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建设废渣流失试验研究

铁路工程建设废渣流失试验研究

一、铁路工程建设弃渣流失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聂慧莹[1](2021)在《苜蓿种植密度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扰动地面和弃土弃渣工程堆积体,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破坏、景观破损与人为水土流失。众所周知,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对环境危害的程度明显大于农耕地,相比其土壤侵蚀也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成为目前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之一。一般情况下工程堆积体在短时间内搬运处置难度较大,亟需采取快速的防护措施,在其坡面种植草被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手段之一,然而,当前对于植被防治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的机理尚不清晰,尤其是草被种植密度及植被地上、地下部分对调控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的影响较为薄弱。因此,本文以新堆置的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穴播草种方式,在堆积体表面种植不同密度的苜蓿,采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分析不同苜蓿密度及其地上、地下部分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流产沙规律、水动力学特性以及减流减沙效益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植被种植密度增大促使堆积体坡面径流流态由急流向缓流过渡,植被覆盖可提高堆积体坡面临界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雨强为0.8~1.8 mm/min,种植密度为PD10(10 cm×10 cm)时的堆积体坡面径流流型流态为缓态层流,PD15和PD20则为缓态层流和急态层流两种状态。堆积体坡面产沙率与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呈显着的线性函数关系(P<0.05)。相同雨强条件下,植被覆盖堆积体坡面的临界径流功率、临界径流剪切力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减小,种植密度为PD20的临界径流功率、临界径流剪切力是其他种植密度的1.50~3.00倍和1.10~2.50倍。径流功率对植被覆盖堆积体坡面侵蚀动力的描述优于径流剪切力。(2)植被能有效减缓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产生,减少堆积体坡面径流产沙,有效调控工程堆积体坡面水沙趋于平稳变化。植被覆盖后的堆积体坡面与裸坡产流时间相比延长0.71~3.94 min。当种植密度由PD20增至PD10,植被减缓径流效益增大12.79%~264.75%,径流率和产沙率减小0.92%~69.68%和0.66%~95.78%。与裸坡堆积体相比,植被覆盖坡面与裸坡次降雨产流量、产沙量相比减小60.20%~90.09%和53.33%~98.54%。裸坡水沙关系波动变化,而植被覆盖的堆积体坡面产沙率与径流率呈显着的线性函数关系(P<0.05)。(3)地下部分在产流前期可减少堆积体坡面产沙,但产流后期会加速堆积体坡面侵蚀,增沙率可达285.24%。雨强为0.8 mm/min,地下部分减流和减沙贡献均高于地上部分,前者较后者增长13.71%~127.32%和58.74%~490.44%;降雨强度为1.2和1.8mm/min时,二者呈波动增长变化趋势,产流后期地下部分会加速坡面产沙,地上部分减流贡献、减沙贡献高于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的减流贡献较地下部分增长3.66%~739.59%和8.19%~189.64%。

张薇[2](2021)在《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铁路客运需求量大,铁路建设迅速发展,在建项目众多。近些年来,铁路建设项目愈发重视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因此铁路线路中桥隧比越来越高,弃渣产生量也越来越大。弃渣堆积体受自身重力或地震、降水等因素影响易引发水土流失、失稳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的发生对铁路的建设、运营和沿线生态危害极大。因此,弃渣场成为铁路建设项目中衍生的资源浪费较多对周边环境破坏较大的附属工程,与之相关的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评价研究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建设项目弃渣场施工、水土保持及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铁路线路长、桥隧比高、弃渣量巨大的特点,详细分析铁路弃渣场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施工行为,找出影响弃渣场绿色施工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弃渣场绿色施工的主要措施。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构建一套包含水土保持、弃渣综合处理、资源节约及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在内的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研究每个评价指标的度量方法,给出指标的量化公式,深入分析现有国内外评价标准,确定了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的评价标准和各个指标的评级标准。铁路弃渣场施工是一个动态随机的过程,施工期间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考虑到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评价随机性、非线性的特点,采用一种自学习自调整模型的机器学习语言—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作为评价模型。支持向量回归适用于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问题的回归拟合,能够更好的评价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为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选择。但支持向量回归的预测效果受参数影响较大,当评价模型的参数选取不够好时,将导致评价模型运行速度变慢,预测效果失去准确性。为此,本文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数据间量级影响,然后使用遗传算法选取最优参数正则化常数C和核函数高斯径向基函数(RBF)的gamma值,建立GA-SVR评价模型。最后,选取银西铁路甘宁段永乐隧道出口弃渣场、早胜二号隧道出口三号隧道进口弃渣场、上阁村隧道1#斜井弃渣场进行实例验证,在训练好的GA-SVR模型中输入无量纲化后的各指标实测值,运行得到输出值为3.483、3.292、4.203,即三座弃渣场的绿色施工等级分别为Ⅲ级、Ⅲ级、Ⅳ级。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对比,结论基本一致,证明了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能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为后续铁路弃渣场的研究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尹小涛,杨华,但路昭,田明,张朔[3](2021)在《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的工程特性评价及其分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力学参数的准确测定,一直是弃渣场边坡稳定性评价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在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场运行特点和弃渣固体废弃物特征认知的基础上,探讨弃渣取样和试验代表性问题的物理根源,依托实际工程累计数据尝试提出简单实用的弃渣工程特性评价和分类方法。结果表明:(1)常规交通工程弃渣的密度、颗粒分析和强度试验,由于弃渣的粒径范围差异大、颗粒空间分布不均、弃渣来源复杂等固体废弃物特征造成取样和试验代表性难题;用多阶段坡角测量和颗粒分析试验代替传统的弃渣边坡试验,解决了试验和取样代表性难题。(2)利用弃渣粗细比可将弃渣分为细粒弃渣、混合型弃渣和粗粒弃渣。(3)根据弃渣粗细比、天然休止角和整形坡率,将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分为细粒弃渣、混合型弃渣和粗粒弃渣等3类。细粒弃渣,弃渣粗细比小于0.3,天然休止角小于31.5°,整形坡率为1.00∶2.00;混合型弃渣,弃渣粗细比为0.3~1.0,天然休止角为31.5°~39.5°,整形坡率为1.00∶2.00~1.00∶1.50;粗粒弃渣,弃渣粗细比大于1.0,天然休止角大于39.5°,整形坡率为1.00∶1.50。(4)用多阶段坡角测量、颗粒分析试验和无黏性土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代替传统的弃渣边坡试验和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方法简单,结果保守,可以作为弃渣边坡稳定性评价和安全控制技术的有益补充。

