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开发区国风生物海洋药物工业园竣工投产(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瑶[1](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周飞[2](2015)在《胶南经济开发区当前经济指标分析及今后工作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青岛市黄岛区胶南经济开发区作为一个省级开发区,主要职能是抓经济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税收建设。本文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黄岛区(西海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的大背景下,立足胶南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实际,深入分析了开发区的总体经济指标、工业、服务业、特色园区、科技创新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做好明年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步德胜[3](2015)在《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蓝色经济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的大潮中,青岛市率先提出了打造“中国蓝色硅谷,,的战略构想。蓝色硅谷建设的突破口在于科技、资本与人才等高端要素的聚集与有效结合,其中最为关键、最具活力、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才,尤其是可以带进成果、团队、项目和企业的领军型高端人才。为此,全面把握青岛蓝色硅谷人才供求现状,构建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学术界多限于对青岛蓝色硅谷的内涵、外延、特征以及建设背景、建设意义、功能定位、运行模式、创新措施等研究,对于人才支撑的研究只是作为促进青岛蓝色硅谷建设措施的一部分,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为此,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以及产学研合作理论为指导,根据青岛蓝色硅谷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分析青岛蓝色硅谷人才需求及供给现状,并借鉴国内外硅谷建设中人才开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分析了各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及现状,提出了优化措施,构建了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运行模式。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分析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指明了本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明确了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分析了青岛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构建中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在蓝色硅谷人才预测、人才支撑体系构建、各子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以及人才支撑体系运行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以及产学研合作理论。第3章,对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需求进行了预测,主要是通过运用频度统计法、问卷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得到满足科学性和系统全面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类此估算出2015-2020年蓝色硅谷需要的人才数,为蓝色硅谷人才工作的引进、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第4章,对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介绍了青岛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的内涵、建设目标、建设原则,提出了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框架,即包括环境层系统、依托层系统、战略层系统和职能层系统,分析了四个子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并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对整个人才支撑体系进行了回路分析和剖面分析,同时简要阐明了各个子系统的内涵、构成及运作机理。第5-8章,分别对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的环境层、依托层、战略层和职能层进行了分析,阐明了青岛蓝色硅谷在人才支撑体系各子系统层面的做法,指明了各层面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各层面建设的具体措施,积极构建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大力聚焦科技研发领军型人才、成果孵化技能型人才和城市建设综合人才。第9章,对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模型结构和运行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环境层、依托层、战略层、职能层等四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并分析了青岛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构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社会协同运行”的模式。第10章,研究结论及展望,总结了本研究在青岛蓝色硅谷人才预测、人才支撑体系构建、四个子系统优化以及整个体系运行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分析了本研究在研究体系、研究对象、研究针对性和深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青岛蓝色硅谷人才发展将面临国际化、职业化、复合化等趋势。
刘瑞民[4](2014)在《港口与港口城市空间关系研究 ——以青岛为例》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港口及港口城市正发生着错综复杂的变化,内外各要素的演化迅速而剧烈使得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港口的飞跃发展,贸易格局的演变,城市化快速推进,高新技术的渗入,新空间的持续涌现,带来了港口与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港口和城市在建设与规划上出现了用地布局相互干扰和制约的不和谐现象。问题的产生既有对国内外港口城市发展的经验缺乏了解的原因,也有由于城市与港口的规划分别由政府不同管理部门编制而彼此缺乏了解的原因。港城空间关系的优化发展实质上就是港口城市产业的优化发展、人居环境空间以及生态空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具有推动力的和谐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形成协调可持续化的产业空间与宜居生态环境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系统梳理港城空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以研究港城空间关系发展的重要规律着手,从港城功能关系、空间关系两个方面对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发展阶段特征进行总结,进一步阐述了港口产业是港城空间关系演化发展的驱动力,探讨了港城空间关系的影响因素,并从国内外港口城市的发展中得到港城空间关系发展的启示。本文以青岛市为实证研究,分析并介绍了青岛港城空间关系的现状和演变历程,指出青岛港城空间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岸线资源、调整产业布局、协调交通发展以及合理规划布局等四个方面提出青岛市港城空间关系优化发展的路径。
刘堃[5](2013)在《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海洋大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人口增长、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必然选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转变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以此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面临的资源和环境两大发展瓶颈,整体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十二五”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攻方向。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现有的一些探讨多限于应用分析,缺乏既能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又能体现海洋产业内在属性的深层次理论分析和系统思考。本文以“问题的提出—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策研究”为研究主线和基本思路,在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和案例分析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海洋高效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深海油气业如何培育逐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和贡献包括:(1)对海洋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及组成门类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界定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基于“战略性”“新兴性”两个视角,构建了评价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遴选了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等六类产业作为当前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组成门类。