判中,该规则无疑会成为一个胶着点。就中国国内情况而言,国有企业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证明了其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但在发展过程中其也确实存在诸多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问题。目前中国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积极提出并建设“一带一路”,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并推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程。鉴于此,中国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找准符合我国国情的竞争中立制度立场,而且应该主动参与到以竞争中立制度为代表的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和谈判中去。
高蔚依帆[7](2018)在《汤寿潜革职事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10年汤寿潜被清政府上谕谕令革职,并不准干预路事,这是汤寿潜政治生涯中仅有的一次被革职。汤寿潜一生多次辞官,被革职显得格外特殊,事实亦如此。汤寿潜与盛宣怀在铁路主张以及在收回浙路利权过程中的尖锐对立,使其愤而电奏军机处弹劾盛宣怀,这是汤被革职的导火索;汤寿潜过直的秉性以及其在浙路风潮中不断违抗清廷谕旨,是被革职的主要原因;积因至此,清政府为实现集权,下此革职上谕。汤寿潜被革职后,引发了多方反应。他个人遵旨辞职、不干预路事,并听父命远游;但浙路公司与浙路维持会为挽回总理不断开会集议,举代表进京,期望迎回总理,废除《苏杭甬铁路草约》;以浙江咨议局为代表的浙省其他团体,不畏朝廷禁止开会之令,集会声援,浙江谘议局因此事停议待旨;邮传部为此一味压制、拖延,但最终仍与浙路代表达成废除草合同。汤寿潜革职事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次事件不仅使汤寿潜由立宪转向共和,也使其爱国保路事迹在革命派中广为流传,终使汤寿潜在浙江辛亥革命成功后成为首任都督;汤寿潜被革职,对浙路公司的铁路修筑、经营影响颇深;同时,这一事件也引起当时南北报刊的大量评说。虽然汤寿潜革职事件并非清末重大事件,但确是一个晚清集立宪、回收利权运动与辛亥革命研究极好的范例。
再丽莱姆·居麦[8](2018)在《P2P校园网贷平台的法律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这几年,我国的校园网贷野蛮发展,极端事件不断发生,“借贷宝10G裸贷事件”将校园网贷推到浪口风尖上。“裸贷”成为人们想起校园网贷的第一个反应。面对极端事件和社会的反应,有关部门开始出台各种文件来规制校园网贷,加强监管。可是,监管的滞后无法有效制止极端事件的发生。因此,2017年5月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校园网贷平台明确表态,通知全部网贷平台暂停校园网贷业务。因此P2P校园网贷平台正式被叫停。P2P校园网贷平台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的新生事物,填补了金融市场的空白,在暂停之前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创业学生的的资金需求,帮助贫困学生走出困境,只是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监管滞后、监管不到位不断发生极端事件。我国不应该全面否认P2P校园网贷平台,不应该中止所有P2P校园网贷平台、而应该找出导致P2P校园网贷极端事件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重启P2P校园网贷,审慎监管P2P校园网贷平台,使校园网贷步入正轨。笔者分析校园网贷平台中的P2P模式下的校园网贷平台。第一部分对P2P校园网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P2P校园网贷平台的法律地位进行立法上的比较后明确了其法律上的地位。第二部分,介绍了P2P校园网贷平台的运行模式,分析P2P校园网贷中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明确被监管的对象P2P校园网贷平台是居间人和代理人。第三部分,提出P2P校园网贷平台监管现状和不足,并举例说明有关校园网贷平台的社会现象,笔者开展校园调查,对P2P校园网贷平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对P2P校园网贷平台的认识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P2P校园网贷平台准入门槛低、借贷过程监管不严、利率监管不严、征信体系不完善、借款金额没上限、退出机制监管不严等问题,明确P2P校园网贷被暂停的根本原因是监管的缺失。第四部分,明确P2P校园网贷平台重启的必要性,进强调完善监管制度的紧迫性。根据现实反思中得出的监管空白,提出明确P2P校园网贷平台准入门槛的标准、明确P2P校园网贷平台业务监管标准、制定一套专门针对P2P校园网贷平台退出贷款市场的监管意见。
陈惠文[9](2017)在《四维传媒市值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加快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2013年末,新三板正式扩容至全国。截至到2017年3月末,挂牌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一万家。对于早期优质的挂牌公司四维传媒,其率先在新三板市场进行挂牌并融资、引入做市商机制,市值并一度超过18亿元。然而好景不长,四维传媒市值在2015年到达高点之后一去不复返,甚至出现了市值倒挂的现象。四维传媒如何使公司市值和内在价值相吻合,进行市值管理变更尤为重要。笔者首先查阅了国内外学者对市值管理的相关文献着作,对国内外学者在市值管理理论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接着,对新三板的发展概况、市值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四维传媒所在行业情况,对四维传媒的业务、财务、公司治理等基本面进行分析,指出四维传媒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四维传媒实施市值管理的必要性做铺垫。接下来,结合四维传媒挂牌后实施的主要市值管理行为,包括:公司实施多元化进入新的行业,相关多元化进行数字印刷建设行业,拓展海外市场业务等价值创造过程;引入做市商并采取做市转让方式,持续进行股票发行融资,大股东进行股票增持等价值经营过程;筹划A股IPO;定期的投资者交流,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情况等价值实现过程,分析这些市值管理行为对公司财务状况、股价、市值等多方面的影响,以及得出四维传媒各次市值管理的结果、效果。并进一步总结归纳出四维传媒市值管理的经验和不足之处。