陈永,黄英豪[4](2020)在《山区铁路弃渣防护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山区铁(公)路工程建设中,正在产生大量的废弃渣土,目前对渣土通常采用简单堆放,必然会影响工程安全,并造成环境问题。系统梳理了我国山区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废渣的产生、工程特性和危害、弃渣场的设置以及弃渣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弃渣主要是由桥隧工程产生,弃渣属于粗颗粒土,而工程特性和颗粒级配以及母岩性质密切相关;弃渣的随意丢弃会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滑坡等工程地质灾害。对弃渣场的设置尚未有专门规范,主要凭工程经验,随意性较大。对弃渣的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作为混凝土骨料、路基等填料、生产环保型建材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我国工程弃渣的研究工作刚刚展开,未来需要在弃渣场的压实防渗设计、稳定性、安全监测和评估以及弃渣的深度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和工程应用。

黄予[5](2020)在《都安-巴马高速公路弃渣场边坡土壤侵蚀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弃渣场是建设项目时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本研究在开展对广西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都安至巴马段)工程沿线的弃渣场调查的基础上,选取0%、30%、70%三种不同砾石含量的弃渣场,利用室内人工降雨实验方法,设置30、60、120、150、180mm/h五个降雨强度,研究不同的降雨强度、砾石含量和降雨顺序对高速公路弃渣场边坡土壤侵蚀速率、总产沙量以及水动力学参数的特点,分析了坡底表土有机质、全磷、全氮以及土壤颗粒组分的特征,揭示该地区高速公路弃渣场边坡的土壤侵蚀特征,为高速公路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以及水土保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三种砾石含量的边坡土壤侵蚀速率随产流时间都呈先增加后平缓或多峰多谷变化,≥120mm/h的三个降雨强度对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较大。土壤侵蚀初期(1-5min)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大于侵蚀中后期(6-45min),侵蚀在1-5min时,≥120mm/h降雨强度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是≤60mm/h的倍数关系是2.41~10.74倍,侵蚀中后期(6-45min)是≤60mm/h的倍数关系是2.02~10.96倍。(2)不同的降雨强度下,砾石含量对历时土壤侵蚀速率影响不一致,60、120、150mm/h时土壤侵蚀速率与砾石含量关系为30%>0%>70%,180mm/h时则为30%>70%>0%,而砾石含量与平均土壤侵蚀速率的关系为30%>0%>70%。(3)降雨顺序(升序为第一场的降雨强度为30mm/h,之后降雨强度每场递增最后一场为180mm/h和降序第一场的降雨强度为180mm/h,之后每场递减最后一场降雨为30mm/h)对土壤侵蚀速率有影响,但在不同的砾石含量条件下有所不同,在0%和70%砾石含量差异不明显,在砾石含量为30%时,60、120、150mm/h降雨强度的降序土壤侵蚀速率大于升序。(4)累积产沙量在前5min增加的幅度大于后6-45min,降雨强度和砾石含量对总产沙量有明显影响(P<0.01),总产沙量与降雨强度正相关,总产沙量的计算值与测量值呈显着相关(P<0.05),且计算值与测量值呈显着的线性关系。(5)坡面的径流平均流速和径流深与降雨强度呈正比,径流深、水流功率、水流剪切力在不同砾石含量的大小关系为0%>70%>30%,Weisbach阻力系数f和曼宁粗糙系数n在无砾石坡面均大于有砾石坡面,且随砾石含量增加而增加。砾石含量为0%和30%时,水流功率能更好的描述红壤弃渣场边坡的土壤侵蚀速率,平均土壤侵蚀速率与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为D=-0.606-0.068τ+0.952ω+3.631n+6.710V。(6)降雨强度对土壤颗粒组分差异性的影响不大,而砾石含量对其影响较大,土壤中流失的颗粒粒径以粉粒、细粉粒、中粉粒为主。≤120mm/h对全磷、全氮、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三种养分流失量最大的为全氮和有机质,砾石含量与全氮、全磷、有机质流失量的关系为30%>70%>0%。

王峰利[6](2020)在《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文中指出高速公路的建设方便了沿线居民的交通出行、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最常见的是弃渣松散堆积体的坍塌、坡面溜渣、对沿线水系的影响等。高速公路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为例,对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进行研究。首先,了解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及水土流失现状,然后确定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分析项目区工程设计总体布局、设计确定依据,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开展研究区水土流失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确定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路基及隧道工程区、弃渣场和桥涵工程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满足规范要求。从水保角度分析,本研究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能达到方案防治目标要求,至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整治率约为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约为97%,拦渣率约为95%,土壤流失控制比约为1.1,林草植被恢复率约为99%,林草覆盖率约为53.4%。结论表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既能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现象,并且对沿线景观有很好的改善,与周边的环境更加协调,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赖若帆[7](2019)在《弃渣场边坡的粒径分布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以叙大铁路沿线弃渣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弃渣场边坡是一种常见的人为潜在灾害体。在山区建设公路、铁路,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隧道和路基等开挖必不可少,工程开挖必然会产生废弃的岩土渣体。