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子Turbo码(论文文献综述)
闻冠华[1](2021)在《深空光通信调制编码及探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深空探测活动的增加,传统的微波通信技术已满足不了未来深空探测中超大数据量的传输需求。而深空光通信技术是未来深空探测中实现大容量、高速率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是未来深空测控通信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深空光通信技术,将极大的推进未来的深空探测活动,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奥秘、探索生命起源和利用太空资源。由于深空信道距离远、链路衰减大,需要高灵敏度的单光子探测技术、高效的调制及纠错编码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深空探测的背景及意义,之后介绍了深空测控通信技术,通过对深空微波通信和深空光通信的比较,总结了深空光通信技术的优势。接下来分析了深空信道的特点,对深空链路中的几何衰减进行了粗略的估算,对深空光通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对RSPPM、SCPPM和LDPC-PPM几种常用编码方式的性能比较,结合深空链路光子数匮乏、信噪比低、误码率高的特点,选择了纠错能力强、光子利用效率高的SCPPM编码方案,并在接收端采用高灵敏度的光子计数探测方式。其次,研究了SCPPM的编译码方法,编码器由外码(1/2码率的卷积码)、交织器和内码(累加器和PPM调制)组成。内码译码采用了联合解调和译码的方法来提高译码性能,外码译码采用卷积码的MAP译码算法,内码和外码之间通过常规的Turbo迭代交换外部信息。之后基于MATLAB语言编写了完整的编解码算法,并通过仿真研究了泊松信道模型下的译码性能,仿真结果显示在使用4PPM调制时,通过编码可将误码率从15%左右降至10-6以下。此外还研究了调制阶数、译码迭代次数以及编码效率等参数对通信性能的影响,并对PPM独立软解调译码和联合解调译码两种译码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显示使用联合解调译码方法的纠错性能更好,但是在高阶调制时,联合解调译码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接下来研究了基于盖革APD单光子探测器的光子计数通信系统,由于该探测器在单次探测时不具有光子数分辨能力,信道模型由泊松信道退化为二进制非对称信道。推导了该模型下PPM解调的误码率表达式,结果发现该信道模型下存在着仅与噪声强度有关的误码率下界。之后根据BAC信道模型修正了译码时的信道似然比,通过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修正后的信道似然比具有更高的译码性能,在使用16PPM调制并且nb=0.1时,光子利用效率提升了约1.24d B。而当使用8PPM调制,nb=0.2时,光子利用效率提高了约4.23d B。最后针对无光子分辨系统中误码率较高、通信速率较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探测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死时间对通信性能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探测路数、探测器死时间所占时隙数对PPM解调误码率的影响,然后通过仿真分析以及实验验证,发现通过多路探测方法,探测器具备了一定的光子数分辨能力,能有效的降低误码率并提高通信速率。并且在使用多路探测方法时,当探测器死时间覆盖多个时隙宽度,随着信号强度的增加,误码率先下降后上升。这表明使用该方法时信号强度要适中,过大或过小的信号强度都会导致误码率增加。此外,由于接收端光子的到达具有不确定性,各支路探测器的输出脉冲不会同时输出,会存在前后时间上的抖动,本文针对此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探测的时隙同步方法,通过统计时隙内的上升沿个数来进行时隙同步,并取得了较好的同步效果。本文的研究对于深空光通信中系统设计以及调制编码探测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提出的多路探测系统为实现基于单光子探测的高速光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王宏洁[2](2020)在《基于极化码纠错的Slice协商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量子密钥分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量子密码技术,其安全性由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不确定性原理等量子力学的基本定理保证,可为合法通信双方分发安全密钥,结合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可以实现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根据量子态希尔伯特编码空间的维度不同,可将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分为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两大类,其中,连续变量类协议因在量子态制备、传输与检测过程中的难度和成本较低,成为近年来量子密码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与离散变量协议相比,连续变量协议的后处理过程更为复杂,其中数据协调是后处理过程中最关键且最复杂的一环,系统最终的安全码率与最远传输距离都直接受到协调效率的影响。数据协调过程包括协商和纠错两部分,在高信噪比条件下,Slice协商能够获得更高的协调效率,其思想是将一组连续变量分层量化成多组二进制比特后进行纠错,因此处理一组数据时需要设计多个不同码率的纠错码。为获得更高的协调效率,需选取尽可能逼近香农极限的高性能纠错码,以往国内外研究人员多选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对数据进行纠错,但其度数分布设计复杂度过高,增加了系统的设计成本。极化码是近些年提出的首个被严格证明达到香农极限的纠错码,它具有明确的构造方式,生成矩阵的设计与码率无关,且其编译码过程均可递归实现,无需迭代,计算复杂度低。本论文提出了基于极化码纠错的Slice协商方案,主要工作包括:1.对极化码的编译码算法进行了研究:应用高斯近似算法选取极化码的休眠比特,提升了编码效率;应用最小和算法简化极化码的译码算法,降低了译码复杂度;应用列表接续消除算法扩大了码字的选取范围,提升了译码性能。对Slice协商算法进行了研究:应用等长度划分方法得到最优量化区间长度,在不同信噪比不同量化层数下均取得了较高的量化效率,其中在5层量化时,量化效率可达到99%以上;在多级编码与多阶段译码过程中,建立等效信道模型,估计各级信道容量,通过优化译码估计函数以及各级间译码边信息传递算法提升了方案的整体纠错性能。2.提出了基于极化码纠错的Slice协商方案,大大降低了系统在不同信噪比下纠错码设计的复杂度,与此同时降低了编译码过程的计算复杂度,且保证了系统的纠错性能,为CV-QKD系统的实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对此方案进行了程序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1-10的情况下此方案的协调效率均能够达到95%以上。绘制了安全码率与传输距离的关系曲线,得出此方案支持安全码率在100 kbit/s至4.5 Mbit/s的短距离CV-QKD系统的结论。
