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机遇与挑战 探索物业管理的新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赵莹莹[1](2021)在《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文中指出
邓晶艳[2](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张金松,李旭,张炜博,曾翰[3](2021)在《智慧水务视角下水务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水务行业"十四五"期间"安全、便民、高效、绿色、经济、智慧"的发展要求,各水务企业以智慧水务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与推进水务数字化转型工作。立足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水务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国内外水务企业数字化经典实践,探讨智慧水务2.0发展趋势,思考未来"标准体系+数字资产+使能技术"数字水务的发展态势,为我国水务企业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曹然[4](2021)在《物业服务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以碧桂园服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对房地产企业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城市发展动力由增量建设逐步转向存量盘活,物业服务企业也逐步脱离房地产产业附属品这一角色,以其专业性和高成长性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在物业服务行业发展态势良好的同时,其自身存在一些发展弊端,一方面物业服务行业仍处于房地产行业的下游产业链,缺乏自身创造价值的动力,另一方面增值业务收入占比低,对关联房企的依赖度较高。目前物业服务行业内部分级明显,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抢占市场份额,许多龙头企业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寻求新的盈利点。碧桂园服务依托于碧桂园集团,是物业服务行业龙头企业的典型代表,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盈利模式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渠道和途径,盈利模式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整合自身和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价值识别和管理,从中寻求盈利机会形成竞争优势,以此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本文以碧桂园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和盈利质量,并且针对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对完善物业服务企业盈利模式理论有一定的帮助,丰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同时可以为其他物业服务企业盈利模式的优化提供建议。首先,本文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前人的文献进行回顾。目前国内有关物业服务企业的研究大多是以其关联方房地产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缺乏以物业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盈利模式分析,希望本文以碧桂园服务为研究对象进行盈利模式分析可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其次,本文在理论概述部分对物业服务行业情况进行了解。物业服务企业一般采用轻资产运营方式,在经营过程中现金流量充足,整体来看,行业内分级明显并且与房地产行业关系密切。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增值服务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智能化物服体系也会不断完善升级,同时市场集中度日益提升,物业服务企业上市浪潮将会持续。再次,本文介绍了碧桂园服务盈利模式的案例情况。碧桂园服务把运用科技提供物业服务作为利润点,以社区业主和非社区业主为利润对象,以物业服务业务和增值服务业务为利润来源,通过依托关联方和完善物业服务体系两种利润措施达到盈利目的,同时为了防范竞争者将兼并收购扩张和专注中高端物业服务作为利润屏障。就碧桂园服务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先是对碧桂园服务的盈利质量进行分析,通过与绿城服务、中海物业、彩生活和雅生活四个企业的横向对比,得出碧桂园服务存在盈利质量稳定性和成长性不足的问题。在盈利质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再对碧桂园服务近五年的主要财务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发现其盈利模式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利润来源结构存在缺陷,基础物业服务业务毛利率低,增值服务业务缺乏新的盈利点;二是利润措施效果有限,主营业务客户来源单一,物业服务体系缺乏竞争力;三是利润屏障有待加强,存在兼并收购风险和人工成本上升风险。最后,本文针对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分别提出优化建议,一是优化利润来源结构,探索物业服务新模式,开拓幼托和养老类物业服务,通过完善产品供应链体系拓展新的业务范围,另外,抓住老旧小区改造机遇,提高物业服务费用;二是提升利润措施效果,发展独立业务,实现物业服务和房屋经纪的双驱动发展,借鉴同行业企业发展经验,完善自身物业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形成政企联动机制;三是强化利润屏障作用,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并购延伸物业服务产业链,完成企业多元化业态布局,利用互联网科技降低人工成本,此外还应该加强外包业务的管理,提高物业服务质量。通过对碧桂园服务盈利模式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物业服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多项挑战,为了应对挑战,许多企业积极探索其盈利模式的转型和升级,同时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互联网科技。对于其他物业服务企业来说,本文带来的启示有三点,一是满足社区业主的生活需求是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寻求新的业务发展渠道是物业服务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三是关联方品牌效应是物业服务企业寻求自身发展的敲门砖。