由于施工技术和建设管理的不完善,以及交通、地形条件和工程投资的限制,废弃的弃渣往往被选择在施工场地周边的沟谷地形倾倒堆砌,从而形成规模不一的弃渣场(也称弃土场、弃碴场),其中大部分表现为边坡的形式。弃渣场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同时弃渣场边坡的潜在灾害对下游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弃渣场边坡由大量的弃渣经人工排弃并堆积在原始斜坡上所形成,在弃渣倾倒堆积的过程中,粒径大小不同的弃渣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分选,最终形成的堆积体粒径分布特征明显、内部结构不均匀。弃渣堆积体的内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对边坡稳定性存在影响。本文以叙大铁路沿线的弃渣场工程实际为背景,在基于弃渣粒径分布特征、弃渣体的基本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的情况下,对弃渣场边坡的稳定性和变形失稳模式进行了研究。着重完成了对沿线区域内的弃渣场的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取样、现场试验、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工作。对弃渣场边坡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研究工作与相应的成果如下:(1)根据对研究区内共25个弃渣场的调查统计情况,并结合调查的各方面内容及方式提出了一套针对弃渣场边坡的调查方法。调查发现区域内多个弃渣场已有变形及破坏的迹象,且存在发生失稳灾害的风险。对研究区内弃渣前原始地形分别为“陡坡型”、“缓坡型”和“折线型”的三个典型弃渣场展开了详细调查,查明了各典型弃渣场的几何形态、边界特征、基岩特征及弃渣特征,为弃渣场边坡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提供了资料和依据。(2)对研究区内各弃渣堆积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调查统计,总结了各弃渣堆积体的弃渣岩性、颗粒粒径组成和分布、填充物、自然休止角、风化程度及胶结情况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使用原胶对坡体表层弃渣体进行了原状样制取,分析了其原位结构特征,发现弃渣体细部结构随机性较强,难以定量描述。(3)在现场及室内展开了对弃渣体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研究包括堆积密度、空隙率、自然休止角、粒径级配分布特征、不同围岩等级产生的弃渣粒径及抗剪强度特性几大方面。分别采用排水法、灌砂法和图像识别法测量了弃渣堆积体的密度及空隙率;从颗粒的受力平衡出发,研究了自然休止角与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在现场筛分量测了弃渣的粒径级配,采用图像识别对比了不同围岩等级下的弃渣粒径;通过抗剪强度机理和直剪试验研究了弃渣体的抗剪强度特性。对弃渣体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结果为弃渣体各项参数的取值提供了参考与依据。(4)使用不同粒径的石英砂和碎石颗粒作为弃渣相似材料,开展了概化模型的弃渣颗粒倾倒堆积试验,分别从弃渣堆积的过程和结果对堆积体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造成的结构不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实际弃渣堆积体进行对比。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堆积体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粒径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的分选性良好,形成的堆积体粒径分级特征明显、不均匀性强、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粒径分级造成的不均匀结构特征具体表现在:堆积体内细颗粒主要聚集在上部,粗颗粒主要聚集在下部,中颗粒分布相对均匀,但以中部为主;堆积体上部的密度较大、空隙率较小,而下部的密度较小、空隙率较大。(5)根据粒径分级特征考虑弃渣体参数的不均匀取值,对研究区内三个典型弃渣场采用极限平衡法分别计算了自然、暴雨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并分别对各弃渣场进行了最危险工况下的应力场和剪应变场分析,得到了典型弃渣场的稳定性现状,发现研究区各弃渣场在暴雨工况下最易发生失稳,其中原地形为“陡坡型”的典型弃渣场边坡最易发生沿覆盖层-基岩界面的整体失稳,原地形为“缓坡型”和“折线型”的典型弃渣场边坡渣体局部的稳定性系数最低,但整体稳定性良好。(6)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粒径分布规律的大岭山弃渣场颗粒流模型,通过剪切试验的参数标定结合经验取值确定了弃渣体和覆盖层颗粒的细观参数,取临界状态下的折减系数对材料强度参数进行折减,模拟了弃渣场变形失稳的过程,并分析了其失稳模式。得到该弃渣场失稳模式为:弃渣体整体沿下覆的软弱覆盖层滑动,弃渣体的中下部表现出推移式滑坡的特征,中上部表现出牵引式滑坡的特征。

但山林[8](2019)在《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隧道作为山区道路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在我国的高原山地和中低山丘陵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它的修建在提升山区道路通行能力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区域水资源漏失、水质恶化、大气污染、隧道弃渣和土壤侵蚀加剧等,给隧址区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以G318林拉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高海拔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对隧道建设区域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仿真评价,以期构建环境负效应小,社会认可的绿色生态型高海拔隧道。本文在系统分析隧道建设和营运期间环境效应的基础上,考虑到高海拔地区环境的动态延迟性和高阶非线性,结合理论分析、公众参与和现场调研情况,选取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评价要素,选择系统动力学作为环评方法,据此构建了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建立了包括30个环境因子的因果关系图,然后进一步区分不同变量的性质,构建了包含6个状态变量、12个速率变量、26个辅助变量和62个参数的存量流量图,并采用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确定了隧道建设区各环境要素的环保投资比例:水环境0.3509,大气环境0.2779,固废环境0.1302,生态环境0.2410。然后选取位于高海拔地区的雪山梁隧道和雁口山隧道校验了模型的可靠性,将其用于米拉山隧道的环境影响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隧道建设区域的水资源漏失量在施工期间持续增加,其中2015年2016年区域水资源漏失量从0缓慢增加到100万m3,2017年2018年7月则迅速增加到400万m3;在营运期间,水资源量略有回升,但变化不明显。水体SS含量在施工期间大致呈线性增加,2018年7月达到峰值106吨;2019年以后,由于系统主导反馈的改变,水体SS含量逐渐下降,到2032年已接近30吨,达到了水体SS含量的合理范围。(2)TSP排放量在隧道的施工和营运阶段持续增加,且主要集中在隧道外。2015年2018年,TSP排放量从0增加到750吨,到2032年TSP排放量达到1000吨;NO2的排放主要集中于隧道通车运营后,并且小型车是NO2的最主要来源。整个施工阶段仅向外界排放了4.2吨NO2,到2032年的排放总量接近1200吨。但和当地的大气环境容量相比,TSP和NO2的排放量仍在容许范围以内。(3)隧道的固废排放量在施工期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7年以后的施工阶段,增长速率显着增大,2018年7月达到峰值233万吨;在营运期间缓慢下降至227万吨。(4)隧道施工期间,区域新增水土流失量线性增加,2018年7月达到峰值1300吨,并且弃渣场是整个隧道建设区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单元,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由隧道洞渣的利用率偏低导致的;隧道通车后,土壤流失得到有效控制,2032年的水土流失增量已不足1000吨,远低于隧道所在地的容许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米拉山隧道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固废的影响最大,对水和大气的影响次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扰动较小,符合西藏自治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据此提出了合理的固废处理措施,实现了米拉山隧道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隧道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

