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精油对几种害虫的毒性作用

植物精油对几种害虫的毒性作用

一、植物精油对几种害虫的毒杀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万炜[1](2021)在《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和萜类物质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及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枸杞Lycium spp.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药膳通用。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对枸杞的危害严重,化学农药防治造成残留、污染等问题。寻找环境友好型杀虫剂显得尤为重要。细穗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var.ianthin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内蒙古的芳香植物,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种芳香植物,寻求枸杞害虫绿色防控途径,本文采用蒸馏法提取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并经GC-MS分析其成分;采用药膜法、浸渍法测定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及12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12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的乙酰胆碱酯酶(ACh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及羧酸酯酶(Car E)活性的影响,通过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2-乙基咪唑和枯茗醇对枸杞木虱致死作用机理,并就12种萜类化合物两两混合作用效果及机理进行比较分析,为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细穗密花香薷精油的提取率为0.25%,鉴定成分17种,占总成分的83.93%。其中含量超过1%的有9种,分别为枯茗醇(27.07%)、2-溴异戊酸甲酯(18.67%)、2-烯丙基双环[2.2.1]庚烷(16.57%)、棕榈酸(6.08%)、硬脂酸(3.66%)、2-乙基咪唑(3.34%)、石竹烯(2.83%)、α-律草烯(1.2%)及杜松烯(1.08%)。2.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对枸杞木虱成虫有一定的驱避和毒杀作用,精油处理3h时的最大驱避率为21.8%。对成虫致死中浓度LC50为5.47 m L/L,对三龄和四龄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13.06 m L/L和19.05 m L/L,五龄若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大于20.0 m L/L。3.12种萜类化合物中,0.1%的1,8-桉叶素、0.1%的甲基胡椒酚及0.1%的2-乙基咪唑对枸杞木虱成虫具有较好驱避作用,而0.1%的α-蒎烯和0.1%的β-蒎烯具有吸引作用。枯茗醇和枯茗醛对枸杞木虱若虫的毒杀作用强,枯茗醇对三龄、四龄及五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2.78 m L/L、3.20 m L/L和4.45 m L/L。枯茗醛对三龄、四龄及五龄若虫的LC50分别为5.31 m L/L、8.54 m L/L和12.58 m L/L。2-乙基咪唑与枯茗醇对成虫的毒力最好,LC50分别为0.52 m L/L和2.17 m L/L。4.12种萜类化合物两两混合对枸杞木虱的毒杀作用表现为增效、拮抗及相加。66种混合中,19种混合表现为增效、21种为拮抗,26种为相加作用。其中,二氢香芹酮和左旋香芹酮混合增效最强,增效强度χ2为113.6,对枸杞木虱的死亡率为98.4%,左旋香芹酮和右旋香芹酮混合增效强度χ2为61.4,对枸杞木虱的死亡率为98.6%。左旋香芹酮与其它萜类混合,起到增效作用的混合数最多,拮抗数最少,左旋香芹酮是最佳增效物质。5.12种萜类化合物中7种化合物对枸杞木虱成虫的ACh E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从大到小依次是甲基胡椒酚>枯茗醛>1,8-桉叶素>α-蒎烯>右旋香芹酮>左旋香芹酮>二氢香芹酮,抑制率分别为95.01%、91.38%、87.98%、74.15%、66.89%、41.95%和35.15%;石竹烯、枯茗醇、2-乙基咪唑、柠檬烯和β-蒎烯对ACh E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GST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左旋香芹酮及枯茗醛对GST的抑制率较高,分别为65.4%和58.8%,甲基胡椒酚、2-乙基咪唑及柠檬烯对GST抑制率较低,分别为28.5%、27.6%和22.6%。枯茗醛、二氢香芹酮和1,8-桉叶素对Car E具有抑制作用,枯茗醛对Car E的抑制率最强,为33.4%。甲基胡椒酚、α-蒎烯、右旋香芹酮、左旋香芹酮、石竹烯、枯茗醇、2-乙基咪唑及柠檬烯对Car E具有激活作用,其中枯茗醇的激活率为51.8%。6.分别对经2-乙基咪唑、枯茗醇处理及对照的枸杞木虱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得到了188590个Unigene序列,注释到42461个Unigene序列,占22.51%。其中GO注释中,分子功能类基因最多。在KOG中,注释涉及最多的功能组为General function prediction only。KEGG 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涉及Translation基因最多。DEGs分析结果明确了枯茗醇与2-乙基咪唑的作用机理可能不同,枯茗醇处理组与对照之间有767个DEGs,其中359个上调,408个下调。2-乙基咪唑处理组与对照之间有907个DEGs,334个上调,573个下调。这些DEGs主要与生长发育及代谢相关,其中枯茗醇组与对照组中有9个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相关的DEGs、2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1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和1个谷氨酸受体。从2-乙基咪唑组与对照组的DEGs中获得40个杀虫剂靶标及解毒代谢相关基因,其中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相关32个,与谷氨酸受体相关3个,与热休克蛋白相关2个,与转运蛋白、离子通道、酚氧化酶相关各1个。综上所述,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对枸杞木虱有显着的毒杀作用;左旋香芹酮是最佳增效物质;2-乙基咪唑与枯茗醇对成虫的毒力最好,其杀虫机制可能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细胞色素P450有关。

郭峰[2](2020)在《桔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又名柑桔小实蝇、东方果实蝇、果蛆等,隶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rypetidae,果实蝇属Baetrocera Maequar,是农业、特别是水果的重要害虫之一,是我国二类检疫性害虫。桔小实蝇主要以幼虫为害,成虫产卵于果实中,幼虫孵化后便以果肉为食,造成水果腐烂或未熟脱落,从而影响果树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本文针对猕猴桃园桔小实蝇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室内研究和田间防控效果研究,主要通过药膜法和喷雾法,利用植物源提取物的挥发性开展了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杀试验及产卵驱避试验;利用光学仪器测定了14种光波对桔小实蝇的趋光反应行为;以及在田间使用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对桔小实蝇的防控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源提取物对桔小实蝇毒杀和雌虫产卵驱避活性采用药膜法和喷雾法,在室内测定了10种植物精油(柠檬草精油、天竺葵精油、月桂精油、迷迭香精油、生姜精油、山鸡椒精油、百里香精油、樟脑精油、香茅精油、薄荷精油)对桔小实蝇的毒杀和产卵驱避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7 mg/mL时,10种植物精油中毒杀效果较好的是香茅精油、柠檬草精油、百里香精油、山鸡椒精油,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7.78%、85.56%、81.11%、78.89%,月桂精油也有一定的毒杀性,校正死亡率为41.11%;对桔小实蝇具有毒杀性的5种植物精油均表现出不同的产卵驱避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驱避率逐渐上升,其中驱避效果最好的是香茅精油,当浓度为7 mg/m L时,产卵驱避率为80.77%。说明香茅精油、柠檬草精油、百里香精油、山鸡椒精油对桔小实蝇具有较强的毒杀性,香茅精油对桔小实蝇具有较好的驱避性。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了紫茎泽兰、臭椿、菖蒲、青蒿、臭牡丹、樟树等6种植物提取物,并测定提取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杀和产卵驱避活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青蒿、臭椿和菖蒲的乙醇提取物均对桔小实蝇成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当浓度为50 mg/mL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87.78%、100%、100%。臭牡丹和樟树的乙醇提取物对桔小实蝇成虫表现出较弱的毒杀性。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杀作用表现增强。产卵驱避活性测定试验中,6种植物提取物均对桔小实蝇有一定的产卵驱避活性,且随着提取物的浓度增大,产卵驱避率越高。当浓度为100 mg/mL时,紫茎泽兰和臭椿的乙醇提取物的效果较好,产卵驱避率分别为84.35%和81.46%,其次是菖蒲的提取物,产卵驱避率为65.15%,青蒿、臭牡丹和樟树的提取物也表现出一定的产卵驱避效果,产卵驱避率分别为52.71%、59.22%和51.02%。说明紫茎泽兰、青蒿、臭椿和菖蒲的乙醇提取物对桔小实蝇具有较强的毒杀性,紫茎泽兰和臭椿的乙醇提取物对桔小实蝇具有较好的驱避性。2桔小实蝇成虫对不同光波与光源距离的趋光行为反应利用光学试验的方法研究了14种不同单色光波与不同光源距离对桔小实蝇成虫趋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桔小实蝇成虫最喜好的光波为520 nm和540 nm,趋光率分别为15.33%和15.00%,趋光效果最低的为360 nm,趋光率为1.67%,且较黑暗处理的CK对照差异不显着。距离光源0.5 m的趋光反应率显着高于1.0m、1.5 m、2.0 m处的趋光反应率,但520 nm和540 nm的趋光反应率在相同光源距离间的方差分析显示差异均不显着。说明桔小实蝇对520 nm和540 nm的单色光波有较好的趋光效果,且光强越大趋光率越高。3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对桔小实蝇的防控效果研究研究了单用杀虫灯、单用引诱剂、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3种方法诱捕桔小实蝇成虫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桔小实蝇均有诱杀效果,单用引诱剂诱捕效果最好的为甲基丁香酚实蝇诱捕剂,平均诱捕虫量为201.67头/诱捕器,而杀虫灯与甲基丁香酚实蝇诱捕剂组合使用的平均诱捕虫量为509.67头/诱捕器,平均诱虫量是甲基丁香酚实蝇诱捕器单用的2.53倍。因此,与单用杀虫灯和单用引诱剂相比,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可以提高桔小实蝇成虫诱捕总量。

