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脑中频治疗诱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例(论文文献综述)
何炳坤[1](2021)在《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短期疗效的差异,为保守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CSR提供个性化牵引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0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门诊或住院部90例明确诊断为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观察组45例(结合颈椎动力位X线片,判断颈椎不稳趋势方向分别采用屈曲位或后伸位牵引组)及B组对照组45例(常规中立位牵引组),随访过程中,A组脱落2例,B组脱落4例,最终A组纳入43例(男17例,女26例),B组纳入41例(男性19例,女性22例),整体年龄范围20-55岁,A组的平均年龄为(38.84±9.73)岁,平均病程为(15.58±4.41)月,平均BMI指数(23.49±2.45);B组的平均年龄为(37.68±10.05)岁,平均病程为(14.61±4.81)月,平均BMI指数(23.66±2.35),有颈椎不稳趋势的节段及例数:A组:C3,10例、C4,16例、C5,15例、C6,6例。B组:C2,1例、C3,9例、C4,15例、C5,14例、C6,7例。结果两组性别、病程、年龄、BM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VAS评分、NDI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天、7天、14天、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NDI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大于治疗前;两组内治疗后3天、7天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治疗后14天、1个月、3个月两两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治疗后14天、1个月、3个月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VAS、NDI评分最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最高。组间比较:A组治疗前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B组治疗前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0.05),具有可比性。A组治疗后3天、7天、14天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A组在治疗后3天、7天、14天的VAS、NDI评分比B组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比B组高。A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颈椎动力位X线片指导下进行屈曲位、过伸位及常规中立位颈牵引均能有效改善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2、与常规中立位颈牵引相比,屈曲位或过伸位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3天、7天及14天)更好,患者能更快缓解症状,并快速投入工作及日常生活中。3、治疗14天后,二者的疗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均逐渐降低。
李梁慧智[2](2021)在《基于经络检测探讨乳腺增生病经络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经络能量值和五大系统(最大/最小、上/下、阴/阳、左/右、体能)比值,探析乳腺增生病的经络特点,同时总结本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中医认识本病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选穴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中医经络检测。采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型号:SHXK-JL-100F),以经络原穴为主,取双侧太渊、大陵、神门、腕骨、阳池、太白、太冲、太溪、丘墟、冲阳、手阳明大肠经取阳溪穴、足太阳膀胱经取束骨穴进行信号采集,经系统处理转换后得出经络能量值、五大系统情况和体质类型。最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客观评价乳腺增生病患者的十二经络状态和五大系统比值,分析乳腺增生病经络特点,总结乳腺增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结果:1.一般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12例,30~34岁者29例(25.89%),25~29岁者26例(23.21%),40~44岁者17例(15.18%),35~39岁者16例(14.29%),45~49岁者15例(13.39%),50~55岁者4例(3.57%)20~24岁者4例(3.57%),年龄<20岁者1例(0.89%)。2.经络检测结果:(1)异常频次在10%以上的经络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61次(12.79%)、足少阳胆经54次(11.32%)、足太阴脾经51次(10.69%)、手太阳小肠经49次(10.27%)、手少阴心经48次(10.06%)。(2)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两侧经络能量值均值比较,双侧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名经除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3.五大系统结果:自律神经系统异常(最大/最小)占整体的67.86%、代谢状态(阴/阳)异常占整体的31.25%、精神状态(上/下)异常占整体的53.57%、运动系统(左/右)异常占整体的63.39%,体能异常占整体的58.93%,4.血瘀体质46例(41.07%)、湿热体质24例(21.43%)、阴虚体质16例(14.29%);气虚体质11例(9.82%);痰湿体质9例(8.04%);阳虚体质4例(3.75%);气郁体质2例(1.79%)。结论:1.乳腺增生病高发于25~49岁,血瘀体质发病率高。2.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经络存在明显的左右失衡,右侧经络异常程度较高;存在明显的上下失衡,足部经络异常程度较高。3.五大系统比值进一步提示乳腺增病患者处于阴盛阳虚,上实下虚的状态。4.乳腺增生病应重视背部腧穴的应用,多角度考虑,从心论治、从三焦论治、从血论治。
李涛[3](2021)在《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点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腰臀部软组织张力及痛点痛阈的改善作用,评价点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动物研究通过观察点穴手法对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竖脊肌、腰椎间盘组织学影响,以及对腰椎间盘内Wnt3a、β-catenin、GSK-3 β及MMP-13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点穴疗法防治腰椎间退行性变的作用机理。研究一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以1:1 比例分为治疗组(点穴组)和对照组(传统手法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疗程结束)和1个月随访的时点,对两组患者ODI评分、软组织张力、痛点痛阈、VAS评分评定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两组入选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基线分析,然后再对两组的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描述。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者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每个时点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二分类资料的重复测量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P<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意义。安全性分析主要以描述性统计为主,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具体描述。结果:1.疗程进行中,有2个病例脱落,最终86个病例进入数据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的基线情况,各评价指标治疗前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2周治疗,两组组内比较,ODI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时点,ODI和VAS评分较前进一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个月随访时点测评中,ODI及VAS评分的下降趋势减缓,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随访时ODI及VAS评分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4.对0.5kg载荷下竖脊肌、臀大肌位移值的测量显示,两处软组织位移值均呈上升趋势。两组组内比较,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点,软组织位移测量值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4周测量所得软组织位移值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测量竖脊肌、臀大肌压痛点阈值结果显示,两组组内比较,压痛点痛阈均呈上升趋势。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间点所测得痛阈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点痛阈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治疗2周、治疗4周、1个月随访三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0DI和VAS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竖脊肌、臀大肌的压痛点痛阈测量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时点,治疗组痛点痛阈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4周时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而主体间效应对比结果进一步表明,整体上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提示两组在痛点痛阈改善方面疗效相当。