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牦牛文化与牦牛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霞,周凡莉,何明珠,杨壮,肖敏,何小强,李小伟,王燕文,罗光荣[1](2021)在《牦牛冷应激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我国牦牛生活于西藏、青海、四川、新疆、甘肃等省区的高寒牧区,能适应海拔3 200~4 800m的海拔地区,具有耐寒、耐低氧、抗病力强、抗逆性强、食性广、合群性强、耐饥饿和耐粗放等特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的冷应激基因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牦牛HSPs、CIRP和RBM3等冷应激相关的基因,旨在为建立冷应激的基因调控模型,探讨冷应激状态下牦牛的分子调控机理,以促进牦牛抗低温性状的分子改良。
姜安印,马莉[2](2021)在《甘南牦牛产业生态圈建设路径分析》文中指出牦牛产业是加快甘南州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对于甘南地区传统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甘南牦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饲养管理方式粗放、品种退化严重、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冲突、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此,从牦牛产业的绿色发展以及它对地方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出发,甘南州应当根植于甘南的绿色生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探索构建"草原+牧养+加工+商贸+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将甘南州"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财富优势,在生态平衡中促进牦牛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王妍[3](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赵志伟[4](2021)在《牦牛乳品质及其母子瘤胃微生态的氨基酸和矿物质营养调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牦牛生产主要依赖于广袤的天然草原,但由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天然牧草生长慢、产量低,加之畜牧业生产导致系统营养元素出多进少,使得草场退化严重,生态环境压力突出,影响了牦牛生产的可持续性。此外,牦牛的饲养管理模式也发生了由完全放牧至舍饲、半舍饲的转变,生产方式更加多元化,但与此模式相配套的营养管理措施并不完善。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带犊牦牛进行氨基酸和矿物质营养调控,旨在探究其对牦牛乳产量和乳品质及其母子瘤胃微生态的影响,以期为牦牛的高效养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氨基酸调控试验选取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2头带犊泌乳期牦牛(169±15 kg),根据胎次(2~3胎),产奶量(1.02±0.13 kg/d)和泌乳天数将其随机分为四组:CON(不添加过瘤胃氨基酸),RPM(添加过瘤胃蛋氨酸50 g/头/d),RPL(添加过瘤胃赖氨酸66.67 g/头/d)和RPML(添加过瘤胃蛋氨酸12.5 g/头/d,赖氨酸50 g/头/d),每组8个重复。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在试验正试期的第2、9、16、23、30 d进行饲料样的采集以及产奶量的记录,并采集16、23、30 d的乳样及母牛和犊牛瘤胃液样,进行乳品质、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测定。矿物质调控试验选取体况相似、健康状况良好的16头带犊泌乳期牦牛(175±10 kg),根据胎次(2~3胎),产奶量(1.18±0.18 kg/d)和泌乳天数,将其随机分为两组:CON(不投喂矿物质缓释丸)和MIN(投喂矿物质缓释丸),每组8个重复。采样程序与氨基酸调控试验相同。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RPM和RPML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产奶量、乳铁蛋白(LF)浓度,以及乳脂、乳蛋白、乳糖和能量校正乳(ECM)的产量均高于CON和RPL组(P<0.05);与其他三个处理相比,RPM的添加显着降低了牦牛瘤胃p H(P<0.05),增加了丁酸和戊酸的浓度(P<0.05);RPML组的氨态氮(NH3-N)浓度显着高于RPM、RPL和CON组(P<0.05)。RPM、RPL和RPML的添加分别增加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RC9gutgroup)和普氏菌属1(Prevotella1)的相对丰度(P<0.05);RPL组和RPML组特有的分类操作单元(OTU)主要属于Bacteroidetes,而RPM组特有的OTU主要属于Firmicutes。