胡恒铭[3](2019)在《极化码在量子密钥分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的特性与经典信息科学理论相结合的新领域,借助完备的安全性证明,量子通信具有经典通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和发展,尤其是量子密钥分发技术(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由于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证明,正在逐渐应用于商用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密码学的发展以及量子密码学的兴起,以及基于无条件安全证明的量子密钥分发被提出,满足了一次一密的安全性要求。量子保密通信从理论不成熟、实验室短距离验证、低成码率逐步走向长距离、网络化、更高成码率的商业实践应用发展。然而,虽然每次量子通信接收端都会得到大量的初始码(raw key),但经过后续处理产生的安全密钥成码率却非常低,为了进一步提升通信距离和安全码成码率,高效的后处理算法是必要的,本文研究了量子密钥分发的后处理流程,针对数据协调这一影响净安全码速率的重要环节,提出了基于极化码的数据协调方案。本文重点针对极化码在二进制对称信道下的有效构造,快速的编码算法,高效率的译码算法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量子密钥分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适的应用模式。随后对短码,中长码,长码方案分别进行了仿真,测试了不同码长、译码算法下的纠错效率,在灵活性、纠错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取了64K的中长码方案,并且与目前已有的主流数据协调方案Cascade、Turbo码、LDPC码方案进行了对比。相比较之下,极化码方案不需要像Cascade那样多次交互就能完成纠错,具有很好的实时性,提高了信道不稳定条件下的协商成功率,同时在误码率较高的时候,极化码可以提供更高的纠错效率。相对LDPC,极化码方案具有较低的编译码复杂度,可以适应较高的数据流量,同时LDPC的码率受到实际储存校验矩阵的限制,很难在所有信道误码条件下一直保持高纠错效率,而极化码构造灵活,可以适应多种信道条件,选取合适的编译码参数,在实际采集的QKD实验数据的纠错中,表现出了更强的实际纠错能力。通过模拟仿真和实际数据的测试的结果,验证了极化码作为高效高吞吐率的信道编码方案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的可行性。
穆航[4](2019)在《稀疏码多址接入和极化码系统低复杂度迭代接收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无线通信技术朝着更准确、更快速、更高效和更节能的方向进一步演进。相较于4G移动通信系统,新型的5G系统在传输速率、频谱效率、高移动性支持和能效等关键技术指标上都有显着提升,并且,在5G协议框架中,为了支持不同业务情况的特殊业务需求,构建了三个宏观应用场景,它们是:增强型移动宽带场景(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大规模机器设备通信场景(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场景(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技术以其灵活的载波配置、高频谱效率以及支持单位区域内高连接密度等优势,成为大规模机器设备通信场景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场景中多址接入方案的候选技术,而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又是众多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中有力的竞争者。在编码技术方面,为了支持5G通信系统中高精确度的控制信令传输和海量免竞争调度的短包传输,极化码以其优异的短码字性能和复杂度较低的编译码方法,被选为增强型移动宽带场景中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和多个场景中广播信道的短包编码方案。本论文主要致力于研究采用稀疏码多址技术作为多用户接入方案的极化码检测、译码迭代接收机设计。论文第一章介绍了采用稀疏码多址接入技术和极化码编码的检测、译码迭代接收方案的研究背景和动机,包括新型5G移动通信系统的各方面性能指标、5G系统物理层协议框架以及基于5G需求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和极化码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基于此,进一步凝练出本论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在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和极化码编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高性能接收方案研究的不足,尤其是符合5G物理层参数配置的迭代接收方案研究的缺乏,对迭代接收方案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分析。论文第二章提出了基于部分边缘概率求和(Partial Marginalization,PM)的低复杂度检测方案,该方案主要应用于以多维码本为调制映射的上行SCMA通信系统。通过结合传统多进多出(Multiple-in Multiple-out,MIMO)系统中部分边缘概率求和检测的思想,将SCMA系统的MPA(Message-Passing Algorithm)检测方案的检测计算复杂度进一步降低。本章所提出的PM-MPA检测算法,在资源节点和变量节点的消息更新过程中,将传输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分块简化,通过用户自定义参数,将变量节点的输出信号由完全迭代信息的乘积形式转化为完全迭代信息和部分迭代信息的乘积形式,其中,部分迭代信息的计算复杂度远小于完全迭代信息,以达到减小整体计算复杂度的目的。