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面早期破坏中结构与材料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唐樊龙[1](2020)在《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年来,BIM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然而当前道路领域在学习与引进BIM技术同时却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高速公路的设计不仅包括线形设计,路面设计也是重要环节。路面设计离不开结构分析,目前BIM环境中却缺少与设计同步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功能。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更多的是利用BIM进行动态模拟与过程展示,却很少建立BIM为基础的可视化施工质量管控,以及相应的质量预警体系,很难应对工程后期频繁的变更以及施工质量问题。在养护阶段,由于病害数据量大,信息存储困难,文本调阅耗时,很难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估算。此外,对于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整合,模型归档,统一管理,依然缺少完善系统的信息平台,使得高速公路服役后期管理难度大,数据调取困难。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道路BIM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分别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养护阶段,以及搭建信息平台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基于BIM的典型沥青路面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研究。首先确立Revit作为主要建模软件,通过建立公制常规模型族的方式完成了沥青路面基础模型的创建。然后总结了国内典型沥青路面组合形式,并通过基础模型的参数调整完成了典型沥青路面的三维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Dynamo编程进行了BIM软件的二次开发,完成了在BIM中的三维路线自动设计,然后将结构分析公式以Python语言的方式写入Dynamo程序中,并将设计参数与结构分析参数进行串联,实现了在BIM环境中设计与结构分析的同步进行。此外,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结构分析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数据中转接口,将参数化的BIM模型以数据文件格式导入ABAQUS中,通过借助外部有限元软件计算的方式实现了基于BIM-ABAQUS的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的精确分析。(2)进行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研究。首先采用Dynamo编程创建了能够从Excel自动读取数据的节点程序完成了地质模型创建,然后进行场地模型布置,最后通过Navisworks完成沥青路面施工的模拟。接下来以智能压实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压实质量评价体系。首先通过MATLAB用最小标准差的方式将压实参数进行区域划分,以代表性压实度参数建立了基于BIM-GIS的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将智能压实获取的质量参数以直观可视的图像表达取代传统的数据繁多读取困难的Excel表达。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专家打分的方式通过C#语言编程建立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可视化评估程序。最后本文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典型的级配离析病害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像处理采用基尼不纯度模型建立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沥青路面级配离析病害参数获取,并将图像识别结果反馈到三维的BIM模型中建立预警提示,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离析质量状况预警体系。(3)针对养护阶段的BIM技术应用不足,开展了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研究。为构建基于BIM的参数化病害模型,首先采用Context Capture利用三维重构技术重构了沥青路面病害的三维模型。另一方面,针对局部病害利用Revit建立基础参数模型的功能,直接在BIM模型中建立三维的病害模型然后进行病害纹理贴图,实现病害的精细建模。然后将完成的参数模型导入到道路总体模型中,实现病害尺寸参数在BIM模型中直接测量获取,同时建立关注点,详细记录病害的其他关键信息方便后期查询。在此基础上,接下来是建立基于BIM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首先结合江苏省历年的养护资料建立不同养护措施的平均费率,通过三维道路模型中的病害信息建立养护成本估算程序。然后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与养护设计规范,以SRI、RQI、PCI、RDI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对上述建立的养护成本估算程序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基于数据式与三维病害图像相结合的沥青路面自主养护决策模型。(4)开展了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信息平台的研究。建立了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模式,并对采集的数据建立了基于IFC格式的信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DW网页编程软件,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BIM式数据采集的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信息平台主体部分包括密码式的加密窗口登录界面,平台主页总体信息概况以及大类目录标签,视频与模型文件存储查询专区,数据文件详细资料归类专区等。
田立勇[2](2020)在《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及其与橡胶复合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纺织纤维增强橡胶基体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传动带、输送带、轮胎以及胶管等工业橡胶制品中,其中以轮胎制品最为常见。轮胎远比本身看上去复杂的多,整体上轮胎可以视作骨架增强材料和橡胶基体组合的有机体,骨架材料作为轮胎的受力部件承受着外界各种作用力和维持轮胎在运行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和安全性能;橡胶基体起到保护骨架材料和传递外力的作用。单一纤维帘线材料因自身或性能或价格的劣势,无法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复合纤维帘线结合了不同组分纤维的性能特征,实现材料功能和效应的最优化。本课题通过对高模低缩聚酯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大分子链排列进行设计获得一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纤维帘线,在小变形区域具有常规聚酯帘线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的特点,同时在大变形区域内具有尼龙帘线高断裂伸长率高耐疲劳性能的特点,赋予新型聚酯帘线具有两种纤维帘线的复合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高模低缩聚酯纤维在高速纺丝成型过程中,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对纤维的热力学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小角X射线散射仪(SAXS),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Instron力学测试仪等表征方法对聚酯纤维在成型纺丝线上聚集态结构和热力学性能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熔融纺丝成型过程中,纤维大分子链在温度场和应力场作用下沿着纤维轴向取向排列,纤维形成结晶,纤维内部结构由低序态向高序态转变。未牵伸丝在气流阻力和惯性力作用下,初步形成结晶结构,未牵伸丝在后序进一步的牵伸和热作用下,纤维大分子链的取向进一步增加,纤维结晶结构逐步完善,结晶度增加,同时晶粒和大分子链间的缠结点起到物理连接点作用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增加的同时纤维样品的热收缩明显下降;拉伸后的样品经过热定形处理,在进一步提高纤维样品的热稳定性的同时,由于纤维在成型过程中已经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纤维的模量和断裂强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聚酯纤维在纺丝线上形成的特殊聚集态结构,赋予了聚酯纤维具有高模量高强度和低热收缩的特点。在对高模低缩聚酯纤维纺丝成型过程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性能更为优异的新型高模低缩聚酯纤维,并对该新型聚酯纤维的形态结构和浸胶后整理过程进行研究和实验设计(DOE),进而制备出一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简称新型聚酯帘线)。纤维帘线的捻度不仅可以改善纤维之间的抱合性能,对纤维帘线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纤维帘线的耐疲劳性能以及与橡胶基体的粘合性能也有显着的作用。聚酯纤维表面极性基团较少与橡胶基体粘合性能较差,需要进行“二浴”浸胶后整理,在浸胶后整理过程中,聚酯帘线可以获得与橡胶基体良好的粘合性能,同时聚酯纤维在温度场和应力场作用下,纤维内部结晶结构进行重组获得更为稳定的结晶,通过控制纤维大分子链的取向排列,赋予新型聚酯帘线具备尼龙帘线的特征。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帘线静态力学性能和与橡胶基体的静态粘合性能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66.6 N的定负荷伸长(模量)和尺寸稳定性指数(DSI)介于常规聚酯帘线和尼龙帘线之间;断裂伸长率为21.7%远高于常规聚酯帘线的16.2%,略低于尼龙帘线的断裂伸长率(约为23.5%),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有利于轮胎的操控性能,而高伸长率可以提高轮胎的抗冲击性能,新型聚酯帘线结合了常规聚酯帘线和尼龙帘线的优势性能。新型聚酯帘线和常规聚酯帘线都是聚酯基帘线,因此两者具有同等水平的橡胶基体粘合性能;在常规硫化条件下,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与尼龙帘线具体同等水平的粘合力,在高温条件下,其粘合力低于尼龙帘线,这是由于材料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但都能满足实际需求。纤维帘线作为轮胎的骨架材料,承受着周期性交变应力,纤维帘线的动态性能更能反映实际应用状态。研究表明: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动态复合模量和不同温度下的动态尺寸稳定性指数均介于常规聚酯帘线和尼龙帘线之间,这与其静态性能具有相同趋势。动态圆盘疲劳实验显示在压缩率为25%之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和常规聚酯帘线以及尼龙6帘线三者的耐疲劳性能相接近,但在超过此压缩率后,常规聚酯帘线的耐疲劳性能急剧下降,而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与尼龙6帘线的耐疲劳性能相接近;同时该实验也表明提高纤维帘线的捻度有利于提高其动态耐疲劳性能。动态曲挠疲劳实验显示在样品表面温度为85℃之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和尼龙6帘线的动态粘合性能相接近,但超过此温度后,其动态粘合性能低于尼龙6参照帘线,这与其静态粘合性能研究相一致。最后,通过摩托车轮胎和全地形(ATV)轮胎实验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性能进行验证,采用尼龙帘线作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特点赋予轮胎具有较好的操控性能,同时有利于降低摩托车轮胎的滚动阻力,降低对燃料的损耗,促进轮胎的环保绿色发展。
