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高职CAD/CAM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林婷婷[1](2021)在《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王超众[3](2021)在《中等职业学校《走进智能交通》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为解决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及由此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社会等一系列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其中的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还是辅助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的进步,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工艺在汽车领域的普及,都需要汽车维修人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适应相关趋势,在职业本科和高职院校已新增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部分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开始智能网联汽车方向的教学探索,但中职学校尚未正式开设相关专业。近年来,浙江省开展了“选择性”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也使得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再者,混合式学习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认可,得到了蓬勃发展正在快速推广。本研究是在中职学校选择性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浙江省某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开设一门认知性的智能交通校本选修课。本研究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积累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经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开发过程参考了四个阶段混合学习教学模式,首先对本校汽修专业的学生情况、环境设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而后,开发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同时制定出适当的教学策略。随后,开展课堂面授和在线学习两个方面教学活动。最后,围绕校本课程本身、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走进智能交通》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践,基本达成了预期目标。本研究不仅成功开设了一门全新的校本选修课程,同时还发现——当前中职层次智能交通领域课程,宜定位于认知性课程;混合式学习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在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用混合式学习时,应将面授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及,中职校本选修课程应关注专业的新动向,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些研究成果,对中职学校实施智能交通领域教学,开发校本选修课程,将混合式学习的方式应用在日常教学中等后续研究,都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车炯[4](2020)在《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研究》文中提出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技师学院,是技工院校的最高层次,担负着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我国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以及职业发展状况,逐渐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研究以Z学院2007届路桥专业毕业生为例,对107位毕业生职业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学校和企业对毕业生、教师和企业有关人员进行访谈调查。调查涉及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感、工作条件、专业对口度、职业能力和素质、职业和社会融入度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了解其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困境的主要原因,并从政府、企业、学校层面探究推动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的策略。本研究认为:第一,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整体较好,但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创新革新能力亟待改善,工作变换比较频繁和职业发展前景较为一般。第二,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对自身的认知比较清晰,近年来在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大部分已经成为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但是仍然在社会的价值认同、企业的整体规划、学校的培养路径和个人的长远考虑方面存在困境。第三,通过研究分析,造成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困境的原因,主要是路桥专业技能人才地位不高,路桥技师成长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滞后交通业态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动力相对较弱。第四,针对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的现状和困境,政府要加大技师学院发展的政策调控,加强政策扶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企业要构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体系,树立交通行业工匠人才发展观念,开辟路桥技师双重职业发展通道;技师学院要优化路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技师研修、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李志明[5](2020)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一体化设计平面布局研究 ——以东海学院实训楼项目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迅速发展,发展重心已经由规模的扩张转向教育内涵的发展。新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由于其打破传统教育模式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壁垒,为越来越多的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所接受。实训楼作为工科类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实训教学场所,教育模式的更新必然会对实训楼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功能组织产生相应的影响,相较于丰富的针对新型教育模式的研究,针对在新型教育模式下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的研究就显得尤为不足。鉴于此背景下,本文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为切入点,以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为研究对象,从一体化实训空间的平面布局和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组合两个方面来研究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的功能布局方式。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分析实训建筑的类型、工科类涉及的专业以及在应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下实训楼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特性以及一体化实训空间的功能组成要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和归纳分析方法,根据所涉及实训门类的不同,将实训空间分为大中小三类,以每一类实训空间涉及到的设备尺寸为依据,来分析实训空间的空间尺度以及实训空间中组成单元要素的布局方式,并根据不同的单元布局形式将实训空间内部功能要素进行重组,得出每一类实训空间的一体化平面布局方式。同时,通过前文对一体化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特性的分析,得出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组合存在空间尺寸多样化和功能空间环境要求多样化这两个问题,并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功能空间组合策略。基于以上的研究,将工科类实训楼一体化设计策略应用到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中,并加以说明。全文约8.4万字,图114幅,表43个
