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刍议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改革的三个支点(论文文献综述)
卢长智[1](2021)在《胡适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
郑小凤[2](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孙梦阳[3](2021)在《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始终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由低到高的三个层面:基本生计状态、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义务教育作为一种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经历了由普及到基本均衡,目前正处于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的关键阶段。从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等基本属性和政府职能解决市场失灵和促进公平的主要作用来看,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政府职能应当给予保障并推动的重要事业。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来看,从教育学视角出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甚多,且在均衡体系指标构建等实证层面上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从政治学视角出发,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及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从政治学视角切入,首先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展开理论研究,试图构建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问题的政治学理论基本框架体系。其次,对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问题进行历史和实践考察分析,在总结面临困境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加之对国外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实践努力和效果进行梳理,进而对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的研究从两条路径展开。第一条路径: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体系。首先,本文提出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三个基本政治学维度,即政府权力(以政府职能为体现)、受教育权(以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主体权益为体现)及二者之间的正向联结。进而深入阐释了现代治理理论、责任政府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法治政府理论,以及以上理论在政府推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从而明确政府职能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四个政治属性,即现代性、责任性、服务性和法治性。其次,在构建起理论体系后,本文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轨迹进行了历史回溯。由于大部分地区的义务教育正处于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过渡的阶段,因此历史回溯主要分为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两个阶段展开。基本均衡阶段的历史回溯具体分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萌芽期、推进期和达标期,优质均衡阶段的历史回溯视角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较早,并且体系建设相对较为完整的地区切入,以考察其政府职能与行动在推进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最后,在政府职能的不断演变中,本文总结出了其演变的基本逻辑。逻辑起点,即寻求政治与教育之间共同的价值取向,包括政府职能与社会职能的重新分工和以标准化治理体系代替权力话语体系。逻辑路向,即通过完善政府职能分工和强化政府序列的垂直管理,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有序履行。逻辑主旨,即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实现政府职能与民众需求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还从政府职能的历史考察中总结了经验,看到了包括义务教育“公民”同招背景下的均衡和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评价标准等不同层面的悖论关系和现实关系。进而在对多角度问题与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反思,包括中央政府职能视角的缺失和地方政府职能行动的自我保护,继而引发了本文对义务教育“善治”的再探和对民主决策机制构建的深入考量。第二条路径:通过调研分析和比较分析,对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设定与发挥问题进行实践考察。首先,在调研分析中,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义务教育评估情况,选取了上海、天津、长春和贵阳四个区位不同,且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度不尽相同的城市,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发挥作用的不同方面进行了现实考察。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状情况,针对教师主体和家长主体展开了问卷调研,围绕政策和职能的具体内容方面针对政府工作人员及义务教育学校负责人等主体展开了访谈调研,围绕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诉求方面针对义务教育办学主体及学生、家长主体等开展了访谈调研。通过对调研反馈结果的汇总与分析,总结出政府职能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微观问题。其次,在比较分析中,选取了芬兰、美国、英国三个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稍有差异,但总体处于良好发展趋势之中的代表国家,通过梳理其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职能发挥的不同侧重点,如芬兰的中央政府主导型、美国的地方政府主导型以及英国的独立督导型义务教育发展方式,辨别其中可参考的有益借鉴,扩大我国政府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职能调适的参考范围。在综合以上两条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与调整的路径优化建议。具体从五个维度展开。一是,通过对善治和理性思维的探讨,实现政府主导下义务教育相关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策工具可主要分为,社会化工具,具有灵活性特征、宣传性工具,具有引导性特征、制度性工具,具有规范性特征、激励性工具,具有有效性特征。