(2)尝试探讨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所采取的创新举措,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即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要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发挥引领保障作用;建立有效投融资机制,保证科技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注重国际合作,相互取长补短。(3)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具备的基本要素,即技术创新、自然资源、资金支持、人才资源、需求条件、政府行为,归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演化路径,即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着力点并以此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模型。(4)对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海洋高效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深海油气业如何培育逐一分析。分别阐述了以上六类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影响我国六类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与现实问题,基于技术创新、投融资、人才引进与培养、需求激励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机制。(5)基于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的结果,从六类产业的共性问题出发,主要立足政府角度,提出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扮演的角色和应采取的三类政策措施。
马吉山[6](2012)在《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相互影响、彼此制衡。两者在高效互动状态中能够产生强大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和高效互动,由此培育形成强大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驱动力,已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随着海洋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日益凸显,以及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蓝色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强,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体系重要构成的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它们之间的互动发展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蓝色经济是一种基于海洋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和发展区域蓝色经济,将对海洋科技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海洋科技创新在区域蓝色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也将更加突出。海洋科技创新的持续和快速推进,将有效保障蓝色经济发展所需生态资本的可持续供给,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升级及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海洋产业高效集聚和集群式发展,壮大区域蓝色经济规模,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蓝色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强大的反哺效应,为海洋科技创新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海洋科技创新需要持续不断的资本投入,特别是高附加值产业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强度会更大,而只有持续发展的蓝色经济才能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资本保证。由此可见,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和高效互动,会起到强有力的彼此支撑和促进作用,并由此形成巨大合力,推动海洋科技和蓝色经济实现协同发展。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虽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然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却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甚至可能是互不关联的点。之所以存在非线性相关,主要原因在于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之间缺乏健全的互动机制体系。机制体系不健全或机制构成要素薄弱,会影响互动机制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阻碍和制约两者的良性互动,弱化彼此作用效果。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线性相关,实现“科技经济化、经济科技化”,需要建立完善、协同、高效的互动运行机制体系,以此支撑和引导两者良性高效互动,推动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协同发展,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围绕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高效互动,带动区域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沿海社会进步,本文以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创新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重要理论成果为基础,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及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从理论视角探讨和分析了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以青岛市为对象定量测度了两者的相关程度,研究和分析了制约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原因和因素;其次,介绍了一些典型国家的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互动发展状况,对这些国家促进两者互动的政策制度安排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三,着眼于将青岛市建成具有重大示范意义和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蓝色经济核心集聚区,基于其优势、潜力和制约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高效互动发展的战略设想,在互动机制建设和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创新点及不足等,并对本领域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价。第二部分为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基本理论,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理论、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进行了总结叙述。重点对科学技术与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海洋经济与蓝色经济等四组重要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第三部分为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论述了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体现及作用机理,提出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并对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克服非相关性促进两者良性互动的机制体系建设问题。第四部分为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市为例,在总结分析该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数理模型对两者发展相关度进行了实证测评,分析了造成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弱相关的原因。第五部分为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以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发达国家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情况,对这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以资借鉴。第六部分为促进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战略思考。对该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促进两者互动的战略框架,提出了发展原则、战略目标及重点任务。第七部分为对策建议。以青岛市为对象,根据该市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要求,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以国际经验为鉴,围绕促进两者良性互动提出了有关机制体系建设和创新创业文化培育方面的对策建议。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的创新成果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探讨了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经济与科技关系理论体系。通过对区域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互动发展进行专题理论研究,剖析了海洋科技创新在蓝色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机理,分析了蓝色经济对海洋科技创新的反哺作用,较好地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有助于增强对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解。二是建立了促进特定区域海洋科技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战略框架。基于青岛市海洋科技与蓝色经济领域现状、潜力及面临的国际形势,从战略层面进行了促进两者互动的系统思考,提出了战略发展的原则、目标及任务,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围绕促进两者高效互动提出了有关机制体系建设和创新创业文化培育的对策建议,由此形成了青岛市蓝色经济核心区和“蓝色硅谷”建设背景下促进区域蓝色经济与海洋科技高效互动发展的战略框架。