数值与仿真结果通过考察所提出PM-MPA检测方案的计算复杂度、误码率以及误码率收敛特性,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论文第三章提出了采用短码字极化码的SCMA系统检测、译码迭代接收机设计的方案。该方案中,极化码采用连续消除(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算法,由于原始SC译码算法无法产生完整码字软信息以完成译码器向检测器的反馈,所以本方案的核心在于设计了一个逆编码器,该逆编码器作用在SC译码后,利用译码软信息产生完整码字软信息。通过对极化码编码要素的总结归纳,并充分利用极化码编码过程中生成矩阵和冻结比特的特点,减小了极化码码字软值逆编码的计算复杂度。所设计的逆编码器与原始SC译码器和硬判决器共同组成了迭代极化码SC译码器,该译码器将产生的完整极化码码字软信息传递到MPA检测器完成迭代反馈,并与之组成SCMA系统极化码迭代接收机,整个迭代接收过程没有软信息的限幅、放大和硬判决,获得了编码和迭代增益。数值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迭代接收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论文第四章提出了采用长码字极化码的单用户迭代检测、译码接收机的设计方案。为了更大程度地提升极化码的译码性能,将短码字极化码中的SC译码器换为了SCL(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译码器,本章中,对单用户极化码迭代接收系统和SCL译码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针对长码字极化码软信息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基于上一章所提出的逆编码算法的改进,提出了两个计算复杂度低、计算精度高的逆编码算法,它们是:基于Max-log的逆编码算法和基于Min-sum的逆编码算法。所提出的两个逆编码算法,可用于不同需求的使用场景,通过用户自定义参数,在逆编码计算精度和逆编码计算复杂度之间进行折中。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Min-sum的逆编码算法在无权限分级的场景中性能略好于基于Max-log的逆编码算法,并且,基于Max-log的逆编码算法和基于Min-sum的逆编码算法在性能差距并不大的情况下,都适用于基于SCL译码的极化码迭代接收。论文第五章以长码字极化码在SCMA多用户系统中的迭代接收为基础,研究了在迭代接收过程对极化码互信息量的影响,分析了迭代接收过程对子信道造成的互信息量分层现象,并分析、对比了所提出极化码迭代接收方与现有Turbo码和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的迭代接收方案的计算复杂度。本章系统地推导了在二元输入的情况下,极化码B-DMC(Binary-input Discrete Memoryless Channel)信道与BSC(Binary Symmetric Channel)信道互信息量计算的等价关系;然后,从信号检测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在SCMA多维映射的环境中,极化码迭代接收方案造成的子信道互信息量分层的原因;最后,通过对复杂度的分析和对误码、误块率的仿真,表明了极化码在新型物理层协议规定框架内与SCMA多址接入技术结合相较于其它码字的优越性,并验证了经过所提出极化码迭代接收方案的极化码平均互信息量,能够更接近香农界。
张慧娟[5](2018)在《基于信道编码的接入网物理层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一系列网络安全事件的大规模爆发,引起了人们对网络安全与保密问题的极大关注。光接入网位于网络的“最后一公里”,距离用户最近。由于光接入网络的拓扑结构,在下行方向上每个用户甚至非法用户都能收到以广播形式发送的信息,而上行方向的安全问题在于光接入网接近客户端,如光分束/合束器、光放大器等设备易于被攻击。因此,光接入网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研究课题。提高光接入网安全性的技术有光量子密钥分配、混沌激光通信、上层加密、光编解码、物理层安全等,光量子密钥分配和混沌激光器通信安全性高,但实施复杂度高,对同步或滤波器提出了更高要求。上层加密技术秘钥管理复杂,不能对报头控制帧等提供安全保护,而光编解码密钥空间不够大,容易被暴力破解。物理层加密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具有全信息保密,复杂度低,实施方式灵活,且信息论安全等特点,因此成为最具潜力的光接入网安全性增强技术之一。OFDM技术在光通信中对光纤信道色散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因此本文基于OFDM-PON系统提出了两个基于信道编码的接入网物理层加密方案,本论文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1.提出基于Turbo码OFDM-PON物理层安全性增强方案,使用布朗运动混沌模型设计了Turbo码交织器和信道交织器,对信息序列进行二重加密。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有效增强接入网物理层安全性,同时改善系统传输的BER性能。2.提出基于Turbo网格编码调制的OFDM-PON物理层安全性增强方案,该方案针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以布朗运动混沌模型设计了奇偶分组交织器和信道交织器,对信息序列进行二重加密。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的密钥空间要比上一方案密钥更大,带宽传输效率更高,对系统的BER性能改善幅度更大。以上两个方案将接入网物理层安全性技术与目前已有的优秀信道编码技术结合,兼顾通信系统的传输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在OFDM-PON实验平台上传输速率为22.06Gb/s的OFDM信号来验证方案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个方案均具能够保障网络安全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系统传输性能,可以作为未来光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
