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扩大内需政策逆效现象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21)在《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存在显着缺陷。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均侧重于对利率和汇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往往忽视了银行信贷因素对实体经济发展及经济波动的影响。党的十九大要求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增长。一方面尽力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此背景,本文在推导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微观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总量调控、结构优化、价格传导、风险累积四个维度展开实证分析,最后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微观视角探究了信贷供给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发现信贷供给增加能够短期内带动投资水平迅速上升并促进资本存量的长期积累,信贷供给对投资存在扩张性影响,但会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使得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在长期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应用基于GAS过程的时变转移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回归(MS-GAS-TVTP)模型对我国信贷供给波动和产出波动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时变转移分析发现,在经济衰退初期,信贷供给波动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特征,经济环境恶化会在短期内导致信贷紧缩,但随着信贷扩张政策的逐步实施,信贷供给对产出的引导效应逐渐显现。基于时变协整模型对信贷供给与产出的动态联动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之间同向动态联动,信贷扩张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增长,信贷收缩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衰退程度,信贷供给对产出的时变影响系数在长期基本趋于稳定,二者趋于长期均衡。其次,考虑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对宏观经济可能存在非对称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从产出增长和物价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展开探究。研究发现,在经济衰退期,可以通过扩张信贷的方式增强企业投资积极性、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平稳增长;在经济扩张期,信贷扩张对产出的带动效果会随着产出总量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减弱,并加剧通货膨胀;信贷收缩虽然能够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但无法完全抵消信贷扩张带来的通胀风险,并且会对经济增速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期限结构视角应用SV-TVP-FAVAR模型探究了推动我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水平上升的信贷供给根源。研究发现,我国中长期信贷供给增加虽然能够显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同时对通货膨胀也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非金融企业中长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未能占据优势;相较于中长期信贷,我国短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具优势,我国短期住户消费信贷供给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逐渐减弱的负向影响,并且不会引起强烈的通货膨胀效应,证实了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的可行路径之一。随后,本文进一步基于价格传导视角运用贝叶斯估计的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BVAR)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状态下信贷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并探讨不同时期我国信贷价格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在经济衰退期,信贷价格下调能够引导第二、三产业投资和消费增加,进而从需求侧驱动经济增长,信贷价格政策的传导渠道基本畅通,政策基本有效。在经济扩张期,我国利率市场化尚不完全且居民储蓄率水平相对较高,存在“金融抑制”和“消费抑制”双重抑制现象,因此我国信贷价格下调仅能通过促进第三产业投资的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第二产业投资和消费的传导渠道均存在梗阻,极大地降低了信贷价格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接下来,本文进一步基于风险累积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分析了信贷风险累积对我国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信贷风险累积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均呈现出抑制效应,但影响强度随经济下行程度加深逐渐增强,并且信贷风险累积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信贷供给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在不同信贷风险累积程度下表现出显着的异质性。当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的经济目标时,信贷风险累积水平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不能为了追求低不良水平过分惜贷,也不能为了投资扩张过度放贷。当以“稳定物价、促进货币流通”和“金融稳定”为主要目标时,应全力避免过度放贷和过度负债,同时加强贷款发放前后的审慎监管,尽量减少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和代际遗忘,尽可能降低银行资产中的不良资产规模,并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流程。最后,本文基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为更好地完善“双支柱”框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经济下行期,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显着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效果,但会形成通货膨胀问题,因此,需要在“促增长”和“稳通胀”目标中进行取舍。在经济平稳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但信贷监管政策的动态调整不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显着影响,二者可以各自调控,能够同时实现“稳增长、稳通胀、稳金融”三大目标。在经济过热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政策冲突”,二者难以在动态调控中同时实现“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果,两政策配合能够同时实现“稳金融、降通胀”的目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增长”,是经济过热期最优的政策协调模式。除此之外,货币政策在金融稳定目标的调控上不具优势,维持金融市场稳定还是应以信贷监管政策为主。
戚玉莹[2](2021)在《中国金融发展对宏观经济韧性的影响》文中认为
董姝含[3](2021)在《基于新冠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税收政策研究》文中提出
路遥[4](2021)在《推动辽宁省经济动能转换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指出
董文宇[5](2021)在《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的结构演变和转型升级,既是市场机制下企业竞争行为的客观结果,也是产业政策引导和外生冲击影响的具体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中国经济学界提出的长期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科学把握市场的传导路径、机制和效应,准确判断外生冲击可能给各个产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合理预期政策的市场效应,进而为产业升级乃至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精准施策。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研究制造业升级的市场机制和传导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比较严重的需求冲击和产业链破坏,需求冲击时期,如何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较好结合的基础上,保障制造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阶段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就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展开研究,从微观企业投融资行为角度,揭示需求冲击时期制造业升级的微观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期望为当前日益复杂国内外环境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制造强国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现实依据和保障。