孙永刚[7](2010)在《青岛HWXC项目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对于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的房地产在这一年经历政策和经济重压的洗礼,消费者持币观望,中小开发商艰难应付,政府土地流拍已经习以为常,房地产销售招式层出不穷——不是明降就是暗降房价。而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声又起,而且调控方法与2008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面对这个境况,正在学习深造的我,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了这篇论文,一则是在这非常时期,如何能够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行业背景下,紧紧把握消费者需求,掌握竞争者动向,科学规划项目,完成产品设计,顺利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住宅楼盘尽快销售、资金快速回笼;又保证企业的基本利润和树立一定的产品和企业品牌,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二来使我深知了“全面营销”理论知识和实践使用,同时为我以后工作实现教练型领导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对该项目所涉及的宏观政策和产业环境分析、项目所在区域市场分析、企业能力分析、项目分析发现了符合消费者的产品差异化的特征,即以独特的景观、特色的户型和高档的装饰塑造精品楼盘形象满足消费者的自我价值体现。同时通过借用传统管理工具分析,本文策划出具有创造性的产品,并初步制订了价格、渠道、分销策略和相应的营销保障从而吸引消费者,实现顺利销售。
叶向东[8](2010)在《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海洋被世界公认为蓝色国土,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则被当今世界称之为发展蓝色经济。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由于海洋资源极为丰富,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利用远不及陆地资源的利用,因此一场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蓝色革命正席卷全球。我国沿海地区致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纷纷制定海洋发展战略,通过对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战略的实证分析,深刻了解沿海海洋发展战略制定的背景、意图、作用意义,完善沿海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理论体系。
卢宁[9](2009)在《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陆一体化是近年来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议题,也是我国沿海地区广泛采用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由于提出的时间较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沿海地方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都不深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停留在概念探讨阶段,着重于分析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内涵等问题,没有构建起海陆一体化的理论框架;许多沿海地方政府从自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海陆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但是主要局限于强调发展理念,缺乏海陆一体化战略的明确实施方案。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明晰海陆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出发构建海陆一体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以此为指导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对策。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绪论。从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和沿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明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依据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2、海陆一体化的多视角分析及其理论基础。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融合等多个视角分析海陆一体化问题,明晰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论述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系统论等理论在海陆一体化研究中的适用性及应用范围。3、海陆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在总结海陆经济联系的一般规律和各地海陆一体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海陆一体化的发生机理、海陆产业关联机制、海洋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及空间布局、近海环境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机理等理论问题,构建海陆一体化研究的理论框架。4、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论述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以指导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制定。5、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通过广泛调研,了解山东省海洋资源分布情况、海洋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沿海地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山东省海陆经济的关联度和关联类型。6、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原则,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海洋主导产业、陆域主导产业、海岸带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以及近岸海域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策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7、县域区域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案例分析。以东营市河口区、烟台市海阳市和威海市荣成市为例,分析沿海县(区)海陆一体化战略的侧重点和主要内容,并总结归纳出三种县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山东省沿海县(区)制定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实地调研法。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多次赴山东省沿海地市和江苏、河北等周边省份调研海陆产业发展情况,广泛地了解各地实施海陆联动发展的经验和做法。2、文献查阅法。查阅大量的海洋经济研究论文以及产业关联、区域发展等领域的论文和书籍,为论文的完成提供资料积累和知识积累。3、理论分析法。从系统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出发,结合沿海地区的建设实践构建海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此外,论文研究过程中还用到投入产出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技术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明晰了海陆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即海陆一体化是海陆互动的沿海区域发展过程。从这个认识出发,从海陆产业关联、海岸带区域空间结构和近岸海域污染的一体化调控三个方面构建了海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2、在研究山东省海陆产业关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主导产业、空间布局模式和一些具体保障措施。3、分析了东营市河口区、烟台市海阳市和威海市荣成市三个县域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案例,并总结三种县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模式。
