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形牙龈切除治疗根分叉病变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冯杨,张爽,刘亚杰[1](2021)在《牙周系统治疗对安康地区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状况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牙周系统治疗对安康地区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安康地区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行牙周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PD、AL、SB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系统治疗可有效减轻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口腔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
申庸凡,徐薇,张超,路立花,王超[2](2021)在《牙半切除术联合固定桥修复对重度根分叉病变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牙半切除术联合固定桥修复对重度根分叉病变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重度根分叉病变患者50例,均行牙半切除术联合固定桥修复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咬合状况、咀嚼功能、生活质量,观察临床疗效并作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患者PLI、mBI、PD、HPD、AL、OT、BFDB、前牙覆盖、前牙咬合、探诊出血率均低于治疗前,MABF/MMF、咀嚼效率、咀嚼能力、积极感受、美观程度、总体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患者PLI、mBI、PD、HPD、AL、OT、BFDB、前牙覆盖、前牙咬合、探针出血率均低于治疗后24h,MABF/MMF、咀嚼效率、咀嚼能力、积极感受、美观程度、总体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后24h,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咀嚼效率恢复时间为(19.48±1.12)d。50例患者,治疗失败2例,治疗成功48例,治疗成功率96.00%,对患者进行随访,无复发病例发生。结论:牙半切除术联合固定桥修复应用于重度根分叉病变治疗中,可显着改善患者牙周病变,促进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何洋,侯振伟,刘娜[3](2020)在《口炎清颗粒配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疗效及对龈沟液炎性介质和口腔微生态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口炎清颗粒配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疗效及对龈沟液炎性介质和口腔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10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根向复位瓣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炎清颗粒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龈沟液炎症因子、口腔致病菌群检出率的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垂直探诊深度(VPD)、临床附着水平(CAL)、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及龈沟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唾液中福赛坦菌(Tf)、聚合梭杆菌(Fn)、伴放线菌杆菌(Aa)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g)检出率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27/3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根向复位瓣术治疗基础上,加用口炎清颗粒可显着提高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有效率,改善牙周相关指标,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龈沟液中炎性介质,改善口腔微生态有关。
项钊,张纲,梁爽,黄君杰,谭颖徽[4](2020)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系统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牙周系统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诊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在牙周系统治疗(牙周基础治疗、牙周手术治疗和牙周支持治疗)前,牙周系统治疗后1、3、6个月采用Florida探针检查并记录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TM)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周系统治疗6个月后,BOP、CAL、PD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TM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与6个月对比,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经牙周系统治疗后临床疗效良好且稳定。