康雯嘉[5](2021)在《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我国的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发生了剧烈变迁。城市基层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以及基层善治何以可能是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改革以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最为重要的变化在于,国家在改革调适传统自上而下的纵向“条线”式管理体系的同时,逐渐实现重心下移,向以“街居体系”为中轴,多元主体纵横嵌入的“重层性”治理格局演化。在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命题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弥合国家与社会间结构性张力,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实为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理论旨归。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对C市N区多个街道展开持续深度的田野调查,结合社会学理论话语与实证资料,将伴随新时期街道改革和社区建设而生成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界定为“嵌合式治理”。质言之,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是指在街道主导下,以社区为平台,在“街居复合性主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社区两委)与“多元社会力量”(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志愿者、居民等)之间,通过彼此持续密切的嵌入和互动,生成的一种立体交叉、相互形塑的关系构型和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它突破了国家单统的“条线”式治理传统,其实质是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以“公+共”为特质的本土新公共性营造。研究发现,将研究视野限囿于社区微观场域,难以解释和揭示基层社会治理的真实运作逻辑。实际上,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演展受到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的深刻形塑,因而本文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视域转向对街居复合结构的整体观照。本文以“嵌合式治理”为研究框架,重点研讨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理论命题,并以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丰富“嵌合式治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维度。本文将“嵌合式治理”的研究置于我国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换与街道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实证方法对嵌合式治理,及其所内含的嵌合关系的建立、嵌合结构与运行机制、嵌合内蕴动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展开整体性研究。其一,嵌合关系的建立研究。从嵌合关系的建立机制上看,街居主体与多元社会力量嵌合关系的构建需要满足多种基本条件,即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研究发现嵌合关系的建立依循不同路径展开,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街道搭建嵌合平台构成了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可见,嵌合关系的建立主要由基层治理行政体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所主导,但此并非力图构造国家对社会的吸纳、收编和控制关系,而是以政社互嵌与合作为价值导向的。其实质是在由国家主导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实现基层社会活力的“复兴”与“再造”。其二,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研究。嵌合治理的实质是国家与社会在治理体系中结构关系搭建和行动关系运转的一种机制提炼。本文依托“结构——行动”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理论资源,对嵌合治理的场域关系及其动态运行机制展开研讨。广泛嵌入于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不同类型社会力量,与街居主体嵌合而成的治理结构与实践形态存在极其复杂的面向,需要我们针对性辨析。本研究发现,展开于城市基层社会领域的嵌合式治理在结构与行动上是相互形塑、耦合、协变的,政社的关系结构影响国家与社会的行动选择与进展,政社治理行动不断突破既有限域,拓展出政社嵌合的新式结构。一言以蔽之,嵌合式治理既更新、构建了社会,也更新、构建了国家。其三,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研究。以行政权威和资源作为动力机制构造基层治理嵌合结构并展开治理行动,仍存在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将政党维度带入嵌合治理动力结构中加以分析。党组织在中国社会系统中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中枢性作用,它能够将基层区域内多元主体和资源激活调动起来,使之参与到服务群众的结构体系当中。在街道改革的背景下,以街道党工委协同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城市基层党组织系统深刻影响着基层治理构型与运行机制,政党的组织嵌入、体制吸纳、政治资源、价值引领成为嵌合治理的不可或缺亦不可替代的内蕴动力。其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研究。常态的嵌合式治理机制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危机时,难以“一键切换”至新式形态并对问题予以妥善破解,因而探寻应急状态下的非常态嵌合治理逻辑及其行动是嵌合治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冠疫情爆发与基层抗疫展开的非常时期,街居主体采取应急动员的方式将大量居民吸纳进疫情防控体系,构筑起应急状态下的嵌合治理机制。非常态的嵌合治理不是在原本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生长和镶嵌其中的机制创新。我们需要努力建构起常态与非常态嵌合治理机制间的关联性和转换方式,形成顺应基层社会运行逻辑的新常态化嵌合治理机制。文章认为,与行政吸纳、依附合作等表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概念不同,以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为旨归的嵌合式治理的重要价值在于,国家与社会在持续互嵌、协动、形塑的过程中“磨合”出更加有助于治理行动开展的政社关系结构,而此结构又将进一步促进治理行动的发展和升级。特别是街居与多元社会力量在彼此嵌入的基础上,耦合而成了一个全新的“治理嵌合体”,其超越了嵌入主体治理权力、资源、功能的简单相加与复合,生产出新的治理和服务功能。质言之,嵌合式治理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方向。