最后,结合四维传媒市值管理的现状,提出四维传媒需要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一步进行研发及技术投入,提高公司盈利质量、市场份额;同时建议四维传媒健全公司市值管理体系,成立产业基金进行市值管理;另外,希望四维传媒能在市值管理评价体系、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制度、信息披露等进一步完善。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四维传媒市值管理体系建设、市值管理手段提供参考,提升其市值管理能力,实现市值的最大化。同时,也可以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提供资本运作的建议,进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田熠[10](2017)在《新《环保法》下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密切重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引起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保护生态环境也成为政府五项职能中的重要一部分,党和政府对环保的高度重视表现出当今环境污染治理的严峻形势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依笔者所见,在众多环境污染问题中,水污染问题是一个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重大污染问题,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和集中解决。可见,水污染防治的意义之重大。20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环保法》中提出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这是用法律武器对社会大众关于企业相关环境信息知情权的保护。有助于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保护环境免受污染,从而避免公众利益受到侵害。本文基于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布现状和舆论监督现状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清水河流域的污染企业关于水污染信息公开状况的分析和研究,突出公众参与对舆论监督影响作用。笔者通过对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的实地调研,总结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先论述了选题研究的背景信息和研究意义。在对国际、国内文献的查阅和总结论述中,发现并探讨本论文的理论根源,包括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理论,并确定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其次,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概念做了详细的解析,结合国外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中的经验,强调公众参与对于促进舆论监督,促使企业环境信息更进一步公开的重要性,为接下来重点分析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为了舆论监督能够更好地促使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进一步公开,必须提高公众参与做好充足的铺垫。再次,运用科学的调研方法对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参与观察、记录、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社会公众舆论监督的实行程度做出分析,总结出公众对清水江流域水污染状况的认知程度和水污染企业的信息公开程度的评价,再在这些清水河流域水污染企业信息和舆论的收集整理基础上,分析清水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过程中,公众参与对舆论监督造成的影响,以及清水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探讨了其中的成因。最后提出提高公众参与水平,促进舆论监督,促使企业水污染信息进一步公开。
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议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议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会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及存在问题 |
二、会计学专业课程的逻辑思维模式 |
三、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以《成本会计》课程为例 |
(一)教学目标的修订 |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改变 |
(三)教学评价指标的变化 |
四、教学模式改革 |
(一)注重过程管理的授课环节改革 |
(二)注重创新能力的实践环节管理改革 |
(三)基于课程整体逻辑关系的教学梳理环节改革 |
(四)课程最终试卷考核方式的改革 |
五、教学效果反馈 |
(2)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概述 |
2.1 农村集体资产及交易监管相关概念 |
2.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2.1.2 农村集体资产 |
2.1.3 农村集体资产交易 |
2.1.4 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 |
2.2 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的参与主体、监管目标 |
2.2.1 参与主体 |
2.2.2 监管目标 |
第三章 南海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做法 |
3.1 南海区农村基本情况 |
3.1.1 南海区情概览 |
3.1.2 南海区农村情况概览 |
3.1.3 南海区农村改革情况 |
3.2 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历史演变及现状 |
3.2.1 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历史发展 |
3.2.2 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做法 |
