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设计过程中的CAD(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红,黎文广,季铁,肖懿,尤立思,赵云彦[1](2021)在《国外生成式产品设计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求解过程,合适的方法对开发新产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计算的进步可能促使机器从传统的辅助角色转变为设计内容的生成器。通过回顾国外1998年至今的生成式产品设计方法,指出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为产品设计师及相关的技术与应用研究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从生成式设计的定义出发,给出生成式设计的定义;整理归纳生成式产品设计的主要步骤及优势;通过综述的形式,将典型的生成式产品设计方法和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类;从技术因素和设计因素两个角度总结,对比分析生成式产品设计方法。结论数据驱动的生成式产品设计将会更好地为设计师带来全新的视角。生成式产品设计的革命性影响能否实现,将取决于设计界和业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化。生成式产品设计未来研究的影响,将取决于学术发展和行业研究之间的融合。
张海军[2](2021)在《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研究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11年至2020年云南省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可知,云南省水稻小麦的种植面积和全年产量10年来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地位,并且云南省谷物收获机械的保有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市场前景广阔。但我国农业机械设计方面存在设计模式传统老化、研发周期长、效率不高、专业性占比低等问题。以及农业机械存在功能多样,小批量生产,个性化、多样性定制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以知识工程理论为基础,以稻麦割晒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系统的建立方法,以提高产品设计效率、降低设计门槛,缩短设计周期,并对其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的任务要求和目的,提出了一种TPMS设计过程模型,利用IDEF0功能模型分析了稻麦收割快速设计系统的运行机理,最后根据两者结果建立了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管理框架,将稻麦割晒机的设计分成整体设计和系统设计两个部分,为程序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2)通过对稻麦割晒机整机及部件结构设计的分析,以及稻麦割晒机知识的应用情况,将查阅整理的稻麦割晒机设计知识分为二大类:实例类知识、规则类知识。将分类后的知识采用产生式、框架式、面向对象式三种方法进行知识表达,并基于My SQL数据库,实现知识的存储;基于Solid Works三维建模,实现实例的存储。(3)通过基于规则的推理和基于实例的推理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以最近邻算法作为本文推理机制的核心相似度算法;以实例的特征属性作为匹配算法的变量,实现了目标实例的快速检索和特征参数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建立实例修改知识库、标准选型知识库、全新设计知识库。(4)本文主要考虑的是当相似度小于阈值,实例库中无符合设计要求的实例,此时基于Visual Studio利用VB.NET面向对象窗体模块建立的快速设计系统,根据推理机制的计算结果建立的知识库进行参数化建模,将未符合相似度的整机实例或零部件实例进行修改重建。(5)通过采用矩阵装配算法,对经过参数化的零部件进行装配关系、约束方法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建立装配约束库;然后对装配约束方法进行替换,并用矩阵法进行替换运算,得到装配顺序矩阵,将其存入知识库模块中,建立装配顺序库,指导自动装配模块完成整机模型的装配。
常方祎[3](2021)在《基于BIM技术下的轨道交通建筑(高架车站)设计应用探究 ——以西安市五号线交大创新港站为例》文中提出基于BIM技术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仍然是建筑学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本文结合BIM技术的市场应用端,BIM技术在“正向设计”的应用较为困难,抛开政策因素,大环境因素不谈,其主要原因在于BIM设计平台的应用门槛偏高。目前普遍认知通常把CAD到BIM转化的过程类比成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纸上制图到CAD计算机复制制图的阶段。笔者通过从手工制图到CAD辅助设计,变的只是建筑师画图的效率,二维图形模式下的建筑设计方法仍旧没变,制图标准也没变,基于二维的工作界面下的设计思维同样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从CAD制图到BIM技术应用,其实是冲击了建筑师原有的设计思维,笔者提出要向实现BIM“正向设计”首先树立新的BIM思维,以新的BIM思维结合新的BIM平台共同搭建基于BIM技术平台的“生成式设计”工作流程,并将其应用在轨道交通建筑(高架车站)的方案设计当中。建筑设计实践是理解、应用BIM技术的最好的方法与手段,文章抛弃单一的BIM软件平台,目前市场上各个品牌的软件平台开发程度参差不齐,应用侧重点不同,笔者将根据新的BIM思维,将Autodesk Revit、Rhino、Grasshoper For Rhino等多个软件共同组织出一套复合的BIM应用平台,提炼总结出基于BIM平台的“生成式”设计流程和应用方式,使得不同软件在该设计手段下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本文分析归纳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的建筑设计特点,并提炼出城市轨道交通建筑高架车站的建筑空间、外部形态、内部功能、使用流线等各个方面。并以BIM思维为设计研究基础,以整合后的多个BIM软件为设计研究平台,以BIM技术下的“生成式设计”为设计研究手段,以城市轨道高架车站为设计研究载体,以西安市五号线交大创新港站为设计研究案例,得出一套可以适用于目前市场上端的BIM应用策略。本文一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为探讨BIM发展的历史及其意义,指出了BIM、生成式设计、BIM思维等关键概念,并提出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着重探讨了在建筑设计各阶段中BIM的具体应用平台及“正向设计”的应用困局。第三章,着重对高架车站建筑进行理论梳理和实地调研研究有关项目和案例。第四章在建筑设计中总结出BIM技术下一系列的参数应用以及得出“生成式设计”的BIM应用流程与策略。第五章以西安市五号线交大创新港站站房设计为例,使用多BIM平台,以“生成式设计”为手段,得出高架车站建筑方案设计阶段BIM应用的一般策略。第六章是提出目前以BIM为基础的生成式设计目前在建筑设计实际应用方面的局限性与其可以改进的方面。文章希望能在城市轨道高架车站的建筑设计部分中引入基于BIM技术的“生成式”设计手段,可以在交通建筑设计中流线组织、空间营造、功能构成、形态设计等方面从人的主观经验判断到信息化模型的逻辑推导,最终得出BIM技术在“正向设计”的应用策略。
马鹏淘[4](2021)在《煤机装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能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发展环境,需要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来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推动煤炭产业数字化发展。采煤机、掘进机、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作为煤机装备主要设备,从设备的设计到最终的维护全生命周期产生了海量有价值的数据,由于这些数据零散化分布在企业及主要设计人员手中,阻碍了数据流通,造成了数据孤岛和数据浪费等问题,难以发挥数据潜在的科学价值。因此,实现数据共享是煤机领域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有助于促进煤机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煤机装备科学数据是指煤机装备在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多源异构数据,主要包括产品参数、CAD模型、CAE分析结果、虚拟装配模型、文献、专利等科学数据。