但我们仍需注意,嵌合式治理仅是开其端绪,仍处于复杂的调适过程,并呈现出一些局限,如外部社会主体的嵌入,可能造成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街道主导嵌合关系的建立并深度调控嵌合行动,会挤压社会自主运作空间,并造成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商业性变量的引入存在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的风险;常态性与非常态性嵌合治理机制面临衔接和转换的复杂难题,等。这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营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公共性”,并赋予嵌合治理新意涵、演展其新形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宋晓娟[6](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指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管畅[7](2021)在《社区营造视角下北京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再造 ——以展览路街道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正处于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新时代,人居环境的建设正愈发受到重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大的发展与民生工程,近年来正愈发受到国家重视。然而,老旧小区在其发展历程中,已然经历了数次改造,却一直无法切实满足居民需求,依旧导致了如今的衰败。如何避免以往的问题,如何重建老旧小区的邻里关系,激发其内生动力,使其自管自治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北京市正在推行的责任规划师制度为老旧小区的改造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新的探索方向,而社区营造理论往往与社区规划师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故而本文以社区营造理论为指导进行研究。以北京展览路街区为范围,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对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进行总述,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社区营造”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接着通过整理文献对国内外老旧小区改造以及社区营造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模式进行梳理。第二章即进行方法论的研究,首先基于居民需求构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体系,之后对社区营造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从国内外优秀实践中总结经验,在营造思想、营造内容、营造过程以及营造结果四个层面对其进行剖析,解析其核心内涵,进而分析实现其核心内涵的必要条件,以便在理论上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再造进行指导。第三章是从北京展览路街道的老旧小区中选取典型样本进行全面调查,包含建设阶段、改造阶段与现状情况,分析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演变历程,总结既往改造的问题。第四章是策略与实操方法的研究,从再造思想、再造内容、再造过程以及再造结果四个层面构建体系,分别提出上下相结合、综合性引导、参与式设计、陪伴式运行的策略,并研究具体可操作的再造方法。第五章是设计实践,选取典型代表小区,总结其在责任规划师制度下所进行的实操,并探索研究其在社区营造理论指导下的优化点,提高实践意义。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社区营造视角下公共空间的再造与既往改造最大的不同在于并不是想要寻找现成的解决方案或认同,而是在通过引导居民在可供选项中做出选择这一过程,建立自己的解决方案和认同。想要营造出“可能性的空间”,设计上留有余地,引导居民参与后续过程,形成居民自己的设计。
韩乔荣[8](2021)在《消防类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以“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这个互联网来临的新时代,新媒体行业有着肉眼可见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也不断发展,党和政府为了更好地传递消息并和受众进行良性互动,诸多主体尝试向新媒体领域涉足。回看2009年的下半年,隶属于湖南省桃源县的官方政务微博"桃源网",它的出现标志着政务类微博自此走向繁荣发展的道路。本文选取“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代表来进行消防类政务微博的研究,以话语建构方式为基础,通过个案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从内容分析下的生产方式、话语基调、表现方式、内容涉猎和互动效果以及话语语境三方面十个小点分析“中国消防”官方微博的话语建构方式,探究其在众多政务微博中脱颖而出的深层原因。经过研究发现,“中国消防”官方微博的新闻报道发布方式多样、单双声语调相结合、表现手段具有多模态性、内容涉猎广泛、互动效果较好并且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微博传播能力提升。但“中国消防”官方微博在新闻传播和报道方面仍然存在新媒体争夺话语权、领导发言机制建立不完善、传播内容同质化、互动效果欠佳等问题。因此,本文从自身的话语建构方式上,对其内容、效果及语境进行深度挖掘,针对目前发展状况提出新的畅想和建议。
范俊逸[9](2021)在《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西安,作为拥有着百年工业发展的城市。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初期,带动了社会进程的加快,使各个工业片区周围快速聚集人口,相应地形成一些为工业生产而服务的家属院、学校、商场、医院、菜市场、体育场和演播厅等人居配套,这些小社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城市布局。但在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赋予了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新定义,“微更新”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即通过微小的手段调整改善局部环境,挖掘区域空间潜力,刺激整个区域的活力再生。而这一问题的瓶颈在于大体量推倒重新建设不符合当前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如何运用微更新理念在不破坏社区亲和力的同时改善社区居住环境,保留社区工业文化。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我们要解决早期规划建设的老工业社区人居环境用以满足于当下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其次,在当下老工业社区和微更新结合的研究成果中要形成一定的实践应用体系,在保留老工业社区的历史遗迹和工业文脉的同时满足当代社会建设需求。本文以西安三桥车辆厂为例,进行了老工业社区人居环境微更新策略性研究,在现有环境基础上,通过对场地的合理渐进式微小调整,结合本土老工业特色元素,改善居民当下居住环境,最终形成集安全,便利,温馨,文化,活力于一体的老工业社区。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案例分析和概念界定。