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烯酰胺微乳液聚合条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杰[1](2021)在《基于双羧基型阴离子单体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酰胺(PAM)是丙烯酰胺(AM)的均聚物、AM与其他离子单体的共聚物以及聚丙烯酰胺衍生物的统称。丙烯酰胺由于其简单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双键改性的多重优势,在实际生活中引起了广泛的应用。事实上,尽管聚丙烯酰胺官能团单一且易聚集,从而影响聚丙烯酰胺的性能,但由于其离子基团丰富、分子结构可调,从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水处理、造纸、石油开采等。羧酸盐类阴离子对重金属离子和阳离子污染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为了增强阴离子单体的亲和力,在聚丙烯酰胺的结构中引入富羧酸型功能单体,形成具有高阴离子电荷,高亲水性的新型功能型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本论文以谷氨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二羧酸乙烯基有机单体—2-丙烯酸酰胺基戊二酸(APA),并通过采用复合引发体系,水溶液聚合法探究引发剂用量、单位浓度、体系pH值等因素对聚合过程及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所得产品的结构通过FT-IR和1H-NMR进行分析表征,并将得到的产品P(AM-APA)、P(AM-DAC-APA)应用于实验室模拟污水絮凝测试实验。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复合引发体系引发AM均聚,制备了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实验探索了每一个条件对聚合工艺的直接影响,得到的最佳聚合工艺分别是为:KPS用量为0.025%,还原剂与氧化剂最佳摩尔比例为1:10,V-50用量优选为0.1%,体系pH值7-8条件下,特性黏数达18.72 d L/g(分子量为1.325×107g/mol);此外,基于电荷作用的机理,设计合成制备了阴离子型功能单体APA。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的结果表明,非离子PAM产物以及阴离子型功能单体APA被成功制得。以AM、APA作为反应单体,通过复合引发体系二元共聚得到阴离子P(AM-APA),系统的研究每一个聚合工艺条件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到的最佳聚合工艺分别如下:KPS浓度为0.025%,还原剂与氧化剂最佳摩尔比例为6:10,V-50占单体质量分数为0.1%,单体浓度为25%,APA的用量为单体摩尔质量的3%,体系pH值4-5条件下,特性黏数达7.26 d L/g(分子量为3.15×106g/mol)。由FT-IR、1H-NMR的分析可知,阴离子型功能单体APA已成功被接入PAM主链,阴离子型聚合物P(AM-APA)被成功制得。在以高岭土作为悬浮污水模拟液的絮凝实验中,双羧基型阴离子聚合物P(AM-APA)较单羧基型阴离子聚合物P(AM-AA)的絮凝性能更加优异,尤其是在较少的用量下能取得更好絮凝效果且具有更好耐酸性能,其中,双羧基型阴离子聚合物所处理的上清液的透光率均能达到96%以上。最后,通过水溶液聚合的方法,以AM、APA、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作为反应单体,通过复合引发体系三元共聚得到P(AM-DAC-APA),系统的研究聚合工艺条件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到的最佳聚合工艺分别为:KPS浓度为0.020%,还原剂与氧化剂最佳摩尔比例为1:1,V-50占单体质量分数为0.1%,单体浓度为25%,功能单体用量为单体摩尔质量的10%且DAC:APA摩尔质量比为9:1,初始温度优选为5℃,体系pH值5-6条件下,特性黏数达8.49 d L/g(分子量为3.99×106g/mol)。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的结果表明功能单体DAC、APA已成功接入PAM主链,两性聚合物P(AM-DAC-APA)被成功制得。在以高岭土作为悬浮污水模拟液的絮凝测试中,两性聚合物P(AM-DAC-APA)呈现出优异的絮凝性能,尤其在酸性条件下,上清液的透光率达到分别为90%以上。
郭宗磊[2](2021)在《新型半间歇式乳液聚合技术的研发及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文中研究表明微乳液聚合是制备粒径小,表面张力低,渗透、润湿、流平性能好的纳米粒子的有效方法,但是需要较高的表面活性剂才能乳化相对含量较低的单体。为了缓解胶乳中残留的表面活性剂对合成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半间歇乳液聚合方法。半间歇微乳液聚合是制备纳米聚合物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课题主要是两方面的研究:1)使用了一种新的半间歇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粒径小且粒径分布(PSD)窄的聚合物纳米粒子胶乳;2)提高加氢速率的同时降低催化剂的使用量,制备得到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HNBR)。围绕上述目标,进行了以下的研究。采用了半间歇微乳液聚合的方法利用不同的乳化技术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粒子,旨在寻找更加有效和简单的方法来合成具有可接受粒径和转化率的PMMA纳米粒子。五种不同的乳化技术:磁力搅拌、水浴超声、探头超声、磁力搅拌和探头超声的组合、水浴超声和探头超声的组合,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强度的探头超声波有助于将粒径降低到20 nm,且分布窄。同时,传统的磁力搅拌的方法甚至不能将所有的单体转化为纳米粒子,这意味着在反应过程中总有一部分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被消耗,形成刚性的漂浮物。实验也表明了太强的乳化力会导致内爆,从而显着的增加反应速率和粒径,组合的乳化技术比单独的乳化技术更容易引起内爆。对于探头超声微乳液聚合,聚合过程的其他方面,如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水的比例、表面活性剂/水的比例,以研究它们对聚合的影响。以不同类型和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为原料,在半间歇微乳液聚合体系中合成了NBR纳米颗粒。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微观结构和聚合物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不同聚合条件下NBR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对NBR纳米粒子的PSD和潜在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将上述制备的NBR纳米颗粒用作胶乳加氢的底物,额外辅助添加不同类型、不同用量的表面活性剂,在Wilkinson催化剂(Rh Cl(PPh3)3)下,在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对乳液型的NBR纳米粒子进行了直接催化加氢反应。在聚合和加氢过程中通过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数量的表面活性剂之间的配合,成功实现了使用少量催化剂(<0.3 wt%),4小时氢化转化率>95.0%,成功制备了HNBR,讨论了乳化剂在聚合加氢过程中的路径以及Wilkinson催化剂的催化路径。
袁有金[3](2021)在《吴起油田X区复合纳米微球驱油体系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起油田X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中段,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油井见水快,综合含水率高,原油采收率低,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先用聚合物纳米微球封堵油层深部高渗孔喉,再用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对近井油层进行调驱;利用聚合物纳米微球具有软弹可变形的特点,实现聚合物纳米微球在油层内“边走边堵、边堵边走”,对油层深部大孔喉进行封堵,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利用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具有强度高且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特点,对近井油层进行调驱,提高注入水的洗油效率,两种纳米微球复合驱能显着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原油采收率。