针对煤机装备数据孤岛、数据封闭的现状,分析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的“数据循环”体系,运用ASP.NET技术、Ajax技术和元数据技术,以.NET为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08为存储数据库,构建集数据汇交、专题数据和应用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煤机装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共享服务平台包含四大主要煤机装备(采煤机、掘进机、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每个共享服务系统由数据汇交、专题数据和应用服务三大模块组成,将煤机装备科学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汇交整合,为煤机企业及领域专业人员提供数据基础,促进煤机装备科学数据规范汇交和高效共享。提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汇交方式,采用数据传输和权限控制和配置文件加密技术,构建集汇交注册、汇交申请、汇交审核和汇交入库为一体的数据汇交模块,为用户提供元数据和实体数据汇交途径,丰富专题数据库内容,实现煤机装备科学数据的安全规范汇交。提出构建煤机装备特色专题数据库方案,通过对煤机装备科学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整理,以分布式存储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形成多样化的专题数据库,包含计算资源库、CAD模型库、虚拟装配库、监测运行库、可靠性信息库、企业产品信息库和文献库等,为用户提供在线浏览、查询和下载等服务,促进煤机领域数据的高效共享。构建煤机装备综合性应用服务模块,在原有参数化建模子系统、CAE分析子系统、优化设计子系统、虚拟装配子系统等基础上完善概念设计子系统和参数化建模子系统并集成到共享服务平台,使应用服务系统功能更加全面,为煤机装备产品数字化设计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面向煤机装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设计过程,通过数据汇交、专题数据、应用服务三大模块可实现煤机领域数据安全规范汇交、专题数据分级分类共享和高效设计、分析与优化,为煤机装备企业及有需求的公众提供科研、设计、制造、运维等数据支撑与服务。经应用测试,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周乐[5](2021)在《基于自修复机制的车身零件建模研究》文中认为高度竞争之下的汽车产业,大幅度缩短新车身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已成企业生存的必需。但截至目前,车身及车身零部件曲面模型的建立仍是一个极为耗时的手工过程。一方面,复杂的设计约束和CAE分析优化令曲面模型处于持续性的修改中;另一方面,复杂车身曲面模型的建模机制在模型变更中难以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车身曲面模型由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复杂曲面操作序列组成,每步操作成功与否依赖于上一步操作的质量,而本次操作生成的新曲面质量又决定了后续操作的成功与否,现有建模机制由于忽略了这种质量关联导致建模频繁出错。鉴于此,本文从车身零部件设计的实际工程难题出发,尝试构建一种新型机制以大幅度减少复杂车身曲面模型构建过程中的人工干预,通过自动更新实现整体效率的显着提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修复的建模机制,将质量检查和修复机制引入到建模操作的前后,通过“承前启后”的保护手段,阻断建模缺陷的传递,提升建模流程的稳定性,减少人工干预,实现效率提升。本文以车身曲面模型创建过程中频繁出错的“梯形面”“立面”建模问题为研究对象,将基于自修复的“承前启后”的保护机制诉诸于参数化建模过程,完成如下工作:首先,对不同缺陷(曲线缺陷、曲面缺陷、缝隙缺陷等)提出针对性的识别和判定方法,同时构造针对性的基于中间层的几何修复方案;其次,构造基于模糊评价的数值参数优化机制,等效替代繁琐手工过程,实现复杂约束下的自动修复过程;最后,基于Siemens NX系统上的知识工程平台,本文利用NXOpen API、UFun、Block UI等接口实现了“复杂车身曲面建模过程增强型自修复工具”软件模块的研发及相应测试。自修复工具借助知识工程平台将检测算法与修复方法抽象为特征建模体系中的知识规则,通过内部集成实现参数与数据的自动管理,显着增强了参数化建模序列的稳定性与鲁棒性,明显降低了在产品设计参数和参考几何变更时对人工干预的需求。本研究的测试集由15个典型的复杂车身曲面模型组成,在程序驱动的随机性参数化编辑过程中,由于新机制的引入,建模步骤累积出错的次数平均降低了约40%,即减少了接近40%的人工干预过程,验证了本文基于“承前启后”自修复建模机制的巨大优势。本研究虽然以Siemens NX平台为基础,但其针对的问题却是共性的,因此,其思路与方法对于其他软件平台上的车身模型设计工作具有同样参考价值。
刘云[6](2021)在《基于逆向工程的仿生座具设计》文中指出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从事生产实践以及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器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众对家具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使用上,用户开始更多的注重家具在使用中的情感交流。物与人之间的沟通则是通过物的功能及形态来进行,由此,家具造型在家具设计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设计师们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新的家具设计思路和方法。家具的传统设计开发模式大多是凭借设计师的直觉来进行,受设计师的主观审美及个人经验影响较大,难以形成科学标准的设计体系,同时由于产品研发成本的限制及产品市场响应的需求,传统家具设计模式重研发轻市场的问题也愈发明显。仿生设计作为一种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可以快速有效提取自然生物系统的理想特征和有机形态,充分把握自然界生物的根本特征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设计方案,对于家具设计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设计附加值,还可以更高效的使产品与市场接轨,使产品在拥有原创设计的同时,能够更符合市场的需求。仿生家具在视觉上具有非常鲜明的图像特征,充满激情和活力,带给人们新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越来越多的仿生设计手法被应用到家具设计中,仿生设计已成为探索现代家具多元化创造的重要方向之一。本课题研究以家具常见种类座具为例,(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坐”,同“座”。坐,在词性上属于动词,泛指“坐”这一动作;座,在词性中是名词属性;坐具,一词常指中国传统坐具椅、凳等。本课题中座具主要指的是现代家具座椅的一类统称,因此,选用“座具”二字为课题名称用词)提出了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和原理进行仿生座具设计的构想,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有效、更快速地提取生物的形态、结构并优化,把握自然生物的特征,提高仿生家具设计的精度,节省产品从设计构思到实践生产的时间,仿生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把握合理性,使仿生家具更具个性和艺术性,提升人与家具之间的情感互动体验。以马蹄莲为仿生物原型,开展对仿生座具的设计研究,获取并重构马蹄莲的曲面造型结构;提取特征要素,通过参数化设计原理开发马蹄莲仿生座具;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仿生座具进行方案评估,通过产品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出马蹄莲仿生座具的模型,分析产品造型质量。