7.根据ODI评分综合评价两种疗法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有效率相当,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点穴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并有效降低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提高压痛点痛阈值。点穴与传统手法整体上疗效相当,同时具有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提高痛点痛阈的临床疗效。实验二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 i 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方法:1.造模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20±20g,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剩余44只大鼠接受前肢截除手术。术后大鼠单笼饲养72小时,然后转到正常鼠笼中适应性饲养1周。1周后,将双足大鼠移至特制可调高组合鼠笼中饲养。空白组不接受手术和造模,在正常鼠笼中饲养。总造模时间为5个月。在造模第5个月的最后1周,从接受造模的44只大鼠中随机抽4只大鼠,取材腰椎间盘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腰椎间盘均出现了明显退行性改变,提示造模成功。2.干预措施在前肢截除手术后第6个月的第一天,将剩余40只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模型组、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各组根据对应干预措施开始进行干预,总干预疗程为30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点穴组干预方法:将大鼠固定后,在腰阳关、第五腰椎棘突下缘,第四、第五腰椎夹脊穴(双侧)、大肠俞(双侧)、关元俞(双侧)穴位上实施模拟点穴手法,每穴5分钟,每日1次。实验人员在每次干预前均在MFF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训练,使点穴压力和频率保持在适当范围。假手法组干预方法:将大鼠以相同形式固定后,不施力按压,每日1次。DKK-1组干预方法:大鼠腹腔注射DKK-1(0.1 μ g/100g),每日1次。3.组织学评价采用H&E染色大鼠第二至第六腰椎节段的竖脊肌组织,采用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L4/5椎间盘。在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各组肌肉组织和腰椎间盘的组织学改变,以Boos评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4.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影响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测量并比较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评价干预方法对该通路的影响。5.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如数据属正态分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性者,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组间差异显着性,任意两组的比较使用Bonferroni检验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 s T2检验分析。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法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空白组大鼠,竖脊肌肌束排列规则、有序、较紧密,肌横纹可见,胶原纤维呈均匀卷曲状,定向束状排列。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模型组、假手法组、DKK-1组竖脊肌肌细胞明显增大。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大部分大鼠的竖脊肌肌束排列显着疏松,肌横纹模糊或消失,胶原纤维结构排列明显疏散、扭曲,部分甚至出现断裂、挛缩等改变。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肌束排列较规则、有序、紧密,胶原纤维呈卷曲状,部分出现疏松、扭曲等改变。2.H&E染色下,空白组的纤维环和髓核结构清晰,软骨终板和髓核之间的边界清晰,大量的脊索细胞存在在髓核之中。模型组腰椎间盘高度下降,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之间发现了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大量减少。假手法组中髓核明显缩小,纤维环的层状结构紊乱,大部分出现细微裂缝。点穴组部分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层状结构出现紊乱和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轻度减少。同样,在DKK-1组中,髓核皱缩,脊索细胞的数量则轻度下降,但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的结构完整,偶可见髓核和纤维环之间有小裂纹出现。以Boos评分标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平均得分显着高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腰椎间盘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3.番红固绿染色下,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增殖明显,且肥大软骨细胞显着增多。两组软骨终板番红素0染色均变浅,提示软骨终板中胶原蛋白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软骨终板细胞未见明显增殖、肥大。Boos评分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的软骨终板平均得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但点穴组和DKK-1组的Boos评分也显着低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软骨终板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4.免疫组织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内Wnt3a、β-catenin和MMP-13阳性显着表达。相反,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腰椎间盘内GSK-3 β呈弱阳性。点穴组和DKK-1组椎间盘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为弱阳性表达,但GSK-3 β则为强阳性表达。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蛋白表达被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中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量显着增加,但GSK-3 β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点穴组和DKK-1组中,以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显着性差异。6.RT-q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 mRNA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被显着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MMP-13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显着减少。结论:点穴能改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的竖脊肌和腰椎间盘退变状态,抑制腰椎间盘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之一。
王毓芳[4](2020)在《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随着中医药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经断前后诸证(PMS)的相关文献越来越多,本研究通过对近30年针刺治疗PMS相关文献与研究的收集与整理,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并进一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为往后开展针刺治疗PMS的相关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电子及手工检索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的数据库,收集由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有关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制定纳入及排除标准,经筛选后提取资料并导入电子表格进行分析:?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根据Jadad评分表进一步对所纳入的RCTs进行质量评价,提取高质量(评分≥4分)的研究数据,利用Rev Man做进一步偏倚风险分析以及荟萃分析;进行异质性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并根据不同关注项目进行亚组分析,针对纳入篇数≥10的结局指标进行发表性偏倚分析,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数据挖掘技术: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modeler及SPSS statistics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根据病证症的分布、经络分布、腧穴特点等加以分类及分析处理,并运用中医理论及针灸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资料收集:运用相关检索词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及国外数据库进行资料收集,初步检索出文献1124篇,通过Note Express排除重复文献534篇,并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不符合文献450篇,初步纳入文献140篇,同时根据改良版Jadad评分表,排除低质量(评分1-3分)文献98篇,最后纳入42篇高质量(评分4-7分)文献,总计参与者共3886名,包括针刺治疗组共1902名,以及对照组共1984名。