刘凤杰[10](2009)在《青岛医药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论述:第一章导言一、选题意义该篇论文研究的题目是:青岛医药行业发展的战略研究。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进行探讨,主要基于两点考虑:(1)医药行业是黄金行业,应该作为青岛市这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医药行业与青岛在山东的“龙头”地位相符;(2)青岛医药行业发展滞后,问题突出,如果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青岛医药行业应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研究目的青岛的医药产业虽然在中成药、中药现代化、海洋生物工程药物新剂型等新型领域得到发展,但是,整体规模、质量无论在全国还是在山东省还比较落后,整个医药产业在青岛经济中的比重较低,与青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极不相称。“战略”主要涉及组织的远期发展方向和范围,理想情况下,它应使资源与变化的环境,尤其是它的市场、消费者或客户相匹配,以便于达到所有者的预期期望。制定战略的关键一步是要“畅想未来”——确定长期目标,企业有了长期目标作为指导,可以减少或避免组织活动中的短视行为,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旨在对国际、国内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的同时,重点结合青岛医药行业的实际,对青岛医药产业内外部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和具体措施进行了描述,以期从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解析青岛医药经济发展的瓶颈,寻求发展的途径和措施。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研究本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的着作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论文及互联网上的资料。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国内外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青岛医药行业的实际情况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四、研究框架第二章医药行业的基本状况。本章从我国医药行业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医药产业目前的规模、所占GDP的比重、发展速度、各门类的数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在世界医药产业的地位等等方面。第三章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预测。本章分别分析了国际和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预测。在国际方面,主要是从药品的种类方面加以分析,据英国权威研究公司对现在到2009年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六个领先世界医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以下药物将成为未来几年世界医药市场的主导产品。1、抗肺癌药物。2、抗过敏/炎症皮肤病药物。3、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4、抗肥胖药物。5、血管生成抑制剂抗癌治疗。6、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国内医药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1、优势原料药。2、生物技术领域。3、中药现代化。4、新剂型药物。国内医药市场预测:1、经济总量平稳增长。2、药价水平仍趋下降。3、盈利水平较难乐观。4、行业集中加强、两极分化加剧。5、OTC市场日趋成熟。第四章青岛医药行业的环境分析。本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青岛医药行业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从政治法律因素、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环境等方面分析了青岛医药行业所具备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在内部环境方面,从组织、人力资源、生产运营、商业营销、财务管理和信息等方面加以分析。通过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为制定青岛医药行业的发展战略寻求科学支持。第五章青岛医药行业发展战略。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青岛医药行业的发展战略应选择差异化战略。理由是:青岛医药行业的优势体现在中药现代化、海洋生物工程药物、缓控释制剂等高新技术方面,按照差异化战略,应借助国风药业的中药优势,加快中药现代化的步伐;利用黄海制药缓控释制剂的技术优势,在新型制剂方面取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本研究认为青岛医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为:通过推进医药工业结构优化,加快医药批发的战略重组,培育强大的医药销售终端,实行科学的医药分业,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青岛由比较混乱的医药格局向规范有序过渡、实现产品档次和行业总体素质赶上或接近发达城市水平两大目标。第六章青岛医药行业发展对策措施。本章从五个方面强调战略的执行与实施。即推进医药工业结构优化;加快医药批发的战略重组;培育强大的医药销售终端;实行科学的医药分业;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医药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情况良好,未来发展前景也很看好。但竞争力不强是我国医药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青岛医药行业在全国的优势很不明显,面临着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相同的困难和问题。从青岛市的层面上讲,关键应加快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步伐,大力推进医药批发企业的整合重组,培育和建立强大的销售终端,着重发挥青岛中成药、海洋药物及生物工程、缓控释制剂的优势,同时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在促进医药行业发展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实现青岛由比较混乱的医药格局向规范有序过渡、实现产品档次和行业总体素质赶上或接近发达城市水平两大目标。
二、青岛开发区国风生物海洋药物工业园竣工投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开发区国风生物海洋药物工业园竣工投产(论文提纲范文)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胶南经济开发区当前经济指标分析及今后工作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经济指标分析 |
1.1 主要经济指标 |
1.2 工业发展情况 |
1.3 服务业发展情况 |
1.4 科技创新情况 |
1.5 特色园区建设 |
1.6 农业发展情况 |
1.7 行政审批提速 |
2 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科技创新力不强 |
2.2 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
2.3 产业结构不合理 |
2.4 安全发展形势严峻 |
2.5 土地资源成为发展瓶颈 |
3 今后工作思考 |
3.1 依靠创新驱动 |
3.2 依靠项目拉动 |
3.3 依靠环境推动 |
3.4 依靠民生保障 |
3.5 依靠统计体现 |
(3)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2.1 满足蓝色硅谷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
1.2.2 全面把握蓝色硅谷人才供求现状 |
1.2.3 积极建立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 |
1.2.4 促进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运行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价值 |
1.4 研究、实践现状 |
1.4.1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2 国内外实践经验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创新 |
1.6.1 研究重点 |
1.6.2 主要创新 |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 |
2.1.2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
2.1.3 人力资本理论的应用 |
2.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 |
2.2.1 人性假设理论 |
2.2.2 GM(1,1)灰色模型 |
2.2.3 胜任素质模型 |
2.2.4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3.1 系统原理 |
2.3.2 协同原理 |
2.4 产学研合作理论 |
2.4.1 产学研合作概述 |
2.4.2 产学研合作模式 |
3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
3.1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发展战略规划 |
3.1.1 青岛蓝色硅谷总体布局 |
3.1.2 青岛蓝色硅谷规划目标 |
3.2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发展人才基础 |
3.2.1 青岛蓝色硅谷人才内涵界定 |
3.2.2 青岛蓝色硅谷现有人才分析 |
3.2.3 青岛蓝色硅谷人才存在不足 |
3.3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人才需求预测 |
3.3.1 青岛蓝色硅谷人才指数制定 |
3.3.2 青岛蓝色硅谷人才需求分析 |
