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曾文婧[1](2021)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还需更精准的教师队伍建设》文中认为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随着乡村教育战略发展目标从助力决胜脱贫攻坚迈向助力全面乡村振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师资配置、待遇保障和专业发展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乡村教育振兴亟待更加精准地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郝文武[2](2021)在《“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普遍概念。"三农教育"目前虽然不是普遍概念,但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也很有必要成为普遍概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重视"三农"及其教育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的丰富的农村教育、农民教育和农业教育思想及其成功教育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农教育"主要是争取和落实农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宣传革命思想和培养革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三农教育"是全面开创史无前例的教育根本制度和崭新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镇化不断发展条件下,为实现小康目标,积极实施"普九"教育和农业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三农教育"是在大力推进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上,积极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现代化。
熊通成[3](2021)在《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文中指出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经历了1956年、1985年、1993年、2006年四次大的改革,目前正逐步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工资政策、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展望未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新形势,对深化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孙佳慧,史月杰,蔡婧萱,段新[4](20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变迁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变迁的历程、演进逻辑及优化路径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经历了三次变迁,其演进逻辑主要表现为:政治源流上,国家重要战略的推动;政策源流上,政策共同体的共同助推;问题源流上,决策者所关注的问题日益凸显。三源流的耦合,开启了政策之窗,共同推动了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的变迁。据此建议:在政治源流上,高度重视宏观政策的引领作用;在政策源流上,积极鼓励政策共同体制定适切的备选方案;在问题源流上,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编制问题转化为政策议程。
刘凤英[5](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
杨秀英[6](2021)在《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面对有限的就业资源,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除此以外,大部分大学生偏好在城市就业,对基层进行自我设定,不愿到基层工作,基层发展面临人才瓶颈。对此,各级政府从2003年开始,陆续出台了系列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并力图以就业工作为抓手,同时解决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大学生就业这两个问题。各大地方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源头,对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地方基层人才推送工作,落实好基层就业政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实际工作中,各地方高校的公职就业过热和基层就业过冷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表明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实施并未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对此,本研究试图从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执行方面寻找答案,期望能为地方高校执行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在对各大基层就业政策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的执行为例,从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这三个维度关注选调生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S大学执行人员和目标群体的访谈调查发现,在选调生政策执行中,执行主体方面存在对政策的象征性执行、组织机构的权责交叉重叠、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缺乏充分认知、执行人员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的矛盾、工作缺乏主动性这五个方面的问题,目标群体方面存在对政策的感知度偏低、选择动机趋于功利性、政策认同感偏低、自身素质难以匹配基层工作需要四个方面的问题,政策环境中的社会宏观环境和高校微观环境层面也存在相应问题。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借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别从政策自身、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方面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基层就业政策设计、增强政策执行主体效能、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四个方面的政策执行建议,期望能为政策执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曲铁华,龙奕帆[7](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村教师政策演进历程及逻辑理路》文中提出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教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经历了初创与过渡时期(1949—1977年)、恢复与调整时期(1978—1992年)、巩固与完善时期(1993—2005年)、深化改革时期(2006—2014年)以及创新发展时期(2015年至今)。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逻辑集中体现在:一是政策价值取向由工具本位转变为教师本位;二是政策制定由注重大规模扩张到追求高质量发展;三是政策地位由"幕后"走到"台前";四是政策内容从独立单一迈向多元综合。
于丰园[8](2021)在《21世纪我国中央层级教师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基于三维分析框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我国教师政策文本的研究对于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引。选择70份中央层级的教师政策文本为研究样本,以政策外部结构、政策内容特征、政策工具3个维度构建教师政策文本分析框架,借助MAXQDA、ROST CM6等软件工具,对所选教师政策样本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教师政策外部结构中政策形式主要为"意见""通知"等;政策主题可划分为全体教师政策、教师教育政策、师德师风政策、教师管理政策、教师培训政策和乡村教师政策;政策文本的高频词与语义网络反映出6类主题的内容特征及其内部相似性与差异性;政策工具使用过溢且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权威命令型的使用超过供给能力型、激励劝诫型、自愿学习型3类政策工具的总和。鉴于此,从多个角度提出创新和发展我国教师政策的基本思路。