本文立足于微观企业视角,结合当前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状况,采用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上市公司数据,对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的制造业升级效应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分别从企业投融资行为选择与制造业升级的关联,以及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选择的变化两个维度,梳理了需求冲击下制造业升级的微观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的理论预期;其次,以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提出使用微观企业数据刻画需求冲击的合理方法,分析了需求冲击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描绘了新时期需求冲击下制造业升级的动态特征;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创新投资选择行为视角出发,探究了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并检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效应差异;结合企业创新投资选择行为规律,从融资模式选择视角出发,研究了需求冲击下企业融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并探索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异质性;将经济刺激政策引入制造业升级微观传导机制的分析框架,结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对需求冲击下,经济刺激政策的制造业升级效应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相关结论如下:第一,结合数理推导和逻辑推演方式,分析了需求冲击作用于微观企业投融资行为,进而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提出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的理论预期。首先,分别从微观企业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角度,分析了企业投融资行为选择与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关联,发现制造业企业可通过研发创新和提升资本劳动比两种创新投资路径实现产业升级,债权融资增加会抑制制造业升级,而股权融资增加会促进制造业升级。其次,分别从需求冲击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作用,以及需求冲击下政策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作用两个角度,梳理了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选择的变化机理,发现需求增加会促进企业提升投融资水平,但是不同条件下需求变化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能够通过补贴和税收渠道促进投资水平的提升,货币政策则通过利率和信贷配给渠道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最后,从企业投资的制造业升级效应、企业融资的制造业升级效应以及经济刺激政策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三个角度,给出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理论预期,通过构建产品创新行为选择模型,提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需求增加才能够提升企业投资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的理论预期;通过将需求冲击引入融资模式选择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框架,提出负向需求冲击会增强债权融资对制造业升级的抑制作用,会加强股权融资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的理论预期;结合负向需求冲击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企业创新投资和融资的作用机制,提出负向需求冲击时期,经济刺激政策对制造业非国有企业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可能强于国有企业的理论预期。第二,基于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规律以及制造业升级的动态特征。首先,明确使用营业收入增长率水平作为需求冲击的观测指标,并且发现使用上市公司数据的需求冲击测度方法,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行业和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其次,实证检验了需求冲击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发现需求冲击对企业投融资行为存在显着的促进作用;正向需求冲击时期,需求增加对投资和债权融资水平的积极作用更大;负向冲击时期需求水平的增加会抑制股权融资的上升;正向需求冲击时期,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和股权融资对需求的变化更敏感;负向需求冲击时期,信贷资源配置扭曲现象在更为明显,需求下滑时国有企业却能获得更多债权融资。最后,将研发支出和资本劳动比作为制造业升级过程的观测指标,将劳动生产率水平作为制造业升级结果的观测指标,进一步分析了需求冲击下制造业升级的动态演变特征,发现负向需求冲击能促进资本劳动比的提升,但对研发创新和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强的抑制作用;相同冲击水平下,非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研发支出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而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资本劳动比。第三,以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资选择行为为视角,基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投资与资本劳动比、投资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门限效应模型,分析了不同需求冲击状态下,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选择以及企业投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企业投资行为会促进资本劳动比水平的提升;当正向需求冲击程度逐渐加大时,企业投资水平对资本劳动比变化值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与正向需求冲击相比,负向需求冲击更容易提升企业的创新投资水平。总体上企业投资行为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当正向需求冲击程度逐渐加大时,企业投资水平对生产率提升的正向影响先增强后又逐渐减弱;适度的正向需求冲击更有益于提升企业投资的制造业升级效果;区分所有制时,当需求冲击在一定区间内时,国有企业投资更有益于资本劳动比和生产率的提升,需求冲击超出一定限度时,非国有企业投资的制造业升级效应更占优势;不同所有制企业投资行为对资本劳动比变化影响的需求冲击门限值存在差异,国有企业投资的制造业升级效应随正向需求冲击程度的加深而减弱,而非国有企业投资的制造业升级效应随正向需求冲击程度的加深呈现倒U型特征。第四,将需求冲击引入融资行为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基于包含交互项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logit模型,研究了不同需求冲击下,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负向需求冲击对融资规模存在抑制作用,并且债权融资下滑非常显着,而股权融资下降比较缓慢;总体上债权融资对制造业升级表现出抑制作用,而股权融资对制造业升级则呈现积极影响;与正向需求冲击相比,负向冲击下债权融资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更严重的消极影响,但股权融资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更突出的促进作用;区分所有制后发现,负向需求冲击下国有企业具有债权融资优势,但由于资本深化速度过快,反而难以通过债权融资促进制造业升级;债权融资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支出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负向需求冲击下非国有企业更易通过股权融资提升研发支出水平,进而促进制造业升级。第五,为探究需求冲击下经济政策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及其机理,将“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引入制造业升级及企业投融资行为传导机制分析框架,通过构建经济刺激政策对制造业升级过程和结果影响的双重差分模型,发现国有企业属性会抑制资本劳动比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与经济刺激政策实施前相比,经济刺激政策施行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资本劳动比和劳动生产率差异显着扩大,表明经济刺激政策并未有效促进国有制造业企业的产业升级。通过构建经济刺激政策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双重差分模型,进一步检验了经济刺激政策对制造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发现与经济刺激政策实施前相比,经济刺激政策施行期和后经济刺激期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投资规模差异显着扩大,并且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更多金融资源通过债权融资形式流向国有企业,但能够促使非国有企业在股票市场进行更多融资,因而推动了不同所有制企业产业升级特征的持续分化。
王国志[6](2021)在《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新征程中,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波动性加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因此科学研判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于提升宏观调控有效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现状测度——实证研究——理论拓展”的总体研究框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理论梳理、指数测算、动态计量实证研究、DSGE理论模拟等方法对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勾稽关系的规律性特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梳理了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及其度量,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机制、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机制以及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理论,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可以将经济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界定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发生事件的无法预测性,衡量经济不确定性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运用现有的经济变量作为代理变量、运用专业人士对未来经济预测的分歧程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合成指数法、运用大数据爬虫抓取报纸关键词方法、运用高维宏观数据提取共同因子的方法等5种方法,其中后两种方法被广泛使用。