许锟[9](2019)在《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地区的铁路建设在近些年快速发展,为西北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好处。但随着铁路建设规模的扩大,铁路施工尤其是像铁路隧道这样的大型施工行为对沿线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造成影响及消耗问题越来越突出。西北大部分区域气候寒冷、干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该地区进行铁路隧道的施工更会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突显。因此,研究在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情况下技术上最为合理、经济上最为节约并适宜本地区的绿色施工措施,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目标的同时尽量减少施工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节约资源,对西北寒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推进铁路绿色施工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在分析西北寒旱地区区域特点以及铁路隧道施工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内外关于隧道施工及环境影响、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参考铁路定额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以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对现有的隧道绿色施工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并构建了隧道绿色施工效果综合评价模型,以实际铁路隧道项目进行验证。首先,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绿色施工以及铁路隧道施工的文献,归纳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基于此界定了绿色施工的内涵以及铁路隧道绿色施工的概念。针对研究内容选择了市场交易价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及防护费用法等作为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选择集对分析理论为核心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其次,通过对西北寒冷干旱地区具体地域特征的分析,结合铁路隧道的施工流程以及特点,基于过程分解找出影响隧道绿色施工的主要因子为弃碴处理、废水处理、材料损耗、节能排放,并结合西北寒旱地区生态脆弱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子归纳出了共6类20项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再次,以价值工程理论为基础,利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以兰新二线大阳山隧道、雁塔台隧道、青藏铁路关角隧道XGZHQ5-2标、宝兰客专郭嘉镇隧道作为基础数据来源,对比分析了各项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的措施效益以及实施成本,根据效益、成本计算结果及措施价值系数选出了适宜西北寒旱地区的9项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最后,根据相关绿色铁路、绿色建筑的规范标准以及对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的分析,构建了西北寒旱地区的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评价模型并以实际铁路隧道项目为实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为关角隧道XGZHQ5-2标措施效果“较好”、大阳山隧道措施效果“一般”、雁塔台隧道措施效果“合格”。

李尧[10](2019)在《公路弃渣场稳定性与环境效应评价》文中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工堆积体,弃渣场在堆弃的过程中会对土壤和植被产生扰动和破坏,同时,在降雨和上游来水的影响下,不仅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下游交通、水利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弃渣场失稳灾害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开展对弃渣场的深入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话题。本论文针对弃渣场稳定性及环境效应问题,以重庆某高速公路弃渣场为研究实例。通过文献查阅和大量弃渣场案例研究,对弃渣场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公路弃渣场的类型特点、灾变影响因素和失稳破坏模式。在对颗粒流理论概述的基础上,利用颗粒流软件PFC2D,研究了颗粒细观参数与岩土体宏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摩尔-库伦准则对弃渣场各层材料进行了细观参数标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弃渣场颗粒流模型。分析了颗粒流模型中强度折减的原理,探讨了基于颗粒离散元理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弃渣场稳定性评价之中。通过PFC2D软件,对弃渣场失稳滑坡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其失稳破坏机理和灾害范围,并利用fish语言编写程序,对失稳滑坡过程中的动能、冲击力等进行了监测和研究。以大量弃渣场灾害事例为基础,总结了弃渣场环境问题及其环境效应,提出了弃渣场灾害环境链式效应。对于文章涉及的典型弃渣场进行了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和滑坡灾害严重度评价,并针对弃渣场环境效应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公路弃渣场根据选址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沟道型、坡地型、平地型、临河型,按弃渣的来源可划分为公路弃渣场、隧道弃渣场、建筑拆除物弃渣场,按弃渣物质组成可划分为石质弃渣、土质弃渣、土石混合弃渣。弃渣场边坡失稳破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种: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弃渣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因素、弃渣场设计因素、失稳破坏诱发因素。弃渣场的主要失稳破坏模式包括三种:排弃物料型滑坡、基底型滑坡、地基型滑坡。(2)关于材料宏-细观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颗粒数超过3000个,试样的峰值强度趋于稳定;接触刚度的增大,会使材料的初始切线模量增大,同时峰值应力有所减小,接触刚度比的增大,会使材料的初始切线模量减小,而峰值应力增加;颗粒间摩擦系数的增大,会使材料的峰值应力有所增加,对于初始切向模量没有影响,颗粒间粘结强度的增大,材料的峰值应力有所增加;材料的粘聚力主要受颗粒间粘结强度的影响,内摩擦角主要受颗粒间摩擦系数的影响。(3)基于颗粒流理论的强度折减法,主要是针对颗粒间摩擦系数和粘结强度进行折减,安全系数即为折减系数。对典型弃渣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在暴雨情况下不满足最小安全储备系数,应加强防护,并且和极限平衡法求出的安全系数做了对比,模拟结果较好。(4)弃渣场失稳滑坡的全过程模拟表明:研究区弃渣场失稳属于下部牵引-上部推挤的滑坡模式;滑坡速度变化趋势和动能变化趋势总体上相同,初始阶段增加,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小;承灾体所受冲击的大小随着弃渣场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主要是因为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滑体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速度、动能逐渐减小造成的。(5)弃渣场环境问题及其环境效应可划分为四类:土地资源损毁效应、水资源损毁效应、失稳灾害效应及生态与景观破坏效应;弃渣场灾害环境效应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组成了复杂的链式结构;为了减小弃渣场的灾害环境效应,可以从早期规划控制、工程措施防护、生态治理改善等方面综合治理。

