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80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论文文献综述)
郑竟放[1](2019)在《襄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农业长期以来所处的弱势地位,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必由之路,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襄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有助于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农民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的主要参与者,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将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显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以农村地区的新发展带动襄城县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襄城县基本形成了东部优质粮、北部优质烟、中部绿色菜、西部规模养殖的四大块状农业产业带。本文通过对襄城县四大块状农业产业带建设现状的实地调研,结合问卷调查,发现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襄城县农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仍不能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的需要,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加大,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带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同时,深入探究形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借鉴国内外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襄城县县情,有针对性的提出继续推进襄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的若干对策:切实转变观念,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农业政策,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结构,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的中心任务,造就大批合格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者,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稳定农业生产的大环境,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对现代农业产业带的支持力度,强化质量与品牌意识,强力推进质量兴农与品牌兴农建设,健全优势农产品风险保障体系。总而言之,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襄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问题,以农业产业带建设为核心,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下大力气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全面助力襄城县经济社会发展。
朱慧[2](2019)在《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因此,大力培养一支技术过硬、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为破解人才瓶颈制约的一个重要抓手。本研究从以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为基础,重点从培训主体、手段、内容、成效等四个方面对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进行剖析,并通过实地调研对新型职业农民在支持政策、培训模式、培训内容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同时重点查摆了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培训人数太少、培训方式落后、内容单一空洞、对农民参与培训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从政府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培训资源匮乏、培训管理不规范等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完善资源配置、加强培训管理等三个大点,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运行机制、出台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拓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投入渠道、多渠道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加强双师型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做好需求分析丰富培训内容、根据农民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和形式、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监督监管等八个小点的对策。
王峰[3](2017)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建设现状探析 ——以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为例》文中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和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从总体上讲持续稳定向好,但诸如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瘦肉精、毒豆芽、镉大米、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农产品安全恶性事件却仍时有发生,使许多不知情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无端伤害,社会影响极坏。如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防范和事故应急处置,已成为当前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通过对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建立追溯体系离不开法律支持、政府推动、企业配合、消费者参与、各种检测和信息技术支撑。目前国内追溯体系在许多方面尚不完善,如未能实现通识共享,“碎片化”状态明显,前期试点与后期推广衔接不畅等。近年来,汉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管理、监测检验、执法监管和产品认证体系不断完善,并在实施和推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动物防疫标识与溯源系统和传统纸质追溯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但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实证研究,我们清楚地看到,汉台区追溯监管体系建设仍面临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农业标准化水平较低、追溯规制不健全、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信息完整性真实性难以保障、引导激励机制不健全和消费者认知程度低等方面。当前,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应以责任追溯为核心,加快构建产品物流、执法监管与信息传递同步,集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控制、品牌化营销、信息化服务和程序化执法于一体的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首先要制定专门法律法规,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确定追溯对象,明确核心追溯信息、操作规范和实施时限,以法律强制力加速建设步伐。其次,要统一追溯体系,建立全国统一追溯系统和中心数据库,统一追溯标准和编码规则,研发适用的信息载体,各级建立监管部门、推广机构、企业、技术单位“四位一体”的领导协作机制。第三,要实行梯次推进,地方层面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依托国家平台实现产品追溯全国一体化;国家层面可适时启动生猪及其肉制品强制追溯,探索优化追溯体系功能结构,逐步向果蔬、水产品等领域拓展。第四,要强化帮扶指导,加大对追溯企业的培训指导和政策资金扶持。第五,农业、食药监管部门共享追溯信息,密切协作配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构建协作联动、社会共治的长效机制。第六,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发布追溯管理信息,曝光典型案例,畅通网站、手机、终端机等查询渠道,增强消费认知,实现优质优价,确保可追溯持续运行。
邹牧骏[4](2015)在《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保障,维系了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我国相继出现了多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业内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包括“毒大米、瘦肉精、毒面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成了当前主要任务。十八大以来,湖南省也随中国经济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的新阶段,紧跟全面深化改革的步调。目前湖南省现阶段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了目前政府工作重中之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湖南省农产品的竞争力,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提高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湖南省实现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主要以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为研究内容,阐述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现状,剖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启示,提出包括加强产地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加强生产经营者道德观念,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等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毛晓丹[5](2014)在《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发展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循环经济作为重要举措与方向,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对社会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农业产业是与生态建设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基础性产业,受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影响最大。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同时还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上取得重大进展,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这对于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是落实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也是湖北省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剖析湖北省农业产业发展,在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湖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继而根据区域特征分区建议选择使用不同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并深入分析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参与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构建了一套支撑体系框架,以促进湖北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态学和经济学规律的指导下,促使湖北省高效科学的利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推动湖北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进程,实现农业经济与自然生态两大系统的和谐统一。全文一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提出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全面探讨农业循环经济的三大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内涵、主要特征和运行模式,形成研究工作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湖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在搜集湖北省经济和农业发展的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具有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基本条件充分的内部优势因素,存在经济实力较弱、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有效劳动力等内部劣势因素,迎来了国家出台惠农政策、湖北省推进11项重大工程、实施“六大行动”的外部机遇因素,面临着要进一步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等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所带来的压力。