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离子体化学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宋彦伟[1](2021)在《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分子化学在材料、能源、信息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对高分子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现有高考体系与化学课程改革的影响下,高中对高分子化学知识重视程度不高,学生高分子化学知识基础不同,导致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陷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因此,为了丰富高中高分子化学知识的内容与结构,帮助学生从高中化学向大学高分子化学顺利过渡,培养大学高分子化学新型专业人才,本文对高中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与思路。其次,以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包括2007年版与2019年版)与化学工业出版社潘祖仁主编的《高分子化学》(第五版)为例,对高中化学教材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材从课程标准、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点的内容三个方面入手,找出了两本教材中存在的衔接问题。然后,对高中生与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中教师与大学教师进行访谈,以期得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存在的衔接问题,以及教师对高中与大学高分子化学衔接的看法和建议。接着,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高中教学衔接实践,研究教学衔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与能力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教学衔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教学实践的反思,从教师、学生、教材等角度提出了实现有效衔接教学的建议。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存在的衔接问题。第一,高中注重的是高分子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学高分子化学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素质的提高。第二,高中与大学知识体系完全不同,高中教材知识编排散乱,选取的是最基本、最典型的知识内容,大学教材知识体系具有系统性与完备性,内容上侧重聚合机理与聚合动力学。第三,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依然沿用高中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与大学高分子化学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性。第四,大部分教师对高中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问题不够重视,造成大学与高中高分子化学知识的断层,学生进入大学后容易产生畏难心理。(2)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在高中阶段进行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知识与结构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后续高分子化学的学习效果。
翟朝峰[2](2020)在《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薄膜制备及电化学传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便携、成本低廉等优点,在保证饮用水安全、预防诊治疾病等关乎生命健康的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研究前景。在构建电化学传感器过程中,开发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十分关键。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薄膜材料不仅拥有sp3-碳键金刚石和sp2-碳键石墨的综合性质,具有机械性质优异、电化学势窗宽、背景电流低、导电性好,以及电化学活性高等特点,而且拥有通过裁剪结构调控其物理化学性质的能力,在构建高性能电化学传感电极方面拥有广阔潜力。本论文主要以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薄膜为研究对象,开展其生长制备、微观结构分析、生长机制探讨、电化学性质分析,以及电化学传感性能评价的研究。首先,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技术,在高衬底温度(>1000℃)和高CH4浓度(≥8%)条件下制备金刚石/石墨(D/G)纳米片复合薄膜,其中D/G纳米片由石墨壳层包裹金刚石核芯结构组成。经过分析,纳米金刚石过渡层中孪晶缺陷横向诱发和石墨包裹层侧面阻止被认为是导致D/G纳米片生长的重要条件。通过调控薄膜微观结构,开发出宽电化学势窗(3.18 V),低背景双电层电容,以及优异电化学活性的非掺杂D/G-8%纳米片复合薄膜电极。分析表明惰性厚金刚石核芯可以明显影响高电化学活性薄石墨壳层棱边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因此其呈现出上述综合金刚石和石墨特点的电化学性质。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方法检测重金属离子实验表明,D/G-8%传感电极兼具高信噪比和高灵敏度,在单独和同时检测Zn(Ⅱ)、Cd(Ⅱ)、Pb(Ⅱ)、Cu(Ⅱ)时均表现出低的检出限(<10μg·L-1),满足饮用水中重金属标准限值的有关规定。其次,采用MPCVD技术,利用突出样品台制备新型金刚石/碳纳米墙(D/C)复合薄膜,该薄膜由金刚石纳米片和湍流石墨相构成的碳纳米墙(CNWs)相互交错组成。经过分析,金刚石纳米片优先生长和衬底表面等离子体密度增加相互耦合被认为是CNWs在金刚石纳米片两侧萌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在D/C复合薄膜上负载CuO构建了 CuO@D/C传感电极,该传感电极在检测葡萄糖实验中呈现出高灵敏度(1650μA·cm-2·mM-1)、低定量限(0.5×10-6M)、良好的长期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回收率(94.21%~104.18%),对预防诊治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上述优异性能是高效换能单元—D/C复合结构和高活性生物识别单元—CuO纳米颗粒协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开发了氢等离子体处理转化D/C复合结构来构筑多孔金刚石纳米结构的方法。在处理过程中,原子氢能够将CNWs中sp2-键碳转化为sp3-键碳并生长在金刚石纳米片两侧,使得金刚石纳米片增厚并交错连接成为多孔金刚石纳米结构。上述方法简单高效,将推动多孔金刚石纳米结构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研究。
陈璐[3](2020)在《热等离子体煤和生物质共裂解机理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等离子体裂解煤、煤焦油和生物质等制乙炔是绿色高效的先进技术。该方法可将复杂的原料一步转化为乙炔等有机化工基础原料。热等离子体技术的规模化研究证明了其工业化的可行性。由于该裂解过程是超高温、毫秒级反应,利用目前的实验表征和检测手段难以获得具体的裂解机理。因此,本文以密度泛函理论(DFT)为基础,结合Mayer键级理论,对热等离子体中的反应路径进行理论计算及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煤焦油是煤热解的副产物,其富含重质芳烃,碳氢比较高,热等离子体工作气中的氢气有利于煤焦油转化为乙炔。选择萘作为煤焦油中稠环芳烃的模型化合物,探究其在氢等离子体中的裂解路径。DFT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高反应活性的氢自由基的参与下,萘裂解所需的能垒大大降低。通过两条主要裂解路径,萘极易转化为乙炔、氢气和炭黑,这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2)生物质作为富氢的可再生资源,在与煤的热等离子体共裂解过程中可补充体系中的氢元素,发生协同作用,使得乙炔收率增加。根据生物质和煤的两步裂解机理,选取乙酸作为生物质中全纤维素的初级裂解产物代表,以苯和萘代替煤的挥发分中芳香烃,探究热等离子体共裂解的协同机理。DFT的计算结果表明,乙酸分解释放的H·和OH.有利于引发芳烃裂解。同时,乙酸及其热解产物水可以催化煤中芳烃裂解的中间反应,促进乙炔的生成。