4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设计 |
4.1 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4.1.1 人才支撑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
4.1.2 青岛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目标 |
4.1.3 青岛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原则 |
4.2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
4.2.1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主因素分析 |
4.3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四个子系统总论 |
4.3.1 环境层系统 |
4.3.2 依托层系统 |
4.3.3 战略层系统 |
4.3.4 职能层系统 |
5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环境层分析 |
5.1 青岛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环境层建设现状 |
5.1.1 自然环境 |
5.1.2 经济环境 |
5.1.3 市场环境 |
5.1.4 文化环境 |
5.2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环境层存在不足 |
5.2.1 地理位置和城市规划影响了人才环境 |
5.2.2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才环境 |
5.2.3 市场不完善制约着人才环境 |
5.2.4 文化、历史影响了人才环境 |
5.3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环境层子系统的优化 |
5.3.1 为蓝色硅谷聚焦人才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
5.3.2 为蓝色硅谷聚焦人才夯实雄厚的经济环境 |
5.3.3 为蓝色硅谷聚焦人才建立健全的市场环境 |
5.3.4 为蓝色硅谷聚焦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
6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依托层分析 |
6.1 青岛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依托层建设现状 |
6.1.1 组织机构 |
6.1.2 工作人员 |
6.1.3 政策制度 |
6.1.4 财物投入 |
6.2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依托层存在不足 |
6.2.1 人才开发管理观念落后、职能单一 |
6.2.2 人才管理水平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
6.2.3 人才政策不完善、贯彻落实不到位 |
6.3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依托层子系统的优化 |
6.3.1 加强蓝色硅谷人才开发管理 |
6.3.2 完善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制度 |
6.3.3 完善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
6.3.4 建立完善的投资、融资模式 |
6.3.5 搭建平台做好人才公共服务 |
7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战略层分析 |
7.1 青岛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战略层建设现状 |
7.1.1 人才预测 |
7.1.2 人才规划 |
7.1.3 规划实施 |
7.1.4 反馈调控 |
7.2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战略层存在不足 |
7.2.1 对人才的认识仍不足 |
7.2.2 人才资源分布不均 |
7.2.3 人才工作体制老化 |
7.2.4 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
7.3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战略层子系统的优化 |
7.3.1 做好人才资源调查 |
7.3.2 做好人才资源预测 |
7.3.3 抓好人才队伍规划 |
7.3.4 做好人才规划实施 |
7.3.5 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
8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职能层分析 |
8.1 青岛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职能层建设现状 |
8.1.1 人才引进 |
8.1.2 人才培养 |
8.1.3 人才使用 |
8.1.4 人才考评 |
8.2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职能层存在不足 |
8.2.1 人才资源总体实力不强 |
8.2.2 选人用人机制不够完善 |
8.2.3 人才资源开发能力不足 |
8.2.4 人才工作观念不够解放 |
8.3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职能层子系统优化 |
8.3.1 构建素质胜任模型,科学合理选拔人才 |
8.3.2 坚持政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
8.3.3 倡导以人为本理念,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
8.3.4 建立健全指标体系,开展人才开发评估 |
9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运行 |
9.1 青岛蓝色硅谷人才支撑体系模型运行分析 |
9.1.1 协同学下模型运行的基本原理 |
9.1.2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的动态性 |
9.2 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的运行模式 |
9.2.1 政府主导 |
9.2.2 企业主体 |
9.2.3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 |
9.2.4 社会协同运行 |
10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10.2.1 研究不足 |
10.2.2 研究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课题研究 |
(4)港口与港口城市空间关系研究 ——以青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主要研究对象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文结构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成果述评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港口 |
2.1.2 港口城市 |
2.1.3 港城空间关系 |
2.2 港城空间关系互动发展 |
2.2.1 港城空间发展相互促进 |
2.2.2 港城空间发展相互冲突 |
2.3 港城空间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2.3.1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2.3.2 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
2.3.3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
3 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演变的重要特征 |
3.1 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变阶段 |
3.1.1 港口与城市空间发展初始阶段 |
3.1.2 港口与城市空间发展关联阶段 |
3.1.3 港口与城市空间发展分离阶段 |
3.1.4 港口与城市空间发展自增长阶段 |
3.2 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演进的动力 |
3.3 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演进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自然条件因素 |
3.3.2 国际贸易格局因素 |
3.3.3 港口技术变迁 |
3.3.4 制度环境因素 |
3.3.5 基础设施因素 |
3.4 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港区和城市空间发展上相互制约 |
3.4.2 港区疏港变通与城市交通相互影响 |
3.4.3 港口和城市规划不协调 |
4 港城空间关系发展的案例研究及启示 |
4.1 港城空间关系发展的案例研究 |
4.1.1 香港-港口与城市同步发展 |
4.1.2 鹿特丹-港口发展而城市衰落 |
4.1.3 基隆-港口与城市同时出现衰落 |
4.1.4 利物浦-港口衰落而城市进一步发展 |
4.2 国内外港城空间关系发展的启示 |
4.2.1 岸线资源优化布局 |
4.2.2 根据产业的性质决定产业的空间布局 |
4.2.3 建立便捷的联系通道 |
4.2.4 依循经济发展重心调整港口城市发展战略 |
5 青岛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发展现状研究 |
5.1 青岛市及港口的发展现状概述 |
5.1.1 青岛市的发展概况 |
5.1.2 青岛市港口发展概况 |
5.2 青岛市港城空间关系发展的演变历程 |
5.2.1 青岛港城空间发展的初始阶段(1897-1948) |
5.2.2 青岛港城空间发展的关联阶段(1949-1978) |
5.2.3 青岛港城空间发展的分离阶段(1979-2002) |
5.2.4 青岛港城空间发展的自增长阶段(2003-至今) |
5.3 青岛市港城空间关系发展面临的问题 |
5.3.1 老港区发展与城市规划冲突 |
5.3.2 深水岸线资源逐步耗尽 |
5.3.3 港区布局与城市产业布局衔接不紧 |
5.3.4 港区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 |
5.3.5 港口和城市规划相互不太协调 |
6 青岛港城空间关系发展的优化措施 |
6.1 优化利用岸线资源合理改造老港区 |
6.1.1 合理规划海岸线,提高岸线利用效率 |
6.1.2 加快老港区升级改造 |
6.2 合理调整产业空间与宜居环境相协调 |
6.2.1 对港口城市不同发展时期的产业进行合理分析及选择 |
6.2.2 据产业性质布局各类园区 |
6.2.3 搬迁与港口关联度低的企业 |
6.2.4 预先规划新兴产业集聚空间 |
6.2.5 保护未污染空间提高宜居品质 |
6.3 完善疏港道路与港城内外交通相协调 |
6.3.1 开展多式联运体系 |
6.3.2 加快疏港交通建设 |
6.3.3 强化中心城区与腹地交通联系 |
