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建纳米材料与技术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建纳米材料与技术实验室

一、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建纳米材料与技术实验室(论文文献综述)

陆丽娜,袁芳[1](2020)在《关系网络范式下科研合作选择研究——以纳米技术科技报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关系网络范式构建"技术热点-关键人才-主导单位"科研合作选择框架可以有效地推进科研合作选择,预测未来科研合作的走向。以2006—2018年近15年间纳米技术科技报告为例,综合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纳米技术领域科研合作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和可视化。研究发现关系网络范式下的科研合作的选择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进行。技术热点成为凝练合作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关键人才合作重点选择高中心度人才和低限制度"结构洞"人才。主导单位合作选择基于其研究的热点和需求,在合作方面地域的距离日渐被技术知识优势和需求弥合。

武毅[2](2020)在《Zr/Ti基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厚带的制备与力学性能》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一种新型双辊铸轧设备,成功制备了Zr/Ti基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厚带,总结了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条带的铸轧特性与其成型规律,并对其微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Fluent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双辊铸轧制备Vit.1非晶合金厚带的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模拟了其稳态温度场与沿不同方向的温度分布。在对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进行双辊铸轧实验的过程中,总结其工艺规律,成功制备出厚度在300μm-600μm的Vit.1、Zr Cu Al Ni、ZT-3、BT-30、BT-48、BT-60等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条带。对Vit.1非晶合金条带进行了弯曲力学实验,发现其屈服极限可达1800 MPa,总应变可达4.1%,经计算可知其平均弹性储存能可达5.6×106 J/m3。将利用单辊甩带制备的厚度为40μm和110μm的Vit.1合金薄带与利用双辊铸轧法制备的厚度为320μm以及490μm的Vit.1合金厚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双辊铸轧制备的320μm厚带,较比单辊甩带制备的110μm的薄带,具有更高的弛豫焓、更低的硬度、更低的Q1值、更多的自由体积,但却具有更低的冷却速度。对双辊铸轧与单辊甩带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双辊铸轧过程中的挤压力改变了非晶合金团簇的连接方式,使其具有更多的共用两原子与共用四原子连接方式,以及更少的共用一原子和共用三原子连接方式,从而使得Vit.1非晶合金厚带发生了回春。详细探究了非晶复合材料厚带中心与边缘的差别,发现非晶复合材料厚带中心处β-Ti晶粒尺寸较比边缘处要大一个数量级,说明在铸轧过程中,条带芯部冷却速度较比边缘处要更低。在BT-30非晶复合材料厚带中仅发现极少的β-Ti晶粒,且其电子衍射斑出现明显的劈裂,这种现象与铸轧过程中的形变有关。在ZT-M非晶复合材料厚带中发现了大量细密β-Ti晶粒,没有发现非晶基体晶化与粗大晶粒的出现,并且发现其残余枝晶相已经不是一整个晶粒,而是具有不同晶体取向的碎片,这使得ZT-M非晶复合材料厚带的力学性能较差。

辽宁省人民政府[3](2020)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中研究表明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9]30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发扬创新精神,根据《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省政府决定,对为我省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李仁庚[4](2019)在《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微结构设计与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强高导铜合金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高铁接触线、电阻点焊电极和电磁炮导轨等部件。目前,我国高强高导铜合金板材加工和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大尺寸铜合金板材无法满足高强度和高导电的要求,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产业的发展。为了制备出高性能铜合金板材,本文提出通过纳米孪晶和纳米析出相共同作用的思路来平衡强度和电导率的关系。通过这种策略研发出适合制备高性能铜合金板材的工艺路线,并成功制备出屈服强度大于640 MPa和电导率~80%IACS的高性能铜合金板材,拓宽了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备的思路。本文围绕如何制备纳米孪晶和纳米析出相共存的组织及这种组织对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纳米变形孪晶可以起到显着的强化作用,但是,通常孪晶束之间的间隔区和孪晶束内部等区域仅依靠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来阻碍位错运动,属于“薄弱”区域。纳米析出相的引入能填“漏”补“缺”,有效解决变形孪晶的“短板”问题。首先选用既能有效降低层错能、又能时效析出的合金元素;然后通过固溶处理将该元素以溶质原子的形式溶入铜基体;再通过低温(液氮温度)轧制抑制位错的交滑移和攀移,促进形成大量变形孪晶;最后通过时效处理使溶质原子析出,获得纳米孪晶和纳米析出相共存的组织。这种组织可以实现强度和导电性的协同优化。本文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微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具体如下:首先,通过低温轧制Cu-0.3Zr合金证实了纳米孪晶与纳米析出相共同存在、共同强化策略的可行性。研究了低温轧制Cu-0.3Zr合金过程中组织演变和织构演变规律,并分析了变形孪晶的形成机理以及强度和电导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添加Zr元素和降低轧制温度可以有效促进纳米变形孪晶的形成,且低温轧制促进Cu-0.3Zr合金的剪切带由铜型向黄铜型转变。剪切带附近的变形孪晶会发生分裂,形成细小的纳米晶粒。此外,低温轧制也促进了Cu-0.3Zr合金的织构由铜型向黄铜型转变。变形孪晶束的存在是黄铜型织构形成的基础,而黄铜型剪切带的出现促进了黄铜型织构的进一步发展。时效过程中,纳米析出相附碍孪晶界的迁移,保证了变形孪晶的稳定存在。