王开立[4](2019)在《基于表面微纳结构设计的超疏水木材制备与作用机制》文中认为木材表面仿生构建超疏水涂层,能有效地降低木材与水分之间的互相作用,避免木材因吸水而导致的变形、开裂、腐朽、霉变、变色、降解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可以赋予木材抗菌、阻燃、导电、磁性、微波吸收等功能,对木材的高附加值利用和功能化拓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但是超疏水涂层机械与化学稳定性差是制约超疏水木材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荷叶效应”仿生学原理,以木材自身的粗糙结构为基础,通过结构设计和界面调控,在木材表面构建不同微纳层级粗糙结构,获得具有机械耐磨和化学耐久性的超疏水木材。研究超疏水涂层与木材基质的界面结合与调控机理,涂层表面稳固微纳米粗糙结构的构建方式;探讨不同微纳层级粗糙结构对木材表面超疏水性能的影响,解析超疏水作用机制。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低能成分直接修饰木材天然结构,可实现整体高疏水性。在木材细胞壁接枝长链烷基制备整体高疏水木材,横切面水接触角150°,滚动角13°-38°;纵切面水接触角140°,滚动角大于90°。疏水性能贯穿木材整个结构,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化学耐久性,经磨损和腐蚀后,横切面接触角大于145°。(2)溶胶凝胶法合成Si02纳米粒子辅助构建表面微纳结构,可实现木材三切面的超疏水性。横切面水接触角155°,滚动角3°;纵切面水接触角152°,滚动角5°。经化学试剂腐蚀后,横切面接触角大于150°。但合成的Si02在木材内层沉积量低且分布不均匀,所制备的超疏水木材耐磨性差。(3)仿生贻贝聚多巴胺(PDA)表面修饰方法,可在木材表面实现化学耐久的超疏水性。PDA/Ag复合层水接触角152°,滚动角8°。60℃聚合PDA层水接触角153°,滚动角9°;60°C聚合PDA/Cu复合层水接触角157°,滚动角5°。配位驱动的多次组装技术在木材表面构建出厚度可控的聚酚-金属离子超疏水涂层,3次组装与1次组装相比,单宁酸(TA)-FeⅢ复合涂层厚度从4.3 μm增加到8.9 μun,接触角从146°增加到154°,滚动角从15°减小到9°;TA-FeⅢ/Ag复合涂层厚度从5.6 μm增加到10.8μm,接触角从152°增加到157°,滚动角从10°减小到4°。以上超疏水涂层经过化学溶剂腐蚀和严苛环境测试后,接触角均大于150°。(4)基于氟化层级纳米粒子和环氧树脂的喷涂法,可在多种基质表面实现耐磨耐腐蚀的超双疏性。超双疏涂层对表面张力在20.1 mN/m以上的液体表现出优异的排斥能力,正庚烷的接触角154°,滚动角10°。涂层刮擦硬度1.05 GPa,砂纸磨损3 m后,水接触角从175°减少到160°,滚动角从1°增加到8°;正癸烷接触角从159°减少到149°,滚动角从6°增加到24°。经过化学试剂腐蚀后,水和正癸烷的接触角均大于150°,滚动角均小于10°。(5)利用木材天然层级多孔结构模板,结合超疏水改性技术,制备了具有选择性油水分离功能的木质材料。木材气凝胶/PDMS复合材料可以实现集吸收和过滤功能为一体的选择性油水分离功能,可吸收自身重量9-20倍的油类;对水/三氯甲烷混合物的分离效率为99.5%,分离通量为2.25×104 L/m2·h。Janus木膜材料可实现双端选择性油水分离功能,对水/正己烷混合物的分离通量为2450L/m2·h,对水/三氯甲烷混合物的分离通量为4820 L/m2·h,分离效率均高于99.3%。
王飞[5](2018)在《等离子体辐射研究:应用于焊接电弧诊断和光辐射危害评定》文中研究指明辐射是焊接电弧等离子体的一个显着特征。电弧辐射携带着电弧温度、组分等信息,因此可以利用电弧辐射进行电弧诊断。此外,焊接电弧辐射具有强烈的光生物学效应,会对焊工的皮肤和眼睛产生伤害。基于电弧辐射,本文进行了焊接电弧诊断和光危害性评定两方面研究。活性气体保护焊(MAG焊)电弧的诊断一直是焊接领域的难题。这主要是因为:一、MAG电弧是不稳定的,不利于测量;二、MAG焊常采用混合气(如82%Ar-18%CO2)作保护气,并且从焊丝端部和工件表面产生的金属蒸气会进入电弧,这使得电弧辐射除了受温度影响外,还受等离子体组分,特别是金属蒸气浓度的影响。电弧温度和金属蒸气浓度是MAG电弧诊断的两个重要属性。当确定这两个属性后,可以根据等离子体物理属性(热物理属性、辐射系数和输运系数)确定出电弧内的电流传递及传热、传质状况。如果电弧-工件边界处理恰当,可以进一步确定进入工件的热流密度,这对于提升人们对电弧焊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地测量MAG电弧温度场和铁蒸气浓度场的方法—CCD法。该方法利用装有窄带滤光片的单色CCD高速摄像机,获取电弧在570590 nm和607627 nm波段的辐射,再利用Abel变换以及570590 nm和607627 nm波段辐射属性与温度和铁蒸气浓度的理论关系诊断出这两个量。本文以脉冲MAG电弧为测试对象,利用该法对脉冲峰值期间的电弧温度场和金属蒸气浓度场进行了测量。本文还利用传统的光谱仪对电弧温度和金属蒸汽浓度进行了诊断,但是由于测量极其困难,仅针对脉冲中间时刻的三个层面的电弧进行了诊断。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良好,证实了CCD法的准确性。由于CCD法可以对多个时刻的电弧整体测量,这明显优于传统的光谱仪诊断。焊接电弧中的紫外线(180-400 nm)、紫外线A(315-400 nm)和蓝光辐射(300-700 nm)具有强烈的生物危害性。统计显示,上述辐射会增加焊工罹患某些眼病和皮肤病的概率。目前尽管有一些关于电弧辐射的测量研究,但是尚无相关的理论研究。本文以GTAW氩弧为研究对象,计算了这三个波段氩等离子体的辐射属性,利用数值模拟获得了GTAW电弧的局部辐射以及电弧对外界的有效照度,并利用欧盟职业安全辐射暴露标准(Directive 2006/25/EC)对电弧的辐射的危害性进行了评价。该研究充分说明了焊接辐射防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刘贵,宁平,李凯,汤立红,宋辛,王驰[6](2015)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改性碳基材料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因其高效、经济和易操作等优点,使得其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碳基材料由于其许多良好的物化性能,使得其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经DBD改性后的碳基材料表现出更好的物化性能,应用更加广泛。主要综述了DBD在改性碳基材料方面的研究现状,包括活性基团的引入,DBD改性对碳基材料界面结合能、吸附性能、物理结构及其对负载组分分散度的影响。指出改性过程中仍然存在的许多不够完善之处,提出许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如DBD改性对碳基材料物化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并展望了DBD改性碳基材料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李杨[7](2015)在《熔分钛渣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熔分钛渣是将钒钛磁铁矿经直接还原提铁后再通过电炉熔分获得的一种含钛炉渣,其Ti02含量约为47%~51%,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目前,对熔分钛渣的利用仅仅是用于硫酸法制备钛白,其产品附加值低,且二次污染严重。本文针对熔分钛渣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碱熔-水浸-酸解法提钛新工艺,不仅有效地回收了渣中的Ti、Al、Mg、Si等有价元素,还制备出纳米TiO2光催化剂和NaA型分子筛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熔分钛渣有价元素的高效综合利用。利用熔融NaOH对熔分钛渣进行碱熔处理。研究了熔分钛渣中含钛物相和MgAl2O4相在碱熔过程的物相转化过程及转变机理,探讨了主要物相在转化过程中的动力学,并计算了其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当碱熔温度为500℃,渣碱比为1:1时,熔分钛渣中的含钛相黑钛石固溶体能够完全转变成为具有NaCl结构的Na2TiO3。升高反应温度,降低渣碱比,可以促使具有NaCl结构的Na2TiO3转变为具有α-NaFeO2结构的NaMO2(M=Ti, Fe, Mg)。此外,含钛相和MgAl2O4相的转化过程在动力学上符合未反应核模型,且转化过程均受界面化学反应控速,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1.76kJ/mol和55.88kJ/mol。针对酸解过程,详细探讨了不同酸解条件对制备合成纳米TiO2晶型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g碱熔渣在200mL酸溶液中进行酸解时,HCl体系中容易制备出具有针状团簇体结构的金红石型TiO2,H2SO4体系中容易制备出具有微球状粒子团簇体结构的锐钛矿型TiO2,在HNO3体系中制备的TiO2则是两种晶型的混合型。