许乐檬[5](2019)在《牙周生物学宽度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患牙临床牙冠过短是口腔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有外伤龋坏导致的残根、残冠以及牙龈覆盖牙冠过多导致的美学问题,这些患者在进行最终修复时通常需要牙冠延长术(crown lengthening surgery,CLS)进行干预。CLS应用的最重要的原理是通过牙龈修整以及牙槽骨修整重新获得稳定的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BW)(本论文最终定稿时,生物学宽度的定义已经更新为塉顶上附着组织,考虑到在论文开始写作以及本研究进行时此定义还没有更新,另外生物学宽度的定义更易被人接受,遂在整篇论文内仍使用原定义),在为后期修复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保证固位和美学效果的同时,避免对BW造成持续性损伤。为保证术后效果,现行的CLS的方法要求术后新龈缘的位置距离修整过的牙槽嵴顶(alveolar crest,AC)的距离至少需要3mm,其中包括2mm的BW以及1mm的龈沟深度(sulcus depth,SD)。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即对所有拟行CLS的患者进行手术时遵循同样的标准,经过相同时间的恢复期,在准备进行最终修复时,患者表现出了不同的预后,有些患者的龈缘位置可以满足对于BW的保护以及修复体边缘位置的要求,有些患者的龈缘位置则过于向冠方延伸,造成临床牙冠仍然过短无法满足修复的要求。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牙周和修复科的医师,也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到国外对于这个问题也在进行不断的研究,但相关报道的结果并不一致,对待此问题的观点差异较大,而国内对此的研究也并不多见。在以往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中,似乎有一种共识,即牙龈生物型(gingival biotype,GB)对涉及到牙龈切除的相关手术的术后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我们拟对牙龈生物型对BW以及CLS后龈缘的位置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初步探索不同患者在行使CLS时遵循了相同操作标准,而术后龈缘位置有所差异的原因,是否是由于不同的牙龈生物型本身术后牙龈组织恢复的过程不同,亦或是不同牙龈生物型的BW也存在差异,进而在术后牙龈恢复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BW的数值作为CLS术中操作的主要依据,对术后的效果不言而喻,而如何在术前准确的获得患者BW的数据显得尤为重要。对于BW的测量方法,国内外的学者均进行了大量研究,传统的方法有通过尸体取材制作切片后观察测量,或使用牙周探针测量龈沟底至AC的距离。而这些方法均不能做到在术前无创对患者的BW进行测量,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口腔各个领域应用已久,通过CBCT测量受试牙釉质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同一切面AC的距离来获取BW的数据是否与现行测量方法一致,也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本研究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所有受试牙均使用牙周探针在术中测量其BW的数值,同时在术后3个固定时间点(CLS术后1月、术后3月以及术后6月)测量其龈缘冠向位移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后,观察不同牙龈生物型的受试牙在CLS后固定时间点龈缘冠向位移量的变化是否有差异以及不同牙龈生物型受试牙的龈缘在CLS术后最终稳定的时间点,同时观察不同牙龈生物型的受试牙BW数值是否有差异;2.其他因素,如上下牙位区别是否会对CLS术后龈缘位置变化造成影响。3.所有受试牙在CLS术前均行CBCT检查,使用CBCT匹配的软件测量其BW的数值,比较使用牙周探针测量BW和使用CBCT测量BW的2种方法的一致性。通过以上的观察结果得出一定结论,为CLS的临床操作及预后提供参考及建议。方法:经过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后,选取拟行CLS的27例患者(年龄:37.59±13.71岁,性别:13例男性,14例女性),共40颗患牙(前牙14颗,后牙26颗;上牙16颗,下牙24颗),按现行通用标准将患者分为薄牙龈生物型(13例,年龄:40.23±15.01岁,性别:5例男性,8例女性,21颗患牙)和厚牙龈生物型(14例,年龄:35.14±11.87岁,性别:8例男性,6例女性,19颗患牙)2组,所有受试牙术前均行CBCT检查,术中使用牙周探针测量其BW以及SD,并且分别于术后1、3、6个月测量受试牙龈缘冠向移位量,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受试牙正中位点与邻接位点于术后3个时间点龈缘冠向位移量比较结果如下:二者术后1月(1.11±0.18vs1.25±0.20mm,P=0.00)、术后3月(1.28±0.30vs1.55±0.28mm,P=0.00)和术后6月(1.37±0.33vs1.61±0.26 mm,P=0.0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中位点龈缘冠向位移量明显小于邻接位点。2.薄牙龈生物型与厚牙龈生物型术后龈缘冠向位移量在各个时间点结果比较如下:术后1月(1.18±0.17vs1.23±0.11mm,P=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1.27±0.15vs1.68±0.14mm,P=0.00)、6月(1.32±0.14vs1.76±0.12mm,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薄牙龈生物型表现出更少的术后龈缘冠向位移量。3.薄牙龈生物型术后龈缘冠向位移量在术后3个时间点结果比较如下:术后1月与3月(1.18±0.17vs1.27±0.15mm,P=0.09)、术后3月与6月(1.27±0.15vs1.32±0.14 mm,P=0.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厚牙龈生物型术后龈缘冠向位移量在各个时间点结果比较如下:术后1月与3月相比(1.23±0.11vs1.68±0.14mm,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龈缘冠向位移量与术后1月相比更大,但术后3月与6月相比(1.68±0.14vs1.76±0.12mm,P=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所有受试牙在CLS术后3个固定时间点颊侧位点与舌侧位点龈缘冠向位移量比较结果如下:在CLS术后1月(1.20±0.16vs1.20±0.16mm,P=0.82)、术后3月(1.48±0.23vs1.44±0.31mm,P=0.54)以及术后6月(1.57±0.24vs1.50±0.31mm,P=0.29)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上牙与下牙在CLS术后3个固定时间点龈缘冠向位移量比较结果如下:其中在CLS术后1月(1.20±0.16vs1.20±0.12mm,P=0.90)、术后3月(1.46±0.23vs1.47±0.29mm,P=0.94)以及术后6月(1.50±0.24vs1.58±0.29mm,P=0.38)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使用牙周探针测量薄、厚牙龈生物型的BW(1.49±0.19vs1.80±0.21mm,P=0.00)以及SD(1.93±0.28vs2.24±0.41mm,P=0.00)的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两种测量BW的方法上无论是所有受试牙总体比较还是进一步分为薄厚牙龈生物型2组后所获得的结果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受试牙(1.64±0.26vs1.69±0.20mm,P=0.11),薄牙龈生物型(1.49±0.19vs1.57±0.12mm,P=0.07),厚牙龈生物型(1.80±0.21vs1.87±0.18mm,P=0.61)]。8.测量前牙与后牙的BW(1.59±0.15vs1.67±0.29mm,P=0.42)以及SD(2.00±0.28vs2.11±0.43mm,P=0.44)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CLS术后正中位点与邻接位点龈缘冠向位移量不同,前者明显小于后者。2.CLS术后颊舌侧位点与上下牙位置的区别并不是龈缘位置变化的影响因素。3.CLS术后薄牙龈生物型与厚牙龈生物型龈缘冠向位移量在3月开始表现出差异,并且在术后6月的差异更加明显。4.薄牙龈生物型在术后1月牙龈冠向移位趋于稳定,厚牙龈生物型在术后3月牙龈冠向移位趋于稳定。5.薄牙龈生物型与厚牙龈生物型的BW以及SD确有差异,薄牙龈生物型的BW以及SD均小于厚牙龈生物型的BW以及SD。6.使用CBCT测量所得BW的数据与使用牙周探针测量所得BW的数据一致。