各级政府应综合考量对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应用,将政策工具中的灵活性、宣传性、规范性以及正向激励性有效地激发出来,以保障所用政策工具能够有针对性地可持续发挥作用。二是,对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职能分工进行了调整与归纳,明确了各级政府职能的重点内容。应突出中央政府职能中的理性引导和科学规划,引导民众正确理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各级政府与社会实现良好互动,科学规划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准入标准,并探讨将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系统统一管理的可能性、科学规划城乡义务教育的协同发展,重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造血机制”建设,激活农村地区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应强化省级政府职能中的政策落实和系统规划,关注国家政策在地方应用上契合性和有效性、关注省级以下各级政府职能的结构调整,推动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对应、关注省级政府间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资源合作与协同优势互补。强化市级政府职能中的信息收集与趋势化分析,重视对各类义务教育发展信息的收集,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传导者,向上提供发展思路,向下提供关涉发展布局与调整的实践信息及反馈。突出县级政府职能中的创新发展与布局优化,关注对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的合作创新、关注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布局的合理规划、关注对随迁子女等弱势群体入学就读的保障工作。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除需积极发挥社会保障职能外,也需要对财政职能进行一定的调整。将关涉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人才资源、硬件设施、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财政保障职能上移,集中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按比例承担,在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进一步理顺了机制,增强了有效性。市级政府承担市域范围内教师工资绩效的差额补助部分,能够切实缓解因区域工资待遇差距而引起的教师频繁流动的问题。县级政府承担本区域内,已有义务教育学校的生均经费支出,以及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的各项支出,并统筹区域内政府购买义务教育服务支出。三是,通过对各部门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职能的清晰界定,推进义务教育协同治理机制的有效完善。涉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时,应给予文教办、教委、教育局等教育职能部门相对集中的统筹调配权限,其他各职能部门,如发改、工商、组织宣传、人社、乡村振兴发展及公安等部门有效配合、协同推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各环节的高效运转。同时,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协同参与义务教育事业,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供给范围,多视角下共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四是,完善义务教育民主决策机制,以实现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中自由与秩序的有效构建。由政府主导,扩大义务教育决策参与主体,如引导社会组织、媒体、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主体有序地加入到义务教育民主决策中来。同时丰富义务教育民主决策的制度体系,如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议事制度、专家顾问议事制度、学科专业建议制度以及教育咨询制度等。通过政府的组织与协调,畅通多视角下的交流渠道,充分吸纳多方力量的有效建议,不断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民主环节,推进治理效能的进一步发挥。五是,通过构建由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组成的全方位、多主体的综合性监督体系,在各领域事业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下,内外结合,共同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在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上,各级政府之间要建立良好的监督反馈机制,实现政府间的有效交流。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同监督,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和矛盾点,各职能部门分领域、有针对性地对教育部门实施监督,形成合力,促进义务教育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外部监督体系的构建上,给予社会义务教育各参与主体充分表达需求和诉求的权限,并推动问责机制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将表达和回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能够推动义务教育领域各项事务,在法治化的轨道上科学、自主、可持续地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会中提出,“教育的使命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实际上,从国家多年的义务教育发展实践来看,政府职能设定和调整的目标是实现义务教育各参与主体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均衡”。在此目标指引下,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多视角切入分析,明确在民主政治体系构建中各级政府应发挥的作用和履行的职能,以从根本上推动民主决策、共同参与、协同发展和依法行政、依法执教的实现。
