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治疗中对前中小斜角肌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童劲松,董震[1](2021)在《周围神经卡压的诊疗进展》文中认为周围神经卡压是手外科的常见病种,以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和胸廓出口综合征最为多见。肌电图在周围神经卡压的诊断中发挥关键作用,神经B超和MRI逐渐成为重要补充。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周围神经卡压征,早期手术疗效优于延期手术。解剖学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的总结使周围神经卡压的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提高。临床应用内窥镜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的技术不断成熟。周围神经卡压松解的手术疗效确切,但术后恢复时间长,重症者多有症状残留。如何进一步规范周围神经卡压的诊疗将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崔树森[2](2021)在《中国胸廓出口综合征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指臂丛、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于胸廓出口区域受到卡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征,根据受压结构分神经型、动脉型及静脉型。其中神经型比例高达90%,症状体征多变,缺乏敏感、特异的客观辅助检查,国际上至今无统一公认的诊断标准,一直是TOS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近数十年来国内学者对该疾病的关注持续提升,关于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NTOS)的中文文献报道逐年增多。本文旨在回顾总结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国外文献的相关报道及作者诊疗团队的临床经验,对NTOS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张昕[3](2021)在《第一肋骨区域恶性肿瘤扩大切除的手术入路探索》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原发于肋骨的骨肿瘤约占所有骨肿瘤的5%~7%,原发于第一肋骨的恶性肿瘤虽然临床工作中少见,但因肺尖部恶性肿瘤局部转移至第一肋区域引起临床症状的患者时有发现。由于肿瘤组织的持续压迫作用,常规放化疗手段常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而由于第一肋所处的特殊位置及周围解剖的复杂性,且恶性肿瘤切除要求有效彻底,极大地增加了手术的难度,而切缘不足又会导致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居高不下。故第一肋骨区域的肿瘤成为肋骨肿瘤切除的相对手术禁忌症。虽然现有的第一肋骨切除常用手术入路较多,如腋下径路、颈-胸联合径路、锁骨上径路等,但是每种入路都各有优缺点。由于该类病例罕见,现今并无探索类及综述类文献对该区域恶性肿瘤扩大切除的手术入路进行深入解读及系统归纳,使得手术不能规范。如何选择该区域手术入路是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治疗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以前方手术入路(包括锁骨上入路和颈-胸联合入路)、腋下手术入路和后侧手术入路三个部分展开,通过解剖实践,对这几种常用手术入路的损伤范围和切除范围做系统归纳,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时的手术入路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第一部分:经前方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方法1.采用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过的尸体标本,其中男性6具,女性2具,于标本双侧锁骨上区域行切断锁骨入路,解剖并分离锁骨下动静脉、前、中斜角肌及臂丛神经、膈神经等重要组织,测量其距离骨性体表标志的距离和第一肋骨最远暴露点的位置;2.纵行劈开标本胸骨行颈-胸联合入路,解剖分离胸廓内动、静脉、主动脉弓以及喉返神经和交感干等重要组织并测距。3.结合统计学知识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重要组织的位置分析该入路下的暴露范围及切除范围。结果1.第一胸肋关节处距双侧锁骨下静脉距离分别为:左侧:50.27±3.850(44.02~54.34mm),右侧:50.22±3.743(44.18~53.98mm);第一胸肋关节处距双侧前斜角肌止点内侧缘距离分别为:左侧:60.73±3.497(55.14~64.68mm),右侧:60.65±3.699(54.98~64.38mm)。第一胸肋关节处距双侧臂丛神经内侧缘距离分别为左侧:65.60±3.539(60.22~69.06mm),右侧:65.71±3.731(60.02~69.44mm);第一胸肋关节处距双侧锁骨下动脉距离分别为:左侧:66.70±3.323(61.68~70.14mm),右侧:66.33±3.698(60.96~70.68mm);第一胸肋关节处距双侧中斜角肌前缘的距离分别为:左侧:76.81±3.565(71.48~80.64mm),右侧:50.22±3.743(71.72~80.52mm);第一胸肋关节胸骨外缘距胸廓内动脉距离分别为:左侧:3.63±0.518(2.98~4.36mm),右侧:3.67±0.487(3.02~4.28mm);第一胸肋关节胸骨外缘距胸廓内静脉距离分别为:左侧:6.77±0.304(6.48~7.30mm),右侧:6.65±0.530(5.92~7.50mm)。