任天慧[9](2021)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效果研究 ——以河南省Q县和山东省L区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仍然存在“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国家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于2015年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努力造就一只素质优良、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2020年是该政策实施的收官之年,这一政策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乡村教师队伍的面貌,政策执行中暴露的问题如何改进,需要及时对实施效果进行调查才能获得准确的反馈。本研究基于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理论,在文本分析法的基础之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河南省Q县和山东省L区该政策实施情况及乡村教师整体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乡村教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乡村教师队伍得到持续补充,乡村教师基本待遇得到保障,乡村教师地位得到提高,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增加。但是还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整体偏低,乡村教师数量不足、流失严重,城乡教师交流效率低下,培训效果不佳,荣誉制度激励效果不显着等问题。针对政策实施存在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提高政策参与和宣传力度;落实和改善乡村教师福利待遇;优化教师编制,培养本土化教师;加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健全乡村教师培训体系,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完善乡村教师荣誉配套政策;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上述建议力求政策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作用,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难题,让乡村孩子能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马明芳[10](2021)在《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现状及路径优化研究 ——以商丘市乡村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1)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长效发展的必备条件,幼儿园的规范发展同样需要一支强大的幼儿教师团队。园本研修作为提升幼儿教师整体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在对园本研修的模式探索实施中,一些理念先进、教师队伍强大的城区幼儿园已经初步探索出适合自身幼儿园的园本研修模式,辐射带动了一批薄弱幼儿园的发展。然而,乡村幼儿园由于教师队伍薄弱、教师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相对欠缺等多重原因,园本研修的开展效果不太显着。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的开展现状,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原因,为规范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提供具体实施路径。本研究以商丘市六个县域的乡村幼儿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调查问卷,对乡村幼儿教师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12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数据,深入探究当前商丘市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的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具体分析结论如下:1.乡村幼儿教师非常短缺,幼儿与幼儿教师配比失衡;绝大多数为女性教师,一定程度上,定级的在编教师教龄相对较高,年龄相对较大;转岗教师居多,学历水平参差不齐,且多为流动性较大的合同制教师。2.乡村幼儿园在园本研修开展过程中,值得肯定的是幼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幼儿园园本研修的形式相对丰富。同时,幼儿园普遍存在主体意识淡薄、研修制度欠缺、管理者专业水平受限、研修活动中“学与用”联系不密切等问题。3.教师培训单位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培训单位之间联系不密切,没有很好地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此外,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幼儿教师培训,但是缺乏完善的督导机制,在园本研修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针对调查结果和访谈数据分析,结合已有文献及乡村幼儿园实际情况,本研究从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单位、乡村幼儿园、幼儿教师四个层面提出了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的具体优化路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园本研修政策督导职责,县级教师培训单位提供园本研修专业技术支持,乡村幼儿园科学构建园本研修特色模式,幼儿教师积极提升个人专业技术水平。
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还需更精准的教师队伍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努力 |
1.统一编制标准使乡村师资配置相对充裕 |
2.完善待遇保障使乡村教师工作生活相对改善 |
3.加大培训力度使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更有保障 |
二、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挑战 |
1.乡村学校教师编制标准与师资需求有张力 |
2.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初衷与激励效果有落差 |
3.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内容与现实需求有错位 |
三、精准教师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政策探索 |
1.构建体现城乡积极差异的教师编制标准 |
2.完善体现梯度激励的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制度 |
3.建立体现乡村特色的教师能力提升支持体系 |
(2)“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农教育”的含义和历史演变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和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 |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三农教育”的本质特征 |
四、改革开放初期“三农教育”的主要任务 |
五、新时代“三农教育”的更高追求 |
(3)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沿革 |
(一)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大一统管理事业单位工资 |
(二)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特点初步体现 |