纤维杆菌(Fibrobacter)和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1)的相对丰度与产奶量、丙酸、戊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呈正相关;CandidatusSaccharimonas,瘤胃菌属UCG-014(RuminococcaceaeUCG-014),RikenellaceaeRC9gutgroup和韦荣球菌科UCG-004(ErysipelotrichaceaeUCG-004)的相对丰度与乳蛋白、异戊酸和异丁酸的浓度呈正相关。RPM组犊牛瘤胃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的丰度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2.MIN组的乳产量、LF、乳蛋白和乳糖产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脂肪和酪蛋白含量显着低于CON组(P<0.05)。MIN组的瘤胃NH3-N浓度和戊酸的摩尔比例显着高于CON组(P<0.05),但乙酸的摩尔比例低于CON组(P<0.05)。CON所特有的OTU主要属于Bacteroidetes,而MIN组所特有的OTU主要属于Firmicutes。CandidatusSaccharimonas,ErysipelotrichaceaeUCG-004,RuminococcaceaeUCG-014和瘤胃菌属NK4A214(RuminococcaceaeNK4A214group)的相对丰度与乳脂肪呈正相关;Prevotella1和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的相对丰度与乳蛋白和酪蛋白呈正相关。犊牛采食被矿物质调控的母乳后其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均无显着变化。综上,日粮中添加50 g/d RPM可提高泌乳牦牛的DMI、产奶量、乳蛋白含量和乳铁蛋白浓度。补充RPM和RPL会影响瘤胃微生物群落,从而影响瘤胃发酵。过瘤胃氨基酸(RPAA)可能对泌乳牦牛的乳产量和品质具有独立或协同的正向效应,但还需要对牦牛的氨基酸需要量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最佳的RPAA补充效果。矿物质微量元素缓释丸可提高母牛的乳产量,乳铁蛋白浓度,乳蛋白和乳糖产量,且矿物质的补充明显改变了瘤胃发酵参数,有改变特定细菌丰度的趋势。犊牛吸食被RPAA调控的母乳后瘤胃发酵参数无显着变化,但RPM组犊牛Planctomycetes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
张越杰,王芳[5](2021)在《我国牦牛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文中认为"三区三州"在全国扶贫攻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牦牛产业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对于藏区农牧业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牦牛产业发展现状(一)主要集中分布于藏区,生产总体呈上升态势。世界现有牦牛头数约1700万头,中国是牦牛主产国,有牦牛1600多万头,占90%以上。
章莉莉,刁秋宇,张姚真[6](2021)在《牦牛绒材料与传统工艺的创新研发途径》文中研究表明一、中国高原地区牦牛绒资源及价值中国是世界牦牛资源的发源地。在中国西北部的牧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及周围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云南省等,拥有世界上85%的牦牛。此外在蒙古、原苏联中亚地区、印度等国家也有少量分布。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草地畜牧业牛种,是高寒地区重要的生活基础和经济支柱,具有当地独特的人文自然图像。
李旻,蔡林海,李永宪[7](2020)在《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昂拉岩画调查简报》文中指出本文报道了地处通天河上游的青海省曲麻莱县昂拉岩画。该处岩画遗存于海拔4406米的45个岩面上,计有单体图像及图像残迹近600个,其中多数为牦牛等各种动物类,其次为人物、神灵、符号、建筑、车等类。本文推断昂拉岩画的制作时代在距今3000-2000年之间,是青藏高原"早期金属时代"的牧业文化遗存。昂拉岩画处于通天河岩画分布区的最西端,与青海海西、海北、海南等州发现的"环青海湖岩画"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属高海拔地区的"青南高原岩画",其不可移动的地理特征显示了与藏北羌塘、藏西阿里的高原环境"同质性"。昂拉岩画的时代和畜牧文化因素,在连接青南岩画与藏北岩画、阿里岩画的文化关联上具有典型意义。