覃江毅[6](2018)在《前向纠错编码类型盲识别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向纠错编码类型的盲识别,是信息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工程实现难题。在不具备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利用各类前向纠错编码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通过对截获的信息进行分析比对,识别出侦测信息所采用的前向纠错编码类型以及相应参数。本文主要对通信链路使用的前向纠错编码类型以及编码类型自适应匹配的两个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在非合作通信条件下的信息对抗中,信息侦测方并没有关于被侦测方通信系统使用的前向纠错编码类型以及参数的任何先验知识。因此,信息侦测方必须对前向纠错编码类型以及参数进行识别分析,为后续信息的提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智能通信领域的链路自适应方面,为了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发送方根据当前信道状态,选用不同的编码方式,以期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信道带宽利用的高效性。而接收方则需要根据发送方使用的编码方式进行相应的接收调整,最终实现数据的稳定传输。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前向纠错编码类型识别和编码方式自适应匹配展开研究。1、帧同步参数的识别分析在信道上传输的数据通常是以数据帧的形式进行封装,从而实现接收方和发送方之间前向纠错编码与译码的同步。因此,只有在实现帧同步的条件在,才能正确地从海量的比特数据流中搜索出有效的信息。本文提出基于自相关函数的帧同步参数识别算法,成功解决了帧长、起始位置以及同步字序列的识别,并将帧定位参数的识别算法从硬判决推广到软判决的情况。同时,本文针对近年新出现的不含同步字的盲帧定位技术,结合前向纠错编码自适应匹配算法,给出该类帧定位参数的分析识别算法。2、重要前向纠错编码类型识别分析本文对若干重要前向纠错编码类型及其参数的识别问题进行的分析研究,主要包括线性分组码、卷积码以及Turbo码中的并行级联卷积码。为了满足非合作通信与全盲识别的应用要求,在同行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码字矩阵秩特性的纠错编码类型识别分析算法。该算法能够仅仅利用接收到的同步后的比特数据流现实所研究的前向纠错编码类型识别,为纠错编码参数估计奠定了基础。此外,本文利用码字矩阵归一化秩差函数实现前向纠错编码类型的综合自动化识别。同时,为了能够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实现前向纠错编码类型及其参数的识别,本文结合码字矩阵与接收信号的软信息,提出基于概率迭代高斯消元与Walsh-Hadamard变换的码字矩阵识别方法,进一步提高求解码字矩阵秩分布的容错率。仿真结果表明,在接收码字矩阵不含错误数据的条件下,基于码字矩阵秩特性的纠错编码类型识别分析算法能够实现线性分组码、卷积码以及Turbo码中的并行级联卷积码的正确分类,进一步将基于概率迭代高斯消元与Walsh-Hadamard变换的码字矩阵识别方法有机结合,大幅提高编码类型识别算法的容错率。3、线性分组码编码类型识别分析目前,大部分通信系统选用线性分组码对所传输载荷数据进行封装,确保整个提高系统的稳定可靠的工作。本文对二进制Bose-Chaudhuri-Hocquenghem(BCH)码、Reed-Solomon(RS)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识别分类技术进行探索。根据各类线性分组码的编码规则,寻找各类线性分组码所具有的特征量,并以此作为识别分类的基础。首先,利用二进制BCH编码的具备的码根连续特性,提出了基于码根统计的二进制BCH循环码分析识别算法。其次,利用RS编码的伽罗华频域特性,提出基于伽罗华域频谱特性的RS编码分析识别算法。最后,利用LDPC编码校验矩阵所具备稀疏特性,提出了基于校验矩阵稀疏化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分析识别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利用上述编码类型识别方法,能够实现BCH、RS和LDPC这三类重要线性分组码的识别分类。4、前向纠错编码系统自适应识别分析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技术是未来通信的发展新方向,本文对基于前向纠错编码系统的自适应编码匹配算法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提高系统识别匹配效率,将前向纠错编码系统自适应识别匹配技术分为线性前向纠错编码系统动态识别分析和非线性前向纠错编码系统动态识别分析两大类。根据这两类系统的差异性,分别提出了基于后验概率的二进制线性编码系统自适应识别算法以及基于校验方程后验概率的Turbo码动态匹配算法。同时,首次提出了多进制线性编码系统的动态匹配算法。
钟先锋[7](2017)在《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中的数据协调研究》文中指出量子信息作为经典通信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学科,其无条件安全的特点使它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保密通信技术。现如今,密钥在光纤信道的安全传输距离早已达到了理论上的极限。通过光纤信道是很难实现长远距离的量子密钥分发。考虑到光子在大气层中传输具有高稳定、低损耗等特性,以卫星为中继基于自由空间信道的密钥分发成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保密通信最具可行性的方案之一。由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设备的不完美性以及信道存在的噪声干扰,使得分发后的密钥会存在一定的误码率,这样就无法使用该密钥进行保密通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利用数据协调来对分发后密钥进行提取,确保通信双方最后获得的密钥完全一致。本论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密码学和量子密钥方面的知识。传统加密方法主要是基于破译密钥的高复杂度。随着量子计算的提出,这种基于破译复杂度的加密方式已不再安全了。幸运的是,量子密钥的安全性是由量子力学的基本定律所保证,使用其进行保密通信是无条件安全的。第二章主要是对量子密钥分发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密钥分发协议的介绍。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整个后处理过程,即认证和错误检验、数据协调以及隐私放大。第四章,重点研究了量子密钥分发中的一些数据协调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Turbo码的数据协调模型。