3.2.3 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分类 |
3.2.4 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流程 |
3.2.5 典型镇街实践模式 |
3.2.6 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主要成效 |
第四章 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
4.1 问题探析 |
4.1.1 交易监管政策覆盖不全面 |
4.1.2 交易前监管存在盲区 |
4.1.3 交易过程中围标、串标、哄抬、压低价格等现象时有发生 |
4.1.4 交易后续监管缺失 |
4.1.5 历史集体资产交易监管难以介入 |
4.2 原因探析 |
4.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
4.2.2 政策制定不够完善、执行不够到位 |
4.2.3 监督不及时不专业 |
4.2.4 交易市场化程度不高 |
4.2.5 监管力量相对薄弱 |
4.2.6 干部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
第五章 其他地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模式经验及启示 |
5.1 东莞市加强农村(社区)集体资产交易监管经验及启示 |
5.1.1 基本情况 |
5.1.2 主要做法及启示 |
5.2 苏州市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经验及启示 |
5.2.1 基本情况 |
5.2.2 主要做法及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
6.1 进一步明确农村各类组织定位和职责 |
6.1.1 明确农村集体经济法人地位 |
6.1.2 合理确定各自职责 |
6.2 建立健全落实各项监管政策制度 |
6.2.1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
6.2.2 坚决打击曝光违法违规行为 |
6.2.3 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制度 |
6.3 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监督作用 |
6.3.1 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和监事会的作用 |
6.3.2 积极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监督 |
6.3.3 不断扩大农村集体资产监督主体范围 |
6.4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队伍建设和平台网络建设 |
6.4.1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队伍建设 |
6.4.2 构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一体化平台网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及评析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思想层面:近代中国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清末“训育”概念的传入 |
一、“训育”传入的背景 |
二、“训育”传入的主体 |
三、“训育”传入的内容 |
第二节 民国前期训育内涵的争辩 |
一、训育重要性的探讨 |
二、训育内涵的博弈 |
三、训育实施路径的论争 |
第三节 民国后期训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训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形成 |
二、训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训育思想 |
第二章 实践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 |
第一节 清末新式学堂“训育”的践行 |
一、“监学官”的设立与管理规则的颁布 |
二、“寄宿舍制度”的出现 |
三、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 |
第二节 民国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验 |
一、“学监制”的续存 |
二、“学生自治会”的成立 |
三、“经学”训育课程的延续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行 |
一、“导师制”的先行 |
二、训育组织的杂出 |
三、“党义课程”的开设 |
第三章 制度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构建完型 |
第一节 训育制度建立的缘由 |
一、“学校风潮”频发的推动 |
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建议 |
三、战时施政方针及教育政策的导引 |
第二节 学制系统“训育”的构建 |
一、训育方针的艰难确立 |
二、训育标准的加速订定 |
三、“导师制”的大力倡导 |
第三节 管理系统“训育”的编织 |
一、训育组织“训导处”的建立 |
二、训育研究委员会的设立 |
三、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成立 |
第四章 全面推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高校训育制度的实况 |
第一节 “导师制”的实施 |
一、国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二、私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三、教会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第二节 “训导处”的设立 |
一、国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二、私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三、教会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引入 |
一、国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二、私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三、教会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第五章 历史反思: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评析 |
第一节 训育制度的总体评析 |
