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fos基因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在脊髓背角减弱痛行为反应和抑制fos蛋白及强啡肽A的表达 :大鼠福尔马林实验(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万娟[1](2019)在《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针能治疗多种疼痛(包括躯体疼痛和内脏疼痛),对电针躯体镇痛的研究发现,电针可诱导多种镇痛物质(如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等)和抗镇痛物质(如八肽胆囊收缩素、孤啡肽等)的释放。电针镇痛是中枢多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电针缓解内脏疼痛的研究进展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模型。本研究旨在建立合适的内脏超敏模型,研究针刺缓解内脏超敏的中枢分子机制。电针在反刍动物(山羊)的镇痛效果最好,本研究电针试验拟在山羊上进行。由于山羊试验成本较高,本试验先建立大鼠内脏超敏模型,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反复或持续电针会引起电针镇痛效应下降,产生“电针耐受”现象,电针耐受是电针治疗的负效应,是电针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研究表明抗镇痛性物质在电针耐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期的研究发现胸腺素β4(Tβ4)具有抗电针镇痛的作用,进一步探索Tβ4在电针耐受中的作用,以阐明电针耐受的机理。1.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的建立炎症性肠病(IBDs)是免疫介导的慢性、间歇性复发的肠道炎症。内脏超敏反应是IBDs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70%的IBDs患者在疾病发展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炎性介质持续释放,导致肠壁神经末梢敏感化,并引起腹痛。2/3的IBDs患者表现为回肠末端透壁性炎症。而现有的报道都是基于结肠炎而展开的,显然不太适合研究IBD引起的内脏超敏。IBD患者是否存在内脏超敏存在争议,并且缺乏证据。为解决这一争议,本试验旨在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回肠炎模型,并观察内脏超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将雄性SD大鼠麻醉,打开腹腔,分别在距回肠末端15 cm处的肠腔注射TNBS(0.6 mL,80 mg/kg,溶于30%乙醇中),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30%乙醇或生理盐水。分别在第1、3、7、14、21和28天,评估大鼠在20、40、60、80和100 mmHg结直肠扩张压力(CRD)下的内脏运动反应(VMR)。CRD测试后,立即安乐死大鼠,采集回肠末段样品,ELISA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11背根神经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显示:TNBS组大鼠在第3天开始表现透壁炎症,在第7天最明显,随后炎症逐渐恢复,在第21天未见明显病变。回肠炎大鼠CRD引起的VMR在第721天显着高于对照大鼠(P<0.05),背根神经节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第721天显着增加(P<0.05),且与大鼠VMR正相关。表明TNBS回肠腔注射,诱导了透壁回肠炎,并引发内脏超敏,该内脏超敏可持续到第21天。在此基础上,采用30 mg TNBS-40%乙醇溶液(1.2 mL)注射到山羊距回肠韧带15 cm处的回肠壁,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第3、7、14、21和28天评估山羊回肠炎症和内脏运动反应。结果显示TNBS在第37天诱导山羊明显的回肠炎症,回肠炎山羊内脏超敏在第7天开始出现,持续到第28天。该模型模拟了IBDs的临床表现,可为探讨肠道炎症和内脏超敏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有助于进一步治疗内脏超敏。2.电针通过调节疼痛下行传导系统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缓解山羊内脏超敏目前认为炎症、心理和肠道异常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等会导致外周和中枢敏感化,并引起内脏超敏,但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细胞因子(如IL-6)激活的JAK2/STAT3信号通路是中枢敏化的关键信号通路,并促进了超敏反应的发生。因此,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人和动物超敏反应的潜在靶点。电针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安全且无并发症,可能成为治疗内脏超敏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电针通过激活(或抑制)下行抑制(或易化)系统产生镇痛,该系统主要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VM)-脊髓背角(SCDH)产生镇痛作用。电针是否通过PAG-RVM-SCDH轴的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内脏超敏有待证实。为探索电针治疗内脏超敏的效果及中枢机制,本试验建立山羊回肠炎性内脏超敏模型(1.2 mL,30 mg TNBS-40%乙醇溶液回肠壁注射),第7天开始每3 d用电针刺激内脏超敏山羊双侧“后三里”穴,每次30 min,共6次。在第7、10、13、16、19和22天记录山羊结直肠扩张(CRD)引起的疼痛行为反应和内脏运动反应(VMR)。第22天采集脑和T11脊髓,用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脊髓中IL-6、JAK2和STAT3的蛋白和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这些物质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RVM(主要是中缝大核,NRM)、SCDH、孤束核(NTS)和迷走运动背核(DMV)中的分布。结果显示:注射TNBS-乙醇溶液的山羊表现腹泻以及明显VMR和疼痛行为反应,vlPAG、NRM、NTS和DMV中IL-6及磷酸化JAK2(pJAK2)和STAT3(pSTAT3)水平增加,SCDH中这些物质的蛋白和mRNA水平增加。电针缓解山羊腹泻、VMR及疼痛行为反应,降低vlPAG、NRM、SCDH和NTS中IL-6、pJAK2和pSTAT3水平,减少DMV中IL-6和pJAK2水平,而不影响SCDH中这三种物质的mRNA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电针可能通过抑制PAG-RVM-SCDH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缓解山羊内脏超敏。3.胸腺素β4参与慢性电针耐受适当间隔时间的电针能产生良好镇痛效果,但是反复或持续电针会引起电针镇痛效应下降,即产生“电针耐受”。电针耐受是电针治疗的一种负效应,引起了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电针在诱导阿片肽(如脑啡肽(ENK)、内啡肽(END)、强啡肽(DYN)等)释放,产生镇痛的同时,也引起抗阿片肽(如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孤啡肽(OFQ)等)的释放增加。尽管相关研究阐明了这些活性物质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但电针耐受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近期的研究发现Tβ4具有抗电针镇痛的作用,其抗电针镇痛的机理值得关注,且其在电针耐受中的作用及其与经典针刺镇痛相关的阿片肽类和抗阿片肽类及其受体等物质的关系值得研究。由于躯体镇痛模型容易复制,电针耐受的研究一般建立在躯体镇痛耐受的基础上。大鼠每天电针1次,每次30 min,连续8 d,建立电针耐受模型。侧脑室微注射Tβ4抗体或其siRNA以评估Tβ4对电针耐受的影响。观察Tβ4 siRNA注射后,各脑区(下丘脑、丘脑、皮层、中脑和延髓)中Tβ4、阿片肽(ENK、END和DYN)、抗阿片肽(CCK和OFQ)、μ阿片受体(MOR)和CCK B型受体(CCKBR)的mRNA和蛋白在第1、4和8天的表达谱。结果显示:各脑区的Tβ4水平在第1、4和8天增加,并与鼠尾潜伏期(TFL)变化率相关。反复电针期间,Tβ4抗体和其siRNA均延缓大鼠电针耐受的形成。Tβ4 siRNA使各脑区Tβ4水平下降,导致大多数脑区ENK、END、DYN和MOR水平增加,但不影响多数脑区OFQ、CCK-8和CCKBR水平。除延髓外,其他脑区中Tβ4水平与ENK、END、DYN或MOR水平负相关,Tβ4水平与某些脑区中OFQ或CCK-8水平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Tβ4可能通过负向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阿片肽及其受体水平,及正向影响其中抗阿片肽水平而促进电针耐受的形成。