利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聚合物纳米微球,优化合成条件,最终确定微乳液中:油相(5号白油)43.16wt%、乳化剂(Span80:Tween80=3:1)18.38wt%、水相(丙烯酰胺40wt%,AMPS10wt%,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5wt%)38.46wt%;最佳反应条件:搅拌速度500~800rpm,初始温度为35℃,引发剂用量(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1)为水相溶液的0.55%,反应2小时,并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利用硅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进行改性,选用碳原子为9的硅烷偶联剂(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量为二氧化硅的6%,先把硅烷偶联剂置于醇水混合溶液(无水乙醇:去离子水=9:1)中进行水解,用蒸馏水把二氧化硅配成乳液,然后把水解后的硅烷偶联剂溶液与二氧化硅乳液在85℃条件下反应2小时,制得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并对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利用高低渗人造岩心(一个渗透率为500×10-3μm2,另一个为5×10-3μm2,模拟高低渗油层)模拟油层的非均质性,通过岩心物模驱油实验,优化聚合物纳米微球和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复合驱段塞,结果表明:0.30%聚合物纳米微球注入0.30PV,再注入0.30%的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0.30PV,提高采收率23.0%;较相同注入量聚合物纳米微球提高采收率10%;较相同注入量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提高采收率17.8%;表明纳米微球复合驱油效果优于单一驱。选择吴起油田X区Y井组进行现场试验,施工后日产油从5.94t/d上升到6.95t/d,日产油提升了17%,综合含水率从70.03%下降到56.58%,下降了13.45%,纳米微球复合驱油体系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
夏浩宇[4](2021)在《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纺织品硬挺整理加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耐热、耐光和耐老化等优点而在纺织品硬挺整理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常见的聚丙烯酸酯硬挺整理剂还存在硬挺度较低、高温发粘的缺点;此外,常规乳液聚合法中乳化剂的存在易对乳液成膜性造成影响。本课题选用自主设计合成的A、B两种甜菜碱两性离子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出A、B两种甜菜碱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硬挺整理剂;将其应用于汽车安全带(高强力涤纶织物)的硬挺整理,赋予织物硬挺且良好耐环境温度变化稳定性的整理效果。论文研究的结果如下:以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DMAEA)和氯乙酸钠为原料,N,N-二甲基甘氨酸与氯丙烯为原料分别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甜菜碱两性离子单体A和B。实验表明:DMAEA与氯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00:1.05,反应温度为70℃,时间8h,转化率可达92.1%。N,N-二甲基甘氨酸与氯丙烯的摩尔比为1.0:1.1,45℃下反应8h,转化率可达92.3%。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实验合成的甜菜碱A或B为功能单体,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碳酸氢钠为缓冲剂,在水相中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两种甜菜碱型聚丙烯酸酯硬挺整理剂。实验表明:保持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丁酯(BA)质量比为12:3,甜菜碱A、B用量均为单体总质量的3%~4%,PVA0588用量为0.75%,引发剂用量为0.8%,在弱碱性的水中,75℃温度下反应5h,单体转化率均可达到95.1%。用A、B两种不同的甜菜碱作为功能性单体,制备出不同添加量的甜菜碱型聚丙烯酸酯硬挺剂乳液,结果表明:甜菜碱B型聚丙烯酸酯乳液成膜后的Tg和拉伸模量均高于甜菜碱A型;当聚合物中甜菜碱A或B的含量在3%~4%,薄膜焙烘温度为180℃、焙烘时间20min时,薄膜拉伸模量较高,力学性能较好,耐环境温度变化稳定性好,贮存稳定性好。将A、B两种甜菜碱型聚丙烯酸乳液作为硬挺整理剂用于汽车安全带的硬挺整理,通过浸轧整理工艺整理,汽车安全带的优化整理工艺:聚合物中甜菜碱A或B含量为3%~4%,整理剂质量浓度为400g/L,二浸二轧,180℃温度下焙烘4分钟。整理后织物,硬挺度达到市售硬挺剂硬挺效果,且织物的硬挺度对环境温度的稳定性较市售硬挺剂更高。
陈八斤[5](2020)在《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具有力学强度高、耐老化等优点,被广泛用作纺织印染和纸张处理助剂。聚氨酯具有耐磨、耐寒、软硬度可调、黏结性强等优点,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在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通过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拓宽聚合物在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中的应用范围。乳液聚合是合成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的重要方法,但目前在聚合中仍以使用常规乳化剂为主,存在乳化剂易从聚合物粒子上解吸、残留等不足。与常规乳化剂相比,可聚合型乳化剂结构中除了含有基本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外,还包含可参与聚合的反应性官能团。因此,可聚合型乳化剂不仅能起到常规乳化剂的乳化作用,还能以共价键接到聚合物粒子表面,从而避免乳化剂从聚合物乳胶粒子的解吸,为制备高固体含量的稳定聚合物乳液提供基础。本文设计合成了具有梳状结构的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并用于纺织印染和造纸助剂用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对聚合物乳液的应用特性进行了评价。首先,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非离子型扩链剂聚乙二醇单甲基二羟甲基丙烷基醚(Ymer N12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端为双键、主链亲油、侧链亲水的梳状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化学结构,通过水溶液电导率测定得到该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4g/L,发现该乳化剂对苯乙烯、丙烯酸酯等单体具备优异的乳化能力。其次,分别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制备了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并配制得到仿蜡印整理剂。发现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得到的PVAc乳液的储存稳定性和涂层耐水性优于采用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得到的乳液,随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增加。从韧度、软度、滑度等方面考察了采用两种乳化剂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手感风格的影响,发现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比采用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的手感风格更接近原布,纤维间基本没有聚合物表面成膜后的黏连现象,对织物纤维原有形貌和织物手感影响小。随着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仿蜡印整理剂处理的织物的白度略有下降,撕裂强力略微上升,色变变化不大。新型仿蜡印整理剂可赋予织物厚实、挺弹、蓬松、柔软的手感风格,无刺激性气味和色变,而且不降低织物的强度,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再次,分别以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为乳化剂,通过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单体的乳液共聚合,制得核-壳结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配制了涂料印花黏合剂。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为乳化剂,可明显提升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黏合剂的稳定性。使用可聚合乳化剂制备的乳液黏合剂的印花织物色牢度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可聚合乳化剂主要键接固定于聚合物链段上,不易迁移。两种乳化剂都能延长乳液的结膜时间,而可聚合乳化剂可以更好地改善结膜性能,这是因为可聚合乳化剂的梳状结构具有更好的抱水性能和机械稳定性,能够阻止水分迁移并提升乳液的机械稳定性。最后,分别以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为乳化剂,通过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单体乳液共聚合,制得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纸张防水剂。发现两种纸张防水剂对纸张的拒水性、干湿强度均有提升作用,而且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制备的纸张防水剂的提升作用较采用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乳化剂制备的纸张防水剂更为明显。这是由于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为梳状结构且通过双键共聚进入丙烯酸酯共聚物中,聚合物与纸张纤维的结合着更为紧密,乳化剂不易在水中发生迁移,在湿态下树脂与纸张纤维的结合更为牢固。