(三)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工资与机关逐步分开 |
(四)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实施岗位绩效工资 |
二、十八大以来深化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探索 |
三、新时代深化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展望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变迁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变迁的历史进程 |
(一)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的前期(1949—1984年) |
(二)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的初创期(1984—2001年) |
(三)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的调整期(2001—2014年) |
(四)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的发展期(2014年至今)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变迁的演进逻辑 |
(一)政治源流:国家重要战略的推动 |
(二)政策源流:政策共同体的共同助推 |
(三)问题源流:决策者所关注的问题日益凸显 |
三、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
(一)政治源流:高度重视宏观政策的引领作用 |
(二)政策源流:积极鼓励政策共同体制定适切的备选方案 |
(三)问题源流:大力推进教师编制问题转化为政策议程 |
四、结语 |
(6)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和基层建设人才匮乏的问题 |
1.1.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 |
1.1.3 地方高校做好基层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是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地方高校 |
1.5.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 |
1.5.3 政策执行 |
1.6 理论基础 |
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概述 |
2.1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类别 |
2.1.1 西部计划 |
2.1.2 三支一扶计划 |
2.1.3 大学生村官计划 |
2.1.4 特岗教师计划 |
2.1.5 选调生计划 |
2.2 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内容 |
2.3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出台背景 |
2.3.1 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2.3.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
2.3.3 我国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2.3.4 行业困难和就业市场的缩水 |
2.4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意义 |
2.4.1 政策的基本特征 |
2.4.2 政策的重要意义 |
2.5 本研究的出发点 |
3 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主体状况 |
3.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 对执行主体的调查结果 |
3.2.1 选调生政策执行组织机构和流程 |
3.2.2 执行人员的政策认知 |
3.2.3 执行人员的心理因素 |
3.2.4 执行主体的工作方式与传统 |
3.3 对执行主体调查结果的分析 |
3.3.1 对于选调生政策的象征性执行 |
3.3.2 政策执行组织机构的权责交叉重叠 |
3.3.3 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缺乏充分认知 |
3.3.4 执行人员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的矛盾 |
3.3.5 执行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 |
3.3.6 政策执行成效难以明确 |
4 S大学选调生政策目标群体状况 |
4.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4.2 对于目标群体的调查结果 |
4.2.1 目标群体的政策感知 |
4.2.2 目标群体的选择动机 |
4.2.3 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 |
4.2.4 目标群体的自身素质 |
4.3 对目标群体调查结果的分析 |
4.3.1 大学生对政策的感知度偏低 |
4.3.2 大学生的选择动机趋于功利性 |
4.3.3 大学生对选调生政策认同感偏低 |
4.3.4 大学生自身素质难以匹配基层工作需要 |
5 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环境状况 |
5.1 宏观环境 |
5.1.1 政策执行中传统的行政运作 |
5.1.2 政策执行中传统的社会心理 |
5.1.3 社会中的偶发事件 |
5.2 微观环境 |
5.2.1 政策执行的人力资源不足 |
5.2.2 政策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
5.2.3 政策执行中的信息沟通机制缺乏 |
6 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6.1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1 政策自身因素 |
6.1.2 执行主体因素 |
6.1.3 目标群体因素 |
6.1.4 政策环境因素 |
6.2 改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的策略 |
6.2.1 优化基层就业政策设计 |
6.2.2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效能 |
6.2.3 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引导 |
6.2.4 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村教师政策演进历程及逻辑理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历程 |
(一)初创与过渡时期(1949—1977年) |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团结和改造旧社会教师 |
2.允许多种形式办学,扩充农村民办教师队伍 |
3.初步确立管理机制,奠定农村教师政策基础 |
(二)恢复与调整时期 (1978—1992年) |
1.拨乱反正,重新整顿农村民办教师 |
2.明确地位,关注农村教师工资待遇 |
3.加强督导,规范农村教师资格政策 |
(三)巩固与完善时期(1993—2005年) |
1.推进教育改革,颁布农村教师补偿性政策 |
2.清退民办教师,完善教师任职与聘任制 |
3.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
(四)深化改革时期 (2006—2014年) |
1.出台培养计划,优化农村教师质量 |
2.跟进补充政策,保障农村教师来源 |
3.健全待遇保障机制,改善农村教师生活 |
(五)创新发展时期(2015年至今) |
1.目标明确,培养“一专多能”的新时代乡村教师 |
2.财政大力投入,完善农村教师生活保障体系 |
3.立足本土,优化农村教师管理政策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逻辑 |
(一)政策价值取向由工具本位转变为教师本位 |
(二)政策目标由注重大规模扩张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发展 |
(三)政策地位由“幕后”走到“台前” |
(四)政策内容从独立单一迈向多元综合 |
三、结 语 |
(8)21世纪我国中央层级教师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基于三维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分析框架 |
(一)政策外部结构 |
(二)政策内容特征 |
(三)政策工具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数据采集与编码 |
(二)政策外部结构分析 |
1.政策主题与政策形式 |
2.政策主体层级 |
(三)政策文本内容特征分析 |
1.分词与高频词 |
2.高频词语义网络分析 |
(四)政策工具分析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1.调整教师政策外部结构,加大教师政策的制定力度 |