石学睿[2](2019)在《阿片/神经肽FF受体的多靶点分子DN-9:外周镇痛活性及其阿片样副作用评价》文中认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心理体验。阿片类镇痛药是临床上中、重度镇痛的一线治疗药物,但阿片药物的滥用和成瘾等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本实验室基于神经肽,利用“分子嵌合”策略通过设计、合成和结构优化获得了阿片/神经肽FF(NPFF)受体的多靶点肽类分子DN-9(Tyr-D.Ala-Gly-NMe.Phe-Gly-Pro-Gln-Arg-Phe-NH2),已有药理学鉴定发现DN-9能同时激活μ、δ、κ阿片、NPFF1和NPFF2受体,脊髓以上水平注射在急性痛模型中能产生高效的无耐受镇痛。由于肽类分子不易穿透血脑屏障(BBB),预实验也发现DN-9的外周镇痛主要是通过外周阿片受体介导的。为了进一步评价其成药性,本论文研究了该多靶点分子DN-9的外周镇痛活性及其阿片样副作用。在小鼠光热甩尾急性痛模型中,皮下注射DN-9能产生剂量依赖的镇痛作用,利用阿片受体拮抗剂药理学阻断发现,DN-9不能通透血脑屏障(BBB),其镇痛活性是由外周的μ和κ阿片受体介导的,并且不受NPFF受体拮抗剂RF9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痛和坐骨神经结扎(CCI)诱导的神经痛模型上,皮下注射DN-9也引起剂量依赖的镇痛活性,其镇痛活性能被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阻断,并独立于NPFF受体系统。并且,利用μ阿片受体敲除的MOR-/-小鼠研究也证实,皮下注射DN-9在炎症痛中所介导的镇痛活性是由μ阿片受体介导的。此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急性和慢性痛模型中,皮下注射DN-9所产生的镇痛活性无性别差异。在有效镇痛剂量下,小鼠转棒实验表明皮下注射DN-9对运动协调性无明显的影响,从而表明其镇痛活性与运动调节作用无关。本论文还检测了皮下注射DN-9是否产生镇痛耐受、成瘾和便秘等副作用。利用小鼠的急性痛、炎症痛和神经痛不同模型评价了其镇痛耐受现象,结果显示:连续七天皮下注射吗啡产生明显的镇痛耐受现象,而连续注射DN-9未出现明显的镇痛耐受现象,并且在吗啡镇痛耐受小鼠上,皮下注射DN-9仍能产生显着的镇痛活性。免疫组化结果也表明,与吗啡不同,皮下注射DN-9不能引起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明显激活。进一步,利用纳洛酮诱导的阿片戒断、条件位置偏爱、运动活性增强三种实验评价了其成瘾性,结果现象表明,与吗啡相比,皮下注射DN-9的成瘾性大幅降低,无明显的运动增强现象。此外,在有效镇痛剂量范围内,皮下注射DN-9对小鼠胃肠运动的抑制作用较弱,明显低于吗啡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表明:阿片/NPFF的多靶点分子DN-9不能穿透BBB,皮下注射DN-9在急性痛、神经痛和炎症痛模型中均表现出高效的镇痛活性,该镇痛作用是通过外周的μ和κ阿片受体介导的,并且皮下注射DN-9无镇痛耐受现象,与吗啡不产生交叉耐受。与吗啡相比,外周注射DN-9的成瘾和便秘等阿片的中枢副作用也明显的减弱。因此,多靶点分子DN-9在高效、低副作用镇痛新药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并且其临床应用时可选用外周给药途径。
姜涌[3](2012)在《中药止痛贴镇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癌痛作为不同于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一种特有的疼痛,是临床癌症患者晚期最常并发的疼痛,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晚期等,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寿命,因而受到广泛重视。西医现有治疗措施的局限性及毒副作用,使45%的癌症患者的疼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中药止痛贴经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均证明其治疗疼痛有确切的疗效,其选用延胡索、红花、马钱子、青风藤、桃仁等药物,具有辛散温通、通络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骨癌痛模型,应用行为学、影像学、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技术等方法探讨中药止痛贴对抗癌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1.大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雌性Wistar大鼠178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28只),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止痛贴组、吗啡组、扶他林组,每组各30只。造模方法:模型组、中药止痛贴组、吗啡组、扶他林组共120只,按照Medhurst等的方法制作胫骨癌痛模型,大鼠麻醉后仰卧位捆绑,从左侧胫骨上部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直至暴露胫骨,使用牙科手转在胫骨上部打孔,后用10μl微量注射器向骨髓腔内缓慢注入Walker256肿瘤细胞液5μl(肿瘤细胞约5×105),再向其中注入空气1μl,然后以无菌骨腊封堵针孔,局部用庆大霉素冲洗,创口涂用红霉素软膏。假手术组,接种相同容量的PBS液,其余操作同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检测指标:一般状态观察、疼痛行为学检测(包括术前和术后的自发痛行为观察、机械性触诱发痛及热痛过敏的缩爪阈值检测)、影像学检查(局部X线摄片)、病理组织学检查(取材局部骨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其中机械性触诱发痛及热痛过敏的缩爪阈值分别在术前和术后每周测定。影像学检测和病理组织学检测可以观察骨质破坏情况。通过以上指标的结果最终判定造模是否成功,以及药物镇痛治疗是否有效。2.中药止痛贴镇痛机制研究方法:选择雌性Wistar大鼠17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止痛贴组、吗啡组、扶他林组,每组30只。造模大鼠左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5μl(肿瘤细胞约5×105)。假手术组:左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等量PBS液;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置。从术后第7天开始各组按实验方案分别给予中药止痛贴、吗啡、扶他林进行治疗干预。术前测定6组大鼠手术侧后爪机械性触诱发痛及热痛过敏的缩爪阈值,术后1~21d每周(术后7、14、21d)在测定手术侧后肢机械触性诱发痛及热痛过敏的缩爪阈值后,各取至少8只大鼠,使用4%多聚甲醛灌流,取大鼠脊髓L4-6节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以下指标在骨癌痛大鼠腰段脊髓中的分布及组织定位:(1)受体及受体效应酶:NMDAR2B(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NK1(神经激肽1受体)、ACⅧ(腺苷酸环化酶Ⅷ)、COX-2(环氧化酶2)。(2)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PKA(蛋白激酶A)、pCaMKⅡ(磷酸化钙调蛋白激酶Ⅱ)、pER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p38(磷酸化p38)。(3)核内转录与蛋白翻译表达:pCREB(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Fos蛋白。(4)骨癌痛特征性改变的检测指标: GFAP(星形胶质细胞胶质源性酸性纤维蛋白)。3.统计学方法成组数据用mean±s表示,n代表样本数。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Two-way RepeatedMeasures ANOVA),同组间不同时间点数据比较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当P<0.05时认为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各组率的比较用X2检验,两组间比较,经X2分割计算,P<0.005时认为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应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1.0。结果:1.大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结果:(1)疼痛行为学观察:①自发痛行为观察:造模后大鼠术侧肢体负重能力随骨癌的进展逐渐降低,至骨癌后期,术侧肢体处于持续的蜷缩状态,病鼠可表现为拖足行走。对侧肢体、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未见此现象出现。正常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观察期内双侧后肢均未观察到明显缩足行为。假手术组术侧术后3d开始有缩足行为,与基础值相比有差异(P<0.05),但1周后基本消失。