指出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级政府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保障的制度工作正在逐步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迅速推广;通过转变生产方式,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但是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深入开展,存在的问题也越加明显:农民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不深,参与意识不强;湖北省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缺乏有效的社会化支持;农业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有待提高;重视“循环”而忽视“经济”;缺乏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体系。第四章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采取Delphi法构建了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对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发展效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综合值由2002年的“差”上升到2011年的“良好”,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年之前的停滞发展阶段,该阶段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综合评价值3.5334,为十年间的最低;第二阶段是2003年—2007年间的缓慢发展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综合效益有小幅升高,综合效益评价值由2002年的3.5334增长至2007年的5.4418,年均增幅38.2%;第三阶段是2008年至2011年的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效益得到快速提升,且增长幅度较大。综合效益评价值由2007年的5.4418增长至2011年的7.4847,年均增幅51.1%。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2-2011年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2011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是2002年的1.87倍,年均提升速率为6.45%。其中,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强的是资源循环利用因素,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也发挥了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而湖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资源减量投入因素和资源环境安全因素,它们所发挥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弱,成为制约湖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障碍因素诊断结果表明:资源减量投入因素是影响2011年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其障碍度为24.06%,其次为资源环境安全因素,障碍度为19.12%,接着为资源循环再利用因素(9.73%),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障碍度最小(5.79%)。第五章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区模式研究。在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将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分为农业副产物循环利用模式、立体复合型模式、农产品深加工循环产业链模式、农村生态家园模式和多产业结合循环农业园区模式5种类型,共包括14种模式。并根据农业资源条件、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农业资源投入条件和资源循环利用条件4类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湖北省划分为4个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武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平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东西边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建议在不同的区块内,因地制宜的选择使用不同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期分区指导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第六章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根据对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意愿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影响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参与意愿的因素较多,对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农业循环经济有显着正向影响的因素有:农户文化程度、家庭主要经营产业、家庭年收入、家附近是否具备废弃物处理设施、对农业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认知、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对有机化肥的认知、农业合作社作用、政府作用;对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意愿有显着负向影响的因素有:农户年龄、非农就业人数。第七章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本章阐述了日本、德国、美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总结了各自的经验,并得到一些启示:中国农业循环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应当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体系、加大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研发与教育力度、科学选择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经验和启示为后面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第八章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以观念体系、科技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市场机制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管理体系、财政金融体系七大体系为主的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支撑体系框架,并提出优化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湖北农省业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第九章结论。根据前面八章的研究分析,说明本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其他问题。
张莉[6](2013)在《安徽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徽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之一,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农业示范省,在全国农业城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涉及到人们群众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是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努力探索适合安徽省农业的发展道路,将现代工业成果、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组织形式和现代管理理念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打造更具有安徽省特色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基础。市场营销是对思想、产品及劳务进行设计、定价、促销及分销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从而产生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的农产品生产中我们处处都应该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既要满足现实消费者的需求,又要满足潜在消费者的需求,农产品市场营销是指农产品经过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过程中所涉及的农产品生产、采集、加工、运输、批发、零售和服务等全部营运活动。本文依托国内外对农产品营销的研究,提出了安徽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笔者阐述了农产品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安徽省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意义,指出了安徽省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由于目前农产品体系尚不完善,农产品滞销,丰产不丰收,农产品市场营销难度较大。接下来笔者对安徽省农产品市场营销进行SWOT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目前发展安徽农产品市场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农产品质量、农产品销售渠道等问题,并提出了笔者在对安徽省农产品市场营销模式的研究,包括农产品的绿色营销,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以及农产品的体验营销。笔者将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突出了农产品营销模式的特点、重要性及具体实际运用的案例,对建设现代化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持。论文最后对安徽省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未来发展给出了个人意见,指出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应该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并建立农产品营销合作社,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管理监督体制,完善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对未来的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提供了有力保障。
白娜[7](2011)在《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地位日益突出。当前,社会各界人士已充分认识到要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农业生产和农村流通的关系,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以推动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分工深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劳动分工的日益深化和不断演进。深化农村分工水平,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就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专业化,将农产品流通从农业生产中完全分离出来,形成高度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和独立、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只有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才能充分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化,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分工演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盘活农村经济。因而说,在“十二五”建设的新时期,加快建立山西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有利于我省新农村的建设,有助于我省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文章主要由六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及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路线;第二部分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包括商品流通理论、农产品流通产业理论、以及专业化理论等;第三部分从实证角度出发,阐述了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根源;第四部分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及农产品市场化发展要求,以及提供农产品流通效率,对深化农村社会分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了建设我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必要性和需实现的目标。第五部分立足山西省各县市的实际情况,从规范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我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具体路径。第六部分结合理论和实际分析,从宏观层面提出建设山西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政策建议。?