一、训育制度的内在联系 |
二、训育制度的功能体现 |
第二节 导师制的评析 |
一、从师生情感交流的角度看 |
二、从学子民族精神的角度看 |
三、从学生思想行动的角度看 |
第三节 训导处的评析 |
一、导致学校管理的行政性 |
二、催生校园氛围的政治化 |
三、加强学生思想的控制力 |
第四节 三青团的评析 |
一、于学子抗敌热情的影响 |
二、同高校政治色彩的关系 |
三、与学生进步运动的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基于产业链的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企业发展战略及演变 |
2.1.2 产业链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企业发展战略及演变 |
2.2.2 产业链研究综述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天康生物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
3.1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3.2 天康生物公司介绍 |
3.2.1 天康生物公司概况 |
3.2.2 天康生物公司产业链结构概况 |
3.3 天康生物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3.1 PEST模型分析 |
3.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3.3 外部环境因素综合评价 |
3.4 天康生物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4.1 公司组织架构分析 |
3.4.2 财务分析 |
3.4.3 人力资源分析 |
3.4.4 企业文化分析 |
3.4.5 内部环境因素综合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康生物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 |
4.1 天康生物公司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发展的机会 |
4.1.4 战略威胁 |
4.2 天康生物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
4.3 天康生物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4.3.1 基于产业链的企业战略定位 |
4.3.2 愿景、使命与核心价值观 |
4.3.3 整体战略分析 |
4.3.4 产业链各环节的细分战略分析 |
4.4 基于产业链的企业战略目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康生物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5.1 组织制度保障 |
5.2 科研及人才保障 |
5.2.1 科技保障 |
5.2.2 人才保障 |
5.3 政策及资金保障 |
5.3.1 政策保障 |
5.3.2 资金保障 |
5.4 经营措施保障 |
5.4.1 加强产业协同 |
5.4.2 重视信息技术 |
5.4.3 加强品牌建设 |
5.4.4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
5.4.5 加大宣传力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议案否决的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 创新与不足 |
1.4 研究框架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2.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2.3 文献评述 |
3.制度背景 |
3.1 分类表决制度 |
3.2 网络投票制度 |
3.3 股权分置改革 |
3.4 表决权回避制度 |
3.5 累计投票制度 |
4.研究设计 |
4.1 实证研究假设 |
4.2 变量设定 |
4.3 模型设计 |
4.4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
4.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6 动因分析 |
5.实证分析 |
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5.3 实际控制人缺失与议案否决 |
5.3.1 实际控制人缺失与公司治理 |
5.3.2 公司治理与议案否决 |
5.3.3 实际控制人缺失与公司业绩 |
5.3.4 公司业绩与议案否决 |
5.4 实际控制人缺失与中小股东投票出席率 |
5.5 议案否决与公司未来业绩 |
5.6 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6.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6)国际经贸规则“竞争中立”制度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0.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0.4 可能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1.竞争中立制度之理论分析 |
1.1 竞争中立制度的缘起和演进 |
1.1.1 制度缘起:抑制国有企业的不当竞争优势 |
1.1.2 制度演进:从国内转向国际 |
1.2 美欧极力推行竞争中立制度的原因探究 |
1.2.1 外部原因: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
1.2.2 内部原因:振兴国内经济,重掌国际规则制定主导权 |
1.3 竞争中立的概念探究 |
1.3.1 澳大利亚的竞争中立概念 |
1.3.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竞争中立概念 |
1.3.3 欧盟立法中竞争中立的定义 |
2.国际竞争视野下竞争中立制度之比较剖析 |
2.1 澳大利亚模式:通过国内改革实施竞争中立制度 |
2.1.1 澳大利亚竞争中立制度的适用范围 |
2.1.2 澳大利亚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2 欧盟模式:作为地区约束规则的竞争中立制度 |
2.2.1 欧盟竞争中立制度的基本构成与适用范围 |
2.2.2 欧盟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OECD:作为国际倡导性规则的竞争中立制度 |
2.3.1 OECD竞争中立制度的适用范围 |
2.3.2 OECD竞争中立制度的行为规则和实施机制 |
2.4 CPTPP框架下的竞争中立制度 |
2.4.1 CPTPP框架下竞争中立制度的适用范围 |
2.4.2 CPTPP框架下竞争中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5 小结与启示:竞争中立制度的多极化 |
