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我院X射线检查阳性情况论放射实践正当化(论文文献综述)
于晨[1](2014)在《采用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评价冠脉变异、病变与心功能》文中指出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在显示心脏冠脉血管解剖及变异上的优势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7月~2013年10月7026例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资料,采用曲面多平面重建(curve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及分析冠状动脉的起源、分布、形态及终止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性别关系。结果:7026例冠脉CTA中,左优势型468(6.7%),右优势型6048(86.1%),均衡型510(7.3%)。男女不同性别在冠状动脉优势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23例(1.75%),其中冠脉起源于主动脉84例(1.20%),以左前降支与回旋支冠状动脉高位起源于主动脉最常见,共44例(0.6%);冠脉窦口起源异常39例(0.55%)。以右冠脉起源于左冠窦最常见,共28例(检出率0.4%)。不同性别在冠脉起源异常上无明显差异。肌桥检出1538例(22.09%);冠脉迂曲检出2437例(35.01%),副冠脉检出493例(7.08%),单冠脉检出4例(0.06%)。结论: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能够客观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分布,可以做为无创筛查冠脉疾病的可靠方法。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A对冠脉有无迂曲患者的临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冠脉迂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成像,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20例,年龄29~88岁,平均年龄54.23±9.98岁。并按冠脉有无迂曲分组,分析其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血压、血脂、糖尿病等临床相关因素有无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冠脉迂曲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300例行冠脉CTA成像患者中,冠脉迂曲患者123例,其中女性、高血压患者迂曲发生率显着高于无迂曲组(OR=1.025,95%CI1.1746.618,P<0.05);迂曲组中,冠脉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显着低于无迂曲组,两者呈负相关(OR=1.021,95%CI0.1530.846, P<0.05)。结论: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可以客观诊断冠脉迂曲,冠脉迂曲好发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可能是机体对于过高血流压力的一种保护机制。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资料,分析冠状动脉迂曲及狭窄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均采用256iCT回顾性门控一次扫描同时完成冠状动脉成像及心功能分析。其中男168例,女156例。年龄3383,平均年龄50.73±10.88岁。记录患者冠脉走行有无迂曲,测量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按照迂曲合并狭窄、迂曲无狭窄、狭窄无迂曲,正常组,分析迂曲与狭窄对诸心功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迂曲组与狭窄组心功能下降;不同迂曲程度、不同性别分组及40岁以上年龄分组均显示冠脉迂曲合并狭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单纯冠脉迂曲组次之,较单纯狭窄组及正常组显着降低(p<0.05)。当冠脉合并迂曲或狭窄时,心功能均有下降,以冠脉单纯重度狭窄组左心功能下降程度最高,但重度狭窄合并迂曲时,心功能下降并不明显。结论:冠脉迂曲和狭窄均可以不同程度造成心功能减低。256层螺旋CTA可以客观诊断冠脉迂曲及狭窄,对心功能分析结果,提示冠脉迂曲可能是心功能受损的一种保护机制。
钱智,李淼,周荣林,田伟[2](2013)在《临床医学影像学实践中的伦理学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过度检查、放射线辐射损害、医患交流缺乏、不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及不尊重患者隐私等一系列超越医学影像诊断和技术学范畴的伦理问题出现在医学影像工作者面前,亟待医学影像学工作者重视和研究。如何让现代医学影像伦理学与医学影像技术、诊断相融合,让医学影像工作者重视伦理学,是值得深刻思考的。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扬长避短,完善资源配置制度,优化影像检查程序,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切实的医学影像学诊疗效果。
李广民[3](2012)在《论制定床旁摄影标准的重要性》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制定X射线床旁摄影标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床旁摄影规定》颁布前后4组数据进行比对:①住院患者床旁摄影比例;②床旁摄影影像诊断的阳性率;③床旁摄影影像无法诊断数量;④床旁摄影过程中的医患纠纷数量。结果:颁布《床旁摄影规定》后床旁摄影比例降低,床旁摄影影像诊断的阳性率符合标准并且影像质量提高;床旁摄影过程中纠纷数量减少。结论:《床旁摄影规定》有效的规定了床旁摄影的范围和摄影的工作流程,规范了标准,使床旁摄影更加合理化和规范化。