二、铁路工程建设弃渣流失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工程建设弃渣流失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苜蓿种植密度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研究概况
        1.2.2 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影响因素
        1.2.3 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机理研究
        1.2.4 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植被防治研究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过程
        2.3.3 指标获取与计算
        2.3.4 数据分析
        2.3.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苜蓿种植密度对工程堆积体坡面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3.1 苜蓿对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流速的影响
        3.1.1 流速过程
        3.1.2 平均流速
    3.2 苜蓿对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流型流态的影响
        3.2.1 雷诺数、弗汝德数过程
        3.2.2 雷诺数、弗汝得数均值
    3.3 苜蓿对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3.3.1 径流剪切力过程、均值
        3.3.2 径流功率过程、均值
    3.4 苜蓿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水动力机制的影响
        3.4.1 产沙率-径流剪切力
        3.4.2 产沙率-径流功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苜蓿种植密度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4.1 苜蓿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流的影响
        4.1.1 产流时间
        4.1.2 产流过程
        4.1.3 平均径流率
        4.1.4 次降雨径流量
    4.2 苜蓿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沙的影响
        4.2.1 含沙量变化
        4.2.2 产沙过程
        4.2.3 平均产沙率
        4.2.4 次降雨产沙量
    4.3 苜蓿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水沙关系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种植密度苜蓿地上、地下部分对工程堆积体坡面的减流减沙效益
    5.1 苜蓿对工程堆积体坡面的减流效益
        5.1.1 产流过程
        5.1.2 减流过程
        5.1.3 平均减流率
        5.1.4 减流贡献
    5.2 苜蓿对工程堆积体坡面的减沙效益
        5.2.1 产沙过程
        5.2.2 减沙过程
        5.2.3 平均减沙率
        5.2.4 减沙贡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理论研究
    2.1 弃渣场特性分析及类型划分
        2.1.1 弃渣场特性分析
        2.1.2 弃渣场类型划分
    2.2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的概念
        2.2.1 绿色施工内涵及要点
        2.2.2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的特点及内涵
    2.3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的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低碳经济理论
        2.3.3 循环经济理论
        2.3.4 环境承载力理论
    2.4 绿色施工等级评价方法
        2.4.1 常用评价方法概述
        2.4.2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主要影响因素及绿色施工措施
    3.1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3.1.1 弃渣场选址布设工程
        3.1.2 装渣运输工程
        3.1.3 土地复垦工程
    3.2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主要影响因素作用形式
    3.3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的主要措施
        3.3.1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3.3.2 弃渣综合处理的主要措施
        3.3.3 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的主要措施
        3.3.4 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3.4 本章小结
4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评价标准
        4.2.2 评价指标体系
    4.3 评价等级标准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5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评价模型的构建
    5.1 支持向量回归
        5.1.1 支持向量机求解二分类问题
        5.1.2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超平面
        5.1.3 核函数的选择
        5.1.4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软化”
        5.1.5 支持向量回归参数选择与模型评价
    5.2 遗传算法
    5.3 基于GA算法的SVR参数优化设计
        5.3.1 数据归一化
        5.3.2 GA-SVR算法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实例研究
    6.1 研究概况
        6.1.1 研究项目背景
        6.1.2 研究对象选取
        6.1.3 工程地质及特征
    6.2 数据处理
    6.3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综合评价
        6.3.1 遗传算法选取最优参数
        6.3.2 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的工程特性评价及其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弃渣场运行特征