王阿强[6](2020)在《超高开关比的盐响应智能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能分离膜是一种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分离膜,可以根据外界刺激性信号,如温度、pH、光、电场、磁场、离子/分子种类或浓度等等的改变,来自动改变智能分离膜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自主调节膜孔径大小,从而方便地远程控制分离膜的选择性和渗透性,在可控运输、药物释放、精细分离、组织工程及传感器等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智能分离膜一般由普通高分子底膜和刺激响应功能材料两部分构成,其响应能力主要由刺激响应功能材料的性质或者结构决定。刺激响应功能材料在形态上主要分为线性高分子链、三维交联网络凝胶、微凝胶球三种。目前,研究者们往往只使用其中一种刺激响应材料构建智能分离膜,但由于一种刺激响应材料的响应能力有限,智能分离膜的响应开关比(受到刺激时智能分离膜的渗透通量与未受到刺激时智能分离膜的渗透通量的比值)通常较低,这导致智能分离膜对流体传输的调控能力偏弱,严重限制其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制备高开关比的刺激响应智能分离膜十分重要。本文将线性高分子链和纳米水凝胶两种刺激响应材料引入到传统高分子基底膜上,在两种刺激响应材料的协同作用下,成功制备得到一种具有超高开关比的盐响应智能分离膜。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得到含有氨基的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并通过调整乳化剂用量、水的用量、单体的浓度以及助乳化剂的添加逐步优化了该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从而将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制备产率从0.72%提高至5.35%。制备得到的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平均粒径在55-65nm之间。测试了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盐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在低浓度盐溶液中体积基本保持不变,而在高浓度盐溶液中体积膨胀变大。(2)将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到聚丙烯酸接枝聚偏氟乙烯多孔底膜(PAA-g-PVDF膜)的表面和孔壁上的聚丙烯酸链上,成功制备了具有超高开关比的盐响应智能分离膜。在线性聚丙烯酸链和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两种功能材料协同作用下,该智能分离膜表现出超灵敏的响应特性,对镁离子的开关比最高可达89.6倍,对钙离子的开关比最高可达89.3倍。此外,该盐响应智能分离膜对刺激源的响应非常迅速,在连续过滤过程中,一旦改变盐离子溶液浓度或种类,该智能分离膜的渗透通量迅速发生改变。这些特性表明该盐响应智能分离膜在流体的可控输运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张丽华[7](2020)在《模板反相微乳液聚合法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文中指出阳离子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PDA)是在模板的存在下通过逆合成的微乳液聚合合成。二甲基辛烷(2-丙烯酰氨基)溴化铵(DOAB)是通过季铵化反应而合成,并用作疏水性单体。带相反电荷的DOAB聚丙烯酸(PAA)被用作模板。在反相微乳液中对DOAB的分布和PDA溶液黏度的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DOAB和PAA的配合物不仅位于反相微乳液液滴和油相界面,而且位于反相微乳液液滴的内部接口。使用模板制备的PDA溶液黏度(增稠能力)显着提高。当水相pH为6.5并且DOAB对PAA的比例为1时获得最佳增稠能力。PDA的增稠能力随DOAB含量的增加进行了改进。使用模板制备的PDA比没有使用模板制备的有较长疏水嵌段结构的PDA显示出较强的关联能力,这是通过荧光光谱图进一步支持获得。
谢增辉[8](2020)在《磁性分子印迹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大鼠血浆和牛肝菌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子印迹技术(MIT)是源自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一门交叉技术,具有类似免疫学“抗原-抗体”的作用机理。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对目标化合物具有特异性识别,选择性吸附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液相色谱,传感器等众多领域。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槲皮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叶中,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通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野生食用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其含量远高于其他野生食用菌,拥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功效。本论文采用具有超顺磁性的核壳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分别以槲皮素和谷胱甘肽为模板分子,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分别制备了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和选择性吸附的新型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进行表征,并研究它们对模板分子的吸附性能。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用于选择性提取与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的代谢含量在本研究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磁固相萃取吸附剂,即以Fe3O4@Si O2为载体,槲皮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特异性吸附槲皮素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MMIPs进行表征。通过等温吸附、动力学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评价MMIPs的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其饱和吸附容量和吸附时间分别为17.9μmol/g和20 min,且对槲皮素显示出较高的选择性。在优化的条件下,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55.327 ng/m L和184.413 ng/m L,回收率和RSD分别为85.34~95.87%和3.36~6.59。我们成功将磁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MSPE-HPLC-UV)相结合用于大鼠血浆中槲皮素的富集、分离和检测,结果表明大鼠血浆中槲皮素的峰值和半衰期分别为1.5 h(32.310μg/m L)和3 h。本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可用于复杂基质中槲皮素的分离与检测,同时也为其他天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提供依据。