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自然植被在大理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和晓彤[1](2021)在《面向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研究 ——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进而导致了全球变暖等生态问题,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成为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针对城市低碳化发展,使得城市碳排放量和碳汇量逐渐趋于平衡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如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是我国达成“碳达峰”目标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中碳汇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城市绿地系统与人类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碳汇量的估算,对近距离解决碳平衡的问题可以提供数据支撑,是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当前,针对城市建成环境的碳汇量测算方法较少,因此,本文试图结合既有碳汇量估算方法,以总体规划层面的绿地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适用于总体规划方案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以期对城市绿地低碳化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价值。本文通过综述不同学科背景下对绿地碳汇的相关研究和分析比较既有的碳汇量估算方法,从而在既有的可以用于城市层面绿地碳汇量估算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符合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指标。并且以西安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层面的绿地为例,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并通过生物量异速方程法和遥感反演法分别对样地和现状绿地碳汇量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到西安市总规层面绿地碳汇量测算的相关参数;通过改进后的估算方法对西安市的总体规划绿地进行了碳汇量估算及结果验证;最后对改进后的碳汇量估算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本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如下:首先,辨析和阐述了碳汇、城市绿地、植被等相关概念,总结梳理了多个学科领域对碳汇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的碳汇量估算方法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得到了不同碳汇量估算方法可以借鉴的方面。其次,分析了总体规划层面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和指标,总结了总体规划阶段可获取的数据,并结合城市绿地碳汇量影响因素,选取IPCC提出的人类聚居地碳汇量估算的思路,分析了其估算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总规层面适用的估算方法以及方法中涉及参数的获取方法。并论述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第三,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解读了西安市中心城区总规层面绿地的建设现状和规划内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绿地植被的相关特征,为提取西安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的相关参数提供数据支撑。最后,在样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绿地碳汇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样地碳汇量的测算和遥感反演法的整体绿地碳汇量测算,提取了西安市中心城区的绿地碳汇量估算相关参数,并对西安市中心城区规划绿地的碳汇量进行了估算,最后,对于改进后碳汇量估算方法以及本章获取相关参数的应用进行了归纳。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基于既有碳汇量估算方法,结合碳汇量影响要素和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内容和指标,在IPCC提出的碳汇量测算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绿地系统碳汇量估算方法;利用西安市中心城区的绿地植被调研数据,论证了绿地碳汇量有影响的因素包括树种、乔灌草覆盖面积、植物的树高、冠幅、胸径、植被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以及绿地类型,发现了高碳汇植被有杨树、无患子、榉树、金钱松、香樟、雪松、悬铃木、银杏等;通过样地清查和遥感反演的方法,获得了西安市中心城区总规层面各类型绿地的碳密度值,其中公园绿地碳密度平均值为1.32kg/m2,碳密度区间为0.6~1.5kg/m2;广场绿地碳密度为0.96kg/m2,碳密度区间为0.3~1.2kg/m2;防护绿地碳密度为1.77kg/m2,碳密度区间为1.2~2.1kg/m2;最后,应用碳密度值和固碳速率,估算了西安市中心城区规划绿地的总碳汇量和年碳汇量。
宋培豪[2](2021)在《漯河城市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能够削减径流产生量,延缓峰值径流出现时间,同时还能降低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本研究基于气象数据(2016-2018)、遥感数据、实际调查数据、i-Tree Hydro城市水文模型模拟数据就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植被冠层截留效率的影响、城市绿地在不同降雨强度下雨水再分配效应的差异、绿地植被展叶季和落叶季冠层截留效应的差异以及降雨历时对植被冠层截留效应的影响展开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和提升城市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的方法和途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6年,漯河市城市绿地的全年雨水截留量和削减的雨水径流量分别为573146 m3和122637 m3,分别占全年降雨量的1.17%和0.25%,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年雨水截留效率和年径流削减效率差异明显。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广场绿地的年截留效率分别为238.9、215.2、142.1 和 114.5m3/yr/ha,年径流削减效率分别为51.1、46.0、30.4、24.5m3/yr/ha。2)各植被指数(DVI、GNDVI、MASVI、NDVI、RNVI和RVI)与绿地植被冠层截留量之间的呈现显着的指数关系。其中NDVI可很好的解释绿地植被冠层截留量的空间差异(预测精度88.8%),NDVI和截留量的拟合模型为RI=7.1*e8 94*NDVI。3)相同城市绿地覆盖率下,城市绿地植被冠层截留效率的空间异质性较大。当城市绿地覆盖率在低于45%时,增加绿地覆盖率能够显着提高植被雨水截留效率;当绿地覆盖率小于25%时,可通过增加景观多样性来提高城市绿地植被冠层雨水截留效率;同样绿地覆盖率的情况下,可增加城市绿地聚集度来提高植被冠层雨水截留效率;当绿地覆盖率超过45%后,绿地植被冠层截留效率增加的潜力可能会受到限制。4)低强度降雨事件中,透水表面比例高的规划场景截留雨水、削减径流的效应明显;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透水表面截蓄雨水能力逐渐饱和,现状和规划场景的地表径流削减率随着降雨强度的不断增加而持续降低。现状和规划场景的径流削减效率整体趋势相近,在低强度降雨事件中径流削减率高,而在高强度降雨事件中削减径流效应十分有限。5)绿地植被覆盖率高的规划场景比现状场景能够截留更多雨水;在降雨量小于10mm的降雨事件中,两场景的植被冠层截留效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两场景植被冠层截留效应达到峰值且趋于稳定,截留量不再增加。由于降雨量和绿地叶面积指数的季节性变化,城市绿地在展叶季和落叶季的植被冠层截留效率差异很大。城市绿地在长历时降雨事件中的冠层截留效率比短历时降雨事件的冠层截留效率高3%~13%。6)本研究使用了由美国林务局开发的i-Tree模型集的Hydro水文模型和Eco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模型分析了城市尺度绿地植被覆盖和局地尺度不同类型城市绿地样地的雨水再分配效应,本研究是i-Tree模型集成功应用于国内城市环境下不同尺度下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的评估研究的尝试和探索,弥补了我国城市尺度下评价和量化城市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的空白。i-Tree模型集是基于美国城市环境下开发,通过对模型相关参数进行本地化的修正和更新,提高模型分析和评价的精度,更好地适用于国内城市绿地水文生态效益的评估。