黄优[3](2019)在《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粒料层与土基结构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粒料层和土基回弹模量是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粒料与土基材料的非线弹性特性和车辆荷载的重复加卸载特征,造成了粒料层和土基的回弹模量具有应力依赖性,针对现有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中粒料层和土基模量取值存在的问题,本文开展了系统研究。基于三参数模型自主开发了粒料和土基的材料子程序,建立FEAP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验证。考察了柔性路面结构中粒料层和土基模量的应力依赖性及其分布特征:粒料层和土基模量随着结构内部应力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采用当前主流的粒料层和土基线弹性模量取值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发现不同模量取值方法之间的结构响应差异显着:沥青面层底部拉应变相差约-22%~-8%,土基顶部竖向变形相差约-32%~6%。研究了温湿度作用下柔性路面的结构力学行为。使用实体路面结构、材料参数和为期一年的环境监测数据,确定了 95个温湿度组合,在此基础上,考虑重载、薄沥青层的影响,分别采用非线弹性材料本构、美国力学经验设计指南(MEPDG-2012)的线弹性模量取值方法、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的线弹性模量取值方法进行了柔性路面结构计算,共计855次。发现非线弹性结构计算与MEPDG模量取值方法和D50模量取值方法间的结构响应和长期性能均存在显着差异:根据不同的结构+荷载组合,非线弹性和线弹性结构分析相比,沥青面层底部最大拉应变相差可达80%,土基顶部最大压应变相差可达40%;沥青面层疲劳寿命相差约为-47%~30%,土基顶部永久变形使用寿命相差约为-33%~50%。揭示了粒料层和土基的“非线弹性材料本构”与现行的“线弹性设计方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基于路表弯沉等效”和“基于结构响应等效”的结构模量求解方法。前者利用了结构层模量反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后者则利用自主开发的VBA(?)迭代程序进行结构模量求解。两种方法均能够快速得到各种结构、荷载、环境组合下的结构模量,但是两种结构模量值之间差异较大。两种求解方法各有优缺点:“基于路表弯沉等效”的结构模量求解方法与现有的模量反算接轨,但是直接应用于结构计算存在风险;“基于结构响应等效”的结构模量能够直接用于路面结构计算与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建立了两种结构模量之间的关系,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拟合,相关性良好。两种结构模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或相互预测。推导了粒料的应力增量本构方程,并对重复加载三轴试验的加载序列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更先进的动态回弹特性求解方法,能够同时考虑动态回弹模量及泊松比的应力依赖性和正交异性。分析了动态回弹特性的影响因素,深化和改善了粒料类材料室内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考虑粒料和土基材料正交异性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和结构模量研究:考虑粒料层和土基的正交异性会增大路面结构响应,降低结构模量值,同时改善了粒料基层的受力状况,现有的各向同性材料假设,容易低估路面结构的受损情况。本文围绕非线弹性粒料层和土基在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中的结构力学行为,提出了粒料层和土基的结构模量求解方法,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粒料类材料的动态回弹特性试验研究。成果可为长寿命沥青路面研究提供基础,对于改进和完善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刘旭[4](2019)在《路面结构中火山灰复合改性HMA的粘弹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基本建成,当下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实现路面结构的长寿命。我国高等级路面结构的特色是采用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现今,影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已经从早年因水损害引起的网裂、龟裂变为以车辙、低温开裂及反射裂缝为主要损坏形式。其中,发生在半刚性结构中的流动型车辙问题日益严重,并出现一些值得思考的工程现象:传统认识中以上、中面层为主的车辙变形,出现向以中、下面层为主的转变;同时车辙的主要形式由以压密后路表下凹变为车轮下方沥青层向两侧挤压、隆起。而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关键因素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倒装结构特性。传统的层位分工思想主要针对的是采用柔性基层的顺装结构。但在倒装结构中,主要早期病害的成因及特点都已存在差异。因此,针对倒装结构的特点提出有效控制路面损坏的技术对策是半刚性路面实现长寿命的前提。本文首先重点讨论了倒装结构的应力重分布现象,提出应力重分布与高温、重载的耦合作用是导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流动型车辙的主因。同时结合试验路数据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类型对沥青层变形发展的影响,并指出倒装结构因素使面层的沥青混合料(hot-mixed asphalt,HMA)相比在顺装结构中更易出现非线性行为,并反映在力学参数上。同时进一步分析得出倒装结构中沥青层需要兼顾高、低温性能的认识,并基于HMA的细观组成阐述了针对倒装结构的特点从胶浆层面改善HMA路用性能的原因。其次,本文系统分析了基质沥青与SBS(styrene-butadiene-styrene)改性沥青的粘弹特性差异,及其与路面高、低温使用性能的联系;同时,对涉及基质沥青与改性沥青的统一性能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探索。此外,基于吉林省火山灰研究课题选取典型火山灰与SBS改性沥青或基质沥青组成复合胶浆,通过DSR(dynamic shear rheometer)测试论证了复合改性技术对于改善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的有效性,并结合对火山灰颗粒的微观试验分析讨论了火山灰复合改性的微观机理。然后,在胶浆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全温动态模量试验、低温三点小梁弯曲试验以及高温贯入试验,综合评价了以火山灰作为细填料的改性及非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在试验中发现,火山灰细填料可以使SBS的改性效果相比使用矿粉进一步提高;但是,火山灰细填料无法脱离SBS改性沥青而单独提高混合料的性能。此外,具有良好颗粒特性的火山灰细填料可以充分发挥SBS的改性效果并使得HMA的高、低温性能同时得到改善,表现在低温下极限变形与破坏强度的提高,高温下模量增大且粘性蠕变减小,同时材料的抗剪强度也得到改善。本文以复合改性为契机,讨论了半刚性沥青路面实现长寿命的材料对策。此外,本研究基于光纤光栅量测技术,实现了在中、高温及动载下HMA的轴向变形与侧向变形的实时量测。一方面,探索了沥青混合料复数泊松比的量测方法。另一方面,通过重复加卸载试验,将沥青混合料的总应变分解为弹性应变、粘弹性应变及粘塑性应变三部分,并得到了各类变形对应的侧向与轴向应变比值;并发现HMA的永久变形与材料的泊松比存在一定相关性,且基质沥青与改性沥青的粘弹性与粘塑性行为差异明显。最后,综合讨论了半刚性路面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提出层位组合设计中的材料参数协调原则。
朱玉琴[5](2019)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控制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高速公路最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控制指标。在路面结构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验证了半刚性基层的耐久性,因而该类型路面结构在设计中仅需控制面层性能的发展,也即可以使用性能指标作为该类型路面结构的设计控制指标。在沥青面层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典型破损类型,进而针对典型破损类型分别研究构建了性能预测模型,为修正和完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经验设计法打下基础。首先,以江苏省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性能和结构强度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衰退规律,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各项性能指标与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了占破损比例极高的横向裂缝和随路龄显着增长的车辙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典型破损类型,且二者与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相关性显着。