3.中国有关“竞争中立”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剖析 |
3.1 竞争中立制度的核心问题——适用范围的界定 |
3.1.1 竞争中立制度中对适用范围的规定 |
3.1.2 中国实践中的“国有企业”与“商业行为” |
3.2 竞争中立语境下我国国有企业的突出问题 |
3.2.1 国有企业在税收上享有竞争优势 |
3.2.2 国有企业在补贴上享有竞争优势 |
3.2.3 国有企业在融资上享有竞争优势 |
3.3 竞争中立视角下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对国有企业的规制现状 |
3.3.1《反垄断法》中相关条款对国有企业的规制 |
3.3.2《企业国有资产法》中相关条款对国有企业的规制 |
3.3.3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国有企业的规制 |
3.4 国内法律法规在规制国有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 |
3.4.1 对竞争中立制度适用主体的立法规定不明确 |
3.4.2 缺乏对政府反竞争行为的规制 |
3.4.3 惩罚机制不完善,法律责任单一 |
3.4.4 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不足 |
3.5 规制政府行为的实践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
3.5.1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与竞争中立 |
3.5.2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困境剖析 |
4.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竞争中立”制度之建议 |
4.1 中国引入竞争中立制度的必要性剖析 |
4.1.1 宏观角度:国家间制度竞争 |
4.1.2 微观角度:美欧对中国企业适用竞争中立制度的实践 |
4.2 中国引入竞争中立制度的现实条件剖析 |
4.2.1“竞争中立”制度契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
4.2.2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为制度实施提供平台 |
4.3 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 |
4.3.1 严格认定适用主体和判定标准,合理界定国有企业 |
4.3.2 完善惩罚机制,构建多样化的法律责任承担形式 |
4.3.3 增加透明度审查条款,完善国有企业的信息公开制度 |
4.3.4 明确适用除外 |
4.4 具体实践中的措施建议 |
4.4.1 推进和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
4.4.2 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引入并创新竞争中立制度 |
4.4.3 积极参与和引领双边、多边竞争中立制度及制度平台的构建与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汤寿潜革职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创新 |
第一章 汤寿潜革职事件的由来 |
第一节 道不同:从汤寿潜与盛宣怀的关系说起 |
第二节 积因:汤寿潜的抗令之路 |
第三节 秉性:汤寿潜的辞职与革职 |
第四节 集权:清政府的革职令 |
第二章 汤寿潜革职事件的各方反应 |
第一节 汤寿潜的反应 |
第二节 浙路公司与浙路维持会的反应 |
第三节 浙谘议局及其他团体、民众的反应 |
第四节 清政府的应对 |
第三章 汤寿潜革职事件的影响 |
第一节 革职事件与浙江辛亥革命 |
第二节 革职事件与浙路公司的经营 |
第三节 革职事件的舆论评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P2P校园网贷平台的法律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1、比较分析法 |
2、实证研究法 |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P2P校园网贷平台的法律界定 |
(一)P2P校园网贷平台的概念 |
(二)P2P校园网贷平台的立法分析 |
1、P2P校园网贷平台是否为居间人 |
2、P2P校园网贷平台是否为行纪人 |
3、P2P校园网贷平台是否为信托人 |
4、P2P校园网贷平台是否为保证人 |
(三)P2P校园网贷平台的法律性质 |
二、P2P校园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及法律关系 |
(一)P2P校园网贷平台的民事法律主体 |
(二)P2P校园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 |
(三)P2P校园网贷平台的法律关系 |
1、居间合同法律关系 |
2、借贷合同法律关系 |
3、资金保管合同法律关系 |
三、P2P校园网贷平台法律监管面临的问题 |
(一)P2P校园网贷平台的问题检视[] |
1、平台数量多 |
2、借款门槛低 |
3、学生“被贷款” |
4、借贷费用高 |
5、学生多次借贷 |
(二)P2P校园网贷的现实反思 |
1、P2P校园网贷平台准入门槛低 |
2、P2P校园网贷平台借贷审核过程监管不严 |
3、P2P校园网贷平台手续费监管不严 |
4、P2P校园网贷平台无法共享央行征信系统 |
5、P2P校园网贷平台借款金额没有上限 |
6、P2P校园网贷平台退出机制不完善 |
四、P2P校园网贷平台法律监管的完善 |
(一)明确P2P校园网贷平台存续的合理性 |
(二)明确P2P校园网贷平台的监管主体 |
(三)明确P2P校园网贷平台准入门槛标准 |
1、规定最低注册资本 |
2、校园网贷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托管资金合同 |
(四)明确P2P校园网贷平台业务监管标准 |
1、强化对P2P校园网贷平台审核学生借贷资质的监管 |
2、强化对P2P校园网贷平台手续费的监管 |
3、强化对P2P校园网贷平台贷款金额上限的监管 |
4、强化对P2P校园网贷平台滞留资金的监管 |
5、允许 P2P 校园网贷平台共享央行征信系统 |
(五)强化P2P校园网贷平台退出机制的监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致谢 |
(9)四维传媒市值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价值管理文献综述 |
1.2.2 市值管理文献综述 |
1.3 市值管理相关概念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三板市场市值管理分析 |
2.1 新三板发展历史介绍 |
2.2 新三板挂牌公司市值管理现状分析 |
2.3 新三板挂牌公司市值管理动机分析 |
2.4 新三板市值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维传媒市值管理分析 |
