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coustic design and research on the auditorium of Shanghai Grand Theatre(论文文献综述)
薛求理[1](2022)在《大剧院在上海》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各国各地人口大量涌入上海,房地产和工商百业兴旺。舶来和国(沪)产黑白电影、京剧、沪剧、越剧演出活跃。苏州河从虹口到黄浦,租界的卢湾、静安、徐汇一带建起几十座"戏院",这种戏院可以放电影,也可以上演剧目。如着名的南京大戏院,一九四九年后改称上海音乐厅,以演奏音乐为主。
刘叮当[2](2019)在《流线型剧场观众厅早期侧向反射声研究 ——以青岛凤凰之声大剧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希腊时期祭神的露天剧场诞生以来,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剧场类型百花齐放,从综合性的大剧院到专业型剧场,剧场已经发展成为人们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通过对剧场发展史的回溯,可以看到剧院建筑的发展基本上是围绕着观众厅的发展而演进。每一次文明更替,其观众厅的体型也随之出现了种种的创新,而体型的创新也带来了种种的声学问题,随着声学问题的解决与新体型的出现,有着先天的声学缺陷的体型慢慢淡出历史舞台,而满足声学要求的体型在不断发展逐渐占主流,由此可见体型的先天条件对剧场音质至关重要。在21世纪的今天,计算机技术与参数化设计的协同作用下,非线性设计打破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壁垒,表现自然形态以及未来城市想象的建筑进入了大众的视线,特别是剧场、音乐厅等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公共文化建筑,常常需要通过新颖的造型、成熟的施工工艺展现国家与城市的综合实力。在建筑造型与风格的影响下,室内装饰风格也开始转变,流线型体型逐渐的成为一种剧院建筑内装修风格潮流,然而采用流线造型塑造的观众厅体型,既保证良好的音质环境,又兼顾优美的视觉体验,做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是现阶段观演建筑设计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为此,本文采用系统分析、横向对比、计算机模拟、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建立在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结合计算机仿真建模研究体型带来的声学问题,并且以实际案例加以佐证。论文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1)从剧场发展所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学科背景三个方面出发,对国内外相关剧场声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针对流线型剧场观众厅研究领域的空白与未来的发展前景,并通过解析了早期侧向反射声的现有研究成果及相关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定适合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从剧场的体型的发展演变史出发,归纳总结剧场常用基本体型,将基本体型分为非流线型与流线型两大类,引出观众厅体型与早期侧向反射声关系问题,继而分析体型流线型对早期侧向反射声影响,对比模型法与仿真模拟法的利弊,得出计算机三维声学模拟技术的便捷与优势,其中介绍了声学仿真模拟软件ODEON的操作方法与流程,以及侧向反射声相关声学参数的获取办法,为下一步研究体型与声场关系做准备。(3)分析体型优化设计的作用,借助文献与现场调研照片资料,详细分析流线造型在剧场空间当中的应用,并且从在观众厅中流线造型应用的基本形式以及基本形态变化归纳分析,总结关于流线型观众厅的体型优化特点。(4)对两类体型的观众厅进行三维建模,利用专业声学分析软件ODEON进行观众厅声场模拟,对比了不同体型早期侧向反射声分布的模拟结果,得出矩形观众厅早期侧向反射声分布最佳,然后依次是钟形、马蹄形、六边形,扇形观众厅,马蹄形观众厅平均早期侧向反射声最好,但存在着整体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因此,根据马蹄形平面观众厅早期反射声分布特点,总结流线型剧场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出合适的调整建议。(5)最后,以青岛凤凰之声大剧院为案例,分析其建筑概况与音质设计特点,试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对比体型优化前后的声场情况,分析体型优化前后的早期侧向反射声分布情况以及其他客观声学参数的变化,从中验证流线型设计能够对早期侧向反射声起到明显优化效果,对今后相关研究与设计提供有据可循的借鉴与参考。在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基础上,本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设计策略可为同行设计者与研究人员提供借鉴,为进一步研究流线型剧场声场提供探讨方向。
李依伦[3](2019)在《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剧场折射出了城市的气质,反映出城市社会的精神和内涵。剧场与其所依托的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更与时代特征与城市文化辅车相依。本文的研究按照作用与影响——建构与塑造——运行与保障的结构展开。本文的第一、二章阐述了剧场的分类、作用及其对城市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剧场和城市文化的概念入手,从语言文字学、语言人类学的角度对剧场的起源和分类进行探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文化的概念和内涵。首先从功能和形态的角度,将形态万千、风格各异的中外剧场划分为专业剧场、多功能剧场和剧场集群三种类型,阐述了各自的形态特征。通过词源考辨与剧场史的梳理,本文认为,剧场不只是为演出而建立的物理空间,更应是一种文化空间,其关乎戏剧,亦关乎精神与文化,与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城市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典型案例,揭示了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认为剧场改变了中国的传统的“观剧”习俗,凸显了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引发了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催生了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加快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势头良好,但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在城市精神弘扬不足、景观建设千城一面、城市品牌意识较薄弱等。通过对剧场以及以剧场为中心的文化产品的打造,对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文化、强化精神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通过软硬件建设,使剧场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与“颜值担当”,同时亦能在彰显城市的内涵、气质和魅力方面发挥特殊作用。本文首先以“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从原则、路径、策略诸方面探究剧场应对城市文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第三章从意象化的角度论证剧场空间的文化认同,以及基于CIS理论如何对剧场人文识别的构建提出建议。第四章则从城市人文历史、城市精神文化环境入手,对于剧场演出参与城市美学的建构作了细致的探讨。本文以为,剧场设计与演出内容对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方面意义重大。