6.4 营造政策支持平台,合理规划,实现港城发展规模相协调 |
7 结论 |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
7.2 存在问题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0.2.1 国外研究进展 |
0.2.2 国内研究进展 |
0.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0.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4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0.5.1 可能的创新点 |
0.5.2 不足之处 |
1.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分析 |
1.1 海洋产业 |
1.1.1 概念界定 |
1.1.2 海洋产业分类 |
1.2 海洋新兴产业 |
1.2.1 海洋产业发展时序与海洋新兴产业 |
1.2.2 海洋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 |
1.2.3 海洋新兴产业的选择 |
1.3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
1.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
1.3.2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 |
1.3.3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它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1.4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
1.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1.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4.3 运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2.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2.1 海洋高效渔业 |
2.2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
2.3 海洋生物医药业 |
2.4 海水利用业 |
2.5 海洋电力业 |
2.6 深海油气业 |
2.7 主要经验与启示 |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素 |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路径 |
3.2.1 高新技术产业化 |
3.2.2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 |
3.3.1 技术创新机制 |
3.3.2 投融资机制 |
3.3.3 人才配置机制 |
3.3.4 需求激励机制 |
4. 海洋高效渔业培育机制分析 |
4.1 海水健康养殖业培育机制分析 |
4.1.1 产业界定 |
4.1.2 海水健康养殖与传统养殖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3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4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5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的培育路径 |
4.2 远洋渔业培育机制分析 |
4.2.1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 |
4.2.2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 |
4.2.3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4.2.4 案例分析:南极磷虾产业的培育机制 |
5.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培育机制分析 |
5.1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5.2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5.3 产业集群视角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培育路径分析 |
5.3.1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 |
5.3.2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的特征 |
5.3.3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
5.3.4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
5.3.5 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途径 |
6. 海洋生物医药业培育机制分析 |
6.1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6.2 产业链视角下海洋生物医药业培育路径分析 |
6.2.1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一般形式 |
6.2.2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特殊性 |
6.2.3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4 优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的路径选择 |
7. 海水利用业培育机制分析 |
7.1 我国海水利用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1.1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1.2 海水直接利用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2 我国海水利用业存在问题分析 |
7.2.1 成本问题 |
7.2.2 管理问题 |
7.2.3 生态问题 |
7.3 我国海水利用业培育机制 |
7.3.1 技术创新机制 |
7.3.2 管理协调机制 |
7.3.3 投融资机制 |
8. 海洋电力业培育机制分析 |
8.1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储量及分布状况 |
8.2 我国海洋电力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8.3 我国海洋电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8.3.1 成本方面 |
8.3.2 政策规划方面 |
8.3.3 投融资方面 |
8.4 我国海洋电力业培育机制 |
8.4.1 技术创新机制 |
8.4.2 政策引导机制 |
8.4.3 投融资机制 |
9. 深海油气产业培育机制分析 |
9.1 产业界定 |
9.2 深海与浅海油气资源开发的区别 |
9.3 深海油气资源分布 |
9.4 我国深海油气开发历程及现状 |
9.5 典型的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模式 |
9.5.1 不定量税收 |
9.5.2 PSA 模式 |
9.6 我国深海油气业的培育路径 |
9.6.1 制定国家级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战略 |
9.6.2 选择适应于南海深水油气开发的技术装备 |
9.6.3 打造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基地 |
10. 促进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10.1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
10.2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10.2.1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供给型政策措施 |
10.2.2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性政策措施 |
10.2.3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其它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科技创新、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0.2.2 创新政策研究 |
0.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0.4.1 学术构想与思路 |
0.4.2 主要研究内容 |
1 相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 |
1.1 基础理论概述 |
1.1.1 创新理论 |
1.1.2 经济增长理论 |
1.1.3 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 基本概念辨析 |
1.2.1 科学技术与海洋科学技术 |
1.2.2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科技进步 |
1.2.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1.2.4 海洋经济与蓝色经济 |
2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2.1 海洋科技创新是蓝色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
2.1.1 海洋科技创新对蓝色经济发展的作用 |
2.1.2 海洋科技创新促进蓝色经济发展的机理 |
2.2 蓝色经济发展支撑海洋科技持续创新 |
2.3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非线性相关 |
2.4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
2.4.1 市场机制 |
2.4.2 政府调控机制 |
2.4.3 多元融投资机制 |
2.4.4 海洋人才机制 |
2.4.5 海洋科技创新机制 |
2.4.6 海洋产业集群机制 |
3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
3.1 青岛市总体概况 |
3.1.1 自然环境与区位条件 |
3.1.2 经济社会发展 |
3.1.3 海洋资源 |
3.1.4 海洋生态环境 |
3.2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和蓝色经济发展状况 |
3.2.1 海洋科技创新 |
3.2.2 蓝色经济发展 |
3.3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相关度评价 |