理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投资期权机制、预防储蓄机制、金融摩擦机制、信息传递机制、长期投资机制、H-A传导机制等6个方面,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显着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理论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理论也存在显着差异,催生了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其次,本文测度了我国经济周期指数,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走高的时点大多与特定的经济政治事件相关联,1996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国一共经历了3轮完整的经济周期,第四轮经济周期尚未结束。时变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在经济周期交替变化的时点,经济周期对经济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具有较为显着的负向动态条件相关性,在经济紧缩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剧烈,而在经济扩张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平稳。动态溢出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显着的时变动态溢出效应,且经济周期波动加大了经济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同样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第三,本文构建了MS-AR模型将我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划分为三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LT-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程度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的反应及其调控效果,得出如下结论:(1)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正向时变冲击效应,但在经济不确定性的低、中、高区制下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政策在调控产出缺口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当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中高区制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的效果比较明显。(3)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调控效果较好,在中、高区制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存在局限性,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效果更优。第四,本文构建TH-SVAR和SEI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基于TH-SVAR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相同经济周期阶段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效应具有对称性,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调控效果呈现出非对称特征。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期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收缩期。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效果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效果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经济收缩期两种政策工具对产出与通胀的调控效果相对复杂。基于SEI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和非对称特征。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更为有效,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更为有效。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的调控效应更加符合政策预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在经济收缩期优于经济扩张期。最后,本文构建了包含预期因素和异质冲击的DSGE模型探讨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得出如下结论:(1)当模型中引入政策预期因素后可以与数据实现较好的拟合,且预期冲击形式的有效识别使得工具变量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反应程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通胀对利率工具调控较为敏感,数量工具调控对产出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然而数量冲击下产出易出现逆向波动降低调控有效性。当对预期冲击和非预期冲击进行识别后,工具变量的预期冲击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影响作用均有所增加,且目标变量收敛周期均有所缩短。(3)影响产出和通胀波动的占优冲击来源分别为数量政策和利率政策,对冲击来源结构的有效分解可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及货币政策调控实践,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准确识别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稳定经济政策预期,以政策确定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2)优化货币政策量价配合机制,强化政策工具间的组合协调。(3)加强对微观主体的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孙焓炜[7](2012)在《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也无法在危机中独善其身,为抵御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带来的动荡,政府重启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实施的侧重于扩大财政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此轮积极财政政策以“减税”和“增支”为主要内容,在这种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国民经济触底回升,初显成效,但是通货膨胀风险也开始浮现。回顾中国经济始于2003年的上升期以及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逆转,许多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由此浮出。为何中国本轮通货膨胀始终是“结构性上涨”?为何在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后,CPI骤然加速上升?有研究认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超发,但是货币超发仅仅是通货膨胀的表征,本文将从积极财政政策的角度探究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层次原因。Friedman曾说过通货膨胀是一种危险时会致命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理,会毁掉整个社会的疾病。通货膨胀也是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从政策制度上根本解决的问题。但是首先要解决的是问题是何为通货膨胀?判定标准是什么?对于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和治理的策略,货币主义者与财政主义者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而财政主义者则认为财政政策性质的决定了通货膨胀是否是一种货币现象,他们认为当政府采取非李嘉图财政政策时,通货膨胀是一种财政现象。新古典综合理论认为在经济“萧条”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没有风险。只有当经济中的“潜在产出”发挥出来之后,才存在诱发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对通货膨胀的判断将成为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Woodford(2001)认为非李嘉图财政政策对于治理通货膨胀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如果政府采取非李嘉图性财政政策,则不能搭配积极的货币政策,而应该选择被动型的货币政策。第二层含义是积极货币政策搭配局部李嘉图财政政策,放弃被动型货币政策与非李嘉图财政政策组合。第三层含义是将第二层含义进行完善,将始终位于通货膨胀目标附近的局部唯一解变成全局唯一解。具体的制度安排是:当通货膨胀水平很高时,央行将迅速提高利率,排除通货膨胀的螺旋性上涨风险;当通货膨胀水平较低时,政府将履行赤字政策,排除通货紧缩危险。所以我们提出第二个问题:回顾2008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2008年至2010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至今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政策组合符合非李嘉图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组合吗?如果不符合,可能的后果怎样?若经济中潜在产出接近实际产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导致通货膨胀风险的产生,但“潜在产出”并不是一个常量,实证方法求出来的只不过是描述已经发生的“潜在产出”,并不能反映未来方向上的“潜在产出”。任何一项社会制度的变更、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可能改变“潜在产出”。这便是我们提出第三个问题:中国的潜在产出是否发挥?赤字财政政策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当前情势下,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动荡,可能通过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等众多渠道影响中国经济。而在国内,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会慢慢显现。因此,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如何通过“增支”、“减税”对收入支出结构的安排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这也是我们提出的第四个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回答,为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的研究提供一个既具备理论基础又包含实证基础的坚实框架,并得出以下结论。