闫佳伟[4](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焦艳菊[5](2020)在《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此想要促使民族文化在“文化大繁荣与大发展”中发挥作用,就要对自身的文化进行良好的传承,教育是传承文化最好的方式。2018年,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有四所高校入选了武术传承基地,这为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发展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对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内涵和四所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专家意见,提出了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路径。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当代社会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存在身体素质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竞相追逐西方时尚运动、思想道德品质低下等问题,阻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而高校在对武术技战术、武德礼仪的传承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武德精神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更好的感受民族精神,也可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2)个体素质的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思想道德的建设能够促进文化自信的形成,而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的健身强体技能、传统武术文化、武术精神和武德教育的内容与其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在高校范围内传承健身强体的技能、传统武术文化、武术精神和武德教育的内容。(3)四所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实践工作坊建设成果、当地中小学校和社区普及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文化展示活动开展效果等各有不一,有的高校对个别环节的建设相对落后,影响了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发展。
肖豪杰[6](2020)在《“互联网+”视域下中学语文读写一体建构研究》文中指出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也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如何解决阅读与写作教学难的问题。传统教育倡导“以读促写”,改良派倡导“以写带读”。当“互联网+”教学不断发展演变成智慧课堂后,周一贯先生提出重构语文读写一体的语文教学。顺应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学建议中提出“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通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学习任务群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本文试从学理视角诠释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教学建构与实践的有效性,遵循规律,探讨“互联网+”介入下,“互联网+”视域下初中语文读写一体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和改革措施。以此为鉴,方便后继研究者。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具体概括如下:首先,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理论依据,重点探究语文读写的关系和当下读写结合的教学局限,并提出读写一体教学及其意义,顺势阐释语文“读写一体”的教学原理及其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指出在“互联网+”大融合下,开展语文读写一体教学是遵循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利用信息技术探索语文教学方式变革。其次,第二部分进一步讨论“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落实目标,针对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从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出发进行“互联网+”教学与语文“读写一体”的整合,提出“互联网+”教学应遵循的操作原则,最后就“互联网+”下读写一体智慧课堂的经验对本地教学的影响作出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再次,第三部分就“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路径建构问题,拟从借鉴国内外读写一体教学经验谈起,结合正在普及的网络课堂经验,明确在“互联网+”下的读写一体要把握好“互联网+”的尺度,在读写一体教学的具体操作中要灵活运用,从而落实新课标大语文观的语文核心素养。最后,回顾总结“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建构与运用,提出学习反思,具体通过教学“整合”设计:突出素养本位和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活动两个方面来进行研讨,优化读写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王震[7](2020)在《中小学校园武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升,物质需要得到极大的满足,人们不只局限于物质需要的满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炼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了包括“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在内的24字核心价值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友善和谐的社会关系可以充分消解社会矛盾,营造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友好相待的社会氛围,以此满足人们日益增长需要。武术孕育于中华传统文化,武术中的武德精神与人为善精神以及除暴安良精神和友善价值观不谋而合。通过对武术文化中的精神进行梳理与萃取,择其精华运用到友善价值观的培育中来,对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生友善价值观是在遵循友善价值观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小学生为目的。将友善价值观融入到中小学校园武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小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影响。作为课程载体,中小学武术教学蕴含有友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也是契合新时期友善价值观培育需要的重要成分。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厘清校园武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相关概念,结合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当前中小学校园武术中友善价值观的应用情况,然后用spss软件制作出相关的数据表格和图表,从而对如何在中小学校园中融入友善价值观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挖掘与阐发校园武术所蕴含的积极精神内核、优秀道德品质、深厚文化内涵,为发扬和推广友善价值观在中小学校园武术乃至更多科目中的培育和践行、培养中小学生树立友善价值观以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当代中小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其重要性从尊重、宽容、礼让、关爱和互助五个方面进行体现;从社会层面、中小学生思想层面、理论与实践层面剖析了中小学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校园霸凌、中小学生乱用网络及社会不良问题侵袭校园等方面反映着培育的紧迫性。