二、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选择性分离和测定多种野生食用牛肝菌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在本研究中,制备了一种对谷胱甘肽具有特异性吸附的新颖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基于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作为磁固相萃取的吸附剂,我们将磁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MPSE-HPLC)用于9种野生食用牛肝菌提取物中谷胱甘肽的分离富集与检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进行表征。此外,通过等温吸附、动力学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对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MIPs对谷胱甘肽具有较高的选择性(kd=245.33 m L/g),吸附时间和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0 min和17.88μmol/g。在优化的条件下,10~300μ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7,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24.828μg/L和82.760μg/L。加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3.28~103.03%和2.77~5.11。我们成功将磁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MSPE-HPLC)应用于9种野生食用牛肝菌提取物中谷胱甘肽的检测,发现黄癞头牛肝菌中谷胱甘肽的含量最高(19.800 mg/g),黑牛肝菌中谷胱甘肽的含量最低(6.791 mg/g)。
张世锋[9](2020)在《低表面张力高粘度气溶胶压制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事故及涉核活动中,有可能产生放射性气溶胶污染。放射性气溶胶极易扩散,其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形成内照射造成不可修复的辐射伤害。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去除或控制放射性气溶胶,避免其扩散造成污染,是核事故应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雾化固定技术是目前放射性气溶胶净化中比较灵活、简便、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中具有高压制性能的气溶胶压制剂是雾化固定除尘技术中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分子设计合成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低表面张力高粘度气溶胶压制剂,并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聚合物分子链设计,以丙烯酰胺(Acrylamide)、丙烯酸(acrylic acid)和苯乙烯(Styrene)为共聚单体,通过微乳液聚合(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的方法制备出一种低表面张力同时兼备较高粘度的水性聚合物P(AM-co-AA-co-St)溶液。低表面张力的聚合物溶液对气溶胶粉尘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同时保持聚合物溶液高粘度特性,有利于对气溶胶粉尘的捕捉固定。本文通过红外、核磁、分子量测试、热分析以及形貌分析等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产物的聚合机理。同时分析了不同单体配比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和产物经冷冻干燥后断面的光学显微形貌,同时探讨了压制剂的最佳制备工艺。(2)以P(AM-co-AA-co-St)聚合物溶液做为气溶胶压制剂,系统研究讨论了其组成与表面张力、粘度以及与粉尘颗粒的作用关系。所制备的压制剂表面张力最低为55.276 mN/m,粘度最高为2502 mPa·s,同时分析了压制剂的改性机理。压制剂与模拟实验粉尘片的接触角测试表明:St含量越高的压制剂对粉尘颗粒的润湿性越好。压制剂与粉尘固化后的光学显微形貌测试表明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呈三维网状结构,且对不同粒径大小的粉尘均具备较好的固定性,同时对散落到物体表面的松散污染物也有较好的固定效果,防止了后续膜体处理过程粉尘从膜体散落而造成的二次污染。最后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压制剂在自然通风和不通风两种气溶胶发生环境下的压制率,在不通风的气溶胶发生环境中,压制剂的最高压制率为:η数浓度=89.09%,η质量浓度=93.15%;在自然通风的气溶胶发生环境中,压制剂的最高压制率为:η数浓度=94.13%,η质量浓度=99.77%。所制备的压制剂均可连续成膜,可剥离性较好,有利于粉尘废物的回收处理。
廖娟[10](2020)在《改性纳米ZnO光引发剂的光接枝与丙烯酸酯乳液光聚合》文中研究说明光聚合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技术,常被应用于均一的单相树脂和多相的分散体系的光固化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水性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光固化树脂中需要添加有机光引发剂,通常会引起裂解碎片的残留或向光固化涂层的表面迁移;乳液等“浑浊”体系在光聚合时通常会受到光辐射不均匀等影响,导致较低的单体转化率。本文通过改性纳米ZnO颗粒对其光引发性能加以应用,规避有机光引发剂带来的VOCs和氧阻聚作用,同时在紫外光下裂解出含ZnO结构的自由基,在光聚合的过程中接枝至高分子链上以改善涂层的综合性能;另外,为了获得较高单体转化率和良好的乳液性能,本文探讨了工艺条件对DAAM改性聚丙烯酸酯光聚合乳液的影响。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Darocur 1173)分别为“桥梁”和改性剂,对纳米ZnO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无机光引发剂(ZnO-TDI-1173 NPs),并将其添加至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中构成无机/有机复合涂层。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RD等手段对ZnO-TDI-1173 NPs和复合涂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Darocur 1173已成功接枝至ZnO NPs上,降低了纳米粒子的团聚程度;实时红外表明在Darocur 1173为改性剂、水为稀释剂的条件下,制备的改性ZnO的光引发效率最高,可达35%;对复合光固化涂层的分析结果显示,实时紫外监测到复合涂层的光固化过程为零级反应;添加量为0.4 wt.%的ZnO-TDI-1173 NPs在复合预聚物中既充当了无机纳米填料,又可作为光引发剂经化学键合至聚合链上,提高了光固化涂层的硬度、耐水性、热稳定性以及拉伸性能,同时还提出了ZnO-TDI-1173 NPs的光引发和光接枝机理;抗菌研究证实表面改性对ZnO纳米颗粒的抗菌性没有影响。以紫外光为光源,制备了DAAM改性的聚丙烯酸酯光聚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种类、用量与配比、光引发剂含量以及DAAM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DAAM的亲水性和稳定乳液作用,可选用两性乳化剂CO-436和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进行复配;当复配乳化剂的添加量与配比分别为20.0 wt.%和3/1,光引发剂Darocur 1173和DAAM的含量均为3 wt.%时,制备单体含量为30%的DAAM改性丙烯酸酯光聚合乳液的性能较好,且单体转化率可达83.27%。
二、丙烯酰胺微乳液聚合条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烯酰胺微乳液聚合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双羧基型阴离子单体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丙烯酰胺的定义及分类 |
1.2.1 聚丙烯酰胺的定义 |
1.2.2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
1.3 聚丙烯酰胺的聚合方法 |
1.3.1 水溶液聚合 |
1.3.2 反相乳液聚合和反相微乳液聚合 |
1.3.3 分散聚合 |
1.3.4 悬浮聚合 |
1.3.5 模板聚合 |
1.4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
1.4.1 聚丙烯酰胺在污水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4.2 聚丙烯酰胺在油田开采方面的应用 |
1.4.3 聚丙烯酰胺在造纸方面的应用 |
1.4.4 聚丙烯酰胺在煤炭浮选方面的应用 |
1.5 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 |
1.5.1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
1.5.2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