杨璨玉[8](2019)在《意大利藏《滇省夷人图说》所涉各民族生计方式研究》文中指出《滇省夷人图说》是研究清代云南各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图志文献,其成书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因由时任云贵总督瑚锡哈哩·伯麟组织编绘,故世人又称其为《伯麟图说》。这套图志的抄本或抄绘本有数种,分别收藏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或博物馆之中。意大利地理学会(Societa Geografica Italiana)收藏的《滇省夷人图说》为曾在中国做翻译官的朱塞佩·罗斯(Giuseppe Rose)提供,就所获电子文档看,该图志共106幅图,较为完整。此前的研究者们对《滇省夷人图说》的研究,主要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图书馆藏《滇省夷人图说·滇省舆地图说》、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善本库藏《御制外苗图》(上、下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滇南夷情汇集》为研究对象。前人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对《滇省夷人图说》的作者、创作背景等进行考证;二、从《滇省夷人图说》的图像出发,研究云南各民族的文化事项;三、从民族历史的视角挖掘《滇省夷人图说》中的各民族文化内涵。伯麟编绘《滇省夷人图说》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省情汇报;二、帮助其他人了解云南状况,为其政绩做说解;三、树碑立传;四、艺术品赏析。编绘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各民族样态直接呈现在图志中。由于该图志中所反映的时期,生态环境问题并不突显,从而使得学者们较少从生计方式的视角,去深入探讨该图志中云南各民族文化如何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与相互制衡等问题。生态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生计方式必然也无所不在。《滇省夷人图说》的中也存在着大量对各民族生计方式的描绘。对于生态民族学研究者来说,这些生态问题是必须要重视的。意大利藏《滇省夷人图说》为民国时期的抄绘本,是由丁文江组织编绘。丁文江本人深受民族学的影响,此抄绘本是他在云南进行民族学田野调查后所改绘。相较于其他藏本来说,意大利藏版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定位更为准确。意大利藏本不仅延续了原抄本的内容,而且还增添了反映20世纪初云南各民族的生态环境、生活样貌等内容。不难看出,此藏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民族学学科理念,改绘之处也能更贴近民族学学科要求,这正是意大利藏本的独到之处。尽管离意大利藏本的成书时间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由于生态环境不易变化的特点,云南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系统,如地质、气候、降水等要素的本质属性亦难以改变。而意大利藏本所改绘的时期更为接近当下,其中所展现的各民族生计方式与其生态环境的相适应,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成功的案例当加以借鉴,对失败的教训理应加以警惕。因此从民族文化与其生境关系的视角,来研究该图志所涉及的云南各族生计方式,无疑对今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更具现实意义及启迪价值。
钟进文[9](2019)在《牦牛文化的影响与弘扬》文中研究表明牦牛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沿线、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等地区,是世界上一种稀有的高原牛种。牦牛适应高寒气候,因此分布最为主要的区域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根据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环境,牦牛又可以划分为多个不同类型,比
曾仁利[10](2018)在《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西藏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村长期面临着农业生产缺乏肥料、畜牧生产缺乏饲料和日常生活缺乏燃料,这是西藏中部“三料”问题。尽管如此,当地藏族群众依靠历代传承的本土生态文化知识,开展生产,维系生活,保护环境,经济社会得以延续。1959年民主改革后,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全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浪潮推动下,西藏中部农村社区正经历着全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生态文化也在急剧的变迁之中,此时对西藏中部农村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既十分必要,也有记录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以西藏中部地区扎囊县扎西林村民生产与生活为研究对象,比较微观、具体和系统地记录扎西林村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生计模式、本土性知识、文化适应和文化变迁等理论,对扎西林村生产与生活方面的有关文化事项进行解读,借以呈现西藏中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一些特征。扎西林村生产方面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牧业生产和林木生产。