研究发现,随着H2SO4浓度的提高,开始形成的锐钛矿型TiO2会逐步转变成为金红石型TiO2。随着液固比的提高或pH值的降低,锐钛矿型TiO2会逐步转变成为金红石型TiO2,其微观形貌也由纳米粒子的团簇体逐步转变为海胆状的结构。随着酸解时间的延长,制备的TiO2晶型不会改变,但结晶性和晶粒大小会逐步提高。研究发现,制备得到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有Fe和Si元素的掺杂,在可见光条件下对罗丹明B溶液均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效果,光照120min时的最大降解率可达到91%。针对水浸及NaA型分子筛制备过程,讨论了水浸条件对碱熔渣中NaAlO2和Na2SiO3浸出率的影响。以碱熔渣水浸液为原料,分别采用水热法和常压冷凝回流法合成NaA型分子筛。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控制液固比为10:1水浸60min获得的一次水浸液适合作为制备分子筛的原料。采用水热法或常压冷凝回流法,控制硅铝比(n(SiO2)/n(Al2O3))为2.0,水钠比(n(H2O)/n(Na2O))为60~100时,在合适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都可以制备合成NaA型分子筛。在合成NaA型分子筛过程中,提高反应温度,降低水钠比或延长反应时间都易于使立方块状的NaA型分子筛向球状羟基方钠石转变。控制硅铝比为2.0,水钠比为100,在水热温度为120℃,水热时间为3h条件下合成的NaA型分子筛对Cu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150min时的吸附率可达70%。基于熔分钛渣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了渣中各元素的分布走向趋势,初步计算了其回收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该循环工艺可以实现熔分钛渣中Ti、 Al、Mg、Si的综合利用,其回收利用效率分别为97.5%、87.0%、53.5%和26.3%,具有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刘晓军[8](2015)在《透明疏水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十四氟己烷、全氟萘烷、1H,1H,2H-全氟-1-癸烯和全氟联苯为聚合单体,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在基片上来沉积氟碳薄膜。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来测定薄膜的静态水接触角(WCA)来分析其疏水性能,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来分析其表面化学组成,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来观察所沉积薄膜的表面形貌,关于薄膜的透明性我们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通过测量200-800 nm范围内对光的透过率来研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是用来测定纳米级的薄膜厚度一种有效的手段。实验结果表明1H,1H,2H-全氟-1-癸烯(PFDE)是最佳的所需单体,一方面由于作为较高沸点的液体,能够在室温的条件下提供一个稳定的单体流量速度。另一方面由于该单体含有较多的CF2基团,可以为疏水性薄膜提高大量的疏水官能团。在不同的放电模式下沉积薄膜的水接触角不同,连续波模式下在107°左右,并且在45天内保持稳定。脉冲条件下则可以达到120°左右,在第二天就下降到112°,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保持稳定。通过红外谱图和XPS谱图分析脉冲条件下的CF2含量要高于连续波模式下的,沉积条件为脉冲放电模式,放电功率为60 W,Ton/Toff=2 ms/75 ms的氟碳薄膜中CF2含量为54.5%,连续波放电模式下,放电功率60W的氟碳薄膜中CF2含量是37.8%。紫外可见实验结果表明当沉积薄膜厚度为30 nm时,在200-800 nm范围内透过率可以达到90%及以上,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大光的透过率下降。在脉冲放电条件下(Ton/Toff=2 ms/18 ms),放电功率60 W,通过一系列不同沉积时间得到不同厚度的薄膜,模拟计算该条件下的沉积速率为1.0 nm/s。
王季[9](2013)在《金属表面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及其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是一种“绿色”高质高效的抛光金属工件的特种加工方法,通过在工件和抛光液之间形成的气层的放电去除作用实现对工件抛光。其抛光液为低浓度的盐溶液,并可通过补充抛光盐而循环使用,能够解决机械抛光难于加工形状复杂工件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化学和电解抛光难以避免的污染问题,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研究该抛光方法能够实现微观整平的原因,揭示电解质等离子抛光作用机制。基于气体放电的相关理论,研究抛光液成分对抛光效果的影响,发现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是一个气体放电和化学反应同时进行的动态过程,放电去除速度大于反应生成速度是实现抛光的前提。通过实验和分析得出以不同的方式将工件潜入抛光液时的伏安特性曲线和电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确定最合理的工件下潜方式。利用相关仪器研究了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前后不锈钢试件的外形尺寸、粗糙度、耐腐蚀性、微观形貌、表面化学成分和显微硬度等表面状态的变化。实验结果一方面证明了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可以达到理想的抛光效果,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所揭示的抛光作用机制。分析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材料去除的热传导过程和工件表面获得能量的方式,发现工件表面的热流密度是影响去除速度的重要因素,工件表面所获得的能量主要来自电子冲击。根据材料去除机理,推导得出结论并实验证实:在稳定抛光状态下,材料去除速度与电流密度成正比。依据实验结果和分析,研究了电压、抛光液浓度和温度以及工件在抛光液中的下潜深度对材料去除速度的影响。建立表面粗糙度随抛光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实验得出一定条件下经过不同的抛光时间后试件表面的实际粗糙度值,用这些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并根据拟合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修正,修成后的数学模型与实验数据的拟合程度很好。在不同的抛光液温度下,又进行两组实验,验证了修正后的数模模型与实际抛光情况基本一致。基于抛光作用机制和表面粗糙度随抛光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选取经过一定时间的抛光后的试件表面粗糙度值和抛光过程中的电流密度作为实验指标,进行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各因素影响粗糙度和电流密度的主次顺序和规律,获得只考虑抛光效果和综合考虑效果、成本、效率以及稳定性的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电解质等离子抛光过程中受抛光产生的金属微粒的干扰无法使用电导法对抛光液浓度进行检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实验提出两种确定抛光过程中硫酸铵抛光液浓度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硫酸铵抛光液的浓度低于2.5wt%以后抛光的电流密度会明显下降的现象,定时检测抛光过程中电流值和抛光液温度,以确定是否需要补充硫酸铵。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实验得到一定抛光液温度下抛光量与硫酸铵消耗量的关系,再在抛光过程中记录抛光量计算硫酸铵抛光液浓度。前一种方法应用起来更为简便,可用于一般工业生产;后一种方法适用于对抛光效果要求更高的加工。经实验验证两种方法均具有可行性。针对形状复杂的工件,从气层厚度和电场强度两方面研究工件上的空间位置和形状对抛光的影响。对于一些形状特殊的工件的抛光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及其工艺的研究成果,设计电解质等离子抛光设备,并使用该设备加工多种材质的工件,为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陶丽红[10](2012)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聚丙烯酸/腐植酸类复合吸水性树脂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属于非平衡等离子体,具有非法拉第特性,是一种偏离法拉第电解定律的电化学过程。