其次,利用有限元分析了江苏省在不同季节下的路面温度场,根据温度场确定了3个特征气候(春秋、夏、冬)结合4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组成12种工况,根据ABAQUS建立的温度场确定不同层位在不同特征气候下的实际温度,利用室内试验测得不同级配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根据动态模量主曲线计算得到各层实际温度下的动态模量,作为结构力学响应计算的输入参数。采用ABAQUS软件模拟计算了12种工况中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竖直移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了路面纵向水平弯拉应力,横向水平弯拉应力和剪应力在路面结构内的分布规律;对比研究了行车速度、温度、材料模量和路面结构等力学响应影响因素。根据分析得到的动载下的基层弯拉应力水平计算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在使用期内不会发生因荷载引起的疲劳破坏,可认为是永久性结构层。然后,根据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量、气候条件和材料性能,对MEPDG进行了车辙预测模型的本地化标定,获得了适用于江苏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车辙预测模型标定系数。结果表明标定后的MEPDG车辙预估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为14.59%,优于我国新规范预测中车辙预测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42.3%和标定前MEPDG车辙预测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187.7%。接着,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另一个典型破损的横缝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未养护路段的横缝出现的路龄、每公里横缝数量发展速率及通车5、10、15年后的横缝间距等指标进行多元因素分析,确定了影响横向裂缝产生和发展的显着影响因素为交通量,路面各层位混合料类型,改性沥青层厚度,路面总厚度和基层类型。通过横缝间距与交通量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交通量显着影响基层收缩裂缝反射至路面形成横向裂缝的速度和进程,但影响程度随着基层开裂的能量逐步释放,裂缝逐渐反射至路表的过程的而逐渐减弱。采用与横缝间距相关性显着的复合断裂能作为评价路面材料抗裂能力的指标,最终综合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路面厚度和复合断裂能建立了分阶段的横缝间距预测模型。
李丹[6](2019)在《高温多雨条件下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就出现车辙、裂缝和水损害等病害;由于江西省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早期病害更为严重。因此,本文基于江西境内G316福兰线资溪花山界至南城改扩建工程,针对高温多雨条件,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进行优化研究,以达到提高其路用性能的目的,为相同气候条件下的沥青路面设计提供参考。本文经过系统的调研、有限元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调查了江西省各个市区的气候状况,进行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同时对江西省内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和病害进行了调研;总结出了江西省的气候特点、二级公路常用沥青路面结构和典型早期病害。(2)基于依托工程,以水泥作为抗剥落剂,对不同水泥掺量的上、下面层材料进行室内试验,检验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在添加一定量的水泥后,上、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得到显着提高,且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性能更佳;AC-13沥青混合料在水泥剂量为1%时,水稳定性达到最好;AC-20沥青混合料在水泥剂量为2%时,水稳定性能最佳。当AC-13沥青混合料中水泥用量为1%时,损害后残留稳定度增加到81.6%,达到AC-13(SBS)混合料的93.8%。AC-20沥青混合料在水泥用量为0时,残留稳定度为72.1%,在水泥剂量为2%时,残留稳定度最佳,达到80.2%,提高了11.2%。当下面层AC-20沥青混合料在水泥剂量为1%时,养护前和养护后中点车辙都是最小的,即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同时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3)基于正交试验法,以上面层、下面层和基层各自的厚度与模量为6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共组成27种结构组合类型。然后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各结构进行建模,分析其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行为,发现下面层厚度影响沥青面层层底拉应变和沥青层内部剪应力,基层厚度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层底拉应变影响最大。经研究后,为提高路面结构的抗车辙和抗开裂性能,下面层厚度宜采用为8-14cm、基层厚度宜为42-46cm。(4)结合对沥青路面材料和结构的优化研究,提出高温条件下、多雨条件下和高温多雨条件下的优化方案。
刘能源[7](2018)在《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沥青路面力学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沥青路面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和路基组成的多层体系结构,任意两层之间的接触面可称之为层间界面。我国现有的路面结构设计规范一般假设各层间界面之间处于完全连续状态,通常采用理想的弹性层状体系力学模型。然而,由于路面各层材料本身属性差异、施工先后顺序不同,导致路面结构的层间联结既非完全连续,也非完全光滑,通常是介于这两个极端情况之间。此外,目前在沥青路面评价时,也大多假设沥青路面为完全连续状态,从而导致反算出的模量与实际模量会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层间状态的评价也尚无成熟的方法。因此,有必要研究层间接触状况对路面寿命和使用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接触状况的沥青路面评价方法。基于此本文充分考虑路面不同层间接触状况,采用解析法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量反算和层间状态评价方法;结合实验提出了一种改善层间接触状况的黏层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基于层状体系理论和积分变换,推导了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作用下各向同性和横观各向同性层状体在界面完全连续或完全光滑条件时的力学响应解,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层状弹性体系理论。研究发现:层间完全光滑时路面结构的刚度要小于层间连续模型的整体刚度,各项力学参数指标相比层间完全连续时明显下降。此外材料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路面力学响应也有一定影响,横观各向同性系数越小,路面受力情况越不利,其中面层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影响程度比基层的要大。当接触状况为完全光滑时路面力学响应对结构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系数的变化更加敏感。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以摩擦系数表征的路面层间接触模型的数值分析方法,近一步研究层间接触条件和材料横观各向特性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接触状况对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影响很大,接触条件不好导致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下降,弯沉、层底拉应力等指标与完全连续时差异明显,大大降低了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采用摩擦系数模型可以很好地表征路面层间的接触状况,当摩擦系数小于0.4时,层间接触状态较差,各向指标均变化明显。当系数接近1时,层间接触状态较好,各向指标波动不大,大于7时接触状况非常好,接近完全连续状态,在0.4与1之间时,层间接触状态一般。水平力作用会大大提高路面结构内部的剪应力值,并对路面剪应力的分布产生很大影响,而对路面弯沉、面层底部最大拉应变等指标的影响则要小很多。温度对沥青面层的材料性能影响显着,路表面温度过高,导致面层温度呈明显梯度分布,模量大幅降低,在温度和荷载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路面车辙和剪切破坏。考虑面层材料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发现随着水平模量与竖向模量比的不断增大,面层材料强度也不断增强,关键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此外,相同路面结构形式时动力响应指标也明显小于静载计算结果,其中基面层间的接触状况比基层与底基层间的接触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更加显着。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FWD荷载作用下考虑层间接触条件的路表弯沉样本数据库,通过不断调试训练学习参数建立了最佳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对路面结构的面层模量、层间接触状况等性能指标进行反算,并结合算例验证了本算法的可行性和精确度。研究发现层间接触状态对路表弯沉影响很大,相同结构形式下静载弯沉明显大于动载弯沉。距离荷载中心越远,层间接触状态的变化对弯沉值的影响也越小,在距离荷载中心1.5m以外,弯沉值受接触状态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利用BP神经网络对面层模量、层间接触状况进行反算时,采用两种弯沉盆值(包含7个测点分别距离荷载中心0m、0.3m、0.6m、0.9m、1.2m、1.5m和2.1m和5个测点分别距离荷载中心0m、0.3m、0.6m、0.9m、1.2m)及结构层厚度作为输入参数时均可取得满意的结果,其中面层模量反算精度很高,层间摩擦系数的反算精度略低。通过实验验证了6%掺量的APAO(无定型—α—聚烯烃Amorphous Poly Alpha Olefin)改性沥青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抗老化能力。然后以抗剪强度为指标,将其和常用的3种黏层材料进行斜剪实验,发现常温下6%掺量的APAO改性沥青作为黏结层具有良好的抗剪性能,尤其在高温和老化条件下,较其它黏层材料的抗剪强度降幅较小,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抗剪能力。