1.5.3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
1.5.4 两性聚丙烯酰胺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2.4 转化率测定 |
2.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
2.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
2.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过硫酸钾浓度对 PAM 特性粘数的影响 |
2.3.2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对PAM特性黏数的影响 |
2.3.3 V-50 浓度对PAM特性粘数的影响 |
2.3.4 pH值对PAM特性粘数的影响 |
2.3.5 最佳条件合成工艺 |
2.4 非离子PAM的红外光谱表征及APA的核磁氢谱表征 |
2.5 小结 |
第3章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APA)的合成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2.4 转化率测定 |
3.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
3.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
3.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
3.2.8 絮凝性能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过硫酸钾浓度对 P(AM-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3.3.2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对P(AM-APA)特性黏数的影响 |
3.3.3 V-50 浓度对 P(AM-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3.3.4 单体浓度对 P(AM-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3.3.5 APA的用量对P(AM-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3.3.6 pH值对P(AM-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3.3.7 最佳条件合成工艺 |
3.4 阴离子型聚合物P(AM-APA)的表征 |
3.5 絮凝性能的研究 |
3.5.1 P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
3.5.2 P(AM-APA)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
3.5.3 pH值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两性聚丙烯酰胺P(AM-DAC-APA)的合成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2.4 转化率测定 |
4.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
4.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
4.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
4.2.8 絮凝性能的研究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KPS浓度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4.3.2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对P(AM-DAC-APA)特性黏数的影响 |
4.3.3 V-50 浓度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4.3.4 单体浓度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4.3.5 功能单体的用量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4.3.6 DAC与 APA的摩尔比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4.3.7 初始温度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4.3.8 pH 值对 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
4.3.9 最佳条件合成工艺 |
4.4 两性聚合物P(AM-DAC-APA)的表征 |
4.5 絮凝性能的研究 |
4.5.1 P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
4.5.2 P(AM-DAC-APA)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
4.5.3 pH值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目前存在问题 |
5.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型半间歇式乳液聚合技术的研发及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聚合物纳米粒子概述 |
1.2.1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 |
1.2.2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应用 |
1.3 乳液聚合概述 |
1.3.1 微乳液聚合 |
1.3.2 细乳液聚合 |
1.3.3 半间歇微乳液聚合 |
1.4 乳液聚合制备PMMA纳米粒子概述 |
1.4.1 传统方法合成PMMA纳米粒子 |
1.4.2 半间歇微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纳米粒子 |
1.4.3 超声在纳米聚合物颗粒合成中的应用 |
1.4.4 超声在MMA聚合中的应用 |
1.5 丁腈橡胶概述 |
1.5.1 丁腈橡胶的合成 |
1.5.2 高性能HNBR概述 |
1.5.3 HNBR的制备 |
1.5.4 HNBR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半间歇乳液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粒子 |
2.1 概述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分析与测试 |
2.2.4.1 PMMA胶乳的粒径和粒度分布 |
2.2.4.2 PMMA的组成 |
2.2.4.3 分子量及其分布 |
2.2.4.4 胶乳p H值 |
2.2.4.5 PMMA颗粒的形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2 不同模式乳液聚合PMMA配方 |
2.3.3 不同分散模式制备PMMA纳米粒子 |
2.3.4 探头超声波辅助PMMA乳液聚合体系 |
2.3.5 超声波乳液聚合机理 |
2.3.6 TEM图像 |
2.3.7 SDS浓度对PMMA纳米粒子的影响 |
2.3.8 探头超声振幅对PMMA纳米粒子的影响 |
2.3.9 探头超声时间对PMMA纳米粒子的影响 |
2.3.10 反应温度对PMMA纳米粒子的影响 |
2.3.11 超声波反应温度对N_P、N和转化率的影响 |
2.3.12 不同聚合温度值下的分子量和p H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间歇乳液聚合制备丁腈橡胶纳米粒子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分析与测试 |
3.2.4.1 FT-IR |
3.2.4.2 ~1H NMR |
3.2.4.3 NBR胶乳的粒径和粒度分布 |
3.2.4.4 分子量及其分布 |
3.2.4.5 玻璃化转变温度 |
3.2.4.6 胶乳p H值 |
3.2.4.7 聚合转化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NBR胶乳分析 |
3.3.2 FT-IR和~1H NMR光谱分析 |
3.3.3 不同聚合条件对NBR微观性能的影响 |
3.3.4 NBR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和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2.4 分析与测试 |
4.2.4.1 聚合物的分离 |
4.2.4.2 电子显微镜分析 |
4.2.4.3 氢化度的测定 |
4.2.4.4 分子量及其分布 |
4.2.4.5 玻璃化转变温度 |
4.2.4.6 胶乳p H值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T-IR和~1H NMR光谱分析 |
4.3.2 TEM |
4.3.3 添加乳化剂对NBR加氢 |
4.3.4 乳化途径 |
4.3.5 单胶束和混合胶束的特性对加氢体系催化加氢的影响 |
4.3.6 催化途径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3)吴起油田X区复合纳米微球驱油体系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吴起油田X区概况 |