等离子体由电极和电解质液面之间的直流辉光放电来维持。辉光放电电解产生的等离子体中含有的某些高活性粒子,如H·、·OH、H2O2、eaq-、HO2·等,它们很容易被输送到电极附近的溶液中,可为各种类型的溶液化学反应提供活性中间体源。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可以在敞开体系中进行,聚合机理独特,设备简单,所得产物对生物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因此,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前景广阔。本论文共分四章,详细研究了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引发水溶液聚合反应合成聚丙烯酸/腐植酸类吸水性树脂。第一章综述本章综述了等离子体的产生和性质,详细介绍了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的特点、化学效应机理、非法拉第特性,并对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在废水处理、有机合成、高聚物合成以及表面修饰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本文还介绍了高吸水树脂目前的研究进展、吸水机理、影响因素,并对腐植酸类树脂的研究做了相应的概述。第二章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合成聚丙烯酸钠/腐植酸复合高吸水性树脂以丙烯酸和腐植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了聚丙烯酸钠/腐植酸复合高吸水性树脂材料。考查了放电电压、交联剂、丙烯酸中和度、后聚合温度、腐植酸钠和丙烯酸的含量对树脂吸水量的影响。讨论了树脂在0.9%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胀速率和不同pH值溶液中的溶胀行为。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分别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树脂对蒸馏水的吸收量为1152g·g-1,对0.9%NaCl溶液的吸收量为89g·g-1,800℃后复合树脂残留量为44.3%。第三章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酰胺/腐植酸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腐植酸钠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腐植酸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材料。考查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交联剂含量、腐植酸钠含量、丙烯酸与丙烯酰胺摩尔比、丙烯酸中和度和后聚合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量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分别对产品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pH、NaCl溶液对树脂溶胀行为的影响,以及反复溶胀能力和保水率。结果表明,所得的复合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耐盐性,对蒸馏水的吸收量为1198g·g-1,对0.9%NaCl溶液的吸收量为124g·g-1。第四章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合成淀粉-聚丙烯酸/腐植酸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了淀粉-聚丙烯酸/腐植酸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材料。讨论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交联剂、丙烯酸中和度、后聚合温度、丙烯酸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值和腐植酸钠的含量对树脂吸水量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分别对最佳产品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和热稳定性,对蒸馏水的吸收量为862g·g-1,对0.9%NaCl溶液为69g·g-1。
二、等离子体化学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离子体化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之处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教学衔接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发展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3 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材的衔接情况 |
3.1 高中课程标准分析 |
3.1.1 课程性质 |
3.1.2 课程理念 |
3.1.3 教材整体设计思路 |
3.1.4 课程目标 |
3.1.5 课程内容标准 |
3.2 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3.3 教材知识点分析 |
3.3.1 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 |
3.3.2 知识点的内容 |
3.3.3 知识点的呈现方式 |
3.4 教材衔接性总结 |
4 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衔接情况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问卷与访谈的编制与实施 |
4.2 高中部分结果分析 |
4.2.1 高中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2 高中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2.3 高中部分总结 |
4.3 大学部分结果分析 |
4.3.1 大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3.2 大学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3.3 大学部分总结 |
5 高中教学衔接实践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思路 |
5.2 教学衔接实践 |
5.2.1 教学衔接原则 |
5.2.2 教学衔接案例 |
5.3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5.3.1 化学成绩分析 |
5.3.2 调查问卷分析 |
5.4 教学实践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对教师的建议 |
6.2.2 对学生的建议 |
6.2.3 对教材的建议 |
6.2.4 对国家教育相关部门的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衔接问题调查问卷(高中生版) |
附录2 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衔接问题调查问卷(大学生版) |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高分子化学知识检测卷 |
附录5 高中教学衔接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2)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薄膜制备及电化学传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重金属和葡萄糖分析技术 |
1.2.1 分析化学基础 |
1.2.2 重金属分析研究现状 |
1.2.3 葡萄糖分析研究现状 |
1.3 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薄膜 |
1.3.1 金刚石/石墨纳米线复合薄膜 |
1.3.2 金刚石/石墨纳米片复合薄膜 |
1.3.3 金刚石/碳纳米墙复合薄膜 |
1.4 本文选题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2 测试表征方法 |
2.3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3章 金刚石/石墨纳米片复合薄膜生长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制备金刚石/石墨纳米片复合薄膜 |