以上数据和T1-T3节段交感干距肋头的距离经统计学分析左右两侧距离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行左侧入路时应注意主动脉弓对术区的影响,右侧应注意喉返神经的起点处(位置高于左侧)。2.经锁骨上入路时中斜角肌止点前缘距第一肋骨暴露最远点上缘的距离为左侧:12.85±2.739(7.74~15.86mm),右侧:13.17±2.623(8.82~16.28mm),双侧经数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而经颈-胸联合入路时8具标本共16侧均可暴露第一肋骨全长和后方第一胸椎。第二部分:经腋下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方法1.采用5具经福尔马林固定过的尸体标本,其中男性3具,女性2具,于标本双侧行腋下入路,解剖并分离锁骨下动静脉、前、中斜角肌及臂丛神经等重要组织,将第一肋骨向前方和后方游离,测量第一肋骨前、后最远暴露点距离前斜角肌内侧缘和中斜角肌前缘的距离;2.结合统计学知识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重要组织的位置分析该入路下的暴露范围及切除范围。结果第一肋骨前端最远暴露点距前斜角肌止点内侧缘距离分别为:左侧:39.42±3.045(34.30~42.48mm),右侧:39.56±3.067(34.42~42.26mm);第一肋骨后端最远暴露点距中斜角肌止点前缘距离分别为:左侧:19.49±1.470(17.76~21.28mm),右侧:19.54±1.452(17.84~21.32mm)。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左右两侧无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经后侧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方法1.标本同第二部分,于标本双侧行后侧入路,解剖并分离肩部及涉及的头颈部肌层,将第一肋骨向前方游离,测量第一肋骨前端最远暴露点距离中斜角肌前缘的距离。2.结合统计学知识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该入路下对头颈部肌层的损伤情况和对第一肋骨区域的暴露范围及切除范围。结果1.第一肋骨前端最远暴露点距中斜角肌止点前缘距离分别为:左侧:17.54±1.590(15.24~19.16mm),右侧:17.62±1.401(15.38~18.66mm)。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左右两侧无统计学差异。2.该入路实施时可沿肌纤维走行分离斜方肌和小菱形肌,但对下方的头夹肌、颈夹肌和头半棘肌内从等有一定损伤,且重建相对困难。结论1.经锁骨上入路和经腋下入路分别能对第一肋骨前中部肿瘤和第一肋骨中部肿瘤做到有效切除:锁骨上入路对于第一前肋范围和前、中斜角肌起点处暴露更加充分,且能做到直视下操作,但是对于第一肋骨中后部的肿瘤暴露范围不足,为保障充足切缘,肿瘤后方范围不可侵及中斜角肌止点后;腋下入路相对损伤较小,但切除范围局限:后方不可超过中斜角肌止点后,前方一般不能超过前斜角肌止点内侧缘2cm。2.颈-胸联合入路拥有其他入路均无法达到的切除范围:其可在直视下切除整段第一肋骨,包括侵及胸肋关节和肋椎关节甚至部分椎体的病损,但是损伤较大,应谨慎选择。3.经后侧入路切除第一肋能良好地暴露臂丛神经的根部结构,更方便用于神经松解。但该入路切除范围较局限,仅限发生于第一肋骨后部的肿瘤,且此入路对头颈部肌从损伤较大,术后的肌肉重建困难较大。
孙淼[4](2020)在《“探穴搓针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比观察“探穴搓针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以此来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和优势,证实“探穴搓针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在经过了严格的病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按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原则,进行分组。将60例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及疼痛门诊的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采用“探穴搓针法”,取穴:阿是穴、锁骨上窝、前、中、小斜角肌等处的条索状物和筋节点(对颈部、耳后及锁骨上淋巴结加以鉴别),每次治疗812min(以指下结节松软无沉、紧感为度),疗程: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针刺法,主穴:颈夹脊、极泉、肩髃、曲池、合谷,疗程: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中间休息2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通过SPSS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病程方面,组间及组内的DASH Chinese评分、VAS评分的差异对比分析,均无显着差异,二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0%,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探穴搓针法”治疗组和普通针刺法对照组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均有效,但“探穴搓针法”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佳,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法无任何副作用,见效快(在认证准确前提下,一次见效者可达63%以上),较手术减压等比较,安全性高,患者容易接受,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王江波[5](2017)在《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两种诊断性阻滞方法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Neurogenic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NTOS)是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区域内受到结构和/或体位性卡压所引起的一组症候群。