李占魁[8](2010)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文中提出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发展模式。对特色经济与国家扶持、特色经济与基础教育做了探讨。
郭春丽[9](2010)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品牌经济的到来,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拥有知名品牌、强势品牌,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也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因此,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在迁移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命周期和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研会为例,基于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生命周期与品牌生命周期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借鉴企业品牌战略管理理论,详细分析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因素——品牌意识、组织制度、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并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理论模型——―新蜻蜓模型‖。第三,分别从博弈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角度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路径,并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具体模式,包括品牌生成内部支持体系、品牌生成外部识别体系以及品牌生成外部支持体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主体;政府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倡导者、支持者和指导者;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智力保障;而广告公司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军师。第四,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河北省清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发展现状的一手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回归模型,找出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有显着影响的品牌培育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建议: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合作意识、实行全员品牌培育战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文化建设、借助NGO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及金融创新等。
袁忠贤[10](2010)在《省域农业竞争力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福建农业的发展和全国农业一样,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福建农业的竞争力状况到底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如何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取得应有的市场份额,关系到福建“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福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福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是当前福建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明晰和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力求通过建立比较全面、科学的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省域农业竞争力特别是福建省的农业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找准福建农业的优势所在,探索和明晰今后福建建设现代农业的定位、目标、措施以及政府所应采取的政策路线,以为福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最终达到进一步提升福建农业竞争力的目的。本文在吸收已有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区域农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框架,阐述了农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分析了影响农业竞争力的外在因素和决定要素;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构建了一个省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的农业竞争力和福建省农业竞争力作了实证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福建粮食和主要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分述了世界不同类型的农业发达国家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经验与做法,以及有益的启示;最后,就如何提升福建农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二、我省80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80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论文提纲范文)
(1)襄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研究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目的与内容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可能的创新点 |
二、现代农业产业带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1.产业带 |
2.农业产业带 |
3.现代农业产业带 |
(二)相关理论基础的阐述 |
1.规模经济理论 |
2.特色产业理论 |
3.产业集聚理论 |
4.产业集群理论 |
三、襄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的现实基础 |
(一)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 |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
(三)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稳步提升 |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提高 |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可靠 |
四、襄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带的建设现状 |
(一)东部优质粮产业带建设现状 |
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
3.产业化水平显着提高 |
(二)北部优质烟产业带建设现状 |
1.烟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
2.创新研发水平增强 |
3.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得到完善 |
4.烟农综合素质稳步提高 |
5.烟叶生产的规模化与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 |
(三)中部绿色菜产业带建设现状 |
1.蔬菜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
2.生产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
3.从业者素质普遍提高 |
4.蔬菜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
(四)西部规模养殖产业带建设现状 |
1.畜牧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
2.产业化程度得到提高 |
3.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着 |
4.动物防疫体系健全 |
五、襄城县农业产业带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完善 |
1.政府工作不到位 |
2.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落后 |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
1.农民的产业化意识淡薄 |
2.大中型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
(三)农业劳动力素质仍不能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的需要 |
(四)农业比较效益低 |
(五)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
六、国内外农业产业带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一)国内农业产业带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二)国外农业产业带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1.日本北海道农业产业带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2.加拿大农业产业带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七、襄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结构 |
1.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
2.加强对微观层面的引导 |
(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
1.推进农工商、产供销的联合 |
2.优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环境 |
