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毫针刺法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龚雪[1](2021)在《筋膜毫针法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筋膜毫针法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面神经炎提供一种创新思路和方法。方法:本研究将2019年11月起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首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分为筋膜毫针组和普通针刺组,然后在两组内采用随机数字法各选取3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对患者实施单盲。两组均接受包括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及神经营养剂)、表情肌自我康复训练和必要的眼保护在内的基础治疗。筋膜毫针组选取患侧四个进针路线:进针路线1:从口角旁10mm处向同侧下颌角的前上方方向透刺40mm;进针路线2:从鼻翼旁15mm处向同侧颧骨下方凹陷处方向透刺20mm;进针路线3:从眉上30mm处向同侧眼球瞳孔方向浅刺10mm;进针路线4: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25mm处向同侧外眦角方向浅刺10mm。采用提捏进针法将毫针刺入上述“四线”的浅筋膜层,针刺角度是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在同一层次朝同一方向,保持“轻、稳、缓”的手法,反复刺激3次;留针15min。普通针刺组取患侧地仓、颊车、攒竹、阳白、四白、颧髎为主穴,健侧合谷为配穴。主穴攒竹、阳白均向鱼腰部平刺,地仓、颊车、四白、颧髎均采用直刺,泻法,轻刺激,针刺深度为5mm;留针15min。配穴合谷刺之得气后,泻法,稍强刺激,不留针,针刺深度为20mm。每日治疗1次,当治疗满5次则休息2日,总疗程设定为共20次治疗。采用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SFGS)和H-B面神经分级系统(HBGS)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同时联合选用面部残疾指数(FDI)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评价面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针刺进针即刻疼痛情况。结果:最终纳入60例患者,筋膜毫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各30例。1、基线情况:纳入研究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面神经功能(HBGS、SFGS)、面瘫患者生活质量(FDIP、FDIS)等基线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HBGS:与治疗前相比,筋膜毫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在治疗后其HBGS分别均明显降低。二组组间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改变。3、SFGS:随着治疗的进展,二组SFGS均显着增加,在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筋膜毫针组SFGS明显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FDI:疗程结束后,筋膜毫针组和普通针刺组FDIP均增加,FDIS均降低,组间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改变。5、VAS:随着治疗进行,筋膜毫针组和普通针刺组的针刺进针即刻疼痛评分均明显增加;二组间在各评价时间节点,筋膜毫针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普通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筋膜毫针法与普通针刺法在面神经炎急性期介入,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2、筋膜毫针法对于面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具有显着作用,并且在降低患者针刺疼痛感方面具有优势,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杜茜茜[2](2021)在《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恢复期运用芒针透刺法和常规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探索恢复期治疗本病的针刺优化方案,并对疗效评价系统中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是否存在一致性进行探讨,为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提供最新的临床证据。方法:本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64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受试者,完全随机分配到试验组(芒针透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2例,急性期(15天以内)两组均给予相同治疗:西药口服和相同的针刺治疗—予泼尼松、维生素B12口服,针刺以面部浅刺(0.3 cm左右)和远端取穴为主;恢复期(15-45天)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局部取穴同上,取常规针刺深度,远端取穴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试验组以芒针透刺为主:阳白四透(阳白透头维,阳白透上星,阳白透攒竹,阳白透丝竹空),太阳透下关,地仓透耳门、地仓透颊车,另取健侧合谷,此外根据患者其他伴随症状配用相应穴位针刺。两组均隔天针刺1次,15天为1个疗程,本研究共包含3个疗程,对于3个疗程后未痊愈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是否继续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依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分级标准、疗效标准和总体评分)、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价系统(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对患者面神经损伤程度进行评分。本研究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主要结局指标:治疗前对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损伤严重程度(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之前明显提高,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透刺组恢复期各疗程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恢复期进行芒针透刺较常规针刺虽不能提高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总有效率,但可以明显提高愈显率,并能缩短达到愈显疗效的治疗时间。2次要结局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SFGS总分均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较之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芒针透刺组评分均值优于对照组,说明恢复期以芒针透刺为主的针刺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3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各时间点评分均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评分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相较于SFGS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包含的并发症范围更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论:1恢复期进行芒针透刺与常规针刺均能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2芒针透刺组虽总有效率上与常规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愈显率和各疗程愈显人数明显均优于常规针刺组,故临床上可作为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恢复期治疗的优选方案。3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其评价内容包含的并发症更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叶颖颖[3](2021)在《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优效手段。方法:招募64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人,对照组3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揿针围刺翳风穴。在治疗前后对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口眼(口呙)僻度指数进行评分和测量。于治疗后第7、14天对受试者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进行重复评估。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和治愈情况。数据收集完毕后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结果:本临床试验共纳入患者共64例,无中止脱落病例,共收集完成64例。1.基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发病患侧、年龄、病程天数、House-Brackeman分级量表、House-Brackemann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面部口眼(口呙)僻度指数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House-Brackemann分级、口眼(口呙)僻度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与本组治疗后第7天、14天、21天各时间点进行比较,House-Bracke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量表(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量表(FDIS)均逐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揿针组)House-Brackemann分级、口眼(口呙)僻度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针刺组)(P<0.05)。治疗后第7、14、21天揿针组的House-Bracke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评分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第14、21天,揿针组的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评分显着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干预后的疗效比较,揿针组有效率为96.9%,针刺组有效率为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周围性面瘫的治愈情况比较,揿针组较针刺组治愈时间明显缩短,治愈人数明显增多,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早期介入揿针围刺翳风穴联合常规针刺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均有疗效,治疗后较治疗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面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功能、生活躯体功能和面部容貌改变;2.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能加快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缩短平均痊愈时间,提高治愈率,能辅助提高常规针刺疗法对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可以作为临床实践中在指南常规针刺疗法基础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优效手段。