徐紫玥[7](2021)在《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首饰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强调文化自信和个性表达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外研究者关注到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内涵表达的重要性,由此展开了大量传统文化设计相关的课题研究,研究者们使用数字化技术、3D打印等前沿的技术对剪纸艺术、榫卯结构、传统纹样等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运用,设计出大量造型丰富且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漏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研究者们对它的研究却缺乏创新与演进,漏窗独特的审美特征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在多数设计领域的概念生成初期,尤其是在针对特定风格的概念生成方面,设计师们依旧依赖主观审美和草图的反复修改来生成概念方案,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受限于设计师的主观认知和能力。数字化概念是伴随计算机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借助计算机技术数字化设计方法能客观、有逻辑地解决设计师设计初期遇到的概念生成问题,此方法在提高生成效率的同时,还能辅助设计师实现复杂度较高、识别性强的创意概念生成。本研究结合数字化时代背景,将漏窗元素作为设计对象,对其进行了完整的归纳和数字化分析,结合Grasshopper计算机辅助工具的算法提出了一套针对漏窗元素的数字化生成方法,该方法支持风格化概念方案的快速生成,为传统漏窗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的运用提供了新思路。该方法包括三个阶段:1.捕获意象风格的生成逻辑规律;2.编写生成设计变体的成形规则;3.使用数字化建模器构建形状生成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漏窗的基础研究阶段,宏观地梳理了漏窗的审美特征包括形式、节奏、层次和秩序美,归纳出能表现漏窗审美特征的造型、空间、色彩、材质和内涵元素,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漏窗元素在各领域设计的运用方法。(2)在对数字化设计的基础研究与工具应用探索阶段,以首饰设计为例,整理了数字化设计的流程与方法,总结了在不同设计阶段数字化工具发挥辅助作用。(3)使用Grasshopper编写算法脚本对漏窗元素进行数字化表现,借助Grasshopper的通用性和可变性优势,在概念设计期辅助设计师可以通过客观的数学规律生成大量的“草图灵感”。(4)本文以戒指为设计载体,生成了四套设计方案,并对生成的方案进行模版匹配测试和设计评价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生成的创意方案具有种类多样性和文化可识别性的特征。本文系统地提出了基于特定风格的数字化首饰设计的流程和思路,弥补了国内本土化首饰设计研究的空缺;在实践层面,从生成方案的通用性、可变性以及满意度三个维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唐忠[8](2021)在《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方法及其原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概念设计是产品创新的核心,是一种基于知识驱动的问题求解过程,其实质是对知识进行迁移和重组的过程。作为创新设计的产物,专利文献成为了一种新的激发设计者获得创新灵感的知识资源,它与产品创新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何从海量专利文献中挖掘并利用专利知识辅助概念设计就成为了产品创新设计的关键。专利文献的分类和检索是专利知识挖掘与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必要工具和重要研究内容。本论文以中文专利文献为研究对象,以获取产品概念设计所需知识为目的,从专利分类和专利知识检索的角度出发,对其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和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方法与工具进行研究,提出了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新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现有概念设计求解过程模型的相关研究,对构成概念设计求解过程模型的设计元素信息进行分析,构建了专利知识辅助产品概念设计的需求-功能-原理-结构(Requirement-Function-Principle-Structure,RFPS)过程模型,建立了功能基来规范表达该模型中的功能,并对模型中各层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2)以现有的几种特征权重计算方法为例,首先分析并阐述了专利分类中如何合理地对测试集专利进行特征权重计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种无监督特征权重计算方法。然后,针对目前有监督词语权重方法在专利分类方面表现出的不足,建立了一种融合词-文本-类别的多层次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累积剩余熵提出了一种有监督词语权重方法。最后,针对无监督和有监督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均未考虑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问题,构建了加权词向量并引入证据理论、圆周卷积和卷积神经网络来完成加权词向量的合成。更进一步地,为了解决传统向量空间模型存在的稀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向量空间模型来实现专利的特征权重计算。通过实验分别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根据专利中所蕴藏的设计知识的特点,分别用动名词词组(动词+名词对)、动词和名词代表专利中的功能知识、原理知识和结构知识,完成了专利知识的表示。以Stanford Corenlp为词性标注工具,阐述了专利知识的提取规则。针对专利中的附图知识,给出了从专利中提取专利附图的算法。建立了以专利标题和摘要为索引的专利知识组织与存储策略,为进一步地实现专利知识的检索提供了支持。(4)作为利用专利知识的必要工具之一,专利知识检索决定了专利知识应用(即迁移与重组)的效率与效果。针对关键词检索方法会出现使用同义词的现象以及关键词不能充分表达检索意图的问题,根据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建立了意图单元来识别与理解检索意图,提出了基于IPC的专利知识检索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计算流程。考虑到每个意图单元和每个专利中所包含的功能动词数不可能完全彼此相同,分别从IPC和专利中提取了完整的用于描述动作的功能动词集,进而定义了用于专利知识检索的功能绝对性指标,解决了专利知识检索中仅用余弦函数计算相似度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专利知识检索的准确性。(5)以前述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发了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原型系统(Patent Knowledge Mining Prototype System,PKMPS)。将PKMPS应用于压水型反应堆辐照样品孔塞的创新设计中,展示了PKMPS各功能模块的窗口布局,同时详细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方法。初步验证了PKMPS在辅助产品概念设计上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陈晨[9](2021)在《生物信息驱动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有助于创新方案产生的概念设计方法和技术是产品开发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以利用经验知识和本领域知识为主的概念设计方法,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不容易得到创新方案。而引入跨领域的知识能够为设计师提供一种独特的设计视角,是推动创新方案产生的有效手段。生物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蕴藏着大量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设计知识,充分地将其应用到产品概念设计中,对推动创新方案产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相应过程模型的缺少、跨领域信息映射研究的不足和设计知识提取方法研究的不够深入为生物信息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利用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机电系统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生物信息驱动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生物信息驱动产品概念设计的创新原理,并以类比推理的核心认知阶段为基础,结合生物信息的知识隐含特征,构建了两种过程模型。然后鉴于功能跨领域映射的复杂性,提出基于语义属性和语境属性的功能跨领域映射机制,给出可以量化的数学计算方法。接着在分析生物信息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融合依存关系解析和关键词抽取的结构-功能知识提取方法,并且基于对物理量在生物信息中应用的统计分析,提出一种采用人机协作方式提取生物信息蕴含科学定律知识的方法。