(1)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中国通货膨胀的类型归结为适应性通货膨胀,现期通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前期通胀的滞后影响,尤其在其与产出缺口的关系上表现出了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中国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中,第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通货膨胀,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社会总需求逐渐超出社会总供给,存在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风险。而第二轮积极财政政策是在国内通货膨胀存在的情况下实施的,使用不当将会加大通货膨胀风险。本文通过价格水平决定的财务理论(FTLP)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的传导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财政政策是否引起通货膨胀现象更多的还是应该取决于其政策的选择,如果政策是非李嘉图式财政政策,那么通货膨胀现象将是一种财政现象。对中国现阶段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短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李嘉图等价不成立,且不会对经济产生明显挤出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长期实施,会造成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滞后2期时最为突出。(3)中国的潜在产出和实际产出存在波动性,但其波动性并不是很大,不存在实际产出长期大于或者小于潜在产出的状况,而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变化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因果关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产出缺口再次由负缺口向产出正缺口转变,由于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变化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因此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将会加大。(4)本文通过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财政赤字规模以及财政支出规模与通货膨胀有着正相关关系,而税收则与通货有着负相关关系。当财政赤字规模或减税额度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发生。
欧江波[8](2012)在《城市房地产调控的理论与模拟实证研究 ——以广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和基础性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房价过高、投资过热和结构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房地产市场房价无序暴涨、投机炒作、信息不对称、违规操作、市场监控不力和法规建设滞后所引发的房地产泡沫对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都产生重要影响,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无法解决,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调控政策。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经验并不多,房地产调控方面的理论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因此,研究政府如何规范和调控房地产市场,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以我国城市房地产调控为研究核心,以国内外房地产调控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房地产调控政策理论与实践,探究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特点,并对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为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制定、优化和评价提供参考。本文从三个层次展开研究:第一,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体系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作用机理,提出并分析了我国城市房地产调控所特有的“政策失效”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城市房地产调控的总体思路和政策体系;第二,分别从宏观调控、政府管制、住房保障和政府完善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金融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行政政策、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等政策措施对城市房地产调控的作用,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第三,引入历史对比分析和系统仿真方法,以广州市为研究范本,总结了我国房地产调控历程、特征,实证分析了房地产政策调控绩效,得到了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的结论。本文在以下三点可能有一定的创新:第一,指出并分析了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所特有的“政策失效”问题。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不仅存在成熟市场所固有的“市场失灵”问题,而且还存在由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土地管制制度等原因所引致的“政策失效”问题,包括“需求放大”效应和“供给受限”效应。因此,我国城市房地产调控不仅要坚持运用成熟市场所惯常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的、间接的手段,抑制“市场失灵”问题,而且要辅以土地和行政政策等微观的、直接的手段,抑制“政策失效”问题,如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利分工和分配关系、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畅通居民投资渠道、阶段性抑制市场需求等措施。第二,建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我国城市房地产调控中的博弈模型。我国房地产调控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同的利益诉求,根源在于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在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的原则下,始终有消极应对中央政府调控政策的冲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消极对待中央政府的调控措施符合其利益要求,进而提出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必须调节地方政府行为,才能达到调控的目标。第三,构建了房地产市场系统仿真模型,来模拟实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模拟实证表明,按照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房地产调控政策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非常敏感的政策,包括限贷政策、限购政策,这些政策调整后,房地产价格会有较大幅度的调整;第二类是比较敏感政策,包括公开出让住宅用地政策、购房贷款利率政策,这类政策调整后,房地产价格会有较大幅度的调整;第三类政策是低敏感政策,包括常住人口增长率政策、购房税费政策、开发税费政策、出售型保障房供给政策和开发贷款利率政策等,这类政策调整对房地产价格影响较小。
李俊德[9](2014)在《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研究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均是国民经济最活跃的主体,不仅其户数占全体企业户数均逾九成五,且提供约三分之二就业岗位机会,且孵育未来大企业、促进经济成长、增进社会安定与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对经济社会稳定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金融界、及企业界进行广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生产模式更加灵活,在促进就业、打破垄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稳定与刺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重新审视,经济实践推动了理论的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理论逐步形成。尽管中小企业发展理论日臻完善,近几年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商业银行也努力尝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越发明显,「融资难」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之道在于营造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亦即进行金融制度的创新,即建立金融制度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完整金融制度。另中小企业之所以融资困难之最重要原因在于其经营体质薄弱,面对外在环境恶化之抵抗力相对较差,金融机构即认为中小企业是贷款风险较大的一群。因此须进行扎根建设—强化中小企业健全体质,着手改造中小企业经营体质,将会改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刻板印象,也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之最佳保证,包括中小企业应不断充实自我提升、完善中小企业经营所需各功能协助之服务机构、建构中小企业辅导服务网络等。因此,如何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建构优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与制度,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之问题是本论文之研究目的。惟本论文内涵精髓贵在实践,尤其在扎根建设—强化中小企业健全体质方面,可选择适当试点落实实践,相信可使我国中小企业有焕然一新的气象。