王天佑[4](2012)在《宝石CT低剂量扫描结合ASIR重建小肠造影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小肠占胃肠道全长的约四分之三,上接胃窦幽门口,下达回肠远端回盲部,是人体消化食物、营养吸收的最重要场所。小肠疾病也是很常见的,有的为肠道原发疾病,有的继发性疾病,一旦小肠出现不适病症,就会引起消化道各种表现及营养吸收障碍,有些原发疾病甚至可以引起全身其他系统的一系列相关症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工作、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胃肠道疾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小肠疾病发病率也在提高。但是小肠冗长并相互折叠的生理及解剖特点,造成小肠疾病检查诊断方法相对缺乏,在影像诊断上,小肠疾病的检查也一直是一个盲点。常见的小肠诊断方法主要有口服钡剂小肠造影、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MRI小肠造影、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法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目前临床上还有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胶囊内镜,各种检查方法自有利弊。本课题主要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法对小肠疾病进行诊断,以观其效。但是常规小肠造影需要做全腹部扫描,因此有效辐射剂量较大,每个体位最高可达11.7mSv(单序列扫描),另外,为了提高阳性病变显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小肠CT造影检查时常常需要进行全腹部双期甚至三期扫描(平扫加多期增强),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扫描辐射剂量,且关于电离辐射之剂量问题近年来也越来越为人所关注。所以本课题选取正常体重指数以内,临床怀疑小肠疾病患者及部分健康体检受检者为对象,展开对宝石CT低剂量扫描小肠造影的研究,并结合其最新的自适应迭代数据重建技术ASIR(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技术,旨在探讨该法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腹部(小肠)低剂量方面的临床意义。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宝石CT低剂量扫描结合ASIR重建在小肠CT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之间在我院住院或者门诊检查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C),并进行全腹部CT检查的患者120例(男71女49,年龄16-78岁,平均39.7岁);其中A组患者年龄平均(40.8±15.4岁),B组患者年龄平均(37.6±14.1岁),C组患者年龄平均(36.9±16.8岁)。A组为常规剂量扫描,B、C两组为试验组,分别进行低剂量扫描。纳入本课题所有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体质量/身高2)均<25Kg/m2。所有患者均无静脉团注造影剂增强扫描之禁忌症,并接受HDCT小肠造影检查,完成整个扫描检查过程。(2)造影扫描前患者准备检查前两天,告知所有受检者需低脂肪、低纤维、流质饮食,检查前8-12小时禁食、口服缓泻剂。询问病人过敏史,有青光眼病史、前列腺肥大等症及排尿困难者禁用山莨菪碱注射液。(3)仪器设备及扫描方法采用GE宝石CT (Discovery 750HD)机型,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扫描技术参数采用固定噪声指数,固定管电压120KVP,自动毫安范围(100—600mA),螺距1.375:1,准直器宽度64×0.625mm。不同组别噪声(noise index,NI)设定分别为:A、B、C三组噪声NI分别预设为9、12、14;其中A组采用常规剂量扫描,B组和C组采用低剂量扫描,在原始扫描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将B组患者图像采用50%ASIR重建、C组患者的图像采用70%ASIR重建分别得到两组不同的图像,记做Bs0、C70重建层厚5mm,间隔5mm。扫描序列为平扫加动脉期及静脉期双期增强,经肘静脉以3.5ml/s注射碘海醇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瓶,剂量1.5ml/kg。注射造影剂后待主动脉CT值达200HU触发扫描,一般25s-30s;在动脉期基础上延迟40s行静脉期扫描,一般65-70s。回顾性分析图像层厚为0.625mm,在ADW4.4工作站上进行必要的多项后处理重建,例如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formation、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VR),以满足诊断需要。(4)图像质量评价主观评价:将各组图像包括重建图像传输至PACS,屏蔽患者所有扫描参数及相关信息。对于同一患者分别选择同一层面不同重建序列比较其图像质量,对于不同患者选择近似层面比较其图像质量,为保证选取感兴趣区一致性,肝实质均选择第二肝门处,小肠及肠周脂肪图像监测选择腰1椎体水平。应用固定标准腹部窗宽、窗位。由2名资深放射科医师采用量化评分制度独立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判,对于疾病诊断,若双方意见有分歧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基于解剖结构量化评估图像质量,观察腹部实质脏器(肝脏)、小肠粘膜、小肠壁显示情况、肠周脂肪及肠系膜血管的结构清晰度及噪声。对图像质量以5分制进行评分:不合格,完全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为1分;较差、能满足诊断基本要求,但不能满足鉴别诊断需要为2分;一般、能满足诊断要求为3分;良好、能满足诊断要求为4分;优秀、能满足诊断要求为5分。