最后基于前述构建的模型和提出的方法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工具,并以风机降噪改进设计为例,展示了工具的应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分析了生物信息驱动产品概念设计的创新原理,并构建了两种过程模型。首先分析生物信息中蕴含的三类设计知识,即结构、功能和科学定律,其次通过分析概念设计中类比的基础依据,总结了类比的解释作用和启发作用,引出生物信息是启发设计师产生创新概念的重要源泉,然后分析生物信息驱动产品概念设计的创新原理,最后以类比推理的核心认知阶段为基础,结合生物信息的知识隐含特征,并根据不同的设计起点,构建了两种生物信息驱动的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理论上,这两种过程模型可以作为产品概念设计方法,为生物信息驱动的产品概念设计提供具体指导。2.提出了基于语义属性和语境属性的功能跨领域映射机制。工程/生物跨领域信息映射是获取生物信息的基础,首先总结了映射元素的基本要求和类型,鉴于功能的跨领域映射比较复杂,因此在分析功能表达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语义属性和语境属性的功能跨领域映射机制,并给出可以量化的数学计算方法;其次为辅助设计人员获取与工程功能相关的生物信息,研究了基于功能跨领域映射机制的关键词推送方法,并进行了检验和评估。最后以一个设计示例展示了方法的可行性。3.提出了融合依存关系解析和关键词抽取的结构-功能知识提取方法。本文在分析生物信息实例的基础上,归纳了六种与结构知识、功能知识以及结构-功能知识相关的依存关系,据此提出一种融合依存关系解析和关键词抽取的结构-功能知识提取方法。其中,依存关系解析用于计算生物信息句子中单词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利用前述归纳的依存关系,识别出包含结构和功能的潜在的设计知识。关键词抽取是为了获取代表生物信息主题的术语,利用这些术语对已识别出的设计知识进行过滤,以确保结构知识和功能知识都与生物信息的主题相关。将具有关联关系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组合为结构-功能知识,并以结构化的形式表示出来,供设计师产生创新方案使用。通过不同的生物信息样本对该方法进行了初步评估,并采用对比实验对方法进行了检验。4.提出了基于人机协作的科学定律知识提取方法。在收集物理量术语和生物领域信息的基础上,对物理量在生物信息中的应用进行统计分析,为通过利用物理量反演生物信息蕴含的科学定律提供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人机协作的科学定律知识提取方法,包括生物信息解析、科学定律反演和科学定律链聚合。为了实现该方法,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定律反演模型,构建了物理量本体知识库和科学定律知识库,以及提出了科学定律链合成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所提方法的应用过程和可行性。5.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工具。以上述研究的模型和方法为基础,设计和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工具包-BIDT,并以风机降噪改进设计为案例,展示了部分工具模块以及提取出的结构-功能知识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本文的研究为利用生物信息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提供了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工具,实现了具有应用意义的技术成果。
张引[10](2021)在《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黎族是一个充满着南国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同时也蕴藏着瑰丽多姿的地域文化,黎族传统住居文化尤为彰显其鲜明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本文基于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研究的初衷,试图详尽记录与精准挖掘黎族传统建筑艺术文化精髓。地域性传统建筑离不开其所在的聚落环境,传统聚落作为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载体不仅对其形态特征流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黎族传统民居文化的生成,因此对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无法回避其传统聚落环境。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差异性较大,它是黎族先民在漫长历史迁徙和聚居繁衍中积累下来的地方风俗、民族性格及文化意识,结合传统聚落环境保护传统民居建筑能够继承千年文明的民居文化,推动南海主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通过再生思维让黎族民居的设计精华在城市街道景观、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运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思路从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出发,拓展成了兼具传统聚落环境大局意识的再生设计思考。论述了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之间的关系,从多个维度认知二者之间“矛盾”与“相互作用”的复杂关联。通过绪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缘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内容。历时十三年的田野调查凝练成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类型及配属建筑设施,为后文的保护与再生提供详实的理论支撑。第二章着重阐述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理论,针对其场所精神把握、原生态保护原则、建筑意义重构和文化生态反哺等再生理论强调了黎族传统聚落保护需要关注的环境问题。第三章开始逐步将研究重心转变到黎族建筑遗产的传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以“原真性”为主要传承脉络展开论述,较为客观的阐述了保护与再生设计之间的博弈关系。任何地区的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工作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其不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分别从外和内两个角度的影响,本文在第四章围绕海南省多个黎族传统村落详细分析保护与再生的因果关系,以实际案例说明分析再生应用的实际情况,为后一章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传统民居再生设计进行铺垫。第五章整合了前文所做的理论和实际铺垫,将环境—生态—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设计学思维落到黎族传统民居的再生设计实处,通过美丽乡村、城市环境、文旅项目进一步加固了环境与建筑再生的关系。
二、创新设计过程中的CA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设计过程中的CAD(论文提纲范文)
(1)国外生成式产品设计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成式产品设计概述 |
1.1 生成式设计定义 |
1.2 生成式产品设计主要步骤及优势 |
2 生成式产品设计方法主要类 |
2.1 基于形状文法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
2.1.1 形状文法概述 |
2.1.2 基于形状文法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
2.2 基于CAD参数化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
2.2.1 基于CAD参数化的生成式产品设计概述 |
2.2.2 基于CAD的参数化生成式产品设计 |
2.3 基于进化计算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
2.3.1 进化计算相关概述 |
2.3.2 基于进化计算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
2.5 基于数据驱动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
2.5.1 数据驱动相关概述 |
2.5.2 基于数据驱动的生成式产品设计 |