(三)造就合格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者 |
1.切实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 |
2.强化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
(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
(五)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
(六)推进质量兴农与品牌兴农建设 |
1.强化质量意识 |
2.创建与培育农产品品牌 |
(七)健全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
八、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襄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新型职业农民 |
2.1.1 传统农民与新型农民 |
2.1.2 新型职业农民与类型 |
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2.2.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概念 |
2.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 |
2.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体 |
2.2.4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
2.2.5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 |
2.2.6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 |
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理论依据 |
2.3.1 成人教育理论 |
2.3.2 职业教育理论 |
第三章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分析 |
3.1 南雄市社会发展及农业农民基本情况 |
3.1.1 南雄市社会发展情况 |
3.1.2 南雄市农业发展情况 |
3.1.3 南雄市农民基本情况 |
3.2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做法 |
3.2.1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体 |
3.2.2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手段 |
3.2.3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容 |
3.2.4 培训效果评价 |
3.3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成效 |
3.3.1 市场意识及经营能力增强 |
3.3.2 专业技能提升 |
3.3.3 增收能力提高 |
3.4 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需求调查分析 |
3.4.1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
3.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培训人数太少 |
4.1.2 培训方式落后 |
4.1.3 培训内容单一空洞 |
4.1.4 对农民参与培训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
4.2 原因分析 |
4.2.1 政府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体制机制创新不足 |
4.2.2 培训资源匮乏 |
4.2.3 培训管理不规范 |
第五章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国家的经验及做法 |
5.1.1 德国“双元制”模式 |
5.1.2 美国“三位一体”模式 |
5.2 国内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地区的经验及做法 |
5.2.1 湖北省“东西湖”模式 |
5.2.2 山东省“省农广校模式” |
5.2.3 河南省“四个四模式” |
5.2.4 广东省佛山“一二三四五”模式 |
5.3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南雄市的启示 |
5.3.1 政策保障 |
5.3.2 体制机制保障 |
5.3.3 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 |
第六章 加快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 |
6.1 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 |
6.1.1 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运行机制 |
6.1.2 出台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 |
6.2 完善资源配置 |
6.2.1 拓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投入渠道 |
6.2.2 多渠道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
6.2.3 加强双师型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
6.3 加强培训管理 |
6.3.1 做好需求分析丰富培训内容 |
6.3.2 根据农民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和形式 |
6.3.3 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监督监管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建设现状探析 ——以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农产品质量追溯相关理论基础 |
1.2.1 农产品 |
1.2.2 食用农产品监管的法律依据 |
1.2.3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
1.2.4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
1.2.5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
1.2.6 信息不对称理论 |
1.3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研究与实践 |
1.3.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研究与实践 |
1.3.2 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研究与实践 |
1.3.3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践分析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汉中市汉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2.1 汉中市汉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现状 |
2.1.1 农业发展现状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
2.1.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现状 |
2.2 制约因素分析 |
2.2.1 农业标准化水平仍然较低 |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规制不健全 |
2.2.3 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 |
2.2.4 追溯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难以保障 |
2.2.5 引导激励机制不健全 |
2.2.6 消费者认知程度低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
3.1 制定完善法律法规 |
3.2 建立统一追溯体系 |
3.2.1 统一追溯平台 |
3.2.2 统一标准规范 |
3.2.3 统一组织领导 |
3.3 实行梯次推进 |
3.3.1 地方层面因地制宜,依托全国追溯平台分步实施产品追溯 |
3.3.2 国家层面探索推进品种追溯 |
3.4 强化帮扶指导 |
3.4.1 加强培训指导 |
3.4.2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
3.4.3 拓宽推广渠道 |
3.5 监管无缝对接 |
3.6 增强消费认知 |
3.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质量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理论 |
2.2.2 质量管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
3.1.1 农业标准化建设现状 |
3.1.2 监管执行力度现状 |
3.1.3 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现状 |
3.1.4 法律制度体系现状 |
3.2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
3.2.1 生产经营者缺乏质量安全意识 |
3.2.2 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
3.2.3 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依然存在 |
3.2.4 农产品质量监管缺失 |
3.2.5 农产品浪费现象严重 |
3.3 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例——毒黄花菜事件 |
3.3.1 事件的基本情况 |
3.3.2 事件发生的原因 |
3.3.3 事件揭示的问题 |
4 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
4.2 生产经营者道德观念不强 |
4.3 社会诚信度低 |
4.4 质量监管不力 |
4.4.1 生产环境监管缺失 |
4.4.2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滞后 |
4.5 消费者消费方式不科学 |
5 国外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启示 |
5.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
5.1.1 农产品质量管理体制完善 |
5.1.2 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 |
5.1.3 监管体系健全完善 |
5.2 对湖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启示 |
5.2.1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机制 |
5.2.2 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 |