最后,通过模型仿真得到了基于Turbo码数据协调效率。第五章主要对Turbo码数据协调模型进行了优化和仿真。通过对数据协调模型相关参数的优化,最终将其纠错效率提高了15%。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我们进行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模拟实验,并分别使用Cascade和Turbo码来对密钥进行数据协调。实验中密钥误码率为3.43%,基于Turbo码数据协调的最终成码率是高于Cascade。相比于Cascade,基于Turbo码的数据协调可以使得其成码率提高8%。通过这个模拟实验很好的验证了其在未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上应用的可行性。第六章为整篇文章的总结部分,主要对量子密钥分发的概念、协议以及数据后处理部分进行概括性小结,并对整个研究的过程进行了总结。一种高效的、实时的数据协调方案是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关键,这种方案的提出将会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星地量子通信网络的建立。
金标,刘尉悦[8](2017)在《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中密钥纠错的编码模块》文中研究表明在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中,两个合法用户Alice和Bob通过星地链路窗口完成密钥分发。密钥分发后Alice和Bob拥有不一致的密钥序列X、Y,双方通过理想公共授权信道传送部分信息序列,得到一致的密钥序列,这一过程称为数据协调中的密钥纠错。在密钥纠错中,理想公共授权信道传输的信息序列是X经编码产生的校验序列,要求密钥序列的编码模块所占FPGA资源少,编码速度快。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Turbo码的编码方案,其占用FPGA资源少,编码速度快,可根据需要选择编码码率。
钟先锋,汤煜,金标,吴腾,李凤芝,刘尉悦[9](2017)在《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中的数据协调方法》文中认为量子密钥分发是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定律来确保通信双方的安全性。低交互次数的数据协调是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数据后处理阶段的关键,依据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中数据协调的特性和要求,提出一种基于Turbo码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数据协调模型。该模型重新修改和设计Turbo码的编解码模型及其译码算法,可解决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数据协调过程需多次信息交互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一定的迭代次数后,Turbo码可完成不同误码率下密钥的数据协调。
张宁[10](2013)在《基于Turbo码的量子高斯密钥分发的数据协调》文中指出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简称QKD)是由量子力学和信息论相结合产生的一种保障通信安全的新学科。它是利用量子特性来得到或提高传输信息的保密性,其安全性不是基于计算的复杂性,而是植根于量子的基本特性,如海森堡测不准原理、量子的不可克隆定理等来保护信息,进而使传输消息的双方实现无条件的安全通信。目前,QKD的理论实验及在实践应用中的发展十分迅速,己成为量子保密通信领域中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包含以单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的离散变量QKD和以相干态光场等作为载体的连续变量QKD。这两种模式中,公共授权信道上的数据协调都是实现最终安全通信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为止,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在基于信道码LDPC码的基础上完成QKD的数据纠错过程。相比于LDPC码,Turbo码也是一种接近香农极限的高效信道码,不需要构建巨大的校验矩阵,大大节省了内存的占用率,且编码速率可通过Turbo码本身的删余器进行调节。鉴于Turbo码以上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urbo码的单光子和连续变量QKD的协调方案。以目前常用的BB84协议为基础,结合信道编码的纠错能力,最终通过Turbo码的迭代译码原理实现数据的逆向协调。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对在数据协调过程中用到的信道码Turbo码作了编译码方面的改进。在编码端提出一种采用线性卷积计算码字的方法,并将其产生的校验信息通过删余器进行压缩;在译码端,采用校验信息参与译码的方式恢复信息序列。2)本文提出基于Turbo码的离散变量(即单光子)和连续变量QKD的协调方案,并将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这种方案的具体协调指标。该方案重点研究了针对连续变量的SEC (Sliced error correction)协议和多电平编码/多级译码的实现过程,以及针对连续变量软输入/软输出的级间迭代过程,最终使得通信双方得到完全一致的密钥信息。3)最后通过Matlab7.0平台的实验仿真以及协调效率的计算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量子信道信噪比高于7dB时可实现20000个连续变量的协调,协调效率达到78.5%。
二、量子Turbo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量子Turbo码(论文提纲范文)
(1)深空光通信调制编码及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深空通信系统发展概述 |
1.2.1 深空微波通信技术 |
1.2.2 深空激光通信技术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深空链路及关键技术分析 |
2.1 深空链路分析 |
2.2 关键技术分析 |
2.2.1 光子计数探测技术 |
2.2.2 PPM调制技术 |
2.2.3 纠错编码技术 |
2.2.4 其他技术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SCPPM编译码原理 |