2.中小学校园武术培育友善价值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生对友善认识欠缺、课程融合度不够、方法单一、大环境下中小学生对友善认识不足、教师在课程中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过于机械化、反馈机制不完备。市场经济与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趋利思想与日俱增三个方面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3.中小学校园武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策略主要有:正确认识并融合相关政策对友善价值观进行培育;创新中小学校园武术培育友善价值观的方法;多方发力建立友善人际关系;结合课程趣味性,潜移默化进行培育;注重学生的自我培育。
李志超[8](2013)在《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文中指出任何一项课程政策从提出到执行,总是需要面对理想和现实、当下和未来的碰撞与抉择。结合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对“自上而下”的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和“自下而上”的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进行比较与分析、认知与自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它的形成过程,既要打破坚持以稳定强于一切的保守心理形成的极“左”思潮,又要革除信奉推倒重建式的革命心理形成的激进盲目的极“右”思维,在从“国家本位”的精英先导路径转向主导社会民主进程的渐进理路中,寻求课程建设的良方。《礼记·礼运》言,“大道行,天下为公。”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的公共场域应当是教育真正能够体现育人成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地方,应当是教育内在独有的一套逻辑发展规律能够转化为现实的地方。坚持以课程当事人的“和合共生”之大爱为价值砥柱,以完善健全的课程改革“制度链”为中坚保障,最终实现课程管理的“公共”鹄的。由于课程参与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必然会出现课程当事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的权力博弈。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通过揭示国家、地方和学校的权力失范,意在明确它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从而使课程改革最大限度体现公平和正义,使课程改革最大程度满足其参与者的需要,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课程改革提供条件和保障,实现课程管理权力的“软着陆”。论文尊重事实,以应然取向——实然分析——追踪探源——善治之道为基本研究线索,充分运用包括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坚持言之有理、论之有道的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全文共分以下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系统介绍和分析以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作为论文研究主题的原因,澄明了研究的价值所在,经过对前期相关研究梳理,在不断地探讨“这是谁的权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如何行使权力”。坚持从现实场景中发现问题,借助理论予以阐释;同时,通过对现实的描述来分析理论,使理论走出“假”、“大”、“空”的阴影,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交映。第二部分,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构成。三级课程管理进入人们的视野,最先是以政策的方式出现。政策文本本身,又具有某种合法化、权威化和制度化。论文借用话语分析法,以“回到”的方式、“经过”的姿态,对相关“政策群”这一宏大叙事的“思想观念”进行把脉,就“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定位基础、权力主体构成、权力职责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三部分,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的价值诉求。文章坚持和合之学是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指出由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层次的有效整合,需要在课程建设中坚持尊重差异的和生诉求、和平共处的和处诉求、与人为善的和立诉求、共生共存的和达诉求、达泽天下的和爱诉求。惟以此,方能“化干戈为玉帛”,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赢”。第四部分,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分配。如果把中国的课程改革比作一个大蛋糕的话,那么,蛋糕难做,蛋糕更难分。因为,在分蛋糕的过程中,往往产生着利益纠葛和权力争执。具体来说,“过密化”的国家层面权力分配在课程决策权、教科书编审权、课程监督权、财务权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病理症候群;“中梗阻”的地方层面权力分配在课程自主权、课程执行权等方面仍有些问题亟待解决;“去主体”的学校层面权力分配则在课程领导权、课程执行权等方面出现纰漏。第五部分,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层次在“自组织”化的课程环境中相互影响,彼此之间在“离场”的同时“在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层面在“动”的过程中又分别不同程度地异化着课程管理体制的预设目标。在动态化的“权力流”影响下,受“目标置换”困扰的国家层面表现出力求规避风险决策思维、“改革疲惫”的决策执行力、权威僭越的行动逻辑、缺少制度层面对共识的保障;政策规避的地方层面则表现出政策敷衍下的明哲保身、政策缺损下的断章取义、政策附加下的唯利是图、政策替换下的固步自封;“杂草丛生”的学校层面则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表现出保守化、附庸化、形式化和实用化倾向。第六部分,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调控。这是对国家、地方和学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是否充分而有效地行使“在手之上”的权力,进行拷问。研究发现,国家层面尚存有监督评价机构自主权缺失、教育质量监督体系常态化缺位、法制体系规范有待健全;地方层面则集中表现在政绩工程导致改革两层皮、激励机制匮乏造成改革动力不足;至于学校层面,则突出反映在“核数文化”浸染下的评价导向偏差、“两种文化”割裂下的评价手段避重就轻、“被选择的人”主导下的评价对象锁定。第七部分,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偏离的探源。通过“行动者——环境——制度”的动力系统演绎方式,对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的偏离进行了深度剖析。