时效后,纳米析出相均匀分布在孪晶界、亚晶界、孪晶束内部和铜基体中,成功制备出纳米孪晶和纳米析出相共同存在的组织。具有这种组织的Cu-0.3Zr合金抗拉强度达到601 MPa,电导率达到81.40%IACS。与室温轧制Cu-0.3Zr合金相比,低温轧制Cu-0.3Zr合金抗拉强度提升12.5%,而电导率仅下降3.33%IACS。其次,从进一步降低层错能和提高孪晶形核驱动力两个方面出发,研究了可以促进形成更多变形孪晶的手段和途径。设计出层错能更低的析出强化型Cu-Cr-Zr-Hf合金,且开发的两步轧制-时效工艺有效提升了孪晶形核驱动力,从而获得了综合性能更优异的Cu-Cr-Zr-Hf合金。此外,研究了变形带细化机理和变形孪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Hf元素能够有效降低Cu-Cr-Zr合金的层错能,Cu-0.4Cr-0.2Zr-0.2Hf合金经过室温轧制就能形成一定数量的变形孪晶。两步轧制-时效工艺可以提高Cu-Cr-Zr-Hf合金的孪晶形核驱动力,促进大量变形孪晶的形成。通过一系列两步轧制-时效工艺的优化研究,最优的工艺为低温轧制60%+中间时效(400℃ 120 min)+低温轧制30%+最终时效(450℃300 min)。通过该工艺制备出屈服强度644 MPa、抗拉强度684 MPa和电导率79.85%IACS的Cu-Cr-Zr-Hf合金。大量的纳米变形孪晶和细化的变形带是强度提升的主要原因。纳米析出相的存在会在后续轧制过程中阻碍位错运动,促进位错密度增加,导致局部流变应力增加。流变应力的增加一方面会细化变形带,另一方面会促进形成变形孪晶,当孪晶形核驱动力足够大时,就会在变形带内激发变形孪晶。最后,在实现高强度和高导电的基础上优化耐磨性能。研究了 Cr含量对Cu-Cr-Zr-Hf合金力学性能、导电性和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最终实现高强度、高导电和高耐磨的统一。研究发现,通过凝固形成的适量Cr颗粒可以有效改善Cu-Cr-Zr-Hf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当载荷为15 N和30 N或滑动速度为60 mm/s和120 mm/s时,Cr含量对Cu-Cr-Zr-Hf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较小,体积磨损量都较低,在0.09~0.26 mm3之间。但当载荷为45 N或滑动速度为180 mm/s时,Cr含量对摩擦磨损性能有显着影响。Cr含量为1%时摩擦磨损性能最优,超过1%则摩擦磨损性能开始恶化。这主要是由于大尺寸Cr颗粒更易脱落,脱落的Cr颗粒加剧了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亚微米的Cr颗粒可以有效改善Cu-Cr-Zr-Hf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纳米析出相Cr能有效提高Cu-Cr-Zr-Hf合金的力学性能。在亚微米的硬质Cr颗粒、纳米析出相Cr和变形孪晶等因素共同作用下,Cu-1Cr-0.2Zr-0.2Hf合金同时实现了高强度(屈服强度 655 MPa、抗拉强度 705 MPa)、高导电性(电导率79.00%IACS)和高耐磨性。

周权[5](2019)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留苏科技生派遣的研究——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为案例》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人才紧缺,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背景下,20世纪50年代中国向苏联选派了大量科技生。其中,中国科学院是向苏联派遣研究生、实习生等留学人员最多的科研院所之一。本文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为案例,梳理中国科学院留苏科技生的派遣过程,在苏联的培养及其回国后对于科技发展的贡献。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李佳璐,马妮妮[7](2019)在《基于ESI和Incites我国双一流高校材料科学学科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对我国双一流高校在ESI材料科学领域的WoS论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高被引论文、国际合作论文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我国双一流高校材料科学近十年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材料科学发展态势总体优良,ESI全球排名前100名的21所双一流高校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ESI全球排名前100至200名的双一流高校有9家,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其它院校或研究机构的竞争压力。ESI全球排名在200名以后的6所双一流高校竞争优势不明显,这些院校应更关注材料学科纳米材料、稀土材料、石墨烯、新能源材料等前沿领域。

蒋文娟[8](2018)在《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基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合作视角》文中提出基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合作视角下的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能使双方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现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入到重要的机遇期。如何通过科学系统地分析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协同育人能够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论文根据协同学理论,全面系统地对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进行审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涉及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结合”“协同”和“育人”等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贯穿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全过程的各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概括如下:1.系统梳理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的演进历程,总结出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共经历“萌芽、探索、发展”三个阶段,并在发展阶段呈现出“研究生联合培养、科技英才班、科教融合共建学院”三种主要模式。2.调查现阶段三种主要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实施效果,厘清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发展困境,发现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存在种种障碍,剖析其根本原因在于未从行政推动向机制牵引转变。3.