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发展软科学研究 为国企改革当好参谋——访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尚海涛(论文文献综述)
侯锡林[1](2004)在《中国企业家成长与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突出的特点是经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加剧,客观上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特殊才能的职业化企业家成为国有企业的“灵魂”和“脊梁”,从而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着力研究企业家成长问题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然而,在过去的许多年里,特别是近20年来,尽管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企业家问题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并在这一领域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也不乏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但是围绕着企业家成长问题展开的研究性论着并不多见,其成果呈现出局部性、分散性和孤立性等特点,并未形成完整而又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此,本文在系统地回顾与继承既有的企业家成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为背景;以企业家角色及其行为特征分析为切入点,以贯穿全文始终的企业家成长为主线,在有效利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前提下,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思路,系统地研究了企业家,特别是国有企业家的成长机制与相应的成长模式。在本论文中,我们首次将企业家成长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机制和相应的模式。狭义企业家成长机制是指企业家的产生、发展、选择机制和模式,换言之,就是研究企业家在进入企业任职之前的成长机制和模式。但有时为了便于对问题的研究,我们也会把从企业退出并重新进入企业家市场等待所有者选择的企业家成长问题归于狭义成长的范畴。狭义企业家成长机制是为了解决企业家的来源或供给问题,它是构成企业家制度的重要基础。狭义企业家成长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以及法律、文化等社会环境机制共同构成了本论文所定义的广义企业家成长机制。广义企业家成长机制所发挥出的作用决定了企业家在企业中的经营行为,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效率与绩效,而效率与绩效则是企业所有者不变的目标追求,也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共同关注的永恒主题。在狭义企业家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内,侧重研究了企业家成长的人力资本机制、制度变迁机制和选择机制。具体而言,就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企业家成长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框架,深入研究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内涵、结构与功能,提出了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企业家成长模式与分析方法,探索了企业家人<WP=4>力资本成长的一般规律性;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努力探索企业家成长与企业制度变迁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企业制度变迁的企业家成长模式与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家成长的性质、阶段及其结果,揭示了制度变迁约束下的企业家成长的一般规律性,以及中国国有企业家成长的特殊规律性;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企业家成长的选择模式与分析方法,给出了企业家流动的近似计算方法及其重要的宏观经济含义,建立了合意企业家选择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选择模式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从中筛选出最有利于中国国有企业家成长的选择模式。在广义企业家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内,通过引入激励约束机制和法律、文化等社会环境机制,在深入研究企业家成长机制体系中有关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侧重研究了对于企业家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具体而言,就是以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激励约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具有一般性的广义企业家成长模式与分析方法;建立了包括人力资本机制、制度变迁机制、选择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法律、文化等社会环境机制在内的,满足企业短期和长期绩效目标约束条件的广义企业家成长数学模型,从而使一直以来处于局部的、分散的和孤立的企业家成长理论模式得以统一;分析了影响企业家成长的激励约束因素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优化企业家成长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思路;通过对中国国有企业家成长的激励约束现状与问题的深刻剖析,针对完善国有企业家成长的选择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提出了符合“可操作性、有效性、激励相容和低成本”标准的“过渡方案”。通过对企业家成长与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不但给出了相对完整的企业家成长理论分析框架、系统的成长模式和分析方法,而且也提出了促进中国职业化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的政策建议。此外,也努力尝试了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有关企业家成长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给予基本原理层面上的理论澄清和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分析与解答。
张凤武[2](2002)在《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及其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增长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科技进步是一个多方面、多环节组成的不断创新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具有主体作用。企业科技进步是现代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为实现“科技兴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煤炭企业科技进步规律,旨在为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管理指明方向。 目前,对科技进步的研究,多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少从微观角度把企业作为科技进步主体,研究科技进步的内在机理。即便是很少的企业科技进步研究,也多停留在技术创新层面上,没有将其视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更少见针对某一特殊行业企业的科技进步研究。对科技进步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目前也多是对引进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适合于对国家、行业、地区等宏观范围的科技进步评价,能客观、准确、全面地评价企业科技进步,尤其是适合于评价受资源和安全约束的地下煤炭开采企业科技进步的成果还未见到。 本论文基于企业科技进步主体论、系统论思想,研究了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提出了煤炭科技进步系统的概念,并通过对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要素、系统目标、系统环境、系统动力和系统运行的研究,分析提炼出了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核及关键核,建立了软技术系统与硬技术系统的协同模型;提出了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理论,建立了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贡献、技术含量、技术能力和系统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对铁法矿务局的科技进步状况进行了实测评价;根据研究出的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理论,分析了中国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状况及环境,据此提出了中国煤炭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和完善中国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的对策思路。