闫景[6](2019)在《低水平激光对牙周炎细胞模型表达骨膜蛋白及Ⅰ型胶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体外培养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HGF),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脂多糖(L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牙龈成纤维细胞建立牙周炎细胞模型,采用不同能量密度低水平激光(Low Lever Light Therapy,LLLT)照射牙周炎细胞模型,通过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骨膜蛋白和Ⅰ型胶原表达量的变化,研究LLLT对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寻找低水平激光发挥作用的最佳参数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1.组织块法提取原代牙龈成纤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细胞来源。2.Real-time PCR法检测Pg.LPS刺激HGF后24h内IL-6的mRNA表达的情况,以及2h、4h、6h、12h、24h时间点骨膜蛋白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3.能量密度为2J/cm2、4J/cm2、8J/cm2的650nm低能量激光照射牙周炎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4.Real-time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用于检测LLLT作用下细胞内骨膜蛋白和Ⅰ型胶原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确定激光作用的最佳参数,在最佳参数设定下,加入通路抑制剂SIS3,ELISA法检测两种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组织块法可成功提取牙龈成纤维细胞,显微镜下细胞形态为星形或长梭形。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组分显示:细胞抗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抗角蛋白染色阴性。2.Real-time PCR检测结果示:Pg.LPS刺激后IL-6表达显着增加,HGF处于炎症状态。在2h、4h、6h、12h骨膜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2h表达量最低(p<0.05)。在6h、12h Ⅰ型胶原的表达均较低(p<0.001);12h后两种蛋白的表达随时间增加。3.MTT实验结果表明:与牙周炎组相比,能量密度为2J/cm2、4J/cm2、8J/cm2时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均明显增加(p<0.05),能量密度为4J/cm2时增殖率最高(p<0.001)4.Real-time PCR结果表明:LLLT照射后骨膜蛋白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高于牙周炎组(p<0.05),能量密度为4J/cm2时,HGF表达骨膜蛋白和Ⅰ型胶原最高(p<0.01);ELISA结果显示:与牙周炎组相比,LLLT照射后,Ⅰ型胶原含量增加(p<0.05)。当能量密度设定为4 J/cm2时,骨膜蛋白和Ⅰ型胶原表达量最高(p<0.01)。加入通路抑制剂SIS3后,骨膜蛋白和Ⅰ型胶原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1.组织块法可成功培养原代牙龈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较快,对干预反应好,能满足实验需求。2.2ug/ml Pg.LPS能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大量分泌炎症因子,成功建立牙周炎细胞模型。牙周炎细胞模型中,骨膜蛋白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整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炎症刺激后早期炎症破坏占优势,随时间延长组织修复愈合占优势。3.与单纯牙周炎细胞组相比,在一定的激光参数范围内(2-8J/cm2),LLLT能促进牙周炎细胞模型增殖,在激光参数设定为650nm、4J/cm2时,能最大程度促进细胞增殖。4.在基因水平,能量密度范围在2-8J/cm2,650nm的低能量激光刺激骨膜蛋白和Ⅰ型胶原分泌。在激光参数设定为650nm、4J/cm2时,无论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能最大程度促进骨膜蛋白和Ⅰ型胶原分泌,且低水平激光可以通过TGF-β/smad3信号通路促进两种蛋白分泌。
邱曼菲[7](2019)在《下颌磨牙半切除术后不同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下颌磨牙半切除术后不同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扩大牙半切除术后修复的适用范围,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从而增加下颌磨牙牙根的保存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就诊于我院口腔修复科的被诊断为适合行下颌磨牙半切除术的病例,共23例(下颌第一磨牙19例,下颌第二磨牙4例,共23颗患牙),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在3377岁,平均年龄56岁。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签订知情同意书。23颗患牙在行牙周基础治疗后行半牙切除术,并对未行根管治疗或根管治疗不完善的保留牙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待病变区牙槽骨吸收稳定及牙龈愈合后,对患牙进行桩核、冠桥、覆盖义齿等修复。随访观察324个月,采用成功、失败判断其临床效果。成功:咀嚼功能良好,无食物嵌塞等问题,患者满意;修复体稳固,边缘密合,邻接良好,无松动脱落等现象;保留牙根无明显松动,周围牙龈无明显红肿或退缩,无明显牙周袋;X线片显示保留牙根牙周膜间隙正常,根尖无透射影,病变拔牙区牙槽骨密度增加。失败:患者自觉患牙明显不适,咀嚼功能差,出现食物嵌塞等问题,患者不太满意;修复体松动脱落;牙根松动或暴露,牙龈红肿或退缩,深牙周袋;X线片显示保留牙根牙周膜间隙明显增宽,根尖低密度透射影,病变拔牙区牙槽骨明显吸收。结果:23颗患牙在经过半牙切除术及根管治疗术,牙周组织恢复正常后行桩核,冠桥,覆盖义齿等不同修复,随诊324个月后23颗患牙22颗成功,成功率达95.65%,表现为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咀嚼功能良好,修复体边缘密合,固位良好,牙龈无红肿、退缩,无明显牙周袋,保留牙根无明显松动,X线片显示保留牙根牙周膜间隙正常,无根尖阴影,病变区牙槽骨密度增加。患者对修复治疗效果满意。1颗患牙失败,修复三个月后出现咬合痛,经检查发现创伤,牙根I°松动,X线示牙周膜间隙增宽,经调后逐渐恢复。结论:下颌磨牙半切除术后采用桩核,冠桥,覆盖义齿等不同修复方法均能延长牙根的使用寿命,减少牙槽骨吸收并提高患者咀嚼功能。