孙彭军[10](2012)在《中国居民消费不振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在经济迅速增长和社会深刻转型的过程中,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却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居民消费滞后不仅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单一性,也反映出我国居民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必将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因素。本研究致力于从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角度,解释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原因;并从市场化和金融发展这两个方面,探索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居民部门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和财产收入较低——的内在原因;并且提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提升居民消费率的政策方案。本文在仔细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资金流量表的时序数据,并结合恰当的统计、计量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第一,从历史趋势来看,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居民明显偏低。第二,居民消费率会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第三,劳动收入占比、城市化程度、民营化程度对于提升居民消费率存在显着的促进作用,老龄化程度则能够显着降低消费率。第四,居民消费率可以分解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两个方面,两者对于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解释力基本相同;第五,居民“消费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扭曲,而再次分配的影响次之。第六,劳动报酬占比和财产性收入占比的持续下降是导致居民部门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占据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收入税负担的提高和社会保障净福利的下降则构成了再次分配中不利于居民部门的环节。第七,市场化发展,无论是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还是提升劳动力流动性,都能够显着提升劳动收入占比。第八,金融发展,特别是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够显着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致力于提升居民消费率的一整套公共政策方案。第一,从转变政府激励结构、打破国企垄断、推进政治改革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劳动收入占比的市场化发展战略。第二,从发展资本市场、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完善法治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金融发展战略。第三,从完善工资制度和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的角度,提出了改善初次分配的政策建议。第四,从完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的角度,提出了改善再次分配的政策建议。第五,从推进城市化、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完善楼市调控政策的角度提出了其他提升居民消费率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居民消费不振的内在原因,以及中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制度根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扩大内需政策逆效现象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扩大内需政策逆效现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信贷供给总量的经济效应 |
1.2.2 信贷供给结构的经济效应 |
1.2.3 信贷供给价格的经济效应 |
1.2.4 信贷风险累积的经济效应 |
1.2.5 信贷供给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 |
1.3 主要研究目标、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贡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贡献 |
第2章 信贷供给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信贷供求理论 |
2.1.1 宏观信贷供求理论 |
2.1.2 微观信贷供求理论 |
2.2 信贷价格理论 |
2.2.1 可贷资金理论 |
2.2.2 金融抑制理论 |
2.3 信贷风险理论 |
2.3.1 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2.3.2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4 信贷配给与信贷传导理论 |
2.4.1 均衡配给理论 |
2.4.2 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理论 |
2.4.3 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理论 |
第3章 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与产出的动态关联分析 |
3.1 基于DSGE模型我国信贷供给的微观传导机制分析 |
3.1.1 模型设定 |
3.1.2 模型均衡 |
3.1.3 参数校准与模拟分析 |
3.2 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的波动特征及动态关联性分析 |
3.2.1 MS-GAS-TVTP模型与TVP-VECM模型原理 |
3.2.2 我国产出与信贷波动的阶段性变迁识别及时变转移分析 |
3.2.3 动态关联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信贷供给总量与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1 信贷供给总量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4.2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分析 |
4.2.1 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原理 |
4.2.2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 |
4.2.3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产出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2.4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3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3.1 SV-TVP-FAVAR模型原理 |
4.3.2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3 我国信贷供给短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4 我国信贷供给中长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信贷供给价格传导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分析 |
5.1 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
5.1.1 投资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1.2 消费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2 ST-BVAR模型原理 |
5.2.1 ST-BVAR模型设定 |
5.2.2 ST-BVAR模型的非线性检验 |
5.3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价格对经济增长的两阶段传导效应分析 |
5.3.1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与经济周期波动区制识别 |
5.3.2 第一阶段信贷价格对投资与消费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3.3 第二阶段投资与消费对产出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1 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 |
6.2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2.1 理论机制分析 |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2.3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3 不同信贷风险水平下信贷调控宏观经济有效性分析 |
6.3.1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3.2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
7.1 理论背景与影响机制分析 |
7.2 信贷监管的不同强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
7.2.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7.2.2 经济增长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3 物价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4 金融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需求冲击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评述 |
1.2.1 制造业升级的理论阐释 |
1.2.2 企业投融资行为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进展 |
1.2.3 需求冲击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相关研究评述 |
1.2.4 需求冲击下政策对制造业升级作用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的基本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基本结构和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理论阐释 |
2.1 企业投融资行为选择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理论分析 |
2.1.1 企业投资行为与制造业升级 |
2.1.2 企业融资行为与制造业升级 |
2.2 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选择的变化机理 |
2.2.1 需求冲击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作用机理 |
2.2.2 需求冲击下政策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作用机理 |
2.3 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理论预期 |
2.3.1 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资的制造业升级效应 |
2.3.2 需求冲击下企业融资的制造业升级效应 |
2.3.3 需求冲击下经济刺激政策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需求冲击下的企业投融资行为及制造业升级动态特征 |
3.1 需求冲击指标设计 |
3.1.1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需求冲击测度方法 |
3.1.2 微观企业需求冲击与宏观和行业数据的对比分析 |
3.2 需求冲击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分析 |
3.2.1 实证模型设定 |
3.2.2 实证结果分析 |
3.2.3 异质性分析 |
3.3 需求冲击下制造业升级的动态特征 |