由于其复杂多变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敏感的辅助检查、以及多种相关疾病的混淆,NTOS一直被认为是外科领域诊断最困难的疾病之一。作为NTOS的一种诊断性试验,诊断性局部阻滞封闭技术成为临床上可以选择的一项诊断指标。本文通过对“第四颈椎横突阻滞”与“前、中斜角肌阻滞”两种不同的诊断性阻滞方法的比较,观察研究其优、缺点,为NTOS的诊断寻找更科学、更可靠的诊断性阻滞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诊断为NTOS的60例患者,入选患者均满足NTOS的筛选标准,均有颈、肩、上肢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年龄在36-59岁之间,体重在50-75kg之间,计划行保守治疗。将本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30):第四颈椎横突阻滞组(T)和前、中斜角肌阻滞组(S)。T组患者均行第四颈椎横突阻滞,S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前、中斜角肌阻滞。阻滞所用药物为包括1%罗哌卡因2m L、0.9%生理盐水1m L、含碘造影剂1m L的混合液。注射后所有患者均在30分钟内行X线荧光透视检查,阻滞后行诊断效果、不良反应的记录。结果:两组患者一般状态无显着性差异(P>0.05)。(1)通过X线荧光透视检查分析颈部显影的肌肉群。两组前、中斜角肌均显影,无显着性差异。与S组相比,T组中可见头长肌明显显影。(2)T组患者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30%VS 6.6%);T组患者霍纳氏综合征(30%VS 6.6%)、窒息感(13.3%VS 6.6%)、颈部麻木感(40%VS 3.3%)的发生率均高于S组,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S组相比,T组患者上肢麻木(6.7%VS 16.7%)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3)阻滞后症状缓解率T组为93.3%、S组为83.3%。即S组较T组效果不佳率更高(16.7%VS 6.7%),对于阻滞效果:优、良、可、差的比例,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第四颈椎横突阻滞,药物扩散途径复杂、扩散剂量随机不可控。药物除局部浸润至前、中斜角肌外,还可扩散至头长肌、椎前筋膜相关的颈丛、颈交感干、迷走神经/喉返神经、隔神经等。症状缓解与多途径作用相关,不能精准的反应前、中斜角肌紧张程度与神经症状的相关性。2.超声引导下的前、中斜角肌阻滞,药物能够准确注射入前、中斜角肌,并可在超声引导下定点定量注入预定部位。通过调整注射部位,能够有效避免因药物局部浸润而出现的神经阻滞。症状缓解与前、中斜角肌紧张程度密切相关。3.超声引导下的前、中斜角肌阻滞对NTOS的诊断更准确可靠。
程飞[6](2015)在《胸廓出口综合征术中所见卡压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TOS)中神经血管卡压因素的种类以及出现频率的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5年2月间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共计100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61例62侧(占62%),手术时平均年龄42.1岁。结果通过术中观察神经血管所受到的卡压因素,发现前斜角肌(占60%),中斜角肌(占57%),胸小肌(占51%),锁骨下方异常的纤维束带(占45%),锁骨下肌(占37%),前斜角肌处异常纤维束带(占37%),中斜角肌处异常纤维束带(占32%),第一肋(占15%),小斜角肌(占12%),颈肋(占6%)和第七颈椎横突(占5%)出现频率较大,还有Sibson筋膜,占位性病变,颈横动脉和神经外膜等很多其他特殊类型的卡压因素。结论胸廓出口综合征中卡压因素的研究,对今后手术方式的改良改进,以及对术中需要探查的范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认为卡压因素出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我们在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前应当尽量完善相关检查,手术中应当尽量全程松解,以获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王楠[7](2014)在《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因,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7年1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48例,共53手术侧确诊胸廓出口综合征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术中所见对胸廓出口综合征病因进行讨论。结果:此次统计分析表明,48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32例,男女比例为1:2。发病年龄1467岁,中位年龄37岁。患者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还包括、职员、个体从业者、军人、干部等行业。53侧手术中可见导致压迫因素如下,骨性异常7侧,异常纤维束带20侧,异常的前、中斜角肌压迫50侧,小斜角肌压迫12侧,异常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3侧,异常的胸小肌11侧,异常肥厚的锁骨下肌7侧,异常存在的小动脉分支1侧,锁骨下静脉内血栓1侧,异常的神经外膜2侧。全部患者均为两种及两种以上治病因素联合致病。结论:1、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2。2、胸廓出口综合征好发生于30岁至50岁年龄组。3、胸廓出口综合征发病与职业有一定关系,以从农民、工人多见。4、胸廓出口综合征病因多种多样。5、胸廓出口多为多因素联合致病,治疗时应针对病因充分治疗。
