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尚明瑞[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贺瑞雪[2](2021)在《高校服务育人共同体中教育行政部门角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志建,张枫[3](2020)在《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新时代所赋予的育人使命。为了深入贯彻育人理念,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校应积极构建出全员、全程、全方位为一体的"三全育人"体系。通过加强教书、管理、服务等育人队伍建设,构建全员育人体系;通过以育人理念认知、认同、践行等育人阶段为主线,构建全程育人体系;通过围绕课堂、校园、社会、网络等育人平台,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何付豪,叶品菊,翟威,范征宇[4](2020)在《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除了教授学生知识技能外,还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与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落实教书育人外,还要贯彻落实服务育人与管理育人。为此,本文在辩证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就高职院校贯彻落实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与管理育人相关策略做如下分析。
刘海艳[5](2020)在《新形势下高校“四维一体”服务育人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服务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对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思想信念和综合素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思考,在文献研究法和学校育人实践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本文重点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四个职能方面,构建新形势下"四维一体"服务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给其他兄弟院校开展服务育人工作以实际借鉴参考,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育人效能。
罗馨[6](2020)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新时代,必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党在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录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要求。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条件。2018年3月18 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高校,有一门学生普遍修学的公共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性正是大学语文的“灵魂”。因此,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导向,突出思想价值引领,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探索,提升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教学水平,从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正是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大学语文课程质量而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从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中获取调研资料。首先,理清相关理论,并阐述课程育人的“三因”基本规律和四个基本原则;其次,“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在实现课程育人的过程中,由于育人理念和目标落实不彻底,育人教材和平台建设参差不齐,育人师资队伍和水平不稳定造成全员育人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全过程育人存在不完整的现象以及全方位育人存在不全面的现象;最后,将大学语文课程融入课程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这四个育人的环节中,守住大学语文课程的课程思政阵地,全面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味,保证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包昱辉[7](2020)在《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探索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育人模式,成为了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之需。三全育人模式能够将育人的理念与实际贯穿于管理、教学和服务之中,实现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育人效果,对于满足新时代教育要求具有重要义。针对于理论研究,解读了三全育人的具体内涵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之间的辩证关系,三全育人所具有的以育人为核心、参与主体的广泛性、过程的持续性以及路径的全面性特征;阐述了高校三全育人建设价值,即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培育和引领价值观念以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对于三全育人理念做出清晰的把握和深刻的剖析,明确高校三全育人建设价值的理论基础上,开展对于高校三全育人建设的实践研究。针对于实践研究,论述了高校三全育人建设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从纵向上贯穿党委,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后勤工作人员各个岗位,发挥各个岗位的育人作用,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育人大格局,做到全员育人;通过注重育人过程的持续性和阶段性衔接,以及注重学生假期和毕业季两个重要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育人工作全时段无遗漏,做到全过程育人;从横向上协调学校、社会、家庭三大育人方位,积极发挥三者的育人功能,在发挥学校育人主要作用的同时,注重家庭和社会育人功能的发挥,实现三者同向同行,做到全方位育人。
王晋[8](2020)在《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共青团在校园稳定、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担当和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到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变幻万千和国际关系的紧张,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严峻前所未有。高校共青团必须在继续巩固其基本职能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新形势拓展其创新功能,更大广度、更大力度、更大效度地发挥育人实效。协同育人,就是高校共青团在世界意识形态较量愈演愈烈、全社会“大思政”格局基本形成、大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共青团职能自我创新发展等背景中顺势而生。本文围绕着在新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如何围绕着协同育人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网上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阐述了高校共青团的主要传统职能、分析了高校共青团职能拓展的时代背景以及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新使命。