6 加强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措施 |
6.1 加强产地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
6.2 加强生产经营者道德观念 |
6.3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 |
6.3.1 深入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
6.3.2 完善信用信息记录 |
6.4 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 |
6.4.1 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制 |
6.4.2 健全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6.5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6.5.1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 |
6.5.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 |
6.6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述评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2.1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2.2.3 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2.2.4 农业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3.1 湖北农业和农村经济概况 |
3.1.1 湖北自然环境特征 |
3.1.2 湖北资源禀赋 |
3.1.3 湖北农业特色和产业布局情况 |
3.1.4 湖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进展 |
3.2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
3.2.1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 |
3.2.2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内部劣势因素(Weakness) |
3.2.3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因素(Opportunity) |
3.2.4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外部威胁因素(Threats) |
3.3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已取得的成绩 |
3.4 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
4.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目标 |
4.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4.2.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4.3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综合评价 |
4.3.1 发展效益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
4.3.2 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3.3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4.4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4.1 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4.2 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4.3 建立评价模型 |
4.4.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 |
4.4.5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4.4.5.1 综合评价结果 |
4.4.5.2 分类评价结果 |
4.4.6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区模式研究 |
5.1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主要模式 |
5.1.1 农业副产物循环利用模式 |
5.1.2 立体复合型模式 |
5.1.3 农产品深加工循环产业链模式 |
5.1.4 农村生态家园模式 |
5.1.5 多产业结合循环农业园区模式 |
5.2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区 |
5.2.1 分区目标和原则 |
5.2.2 指标体系设计 |
5.2.3 聚类分析 |
5.2.4 分区结论 |
5.3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分区背景下的模式选择 |
5.3.1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
5.3.2 各区域指标特征分析及模式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理论分析 |
6.1.1 计划行为理论 |
6.1.2 理性选择理论 |
6.2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样本特征 |
6.3 研究假设 |
6.4 调查结果分析 |
6.5 基于农户行为的湖北农业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5.1 变量选择 |
6.5.2 模型选择 |
6.5.3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5.4 模型运行及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 |
7.1 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经验 |
7.2 德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经验 |
7.3 美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经验 |
7.4 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研究 |
8.1 支撑体系的基本框架 |
8.2 支撑体系优化措施 |
8.2.1 观念体系 |
8.2.2 科技体系 |
8.2.3 政策法律体系 |
8.2.4 财政金融体系 |
8.2.5 管理体系 |
8.2.6 信息服务体系 |
8.2.7 市场机制体系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安徽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2 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概述 |
2.1 农产品营销的概念 |
2.1.1 农产品营销是双向活动 |
2.1.2 农产品市场营销是整体营销过程 |
2.1.3 农产品市场营销提高经济效用 |
2.2 加强农产品营销的必要性 |
2.2.1 实施农产品营销的直接原因 |
2.2.2 实施农产品营销的根本原因 |
2.2.3 农产品营销在农业建设中的地位 |
2.3 农产品营销的理论基础 |
2.3.1 市场营销4P理论 |
2.3.2 市场营销4C理论 |
2.3.3 市场营销4R理论 |
3 安徽省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
3.1 安徽省农产品营销的基本情况 |
3.2 安徽省农产品营销特点 |
3.2.1 农产品市场发展迅猛 |
3.2.2 农产品交易场所单一 |
3.2.3 中介组织活跃 |
3.3 安徽省农产品营销模式 |
3.3.1 农产品直销 |
3.3.2 联合销售 |
3.3.3 代销 |
3.4 安徽省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
3.4.1 生产规模小 |
3.4.2 农产品参差不齐 |
3.4.3 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 |
3.4.4 农产品受季节性影响 |
4 安徽省农产品营销的SWOT分析 |
4.1 农产品营销的优势分析 |
4.2 农产品营销的劣势分析 |
4.3 农产品营销的机会分析 |
4.4 农产品营销的威胁分析 |
5 安徽省农产品营销模式发展 |
5.1 农产品绿色营销 |
5.1.1 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 |
5.1.2 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建设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 |
5.1.3 注重农产品的包装 |
5.2 农产品网络营销 |
5.2.1 网上卖菜 |
5.2.2 建立新型信息反馈数据库 |
5.2.3 提高销售的时效性 |
5.2.4 购物便捷 |
5.3 农产品的体验营销 |
5.3.1. 坚持走品牌之路 |
5.3.2 大力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 |
5.3.3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
5.3.4 提升营销感受度 |
6 促进安徽省农产品营销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流通体系建设 |
6.1.1 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 |
6.1.2 鼓励农民进行农产品专业化生产 |
6.1.3 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
6.2 地方政府应发挥职能作用,搭建安徽省农产品营销合作社 |
6.3 建立安徽省农产品营销质量管理监督体制 |
6.4 完善安徽省农产品营销基础设施建设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商品流通理论 |
2.1.1 商品流通的概念 |
2.1.2 商品流通的地位 |
2.1.3 商品流通的职能 |
2.2 农产品流通体系理论 |
2.2.1 农产品流通的涵义与特征 |
2.2.2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内涵 |
2.3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3.1 专业化分工经济思想的演进 |
2.3.2 专业化分工与商品流通(交换)的关系 |
3 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 |
3.1.1 农产品流通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
3.1.2 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形成基本的建设框架 |
3.1.3 农产品流通的宏观管理体系日益完善 |
3.1.4 农产品流通产业内部形成分工雏形 |