2.6 其他方法 |
2.6.1 L-系统 |
2.6.2 传统机器学习 |
2.6.3 A级表面处理 |
2.6.4 动态形状表示 |
3 生成式产品设计方法比较 |
3.1 技术因素 |
3.2 设计因素 |
4 趋势与挑战 |
4.1 设计范式的转变 |
4.2 更先进的人机交互 |
4.3 生成式产品设计专家 |
5 结语 |
(2)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研究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知识工程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 知识工程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总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体系的确定 |
2.1 引言 |
2.2 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过程分析 |
2.3 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功能模块 |
2.4 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管理体系 |
第三章 稻麦割晒机知识获取与表示方法的研究 |
3.1 稻麦割晒机设计知识的概述 |
3.2 稻麦割晒机设计知识的获取与整理 |
3.2.1 知识的获取 |
3.2.2 规范描述知识 |
3.2.3 输入参数知识 |
3.2.4 输出参数知识 |
3.3 稻麦割晒机设计知识的表达方法 |
3.3.1 产生式表达方法 |
3.3.2 框架式表达方法 |
3.3.3 面向对象式表达方法 |
3.4 稻麦割晒机知识的表达与存储 |
3.4.1 实例类知识的表达 |
3.4.2 实例类知识的存储 |
3.4.3 规则类知识的表达 |
3.4.4 规则类知识的存储 |
第四章 稻麦割晒机推理机制的研究 |
4.1 推理机制的概述 |
4.2 基于实例(CBR)和规则(RBR)的推理机制 |
4.3 实例的相似度算法 |
4.3.1 相似度算法原理 |
4.3.2 相似度示例 |
4.4 稻麦割晒机推理流程 |
4.5 稻麦割晒机的推理技术 |
第五章 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5.1 知识库的建立 |
5.1.1 MySQL功能简介 |
5.1.2 知识表格的构建 |
5.1.3 实例库的构建 |
5.1.4 知识库的写入调用 |
5.2 参数化建模 |
5.2.1 实例修改参数化 |
5.2.2 标准选型参数化 |
5.2.3 全新设计参数化 |
5.3 自动装配技术 |
5.3.1 装配关系和约束方法的确立 |
5.3.2 建立装配顺序矩阵 |
5.3.3 建立配合基准 |
5.3.4 建立装配规则库 |
5.3.5 循环装配 |
5.4 应用实例 |
5.5 设计结果检验 |
5.5.1 Montion运动稳定性的校验 |
5.5.2 Simulition强度校核的引入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成果 |
(3)基于BIM技术下的轨道交通建筑(高架车站)设计应用探究 ——以西安市五号线交大创新港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BIM技术与应用模式 |
2.1 BIM基础研究 |
2.1.1 BIM的概念定义 |
2.1.2 BIM的发展进程 |
2.1.3 BIM的应用优势 |
2.2 BIM平台在建筑设计的应用 |
2.2.1 软件平台 |
2.2.2 软件开发 |
2.2.3 软件应用 |
2.3 BIM技术在方案设计中的正向设计 |
2.3.1 BIM在方案阶段应用研究 |
2.3.2 BIM在方案阶段正向设计的困局 |
2.4 本章小结 |
3 轨道交通高架车站设计 |
3.1 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类型研究 |
3.1.1 城市轨道高架车站设计特点 |
3.1.2 城市轨道高架车站设计选址 |
3.1.3 城市轨道高架车站设计选型 |
3.2 高架车站平面设计 |
3.2.1 高架车站总平面布置 |
3.2.2 高架车站空间功能布局 |
3.2.3 车站建筑平面布置 |
3.2.4 高架车站设计的困难与挑战 |
3.3 高架侧式车站典型平面解析 |
3.3.1 西安地铁三号线桃花潭站 |
3.3.2 西安地铁三号线香湖湾站 |
3.4 高架车站与BIM设计 |
3.4.1 BIM技术 |
3.4.2 设计阶段 |
3.4.3 建设运营阶段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方案设计工作流 |
4.1 传统建筑方案设计工作流 |
4.1.1 传统设计工作流程 |
4.1.2 传统设计工作流程优势 |
4.1.3 传统设计工作流程局限性 |
4.2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方案设计框架 |
4.2.1 基于BIM技术的设计框架现状 |
4.2.2 基于BIM技术的设计思维转变 |
4.2.3 基于BIM技术的设计框架转变 |
4.3 基于BIM设计框架的生成式设计 |
4.3.1 生成式设计应用概念 |
4.3.2 生成式设计应用基础 |
4.3.3 生成式设计应用平台 |
4.3.4 生成式设计应用优势 |
4.4 基于BIM技术下的生成式设计工作流 |
4.4.1 生成式设计工作框架 |
4.4.2 生成式设计体量设置 |
4.4.3 生成式设计平面设计 |
4.4.4 生成式设计形态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BIM技术在车站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定位 |
5.1.2 项目规模 |
5.1.3 项目意义 |
5.2 基于BIM技术的体量设计 |
5.2.1 前置条件 |
5.2.2 体量生成 |
5.2.3 体量细化 |
5.3 基于BIM技术的平面布置 |
5.3.1 前置条件 |
5.3.2 平面生成 |
5.3.3 平面细化 |
5.4 基于BIM技术的形态设计 |
5.4.1 前置条件 |
5.4.2 形态生成 |
5.4.3 形态细化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讨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4)煤机装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科学数据共享 |
1.2.2 数据共享技术研究 |
1.2.3 煤机装备数据库与应用系统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煤机装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煤机装备科学数据资源 |
2.3 平台设计原则与需求分析 |
2.3.1 设计原则 |
2.3.2 功能模块 |
2.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4 可行性分析 |
2.4 体系架构与功能设计 |
2.4.1 体系架构 |
2.4.2 功能设计 |
2.4.3 数据共享模式 |
2.5 平台实现关键技术 |
2.5.1 ASP.NET技术 |
2.5.2 Ajax技术 |
2.5.3 元数据技术 |
2.6 平台开发环境 |
2.6.1 平台架构 |
2.6.2 平台硬件开发环境 |
2.6.3 平台软件开发环境 |
2.7 小结 |
第3章 平台数据汇交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数据汇交需求分析 |
3.2.1 汇交数据特征 |
3.2.2 存在的问题 |
3.3 功能设计 |
3.3.1 汇交注册 |
3.3.2 汇交申请 |
3.3.3 汇交审核 |
3.3.4 汇交入库 |
3.4 关键技术 |
3.4.1 权限控制与加密技术 |
3.4.2 数据传输 |
3.5 汇交实现 |
3.5.1 汇交流程 |
3.5.2 数据库设计 |
3.5.3 元数据注册界面设计 |
3.6 小结 |
第4章 平台专题数据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煤机装备专题数据资源 |
4.2.1 数据资源概述 |
4.2.2 数据库构建原则 |
4.2.3 专题数据子数据库 |
4.3 模块开发 |
4.3.1 界面设计 |
4.3.2 数据库设计 |
4.3.3 数据查询设计 |
4.4 小结 |
第5章 平台应用服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应用服务功能模块 |
5.3 参数化建模子系统 |
5.3.1 系统功能框架与功能设计 |
5.3.2 参数化建模基本原理与方法 |
5.3.3 子系统实现 |
5.4 概念设计子系统 |
5.4.1 系统功能框架与功能设计 |
5.4.2 概念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
5.4.3 子系统实现 |
5.5 小结 |
第6章 平台测试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平台测试 |
6.2.1 测试目的与原则 |
6.2.2 测试内容 |
6.2.3 测试方法与步骤 |
6.2.4 测试环境 |
6.2.5 测试结果 |
6.3 应用实例 |
6.3.1 数据汇交模块 |
6.3.2 专题数据模块 |
6.3.3 应用服务模块 |