李孝强[3](2020)在《对两种储粮害虫高效的生物源药剂筛选及模拟实仓试验》文中提出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作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严重的初期性储粮害虫之一,被我国粮食部门列为头号储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为一种重要的后期性仓储害虫,食性杂,危害范围广。生物源储粮保护剂属于无公害绿色农药,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符合新时期对于粮食害虫绿色防控的要求。本研究首先采用滤纸药膜法测定了 7种生物源制剂对重要储粮害虫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效果,然后测定筛选出的2种高效生物源制剂对2种害虫的触杀和毒杀活性,并确定其最适使用剂量;同时,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 11种植物精油对2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效果,然后测定筛选出的2种高效精油对2种害虫的熏蒸毒力,并确定其最适使用浓度;最后,选择效果较好的生物源制剂和植物精油进行模拟实仓试验,验证实仓应用效果。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 7种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防效初步筛选分别设置47.16 μg/cm2的剂量,测定乙基多杀菌素、印楝素、蛇床子素等7种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生物源制剂对两种害虫的触杀效果有显着差异,其中乙基多杀菌素效果最好,处理72 h后,玉米象的校正死亡率达到73.46%,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达到61.72%;其次是蛇床子素,处理72 h后,玉米象的校正死亡率为62.15%,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为 54.28%。2 2种高效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毒杀活性及最适使用剂量分别设计了 5.90、11.79、23.58、47.16和94.31 μg/cm2五个处理剂量,采用滤纸药膜法测定前期筛选出的2种高效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效果。结果表明:在94.31 μg/cm2处理剂量下,处理72 h,乙基多杀菌素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56%和82.54%,蛇床子素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5.43%和67.32%。乙基多杀菌素处理72 h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LD50值分别为18.95 μg/cm2和24.98 μg/cm2,蛇床子素处理72 h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LD50值分别为31.99 μg/cm2和44.49 μg/cm2;随着触杀时间的延长,LD50值逐渐降低。分别设置了 0.25、0.50、1.00、2.00和4.00 mg/kg五个处理剂量,采用拌粮法测定筛选出的2种高效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在4.00 mg/kg处理剂量下,处理15 d,乙基多杀菌素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72%和90.53%,蛇床子素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91%和83.86%;乙基多杀菌素处理15 d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LD50分别为0.32 mg/kg和0.60 mg/kg;蛇床子素处理15 d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LD50分别为0.65 mg/kg和0.99 mg/kg。因此,初步确定在模拟实仓试验中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两种药剂采用拌粮法防治储粮中玉米象的最适使用剂量为4.00 mg/kg。3 1 1种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防效初步筛选分别设置30 μL/L精油的熏蒸浓度,测定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等11种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牛至精油、肉桂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效果均显着高于其他9种精油(P<0.05),害虫的死亡率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处理72 h,牛至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67%和91.42%,肉桂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93.26%和 82.89%。4 2种高效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及最适使用剂量分别设计了 10、20、30和40 μL/L四个处理浓度,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定2种高效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用40μL/L的浓度熏蒸处理48 h后,肉桂油和牛至油对玉米象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5.86%和93.18%,对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1.32%和72.45%;两种精油的熏蒸效果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显着增强,显示了明显的剂量效应。肉桂油和牛至油熏蒸处理72 h后对玉米象成虫的LD50分别为14.36 μL/L和15.51 μL/L,对赤拟谷盗成虫的LD50分别为14.42 μL/L和12.39 μL/L,显示2种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均有较强的熏蒸作用。因此,初步确定在模拟实仓试验中,推荐植物精油防治玉米象的基准使用剂量为40 μL/L。5、模拟实仓试验中2种生物源制剂和植物精油对玉米象的防效采用容积60 L的塑料桶作为模拟试验仓,根据前期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设定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实仓拌粮剂量分别为4.00mg/kg,设置肉桂精油(惰性粉为载体)为200、400和600 μL/L三个浓度梯度,每个试验处理桶放入40 kg小麦,测试了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象的实仓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处理60 d时对玉米象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达到86.8%;600 μL/L的精油浓度熏蒸处理90 d对玉米象的种群抑制效果最高,达到86.4%。

王天宇[4](2020)在《两种生物源药剂对米象和麦蛾的生物活性及代谢酶的影响》文中指出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和麦蛾 Sitotroga cerealella(Olivier)是重要的储粮害虫,会对粮食造成多种危害,包括明显的重量损失以及严重的品质下降等。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了环境安全问题和害虫抗药性上升,因此在防治储粮害虫方面,开发绿色、安全、高效的生物源农药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滤纸药膜法测定了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重要储粮害虫米象、麦蛾的触杀活性,用拌粮法测定了两种生物源药剂对米象和麦蛾的毒杀活性,根据毒力测定结果,研究不同处理剂量和时间对两种储粮害虫三种代谢酶系活性的变化,以探讨两种药剂对试虫毒杀作用的生化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生物源药剂对储粮害虫的触杀作用分别设置5.66、11.32、22.64、45.28、90.56 μg/cm2五个处理剂量,采用滤纸药膜法来测定两种药剂对米象成虫、麦蛾幼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麦蛾幼虫均有较强的触杀效果,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害虫的校正死亡率也逐渐增加,触杀效果显着增强。处理时间越长,触杀效果越好,触杀时间从24 h延长到72 h后,蛇床子素的校正死亡率由55.6%增加到70.0%,乙基多杀菌素的效果由65.5%增加到74.5%,乙基多杀菌素的防效要略高于蛇床子素。