3.2.2 化学法处理金刚石/石墨纳米片复合薄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金刚石/石墨纳米片薄膜材料表征 |
3.3.2 金刚石/石墨纳米片薄膜制备条件分析 |
3.3.3 金刚石/石墨纳米片薄膜生长过程分析 |
3.3.4 金刚石/石墨纳米片薄膜生长微观分析 |
3.3.5 金刚石/石墨纳米片薄膜生长机制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刚石/石墨纳米片薄膜电化学性质调控及其检测重金属离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制备金刚石/石墨纳米片复合薄膜 |
4.2.2 电化学行为测试表征 |
4.2.3 重金属离子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金刚石/石墨纳米片薄膜材料表征 |
4.3.2 金刚石/石墨纳米片薄膜电化学性质表征 |
4.3.3 金刚石/石墨纳米片薄膜结构与电化学性质关系 |
4.3.4 重金属离子检测实验参数优化 |
4.3.5 单独检测Zn(Ⅱ)、Cd(Ⅱ)、Pb(Ⅱ)、Cu(Ⅱ) |
4.3.6 同时检测Zn(Ⅱ)、Cd(Ⅱ)、Pb(Ⅱ)、Cu(Ⅱ)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刚石/碳纳米墙复合薄膜生长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制备金刚石/碳纳米墙复合薄膜 |
5.2.2 实验参数调变与控制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金刚石/碳纳米墙薄膜材料表征 |
5.3.2 金刚石/碳纳米墙薄膜制备条件分析 |
5.3.3 金刚石/碳纳米墙薄膜生长过程分析 |
5.3.4 金刚石/碳纳米墙薄膜生长机制讨论 |
5.3.5 金刚石/碳纳米墙薄膜控制制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构建金刚石/碳纳米墙基葡萄糖传感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制备金刚石/碳纳米墙负载CuO电极 |
6.2.2 电化学方法检测葡萄糖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构建金刚石/碳纳米墙负载CuO电极 |
6.3.2 电催化氧化葡萄糖行为研究 |
6.3.3 检测葡萄糖实验条件优化 |
6.3.4 检测葡萄糖性能评价 |
6.3.5 检测人体血清中葡萄糖 |
6.3.6 电极结构与性能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处理转化金刚石/碳纳米墙构筑多孔金刚石纳米结构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制备金刚石/碳纳米墙支撑金刚石的分层结构 |
7.2.2 控制制备多孔金刚石纳米结构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分层结构材料表征 |
7.3.2 氢等离子体处理转化机制分析 |
7.3.3 控制制备多孔金刚石纳米结构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3)热等离子体煤和生物质共裂解机理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热等离子体裂解制乙炔技术 |
1.2 热等离子体裂解煤的实验研究 |
1.3 热等离子体裂解生物质的实验研究 |
1.4 热等离子体共裂解煤和生物质的实验研究 |
1.5 裂解机理的理论(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2.1 量子化学基础 |
2.2 密度泛函理论 |
2.2.1 Hohenberg-Kohn定理 |
2.2.2 Kohn-Sham方程 |
2.2.3 交换关联泛函 |
2.3 Mayer键级理论 |
2.4 Material Studio DMol~3程序包 |
2.4.1 Material Studio简介 |
2.4.2 DMol~3程序包 |
2.4.3 计算方法 |
3 氢等离子体裂解煤焦油反应机理 |
3.1 引言 |
3.2 模型化合物的选取 |
3.3 萘在氢等离子体中的裂解 |
3.3.1 反应的引发 |
3.3.2 2-C_(10)H_7·的分解 |
3.3.3 1-C_(10)H_7·的分解 |
3.3.4 c-C_(10)H_8:的分解 |
3.3.5 o-C_6H_4·-1,3-C_4H_4·的分解 |
3.3.6 反应的终止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热等离子体共裂解煤和生物质协同反应机理 |
4.1 引言 |
4.2 模型化合物的选取 |
4.3 热等离子体共裂解的协同机理 |
4.3.1 乙酸的分解 |
4.3.2 自由基参与的夺氢反应 |
4.3.3 ROH的催化作用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介绍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4)基于表面微纳结构设计的超疏水木材制备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疏水现象和理论 |
1.2.1 自然界的超疏水现象 |
1.2.2 超疏水表面的理论基础 |
1.2.2.1 静态接触角及Young's方程 |
1.2.2.2 Wenzel与Cassie-Baxter接触角模型理论 |
1.2.2.3 接触角滞后与滚动角 |
1.3 超疏水木材的研究进展 |
1.3.1 仿生构建超疏水木材的意义 |
1.3.2 超疏水木材主要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
1.3.2.1 溶胶凝胶法 |
1.3.2.2 水热法 |
1.3.2.3 湿化学法 |
1.3.2.4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2.5 表面涂覆法 |
1.3.2.6 层层自组装 |
1.3.2.7 等离子体技术 |
1.3.2.8 表面接枝共聚 |
1.3.2.9 其他 |
1.3.3 超疏水木材的功能性应用 |
1.3.3.1 自清洁性 |
1.3.3.2 耐老化性 |
1.3.3.3 防冰抗冻性能 |
1.3.3.4 耐腐抑菌性能 |
1.3.3.5 阻燃 |
1.3.3.6 其他 |
1.4 超疏水木材存在问题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1.7 项目支持及经费来源 |
2 基于木材自身粗糙结构的整体高疏水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木材结构与化学特征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实验材料 |
2.2.1.2 实验方法 |
2.2.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木材的形貌结构 |
2.3.2 木材的化学成分 |
2.3.3 小结 |
2.4 十八烷基异氰酸酯接枝木材细胞壁的整体高疏水改性研究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1.1 实验材料 |
2.4.1.2 实验方法 |
2.4.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2.1 增重率和羟基取代度 |
2.4.2.2 微观结构分析 |
2.4.2.3 化学成分与分析 |
2.4.2.4 润湿性分析 |
2.4.2.5 耐磨性分析 |
2.4.2.6 耐化学性分析 |
2.4.2.7 自清洁性能 |
2.4.2.8 吸水性和尺寸稳定性 |
2.4.2.9 疏水机理 |
2.4.3 小结 |
2.5 十八烷基酰氯接枝木材细胞壁的整体高疏水改性研究 |
2.5.1 材料与方法 |
2.5.1.1 实验材料 |
2.5.1.2 实验方法 |
2.5.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2.1 增重率和羟基取代度 |
2.5.2.2 微观结构分析 |
2.5.2.3 化学成分分析 |
2.5.2.4 润湿性分析 |
2.5.2.5 耐磨性分析 |
2.5.2.6 耐化学性分析 |
2.5.2.7 自清洁性能 |
2.5.2.8 吸水性与尺寸稳定性 |
2.5.2.9 疏水机理 |
2.5.3 小结 |
3 基于木材表面生长纳米粒子的超疏水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St(?)ber溶胶凝胶法的木材超疏水改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实验材料 |
3.2.1.2 实验方法 |
3.2.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2.1 制备过程与机理 |
3.2.2.2 微观结构分析 |
3.2.2.3 化学成分分析 |
3.2.2.4 润湿性分析 |
3.2.2.5 耐磨性分析 |
3.2.2.6 耐化学性分析 |
3.2.2.7 自清洁性能 |
3.2.2.8 吸水性与尺寸稳定性 |
3.2.2.9 超疏水形成机理 |
3.2.3 小结 |
3.3 基于改进溶胶凝胶法的木材超疏水改性研究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1.1 实验材料 |