    1.1 运行特征
    1.2 运行特征造成的独特属性
2 弃渣的工程特性
    2.1 高速公路弃渣粒组特征
    2.2 弃渣的工程特性评价难题
    2.3 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3 弃渣特性评价及分类
    3.1 弃渣场稳定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3.2 典型弃渣场天然休止角统计和分类
    3.3 方法的应用和检验
4 结 语

(4)山区铁路弃渣防护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弃渣的产生
2 弃渣的特性及危害
    2.1 弃渣的特性
    2.2 弃渣的危害
        2.2.1 水污染
        2.2.2 大气污染
        2.2.3 地质灾害
3 弃渣的防护
    3.1 植物防护技术
    3.2 工程防护技术
        3.2.1 弃渣场的类型
        3.2.2 弃渣场的选址
4 资源化利用
    4.1 作为混凝土骨料
    4.2 工程填料
    4.3 生产环保型建材
    4.4 用于生态环境改善
        4.4.1 自然地貌与耕地复原
        4.4.2 改变坡面工程的稳定性
        4.4.3 山体公园
5 结论与展望

(5)都安-巴马高速公路弃渣场边坡土壤侵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坡面土壤侵蚀
        1.2.2 工程堆积体边坡土壤侵蚀及降雨强度、砾石含量对其影响
        1.2.3 坡面土壤侵蚀对土壤养分和颗粒粒径组分的影响
2 内容与方法
    2.1 项目概况
        2.1.1 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2.1.2 工程概况
    2.2 研究内容和目的
        2.2.1 弃渣场现状调查
        2.2.2 土壤侵蚀研究
        2.2.3 土壤粒径组分分析及全磷、全氮、有机质含量变化
    2.3 研究方法
        2.3.1 弃渣场调查方法
        2.3.2 实验设计
        2.3.3 人工降雨实验
    2.4 数据处理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弃渣场的现状调查
    3.1 项目全线弃渣场现状调查
    3.2 实验材料所选弃渣场
4 降雨强度和砾石含量与弃渣场边坡土壤侵蚀的关系
    4.1 降雨强度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4.2 砾石含量与土壤侵蚀速率的关系
    4.3 不同阶段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
        4.3.1 降雨强度与不同阶段平均土壤侵蚀速率的关系
        4.3.2 砾石含量与不同阶段平均土壤侵蚀速率的关系
    4.4 降雨顺序对弃渣场边坡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
    4.5 土壤侵蚀泥沙量分析
        4.5.1 降雨强度与累计产沙量的关系
        4.5.2 降雨强度与总产沙量的关系
        4.5.3 砾石含量与总产沙量的关系
        4.5.4 测量产沙量与计算产沙量的校正
    4.6 本章小结
5 水动力学参数分析
    5.1 流速
        5.1.1 不同降雨强度和砾石含量下的历时流速
        5.1.2 不同降雨强度的平均流速
        5.1.3 不同砾石含量的平均流速
    5.2 径流深
    5.3 水流剪切力
        5.3.1 历时水流剪切力
        5.3.2 不同阶段的平均水流剪切力
    5.4 水流功率
    5.5 阻力系数
    5.6 水动力学参数与土壤侵蚀速率的拟合关系模型
        5.6.1 水动力学参数与土壤侵蚀速率的拟合
        5.6.2 水动力学参数与土壤侵蚀速率的关系模型
    5.7 本章小结
6 坡底表层土土壤粒径组分分析及全磷、全氮、有机质含量
    6.1 坡底表层土壤粒径组分变化分析
    6.2 坡底表层土壤全磷、全氮、有机质含量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展望与建议
        7.2.1 展望
        7.2.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6)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及水土保持现状
        1.2.2 国内外水土流失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工程设计总体布局
    2.1 工程设计确定依据
        2.1.1 工程等级确定依据
        2.1.2 工程规模确定依据
        2.1.3 工程征占地面积确定依据
    2.2 项目概述
        2.2.1 工程地理位置
        2.2.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2.2.3 工程等级与规模
        2.2.4 工程项目组成
        2.2.5 项目布置
        2.2.6 工程征占地
        2.2.7 土石方平衡分析
    2.3 自然条件概况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质及地震条件
        2.3.3 气象与水文
        2.3.4 土壤条件及植被分布
    2.4 土地利用状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3.1 水土流失特点
        (1)对工程自身安全的影响
        (2)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影响
        (3)对周边河道水质的影响
    3.2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3.3 占地分析
    3.4 施工工艺分析
        (1)剥离表土
        (2)路基工程
        (3)隧道工程
        (4)桥梁工程
    3.5 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
        3.5.1 数学模型法
        3.5.2 类比法
        3.5.3 通用流失方程
        3.5.4 流失系数法
        3.5.5 本工程采用的方法——类比法
    3.6 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
    3.7 水土流失情况分析
        (1)对当地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对周边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3)对沿线水体产生影响
        (4)弃渣对周边的影响
        (5)施工临时设施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
    4.1 水土流失防治
        4.1.1 防治目标执行标准
        4.1.2 防治责任范围
        4.1.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4.1.4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4.2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
        4.2.1 Ⅰ区路基及隧道工程区
        4.2.2 Ⅱ区桥涵工程区
        4.2.3 Ⅲ区互通及附属设施区
        4.2.4 Ⅳ区改移工程区
        4.2.5 V区弃渣场区
        4.2.6 VI区施工临时设施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治工程设计效益分析
    5.1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5.1.1 六项指标计算过程
        5.1.2 扰动土地整治率
        5.1.3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5.1.4 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5.1.5 拦渣率
        5.1.6 土壤流失控制比