2.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纳入42篇高质量(Jadad评分4-7分)文献做进一步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2.1.总有效率:针刺组在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亦显示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以及安慰针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更年期相关症状方面:针刺组在改善Kupperman(KI)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亦显示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针刺组与中药对照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的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各维度分析发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提示针刺组在改善心理维度、躯体维度、泌尿生殖维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针刺组在改善自拟中医证候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以≤4w之针刺疗程为佳,当疗程<4w,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生活质量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的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血清激素水平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的血清E2值、FSH值及L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情绪障碍方面:针刺组在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显示以>6w之针刺疗程为佳,当疗程>6w,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6.睡眠方面:针刺组在改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7.血管舒缩症状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在烘热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偏倚风险分析结果:根据整体风险由最低依次分别为随机序列的产生(选择偏倚)、结果数据的完整性(失访偏倚)、选择性报告(报告偏倚)、其他偏倚、随机分配隐藏(选择偏倚)、评估者盲法(检测偏倚)、受试者与研究人员盲法(实施偏倚)。3.1.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分析模型的选择、数据集的选择等因素敏感性低,整体结果稳定性佳,证据可信度良好。3.2.发表性偏倚: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总有效率、KI评分、血清E值、血清FSH值、血清LH值、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的篇数均≥10篇,做漏斗图分析,其中总有效率以及FSH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性。4.频次分析结果:对纳入文献所载之140条针刺处方数据进行穴位频次分析,穴位使用总频次1193次,共涉及穴位98个。4.1.穴位频次:根据穴位使用的总频次进行排序,从最高依次为三阴交、太冲、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关元、肝俞、太溪。根据辨治模式分析穴位的使用频次,辨病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关元、肾俞、百会、神门、足三里、内关、肝俞、天枢、子宫;辨证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太溪、神门、三阴交、太冲、肾俞、百会;辨症用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足三里、百会。4.2.经络频次:PMS的针刺治疗涵盖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针刺经脉频次最高的经络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足阳明胃经。4.3.部位频次:选穴部位频次从最高依次为下肢部、腰背部、头面颈部、上肢部、胸腹部。4.4.特定穴频次:针刺治疗PMS有71穴为特定穴(72%),27穴为非特定穴(28%)。特定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类别,依次为交会穴、五输穴、原穴、背俞穴、募穴。而特定穴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肝俞、太溪。5.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Modeler的Apriori算法,最低条件支持度为>10%,最小规则置信度为>80%,提升度>1。5.1.腧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0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子宫-关元(94.44%),子宫-三阴交(94.44%),印堂-百会(94.44%)。5.2.针刺部位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12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头面颈部-下肢部(96.94%),腰背部-下肢部(96.77%),胸腹部-腰背部(96.08%)。5.3.特定穴配伍:分类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1条,其中有5组置信度达到100%,分别为络穴-交会穴、下合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募穴-交会穴、原穴-五输穴。具体特定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分析15条,其中最大置信度依序为肝俞-肾俞(90.57%)、关元-三阴交(90.16%)、合谷-三阴交(90.00%)。6.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进行系统聚类,针对使用频次≥10次的腧穴进行分析,得出主穴及配穴两大聚类。主穴包括太冲-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与频次分析结果一致,为针刺治疗PMS的主要常用腧穴。另一类为配穴,包括辨证用穴、辨症用穴及经验用穴。辨证用穴如中脘-丰隆-风池,血海-膻中-安眠,辨症用穴如百会-内关-太溪、神庭-本神-四神聪,经验用穴如肾俞-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膈俞。结论:1.对国内外1990-2019年针刺治疗PMS的RCT文献进行检索与文献评价,共纳入Jadad评分4-7分的高质量文献42篇做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刺组在改善总有效率、Kupperman(KI)评分、中医证候、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方面均显着优于对照组。2.对纳入文献所载之140条针刺处方数据进行穴位频次分析,穴位使用总频次的排序依次为三阴交、太冲、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关元、肝俞、太溪。针刺治疗PMS有72%为特定穴,使用频次排序依次为三阴交、太冲、神门、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肝俞、太溪。3.腧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0条,包括子宫-关元,子宫-三阴交,印堂-百会等。针刺部位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12条,包括头面颈部-下肢部,腰背部-下肢部,胸腹部-腰背部等。特定穴分类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21条,包括络穴-交会穴、下合穴-五输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募穴-交会穴、原穴-五输穴。具体特定穴配伍共获得关联规则分析15条,包括肝俞-肾俞、关元-三阴交、合谷-三阴交。4.聚类分析结果得出主穴及配穴两大聚类。主穴包括太冲-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配穴包括中脘-丰隆-风池、血海-膻中-安眠、百会-内关-太溪、神庭-本神-四神聪、肾俞-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膈俞等。
雷灵芝[5](2020)在《自拟颈心逐瘀汤结合针刺治疗瘀血阻络型颈心综合征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自拟颈心逐瘀汤结合针刺治疗与单纯自拟颈心逐瘀汤、单纯针刺治疗瘀血阻络型颈心综合征的疗效差异,并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开展针药结合方式对颈心综合征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瘀血阻络型颈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针药结合观察组、中药对照组、针刺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中药对照组给予自拟颈心逐瘀汤口服,针刺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针药结合观察组给予自拟颈心逐瘀汤口服和针刺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主症单项消失率、中医证候总评分变化、全导联心电图复常率;对三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做出评定。结果:1.三组治疗对瘀血阻络型颈心综合征均有效。针药结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中药对照组的70%(21/30)和针刺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主症单项消失率比较,针药结合观察组与中药对照组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对照组胸痛、心悸消失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闷、颈项部疼痛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7d、14d后三组的中医证候总评分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时间与中医证候总评分呈反比,证明治疗时间延长,症状改善越明显。