分析探究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外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之间开展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在科教体制、培养理念、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变革提供了有益启示。4.依据协同学理论“不稳定性原理”“协同效应原理”“序参量理论”,分别探究、梳理、构建出贯穿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前端-中端-后端全过程的、以驱动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为体系的机制研究框架。即:以政府支持的牵引力、科技发展的推动力、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力、国外模式的借鉴力作为外部驱动,利益的吸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内部驱动共同形成的驱动机制;以沟通协调、资源整合、协同培养、利益分配、人事与考核激励等五个主要方面构成的运行机制;以管理体系、政策保障、协同育人师资、战略合作、评价监督等五个主要方面构建的保障机制。以驱动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为体系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作为一个整体,各机制间是相互协同、共同作用的。任何机制的缺失,都可能会导致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模式是机制的实施载体,先进的模式应有健全的机制与之相适应。只有不断地对机制进行完善与优化,才能为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使其真正实现和谐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姚权桐[9](2018)在《TA2和Ti6Al4V合金表面纳米化改性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钛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广泛应用于飞行器制造、生物医学和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钛合金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钛合金进行表面纳米化,可实现其表面强化改性和表面功能化改性,进一步增加其使用性能、扩展其使用范围。本文对钛合金表面强化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钛合金表面纳米结构氮化层、硼化层的制备;对钛合金表面功能化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钛合金表面纳米结构TiO2改性层的制备。渗氮、渗硼是钛合金表面强化改性的常用手段,但工业渗氮、渗硼温度普遍高于800℃,高的处理温度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增加氮化层和硼化层的脆性,使其在承受冲击载荷和剪切应力时极易发生脆性断裂。降低渗氮、渗硼温度,改善氮化层和硼化层的脆性是化学热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原子沿晶界及位错的扩散速率要远高于在晶格内的扩散速率,因此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一层包含大量晶界及位错的纳米晶层,有望提高其渗氮、渗硼效率。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两种可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表面纳米化方法,分别采用机械滚磨机和机械喷丸机实现了钛合金齿轮和大尺寸钛板的表面纳米化。在后续化学热处理过程中对其进行低温气体渗氮和固体渗硼,与粗晶对比样品相比,表面纳米结构氮化层、硼化层表现出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它们的脆性也得到较大改善。纳米TiO2具有生物无毒、化学性质稳定、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光催化处理污水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但TiO2带隙较宽,对应的光吸收波长范围狭窄,不能对占太阳光约50%的可见光部分充分利用;其光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体相中容易复合,导致其光催化效率较低。另外,粉末状TiO2有不易分散、容易中毒、难以回收等缺点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黑色TiO2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自掺杂型光催化剂,其内核为结晶的TiO2,外壳为包含大量Ti3+和Vo2-的非晶结构,对太阳光的吸收高达85%,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率达到普通白色TiO2的四倍,满足高效利用太阳能的要求。但目前普遍使用的氢化法制备黑色TiO2工艺需要长时间进行高温、高压加氢处理,造成产率低、成本高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本文采用表面纳米合金化技术,以普通白色TiO2粉体为合金层材料对钛片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黑色纳米结构TiO2改性层,应用该改性层实现了对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处理。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经机械滚磨处理后,Ti6A14V合金样品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度约15μm的剧烈塑性变形层,该层是由表层纳米晶层和次表层塑性变形层两部分组成。剧烈塑性变形层内部的纳米晶层厚度随机械滚磨处理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最终在处理时间达到90 min后趋于稳定。纳米晶层晶粒为10 nm左右等轴晶,具有随机晶体学取向。XRD检测结果表明,在机械滚磨处理过程中,发生了 α-Ti向β-Ti相变。等温退火实验表明,α-Ti纳米晶的明显长大温度为550℃,而β-Ti纳米晶的明显长大温度为650℃。(2)在表面纳米晶辅助下,Ti6A14V合金在600℃可实现气体渗氮,而其粗晶对比样品却几乎未被渗氮。经5 h渗氮后,其表面形成一层厚度约15 μm的纳米结构氮化层,该层主要由TiN、Ti2N和氮在Ti中的固溶体组成,其晶粒尺寸在10~50 nm,呈等轴晶形貌。纳米结构氮化层硬度、耐磨性和韧性得到显着提高,其最表面硬度为1080 HV,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脆性评估为Ⅰ级。(3)Ti6A14V合金纳米晶在600℃渗硼5 h后,其表面形成一层厚度约15 μm的纳米结构硼化层,该层主要由TiB、Ti3B4、TiB2和硼在Ti中的固溶体组成,其晶粒尺寸在10~50 nm,呈等轴状及针状形貌。纳米结构硼化层硬度、耐磨性、韧性得到显着提高,其最表面硬度为1210 HV,约为原始粗晶样品硬度3.6倍,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脆性评估为Ⅰ级。热力学计算表明,B4C粉末可为渗硼过程提供充沛的活性硼原子,还能有效防止钛合金样品在渗硼过程中发生氧化。