两种药剂对米象成虫有极强的触杀效果,随着处理时间和剂量的增加,校正死亡率逐步增加,高剂量处理24 h到72 h,蛇床子素的效果由67.8%提高到78.4%,乙基多杀菌素对米象的防效由74.5%增加到86.7%。触杀毒力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过72 h药剂处理,蛇床子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麦蛾幼虫的LD50分别为31.17、26.85μg/cm2;两种药剂对米象成虫的LD50分别为22.95、18.13μg/cm2,显示两种生物源药剂对米象成虫、麦蛾幼虫均有较强的触杀作用。2两种生物源药剂对储粮害虫的毒杀作用分别设计了 0.25、0.5、1、2、4 mg/kg 5个处理剂量,采用拌粮法测定蛇床子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米象成虫、麦蛾幼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米象和麦蛾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且两种药剂的毒杀效果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强。用4 mg/kg处理15 d后,蛇床子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对麦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和89%;对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乙基多杀菌素对两种试虫的毒杀效果要强于蛇床子素。蛇床子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处理麦蛾幼虫15 d后的LD50分别为1.05、0.78 mg/kg,处理米象成虫15 d后的LD50分别为0.19、0.17 mg/kg,表明这两种药剂对米象、麦蛾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3两种生物源药剂对两种储粮害虫代谢酶活性的影响3.1两种药剂对两种储粮害虫体内代谢酶的剂量效应分别用0.25、0.5、1、2、4 mg/kg剂量的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拌粮法处理试虫,24 h时测定米象成虫和麦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乙基多杀菌素对米象和麦蛾体内AChE活性表现出较强的诱导效果;对两种试虫体内GST和CarE活性呈现剂量效应,处理剂量越高,对酶活力抑制作用越强。(2)蛇床子素对两种试虫体内AChE和GST均表现出抑制效果;低剂量处理后,对米象CarE活性起诱导作用,对麦蛾CarE活性无明显影响,随着剂量升高均转为抑制效应。3.2两种药剂对两种储粮害虫体内代谢酶的时间效应分别用两种药剂的LD50剂量处理米象成虫和麦蛾幼虫,12、24、36、48、60、72 h检测AChE、GST、Car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在36h之前对试虫AChE呈促进作用,之后显现抑制作用且越来越强。72 h时,两种药剂均对试虫AChE抑制作用最强;乙基多杀菌素48 h对两种试虫GST活力抑制作用最大,72 h对两种试虫CarE活力抑制最强;蛇床子素60 h对两种试虫GST与CarE活性的抑制作用最高。

刘琪[5](2020)在《植物精油活性组分对大蜡螟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它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昆虫,会攻击和破坏蜂巢,这给养蜂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茶树油和桉树油资源丰富,具有杀虫灭菌等功效。对其活性成分杀虫效果的评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主要研究茶树油和桉叶油的几种主要成分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松油烯-4-醇、1,8-桉叶素、混配精油以及复配精油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制备纳米乳剂,测定其杀虫活性;测定了混配精油纳米乳液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探讨其触杀作用机制。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开发、农业害虫的绿色防控以及降低精油杀虫剂使用成本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五种活性成分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松油烯-4-醇、1,8-桉叶素对大蜡螟有一定的触杀活性,但杀虫效果具有差异性。五种化学物质对大蜡螟幼虫的触杀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对大蜡螟幼虫的触杀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松油烯-4-醇和1,8-桉叶素的触杀效果最好,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松油烯-4-醇、1,8-桉叶素对大蜡螟的LD50值分别为1953.428 ug/larva、3320.422 ug/larva、2670.531 ug/larva、765.743 ug/larva、765.743 ug/larva。2、混配配方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研究了混配精油和复配精油对大蜡螟的触杀效果,研究其混配增效作用。混配精油和复配精油对比单一活性成分触杀效果有所增强。不同稀释倍数的混配精油和复配精油对大蜡螟的毒杀作用存在显着差异,且随着处理剂量的的增加,大蜡螟死亡率增加,二者呈正相关性。复配精油的触杀效果比混配精油显着增强,LD50分别为144.327 ug/larva和433.116 ug/larva。3、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配置三种不同配比的精油纳米乳液和精油粗乳液,经粒子测定发现F3配方的结果最好,液滴粒径40.8nm,PDI值为0.268。数据显示乳液的粒径大小和分散度随着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变化而变化,其液滴粒径随着吐温80浓度的增加减小,含有高浓度的纳米乳液液滴分散的更为均匀一些。精油纳米乳液的触杀活性比粗乳液显着增强,LD50分别为28.99 ug/larva、514.056 ug/larva。4、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的触杀机制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活力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随着精油纳米乳液处理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最大处理剂量206.16 ug/larva下,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体内AchE、CarE活力的抑制率分别为48.81%、41.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大蜡螟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处理剂量的增加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刘雨阳[6](2019)在《白屈菜碱杀虫增效作用及其代谢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屈菜碱(Chelidonine,CHE)是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中含量最多的生物碱类成分,其结构与市面上已有的杀虫增效剂具有相同的活性基团,而有关CHE的杀虫增效作用少有报道。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作为对十字花科蔬菜威胁最大的害虫之一,易对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其中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最强。增效剂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合用可有效降低其抗药性,从天然植物中开发新型的植物源增效剂,可提高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针对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普遍且严重的抗药性,建立生物活性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对CHE的杀虫增效作用、增效机制以及代谢途径进行研究,证实了CHE对溴氰菊酯(Deltamethrin,DM)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阐明了CHE的杀虫增效机制,明确了CHE的酶抑制代谢机制及其在体内、外的代谢路径,本研究为CHE和其他植物源增效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对抗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提供解决途径,为CHE的安全使用提供重要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CHE与DM复配,考察CHE对DM的杀虫增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HE可以明显提高DM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且随着CHE的浓度增加,增效比呈上升趋势,当CHE浓度为400 mg·L-1时,增效比为5.12。为明确CHE的增效机制,分别考察了抗性品系(R品系)和敏感品系(S品系)小菜蛾的多功能氧化酶(MFOs),酯酶(ESTs)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活性,结果表明,R品系小菜蛾的MFOs是S品系的2.14倍,而两种品系ESTs和GSTs活性没有明显区别。通过考察CHE对小菜蛾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HE可以显着降低小菜蛾MFOs的活性,轻微降低小菜蛾ESTs的活性,而对GSTs没有显着影响。这说明CHE可能主要通过抑制MFOs的活性,减少DM的代谢,使其杀虫活性大大提高,而CHE抑制了ESTs的活性也是其发挥增效作用的原因之一。2.建立LC-MS/MS方法,对DM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证明了方法的专属性和可靠性。