治疗14d后、随访1m针药结合观察组与中药对照组、针刺对照组中医证候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针药结合观察组与中药对照组、针刺对照组患者的全导联心电图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及依从性评定:三组治疗前、治疗14d、随访1m肝功能、肾功能、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凝血功能均未发生异常改变,无针刺及服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病例完成率93.75%。结论:本研究提示自拟颈心逐瘀汤结合针刺治疗对瘀血阻络型颈心综合征患者有效安全,方法简单、操作便捷、患者依从性高,且自拟颈心逐瘀汤对胸痛、心悸症状的缓解有显效;针刺治疗改善颈项部疼痛、胸闷症状更有优势。治疗时间越长,临床效果越明显,远期作用更稳定;三组全导联心电图复常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自拟颈心逐瘀汤结合针刺治疗改善了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刘霜月[6](2019)在《中频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将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利用胃肠电图仪、表面肌电分析系统评价便秘受试者结肠电和腹肌肌电的变化情况,探讨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对功能性便秘受试者的胃肠运动和腹肌肌力的影响,并结合相关量表评价。为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应用于临床或家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化原则。纳入符合标准的135例受试者,利用SPSS21.0软件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最终完成129例,其中药物组44例、中频电组43例、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42例。药物组选用麻仁软胶囊治疗,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粒,疗程20天;中频电组选用中频治疗仪,刺激双侧的天枢和大肠俞穴,每天1次,每周5次,每次20min,疗程20天;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在每次中频电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腹式呼吸训练,每天1次,每次训练的总时间为20min,受试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分散进行,疗程20天。三组受试者干预前、干预后进行两次数据采集,包括胃肠电图(结肠电)、表面肌电分析(双侧的腹直肌、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积分统计(BSF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1.药物组、中频电组和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干预前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组内比较:三组干预后CCS评分均较各组干预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的干预方式在改善便秘症状上均有成效。组间比较:与药物组比较,中频电组和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CCS评分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频电组比较,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CCS评分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电干预和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干预在改善便秘症状上优于药物组,但二者联合使用与单独中频电干预疗效相当。3.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积分统计(BSFS):组内比较:三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各组的BSFS评分均有改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的干预方式均能改善大便性状。组间比较:与药物组比较,中频电组和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BSFS评分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频电组比较,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BSFS评分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在改善大便性状方面与药物、中频电干预疗效相当。4.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组内比较:三组干预后PAC-QOL评分均较干预前各组评分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的干预方式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作用。组间比较:与药物组比较,中频电组和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频电组比较,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PAC-QOL评分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电干预和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干预均较单纯药物治疗,在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有优势,但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在提升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上与中频电干预疗效相当。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组内比较:三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与各组干预前比较P<0.05,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干预方式均能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情绪。组间比较:与药物组比较中频电组SAS、SDS评分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SAS、SDS评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频电组比较,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SAS、SDS评分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在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上较药物和中频电干预有明显的优势。6.结肠电数据:组内比较:经过20天的干预,药物组餐后平均频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前平均频率以及餐前、餐后的平均幅值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一段时期的药物干预在促进肠蠕动方面效果不甚理想。中频电组餐前、餐后平均频率和餐后平均幅值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前平均幅值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电在刺激肠蠕动,促进肠平滑肌收缩上有一定效果。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餐前、餐后平均频率和平均幅值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在增强胃肠蠕动速度和强度上有作用。组间比较:与药物组比较,中频电组和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餐前、餐后的平均频率和平均幅值均有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电干预以及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在改善肠活动状态上有一定优势;与中频电组比较,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餐前后的平均频率、平均幅值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者在增加肠蠕动强度和速度上效应相仿。7.腹直肌(RA)、腹内斜肌(IO)、腹外斜肌(EO)的RMS数值:组内比较:经过20天的干预,药物组左右RA、IO、EO的RMS数值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频电组左右RA的RMS数值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IO、EO的RMS数值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电能刺激RA收缩;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左右RA、IO的RMS数值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EO的RMS数值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训练能增加RA、IO收缩,对EO的收缩无明显效应。组间比较:与药物组比较,中频电组左右RA的RMS值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O和EO的RMS数值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比较,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左右RA、IO的RMS数值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EO的RMS数值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EO的数值改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中频电组比较,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组左右RA、IO的RMS数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EO的RMS数值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在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上优于药物治疗,但与中频电刺激疗效相当。2.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能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3.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和中频电刺激均能促进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运动,二者疗效相当且均优于药物治疗。4.中频电联合腹式呼吸训练能增强功能性便秘患者腹肌肌群力量。