3.3.1.2 实验方法 |
3.3.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2.1 制备过程与机理 |
3.3.2.2 微观结构分析 |
3.3.2.3 化学成分分析 |
3.3.2.4 润湿性分析 |
3.3.2.5 耐磨性分析 |
3.3.2.6 耐化学性分析 |
3.2.2.7 自清洁性能 |
3.3.2.8 吸水性与尺寸稳定性 |
3.3.2.9 超疏水形成机理 |
3.3.3 小结 |
4 基于仿生贻贝粘附型的木材表面超疏水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木材表面构建PDA/Ag粗糙结构的超疏水改性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实验材料 |
4.2.1.2 实验方法 |
4.2.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2.1 微观结构分析 |
4.2.2.2 化学成分分析 |
4.2.2.3 润湿性分析 |
4.2.2.4 耐化学性分析 |
4.2.2.5 自清洁性能 |
4.2.2.6 吸水性与尺寸稳定性 |
4.2.2.7 反应机理和超疏水形成机理 |
4.2.3 小结 |
4.3 木材表面构建PDA/Cu二元粗糙结构的超疏水改性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1.1 实验材料 |
4.3.1.2 实验方法 |
4.3.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2.1 微观结构分析 |
4.3.2.2 化学成分分析 |
4.3.2.3 润湿性分析 |
4.3.2.4 耐化学性分析 |
4.3.2.5 反应机理和超疏水形成机理 |
4.3.3 小结 |
4.4 木材表面构建单宁酸/Fe/Ag三元粗糙结构的超疏水改性研究 |
4.4.1 材料与方法 |
4.4.1.1 实验材料 |
4.4.1.2 实验方法 |
4.4.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2.1 微观结构分析 |
4.4.2.2 化学成分分析 |
4.4.2.3 润湿性分析 |
4.4.2.4 耐化学性分析 |
4.4.2.5 反应机理 |
4.4.2.6 超疏水模型 |
4.4.3 小结 |
5 基于纳米粒子结构和化学设计的基质独立型超双疏涂层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度氟化的棒点状HNTs/SiO_2杂化粒子的设计与制备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1.1 实验材料 |
5.2.1.2 实验方法 |
5.2.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2.1 HNTs/SiO_2杂化粒子微观结构 |
5.2.2.2 HNTs/SiO_2杂化粒子化学成分 |
5.2.2.3 HNTs/SiO_2杂化粒子润湿性 |
5.3 高度氟化的层级HNTs/SiO_2杂化粒子构建超双疏涂层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1.1 实验材料 |
5.3.1.2 实验方法 |
5.3.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2.1 超双疏涂层的微观形貌 |
5.3.2.2 超双疏涂层的润湿性能 |
5.3.2.3 超双疏涂层的基质独立性 |
5.3.2.4 超双疏涂层的耐磨性分析 |
5.3.2.5 超双疏涂层的耐化学性分析 |
5.3.2.6 超双疏涂层的自清洁防污性能 |
5.3.2.7 反应机理与超双疏模型 |
5.4 小结 |
6 基于超疏水木材改性的油水分离功能化设计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去木素木材/PDMS复合材料的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1.1 实验材料 |
6.2.1.2 实验方法 |
6.2.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6.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2.1 制备过程和功能性简述 |
6.2.2.2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与化学成分分析 |
6.2.2.3 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力学性能分析和水响应形状记忆功能 |
6.2.2.4 复合材料的润湿性能和油水分离性能 |
6.2.3 小结 |
6.3 非对称润湿性Janus去木素木膜的选择性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
6.3.1 材料与方法 |
6.3.1.1 实验材料 |
6.3.1.2 实验方法 |
6.3.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6.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2.1 Janus木膜的制备过程和功能性简述 |
6.3.2.2 Janus木膜的微观结构与化学成分分析 |
6.3.2.3 Janus的润湿性分析 |
6.3.2.4 Janus木膜的单向水滴渗透行为 |
6.3.2.5 Janus木膜的选择性油水分离性能 |
6.3.3 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基于木材自身粗糙结构的整体超疏水改性研究 |
7.1.2 基于木材表面成长纳米粒子的超疏水改性研究 |
7.1.3 基于仿生贻贝粘附型的木材表面超疏水改性研究 |
7.1.4 基于纳米粒子结构和化学设计的基质独立型超双疏涂层研究 |
7.1.5 基于超疏水木材改性的油水分离功能化设计与应用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等离子体辐射研究:应用于焊接电弧诊断和光辐射危害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弧焊方法 |
1.3 焊接电弧光谱诊断 |
1.3.1 等离子体热力学状态 |
1.3.2 电弧等离子体光谱诊断 |
1.3.3 CCD电弧诊断法 |
1.4 焊接电弧的光辐射危害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Ar-CO_2-Fe等离子体辐射属性计算 |
2.1 等离子体平衡成分计算 |
2.1.1 计算方程 |
2.1.2 计算算法和所需数据 |
2.1.3 [Ar-CO_2]-Fe等离子体平衡成分计算结果 |
2.2 净辐射系数(NEC) |
2.3 等离子体辐射机制 |
2.3.1 原子线谱 |
2.3.2 原子连续谱 |
2.3.3 分子连续谱 |
2.3.4 分子带状谱 |
2.3.5 单色光辐射系数的离散和积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82%Ar-18%CO_2]-Fe等离子体辐射光谱 |
2.4.2 温度和等离子体尺寸Rp对净辐射系数的影响 |
2.4.3 金属蒸气浓度对净辐射系数的影响 |
2.4.4 各种辐射机制的贡献 |
2.4.5 特定光谱段的净辐射系数 |
2.5 小结 |
第三章 脉冲MAG电弧的光谱诊断 |
3.1 光谱诊断方法 |
3.1.1 电弧温度测量 |
3.1.2 金属蒸气浓度测量 |
3.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3.2.1 焊接过程 |
3.2.2 光谱诊断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等离子体温度 |
3.3.2 热力学状态 |
3.4 小结 |
第四章 MAG电弧温度和金属蒸气浓度诊断的CCD摄像法 |
4.1 MAG电弧CCD诊断法的基本原理 |
4.2 光谱段的选择 |
4.2.1 光谱段的辐射强度 |
4.2.2 光谱段的初选 |
4.2.3 排除强自吸收的谱段 |
4.2.4 测试ε_(?λ1)(T,Y_(Fe))和ε_(?λ1)(T,Y_(Fe))/ε_(?_λ2)(T,Y_(Fe)) |
4.3 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 |
4.3.1 实验设备 |
4.3.2 电弧图片与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铁蒸气浓度场分布 |
4.4.2 电弧温度场 |
4.5 实验验证 |
4.6 小结 |
第五章 GTAW氩弧光辐射危害研究 |
5.1 GTAW电弧辐射传输过程分析 |
5.2 氩等离子体辐射属性计算 |
5.3 GTAW电弧模拟 |
5.3.1 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 |
5.3.2 求解方程 |
5.3.3 数值求解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GTAW电弧局部辐射 |
5.4.2 GTAW电弧的有效照度 |
5.4.3 许用暴露时间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附录 Ⅰ [82%Ar-18%CO_2]-Fe等离子体平衡成分 |
附录 Ⅱ [82%Ar-18%CO_2]-Fe等离子体净辐射系数 |