一方面,作为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元素,有形的、作为建筑物的剧场,参与到了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剧场建筑意象的文化认同、开放性的互动体验、城市景观人文识别体系的构建等都彰显了剧场设计的重要性。对其设计应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城市理念,立足区域特征,通过对城市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优势和不足等的研究,彰显城市精神和气质,使其符合大众审美趣味,融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于一身。另一方面,剧场也是舞台艺术的承载空间,作为城市精神的构建符号,在彰显和培育城市精神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剧场演出一方面应通过虚拟化、数字化等多元现代科技的加入,强化“场”的时尚性,形成音乐性、视觉性、建筑性相互交织的动态复合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城市人文历史的演绎和传承,加强“剧”的本土性和个性化,在表现城市人文历史时要与时俱进,以鲜活的当代生活百态为创作题材,展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以积极向上的艺术精神引领人,塑造人,使剧场融入生活,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良好的经营状况是剧场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的根本保障,也是剧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当前,由于公益性瓶颈的制约、经营思维及策略的缺欠,以及周边环境不适、使用功能受限、养护成本太高等问题,巨大的剧场建设、经营投入并没有收到理想的盈利效果。因此,第五章以产业化的视角,阐述了剧场经营与城市的文化投入、文化资产和文化服务体系的互生关系,分析了对剧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剧场参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认为,剧场经营的体制改革必须让剧场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实现所有权与运营权的分离。在此基础上,构建集院线演出、公益演出、社会演出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惟其如此,才能使剧场的公益性与产业性两相兼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文化的建设。
杨安杰[4](2018)在《城市语境下的观演建筑设计研究 ——以延安大剧院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社会的日益繁荣,全球化的影响逐渐深入,多元化的发展诉求逐渐强烈。我国观演建筑开始了建设的浪潮,各地剧院的建设方兴未艾,观演建筑建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探寻观演建筑在城市语境下,传承城市文化,营造城市特色,提高自身建设与城市契合度的途径和方法,必须思考城市语境下观演建筑的设计策略。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例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等,对观演建筑在城市中的选址、与城市周边资源协同整合、与城市特色营造以及新城市语境下的新尝试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地分析,归纳了观演建筑的设计经验,旨在为观演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和借鉴,从而推动观演建筑在城市语境下的设计创作。本文由相互独立又联系的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发现问题部分。第一章论文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现状、方法以及基本概念界定等多个方面进行的概述,引领全文。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分析问题部分。第二章介绍了当代城市新语境下城市呈现的发展特征,我国观演建筑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现阶段观演建筑所面临的现状问题,并进行问题分析,从而论述观演建筑在城市语境下的设计策略研究的必要性。第三章是城市语境下的观演建筑设计案例研究,包括观演建筑在城市中的选址,观演建筑与城市周边资源的协调,观演建筑与城市特色的营造以及新城市语境下观演建筑的新尝试。章节结合当代观演建筑案例,从点到面,从面到体对观演建筑在城市角度中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得出比较适用并有时代感的观演建筑设计经验和成果,并对延安大剧院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第四章和第五章是解决问题部分。第四章从宏观的视角,总结归纳了延安的城市特征,并从延安大剧院与新城轴线的关系、城市环境协同、城市特色营造,以及在现阶段城市语境下建筑创作新的尝试等多个方面,对延安大剧院在延安新城语境下的设计策略,进行说明总结。第五章从微观的角度,深入介绍延安大剧院设计创作细节,同时分析了在城市语境下延安大剧院具体的表达手法。从而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解决城市语境下观演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达到研究的目的。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总结延安大剧院设计经验与不足,并提出笔者的观点。最终得出本文的研究成果。通过国内观演建筑的发展现状,大量观演建筑案例的分析总结,以及延安大剧院的全面介绍与分析,笔者希望提供一些城市语境下,观演建筑的设计策略,从而给国内观演建筑的设计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引发社会对观演建筑建设问题的思考。观演建筑是重要的文化建筑,需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多维度的思考研究,从而创作出生于城市大地,打造城市特色的优秀观演建筑。
陈芳[5](2016)在《基于三维仿真的剧场观众厅视线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各地逐渐开始兴起了一股兴建―大剧院‖的风潮。由于剧场本身独特的功能构成和复杂的技术支撑需要,其建筑设计除了要满足一般公共建筑的功能、造型、流线、结构等设计要求外,其特有的视线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设计环节。随着表演形式的丰富和建筑速度的加快,千篇一律的观众厅形制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设计的需要,目前视线设计中存在的很多的问题,总结来说:二维的视线设计手法落后,建成后视线遮挡严重,现行的规范研究中对视线遮挡的判定模糊,经验指标随着建筑技术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应相应的调整。论文针对现阶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观众厅视线研究方法。通过对观众厅视线发展历程的研究,以及对多个新建剧场的实地调研,针对与视线相关的设计要素:观众厅的平面、剖面、座椅排布、座椅的选择、人流组织与疏散时间的设计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现阶段观众厅内对视线产生遮挡的要素。实现三维模拟观众厅视线分析。明确观众厅设计初期阶段视线分析的重要性,通过计算机实现由二维到三维的视线仿真,并加入天幕这一判断标准,对可视空间、对视线产生遮挡的要素及计算方案进行归纳。随后针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通过对视点、可视空间、舞台台口、表演区、天幕、座椅排布方式等引起视线遮挡产生的要素进行实验研究,提出了视线遮挡解决方案,提高观众席视线质量。视线遮挡判定标准——遮挡率。在明确视线遮挡的判定要素前提下,通过计算观众厅的视线遮挡率而不是靠规范的经验值及一个模糊的量来判定剧场观众厅视线质量的优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分析。