同时,通过多种育人方式的比较进一步对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进行界定,对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进行详细阐述。针对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成效、问题及原因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对近几年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成效进行了分析,并且总结了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问题,通过具体分析得出协同育人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新时代发挥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创新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理念。本文提出了针对性较强,行之有效的对策,探讨了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一方面提升了高校共青团的职能理论研究与自我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解决新问题,另一方凸显了高校共青团的育人功能,从而达到协同高校所有的育人力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确保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质量。
邱园园[9](2020)在《高校“大思政”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大思政”理念是近年来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提出的重要概念。该理念既内涵着对思想政治教育“应然性”的理论追问,又是一项站位于新时代理论背景回答如何“立德树人”的实践论问题。对这一理念的研究反映了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与创新路径的总体性认识,具有重要的思想规范和价值引领意义。高校“大思政”理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理解高校“大思政”之“大”关键在于回答“高校‘大思政’理念究竟要回应什么”这一核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问题。“大思政”之“大”蕴含着大系统、大学科、大格局、大视野等丰富内容,是基于“为何提出高校‘大思政’理念”这一前提性问题的理论思考,对思想政治教育之“大”、对时代之“大”做出的价值判断。高校“大思政”理念是一种关系性范畴。“大思政”理念具体体现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概念统合,其中“全员”指向教育主体、“全方位”指向教育空间、“全过程”指向教育时间,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统一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整体。“大思政”理念具体指向“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运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息息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互相关联、互相生成的关系性概念。高校“大思政”理念不只是认识论问题,更是实践性问题。由高校“大思政”理念内容而生发出的以思启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等重要实践方法,对回应“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主渠道与阵地”、“大中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体化”等问题域具有重大方法借鉴意义,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进而引领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自我发展。
苟建强[10](2020)在《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旨在解决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落实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的“三全育人”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路径,更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何形成全员合力,全程有机衔接,全方位展现,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不留死角、不间断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探寻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概述相关理论渊源和理论依据,对“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等概念进行界定,厘清二者的逻辑关系,概述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的基本特征和历史成就。其次,对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在全员育人方面合力不足、全过程育人方面没能有机衔接,全方位育人方面没有多方联动等主要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的实施路径: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全员参与,形成立德树人育人主体合力;全程跟进,加强立德树人各阶段有序衔接;全方位展开,形成立德树人多方联动格局;不断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以此,提高“三全育人”的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二、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员育人体系 |
1.教书育人队伍 |
2.管理育人队伍 |
3.服务育人队伍 |
二、全程育人体系 |
1.认知育人阶段 |
2.认同育人阶段 |
3.践行育人阶段 |
三、全方位育人体系 |
1.课堂育人平台 |
2.校园育人平台 |
3.社会育人平台 |
4.网络育人平台 |
(4)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关系分析 |
1. 育人主线:教书育人。 |
2. 育人基础:服务育人。 |
3. 育人中枢:管理育人。 |
二、高水平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策略 |
1. 教书育人,重在德育。 |
2. 服务育人,关注学生。 |
3. 管理育人,规范合理。 |
三、结语 |
(5)新形势下高校“四维一体”服务育人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维一体”服务育人体系的重要性 |
二、“四维一体”服务育人体系的目标 |
三、构建新时代高校“四维一体”服务育人体系 |
(一)践行服务举旗帜,教书育人创新风。 |
(二)规范制度体系建,管理育人有保障。 |
(三)多元实践炼精品,特色成效易推广。 |
(四)传承文化守初心,铸魂育人记使命。 |
四、结语 |
(6)“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加强课程育人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必然要求 |
1.1.2 “三全育人”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带来新的契机 |
1.1.3 大学语文在实现课程育人的过程中遇到挑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三全育人” |
2.1.1 “三全育人”的提出 |
2.1.2 “三全育人”的概念 |
2.1.3 育人为本与“三全育人”的关系 |
2.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
2.2.1 思政课程 |
2.2.2 课程思政 |
2.2.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契合的关键 |
2.3 课程育人 |
2.3.1 课程育人 |
2.3.2 课程育人的基本规律 |
2.3.3 课程育人的基本原则 |
2.4 大学语文课程育人 |
2.4.1 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内涵 |