常郴[3](2021)在《北京老城区建筑与小区林冠雨水截留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原本的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导致内涝灾害频发、水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老城区由于基础设施老旧面临的雨洪问题更为严重;另一方面,绿地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水文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其截留、蒸散、促渗、补给地下水等作用能够帮助实现降雨的再分配,修复水文循环。为更好地发挥城市植被的水文调节价值,充分释放老城区现有绿地的生态潜力,本研究首先从模拟原理、结果准确性与国际适用性等多个方面比较分析现有的4个林冠截留评估模型,以确定适宜的研究工具,之后选取北京老城区内6个典型建筑与小区,在植被调研基础上利用i-Tree Eco模型评估2014~2018年各场地内乔木冠层的雨水截留和径流削减效益,探究老城区林冠截留的过程特征,分析降雨、乔木结构、场地等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最后基于所得结果,利用林冠覆盖面积、绿地面积、用地功能等多种方法评估老城区林冠整体截留能力,并比较不同方法的适用性。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的模拟原理和设计思路使得每种模型的侧重点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CITYgreen雨水模块操作简便、数据要求低,但缺乏对于截留作用等具体水文过程的模拟分析,所得结果精度较低;i-Tree Hydro模拟整个水文过程,结果精度较高,但不能反映物种构成、胸径分布等乔木结构特征的影响;i-Tree Streets专注于城市行道树评估,使用范围受地域限制,结果准确度一般;i-Tree Eco结果精度高,国际适用性强,模拟时以截留过程为核心,可反映森林结构和下垫面性质对截留作用及其径流削减量的影响。(2)2018年6个场地内乔木总计截留雨水4748.03 m3,平均截留2.58 m3/株,削减径流931.23 m3,平均年截留率为9.5%。单一场地尺度下,叶面积与年截留体积呈显着线性正相关;降雨因素在月时间尺度下对截留作用及其径流削减能力的影响更显着,月截留量与月降雨天数呈线性正相关,植被在降雨集中度低、雨量小而历时长的年份和地区截留效果更好;径流削减量在降雨较小时对林下不透水面占比更敏感。(3)2014~2018年间,各场地截留数据整体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但内部变化细节因径级分布和种植方式等略有差异;各场地截留量与年降雨天数呈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各场地的年截留体积与年径流削减量呈线性正相关,但降雨特征、场地特征、林冠覆盖下垫面构成等因素也会影响截留作用的径流削减效果。林冠覆盖面积、绿地面积均与场地截留体积呈线性正相关,前者的相关性更高;小型树种的胸径与截留体积呈幂函数形式非线性正相关,大型树种的截留体积变化趋势则呈“S”型曲线模式;不同的用地功能场地的截留能力不同,公共用地往往高于居住用地。(4)通过i-Tree Canopy评估所得的老城区现实林冠覆盖率为29.7%,潜在林冠覆盖率为30.4%,现实截留体积为194.11万m3,潜在截流体积为198.54万m3。老城区内32个街道的截留体积在1.66~9.96万m3之间,与街道面积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各街道单位面积截留体积与林冠覆盖率呈显着线性正相关,单位林冠覆盖面积截留体积与街道林冠覆盖面积呈指数形式的非线性正相关关系。通过绿地面积法、株数法、用地功能法计算的老城区林冠现实截留体积分别为178.91、130.45、111.82万m3,其中绿地面积法所得结果最接近林冠覆盖法,在粗略评估城区尺度林冠截留能力时最具参考价值。
裴进文[4](2021)在《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凿齿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乡村景观是以大地为背景、以聚落为核心、以农田为基底的环境综合体,沉积着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的空间营建智慧,保护建设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植物种植是乡村景观形成的重要组成要素,具有生活生产、乡土文化、庭院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中植物景观营造城市化手法越来越突出,乡村地域特色保护与传承创新面临挑战。本文以西安平原地区典型乡村景观传统特色和建设现状分析入手,针对植物种植设计过程中植物景观趋于同类化且不满足村民生活需求等问题,探究一种既能留住“乡愁”延续乡村景观地域特征,又能适应现代乡村居民实际生活需求的乡村植物景观设计方法。首先,提出村域空间肌理的植物景观整体规划布局,从空间肌理形态入手,尊重和延续乡村空间肌理的空间尺度、形态、界面以及功能属性。基于共同缔造理念,提出多元主体参与式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和流程。其次,通过分析乡村的空间肌理构成要素的类型、各空间肌理要素的空间尺度、界面构成、功能属性以及各空间肌理要素中植物景观的分布特征、功能作用、植物与空间肌理的关系,归纳总结西安平原型乡村典型空间肌理的特征以及各空间肌理中植物景观类型及分布方式,提出了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模式,包括乡村街巷空间植物种植设计、建筑庭院空间植物种植设计、公共空间节点植物种植设计、农田林网植物种植设计模式。最后,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凿齿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实践研究对象,开展村庄现代生活环境需求与村庄植物种植设计之间关系的访谈调查,实践西安平原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和设计模式。
赵选[5](2021)在《西安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绿地缓解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以2000年、2006年、2010年和2018年4期Landsat系列影像和MODIS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植被指数,并反演研究区的地表温度,对研究区4个时期夏季的热岛强度、热力景观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运用Moran’s I指数、地理探测器模型,对研究区热环境空间异质性和驱动力因子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遥感数据和外业调查资料为依据,获取了研究区植被规模参数(NDVI、植被覆盖度、三维绿量);以2018年GF-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绿地信息,进而研究了研究区绿地植被规模与热环境的空间相关性,以及绿地斑块特征和不同尺度景观特征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本研究的4个时期之间,西安市主城区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存在波动,整体有减小趋势,其中,2000至2018年间,其减小0.313,说明热岛强度有所减弱,城市夏季热环境有所改善。热力景观等级的高温斑块由市中心的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聚集分布向四周各区分散转移明显。低温、高温热力景观斑块面积、数量百分比和平均斑块面积整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000年至2018年,低温斑块面积、数量百分比和斑块平均面积分别增加8.96%、2.75%和27.97 hm2;超高温斑块面积、数量百分比和平均面积分别增加4.27%、5.00%、6.54 hm2;4个时期之间,热力景观动态度最高为低温斑块,平均值为64.00%,最低为中温斑块(含次中温、中温等级)平均值为30.92%,说明低温斑块的大小及其空间分布有着最为剧烈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主城区向外扩展和建设,导致不透水面增加的结果。(2)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能够定量揭示研究区热环境效应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西安主城区热环境空间分布呈现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并且具有多热点和冷点特征。建筑物、植被、道路、水体和人口因素影响热环境效应的贡献值分别为0.7593、0.6356、0.4619、0.1239和0.0352;在多驱动因子交互作用下,除了建筑物、植被与其它因子之间存较强的交互影响外,道路和人口交互作用对热环境分布也有明显影响,贡献值达0.4738。(3)基于GF-1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西安主城区绿地信息(精度为95.82%),结果显示,主城区绿地覆盖面积为17317.97 hm2;主城区6个行政区中,绿化覆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绿地水平空间分布不均匀,有聚集性特征,灞桥区的东部和东南部的山区是绿地分布最密的区域;市中心区域绿地斑块破碎化严重,不同绿地类型中区域绿地和附属绿地覆盖面积最大,二者面积之和占76.8%。(4)利用双变量局部Moran’s I指数探究城市绿地系统的三个植被规模指标(NDVI、植被覆盖度和三维绿量)与地表温度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植被规模指标与地表温度之间有显着的空间负相关关系,且各植被规模指标与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模式有较高的一致性。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每增加10%的区域绿地的NDVI、植被覆盖度和三维绿量,其地表温度下降1.13℃、0.69℃和0.73℃;每增加10%的公园绿地的NDVI、植被覆盖度和三维绿量,其地表温度下降0.83℃、0.55℃和0.64℃。(5)在西安市主城区选择的32块城市绿地中,其内部地表温度与其面积、NDVI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周长呈显着负相关(P<0.05),并用对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对绿地斑块周边热环境影响分析表明,主城区绿地斑块降温作用最大距离Lmax的平均值在200-250 m之间,降温作用Lmax主要分布在150-300 m之间。城市绿地最大降温距离与斑块面积、周长和NDVI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形状指数相关性不显着。城市绿地降温作用随距离的梯度变化类型呈现急降型、缓降型和均匀型,其原因与空间位置、周边环境有关。所有选择的绿地斑块中,降温幅度最大可达3.10℃,降温幅度最小达0.46℃,平均降温幅度为1.32℃。同时,发现降温幅度与斑块面积、周长和NDVI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斑块形状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斑块面积对城市绿地的降温范围和降温幅度的影响最大。(6)通过对研究区15个公园绿地降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当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5 hm2时,公园绿地面积对地表温度降温幅度显着增强;以公园绿地斑块边界为起点,在390 m范围内,其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作用与距离有关,并且呈现一定的规律,其降温作用梯度变化规律有两种曲线类型,即急降型和缓降型。城市公园绿地斑块降温范围在60 m-240 m之间,降温幅度与公园绿地斑块面积和形状指数相关性显着。(7)西安市主城区在8 km×8 km的空间尺度下,不同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地表温度的缓解作用效果最佳;如果在此尺度下,增大最大斑块指数(LPI)和景观形状指数(LSI)、聚集度指数(AI),对地表温度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建议在城市主城区绿地规划和建设中,考虑将8 km×8 km空间尺度作为管理单元,有利于发挥绿地缓解热环境效应的最大作用。