在剧场观众厅设计初期使用辅助软件检验其视线质量十分必要,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案例,针对不同的剧场观众厅出现的视线遮挡问题,提供了优化策略,节省了初期建筑设计的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剧场观众厅设计还包含其他研究内容,论文主要针对―看‖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做了相应理论的补充。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以应用于剧场建筑观众厅设计初期阶段,提高观众厅视线质量,为观众厅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文琼湘[6](2015)在《县级剧院空间设计及其地域文化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剧院建筑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建筑类型,它对弘扬民族文化、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政治、经济不断发展,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上。县级剧院在地理空间上,是最接近基层老百姓的文化观演建筑,是提高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载体。而大多数县级剧院建设较早,功能单一,设施老旧,已经逐步不能满足广大市民多元化的观演需求,县级剧院的改建或新建已经开始拉开序幕,如何使县级剧院更加符合当今县级城市和市民的需求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对县级剧院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县级剧院的空间设计和地域文化表达两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适合县级城市这一特定地区条件下的剧院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概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从我国县级剧院的兴起展开研究,通过对其发展现状的讨论分析出县级剧院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影响县级剧院设计的几方面因素,同时总结出县级剧院的基本功能组成和空间流线特征。第三章针对县级剧院的空间设计进行重点剖析,从总体空间组合方式、内外部空间组织设计以及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几个方面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其优劣与合理性,为县级剧院的空间设计提供更合理的设计思路。第四章从地域文化的三个因素——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技术因素展开讨论,对国内外剧院建筑案例的地域文化表达手法进行分析,并从空间、形象、材料、色彩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县级剧院表达其地域文化特征的手法和方式。第五章提出县级剧院的设计策略,包括设计原则、设计要点两方面内容。第六章对笔者参与设计的安化大剧院进行分析,从项目基本概况、建筑总体布局、内外部空间设计、地域文化表达和建筑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实际案例来验证县级剧院的基本设计策略。
朱明海[7](2015)在《高校剧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高校建设日益加快。高校剧场作为校园文化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功能性演出场所,也是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高校剧场已受到愈来愈多重视。高校剧场作为一类特殊类型建筑,其自身特点鲜明,其观众来源、使用者、功能用途等方面不同于一般社会剧场,但是其也具备了剧场舞台工艺、声学装修等剧场通用性。然而目前对这一类型的建筑研究甚少,实践先于理论,这样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问题,诸如功能不足闲置并存、设备浪费等。本文是基于上述背景开展的关于高校剧场这一类型建筑的设计研究。首先,本文采用调研、访谈、问卷等形式对浙江典型高校剧场进行调研,并对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剖析,认为高校剧场不同于社会剧场,介于驻团剧场和租赁剧场之间,其具有投资少、建设标准低,使用功能简化等特点,然后文章重点从前期规划条件和建筑设计两方面探索高校剧场设计原则和手法,并提出高校剧场设计的建议与措施,可为今后高校剧场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与依据。
周春江[8](2014)在《剧场镜框式舞台工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令世界瞩目的非凡成就。面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机遇,习近平主席继续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总体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政策推动下,我国掀起了剧场建设的高潮。繁荣的市场使得与剧场建设相关的舞台机械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舞台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一方面简化了舞台空间设计,但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的安装要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尚未对舞台工艺设计专业进行执业资格认定,舞台空间设计研究在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进展缓慢,舞台空间设计没有紧随市场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出现了一些问题:台口尺寸和舞台面积在没有明确使用要求支持的情况下呈现扩大化的趋势,栅顶以上空间的设计分工不明确造成了某些工程的设计漏项,针对新型舞台机械的舞台空间优化设计工作不理想,舞台装修细节受重视程度也不够。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舞台工艺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良好互动还需要研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以我国剧场广泛使用的镜框式舞台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舞台空间设计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提出舞台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并针对影响舞台空间设计的因素提出优化设计对策。舞台空间设计,尤其是具体部位的技术设计受舞台机械的工艺排布影响很大。主舞台面积由舞台表演区面积和舞台机械安装空间叠加而来。侧台、后舞台的面积受车台和车载转台的影响较大。侧台和后舞台面积缩小,其外部的房间设计将变得如鱼得水。表演区主升降台和升降乐池的产品设计已经比较成熟,台仓的设计必须满足其安装需要。吊杆卷扬机的摆放是台塔空间最重要的设计影响因素。双层栅顶的设计逐步取代了传统单层栅顶的设计。合理使用不同的栅顶、滑轮梁和屋架连接方式可以降低屋架设计的难度,给结构师更大的选择余地。演出专用设备是用电大户,靠近用电设备布置机房可以实现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舞台机械控制设备的小型化降低了对控制室面积的需求,其摆放也变得更加灵活。文章的最后以两个实例分别分析大型多功能剧场和小型专属剧场的舞台空间设计,验证本研究的可实施性。本研究最终目的是建设理想的剧场,好用的舞台。