李洪玮[4](2021)在《牵续玉屏汤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外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牵续玉屏汤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外袭证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Portmann面部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问卷、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等相关量表评价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提供新的思路与更为有效的方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脑病三科住院病房及门诊就诊,且符合诊断标准与病例选择标准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外袭证患者,共计60例。将收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病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病例在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牵续玉屏汤口服。两组治疗方案均以14天为一疗程,观察周期为2个疗程。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4天、治疗后的Portmann面部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问卷的数据与变化情况;(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的数据与变化情况;同时在临床观察过程中对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记录。观察结束后应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数据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数据组内比较,差异显着(P<0.01);治疗后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Portmann面部功能评分数据的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4天、治疗14天与治疗后、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两组病例数据进行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14天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1)。3.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问卷数据的比较:FDI评分问卷数据分为躯体功能评价(FDIP)数据和社会生活功能评价(FDIS)数据两部分进行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4天、治疗14天与治疗后、治疗前与治疗后的FDIP评价数据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14天两组FDIP数据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DIP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14天、治疗14天与治疗后、治疗前与治疗后FDIS评价数据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14天两组FDIS数据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FDIS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1)。4.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总分及总有效率的比较: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总分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积分总分数据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着(P<0.01)。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西医临床有效率的比较:在西医临床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治疗组总有效率89.6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资料观察:临床观察过程中,各组患者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等安全性观察指标未见异常,无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结论:牵续玉屏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外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在面部动、静态功能的恢复方面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牵续玉屏汤的应用在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外袭证患者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Portmann面部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价(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生活功能评价(FDIS)等面部功能量表评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临床观察过程中,各组安全性资料观察指标未见异常,无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牵续玉屏汤临床疗效作用积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孟桂林[5](2021)在《滞针提拉法结合中药治疗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本次研究观察采用滞针提拉法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与常规的针刺疗法治疗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面瘫的治疗提供更加安全、优效的治疗方案作为临床参考,更好的用于临床实践,提高面瘫的治愈率,减少面瘫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来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荆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例患者,均符合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对就诊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编号,运用统计学软件将所得随机数字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普通针刺结合中药组)、治疗组(滞针提拉法加中药组),每组30例。两组针刺穴位及中药方剂为均相同,治疗组采取穴位透刺及滞针提拉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法。两组的治疗周期一致,1周为1个疗程,一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6个疗程,治疗频次均为每日一次。在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结束后进行House-brackman(H-B)评分、FDI量表评分(包括FDIP、PDIS)记录,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估,分析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1.本次研究过程中,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均全部完成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治疗开始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病部位、House-brackman(H-B)评分、F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组间比较:(1)与治疗前对比,在6周治疗结束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有提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对比,两组FDIP评分均提高,FDIS评分均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结束后House-brackman(H-B)评分、FDI评分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结束后,痊愈7例,治愈率为23.33%,愈显率为76.67%,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痊愈3例,治愈率为10%,愈显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加中药、滞针提拉法加中药均可以促进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滞针提拉法针刺结合中药在治疗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合中药,并且安全可靠,适合临床推广。