2.4.2 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元素 |
2.4.3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意义 |
2.4.4 大学语文课程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及开展 |
3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情况和问卷设计 |
3.1.1 调查情况 |
3.1.2 问卷设计 |
3.2 调查情况分析和现状总结 |
3.2.1 调查情况分析 |
3.2.2 现状总结 |
4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 |
4.2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存在的问题 |
4.2.1 全员育人存在不到位现象 |
4.2.2 全过程育人存在不完整现象 |
4.2.3 全方位育人存在不全面现象 |
4.3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育人理念和目标落实不彻底 |
4.3.2 育人教材和平台建设参差不齐 |
4.3.3 育人师资队伍和水平不稳定 |
5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 |
5.1 将课程育人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建设的全过程 |
5.1.1 协同共享,探索课程资源 |
5.1.2 多方合作,开发校本教材 |
5.1.3 提升经典着作教育教学质量 |
5.1.4 打造“互联网+”的隐性课堂 |
5.2 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融入全员育人 |
5.2.1 强化教职工的育人主体意识 |
5.2.2 落实教职工的育人主体责任 |
5.2.3 健全监督反馈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
5.3 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融入全过程育人 |
5.3.1 在阶段性教学中强化育人意识 |
5.3.2 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
5.3.3 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 |
5.3.4 注重对学生进行的过程性评价 |
5.4 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融入全方位育人 |
5.4.1 大学语文课程须与两个课堂融合 |
5.4.2 大学语文课程须与媒体平台融合 |
5.4.3 大学语文课程须与校园文化融合 |
6 结论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问卷调查(教师版) |
附录2 :问卷调查(学生版)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依据 |
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1.2.2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指导思想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2 “三全育人”的内涵、相互关系及特征 |
2.1 “三全育人”的内涵 |
2.2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
2.2.1 相互联系,以学生为中心 |
2.2.2 相互区别,各有其范围 |
2.3 “三全育人”的特征 |
2.3.1 以育人为核心 |
2.3.2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
2.3.3 过程的持续性 |
2.3.4 路径的全面性 |
3 高校三全育人建设价值 |
3.1 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 |
3.2 引领和培育价值观念 |
3.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3.4 协调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
4 高校三全育人建设路径 |
4.1 形成岗位合力 |
4.1.1 以党委为领导核心,加强育人管理 |
4.1.2 发挥教师育人主体作用 |
4.1.3 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积极引导作用 |
4.1.4 积极培育后勤服务人员的育人功能 |
4.2 关注重要节点,实现有效衔接 |
4.2.1 做好阶段衔接,保证育人持续性 |
4.2.2 加强假期育人教育工作 |
4.2.3 提高学生毕业季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力度 |
4.3 以学校为育人主渠道,家庭社会为辅助 |
4.3.1 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 |
4.3.2 发挥社会育人功能 |
4.3.3 推进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四、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协同育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功能的内涵拓展 |
第一节 高校共青团的主要传统职能 |
一、助手与后备军的职能 |
二、桥梁与纽带的职能 |
三、代表和维护青年具体利益的职能 |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职能拓展的主要背景 |
一、世界意识形态较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不断加强 |
二、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冲击越发频繁与深入 |
三、全员育人格局因时而生因势而成 |
第三节 新时代赋予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新使命 |
一、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新使命 |
二、育人功能是高校共青团内在之维 |
三、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特殊价值 |
第二章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内涵、内容及特征 |
第一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 |
一、基于多种育人方式的比较 |
二、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界定 |
第二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内容 |
一、政治观教育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三、立德树人教育 |
第三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特征 |
一、协同育人对象的广泛性 |
二、协同育人方式的多样性 |
三、协同育人过程的协同性 |
四、协同育人效果的直接性 |
第三章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成效、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成效 |
一、协同育人有了一定认知 |
二、协同育人开拓了新方式 |
三、协同育人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
第二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主要问题 |
一、共青团育人组织保障不力 |
二、共青团育人队伍建设不强 |
三、共青团育人载体比较单一 |
四、共青团育人实效不尽人意 |
第三节 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原因分析 |
一、共青团育人思想认识不够 |
二、共青团育人协同意识不强 |
三、共青团育人协同机制薄弱 |
第四章 新时代发挥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学生为主体,创新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理念 |
一、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学生的理念 |
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理念 |
三、融入全员育人的大格局的理念 |
四、适应大学生新要求的发展理念 |
第二节 以改革为根本,创新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过程 |
一、健全高校共青团育人机构 |