周兴业[8](2019)在《基于足尺环道试验的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及其非线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构分析方法能否客观描述路面实际服役状态是沥青路面设计的核心。沥青路面在荷载、环境作用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响应,准确获取这一响应行为并在计算时予以充分考虑,是保证结构分析科学、合理的关键。但目前沥青路面结构分析中所采用的线弹性层状体系和结构层模量取值方法,并不能准确描述路面服役过程中的非线性行为和实际力学响应,以此为基础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存在一定局限。为了建立更加符合实际路面结构实际响应和非线性服役行为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方法,通过足尺试验、模型试验、材料试验、力学分析和实测验证等手段,对沥青路面结构实际响应、路面材料非线性性质和结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足尺环道试验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实际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传感器测试技术获得了沥青路面结构的实际服役环境和力学响应规律,建立了温度变化描述模型,给出了用于结构分析使用的温度参数确定方法,揭示了实际力学响应的温度依赖性与荷载依赖性。结果表明:Bigaussian函数能够有效表征大气温度和结构内部温度变化过程,可作为描述温度分布特征的一种数学模型,据此可计算得到路面结构分析中使用的最不利温度;弯沉、应力、应变等力学响应均具有显着的温度依赖性,温度升降除引起它们的数值增减以外,还会改变方向;可基于足尺环道未运营阶段试验结果,采用指数函数对三个力学响应参数进行温度修正;高温时,弯沉、应力、应变的荷载依赖性和路面结构非线性响应现象更为显着。其次,基于模型试验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实际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相似理论设计了沥青路面结构模型试验,提出了基于模型试验的路面结构实际响应测试方法,揭示了模型表面和层间应变响应的荷载与温度依赖性,给出了用于结构分析的层间结合条件。结果表明:当模型试验的平面尺寸为直径100cm圆柱体时,模型结构与原型结构之间具有良好的相似性;模型试验测试方法平行性和复现性良好、可靠度高,可作为路面结构实际响应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水泥稳定碎石和沥青混凝土模型表面应变存在三个明显的力学响应特征点:压应变最大值点、拉压分界点和拉应变峰值点,两种模型的荷载-应变响应曲线具有显着的非线性特征;同质、异质材料结构层间应变响应具有一定的温度与荷载依赖性;结构分析中,沥青材料层之间、半刚性材料层之间可使用连续假设,沥青材料层和半刚性材料层之间宜采用半连续、半滑动假设。再次,基于材料试验对足尺环道路面材料的非线性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材料的结构行为分析,揭示了沥青混合料和半刚性材料的温度与荷载依赖性,构建了基于应力或应变、温度或强度的路面材料模量依赖模型,建立了材料模量与结构层模量的联系机制,给出了用于结构分析的结构层模量取值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温度和应变参数表达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依赖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与荷载依赖性;半刚性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与荷载依赖性,可构建基于强度和应力参数表达的半刚性材料模量依赖模型;采用Mises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能够协调室内单一应力状态和现场复杂应力状态,可作为材料模量到结构层模量的联系机制,并可据此确定结构分析中结构层模量的取值方法。最后,基于路面力学分析理论和实际响应行为研究了沥青路面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通过对路面结构实际响应行为的分析,建立了沥青路面非线性分析基本理论,提出了基于材料非线性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方法,并基于足尺环道实测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材料非线性、层间结合条件、结构响应唯一性和最不利温度等假设下,可以建立基于材料非线性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方法,能够较好的模拟实际响应的非线性特征;模量取值、受力状态、计算温度和计算点位置对非线性分析结果具有显着影响;分析结果与足尺环道实际响应之间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作为沥青路面非线性分析的一种计算手段。本研究获得了路面结构实际响应规律和材料非线性性质,提出了基于路面结构非线性服役行为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沥青路面结构分析理论,为建设耐久性沥青路面提供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苏成光[9](2018)在《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及开裂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相比于单元式无砟轨道结构,连续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整体性和平顺性更好,然而其轨道板、道床板和底座板受温度影响很大。当降温荷载作用于连续结构时,其内部将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将不可避免的导致道床板(或轨道板)及底座板混凝土开裂。当裂纹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影响无砟轨道的耐久性,甚至影响到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和高速行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连续式无砟轨道的开裂机理及其影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针对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及开裂特性问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连续式无砟轨道的受力特点和材料特性出发,对其温度荷载取值、开裂特性、弯拉开裂模式及钢筋锈蚀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理论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现场无砟轨道温度场的长期观测试验通过对沪杭高铁无砟轨道温度场和气象因素一年的观测,得到轨道温度场变化特性及其受气象因素(气温、太阳辐射、风速等)的影响关系。经统计,我国各地区夏季轨道板顶温度峰值出现时间大致与经度成比例关系,从东向西,随着经度的减小,温度峰值出现时间依次滞后。上海地区无砟轨道夏季板顶、板中最高温度可达57.3℃、50.8℃,冬季板顶、板中最低温分别为0.15℃、3.7℃。全年内无砟轨道板中最大正温度梯度为109.78℃/m,最大负温度梯度为-74.1℃/m,指数函数形式能较好的描述轨道板温度梯度概率分布。2.道床板早期温度场分布研究建立了无砟轨道温度场有限元计算模型,试验验证了其准确性,考虑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分析了道床板的早期温度场分布,得到了其零应力温度,为轨道开裂等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夏季连续式无砟轨道板中零应力温度可高于当地气温15℃,早期温度场对轨道结构开裂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3.连续式道床板的温度应力与裂纹计算方法研究基于混凝土材料的离散性,得到了具有95%保证率的道床板开裂轴力。建立了考虑纵向阻力下的连续式道床板温度应力与裂纹计算方法,得到了道床板开裂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关系,得到了连续式道床板在开裂过程中的伸缩刚度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连续式道床板的受拉开裂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混凝土结构中,外载作用效应按混凝土抗拉强度计算的话,规范对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标准值的规定均偏于危险,计算作用效应时采用设计值将大大低估实际外荷载值;(2)考虑纵向阻力下的临界降温幅度、裂纹间距、裂纹宽度及钢筋应力与混凝土抗拉强度、配筋率、钢筋直径及纵向阻力均有关系,配筋率和纵向阻力对各指标均是负相关作用,且裂纹宽度与配筋率二次方成反比;(3)在道床板整个开裂过程中,道床板平均刚度迅速降低,处于稳定裂纹阶段时的构件刚度随应变的增大而缓慢减小,约为钢筋刚度的2倍,平均刚度约降到初始刚度的十分之一。4.连续式无砟轨道开裂特性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最小裂纹间距、裂纹宽度、稳定与不稳定裂纹温度界限、钢筋应力及开裂轴力与混凝土强度、配筋率等裂纹发展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配筋混凝土模型试件在轴拉状态下,裂纹发展主要呈现不稳定裂纹和稳定裂纹两个阶段;(2)最小不稳定裂纹间距比理论计算值略小,且分布范围较大,大致呈正态分布;(3)试件开裂时的轴向拉力多小于其理论计算值,稳定裂纹阶段钢筋应力大范围处于接近屈服极限的较高水平;(4)当前铁路设计规范计算的裂纹宽度值的3倍与无板底摩阻力试件的表面裂纹宽度最大值吻合较好,但与有板底摩阻力情况下的实测值偏差较大,而本文理论计算结果与考虑板底摩阻力下的实测值吻合较好。实测裂纹发展规律与计算理论较为一致,验证了本文裂纹计算方法的准确性;(5)在使用带肋钢筋且配筋率为1.14%,混凝土为C40的条件下,试件裂纹不稳定与稳定阶段的界限降温幅度约为70℃,若试件底部是水硬性支承时,则约是60℃,为了有效控制裂纹宽度,应将道床板裂纹限制在不稳定裂纹阶段。5.道床板和支承层整体弯拉开裂模式和锈胀道床板开裂研究建立了道床板和支承层整体弯拉开裂模式和锈胀道床板开裂细观尺度有限元计算模型,探究了加载应变率对混凝土梁弯拉开裂模式、弯拉强度及应力位移关系的影响,研究了钢筋锈蚀时不同钢筋直径、间距、保护层厚度的道床板受力性能及损伤开裂模式,分析了列车荷载和温度荷载对锈胀道床板开裂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静态加载下混凝土宏观裂纹主要是沿着骨料边缘扩展,集中在薄弱的交界面周围;(2)混凝土简支梁加载速率的大小显着影响其动态开裂模式,弯拉强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混凝土裂纹由沿薄弱交界面周围扩展的单一裂纹型式,转变为复杂的多裂纹型式,且裂纹宽度急剧增加,损伤开裂扩展至整个受拉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层间整体性对轨道结构保持稳定性十分重要,应特别关注其层间损伤;(3)道床板开裂模式与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关,与钢筋直径和间距关系不大;(4)当道床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小,道床板外部裂缝贯通时的钢筋锈胀位移约为70μm。内部裂缝贯通时的锈胀位移主要随着钢筋间距的增大而增大;(5)列车荷载对锈蚀后的道床板受力影响不大。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10](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二、路面早期破坏中结构与材料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路面早期破坏中结构与材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3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4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管养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5 基于BIM信息数据平台研发的相关研究 |