吴小玲[6](2021)在《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意义,提供重症面瘫早期针灸治疗时的方案选择依据。方法:将60例早期重症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灸组(A组)、针灸联合激素组(B组)各30例,A组以单纯针灸治疗,前5日每日1次,5天后隔日1次;B组在单纯针灸组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连用5天后停用。以3个月为观察期,拟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口僻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痊愈病例的疗程、治疗次数和后遗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1)经实验脱落处理,最终完成57例,其中A组29例,B组28例。(2)H-B面神经功能疗效评价:A组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3例;B组痊愈22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经等级秩和检验,得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在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两组均为有效的临床方案,但针灸联合激素组的疗效更为显着。(3)口僻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评价:A组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3例;B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经等级秩和检验,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证明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针灸联合激素组优于单纯针灸组。(4)痊愈病例疗程和治疗次数比较比较两组痊愈病例的疗程和治疗次数,经统计分析,两组痊愈患者的疗程和治疗次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联合激素组痊愈病例的治疗疗程较短,治疗次数较少。(5)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就两组患者3个月观察期结束后痊愈病例和遗留后遗症病例进行比较,经卡方检验,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针灸联合激素组的痊愈率较对照组高,后遗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在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治疗中,相对于单纯针灸治疗,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方案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口僻中医症状等作用显着,且能缩短痊愈疗程、减少治疗次数和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提示针灸治疗早期重症面瘫时,支持选择针灸结合激素治疗方案。
汪飞[7](2021)在《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面神经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经长期临床经验发现,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是以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常用的醋酸泼尼松片及甲钴胺胶囊作为药物对照,对比两者之间的治疗疗效,客观评价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试验标准的面神经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及甲钴胺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隔日治疗1次,治疗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8天)。对照组治疗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8天)。疗程结束后观察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及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中评价等级及积分的变化。通过软件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本试验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脱落0例,退出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位及病程比较,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及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一般资料分布均衡,保证了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⑴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方案治疗均可改善面神经功能;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好于对照药物组。⑵两组中医症状疗效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方案均有效;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组改善面部症状效果更好;治疗组治疗结束时与结束后1月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组近期疗效较稳定。⑶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疗效好于对照药物组。结论:治疗组(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与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与甲钴胺胶囊)在治疗面神经炎患者均有治疗作用,均能够促进面神经功能、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发现治疗组更具有优势且近期疗效稳定。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但只要操作严格,在治疗面神经炎上还是安全有效的。
闫晓琴[8](2021)在《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次临床观察旨在对比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从而寻求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方案,为今后临床应用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本研究标准的80例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经筋刺法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各40例。两组受试对象在口服甲钴胺片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经筋刺法组)取穴:患侧攒竹透鱼腰、四白两透(分别向目内眦、目外眦两个方向透刺)、阳白四透(分别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四个方向透刺)、太阳透地仓、地仓透颊车、地仓到颊车间经筋排刺(每隔0.5寸取一穴)、颧髎,健侧合谷,随症配穴。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取穴:患侧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健侧合谷,随症配穴。两组均每日针灸治疗一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治疗周期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分析,并于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侧、病程及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经检验P>0.05,提示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及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经筋刺法组治疗2周后、4周后和常规针刺组治疗2周后、4周后的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2周后相比,经筋刺法组治疗4周后和常规针刺组治疗4周后的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治疗前,经筋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间H-B面神经功能评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2周后、4周后,两组间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经筋刺法组对H-B面神经功能、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针刺组。(4)治疗4周结束后,根据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面神经功能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经筋刺法组符合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标准的例数分别为9例、20例、7例、2例,常规针刺组符合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标准的例数分别为4例、16例、13例、6例,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5)治疗期间,经筋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的安全性评价均为1-2级。结论:(1)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在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时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和面部运动功能,且安全易操作。