3.3.1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
3.3.2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相关度检验 |
3.4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弱相关的原因 |
4 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4.1 典型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状况 |
4.1.1 美国——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高效互动 |
4.1.2 日本——高科技引领下的蓝色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
4.1.3 欧盟及相关成员国——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 |
4.2 典型国家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经验借鉴 |
4.2.1 以管理架构变革应对日趋复杂的海洋开发形势 |
4.2.2 制定国家海洋政策明确海洋开发的战略方针 |
4.2.3 将海洋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作为创新的战略方向 |
4.2.4 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紧密融合 |
4.2.5 强化人才建设和创新投入 |
4.2.6 支持企业创新与发展 |
4.2.7 推动创新成果转移与产业化 |
4.2.8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
4.2.9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培养公众海洋意识 |
4.2.10 重视海洋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
5 促进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
5.1 战略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 |
5.1.2 国内环境 |
5.2 发展原则 |
5.2.1 海洋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2 创新引领原则 |
5.2.3 海洋产业高端发展原则 |
5.2.4 机制创新保障原则 |
5.2.5 陆海统筹原则 |
5.3 发展目标 |
5.3.1 提出背景 |
5.3.2 目标描述 |
5.4 重点任务 |
5.4.1 促进创新资源建设和优化配置 |
5.4.2 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5.4.3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
6 对策建议 |
6.1 完善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
6.2 构建高效政府调控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 |
6.3 构建多元化融投资机制,有效保障资本供给 |
6.4 加强海洋人才机制建设,打造海洋人才高地 |
6.5 完善海洋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基础支撑力 |
6.6 打造海洋产业集聚机制,培育核心竞争力 |
6.7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奠定可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基石 |
7 结论 |
7.1 论文的创新点 |
7.2 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课题 |
(7)青岛HWXC项目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宏观投资环境分析 |
1.1 政策环境 |
1.1.1 财政政策 |
1.1.2 产业政策 |
1.2 经济环境与房地产市场环境 |
1.2.1 经济环境 |
1.2.2 房地产环境 |
1.3 分析结论 |
2 HWXC项目所在地和公司背景介绍 |
2.1 青岛市介绍 |
2.1.1 概况 |
2.1.2 地理位置 |
2.1.3 历史沿革 |
2.1.4 经济状况 |
2.1.5 青岛品牌荟萃 |
2.1.6 青岛是一座海洋科技城 |
2.1.7 青岛金融业比较发达 |
2.1.8 青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着 |
2.1.9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2.1.10 分析结论 |
2.2 开发区介绍 |
2.2.1 开发区概况 |
2.2.2 地理位置 |
2.2.3 经济状况 |
2.2.4 规划和建设情况 |
2.2.5 分析结论 |
2.3 企业介绍与公司能力分析 |
2.3.1 控股集团简介 |
2.3.2 中南房地产业有限公司简介 |
2.3.3 公司能力分析 |
2.4 HWXC项目介绍 |
2.4.1 地理位置 |
2.4.2 交通状况 |
2.4.3 地形地基 |
2.4.4 附近地块建设情况 |
2.4.5 社会配套设施 |
3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与项目竞争环境分析 |
3.1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 |
3.1.1 市场发展趋势 |
3.1.2 产品发展趋势 |
3.1.3 营销推广趋势 |
3.2 竞争楼盘分析 |
3.2.1 竞争楼盘介绍 |
3.2.2 分析结论 |
3.3 区域产品供应 |
3.3.1 2008年在售项目户型状况 |
3.3.2 分析结论 |
3.4 产品销售情况分析 |
3.4.1 2008年批准入市项目概况 |
3.4.2 分析结论 |
3.5 2009年产品供给情况分析 |
3.5.1 2009年待开发项目情况 |
3.5.2 分析结论 |
3.5.3 综合分析结论 |
3.6 消费者行为分析 |
3.6.1 区域成交客户调查分析 |
3.6.2 消费者群体分析 |
4 青岛HWXC项目市场定位 |
4.1 项目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会点分析 |
4.1.4 风险分析 |
4.1.5 运作策略 |
4.2 目标客户群定位 |
4.2.1 顾客市场细分 |
4.2.2 细分市场评价 |
4.2.3 目标市场选择 |
4.2.4 项目市场定位 |
4.3 市场定位策略选择 |
4.3.1 市场定位机会分析 |
4.3.2 本项目的市场定位 |
4.4 项目名称 |
4.4.1 命名原则 |
4.4.2 项目命名 |
5 HWXC项目营销策略 |
5.1 产品策略 |
5.1.1 户型设计 |
5.1.2 装饰设计 |
5.1.3 公共部位设计 |
5.1.4 小区设计 |
5.1.5 服务设计 |
5.2 价格策略 |
5.2.1 定价目标 |
5.2.2 定价原则 |
5.2.3 定价范围 |
5.2.4 价格调研 |
5.2.5 价格制订 |
5.3 渠道策略 |
5.3.1 直销 |
5.3.2 分销 |
5.4 促销策略 |
6 HWXC项目营销保障 |
6.1 人力资源保障 |
6.1.1 人员设置 |
6.1.2 人员选聘方式 |
6.1.3 人员培训 |
6.1.4 人员激励 |
6.2 财务保障 |
6.2.1 营销经费构成 |
6.2.2 营销经费使用 |
6.3 工程技术保障 |
6.3.1 施工现场管理 |
6.3.2 物资管理 |
6.3.3 技术和创新管理 |
6.4 物业管理保障 |
6.4.1 物业管理服务 |
6.4.2 客户服务管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福建致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
二、海南全力推进“蓝色产业” |
三、建设“海上山东” |
四、江苏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
五、浙江省的海洋发展战略 |
(9)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海陆一体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1.1.2 海陆一体化: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
1.1.3 海陆一体化:新时期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述评 |
1.3.1 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 |
1.3.2 主要研究成果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海陆一体化的多视角分析及其理论基础 |
2.1 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和空间范围 |
2.1.1 海陆一体化的概念 |
2.1.2 海陆一体化建设的空间范围 |
2.1.3 海岸带地域系统的特征 |
2.2 海陆一体化的多视角分析 |
2.2.1 经济发展视角下的海陆一体化 |
2.2.2 生态环境视角下的海陆一体化 |
2.2.3 文化视角下的海陆一体化 |
2.3 海陆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2.3.1 系统论 |
2.3.2 产业关联理论 |
2.3.3 产业布局理论 |
3 海陆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
3.1 海陆产业关联与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
3.1.1 基本概念 |
3.1.2 海陆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3.1.3 海陆产业关联度测算方法 |
3.1.4 海陆一体化建设中的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
3.2 海陆一体化建设的空间结构 |
3.2.1 海岸带空间结构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3.2.2 海陆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模式 |
3.3 近岸海域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 |
3.3.1 近岸海域污染调控的范围 |
3.3.2 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的机理 |
3.3.3 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模式的构建 |
4 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 |
4.1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提出的背景 |
4.2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 |