1.3 当前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运维管养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典型沥青路面的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 |
2.1 参数化模型建立 |
2.1.1 Revit简介 |
2.1.2 族构件创建 |
2.1.3 参数化模型创建 |
2.2 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
2.2.1 沥青路面组合类型 |
2.2.2 典型路面结构组合 |
2.2.3 代表性道路的参数化建模 |
2.3 基于Dynamo的沥青路面自动化设计与结构分析 |
2.3.1 利用Dynamo实现路面参数可控的三维道路 |
2.3.2 结构分析的参数准备 |
2.3.3 基于Dynamo的路面结构分析 |
2.4 基于BIM的数据中转系统的研发 |
2.4.1 数据转换方法 |
2.4.2 数据转换接口的研发 |
2.5 基于ABAQUS-BIM模型的力学性能验算 |
2.5.1 基于BIM-ABAQUS转换接口的参数化模型数据转换 |
2.5.2 典型路面的ABAQUS结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 |
3.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
3.1.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 |
3.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
3.1.3 当前施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2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可视化施工模拟 |
3.2.1 施工模拟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
3.2.2 基于BIM的施工场景构建 |
3.2.3 基于BIM的施工过程模拟 |
3.3 基于BIM的路基施工质量管控 |
3.3.1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3.3.2 路基压实度对路面性能的影响 |
3.3.3 确立压实度作为施工质量评定标准 |
3.3.4 基于BIM-ArcGIS的智能压实质量的可视化监控 |
3.4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信息集成与质量性能评价 |
3.4.1 沥青路面施工信息的参数化集成 |
3.4.2 层次分析法方法介绍 |
3.4.3 基于层次分析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评价 |
3.5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预警 |
3.5.1 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相关研究 |
3.5.2 集料的边缘检测 |
3.5.3 集料图像分割 |
3.5.4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程度表征 |
3.5.5 基于BIM的可视化呈现与预警机制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 |
4.1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
4.1.1 三维重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简介 |
4.1.2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
4.2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参数化建模 |
4.2.1 Revit中的基础病害模型制作 |
4.2.2 病害纹理贴图 |
4.2.3 病害模型融入到BIM模型中 |
4.3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
4.3.1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备案 |
4.3.2 基于BIM模式的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管理 |
4.4 基于BIM模式的养护成本估算 |
4.4.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框架 |
4.4.2 沥青路面养护阶段的成本分析 |
4.4.3 基于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 |
4.5 基于BIM的养护自主决策模型建立 |
4.5.1 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方法与过程 |
4.5.2 基于BIM的养护决策分析 |
4.5.3 养护自主决策模型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研发 |
5.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采集 |
5.2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处理与表达 |
5.2.1 IFC标准的信息表达方式 |
5.2.2 基于IFC格式的数据表达 |
5.3 信息的上传与导入 |
5.3.1 信息创建过程 |
5.3.2 信息的传递与存储 |
5.3.3 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
5.4 一体化信息平台的研发 |
5.4.1 开发平台介绍 |
5.4.2 平台的总体设计 |
5.4.3 平台的可视化展示与功能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申请 |
(2)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及其与橡胶复合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轮胎纤维帘线简介及研究现状 |
1.1.1 轮胎纤维帘线 |
1.1.2 复合纤维帘线 |
1.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 |
1.2.1 高模低缩聚酯(HMLS)纤维成形过程 |
1.2.2 加捻结构对聚酯帘线性能的影响 |
1.2.3 浸胶工艺参数聚酯帘线性能的影响 |
1.3 聚酯纤维高分子聚集态结构 |
1.3.1 聚酯纤维结构与性能以及工艺参数的关系 |
1.3.2 聚酯纤维构造模型 |
1.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轮胎试验 |
1.4.1 摩托车轮胎试验 |
1.4.2 ATV轮胎力与性能分析 |
1.5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意义 |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纤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演变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性能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热性能的演变 |
2.3.2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2.3.3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晶区结构的演变 |
2.3.4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取向参数的演变 |
2.3.5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物理性能的演变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和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纤维帘线性能表征 |
3.3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 |
3.3.1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设计路线 |
3.3.2 新型聚酯纤维性能的设计 |
3.3.3 新型聚酯纤维捻度的设计 |
3.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浸胶工艺参数设计 |
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表征 |
3.4.1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力学性能 |
3.4.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粘合性能 |
3.4.3 温度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的影响 |
3.4.4 湿度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演变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具有尼龙特性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热性能分析 |
4.3.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4.3.3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晶区结构的演变 |
4.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取向参数的演变 |
4.3.5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力学性能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动态性能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2 纤维帘线动态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纤维帘线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 |
