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性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振动性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一、振动性神经病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1](2021)在《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文中认为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研究的进展,国际上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分型、诊断及治疗都有一定的更新。因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组织专家们撰写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本共识介绍了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分型、筛查与诊断、预防及治疗,并针对重要部分给出要点提示。本共识旨在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规范化的综合管理,早期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延缓疾病进展。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2](2021)在《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文中指出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研究的进展,国际上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分型、诊断及治疗都有一定的更新。因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组织专家们撰写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本共识介绍了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分型、筛查与诊断、预防及治疗,并针对重要部分给出要点提示。本共识旨在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规范化的综合管理,早期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延缓疾病进展。

路天舒[3](2021)在《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腹针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采用中药汤剂口服结合腹针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观察治疗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方法:本研究选取72例符合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在基础治疗之上,治疗组的治疗方案为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联合腹针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甲钴胺片0.5mg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音叉振动觉、10g尼龙丝触觉、电流感觉阈值、糖代谢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总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19%,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主要、次要中医症状积分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组中医各项症状积分下降程度普遍优于对照组。(3)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10g尼龙丝触觉测定: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显着(P<0.01,P<0.05);组间比较:在改善患者触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叉振动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提高,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更具改善患者振动觉的优势。(5)电流感觉阈值: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优于对照度(P<0.05)。(6)糖代谢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均有改善,治疗组在对FPG、2h PG及Hb Alc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检查未出现异常。结论: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腹针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方面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4](2021)在《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研究的进展,国际上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分型、诊断及治疗都有一定的更新。因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组织专家们撰写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本共识介绍了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分型、筛查与诊断、预防及治疗,并针对重要部分给出要点提示。本共识旨在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规范化的综合管理,早期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延缓疾病进展。

卢绮韵[5](2020)在《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内外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探讨中医内外综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内外综合疗法治疗DPN的临床治疗规范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把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中医内外综合疗法(糖痹外洗方沐足联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内服),对照组35例: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西医基础治疗包括降糖、降压、降脂、健康宣教、饮食运动、营养神经、抗氧化治疗。随访观察2周。观察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多伦多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记分的变化。结果:共纳入70例患者,脱落0例,完成70例,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各指标比较如下: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性别构成)及治疗前各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2.血糖指标: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治疗前后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多伦多评分的影响:治疗后两组多伦多症状评分、感觉评分、反射评分、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多伦多症状评分、感觉评分、总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多伦多反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伦多症状评分、感觉评分、总评分治疗前后下降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反射评分治疗前后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内外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多伦多评分,在改善症状评分、感觉评分方面较改善反射评分更有优势。4.对临床症状的影响:在单个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均较对照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内外综合疗法在改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症状方面具有确切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改善麻木优于改善感觉异常,改善感觉异常优于改善疼痛。5.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治疗后两组PSQI记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SQ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PSQI记分治疗前后下降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内外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6.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MN)、腓肠神经(SN)、对照组左MN和右SN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右MN和左SN的SNCV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MN、SN的SNC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MN、SN的SNCV治疗前后上升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MN、胫神经(TN)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MN、TN的M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NCV治疗前后上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过中医内外综合治疗后,SNCV改善更为明显,MNCV改善难度更大,可能治疗所需的时间更长。7.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下降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内外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的血瘀症状,以及倦怠乏力、咽干口燥、胃纳异常、大便失调等气阴两虚的中医症状。8.对中医症状的影响:治疗组DPN中医症状按频次高低排列依次为:肢体麻木、睡眠障碍、肢体疼痛、感觉异常、疲倦乏力、咽干口燥、大便失调、胃纳异常,中医内外综合疗法可有效缓解上述症状,尤其对咽干口燥、疲倦乏力、胃纳异常、大便失调症状效果尤为突出。对照组中医症状按频次高低排列依次为:肢体麻木、疲倦乏力、咽干口燥、睡眠障碍、肢体疼痛、感觉异常、大便失调、胃纳异常;治疗后,咽干口燥、疲倦乏力的症状得到一定缓解,其他症状缓解率均较低。9.疗效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西医疗效(多伦多临床评分)有效率分别为82.86%和45.71%,两组西医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4.28%和68.57%,两组中医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0.安全性观察: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较好。结论:经过2周治疗,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内服联合糖痹外洗方中药沐足的中医内外综合疗法,能安全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改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记分以及神经传导速度,为治疗DPN的有效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