本文以西安老工业社区为研究对象,环境微更新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遵循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手法,结合工业文化和社区大环境,形成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的设计研究策略。(2)运用归纳分析法,通过对西安三桥车辆厂老工业社区的调研数据分析,归纳西安本土老工业社区的政策和发展现状,总结西安老工业社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安三桥车辆厂老工业社区中景观问题以及保护更新措施,明确的论证了老工业社区景观改造的可行性和价值意义。(3)通过实例研究法,对三桥车辆厂社区场地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考量,运用上述的微更新设计策略,对场地进行规划设计,并形成一定的老工业社区设计体系,为今后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提供设计借鉴依据。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推动对老工业社区人居环境微更新的理论研究,将老旧社区微更新和本土工业文脉相结合、居民参与性以及空间多功能性体现相结合,丰富了国内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为当前西安老工业社区环境的更新提供实践案例借鉴,通过对西安老工业社区的历史研究与发展分析,最终以实践案例进行设计策略的应用,为相关类型的社区改造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郭嘉星[10](2021)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声音的重要性,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2013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国家话语权”的明确要求。2016年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又一次阐述了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我国的话语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中国话语要具有鲜明的立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顺应大势,深刻指出:“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工作从国家层面得以高度重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成为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树立了旗帜。中国体育话语权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新中国体育赋予的宣传中国体育成就、弘扬中国体育精神、传承中国体育文化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党和人民寄予的展示中国繁荣强盛的伟大形象,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提升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的时代重任。该文正是围绕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着重从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影响力、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权阻碍和提升策略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实质内涵、本质作用、发展规律、自身特点、成就贡献、困难挑战和未来愿景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精准详实的论证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内涵博大精深,具体体现在“真、柔、利、力”四个层面,主要是指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功夫、软实力、高价值和原动力。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载体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突出表现效果是举办北京奥运会时的“举重若轻”和筹备北京冬奥会时的“巩固提高”。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规律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一脉相承,先后经历了初步觉醒阶段、另起炉灶阶段、困难挑战并存阶段、积极进取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五大发展历程。新时代的中国体育话语权开启新征程,担负起体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实施“六大方略”,构建“四大体制”,体现出人民性、全局性、文化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五个时代特点。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不外乎来自国际、国内和自身三个方面,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阴谋破坏和涉台问题的干扰捣乱,国内困难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文革”期间的停滞不前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和遇到困难挑战等。探索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重点包括增强综合实力、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对外交流、扩大体育影响,创新体育法治、贡献中国智慧,加强体育教育、培养体育人才,适应时代需要、建设体育强国等五大具体措施。总结中国体育话语权70年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对未来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笔者充满信心、立足当下、放眼全球,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条思考建议,以冀中国体育话语权在新的征程上再创新佳绩,再铸新辉煌。
二、迎接机遇与挑战 探索物业管理的新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机遇与挑战 探索物业管理的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智慧水务视角下水务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务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
1.1 水务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
1.2 传统水务面临的问题与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