陈欣,刘伟淞,徐会[8](2017)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各33例。对照组施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治疗,观察组施行牙龈切除术+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术后3个月,观察统计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牙周相关指标[垂直探诊深度(VPD)、角化龈宽度(WKG)、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临床附着水平(CAL)、牙龈出血指数(SBI)]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0.91%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6%远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VPD、PLI及SBI水平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牙龈切除术、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显着降低垂直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牙龈出血指数,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李瑞兰,李继红[9](2017)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中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行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对照组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两组颊侧根分叉位点测量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观察组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附着丧失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着高于对照组(73.5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度根分叉病变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疗效可靠,术后恢复较高,有助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李燕茹,李薇[10](2017)在《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疗Ⅲ°根分叉病变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析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疗Ⅲ°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Ⅲ°根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口腔组织补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患牙探诊出血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探诊出血率为(15.34±0.23)%,对照组探诊出血率为(17.86±0.25)%,两组探诊出血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探诊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探诊深度为(2.91±0.18)mm,对照组探诊深度为(3.89±0.26)mm,两组探诊深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附着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附着水平为(4.89±0.28)mm,对照组附着水平为(4.92±0.38)mm,两组附着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疗Ⅲ°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较为显着,有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作用。
二、“U”形牙龈切除治疗根分叉病变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形牙龈切除治疗根分叉病变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牙周系统治疗对安康地区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口腔状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
2.4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2)牙半切除术联合固定桥修复对重度根分叉病变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治疗方法: |
1.3.2 临床牙周指标评价: |
1.3.3 咬合状况评价: |
1.3.4 咀嚼功能评价: |
1.3.5 生活质量评价: |
1.3.6 临床疗效评价: |
1.3.7 随访: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牙周指标比较: |
2.2 患者治疗前后咬合状况比较: |
2.3 患者治疗前后咀嚼功能比较: |
2.4 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
2.5 临床疗效: |
2.6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3)口炎清颗粒配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疗效及对龈沟液炎性介质和口腔微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2组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比较 |
2.2 2组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2.3 2组治疗前后口腔致病菌群检出率比较 |