模型组术侧术后3d开始有缩足行为,与假手术组相比无差异(P>0.05),7d左右自发缩足次数明显增多,且缩足累计时间在观察期内逐次延长,术后第3、7、10、14d观察到的缩足时间分别为45.94±20.78s,95.32±24.92s,156.39±23.52s,237.72±27.51s,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机械性触诱发痛(MWT)及热痛过敏(PWT)的缩爪阈值:术后1~6d,模型组大鼠术侧后爪的机械性触诱发痛和热痛过敏缩爪阈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21d,模型组大鼠手术侧后爪的机械性触诱发痛和热痛过敏缩爪阈值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2)影像学检查:X光片显示,模型组大鼠术侧胫骨出现明显的骨质破坏,其破坏程度与造模时间程正相关。模型组大鼠在术后第7d仅见注射部位骨髓腔内密度稍低,未见明确的骨质破坏区;术后第14d观察到局部骨密度不均,并出现少量骨皮质缺失;术后第21d可见骨质破坏程度明显加重,骨皮质缺失更加明显,甚至发生骨折。假手术组术侧、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对侧后肢在术后第7、14、21d均未观察到骨质破坏现象发生。(3)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第7、14、21d分别取材,将术侧后肢胫骨接种局部做石蜡切片,经HE染色显示,术后7d,胫骨骨髓腔内肿瘤细胞生长活跃,但骨皮质、骨小梁完整,未见明显骨质破坏;14d骨髓腔内大量肿瘤细胞浸润,骨小梁破坏,骨皮质出现缺失、变薄;21d骨皮质严重缺损,髓腔内充满肿瘤细胞,且穿破骨皮质向外生长,侵犯周围肌肉组织。而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骨质完好、组织无破坏。经多方面、多角度评价,确认骨癌痛造模成功。2.药物镇痛效用评价结果:机械性触诱发痛(MWT)和热痛过敏(PWT)缩爪阈值:术后1~6d,造模各组大鼠术侧后爪的MWT和PWT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开始,模型组、中药止痛贴组、吗啡组、扶他林组开始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至术后21d持续下降(p<0.05)。吗啡组和扶他林组术后14d可见增高(p>0.05),术后21d又出现降低(p<0.05),而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止痛贴组于术后14~21d可见MWT和PWT增高(p<0.05)。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中药止痛贴镇痛机制研究结果:免疫组化显示,(1)NMDAR2B、NK1、ACⅧ、COX-2、PKA、pCaMKⅡ、pERK、p-p38、pCREB、Fos、GFAP检测,模型组绝大多数在术后14~21d各种指标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细胞或阳性细胞比值逐步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2)吗啡组在干预早期(7d)可见NMDAR2B、NK1、COX-2、PKA、pCaMKⅡ、pCREB、Fos阳性神经元比值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干预14d又见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ACⅧ在吗啡干预早期即见增高,并持续至干预结束,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pERK、p-p38在吗啡干预早期即见下降,并持续至干预结束,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05)。GFAP在吗啡干预早期即出现升高,直至干预晚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3)扶他林组药物干预7d,可见NMDAR2B、PKA、pCaMKⅡ、pERK、p-p38、pCREB、Fos阳性神经元比值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但之后出现缓慢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NK1在扶他林干预早期即见其阳性神经元比值增高,并持续至扶他林干预结束,与正常对照组合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ACⅧ和COX-2在扶他林干预早期即见其阳性神经元比值降低,并持续至扶他林干预结束,与正常对照组合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GFAP在扶他林干预早期即出现升高,直至干预晚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4)中药止痛贴(CM)组于药物干预7d即可见NMDAR2B、ACⅧ、COX-2、PKA、pCREB、Fos、GFAP指标下降,直至干预14d结束,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pCaMKⅡ、pERK、p-p38在中药止痛贴干预7d时,其阳性神经元比值仍然较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14d才开始出现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NK1则表现为早期下降,后期增高(p<0.005)。结论:1.中药止痛贴一方面通过影响NMDA和NK1受体的活性,进而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减少核内转录与翻译,另一方面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少兴奋性神经调质和前炎症介质的释放来抑制中枢敏化的形成,从而发挥镇痛作用。2.吗啡在干预早期可以抑制NMDA和NK1受体的活性,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减少核内转录与翻译,后期次作用则由抑制表现为激活。此外,其干预早期即可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从而导致其镇痛效果逐渐减弱,并出现痛阈降低的现象,表现为痛觉异常和痛觉过敏。3.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物表现为抑制NMDA受体和COX-2的活性,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减少核内转录与翻译,此外,其干预早期即可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因而随着病情的发展,效果逐渐减弱,其镇痛作用有限。
霍玉平[4](2012)在《大鼠MrgC受体调制CFA炎性痛的阿片机制》文中认为Mrgs (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是2001年发现的一类与疼痛相关的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超家族,其大部分成员mRNA高度特异地表达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和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 TG)的非肽能(nonpeptidergic)神经元,这种特异性的表达模式提示其在生理学和药理学上可能具有特殊意义。研究已发现,激活大鼠MrgC受体(rMrgC)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诱导的炎性痛中起镇痛作用。本实验通过鞘内注射rMrgC受体特异性激动剂BAM8-2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技术,研究rMrgC受体调制CFA慢性炎症痛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发现,CFA炎性大鼠DRG中MrgC mRNA的表达显着增多;鞘内注射rMrgC受体激动剂BAM8-22,能明显减弱CFA诱导的炎症性痛觉过敏,DRG及脊髓背角内μ-阿片受体和阿黑皮素原(POMC)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CFA炎性痛模型中,鞘内注射BAM8-22产生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实现的,但具体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霆隽[5](2012)在《激活MrgC受体对吗啡镇痛效力的双向调制》文中研究指明Mrg (Mas-related genes)受体是2001年发现的G蛋白偶联受体,它特异性地表达在背根神经节以及三叉神经节里的中、小型神经元上。由于这些神经元往往与疼痛有关,因此Mrg受体可能参与了痛觉调制。我们的实验发现,在用百日咳毒素阻断Gi蛋白的信号通路之后,鞘内注射Mrg受体的激动剂BAM8-22能引起痛觉过敏,而在阻断了磷脂酶C之后,鞘内注射BAM8-22却能引起镇痛。这说明Mrg受体能同时激活两种功能相反的信号通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BAM8-22能急性增强吗啡的镇痛效力,但是长期注射BAM8-22却能使吗啡的镇痛效力降低。这种降低是通过激活磷脂酶C来调节阿片受体的功能。同时,在背根神经节内,阿片受体和Mrg受体存在大量的共表达。这为Mrg受体调制阿片的功能提供了细胞学依据。在长期鞘内注射吗啡的同时,用抗体阻断Mrg受体的信号通路,能抑制吗啡耐受的形成。说明Mrg受体在吗啡耐受的形成中发挥了作用。在体RNA干扰的实验也重复了抗体阻断实验的现象。同时,在反复注射吗啡的同时,阻断Mrg受体的内源性激动剂BAM22的功能,也能抑制吗啡耐受的形成。我们的实验结果说明:(1) MrgC受体同时和Gi和Gq蛋白形成偶联,并通过激活这两种功能相反的G蛋白参与不同的生理过程。(2) MrgC受体和μ阿片受体在中、小型DRG神经元上存在共表达。急性注射MrgC的激动剂BAM8-22能增强μ阿片受体的功能。(3)持续刺激MrgC受体会导致吗啡镇痛效力的下降,这可能参与了吗啡耐受的形成。我们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MrgC受体在生理学和药理学上可能具有的功能的认识,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导致吗啡耐受的生理机制。