邓华[8](2012)在《斜角肌间隙的有关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斜角肌间隙的位置、长度,以及对穿经斜角肌间隙的各组织结构的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斜角肌间隙,为临床诊断、治疗前斜角肌综合症提供指导。材料与方法:采用经20%甲醛溶液处理后的中国成人尸体25具(男性15具,女性10具),外观皆无肢体畸形,且颈部完整。使用各种器械及仪器观测前斜角肌、前斜角肌间隙及其内部结构,记录各项相关数据,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斜角肌间隙上角距锁骨上缘中点的距离为(5.33±0.80)cm,内侧角距锁骨胸骨端的距离为(5.12±0.78)cm,外侧角距锁骨胸骨端的距离为(6.81±0.69)cm。前斜角肌侧的边长为(61.67±1.28)mm,中斜角肌侧的边长为(57.62±1.37)mm,下界长为(8.98±1.97)mm。2、前斜角肌:多数起自第3~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1肋内侧缘和斜角肌结节。前斜角肌长度平均为(87.54±10.13)mm,其宽度和厚度在平斜角肌三角的顶部,分别为(17.85±4.12)mm、(9.53±2.37)mm;平斜角肌三角中部的宽度和厚度,分别是(14.39±2.67)mm、(8.34±2.05)mm;位于第一肋上方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1.27±2.51)mm、(7.70±1.91)mm。锁骨下动脉前方前斜角肌的宽度为(10.74±3.79)mm,厚度为(5.86±2.25)mm;锁骨下动脉上方前斜角肌的宽度为(12.32±3.57)mm,厚度为(7.29±1.89)㎜。3、锁骨下动脉在斜角肌间隙内的长度为(11.56±2.13)mm,管径为(8.28±2.47)mm。锁骨下动脉距离第一肋上缘的距离为(5.86±0.43)mm,距臂丛下干的距离为(2.07±0.33)mm。结论:1、前斜角肌综合症除有神经受压的症状外,常伴有锁骨下动脉受压的症状。因此,务必应注意临床症状与特殊检查相结合,应用CT辅助检查,以避免误诊。2、斜角肌切除术的手术入路,采取锁骨上或锁骨上下联合切口,应切断所有可能引起臂丛神经及血管受压的因素。术中在切断所有诱发疼痛的因素外,还需重点保护臂丛下干和锁骨下动脉。3、臂丛神经阻滞法,作为非手术方法,在治疗前斜角肌综合症方面,有效可行。应选在第一肋上方较远处进针,避开锁骨下动脉。
张帆[9](2011)在《臂丛神经全程松解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文中研究表明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TOS)是指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区受到各种结构的压迫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状。TOS因不同的解剖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其症状复杂多变,又因缺乏可靠的检查,使其诊断比较困难。自从1956年Peet首次用“胸廓出口综合征”这一名词命名该类疾病后,TOS就一直是上肢周围神经外科中充满争议的疾病。TOS还曾被不同学者命名为肋锁综合征、劲肋综合征、斜角肌综合征、锁骨下肌综合征及胸小肌综合征。早在1907年,Keen就报道了42例通过切除颈肋来治疗TOS样的临床症状。在过去的100多年来,TOS的手术方式发生了多种演变。1910年,Murphy首次报道了采取第一肋切除术治疗。1927年,Adson与Coffey提出了斜角肌切开术这一新术式,同时对31例第一肋切除术与5例斜角肌切开术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指出斜角肌切开术可以避免肋骨切除术的一些常见并发症。1962年,Clagett重新提出TOS的最佳治疗方式是第一肋切除,而非斜角肌切开术。同年,Falconer和Li采用锁骨上入路第一肋切除术治疗13例TOS患者,12例得到了较好的恢复。1966年,Roos提出了经腋路的第一肋切除术后,经过不断的改良,第一肋切除术已成为TOS的主流治疗方式。不可否认第一肋切除术是一个经典的术式,可以同时解决斜角肌间隙和肋锁间隙对臂丛神经、血管的卡压,但却无法松解胸小肌间隙,术后回缩斜角肌的瘢痕形成、挛缩可再次形成卡压,导致其术后一定程度的复发,且术中副损伤较大。因此,寻求一种损伤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采取将臂丛神经及血管在颈胸段从椎间孔处直至其进入腋部的行程做全程的静态和动态探查,松解所有造成卡压的因素,以期获得更为肯定的疗效。目的:评价我们所采用的臂丛神经全程松解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所做的5例10侧TOS患者(男,3例:女,2例)的疗效。5例患者均行双侧臂丛神经颈胸部的全程探查松解术。通过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查体、电生理检测结果,采用Roos的疗效评定标准及DASH评分初步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记录术中所见、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分析该术式的合理性和优缺点。