孙竹[6](2020)在《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文中指出培养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力量。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充分体现了后备军的重要作用。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作为我国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在其发展中依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其中,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岗位需求就存在着一定的系统性偏差,例如缺少通过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分析所得出来的与能力对接的课程总体与单元模块目标;缺乏匹配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能力模块内容。从宏观层面来看,产生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从微观层面来看,是由于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高端定位与具有学科化倾向的课程不统一造成的。本研究课题基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进行中职数控专业主干课程《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旨在更好地促使学生所学专业能力有效过渡为岗位职业能力,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职责相衔接。本课题在对能力本位课程以及数控专业课程教学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问卷辅助访谈的调查研究方法对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控一线生产岗位实际需求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其次,通过走访数控相关企业,了解数控市场人才需求,总结数控工作岗位群,并深入生产一线与行业骨干、一线员工进行密切交流归纳出数控铣床操作员岗位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进而在岗位一线实践专家的指导下,依据职责与任务转化为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接着对职业专项能力进行职业认知、通用能力、特定能力、关键能力、拓展能力五个能力维度的结构化分析,转化出课程总体目标和能力导向模块目标,确定匹配于五大能力模块的课程内容,进而完成课程内容组织关系分析,并以轮廓类零件编程与铣削为范例进行具体内容开发说明,最终形成课程内容实施路线及其评价方法;最后,本研究以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为例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进一步提出实施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内容的教学实施建议,为中职数控专业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张林禄[7](2020)在《基于OBE理念的3D打印实训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中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3D打印技术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中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笔者所在学校将3D打印技术打造成数控加工专业(中级技能)一门新增先进制造技术实训课程。课程设立的初衷是让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多接触先进制造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职业素养与职业责任感的建立与提升。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就其本质而言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靠课程与教学,因此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混合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并因其能激发学习者主动性与创造性而广受推崇。“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下,职业教育要走向国际化,在中职教育“都柏林协议”的倡导下,中职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成果为导向的OBE教学理念。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探索3D打印技术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为主线,基于数控加工专业的一门先进制造技术实训课程—《3D打印实训》,在其中融入OBE理念,进行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设计,并通过“多彩鲁班锁的加工”这一任务,进行了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具体设计与展示。笔者以本校数控加工专业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教学实践为对象,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设计好的“多彩鲁班锁的加工”这一教学任务予以实施,并对所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的3D打印实训课程中是可行的,为后续研究3D打印实训课程的老师提供参考和借鉴。最后,笔者提出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8](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董伟,张美,王世斌,陶金虎[9](2018)在《智能制造行业技能人才需求与培养匹配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的到来,使得传统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制造转变,对于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发生变化。在新的产业环境中,职业教育面临着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的挑战。本研究拟通过掌握和分析智能制造对人才的需求,来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即通过大数据挖掘方法,对国内主要招聘平台中关于智能制造行业对高职学生的招聘信息进行爬取与统计,获取智能制造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利用LDA主题分类模型,对招聘信息进行主题分类和探索分析,进而发现智能制造对职业院校所培养学生的技能需求的类型,即基础技能、机械制造技能和智能制造技能。结果表明,社会对技能人才能力要求最高的是智能制造技能,而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仍以基础技能和机械制造技能课程为主,智能制造技能课程设置明显不足。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从人才培养、企业参与、社会协调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刁瑜[10](2018)在《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亦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的逻辑如下:课程是人才陪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简约化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的核心。基于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困境的反思和国际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进程的探究,本研究选取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比较研究这一主题,尝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以简驭繁”(LIM)作为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基于专业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计完备形态,探讨课程设计外在形式简约化与内在实质简约化的融合,尝试借鉴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经验,探寻具有我国鲜明职教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新路径。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大研究问题:一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此为对“应然”课程设计命题的追问;二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借鉴与有益启示是什么?此为对“实然”课程设计命题的探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简驭繁、高职课程设计、高职课程设计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呈现、解析。对比利时高职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聚焦于外在形式简约化和内在实质简约化的两个维度。