白若兵[6](2021)在《滇中地区寺观园林历史演变与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寺观园林艺术是宗教艺术文化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物质与文化结合的实例,是中国古代人民造园艺术的杰出表达。云南滇中地区寺观园林造园活动的兴起与发展晚于中原地区,期间受到多方历史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在滇中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景观与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滇中地区寺观园林呈现出丰富多彩地方园林特征。本研究通过对历史史料和相关文献的研读与梳理,以及对滇中地区寺观园林部分实例的资料整理与实地调研,以时间线为研究脉络,就滇中地区寺观园林历史发展沿革、寺观园林使用功能和文化内涵演变过程进行探讨,从历史发展演变、功能形态演变、文化内涵演变等方面总结了滇中地区寺观园林历史发展历程。本研究重点对滇中地区寺观园林空间与景观特征进行论述,其中包括寺观园林外部空间环境、内部空间结构、空间塑造、景观营造思想、景观意境表达、景观营造方式等内容,通过结合学科理论进行研究,最后归纳总结了滇中地区寺观园林空间与景观的相关特征,进而对滇中地区寺观园林的相关理论形成更加清晰和完整的认识,同时也对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思想和地方寺观园林艺术相互影响的结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李耀武[7](2021)在《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乡村建设热潮高涨。然而,乡村建设无序、乡村规划无效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对科学乡村建设理论和有效工作方法的探索成为当前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本研究以探索乡村建设的有效方法为核心,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寻找到一种科学、实用的乡村建设途径,并使之成为解决当前乡村问题的有效方法。本论文综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问题引出-解决思路分析-解决方法探讨”的路径展开,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实证探讨、观察与访谈等方法对循证乡村策划方法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循证乡村策划方法建立的背景与意义、策划分析框架以及具体的循证策划实践方法。通过研究,试图对“在乡村建设中为何需要循证策划”以及“如何循证、如何策划、如何依据最佳证据来进行策划分析”的问题进行回答。本论文首先对当前乡村建设无序、乡村规划无效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了“通过建立乡村策划来对乡村设计进行指导,为乡村设计提供设计依据”的问题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既有建筑策划和乡村策划理论的借鉴,建立了循证乡村策划理念及策划分析框架,并以绿桃古村和城子古村为例,展开循证策划实践。通过具体案例的实证探讨,本论文对循证乡村策划的具体方法与实践意义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本论文通过基础分析、理论与实例研究,建立了循证乡村策划方法体系,主要包括以最佳证据的获得为核心的证据寻找与分析的方法和基于最佳证据来进行策划分析与价值排序的乡村策划方法,同时得出“在循证乡村策划中,以最佳证据为决策依据的策划分析方法能够使乡村策划更科学”的结论。通过理论构建与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探索,本研究为乡村振兴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和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任晓华[8](2021)在《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植被时空分布及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中引水工程是解决滇中地区严重缺水问题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分布在昆明、玉溪、楚雄、大理、红河以及丽江6个州(市)。研究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植被时空分布及相关性,为滇中引水工程跨区域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迫切的工程实际需求。本文基于2000-2017年TRMM 3B43降水数据、同期MODIS植被数据、DEM地理空间数据,通过散点斜率法、相关系数、相对误差研究TRMM 3B43精度适用性分析,利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MVC、像元二分模型、趋势分析、空间相关性分析等技术方法,研究了2000-2017年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植被时空分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TRMM 3B43降水数据精度适用性分析。年、季、月尺度中,TRMM 3B43降水量在整个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及单个站点偏差较小、精度较高,在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地面降水数据提供有效补充。(2)18a来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受水区年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分布趋势呈单峰型,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冬季降水量占比低;各个站点年内分布总体水平及各月降水量波动幅度均有差异;年降水量按5.7mm/a减少,春季和夏季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处于略微上升趋势;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量下降突变年份为2003年,多个站点年降水量下降突变点大多在2002-2003年;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大体经历了2个周期的丰枯变化降水;降水在空间分布存在异质性和不均匀性,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现象,局部出现降水量较多的情况,出现在两个位置,分别是大理市洱海和昆明滇池流域,降水量减少趋势在空间上不断扩张。(3)18a来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植被的时空分布及变化。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NDVI年内分布变化明显,月平均NDVI在0.45~0.75,变化趋势呈cos函数型,8月NDVI达到最大值;各站点NDVI年内分布及总体水平也略有差异;2000-2017年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年最大NDVI空间均值在0.74~0.80之间,在研究时域内呈上升趋势;春季NDVI空间均值在0.50~0.61,夏季NDVI空间均值在0.71~0.78之间,秋季NDVI空间均值在0.71~0.77之间,冬季NDVI空间均值在0.565~0.65之间,均成上升趋势;NDVI空间分布存在异质性,其中红河州绿春县西南角植被NDVI数值大,植被覆盖情况较好;18a来滇中引水受水区各等级植被覆盖度面积有所增减,整体植被覆盖度处于较好的水平,在昆明滇池流域周围以及大理市周围等低海拔地区植被覆盖程度出现明显下降。(4)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的年最大NDVI与年降水在相关性方面负相关略多于正相关,总体负相关占到受水区面积的比例为52.1%;春季降水量与植被NDVI在相关性方面总体现实为正相关关系,占受水区面积的64.79%;夏季降水量与植被NDVI在相关性方面正相关占比略多于负相关,占受水区面积的52.56%;秋季降水量与植被NDVI在相关性方面正相关占比略多于负相关,占受水区面积的60.95%;冬季降水量与植被NDVI在相关性方面总体现实为正相关关系,占受水区面积的99.75%;弱正相关和弱负相关的区域占比较大,受水区大部分区域NDVI对降水响应变化不明显。