体外实验采用CHE与小菜蛾酶液预孵育,之后加入DM孵育,进行LC-MS/MS分析,考察DM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CHE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小菜蛾对DM的代谢,使DM的含量较对照组显着增加,200μM的CHE预处理后的孵育体系中,DM的含量是对照组的1.73倍。体内实验采用CHE与DM复配处理小菜蛾,制备的酶液经处理后进行LC-MS/MS检测,考察DM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CHE复配后,DM在小菜蛾体内的代谢减少,DM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且具有浓度依赖性,400 mg·L-1的CHE预处理后的虫体中,DM的含量是对照组的1.39倍。小菜蛾的体内、外实验均证实,CHE可以减少DM的解毒代谢,使其在小菜蛾的体内蓄积,快速作用于靶标,发挥功效,进一步阐明了CHE对DM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机制。3.建立LC-MS/MS方法,快速筛选CHE对P450酶亚型抑制作用,该方法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快速简便。采用CHE与人肝微粒体孵育,加入各P450酶亚型的混合探针底物,对各探针底物所生成对应的产物进行定量从而测定酶活力,实验结果表明,CHE对CYP2D6具有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作用。随后,为了考察CHE导致的CYP2D6的失活是否是机制性失活,针对CYP2D6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HE对CYP2D6的失活具有时间、浓度和NADPH依赖性;竞争性抑制剂奎尼丁对CYP2D6的失活具有保护作用;GSH,catalase/SOD对CYP2D6的失活没有保护作用;铁氰化钾使CYP2D6酶活力恢复小于20%;透析后CYP2D6酶活力恢复小于10%。以上实验均证实,CHE导致的CYP2D6失活为酶的机制性失活,即CHE经P450酶催化生成反应性中间体,其进入CYP2D6的活性中心与酶发生共价结合,导致CYP2D6不可逆的失活。以上实验提示,当接触CHE时,应慎重摄入其他经CYP2D6代谢的药物及其他外源性物质,避免产生毒性。4.分别采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实验和体内SD大鼠给药实验,建立LC-MS/MS方法,对CHE在体内、外代谢产物进行检测,通过二级质谱碎片推断代谢产物的结构,并通过化学合成实验进一步确证其结构。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孵育实验中检测到三种氧化代谢物(M1-M3),M1和M2是CHE脱去一分子亚甲基的产物,M3是CHE脱去两分子亚甲基的产物。在给予CHE的大鼠胆汁中也观察到代谢物M1-M3。在微粒体孵育实验中检测到五种GSH结合物(M4-M8),M4和M6来自于M1与GSH的结合,M5和M7来自于M2与GSH的结合,而M8是M3的GSH结合物。在CHE处理的大鼠胆汁中检测到两种GSH结合物(M4和M8)。这些代谢产物与化学合成的代谢产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二级碎片均一致,进一步确证了其结构。以上实验证明,CHE在体外和体内都发生了代谢活化,生成了邻苯醌反应性中间体,进而与GSH结合。此外,重组酶和抑制剂实验表明,CYPs3A4,1A2,2C19和2D6是参与CHE代谢活化的主要酶亚型。综上可得出结论:CHE可以通过抑制小菜蛾的MFOs和ESTs活性,减少DM的解毒代谢,从而对DM产生杀虫增效作用;另一方面,CHE可以在CYPs3A4,1A2,2C19和2D6的介导下发生代谢活化,生成邻苯醌中间体,导致人体CYP2D6的机制性失活。该研究明确了CHE的杀虫增效作用及可能的增效机制,阐明了CHE的代谢途径和酶抑制代谢机制,为CHE开发成杀虫增效剂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安全使用提供重要参考。

欧剑峰[7](2018)在《薇甘菊活性化学成分对双额岩小粪蝇驱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是菊科假泽兰属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地南美洲,后入侵非洲、澳大利亚、东南亚和我国东南沿海,在我国的香港、台湾、深圳、东莞、珠海、广州、惠州、茂名等均有分布。薇甘菊是一种世界性的外来入侵杂草,由于它生长迅速,繁殖力强,适应力广,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并善于缠绕其它植物并致其死亡,对环境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也称为“植物杀手”。目前,对于薇甘菊研究主要在防除方法与策略上,而有关薇甘菊利用的报道很少。植物源农药由于易分解、无残留、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国内外对其的研究逐渐被重视。近年来,一种危害草菇的双额岩小粪蝇(Bifronsina bifrons Stenhammar)日益猖獗,给草菇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危害率达20~30%。在该害虫的防治上主要依靠化学防治,农药残留的问题不容乐观。本研究基于前人对鱼藤酮、荆芥油、印楝、川楝、苦楝、非洲山毛豆、万寿菊等植物源农药研究基础,利用薇甘菊驱避活性物质用于双额岩小粪蝇防治,以期实现草菇生产上农药减量化的目的。本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对薇甘菊叶进行萃取,并对提取物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对其单一的化学组分进行试验,利用生物测定试验筛选出有驱避活性的物质,在室内和田间(菇房)测定其驱避效果,进一步确定驱避物质,为双额岩小粪蝇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对薇甘菊叶进行萃取,经GC/MS气相质谱仪进行分析测定,气相色谱图共有30个峰,经检索分析,得到化合物30个。薇甘菊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为:β-荜澄茄烯20.72%、α-荜澄茄烯12.16%、β-罗勒烯11.76%、3-己烯-1-醇10.18%、石竹烯6.2%、正己醇4.76%、柠檬烯4.72%、α-可巴烯4.61%、倍半水芹烯3.34%、δ-杜松烯3.34%、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烷2.47%。2.生物测定试验表明,薇甘菊活性物质对双额岩小粪蝇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2.1 Y型嗅觉仪试验结果表明,薇甘菊叶挥发物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具有显着的驱避效果,而且随着时间延长,驱避作用更为明显,20min后达到极显着水平。2.2薇甘菊的甲醇粗抽提物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1d驱避率为10.43%,且t检验达到显着水平。2.3薇甘菊挥发性单组份化合物中,经过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的测定,8种单组份化合物表现出不同或相反的生物活性,α-松油醇和芳樟醇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均具有显着的驱避效果,驱避率为63.28%和52.46%;α-松油醇和芳樟醇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田间试验均具有较高的驱避活性,在2%浓度下,α-松油醇的驱避率达77.87%,芳樟醇的驱避率达63.06%,且均达到极显着水平,随着α-松油醇和芳樟醇浓度的增加而驱避率增加。

沈博瑞[8](2018)在《15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生物活性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贸易深入,白纹伊蚊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加快,接踵而至的是由它充当传播媒介的疾病在各地爆发,研发安全高效的蚊虫驱避剂与毒杀剂成为热点。本文选取15种常见木本观赏植物,通过实验室自制精油提取装置提取植物精油,采用GC-MS对这15种植物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得出各精油包含的主要成分;应用浸液法测试15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三角瓶法测定15种植物精油对雌性白纹伊蚊成虫熏蒸活性;通过触角电位仪测定白纹伊蚊成虫对植物精油的EAG反应;参照国标法测定15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雌性成虫的驱避活性,得出这些精油对白纹伊蚊各生长阶段的生物活性规律,结合精油主成分分析,将为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防控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从而为未来发掘新型植物源蚊虫驱避剂、杀蚊剂提供素材。结果显示:1)15种植物精油成分有很多相似之处,萜烯类、脂肪烃、芳香醇等化合物为这15种植物精油的主要成分,且同一植物精油可能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结构;2)15种精油对幼虫的毒杀效果良好,在1%的浓度下均能够达到100%的致死效果,不同龄期对精油的毒杀效果影响较大,以樟科、松科、柏科精油的毒杀效果最好。樟科中的猴樟精油、木兰科中的醉香含笑精油、松科中的湿地松精油和柏科的刺柏精油毒杀效果比较好,而落羽杉精油和乐昌含笑精油的毒杀作用比较稳定,乐昌含笑精油的浓稠质地很可能对影响其毒杀效果、降低了毒杀效率;3)触角电位反应中DEET的结果没有预期强烈,试验中许多精油的EAG相对反应值超过了DEET。樟科三种植物精油在1%浓度后对触角的刺激较大,前几个浓度梯度的改变没有带来明显的触角电位变化;木兰科中的醉香含笑精油表现出了较好的触角电位反应,随着浓度上升EAG相对反应值增大,乐昌含笑精油处于一种较低且缓慢上升的水平,而广玉兰精油的EAG基本没有规律,浮动大,相对值也较低;柳杉和落羽杉精油的相对反应值都先高于DEET,在5%的浓度后开始波动,高浓度时落羽杉的反应越发强烈;松科的三种植物中湿地松精油的EAG相对反应值最低,马尾松精油的EAG相对反应值在最初强烈,0.05%浓度后开始低于火炬松精油;而刺柏精油的EAG相对反应值也很弱,低于DEET,且随着浓度增加而缓慢降低,柏木精油的EAG相对反应值高于DEET0.5%-1%的浓度下上升缓慢;4)15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雌性幼虫的驱避作用差异明显,1%浓度下,猴樟、阴香、马尾松、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精油的驱避率高于2 h,驱避效果最好的是乐昌含笑精油,能够达到3.7 h的平均驱避时长,而在此浓度下的DEET吐温水溶液也只有3h的驱避时间。10%浓度下三种樟科植物精油均突破2 h的驱避时长,柳杉、刺柏、广玉兰精油也有明显的提升,而猴樟、阴香、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精油则呈下降趋势。100%浓度时,落羽杉、湿地松、火炬松、柏木、醉香含笑和紫花含笑精油还是维持2 h的100%驱避时长,此浓度下阴香和乐昌含笑精油的驱避效果最好,但都不及良性对照DEET。通过驱避时间表可以发现,阴香、马尾松、深山含笑和乐昌含笑的驱避效果在15种精油中相对良好;5)在雌性成虫的熏杀试验中,刺柏和柏木精油的熏杀效果很好,且有10种植物精油的LC95低于除虫菊酯,以猴樟、广玉兰和柳杉精油的熏杀效果最差,LC50与LC95都很高,其他几种精油的效果相当。综合来看,这15种植物精油存在开发植物源蚊虫驱避剂、毒杀剂的潜力,可以对其具体成分、物理性状等进行进一步研究。