附录 Ⅲ Nestor-Olsen Abel逆变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熔分钛渣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钛资源的主要分布状况 |
2.2 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现状 |
2.2.1 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及矿相特征 |
2.2.2 钒钛磁铁矿的主要冶炼工艺 |
2.3 攀枝花含钛炉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2.3.1 含钛高炉渣的利用研究现状 |
2.3.2 电炉钛渣的利用研究现状 |
2.3.3 熔分钛渣的利用研究现状 |
2.4 含钛高炉渣的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2.4.1 酸浸法处理含钛高炉渣 |
2.4.2 高温碳化法处理含钛高炉渣 |
2.4.3 高温选择性结晶分离法处理含钛高炉渣 |
2.4.4 碱法工艺处理含钛高炉渣 |
2.5 碱法工艺处理含钛炉渣的研究进展 |
2.5.1 亚熔盐体系的性质 |
2.5.2 碱性熔盐体系的性质 |
2.5.3 亚熔盐和低温碱性熔盐体系在钛渣处理方面的应用 |
2.6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2.6.1 纳米二氧化钛的结构 |
2.6.2 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机理 |
2.6.3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影响因素 |
2.6.4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改性 |
2.7 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
2.7.1 分子筛的结构与分类 |
2.7.2 分子筛的性质 |
2.7.3 分子筛的应用 |
2.7.4 分子筛合成机理 |
2.8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3 熔分钛渣碱熔过程物相转变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表征方法 |
3.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3.2.2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3.3 熔分钛渣碱熔过程的工艺流程 |
3.4 熔分钛渣碱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碱熔温度对物相转变的影响 |
3.5.2 渣碱比(R_(slag/NaOH))对物相转变的影响 |
3.5.3 碱熔时间对物相转变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熔分钛渣碱熔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工艺流程 |
4.2.2 物相转化率的分析计算 |
4.3 动力学模型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碱熔时间对主要元素转化率的影响 |
4.4.2 碱熔温度对主要元素转化率的影响 |
4.4.3 含钛相的反应控速过程及活化能分析 |
4.4.4 杂质相的反应控速过程及活化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从熔分钛渣中可控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及表征方法 |
5.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5.2.2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5.3 从熔分钛渣中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酸种类对制备纳米TiO_2晶型和形貌的影响 |
5.4.2 H_2SO_4浓度对制备纳米TiO_2晶型和形貌的影响 |
5.4.3 HCl体系中液固比对制备纳米TiO_2晶型和形貌的影响 |
5.4.4 HCl溶液pH值对制备纳米TiO_2晶型和形貌的影响 |
5.4.5 HCl体系中酸解时间对制备纳米TiO_2晶型和形貌的影响 |
5.4.6 HCl溶液中TiO_2生长机理分析 |
5.4.7 纳米TiO_2光催化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从碱熔渣水浸液中制备合成NaA型分子筛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料及表征方法 |
6.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6.2.2 实验表征及分析方法 |
6.3 实验工艺流程 |
6.4 碱熔渣中Al和Si的浸出分离 |
6.4.1 液固比对Al、Si、Na浸出率的影响 |
6.4.2 水浸液温度对Al、Si、Na浸出率的影响 |
6.4.3 水浸次数对Al、Si、Na浸出率的影响 |
6.5 NaA型分子筛的制备合成 |
6.5.1 n(SiO_2)/n(Al_2O_3)对制备分子筛的影响 |
6.5.2 n(H_2O)/n(Na_2O)对制备分子筛的影响 |
6.5.3 水热温度对制备分子筛的影响 |
6.5.4 水热时间对制备分子筛的影响 |
6.5.5 NaA型分子筛与羟基方钠石之间的转化机理 |
6.5.6 常压下n(H_2O)/n(Na_2O)对制备分子筛的影响 |
6.5.7 常压下晶化时间对制备分子筛的影响 |
6.5.8 分子筛吸附性能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7 熔分钛渣中有价元素综合利用新工艺分析 |
7.1 引言 |
7.2 熔分钛渣中主要元素综合利用效率分析 |
7.3 熔分钛渣中主要元素在各工艺过程中的分布及走向 |
7.4 新工艺改进措施及发展方向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透明疏水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薄膜材料简介 |
1.1.1 氟碳薄膜的应用领域 |
1.1.2 氟碳薄膜的制备方法 |
1.1.3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 |
1.2 等离子体简介 |
1.2.1 低温等离子体 |
1.2.2 低温等离子体的反应装置 |
1.2.3 沉积薄膜机理及过程 |
1.3 润湿性的基本概念 |
1.3.1 润湿性与接触角的关系 |
1.3.2 疏水与超疏水的应用 |
1.3.3 疏水与超疏水的制备 |
1.4 疏水薄膜的分类 |
1.4.1 氟碳类 |
1.4.2 有机硅类 |
1.4.3 其他类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论文的的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PECVD反应装置 |
2.2 反应过程 |
2.3 测试仪器与分析方法 |
2.3.1 接触角测量仪 |
2.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4 原子力显微镜 |
2.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2.3.6 薄膜厚度的测量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单体的选择 |
3.2 疏水性结果 |
3.3 红外分析结果 |
3.4 XPS分析结果 |
3.5 AFM测试结果 |
3.6 UV-Vis测试结果 |
3.7 薄膜厚度的测量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 致谢 |
(9)金属表面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及其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抛光技术概况 |
1.2.1 机械抛光 |
1.2.2 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 |
1.2.3 化学机械抛光 |
1.2.4 超声波抛光和磁研磨抛光 |
1.3 等离子体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和等离子体的分类 |
1.3.2 气体放电理论 |
1.3.3 等离子体抛光技术的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作用机制研究 |
2.1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作用机制研究 |
2.1.1 抛光放电机理 |
2.1.2 抛光液成分的影响 |
2.1.3 电压、电流和伏安特性曲线 |
2.2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对不锈钢表面状态影响 |