张朝虎[9](2013)在《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新局面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极大地改善,因而人们对文化成果的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演建筑是具有表演空间与观赏空间的一类公共建筑,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欣赏各种音乐、戏剧、话剧、歌舞剧等艺术的场所,既是展示文化发展的大舞台,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发生器。近些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一大批大型的观演建筑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上的里程碑,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广州歌剧院等。此类建筑很多见诸报端均是因为其夸张的形体,超大的规模。在华丽的建筑外壳之下,容纳观演活动的空间却鲜有人关注。本论文从观演建筑的核心空间--观演空间入手,通过研究其形成的主要动力与发展阶段,找到研究的侧重点,即复合性观演空间,最终完成了文章的五章内容。其中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目标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首先介绍国内外表演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艺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其次是从观演心理与空间的联系出发,分析观演空间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三部分是研究观演空间发展的历史过程、对比研究国内外的复合性观演空间的发展阶段,重点研究我国复合性观演空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回归设计,从观演空间及其服务空间入手,总结和归纳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方法,分析比较多个设计案例,提出其空间各部分设计参考与建议。
朱相栋[10](2012)在《观演建筑声学设计进展研究》文中提出观演建筑是文化建筑中重要的一类,主要用于文艺演出和大型会议等活动使用,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内观演建筑的建设量进入一个高潮阶段。新的演出形式、音响灯光等新技术的发展、舞台机械等新技术的发展都为观演建筑的建筑声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建筑声学能够适应新的演出形式和新的各项技术的发展成为现阶段建筑声学设计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以近十年内国内建设的大型观演建筑实例为基础,结合笔者在建筑声学实际项目中设计实践经验对观演建筑声学进展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建筑声学设计的进展:(1)建筑声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包括常用的声学设计指标和其物理意义。(2)建筑声学设计中常用的国内外设计规范和测量规范(3)建筑声学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法,包括混响时间控制和室内声场控制。(4)厅堂室内音质的计算机模拟预测对建筑声学设计过程的指导。(5)扩声技术方面的新技术对建筑声学设计的影响。(6)对新型材料的实验室实验分析对建筑声学设计过程的指导。(7)建筑声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工程实践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研究需要在工程应用中获得检验和发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部分内容包括国家大剧院建筑声学设计、大庆大剧院建筑声学设计、山西大剧院建筑声学设计等。
二、Acoustic design and research on the auditorium of Shanghai Grand Theatr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coustic design and research on the auditorium of Shanghai Grand Theatre(论文提纲范文)
(1)大剧院在上海(论文提纲范文)
文化巨构崛起 |
大剧院的观众 |
(2)流线型剧场观众厅早期侧向反射声研究 ——以青岛凤凰之声大剧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新常态下剧场发展的机遇 |
1.1.2 传统剧场空间形式的转变 |
1.1.3 剧场声学设计面临的挑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2.1 理论意义 |
1.3.2.2 实用价值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剧场体型发展概述及早期侧向反射声的相关探讨 |
2.1 国内外剧场观众厅体型发展概述 |
2.1.1 国外剧场观众厅体型演变概述 |
2.1.1.1 古希腊的露天剧场 |
2.1.1.2 文艺复兴时期的U型剧场 |
2.1.1.3 巴洛克时期的马蹄形剧场 |
2.1.1.4 古典时期的马蹄形剧院与矩形音乐厅 |
2.1.1.52 0世纪之后的剧场 |
2.1.2 国内剧场观众厅体型演变概述 |
2.1.2.1 中国传统戏场 |
2.1.2.2 移植、模仿、改良时期剧场 |
2.1.2.3 大会堂时期 |
2.1.2.4 新中国初期 |
2.1.2.5 大剧院时代 |
2.2 剧场观众厅体型分类 |
2.2.1 非流线型观众厅 |
2.2.2 流线型观众厅 |
2.3 流线型体型对早期侧向反射声影响探讨 |
2.3.1 基本情况 |
2.3.2 声场情况 |
2.3.3 早期侧向反射声对主观听音的影响 |
2.3.4 相关客观声学参量 |
2.4 研究流线型体型与声场关联的技术方法 |
2.4.1 室内声学模拟技术的发展历程 |
2.4.2 室内声学计算机模拟过程的分析 |
2.4.3 侧向反射声的音质参数获取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线型观众厅体型优化特点研究 |
3.1 体型优化设计的作用 |
3.1.1 平面形状设计 |
3.1.2 剖面形状设计 |
3.2 流线型在剧场中的应用 |
3.2.1 观众厅侧墙设计 |
3.2.2 观众厅顶棚设计 |
3.3 流线型观众厅基本形式解析 |
3.3.1 墙面流线型 |
3.3.2 顶棚流线型 |
3.3.3 挑台栏板与池座矮墙流线型 |
3.3.4 流线型一体化 |
3.4 流线型观众厅基本形态变化 |
3.4.1 扭曲与倾斜 |
3.4.2 分解与折叠 |
3.4.3 有机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体型对剧场观众厅早期侧向反射声影响研究 |
4.1 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 |
4.1.1 模型体量的确立 |
4.1.2 各部位声学做法的选择 |
4.1.3 声源位置与接收点的选择 |
4.1.4 建立三维声学模型 |
4.2 不同体型观众厅早期侧向反射声对比分析 |
4.2.1 多个测点采样分析 |
4.2.2 整体坐席对比分析 |
4.2.2.1 整体网格分析 |
4.2.2.2 累积分布函数(CDF)对比分析 |
4.2.3 反射声序列对比分析 |
4.2.4 其他音质参数对比分析 |
4.2.4.1混响时间T30 |
4.2.4.2 早期衰变时间EDT |
4.2.4.3 声场不均匀度 |
4.3 流线型与非流线型剧场对比结论分析 |
4.3.1 流线型剧场的优势 |
4.3.2 流线型剧场的不足与调整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凤凰之声大剧院观众厅早期侧向反射声优化设计 |
5.1 青岛凤凰之声大剧院项目概况 |
5.1.1 建筑概况 |
5.1.2 建筑图纸内容 |
5.1.3 音质设计要求 |
5.1.4 体型优化特点 |
5.1.4.1 观众厅平面 |
5.1.4.2 观众厅剖面 |
5.2 仿真模拟 |
5.2.1 建立体型优化前后对比模型及基本设置 |
5.2.1.1 建模优化处理 |
5.2.1.2 声学材料的选择与优化 |
5.2.1.3 声源与测点的布置 |
5.2.1.4 设定模拟条件 |