    5.2 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弃渣场边坡的粒径分布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以叙大铁路沿线弃渣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弃渣场内颗粒粒径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1.2.2 弃渣体的抗剪强度特性研究现状
        1.2.3 弃渣场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工程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气象水文条件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2.2.4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研究区弃渣场及堆积体基本特征
    3.1 研究区弃渣场概况
    3.2 弃渣场调查方法
        3.2.1 非现场调查内容及方式
        3.2.2 现场调查内容及方式
    3.3 研究区弃渣堆积体基本特征
    3.4 研究区弃渣场变形破坏特征
        3.4.1 坡表冲刷
        3.4.2 渣体裂缝
        3.4.3 局部垮塌
        3.4.4 结构破坏
    3.5 研究区典型弃渣场基本特征
        3.5.1 大岭山隧道进口弃渣场基本特征
        3.5.2 凉水井隧道进口弃渣场基本特征
        3.5.3 核桃湾隧道出口弃渣场基本特征
第4章 弃渣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4.1 弃渣体原位结构特征
        4.1.1 弃渣体表部原位样制取
        4.1.2 弃渣体原位细部结构特征分析
    4.2 弃渣体堆积密度和空隙率
        4.2.1 堆积密度与空隙率的关系
        4.2.2 测量方法及测点布置
        4.2.3 研究区弃渣体密度测量结果
    4.3 弃渣体的自然休止角
        4.3.1 研究区弃渣体的自然休止角
        4.3.2 自然休止角与抗剪强度参数的关系
    4.4 不同高程位置的弃渣粒径
        4.4.1 弃渣体粒径测量方法
        4.4.2 弃渣体粒径分布规律
        4.4.3 弃渣体级配定量指标
    4.5 不同围岩等级产生的弃渣粒径
        4.5.1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弃渣粒径识别
        4.5.2 不同围岩等级弃渣粒径分析
    4.6 弃渣体抗剪强度特性
        4.6.1 弃渣体抗剪强度产生机理
        4.6.2 弃渣体直接剪切试验研究
第5章 弃渣倾倒堆积模型试验研究
    5.1 试验方案设计
        5.1.1 原始坡面概化
        5.1.2 堆积材料选择
        5.1.3 倾倒堆积方式
    5.2 倾倒堆积过程
        5.2.1 颗粒运动特征
        5.2.2 颗粒启动特征
        5.2.3 堆积演化过程
        5.2.4 最终堆积效果
    5.3 粒径分布特征
        5.3.1 水平分层特征
        5.3.2 斜向分层特征
        5.3.3 整体分区特征
    5.4 分层试验分析
        5.4.1 试验分层方式
        5.4.2 粒径分布规律
        5.4.3 级配组成规律
        5.4.4 密度和空隙率
        5.4.5 抗剪强度参数
    5.5 试验模型与实际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弃渣场边坡稳定性及失稳模式
    6.1 弃渣场边坡失稳模式及诱发因素
        6.1.1 弃渣场边坡失稳模式
        6.1.2 弃渣场边坡失稳诱发因素
    6.2 粒径分级对弃渣场边坡的稳定性影响
    6.3 弃渣场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
        6.3.1 极限平衡法基本原理
        6.3.2 稳定性计算方案
        6.3.3 大岭山弃渣场稳定性分析
        6.3.4 凉水井弃渣场稳定性分析
        6.3.5 核桃湾弃渣场稳定性分析
    6.4 弃渣场边坡稳定性及失稳过程离散元颗粒流分析
        6.4.1 颗粒流PFC简介及基本原理
        6.4.2 弃渣场PFC模型建立及参数取值
        6.4.3 弃渣场稳定性强度折减法分析
        6.4.4 弃渣场变形失稳过程分析
    6.5 稳定性分析的极限平衡法和颗粒流法对比
    6.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法律依据
    2.2 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及内容
        2.2.1 隧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2.2.2 隧道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2.3 隧道环境效应分析
        2.3.1 隧道环境正面效应
        2.3.2 隧道环境负面效应
    2.4 高海拔地区隧道建设环境特点
        2.4.1 高海拔隧道的界定
        2.4.2 高海拔地区隧道建设环境特征
    2.5 隧道建设环评方法
        2.5.1 环境科学评价法
        2.5.2 系统工程评价法
        2.5.3 隧道环评方法的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3.1.1 系统动力学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3.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3.1.3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原则及步骤
        3.1.4 系统动力学软件介绍
    3.2 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建立
        3.2.1 模型环境要素选取
        3.2.2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研究
    3.3 隧道工程环保专项资金分配策略
        3.3.1 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
        3.3.2 隧址区各环境要素环保投资比例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海拔米拉山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4.1 工程概况
        4.1.1 米拉山隧道建设情况
        4.1.2 米拉山隧址区自然条件与环境特征
    4.2 米拉山隧道SD模型参数确定
        4.2.1 明确模型边界
        4.2.2 模型参数确定
    4.3 模型可靠性检验
    4.4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4.4.1 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
        4.4.2 仿真结果分析评价
    4.5 米拉山隧道环境保护对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9)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及评价理论研究
    2.1 铁路隧道绿色施工的概念
        2.1.1 绿色施工概述
        2.1.2 铁路隧道绿色施工内涵
    2.2 铁路隧道绿色施工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低碳经济理论
        2.2.3 环境承载力理论
    2.3 绿色施工措施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2.3.1 常用措施效益测算方法概述
        2.3.2 “有无”对比法
        2.3.3 价值工程理论
    2.4 措施效果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2.4.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2.4.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绿色施工主要影响因素及绿色施工措施