江剑平[6](2012)在《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NSR)对疼痛感觉和吗啡耐受的调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应用急性痛、福尔马林(formalin)痛和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炎性痛模型,采用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olt)等手段,通过在体和离体两个方面从整体、细胞和蛋白质水平深入研究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ensory neuron-specific receptor, SNSR)对疼痛感觉和吗啡耐受的调制,探讨SNSR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鞘内给予与阿片受体和SNSR均有亲合力的内源性神经肽----牛肾上腺髓质22肽(bovine adrenal medulla peptide22, BAM22)能增强大鼠在伤害性热刺激和CFA炎性痛中的抗伤害作用,抑制脊髓背角CGRP阳性纤维和nNOS阳性细胞以及DRG中nNOS阳性细胞的表达。鞘内给予SNSR特异性激动剂MSH和BAM8-22也能分别抑制足底给予MSH和CFA引起的痛觉过敏或炎性痛行为,降低脊髓nNOS蛋白的表达,但不能改变伤害性热刺激引起的甩尾和撤足反射潜伏期。在CFA炎性痛中,预先给予PTX能明显抑制BAM8-22组大鼠24h时的撤足基础潜伏期,但不能抑制24h时的抗伤害作用和48h时的基础潜伏期的延长;急性应用CTAP后,MSH组大鼠在24h时会明显增加伤害感受的敏感性,但能显着延长48h时的撤足潜伏期。在正常和吗啡耐受鼠中,急性给予BAM22能引起相同的对热刺激的抗伤害作用;但慢性给予BAM22会逐渐减弱其抗伤害作用效力,并产生痛觉过敏。BAM22耐受后会降低吗啡在伤害性热刺激和福尔马林痛中的抗伤害作用,脊髓背角c-Fos表达明显上升;BAM22能部分恢复吗啡耐受鼠在伤害性热和福尔马林刺激中的抗伤害作用,降低热刺激引起的脊髓背角c-F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预先或同时给予BAM8-22能翻转已形成的吗啡耐受。间隔给予BAM8-22或BAM22能持续维持吗啡耐受鼠中吗啡的抗伤害作用,但它们并不能改变吗啡引起的痛觉过敏。隔天给予BAM8-22能明显延缓吗啡耐受的形成。此外,鞘内长期给予BAM8-22与AP-5或CLT并不影响吗啡的抗伤害作用。离体实验表明,BAM8-22和MSH能降低炎性介质引起的DRG中CGRP和nNOS阳性细胞和nNOS蛋白的表达,还能降低脊髓背角nNOS阳性细胞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SNSR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参与痛觉信息的传递,但在病理下则具有明显的抗伤害效力。SNSR还能增强吗啡镇痛作用,削弱、翻转吗啡耐受。Gi蛋白、c-Fos、NO、CGRP、μ受体参与SNSR介导的痛觉调制过程,NMDAR和PKC等参与了SNSR调制吗啡耐受过程。
欧珊[7](2011)在《高乌甲素对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介导的痛觉传递的影响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疼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由外周神经损伤和病变造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难以治愈的慢性痛,人们一直致力于神经痛机制的研究和镇痛药物的开发。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神经元是感觉传入的初级神经元,其上分布有多种P2X受体(P2X1-6),其中P2X3受体高选择性地表达于与伤害性感受有关的中、小直径DRG神经元上。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嘌呤受体被细胞释放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激活,导致初级传入神经元兴奋性过度增加;同时,ATP还可以通过增加钙内流、调节谷氨酸、P物质(substance P, SP)、γ-氨基丁酸(GABA)、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等疼痛相关物质的作用激活痛觉通路,导致痛敏。近年来嘌呤受体在疼痛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以嘌呤受体为靶点的机理研究和药物开发已成为疼痛领域的研究热点。高乌甲素又名刺乌头碱、拉巴乌头碱(lappaconitine, LA)是从毛茛科植物高乌头根中提取分离的二萜生物碱。在中国和日本民间常将乌头根煎服用于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等。LA是我国首创的非成瘾性镇痛药,并被列为癌症患者三阶梯镇痛用药,具有临床应用无成瘾性,无致畸胎、无致突变、无蓄积中毒和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以前对L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LA的临床应用上,近年来也有关于LA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但存在研究分散、粗浅、系统性不强等缺点,其确切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既往的研究大多认为LA镇痛的作用部位在脊髓以上中枢,涉及海马、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PAG)、中缝大核(nucleus raphes magnus, NRM)等。有研究表明LA是Na+通道阻断剂和中枢性钙通道阻断剂,并可影响钾电流,涉及中枢去甲肾上腺系统、阿片系统及下行调制系统。但在临床上,LA早已广泛用于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蛛网膜下腔阻滞(subarachnoid block)、区域阻滞(regional anesthesia),且效果良好。亦有实验研究提示LA腹腔注射可抑制S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OM)对脊髓的作用;降低甲醛溶液致痛大鼠脊髓神经细胞c-fos的表达;明显缓解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 CCI)大鼠的热痛觉过敏,同时使脊髓NF-κB的表达减少,这些均不能用脊髓上镇痛机制来解释,因此,我们推测可能有某种脊髓或脊髓下水平的镇痛机制存在。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对LA的作用机制研究,尤其是对在脊髓、低级中枢、外周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中的作用部位及机制研究的要求愈加迫切。P2X3受体为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既往研究认为LA可能是阳离子通道阻断剂(Na+和Ca2+),但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联系迄今未见报道。我们的前期实验观察到LA腹腔注射能缓解ATP足底注射所致的疼痛反应,提示LA镇痛可能与P2X3受体有关,为了进一步明确LA和DRG神经元P2X3受体的相互关系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在本实验室对嘌呤受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在体和离体实验,综合应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电生理学等多种方法,进一步观察LA对ATP致痛模型大鼠痛行为学(缩足反应)和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观察LA对CCI模型大鼠行为学(热痛敏和机械痛敏)和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观察LA对CCI模型大鼠DRG神经元ATP及其类似物α,β-meATP激活电流(ATP- andα,β-meATP-induced current, IATP and Iα,β-meATP)的影响;观察LA对CCI模型大鼠DRG神经元自发放电及ATP诱发放电的影响;并在鞘内应用P2X3受体反义寡聚核苷酸降低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后,观察LA对CCI模型大鼠行为学(热痛敏和机械痛敏)的影响;从不同角度研究LA对DRG神经元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并对这种调节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 LA抑制ATP足底注射所致的缩足反应和DRG神经元P2X3受体的表达增加大鼠ATP足底注射后缩足反应明显增加,LA腹腔注射能明显减轻ATP足底注射所致痛敏;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损伤侧L4-6节段DRG中、小直径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增加,LA处理使损伤侧L4-6节段DRG中、小直径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明显降低,且P2X3受体表达改变与痛敏的变化相一致。