其中,形式简约化主要关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结构;实质简约化则关注高职课程设计自身的优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在第二章中构建了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首先,依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模式和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模式的两条标准,选取了比利时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对象;其次,根据贝雷迪(G.Z.Bereday,1964)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模型,明确了本研究的两条研究主线:历史分析和切面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从结构和功能两大维度选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三大基本要素以及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了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框架。基于比较分析框架,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分析模型。在分析模型中,外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高职课程设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雇主、专业组织、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学习者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是指整个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架构;内圈则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核心圈,是指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分析模型,才能保证对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的探讨上升至系统层面,且保证其结论使用在同一话语平台,结论也就有了可通性,这样才能在我国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模型构建这一层面提出有效结论。
二、对高职CAD/CAM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职CAD/CAM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中等职业学校《走进智能交通》校本选修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智能交通/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
1.1.2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选择性课程体系”改革 |
1.1.3 混合式学习的蓬勃发展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问题 |
1.3.1 《走进智能交通》课程 |
1.3.2 校本选修课程开发 |
1.3.3 混合式学习 |
1.4 研究的现状 |
1.4.1 智能交通课程的文献综述 |
1.4.2 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献综述 |
1.4.3 混合式学习的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的方法 |
1.5.3 研究的思路 |
第2章 《走进智能交通》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 |
2.1 本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学情分析 |
2.2 本校现有设备、环境和可用资源的分析 |
2.3 校本选修课程实施的保障策略 |
2.3.1 前期的宣传和发动 |
2.3.2 教学班的班级管理 |
2.4 教学内容及目标的初步确立 |
第3章 《走进智能交通》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
3.1 教学策略的研究 |
3.1.1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法策略 |
3.1.2 情境教学教法策略 |
3.1.3 自主学习学法策略 |
3.1.4 合作学习学法策略 |
3.2 教学资源的开发 |
3.2.1 教材 |
3.2.2 网络资源 |
3.2.3 教学环境 |
3.3 课堂面授和在线学习差异区分的研究 |
3.4 在线学习保障策略的研究 |
3.5 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 |
3.5.1 形成性评价 |
3.5.2 总结性评价 |
3.5.3 发展性评价 |
3.5.4 公开课及评课 |
3.5.5 教学反思 |
第4章 《走进智能交通》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4.1 课程开发的理念 |
4.2 课程目标的制定 |
4.3 课程内容的选择 |
4.3.1 选择的原则 |
4.3.2 《走进智能交通》课程内容框架 |
4.4 教学资源的开发 |
4.4.1 课程标准的制定 |
4.4.2 教案的编写 |
4.4.3 《走进智能交通》校本选修课程的实训资源 |
4.4.4 《走进智能交通》项目任务书的编写 |
4.4.5 生成性资源的开发 |
4.5 课程实施的策略 |
4.5.1 讲授法 |
4.5.2 启发式教学法 |
4.5.3 讨论法 |
4.5.4 实验法 |
4.6 课程评价的构建 |
4.6.1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
4.6.2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
4.6.3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
第5章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一 《走进智能交通》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学生调查问卷 |
(4)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技师学院毕业生 |
1.2.2 职业发展 |
1.2.3 路桥专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现状调查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2.1 问卷调查 |
2.2.2 访谈调查 |
2.3 问卷设计 |
2.3.1 问卷设计依据和内容 |
2.3.2 问卷信效度说明 |
2.4 调查样本情况 |
2.4.1 问卷调查样本结构情况 |
2.4.2 访谈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5 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5.1 职业认同感较强 |
2.5.2 工作条件基本符合毕业生预期 |
2.5.3 专业对口度匹配良好 |
2.5.4 职业能力和素质总体较好 |
2.5.5 职业和社会融入度较好 |
2.5.6 职业发展前景一般 |
2.6 毕业生职业发展自我评价 |
第三章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
3.1 外部困境 |
3.1.1 社会对技师学院价值认同度低 |
3.1.2 交通企业对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缺乏规划 |
3.1.3 技师学院对路桥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单一 |
3.2 内部困境 |
3.2.1 个人对交通行业缺乏全面认识 |
3.2.2 个人对职业发展缺乏长远考虑 |
3.3 原因分析 |
3.3.1 路桥专业技能人才地位不高 |
3.3.2 路桥技师成长机制不够完善 |
3.3.3 人才培养滞后交通业态发展 |
3.3.4 学生个人发展动力相对较弱 |
第四章 推动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的策略 |
4.1 政府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
4.1.1 加大技师学院发展的政策调控 |
4.1.2 加强交通公路行业的政策扶持 |
4.2 企业要构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体系 |
4.2.1 树立交通行业工匠人才发展观念 |
4.2.2 明确路桥专业技能人才成长方向 |
4.2.3 开辟路桥技师双重职业发展通道 |
4.2.4 建立路桥专业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
4.3 技师学院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
4.3.1 贴近交通发展,明确培养目标 |
4.3.2 基于工作岗位,优化课程体系 |
4.3.3 面向创新革新,开展技师研修 |
4.3.4 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 |
4.3.5 围绕职业能力,细化教学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研究调研方案 |
附录2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用人单位调研名录 |
附录4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访谈提纲 |
附录5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一体化设计平面布局研究 ——以东海学院实训楼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实训建筑 |
1.2.2 工科类实训楼 |
1.2.3 一体化设计 |
1.2.4 平面布局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3 相关研究总结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下实训楼相关概况 |
2.1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其发展历程 |
2.1.1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2.1.2 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2.1.3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 |
2.2 工科类实训建筑概况 |
2.2.1 实训建筑的分类 |
2.2.2 工科类实训楼涉及的专业 |
2.3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
2.3.1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
2.3.2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流程 |