就行动者而言,行动者的认知参与结构化、行动者的有限理性规约化,是发生偏离的潜在因素;从环境层面考虑,测不准的偶然事件、文化地景的时空转换,是发生偏离的可能条件;聚焦于制度层面,制度取向的“自行贬值化”、制度变迁的“反向诱致性”、制度定型的茧式化锁定,则是发生偏离的必然成分。第八部分,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的改善。论文认为,“底线共识”和“顶层设计”的有效结合,是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进一步改善的基本立足点。课程建设有着源发于教育学的内在力量,而不是一纸空文的行政指令。因此,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的改善,需要彰显合情(符合国情的存在之真)、合理(合乎规范的存在之美)、合法(有章可依的存在之善)的基本原则;体现实践关怀的交往理性、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形神兼备的分布式领导和管办分离的制序等专业品质;坚持以问题解决的自组织制度建设为前提,理论自主的课程行动研究为动力,“认同”走向“承认”的主体间性理解为条件,督导监督为保障的实践准则。
马雯婕[9](2013)在《课程中的学校领导 ——以上海市J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场管理向领导的范式转变从二十世纪流淌到了新世纪,也从学科理论层面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组织的管理领导实践中,但绝大多数组织仍然处在“被管理过度却领导不足”的尴尬境地。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间,学校这个教育领域中的微观组织也面临着课程变革与组织领导管理问题的双重压力。这就势必需要带领学校组织推进课程改革的领导者,也就是呼唤能够帮助学校组织应对变革、走出困境并能持续发展的领导思维和方法。所以本研究关注的焦点即是学校领导怎样通过课程来引领和推动学校组织的发展。本研究考虑到校长的配合态度和课程改革的实施现况这两点最主要因素后,选取上海市杨浦区J小学为研究案例对象。采用田野观察日记、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等质的研究方法,从J小学课程中的学校领导实践探索入手,通过思维改变、行动突破和监测调整三个角度,即学校愿景的整合、课程统整的设计与实施、课程评价与反馈这三个实践过程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评析。在对J小学的调查研究后,本文从战略原点、转型载体、组织保障、主体要求、时代使命、共同体形成六个方面对课程中学校领导进行了理性分析。此外还对容易忽视的三个现象:无法回避的“课程幽灵”、理论指导与现实实践的尴尬、渴求真实有效的反馈声音做了相关论述。最后,针对研究学校领导的初衷和目的——促进学校组织发展,将基于组织领导理论的适应型学校领导、价值观学校领导和魅力型学校领导三种优质学校领导作为对其未来发展的一点探讨与启迪。
何静霞[10](2012)在《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研究 ——以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减负政策的出台,如今的高中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特别是江苏省教育厅于2009年5月颁布并实行了“五严”规定,即: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学校违法办学行为,这有力地保证了高中学生拥有了自主的闲暇时间。高中生闲暇时间的增多,一方面,为高中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为之担忧的问题。如何指导高中学生管理好闲暇时间,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2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六个方面了解了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方面的现状:(一)拥有闲暇时间的时间量:学生在校时间所拥有的闲暇时间有56.5%学生认为少于一小时,在双休日的学生闲暇时间统计中,学生拥有的闲暇时间在三小时以上的占据60%以上,在对寒暑假闲暇时间的调查中,不够多与还可以的状况基本持平,表现出寒暑假的闲暇时间很充足;(二)闲暇时间的安排:很少计划安排和完全没有计划安排的占到75%,可见在当今高中生的闲暇时间中,毫无目标、无聊、消磨时间的现象很突出;(三)闲暇时间的具体活动:上网、睡觉、完成假期功课作业成为学生假期闲暇活动的三个支点;(四)闲暇时间从事活动的目的:学生自身对闲暇时间的要求则集中在消磨时间,愉悦身心为主,家长对学生闲暇时间的要求则表现为绝对地强化学生学业为主,学校和老师对学生闲暇时间无多大要求;(五)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意识淡薄:86%的学生选择的理想闲暇生活是休闲娱乐,认为这是闲暇最重要的目的;(六)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能力低下:由于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对闲暇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意识更差,导致他们的闲暇时间管理能力偏低。在了解了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方面的现状后,本文进行了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找出了学生自身,学校教师,家庭,社区四个方面各自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上的改进策略:学校主导,社区引导,家庭辅导,学生自主为原则进行改进。
二、刍议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改革的三个支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刍议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改革的三个支点(论文提纲范文)
(2)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政府职能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政府职能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系 |
(一)政府相关职能设定体现了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理念和目标 |
(二)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规划和保障等职能 |
(三)地方政府承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和发展等职能 |
三、理论基础 |
(一)治理现代化理论 |
(二)责任政府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四)法治政府理论 |
第二章 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历史考察与经验总结 |
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历史演变 |
(一)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时期的政府职能考察 |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时期的政府职能考察 |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演变的基本逻辑 |
(一)逻辑起点:寻求政治与教育之间共同的价值取向 |
(二)逻辑路向:完善职能分工和强化垂直监管 |