2.LA抑制CCI所致的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抑制CCI所致的大鼠DRG神经元P2X3受体的表达和介导的内向电流增加;鞘内注射P2X3受体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A-ODN)降低DRG神经元P2X3受体的表达后,LA对CCI所致的痛敏的抑制作用减弱。⑴LA抑制CCI所致的大鼠机械痛敏、热痛敏和DRG神经元P2X3受体的表达增加CCI致大鼠机械痛阈、热痛阈下降,以及DRG神经元P2X3受体的表达增加;LA腹腔注射可以使CCI模型大鼠的机械痛阈、热痛阈上升以及DRG神经元P2X3受体的表达下降。⑵LA抑制CCI所致的大鼠DRG神经元P2X3受体介导的内向电流的幅度增加大鼠DRG神经元的IATP和Iα,β-meATP均有三种类型:快速脱敏感电流、慢速脱敏感电流及先快后慢的混合电流。CCI神经痛模型使大鼠相应节段DRG神经元产生IATP和Iα,β-meATP的神经元的数量增加,同时使快速和混合IATP和Iα,β-meATP的电流幅度升高。LA腹腔注射处理能抑制CCI所致的快速和混合IATP和Iα,β-meATP的电流幅度的升高,但对慢电流没有抑制作用。⑶鞘内注射P2X3受体A-ODN后,LA对CCI所致的痛敏的抑制作用减弱鞘内连续5天微量注射P2X3受体A-ODN,P2X3受体在DRG神经元的表达降低后,LA对CCI所致的痛敏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3. LA抑制大鼠DRG神经元P2X3受体介导的ATP激活电流和诱发放电活动⑴LA抑制大鼠DRG神经元ATP激活电流LA细胞外应用对大鼠DRG神经元快速IATP和混合IATP的快速脱敏感成分有抑制作用,而对慢速IATP无抑制作用。且LA对大鼠DRG神经元快速IATP和混合IATP的快速脱敏感成分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Na+通道阻断剂TTX不抑制LA对DRG神经元快速IATP的抑制作用。PLC抑制剂新霉素和PKC抑制剂Che能阻断LA抑制DRG神经元快速IATP的作用;而PKA抑制剂H89和G蛋白活化抑制剂GDP-β-s不影响LA抑制DRG神经元快速IATP的作用。⑵LA抑制大鼠DRG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ATP诱发放电在CCI模型大鼠DRG神经元上记录到自发放电,LA能抑制CCI所致的DRG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细胞外应用ATP使正常大鼠DRG神经元产生诱发放电并使CCI模型大鼠DRG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LA对正常和CCI模型大鼠DRG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均有抑制作用。PKC抑制剂Che和PLC抑制剂新霉素明显减弱LA对两组大鼠DRG神经元ATP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而PKA抑制剂H89和G蛋白活化抑制剂GDP-β-s不影响LA对大鼠DRG神经元ATP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鼠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增加和敏感性增强所致的ATP反应敏感性增强以及DRG神经元兴奋性增加在ATP足底注射致痛和坐骨神经损伤所致的神经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LA抑制损伤所致的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增加,抑制DRG神经元P2X3受体介导的ATP电流和神经元放电增加,通过改变DRG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和功能,降低初级神经元的敏感性和兴奋性,减少疼痛信息的产生和传导,从而缓解疼痛;其中可能涉及细胞内PKC和PLC信号通路。本研究能加深对LA镇痛机制的理解,为LA的临床应用和疼痛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肖智[8](2010)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2X3受体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文中认为疼痛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对疼痛机制的探索一直是临床医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慢性神经痛继发于外周或中枢神经损伤,表现有自发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hyperalgesia)以及触诱发痛(allodynia)等。细胞外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通过与细胞膜上嘌呤受体(purinoceptors)结合,促进疼痛在外周和中枢的传递,其中P2X3受体亚型是嘌呤受体中一个主要传递疼痛信息的受体。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PAG)在疼痛信息传递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位,是机体内源性疼痛调制系统(endogenous pain modulatory system)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位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信息的调制往往都通过对PAG功能的调节而实现。在东方国家,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EA)广泛运用于慢性疼痛的临床治疗已有2000多年历史,疗效可靠,但是一直以来对电针镇痛机理尚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针治疗的临床运用和推广。目的:(1)观察Sprague-Dawley(SD)大鼠在外周神经慢性结扎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手术所引发慢性神经痛前后热痛阈、机械痛阈的变化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部(lateral 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lPAG)中P2X3受体表达变化。(2)通过在慢性神经痛大鼠(以下称:CCI大鼠) lPAG微量注射P2X3受体的激动剂和特异性阻断剂,观察CCI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的改变。(3)对CCI大鼠进行多次穴位电针治疗,观察电针治疗前后,CCI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的改变以及lPAG中P2X3受体表达变化,探讨lPAG中P2X3受体表达与电针镇痛的关系,为临床电针治疗慢性神经痛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1)建立SD大鼠慢性右侧坐骨神经结扎性损伤模型,通过辐射热实验(radiant heat test)和von Frey纤维丝实验(von Frey filaments test)检测大鼠在神经损伤前后,建模侧后肢热痛阈(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和机械痛阈(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lPAG中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以及通过免疫印迹技术观察lPAG中P2X3蛋白水平变化; (2)通过对CCI大鼠中脑lPAG微量注射P2X3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A-317491阻断lPAG中P2X3受体功能后,在lPAG微量注射ATP的类似物α,β-亚甲基ATP (α,β-methylene-ATP,α,β-meATP),观察CCI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变化规律;运用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乳鼠lPAG神经元的α,β-meATP诱发放电和A-317491对α,β-meATP诱发放电的影响; (3)在CCI大鼠建模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给予多次电针刺激,观察电针治疗前后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以及lPAG中P2X3受体表达变化; (4)用针对P2X3基因的反义寡聚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脑内微量注射降低lPAG中P2X3 mRNA表达后,观察对“足三里”穴位电针治疗镇痛作用的影响,以探讨电针治疗和lPAG中P2X3受体表达的关系。