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兴通讯担纲中国电信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试验网(论文文献综述)
曹薇[1](2009)在《FMC演进分析及其项目风险管理》文中认为随着通信业竞争的加剧,传统运营商面临着市场被抢占和利润急剧下降的困境。发挥综合网络的优势,提升用户的整体通信体验,形成规模化效应,成为综合运营商应对挑战的首要问题,因此FMC便成为通信业务和网络发展的方向。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外运营商和通信企业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并尝试FMC,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通过整合不同网络实现了初步融合。2008年底,随着中国四大运营商的重组,中国电信业重新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全业务运营商,重组后的企业均具备了多网发展的基础,网络整合的效果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重组并不能解决固网利润的持续下滑,以传统网络带动移动网络发展,实现固移双网在网络和业务上的融合共享,是FMC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日本、韩国、英国等运营商FMC演进历程,结合中国运营的现状、问题和机遇,分析中国运营商FMC的实施风险,研究FMC项目中的风险管理,界定项目风险并明确项目风险控制方法。
阴志华[2](2009)在《盘点2008》文中认为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于中国的通信行业来讲是个风云激荡的年份,冰灾、地震、奥运、重组。全球金融危机,无不考验着中国通信产业的智慧和能力。回顾2008年的通信业,对于认真总结经验,更好地把2009年工作做好,大有好处。
韩群[3](2006)在《固网3G,中兴通讯全新演绎FMC》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固定和移动业务的全业务融合运营成为通信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FMC时代来临之际,中国电信企业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随时接受来自未来的挑战。以中兴通讯为例,中兴通讯作为中国电信的领军企业,国内、国外双线出击,已经在FMC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此,本刊特策划“融合现在,架构未来”系列专题,探寻中兴通讯FMC发展之路,总结中兴通讯FMC发展经验,以期为广大中国电信企业提供借鉴。本专题分4期刊发,分别在第12期(4月3日)、第13期(4月10日)、第14期(4月17日)《通信世界》杂志上发表中兴通讯在FMC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终端融合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敬请关注。
包宇,王利存[4](2005)在《面向全业务环境的下一代电信网络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业务平台是满足市场和业务需求的关键,下一代网络业务平台涉及的内容很广,研究的重点在于下一代网络业务平台的特征和与业务平台相关的关键技术的发展,分析提出下一代网络业务平台的发展趋势及现有业务平台到下一代网络业务平台的演进。
计育青[5](2005)在《融合驱动NGN步入明朗期》文中提出NGN已经在国内外喧闹了很久,但即使是在今天,业内专家们依 然难以给出NGN的清晰定义。人们现在明确的是,NGN是网络发展的长 远目标,它能够较好地解决现有网络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最终走向多 网多业务的融合。那么时至今日,NGN究竟走到了哪一步?在日前举 行的“2005全球NGN
刘启诚,杜娟,阴志华[6](2004)在《梦之队备战中国3G》文中指出3G无疑是最近两年来中国通信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随着信息产业部对各大制造厂商3G设备外场测试的结束,和3G峰会的召开,3G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3G明年就会正式揭开面纱,而在此之前,各大制造商都不遗余力地向政府、向运营商、向媒体展示自己的3G方案,以谋得在中国3G市场上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厂商们就象一支支“梦之队”,在新的赛季来临之前,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赛场上“赤膊”相见。
段晓玲[7](2004)在《中兴通讯无线市话设备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PHS无线市话又称为“小灵通”,是一个曾被信息产业部叫停、被它的反对者认为是“落后技术”的无线本地接入系统,是日本90年代中期开发出来的移动边缘产品,近几年在中国发展得红红火火,截至2003年年底,“小灵通”已经覆盖全国300多个地市,网上总容量已达到了5000万,用户数也超过3000万。目前PHS已成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与中国移动和联通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中兴通讯作为PHS无线市话系统设备市场上的的主要生产厂家之一,总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而且这几年PHS无线市话设备也成为中兴通讯的主要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之一。本文紧紧围绕中兴通讯在PHS无线市话设备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工业品营销的分析、以及对中国新的电信环境的分析和国内各通讯系统设备制造商近年来的发展分析,首先总结了通讯系统设备营销的特点;再通过对无线市话在中国发展历程及其前景的分析,以及中兴通讯和无线市话运营商在无线市话的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概括总结了中兴通讯在PHS无线市话营销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通过一系列分析可以看出,PHS无线市话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而且PHS在中国的寿命应该还有5~8年;中兴通讯在PHS设备上营销的成功主要是抓住了通讯系统设备产品营销的特点;而且在目前我国电信业市场竞争新格局环境下,中兴通讯和PHS运营商是战略联盟关系,双方必须共同发展才能取得双赢的局面,要想PHS的近一步发展,双方应共同做好很多方面的改进工作,才能使PHS继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至于陷入被动的局面。本文对中兴通讯今后在的PHS无线市话的营销上有一定指导意义,也是对作者本人的工作是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对作者本人今后的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叶剑洁,路俊智[8](2002)在《中兴主力担纲中国电信固网综合信息平台试验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1月下旬,中国电信首批八个试点省市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项目招标结束,中兴通讯以在增值业务产品领域的长期领先优势,中标湖北、辽宁、山东、河南、云南五省固网综合信息平台试点工程。 中兴通讯此次获规模应用的ZXF118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采用智能网技术、IP网络技术和CTI技术相结合的方案,遵循中国电信对服务器平台的各项要求,能接入符合中国电信CTSI(Chinese Terminal Service Interface)规范的信息终端设备,完全满足中国电信短消息业务、信息浏览与查询业务和信息订阅业务的业务流