2 水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
2.1 国外典型数字水务案例 |
2.2 国内水务数字化案例 |
2.2.1 北控水务“全业务一体化”云平台 |
2.2.2 重庆水务集团大数据探索 |
2.2.3 福州水务“1·3·6·8”数字水务战略 |
2.2.4 深圳水务集团数字化转型实践 |
3 水务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
3.1“互联网+水务”———智慧水务2.0推动水务行业产业结构变革 |
3.2 标准先行———数字水务标准体系促进水务资源共享 |
3.3 价值变现———数据质量提升增加水务数字资产价值 |
3.4 技术赋能———使能技术研究应用加快数字化水务智慧升级 |
(4)物业服务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以碧桂园服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于物业服务企业盈利模式的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盈利模式定义的文献回顾 |
1.2.2 关于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的文献回顾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物业服务企业盈利模式的理论概述 |
2.1 物业服务企业盈利模式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2.1.1 盈利模式的含义 |
2.1.2 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
2.1.3 物业服务企业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
2.2 物业服务行业的特点 |
2.2.1 轻资产运营 |
2.2.2 现金流储备充足 |
2.2.3 与房地产行业关系密切 |
2.2.4 行业内分级明显 |
2.3 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
2.3.1 增值服务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
2.3.2 智能化物服体系不断完善升级 |
2.3.3 物业服务企业上市浪潮将继续 |
2.3.4 市场集中度日益提升 |
2.4 物业服务企业盈利模式的理论基础 |
2.4.1 价值链理论 |
2.4.2 核心能力理论 |
2.4.3 交易成本理论 |
3 碧桂园服务盈利模式案例情况介绍 |
3.1 碧桂园服务基本情况介绍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组织架构 |
3.1.3 业务模式 |
3.1.4 行业地位 |
3.2 碧桂园服务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
3.2.1 利润点:服务+科技 |
3.2.2 利润对象:社区业主+非社区业主 |
3.2.3 利润来源:物业服务业务+增值服务业务 |
3.2.4 利润措施:依托关联方+完善物业服务体系 |
3.2.5 利润屏障:兼并收购扩张+专注中高端物业服务 |
3.3 碧桂园服务的盈利质量分析 |
3.3.1 碧桂园服务的盈利质量分析对比企业选取 |
3.3.2 碧桂园服务的稳定性盈利质量分析 |
3.3.3 碧桂园服务的成长性盈利质量分析 |
3.3.4 碧桂园服务的获利性盈利质量分析 |
3.3.5 碧桂园服务的收现性盈利质量分析 |
3.3.6 碧桂园服务的盈利质量分析总结 |
4 碧桂园服务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利润来源结构存在缺陷 |
4.1.1 基础物业服务业务毛利率低 |
4.1.2 增值服务业务缺乏新的盈利点 |
4.2 利润措施效果有限 |
4.2.1 主营业务客户来源单一 |
4.2.2 物业服务体系缺乏竞争力 |
4.3 利润屏障有待加强 |
4.3.1 兼并收购存在风险 |
4.3.2 人工成本存在上升风险 |
5 碧桂园服务盈利模式的优化建议 |
5.1 优化利润来源结构 |
5.1.1 探索物业服务新模式 |
5.1.2 完善产品供应链体系 |
5.1.3 抓住政策机遇提高物业费用 |
5.2 提升利润措施效果 |
5.2.1 采用物业服务+房屋经纪双驱动发展战略 |
5.2.2 借鉴同行业企业物服体系发展经验 |
5.2.3 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 |
5.3 强化利润屏障作用 |
5.3.1 通过并购延伸物业服务产业链 |
5.3.2 利用科技降低人工成本 |
5.3.3 提高外包服务质量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物业服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多项挑战 |
6.1.2 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探索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 |
6.1.3 物业服务企业在发展中注重运用互联网科技 |
6.2 研究启示 |
6.2.1 满足社区业主的生活需求是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6.2.2 寻求新的业务发展渠道是物业服务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
6.2.3 关联方品牌效应是物业服务企业寻求自身发展的敲门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1.1 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的宏观转向 |
1.1.2 论域及框架锚定 |
1.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 文献述评 |
1.2.1 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研究 |
1.2.2 街道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
1.2.3 嵌入与互嵌的相关问题研究 |
1.2.4 既有研究的反思与进路 |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其理论视角 |
1.3.1 “嵌合”概念和理论的追索 |
1.3.2 “嵌合式治理”的界定 |
1.3.3 理论比较视野中的“嵌合式治理” |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社会转型背景下街道办事处制度变迁 |
2.1 单位制时期:主辅并行的条线式治理结构 |
2.1.1 主线:国家——单位——个人 |
2.1.2 辅线:国家——街居——个人 |
2.1.3 主辅并行式条线结构的制度后果 |
2.2 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末:街居治理条线核心化 |
2.2.1 “主线”的弱化 |
2.2.2 “辅线”的核心化 |
2.2.3 城市基层治理“辅线核心化”的实质与限度 |
2.3 新时期街道改革主要模式与分析 |
2.3.1 撤销街道办的初步尝试及其评价 |
2.3.2 治理重心下移与街道服务管理多重改革探索 |
2.3.3 治理视域下街道改革的总体趋向 |
2.4 C市N区的街道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
2.4.1 C市N区街道改革的地域性变量及其制约 |
2.4.2 嵌合式治理:C市N区街道改革主导面向 |
第3章 基层治理嵌合关系的建立 |
3.1 嵌合关系建立的条件 |
3.1.1 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 |
3.1.2 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 |