二、大力发展软科学研究 为国企改革当好参谋——访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尚海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发展软科学研究 为国企改革当好参谋——访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尚海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企业家成长与激励约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西方企业家概念研究述评 |
1.3 西方的企业家成长理论模式述评 |
1.4 西方管理学领域中激励约束理论述评 |
1.5 西方经济学领域中激励约束理论述评 |
1.6 中国企业家理论研究成果述评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2 企业家角色与行为特征 |
2.1 企业家角色与行为特征的一般性讨论 |
2.2 中国的国有企业及其改革 |
2.3 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角色、行为特征与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3 企业家成长的人力资本机制 |
3.1 企业家成长的人力资本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2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内涵、结构与功能 |
3.3 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类型 |
3.4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 |
3.5 企业家人力资本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
3.6 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机制与基本模型 |
3.7 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及其防范 |
3.8 本章小结 |
4 企业家成长的制度变迁机制 |
4.1 企业的本质与企业家 |
4.2 “经理革命”与企业家成长 |
4.3 “经理革命”的实证描述 |
4.4 中国企业家成长的制度变迁机制 |
4.5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企业家成长机制的实证描述 |
4.6 本章小结 |
5 企业家成长的选择机制 |
5.1 企业家选择与企业家市场 |
5.2 企业家选择的主体与存在的问题 |
5.3 企业家选择机制及其定量描述 |
5.4 中国国有企业家选择机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6 企业家成长的激励约束机制 |
6.1 广义企业家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 |
6.2 广义企业家成长的数学模型 |
6.3 激励约束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6.4 中国企业家成长的激励约束现状与问题 |
6.5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课题 |
(2)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含义及特点 |
1.2.1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含义 |
1.2.2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特点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2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论 |
2.1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概念、特征与目标 |
2.1.1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概念 |
2.1.2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特征 |
2.1.3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目标 |
2.2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核 |
2.3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环境 |
2.3.1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环境双层次原理及构成 |
2.3.2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模型 |
2.4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动力及运行 |
2.4.1 环境动力 |
2.4.2 内部矛盾动力 |
2.4.3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运行机理 |
本章小结 |
3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核研究 |
3.1 技术创新子系统分析 |
3.1.1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 |
3.1.2 企业技术创新组织研究 |
3.1.3 技术创新扩散的系统研究 |
3.2 管理子系统分析 |
3.2.1 管理创新的含义与功能 |
3.2.2 管理创新的方式 |
3.3 信息与人才子系统分析 |
3.3.1 信息子系统传播科技信息的模式 |
3.3.2 人才子系统分析 |
3.4 科技意识子系统分析 |
3.4.1 科技意识在企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
3.4.2 铁法矿务局“科技兴煤”意识的发展 |
3.5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灰色关联分析 |
3.5.1 关联系数与关联度 |
3.5.2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核的关联分析 |
3.6 硬技术系统与软技术系统协同效应 |
3.6.1 硬技术系统与软技术系统的协同特性 |
3.6.2 硬技术系统与软技术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 |
本章小结 |
4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
4.1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理论内涵 |
4.2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贡献评价 |
4.2.1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系统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2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
4.2.3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贡献评价过程实例 |
4.3.1 指标权重及评价模型的确定 |
4.3.2 数据收集及无量纲化处理 |
4.3.3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模型构造及综合评价 |
4.3.4 科技进步难易程度的量化 |
4.4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发展潜力评价 |
4.4.1 煤炭企业技术含量与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4.2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发展潜力的模糊综合评判 |
4.5 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环境评价 |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发展对策研究 |
5.1 中国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现状及环境分析 |
5.1.1 中国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动力分析 |
5.1.2 中国煤炭企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5.1.3 中国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状况分析 |
5.1.4 中国煤炭企业科技投入状况分析 |
5.1.5 中国煤炭企业人才状况分析 |
5.2 中国煤炭企业技术发展战略 |
5.2.1 中国煤炭企业主导技术路线战略 |
5.2.2 技术结构的协调配置战略 |
5.2.3 技术生长、循环战略 |
5.3 完善中国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对策思路 |
5.3.1 使企业成为科技进步主体 |
5.3.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
5.3.3 调整煤炭产业市场结构 |
5.3.4 提高煤炭企业创新能力 |
5.3.5 加强煤炭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语 |
参考文献 |
四、大力发展软科学研究 为国企改革当好参谋——访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尚海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企业家成长与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 侯锡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 [2]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系统及其评价研究[D]. 张凤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