(三)逻辑旨归: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
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经验与启示 |
(一)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与优质均衡的协同发展 |
(二)政府职能让渡与管理补位 |
(三)政府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多元评价视角的探索 |
第三章 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实践考察 |
一、样本选取原则与考察方式概述 |
(一)实践考察的样本选取原则 |
(二)实践考察方式与内容概述 |
二、调研结果分析 |
(一)面向教师主体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状的问卷调研 |
(二)面向家长主体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状的问卷调研 |
(三)围绕国家政策和政府职能内容方面的访谈调研 |
(四)围绕对义务教育发展情况反馈方面的访谈调研 |
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成效 |
(一)中央政府主导强化人力资源储备及社会制度保障 |
(二)地方政府职能从直接管理转向服务合作 |
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微观问题 |
(一)教育职能的发挥过多依赖于经济建设的成果 |
(二)政府目前实施教师交流政策的局限性 |
(三)义务教育发展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需要政府牵引与调适 |
(四)不同模式办学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机制尚未构建完成 |
第四章 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
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存在的困境 |
(一)中央政府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出现交叉 |
(二)省级政府统筹职能落实不到位 |
(三)市级政府职能不够明晰 |
(四)县级政府职能没有完全发挥 |
二、政府职能困境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中央政府职能的顶层设计视角存在缺失 |
(二)地方政府职能受到现实因素影响 |
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发挥及转变的思路 |
(一)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善治”思路 |
(二)重视民主决策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
第五章 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的路径优化研究 |
一、域外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模式 |
(一)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主导型模式的特点与评介:以芬兰为例 |
(二)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主导型模式的特点与评介:以美国为例 |
(三)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独立督导型模式的特点及评介:以英国为例 |
二、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履行的路径优化 |
(一)善治与理性思维:义务教育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 |
(二)发挥结构功能作用:各级政府职能内容的优化 |
(三)融合与协作:义务教育协同治理机制的有效完善 |
(四)自由与秩序环境的有效构建:民主决策的有效推进 |
(五)保障与反馈机制的畅通:“督学”与“督政”双向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文化自信概念 |
2.1.2 武术教育概念 |
2.1.3 学校教育传承概念 |
2.2 国外武术教育的研究 |
2.3 国内武术教育的研究 |
2.3.1 学校武术教育的研究 |
2.3.2 学校教育传承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案例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的必要性 |
4.1.1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4.1.2 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
4.1.3 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
4.1.4 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 |
4.2 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的内涵 |
4.2.1 高校武术强身健体技能的教育传承 |
4.2.2 高校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 |
4.2.3 高校武术精神的教育传承 |
4.2.4 高校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传承 |
4.3 四所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现状分析 |
4.3.1 课程建设方面 |
4.3.2 社团建设方面 |
4.3.3 实践工作坊建设成果 |
4.3.4 当地中小学校和社区等普及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
4.3.5 文化展示活动开展效果 |
4.4 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的路径选择 |
4.4.1 优化高校武术课程建设与社团建设 |
4.4.2 建立武术传承项目研究会、分基地 |
4.4.3 利用网络媒体、微信、APP等进行文化传承 |
4.4.4 政府扶持,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共同推动武术传承基地建设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 2 实地调查内容提纲 |
附录 3 部分实地调研照片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互联网+”视域下中学语文读写一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关于语文“读写一体”教学 |
第二节 语文“读写一体”的教学原理 |
第三节 “读写一体”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
第四节 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 |
第二章 “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的教学目标 |
第一节 关于语文读写教学现状与趋向 |
第二节 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第三节 “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建构 |
第四节 “互联网+”教学与“读写一体”的融合 |
第三章 “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建构路径 |
第一节 深挖教材中的读写一体资源 |
第二节 借鉴国内外读写一体教学的经验 |