支少层[9](2020)在《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研究 ——以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较早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在开采及加工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矿石废料,这些废料大多未被合理利用甚至被遗留在开采场地,造成了资源大量的浪费。站在废弃资源再利用的角度,这些矿石废料却具有一定的再利用价值,所以亟需切实可行的矿石废料再利用策略,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再利用。本课题以矿山公园建设为背景,将矿石废料作为一种景观材料的形式再利用于矿山公园建设中,并对其再利用方法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文中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按照矿石废料产生的过程,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与材料特性分析,并论述了矿石废料在其他领域及景观设计领域中再利用的途径。对比分析了再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确定了本课题所遵循的再利用思想。剖析了矿山公园的概念,明确了矿石废料在矿山公园建设中再利用的目标,并总结了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价值。其次,梳理归纳了矿石废料再利用的相关案例,为本课题所涉及的核心研究内容提供了借鉴与启示。综合以上研究,总结了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应遵循的原则、依据与方法。最后,将矿石废料作为矿山公园建设中的景观材料,对其在矿山复绿、景观要素、雨水管理设施及文化氛围营造中再利用的构建方法展开了研究,并以实际案例对其进行了实践验证。通过本课题研究为矿石废料的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延伸了其再利用的范围,丰富了其再利用的方法,肯定了其再利用的价值,同时拓宽了矿山公园建设中对于景观材料的选用范围和应用手法。
方文[10](2020)在《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具有维持大气碳氧平衡、调节城市小气候、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重庆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森林对该区域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为凸显。科学合理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是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范围内,在尽可能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同时,对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重庆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16个景观指数(类型层次8个,景观层次8个)从区域尺度(重庆主城九区及璧山、永川和江津区长江以北区域8570 km2范围)和城市尺度(重庆主城九区2737 km2范围)对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测算潜在生态网络,采用生态廊道综合指数对生态网络进行评价与优化。在城市尺度下的源斑块和重要生态节点中,于2009年和2018年对人为干扰强度较大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分析10年间的木本植物群落的变化趋势;并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分析初始建植物种对群落结构及小环境的影响。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区域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城市森林面积增加了27640.08 ha;城市森林中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大型斑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而巨型斑块比例逐年上升。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指数逐年下降;而蔓延度指数、连接度指数、聚集度指数逐年增加,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城市森林景观类型较少,斑块密度较低,景观斑块聚集性和均匀度较高,但连接度偏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中高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40块,提取潜在生态廊道780条,节点320个,归并删除冗余重复廊道,得到540条优化生态廊道和2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153个,踏脚石71个)。优化后生态网络呈网状结构,可有效改善区域尺度下城市森林景观格局。(2)在城市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研究区城市森林面积减少了1206.69 ha。其中生态片林和河岸防护林逐年减少,游憩林、景观美化林和道路防护林有所增加。此间自然林和半自然林面积减少,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城市森林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和大型斑块面积逐年减少,微型斑块和巨型斑块面积逐年增加。在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分散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蔓延度、连接度和聚集度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31个,提取潜在生态廊道465条,节点199个,经归并和重力模型提取,得到278条优化生态廊道,1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83个,踏脚石41个)。研究区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得到改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得以优化。(3)2009年和2018年,分别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各设置样地5个样方100个。2009年半自然林植被类型共有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6个群系,物种41科、55属、72种;2018年共记录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5个群系,物种42科、56属、75种,增加了1科1属3种。人工林2009年共记录1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24个群系,物种26科38属47种,减少了1科1属1种,乔木变化了5种,灌木变化了7种。10年间半自然林前5种乔木层树种重要值排序几乎没有变化,仅平顶山样地中的刺桐跌落前5种地位,香樟上升为前5种之一;灌木层树种没有发生变化,但部分样地内物种重要值排序发生了变化。半自然林总体上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人工林总体上木本植物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有所降低,乔木层略有增加。半自然林木本植物乔灌比和常绿落叶比在种类上保持不变,在数量上灌木数量有所增加;乔木层和灌木层木本植物常绿落叶比在此期间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人工林木本植物乔灌比种类没有变化,灌木数量减少。半自然林乔木层胸径等级在2009年和2018年均呈明显的“增长型”,且中间没有断层现象,表明群落总体上更新良好;10年间平均胸径都有所减小,从12.3 cm降到11.6 cm。人工林在10年间乔木层平均胸径从13.85 cm增加到14.91 cm;DBH>l cm的个体各个径级均呈明显的“衰退型”,在8个径级中都有个体分布,表明群落总体上相对稳定,群落呈现出“衰老型”特征。半自然林和人工林平均生物量都有所增加,说明样地内半自然林呈正向演替,而人工林受人为喜好较大,在人为干预下保持着相对稳定。(4)通过2009年在高速公路廊道人工建植群落并持续观测和调查,建植初期,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直接影响道路生态廊道植被的覆盖率实现时间以及群落生物量的积累。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高植被覆盖率形成时间越短,群落积累的生物量则越多,二者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间接对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固碳释氧能力形成积极影响,有利于道路廊道生态系统在固碳释氧生态功能的发挥。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的结构特征中物种多样性水平密切相关。相同生长季节内,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生境接纳新物种的潜力愈强,群落中物种数目越多,群落盖度也越大,所在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水平也越高。道路生态廊道植被所在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水平与植被的固持水土能力(护坡性能)密切相关: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所在生态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就越强。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抗冲蚀能力、蓄水保土能力也越强,区域内的产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则越小,且随着建植时间的延长而趋势越明显。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能够影响建植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发展方向,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越多建植区土壤理化指标越向积极方向发展,如土壤pH值、速效N、P、K及全N、全P和全K等指标均随物种数量的增加而相应提升,且二者间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建植条件一致的条件下,提高初始建植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促进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发挥。综上,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面积在不同研究尺度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在区域尺度上逐年增加,在城市尺度上逐年递减;研究形成的2个尺度的生态网络可为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城市森林中半自然林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演替特征,而人工林表现出受人为喜好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规律;初始建植物种数量直接影响着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质量和发展趋势。