2.关注政策主题内容差异,重视教师政策的科学制定 |
3.提升教师政策工具的效率,优化教师政策工具的使用 |
4.紧跟时代变革步伐,推动教师政策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
(9)《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效果研究 ——以河南省Q县和山东省L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二、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教师政策沿革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主要内容 |
一、新世纪乡村教师政策的沿革 |
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效果的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四、调查结果 |
第四章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 |
一、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 |
二、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完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建议 |
一、提高政策参与和宣传力度 |
二、进一步落实和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 |
三、优化教师编制,建立“留得住”的教师机制 |
四、加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 |
五、健全乡村教师培训体系,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
六、完善乡村教师荣誉配套政策 |
七、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现状及路径优化研究 ——以商丘市乡村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政策扶持——学前教育的规范发展不容忽视 |
(二)现实困境——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开展亟待规范 |
(三)自身兴趣——幼师国培“送教下乡”项目的契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的可行性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校本研修 |
(二)园本研修 |
(三)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 |
二、理论基础 |
(一)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 |
(二)佐藤学学习共同体理论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校本研修的相关研究 |
(二)园本研修的相关研究 |
(三)园本研修路径的相关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二、研究对象 |
(一)问卷调查对象 |
(二)访谈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访谈提纲的编制 |
(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四章 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一)幼儿园所在县域与班级教师人数 |
(二)调查对象的性别、教龄与职称信息 |
(三)年龄与编制 |
(四)专业与学历 |
二、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的开展现状 |
(一)园本研修的形式 |
(二)园本研修的制度 |
(三)园本研修的内容 |
(四)园本研修的需求 |
(五)园本研修的参与度 |
(六)园本研修的评价与反思 |
(七)园本研修的外部支持 |
三、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现状调查总结 |
第五章 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存在的问题 |
(一)乡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 |
(二)幼儿园园本研修组织不够规范 |
(三)外部支持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
二、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园本研修的管理缺位 |
(二)教师培训单位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
(三)幼儿园组织园本研修能力欠缺 |
(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升 |
第六章 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体系构建及优化路径 |
一、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体系构建 |
二、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优化路径 |
(一)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园本研修政策督导职责 |
(二)县级教师培训单位提供园本研修专业技术支持 |
(三)乡村幼儿园科学构建园本研修特色模式 |
(四)幼儿教师积极提升个人专业技术水平 |
第七章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一)选题的创新性 |
(二)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体系构建的创新性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之处 |
(二)后期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商丘市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开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开展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还需更精准的教师队伍建设[J]. 曾文婧. 中国教师, 2021(11)
- [2]“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J]. 郝文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3]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 熊通成. 秘书, 2021(05)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变迁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J]. 孙佳慧,史月杰,蔡婧萱,段新.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08)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研究[D]. 刘凤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6]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D]. 杨秀英.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村教师政策演进历程及逻辑理路[J]. 曲铁华,龙奕帆. 教师发展研究, 2021(02)
- [8]21世纪我国中央层级教师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基于三维分析框架[J]. 于丰园.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03)
- [9]《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效果研究 ——以河南省Q县和山东省L区为例[D]. 任天慧.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10]乡村幼儿园园本研修现状及路径优化研究 ——以商丘市乡村幼儿园为例[D]. 马明芳.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标签: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论文; 中央编办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教师编制论文; 乡村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