第三节 关于“互联网+”下读写一体的建构策略 |
第四节 关于“互联网+”下读写一体教学的具体操作 |
第四章 “互联网+”下语文读写一体教学的反思 |
第一节 要“整合”设计:突出素养本位 |
第二节 要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小学校园武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1.理论依据 |
2.实践依据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创新点 |
二、校园武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概念界定 |
(一)校园武术 |
(二)价值观 |
(三)友善价值观 |
(四)培育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专家访谈法 |
3.问卷调查法 |
4.数理统计法 |
四、结果与分析 |
(一)中小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友善价值观是中小学校园育人的重要内容 |
2.当代中小学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
3.当代中小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紧迫性 |
(二)中小学校园武术友善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中小学校园武术友善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
2.中小学校园武术友善价值观培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三)中小学校园武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策略 |
1.正确认识、融合政策培育友善价值观 |
2.创新中小学校园武术培育友善价值观方法 |
3.融入多种指向建立友善人际关系的资源 |
4.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 |
5.强化友善价值观的学生自我培育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打开权力的“潘多拉之盒” |
一、问题之源 |
(一) 世界全球化的挑战 |
(二) 我国社会结构的布局调整 |
(三) 课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张力 |
(四) 课程政策发展的现实需求 |
(五) 课程改革的时代抉择 |
二、价值之维 |
三、现状之实 |
(一) 三级课程管理 |
(二) 权力 |
(三) 课程权力 |
(四) 文献梳理的结论 |
四、概念之明 |
(一) 三级课程管理 |
(二) 权力 |
(三) 权力运作 |
(四) 课程政策 |
五、方法之镜 |
第一章 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构成 |
一、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定位基础 |
(一) 经济发展的牵引拉动 |
(二) 社会形态的双重调整 |
(三) 人的能动意义发展 |
二、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分析 |
(一) 国家层面的权力主体 |
(二) 地方层面的权力主体 |
(三) 学校层面的权力主体 |
三、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职责分析 |
(一) 国家层面课程管理的权力职责 |
(二) 地方层面课程管理的权力职责 |
(三) 学校层面课程管理的权力职责 |
第二章 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的价值诉求 |
一、尊重差异的和生诉求 |
二、和平共处的和处诉求 |
三、与人为善的和立诉求 |
四、共生共存的和达诉求 |
五、达泽天下的和爱诉求 |
第三章 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分配 |
一、“过密化”的国家层面权力分配 |
(一) 尺蠖现象的课程决策权 |
(二) 欲罢不能的教科书编审权 |
(三) 空心化的课程监督权 |
(四) 捉襟见肘的财务权 |
二、“中梗阻”的地方层面权力分配 |
(一) “苏丹化”的课程自主权 |
(二) 路径依赖的课程执行权 |
三、“去主体”的学校层面权力分配 |
(一) 本末倒置的学校课程领导权 |
(二) 依附寄生的课程执行权 |
第四章 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实施 |
一、受“目标置换”困扰的国家层面权力实施 |
(一) 规避风险的决策思维 |
(二) “改革疲惫”的决策执行力 |
(三) 权威僭越的行动逻辑 |
(四) 达成共识的制度性匮乏 |
二、政策规避的地方层面权力实施 |
(一) 政策敷衍下的明哲保身 |
(二) 政策缺损下的断章取义 |
(三) 政策附加下的唯利是图 |
(四) 政策替换下的固步自封 |
三、“杂草丛生”的学校层面权力实施 |
(一) 课程改革执行过程中的保守化倾向 |
(二) 课程改革执行过程中的附庸化倾向 |
(三) 课程改革执行过程中的形式化倾向 |
(四) 课程改革执行过程中的实用化倾向 |
第五章 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调控 |
一、国家层面的权力调控 |
(一) 监督评价机构自主权缺失 |
(二) 教育质量监督体系常态化缺位 |
(三) 法制体系规范有待健全 |
二、地方层面的权力调控 |
(一) 政绩工程导致改革两层皮 |
(二) 激励机制匮乏造成改革动力不足 |
三、学校层面的权力调控 |
(一) “核数文化”浸染下的评价导向偏差 |
(二) “两种文化”割裂下的评价手段避重就轻 |
(三) “被选择的人”主导下的评价对象锁定 |
第六章 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偏离的探源 |
一、行动者: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偏离的潜在因素 |
(一) 行动者的认知参与结构化 |
(二) 行动者的有限理性规约化 |
二、环境: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偏离的可能条件 |
(一) 测不准的偶然事件 |
(二) 文化地景的时空转换 |
三、制度: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偏离的必然成分 |
(一) 制度取向的“自行贬值化” |
(二) 制度变迁的“反向诱致性” |
(三) 制度定型的茧式化锁定 |
第七章 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的改善 |
一、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的基本原则 |
(一) 合情:三级课程管理存在之真 |
(二) 合理:三级课程管理存在之美 |
(三) 合法:三级课程管理存在之善 |
二、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的专业品质 |
(一) 实践关怀的交往理性 |
(二) 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 |
(三) 形神兼备的分布式领导 |
(四) 管办分离的制序 |
三、三级课程管理权力运作的实践准则 |
(一) 基于问题解决的自组织课程制度建设为前提 |
(二) 坚持理论自主的课程行动研究为动力 |
(三) 从“认同”走向“承认”的主体间性理解为条件 |
(四) 发挥督导在改革进程中的有效监督机制为保障 |
结束语:课程管理的权力“软着陆”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9)课程中的学校领导 ——以上海市J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方法——质的研究 |
1.2.2 研究对象的选定和资料搜集 |
1.2.3 研究的信度、效度和伦理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课程的文献综述 |