2.3.3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
2.4 基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工科类实训楼功能配置 |
2.4.1 一体化实训室 |
2.4.2 普通教室空间 |
2.4.3 阅览空间 |
2.4.4 交流讨论空间 |
2.4.5 教学辅助空间 |
2.4.6 交通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体化实训空间设计研究 |
3.1 小型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3.1.1 空间尺度分析 |
3.1.2 一体化组织形式 |
3.2 中型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3.2.1 空间尺度分析 |
3.2.2 组成单元布局形式 |
3.2.3 一体化布局形式 |
3.3 大型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3.3.1 空间尺度分析 |
3.3.2 组成单元布局形式 |
3.3.3 一体化布局形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体化实训楼功能空间组合设计研究 |
4.1 功能组合设计原则 |
4.1.1 适应性原则 |
4.1.2 相似同区原则 |
4.1.3 经济性原则 |
4.2 实训空间组合设计 |
4.2.1 中小型实训室组合设计 |
4.2.2 中小型实训室与大型实训室组合设计 |
4.3 实训楼功能分区组合设计 |
4.3.1 分层分区 |
4.3.2 同层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海学院实训楼建筑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2 方案难点分析 |
5.2.1 功能空间的分区及组合 |
5.2.2 实训空间的一体化设计 |
5.2.3 交通流线的组织 |
5.3 实训楼一体化设计 |
5.3.1 功能分区设计 |
5.3.2 功能分层设计 |
5.3.3 实训空间组合设计 |
5.3.4 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5.3.5 流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建筑设计方案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6)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技术路线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研究内容 |
2.研究创新点 |
二、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 |
1.课程模块 |
2.能力本位相关概念 |
3.《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1.CBE课程理论 |
2.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
3.博比特的现代课程论 |
4.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
(三)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理论范式 |
1.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一般原则 |
2.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协助团队 |
3.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步骤 |
三、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
1.调查对象 |
2.问卷设计 |
(三)调查信息的收集与数据分析 |
1.学生问卷情况分析 |
2.教师访谈情况分析 |
3.企业调研情况分析 |
(四)调查结果总结与分析 |
1.课程存在问题 |
2.问题解决途径 |
(五)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四、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方案 |
(一)数控工作岗位分析 |
1.确定所要分析的数控岗位群结构 |
2.明确数控铣床操作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 |
(二)数控铣床操作员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
1.依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确定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 |
2.数控铣床操作员职业能力结构化分析 |
(三)课程目标的确定与编制 |
1.课程总体目标的确定 |
2.能力导向下课程培养模块目标的确定 |
(四)课程内容选择、组织及其关系分析 |
1.课程内容的选择 |
2.课程内容的组织 |
3.课程内容组织关系分析 |
4.知识本位课程内容与能力本位课程内容的对比 |
5.课程内容开发范例 |
(五)课程内容的实施与评价 |
1.课程内容的实施 |
2.课程内容的评价 |
五、基于能力本位的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课堂教学案例 |
(一)教学实施前端分析 |
1.教学条件准备 |
2.教学指标分析 |
(二)教学实施设计与分析 |
1.资讯阶段 |
2.计划阶段 |
3.决策阶段 |
4.实施阶段 |
5.检查阶段 |
6.评价阶段 |
(三)教学实施相关建议 |
1.增加教师教学监控力度,健全教师教学一线管理 |
2.面向学生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能力成长过程 |
3.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提高学生的行动力 |
4.加强教学材料处理,促进师生教学互动的协调性 |
六、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现状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四 数铣加工方向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五 数控行业企业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六 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教学设计 |
附录七 外轮廓零件编程与铣削加工工作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基于OBE理念的3D打印实训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3D打印技术受国家政策支持,教育信息化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
1.1.2 教学软件的出现,使混合式学习模式备受关注 |
1.1.3 3D打印课程存在的问题和选题缘由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及论文结构 |
1.3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OBE教育理念 |
1.4.2 3D打印 |
1.4.3 混合式学习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3D打印课程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OBE教育理念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混合式学习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4 理论基础 |
2.4.1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
2.4.2 建构主义理论 |
2.4.3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4.4 混合学习理论 |
第3章 3D打印实训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
3.1 3D打印实训课程教学分析 |
3.1.1 课程性质 |
3.1.2 课程目标 |
3.1.3 课程内容分析 |
3.1.4 《3D打印实训》课程学生学情调查分析 |
3.1.5 教学目标分析 |
3.2 3D打印实训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设计 |
3.3 3D打印实训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评价 |
第4章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 |
4.1 多彩鲁班锁的加工任务分析 |
4.1.1 网络平台的选用 |
4.1.2 3D打印机的选择和技术参数 |
4.1.3 学习任务来源 |
4.1.4 学习任务价值 |
4.1.5 学习内容分析 |
4.1.6 学习资源分析 |
4.2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实施过程 |
4.2.1 课前在线自学环节教学实施 |
4.2.2 课中线下环节教学实施 |
4.2.3 课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实施 |
4.3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评价过程 |
4.3.1 课前环节 |
4.3.2 课中环节 |
4.3.3 课后环节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
5.1.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1.2 教学效果的分析 |
5.1.3 教学实践的反思 |
5.2 结论 |
5.3 未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9)智能制造行业技能人才需求与培养匹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现状 |
(一) 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 |
(二) 职业技能培养现状。 |
二、研究设计 |
(一) 数据获取和处理。 |
(二) 研究方法与流程。 |
三、研究结果 |
(一) 热点技能需求发现。 |
(二) 技能需求分类。 |
1. 基础技能。 |
2. 机械制造技能。 |
3. 智能制造技能。 |
四、技能需求与培养匹配分析 |
(一) 技能需求关注度分布。 |
(二) 技能需求与培养匹配分析。 |