量化评分≥3分的被认为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需要。客观评价:测量各组肝、脾实质及肠系膜脂肪感兴趣区(ROI:100mm2)CT值及其标准差,以标准差代替图像客观噪声(SD),并计算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5)辐射剂量:分别记录3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ul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由机器自动计算生成,并估算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计算公式ED=DLPX0.015。(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统计学上对A、B、B50、C、C705组之间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各组测量指标均数之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Bonferonni校正检验;对于B、C两组进行ASIR重建之后图像分别于两组原始图像之间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组间差异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A、B、C三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MI)、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测量数据指标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名医师采用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0.75代表一致性较好,0.4—0.75代表一致性一般,<0.75说明一致性较差。结果:(1)三组患者的平均身高、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原始图像优良程度评分组间对比存在差异,两两比较A组和B组、A组和C组、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和重建后的两组图像B50、C7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评分结果显示均能满足诊断需要。5组之间对比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组间对比均有差异,两两比较A组和B组间、A组和C组间、B组和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B50和C70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组图像数据显示C组噪声最大,其次为B组,A组噪声最小;A组SNR及CNR值最高。A组的CTDIvo1为(14.07±2.19)mGy,B组CTDIvol为(9.13±2.11)mGy,C组CTDIvol为(6.64±0.94)mGy,三组数据显示各组受检者所接受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不同,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较A组(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减少了35.11%和34.23%,C组减少的更多,分别为52.81%和56.08%。(2)在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中,两名医师对A组、B50组和C70组的评价结果显示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两名医师对三组图像评价的一致性中等(平均Kappa值为0.469)。伴随NI值的增高,放射剂量的减低,A组、B组、C组三组图像质量评分依次下降,其中A组评分最高,C组评分最低(肝实质评分为2.7)。选取不同感兴趣区的评分差异也各不相同,实质脏器的评分结果看,B、C两组较A组得分下降明显,而对小肠肠壁、肠系膜脂肪及肠系膜血管的显示B、C两组得分较A组得分也有所减低,但程度没有肝脏、脾脏等实质脏器减低明显。对经ASIR重建的B50组和C70组的图像质量评分较A组均相差无几。(3)所有受检者小肠CT造影显示阳性结果共78例,其中感染性疾病最多21例,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9例,血管瘤及血管性病变9例,淋巴瘤7例,肠道憩室5例,另结肠占位7例,肝腺瘤1例,轻度肠梗阻3例,直肠癌2例,降结肠淋巴瘤、腹膜腔内恶性间叶组织肿瘤、结肠癌伴肝实质多发转移、腹腔内多发小间质瘤各1例。结论:(1) HDCT可以在获得稳定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扫描辐射剂量。(2) ASIR重建技术在低剂量扫描同时,能充分起到降低噪声,抑制伪影,提高图像质量的作用。(3)不同ASIR重建值对图像的噪声水平改变不同。
吴前芝,冯敏,张太生[5](2011)在《从急诊CT检查阳性率论放射实践正当化》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调查与分析急诊CT检查阳性率,浅析医疗照射中放射实践正当化。提醒临床医生加强对X射线的认识,减少受检者不必要的照射,避免影响公众健康和安全。方法统计2008年我院急诊CT的阳性率,按照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评定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要求,合理评价急诊CT检查的正当化。结果 16 804例急诊患者阳性率为34.9%,其中颅脑检查阳性率为31.8%,胸部检查阳性率为78.4%,腹部检查阳性率为33.6%,椎体椎间盘检查阳性率为76.7%,其他部位检查阳性率为53.6%,远未达到卫生部阳性率>60%要求。结论医疗照射目前已成为人类接受X射线最大的来源,而CT检查辐射剂量更大,必需要有相应的适应症,CT检查方可实施。