5.2.2 模拟并计算体型优化前后早期侧向能量因子 |
5.2.2.1 多测点采样模拟数据对比 |
5.2.2.2 整体网格对比分析 |
5.2.2.3 累积分布函数整体分析 |
5.2.2.4 反射声序列对比 |
5.2.3 其他客观声学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
5.2.3.1 与音乐丰满度有关的声学参量 |
5.2.3.2 声场不均匀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存在不足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城市文化”的研究 |
(二)关于剧场的研究 |
(三)戏剧、剧场和城市文化的互动性研究 |
三、研究对象及思路 |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剧场的分类 |
第一节 “剧场”考辩 |
一、西方剧场的演变 |
二、中国传统剧场的演变 |
三、现代的“剧场”概念 |
四、“大剧场观”的思辨 |
五、本文“剧场”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剧场的类型和作用 |
一、专业剧场 |
二、多功能剧场 |
三、剧场集群 |
第二章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文化 |
一、城市 |
二、城市文化 |
第二节 剧场对城市文化影响的表现分析——以民国时期上海为中心 |
一、剧场与中国传统的“观剧”习俗 |
二、剧场与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 |
三、剧场与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 |
四、剧场与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 |
五、剧场与中外剧场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
第三章 剧场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CIS理论下城市景观形象人文识别的构建 |
一、城市景观人文形象 |
二、CIS理论与城市景观人文识别的构建 |
第二节 建筑的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
一、建筑与意象的联合 |
二、建筑意象的辨析与呈现 |
第三节 剧场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
一、剧场的意象化成因及分类 |
二、中国剧场的意象化表现 |
三、剧场意象的空间文化认同 |
第四节 剧场设计的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
一、建筑设计开放性解析 |
二、剧场设计开放性的内涵及特点 |
三、剧场设计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
第四章 剧场演出对城市精神的塑造 |
第一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 |
一、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互动性生成 |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悖论现状 |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理性构建 |
第二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 |
一、剧场演出语境下的城市文化环境释义 |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的人本主义契合 |
第三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建构 |
一、城市美学刍议 |
二、艺术介入城市美学构建的意义 |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的三维建构 |
第五章 剧场经营对文化运行的保障 |
第一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 |
一、剧场经营与文化投入互动 |
二、剧场经营与文化资产互动 |
三、剧场经营与文化服务互动 |
第二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
一、文化资源——剧场的运营机制 |
二、真实的文化需求与收益机制 |
第三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
一、文化体制革新路径 |
二、“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世界主要城市剧场情况 |
附录 B |
附录 C:北京市剧场情况 |
附录 D:上海剧场情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城市语境下的观演建筑设计研究 ——以延安大剧院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多元化的发展诉求 |
1.1.2 中国观演建筑的建设浪潮方兴未艾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发展水平及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发展水平及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
1.6.1 观演建筑 |
1.6.2 城市语境 |
2. 解读当代观演建筑的城市语境 |
2.1 当代城市发展特征 |
2.1.1 城市增长方式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 |
2.1.3 城市发展目标的转变 |
2.1.4 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
2.2 我国观演建筑的发展历程 |
2.2.1 早期剧院建设(19 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 |
2.2.2 延安时期演出场所——剧场礼堂 |
2.2.3 新中国初期的剧院建设(20 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 |
2.2.4 世纪之交大剧院时代(20 世纪90年代以来) |
2.3 城市发展下观演建筑现状分析及问题探讨 |
2.3.1 使用功能单一 |
2.3.2 服务人群较少 |
2.3.3 形体求异浮夸,资源浪费严重 |
2.3.4 开发修建模式单一 |
2.3.5 鲜有“亲密感”探索 |
2.3.6 厅堂音质追求不高 |
2.3.7 后期运营困难 |
2.4 城市语境下观演建筑设计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
2.4.1 观演建筑本身的特殊性 |
2.4.2 社会影响与关注的广泛持久性 |
2.4.3 建设数量和规模的急剧增长性 |
2.4.4 大量占用物资和人力资源的不可避免性 |
2.4.5 投资与运营费用的巨量性 |
2.4.6 观演建筑渐由标志性到实用性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语境下的观演建筑案例研究 |
3.1 观演建筑在城市中的选址 |
3.1.1 结合城市轴线的位置布局 |
3.1.2 结合城市重要自然资源的位置布局 |
3.1.3 结合城市重要文化服务片区的位置布局 |
3.1.4 其他位置布局 |
3.1.5 对延安大剧院设计启示 |
3.2 观演建筑与城市周边资源的协同整合 |
3.2.1 周边肌理的协调整合 |
3.2.2 城市视线的营造 |
3.2.3 周边建筑控制协同 |
3.2.4 对延安大剧院设计启示 |
3.3 观演建筑与城市特色营造 |
3.3.1 与城市特有自然环境呼应 |
3.3.2 与城市特有文化的传承与对话 |
3.3.3 与城市市民生活场景的再现 |
3.3.4 对延安大剧院设计启示 |
3.4 观演建筑在新的城市语境下的新尝试 |
3.4.1 观演建筑的透明性 |
3.4.2 视觉与听觉的高度追求 |
3.4.3 城市客厅 |
3.4.4 绿色可持续性,生态技术的应用 |
3.4.5 对延安大剧院设计启示 |
3.5 国内城市语境下的观演建筑设计思考 |
3.5.1 普适性 |
3.5.2 特殊性 |
3.6 本章小结 |
4. 延安语境下的延安大剧院设计策略 |
4.1 延安城市语境的解读 |
4.1.1 延安城市概况 |
4.1.2 延安城市特色 |
4.1.3 延安新城城市设计概述 |
4.1.4 延安城市语境小结 |