范长燕,蒋雨平,王引明,孔亮,胡玲玲[6](2017)在《隐源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文中研究说明慢性感觉性或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病是转诊给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尽管有患者接受了很多项辅助检查,仍有约1/3的患者病因不明。这些患者诊断为隐源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CSPN),发病年龄不一,多在6070岁,男女性别间患病率差异无显着性。CSPN临床症状进展缓慢,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或疼痛,数年之后可累及双手。进一步检查可能会发现趾背屈和背伸力弱,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提示轴索性神经病变。CSPN预后通常良好,大部分病例可以保持独立行走能力。除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心理安慰外,主要的治疗措施有神经性疼痛治疗、平衡训练等物理治疗以及使用辅助装置等。

黄雅卿,熊俊,赵朔虹,钟洁莹,谢伟群[7](2015)在《手传振动累积接振剂量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接振工人累积接振剂量与正中感觉神经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手传振动对神经损伤的客观敏感指标。方法以102名40岁以下的接振工人为研究对象,对每名工人进行基本信息收集,检测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电位波幅,检测他们所在车间岗位的接振强度和接振时间,估算他们的累积接振剂量,将累积接振剂量分别与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电位波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累积接振剂量与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r=-0.217 P<0.05),累积接振剂量与正中感觉神经运动电位波幅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振高剂量工人(累积接振剂量≥20 000hm2/s4)左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明显低于接振低剂量工人(累积接振剂量<20 000hm2/s4)(T=-2.166,P<0.05)。结论手传振动影响接振工人的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会导致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是反映振动性神经病较好的客观指标。

阎丽华,陈志红,李堂[8](2010)在《儿童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文中认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1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最复杂的并发症之一,但其在儿科患者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尚无定论。通常,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分为末梢多发性神经病、单神经病、自主神经病和亚临床神经病。糖尿病患者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将延缓神经系统损伤的进展。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成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重要的一级预防对象。文章阐述了儿童和青少年患者1型糖尿病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流行病学趋势、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等情况。

王林[9](2007)在《再谈手臂振动病的研究及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关于手臂振动病的研究,国外早有不少报道,笔者也发表了一些粗浅见解。特别是新近修订、发布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GBZ 7-2002),以及国家推荐标准《手持式机械作业防振要求》(GB/T 17958-2000)和《手套掌部振动传递率的测量与评价》(GB/T 18703-2002)等,充分反映了国内这一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此间,ISO更

马海燕[10](2007)在《振动性神经损伤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振动性神经病(vibration-induced neuropathy,VN)的概念提出之后,国内外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突破了振动性白指(vibration-induced white finger,VWF)的局限性,已成为手臂振动病的研究热点。关于振动性神经病的发病机制,主要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振动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神经系统的影响,都有必要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研究。因此,本课题分别对局部振动引起的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进行研究,为研究中枢和外周神经损伤的机制、完善VN的诊断指标提供参考资料,为手臂振动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健康新西兰兔32只作为实验对象,体质量(2.35±0.15)kg,雌雄各半。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低接振强度组(A组)、中接振强度组(B组)、高接振强度组(C组)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D组),每组8只,实验家兔由专人饲养。接振实验完成后,对各组实验动物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凋亡变化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进行检测;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血管活性物质改变及热应激蛋白的保护作用进行实验研究,并将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振动中、高剂量组血清中NE、5-HT和DA在振动各时间和各强度,与相同时间段的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1),与同组接振前比较,也有明显升高(P<0.01)。总体上,随实验时间延长和接振强度增大,NE和5—HT有升高趋势;DA先升高,后来略微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脑组织NE含量显着降低(P<0.01);实验组DA含量显着降低,其中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2)与对照组相比,促凋亡蛋白Bax、Fas表达接振后显着增多(P<0.05);Bcl-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阳性细胞数增多也有增多趋势,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3)随接振剂量的增大,舒张血管物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有降低趋势,缩血管物质内皮素(ET)有升高趋势,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有降低趋势;高强度、中强度组各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P<0.01)。接振后脑组织HSP70表达显着增多,随接振剂量的增大,阳性细胞数增多、染色加深(P<0.01);接振后HSP70表达重新分布:胞核出现阳性表达,胞浆表达减少。结论振动可导致中枢和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升高,引起中枢和外周神经失平衡;振动可使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蛋白改变,导致细胞凋亡,表明外周神经受到损害;局部振动还可使脑组织血管内皮活性物质、ATP酶活性、HSP70改变。这种神经体液因素改变可能是振动引起的振动性神经病的物质基础,其中,HSP70是反应振动刺激较为敏感的指标,其含量增高可被看作机体保护性反应增高的一种征象。