二、创建高校共青团育人模式 |
三、协调高校大思政格局育人关系 |
四、科学评价高校共青团育人成效 |
第三节 以活动为重点,提升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实效 |
一、做实做细社会实践活动 |
二、“青马工程”为试点 |
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锦上添花 |
四、社团活动百花齐放 |
五、社会组织大力参与 |
第四节 以合力为目标,开创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体系 |
一、协同教书育人,充实共青团的育人内涵 |
二、协同组织育人,把准共青团的育人方向 |
三、协同管理育人,健全共青团的育人机制 |
四、协同服务育人,优化共青团的育人目标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高校“大思政”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高校“大思政”理念的前提追问 |
(一)高校“大思政”理念的时代背景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特征 |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发展取向 |
二、高校“大思政”理念的总体释义 |
(一)高校“大思政”理念的理论内涵 |
(二)高校“大思政”理念的理论思维 |
(三)高校“大思政”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三、高校“大思政”理念的实践路径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点位探讨 |
(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
(三)高校“大思政”理念的实践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阐述和理论依据 |
2.1 立德树人的内涵及理论渊源 |
2.1.1 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
2.1.2 立德树人的理论渊源 |
2.2 “三全育人”的内涵及提出过程 |
2.2.1 “三全育人”的深刻内涵 |
2.2.2 “三全育人”的提出过程 |
2.3 相关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协调控制理论 |
2.3.3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 |
2.4 立德树人与“三全育人”的逻辑关系 |
2.4.1 立德树人是“三全育人”的思想统领 |
2.4.2 立德树人是“三全育人”的价值追求 |
2.4.3 “三全育人”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
2.4.4 “三全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及历史成就 |
3.1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 |
3.1.1 主导性 |
3.1.2 整体性 |
3.1.3 全程性 |
3.1.4 全面性 |
3.2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的历史成就 |
3.2.1 理论内涵不断明确 |
3.2.2 工作实效不断增强 |
3.2.3 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现状调查分析 |
4.1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现状调查 |
4.1.1 问卷调查目的 |
4.1.2 问卷调查内容 |
4.1.3 问卷调查对象 |
4.2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认识现状分析 |
4.2.1 教师对立德树人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
4.2.2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对“三全育人”的认识存在差异性 |
4.3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全员育人的合力构建现状分析 |
4.3.1 师德师风有待进一步加强 |
4.3.2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
4.3.3 后勤服务人员育人意识不够 |
4.3.4 家庭成员参与度不高 |
4.3.5 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不足 |
4.4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全过程育人的各阶段衔接现状分析 |
4.4.1 入学前后立德树人工作衔接不够 |
4.4.2 在校期间立德树人工作融合度不够 |
4.4.3 毕业前后立德树人工作衔接不够 |
4.5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全方位育人的多方联动现状分析 |
4.5.1 第一课堂立德树人形式较为单一 |
4.5.2 第二课堂立德树人平台受到局限 |
4.5.3 第三课堂立德树人空间开发不够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实施路径 |
5.1 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
5.1.1 坚持党的领导,提高立德树人重要性认识 |
5.1.2 党委统筹协调,做好“三全育人”顶层设计 |
5.2 全员参与,形成高校立德树人育人主体合力 |
5.2.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证育人主体以身作则 |
5.2.2 提高辅导员队伍水平,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
5.2.3 提升非教学人员素质,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功能 |
5.2.4 传承优良家风,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
5.2.5 强化学生主体自觉,保证立德树人双向互动 |
5.3 全程跟进,加强高校立德树人各阶段有序衔接 |
5.3.1 推动入校前后立德树人工作衔接 |
5.3.2 确保在校期间立德树人各阶段有效衔接 |
5.3.3 加强离校后立德树人工作衔接 |
5.4 全方位展开,助推高校立德树人多方联动 |
5.4.1 加强第一课堂,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 |
5.4.2 开辟第二课堂,建立立德树人大平台 |
5.4.3 拓展第三课堂,开拓立德树人新空间 |
5.5 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
5.5.1 立德树人工作必须以民族文化传统为底色 |
5.5.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立德树人的重要维度 |
5.5.3 意识形态工作是成熟政党必须掌握的政治优势 |
本章小结 |
结论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四、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有机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2]高校服务育人共同体中教育行政部门角色研究[D]. 贺瑞雪.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J]. 王志建,张枫.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11)
- [4]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 何付豪,叶品菊,翟威,范征宇. 人才资源开发, 2020(20)
- [5]新形势下高校“四维一体”服务育人体系构建[J]. 刘海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19)
- [6]“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D]. 罗馨.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建设路径研究[D]. 包昱辉.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8]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研究[D]. 王晋. 吉首大学, 2020(03)
- [9]高校“大思政”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D]. 邱园园.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D]. 苟建强.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