1.2.1 吴起油田X区储层特征研究 |
1.2.2 吴起油田X区油田生产动态分析 |
1.3 纳米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聚合物纳米微球研究现状 |
1.3.2 改性纳米微球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聚合物纳米微球合成及性能评价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 |
2.2.1 二元复合乳化体系复配 |
2.2.2 反相微乳液制备 |
2.3 聚合物纳米微球合成 |
2.3.1 实验装置及步骤 |
2.3.2 反应机理 |
2.3.3 制备工艺优化 |
2.4 聚合物纳米微球结构表征 |
2.4.1 聚合物纳米微球红外光谱 |
2.4.2 聚合物纳米微球粒径分析 |
2.5 聚合物纳米微球评价 |
2.5.1 聚合物纳米微球流变性 |
2.5.2 聚合物纳米微球耐盐性 |
2.5.3 聚合物纳米微球膨胀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合成及性能评价 |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合成 |
3.2.1 表面修饰机理 |
3.2.2 实验装置及步骤 |
3.2.3 制备工艺优化 |
3.3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结构表征 |
3.3.1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红外光谱 |
3.3.2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粒径分析 |
3.4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评价 |
3.4.1 改性前后二氧化硅亲疏水性对比 |
3.4.2 改性前后二氧化硅界面张力对比 |
3.4.3 改性前后二氧化硅接触角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微球复合调驱段塞优化研究 |
4.1 建立储层非均质模型 |
4.1.1 实验装置 |
4.1.2 驱油实验结果分析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微球复合调驱段塞现场应用 |
5.1 试验区概况 |
5.2 现场试验研究 |
5.2.1 试验井组选择 |
5.2.2 施工方案设计 |
5.2.3 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纺织品硬挺整理加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硬挺整理剂作用机理 |
1.3 硬挺整理剂的分类 |
1.3.1 天然高分子类硬挺剂 |
1.3.2 合成高分子类硬挺剂 |
1.3.2.1 聚乙烯醇类硬挺剂 |
1.3.2.2 氨基树脂类硬挺剂 |
1.3.2.3 氨基树脂复合硬挺剂 |
1.3.2.4 聚丙烯酸酯硬挺剂 |
1.4 纺织品硬挺整理方法 |
1.5 自由基乳液聚合方法 |
1.5.1 自由基聚合机理 |
1.5.2 自由基乳液聚合方法 |
1.5.2.1 乳液聚合 |
1.5.2.2 微乳液聚合 |
1.5.2.3 无皂乳液聚合 |
1.6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
1.6.1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
1.6.1.1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1.6.1.2 大分子链结构 |
1.6.1.3 支化和交联 |
1.6.1.4 材料缺陷和应力集中 |
1.6.1.5 温度 |
1.6.2 力学性能的表征 |
1.6.2.1 描述力学性能的基本物理量 |
1.6.2.2 常用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1.7 甜菜碱两性离子单体及聚合物概述 |
1.7.1 甜菜碱两性离子单体特性与分类 |
1.7.1.1 羧酸基甜菜碱 |
1.7.1.2 磺酸基甜菜碱 |
1.7.1.3 硫酸基甜菜碱 |
1.7.1.4 磷酸酯基甜菜碱 |
1.7.2 甜菜碱两性离子聚合物分类 |
1.7.2.1 甜菜碱两性离子均聚物 |
1.7.2.2 甜菜碱两性离子共聚物 |
1.7.3 甜菜碱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应用 |
1.7.3.1 生物医学 |
1.7.3.2 工业 |
1.7.4 甜菜碱两性离子对聚合物物理性能的影响 |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
1.8.1 研究意义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1.8.3 创新点 |
第二章 甜菜碱两性离子单体的合成及共聚物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1.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甜菜碱单体的合成与提纯 |
2.1.2.2 甜菜碱型共聚物的无皂乳液聚合 |
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1 季铵化产率的测定 |
2.2.2 共聚物乳液转化率和絮凝率的测定 |
2.2.3 共聚物乳胶颗粒粒径及分散性的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季铵化反应条件确定 |
2.3.1.1 反应温度对季铵化反应的影响 |
2.3.1.2 反应时间对季铵化反应的影响 |
2.3.1.3 溶剂对季铵化反应的影响 |
2.3.1.4 反应原料摩尔比对季铵化反应的影响 |
2.3.2 无皂乳液聚合条件确定 |
2.3.2.1 聚合反应温度对甜菜碱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2.3.2.2 聚合反应时间对甜菜碱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2.3.2.3 PVA种类及用量对甜菜碱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2.3.2.4 引发剂用量对甜菜碱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2.3.2.5 甜菜碱用量对甜菜碱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2.3.3 甜菜碱单体及其共聚物产物的表征 |
2.3.3.1 甜菜碱单体红外光谱图分析 |
2.3.3.2 共聚物红外光谱图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甜菜碱两性单体对聚物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2 测试与表征 |
3.2.1 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 |
3.2.2 共聚物薄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
3.3.2 共聚物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
3.3.2.1 甜菜碱含量 |
3.3.2.2 焙烘温度 |
3.3.2.3 焙烘时间 |
3.3.2.4 环境温度 |
3.3.4 聚合物薄膜贮存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甜菜碱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 |
4.1 实验部分 |
4.2 测试与表征 |
4.2.1 织物弯曲刚度测试 |
4.2.2 整理前后织物白度测试 |
4.2.3 整理前后织物表观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共聚物中甜菜碱单体的含量对织物硬挺性的影响 |
4.3.2 焙烘温度对织物硬挺性的影响 |
4.3.3 焙烘时间对织物硬挺性的影响 |
4.3.4 甜菜碱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用量对织物硬挺性的影响 |
4.3.5 环境温度对织物硬挺性的影响 |
4.3.6 硬挺整理后织物的贮存稳定性 |
4.3.7 整理后织物的外观表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 |
2.1.1 印染助剂 |
2.1.2 纸张助剂 |
2.2 乳化和乳液聚合 |
2.2.1 乳化 |
2.2.2 传统乳液聚合 |
2.2.3 其它乳液聚合方法 |
2.3 可聚合乳化剂参与的乳液聚合 |
2.3.1 可聚合型乳化剂的特点 |
2.3.2 可聚合型乳化剂的分类 |
2.3.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研究进展 |
2.4 研究思路 |
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规格 |
3.2.2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合成 |
3.2.3 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
3.2.4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苯丙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结构分析 |
3.3.2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CMC值 |
3.3.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对单体的乳化能力 |