3.2 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农产品流通主体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 |
3.2.2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
3.2.3 农村流通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缺乏力度 |
3.2.4 农产品流通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地位 |
4 山西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根本目标 |
4.1 山西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4.1.1 市场经济体制及农产品市场化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 |
4.1.2 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村分工深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 |
4.2 山西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 |
5 山西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 |
5.1 确立合理的市场主体,优化农产品流通主体 |
5.2 深化农产品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丰富农产品流通客体 |
5.3 建立农村内部农产品流通市场,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
5.4 统筹城乡农产品产业链,拓展农产品流通市场空间 |
5.5 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
5.6 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引导,规范农产品流通市场秩序 |
6 促进山西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
6.1 编制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 |
6.2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合力 |
6.3 全面推进“双百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建设,注意实施政策方式的创新 |
6.4 实施人才战略,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升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主要创新 |
1.3 研究概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式 |
2.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后发优势理论 |
2.2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 |
2.2.1 云南的歌舞模式 |
2.2.2 新疆的石油模式 |
2.2.3 青海的创意经济模式 |
2.2.4 宁夏的影视文化和伊斯兰模式 |
2.2.5 广西山水+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
2.2.6 内蒙古的牛羊模式 |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
3.1 临夏回族自治1990—2008年的农业(个案)及工业发展(个案) |
3.2 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经济发展速度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3 临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发展速度慢 |
3.3.2 临夏州农民人纯收入增长缓慢 |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条件与思路 |
4.1 基础条件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S)分析 |
4.1.2 劣势(W)分析 |
4.1.3 机遇(O)分析 |
4.1.4 威胁(T)分析 |
4.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 |
4.2.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5.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
5.1.1 特色农业发展 |
5.1.2 渔业的发展 |
5.1.3 养殖业的发展 |
5.1.4 林业的发展 |
5.2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
5.2.1 信息方面的问题 |
5.2.2 科技方面的问题 |
5.2.3 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 |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考研究 |
5.3.1 对把临夏建成我国同中东食品贸易的加工业基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
5.3.2 以创意农业促推临夏回族地区经济发展 |
5.3.3 临夏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4 临夏州东乡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5 临夏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6 临夏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
5.3.7 临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8 临夏州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6.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6.1.1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 |
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6.2 临夏旅游经济发展的RMP分析 |
6.2.1 旅游资源(R)分析 |
6.2.2 旅游市场(M)分析 |
6.2.3 旅游产品(P)分析 |
6.3 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6.3.1 临夏回族自治州刘家峡区域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2 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风情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3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动物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第七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7.1 特色工业的现状 |
7.2 临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
7.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
7.3.1 从广河县回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看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策略 |
7.3.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水产养殖现状及思考 |
7.3.3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临夏地区发展 |
7.3.4 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 获取畜产品最大利润 |
7.3.5 临夏发展清真食品HALAI现状及思考 |
7.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砖雕产业的现状和思考 |
第八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8.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的形成与特点 |
8.1.1 民间商贸经济的历史追述 |
8.1.2 民间商贸经营的特点 |
8.1.3 特色民间商贸与"河州模式"形成的机理 |
8.2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现状 |
8.2.1 发展取得的成就 |
8.2.2 发展面临的制约和存在问题 |
8.3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发展对策 |
第九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 |
9.1 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力度 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9.2 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加快特困县—东乡族县特色经济发展 |
9.3 加大对临夏州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公司+农户经济模式的弊端分析 |
1.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优势分析 |
1.2.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 |
2.1.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界定 |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的内涵 |
2.2.1 品牌 |
2.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 |
2.3 组织的基础理论述评 |
2.3.1 交易费用理论 |
2.3.2 产权安排理论 |
2.3.3 制度变迁理论 |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相关理论 |
2.4.1 生命周期理论 |
2.4.2 博弈论 |
2.4.3 战略品牌管理理论 |
2.4.4 信号传递理论 |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品牌生命周期互动模型构建 |
3.1 基于国外实践历程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命周期模型 |