(4)经机械喷丸处理后,TA2板材表面可形成厚度约230μm的剧烈塑性变形层,其厚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在处理时间达到30 min后趋于稳定。剧烈塑性变形层最表面晶粒为20 nm左右的等轴晶,具有随机晶体学取向。表面纳米晶板材在550℃即可进行气体渗氮,所制备的表面纳米结构氮化层由TiN、Ti2N和氮在Ti中的固溶体等几相组成,晶粒尺寸在50~100 nm,呈等轴状形貌。纳米结构氮化层的有效硬化层深度约65μm,体积磨损量仅为其粗晶对比样品的20%~30%,脆性可评估为Ⅰ级。(5)经表面纳米合金化处理后,TA2钛片表面可形成一层厚度约25 μm的黑色纳米结构Ti02改性层,其内部晶粒尺寸为10 nm左右,具有非晶外壳与金红石内核。XPS及EPR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核壳结构TiO2表面存在大量Ti3+及氧缺陷。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在10 mg/L的罗丹明-B溶液中,20 mg黑色TiO2粉体的光催化降解率为8.3%/h,为同质量白色TiO2粉体的2倍左右;30 mm直径的黑色纳米结构TiO2改性层的光催化降解率为3.4%/h,与20 mg白色TiO2粉体大体相当。

马明霞[10](2017)在《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博士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一个基本因素是这个国家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的时期始于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世界范围内,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培养上基本是不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作为我国主要科研机构之一的中国科学院,打破了这一惯例,在我国的大学系统之外,率先建立了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在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探索者、开拓者、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其简称是:中科院)历经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形成了与高水平科研创新密切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在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研究旨在从“培养模式”入手,重点研究“中国科学院是如何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和“中国科学院在培养博士研究生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特色?”两个基本问题,从而全面深入地展示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的改革尝试以及取得的成就,总结梳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为大众了解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全貌提供一手素材,对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中几个关键问题引发思考。通过梳理分析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管理干部、博士生三类群体的问卷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大量改革性的尝试,并取得的较好的成效,形成了具有科学院特色的博士生培养经验。(一)招生录取环节中,优质生源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但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术氛围、导师指导和科研条件。(二)导师指导环节中,博士研究生教育还是需要遵循“精英教育”的培养理念,合理的师生比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导师指导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三)科学研究环节中,“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围绕科研实践进行论文创作”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四)课程设置环节中,针对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构应在注重系统性的同时,更加强调课程的前沿性与实用性。(五)经费保障环节中,充足的培养经费、优越的奖助体系是保证博士研究生全心投入科研学习的必要条件。(六)培养环境环节中,为博士生营造可以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平台和机会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加细致的研究理工科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博士生培养特色,本研究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选择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四个研究所作为重点调研对象,重点考察了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特色在基础学科领域、生命科学领域、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高技术与工程领域方面的体现。为了总结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实践逻辑,本研究还将研究视野聚焦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层面上,通过抽样选取1999—2009年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成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10位曾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博士生作为访谈对象,重点关注他们对博士阶段的回溯性评价,从考察招生录取、导师指导、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经费保障、学位论文、培养环境等与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探究高质量博士生培养的共同点和实践逻辑,为总结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对10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质性访谈,再现了高质量博士生的培养全过程,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程度、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师生相处过程中的匹配度三个因素直接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正视起点、注重过程、因材施教”的培养路径是高质量博士生过程中需要共同遵循的实践逻辑。