张晓羽[7](2019)在《虚拟现实康复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发病相关性研究;第二部分为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导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研究一:目的:探究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抑郁焦虑等异常心理状态与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MSIMI)的关系,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MSIMI)发病与炎症、血小板活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等机制的关系。方法:入选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通过问诊、量表测评等初筛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246例,进行精神压力测试,测试前采集患者静脉血,用于检测炎症、血小板活化等指标,同时测定血压。结果:冠心病患者MSIMI发生率为46.4%。MSIMI发病与BMI、SAS、SDS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均<0.05),MSIMI发病与性别、年龄、平均病程、是否吸烟、是否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变量之间相关性并不显着(P均>0.05)。焦虑、测试紧张状态水平的增加会增加MSIMI发病的可能(P均<0.05),而抑郁水平对于MSIMI发病没有产生显着影响(P>0.05)。MSIMI发病与Hs-CRP、IL-6、TXB2、SDNN、r MSSD、PNN50、AD、NAD、DA之间均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均<0.05),其中与Hs-CRP、IL-6、TXB2、AD、NAD、DA水平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与SDNN、r MSSD、PNN50水平之间呈显着负相关。MSIMI患者SCL-90评分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因子得分偏高,属筛选阳性。结论: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可能不是冠心病患者发生MSIMI的关键因素,而心理状态可能与MSIMI有密切关系,冠心病MSIMI发病可能与炎症、血小板活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等机制相关。研究二:目的:探讨虚拟康复训练系统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导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MSIMI)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设计。将研究一中确诊的冠心病MSIMI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对照中药颗粒)、单纯中药组和康复+中药治疗组,并隐藏分配序列。中药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与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外观、包装一致的无临床药性作用的安慰剂,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康复+中药组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方药及疗程同单纯中药组),并同时应用虚拟康复训练系统进行认知心理康复治疗。三组均接受冠心病抗心绞痛常规用药。治疗期6周,设第0周、第2周、第4周、第6周四个访视点,安排访视,收集数据。本研究用SPSS 20.0软件统计结局指标,随机分配序列对结局指标评价者及数据统计者设盲。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射血分数、心理应激任务总数、SAS评分、SDS评分、SCL-90评分、应对方式评分、SAQ评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中医单一症状积分、安全性指标。次要观察指标为外周血hs-CRP、IL-6值、血清TXB2值、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 MSSD、PNN50、血儿茶酚胺水平。结果:1.冠心病心绞痛相关指标:经6周治疗后,对照组、中药组及康复+中药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2.MSIMI疗效观察指标:经6周治疗后,康复+中药组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三项测试、心理应激任务总数均较治疗前下降,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心理应激任务总数较治疗前下降(P<0.05),仅在测试II、测试III中出现WMSI下降及射血分数升高(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康复+中药组上述指标改善亦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障碍疗效观察指标:经6周治疗后,康复+中药组SAS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SAS评分、应对方式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但仅在SAS评分上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组、康复+中药组治疗后在SCL-90绝大多数因子上(除去偏执)的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康复+中药组在SCL-90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惧因子四个维度评分低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维度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疗效观察指标:中药组、康复+中药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两组组间比较康复+中药组心理健康4项评分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F-36评分仅在躯体健康4项评分提高(P<0.05),治疗后评分与康复+中药组、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6周治疗后,康复+中药组、中药组在SAQ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五个维度积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康复+中药组在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识程度两项评分高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SAQ躯体活动度、心绞痛发作及稳定状况三项评分中均较治疗前有好转(P<0.05),但治疗后与康复+中药组、中药组比较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中医疗效指标:经6周治疗后,对照组、中药组、康复+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单一症状积分方面,中药组、康复+中药组胸痛、胸闷、心烦急躁、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失眠多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方面单一症状积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中药组在胸闷、心烦急躁、胸胁胀满、失眠多梦方面积分低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炎症指标:经6周治疗后,中药组、康复+中药组Hs-CRP、IL-6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中药组Hs-CRP水平低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小板活化指标:经6周治疗后,中药组、康复+中药组血清TXB2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中药组血清TXB2值低于单纯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XB2值无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心率变异性指标:经6周治疗后,对照组、康复+中药组、中药组SDNN、r MSSD、PNN50较治疗前升高,但仅康复+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血儿茶酚胺水平:经6周治疗后,康复+中药组、中药组血浆AD、NAD和DA浓度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中药组血浆AD、NAD和DA浓度低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安全性指标:6周治疗期间,三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改善冠心病MSIMI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异常心理状态、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但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WMSI、心理应激任务总数、异常心理状态、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在安全性指标上三组效应相当,提示治疗组相对安全。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下调炎症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心率变异性指标优于中药组及对照组,提示其可能的通过影响炎症机制、血小板活化机制、心率变异性、血儿茶酚胺浓度发挥治疗作用。