3.1 SCPPM编码 |
3.1.1 外码 |
3.1.2 交织 |
3.1.3 内码和PPM映射 |
3.2 解调和译码 |
3.2.1 外码译码 |
3.2.2 对数域的MAP算法 |
3.2.3 max*函数 |
3.2.4 内码译码和PPM解调 |
3.2.5 泊松信道下接收PPM符号的LLR计算 |
3.2.6 内码平行边简化计算 |
3.2.7 译码算法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SCPPM性能仿真分析 |
4.1 不同PPM阶数 |
4.2 不同迭代次数 |
4.3 不同编码效率 |
4.4 独立软解调与联合解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无光子分辨探测系统的研究 |
5.1 无光子分辨下的PPM误码率分析 |
5.2 对数似然比修正和仿真 |
5.3 实验分析 |
5.3.1 脉冲光子数标定方法 |
5.3.2 实验系统组成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4 帧同步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多路单光子探测器接收系统的研究 |
6.1 理想条件下多路探测系统的理论误码率模型 |
6.2 死时间影响下的误码率仿真 |
6.3 多路探测实验系统搭建及验证 |
6.3.1 实验系统组成 |
6.3.2 时隙同步方法 |
6.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 编码增益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极化码纠错的Slice协商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进展 |
1.2.1 离散变量类协议 |
1.2.2 连续变量类协议 |
1.3 数据协调算法的研究进展 |
1.3.1 离散变量类协议 |
1.3.2 连续变量类协议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相关理论基础 |
2.1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 |
2.1.1 量子力学基本定理 |
2.1.2 量子密钥分发基本流程 |
2.2 信息论基础 |
2.2.1 信息熵 |
2.2.2 联合熵 |
2.2.3 条件熵 |
2.2.4 互信息 |
2.3 信道容量的计算 |
2.3.1 二元对称信道 |
2.3.2 二元擦除信道 |
2.3.3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极化码的编译码算法 |
3.1 信道极化 |
3.1.1 信道合并 |
3.1.2 信道分裂 |
3.2 极化码编码算法 |
3.2.1 生成矩阵的构造 |
3.2.2 休眠比特位置的选取 |
3.3 极化码译码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
3.3.1 SC译码算法 |
3.3.2 SCL译码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极化码纠错的Slice协商方案 |
4.1 协商方案原理与设计 |
4.1.1 方案结构 |
4.1.2 分层量化 |
4.1.3 MLC/MSD |
4.2 关键参数推导与计算 |
4.2.1 最优量化区间长度 |
4.2.2 最优多级编码码率 |
4.3 方案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仿真结果 |
4.3.2 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极化码在量子密钥分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绪论 |
1.1 量子密码 |
1.2 量子密钥分发及后处理的研究进展 |
1.2.1 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进展 |
1.2.2 后处理数据协调的研究进展 |
1.3 量子密钥分发协议 |
1.4 文章结构内容安排 |
2 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 |
2.1 后处理流程 |
2.1.1 信道认证 |
2.1.2 数据协调 |
2.1.3 隐私放大 |
2.2 数据协调方案 |
2.2.1 Cascade类数据协调方案 |
2.2.2 Turbo码数据协调方案 |
2.2.3 LDPC码数据协调方案 |
2.3 小结 |
3 极化码原理 |
3.1 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 |
3.1.1 规则码 |
3.1.2 随机码 |
3.2 极化码的原理 |
3.2.1 信道极化原理 |
3.2.2 极化码的构造方案 |
3.3 小结 |
4 极化码编译码方案 |
4.1 极化码编码研究 |
4.1.1 传统编码算法 |
4.1.2 改进编码算法 |
4.2 极化码译码研究 |
4.2.1 SC译码算法 |
4.2.2 SCS译码算法 |
4.2.3 SCL译码算法 |
4.2.4 CRC-SCL译码算法 |
4.3 小结 |
5 基于极化码的量子密钥数据协调 |
5.1 信道模型 |
5.2 基于系统极化码的数据协调 |
5.3 基于随机极化码的数据协调 |
5.4 极化码作载体的数据协调 |
5.5 测试与分析 |
5.6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Abstract of Thesis |
论文摘要 |
(4)稀疏码多址接入和极化码系统低复杂度迭代接收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数学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非正交多址技术 |
1.1.2 极化码 |
1.2 研究现状和挑战 |
1.2.1 稀疏码多址研究现状 |
1.2.2 极化码研究现状 |
1.2.3 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 |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的主要贡献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SCMA系统基于PM算法的MPA检测方案 |
2.1 MIMO环境中的PM检测方案 |
2.2 PM-MPA检测方案 |
2.2.1 PM-MPA检测方案原理 |
2.2.2 检测复杂度分析 |
2.3 数值与仿真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用户极化码SC译码的迭代接收 |
3.1 极化码简介 |
3.1.1 信道极化 |
3.1.2 极化码编码 |
3.1.3 极化码译码 |
3.2 极化码SC迭代译码 |
3.2.1 系统和接收机模型 |
3.2.2 逆编码器设计 |