通过比较中国科学院大学同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的实践可以得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机制都有与国际顶尖高校或科研机构接轨的趋势,思路和方向都是正确的,对于人才培养的设计也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何将先进的理念完整地落实到博士生培养的过程中,怎样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现有的培养模式,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经验,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提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具体做法包括:(一)坚守“科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战略,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二)秉承“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打造“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格局,建立培育高素质人才的科教一体化新模式。(四)规划“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链条,在“三位一体”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国内外着名高校博士生培养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科学院参考和借鉴的,但如果想从根本上实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必须避免只将目光聚焦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必须要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放置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宏观社会背景,结合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规划中国科学院特有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一些新概念、新理论的引进和讨论上,在培养模式上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一)基础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打造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型国立科研机构”模式。(二)生物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大科学”理念下的项目引导型培养模式。(三)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优化和改造“两段式”教育模式,打造“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博士生”的动态培养模式。(四)高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多元互补的模式。

二、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建纳米材料与技术实验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建纳米材料与技术实验室(论文提纲范文)

(1)关系网络范式下科研合作选择研究——以纳米技术科技报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回顾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科研合作选择
    3.1 共词分析
    3.2 聚类分析
4 基于人才合作网络进行科研合作选择
    4.1 合作关系的确定
    4.2“结构洞”人才
5 基于单位合作网络进行科研合作选择
    5.1 科研合作中心单位
    5.2 科研合作主导单位
6 总结与讨论

(2)Zr/Ti基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厚带的制备与力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非晶合金概述
    1.2 非晶合金条带常见制备方式
        1.2.1 双辊铸轧法
        1.2.2 单辊甩带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样品制备
        2.2.1 配料
        2.2.2 熔炼合金锭
    2.3 制备非晶合金条带的设备与方法
        2.3.1 双辊铸轧系统简述
        2.3.2 非晶合金条带的制备
    2.4 分析与表征
第3章 非晶合金厚带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3.1 非晶合金厚带的制备
        3.1.1 非晶成分的选用
        3.1.2 双辊铸轧工艺探索
        3.1.3 双辊铸轧制备非晶合金厚带
    3.2 非晶合金厚带双辊铸轧过程有限元模拟
        3.2.1 模型参数设置
        3.2.2 模拟结果
    3.3 Vit.1 非晶合金厚带的弯曲性能
        3.3.1 Vit.1 非晶合金厚带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3.3.2 Vit.1 非晶合金厚带的断口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辊铸轧Vit.1 非晶合金厚带的回春现象
    4.1 引言
    4.2 Vit-1 非晶合金条带的制备与检测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差热分析
        4.3.2 硬度分析
        4.3.3 透射电镜分析
        4.3.4 冷速测量
        4.3.5 分子动力学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晶复合材料厚带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5.1 非晶复合材料厚带的制备
        5.1.1 非晶复合材料概述
        5.1.2 非晶复合材料成分的选用
        5.1.3 双辊铸轧制备非晶复合材料厚带
    5.2 非晶复合材料厚带的微观组织结构
        5.2.1 非晶复合材料厚带中心与边缘组织对比
        5.2.2 水冷对非晶复合材料条带微观组织的影响
    5.3 ZT-M非晶复合材料厚带的弯曲性能
        5.3.1 ZT-M非晶复合材料厚带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5.3.2 ZT-M非晶复合材料厚带的断口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微结构设计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高强高导铜合金的主要应用