董希忠,施东向,宋世祥[6](2008)在《从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谈医疗照射的合理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890例上消化道X线造影(上消化道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和X线检查前临床诊断对照分析,探讨人体接受X线照射后可能产生的确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提出只有实现放射检查正当化和防护最优化,才能更好的利用放射检查,保护患者健康。
李琳[7](2008)在《头颈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双期扫描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评价不同管电流条件下多层螺旋CT头颈部扫描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探讨多层螺旋CT头颈部低剂量扫描应用的可行性及其适宜的低剂量扫描条件。(2)进行头颈部病变(甲状腺、涎腺、颈部淋巴结)双期扫描研究,了解其双期扫描影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动物实验:日本大耳白兔10只,对每只进行7次头颈部多层螺旋CT扫描,管电流分别为10 mA、20 mA、30 mA、40 mA、60 mA、80 mA、100 mA。(2)随机选取头颈部CT扫描患者140例,分7组,每组20例,管电流分别为150 mA、120 mA、90 mA、60 mA、40 mA、30 mA、20 mA。(3)扫描头颈部初诊患者82例,其中甲状腺病变45例、涎腺良性病变5例、颈部淋巴结病变32例。扫描参数:动脉期管电流60 mA,延迟25 s,静脉期管电流120 mA,延迟65 s。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资料进行双盲法评价,应用SPSS 14.0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实验动物组:不同管电流条件下,软组织、骨质、噪声、伪影及MPR显示情况各组存在显着差异(P<0.01)。100 mA、80 mA、60 mA三组显示软组织边缘及内部细节较好,骨质显示较清晰,100%在3分以上。40 mA和30 mA组在软组织显示方面与60 mA组无显着差异(P>0.05),3分以上分别为9例(90%)和7例(70%)。20 mA和10 mA组有6例(60%)及9例(90%)软组织显示不佳。10 mA~40 mA各组对骨质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40 mA和30 mA组骨质评分分别有9例(90%)和8例(80%)在3分以上。20 mA和10 mA组分别有4例(40%)和6例(60%)骨质评价低于3分。30 mA以上各组SD值均在5 Hu以下,20 mA和10 mA组SD值均在5 Hu以上。40 mA~80 mA各组对于MPR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2)患者组:不同管电流条件下,软组织/病变、骨质、噪声、伪影及MPR显示情况,各组存在显着差异(P<0.01)。60 mA~150 mA各组对软组织/病变显示100%在3分以上。40 mA、30 mA和20 mA组分别有6例(30%)、13例(65%)及20例(100%)软组织/病变显示不佳。30 mA~150 mA各组对骨质显示较清晰,评分均为3分以上。60 mA及以上各组SD值均在5 Hu以下,40 mA、30 mA及20 mA组SD值在5 Hu以上分别为6例(30%)、20例(100%)、20例(100%)。60 mA~150 mA各组MPR图像评分均在3分以上,40 mA、30 mA、20 mA组MPR图像分别有6例(30%)、9例(45%)、20例(100%)影响诊断。对于颈部小于5 mm淋巴结,20 mA组与120 mA组有明显差异(P<0.01),30 mA、40 mA、60 mA三组与120 mA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颈部大于5 mm淋巴结,各组对其内部结构及边缘轮廓的显示与120 mA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3)双期扫描:4组甲状腺病变在动脉期强化程度存在差异(P<0.05),静脉期强化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表现为高/低密度区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程度增高(Ⅰ型)者最多,共6例(46.2%);高密度区强化程度降低,低密度区强化程度增高(IV型)者5例(38.5%)。甲状腺腺瘤9例(100%)表现为高/低密度区静脉期强化程度较动脉期减低(Ⅱ型)。甲状腺炎3例(100%)表现为Ⅰ型强化。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表现为Ⅱ型者最多,共16例(80%)。甲状腺良性病变肿大淋巴结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强化不明显且静脉期较动脉期进一步强化(5/5)。甲状腺恶性病变淋巴结形态多规则(9/12),边缘多清楚(10/12),密度多不均匀(8/12),强化明显,静脉期强化程度降低(11/12),Ⅱ型者居多。5例涎腺良性病变强化类型均为Ⅰ型(100%)。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静脉期均较动脉期进一步强化,均为Ⅰ型(13/13),淋巴结结核静脉期强化程度较淋巴瘤高。转移淋巴结表现分别为Ⅴ型10例(52.6%),Ⅰ型7例(36.8%),Ⅱ型2例(10.5%)。结论:(1)对于实验动物的头颈部低剂量扫描适宜条件为:软组织40 mA,骨质30 mA,辐射剂量分别为100 mA的40%及30%。(2)对于患者的头颈部低剂量扫描适宜条件为:软组织60 mA,骨质30 mA,辐射剂量分别为150 mA的40%及20%。(3)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Ⅱ型强化,甲状腺腺瘤高密度区强化程度与正常甲状腺强化程度相仿,而甲状腺恶性肿瘤强化程度低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4)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表现为Ⅰ型和Ⅳ型强化,取决于其组织成份中增生滤泡和胶质潴留滤泡的比例。(5)甲状腺炎静脉期较动脉期进一步强化,表现为Ⅰ型。(6)涎腺良性病变静脉期较动脉期进一步强化,表现为Ⅰ型。(7)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静脉期较动脉期进一步强化,表现为Ⅰ型,淋巴结结核静脉期强化程度较淋巴瘤高。转移淋巴结表现多样,可有Ⅰ型、Ⅱ型和Ⅴ型。