3.3 数值与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用户极化码SCL译码的迭代接收 |
4.1 比特编码调制 |
4.1.1 比特编码调制概述 |
4.1.2 比特编码调制系统容量 |
4.2 系统模型和译码算法 |
4.2.1 单用户系统模型 |
4.2.2 SCL译码算法 |
4.3 长码字逆编码算法 |
4.3.1 基于Max-log的逆编码算法 |
4.3.2 基于Min-sum的逆编码算法 |
4.3.3 两个逆编码算法之间的区别 |
4.4 数值与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用户极化码SCL译码的迭代接收和性能分析 |
5.1 Polar-SCMA迭代多用户接收系统模型 |
5.2 极化码迭代译码分析 |
5.2.1 子信道容量分析 |
5.2.2 子信道互信息量分层现象分析 |
5.2.3 极化码迭代译码计算复杂度分析 |
5.3 数值与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A.1 式(5-24)的计算 |
A.2 H_(44)码本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基于信道编码的接入网物理层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接入网安全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信道编码及接入网物理层安全性研究 |
2.1 信道编码技术 |
2.1.1 Turbo编码 |
2.1.2 LDPC编码 |
2.2 光OFDM-PON系统基本原理 |
2.2.1 直接检测光OFDM |
2.2.2 相干光OFDM |
2.3 基于混沌加密的接入网物理层安全性研究 |
2.3.1 混沌映射 |
2.3.2 接入网物理层中基于混沌加密的安全性技术 |
2.3.3 方案设计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Turbo码的OFDM-PON物理层安全性增强方案 |
3.1 Turbo码编译码原理 |
3.1.1 Turbo码编码器 |
3.1.2 Turbo码译码器 |
3.2 基于Turbo码的OFDM-PON物理层安全性增强方案 |
3.3 Turbo码混沌交织器设计 |
3.3.1 布朗运动原理 |
3.3.2 混沌交织器设计 |
3.4 实验验证 |
3.4.1 平台搭建与参数设置 |
3.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urbo网格编码调制的OFDM-PON物理层安全性增强方案 |
4.1 Turbo网格编码调制 |
4.1.1 网格编码调制技术 |
4.1.2 典型的TTCM方案 |
4.2 基于Turbo网格编码调制的加密方案 |
4.2.1 加密方案原理介绍 |
4.2.2 混沌Turbo网格编码调制编码器 |
4.2.3 混沌Turbo网格编码调制译码器 |
4.3 混沌Turbo网格编码交织器设计 |
4.3.1 传统的奇偶分组交织器 |
4.3.2 混沌交织器设计 |
4.4 实验验证 |
4.4.1 平台搭建与参数设置 |
4.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前向纠错编码类型盲识别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信道编码技术及其发展演进 |
1.1.3 前向纠错编码类型识别分析及其应用领域 |
1.2 国内外前向纠错编码类型识别分析研究现状 |
1.3 前向纠错编码类型识别分析的关键技术问题 |
1.3.1 帧同步参数识别分析 |
1.3.2 重要前向纠错编码类型的识别分析 |
1.3.3 重要线性分组编码类型的识别分析 |
1.3.4 前向纠错编码系统自适应识别匹配技术的研究 |
1.3.5 基于软判决的信道编码识别分析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帧同步参数识别分析 |
2.1 引言 |
2.2 帧同步原理与特性 |
2.2.1 基于帧同步码的帧定位策略 |
2.2.2 基于码元约束的帧同步参数识别 |
2.3 基于同步码序列的帧定位参数识别分析 |
2.3.1 基于自相关函数的帧同步识别算法 |
2.3.2 基于软判决的帧同步识别分析算法 |
2.3.3 算法仿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要前向纠错编码类型识别分析 |
3.1 引言 |
3.2 纠错编码原理与特性 |
3.2.1 线性分组码编码原理与特性 |
3.2.2 卷积码编码原理与特性 |
3.2.3 并行级联卷积Turbo码编码原理与特性 |
3.3 基于码字矩阵秩特性的纠错编码类型识别分析 |
3.3.1 线性分组码识别分析算法 |
3.3.2 卷积码识别分析算法 |
3.3.3 并行级联卷积Turbo码识别分析算法 |
3.3.4 前向纠错编码类型综合识别分析 |
3.3.5 算法仿真验证 |
3.4 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纠错编码类型识别分析 |
3.4.1 基于概率迭代高斯消元的码字矩阵参数识别算法 |
3.4.2 基于Walsh-Hadamard变换的码字矩阵参数识别算法 |
3.4.3 算法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性分组码编码类型识别分析 |
4.1 引言 |
4.2 二进制BCH循环码识别分析 |
4.2.1 二进制BCH循环码编码原理与特性 |
4.2.2 基于码根统计的二进制BCH循环码识别算法 |
4.2.3 算法仿真验证 |
4.3 Reed-Solomon码识别分析 |
4.3.1 Reed-Solomon码编码原理与特性 |
4.3.2 基于伽罗华域频谱特性的Reed-Solomon码识别算法 |
4.3.3 算法仿真验证 |
4.4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识别分析 |
4.4.1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原理与特性 |
4.4.2 基于校验矩阵稀疏化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识别算法 |
4.4.3 算法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前向纠错编码系统自适应识别分析 |
5.1 引言 |
5.2 线性前向纠错编码系统动态识别分析 |
5.2.1 基于后验概率的二进制线性编码系统自适应识别 |
5.2.2 多进制线性编码系统动态匹配算法 |
5.2.3 算法仿真验证 |
5.3 非线性前向纠错编码系统动态识别分析 |
5.3.1 双二进制卷积Turbo编码系统自适应识别 |
5.3.2 基于校验方程后验概率的Turbo码动态匹配算法 |
5.3.3 算法仿真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成果 |