    1.3 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发展历程
        1.3.1 高强导电铜合金的分类
        1.3.2 析出强化型铜合金发展历程
        1.3.3 Cu-Cr-Zr系合金发展历程
    1.4 铜合金强度和导电性影响因素
        1.4.1 强度影响因素
        1.4.2 导电性影响因素
    1.5 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微结构设计
        1.5.1 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典型组织
        1.5.2 合金元素对铜合金层错能的影响
        1.5.3 变形温度对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5.4 纳米析出相对塑性变形的影响
        1.5.5 铜合金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因素
    1.6 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 合金板材制备工艺
        2.2.1 工艺路线
        2.2.2 熔炼工艺
        2.2.3 热机械处理工艺
    2.3 显微组织表征
        2.3.1 成分分析
        2.3.2 金相组织观察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3.4 X射线衍射分析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2.3.6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2.4 性能测试
        2.4.1 硬度测试
        2.4.2 拉伸测试
        2.4.3 电导率测试
        2.4.4 摩擦磨损测试
3 低温轧制Cu-Zr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3.1 低温轧制Cu-0.3Zr合金的组织演变规律
        3.1.1 铸态组织
        3.1.2 轧制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3.1.3 轧制温度对变形方式的影响
    3.2 低温轧制Cu-0.3Zr合金的织构演变规律
        3.2.1 固溶态样品取向
        3.2.2 轧制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3.3 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3.4 力学性能与电导率
    3.5 本章小结
4 两步轧制—时效Cu-Cr-Zr-Hf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4.1 成分设计
    4.2 两步轧制-时效工艺探索
        4.2.1 两步轧制-时效工艺对组织的影响
        4.2.2 力学性能和电导率
    4.3 两步轧制-时效工艺优化及机理分析
        4.3.1 工艺优化
        4.3.2 两步低温轧制—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4.3.3 变形带细化机理
        4.3.4 变形孪晶形成机理
    4.4 本章小结
5 高强度高导电高耐磨Cu-Cr-Zr-Hf合金制备与研究
    5.1 Cr含量对铸态Cu-Cr-Zr-Hf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
        5.1.1 铸态组织
        5.1.2 铸态合金的硬度
        5.1.3 铸态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
    5.2 Cr含量对两步轧制-时效Cu-Cr-Zr-Hf合金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5.2.1 两步轧制-时效Cu-Cr-Zr-Hf合金组织
        5.2.2 两步轧制-时效Cu-Cr-Zr-Hf合金摩擦磨损性能
    5.3 Cr含量对两步轧制-时效Cu-Cr-Zr-Hf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影响
        5.3.1 Cr含量对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影响
        5.3.2 强度和电导率综合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留苏科技生派遣的研究——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科学院派遣留苏科技生的整体情况
2 金属所派遣留苏生过程及其在苏联的培养
    2.1 金属所成立之初的人才状况
    2.2 留苏生派遣
    2.3 留苏科技生在苏培养
4 金属所留苏生回国后对于科技发展的贡献
5 结论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基于ESI和Incites我国双一流高校材料科学学科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2 数据来源与检索时间
3 我国双一流高校材料科学ESI排名分析
4 我国双一流高校材料科学学科竞争力分析
    4.1 WoS论文数
    4.2 论文被引分析
        4.2.1 论文被引总频次分析
        4.2.2 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分析
    4.3 高被引论文分析
    4.4 国际合作论文分析
5 结语

(8)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基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合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科教结合
        1.3.2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
        1.3.3 机制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已有研究简要评析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6.1 研究方法
        1.6.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适用性分析及研究框架构建
    2.1 协同学理论概述
        2.1.1 协同学起源与发展
        2.1.2 协同学基本概念
        2.1.3 协同学基本原理
    2.2 协同学理论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2.3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框架构建
第三章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发展历程与主要模式
    3.1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发展历程与演进曲线
        3.1.1 萌芽阶段(1951-1977年):配合培养
        3.1.2 探索阶段(1978-2008年):委托培养
        3.1.3 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协同培养