3.1.3 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 |
3.1.4 非对等关系中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 |
3.2 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 |
3.2.1 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 |
3.2.2 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 |
3.2.3 街道搭建嵌合平台 |
3.3 嵌合关系建立的实证分析 |
3.3.1 嵌合关系的载体铺设 |
3.3.2 委托枢纽型组织联结嵌合关系 |
3.3.3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运作中的嵌合关系 |
3.3.4 建立“治理嵌合体”争取上级政府资源 |
3.4 嵌合关系建立的逻辑及其限制 |
3.4.1 面向“治理共同体”的嵌合结构功能 |
3.4.2 嵌合关系建立的社区“被动化”及其吊诡 |
3.4.3 非竞争性购买关系的建立及其变异 |
第4章 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 |
4.1 嵌合治理的“结构——行动”范式 |
4.1.1 “结构——行动”理论分析视角 |
4.1.2 “结构——行动”范式的嵌合治理研究适用性 |
4.2 治理嵌合体构塑及其行动的实证展开 |
4.2.1 案例呈现与治理嵌合体的构塑 |
4.2.2 社区服务的三重空间嵌合 |
4.2.3 常态服务与项目制叠加的嵌合行动 |
4.2.4 疫情防控与线上服务转移 |
4.3 嵌合治理结构与行动的分析讨论 |
4.3.1 治理结构与行动的相互形塑与良性互构 |
4.3.2 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 |
4.3.3 商业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 |
4.3.4 街道主导下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 |
第5章 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 |
5.1 嵌合治理的动力结构分析 |
5.1.1 国家——社会的复合动力结构及其局限 |
5.1.2 以“政党维度”分析嵌合治理动力结构 |
5.2 以政党力量为内核的嵌合治理动力 |
5.2.1 典型单位制转型与社区衰败 |
5.2.2 街道行政主导的旧城改造及其限度 |
5.2.3 以政党资源为内蕴动力的嵌合治理 |
5.3 政党组织社会的理论思索 |
5.3.1 街居党组织促动嵌合治理的何以可能 |
5.3.2 以街道作为嵌合治理运作单位的恰切性 |
5.3.3 党建引领嵌合治理的长效机制问题 |
第6章 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 |
6.1 社会动员的理论谱系与中国动员传统 |
6.1.1 社会动员理论回溯及其界定 |
6.1.2 我国社会动员传统与应急动员 |
6.2 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基层动员式嵌合机制 |
6.2.1 社区网格化治理逻辑与局限 |
6.2.2 社区网格的非常态治理与联动 |
6.2.3 应急动员式嵌合治理的实质与超越 |
6.3 街道主导性应急动员的限度与进路 |
6.3.1 应急动员倒逼行政力强化 |
6.3.2 基层“政绩竞赛”与嵌合悬浮化 |
6.3.3 超越网格联动机制的全能化迷思 |
6.3.4 应急动员的嵌合治理向常态化转型 |
第7章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
7.1 嵌合式治理与基层社会“新公共性”营造 |
7.2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的嵌合式治理及其评价 |
7.2.1 嵌合式治理的多维性与联通性 |
7.2.2 基层社会治理的街道定位与功能再探讨 |
7.2.3 对嵌合式治理双向性与非均衡性的体认 |
7.3 城市基层社会走向“善治”的路径探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社区营造视角下北京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再造 ——以展览路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题目来源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老旧小区及相近概念 |
1.2.2 公共空间 |
1.2.3 社区营造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研究 |
1.4.2 关于社区营造理论的研究 |
1.4.3 综合评析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再造的理论基础——社区营造 |
2.1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概况 |
2.1.1 相关概念解读 |
2.1.2 体系构成:由居民需求决定 |
2.2 社区营造理论解读 |
2.2.1 相关理论解读 |
2.2.2 概念与特征:以居民为核心 |
2.3 国内外的相关实践与经验 |
2.3.1 国外社区营造实践案例 |
2.3.2 国内社区营造实践案例 |
2.3.3 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借鉴 |
2.4 社区营造研究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再造的实施要求 |
2.4.1 制度建设确保长期沟通 |
2.4.2 公共空间提供物质前提 |
2.4.3 多方辅助引导居民参与 |
2.5 社区营造研究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再造的核心内涵解析 |
2.5.1 营造思想——多方参与:专业介入辅助居民营造社区 |
2.5.2 营造内容——自发参与:空间开放吸引居民主动设计 |
2.5.3 营造过程——沟通参与:互动反馈保证居民行使权利 |
2.5.4 营造结果——长效参与:动态更新引导居民思想转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展览路街道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调查 |
3.1 整体情况:对街道整体把控 |
3.1.1 调查方法与流程 |
3.1.2 展览路街道概况 |
3.1.3 分类与调研对象 |
3.2 建设情况:追寻居民的回忆 |
3.2.1 北京展览路街区的建设历程 |
3.2.2 典型老旧小区及公共空间的建设 |
3.2.3 居民意见调研 |
3.3 改造情况:了解居民的评价 |
3.3.1 北京展览路街区的改造历程 |
3.3.2 典型老旧小区及公共空间的改造 |
3.3.3 居民评价调研 |
3.4 现状情况:明白居民的不满 |
3.4.1 居民需求分析 |
3.4.2 居民自下而上的探索情况 |
3.4.3 公共空间体系的建设现状 |
3.4.4 老旧小区的治理与文化建设情况 |
3.5 问题总结 |
3.5.1 改造思想——对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之间存在矛盾 |
3.5.2 改造内容——断裂:空间治理人文层面之间脱节 |
3.5.3 改造过程——孤立:参与方之间沟通有限 |
3.5.4 改造结果——反复:改造效果与运行机制之间相互制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区营造视角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再造方法体系 |
4.1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公共空间再造体系 |
4.1.1 再造原则 |
4.1.2 体系构建 |
4.2 再造思想:多方参与——上下相结合 |