王艺茜[9](2017)在《桃叶精油最佳提取条件及驱蚊水剂浓度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蚊虫是重要的病媒之一,传播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蚊虫驱避剂主要是化学合成的避蚊胺(DEET),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植物成分的天然源蚊虫驱避剂,因具有对环境安全、低毒的特点而越来越受到欢迎。植物精油是从天然植物中萃取的产物,具有多种活性物质,无污染、可降解,通过对天然植物精油的驱蚊活性筛选,经过制剂加工和工艺优化制成的驱避剂,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桃(Amygdalu spersica L.)是蔷薇科桃亚属植物,桃叶自古以来就被用来杀虫、止痒、驱蚊,最早可见于《本草纲目》记载。为了将传统桃叶的驱蚊作用进一步利用,本课题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桃叶精油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筛选,并对桃叶驱蚊液的最佳驱蚊浓度进行了测试,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料液比(1:5、1:10、1:15、1:20)、提取时间(6h、8h、10h、12h)、浸泡时间(0h、4h、8h、12h)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桃叶精油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8h,浸泡时间0h,物料比为1:10。该条件下桃叶精油得率为0.044%。(2)测定了桃叶精油原液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稀释四个浓度10%(A)、20%(B)、30%(C)、40%(D)处理下桃叶精油驱蚊水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活性,结果表明:30%桃叶精油驱蚊水效果最佳,采用“Y”型嗅觉仪,在精油用量为0.5μL时,驱避率为85.92%,在精油用量为2.0μL时,趋避率为81.23%。采用国家标准GB/T 13917.9-2009,对人体的保护时间可达2H,驱蚊效果最佳,具有开发为植物源驱避剂的潜力。

赵慧龙[10](2016)在《土耳其扁谷盗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 Grouville)是一种世界性仓储害虫。为了明确土耳其扁谷盗的种群动态规律,寻找有效控制土耳其扁谷盗危害的绿色储粮技术,本文组建了不同温度下土耳其扁谷盗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植物精油和惰性粉对土耳其扁谷盗的控制作用;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研究惰性粉对土耳其扁谷盗体壁形态结构的影响;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土耳其扁谷盗对不同储粮的嗅觉行为反应。主要结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温度对土耳其扁谷盗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16℃36℃范围内,不同温度对土耳其扁谷盗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实验种群参数的影响不同。20℃32℃为土耳其扁谷盗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其中28℃和32℃为最适宜的温度;16℃和36℃为不适宜土耳其扁谷盗发育和繁殖的温度,在16℃和36℃条件下,土耳其扁谷盗的发育历期延长,存活率降低。在本试验中,Logistic模型比线性日度模型更适合拟合土耳其扁谷盗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2.植物精油对土耳其扁谷盗的驱避和熏蒸毒杀活性本文研究34种植物精油对土耳其扁谷盗成虫的驱避和熏蒸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对试虫具有良好的驱避活性,72h后肉桂精油对试虫仍有显着的驱避活性;孜然、松油和黑胡椒等精油对试虫具有引诱活性;大蒜精油和芥末精油对试虫具有显着的熏蒸毒杀活性,大蒜精油和芥末精油对试虫的熏蒸毒杀作用均随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相同处理时间条件下,大蒜精油的LC50值明显低于芥末精油,其杀虫活性更强。3.惰性粉对土耳其扁谷盗的致死作用及体壁形态结构的影响采用拌粮法研究惰性粉对土耳其扁谷盗成虫的致死作用,结果表明惰性粉对试虫致死作用明显,且致死作用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惰性粉对试虫的致死中量在24h、48h、72h分别为0.0083 g/kg、0.0056 g/kg及0.0041 g/kg。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惰性粉处理后的土耳其扁谷盗体壁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惰性粉处理的土耳其扁谷盗虫体的多个部位,如背、腹、足以及触角等,均匀粘附有惰性粉颗粒;腹面个别部位表皮刚毛损伤、缺失;体节及相关附肢关节,如头与前胸、前胸与中胸、足的基节窝等处,发生明显的缢缩。4.土耳其扁谷盗对不同储粮的嗅觉行为反应 与空白对照相比,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对小麦、玉米、小粒甜荞麦、燕麦、糙米、黄小米和高粱等7种供试储粮均表现出显着的趋性。而当以全麦粉作为对照时,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对7种供试储粮的趋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小粒甜荞麦和全麦粉之间、玉米和全麦粉之间,试虫显着趋向于全麦粉;在高粱和全麦粉之间、燕麦和全麦粉之间、黄小米和全麦粉之间、糙米和全麦粉之间、小麦和全麦粉之间,试虫没有明显趋性反应。

二、植物精油对几种害虫的毒杀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精油对几种害虫的毒杀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和萜类物质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精油与病虫害防治
        1.2.2 植物精油的成分
        1.2.3 精油对昆虫的毒理
    1.3 昆虫对应激刺激的转录组差异表达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提取
        2.2.2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成分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对枸杞木虱成虫寄主选择性影响
        3.2.2 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对枸杞木虱不同虫期的毒杀作用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成虫的驱避作用
        4.2.2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若虫的毒力
        4.2.3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成虫的毒力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12 种萜类化合物两两混合对枸杞木虱成虫的毒力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枸杞木虱成虫酶活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6.2.2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抑制作用
        6.2.3 12 种萜类化合物对羧酸酯酶的抑制作用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2 种萜类化合物处理后的枸杞木虱成虫转录组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枸杞木虱总RNA提取
        7.2.2 枸杞木虱的转录组测序及de novo组装
        7.2.3 Unigenes功能注释
        7.2.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7.2.5 差异表达基因的q PCR验证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总讨论
    8.1 结论及总讨论
        8.1.1 结论
        8.1.2 总讨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桔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桔小实蝇发生及分布
    2 桔小实蝇的寄主及危害
    3 桔小实蝇的防治概况
        3.1 农业防治
        3.2 生物防治
        3.3 物理防治
        3.4 化学防治
    4 桔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4.1 植物源提取物对桔小实蝇的毒杀及驱避活性研究
        4.1.1 植物源提取物对昆虫毒杀作用的研究
        4.1.2 植物源提取物对桔小实蝇驱避性的研究
        4.2 光波对桔小实蝇防控的研究
        4.3 诱杀防治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植物精油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杀及产卵驱避活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1.1.2 供试植物精油