    3.1 西北寒旱地区区域特点及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3.1.1 西北寒旱地区区域特点
        3.1.2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3.2 铁路隧道绿色施工影响因素识别
        3.2.1 洞口工程
        3.2.2 开挖工程
        3.2.3 装碴运输工程
        3.2.4 支护工程
        3.2.5 衬砌工程
        3.2.6 汇总分析铁路隧道绿色施工主要影响因素
    3.3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工程绿色施工措施
        3.3.1 弃碴处理及土地资源利用类措施
        3.3.2 废水处理及水资源利用类措施
        3.3.3 材料节约及综合利用类措施
        3.3.4 节能及大气排放类措施
4 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技术经济分析
    4.1 绿色施工措施的效益分析
        4.1.1 措施效益构成及测定方法
        4.1.2 弃碴处理及土地资源利用类措施效益分析
        4.1.3 废水处理及水资源利用类措施效益分析
        4.1.4 材料节约及综合利用类措施效益分析
        4.1.5 节能及大气排放类措施效益分析
    4.2 绿色施工措施的成本分析
        4.2.1 措施成本构成及估算方法
        4.2.2 弃碴处理及土地资源利用类措施成本估算
        4.2.3 废水处理及水资源利用类措施成本估算
        4.2.4 材料节约及综合利用类措施成本估算
        4.2.5 节能及大气排放类措施成本估算
    4.3 基于价值工程的绿色施工措施成本效益分析
        4.3.1 价值工程理论及措施综合价值计算模型
        4.3.2 措施价值计算结果分析
5 基于SPA的铁路隧道工程绿色施工措施效果评价模型
    5.1 绿色施工措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及选取原则
        5.1.1 措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5.1.2 措施效果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2 效果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及评价等级
        5.2.1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评价标准
        5.2.2 措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5.2.3 评价指标的量化及评价等级的确定
    5.3 集对分析评价模型的构建
        5.3.1 指标权重确定
        5.3.2 集对分析评价模型
6 实例分析
    6.1 工程项目概况
        6.1.1 工程项目背景
        6.1.2 施工条件及项目地域特点
        6.1.3 项目采取的绿色施工措施
    6.2 基于集对分析的绿色施工措施效果评价模型
    6.3 措施效果评价结果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公路弃渣场稳定性与环境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弃渣场稳定性研究
        1.2.2 滑坡相关研究
        1.2.3 颗粒离散元法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路弃渣场特性分析及工程概况
    2.1 弃渣场特性分析及类型划分
        2.1.1 弃渣场特性分析
        2.1.2 弃渣场类型划分
    2.2 弃渣场灾变影响因素及失稳模式
        2.2.1 弃渣场灾变影响因素
        2.2.2 弃渣场失稳破坏模式
    2.3 典型弃渣场工程概况
        2.3.1 工程简介
        2.3.2 地质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颗粒流理论及细观参数的标定研究
    3.1 颗粒流基本理论
        3.1.1 颗粒流基本假设
        3.1.2 基本力学模型
        3.1.3 常用接触本构模型
    3.2 颗粒流细观参数的标定
        3.2.1 细观参数的标定方法
        3.2.2 双轴模拟试验平台的建立
        3.2.3 宏-细观参数的相关性
    3.3 弃渣场各层土体细观参数的标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颗粒流弃渣场稳定性分析及滑坡过程模拟
    4.1 颗粒流稳定性评价方法
        4.1.1 强度折减法
        4.1.2 重度增加法
        4.1.3 失稳判据
    4.2 弃渣场颗粒流模型的建立
        4.2.1 模型的建简化与假设
        4.2.2 颗粒流模型的建立
    4.3 弃渣场稳定性分析
        4.3.1 安全系数的求解流程
        4.3.2 模拟结果分析
        4.3.3 与极限平衡法稳定性计算对比
    4.4 弃渣场滑坡过程模拟
        4.4.1 滑坡模型的建立
        4.4.2 运动特征分析
        4.4.3 应力特征分析
        4.4.4 能量特征分析
        4.4.5 滑坡冲击力分析
    4.5 弃渣场滑坡运动距离对比验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弃渣场环境效应分析及综合治理
    5.1 弃渣场环境效应分析
        5.1.1 弃渣场环境问题及其效应
        5.1.2 弃渣场灾害环境链式效应分析
    5.2 典型弃渣场环境效应评价
        5.2.1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5.2.2 滑坡灾害严重度评价
    5.3 弃渣场综合治理措施
        5.3.1 注重早期规划
        5.3.2 加强工程措施
        5.3.3 生态治理优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本次研究不足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铁路工程建设弃渣流失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苜蓿种植密度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的影响[D]. 聂慧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铁路弃渣场绿色施工等级综合评价研究[D]. 张薇.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3]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的工程特性评价及其分类[J]. 尹小涛,杨华,但路昭,田明,张朔.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1(02)
  • [4]山区铁路弃渣防护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现状[J]. 陈永,黄英豪.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0(12)
  • [5]都安-巴马高速公路弃渣场边坡土壤侵蚀特征研究[D]. 黄予.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D]. 王峰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7]弃渣场边坡的粒径分布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以叙大铁路沿线弃渣场为例[D]. 赖若帆.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但山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9]西北寒旱地区铁路隧道绿色施工措施及效果评价研究[D]. 许锟.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10]公路弃渣场稳定性与环境效应评价[D]. 李尧.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铁路工程建设废渣流失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