2.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
2.5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 论 |
(4)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系统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牙周基础治疗 |
1.2.2 手术治疗 |
1.2.3 牙周支持治疗 |
1.3 指标观察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5)牙周生物学宽度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一 牙冠延长术后龈缘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实验器材 |
2 方法 |
2.1 数据采集方法 |
2.2 治疗过程 |
2.3 检查评估时间点及检查员校准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临床及影像学锥形束CT检测生物学宽度一致性的对比分析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实验器材 |
2 方法 |
2.1 数据采集方法 |
2.2 检查员校准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病例报告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低水平激光对牙周炎细胞模型表达骨膜蛋白及Ⅰ型胶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牙周炎细胞模型建立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主要设备和仪器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试剂配制 |
1.1.4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HGF原代培养 |
1.2.2 鉴定细胞来源 |
1.2.3 Pg.LPS对 HGF表达IL-6 的影响 |
1.2.4 Pg.LPS对 HGF表达骨膜蛋白和I型胶原的影响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LLLT对牙周炎细胞模型表达骨膜蛋白及I型胶原的影响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主要设备和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试剂配制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不同能量密度LLLT对 HGF增殖率的影响 |
2.2.2 不同能量密度LLLT对 HGF表达骨膜蛋白和I型胶原的影响 |
2.3 LLLT和通道抑制剂共同作用对HGF表达骨膜蛋白和I型胶原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低水平激光在牙周病中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下颌磨牙半切除术后不同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方法 |
3.术后修复步骤 |
4.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基础治疗 |
1.3.2 对照组 |
1.3.3 观察组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
2.2 两组手术前后牙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2.4 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 |
3 讨论 |
(9)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颊侧根分叉位点测量 |
1.3.2 临床疗效评估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牙周治疗指标比较 |
2.2 临床疗效比较 |
3 讨论 |
(10)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疗Ⅲ°根分叉病变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患牙探诊出血率对比 |
2.2两组治疗前后探诊深度对比 |
2.3 两组治疗前后附着水平对比 |
3 讨论 |
四、“U”形牙龈切除治疗根分叉病变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牙周系统治疗对安康地区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状况的影响[J]. 冯杨,张爽,刘亚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16)
- [2]牙半切除术联合固定桥修复对重度根分叉病变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J]. 申庸凡,徐薇,张超,路立花,王超.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3)
- [3]口炎清颗粒配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疗效及对龈沟液炎性介质和口腔微生态的影响[J]. 何洋,侯振伟,刘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30)
- [4]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系统治疗的临床研究[J]. 项钊,张纲,梁爽,黄君杰,谭颖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0(01)
- [5]牙周生物学宽度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研究[D]. 许乐檬.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6]低水平激光对牙周炎细胞模型表达骨膜蛋白及Ⅰ型胶原的影响[D]. 闫景.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下颌磨牙半切除术后不同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D]. 邱曼菲.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8]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根分叉病变疗效观察[J]. 陈欣,刘伟淞,徐会. 中国现代医生, 2017(32)
- [9]牙龈切除术联合根向复位瓣术在Ⅲ度根分叉病变中的疗效观察[J]. 李瑞兰,李继红. 中国医疗美容, 2017(04)
- [10]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疗Ⅲ°根分叉病变疗效分析[J]. 李燕茹,李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