二、浅谈自然植被在大理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自然植被在大理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研究 ——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范围与对象 |
2 相关理论及既有碳汇量估算方法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碳汇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2 城市绿地及相关概念 |
2.1.3 植被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领域相关研究 |
2.2.2 景观生态学领域碳汇相关研究 |
2.2.3 森林生态学领域碳汇量研究 |
2.3 既有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研究 |
2.3.1 样地清查法 |
2.3.2 软件模拟法 |
2.3.3 遥感反演法 |
2.3.4 温室气体清单法 |
2.3.5 既有城市绿地碳汇估算方法比较 |
2.4 小结 |
3 面向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的构建 |
3.1 面向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路径 |
3.1.1 城市绿地碳汇量影响因素 |
3.1.2 总体规划阶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内容 |
3.1.3 总体规划中绿地相关指标和参数提取 |
3.2 面向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建构 |
3.2.1 IPCC温室气体清单中碳汇量的估算方法 |
3.2.2 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的改进 |
3.2.3 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系数取值方法 |
3.3 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的适用性 |
3.3.1 基于时间变化特征的碳汇量估算方法适用性 |
3.3.2 基于植被区划的碳汇量估算方法适用性 |
3.4 小结 |
4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碳汇量估算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4.1 总规层面的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规划及建设现状 |
4.1.1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建设现状 |
4.1.2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布局结构 |
4.1.3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的树种规划 |
4.2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及植被信息采集 |
4.2.1 遥感数据资料来源及处理 |
4.2.2 现状植被数据获取 |
4.2.3 总体规划绿地分类提取 |
4.3 西安市中心城区绿地植被数据分析 |
4.3.1 西安市中心城区现状植被种类分析 |
4.3.2 西安市中心城区现状植被形态特征分析 |
4.3.3 西安市中心城区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特征 |
4.4 小结 |
5 西安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层面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 |
5.1 样地碳汇量测算与碳汇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1 样地碳汇量测算 |
5.1.2 碳汇量测算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
5.1.3 碳汇量影响因素系数测算 |
5.2 基于遥感反演法的西安市中心城区现状绿地碳汇量测算 |
5.2.1 遥感信息提取与反演模型构建 |
5.2.2 西安市绿地碳汇量测算 |
5.2.3 现状西安市绿地固碳速率测算 |
5.3 基于改进方法的西安市中心城区规划绿地碳汇量估算及应用 |
5.3.1 不同方法下碳汇量估算结果验证 |
5.3.2 西安市中心城区规划绿地年碳汇量估算 |
5.3.3 西安市中心城区规划绿地总碳汇量估算 |
5.3.4 改进后碳汇量估算方法的应用 |
5.4 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样地调查信息表 |
(2)漯河城市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城市化 |
1.2.2 城市水文学研究进展 |
1.2.3 绿地削减径流研究进展 |
1.2.4 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3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数据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水文条件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人口状况 |
2.2.2 经济发展水平 |
2.2.3 城镇化水平 |
2.3 历史和人文沿革 |
2.3.1 历史沿革 |
2.3.2 人文景观 |
2.4 植被概况 |
2.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绿地建设情况 |
2.5.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
2.5.2 城市绿地建设情况 |
2.6 影像数据 |
2.6.1 无人机航测数据 |
2.6.2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 |
2.6.3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
2.7 调研实测数据 |
2.8 气象数据 |
2.9 其他矢量或规划数据 |
3 绿地信息提取及绿地现状分布 |
3.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绿地信息提取 |
3.3 城市绿地现状分布 |
3.3.1 公园绿地(G1) |
3.3.2 防护绿地(G2) |
3.3.3 广场用地(G3) |
3.3.4 附属绿地(XG) |
4 绿地景观格局对截留效应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绿地植被冠层截留效应模型选择 |
4.1.2 数据获取 |
4.1.3 植被指数计算 |
4.1.4 基于植被指数的绿地植被冠层截留估算模型构建 |
4.1.5 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绿地植被结构特征 |
4.2.2 不同类型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差异 |
4.2.3 绿地植被冠层截留量估算模型 |
4.2.4 绿地植被冠层截留量空间分布 |
4.2.5 绿地覆盖率对植被冠层截留效率的影响 |
4.2.6 绿地景观格局对植被冠层截留效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植被指数与绿地植被冠层截留效应的关系 |
4.3.2 绿地植被冠层截留量及截留效率的比较 |
4.3.3 绿地植被冠层截留量的景观驱动 |
4.4 小结 |
5 降雨强度对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数据获取 |
5.1.2 模型选择——i-Tree Hydro水文模型 |
5.1.3 获取模型参数 |
5.1.4 芝加哥雨型降雨过程线 |
5.1.5 模型构建与模拟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降雨强度下总径流产生量 |
5.2.2 不同降雨强度下基流产生量 |
5.2.3 不同降雨强度下透水表面径流产生量 |
5.2.4 不同降雨强度下不透水表面径流产生量 |
5.2.5 不同降雨强度下地表以下渗透量 |
5.2.6 绿地植被冠层截留 |
5.3 讨论 |
5.3.1 降雨强度对径流产生量的影响 |
5.3.2 降雨强度对渗透效应的影响 |
5.3.3 降雨强度对绿地植被截留效应的影响 |
5.4 小结 |
6 基于i-Tree Hydro水文模型的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模拟 |
6.1 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总径流量 |
6.2.2 透水表面和不透水表面径流 |
6.2.3 冠层截留效应 |
6.2.4 截留效应季节性差异 |
6.2.5 降雨历时对截留效应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绿地对径流的影响 |
6.3.2 降雨历时对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
6.3.3 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 |
6.4 小结 |
7 优化和提升城市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的方法和途径 |
7.1 城市绿地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系 |
7.2 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
7.2.1 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承担的角色 |
7.2.2 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差异 |
7.3 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地建设和改造优化策略 |