6.4 平台实际应用情况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自修复机制的车身零件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阶段车身及零部件设计研究背景 |
1.2 模型缺陷修复和自动化建模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模型缺陷修复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自动化建模的研究现状 |
1.3 基于自修复机制建模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自修复建模机制的研究内容 |
1.3.2 自修复建模机制的研究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2 自修复建模机制的关键技术与软件平台架构 |
2.1 自修复机制的建模方法 |
2.1.1 特定的缺陷识别 |
2.1.2 智能中间层修复机制 |
2.1.3 模糊评价不同中间层修复机制 |
2.2 开发平台与解决方案 |
2.2.1 工程解决方案 |
2.2.2 二次开发函数 |
2.2.3 知识融合技术 |
2.2.4 交互界面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自修复机制的建模方法 |
3.1 典型缺陷识别和判定 |
3.1.1 多段曲线/畸形曲线识别 |
3.1.2 畸形曲面识别 |
3.1.3 曲面缝隙识别 |
3.2 中间层缺陷修复 |
3.2.1 典型结构设计分析 |
3.2.2 高质量曲线修复 |
3.2.3 高质量曲面修复 |
3.2.4 高质量缝隙修复 |
3.3 模糊评价不同智能建模机制 |
3.3.1 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集 |
3.3.2 确定权重向量矩阵和权重判断矩阵 |
3.3.3 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
3.4 本章小结 |
4 自修复机制建模软件系统开发 |
4.1 软件系统开发总体框架 |
4.2 开发功能的特定实现 |
4.2.1 典型缺陷识别判定的开发 |
4.2.2 智能中间层修复模块的开发 |
4.2.3 模糊评价不同中间层模块的开发 |
4.3 系统集成 |
4.3.1 开发程序文件目录和调用 |
4.4 本章小结 |
5 方案与系统测试 |
5.1 开发测试方案 |
5.2 动态系统测试 |
5.2.1 曲线曲面缺陷测试案例 |
5.2.2 曲面缝隙缺陷测试案例 |
5.3 基于拟合优化的派生应用 |
5.3.1 车身零部件设计背景 |
5.3.2 基于工程多约束优化的分缝线设计 |
5.3.3 车门分缝线设计的应用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开发程序菜单设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6)基于逆向工程的仿生座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家具仿生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2 逆向工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工程实践法 |
1.5.4 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
2 逆向工程在仿生领域的应用 |
2.1 逆向工程简介 |
2.1.1 逆向工程技术 |
2.2 逆向工程与仿生设计 |
2.2.1 逆向工程与形态仿生 |
2.2.2 逆向工程与结构仿生 |
2.2.3 逆向工程与功能仿生 |
2.3 逆向工程应用于座具仿生设计中的优势 |
2.3.1 辅助生物形态定量分析 |
2.3.2 快速构建理想座具模型 |
2.3.3 实现座具快速成型 |
2.4 基于逆向工程的仿生座具设计实现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生物特征的逆向采集与处理 |
3.1 生物原型与座具间的匹配映射关系 |
3.2 生物原型特征分析——以马蹄莲为例 |
3.2.1 马蹄莲形态特征分析 |
3.2.2 马蹄莲肌理特征分析 |
3.2.3 马蹄莲设计语义分析 |
3.3 马蹄莲形态三维数据采集 |
3.3.1 数据采集设备和软件平台 |
3.4 设备参数设定及采集前处理 |
3.4.1 设备参数制定 |
3.4.2 采集前处理 |
3.5 马蹄莲形态数字化 |
3.6 马蹄莲三维特征数据处理 |
3.6.1 数据前处理 |
3.6.2 点云特征优化 |
3.6.3 点云特征精简 |
3.7 马蹄莲三维模型重构 |
3.7.1 重构思路 |
3.7.2 模型重构 |
3.8 马蹄莲特征提取与可编辑化 |
3.8.1 曲面特征的提取与可编辑 |
3.8.2 特征线提取与追加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4 仿生座具设计方案推导与实践 |
4.1 座具的特征 |
4.2 仿生座具的设计原则 |
4.2.1 造型灵活性 |
4.2.2 结构稳定性 |
4.2.3 材料可塑性 |
4.2.4 环保轻量化 |
4.3 可编辑模型的方案推导 |
4.3.1 初始模型的产品化尺寸匹配 |
4.3.2 Nubrs转换T样条曲面 |
4.3.3 产品定位 |
4.3.4 功能和尺寸 |
4.3.5 设计方案推导 |
4.4 马蹄莲仿生座具方案可视化 |
4.4.1 方案一 |
4.4.2 方案二 |
4.4.3 方案三 |
4.5 产品落地性研究与工艺设计 |
4.5.1 材料设计 |
4.5.2 色彩设计 |
4.5.3 表面处理 |
4.5.4 成型工艺 |
4.5.5 工艺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方案评估与模型制作 |
5.1 模糊综合评价 |
5.1.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5.1.2 仿生座具的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5.2 方案细化 |
5.3 模型制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问卷调查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首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漏窗的源起与发展 |
1.1.2 数学与艺术 |
1.1.3 现代首饰设计的转变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漏窗文化研究现状 |
1.2.2 传统元素与首饰设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漏窗元素的文化探究 |
2.1 漏窗 |
2.1.1 漏窗概念的厘定 |
2.1.2 漏窗的历史发展 |
2.1.3 漏窗的审美特征 |
2.2 漏窗元素的划分 |
2.2.1 漏窗造型元素 |
2.2.2 漏窗空间元素 |
2.2.3 漏窗材质元素 |
2.2.4 漏窗色彩元素 |
2.2.5 漏窗人文内涵元素 |
2.3 漏窗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
2.3.1 漏窗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2.3.2 漏窗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
2.3.3 漏窗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
2.3.4 漏窗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设计及数字化首饰设计 |
3.1 数字化设计 |
3.1.1 数字化设计的概念 |
3.1.2 数字化设计的发展 |
3.2 数字化首饰设计 |
3.2.1 数字化首饰概念 |
3.2.2 数字化首饰设计流程 |
3.3 数字化首饰设计工具 |
3.3.1 数字化首饰设计工具分类 |
3.3.2 Grasshopper工具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漏窗元素的数字化首饰设计方法探索 |
4.1 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首饰设计实验 |
4.1.1 基于漏窗元素的首饰设计实验简述 |
4.1.2 基于漏窗元素的首饰设计实验分析与结论 |
4.2 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首饰设计方法 |
4.2.1 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首饰设计方法预期效果 |
4.2.2 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首饰设计方法流程 |
4.3 筛选数字化首饰设计的漏窗元素 |
4.3.1 漏窗元素的收集 |
4.3.2 漏窗元素的筛选 |
4.3.3 数字化首饰设计的漏窗元素确定 |
4.4 漏窗造型元素的数字化表现 |
4.4.1 六边形造型元素 |
4.4.2 水波纹造型元素 |
4.4.3 万字纹造型元素 |
4.4.4 冰裂纹造型元素 |
4.5 漏窗空间元素的数字化表现 |
4.5.1 表皮镂空 |
4.5.2 结构层次感 |
4.6 漏窗元素数字化表现测试 |
4.6.1 通用性测试 |