结果:(1)通过对SD大鼠疏松结扎右侧坐骨神经后成功复制出慢性神经痛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大鼠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均下降,CCI术后第14天热痛阈和机械痛阈下降至最低值,14天后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均有小幅缓慢上升但与正常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2)CCI大鼠中脑PAG中P2X3受体阳性表达与正常大鼠以及假手术大鼠比较有轻度上调,主要阳性表达部位在lPAG,同时lPAG中P2X3受体蛋白水平与正常大鼠和假手术大鼠比较也有轻度升高。(3)在lPAG微量注射ATP类似物α,β-meATP后,与注射前比较,CCI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值有明显升高;当用P2X3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A-317491在lPAG微量注射进行预处理后,α,β-meATP的痛阈升高效果明显减弱,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值升高幅度减少,有统计学意义。(4)α,β-meATP可使乳鼠lPAG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 P2X3受体特异性阻断剂A-317491可抑制此作用;(5)在CCI大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给予多次电针刺激后,伴随P2X3受体在CCI大鼠lPAG表达上调,CCI大鼠痛阈明显升高;相反,对CCI大鼠进行“非穴位”电针,P2X3受体在lPAG表达无明显变化,CCI大鼠痛阈改变无统计学意义;(6)当用针对P2X3基因的反义寡聚核苷酸lPAG微量注射降低P2X3受体在lPAG中表达后,“足三里”穴位电针对CCI大鼠的镇痛效果明显下降。结论:(1)外周神经(坐骨神经)损伤可导致SD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值下降, CCI大鼠lPAG的P2X3阳性表达上升;(2)lPAG微量注射α,β-meATP可引起CCI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值的显着性升高,此作用可因微量注射P2X3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A-317491预处理而减弱;同时A-317491对lPAG神经元α,β-meATP诱发电流有抑制作用。(3)对CCI大鼠“足三里”穴位给予7次电针刺激,可引起CCI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值的升高以及P2X3受体在lPAG表达的升高;对CCI大鼠“非穴位”进行7次电针,不能引起痛阈升高和P2X3受体在lPAG表达变化;(4)在lPAG多次微量注射针对P2X3基因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后明显减弱“足三里”穴位电针对CCI大鼠的镇痛作用。综上所述,lPAG中的P2X3受体在脊髓上疼痛调节中起抑制性作用;“足三里”穴位电针刺激通过上调lPAG中P2X3受体表达加强机体内源性镇痛系统作用,缓解CCI大鼠神经痛症状。lPAG中P2X3受体介入了电针镇痛的脊髓上调节机制。
殷俊茹,汪伟,孙绪德,武胜昔,柴伟[9](2008)在《c-fos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对大鼠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c-fos反义寡核苷酸探针(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对大鼠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作用效果,为临床慢性疼痛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大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formalin)致炎性痛模型和腰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诱导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为基础,分别观察鞘内给予c-fosASO对两种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腰5脊髓背角F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和正义探针(SO)组以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相比,鞘内预先给予c-fosASO后,大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引起自发缩足反射次数和SNL诱导的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均有明显缓解(P<0.05),而c-fosASO不能逆转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和对照组相比,鞘内给予c-fosASO能显着抑制福尔马林和SNL诱导的大鼠腰髓背角Fos阳性神经元的增加。上述结果提示,脊髓背角c-fos的活化对于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发展都有显着意义,而抑制其活化在预防阶段比治疗阶段对慢性疼痛的缓解作用更为显着。
倪进忠,熊克仁,龚鑫[10](2008)在《眼镜蛇毒对大鼠延髓c-fos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大鼠延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比较c-fos阳性细胞在眼镜蛇毒组、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延髓中的表达。结果眼镜蛇毒组大鼠延髓外侧网状核c-fos阳性细胞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眼镜蛇毒对大鼠延髓c-fos表达有上调作用。
二、C-fos基因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在脊髓背角减弱痛行为反应和抑制fos蛋白及强啡肽A的表达 :大鼠福尔马林实验(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fos基因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在脊髓背角减弱痛行为反应和抑制fos蛋白及强啡肽A的表达 :大鼠福尔马林实验(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电针镇痛的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电针躯体镇痛的中枢分子机制 |
3 电针内脏镇痛的研究进展 |
3.1 内脏超敏的研究进展 |
3.2 JAK/STAT信号路通与内脏超敏 |
3.3 内脏超敏的治疗 |
3.4 电针缓解内脏超敏 |
4 电针耐受的研究进展 |
4.1 电针耐受 |
4.2 电针耐受的中枢机制 |
4.3 参与电针耐受的中枢神经递质/调质 |
4.4 胸腺素β4 与神经保护 |
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TNBS诱导内脏痛觉超敏模型的建立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5 回肠炎手术 |
2.6 结直肠扩张引起的内脏运动反应 |
2.7 症状和疾病活动指数 |
2.8 样品采集 |
2.9 盲肠炎的评估 |
2.10 组织匀浆的制备 |
2.11 ELISA检测盲肠组织中MPO和细胞因子水平 |
2.12 背根神经节中CG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1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症状观察及疾病活动度指标 |
3.2 回肠组织大体病变评分 |
3.3 回肠组织微观病变评分 |
3.4 背根神经节中CGRP的表达水平 |
3.5 回肠组织MPO及细胞因子含量 |
3.6 结直肠扩张引起的内脏运动反应 |
3.7 内脏运动反应与CGRP水平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疼痛下行调制系统中JAK2/STAT3 信号通路在电针缓解山羊回肠炎性痛觉超敏中的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2.4 试验动物与分组 |
2.5 回肠炎手术 |
2.6 回肠炎的评估 |
2.7 组织匀浆的制备 |
2.8 ELISA检测盲肠组织中MPO水平 |
2.9 电针 |
2.10 结直肠扩张测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13 免疫印迹 |