7.3.1 微观尺度——局地场地设计 |
7.3.2 中观尺度——街区规划 |
7.3.3 宏观尺度——区域规划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英文摘要 |
附录一: 图目录 |
附录二: 表目录 |
附录三: 附表 |
附表1-1 样地4101调查汇总表 |
附表1-2 样地4101乔木调查汇总表 |
附表1-3 样地4101灌木调查汇总表 |
附表2 绿地样地截留量、削减径流量和平均植被指数 |
附表3 研究区绿地所有植被数量和叶面积占比 |
附表4 研究区各类型城市绿地植被叶面积和生物量特征汇总表 |
附表5 绿地样地外业调查表 |
(3)北京老城区建筑与小区林冠雨水截留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植物截流效益评估模型比较 |
1.3.2 单一场地林冠雨水截留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多场地林冠雨水截留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北京老城区林冠整体截留能力评估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植物截流效益评估模型比较 |
2.1 CITYGREEN模型 |
2.1.1 模型结构 |
2.1.2 截留模拟原理 |
2.2 I-TREE模型 |
2.2.1 i-Tree Hydro |
2.2.2 i-Tree Eco |
2.2.3 i-Tree Streets |
2.3 模型比较与分析 |
第3章 单一场地林冠雨水截留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计算方法 |
3.1.2 研究区域概况 |
3.1.3 研究步骤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乔木结构特征 |
3.2.2 林冠截留雨水效益 |
3.2.3 雨水截留作用的影响因素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场地林冠雨水截留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调查内容 |
4.1.2 调查对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乔木结构特征 |
4.2.2 林冠截留雨水效益 |
4.2.3 各场地截留数据比较分析 |
4.2.4 多场地影响因素作用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老城区林冠整体截留能力评估研究 |
5.1 基于林冠覆盖面积的老城区绿地截留能力评估 |
5.1.1 评估方法 |
5.1.2 评估结果 |
5.2 基于林冠覆盖的老城区各街道截流能力评估 |
5.2.1 各街道林冠覆盖情况 |
5.2.2 各街道截留能力 |
5.2.3 街道尺度截留规律研究 |
5.3 基于其他方法的老城区绿地截留能力评估 |
5.3.1 基于绿地面积的截留能力评估 |
5.3.2 基于用地功能的截留能力评估 |
5.3.3 不同截留评估方法结果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致谢 |
(4)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凿齿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我国乡村建设发展中的矛盾 |
1.1.2 政策背景:乡村建设相关政策带来新的机遇 |
1.1.3 实践背景: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缺乏恰当的方法 |
1.1.4 对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问题的反思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
1.2.2 村民参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 |
1.2.3 乡村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
1.2.4 乡村空间肌理相关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 |
2.1.2 乡村景观 |
2.1.3 乡村植物景观 |
2.1.4 乡村空间肌理 |
2.1.5 地域性景观 |
2.1.6 共同缔造 |
2.2 乡村空间肌理 |
2.2.1 乡村空间肌理的特征 |
2.2.2 乡村空间肌理的构成 |
2.2.3 空间肌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
2.3 植物景观与空间肌理、村民参与的关系 |
2.3.1 乡村植物景观的功能 |
2.3.2 乡村植物景观与空间肌理的关系 |
2.3.3 植物景观与村民参与的关系 |
2.3.4 植物景观营造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西安平原型乡村空间肌理中植物景观特征 |
3.1 西安平原型典型乡村案例选取与调研 |
3.2 西安平原型乡村空间肌理整体形态分布及构成要素 |
3.3 棋盘状街巷空间肌理 |
3.3.1 街巷形态分布 |
3.3.2 街巷尺度、界面及植物分布 |
3.3.3 植物与街巷空间肌理的关系 |
3.4 庭院集合的空间基底 |
3.4.1 庭院集合分布 |
3.4.2 庭院单元尺度与布局分析 |
3.4.3 植物与庭院集合基底的关系 |
3.5 村口、庙宇、涝池、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节点 |
3.5.1 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的类型 |
3.5.2 空间节点的形态与功能 |
3.5.3 植物与公共活动空间节点的关系 |
3.6 田垄、河渠、机耕路等构成农田网状空间肌理 |
3.6.1 农田网状空间肌理特征 |
3.6.2 机耕路林带 |
3.6.3 河渠林带 |
3.6.4 村旁林带 |
3.6.5 植物与农田空间肌理的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4.村域空间肌理的植物景观整体规划布局策略 |
4.1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规划目标 |
4.1.2 规划原则 |
4.2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思路 |
4.2.1 从空间肌理形态入手,尊重和延续空间肌理特征 |
4.2.2 共同缔造理念——多元主体参与式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4.3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内容 |
4.3.1 植物景观空间规划 |
4.3.2 植物种类规划 |
4.3.3 植物景观季相规划 |
4.3.4 植物群落结构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5.西安平原型乡村各空间肌理的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模式 |
5.1 街巷空间植物景观 |
5.1.1 入村道路 |
5.1.2 主要交通道路 |
5.1.3 宅间道路 |
5.1.4 巷道 |
5.2 庭院空间植物景观设计 |
5.2.1 闲置宅院植物景观设计 |
5.2.2 硬化面积较大的庭院 |
5.2.3 绿化面积充足的庭院 |
5.3 公共空间节点植物景观设计 |
5.3.1 村口 |
5.3.2 涝池 |
5.3.3 寺庙 |
5.3.4 休闲活动广场 |
5.3.5 连接型节点 |
5.3.6 微节点 |
5.4 农田林网植物景观设计 |
5.4.1 机耕路林带 |
5.4.2 河渠绿化 |
5.4.3 村旁林带 |
5.5 本章小结 |
6.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研究 |
6.1 凿齿村概况 |
6.1.1 凿齿村基本情况 |
6.1.2 上位规划 |
6.2 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
6.2.1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
6.2.2 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各阶段具体内容 |
6.3 凿齿村各空间肌理植物景观现状及村民意愿分析 |
6.3.1 凿齿村植物景观现状 |
6.3.2 村民主体意愿调查 |
6.4 凿齿村植物景观整体规划 |
6.4.1 凿齿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
6.4.2 凿齿村植物景观整体规划 |
6.4.3 植物景观季相规划 |
6.4.4 植物景观空间及植物群落结构规划 |
6.5 凿齿村各空间肌理要素的植物景观设计 |
6.5.1 凿齿村植物景观设计总平面图 |
6.5.2 街巷道路 |
6.5.3 公共空间节点 |
6.5.4 住宅庭院 |
6.5.5 农田空间肌理 |
6.6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1 西安乡村常用植物 |
附录2 乡村村民问卷调查样表 |
附录3 乡村干部调查问卷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5)西安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绿地缓解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城市热环境的定义及特征 |
1.2.2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
1.2.3 城市绿地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研究 |
1.2.4 西安市热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1.2.5 文献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状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遥感数据 |
2.2.2 外业调查数据 |
2.2.3 其它数据 |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 |
3.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1.1 Landsat数据预处理 |
3.1.2 GF-1 数据预处理 |
3.2 城市绿地信息提取 |
3.2.1 最大似然分类法 |
3.2.2 基于综合指数的绿地信息提取方法 |
3.2.3 基于面向对象的CART决策树分类法 |
3.3 城市绿地三维绿量模型构建及反演 |
3.3.1 遥感植被指数获取 |
3.3.2 样地三维绿量计算 |
3.3.3 三维绿量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 |