3.3.1 制造业升级指标体系的设计 |
3.3.2 需求冲击下制造业升级的描述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资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研究 |
4.1 实证模型构建 |
4.2 数据及相关描述性分析 |
4.2.1 数据说明 |
4.2.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4.3 实证检验结果 |
4.3.1 需求冲击下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计量结果分析 |
4.3.2 需求冲击下投资的生产率效应计量结果分析 |
4.3.3 异质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需求冲击下企业融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研究 |
5.1 实证模型构建 |
5.2 数据及相关描述性分析 |
5.2.1 数据说明 |
5.2.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5.3 实证检验结果 |
5.3.1 需求冲击下企业融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计量结果分析 |
5.3.2 需求冲击下企业融资的生产率效应计量结果分析 |
5.3.3 异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需求冲击下经济刺激政策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研究 |
6.1 实证模型构建 |
6.1.1 政策背景介绍 |
6.1.2 实证模型设定 |
6.1.3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6.2 实证检验结果 |
6.2.1 需求冲击下经济刺激政策影响制造业升级计量结果分析 |
6.2.2 稳健性分析 |
6.2.3 经济刺激政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投融资传导机制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
1.2.2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
1.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与贡献 |
1.4 论文框架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与度量 |
2.2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
2.4 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测度及其协动性 |
3.1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走势分析 |
3.2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测度和走势分析 |
3.2.1 传统经济周期测度方法的总结与利弊评述 |
3.2.2 MS-DFM测度经济周期的原理简述 |
3.2.3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实时测度 |
3.2.4 我国经济周期统计特征与趋势分析 |
3.3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检验 |
3.3.1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 |
3.3.2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相关性检验 |
3.3.3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4.1 不同政策目标和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量价选择的初步探讨 |
4.1.1 不同政策目标下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
4.1.2 经济不确定影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
4.1.3 双重背景下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选择的探讨 |
4.2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阶段划分 |
4.2.1 MS-AR模型 |
4.2.2 经济不确定性区制划分 |
4.3 LT-TVP-VAR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
4.3.1 LT-TVP-VAR模型构建 |
4.3.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4.3.3 参数估计与检验 |
4.4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与调控机制 |
4.4.1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 |
4.4.2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产出调控的实时对比 |
4.4.3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通胀调控的实时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5.1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典型事实 |
5.1.1 经济周期波动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演变 |
5.1.2 经济周期扩张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
5.1.3 经济周期收缩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
5.2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对比 |
5.2.1 TH-SVAR模型介绍 |
5.2.2 数据选取与检验 |
5.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机制检验 |
5.2.4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机制检验 |
5.2.5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有效性对比 |
5.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非对称性检验 |
5.3.1 SEIVAR模型估计原理与脉冲响应函数构建 |
5.3.2 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
5.3.3 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未预期冲击、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
6.2 考虑政策预期因素的DSGE模型构架 |
6.2.1 私人家庭 |
6.2.2 生产厂商 |
6.2.3 政府部门 |
6.2.4 货币当局 |
6.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
6.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6.3.2 参数校准与设定 |
6.3.3 冲击路径识别 |
6.3.4 参数贝叶斯估计 |
6.4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
6.4.1 脉冲响应分析 |
6.4.2 方差分解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定位 |
1.3.2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1.3.3 中国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的相关研究 |
1.3.4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积极财政政策的界定与特征 |
2.1.1 积极财政政策的界定 |
2.1.2 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 |
2.2 通货膨胀风险 |
2.2.1 通货膨胀的涵义与传导机制 |
2.2.2 全球化背景下的通货膨胀 |
2.2.3 中国的通货膨胀 |
2.3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2.3.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2.3.2 税收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应 |
2.3.3 分权体制下政府纵向转移支付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 |
2.3.4 政府债务的通货膨胀效应 |
2.3.5 政府公共服务的通货膨胀效应 |
2.4 小结 |
3 积极财政政策理论框架 |
3.1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框架 |
3.1.1 基本理论框架 |
3.1.2 收入-产出模型中财政政策的作用 |
3.1.3 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作用 |
3.1.4 AS-AD模型中财政政策作用 |
3.2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3.2.1 充分就业时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 |
3.2.2 严重失业时积极财政政策 |
3.2.3 稳定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 |
3.3 中国财政政策的特点 |
3.3.1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演进 |
3.3.2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特征 |
4 基于中国数据的通货膨胀理论分析 |
4.1 通货膨胀理论 |
4.1.1 中国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 |
4.1.2 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
4.2 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估算 |
4.2.1 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涵义与估算思路 |
4.2.2 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三种不同估算方法 |
4.2.3 小结 |
4.3 基于产出缺口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模型 |
4.3.1 基于产出缺口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模型 |
4.3.2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估计 |
4.4 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检验 |
4.4.1 Granger因果检验理论 |
4.4.2 中国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 |
4.5 小结 |
5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 |
5.1 积极财政政策通胀风险的传导机制 |
5.1.1 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引起通货膨胀 |
5.1.2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 |