结果:5名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5个月~49个月。所有患者的神经、血管、交感神经症状均获得完全缓解或改善。至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的反复或复发。根据Roos的疗效评定标准:优:7侧,良:3侧,可:0侧,差:0侧.优良率达100%:其平均DASH评分由术前的53降至术后的19。术中记录所见,臂丛神经从出椎间孔到离开胸小肌间隙进入上臂,在其走行中存在多部位卡压。术后除手术切口处感觉麻木外,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1)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处的多重卡压是一个普遍现象,单纯对一个部位进行松解,可以缓解症状,但长期疗效却不确切。(2)我们采用的锁骨上下入路行臂丛神经全程松解术,可以在保留第一肋的情况下对全臂丛神经进行松解,术后短期随访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尹望平,方有生,陈德松[10](2009)在《小斜角肌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小斜角肌的解剖学特点,为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2具64侧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于头戴式2.5倍放大镜下,对小斜角肌的起止点,内外缘的长度,小斜角肌的神经支配,血供来源及其与臂丛下干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取10侧小斜角肌标本作HE染色,了解小斜角肌有无独立的肌膜及与中斜角肌间的关系。[结果]小斜角肌出现率为84.4%(54侧);臂丛下干从小斜角肌的中下部跨过;小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有独立的肌膜将两者分开。小斜角肌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C7前根。小斜角肌的血供有2种类型:(1)从锁骨下动脉直接发出的分支,占63%;(2)来自颈深动脉(肩胛背动脉)的分支。[结论]小斜角肌是较常存在的、独立的一块肌肉,和臂丛下干密切相关;其神经支配、血供特点可能是容易双卡和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二、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治疗中对前中小斜角肌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治疗中对前中小斜角肌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3)第一肋骨区域恶性肿瘤扩大切除的手术入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经前方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测量工具 |
1.2 研究方法与测量指标 |
2 锁骨上切断锁骨入路 |
2.1 显露 |
2.2 数据测量 |
2.3 确定显露范围及数据分析 |
2.4 手术区域重要结构的解剖 |
2.5 结果 |
3 颈-胸联合入路 |
3.1 显露 |
3.2 数据测量 |
3.3 确定显露范围及数据分析 |
3.4 手术区域重要结构的解剖 |
3.5 结果 |
4 讨论 |
4.1 临床手术方法 |
4.2 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及优缺点 |
5 小结 |
第二部分:经腋下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测量工具 |
1.2 研究方法与测量指标 |
2 结果 |
2.1 相关解剖数据测量结果 |
2.2 可显露范围 |
2.3 该入路周围重要解剖结构 |
3 讨论 |
3.1 临床手术方法 |
3.2 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及优缺点 |
4 小结 |
第三部分:经后侧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测量工具 |
1.2 研究方法与测量指标 |
2 结果 |
2.1 相关解剖数据测量结果 |
2.2 可显露范围 |
2.3 该入路周围重要解剖结构 |
3 讨论 |
3.1 临床手术方法 |
3.2 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及优缺点 |
4 小结 |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第一肋骨切除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手术入路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
(4)“探穴搓针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综述 |
论文正文 |
结论 |
讨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两种诊断性阻滞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病例选择与分组 |
2.2 超声引导下前、中斜角肌阻滞组 |
2.3 第四颈椎横突阻滞组 |
2.4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两组患者阻滞后颈部肌肉显影情况 |
3.3 两组患者阻滞后不良反应比较 |
3.4 两组患者阻滞后短期效果的比较 |
3.5 阻滞后远期效果随访 |
第4章 讨论 |
4.1 诊断性局部阻滞的种类及其对NTOS诊断的价值 |
4.2 第四颈椎横突阻滞的机理和价值: |
4.3 超声引导下前、中斜角肌阻滞的特点和注意点: |
4.4 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综述 |