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 结果及分析 |
3.1 山羊回肠炎症 |
3.2 电针对山羊内脏运动反应的影响 |
3.3 电针治疗对山羊疼痛行为反应的影响 |
3.4 电针对山羊脑和脊髓中JAK2/STAT3 信号通路免疫反应的影响 |
3.5 电针对山羊脊髓中JAK2/STAT3 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胸腺素β4参与大鼠慢性电针耐受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试剂 |
2.3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4 siRNA剂量与作用时间摸索 |
2.5 侧脑室注射 |
2.6 电针 |
2.7 甩尾潜伏期测量 |
2.8 样本采集 |
2.9 免疫印迹 |
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反复电针对Tβ4 表达和TFL变化率的影响 |
3.2 Tβ4 抗体对电针引起的大鼠TFL变化率的影响 |
3.3 siRNA剂量与作用时间摸索 |
3.4 Tβ4 siRNA对电针引起的大鼠TFL变化率的影响 |
3.5 Tβ4 siRNA对大鼠脑区阿片肽和抗阿片肽及其相关受体蛋白水平的影响 |
3.6 Tβ4 siRNA对大鼠脑区阿片肽类和抗阿片肽类以及相关受体mRNAs的影响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介 |
致谢 |
(2)阿片/神经肽FF受体的多靶点分子DN-9:外周镇痛活性及其阿片样副作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阿片系统的研究进展 |
1.1.1 阿片受体 |
1.1.2 内源性阿片肽 |
1.1.3 阿片系统的药理学特性 |
1.2 NPFF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NPFF系统的发现 |
1.2.2 NPFF的受体与配体 |
1.2.3 NPFF相关肽的生物活性 |
1.3 多靶点多肽的研究进展 |
1.3.1 阿片类多靶点分子的研究进展 |
1.3.2 阿片与NPFF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 |
1.3.3 阿片与神经肽FF受体的多靶点分子的研究进展 |
1.4 立论依据 |
1.4.1 阿片受体激动剂的外周镇痛研究进展 |
1.4.2 本论文的课题设计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动物 |
2.2 方法 |
2.2.1 多肽的合成与纯化 |
2.2.2 代谢稳定性 |
2.2.3 侧脑室埋管 |
2.2.4光热甩尾实验 |
2.2.5 小鼠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痛模型 |
2.2.6 小鼠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炎症痛模型 |
2.2.7 小鼠CCI诱导的神经痛模型 |
2.2.8 丙酮诱导的冷痛 |
2.2.9 免疫组化 |
2.2.10 小鼠转棒实验 |
2.2.11 小鼠条件位置偏爱实验 |
2.2.12 纳洛酮诱导的戒断实验 |
2.2.13 小鼠开放场实验 |
2.2.14 小鼠胃肠运动实验 |
2.2.15 统计 |
第三章 结果 |
3.1 DN-9 在不同痛模型上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1 DN-9 在光热甩尾模型中的镇痛研究 |
3.1.2 DN-9 在小鼠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痛模型中的镇痛研究 |
3.1.3 DN-9 在小鼠CCI诱导的神经痛模型中的镇痛研究 |
3.1.4 DN-9 在小鼠丙酮诱导的冷诱发痛模型中的镇痛研究 |
3.1.5 DN-9 对运动协调性的影响 |
3.2 DN-9 的镇痛耐受副作用评价 |
3.2.1 DN-9 在小鼠光热甩尾中的镇痛耐受研究 |
3.2.2 DN-9 在小鼠CFA诱导的炎症痛模型中的镇痛耐受研究 |
3.2.3 DN-9 在小鼠CCI诱导的神经痛模型中的镇痛耐受研究 |
3.2.4 皮下反复注射DN-9 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
3.3 DN-9 的成瘾副作用评价 |
3.4 DN-9 的便秘副作用评价 |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 |
4.1 DN-9 在不同痛模型上的外周镇痛研究 |
4.2 DN-9 的镇痛耐受副作用 |
4.3 DN-9 的成瘾副作用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 缩略表 |
附录Ⅱ 化合物质谱图 |
(3)中药止痛贴镇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非甾类消炎药(NSAIDs) |
2.阿片类镇痛药 |
3.镇痛辅助药物 |
参考文献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大鼠MrgC受体调制CFA炎性痛的阿片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1. 疼痛概述 |
2. 炎性痛 |
3. 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Mrgs) |
4. 内源性阿片肽 |
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立题意义 |
第一章 CFA炎性大鼠DRG中MrgC mRNA的表达变化 |
1.1 前言 |
1.2 实验材料 |
1.2.1 实验动物 |
1.2.2 实验仪器 |
1.2.3 主要实验试剂 |
1.2.4 主要试剂及药品配制 |
1.3 实验方法 |
1.3.1 动物饲养及基础训练 |
1.3.2 实验分组及行为学测试 |
1.3.3 样本采集 |
1.3.4 动物组织总RNA提取及相关检测 |
1.3.5 逆转录反应(cDNA第一链合成反应) |
1.3.6 RT-PCR技术检测CFA致炎对大鼠DRG中MrgC mRNA表达的影响 |
1.3.7 统计分析方法 |
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1.4.1 足底注射CFA对正常大鼠伤害性热刺激缩脚潜伏期的影响 |
1.4.2 RNA完整性检测结果 |
1.4.3 RNA纯度及浓度检测结果 |
1.4.4 引物特异性分析 |
1.4.5 标准曲线分析 |
1.4.6 CFA致炎对大鼠DRG中MrgC mRNA表达的影响 |
1.5 讨论和分析 |
1.5.1 Real Time PCR技术和相对定量分析方法 |
1.5.2 RNA完整性及浓度纯度检测 |
1.5.3 CFA致炎促使大鼠DRG中MrgC mRNA表达上调 |
第二章 鞘内注射BAM8-22对CFA炎性大鼠μ-阿片受体mRNA和阿黑皮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主要实验试剂 |
2.2.4 主要试剂及药品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鞘内置管及术后饲养 |
2.3.2 实验分组及行为学实验 |
2.3.3 样本采集 |
2.3.4 动物组织总RNA提取及相关检测 |
2.3.5 逆转录反应(cDNA第一链合成反应) |
2.3.6 RT-PCR技术检测鞘内注射BAM8-22对炎性痛大鼠μ-阿片受体和阿黑皮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 |
2.3.7 统计分析方法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RNA完整性检测结果 |
2.4.2 RNA纯度及浓度的检测结果 |
2.4.3 引物特异性分析 |
2.4.4 标准曲线分析 |
2.4.5 鞘内注射BAM8-22对CFA炎性大鼠DRG和脊髓背角内μ-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
2.4.6 鞘内注射BAM8-22对CFA炎性大鼠DRG和脊髓背角内POMC mRNA表达的影响 |
2.5 讨论和分析 |
2.5.1 鞘内注射BAM8-22诱导CFA模型大鼠DRG和脊髓背角的μ-阿片受体mRNA表达上调 |
2.5.2 鞘内注射BAM8-22诱导CFA模型大鼠DRG和脊髓背角的POMC mRNA表达上调 |
第三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激活MrgC受体对吗啡镇痛效力的双向调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阿片受体 |
1. 阿片受体的发现 |
2. 阿片受体分型 |
3. 阿片受体的克隆 |
4. 阿片受体的分布 |
5. 阿片受体的功能 |
第二节 μ受体和吗啡耐受 |
1 吗啡耐受的形成机制 |
2 μ受体的内吞 |
第三节 Mrg受体 |
1 Mrg受体的发现 |
2 Mrg受体家族的分布 |
3 MrgC受体的功能 |
4 Mrg受体的内吞 |
第一章 与MrgC受体相关的信号通路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引论 |
第二节 药品和方法 |
1 药品和仪器 |
2 实验动物 |
3 动物分组 |
4 实验方法 |
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1 PTX预处理对鞘内注射BAM8-22动物甩尾潜伏期的影响 |
2 U7312 2 预处理对鞘内注射BAM8-2 2 动物甩尾潜伏期的影响 |
3 U73 122抑制长期鞘内注射BAM8-22导致的吗啡耐受样反应 |
第四节 结果讨论 |
第二章 MrgC受体的激动剂对吗啡效力的双向作用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引论 |