五、总结与展望 |
(一) 总结。 |
(二) 不足与展望。 |
1. 研究数据不够丰富: |
2. 研究领域覆盖面小: |
(10)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读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题目解读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以简驭繁(Less is More,LIM)”极简主义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比较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必然取向:简约化 |
一、简约化与专业课程设计优化 |
二、高职课程设计的中心议题:专业课程的简约化 |
三、专业课程优化要求课程设计简约化 |
第二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简约化的知识观照 |
一、课程设计简约化对实践知识的关注 |
二、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新视角:LIM |
三、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核心:VLIM |
第三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梗概 |
第一节 比利时教育体系概览 |
一、比利时国家简介 |
二、比利时教育体系简况 |
三、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
第二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概要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制度与政策框架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与经费来源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 |
四、比利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
一、中职教育课程的延续 |
二、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
三、分层级资格证书体系 |
四、开放的职后培训途径 |
五、以简驭繁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概述 |
第一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自发阶段(1830独立前) |
二、制度规范阶段(1830~1914-1918) |
三、质量提升阶段(1945~1970) |
四、标准规范阶段(1960~1988) |
五、未来发展展望(1989~至今) |
第二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一、技术回归:方法论 |
二、目标驱动:以人为本 |
三、设计导向:以简驭繁 |
第三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高职课程设计中的注册制课程 |
二、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分类 |
第四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标准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质量保障 |
四、典型案例解析:三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 |
一、高职课程设计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
二、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差异 |
三、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共性 |
第二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 |
一、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 |
二、构建制度化设计框架 |
三、关注课程设计简约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借鉴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梗概 |
一、历史演变 |
二、设计模式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够 |
二、课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
三、课程模式的同质化严重 |
第三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改进对策——基于LIM视角 |
一、建立“政府一市场”的课程管理机制 |
二、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
三、完善高等职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 |
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
五、借鉴比利时经验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PPENDIX) |
附录1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家访谈函 |
附录2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与纺织品模块课程计划课程 |
附录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妆品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护理模式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老年保健模块课程表 |
附录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高职模块化培训指南(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酒店与餐饮管理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模块课程计划(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银行、证券金融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电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子模块课程表 |
附录1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工业IT模块课程表 |
附录1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冷却与加热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航空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械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信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2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骨科缓急药物模块课程表 |
附录2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图书馆与纪录片信息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2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模块课程表 |
附录2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人事管理模块课程表 |
附录2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高级咨询模块课程表 |
附录2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文化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企业联合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聋人口译员模块课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后记(EPILOGUE) |
致谢(ACKNOWLEDGEMENT) |
四、对高职CAD/CAM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林婷婷. 天津体育学院, 202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中等职业学校《走进智能交通》校本选修课程开发[D]. 王超众.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4]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研究[D]. 车炯.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一体化设计平面布局研究 ——以东海学院实训楼项目为例[D]. 李志明.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6]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数控专业《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D]. 孙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基于OBE理念的3D打印实训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研究[D]. 张林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7)
-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9]智能制造行业技能人才需求与培养匹配分析研究[J]. 董伟,张美,王世斌,陶金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06)
- [10]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刁瑜.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