4.2.1 “自下而上”了解居民需求 |
4.2.2 “自上而下”发现现状问题 |
4.2.3 “上下结合”协调多方诉求 |
4.3 再造内容:自发参与——综合性引导 |
4.3.1 公共空间系统整体把控 |
4.3.2 解决空间有无:回应居民需求 |
4.3.3 空间品质提升:丰富居民感知 |
4.3.4 空间开放互动:引导居民参与 |
4.4 再造过程:沟通参与——参与式设计 |
4.4.1 居民相互间的沟通 |
4.4.2 居民与空间的沟通 |
4.5 再造结果:长效参与——陪伴式运行 |
4.5.1 引导居民观念转变 |
4.5.2 实现空间有机生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再造实践——以展览路街道老旧小区为例 |
5.1 整体公共空间再造——百万庄小区 |
5.1.1 小区概况 |
5.1.2 “社区营造”视角的适应性分析 |
5.1.3 整体公共空间再造过程 |
5.1.4 过程反思 |
5.2 局部公共空间再造——朝阳庵小区 |
5.2.1 小区及场地概况 |
5.2.2 “社区营造”视角的适应性分析 |
5.2.3 局部公共空间再造过程 |
5.2.4 过程反思 |
5.3 综合评析 |
5.3.1 对比分析 |
5.3.2 居民看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展览路街道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再造问卷 |
附录2:居民部分意见摘录(访谈与问卷调研) |
附录3:展览路街道22 个社区基本情况统计表 |
致谢 |
(8)消防类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以“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关于政务微博话语建构研究 |
2.国外关于政务微博话语建构研究 |
3.关于“中国消防”政务微博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政务微博话语建构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
(一)核心概念 |
1.政务微博的概念及特点 |
2.政务微博的功能与发展现状 |
3.消防类政务微博 |
4.话语建构 |
(二)理论依据 |
1.福柯的话语建构理论 |
2.泽里格·哈里斯的话语分析理论 |
3.梵·迪克的话语语义与符号学理论 |
二、 “中国消防”微博的概述 |
(一)“中国消防”微博的缘起 |
(二)“中国消防”微博的影响力及地位 |
(三)“中国消防”微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三、 “中国消防”官方政务微博话语建构的动因 |
(一)重大事件进入公众视野 |
(二)互联网信息更迭速度加剧 |
(三)社交媒体推动话语建构平民化 |
四、 “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
(一)样本选取 |
(二)类目建构 |
(三)信度检测 |
(四)“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内容分析 |
1.生产方式:发布方式多样,原创为主与转发相结合 |
2.话语基调:严肃官方语调为主,逐渐融入活泼元素 |
3.表现方式:手段多模态性,全文字与图文音像结合 |
4.内容涉猎:消防政务为主导方向,多重特色内容相辅相成 |
(五)“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互动效果分析 |
1.并联:传播主体间互动 |
2.桥梁: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互动 |
3.纽带:接受主体间互动 |
(六)“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语境分析 |
1.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及背景 |
2.“中国消防”官方微博自身定位和运营特点 |
3.网络受众的习惯和喜好偏向影响 |
五、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反思及发展新机遇 |
(一)遵循国家政治导向,依照党性原则 |
(二)遵建立领导干部发言机制,提升自身权威 |
(三)以自身定位的报道领域为主,涉及多领域内容为辅 |
(四)壮大微博运营团队,广泛吸纳优秀人才 |
(五)探索受众喜爱的话语模式,促进良性双向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抽样样本(1015 条) |
致谢 |
(9)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
1.4.2 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案例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提出 |
2.1.1 更新与微更新 |
2.1.2 老工业社区 |
2.1.3 社区文化 |
2.2 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案例分析 |
2.2.1 国外案例 |
2.2.2 国内案例 |
2.3 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必要性和价值 |
2.3.1 传统更新和微更新的对比 |
2.3.2 微更新的必要性 |
2.3.3 微更新的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3.西安市内老工业社区起源及发展 |
3.1 西安老工业社区发展背景阐述 |
3.1.1 西安市工业建设开端 |
3.1.2 西安市老工业社区发展历程 |
3.1.3 西安老工业社区的现状分布 |
3.2 当下西安老工业社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
3.2.1 改造结构失衡破坏社区关系 |
3.2.2 多次施工影响居民生活 |
3.2.3 盲目跟风的套娃式改造 |
3.3 西安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政策背景 |
3.3.1 微更新标准 |
3.3.2 微更新理念 |
3.4 西安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模式及发展趋势 |
3.4.1 西安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的模式 |
3.4.2 西安老工业社区景观的发展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4.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历史与现状 |
4.1 三桥老工业社区的历史背景 |
4.2 三桥老工业社区的场地研究价值 |
4.3 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公众调研 |
4.3.1 社区公众调研 |
4.3.2 实地考察内容 |
4.3.3 三桥社区的现状问题 |
4.3.4 三桥产业园的规划政策 |
4.4 三桥车辆厂微更新可行性分析 |
4.4.1 用地适应性评价 |
4.4.2 人口密度分析 |
4.4.3 建筑分析 |
4.4.4 居住环境分析 |
4.4.5 微更新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西安三桥老工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 |
5.1 影响西安老工业社区微更新的因素 |
5.1.1 城市快速的发展 |
5.1.2 人民需求的加深 |
5.1.3 工业文脉的传承 |
5.2 微更新改造原则 |
5.2.1 先基础后提升、经济适用原则 |
5.2.2 对于传统工业文化传承与保护 |
5.2.3 前瞻性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4 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激发社区活力 |