欧阳忠,黄辉民[8](2002)在《从我院X射线检查阳性情况论放射实践正当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院是拥有职工及家属4万余人的大型国有企业的职工医院,X射线已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诊疗手段运用各个科室。随着放射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来自医疗照射的电离辐射。其中有的对人们的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断起了积极的作用,也有的是因使用不当而增加了不必要的照射。放射实践的正当化论证,当电离辐射所产生的危害大于付出的代价,包括健康损害和防护费用代价,则不应实施该种技术。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院X射线检查阳性情况的调查,谈谈医疗照射中的放射
张新廷,谢子泉[9](2001)在《婴幼儿X射线检查情况分析》文中指出
董希忠,孟凡莲,逄铭远[10](2000)在《手术前胸透的临床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二、从我院X射线检查阳性情况论放射实践正当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我院X射线检查阳性情况论放射实践正当化(论文提纲范文)
(1)采用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评价冠脉变异、病变与心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采用 256 层螺旋 CT 冠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解剖及变异:附 7026 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采用 256 层螺旋 CT 评价冠脉迂曲与临床因素相关性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采用 256 层螺旋 CT 探讨冠脉狭窄与迂曲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临床医学影像学实践中的伦理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严峻现实 |
1.1 过度检查 |
1.2 辐射损害 |
1.3 患者多及与患者交流不足的矛盾 |
1.4 不重视患者的医疗知情同意权 |
1.5 不尊重患者隐私 |
2 解决措施 |
2.1 优化影像检查程序 |
2.2 辐射防护正当化及最优化 |
2.3 重视交流, 保障患者安全 |
2.4 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
2.5 患者的隐私保护 |
3 未来展望 |
(3)论制定床旁摄影标准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使用优化园UPACS5.0系统进行统计 |
1.2 回顾《床旁摄影规定》执行前后情况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语 |
(4)宝石CT低剂量扫描结合ASIR重建小肠造影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及说明 |
综述 宝石CT低剂量扫描结合ASIR重建小肠造影的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从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谈医疗照射的合理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食道钡餐造影X线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对照分析 |
2.2 胃肠道钡餐造影X线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对照分析 |
2.3 X线钡餐造影检查前常规胸部透视的阳性率分析 |
3 讨论 |
(7)头颈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双期扫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论文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及说明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9)婴幼儿X射线检查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四、从我院X射线检查阳性情况论放射实践正当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评价冠脉变异、病变与心功能[D]. 于晨. 河北医科大学, 2014(09)
- [2]临床医学影像学实践中的伦理学思考[J]. 钱智,李淼,周荣林,田伟. 医学与哲学(B), 2013(03)
- [3]论制定床旁摄影标准的重要性[J]. 李广民. 中国医学装备, 2012(05)
- [4]宝石CT低剂量扫描结合ASIR重建小肠造影的临床研究[D]. 王天佑. 郑州大学, 2012(09)
- [5]从急诊CT检查阳性率论放射实践正当化[J]. 吴前芝,冯敏,张太生. 中国辐射卫生, 2011(04)
- [6]从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谈医疗照射的合理应用[J]. 董希忠,施东向,宋世祥. 中国医疗设备, 2008(12)
- [7]头颈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双期扫描研究[D]. 李琳.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7)
- [8]从我院X射线检查阳性情况论放射实践正当化[J]. 欧阳忠,黄辉民. 职业与健康, 2002(01)
- [9]婴幼儿X射线检查情况分析[J]. 张新廷,谢子泉. 中国辐射卫生, 2001(01)
- [10]手术前胸透的临床价值分析[J]. 董希忠,孟凡莲,逄铭远.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