第二节 药品和方法 |
1 药品和仪器 |
2 实验动物 |
3 动物分组 |
4 实验方法 |
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1 BAM8-22急性注射对吗啡的作用时效及作用强度的影响 |
2 BAM8-2 2 的急、慢性处理对吗啡镇痛效力的作用 |
3 MrgC和μ阿片受体在背根神经节中的共表达 |
第四节 结果讨论 |
第三章 阻断MrgC受体对吗啡耐受的作用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引论 |
第二节 药品和方法 |
1 药品和仪器 |
2 实验动物 |
3 动物分组 |
4 实验方法 |
5 数据处理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1. 鞘内注射MrgC抗体对慢性应用吗啡的影响 |
2. 吗啡耐受后MrgC表达的变化 |
3. 应用MrgC的siRNA干扰离体DRG的MrgC受体mRNA |
4. MrgC受体的在体干扰 |
5. MrgC受体RNA干扰对吗啡耐受的影响 |
6. 在体对MrgC进行RNA干扰对长期注射吗啡造成的痛觉过敏的影响 |
7. 鞘内注射BAM22抗体对慢性应用吗啡的影响 |
第四节 结果讨论 |
第四章 鞘内注射BAM22抑制神经病理性痛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引论 |
第二节 药品和方法 |
1 药品和仪器 |
2 实验动物 |
3 动物分组 |
4 实验方法 |
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1 BAM22对神经病理性痛的抑制作用 |
2 鞘内注射BAM2 2 对神经病理性痛动物脊髓背角白介素1-β含量的影响 |
3 脊神经结扎对L5 DRG中IB4及BAM22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影响 |
4 脊神经结扎对L4 、L6 DRG中IB4 及BAM22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影响 |
5 MrgC和nNOS在背根神经节中的共表达 |
第四节 结果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NSR)对疼痛感觉和吗啡耐受的调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疼痛概述 |
2 与疼痛有关的主要受体及配体 |
3 阿片类药物耐受机制的研究 |
4 常用炎症性痛实验模型 |
5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章 SNSR在正常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对痛觉信息传递的影响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第2章 激活SNSR受体增强吗啡的抗伤害作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激活SNSR受体翻转吗啡耐受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激活SNSR受体延缓吗啡耐受的实验观察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SNSR受体对CFA炎性痛的调制作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第6章 体外激活SNSR受体对炎性介质引起的CGRP和nNOS表达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高乌甲素对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介导的痛觉传递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LA 对ATP 致痛模型大鼠痛行为学及背根节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第二部分 LA 对背根节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
引言 |
第一节 LA 对CCI 模型大鼠痛行为学和背根节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第二节 LA 对CCI 模型大鼠背根节神经元ATP 激活电流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第三节 鞘内注射P2X_3受体寡聚核苷酸后,LA 对CCI 模型大鼠痛行为学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第三部分 LA 对大鼠背根节神经元ATP 激活电流和ATP 诱发放电的影响机制 |
引言 |
第一节 LA 对大鼠背根节神经元ATP 激活电流的影响机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第二节 LA 对大鼠背根节神经元ATP 诱发放电的影响机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高乌甲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8)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2X3受体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神经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2X3受体表达变化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小结 |
讨论 |
第二部分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P2X3受体对疼痛的抑制作用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小结 |
讨论 |
第三部分 “足三里”穴位电针促进P2X3受体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的表达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第四部分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P2X3受体促进电针介导的内源性镇痛作用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疼痛相关的离子通道受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10)眼镜蛇毒对大鼠延髓c-fos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蛇毒 |
1.2 动物及实验分组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C-fos基因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在脊髓背角减弱痛行为反应和抑制fos蛋白及强啡肽A的表达 :大鼠福尔马林实验(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JAK2/STAT3和胸腺素β4分别在电针内脏镇痛与耐受中的作用研究[D]. 万娟.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2]阿片/神经肽FF受体的多靶点分子DN-9:外周镇痛活性及其阿片样副作用评价[D]. 石学睿. 兰州大学, 2019(08)
- [3]中药止痛贴镇痛机制研究[D]. 姜涌.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6)
- [4]大鼠MrgC受体调制CFA炎性痛的阿片机制[D]. 霍玉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8)
- [5]激活MrgC受体对吗啡镇痛效力的双向调制[D]. 陈霆隽.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6]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NSR)对疼痛感觉和吗啡耐受的调制[D]. 江剑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7]高乌甲素对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介导的痛觉传递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 欧珊. 第三军医大学, 2011(12)
- [8]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2X3受体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D]. 肖智. 第三军医大学, 2010(12)
- [9]c-fos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对大鼠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J]. 殷俊茹,汪伟,孙绪德,武胜昔,柴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8(04)
- [10]眼镜蛇毒对大鼠延髓c-fos表达的影响[J]. 倪进忠,熊克仁,龚鑫. 蛇志,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