4.3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实施情况 |
4.4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经验总结及借鉴 |
5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 |
5.1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海洋资源基础 |
5.1.1 海洋生物资源 |
5.1.2 海水资源 |
5.1.3 海岸带矿产资源 |
5.1.4 海洋油气资源 |
5.1.5 海岸带土地与空间资源 |
5.1.6 滨海旅游资源 |
5.1.7 再生能源资源 |
5.1.8 海洋科技资源 |
5.2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社会经济基础 |
5.2.1 国民经济基础 |
5.2.2 海洋经济基础 |
5.3 山东省海陆经济联系分析 |
5.3.1 山东省临海经济与海洋经济总体关系模式 |
5.3.2 山东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3 山东省海洋产业贡献率分析 |
5.3.4 沿海7 市区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关系模式 |
6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
6.1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
6.1.1 “海上山东”建设成果显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
6.1.2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实施 |
6.2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原则 |
6.2.1 总体思路 |
6.2.2 目标原则 |
6.3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中的主导产业选择 |
6.3.1 海洋主导产业 |
6.3.2 陆域主导产业 |
6.4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中的空间结构 |
6.4.1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增长点 |
6.4.2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轴 |
6.5 山东省近岸海域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 |
6.6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
6.6.1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海陆一体意识 |
6.6.2 建立健全海洋管理体制,加强制度保障 |
6.6.3 加强临海经济带建设,打造胶东半岛经济特区 |
6.6.4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强临海七市经济实力 |
6.6.5 大力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
6.6.6 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 |
6.6.7 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 |
7 县域区域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案例分析 |
7.1 东营市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
7.1.1 河口区概况 |
7.1.2 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
7.1.3 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
7.1.4 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
7.2 烟台市海阳市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
7.2.1 海阳市概况 |
7.2.2 海阳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7.2.3 海阳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
7.3 威海市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
7.3.1 荣成市概况 |
7.3.2 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
7.3.3 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
7.3.4 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
7.4 总结与分析 |
7.4.1 县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侧重点和主要内容 |
7.4.2 河口、海阳与荣成海陆一体化战略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10)青岛医药行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2.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2.1 医药行业的基本状况 |
2.2 医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与国际制药业存在较大差距 |
2.2.2 各门类发展不均衡 |
2.2.3 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 |
3.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预测 |
3.1 国际医药市场发展态势 |
3.1.1 抗非小细胞肺癌药物 |
3.1.2 抗过敏/炎症皮肤病药物 |
3.1.3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 |
3.1.4 抗肥胖药物 |
3.1.5 血管生成抑制剂抗癌治疗 |
3.1.6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
3.2 国内医药行业发展环境与特点 |
3.2.1 国内医药行业发展环境 |
3.2.2 未来几年国内医药行业发展特点 |
3.2.3 市场预测 |
4.青岛医药行业的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因素 |
4.1.2 经济环境 |
4.1.3 技术环境 |
4.1.4 社会文化环境 |
4.1.5 人口环境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环境优势 |
4.2.2 地理和资源优势 |
4.2.3 组织方面 |
4.2.4 人力资源方面 |
4.2.5 生产运营 |
4.2.6 商业营销 |
5.青岛医药行业发展战略 |
5.1 青岛医药产业的战略选择 |
5.1.1 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三大战略 |
5.1.2 五力模型分析 |
5.1.3 战略选择 |
5.2 青岛医药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
5.3 青岛医药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6.青岛医药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
6.1 推进医药工业结构优化 |
6.1.1 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和促进医药工业产业升级 |
6.1.2 开发海洋药物及发展生物工程技术 |
6.1.3 发挥中药特色优势及推进中药现代化 |
6.2 加快医药批发业的战略重组 |
6.2.1 推进医药批发业的战略重组 |
6.2.2 加快发展现代医药物流配送 |
6.2.3 积极推进医药流通的对外开放 |
6.2.4 积极推进医药批发业经营方式 |
6.3 培育大而强的医药销售终端 |
6.3.1 发展直营连锁店 |
6.3.2 发展特许加盟连锁店 |
6.3.3 规范市场零售药品价格 |
6.3.4 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
6.4 通过资产整合实现医药分业 |
6.4.1 青岛国风大药房连锁公司统一经营 |
6.4.2 医药零售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和运做 |
6.4.3 对剥离后的门诊药房所属的医院制剂室进行整顿 |
6.5 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
6.5.1 药品监督部门要采取积极的市场干预措施 |
6.5.2 加强医药市场整治 |
6.5.3 政府有关部门的集中管理 |
6.5.4 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资金的支持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青岛开发区国风生物海洋药物工业园竣工投产(论文参考文献)
-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2]胶南经济开发区当前经济指标分析及今后工作思考[J]. 周飞. 中国商论, 2015(31)
- [3]青岛蓝色硅谷建设中人才支撑体系构建研究[D]. 步德胜.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4]港口与港口城市空间关系研究 ——以青岛为例[D]. 刘瑞民.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5]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D]. 刘堃.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6]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马吉山.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4)
- [7]青岛HWXC项目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D]. 孙永刚. 复旦大学, 2010(03)
- [8]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战略研究[J]. 叶向东. 网络财富, 2010(05)
- [9]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 卢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0)
- [10]青岛医药行业发展战略研究[D]. 刘凤杰. 复旦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