3.3.4 乔木三维绿量估测模型构建 |
3.3.5 研究区乔木三维绿量反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热力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地表温度反演及验证 |
4.2.2 城市热岛比例指数 |
4.2.3 热力景观等级划分 |
4.2.4 热力景观指数选取 |
4.2.5 热力景观动态度计算 |
4.2.6 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研究区热岛强度分析 |
4.3.2 不同行政区热力景观分布特征 |
4.3.3 热力景观格局变化 |
4.3.4 热力景观的动态变化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环境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子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5.3 结果及分析 |
5.3.1 地表温度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5.3.2 单驱动因子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
5.3.3 驱动力因子对地表温度的交互作用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绿地植被规模对热环境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核密度分析 |
6.2.2 GIS分区统计分析 |
6.2.3 空间相关分析 |
6.2.4 经典相关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城市绿地总体分布特征 |
6.3.2 NDVI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 |
6.3.3 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
6.3.4 三维绿量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市绿地景观斑块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2.1 研究区城市绿地斑块的筛选 |
7.2.2 绿地斑块景观特征指数选取 |
7.2.3 缓冲区分析 |
7.2.4 城市绿地斑块缓解热环境效应的影响距离计算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城市绿地斑块对内部地表温度的影响 |
7.3.2 城市绿地斑块对周边地表温度的影响 |
7.3.3 典型城市绿地斑块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不同尺度绿地景观格局对热环境的缓解作用研究 |
8.1 引言 |
8.2 研究方法 |
8.2.1 城市绿地提取 |
8.2.2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指标的选择 |
8.2.3 城市地表温度数据 |
8.2.4 样区分割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不同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
8.3.2 不同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回归分析 |
8.4 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滇中地区寺观园林历史演变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1 对寺观园林的研究脉络 |
1.2.2 国内外寺观园林研究综述 |
1.2.3 滇中地区寺观园林研究精要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滇中地区寺观园林的发展历程 |
2.1 滇中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2.1.1 自然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民俗信仰 |
2.2 滇中地区寺观园林的分布现状 |
2.2.1 佛寺园林 |
2.2.2 道观园林 |
2.2.3 其他宗教园林 |
2.3 滇中地区寺观园林的发展演变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文化内涵演变 |
2.3.3 功能形态演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中地区寺观园林的空间特征 |
3.1 外部空间环境 |
3.1.1 园林选址 |
3.1.2 城市型寺观园林 |
3.1.3 院落布局 |
3.1.4 景观布局 |
3.2 内部空间结构 |
3.2.1 建筑轴线布置 |
3.2.2 园林空间形态 |
3.2.3 建筑形式 |
3.3 空间塑造 |
3.3.1 寺观园林空间环境的意境塑造 |
3.3.2 宗教空间的营造 |
3.3.3 空间环境的氛围营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中地区寺观园林的景观特征 |
4.1 景观营造思想 |
4.1.1 佛寺园林 |
4.1.2 道观园林 |
4.1.3 其他宗教园林 |
4.2 景观意境表达 |
4.2.1 园林景观意境 |
4.2.2 景观意境营造 |
4.2.3 观景意境塑造 |
4.3 景观营造方式 |
4.3.1 造景手法 |
4.3.2 景观布置 |
4.3.3 植物配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历经沧桑的发展历程 |
5.2 丰富多元的造园思想 |
5.3 融于自然的空间布局 |
5.4 尺度适宜的建筑形态 |
5.5 有序的环境景观 |
5.6 滇中、滇西、滇西北地区寺观园林的共时性和差异性总结 |
5.6.1 历史沿革 |
5.6.2 园林布局 |
5.6.3 建筑形态 |
5.6.4 环境景观 |
5.7 对将来云南寺观园林发展工作的建议 |
5.8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7)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问题引出与研究设计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当前乡村问题的复杂性及其解决困境 |
1.1.2 研究聚焦: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
1.1.3 研究切入:乡村设计前期的策划分析阶段 |
1.2 研究拟解决的现实问题与解决思路分析 |
1.3 核心概念解析 |
1.3.1 循证 |
1.3.2 乡村 |
1.3.3 乡村策划 |
1.3.4 乡村设计 |
1.3.5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
1.4.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核心内容梳理 |
1.4.2 乡村规划相关研究及规划成果内容梳理 |
1.4.3 策划理念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运用概况与研究综述 |
1.4.4 循证理念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运用概况与研究综述 |
1.4.5 综述小结与研究发展动向分析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从“循证医学”到“循证设计” |
2.1 “循证医学” |
2.2 “循证设计” |
2.3 循证实践流程与方法总结 |
2.3.1 证据寻找 |
2.3.2 证据分析 |
2.3.3 证据存储 |
2.3.4 证据运用 |
2.3.5 后效评估 |
2.3.6 证据更新 |
2.4 循证决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建筑策划”到“乡村策划” |
3.1 “策划”的内涵 |
3.2 “建筑策划” |
3.2.1 建筑策划概述 |
3.2.2 建筑策划方法 |
3.3 “乡村策划” |
3.3.1 乡村策划概述 |
3.3.2 乡村策划方法 |
3.3.3 乡村策划成果 |
3.4 乡村策划与既有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体系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循证乡村策划” |
4.1 循证乡村策划的概念及意义 |
4.1.1 概念 |
4.1.2 循证与乡村策划结合的意义 |
4.2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关系及组合方式 |
4.2.1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关系 |
4.2.2 循证与乡村策划的组合方式 |
4.3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 |
4.3.1 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表达 |
4.3.2 分析框架的解读 |
4.4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的运用 |
4.4.1 框架的运用方法 |
4.4.2 框架的普适化运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的实证研究 ——云南绿桃古村和城子古村的循证策划实践 |
5.1 案例选择分析 |
5.2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实证研究 |
5.2.1 绿桃古村概况介绍 |
5.2.2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实践 |
5.2.3 绿桃古村循证策划说明书 |
5.3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实证研究 |
5.3.1 城子古村概况介绍 |
5.3.2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实践 |
5.3.3 城子古村循证策划说明书 |
5.4 实证案例研究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迈向科学性乡村策划与实用性乡村设计 |
6.1 循证乡村策划是一种促进乡村设计成果科学化和实用化的实践模式 |
6.2 循证乡村策划分析框架包含了循证体系和乡村策划体系 |
6.3 有效的循证和基于最佳证据的策划分析是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的核心 |
6.4 循证乡村策划方法是一种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普适化运用的方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表索引 |