4.2 延安语境下的延安大剧院设计策略 |
4.2.1 延安大剧院在新城中位置 |
4.2.2 延安大剧院与新城规划的协同 |
4.2.3 延安大剧院与新城特色的营造 |
4.2.4 延安大剧院在新城语境下的新尝试 |
4.3 本章小结 |
5. 延安语境下的延安大剧院表达手法 |
5.1 项目设计概况 |
5.1.1 设计背景 |
5.1.2 延安新城环境分析 |
5.1.3 地域控制性因素指导原则 |
5.1.4 设计成果 |
5.2 设计构思与过程 |
5.2.1 总体构思 |
5.2.2 设计理念 |
5.2.3 功能与流线 |
5.3 剧院实体造型 |
5.3.1 剧院总体造型的处理 |
5.3.2 剧院造型与“窑洞” |
5.4 剧院城市文化的表达分析 |
5.4.1 城市语言的运用与创新 |
5.4.2 城市特色空间的转译 |
5.4.3 材料的运用 |
5.4.4 技术的延用与创新 |
5.4.5 与自然共生 |
5.4.6 历史文化的传承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延安大剧院设计总结与评价 |
6.2 本文研究结论 |
6.2.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6.2.2 笔者的建议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国外着名观演建筑选例 |
附录二 国内观演建筑研究选例(1998-2017) |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基于三维仿真的剧场观众厅视线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方法和论文组织框架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论文组织框架 |
第2章 观众厅发展历程及相关设计要点解析 |
2.1 剧场观众厅的发展历程 |
2.1.1 国内观众厅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外观众厅的发展历程 |
2.2 观众厅视线设计相关要素及存在的问题 |
2.2.1 观众厅的平面设计 |
2.2.2 观众厅的剖面设计 |
2.2.4 观众厅座椅排布设计 |
2.2.5 观众厅座椅的选择 |
2.2.6 观众厅人流组织与疏散时间 |
2.2.7 现阶段视线设计相关要素中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仿真观众厅视线分析 |
3.1 三维仿真观众厅视线分析的可行性 |
3.2 三维仿真视线分析软件的计算原理 |
3.2.1 可视空间的选择 |
3.2.2 对视线产生遮挡的要素 |
3.2.3 三维仿真视线分析计算方法解析 |
3.2.4 观众席视线质量的判定 |
3.3 观众厅视线分析计算过程分析 |
3.3.1 场景数据获取 |
3.3.2 观众厅三维建模 |
3.3.3 视线模拟分析 |
3.3.4 视线分析结果的输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视线仿真分析及座椅排布优化策略 |
4.1 视点及可视化空间的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
4.1.1 不同视点位置对视线的影响结果对比 |
4.1.2 可视化空间限定条件下的视线分析结果对比 |
4.2 舞台空间的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
4.2.1 台口对视线分析的影响的对比 |
4.2.2 舞台对视线分析结果影响的对比 |
4.2.3 天幕区对视线分析结果影响的对比 |
4.3 座椅排布设计的仿真分析 |
4.3.1 座椅排布方式对视线分析影响的结果对比 |
4.3.2 座距、排距对视线分析影响的结果对比 |
4.4 计算机辅助剧场座椅排布优化及设计 |
4.4.1 基于视线分析的座椅排布设计调整 |
4.4.2 基于参数设置的座椅排布设计 |
4.4.3 计算机辅助观众厅安全疏散时间验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际项目案例分析 |
5.1 中国少年儿童科技培训基地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观众厅视线分析结果 |
5.1.3 视线优化设计调整 |
5.2 阳光保险通州后援中心C座礼堂 |
5.2.1 项目概况 |
5.2.2 座椅排布设计优化研究策略 |
5.2.3 项目实地调研 |
5.3 宁夏国际会议中心主会议厅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观众厅视线分析及优化调整 |
5.3.3 座椅排布优化调整策略 |
5.3.4 设计调整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A 部分新建剧场视线分析报告 |
附录B 部分剧场观众厅建筑概况统计 |
致谢 |
(6)县级剧院空间设计及其地域文化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县级城市 |
1.2.2 县级剧院 |
1.2.3 空间设计 |
1.2.4 地域文化表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剧院发展概况及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剧院发展概况 |
1.4.2 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范围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及范围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县级剧院发展沿革及其设计特点分析 |
2.1 县级剧院的兴起 |
2.2 县级剧院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2.1 县级剧院发展现状 |
2.2.2 县级剧院存在的问题 |
2.3 影响县级剧院设计的因素 |
2.3.1 城市地位 |
2.3.2 服务人群 |
2.3.4 运营模式 |
2.4 县级剧院功能组成和空间、流线特征 |
2.4.1 县级剧院基本功能组成 |
2.4.2 县级剧院空间、流线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县级剧院空间设计分析 |
3.1 空间组织要素 |
3.2 总体空间组合方式 |
3.2.1 中心式空间组合 |
3.2.3 平面式空间组合 |
3.2.4 立体式空间组合 |
3.3 外部空间组织设计分析 |
3.3.1 外部空间的定义 |
3.3.2 基地选址 |
3.3.3 广场空间 |
3.3.4 室外观演空间 |
3.3.5 庭院空间 |
3.3.6 县级剧院外部空间功能特征 |
3.4 内部空间组织设计分析 |
3.4.1 主要功能空间 |
3.4.2 交通联系空间 |
3.4.3 辅助空间 |
3.4.4 其他空间 |
3.5 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分析 |
3.5.1 复合性观演空间概念 |
3.5.2 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要点 |
3.5.3 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实践案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县级剧院地域文化表达分析 |
4.1 地域文化因素分析 |
4.1.1 自然因素 |
4.1.2 人文因素 |
4.1.3 技术因素 |
4.2 县级剧院地域文化表达的必要性 |
4.3 县级剧院如何表达其地域文化特征 |
4.3.1 从空间和形象上表现其地域文化 |
4.3.2 从材料的选取上表现其地域文化 |
4.3.3 从色彩的运用上表现其地域文化 |
4.4 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县级剧院设计策略 |
5.1 剧院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
5.2 县级剧院设计原则 |
5.2.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
5.2.2 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
5.2.3 高效合理的空间设计 |
5.3 县级剧院设计要点 |
5.3.1 完善的前期策划 |
5.3.2 准确的项目定位 |
5.3.3 合适的基地选址 |
5.3.4 合理的总体布局 |
5.3.5 复合的功能模式 |
5.3.6 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践案例——安化大剧院 |