农业生产方面侧重于村民对耕地和作物的认知,以及采用相应的耕种技术和耕种制度,特别是维护地力的手段,借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牧业生产方面记录了村民对牲畜和草植的认知,本土性放牧知识,以及饲料不足条件下农牧结合的策略等。林木生产方面包括林木栽种和利用的本土性知识,禁忌,村规民约及文化张力。扎西林村生活方面主要涉及村民的生活用能和食物的利用。生活用能方面介绍了村民炊具的变迁和新旧能源使用的策略,食物的利用则包括日常和节庆的饮食消费,食物禁忌,以及与饮食消费有关的卫生策略等。本文认为,西藏中部地区村民在与土地、作物、草植、牲畜、林木等互动过程中,认识自然,尊从自然,创造了系列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适应的生产技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村民通过生产同步性行动、换工、互助等形式,实现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整合社会人力、物力资源,弥补个体力量的不足,增强个体生存的能力;村民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各种禁忌、习俗,以及节制消费、积德行善、注重和谐等观念,从文化上规范了个体的行为,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藏族的这些本土性生态智慧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对村民生产与生活的文化事项进行分析时,主要应用文化适应的理论,探讨文化事项对当地自然、社会和文化的适应性。有时,还从现代科学知识的角度,探讨这些文化事项内在的合理性,从而为论文增加了一个解释的视角。农村传统生产与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利用不同载体,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流动,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本文发现了一些新载体,比如说桑具、积肥坑以及作为过渡草场的耕地等,拓展了生态文化研究的范围。尤其是桑具,由于它在农村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作为一章,专门探讨桑具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系统的适应性,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来自田野。本文还对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有关一些仪式、禁忌和习俗提出不同的观点。
二、简论牦牛文化与牦牛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牦牛文化与牦牛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牦牛冷应激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SP家族 |
2 CIRP基因 |
3 RBM3基因 |
4 展望 |
(2)甘南牦牛产业生态圈建设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牦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及现有研究进展 |
2 甘南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甘南牦牛产业发展现状 |
2.2 甘南牦牛产业发展短板 |
3 牦牛产业生态圈建设路径分析 |
3.1 构建多级协同的生产组织形式 |
3.2 构建“草原+牧养+加工+商贸+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 |
第一,建立智慧牧场,牦牛养殖智能化发展。 |
第二,设立科研中心,提高牦牛育种水平。 |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牦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
第四,合理配置草畜资源,缓解草畜矛盾。 |
第五,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发展之路。 |
4 结 论 |
(4)牦牛乳品质及其母子瘤胃微生态的氨基酸和矿物质营养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牦牛乳品质特性及其生产现状 |
1.2 氨基酸和矿物质在反刍动物乳生产和瘤胃发酵中的作用 |
1.3 母体营养效应 |
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2.1 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 |
2.1.1 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
2.1.2 过瘤胃氨基酸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
2.2 反刍动物矿物质营养 |
2.2.1 反刍动物矿物质营养研究进展 |
2.2.2 矿物质瘤胃缓释技术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
2.3 牦牛瘤胃发酵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