    3.2 现阶段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主要模式
        3.2.1 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3.2.2 科技英才班模式
        3.2.3 科教融合共建学院模式
第四章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研究生联合培养发展现状
        4.1.1 研究生联合培养实施情况总览
        4.1.2 研究生联合培养实施效果调查
        4.1.3 研究生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
    4.2 科技英才班发展现状
        4.2.1 科技英才班实施情况总览
        4.2.2 科技英才班实施效果调查
        4.2.3 科技英才班存在的问题
    4.3 科教融合共建学院发展现状
        4.3.1 科教融合共建学院实施情况总览
        4.3.2 科教融合共建学院实施效果调查
        4.3.3 科教融合共建学院存在的问题
    4.4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问题综析
第五章 国外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与启示
    5.1 法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情况
        5.1.1 法国科研机构的基本构成
        5.1.2 法国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实践
    5.2 德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情况
        5.2.1 德国科研机构的基本构成
        5.2.2 德国马普学会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实践
    5.3 美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情况
        5.3.1 美国科研机构的基本构成
        5.3.2 美国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实践
    5.4 日本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情况
        5.4.1 日本科研机构的基本构成
        5.4.2 日本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实践
    5.5 国外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5.5.1 科教体制变革
        5.5.2 培养理念变革
        5.5.3 管理理念变革
第六章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驱动机制
    6.1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外部驱动机制
        6.1.1 政府的大力支持
        6.1.2 科技发展的强大推动
        6.1.3 国内外环境的积极影响
        6.1.4 国外模式的有益借鉴
    6.2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内部驱动机制
        6.2.1 利益的吸引
        6.2.2 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七章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7.1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运行体系
    7.2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
        7.2.1 沟通协调机制
        7.2.2 资源整合机制
        7.2.3 协同培养机制
        7.2.4 利益分配机制
        7.2.5 人事与考核激励机制
第八章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保障机制
    8.1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主要障碍
        8.1.1 顶层设计缺乏
        8.1.2 制度不够完善
        8.1.3 协同育人师资不足
        8.1.4 结合程度偏低
    8.2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保障机制构建
        8.2.1 管理体系构建
        8.2.2 政策保障机制
        8.2.3 师资保障机制
        8.2.4 战略合作机制
        8.2.5 评价监督机制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TA2和Ti6Al4V合金表面纳米化改性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钛合金
        1.1.1 钛合金概述
        1.1.2 钛合金的分类
        1.1.3 钛合金的性质
        1.1.4 钛合金的应用
    1.2 钛合金的表面改性
    1.3 渗氮、渗硼处理
        1.3.1 渗氮处理
        1.3.2 钛合金氮化层的特性
        1.3.3 渗硼处理
        1.3.4 钛合金硼化层的特性
        1.3.5 渗氮、渗硼处理存在的问题
    1.4 表面纳米化及化学热处理
        1.4.1 表面纳米化的分类
        1.4.2 机械加工处理法
        1.4.3 表面纳米化复合化学热处理技术
        1.4.4 钛合金表面纳米结构氮化层的组织结构
    1.5 TiO_2的改性及固定化
        1.5.1 TiO_2光催化技术发展概述
        1.5.2 TiO_2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1.5.3 TiO_2光催化剂的优缺点
        1.5.4 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
        1.5.5 TiO_2光催化剂的固定化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2章 检测设备及方法
    2.1 组织结构表征
        2.1.1 金相显微镜观察
        2.1.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2.1.3 扫描电镜观察
        2.1.4 能谱仪分析
        2.1.5 X-射线衍射分析
        2.1.6 透射电镜观察
        2.1.7 差热扫描量热仪分析
    2.2 性能测试
        2.2.1 粗糙度测试
        2.2.2 显微硬度测试
        2.2.3 脆性测试
        2.2.4 耐磨性测试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6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分析