3.3.4 苯丙乳液胶膜的耐水性 |
3.3.5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对苯丙乳液的胶膜静态接触角的影响 |
3.4 小结 |
4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仿蜡印整理剂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仿蜡印整理剂的制备 |
4.2.3 仿蜡印整理剂的应用 |
4.2.4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膜层、仿蜡印整理织物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乳化剂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特性的影响 |
4.3.2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手感的影响 |
4.3.3 仿蜡印整理剂整理后织物SEM分析 |
4.3.4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4.3.5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色变的影响 |
4.4 小结 |
5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印花黏合剂中的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核-壳型印花黏合剂的制备 |
5.2.3 涂料印花黏合剂的应用 |
5.2.4 丙烯酸酯聚合物和乳液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涂料印花黏合剂分析 |
5.3.2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储存稳定性影响 |
5.3.3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摩擦牢度的影响 |
5.3.4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结膜性能影响 |
5.4 小结 |
6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纸张防水剂中的应用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纸张防水剂的制备 |
6.2.3 纸张防水剂的应用 |
6.2.4 乳液和纸张特性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工艺条件对纸张防水剂用乳液特性的影响 |
6.3.2 乳化剂对纸张防水剂处理纸张的吸水率的影响 |
6.3.3 乳化剂对纸张防水剂处理纸张拒水性的影响 |
6.3.4 乳化剂对纸张干态强度的影响 |
6.3.5 乳化剂对纸张湿态强度的影响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6)超高开关比的盐响应智能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智能分离膜简述 |
1.3 智能分离膜的制备 |
1.3.1 整体型智能分离膜 |
1.3.2 复合型智能分离膜 |
1.4 智能分离膜的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
1.4.1 pH响应智能分离膜 |
1.4.2 温度响应智能分离膜 |
1.4.3 分子响应智能分离膜 |
1.4.4 光响应智能分离膜 |
1.4.5 电场响应智能分离膜 |
1.4.6 磁响应智能分离膜 |
1.4.7 离子响应智能分离膜 |
1.5 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盐响应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制备过程的优化 |
2.3.2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制备体系的光学照片 |
2.3.3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粒径分析 |
2.3.4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盐响应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PVDF多孔膜的制备及其盐响应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PVDF多孔膜的基本表征 |
3.3.2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的盐响应性能 |
3.3.3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的盐响应稳定性 |
3.3.4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的盐响应灵敏性 |
3.3.5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用于控制水传输的演示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4.1 论文总结 |
4.1.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4.1.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模板反相微乳液聚合法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物料 |
1.2 测量 |
1.3 阳离子疏水单体DOAB合成 |
1.3.1 N,N’-二甲基丙基丙烯酰胺的合成 |
1.3.2 DOAB的合成 |
1.4 阳离子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PDA)的合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分子设计用于PDA |
2.2 DOAB在反相微乳液分布 |
2.3 影响在模板的存在下进行反相微乳液聚合的因素 |
2.3.1 水相pH值 |
2.3.2 疏水性单体与模板的比例 |
2.3.3 疏水单体的含量 |
2.4 不同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 |
2.5 无机盐浓度对聚合物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 |
3 结论 |
(8)磁性分子印迹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大鼠血浆和牛肝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分子印迹技术 |
1.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
1.2 纳米MIPs的合成方法 |
1.2.1 沉淀聚合 |
1.2.2 乳液聚合 |
1.2.3 固相印迹 |
1.2.4 表面印迹技术 |
1.3 MIPs的应用 |
1.3.1 基于MIPs的免疫测定 |
1.3.2 MIPs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 |
1.3.3 MIPs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
1.3.4 MIPs在仿生纳米医学中的应用 |
2.本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2.1 研究意义 |
2.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用于选择性提取与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的代谢含量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合成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 |
2.2.4 合成Fe_3O_4@SiO_2复合粒子 |
2.2.5 制备Fe_3O_4@SiO_2-CH=CH_2 |
2.2.6 制备MMIPs和 MNIPs |
2.2.7 色谱条件 |
2.2.8 大鼠血浆样品的制备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MMIPs的制备 |
2.3.2 MMIPs的表征 |
2.3.3 吸附性能评价 |
2.3.3.1 等温吸附评价 |
2.3.3.2 动力学吸附评价 |
2.3.3.3 选择性吸附研究 |
2.3.3.4 解析时间的评价 |
2.3.4 方法学验证 |
2.3.5 MMIPs-HPLC-UV方法性能的比较 |
2.3.6 MSPE-HPLC-UV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的含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选择性分离和测定多种野生食用牛肝菌中谷胱甘肽的含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4 Fe_3O_4@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 |
3.2.5 Fe_3O_4@SiO_2-CH=CH_2的制备 |
3.2.6 MMIPs和 MNIPs的制备 |
3.2.7 色谱条件 |
3.2.8 多种野生食用牛肝菌样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MIPs的表征 |
3.3.2 吸附性能评价 |
3.3.2.1 等温吸附性能评价 |