2.1.2 关于组织领导理论的文献综述 |
2.1.3 关于课程领导的文献综述 |
2.1.4 关于学校领导/教学领导/校长领导的文献综述 |
2.1.5 研究评述 |
2.2 概念界定 |
2.2.1 课程 |
2.2.2 学校领导 |
2.2.3 课程领导 |
2.2.4 学校领导与课程领导的关系 |
第三章 J 小学课程中学校领导的实践探索 |
3.1 走近课程中学校领导的实践场域——J 小学 |
3.1.1 J 小学历史和环境概况 |
3.1.2 J 小学组织和文化概况 |
3.1.3 J 小学课程中学校领导面临的问题 |
3.2 思维改变:学校愿景的整合 |
3.2.1 学校愿景整合的“聚”——愿景诠释 |
3.2.2 学校愿景整合的“散”——愿景传播 |
3.3 行动突破:课程统整的设计与实施 |
3.3.1 建立学校课程领导团队 |
3.3.2 构建统整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 |
3.3.3 实施校本开发下的综合性课程 |
3.3.4 创设学校隐形课程 |
3.4 监测调整:课程评价与反馈 |
3.4.1 课程评价体系的开发 |
3.4.2 课程评价与反馈作用 |
第四章 对课程中学校领导的理性分析 |
4.1 对课程中学校领导的理性思考 |
4.1.1 理性守望:学校领导的战略原点 |
4.1.2 课程统整:学校领导的转型载体 |
4.1.3 团队执行:学校领导的组织保障 |
4.1.4 同步成长:学校领导的主体要求 |
4.1.5 多元评价:学校领导的时代使命 |
4.1.6 条件支持:学校领导共同体的形成 |
4.2 对于课程中学校领导的几点他议 |
4.2.1 无法回避的“课程幽灵” |
4.2.2 理论指导与现实实践的尴尬 |
4.2.3 渴求真实有效的反馈声音 |
第五章 学校发展诉求:基于组织领导理论的优质学校领导 |
5.1 应对变革的适应型学校领导 |
5.2 价值判断的价值观学校领导 |
5.3 领导力传递的魅力型学校领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课程中的学校领导访谈提纲(校长) |
附录二 J 小学基本情况分析表 |
附录三 J 小学 2012 学年度课程计划 |
附录四 J 小学阿波罗智慧之光课程 |
附录五 J 小学阿波罗拓展课程教师参与意向表和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六 J 小学学生个别交流记录单 |
附录七 J 小学第 1 周家校联系单(正反面) |
(10)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研究 ——以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研究的缘起 |
1.2、研究意义 |
1.2.1 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研究切实丰富闲暇教育的理论 |
1.2.2 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研究符合高中生现实发展的需要 |
1.3、概念界定 |
1.3.1 闲暇教育 |
1.3.2 闲暇时间管理 |
1.4、文献综述 |
1.4.1 闲暇教育思想的国外研究 |
1.4.2 闲暇教育思想的国内研究 |
1.5、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个案法 |
1.5.4 访谈法 |
1.6、研究思路 |
2 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现状调查 |
2.1 拥有的休暇时间量 |
2.2、闲暇活动的目的 |
2.3、闲暇时间的安排 |
2.4、休暇时间的具体活动统计 |
2.5、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意识 |
2.6、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能力 |
3 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的问题透视 |
3.1、学生自身因素:自主性差,能力缺乏 |
3.1.1 可自主支配的闲暇被剥夺,闲暇时间减少 |
3.1.2 学生消极利用闲暇时间 |
3.1.3 习惯于教师、家长摆布,闲暇时间变得痛苦与孤独 |
3.2、学校因素:认识错位 指导不力 |
3.2.1 高中生闲暇时间被挪用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
3.2.2 学校在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上缺乏系统规范的指导 |
3.2.3 实际的普通高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制约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能力提高的问题 |
3.2.4 学校的封闭性及活动设施的不足 |
3.3、家长因素:意识偏差、信心不足 |
3.3.1 面对孩子的闲暇时间,家长思想负担和实际负担加重 |
3.3.2 家长对孩子的闲暇时间管理能力缺乏信心,“三过”现象严重 |
3.4、社区因素:重视不够,条件欠缺 |
3.4.1 完成行政任务,流于形式 |
3.4.2 社区教育地位不高,资金短缺 |
4 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改进策略 |
4.1、学校主导 |
4.1.1 健全有序的寄宿生活占领学生的闲暇时间 |
4.1.2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实学生的闲暇时间 |
4.1.3 学校学科教育传授学生闲暇时间管理和活动能力 |
4.1.4 学校引领家庭闲暇时间管理教育方向 |
4.1.5 加强学校与社区间学生闲暇时间管理教育的沟通协作 |
4.2、社区引导 |
4.2.1 利用自身优势,有效整合各路教育资源,帮助高中生提高闲暇时间管理能力 |
4.2.2 利用自我条件,提供舞台,帮助高中生闲暇时间展示自我 |
4.3、家庭辅导 |
4.4、学生自主 |
4.4.1 培养和强化高中生闲暇时间观念,树立闲暇时间管理意识 |
4.4.2 积极学习闲暇时间管理方法,提高闲暇时间管理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刍议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改革的三个支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胡适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 卢长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 [2]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中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孙梦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武术传承基地研究[D]. 焦艳菊.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6]“互联网+”视域下中学语文读写一体建构研究[D]. 肖豪杰.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7]中小学校园武术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研究[D]. 王震.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2)
- [8]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D]. 李志超. 西南大学, 2013(02)
- [9]课程中的学校领导 ——以上海市J小学为例[D]. 马雯婕.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1)
- [10]高中生闲暇时间管理研究 ——以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为例[D]. 何静霞. 江苏师范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