吴恋[8](2019)在《腹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腹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49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结合腹针疗法、对照组结合乳果糖口服,两组均以6天为一疗程,临床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第1疗程、第2疗程后进行便秘临床症状积分、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相比,便秘临床症状积分评分均降低,但两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便秘症状,但治疗组在促进肠道运转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前后相比,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改善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均能改善粪质,但治疗组在改善肠道水分重吸收方面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相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4.两组治疗前后相比,蒙特利尔认知评分均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且两组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相当;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总体疗效相当。结论:腹针与乳果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便秘相比,疗效相当,但腹针在改善便秘起效时间、改善大便性状及促进神经功能缺损修复方面优于乳果糖,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尹程琳[9](2019)在《针刺舒肝利胆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针刺舒肝利胆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伴焦虑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肝利胆组(A组)、常规针刺组(B组)和艾司唑仑组(C组),每组均20例,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每位患者均于治疗前、1疗程后、治疗结束后及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定;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焦虑状态评定;于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PSQI评分:1疗程后,三组PSQI评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评分与A、B两组比较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后,A、B两组PSQI评分较前进一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评分降低值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A、B组PSQI评分较前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评分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AMA评分:治疗后,三组HAMA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分别与B、C两组比较,A组均降低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B组与C组的总有效率依次为75%、75%和80%,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愈显率依次为45%、35%和30%,且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舒肝利胆治疗伴焦虑状态的失眠患者能较快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随着疗程的延长,疗效还进一步提高,而且疗效比较持久稳定;与此同时,针刺舒肝利胆治疗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综合疗效较常规针刺和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更显着,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运用。
李柳骥[10](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电脑中频治疗诱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脑中频治疗诱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概述 |
1.1 西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1.1.1 颈椎病的概念及发病率 |
1.1.2 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与病理生理 |
1.1.3 颈椎病的分型 |
1.2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1.2.1 颈椎病的中医辨病分析 |
1.2.2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
1.2.3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
1.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西医认识 |
1.3.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1.3.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西医治疗 |
1.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认识 |
1.4.1 神经跟型颈椎病的辨病分析 |
1.4.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机及辨证分型 |
1.4.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样本来源 |
2.3 临床资料 |
2.3.1 诊断标准 |
2.3.2 纳入标准 |
2.3.3 排除标准 |
2.3.4 脱落标准 |
2.3.5 知情同意 |
2.4 研究方法 |
2.4.1 一般资料 |
2.4.2 治疗方法 |
2.4.3 观察指标 |
2.4.4 疗效评定 |
2.4.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NDI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4 讨论 |
4.1 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条件及颈椎不稳发生的机制 |
4.2 动力位X线片是早期辨别颈椎不稳趋势的重要依据 |
4.3 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CSR的理论依据 |
4.4 颈椎动力位X线片指导下进行不同体位颈牵引的疗效分析 |
5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经络检测探讨乳腺增生病经络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实验方法 |
2.1 器材准备 |
2.2 检测方法与步骤 |
2.3 检测指标 |
2.3.1 经络能量值 |
2.3.2 所得测量值柱状图报告的中医判读 |
2.3.3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
2.3.4 五大系统数值判定标准 |
2.4 资料分析与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 |
3.2 经络检测研究结果 |
3.2.1 异常经络频次统计情况 |
3.2.2 十二经络左右侧配对比较 |
3.2.3 十二经络同名经比较 |
3.3 五大系统结果 |
3.3.1 五大系统总体异常情况 |
3.3.2 五大系统不同程度异常情况 |
3.4 体质分布情况 |
第二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
2 经络与乳房的关系 |
2.1 经络异常频次统计结果分析 |
2.2 十二经络与乳房的关系 |
2.3 左右两侧经络值比较、同名经经络值比较结果分析 |
3 五大系统结果分析 |
4 中医体质分布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1.1 病名的由来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方法 |
2 针灸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概况 |
2.1 针刺疗法 |
2.2 罐法 |
2.3 灸法 |
2.4 刮痧 |
2.5 穴位埋线 |
2.6 耳穴贴压 |
2.7 穴位贴敷 |
2.8 推拿 |
3 西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3.1 病名的由来 |
3.2 流行病学 |
3.3 发病机制 |
3.4 治疗方法 |
3.4.1 临床常用药 |
3.4.2 手术治疗 |
4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发展概况 |
4.1 中医体质的分型 |
4.2 有关乳腺增生病中医体质的现代研究 |
5 经络检测研究发展概况 |
5.1 经络穴位低电阻的发现 |
5.2 经络检测仪在临床中的运用概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1 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 |
1.1.2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
1.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假说 |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1 卧床休息 |
1.2.2 药物治疗 |
1.2.3 物理治疗 |
1.2.4 运动疗法 |
1.2.5 手术治疗 |
1.2.6 再生疗法 |
1.3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脏腑关系 |
1.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的关系 |
1.3.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筋骨的关系 |
1.4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1.4.1 中药方剂 |
1.4.2 推拿手法 |
1.4.3 针刺治疗 |
1.4.4 功法锻炼 |
1.5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