(2)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经筋刺法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刘森森[9](2021)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调背振阳针刺应用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所能取得的临床疗效,为调背振阳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为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可参考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选入60例符合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所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个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别,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施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先施用调背振阳针刺后再予以普通针刺治疗。普通针刺皆留针20分钟,调背振阳针刺不留针。两组皆接受1疗程为期10次的诊治,除遇星期天不予诊疗外,余每天均需针刺治疗1次,总计接受2疗程。待全部患者的治疗完成后,对既定的H-B量表及杨氏量表予以分析比较,评价两组相异的治疗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最终临床疗效。结果:1.H-B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H-B分级给予组内分析比较发现,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显着的提升受损害的面神经功能,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H-B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2.杨氏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杨氏分级予以组内分析比较显示,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明显降低面神经麻痹程度,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杨氏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3.临床疗效比较:经对两个组别所取得的临床评价数据、总有效率等资料对比分析后显示(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优势可言。结论:1.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均有疗效;2.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安全可行;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治疗,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龚雪,郑啸天,王雨,张军,李义[10](2020)在《针灸浅刺法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评价浅刺法辅助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相关文献,系统分析浅刺法临床使用特征,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规范使用浅刺法,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浅刺法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8月6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7个研究,涉及2 370例患者,包含急性期及全程浅刺两类疗法,均以浅刺联合药物综合治疗为主。与单纯药物综合治疗比较,急性期浅刺法能显着提高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总体获益[OR=5.52,95%CI 3.19,9.55,P<0.001]和临床治愈[OR=3.35,95%CI 2.53,4.45,P<0.001]、缩短治愈时间[SMD=-1.81,95%CI-2.03,-1.60,P<0.000 01]。全程浅刺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总体获益[OR=4.82,95%CI 2.43,9.57,P<0.001]和临床治愈[OR=2.26,95%CI 1.40,3.64,P=0.008]。结论现有证据显示急性期或全程浅刺法可能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总体临床获益及临床治愈,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面神经功能,可能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潜在治疗方法。
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毫针刺法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毫针刺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筋膜毫针法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灸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近五年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讨论 |
1 研究方案确立的依据 |
2 芒针透刺临床操作规范 |
3 疗效分析 |
4 芒针透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机制分析 |
5 疗效评价量表的选择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西医治疗 |
2 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符合以下5项纳入) |
1.4 排除标准(有任意1条项排除) |
1.5 剔除标准(详见附录D) |
1.6 脱落标准(详见附录E) |
1.7 中止实验标准(详见附录F) |
1.8 不良反应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 |
2.2 随机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统计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8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两组基线情况对比 |
1.1 两组性别、患侧、发病年龄对比 |
1.2 两组治疗前H-B分级量表对比 |
1.3 两组治疗前H-B症状评分和FDI量表对比 |
1.4 两组治疗前面部口眼(口呙)僻度指数对比 |
2 疗效对比 |
2.1 治疗前和治疗后H-B分级量表对比 |
2.2 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21 天H-B症状评分量表对比 |
2.3 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21 天FDI对比 |
2.4 治疗前和治疗后面部口眼(口呙)僻度指数对比 |
3 疗效情况对比 |
4 痊愈情况对比 |
5 不良反应分析 |
讨论 |
1 理论探讨 |
1.1 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疾病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疾病认识 |
1.3 祖国医学古代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概况 |
1.4 祖国医学现代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概况 |
1.5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概况 |
2 课题设计依据 |
2.1 介入时机选择依据 |
2.2 疗程选择依据 |
2.3 翳风穴选择依据 |
2.4 揿针和围刺法选择依据 |
2.5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一般基线资料分析 |
3.2 组内比较分析 |
3.3 组间比较分析 |
3.4 疗效评价分析 |
3.5 治愈情况对比 |
3.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牵续玉屏汤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外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与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临床分期标准 |
2.3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和脱落标准 |
3.4 中止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样本含量的估计 |
4.2 分组方法 |
4.3 治疗方案 |
4.3.1 对照组治疗方案 |
4.3.2 治疗组治疗方案 |
4.3.3 疗程与临床观察周期 |
5 临床观察指标与内容 |
5.1 一般资料观察 |
5.2 疗效资料观察 |
5.3 安全性资料观察 |
6 疗效评价标准 |
6.1 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
6.2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
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对比 |
2 临床资料对比 |
2.1 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数据的对比 |
2.2 Portmann面部功能评分数据的对比 |
2.3 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问卷数据的对比 |
2.4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数据的对比 |
3 疗效评价对比 |
3.1 西医临床有效率的对比 |
3.2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总有效率的对比 |
4 安全性资料观察 |
讨论 |
1 西医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
1.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 |
1.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内科治疗 |
1.4 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的应用 |
2 中医学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
2.1 中医学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导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外袭证的认识 |
3 牵续玉屏汤的组成、方解及相关成分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3.1 牵续玉屏汤的组成与方解 |
3.2 牵续玉屏汤相关成分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牵续玉屏汤的临床疗效分析 |
4.1 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数据的对比分析 |
4.2 Portmann面部功能评分数据的对比分析 |
4.3 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问卷数据的对比分析 |