3.3.2.2 动力学吸附性能评价 |
3.3.2.3 选择性性能评价 |
3.3.2.4 解析时间的评价 |
3.3.3 方法学验证 |
3.3.4 MSPE-HPLC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3.3.5 真实样品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低表面张力高粘度气溶胶压制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气溶胶概述 |
1.1.1 气溶胶来源 |
1.1.2 气溶胶分类 |
1.1.3 气溶胶理化性质 |
1.1.4 气溶胶危害 |
1.2 放射性气溶胶 |
1.2.1 放射性核素性质 |
1.2.2 放射性气溶胶来源 |
1.2.3 放射性气溶胶危害 |
1.3 气溶胶净化研究进展 |
1.3.1 气溶胶净化技术 |
1.3.2 两亲水溶性聚合物 |
1.3.3 两亲水溶性聚合物溶液在气溶胶压制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1.4.1 课题意义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3 课题的创新点 |
2 P(AM-co-AA-co-St)型气溶胶压制剂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表征方法 |
2.2 P(AM-co-AA-co-St)型气溶胶压制剂的合成 |
2.2.1 高分子乳化剂的制备 |
2.2.2 P(AM-co-AA-co-St)型气溶胶压制剂的制备 |
2.3 P(AM-co-AA-co-St)聚合物的表征 |
2.3.1 聚合物红外光谱测试 |
2.3.2 聚合物核磁测试 |
2.3.3 聚合物DSC测试 |
2.3.4 聚合物TG测试 |
2.3.5 聚合物分子量测试 |
2.3.6 聚合物光学显微形貌测试 |
2.4 测试结果与讨论 |
2.4.1 聚合物红外分析 |
2.4.2 聚合物核磁分析 |
2.4.3 聚合物DSC分析 |
2.4.4 乳液聚合机理分析 |
2.4.5 聚合物TG分析 |
2.4.6 聚合物分子量分析 |
2.4.7 聚合物光学显微形貌分析 |
2.4.8 产物合成工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P(AM-co-AA-co-St)型气溶胶压制剂性能研究 |
3.1 实验原料、仪器及表征方法 |
3.2 P(AM-co-AA-co-St)型气溶胶压制剂应用性研究 |
3.2.1 气溶胶压制剂的表面张力测试 |
3.2.2 气溶胶压制剂的粘度测试 |
3.2.3 气溶胶压制剂与PTI粉尘动态接触角测试 |
3.2.4 气溶胶压制剂与PTI粉尘固化后的光学显微形貌测试 |
3.2.5 气溶胶压制剂固化效果及成膜性测试 |
3.2.6 气溶胶压制剂雾化压制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气溶胶压制剂的表面张力分析 |
3.3.2 气溶胶压制剂的粘度分析 |
3.3.3 气溶胶压制剂与PTI粉尘动态接触角分析 |
3.3.4 气溶胶压制剂与PTI粉尘固化后的光学显微形貌分析 |
3.3.5 气溶胶压制剂固化效果及成膜性分析 |
3.3.6 气溶胶压制剂雾化压制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改性纳米ZnO光引发剂的光接枝与丙烯酸酯乳液光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纳米ZnO |
1.2.1 纳米ZnO概述 |
1.2.2 纳米ZnO在光引发剂方面的研究 |
1.2.3 纳米ZnO的改性 |
1.3 光聚合 |
1.4 UV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
1.4.1 UV水性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UV-WPUA)的改性 |
1.4.2 光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1.5 光引发微乳液聚合制备丙烯酸酯聚合物 |
1.5.1 微乳液聚合及其分类 |
1.5.2 乳化剂 |
1.5.3 光引发微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改性ZnO的制备及在复合涂层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纳米ZnO颗粒的制备 |
2.2.4 改性纳米ZnO颗粒的合成 |
2.2.5 改性纳米ZnO/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涂层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红外测试 |
2.3.2 固体紫外光谱测试 |
2.3.3 扫描电镜和能谱测试 |
2.3.4 Zeta电位测试 |
2.3.5 X射线衍射光谱测试 |
2.3.6 热重测试 |
2.3.7 紫外固化动力学测试 |
2.3.8 凝胶率、吸水率和水接触角测试 |
2.3.9 光固化涂层性能 |
2.4 改性ZnO光引发剂的表征 |
2.4.1 红外和EDS分析 |
2.4.2 固体紫外光谱分析 |
2.4.3 热稳定性(TG)分析 |
2.4.4 Zeta电位分析 |
2.4.5 SEM和 XRD分析 |
2.5 模拟实时红外监测改性ZnO颗粒的光引发效率 |
2.5.1 不同改性剂对改性ZnO NPs光引发效率的影响 |
2.5.2 不同稀释剂对改性ZnO颗粒光引发效率的影响 |
2.6 ZnO-TDI-1173 NPs的光固化动力学研究 |
2.7 ZnO-TDI-1173 NPs光引发机理 |
2.8 ZnO-TDI-1173 NPs/WPUA复合涂层的表征 |
2.8.1 红外光谱分析 |
2.8.2 ZnO-TDI-1173 NPs/WPUA涂层的形态结构 |
2.8.3 ZnO-TDI-1173 NPs含量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
2.8.4 固化膜热稳定性分析 |
2.8.5 复合涂层的机械性能 |
2.8.6 抗菌特性分析 |
2.8.7 比色变化分析 |
2.9 ZnO-TDI-1173 NPs/WPUA光聚合机理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聚合制备DAAM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1 固含量的测定 |
3.3.2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
3.3.3 凝聚率的测定 |
3.3.4 微乳液透光率的测定 |
3.3.5 钙离子稳定性的测定 |
3.4 光引发制备丙烯酸酯微乳液合成工艺探究 |
3.4.1 乳化剂种类影响 |
3.4.2 乳化剂用量的影响 |
3.4.3 乳化剂配比的影响 |
3.4.4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
3.4.5 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用量的影响 |
3.4.6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实验条件 |
3.4.7 最佳实验条件的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丙烯酰胺微乳液聚合条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双羧基型阴离子单体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及研究[D]. 王伟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型半间歇式乳液聚合技术的研发及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D]. 郭宗磊.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3]吴起油田X区复合纳米微球驱油体系研究与应用[D]. 袁有金.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纺织品硬挺整理加工中的应用[D]. 夏浩宇. 东华大学, 2021(01)
- [5]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D]. 陈八斤. 浙江大学, 2020(05)
- [6]超高开关比的盐响应智能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阿强. 苏州大学, 2020(02)
- [7]模板反相微乳液聚合法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J]. 张丽华.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0(10)
- [8]磁性分子印迹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大鼠血浆和牛肝菌中的应用[D]. 谢增辉.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9]低表面张力高粘度气溶胶压制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世锋.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10]改性纳米ZnO光引发剂的光接枝与丙烯酸酯乳液光聚合[D]. 廖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甜菜碱论文;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论文; 纳米粒子论文; 科学论文; 微乳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