3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案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牦牛乳品质及其母子瘤胃微生态的氨基酸营养调控效应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3 试验动物与设计 |
2.4 饲养管理 |
2.5 试验日粮 |
2.6 样品采集 |
2.7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补饲过瘤胃氨基酸对泌乳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补饲过瘤胃氨基酸对泌乳牦牛乳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3 补饲过瘤胃氨基酸对泌乳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3.4 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区系与乳产量和乳品质之间的关系 |
3.5 泌乳牦牛补饲过瘤胃氨基酸后对其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牦牛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和品质对补饲过瘤胃氨基酸的响应 |
4.2 牦牛乳中氨基酸含量对补饲过瘤胃氨基酸的响应 |
4.3 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对补饲过瘤胃氨基酸的响应 |
4.4 牦牛瘤胃细菌组成、丰富度和多样性对补饲过瘤胃氨基酸的响应 |
4.5 产奶量、乳成分、瘤胃发酵参数和细菌群落的相互关系 |
4.6 犊牛吸食被过瘤胃氨基酸调控的母乳后其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响应 |
5 小结 |
第三章 牦牛乳品质及其母子瘤胃微生态的矿物质营养调控效应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3 试验动物与设计 |
2.4 饲养管理 |
2.5 实验日粮 |
2.6 样品采集 |
2.7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补充矿物质缓释丸对泌乳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补充矿物质缓释丸对牦牛乳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 补充矿物质缓释丸对泌乳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3.4 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与乳产量和乳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
3.5 泌乳牦牛补充矿物质缓释丸后对其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牦牛采食量、乳产量和乳品质对补饲矿物质的响应 |
4.2 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对补饲矿物质的响应 |
4.3 牦牛瘤胃细菌组成、丰富度和多样性对补饲矿物质的响应 |
4.4 产奶量、乳成分、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区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
4.5 犊牛吸食被矿物质调控的母乳后其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响应 |
5 小结 |
第四章 论文总体结论及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经历与成果 |
致谢 |
(5)我国牦牛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牦牛产业发展现状 |
我国牦牛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
(一)总体情况 |
(二)主要经验做法 |
(三)典型案例分析 |
我国牦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 |
(一)主要问题 |
(二)风险分析 |
政策措施建议 |
(一)科技领域 |
(二)政策领域 |
(6)牦牛绒材料与传统工艺的创新研发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高原地区牦牛绒资源及价值 |
二、牦牛绒材料特性及产业发展情况 |
三、牦牛绒材料应用于传统工艺的历史及现状 |
四、牦牛绒材料的深度研发和创新发展路径 |
五、牦牛绒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及思考 |
(7)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昂拉岩画调查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一、岩画遗存地概况 |
二、岩面与图像 |
1号岩面(编号2014QALy1) |
2号岩面(编号2014QALy2) |
3号岩面(编号2014QALy3) |
4号岩面(编号2014QALy4) |
5号岩面(编号2014QALy5) |