        1.2 方法
        1.2.1 桔小实蝇成虫的毒杀作用测定
        1.2.2 桔小实蝇雌虫的产卵驱避活性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物精油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杀作用
        2.2 不同浓度植物精油对桔小实蝇的产卵驱避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桔小实蝇的毒杀及产卵驱避活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1.1.2 供试植物
        1.1.3 植物提取物的制备
        1.2 方法
        1.2.1 桔小实蝇成虫的毒杀作用测定
        1.2.2 桔小实蝇雌虫的产卵驱避活性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杀作用
        2.2 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桔小实蝇的产卵驱避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桔小实蝇成虫对不同光波与光源距离的趋光反应行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1.1.2 试虫处理
        1.1.3 实验仪器与装置
        1.2 方法
        1.2.1 测定不同单色光波对桔小实蝇成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1.2.2 测定不同光源距离对桔小实蝇成虫趋光行为的影晌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波对桔小实蝇成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2.2 光源距离对桔小实蝇成虫趋光行为的影晌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引诱剂和杀虫灯组合使用对桔小实蝇的防控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点概况及时间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猕猴桃园桔小实蝇年发生规律
        2.2 不同诱捕方法对桔小实蝇的诱捕效果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1.1 不同植物精油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杀及产卵驱避活性
        1.2 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桔小实蝇的毒杀及产卵驱避活性
        1.3 桔小实蝇成虫对不同单色光波与光源距离的趋光行为反应
        1.4 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对桔小实蝇的防控效果研究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3 论文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3)对两种储粮害虫高效的生物源药剂筛选及模拟实仓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农药制剂及精油
        3.1.3 主要仪器、用具与试剂
    3.2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3.2.1 7种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活性测定初筛
        3.2.2 两种高效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活性测定
        3.2.3 两种高效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毒杀活性测定
        3.2.4 11种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活性测定初筛
        3.2.5 两种高效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活性测定
    3.3 模拟实仓试验方法
        3.3.1 两种生物源制剂模拟实仓试验
        3.3.2 高效植物精油模拟实仓试验
    3.4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7种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效果初筛
    4.2 两种高效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生物活性
    4.3 两种高效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毒杀生物活性
    4.4 11种植物精油对玉米象的熏蒸效果初筛
    4.5 11种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效果初筛
    4.6 两种高效植物精油对玉米象的熏蒸生物活性
    4.7 两种高效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生物活性
    4.8 两种生物源制剂和植物精油拌粮模拟实仓试验基本情况及防效
5 讨论
    5.1 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药效筛选
    5.2 两种高效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作用方式
    5.3 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药效筛选
    5.4 两种高效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
    5.5 两种生物源制剂和植物精油的模拟实仓试验
6 结论
    6.1 不同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防效有明显差异
    6.2 两种高效生物源制剂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生物活性
    6.3 11种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效果有明显差异
    6.4 两种高效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活性
    6.5 两种生物源制剂和肉桂精油的模拟实仓试验效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两种生物源药剂对米象和麦蛾的生物活性及代谢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粮食与虫源
    2.2 供试药剂及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2.4.1 触杀作用的测定
        2.4.2 毒杀活性的测定
    2.5 酶活性测定方法
        2.5.1 试虫的处理
        2.5.2 酶液的制备
        2.5.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5.4 乙酰胆碱酯酶酶活性测定
        2.5.5 谷胱甘肽S-转移酶酶活性测定
        2.5.6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蛇床子素与乙基多杀菌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3.1.1 触杀活性
        3.1.2 毒杀活性
    3.2 两种药剂对麦蛾幼虫和米象成虫体内三种酶的影响
        3.2.1 不同剂量对储粮害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3.2.2 不同剂量对储粮害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3.2.3 不同剂量对储粮害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3.2.4 不同时间对储粮害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3.2.5 不同时间对两种储粮害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3.2.6 不同时间对两种储粮害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4.2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作用机理
5 结论
    5.1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作用方式
    5.2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作用机理
        5.2.1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5.2.2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
        5.2.3 乙基多杀菌素和蛇床子素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羧酸酯酶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植物精油活性组分对大蜡螟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源杀虫剂概述
    1.2 植物精油杀虫剂概述
        1.2.1 植物精油杀虫剂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2 植物精油杀虫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3 松油烯-4-醇及1,8-桉叶素概述
        1.3.1 松油烯-4-醇研究进展
        1.3.2 1,8-桉叶素研究进展
    1.4 精油纳乳液杀虫剂概述