5.3.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动态蠕变性能 |
5.3.3 具有尼龙特性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滞后圈性能 |
5.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圆盘疲劳性能 |
5.3.5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曲挠疲劳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轮胎性能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摩托车轮胎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布的制备 |
6.2.3 帘子线和摩托车轮胎性能表征 |
6.3 摩托车轮胎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摩托车轮胎强度实验性能分析 |
6.3.2 摩托车轮胎高速实验性能分析 |
6.3.3 摩托车轮胎耐久实验性能分析 |
6.3.4 摩托车轮胎硫化后尺寸和接地面积分析 |
6.3.5 摩托车轮胎尺寸稳定性能分析 |
6.3.6 摩托车轮胎滚动阻力性能分析 |
6.3.7 摩托车轮胎路试后帘线力学性能的研究 |
6.3.8 摩托车轮胎实地操纵性能的研究 |
6.4 全地形(ATV)轮胎实验部分 |
6.4.1 ATV轮胎强度试验性能分析 |
6.4.2 ATV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性能分析 |
6.4.3 ATV轮胎耐久性能试验性能分析 |
6.4.4 ATV轮胎侧偏刚度和回正刚度 |
6.4.5 ATV轮胎高速胀大 |
6.4.6 ATV轮胎静态径向弹性系数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粒料层与土基结构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柔性路面粒料层和土基模量应力依赖性研究 |
2.1 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
2.1.1 层状体系的基本假设 |
2.1.2 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
2.1.3 路面结构材料参数 |
2.1.4 非线性动力分析 |
2.1.5 有限元模型计算步骤 |
2.2 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验证 |
2.2.1 与弹性层状理论体系验证 |
2.2.2 与现场路面结构验证 |
2.3 粒料层和土基模量应力依赖性分析 |
2.3.1 路面结构与材料参数 |
2.3.2 粒料层与土基模量应力依赖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湿度作用下柔性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分析 |
3.1 环境参数 |
3.1.1 沥青面层温度参数 |
3.1.2 粒料层和土基湿度参数 |
3.2 路面结构与材料参数 |
3.2.1 路面结构和荷载 |
3.2.2 沥青面层模量 |
3.2.3 粒料层和土基模量 |
3.2.4 有限元模型验证 |
3.3 柔性路面长期性能预测模型 |
3.3.1 沥青面层疲劳模型 |
3.3.2 土基顶部永久变形模型 |
3.3.3 基于累积损伤的长期性能预测模型 |
3.4 结构响应与长期性能分析 |
3.4.1 结构响应对比分析 |
3.4.2 长期性能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路面粒料层和土基结构模量研究及对比分析 |
4.1 基于路表弯沉等效的结构模量研究 |
4.1.1 粒料层与土基结构模量反算 |
4.1.2 基于路表弯沉等效的结构模量可行性分析 |
4.2 基于结构响应等效的结构模量研究 |
4.2.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
4.2.2 结构模量迭代程序 |
4.2.3 基于结构响应等效的结构模量可行性分析 |
4.3 结构模量对比分析 |
4.3.1 考虑温湿度作用的粒料层与土基结构模量 |
4.3.2 结构模量求解方法的评价与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动态回弹特性研究的正交异性结构模量分析 |
5.1 重复加载三轴试验简介 |
5.1.1 重复加载三轴试验简要回顾 |
5.1.2 RLTT协调方法简介 |
5.2 动态回弹特性试验研究 |
5.2.1 应力增量本构模型 |
5.2.2 改进的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方案 |
5.2.3 动态回弹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 考虑正交异性的结构模量研究 |
5.3.1 正交异性有限元程序开发 |
5.3.2 结构响应分析 |
5.3.3 考虑正交异性的结构模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A.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A.1.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A.1.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
A.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和获奖励情况 |
附录B 温湿度作用下有限元分析材料参数 |
附录C 结构模量数据 |
附录D 粒料重复加载动态三轴回弹试验数据 |
附录E 正交异性结构模量数据 |
E.1 正交异性有限元分析结构、材料参数 |
E.2 正交异性结构模量 |
(4)路面结构中火山灰复合改性HMA的粘弹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我国路面结构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历史任务 |
1.2.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特点 |
1.2.3 工程现象中的流动型车辙 |
1.2.4 长寿命半刚性路面结构 |
1.2.5 半刚性路面中的材料性能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1 路面设计 |
1.3.2 HMA的车辙变形 |
1.3.3 HMA的粘弹特性 |
1.3.4 材料性能改善 |
1.3.5 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论文总体思想及理论路线 |
1.4.2 论文主要内容 |
2 路面结构组合与沥青层材料力学行为的联系 |
2.1 倒装结构的应力分布特点 |
2.1.1 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的刚度组合 |
2.1.2 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的结构应力场分析 |
2.2 重庆环道试验结果分析 |
2.2.1 环道试验路简介 |
2.2.2 环道试验段三种结构沥青面层变形发展特征 |
2.2.3 中面层与下面层变形发展分析 |
2.2.4 沥青面层变形在结构中的发展演化 |
2.3 沥青混合料的力学行为 |
2.3.1 力学行为的类型 |
2.3.2 HMA力学行为与材料组成及早期损害的联系 |
2.3.3 HMA的弹性、粘性、塑性行为 |
2.4 HMA力学参数的非线性特征 |
2.4.1 模量 |
2.4.2 泊松比 |
2.4.3 复杂应力场中力学参数的影响 |
2.5 HMA的抗剪强度 |
2.6 本章小结 |
3 火山灰SBS复合胶浆的粘弹特性 |
3.1 SBS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粘弹特性的差异 |
3.1.1 基于粘弹性理论的力学参数 |
3.1.2 SBS改性对沥青胶结料粘弹特性的影响 |
3.1.3 沥青胶结料粘弹特性与路用性能的联系 |
3.1.4 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指标 |
3.2 火山灰SBS复合改性沥青胶浆 |
3.2.1 沥青混合料中的胶浆体系 |
3.2.2 火山灰细填料 |
3.3 火山灰细填料颗粒特性分析 |
3.3.1 颗粒孔隙特性分析(BET测试) |
3.3.2 颗粒矿物成分分析(XRD) |
3.3.3 颗粒微观形态(SEM) |
3.4 火山灰胶浆DSR试验分析 |
3.4.1 试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3.4.2 DSR温度扫描试验结果分析(试验一) |
3.4.3 DSR频率扫描试验结果分析(试验二) |
3.5 复合改性的机理及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4 火山灰复合改性HMA的高、低温路用性能 |
4.1 火山灰HMA组合设计 |
4.2 火山灰HMA全温动态模量试验 |
4.2.1 试验设备、方法及试件的制备 |
4.2.2 动态模量与相位角试验结果 |
4.2.3 动态模量和相位角频域主曲线的建立 |
4.2.4 全温性能分析 |
4.3 混合料低温小梁弯曲试验 |
4.3.1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火山灰HMA的高温抗剪强度 |
4.4.1 试验方法 |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试验结果总结和技术意义 |
4.6 本章小结 |
5 HMA的侧向变形与粘弹塑性行为 |
5.1 HMA的泊松比与永久变形 |
5.2 光纤光栅量测技术 |
5.2.1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
5.2.2 轴向变形与侧向变形量测 |
5.3 动态模量试验泊松比量测 |
5.3.1 材料及试验方法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沥青混合料间歇加卸载试验 |
5.4.1 试验方法 |
5.4.2 试验结果分析一 |
5.4.3 试验结果分析二 |
5.5 倒装结构中材料参数的协调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吉林省火山灰课题相关资料 |
附录B 各结构主应力图谱 |
附录C 重庆环道试验路数据 |
附录D 马歇尔试验模拟结果 |
附录E XRD测试结果 |
附录F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及三点弯曲试验数据汇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控制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 |
1.2.2 对沥青路面破坏类型的研究 |
1.2.3 对性能预测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状况分析 |
2.1 整体状况 |
2.1.1 江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网规模 |
2.1.2 路龄状况 |
2.1.3 交通状况 |
2.1.4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型式 |
2.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状况 |
2.2.1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体系 |
2.2.2 路面破损状况特征及发展状况 |
2.2.3 路面车辙特征及发展状况 |
2.2.4 路面平整度特征及发展状况 |
2.2.5 路面抗滑性能特征及发展状况 |
2.3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强度特征 |