5.2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检验 |
5.2.1 李嘉图等价定理定义和检验 |
5.2.2 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 |
5.3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检验 |
5.3.1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理论 |
5.3.2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检验 |
5.4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测量 |
5.4.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总体风险 |
5.4.2 总需求视角下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5.5 小结 |
6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通货膨胀风险的实证研究 |
6.1 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 |
6.1.1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 |
6.1.2 财政赤字债务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 |
6.2 财政支出的通货膨胀风险 |
6.3 税收政策及其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
6.4 总供给视角下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
6.5 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调整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2 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调整 |
7.2.1 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7.2.2 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城市房地产调控的理论与模拟实证研究 ——以广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
1.1.2 我国房地产的发展状况和运行特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现有研究及述评 |
2.1 关于房地产调控动因及政府作用的研究 |
2.1.1 合谋、垄断、管制对房地产影响的研究 |
2.1.2 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作用的认识 |
2.1.3 房地产调控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2.1.4 对政府房地产调控措施选择的研究 |
2.2 关于房地产调控具体政策的作用和特征的研究 |
2.2.1 对财政政策的研究 |
2.2.2 对金融政策的研究 |
2.2.3 对土地政策的研究 |
2.3 调控政策研究述评及本文研究思路 |
2.3.1 房地产调控政策研究 |
2.3.2 房地产调控体系和过程研究 |
2.3.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三章 房地产调控的理论和机理 |
3.1 房地产的多重属性和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特征 |
3.1.1 房地产的内涵和分类 |
3.1.2 房地产的基本属性 |
3.1.3 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特征 |
3.2 市场失灵、理性预期与房地产调控 |
3.2.1 市场失灵及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3.2.2 理性预期及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3.2.3 房地产调控理论 |
3.3 政策失效:我国城市房地产调控的特殊现象和原因分析 |
3.3.1 我国城市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失效”现象 |
3.3.2 我国城市房地产“需求放大”效应的原因分析 |
3.3.3 我国城市房地产“供给受限”效应的原因分析 |
3.4 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背景下的城市房地产调控策略取向 |
3.4.1 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背景下的城市房地产调控的总体思路 |
3.4.2 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背景下的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体系 |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调控中的金融与财政政策分析 |
4.1 房地产调控中的金融政策分析 |
4.1.1 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 |
4.1.2 房地产价格与利率关系的协整检验 |
4.1.3 我国金融政策对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及原因分析 |
4.1.4 金融政策参与房地产调控的建议 |
4.2 房地产调控中的财税政策分析 |
4.2.1 房地产税收政策概况 |
4.2.2 我国财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分析 |
4.2.3 基于物业税的房地产税制改革建议 |
第五章 我国房地产调控中的土地与行政政策分析 |
5.1 房地产调控中的土地政策分析 |
5.1.1 我国现行的土地政策 |
5.1.2 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5.1.3 我国土地政策对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分析 |
5.2 房地产调控中的行政政策分析 |
5.2.1 我国行政政策参与房地产调控概况 |
5.2.2 我国行政政策参与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分析 |
5.2.3 对行政政策参与房地产调控的反思 |
第六章 我国房地产调控中的住房保障制度分析 |
6.1 住房保障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
6.1.1 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 |
6.1.2 住房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 |
6.2 住房保障制度对房地产调控的作用分析 |
6.2.1 住房保障制度有助于改变房地产开发和供应格局 |
6.2.2 住房保障制度有助于增加房地产供给、缓解住房压力 |
6.2.3 住房保障制度有助于平抑房地产价格 |
6.3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及问题分析 |
6.3.1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 |
6.3.2 我国目前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6.4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
6.4.1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 |
6.4.2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七章 我国房地产调控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博弈分析 |
7.1 中国房地产市场各利益主体及行为特征 |
7.1.1 中央政府——目标多元化的政策制定者 |
7.1.2 地方政府——职能变异的城市管理者 |
7.1.3 房地产开发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者 |
7.1.4 购房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 |
7.1.5 金融企业——房地产市场中的高收益、高风险者 |
7.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博弈分析 |
7.2.1 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的理论归纳 |
7.2.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对立统一性 |
7.2.3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不完全动态博弈分析 |
7.2.4 博弈结果讨论及反思 |
第八章 我国房地产调控历程、特征和绩效对比分析 |
8.1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及调控历程 |
8.2 2003 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变迁情况 |
8.2.1 2003 年 6 月-2008 年 9 月,持续时间最长的紧缩调控 |
8.2.2 2008 年 10 月-2009 年 12 月,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宽松调控 |
8.2.3 2010 年 1 月至今,突出行政政策的紧缩调控 |
8.3 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本特征 |
8.3.1 调控目标多元化 |
8.3.2 调控手段与调控部门多元化 |
8.3.3 调控政策的作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 |
8.4 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基于广州住宅市场的分析 |
8.4.1 调控政策没有改变广州住宅市场发展的基本态势 |
8.4.2 不同的调控政策对广州住宅市场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
8.4.3 调控政策对一手住宅市场的影响大于对二手住宅市场的影响 |
8.4.4 调控政策对住宅市场成交量的影响大于对成交价的影响 |
8.4.5 调控政策对新开发区域住宅市场的影响大于对成熟区域的影响 |
8.4.6 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九章 房地产调控政策绩效仿真研究——以广州为例 |
9.1 系统仿真的内涵及相关研究情况 |
9.1.1 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
9.1.2 社会科学仿真的作用 |
9.1.3 社会科学仿真的主要方法及其发展过程 |
9.1.4 国内外房地产系统仿真相关研究现状 |
9.2 城市商品住宅市场仿真模型的构建 |
9.2.1 城市商品住宅市场系统总体结构 |
9.2.2 系统模型构建 |
9.3 广州商品住宅市场系统仿真 |
9.3.1 2001 年以来广州十区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 |
9.3.2 模型变量和方程 |
9.3.3 模型运行与检验 |
9.4 政策实验 |
9.4.1 金融政策实验 |
9.4.2 财税政策实验 |
9.4.3 土地政策实验 |
9.4.4 行政政策实验 |
9.4.5 政策组合实验 |
9.4.6 政策实验小结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基本结论 |
10.2 存在不足 |
10.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研究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四节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相关理论之文献探讨 |
第一节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文献评析 |