6号岩面(编号2014QALy6) |
7号岩面(编号2014QALy7) |
8号岩面(编号2014QALy8) |
9号岩面(编号2014QALy9) |
10号岩面(编号2014QALy10) |
11号岩面(编号2014QALy11) |
12号岩面(编号2014QALy12) |
13号岩面(编号2014QALy13) |
14号岩面(编号2014QALy14) |
15号岩面(编号2014QALy15) |
16号岩面(编号2014QALy16) |
17号岩面(编号2014QALy17) |
18号岩面(编号2014QALy18) |
19号岩面(编号2014QALy19) |
20号岩面(编号2014QALy20) |
21号岩面(编号2014QALy21) |
22号岩面(编号2014QALy22) |
23号岩面(编号2014QALy23) |
24号岩面(编号2014QALy24) |
25号岩面(编号2014QALy25) |
26号岩面(编号2014QALy26) |
27号岩面(编号2014QALy27) |
28号岩面(编号2014QALy28) |
2 9 号岩面(编号2014QALy2 9) |
30号岩面(编号2014QALy30) |
31号岩面(编号2014QALy31) |
32号岩面(编号2014QALy32) |
33号岩面(编号2014QALy33) |
34号岩面(编号2014QALy34) |
35号岩面(编号2014QALy35) |
36号岩面(编号2014QALy36) |
37号岩面(编号2014QALy37) |
38号岩面(编号2014QALy38) |
39号岩面(编号2014QALy39) |
40号岩面(编号2014QALy40) |
41号岩面(编号2014QALy41) |
42号岩面(编号2014QALy42) |
43号岩面(编号2014QALy43) |
44号岩面(编号2014QALy44) |
45号岩面(编号2014QALy45) |
三、讨论与初步认识 |
1. 昂拉岩画反映的畜牧文化 |
2.昂拉岩画的时代 |
3.昂拉岩画的区域意义 |
四、结语 |
(8)意大利藏《滇省夷人图说》所涉各民族生计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动态梳理 |
一、《滇省夷人图说》研究 |
二、少数民族生计方式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田野核实概况 |
一、昆明市东川区 |
二、大理市喜洲镇 |
三、宁蒗彝族自治县 |
第二章 意大利所藏《滇省夷人图说》源流概说 |
第一节 意大利藏本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外学者对意大利藏本的源流考证 |
第三节 意大利《滇省夷人图说》各族生计方式简述 |
一、狩(渔)猎采集 |
二、游牧 |
三、游耕 |
四、固定农耕 |
第三章 狩猎采集类型分析 |
第一节 摩察 |
一、附文说解 |
二、惊险的猎虎活动 |
三、毒箭制作与使用 |
第二节 俅人 |
一、附文说解 |
二、丰富的采集资源 |
三、狩猎采集生活的特点 |
第三节 大倮黑 |
一、附文说解 |
二、精湛的狩猎技艺 |
三、居住习俗及装束 |
小结 |
第四章 游牧类型分析 |
第一节 披沙倮 |
一、附文说解 |
二、山林耕牧 |
三、外来作物的引种 |
第二节 西番 |
一、附文说解 |
二、高山草甸游牧 |
三、生产生活与生境 |
小结 |
第五章 游耕类型分析 |
第一节 花苗 |
一、附文说解 |
二、耕作及工具使用 |
三、住房与花苗社会 |
第二节 怒子 |
一、附文说解 |
二、生产生活习俗 |
三、意大利藏本漏画的原因 |
第三节 卡瓦 |
一、附文说解 |
二、耕种与狩猎 |
小结 |
第六章 固定农耕类型分析 |
第一节 白人 |
一、附文说解 |
二、耕作方式 |
三、犁及斗笠的生态适应 |
第二节 土人 |
一、附文说解 |
二、生产劳作及服饰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牦牛文化的影响与弘扬(论文提纲范文)
牦牛与高原人文 |
牦牛与高原经济 |
发展弘扬牦牛文化 |
(10)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
2.1 国外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
2.2 国内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
2.3 国内藏族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
3.1 相关理论 |
3.2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4.1 研究内容 |
4.2 创新点 |
五、田野点的选择和田野工作的展开 |
5.1 田野点的选择 |
5.2 田野工作的开展 |
第1章 田野点概述 |
1.1 区位、气候与资源 |
1.1.1 自然区位 |
1.1.2 气候、降水与四季更替 |
1.1.3 自然资源 |
1.2 历史发展与区域性信仰 |
1.2.1 历史发展 |
1.2.2 区域性信仰 |
1.3 村落文化生态空间 |
1.3.1 聚落空间 |
1.3.2 神圣空间——寺院 |
1.3.3 信仰空间——拉康 |
1.3.4 解脱空间——天葬场 |
1.4 家屋空间中的生态文化 |
1.4.1 院落 |
1.4.2 房屋布局 |
1.4.3 林卡 |
小结 |
第2章 农业生产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
2.1 扎西林村的耕地 |
2.1.1 耕地分类 |
2.1.2 地力观念 |
2.1.3 土石本土生态知识 |
2.2 扎西林村种植的作物 |
2.2.1 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的作物 |