6.1 项目基本概况 |
6.2 建筑总体布局 |
6.3 外部空间设计 |
6.3.1 交通组织 |
6.3.2 广场空间 |
6.4 内部空间设计 |
6.4.1 平面功能布置 |
6.4.2 公共空间设计 |
6.4.3 观演空间设计 |
6.4.4 其他空间设计 |
6.5 地域文化表达 |
6.5.1 空间和形态上表达 |
6.5.2 材料和色彩上表达 |
6.6 建筑技术相关设计 |
6.6.1 观演空间技术设计 |
6.6.2 建筑结构设计 |
6.6.3 防火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建筑与环境表现作品)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附录 D (部分县级剧院技术参数及相关图纸) |
附录 E (调查问卷) |
致谢 |
(7)高校剧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s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高校剧场定义 |
1.3.2 高校剧场特征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2 高校剧场前期规划条件研究 |
2.1 运营管理方式 |
2.1.1 运营模式 |
2.1.2 管理方式 |
2.1.3 活动场次 |
2.1.4 高校运营管理方式确定 |
2.2 规模确定 |
2.2.1 现有规模确定标准 |
2.2.2 规模确定影响因素分析 |
2.2.3 高校剧场规模确定 |
2.3 建设模式 |
2.3.1 现有剧场建设模式分析 |
2.3.2 未来高校建设模式分析 |
2.3.3 高校剧场建设模式确定 |
2.4 基地选址 |
2.4.1 现有高校剧场选址分析 |
2.4.2 高校剧场选址确定 |
2.5 功能组成 |
2.5.1 现有剧场功能组成分析 |
2.5.2 高校剧场功能组成 |
2.6 本章小结 |
3 高校剧场建筑设计研究 |
3.1 总平面设计 |
3.1.1 流线设计 |
3.1.2 停车规划 |
3.1.3 小结 |
3.2 前厅和休息厅 |
3.2.1 前厅和休息厅 |
3.2.2 卫生间 |
3.2.3 贵宾休息室 |
3.2.4 小结 |
3.3 观众厅 |
3.3.1 观众厅平剖形式 |
3.3.2 视线分析 |
3.3.3 演出氛围 |
3.3.4 声学效果 |
3.4 舞台演出部分 |
3.4.1 主舞台 |
3.4.2 台口设计 |
3.4.3 乐池 |
3.4.4 声反射罩 |
3.4.5 舞台其他形式 |
3.5 后台演出准备部分 |
3.5.1 化妆间 |
3.5.2 跑场道 |
3.5.3 排练厅 |
3.5.4 后台服务房间布置方式 |
3.6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与建议 |
4.1.1 前期规划条件 |
4.1.2 建筑设计 |
4.2 不足与展望 |
4.2.1 不足 |
4.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以及在校期同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剧场镜框式舞台工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 |
1.1.2 建设文化强国,掀起剧场建设高潮 |
1.1.3 舞台机械发展迅猛 |
1.1.4 舞台空间设计研究发展缓慢 |
1.1.5 舞台工艺设计专业缺失 |
1.2 研究课题的来源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相关概念解释 |
1.6.1 剧场工艺设计概念 |
1.6.2 舞台工艺设计概念 |
1.6.3 镜框式舞台分类 |
1.6.4 剧场定位 |
1.6.5 会堂、礼堂与剧场 |
1.7 研究范围说明 |
1.8 论文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剧场舞台工艺设计研究 |
2.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
2.1.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
2.1.2 国外剧场工艺设计实践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最新理论研究成果 |
2.2.2 国内舞台工艺设计现状 |
2.2.3 国内舞台工艺设计技术人员来源 |
2.3 舞台工艺设计地位 |
2.4 舞台工艺设计相关理论 |
2.4.1 功能决定形式,艺术决定设计 |
2.4.2 减少辅助面积、提高建筑使用率理念 |
2.4.3 节能环保理念 |
2.5 现阶段我国剧场镜框式舞台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1 台口和舞台平面尺寸扩大化 |
2.5.2 栅顶、滑轮梁与屋架连接设计缺项 |
2.5.3 缺乏针对新型演出专用设备的优化设计 |
2.5.4 不重视舞台装修特殊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剧场镜框式舞台空间设计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 |
3.1 舞台空间设计宏观影响因素 |
3.1.1 剧场定位 |
3.1.2 表演艺术需要 |
3.1.3 舞台机械安装要求 |
3.2 舞台空间设计微观影响因素 |
3.2.1 台口尺寸影响因素 |
3.2.2 主舞台尺寸影响因素 |
3.2.3 侧台尺寸影响因素 |
3.2.4 后舞台尺寸影响因素 |
3.2.5 乐池尺寸影响因素 |
3.3 舞台工艺设计基本流程 |
3.4 舞台空间设计原则 |
3.4.1 按剧场定位和表演艺术需求设计原则 |
3.4.2 合理化原则 |
3.5 舞台面重要性分区 |
3.6 舞台选型原则 |
3.7 舞台机械配置原则 |
3.8 舞台内装修原则 |
3.8.1 剧场舞台装修 |
3.8.2 会堂、礼堂舞台装修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镜框式舞台空间优化设计对策 |
4.1 台口与假台口 |
4.2 主舞台与台上机械 |
4.2.1 主舞台平面尺寸 |
4.2.2 主舞台高度 |
4.2.3 根据专属剧目设计舞台平面 |
4.3 侧台与车台 |
4.4 后舞台与车载转台 |
4.5 台仓与表演区主升降台 |
4.5.1 升降台模式 |
4.5.2 升降台配重铁及台仓升降台立柱设计 |
4.6 升降乐池与座椅库 |
4.7 天桥设计与吊杆卷扬机摆放工艺 |
4.7.1 三层天桥设计 |
4.7.2 一层、二层天桥设计 |
4.8 栅顶以上空间设计方法 |
4.8.1 栅顶设置方式 |
4.8.2 栅顶以上空间高度需求 |
4.9 栅顶滑轮梁与屋架连接方法 |
4.9.1 钢结构转换梁产生背景 |
4.9.2 滑轮梁与钢结构转换梁位置关系 |
4.9.3 栅顶、滑轮梁、钢结构转换梁与屋架的连接 |
4.9.4 滑轮与滑轮梁位置关系 |
4.9.5 滑轮梁创新设计 |
4.9.6 栅顶、滑轮梁钢结构侧向限位 |
4.10 演出专用设备机房规划设计 |
4.10.1 舞台机械电气机房 |
4.10.2 调光柜室和功放室 |
4.10.3 舞台机械控制室 |
4.11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 |
5.1 乌兰察布大剧院 |
5.1.1 剧场定位 |
5.1.2 经营内容 |
5.1.3 运行方式 |
5.1.4 舞台空间 |
5.1.5 台仓设计 |
5.1.6 台塔设计 |
5.2 哈尔滨永泰城彗星剧院 |
5.2.1 剧场定位 |
5.2.2 经营内容 |
5.2.3 运行方式 |
5.2.4 舞台空间 |
5.2.5 台仓设计 |
5.2.6 台塔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 |
致谢 |
(9)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加速 |
1.1.2 文化消费能力的增长 |
1.1.3 表演艺术的多元化 |
1.1.4 观演建筑建设热潮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
1.2.1 复合性观演空间概念 |
1.2.2 课题研究范围 |
1.3 复合性观演空间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表演艺术发展和观演心理对复合性观演空间需求 |
2.1 国内外表演艺术发展概述 |
2.1.1 国外表演艺术产生和发展 |
2.1.2 我国表演艺术发展 |
2.2 国内外表演艺术类型与特点总结 |
(一)表演艺术类型多样 |
(二)表演艺术特点差异性 |
2.3 观演心理对观演空间复合性需求 |
2.3.1 观演心理基本诉求 |
2.3.2 观演心理差异性 |
2.3.3 观演心理与空间的关系 |