1.5.1 正常椎间盘组织的结构和成分组成 |
1.5.2 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因素 |
1.5.3 椎间盘退变的评价 |
1.5.4 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通路研究 |
1.6 中医药对椎间盘退变相关信号通路影响实验研究进展 |
1.6.1 中药单体研究 |
1.6.2 中药复方研究 |
1.6.3 针刺 |
第二章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对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
2.1.4 合并用药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研究统计结果及分析 |
2.2.1 基线比较 |
2.2.2 各观察结果比较 |
2.3 讨论 |
2.3.1 疗效分析 |
2.3.2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机制探讨 |
2.3.3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机制探讨 |
2.3.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2.3.5 安全性评价 |
2.4 创新点与不足 |
2.4.1 创新点 |
2.4.2 不足与展望 |
2.5 结论 |
第三章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饲养环境、条件和动物伦理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药物及试剂 |
3.2 造模及干预方法 |
3.2.1 IVDD模型造模方法 |
3.2.2 实验分组 |
3.2.3 干预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本取材 |
3.3.2 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实验步骤 |
3.3.3 H&E染色实验步骤 |
3.3.4 番红固绿染色实验步骤 |
3.3.5 组织学评价方法 |
3.3.6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
3.3.7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
3.3.8 RT-qPCR实验方法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5 实验结果 |
3.5.1 H&E染色和番红固绿结果 |
3.5.2 免疫组化结果 |
3.5.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3.5.4 RT-qPCR检测结果 |
3.6 讨论 |
3.6.1 点穴对大鼠退行性腰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
3.6.2 点穴对大鼠竖脊肌组织的影响 |
3.6.3 点穴对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3.6.4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选择 |
3.7 创新点与不足 |
3.7.1 创新点 |
3.7.2 不足与展望 |
3.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经断前后诸证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定义与诊断 |
一、定义 |
二、流行病学 |
三、诊断标准 |
第二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临床表现 |
一、月经紊乱 |
二、血管舒缩症状 |
三、失眠症 |
四、情绪障碍 |
五、骨关节和肌肉痛 |
六、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
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八、其他 |
第三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病因机理 |
一、中医病因病机 |
二、西医病因病理 |
第四节 经断前后诸证的治疗 |
一、中医治疗 |
二、西医治疗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针灸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临床研究进展 |
一、华人地区 |
二、国外地区 |
第二节 机制研究进展 |
一、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二、调整神经递质含量 |
三、抗氧化作用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检索策略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资料的规范化 |
六、资料提取 |
七、质量评价 |
八、统计处理 |
九、偏倚风险评估 |
十、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筛选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
三、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
四、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
五、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一、临床研究的方法学 |
二、临床研究的标准化 |
三、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价值性 |
四、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限制性 |
五、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证治规律研究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检索策略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资料的规范化 |
六、资料提取 |
七、统计处理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筛选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
三、纳入文献的研究特征 |
四、频次分析 |
五、关联规则分析 |
六、聚类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一、辨治模式 |
二、三阴交为治疗要穴 |
三、重用足太阳膀胱经 |
四、重用特定穴 |
五、局部取穴直击病所 |
六、穴位相配阴阳皆调 |
七、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自拟颈心逐瘀汤结合针刺治疗瘀血阻络型颈心综合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西医对颈心综合征的认识 |
1.1 中医对颈心综合征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颈心综合征的认识 |
2 颈心综合征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特点的鉴别 |
3 中西医对颈心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
3.1 中医治疗颈心综合征的进展 |
3.2 现代医学治疗颈心综合征的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病例标准 |
1.4 排除病例标准 |
1.5 脱落病例标准与处理 |
1.6 剔除病例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内容 |
2.4 数据及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
3 本观察临床研究路径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病例收集及完成情况 |
2 治疗前受试者一般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
3 临床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3.1 三组治疗前后主症单项消失率比较 |
3.2 治疗前后三组中医证候总评价得分比较与分析 |
3.3 治疗后三组临床总体疗效的比较与分析 |
3.4 治疗后三组全导联心电图复常率比较与分析 |
3.5 安全性分析 |
3.6 依从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自拟颈心逐瘀汤方解 |
2 针刺取穴穴解 |
3 研究结果的讨论 |
3.1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疗效性评价 |
3.2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安全性评价 |
3.3 自拟颈心逐瘀汤结合针刺治疗瘀血阻络型颈心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
3.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A 病例报告表 |
附录B 文献综述 颈心综合征的认识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频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参照表 |
引言 |
研究方案 |
1 研究对象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受试者选择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中止试验标准 |
1.2.5 剔除标准 |
1.2.6 脱落标准 |
1.2.7 脱落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流程图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随机方法及盲法 |
2.4 干预方案 |
2.4.1 分组 |
2.4.2 干预措施 |
2.5 观察指标 |
2.5.1 一般资料 |
2.5.2 生物学指标 |
2.5.3 疗效评价指标 |
2.5.4 安全性指标 |
2.6 数据采集标准 |
2.6.1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
2.6.2 胃肠电图 |
2.6.3 表面肌电 |
2.6.4 量表数据采集 |
3 数据统计 |
4 质量控制 |
5 伦理问题 |
6 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
结果 |
1 受试者纳入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分析 |
2.1 人口学特征 |
2.2 病情资料 |
2.2.1 量表评分 |
2.2.2 结肠电数据 |
2.2.3 腹肌肌电数据 |
3 数据结果 |
3.1 量表评分 |
3.1.1 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 |
3.1.2 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积分统计(BSFS) |