2.3.1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方法 |
2.3.2 路面结构强度发展趋势 |
2.4 各项性能与累积轴载的相关性分析 |
2.5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养护状况 |
2.5.1 江苏省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高速公路典型养护方案 |
2.5.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各层位养护比例分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耐久性研究 |
3.1 竖向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模型 |
3.1.1 模型建立 |
3.1.2 动力学响应结果分析 |
3.1.3 动力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
3.2 基层耐久性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EPDG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 |
4.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方法 |
4.1.1 MEPDG对于永久性变形的预测方法 |
4.1.2 中国新规范对于沥青混合料层永久性变形的预测方法 |
4.2 车辙预测模型参数获取 |
4.2.1 代表路段结构信息 |
4.2.2 材料参数 |
4.2.3 交通量数据 |
4.2.4 气候环境数据 |
4.3 MEPDG计算结果分析及模型修正 |
4.3.1 MEPDG的车辙预测结果 |
4.3.2 基于MEPDG车辙预测模型修正 |
4.4 中国新规范中关于车辙的预测 |
4.5 江苏省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预测模型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横缝间距预测模型建立 |
5.1 横向裂缝类型判别和研究类型划定 |
5.2 横缝间距预测模型参数获取 |
5.2.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横缝状况影响因素 |
5.2.2 断裂能测试及与横缝间距的相关性分析 |
5.3 横缝间距预测模型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6)高温多雨条件下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结构研究现状 |
1.2.2 高温多雨条件下沥青路面材料研究现状 |
1.2.3 有限元法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江西省气候与沥青路面使用现状调查 |
2.1 气候条件 |
2.1.1 降雨 |
2.1.2 气温 |
2.2 二级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现状 |
2.2.1 交通条件 |
2.2.2 路面结构调查 |
2.2.3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路面材料优化研究 |
3.1 优化目的 |
3.2 试验原材料 |
3.2.1 集料性质 |
3.2.2 沥青性质 |
3.2.3 水泥性质 |
3.3 配合比设计 |
3.3.1 矿料级配设计 |
3.3.2 最佳沥青用量设计 |
3.3.3 混合料的基本性能检验 |
3.3.4 设计结果 |
3.4 试验设计 |
3.5 水稳定性研究 |
3.5.1 试验方法 |
3.5.2 试验方案 |
3.5.3 结果分析 |
3.6 水热性能研究 |
3.6.1 试验方法 |
3.6.2 试验方案 |
3.6.3 结果分析 |
3.7 面层材料优化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沥青路面结构优化研究 |
4.1 结构优化目的 |
4.2 力学行为分析 |
4.2.1 结构组合设计 |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3 力学响应结果分析 |
4.3 力学性能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设计指标 |
4.3.2 沥青面层层底拉应变影响因素分析 |
4.3.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层底拉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4.3.4 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影响因素分析 |
4.3.5 沥青混合料层内最大剪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4.4 结构验算 |
4.4.1 累积当量轴次计算 |
4.4.2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 |
4.4.3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 |
4.5 下面层厚度研究 |
4.5.1 厚度设计 |
4.5.2 材料参数选择 |
4.5.3 力学性能指标分析 |
4.6 基层厚度研究 |
4.6.1 基层厚度设计 |
4.6.2 力学性能指标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温多雨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优化 |
5.1 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优化 |
5.1.1 材料改变结构不变 |
5.1.2 材料不变结构改变 |
5.1.3 材料与结构同时改变 |
5.2 多雨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优化 |
5.2.1 材料改变结构不变 |
5.2.2 材料与结构同时改变 |
5.3 高温多雨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优化 |
5.3.1 材料改变结构不变 |
5.3.2 材料与结构同时改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沥青路面力学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层间接触模型研究现状 |
1.2.2 路面结构层间黏结状态试验研究现状 |
1.2.3 路面层间接触状况力学分析研究现状 |
1.2.4 路面结构参数反演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考虑层间接触的路面结构静力力学行为 |
2.1 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2.1.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2.1.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2.2 横观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2.2.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2.2.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2.2.3 数值反演方法 |
2.3 算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2.3.1 算法验证 |
2.3.2 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 |
2.3.3 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层间接触的路面结构动力行为 |
3.1 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3.1.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3.1.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3.2 横观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3.2.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3.2.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3.2.3 数值反演方法 |
3.3 算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3.3.1 算法验证 |
3.3.2 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 |
3.3.3 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运动荷载下考虑层间接触的路面力学行为 |
4.1 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4.1.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4.1.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4.2 横观各向同性路面解析分析 |
4.2.1 单层应力和位移分量求解 |
4.2.2 考虑层间条件的多层层状体系求解 |
4.2.3 数值反演方法 |
4.3 算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4.3.1 算法验证 |
4.3.2 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 |
4.3.3 分析荷载移动速度对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 |
4.3.4 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层间接触的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数值分析 |
5.1 竖向载荷下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5.1.1 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 |
5.1.2 有限元分析模型验证 |
5.1.3 计算结果分析 |
5.2 考虑水平荷载时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
5.2.1 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5.3 考虑温度分布特性时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5.3.1 梯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FWD的层间接触路面数值分析 |
6.1 FWD作用下沥青路面层间接触力学响应分析 |
6.1.1 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 |
6.1.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6.1.3 计算结果分析 |
6.2 考虑面层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的沥青路面接触分析 |