(7)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中的数据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量子通信与量子密钥分发 |
1.1.1 传统的密码学 |
1.1.2 量子信息与量子密钥分发 |
1.2 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QKD原理和协议 |
2.1 量子密钥的相关原理 |
2.2 标准QKD协议简介 |
2.3 实验系统模型 |
2.4 小结 |
3 星地QKD后处理过程 |
3.1 星地QKD分发后处理过程 |
3.1.1 后处理过程简介 |
3.1.2 认证和错误检验 |
3.1.3 数据协调过程 |
3.1.4 隐私放大调过程 |
3.2 小结 |
4 星地QKD数据协调算法 |
4.1 基于Winnow算法的数据协调 |
4.2 基于LDPC码的数据协调 |
4.2.1 LDPC码简介 |
4.2.2 LDPC码编码 |
4.2.3 LDPC码纠错 |
4.2.4 QKD中LDPC码纠错流程简介 |
4.3 基于Turbo码的数据协调 |
4.3.1 Turbo码简介 |
4.3.2 Turbo码的编码 |
4.3.3 Turbo码的纠错 |
4.3.4 QKD中Turbo纠错流程简介 |
4.4 Turbo码数据协调模型的仿真测试 |
4.4.1 Turbo码数据协调模型 |
4.4.2 码长对Turbo码性能影响 |
4.4.3 迭代次数对Turbo码性能影响 |
4.4.4 分量码对Turbo码性能影响 |
4.5 小结 |
5 基于Turbo码数据协调算法的优化 |
5.1 Turbo分量码的设计 |
5.1.1 最优分量码的设计 |
5.1.2 不同分量码的Turbo码仿真测试 |
5.2 交织器的设计 |
5.2.1 交织器的设计准则 |
5.2.2 S-随机交织器 |
5.3 删余器的设计 |
5.4 优化后的模型仿真测试和性能分析 |
5.5 星地QKD模拟实验 |
5.5.1 实验整体介绍 |
5.5.2 实验结果 |
5.6 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中密钥纠错的编码模块(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编码模块 |
2.1 编码原理 |
2.2 密钥编码模块在FPGA的实现 |
2.2.1 交织器模块的设计 |
2.2.2 编码模块设计 |
2.2.3 删余器的设计 |
2.2.4 控制模块的设计 |
3 模型参数设计及仿真 |
4 结论 |
(10)基于Turbo码的量子高斯密钥分发的数据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内容编排 |
第二章 量子密钥的相关基础理论 |
2.1 信息论的基本理论 |
2.1.1 信息熵和冯诺依曼熵 |
2.1.2 联合熵、条件熵和互信息量 |
2.1.3 高斯变量的信息熵 |
2.1.4 公共信道的安全容量 |
2.2 量子密钥分发的基本理论 |
2.2.1 基本原理 |
2.2.2 BB84协议 |
2.3 数据协调 |
2.3.1 二分法纠错 |
2.3.2 级联纠错 |
2.3.3 样条纠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校验子网格的Turbo码的编译码 |
3.1 Turbo码的编码原理 |
3.1.1 Turbo编码结构 |
3.1.2 竖乘表法计算码字 |
3.2 基于校验子网格的Turbo码的译码原理 |
3.2.1 Turbo码的迭代译码原理 |
3.2.2 校验子网格译码 |
3.2.3 利用校验子的Log-MAP算法 |
3.3 Turbo码中交织器的设计 |
3.4 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urbo码单光子QKD的数据协调 |
4.1 信道编码的选择 |
4.2 基于Turbo码的Slepian-Wolf编码 |
4.2.1 Slepian-Wolf编码理论 |
4.2.2 Turbo码应用于Slepian-Wolf编码定理中 |
4.3 基于Turbo码单光子QKD数据协调方案 |
4.3.1 单光子QKD的信息论模型 |
4.3.2 实验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urbo码的CVQKD数据协调 |
5.1 CVQKD逆向协调的通信模型 |
5.2 量化分级 |
5.3 逆向协调中的Turbo码解码方案 |
5.3.1 MLC过程 |
5.3.2 MSD过程 |
5.3.3 MSD级间迭代算法中信息的计算 |
5.4 Turbo码数据协调中安全性分析 |
5.4.1 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 |
5.4.2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
5.4.3 连续变量逆向协调中协调效率的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工作与总结 |
6.2 有待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量子Turbo码(论文参考文献)
- [1]深空光通信调制编码及探测技术研究[D]. 闻冠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基于极化码纠错的Slice协商算法研究[D]. 王宏洁.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极化码在量子密钥分发中的应用研究[D]. 胡恒铭. 宁波大学, 2019(06)
- [4]稀疏码多址接入和极化码系统低复杂度迭代接收机设计[D]. 穆航.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基于信道编码的接入网物理层安全性研究[D]. 张慧娟.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6]前向纠错编码类型盲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 覃江毅.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7]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中的数据协调研究[D]. 钟先锋. 宁波大学, 2017(02)
- [8]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中密钥纠错的编码模块[J]. 金标,刘尉悦. 量子电子学报, 2017(03)
- [9]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中的数据协调方法[J]. 钟先锋,汤煜,金标,吴腾,李凤芝,刘尉悦. 计算机工程, 2017(04)
- [10]基于Turbo码的量子高斯密钥分发的数据协调[D]. 张宁. 山西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