        2.2.7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2.2.8 荧光磷光发光光谱分析
    2.3 模拟光源
第3章 Ti6Al4V合金的表面纳米化与热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样品制备
    3.4 不同MRA处理时间的样品横截面组织结构
    3.5 MRA处理120 min样品的组织结构表征
        3.5.1 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3.5.2 不同深度组织结构分析
    3.6 Ti6Al4V合金纳米晶的热稳定性
        3.6.1 Ti6Al4V合金纳米晶热稳定性的测定
        3.6.2 不同退火温度对Ti6Al4V合金纳米晶的影响
    3.7 小结
第4章 纳米结构Ti6Al4V合金低温渗氮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样品制备
    4.4 Ti6Al4V合金纳米晶低温渗氮层的组织结构
    4.5 Ti6Al4V合金纳米晶低温渗氮机理分析
        4.5.1 氮原子在钛合金纳米晶表面的扩散
        4.5.2 氮原子在钛合金纳米晶内部的扩散
        4.5.3 氮化物在钛合金纳米晶表面的形核与生长
        4.5.4 氮化物在钛合金纳米晶内部的形核与生长
    4.6 纳米晶样品表面氮化层的硬度分析
    4.7 纳米晶样品表面氮化层的耐磨性分析
    4.8 纳米晶样品表面氮化层的脆性分析
    4.9 小结
第5章 纳米结构Ti6Al4V合金低温渗硼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样品制备
    5.4 Ti6Al4V合金纳米晶低温渗硼层的组织结构
    5.5 B_4C粉末渗硼过程热力学机理分析
        5.5.1 B_4C粉末渗硼热力学机理
        5.5.2 B_4C粉末渗硼防氧化机理
    5.6 纳米晶样品表面硼化层的硬度分析
    5.7 纳米晶样品表面硼化层的耐磨性分析
    5.8 纳米晶样品表面硼化层的脆性分析
    5.9 小结
第6章 大尺寸纳米结构氮化钛板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3 样品制备
        6.3.1 机械喷丸处理
        6.3.2 气体渗氮处理
    6.4 不同MSP处理时间的钛板横截面组织结构
    6.5 MSP处理30min钛板的组织结构表征
    6.6 工业纯钛纳米晶的热稳定性
    6.7 工业纯钛纳米晶板材的气体渗氮研究
    6.8 小结
第7章 TA2表面纳米结构TiO_2光催化改性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3 样品制备
    7.4 经SMA处理后钛片表面组织结构
    7.5 经SMA处理后钛片表层横截面组织结构
    7.6 钛片表面纳米TiO_2的组织结构及光催化性能
        7.6.1 钛片表面纳米TiO_2的组织结构
        7.6.2 钛片表面纳米TiO_2的光催化性能
    7.7 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发明专利
作者简介

(10)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6 研究内容
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演变历程
    2.1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发展阶段
    2.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社会成就
3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现状
    3.1 研究设计
    3.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问卷调研
    3.3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多案例分析
    3.4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3.5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的实践逻辑
4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经验
    4.1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的实践
    4.2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5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
    5.1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5.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附录四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四、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建纳米材料与技术实验室(论文参考文献)

  • [1]关系网络范式下科研合作选择研究——以纳米技术科技报告为例[J]. 陆丽娜,袁芳. 科技管理研究, 2020(23)
  • [2]Zr/Ti基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厚带的制备与力学性能[D]. 武毅.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3]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J].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7)
  • [4]高强高导Cu(Cr)Zr系合金微结构设计与调控[D]. 李仁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5]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留苏科技生派遣的研究——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为案例[J]. 周权.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9(02)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基于ESI和Incites我国双一流高校材料科学学科竞争力分析[J]. 李佳璐,马妮妮. 情报工程, 2019(02)
  • [8]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基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合作视角[D]. 蒋文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1)
  • [9]TA2和Ti6Al4V合金表面纳米化改性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姚权桐. 东北大学, 2018(01)
  • [10]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 马明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建纳米材料与技术实验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