2.2.1 实验方案与设备 |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材料去除速度和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
3.1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材料去除速度的研究 |
3.1.1 材料去除的热传导和工件表面获得的能量分析 |
3.1.2 去除速度和电流密度的关系 |
3.1.3 材料去除速度实验研究 |
3.2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表面粗糙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
3.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2 曲线拟合和模型修正 |
3.2.3 数学模型的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工艺研究 |
4.1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工艺参数的优选 |
4.1.1 正交实验设计 |
4.1.2 正交实验指标、因素及水平 |
4.1.3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硫酸铵抛光液浓度检测方法 |
4.2.1 抛光过程中电导率和电流密度的变化 |
4.2.2 硫酸铵抛光液浓度检测方法 |
4.2.3 检测方法的可行性验证 |
4.3 形状复杂工件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工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设备研究 |
5.1 总体概况 |
5.2 控制和操作系统选择 |
5.3 主机设计 |
5.3.1 主机结构 |
5.3.2 挂架及升降装置 |
5.3.3 循环搅拌冷却装置 |
5.4 主要特点和加工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聚丙烯酸/腐植酸类复合吸水性树脂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等离子体的产生和性质 |
1.1.1 等离子体的定义 |
1.1.2 等离子体的分类 |
1.1.3 等离子体的性质 |
1.2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 |
1.2.1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的特点 |
1.2.2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产生化学效应的机理 |
1.3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的非法拉第效应 |
1.4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的应用 |
1.4.1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2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4.3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在高聚物合成中的应用 |
1.4.4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在表面修饰中的应用 |
1.5 高吸水性树脂 |
1.5.1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5.2 吸水机理 |
1.5.3 影响树脂吸水量的因素 |
1.5.3.1 树脂本身的影响 |
1.5.3.2 外部溶液的影响 |
1.5.3.3 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 |
1.5.4 腐植酸类树脂的研究 |
1.6 本课题的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合成聚丙烯酸钠/腐植酸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PAA/HA 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
2.2.3 吸水量的测定 |
2.2.4 不同 pH 值水溶液中吸水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表征图 |
2.3.2 影响复合树脂吸水量的因素 |
2.3.2.1 交联剂的用量 |
2.3.2.2 放电电压 |
2.3.2.3 丙烯酸中和度的影响 |
2.3.2.4 单体 AA 含量 |
2.3.2.5 腐植酸钠的含量 |
2.3.2.6 聚合温度 |
2.3.3 热稳定性 |
2.3.4 树脂在不同盐溶液中的吸水量 |
2.3.5 树脂在 0.9%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胀曲线 |
2.3.6 树脂在不同 pH 溶液中的吸水量 |
2.3.7 环境温度对树脂吸水量的影响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酰胺/腐植酸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PAA-AM/SH 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
3.2.3 吸水量的测定 |
3.2.4 不同 pH 水溶液中吸水量的测定 |
3.2.5 反复吸水性能的测定 |
3.2.6 树脂的保水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影响高吸水树脂吸水量的因素 |
3.3.1.1 放电电压和放电时间的影响 |
3.3.1.2 交联剂的含量的影响 |
3.3.1.3 单体摩尔比的影响 |
3.3.1.4 腐植酸钠含量的影响 |
3.3.1.5 丙烯酸的中和度 |
3.3.1.6 聚合温度 |
3.3.2 红外光谱 |
3.3.3 热重分析 |
3.3.4 树脂在 NaCl 溶液中的吸水量 |
3.3.5 树脂在不同 pH 溶液中的吸水量 |
3.3.6 树脂的反复吸水性能 |
3.3.7 保水性能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合成淀粉—聚丙烯酸/腐植酸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理 |
4.2.2 仪器与试剂 |
4.2.3 复合树脂的合成 |
4.2.4 吸水量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影响高吸水树脂吸水量的因素 |
4.3.1.1 放电电压的影响 |
4.3.1.2 单体与淀粉质量比的影响 |
4.3.1.3 腐植酸钠含量的影响 |
4.3.1.4 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4.3.1.5 温度的影响 |
4.3.1.6 中和度的影响 |
4.3.2 红外光谱 |
4.3.3 热重分析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等离子体化学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化学与大学高分子化学教学衔接研究[D]. 宋彦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金刚石/石墨复合纳米薄膜制备及电化学传感研究[D]. 翟朝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热等离子体煤和生物质共裂解机理的理论研究[D]. 陈璐. 浙江大学, 2020(02)
- [4]基于表面微纳结构设计的超疏水木材制备与作用机制[D]. 王开立.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等离子体辐射研究:应用于焊接电弧诊断和光辐射危害评定[D]. 王飞. 天津大学, 2018(06)
- [6]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改性碳基材料研究进展[J]. 刘贵,宁平,李凯,汤立红,宋辛,王驰. 化工进展, 2015(07)
- [7]熔分钛渣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D]. 李杨.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9)
- [8]透明疏水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刘晓军.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9]金属表面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及其工艺的研究[D]. 王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1)
- [10]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聚丙烯酸/腐植酸类复合吸水性树脂及其性能的研究[D]. 陶丽红.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