4.6.2 可变性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漏窗元素数字化首饰设计实践——以戒指设计为例 |
5.1 戒指设计的定位与意义 |
5.2 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戒指设计流程 |
5.3 戒指的基本参数确定 |
5.3.1 识别戒指的初始形状 |
5.3.2 设置形状转换规则建立基础形状模型 |
5.3.3 设置基础参数 |
5.4 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戒指设计概念方案 |
5.4.1 概念方案1——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条戒设计 |
5.4.2 概念方案2——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台戒设计 |
5.4.3 概念方案3——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蛇肚戒设计 |
5.4.4 概念方案4——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花戒设计 |
5.5 方案评价 |
5.5.1 模版匹配测试 |
5.5.2 设计评价验证 |
5.6 方案深化 |
5.6.1 方案1——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条戒设计 |
5.6.2 方案2——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蛇肚戒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六边形漏窗首饰设计实验记录 |
附录 B 模版匹配算法 |
附录 C 满意度问卷 |
附录 D 算法汇总 |
致谢 |
(8)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方法及其原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产品概念设计概述 |
1.2.1 产品创新设计相关概念 |
1.2.2 概念设计的内涵 |
1.2.3 概念设计过程模型的研究 |
1.3 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的功能基和专利知识研究 |
1.3.1 产品功能的定义与表达 |
1.3.2 功能基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 |
1.3.3 基于专利知识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 |
1.4 面向产品创新设计的专利分类与检索研究 |
1.4.1 面向产品创新设计的专利分类研究 |
1.4.2 面向产品创新设计的专利检索研究 |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2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体系架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
2 专利知识辅助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及其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基于功能基的概念设计求解过程模型 |
2.2.1 功能基的建立 |
2.2.2 建立基于功能基的概念设计求解过程模型 |
2.3 专利知识辅助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 |
2.4 基于功能基的专利分类关键技术 |
2.4.1 专利获取及其标签设定 |
2.4.2 专利成分选择及预处理 |
2.4.3 特征选择与专利向量化表示模型 |
2.4.4 专利分类算法与分类性能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功能基的专利分类特征权重计算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专利分类中测试集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分析 |
3.2.1 现有的无监督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分析 |
3.2.2 现有的有监督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分析 |
3.3 无监督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方法 |
3.4 有监督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方法 |
3.4.1 融合词-文本-类别的多层次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模型 |
3.4.2 基于累积剩余熵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 基于语义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方法 |
3.5.1 词向量模型及基于词向量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2 基于加权词向量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3 基于证据理论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4 基于圆周卷积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5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5.6 基于语义向量空间模型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 |
3.6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3.6.1 无监督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结果与分析 |
3.6.2 有监督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结果与分析 |
3.6.3 基于语义的专利特征权重计算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与检索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专利知识表示及其提取规则 |
4.2.1 专利知识的表示 |
4.2.2 专利知识的提取规则 |
4.3 基于国际专利分类表的专利知识检索意图识别与理解方法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建立基于国际专利分类表的意图单元 |
4.4 基于国际专利分类表的专利知识检索方法 |
4.4.1 功能动词的建立 |
4.4.2 基于国际专利分类表的专利知识检索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5 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原型系统及其应用实例 |
5.1 引言 |
5.2 系统开发环境及总体框架 |
5.2.1 系统开发环境 |
5.2.2 系统总体框架 |
5.3 专利知识挖掘原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生物信息驱动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相关概念与内涵 |
1.3.1 产品概念设计 |
1.3.2 生物信息 |
1.3.3 仿生学与生物化 |
1.3.4 仿生设计与生物激励设计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工程/生物跨领域信息映射 |
1.4.2 生物领域蕴藏的设计知识提取 |
1.4.3 利用生物领域蕴藏的设计知识产生概念方案的方法 |
1.4.4 支持利用生物领域知识进行概念设计的辅助工具 |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生物信息驱动的产品概念设计创新原理 与过程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生物信息蕴含的设计知识分析 |
2.3 概念设计中类比的作用分析 |
2.3.1 类比的基础依据 |
2.3.2 类比的解释作用 |
2.3.3 类比的启发作用 |
2.4 生物信息驱动的产品概念设计创新原理分析 |
2.5 生物信息驱动的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构建 |
2.5.1 问题推动过程模型 |
2.5.2 生物推动过程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程/生物跨领域信息映射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跨领域信息映射分析 |
3.2.1 映射元素基本要求 |
3.2.2 映射元素分类 |
3.3 基于双层属性的功能跨领域映射机制构建 |
3.3.1 功能的表达 |
3.3.2 功能跨领域映射机制 |