6.1 前言 |
6.2 解剖 |
6.3 病因和病理 |
6.4 NTOS的诊断 |
6.4.1 病史和临床表现 |
6.4.2 神经电生理诊断 |
6.4.3 影像学检查 |
6.4.4 斜角肌阻滞 |
6.4.5 鉴别诊断 |
6.5 治疗 |
6.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胸廓出口综合征术中所见卡压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手术方法 |
2.3 数据整理 |
第3章 结果 |
3.1 常见卡压因素 |
3.2 特殊卡压因素 |
第4章 讨论 |
4.1 胸廓出口综合征神经血管卡压因素种类的复杂性 |
4.2 全程松解手术的必要性 |
4.3 分析卡压因素的意义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解剖学概述 |
2.2 临床表现及分类 |
2.2.1 神经型 TOS |
2.2.2 血管型 TOS |
2.3 诊断 |
2.3.1 病史 |
2.3.2 体格检查 |
2.3.3 辅助检查 |
2.3.4 诊断标准 |
2.4 治疗方法 |
2.4.1 非手术治疗 |
2.4.2 手术治疗 |
2.5 结语 |
第3章 研究资料及方法 |
3.1 病例资料 |
3.1.1 一般资料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研究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流行病学 |
4.1.1 年龄 |
4.1.2 性别 |
4.1.3 职业 |
4.1.4 病程 |
4.2 术中所见 |
4.2.1 手术方法 |
4.2.2 致病因素 |
4.2.3 典型病例 |
第5章 讨论 |
5.1 流行病学 |
5.2 器质性病因与 TOS 关系 |
5.3 进行 TOS 病因学研究的意义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斜角肌间隙的有关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斜角肌间隙的相关解剖 |
2.1.1 斜角肌间隙的层次 |
2.1.2 臂丛神经与斜角肌间隙的相关解剖学位置 |
2.2 前斜角肌综合症及胸廓出口综合征 |
2.3 手术治疗 |
2.3.1 诊断 |
2.3.2 手术治疗方法 |
2.3.3 术后处理 |
2.4 治疗效果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仪器 |
3.2 主要试剂 |
3.3 实验标本 |
3.4 实验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斜角肌间隙的体表定位及其大小 |
4.2 前斜角肌的有关物理测量 |
4.3 锁骨下动脉在斜角肌间隙内的走行与臂丛下干的位置关系 |
第5章 讨论 |
5.1 前斜角肌综合症的症状与诊断 |
5.2 未见小斜角肌 |
5.3 手术治疗 TOS |
5.4 臂丛神经阻滞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症 |
第6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臂丛神经全程松解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发展史 |
2.2 解剖学特点 |
2.3 病理解剖学特点 |
2.4 临床表现 |
2.5 临床诊断 |
2.6 治疗方法 |
2.7 疗效评定 |
2.8 小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手术方法 |
3.3 随访内容 |
3.4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小斜角肌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 结果 |
2.1 小斜角肌的大体形态 |
2.2 小斜角肌的神经支配与血供 |
2.3 组织学检查: |
3 讨论 |
3.1 小斜角肌的形态特征、与臂丛神经血管的关系 |
3.2 小斜角肌神经支配 |
3.3 小斜角肌的血供来源 |
四、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治疗中对前中小斜角肌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周围神经卡压的诊疗进展[J]. 童劲松,董震.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1(03)
- [2]中国胸廓出口综合征研究进展[J]. 崔树森.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1(02)
- [3]第一肋骨区域恶性肿瘤扩大切除的手术入路探索[D]. 张昕.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探穴搓针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孙淼.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两种诊断性阻滞方法的比较研究[D]. 王江波. 吉林大学, 2017(09)
- [6]胸廓出口综合征术中所见卡压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 程飞. 吉林大学, 2015(10)
- [7]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D]. 王楠. 吉林大学, 2014(10)
- [8]斜角肌间隙的有关解剖学研究[D]. 邓华. 吉林大学, 2012(10)
- [9]臂丛神经全程松解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D]. 张帆. 吉林大学, 2011(09)
- [10]小斜角肌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 尹望平,方有生,陈德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