    1.5 大蜡螟及其防治概述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植物精油几种组分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供试精油及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精油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α-松油烯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2 γ-松油烯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3 异松油烯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4 松油烯-4-醇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5 1,8-桉叶素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6 混配精油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2.7 复配精油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的触杀活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精油及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精油纳米乳的制备
        3.1.5 乳液粒径测量
        3.1.6 精油纳米乳液及精油粗乳液对大蜡螟的触杀作用
        3.1.7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精油纳米乳液的表征
        3.2.2 精油纳米乳液的粒径
        3.2.3 精油纳米乳液与精油粗乳液触杀毒力
        3.2.4 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幼虫的触杀作用
        3.2.5 精油粗乳液对大蜡螟幼虫的触杀作用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蜡螟的触杀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供试精油及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1.4 试虫处理
        4.1.5 酶液制备
        4.1.6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4.1.7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4.1.8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纳米精油乳对大蜡螟体内AchE活力影响
        4.2.2 纳米精油乳液对大蜡螟体内CarE活力影响
        4.2.3 纳米精油乳液对大蜡螟体内GST活力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白屈菜碱杀虫增效作用及其代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白屈菜碱杀虫增效作用及代谢研究进展
    1.1 白屈菜碱杀虫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1.1.1 植物源杀虫剂和杀虫增效剂研究进展
        1.1.2 白屈菜碱的杀虫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1.1.3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1.2 白屈菜碱的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1.2.1 白屈菜碱的酶抑制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1.2.2 白屈菜碱的代谢产物检测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屈菜碱对溴氰菊酯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2.1 材料及方法
        2.1.1 试剂与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溶液的配制
        2.1.4 溴氰菊酯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测定
        2.1.5 白屈菜碱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测定
        2.1.6 白屈菜碱与溴氰菊酯复配的生物活性测定
        2.1.7 小菜蛾的解毒酶活性测定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溴氰菊酯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
        2.2.2 白屈菜碱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
        2.2.3 白屈菜碱对溴氰菊酯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2.2.4 白屈菜碱对小菜蛾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白屈菜碱对溴氰菊酯防治小菜蛾的增效机制
    3.1 材料及方法
        3.1.1 试剂与材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液质联用方法的建立
        3.1.4 方法学考察
        3.1.5 溴氰菊酯在小菜蛾体外的含量测定
        3.1.6 溴氰菊酯在小菜蛾体内的含量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溴氰菊酯的质谱行为分析
        3.2.2 白屈菜碱对溴氰菊酯在小菜蛾体外代谢的影响
        3.2.3 白屈菜碱对溴氰菊酯在小菜蛾体内代谢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屈菜碱对酶抑制的代谢机制研究
    4.1 材料及方法
        4.1.1 试剂与材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液质联用方法的建立
        4.1.4 溶液的配制
        4.1.5 大鼠肝微粒体的制备
        4.1.6 白屈菜碱对P450 酶的抑制作用筛选
        4.1.7 白屈菜碱对CYP2D6 的机制性失活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白屈菜碱对P450 酶的抑制作用筛选
        4.2.2 酶失活的时间、浓度和NADPH依赖性
        4.2.3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失活的保护作用
        4.2.4 Partition ratio的测定
        4.2.5 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对酶失活的保护作用
        4.2.6 铁氰化钾对酶失活的保护作用
        4.2.7 酶失活的不可逆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屈菜碱代谢产物的检测与鉴定
    5.1 材料及方法
        5.1.1 试剂与材料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液质联用方法的建立
        5.1.4 溶液的配制
        5.1.5 微粒体孵育实验
        5.1.6 考察介导参与代谢活化的主要酶
        5.1.7 白屈菜碱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检测
        5.1.8 白屈菜碱代谢产物的化学合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白屈菜碱的质谱行为分析
        5.2.2 体外白屈菜碱的Ⅰ相代谢产物检测
        5.2.3 体外白屈菜碱的GSH结合物检测
        5.2.4 白屈菜碱代谢产物的化学合成
        5.2.5 体内白屈菜碱代谢产物的检测
        5.2.6 介导白屈菜碱代谢活化的主要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讨论
    6.4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7)薇甘菊活性化学成分对双额岩小粪蝇驱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薇甘菊概况
    1.2 双额岩小粪蝇发生、生物学特性及为害防治
        1.2.1 双额岩小粪蝇发生与为害
        1.2.2 生物学特性
        1.2.3 双额小粪蝇防治现状
    1.3 害虫防治及植物源农药研究发展
        1.3.1 植物源杀虫研究
        1.3.2 植物源驱避作用研究
    1.4 薇甘菊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开发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植物
        2.1.2 供试虫源
        2.1.3 供试单组份化合物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GC/MS测定
        2.3.2 Y型嗅觉仪试验方法
        2.3.3 薇甘菊甲醇抽提物田间(菇房)驱避试验方法
        2.3.4 羽化率法选择性试验单组份化合物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室内生物
        2.3.5 单组份化合物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田间(菇房)驱避试验方法
        2.3.6 数据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薇甘菊叶化学成分测定
    3.2 薇甘菊对双额岩小粪蝇嗅觉试验
    3.3 薇甘菊甲醇抽提物田间(菇房)试验
    3.4 薇甘菊挥发性单组份化合物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室内生物活性试验
    3.5 α-松油醇和芳樟醇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田间(菇房)驱避试验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薇甘菊叶的挥发物化学成分分析
        4.1.2 Y型管嗅觉驱避试验的进一步验证
        4.1.3 薇甘菊溶剂抽提物驱避作用的研究
        4.1.4 薇甘菊挥发性单组份化合物室内测定表现出不同生物活性