6.2.1 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 |
6.2.2 计算结果分析 |
6.2.3 考虑接触状况的横观各向同性路面服务寿命预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路面层间接触状态评价 |
7.1 层间接触条件对各向同性沥青路面弯沉的影响分析 |
7.1.1 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 |
7.1.2 动静载弯沉结果比对 |
7.1.3 弯沉计算结果分析 |
7.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沥青路面反算模型 |
7.2.1 BP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7.2.2 样本数据库的建立 |
7.2.3 反算模型的建立 |
7.2.4 模型误差分析 |
7.3 模型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沥青路面黏结层材料试验研究 |
8.1 黏层材料的性能要求 |
8.2 APAO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
8.2.1 试验材料 |
8.2.2 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 |
8.3 APAO改性沥青抗剪性能研究 |
8.3.1 试验准备及试验方案 |
8.3.2 试验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模型校算原始数据表) |
致谢 |
(8)基于足尺环道试验的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及其非线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沥青路面结构实际响应研究现状 |
1.2.2 沥青路面材料非线性性质研究现状 |
1.2.3 沥青路面结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综述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足尺环道的沥青路面结构响应研究 |
2.1 我国足尺路面试验环道概况 |
2.2 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分布规律研究 |
2.2.1 温度变化基本特征分析 |
2.2.2 温度分布描述模型 |
2.2.3 年最不利温度确定方法 |
2.2.4 沥青路面结构内部温度的季节分布规律 |
2.2.5 沥青路面结构内部温度的深度分布规律 |
2.3 沥青路面结构弯沉响应研究 |
2.3.1 弯沉响应的温度依赖性 |
2.3.2 弯沉响应的温度修正 |
2.3.3 弯沉响应的荷载依赖性 |
2.4 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应变响应研究 |
2.4.1 结构内部应变响应的温度依赖性 |
2.4.2 结构内部应变响应的温度修正 |
2.4.3 结构内部应变响应的荷载依赖性 |
2.4.4 结构内部应变响应的深度分布规律 |
2.5 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应力响应研究 |
2.5.1 结构内部应力响应的温度依赖性与温度修正 |
2.5.2 结构内部应力响应的荷载依赖性 |
2.5.3 结构内部应力响应的深度分布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型试验的沥青路面结构响应研究 |
3.1 沥青路面结构模型试验设计 |
3.1.1 模型试验的相似性分析 |
3.1.2 模型尺寸的确定 |
3.1.3 模型制备与测试系统 |
3.2 基于模型试验的沥青路面结构响应测试方法研究 |
3.2.1 模型表面应变响应测试方法 |
3.2.2 模型层间应变响应测试方法 |
3.2.3 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
3.3 沥青路面结构模型表面应变响应规律研究 |
3.3.1 不同材料的模型表面实测应变响应规律 |
3.3.2 不同荷载的模型表面实测应变响应规律 |
3.4 沥青路面结构模型层间应变响应规律研究 |
3.4.1 同质材料层间实测应变响应规律 |
3.4.2 异质材料层间实测应变响应规律 |
3.4.3 结构层间实测应变的温度依赖性 |
3.4.4 结构层间实测应变的荷载依赖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足尺环道沥青路面材料非线性试验研究 |
4.1 路面材料在结构中的非线性服役行为 |
4.1.1 材料非线性与模量依赖性的等效关系 |
4.1.2 路面材料的结构行为分析 |
4.2 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依赖性研究 |
4.2.1 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的温度依赖性与荷载依赖性分析 |
4.2.2 基于温度与应变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依赖模型 |
4.2.3 足尺环道沥青混合料弯拉动态模量依赖模型研究 |
4.2.4 足尺环道沥青混合料压缩动态模量依赖模型研究 |
4.3 半刚性材料模量依赖性研究 |
4.3.1 半刚性材料模量的强度依赖性与荷载依赖性分析 |
4.3.2 基于强度与应力的半刚性材料模量依赖模型 |
4.3.3 足尺环道半刚性材料弯拉弹性模量依赖模型研究 |
4.3.4 足尺环道半刚性材料压缩回弹模量依赖模型研究 |
4.4 结构分析中沥青混凝土层与半刚性材料层的模量取值方法 |
4.4.1 材料模量与结构层模量的联系机制 |
4.4.2 结构层模量的取值方法研究 |
4.4.3 结构层模量取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实际响应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
5.1 路面结构实际力学响应的非线性特征 |
5.2 沥青路面非线性力学分析基本理论 |
5.3 基于材料非线性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方法 |
5.3.1 路面结构分析方法 |
5.3.2 路面结构分析流程 |
5.3.3 路面结构分析示例 |
5.4 路面结构分析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受力状态的影响 |
5.4.2 计算温度的影响 |
5.4.3 计算点位置的影响 |
5.5 基于足尺环道实测结果的结构分析方法验证 |
5.5.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验证 |
5.5.2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及开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连续式无砟轨道发展概况 |
1.2.1 国外连续式无砟轨道的发展概况 |
1.2.2 我国连续式无砟轨道的发展概况 |
1.3 无砟轨道温度场特性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温度场特性研究现状 |
1.3.2 温度场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连续式无砟轨道伤损现状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1 连续式无砟轨道伤损研究现状 |
1.4.2 连续式无砟轨道伤损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无砟轨道温度场特性研究 |
2.1 试验概况 |
2.1.1 试验设备 |
2.1.2 测点设置及安装 |
2.1.3 海宁气候条件 |
2.2 试验结果 |
2.2.1 轨道结构温度场特征 |
2.2.2 轨道结构温度梯度 |
2.3 无砟轨道温度场计算模型 |
2.3.1 温度场计算理论 |
2.3.2 无砟轨道温度场计算模型 |
2.3.3 模型主要参数 |
2.3.4 试验验证 |
2.4 道床板早期温度场及零应力温度取值 |
2.4.1 零应力温度概念 |
2.4.2 早期温度场的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应力开裂特性研究 |
3.1 连续式道床板开裂模式 |
3.2 连续式道床板开裂轴力 |
3.3 连续式道床板温度应力与裂纹计算方法 |
3.3.1 考虑纵向阻力的温度应力与裂纹计算 |
3.3.2 道床板开裂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3.4 连续式道床板纵向刚度特性分析 |
3.4.1 纵向刚度 |
3.4.2 受拉开裂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连续式无砟轨道开裂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1.1 试件制作 |
4.1.2 加载制度 |
4.1.3 试验设备 |
4.1.4 混凝土力学参数 |
4.2 试验结果 |
4.2.1 裂纹间距 |
4.2.2 开裂轴力 |
4.2.3 钢筋应力 |
4.2.4 裂纹宽度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连续式无砟轨道开裂特性的细观有限元分析 |
5.1 道床板和支承层整体静动态弯拉开裂模式分析 |
5.1.1 混凝土细观尺度计算模型 |
5.1.2 模型验证 |
5.1.3 混凝土梁静动态开裂模式分析 |
5.2 锈胀道床板开裂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5.2.1 锈胀道床板细观尺度计算模型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10)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四、路面早期破坏中结构与材料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D]. 唐樊龙. 东南大学, 2020(02)
- [2]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及其与橡胶复合性能的研究[D]. 田立勇. 江南大学, 2020(01)
- [3]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粒料层与土基结构模量研究[D]. 黄优.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6)
- [4]路面结构中火山灰复合改性HMA的粘弹特性研究[D]. 刘旭.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5]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控制指标研究[D]. 朱玉琴. 东南大学, 2019(05)
- [6]高温多雨条件下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优化研究[D]. 李丹.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7]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沥青路面力学分析与评价研究[D]. 刘能源. 湖南大学, 2018(06)
- [8]基于足尺环道试验的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及其非线性分析[D]. 周兴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及开裂特性研究[D]. 苏成光.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 [10]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