3.4 基于功能跨领域映射机制的关键词推送 |
3.4.1 用于生物信息搜索的关键词推送方法 |
3.4.2 检验与评估 |
3.4.3 与其它方法的对比 |
3.5 设计示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信息中结构-功能知识提取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依存关系识别 |
4.2.1 依存关系 |
4.2.2 与结构和功能相关的依存关系识别 |
4.3 融合依存关系解析和关键词抽取的结构-功能知识提取方法 |
4.4 方法的初步评估 |
4.4.1 评估过程 |
4.4.2 评估结果分析 |
4.4.3 局限性分析 |
4.5 方法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物信息中科学定律知识提取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物理量在生物信息中的应用分析 |
5.2.1 物理量及扩展术语的收集 |
5.2.2 生物领域信息的收集 |
5.2.3 统计与分析 |
5.3 科学定律知识获取方法的提出 |
5.4 科学定律反演模型的提出 |
5.4.1 基于三个物理量的科学定律反演模型 |
5.4.2 基于三个物理量集合的科学定律反演模型 |
5.5 知识库的构建 |
5.5.1 物理量本体知识库 |
5.5.2 科学定律知识库 |
5.6 科学定律链聚合 |
5.6.1 科学定律的筛选 |
5.6.2 科学定律链的合成 |
5.7 实例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工具开发 |
6.1 引言 |
6.2 辅助工具开发与介绍 |
6.2.1 功能转换器 |
6.2.2 生物信息数据库 |
6.2.3 设计知识提取器 |
6.2.4 科学定律提取器 |
6.3 设计示例 |
6.3.1 问题分析 |
6.3.2 信息搜索 |
6.3.3 知识提取 |
6.3.4 知识转换 |
6.3.5 概念综合与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局限性讨论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A 功能基-功能术语 |
附件B 功能基-流术语 |
附件C 收集的物理量及扩展术语 |
附件D 科学定律知识库收集的科学定律 |
附件E 功能动词汇总表 |
附件F 功能名词汇总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内外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的研究 |
二、2000-2020年涉及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研究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一、海南黎族传统民居遗产 |
二、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之本源 |
三、再生性设计的思考与研究 |
四、研究地域范围的思考 |
五、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黎族传统民居的生成与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 |
一、黎族概况 |
二、黎族民居演化发展概述 |
三、黎族原始聚落选址分析 |
小结 |
第二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类型 |
一、船型屋式民居 |
二、金字屋式民居 |
三、干栏屋式民居 |
四、砖瓦房式民居 |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民居形制构造、工匠技艺及配属建筑设施 |
一、民居营建主要材料 |
二、传统民居附属建筑 |
三、形制构造的工匠技艺 |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形式特征成因 |
第五节 海南黎族传统原生态民居演化的恒常与变异 |
第二章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理论 |
第一节 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场所精神 |
第二节 传统聚落民居建筑保护策略 |
第三节 再生中的建筑意义重构与模式转换 |
一、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中的再生 |
二、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以外的再生 |
第四节 生态学环境中的文化反哺 |
一、传统聚落体现的生态文化思想 |
二、生态营建环境智慧的当代价值 |
三、生态与环境文化的反哺环链:传承与再生 |
第三章 黎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的传承脉络 |
一、民居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
二、传承中的再生来源 |
第二节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关系博弈 |
一、民居“形”与“意”的保护与再生设计对立 |
二、保护与人本自然再生设计延续融合 |
三、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共生关系 |
第三节 黎族传统聚落原生态民居的保护方式研究 |
第四节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形态转译与再生研究 |
一、多源复合的形态 |
二、再生评估机制 |
三、再生的美学策略——建筑体验中的深层知觉 |
第四章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因果关系 |
第一节 白查村黎族民居的十五年沿革与流变 |
一、原址聚落发展阶段 |
二、整村迁离生活阶段 |
第二节 俄查村黎族民居生态掘进 |
第三节 洪水村黎族民居文化传承双重性 |
第四节 初保村民居保护与再生支点 |
第五节 中廖村民居再生的美丽乡村范式 |
第六节 什寒村民居建筑语言碎片与再生诊断 |
第七节 传统黎族聚落经济模式对区域分布和形态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民居再生设计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文化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环境反哺生态再生 |
第三节 文化生态环境再生的重要维度 |
第四节 生态文化再生与适应 |
第五节 设计学视角下的黎族民居再生内涵与外延 |
一、功能优化提升与打破单一固定形态 |
二、再生设计带动返璞归真 |
三、再生建筑的生态美创新 |
第六节 环境中的再生应用 |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
二、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
三、槟榔谷文旅项目中的再生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海南黎族船型屋测绘图与再生设计 |
附录2: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保护复原图 |
附录3:海南黎族船型屋再生设计(效果图)实践方案 |
四、创新设计过程中的CAD(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外生成式产品设计研究综述[J]. 刘永红,黎文广,季铁,肖懿,尤立思,赵云彦. 包装工程, 2021(14)
- [2]基于知识工程的稻麦割晒机快速设计研究与验证[D]. 张海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BIM技术下的轨道交通建筑(高架车站)设计应用探究 ——以西安市五号线交大创新港站为例[D]. 常方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煤机装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开发[D]. 马鹏淘.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5]基于自修复机制的车身零件建模研究[D]. 周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逆向工程的仿生座具设计[D]. 刘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7]基于漏窗元素的数字化首饰设计研究[D]. 徐紫玥. 东华大学, 2021(01)
- [8]支持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方法及其原型系统研究[D]. 唐忠. 四川大学, 2021(12)
- [9]生物信息驱动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 陈晨. 四川大学, 2021(01)
- [10]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D]. 张引. 西安美术学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