        4.1.5 α-松油醇和芳樟醇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驱避具有开发前景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15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生物活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白纹伊蚊研究概况
        1.2.1 白纹伊蚊生活习性
        1.2.2 白纹伊蚊的生物入侵
        1.2.3 白纹伊蚊的防治
    1.3 植物精油对蚊虫的生物活性影响研究概况
        1.3.1 蚊虫与触角电位技术
        1.3.2 蚊虫驱避活性
        1.3.3 蚊虫毒杀作用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15种植物精油提取与气相-质谱测定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精油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樟科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
        2.2.2 五种木兰科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
        2.2.3 两种杉科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
        2.2.4 三种松科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
        2.2.5 两种柏科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
    2.3 小结
第三章 15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幼虫毒杀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幼虫毒杀死亡状态
        3.2.2 三种樟科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
        3.2.3 五种木兰科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
        3.2.4 两种杉科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
        3.2.5 三种松科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
        3.2.6 两种柏科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
    3.3 小结
第四章 白纹伊蚊对15种植物精油的EAG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白纹伊蚊对三种樟科植物精油的EAG反应
        4.2.2 白纹伊蚊对五种木兰科植物精油的触角电位反应
        4.2.3 白纹伊蚊对两种杉科植物精油的触角电位反应
        4.2.4 白纹伊蚊对三种松科植物精油的触角电位反应
        4.2.5 白纹伊蚊对两种柏科植物精油的触角电位反应
    4.3 小结
第五章 15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成虫的驱避活性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15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成虫的熏蒸活性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桃叶精油最佳提取条件及驱蚊水剂浓度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蚊虫的危害及防控现状简介
        1.1.1 蚊虫的危害
        1.1.2 蚊虫的防控
    1.2 植物精油及其生物活性
        1.2.1 植物精油的定义及理化性质
        1.2.2 植物精油分类
        1.2.3 植物精油提取方法
        1.2.4 植物精油的生物活性
    1.3 天然萜类驱避剂的研究进展
    1.4 桃叶相关研究进展
        1.4.1 桃叶的药用相关研究
        1.4.2 桃叶提取物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仪器与用品
        2.1.2 桃叶采样基地
        2.1.3 供试昆虫
    2.2 试验方法
        2.2.1 桃叶预处理
        2.2.2 桃叶精油的制备
        2.2.3 桃叶精油最佳提取条件筛选
        2.2.4 桃叶精油驱蚊活性测定方法
        2.2.5 数据处理
    2.3 实验室内高效饲养白纹伊蚊方法
        2.3.1 试虫
        2.3.2 养殖条件
        2.3.3 饲养器具
        2.3.4 卵的转移
        2.3.5 幼虫的饲养
        2.3.6 蛹的饲养
        2.3.7 成蚊的饲养
        2.3.8 喂血
        2.3.9 产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桃叶精油最佳提取条件确定
        3.1.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3.1.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2 桃叶精油驱蚊液最佳浓度筛选
        3.2.1 驱蚊液最佳浓度初步筛选结果
        3.2.2 不同处理驱蚊水复筛
        3.2.3 桃叶精油驱蚊液对白纹伊蚊的人体保护试验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桃叶精油水蒸气提取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加水后直接提取8小时
    4.2 30%桃叶精油复配利用的市场前景分析
    4.3 桃叶精油驱蚊成分探讨
    4.4 植物精油的驱蚊作用及其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4.5 植物精油驱蚊剂的活性评价方法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10)土耳其扁谷盗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土耳其扁谷盗的分布、危害及防治
    1.2 植物精油对储粮害虫的驱避和熏蒸活性研究
    1.3 食品级惰性粉简介及杀虫机理研究
    1.4 寄主挥发性化合物对昆虫寄主定向行为的影响
    1.5 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
2 温度对土耳其扁谷盗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温度对土耳其扁谷盗发育历期的影响
        2.2.2 温度对土耳其扁谷盗存活率的影响
        2.2.3 温度对土耳其扁谷盗实验种群繁殖特征的影响
        2.2.4 温度对土耳其扁谷盗实验种群参数的影响
    2.3 小结
3 植物精油对土耳其扁谷盗的驱避和熏蒸毒杀活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34种植物精油对土耳其扁谷盗成虫的驱避活性
        3.2.2 植物精油对土耳其扁谷盗成虫熏蒸毒杀活性
    3.3 小结
4 惰性粉对土耳其扁谷盗的致死作用及体壁形态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食品级惰性粉对土耳其扁谷盗成虫的致死作用
        4.2.2 食品级惰性粉对土耳其扁谷盗成虫体壁形态结构的影响
    4.3 小结
5 土耳其扁谷盗对不同储粮的嗅觉行为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对7种储粮与空白之间的嗅觉行为反应
        5.2.2 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对7种储粮与全麦粉之间的嗅觉行为反应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温度对土耳其扁谷盗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6.2.2 植物精油对土耳其扁谷盗的驱避和熏蒸毒杀活性
        6.2.3 惰性粉对土耳其扁谷盗的致死作用及体壁形态结构的影响
        6.2.4 土耳其扁谷盗对不同储粮的嗅觉行为反应
        6.2.5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植物精油对几种害虫的毒杀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细穗密花香薷精油和萜类物质对枸杞木虱的生物活性及机理[D]. 万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桔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郭峰. 贵州大学, 2020(01)
  • [3]对两种储粮害虫高效的生物源药剂筛选及模拟实仓试验[D]. 李孝强.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4]两种生物源药剂对米象和麦蛾的生物活性及代谢酶的影响[D]. 王天宇.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植物精油活性组分对大蜡螟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 刘琪.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6]白屈菜碱杀虫增效作用及其代谢机制研究[D]. 刘雨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
  • [7]薇甘菊活性化学成分对双额岩小粪蝇驱避作用研究[D]. 欧剑峰.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2)
  • [8]15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生物活性影响[D]. 沈博瑞. 江西农业大学, 2018
  • [9]桃叶精油最佳提取条件及驱蚊水剂浓度筛选[D]. 王艺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6)
  • [10]土耳其扁谷盗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 赵慧龙.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植物精油对几种害虫的毒性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