5.2.5 鼓励居民自下而上参与改造过程 |
5.2.6 适老性改造满足老龄化需求 |
5.3 微更新改造方法 |
5.3.1 因地制宜的规划 |
5.3.2 传承记忆的文化 |
5.3.3 旧物焕活的情怀 |
5.3.4 多功能空间共享 |
5.4 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措施 |
5.4.1 合理规划道路及停车区域 |
5.4.2 增加社区绿化面积 |
5.4.3 公共空间的重构 |
5.4.4 建筑外立面的优化 |
5.4.5 社区安防品质的提升 |
5.4.6 社区基础设施及景观小品的提升 |
5.5 微更新需规避的问题 |
5.5.1 简单处理的微更新 |
5.5.2 毫无作为的边缘化 |
5.5.3 改善模式的套娃化 |
5.6 三桥老工业社区微更新改造实践 |
5.6.1 社区入口 |
5.6.2 街道 |
5.6.3 厂区入口 |
5.6.4 居住区 |
5.6.5 学校门口 |
5.6.6 菜市场 |
6.结论 |
6.1 总述 |
6.2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6.2.1 主要结论 |
6.2.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6.4 未来研究的拓展与完善 |
附录1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图表目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建国70载,体育强中国 |
1.1.2 立在新潮头,奋斗新时代 |
1.1.3 用好体育指挥棒,建设体育新强国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3.3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权力”与“权利” |
2.1.1 “权力” |
2.1.2 “权利” |
2.2 “话语”与“话语权” |
2.2.1 “话语”的概念界定 |
2.2.2 “话语权”的起源与发展 |
2.2.3 “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 “体育话语权” |
2.3.1 “体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2 “体育话语权”的表现形式 |
2.3.3 “体育话语权”的重要作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历史研究法 |
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3.3.1 研究创新 |
3.3.2 研究不足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构成要素 |
4.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内涵 |
4.1.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 |
4.1.3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柔” |
4.1.4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利” |
4.1.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力” |
4.1.6 小结 |
4.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 |
4.2.1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 |
4.2.2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重若轻” |
4.2.3 展望2022年北京冬奥会 |
4.2.4 小结 |
4.3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划分 |
4.3.1 初步觉醒阶段(1949—1958 年) |
4.3.2 另起炉灶阶段(1958—1978 年) |
4.3.3 困难挑战并存阶段(1978—1990 年) |
4.3.4 积极进取阶段(1990—2001 年) |
4.3.5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2 年) |
4.3.6 小结 |
4.4 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 |
4.4.1 新时代伟大历史发展新阶段 |
4.4.2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任务 |
4.4.3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特点 |
4.4.4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道路 |
4.4.5 小结 |
4.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阻碍和提升策略 |
4.5.1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阻碍 |
4.5.2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4.5.3 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 |
4.5.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 |
5.1.2 中国体育话语权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 |
5.1.3 中国体育话语权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 |
5.1.4 小结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迎接机遇与挑战 探索物业管理的新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D]. 赵莹莹.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智慧水务视角下水务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实践[J]. 张金松,李旭,张炜博,曾翰. 给水排水, 2021(06)
- [4]物业服务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以碧桂园服务为例[D]. 曹然.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D]. 康雯嘉. 吉林大学, 2021(01)
- [6]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7]社区营造视角下北京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再造 ——以展览路街道为例[D]. 管畅.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8]消防类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以“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例[D]. 韩乔荣.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9]西安三桥老工业社区景观微更新策略研究[D]. 范俊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D]. 郭嘉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