3.1.1 欧洲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2 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3 日本农协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4 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共同特征与趋势 |
3.1.5 农业合作社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3.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
3.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品牌管理策略 |
3.3 基于知识生成与传播的双生命周期模型 |
3.3.1 野中郁次郎的SECI 模型 |
3.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与SECI 模型符合分析 |
3.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发展历程与SECI 模型符合分析 |
3.3.4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品牌生命周期互动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理论模型 |
4.1 基于品牌层级理论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系统模型 |
4.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层级模型构建 |
4.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结构模型设计 |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培育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主观影响因素分析 |
4.2.2 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
4.3 基于品牌本体论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新蜻蜓‖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路径分析及模式选择 |
5.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路径分析 |
5.1.1 基于博弈论原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战略决策路径 |
5.1.2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资产生成路径 |
5.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的选择 |
5.2.1 品牌生成模式总结 |
5.2.2 基于引导生成模式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 |
5.3 小结 |
第六章 品牌培育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处于生命周期的引入或成长阶段 |
6.1.1 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
6.1.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确定 |
6.2 品牌培育是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任务 |
6.2.1 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 |
6.2.2 品牌培育是应对内外部环境挑战的有力工具 |
6.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6.3.1 指标构建原则 |
6.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 |
6.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评价指标 |
6.4 实证研究 |
6.4.1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6.4.2 以清河县为例分析品牌培育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 |
6.5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阶段的具体管理策略 |
6.6 小结 |
第七章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建议 |
7.1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内部因素建议 |
7.1.1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合作意识 |
7.1.2 实施全员品牌建设 |
7.1.3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文化建设 |
7.2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外部因素建议 |
7.2.1 政策引导,政府支持 |
7.2.2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
7.2.3 农村金融创新 |
7.2.4 借助NGO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 |
第八章 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省域农业竞争力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标 |
三、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方法 |
四、创新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农业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农业竞争力基本理论 |
第二节 农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农业竞争力的内涵 |
第四节 农业竞争力的构成 |
第五节 影响农业竞争力的要素分析 |
第二章 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
第一节 国内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动态 |
第二节 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确定及选择依据 |
第三节 省域农业竞争力评价计算方法及优劣势评判标准 |
第三章 省域农业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全国省域农业竞争力评价 |
第二节 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福建农业竞争力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主要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福建粮食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二节 福建茶叶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三节 福建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四节 福建水果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五节 福建食用菌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六节 福建畜牧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七节 福建水产业竞争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发达国家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不同类型国家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经验与做法 |
第二节 各国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支持政策走向 |
第三节 发达国家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启示 |
第六章 提升福建农业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
第一节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
第二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第三节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
第四节 推进农业改革创新 |
第五节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我省80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论文参考文献)
- [1]襄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研究[D]. 郑竟放.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2]南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 朱慧.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建设现状探析 ——以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为例[D]. 王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5)
- [4]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D]. 邹牧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02)
- [5]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毛晓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2)
- [6]安徽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D]. 张莉.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6)
- [7]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分析[D]. 白娜. 山西财经大学, 2011(09)
- [8]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 李占魁. 兰州大学, 2010(07)
- [9]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D]. 郭春丽. 天津大学, 2010(07)
- [10]省域农业竞争力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袁忠贤.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