第三节 建构适合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的必要性 |
第三章 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第一节 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之重要作用与理论分析 |
第二节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之经验 |
第三节 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中小企业政策金融机制架构模式之启示 |
第四章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
第一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之功能 |
第二节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制度 |
第三节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证制度 |
第四节 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制度之经验 |
第五章 落实中小企业辅导体系 |
第一节 台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经营诊断与经营辅导间之关联性 |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辅导体系 |
第四节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辅导机制 |
第五节 提升中小企业负责人素质 |
第六节 防范中小企业财务危机之机制 |
第六章 结论—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 |
第一节 基础建设—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
第二节 扎根建设—强化中小企业健全体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国居民消费不振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国居民消费不振之谜 |
1.1.2 他山之石:解释消费之谜的五大观点 |
1.1.3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6 主要结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消费理论的历史源流 |
2.1.1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2.1.2 从库兹涅茨到杜森贝利 |
2.1.3 欧文·费雪的跨期选择思想 |
2.1.4 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 |
2.1.6 随机游走假说 |
2.1.7 预防性储蓄假说和流动性约束假说 |
2.1.8 对西方消费理论的简要小结 |
2.2 中国居民消费不振问题的相关研究 |
2.2.1 预防性储蓄说 |
2.2.2 流动性约束说 |
2.2.3 收入差距扩大说 |
2.2.4 储蓄目标说 |
2.2.5 国民收入分配扭曲说 |
2.2.6 一些综合性研究 |
2.2.7 对五大类观点的简要小结 |
2.3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相关研究 |
2.3.1 资本产出比 |
2.3.2 技术进步 |
2.3.3 全球化 |
2.3.4 经济发展阶段 |
2.3.5 市场化进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化趋势与国际比较分析 |
3.1 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化趋势分析 |
3.1.1 中国的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与政府消费率 |
3.1.2 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城乡差距 |
3.1.3 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地区差异 |
3.1.4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率变化 |
3.2 居民消费率的国际比较分析 |
3.2.1 与各收入层次国家的比较分析 |
3.2.2 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分析 |
3.2.3 与东南亚国家的比较分析 |
3.2.4 与“金砖四国”的比较分析 |
3.2.5 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居民消费率基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数据与变量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变量构造 |
4.2 居民消费率的基本模型 |
4.2.1 基本模型设定 |
4.2.2 基本模型估计结果 |
4.3 居民消费率的拓展模型(一) |
4.3.1 劳动收入占比的衡量 |
4.3.2 拓展模型(一)的设定与估计结果 |
4.4 居民消费率的拓展模型(二) |
4.4.1 拓展模型(二)的设定与估计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居民消费率与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统计分解研究 |
5.1 前人之不足及本研究的改进思路 |
5.2 方法论与数据来源 |
5.2.1 居民消费率的因子分解 |
5.2.2 因子相对贡献度的计算方法 |
5.2.3 数据来源:资金流量表 |
5.3 中国居民消费率影响因素的因子分解统计分析 |
5.3.1 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对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贡献程度 |
5.3.2 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对居民消费能力的贡献程度 |
5.4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内在原因分析 |
5.4.1 初次分配失衡及其原因 |
5.4.2 再次分配失衡及其原因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市场化提升居民劳动收入占比的实证研究 |
6.1 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占比的重要性与变化趋势 |
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体进程 |
6.3 市场化发展影响劳动收入的经济学机制 |
6.4 市场化提升居民劳动收入的实证分析 |
6.4.1 数据来源 |
6.4.2 变量构造 |
6.4.3 劳动收入占比基本模型及其估计结果 |
6.4.4 劳动收入占比拓展模型之一:城镇居民 |
6.4.5 劳动收入占比拓展模型之二:农村居民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金融发展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实证研究 |
7.1 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性与变化趋势 |
7.2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缺陷 |
7.3 金融发展影响财产性收入的经济学机制 |
7.4 金融发展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实证分析 |
7.4.1 数据来源与变量构造 |
7.4.3 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模型与估计结果 |
7.4.4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模型与估计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促进居民消费率提升的政策方案研究 |
8.1 提升劳动收入占比的市场化发展战略 |
8.1.1 转变政府激励结构,促进要素市场发育 |
8.1.2 打破国有企业垄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8.1.3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8.2 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金融发展战略 |
8.2.1 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增加中小投资者收益 |
8.2.2 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推动财富管理型金融发展 |
8.2.3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促进中国金融发展 |
8.3 改善初次和再次分配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
8.3.1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
8.3.2 完善国有资本收益分配,逐步实现全民共享 |
8.3.3 改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减轻居民部门税负 |
8.3.4 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收入再分配力度 |
8.4 提升居民消费率的其他政策建议 |
8.4.1 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8.4.2 约束政府支出规模,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
8.4.3 完善楼市调控政策,缓解购房压力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
9.1 全文结论 |
9.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于扩大内需政策逆效现象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王薇.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金融发展对宏观经济韧性的影响[D]. 戚玉莹.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基于新冠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税收政策研究[D]. 董姝含.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4]推动辽宁省经济动能转换的财政政策研究[D]. 路遥. 辽宁大学, 2021
- [5]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制造业升级效应研究[D]. 董文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6]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王国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7]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D]. 孙焓炜. 武汉大学, 2012(05)
- [8]城市房地产调控的理论与模拟实证研究 ——以广州为例[D]. 欧江波. 暨南大学, 2012(05)
- [9]建构中小企业优质融资环境研究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之比较[D]. 李俊德.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10]中国居民消费不振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研究[D]. 孙彭军. 复旦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