3.1.3 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 |
3.1.4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
3.2 结肠电数据 |
3.3 腹肌肌电数据 |
4 安全性分析 |
结果分析 |
1 量表结果分析 |
2 结肠电数据分析 |
3 腹肌肌电数据分析 |
讨论 |
1 正常的排便习惯和生理过程 |
1.1 正常的排便习惯 |
1.2 排便生理过程 |
2 排便功能的评价指标 |
3 功能性便秘的病理因素 |
3.1 一般因素 |
3.2 环境因素 |
3.3 文化教育因素 |
3.4 精神心理因素 |
3.5 遗传因素 |
3.6 药物因素 |
3.7 其他因素 |
4 中、西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4.1 中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4.2 西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5 中频电治疗 |
5.1 中频电刺激穴位的选取 |
5.2 中频电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
5.3 中频电治疗对FC胃肠运动的作用 |
5.3.1 中频电治疗对肠神经系统的影响 |
5.3.2 中频电治疗对腹部肌群的影响 |
6 腹式呼吸训练 |
6.1 腹式呼吸训练的特点 |
6.2 腹式呼吸训练在临床中的运用 |
6.3 腹式呼吸训练对FC胃肠运动的作用 |
6.3.1 腹式呼吸训练对肠神经系统的影响 |
6.3.2 腹式呼吸训练对腹部肌群的影响 |
7 二者联合使用对FC胃肠运动的影响 |
7.1 胃肠运动与神经支配 |
7.2 胃肠运动与腹部肌群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附表 |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虚拟现实康复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精神应激与MSIMI发病 |
2 精神应激与冠心病MSIMI发病机制的关系 |
3 中医对心理应激与冠心病MSIMI发病的认识 |
4 冠心病MSIMI西医治疗现状 |
5 冠心病MSIMI中医治疗现状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及其用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
1 虚拟现实康复技术概述 |
2 虚拟现实技术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
3 虚拟现实在在认知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
4 虚拟现实在在心理情绪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部分 |
前言 |
研究一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精神压力诱发心肌缺血发病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实施与伦理学审査 |
1.3 样本量估算 |
1.4 诊断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病例剔除标准 |
1.8 病例脱落标准 |
1.9 研究过程 |
1.10 数据收集 |
1.11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MSIMI组与非MSIMI组基线资料比较 |
2.2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MSIMI发病相关性分析 |
2.3 心理状态与MSIMI关系分析 |
2.4 炎症、血小板活化、心率变异性及儿茶酚胺水平与MSIMI发病相关性分析 |
2.5 MSIMI患者SCL-90 评分特征 |
3 讨论 |
3.1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MSIMI发病相关性分析 |
3.2 心理特质与MSIMI发病相关性分析 |
3.3 炎症、血小板活化、心率变异性及儿茶酚胺水平与MSIMI发病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 |
研究二 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导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设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标准 |
1.7 病例脱落标准 |
1.8 研究过程及治疗方案 |
1.9 观察指标 |
1.10 疗效评定标准 |
1.11 数据收集 |
1.1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特征及失访情况 |
2.2 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基本基线资料统计描述及可比性分析 |
2.3 主要疗效指标 |
2.4 次要结局指标 |
2.5 安全性指标 |
3 讨论 |
3.1 “情志致病”与MSIMI发病的关系 |
3.2 中医“双心学说”对MSIMI的认识 |
3.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要素”分析 |
3.4 虚拟康复训练治疗优势及起效机制 |
3.5 虚拟康复训练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干预治疗机制研究 |
3.6 虚拟康复训练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MISIM疗效分析 |
3.7 安全性评价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意义和不足 |
4 未来工作设想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腹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2.1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 |
2.2 便秘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治疗药品器材 |
4.2 治疗方案 |
5 观察指标及方法 |
6 疗效评定标准 |
7 不良反应记录 |
8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病例观察完成情况 |
2 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3 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比较 |
4 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比较 |
5 认知功能障碍(MOCA评分)比较 |
6 疗效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与思考 |
1 中医对脑卒中后便秘的认识 |
1.1 中医对脑卒中后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针灸对脑卒中后便秘的治疗 |
2 西医对脑卒中后便秘的认识 |
2.1 西医对脑卒中后便秘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西医对脑卒中后便秘的治疗 |
3 腹针疗法 |
3.1 腹针的现代医学理论认识 |
3.2 腹针的传统医学理论认识 |
4 选穴依据 |
5 选择乳果糖为对照组的依据 |
6 选择观察指标依据 |
7 本研究结果讨论 |
8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病例观察表 |
附录B: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针刺舒肝利胆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观察对象及分组 |
2 患者一般资料 |
3 诊断标准与评价依据 |
3.1 失眠的诊断标准 |
3.2 睡眠质量评价依据 |
3.3 焦虑状态评价依据 |
4 病例入选标准 |
4.1 纳入病例标准 |
4.2 排除病例标准 |
4.3 剔除病例标准 |
4.4 脱落病例标准 |
4.5 中止病例标准 |
5 研究方法 |
5.1 治疗方案 |
5.2 随访安排 |
5.3 不良反应处理 |
6 观察指标与方法 |
6.1 睡眠质量 |
6.2 焦虑程度 |
6.3 临床疗效 |
7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病例观察完成情况 |
2 睡眠质量改善情况 |
3 焦虑状态改善情况 |
4 临床疗效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3 肝胆、焦虑、失眠之间的关系 |
4 实验结果分析 |
5 本研究临床体会 |
6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A:病例观察表 |
附件B: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
附件C: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 |
附件D:不良事件 |
附件E:试验完成情况总结 |
附件F:综述 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四、电脑中频治疗诱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观察[D]. 何炳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经络检测探讨乳腺增生病经络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D]. 李梁慧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D]. 李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近30年针刺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与证治规律研究[D]. 王毓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自拟颈心逐瘀汤结合针刺治疗瘀血阻络型颈心综合征临床观察[D]. 雷灵芝.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中频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D]. 刘霜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虚拟现实康复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临床研究[D]. 张晓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腹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恋.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针刺舒肝利胆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尹程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标签:中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