2.2.2 作物用途 |
2.2.3 作物种类的结构变化 |
2.3 扎西林村的农业生产 |
2.3.1 农事周期 |
2.3.2 农业生产主要环节 |
2.4 扎西林村地力的养护 |
2.4.1 施肥 |
2.4.2 休耕 |
2.4.3 混作 |
2.4.4 轮作 |
2.5 农耕文化 |
2.5.1 扎西林村的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 |
2.5.2 农耕节庆 |
2.5.3“不动土”观念 |
小结 |
第3章 畜牧生产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
3.1 扎西林村的牲畜 |
3.1.1 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牲畜 |
3.1.2 牲畜用途 |
3.1.3 牲畜种类及结构变化 |
3.2 扎西林村的草植 |
3.2.1 草植种类与分布 |
3.2.2 草场的利用 |
3.2.3 耕地草植的利用 |
3.2.4 草植利用的本土生态知识 |
3.3 扎西林村的牧业生产 |
3.3.1 畜牧生产主要环节 |
3.3.2 畜产品生产 |
3.3.3 日常放牧本土生态知识 |
3.4 扎西林村的农牧互补 |
3.4.1 以农养牧 |
3.4.2 以牧补农 |
3.4.3 农牧结合的理据 |
3.5 畜牧文化 |
3.5.1 牧业生产互助 |
3.5.2 冬宰 |
3.5.3 感恩与超越 |
小结 |
第4章 林木栽培与利用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
4.1 扎西林村的林木 |
4.1.1 西藏植树造林的简单回顾 |
4.1.2 林木种类和用途 |
4.1.3 扎西林村植树造林的成果 |
4.2 扎西林村的林木生产 |
4.2.1 林木栽培本土生态知识 |
4.2.2 林木养护 |
4.2.3 林木生态格局形成 |
4.3 扎西林村林木的利用 |
4.3.1 伐木时间和部位 |
4.3.2 林木利用 |
4.4 林木文化 |
4.4.1 林木砍伐禁忌与村规民约 |
4.4.2 树神和寄魂物观念 |
4.4.3 林木保护和利用与文化张力 |
小结 |
第5章 日常生活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
5.1 饮食种类 |
5.1.1 传统饮食结构及变迁 |
5.1.2 与气候和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结构 |
5.1.3 饮食结构中的生态文化 |
5.2 扎西林村生活用能和炊具 |
5.2.1 生活用能 |
5.2.2 炊具 |
5.3 饮食消费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
5.3.1 日常饮食消费 |
5.3.2 礼仪节庆中的饮食消费 |
5.3.3 传统农村社会的肉食消费 |
5.3.4 与农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餐 |
5.4 可持续生存的消费观念与策略 |
5.4.1 节制为本的饮食消费观念 |
5.4.2 食以安为先的消费观念 |
5.4.3 饮食消费的卫生策略 |
小结 |
第6章 桑具:生态文化的一个典型个案 |
6.1 简单回顾 |
6.1.1 西藏桑具相关情况的历时性探源 |
6.1.2 积肥坑:桑具可能的“前身” |
6.1.3 西藏桑具共时性分布的生态原因 |
6.2 桑具修建及生态文化 |
6.2.1 桑具修建的时间和步骤 |
6.2.2 桑具的空间布局 |
6.2.3 桑具的形制结构 |
6.3 桑具的功能 |
6.3.1 作为固定排泄场所的桑具 |
6.3.2 桑具的积肥功能 |
6.3.3 桑具的卫生功能和环保功能 |
6.4 藏族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桑具 |
6.4.1 与桑具相关的禁忌 |
6.4.2 洁净与污秽观念下的桑具 |
6.4.3 上下观念的桑具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简论牦牛文化与牦牛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牦牛冷应激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刘晓霞,周凡莉,何明珠,杨壮,肖敏,何小强,李小伟,王燕文,罗光荣. 草学, 2021(04)
- [2]甘南牦牛产业生态圈建设路径分析[J]. 姜安印,马莉. 中国牛业科学, 2021(04)
- [3]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4]牦牛乳品质及其母子瘤胃微生态的氨基酸和矿物质营养调控效应研究[D]. 赵志伟. 兰州大学, 2021
- [5]我国牦牛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J]. 张越杰,王芳. 中国食品工业, 2021(06)
- [6]牦牛绒材料与传统工艺的创新研发途径[J]. 章莉莉,刁秋宇,张姚真. 上海工艺美术, 2021(01)
- [7]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昂拉岩画调查简报[J]. 李旻,蔡林海,李永宪. 藏学学刊, 2020(02)
- [8]意大利藏《滇省夷人图说》所涉各民族生计方式研究[D]. 杨璨玉. 吉首大学, 2019(02)
- [9]牦牛文化的影响与弘扬[J]. 钟进文. 中国经贸导刊, 2019(10)
- [10]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D]. 曾仁利.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