4.4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数据的对比分析 |
4.5 疗效评价数据的对比分析 |
4.5.1 西医临床有效率的对比分析 |
4.5.2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总有效率的对比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滞针提拉法结合中药治疗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期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材料准备 |
2.3 治疗方案 |
2.4 研究期间注意事项 |
2.5 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
2.6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水平比较 |
3.2 两组疗效比较 |
3.3 总体疗效评价 |
4 安全性评价 |
5 结论 |
讨论 |
1 中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病名的由来 |
1.2 病位 |
1.3 病因病机 |
1.4 临床表现 |
1.5 古代文献记载的中医治疗 |
1.6 现代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面瘫的认识 |
2.1 定义及临床表现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现代医学治疗 |
3 治疗方案依据 |
3.1 面部选穴 |
3.2 远端选穴 |
3.3 手法依据 |
3.4 组方依据 |
4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 |
附录二 面部残疾指数评分(FDI) |
附录三 样本量估计 |
文献综述 近5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中医对面瘫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中医病因 |
1.3 中医病机 |
1.4 中医辨证分型 |
1.5 中医治疗 |
2.西医对面瘫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2.3 西医治疗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案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2.4 数据处理 |
3.基线比较 |
3.1 一般项目 |
3.2 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
4.研究结果 |
4.1 治疗后的基本情况 |
4.2 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 |
4.3 两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 |
4.4 两组治疗前后口僻中医症状积分情况 |
4.5 临床疗效评价 |
5.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研究方案分析 |
2.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机制探讨 |
3.重症面瘫针灸方案结合早期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
4.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近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对象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治疗方法 |
2.2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研究结果 |
3.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面神经炎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位 |
1.3 病因病机 |
1.4 病机 |
1.5 中医治疗 |
1.6 小结 |
2 西医对面神经炎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发病机制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疗策略及方法 |
2.5 结语 |
3 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 |
3.1 定义 |
3.2 中医作用机理 |
3.3 现代作用机制 |
3.4 小结 |
4 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研究结果分析 |
4.3 结果 |
5 颊黏膜部位选择作用机制的分析 |
5.1 全息理论论治 |
5.2 阴阳平衡论治 |
5.3 经络异常论治 |
5.4 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6 针刺治疗的理论依据 |
6.1 选穴依据 |
6.2 针刺手法依据 |
7 关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的应用分析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放血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
(8)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期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盲法的实施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内容 |
2.5 统计方法 |
2.6 不良事件预防及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受试者剔除脱落情况 |
3.2 基线资料分析 |
3.3 两组治疗前病情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病情分析 |
3.5 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
3.6 安全性评价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 |
1.2 周围性面瘫的分期 |
1.3 西医鉴别诊断 |
1.4 周围性面瘫的西医治疗 |
2 传统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古代文献认识 |
2.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2.3 中医对症状及辨证分型的认识 |
2.4 中医鉴别诊断 |
2.5 中医治法 |
3 对经筋刺法的认识 |
3.1 经筋理论的认识 |
3.2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学认识 |
3.3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现代医学认识 |
3.4 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
3.5 选穴依据 |
4 量表的选择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位 |
1.3 病因 |
1.4 病机 |
1.5 临床症状 |
1.6 证型分类 |
1.7 治疗 |
2.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3 病理 |
2.4 临床表现 |
2.5 临床分期 |
2.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2.7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治疗方案 |
1.3 饮食及防护 |
1.4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
1.5 疗效指标 |
1.6 疗效评价 |
1.7 安全性指标与评价标准 |
1.8 统计学方法 |
2.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与比较 |
2.2 治疗前病情比较 |
2.3 治疗后病情比较 |
2.4 临床疗效比较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选题的意义 |
2.本课题创新之处 |
3.本课题的可行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督脉论治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针灸浅刺法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及定义 |
1.1.5 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浅刺法机理及应用特征 |
2.4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
2.5 临床疗效评价 |
2.5.1 总体临床获益 |
2.5.2 临床治愈 |
2.5.3 治愈时间 |
2.5.4 面神经功能分级及评分 |
2.5.5 神经电生理功能 |
2.5.6 后遗症及针刺不良事件 |
2.6 发表偏倚风险分析 |
2.7 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
2.8 GRADE质量汇总 |
3 讨论 |
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毫针刺法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筋膜毫针法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龚雪.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杜茜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D]. 叶颖颖.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牵续玉屏汤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外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洪玮.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5]滞针提拉法结合中药治疗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 孟桂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D]. 吴小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D]. 汪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闫晓琴.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刘森森.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针灸浅刺法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龚雪,郑啸天,王雨,张军,李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06)
标签:面神经论文; 面瘫的症状与治疗论文; 面瘫论文; 面瘫后遗症论文; 中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