2.3.4 观演心理与观演空间复合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复合性观演空间发展 |
3.1 国外观演空间发展概况 |
3.1.1 发展线索一--开敞式观演空间发展 |
3.1.2 发展线索二--封闭式观演空间发展 |
3.2 我国观演空间发展历程 |
3.2.1 我国传统观演空间发展与特点综述 |
3.2.2 我国近现代观演空间发展特征 |
3.3 当代复合性观演空间发展概况 |
3.3.1 国外复合性观演空间发展 |
3.3.2 我国复合性观演空间类型与发展现状 |
3.3.3 我国复合性观演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 |
4.1 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原则 |
4.1.1 人性化 |
4.1.2 多样性 |
4.1.3 可变性 |
4.1.4 个性化 |
4.2 复合性观演空间塑造要点 |
4.2.1 复合性观演空间的体量与尺度的可变 |
4.2.2 复合性观演空间比例与形状的可调 |
4.2.3 复合性观演空间围与透的转换 |
4.2.4 复合性观演空间的色彩与质感变换 |
4.2.5 复合性观演空间的内外整合 |
4.3 复合性观演空间舞台设计 |
4.3.1 各种舞台类型与特点比较 |
(1)开放式舞台 |
(2)封闭式舞台 |
(3)各种舞台类型特点比较和舞台设计原则 |
4.3.2 复合性观演空间舞台设计 |
4.4 复合性观演空间观众厅设计 |
4.4.1 观演空间观众厅的平面设计 |
4.4.2 复合性观众厅的剖面设计 |
4.5 复合性观演空间技术支持 |
4.5.1 声学设计 |
4.5.2 视线设计 |
4.5.3 机械设备 |
4.5.4 室内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性观演空间的服务空间设计 |
5.1 复合性观演空间的服务空间布局 |
5.1.1 服务空间平面式布局 |
5.1.2 服务空间立体式布局 |
5.2 复合性观演空间前厅设计 |
5.2.1 复合性观演空间前厅功能组成 |
5.2.2 复合性观演空间前厅控制因素 |
5.2.3 复合性观演空间前厅布局方式 |
5.2.4 复合性观演空间前厅设计要求 |
5.3 复合性观演空间后勤区设计 |
5.3.1 排练区 |
5.3.2 化妆区 |
5.3.3 候场区 |
5.3.4 其他空间 |
5.4 复合性观演空间流线组织 |
5.4.1 复合性观演空间流线分类 |
5.4.2 复合性观演空间人流组织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观演建筑声学设计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推动建筑声学发展的因素主要 |
1.3 研究方法与目的 |
1.4 观演建筑厅堂音质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建筑声学的相关指标及其物理意义 |
2.1 不同音乐评价词汇的意义 |
2.2 厅堂中常用到的声学指标及其物理意义 |
2.3 声学指标的分类 |
第3章 针对观演建筑建筑声学设计和测量的相关规范 |
第4章 建筑声学设计常用的设计手法 |
4.1 不同使用要求的大厅的适宜容积 |
4.2 大厅的体型设计 |
4.2.1 体型设计方法 |
4.2.2 体型设计原则 |
4.2.3 混响时间设计和计算 |
第5章 缩尺模型测试和计算机模拟预测在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 |
5.1 实体缩尺模型声场模拟的原理 |
5.2 剧院音质的计算机模拟 |
5.3 实体缩尺模型预测和计算机模拟预测的比较案例 |
第6章 观演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对建筑声学的影响 |
6.1 建筑设计的进展 |
6.1.1 现代观演建筑进展 |
6.1.2 观演建筑的发展趋势 |
6.2 基于空间组合形式不同的观演建筑的建筑声学设计进展 |
6.2.1 传统的镜框式布置 |
6.2.2 伸出式舞台和围绕式观众席布置 |
6.2.3 无固定演出区域的布置方式 |
6.2.4 新的建筑设计手法为建筑声学设计提出新的挑战 |
6.3 新的装修材料和装修做法对建筑声学进展的影响 |
6.4 扩声系统对观演空间的要求及可调混响的应用 |
6.4.1 扩声系统对建筑声学环境的技术要求 |
6.4.2 扩声系统可变混响调节的原理及应用 |
6.5 新材料和新技术对混响时间计算的影响 |
6.5.1 计算机模拟混响时间与传统计算方法的差异 |
6.5.2 国内新建大剧院装修材料做法分析 |
6.5.3 座椅下送风口的吸声系数对室内混响时间计算的影响 |
6.5.4 MLS 扩散体和 QRD 扩散体的吸声系数对混响时间计算的影响 .. |
6.6 新型空调送风方式对观演空间噪声控制的影响 |
6.7 吸声构造吸声特性的现场检测 |
第7章 国内剧院声学设计实例 |
7.1 洛阳歌剧院 |
7.2 大庆大剧院 |
7.3 凉山民族文化中心大剧场 |
7.4 中国国家大剧院 |
7.4.1 概述 |
7.4.2 歌剧院声学设计 |
7.4.3 戏剧院的声学设计 |
7.4.4 音乐厅的声学设计 |
7.4.5 国家大剧院应用的新技术对建筑声学带来的新要求 |
7.5 中央电视台新址演播剧院的主要设计内容 |
7.5.1 建筑概况 |
7.5.2 声学设计原则 |
7.5.3 舞台机械设计原则及室内多种用途分析 |
第8章 山西大剧院建筑声学设计 |
8.1 项目概况 |
8.2 设计依据 |
8.3 声学设计主要工作内容 |
8.4 大剧场建筑声学设计 |
8.4.1 设计原则 |
8.4.2 大剧场建筑声学设计指标 |
8.4.3 观众厅体形设计 |
8.4.4 观众厅声学装修设计 |
8.4.5 观众厅座椅要求 |
8.4.6 舞台声学设计 |
8.4.7 乐池的声学设计 |
8.4.8 观众厅剖面声线分析 |
8.4.9 观众厅三维模型 |
8.4.10 大剧场材料布置及做法 |
8.4.11 大剧场观众厅计算机结果 |
8.5.13 大剧场室内脉冲响应测试 |
8.6 音乐厅的建筑声学设计 |
8.6.1 设计原则 |
8.6.2 声学设计指标 |
8.6.3 音乐厅体形设计 |
8.6.4 音乐厅声学装修设计 |
8.6.5 观众厅座椅要求 |
8.6.6 音乐厅体形设计 |
8.6.7 音乐厅建筑声学指标模拟分析 |
8.6.8 大剧场室内脉冲响应测试 |
8.7 辅助用房建筑声学设计 |
8.7.1 琴房声学装修设计 |
8.7.2 排练厅声学装修设计 |
8.7.3 录音室、录像室和演播厅声学装修设计 |
8.7.4 声光控制室等房间声学装修初步设计 |
8.8 噪声控制设计 |
8.8.1 环境噪声控制 |
8.8.2 空调设备机房减振吸声降噪方案 |
第9章 观演建筑室内声环境设计的进展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中国舞台技术研究所闫常青高工在第二届全国艺术院团院长论坛上的讲稿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Acoustic design and research on the auditorium of Shanghai Grand Theatre(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剧院在上海[J]. 薛求理. 书城, 2022(02)
- [2]流线型剧场观众厅早期侧向反射声研究 ——以青岛凤凰之声大剧院为例[D]. 刘叮当.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3]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D]. 李依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城市语境下的观演建筑设计研究 ——以延安大剧院设计为例[D]. 杨安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5]基于三维仿真的剧场观众厅视线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D]. 陈芳.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6]县级剧院空间设计及其地域文化表达研究[D]. 文琼湘. 湖南大学, 2015(03)
- [7]高校剧场设计研究[D]. 朱明海. 浙江大学, 2015(08)
- [8]剧场镜框式舞台工艺设计研究[D]. 周春江. 北京工业大学, 2014(03)
- [9]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研究[D]. 张朝虎.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10]观演建筑声学设计进展研究[D]. 朱相栋. 清华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