二、振动性神经病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动性神经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3)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腹针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及研究
    2 现代医学对PDPN的研究现状
    3 问题与展望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研究病例标准
    4 临床资料分析
    5 试验研究设计
    6 临床观察指标
    7 疗效判定标准
    8 统计学方法
    9 治疗结果分析
    10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病因病机探讨
    2 立法思想
    3 方药及腹针分析
    4 研究结果分析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5)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内外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1.1.1 中医病因病机
        1.1.2 中医内治法
        1.1.3 中医外治法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2.1 发病机制
        1.2.2 评估检查与诊断方法
        1.2.3 治疗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一般临床特征
        2.2.2 血糖指标比较
        2.2.3 症状疗效分析
        2.2.4 多伦多评分分析
        2.2.5 多伦多临床评分疗效分析
        2.2.6 中医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2.2.7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2.2.8 中医疗效分析
        2.2.9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记分分析
        2.2.10 神经传导速度分析
        2.2.11 神经传导特点
        2.2.12 不良反应
    2.3 讨论
        2.3.1 中医内外综合疗法方案的形成
        2.3.2 中医内外综合疗法方案的优化
        2.3.3 中医内外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
        2.3.4 思考与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隐源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论文提纲范文)

CSPN简介
CSPN发病率
CSPN的临床特征
CSPN的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
CSPN的病理诊断
CSPN的临床诊断和诊断标准
CSPN的处理和治疗
CSPN的临床病程

(7)手传振动累积接振剂量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2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测定结果
    2.2累积接振剂量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线性回归分析
    2.3累积剂量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动作电位波幅线性回归分析
    2.4不同累积接振剂量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比较
3讨论

(8)儿童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1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分类
2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流行病学
3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
    3.1 代谢学说
        3.1.1 多元醇-肌醇途径学说
        3.1.2 脂质代谢异常
        3.1.3 非酶促蛋白糖基化学说
        3.1.4 氧自由基损伤学说
    3.2 神经缺血机制
    3.3 神经营养障碍
        3.3.1 神经生长因子(neural growth factor, NGF)缺乏
        3.3.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IGFs)缺乏
    3.4 基因学说
4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病理改变
5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5.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5.1.1 末梢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
    5.2 单神经病及多发性神经病
        5.2.1 脑神经单神经病
        5.2.2 近端运动神经病
        5.2.3 躯干神经病
        5.2.4 缩窄性神经病
    5.3 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
    5.4 亚临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5.5 糖尿病时神经系统的其他合并症
        5.5.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5.2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5.5.3 糖尿病性癫疒间
6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检测方法
    6.1 简单临床检查
    6.2 电生理检查
    6.3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
    6.4 皮肤组织活检
    6.5 神经组织活检
    6.6 自主神经病变检查
        6.6.1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N)检查
        6.6.2 消化、泌尿生殖系统
7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治疗
    7.1 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7.1.1 高血糖的控制
        7.1.2 肌醇
        7.1.3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7.1.4 血管扩张剂及改善微循环治疗
        7.1.5 抗氧化剂
        7.1.6 营养神经治疗
        7.1.7 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抑制药
    7.2 症状性治疗
    7.3 其他治疗
8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预防及预后

(10)振动性神经损伤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论文正文
    前言
    第一部分: 振动对新西兰兔血清及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一、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部分: 振动对新西兰兔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影响
        一、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三部分: 后肢接振对兔脑组织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及HSP70的影响
        第一项实验: 后肢接振对家兔脑组织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及ATP酶的影响
        一、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项实验: 后肢接振对兔脑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
        一、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四、结果
        五、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会议交流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

四、振动性神经病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6)
  • [2]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6)
  • [3]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腹针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D]. 路天舒.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3)
  • [5]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内外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D]. 卢绮韵.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隐源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J]. 范长燕,蒋雨平,王引明,孔亮,胡玲玲.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04)
  • [7]手传振动累积接振剂量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关系的研究[J]. 黄雅卿,熊俊,赵朔虹,钟洁莹,谢伟群.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5(02)
  • [8]儿童糖尿病性神经病变[J]. 阎丽华,陈志红,李堂. 临床儿科杂志, 2010(11)
  • [9]再谈手臂振动病的研究及建议[J]. 王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7(10)
  • [10]振动性神经损伤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D]. 马海燕. 山东大学, 2007(03)

标签:;  ;  ;  

振动性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