3.1 经营现状分析 |
3.1.1 行业背景分析 |
3.1.2 公司业务分析 |
3.1.3 公司财务分析 |
3.1.4 公司治理分析 |
3.2 价值创造过程分析 |
3.2.1 智慧社区项目建设 |
3.2.2 数字业务延伸及建设 |
3.3 价值经营过程分析 |
3.3.1 引入做市商 |
3.3.2 持续股票发行 |
3.3.3 大股东增持 |
3.3.4 筹划A股IPO |
3.4 价值实现过程分析 |
3.4.1 定期投资者交流 |
3.4.2 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
3.5 四维传媒市值管理结果分析 |
3.5.1 经验总结 |
3.5.2 不足之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维传媒市值管理优化方案 |
4.1 价值创造过程优化方案 |
4.1.1 提高公司盈利质量和水平 |
4.1.2 提高数字传媒业务市场份额 |
4.1.3 加强主营业务研发及技术投入 |
4.2 价值经营过程优化方案 |
4.2.1 健全市值管理体系 |
4.2.2 合作成立产业基金 |
4.3 价值实现过程优化方案 |
4.3.1 建立市值管理评价体系 |
4.3.2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4.3.3 发挥监事会监督职能 |
4.3.4 完善信息披露建设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新《环保法》下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清水江水污染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舆论监督的内涵及外延 |
一、舆论监督的内涵 |
二、舆论监督与公众参与的关联 |
(一)舆论监督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形式 |
(二)公众参与保障舆论监督有效运行 |
(三)舆论监督是实现公众参与的意义 |
三、舆论监督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影响 |
(一)舆论监督使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程度更深 |
(二)舆论监督使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效率更高 |
(三)舆论监督使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效果更好 |
第三章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概念及新《环保法》中的相关规定 |
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概念 |
二、对新《环保法》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解读 |
(一)坚持强制公开 倡导自愿公开 |
(二)鼓励公众参与 监督信息公开 |
(三)诉讼救助渠道 保障公众利益 |
三、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经验和启示 |
(一)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经验 |
(二)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启示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现状 |
一、清水江流域地理位置概况 |
二、清水江流域水污染问题概况 |
(一)上游(重安江段)化工化肥类企业污染影响严重 |
(二)上游(剑江河段)化肥化工类企业污染残留严重 |
(三)中下游整体较好 但存在局部污染 |
三、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概况 |
(一)强制公开的情况 |
(二)自愿公开的情况 |
四、清水江流域公众参与舆论监督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公众参与的意识不高 企业水污染信息欠缺 |
二、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不畅 致使意见被忽视 |
三、公众表达的途径单一 舆论监督水平低 |
四、公众参与缺乏组织性 舆论监督影响有限 |
第六章 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面临问题的对策 |
一、重视公众环境教育 提升公众参与意识 |
二、健全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平台 完善公众舆论监督机制 |
三、搭建网络沟通平台 提高政府回应效率 |
四、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 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四、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议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会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 郭剑波,宫兴国. 航空财会, 2020(06)
- [2]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D]. 李海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D]. 王海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产业链的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徐敏. 新疆大学, 2019(12)
- [5]中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议案否决的动因研究[D]. 冯会强.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国际经贸规则“竞争中立”制度法律研究[D]. 李艳琳.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汤寿潜革职事件研究[D]. 高蔚依帆.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
- [8]P2P校园网贷平台的法律监管研究[D]. 再丽莱姆·居麦. 新疆大学, 2018(12)
- [9]四维传媒市值管理研究[D]. 陈惠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10]新《环保法》下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研究[D]. 田熠. 贵州民族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