叶剑洁,马兵[9](2002)在《国内首个采用CTSI标准的固网综合信息平台在江苏开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日前,由中兴通讯承建的国内首个完全符合CTSI(Chinese Termainal Service Interface)标准的省级固网综合信息平台在江苏正式开通,将为江苏全省10万用户提供点对点发送短消息、信息点播和信息订阅及其他增值服务。2002年1月正式投入全省商用。 作为中国电信2001年重点开发的崭新业务,中国电信固网
叶剑洁,路俊智[10](2001)在《中兴通讯担纲中国电信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试验网》文中研究说明
二、中兴通讯担纲中国电信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试验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兴通讯担纲中国电信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试验网(论文提纲范文)
(1)FMC演进分析及其项目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风险管理方法 |
2.1.1 项目风险管理划分 |
2.1.2 事前控制——风险管理规划 |
2.1.3 事中控制——风险管理方法 |
2.1.4 事后控制——风险管理报告 |
2.2 FMC理论 |
2.2.1 FMC概念 |
2.2.2 FMC基本特征 |
2.2.3 FMC的四层面融合 |
2.3 总结 |
第三章 FMC的发展演进 |
3.1 国外FMC发展情况 |
3.1.1 韩国KT集团 |
3.1.2 德国电信 |
3.1.3 法国电信 |
3.1.4 日本NTT |
3.2 中国FMC发展分析 |
3.2.1 中国电信运营商业务现有运营问题 |
3.2.2 中国电信运营商获得移动牌照后面临的问题 |
3.2.3 中国电信运营商推动FMC的驱动力 |
3.2.4 中国电信运营商FMC发展策略 |
3.3 总结 |
第四章 FMC的实现 |
4.1 FMC的实现分类 |
4.1.1 FMC的实现路径 |
4.1.2 FMC的市场化实现 |
4.1.3 FMC的终端实现 |
4.1.4 FMC的网络实现 |
4.2 FMC技术融合 |
4.2.1 FMC技术分类 |
4.2.2 接入和终端的融合 |
4.2.3 控制层面的融合 |
4.2.4 业务平台的融合 |
4.2.5 运营支撑平台的融合 |
4.3 FMC的实现阶段 |
4.4 总结 |
第五章 FMC项目风险分析 |
5.1 国外运营商经验 |
5.1.1 韩国KT集团FMC经验分析 |
5.1.2 日本NTT失败和成功经验分析 |
5.1.3 国际运营商运作FMC业务对中国的启示 |
5.2 中国FMC风险分析 |
5.2.1 监管风险 |
5.2.2 整合风险 |
5.2.3 技术风险 |
5.2.4 用户风险 |
5.2.5 市场风险 |
5.3 FMC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
5.4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兴通讯无线市话设备市场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 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问题及主要内容 |
2 工业品营销的特点 |
2.1 工业品市场特点 |
2.2 工业用品的营销任务 |
2.3 工业品的营销步骤简介 |
2.4 工业品主要的营销手段简介 |
2.4.1 人员推销 |
2.4.2 销售促进 |
2.4.3 公关 |
2.4.4 广告 |
3 中兴通讯产品的市场情况及营销模式 |
3.1 中国通信市场的发展概述 |
3.1.1 中国通信基础网络的发展 |
3.1.2 通信投资运营业的发展 |
3.1.3 目前电信业的发展环境 |
3.2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
3.2.1 国产程控交换机生产企业发展三步曲 |
3.2.2 民族通信企业的崛起 |
3.2.3 中国加入WTO引发外企并购和加大投资 |
3.2.4 国内企业进一步发展 |
3.3 通讯系统设备产品营销的特点 |
3.4 中兴通讯的市场情况及营销模式 |
3.4.1 公司概况 |
3.4.2 公司发展的三个阶段 |
3.4.3 公司的组织机构及管理层次 |
3.4.4 中兴通讯目前的产品 |
3.4.5 中兴通讯市场战略的实施 |
4 无线市话发展背景及现状分析 |
4.1 电话用户数总量及结构分析 |
4.2 无线市话业务简介 |
4.2.1 无线市话系统简介 |
4.2.2 无线市话的特点 |
4.3 无线市话业务的发展分析 |
4.3.1 中国电信环境分析 |
4.3.2 无线市话业务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
4.3.3 无线市话业务被中国市场认可的原因 |
4.3.4 无线市话业务的未来 |
5 中兴通讯无线市话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与建议 |
5.1 中兴通讯无线市话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
5.1.1 新市场的进入 |
5.1.2 已有的市场扩容 |
5.1.3 PHS运营商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
5.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6 结 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四、中兴通讯担纲中国电信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试验网(论文参考文献)
- [1]FMC演进分析及其项目风险管理[D]. 曹薇. 北京邮电大学, 2009(S2)
- [2]盘点2008[J]. 阴志华. 数字通信世界, 2009(01)
- [3]固网3G,中兴通讯全新演绎FMC[J]. 韩群. 通信世界, 2006(11)
- [4]面向全业务环境的下一代电信网络关键技术研究[A]. 包宇,王利存. 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2005
- [5]融合驱动NGN步入明朗期[N]. 计育青. 中国电子报, 2005
- [6]梦之队备战中国3G[J]. 刘启诚,杜娟,阴志华. 通信世界, 2004(42)
- [7]中兴通讯无线市话设备市场营销策略分析[D]. 段晓玲. 重庆大学, 2004(01)
- [8]中兴主力担纲中国电信固网综合信息平台试验网[J]. 叶剑洁,路俊智. 有线电视技术, 2002(04)
- [9]国内首个采用CTSI标准的固网综合信息平台在江苏开通[J]. 叶剑洁,马兵. 电信网技术, 2002(01)
- [10]中兴通讯担纲中国电信固定网综合信息平台试验网[J]. 叶剑洁,路俊智. 邮电设计技术, 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