附录 C:访谈记录表(部分) |
附录 D:村落现状调研成果整理(部分) |
附录 E:本研究构建的证据数据库 |
(8)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植被时空分布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TRMM3B43降水数据适用性分析 |
2.1 滇中引水工程及受水区概况介绍 |
2.2 TRMM3B43 遥感降水数据适用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00-2017 年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时空分布 |
3.1 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年内变化特征 |
3.2 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
3.3 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00-2017 年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植被时空分布 |
4.1 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植被年内变化特征 |
4.2 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植被年际变化特征 |
4.3 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植被空间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受水区降水与植被变化相关性研究 |
5.1 降水与植被时序上的相关性 |
5.2 降水与植被空间上的相关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9)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研究 ——以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及政策背景 |
1.1.2 矿石废料的危机与转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概念阐述 |
2.1 矿石废料概述 |
2.1.1 矿石废料的概念与产生过程 |
2.1.2 矿石废料材料特性分析 |
2.1.3 矿石废料再利用方式 |
2.2 再利用的概述 |
2.2.1 再利用的概念 |
2.2.2 再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 |
2.2.3 生态化再利用 |
2.3 矿山公园的概述 |
2.3.1 国外矿山公园的定义 |
2.3.2 国内矿山公园的定义 |
2.4 相关设计理论概述 |
2.4.1 生态设计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景观设计学理论 |
2.4.4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5 矿石废料再利用价值分析 |
2.5.1 生态价值 |
2.5.2 美学价值 |
2.5.3 人文价值 |
2.5.4 经济价值 |
2.6 本章小结 |
3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相关案例与理论分析 |
3.1 大地艺术中的再利用 |
3.1.1 自然的自组织 |
3.1.2 象征性的景观 |
3.1.3 启示与借鉴 |
3.2 景观构筑物中的再利用 |
3.2.1 材料循环再利用 |
3.2.2 材料设计再利用 |
3.2.3 启示与借鉴 |
3.3 生态与文化中的再利用 |
3.3.1 动态与艺术的景观 |
3.3.2 功能与文化的景观 |
3.3.3 启示与借鉴 |
3.4 建筑设计中的再利用 |
3.4.1 装饰环境 |
3.4.2 融于自然 |
3.4.3 启示与借鉴 |
3.5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原则 |
3.5.1 适材适地原则 |
3.5.2 生态设计原则 |
3.5.3 文化传承原则 |
3.5.4 艺术提升原则 |
3.6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依据与方法 |
3.6.1 再利用依据 |
3.6.2 再利用方法 |
3.7 本章小节 |
4 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构建方法 |
4.1 在矿山复绿中的应用 |
4.1.1 矿山边坡复绿 |
4.1.2 矿山基底复绿 |
4.2 在雨水管理设施中的应用 |
4.2.1 透水铺装 |
4.2.2 植草沟 |
4.2.3 旱溪 |
4.2.4 下沉绿地 |
4.3 在景观要素中的应用 |
4.3.1 在地形塑造中的应用 |
4.3.2 在景观水体中的应用 |
4.3.3 在景观道路中的应用 |
4.3.4 在景观建筑中的应用 |
4.3.5 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
4.4 在文化氛围营造中的应用 |
4.4.1 造型与特征 |
4.4.2 材料与肌理 |
4.4.3 意境与符号 |
4.5 本章小结 |
5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的再利用研究 |
5.1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项目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文化资源概况分析 |
5.1.3 自然资源概况分析 |
5.1.4 场地矿石废料分析 |
5.2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理念及目标 |
5.2.1 再利用的理念 |
5.2.2 再利用的目标 |
5.3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原则 |
5.3.1 生态设计原则 |
5.3.2 矿业遗迹保护原则 |
5.3.3 因地制宜原则 |
5.3.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4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方法 |
5.4.1 直接再利用 |
5.4.2 设计再利用 |
5.4.3 象征再利用 |
5.5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构建方法 |
5.5.1 在道路铺装中的应用 |
5.5.2 在景观构筑中的应用 |
5.5.3 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
5.5.4 在用水管理中的应用 |
5.5.5 在文化营造中的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创新点 |
6.1.2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构建方法 |
6.1.3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价值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索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0)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城市森林研究现状 |
1.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
1.1.2 城市森林的发展 |
1.1.3 城市森林类型及影响因子 |
1.2 生态网络研究现状 |
1.2.1 生态网络组成 |
1.2.2 生态网络基础理论 |
1.2.3 国内外生态网络应用实践研究 |
1.2.4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网络 |
1.2.5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评价方法研究 |
1.3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与近自然建植研究现状 |
1.3.1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
1.3.2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与人为干扰的研究 |
1.3.3 城市森林近自然群落建植研究 |
1.3.4 重庆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的研究与实践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基于区域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区域尺度上重庆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
3.2.1 研究内容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基于区域尺度的重庆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优化 |
3.3.1 研究内容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
4.2.1 研究内容 |
4.2.2 研究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研究 |
4.3.1 研究内容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
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样地选择 |
5.1.3 调查群落类型 |
5.1.4 样带和样方调查 |
5.1.5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分布与群落类型变化 |
5.2.2 木本植物群落组成变化 |
5.2.3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
5.2.4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
5.3 讨论 |
5.3.1 群落树种的选择 |
5.3.2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变化 |
5.3.3 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变化 |
5.3.4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
5.4 小结 |
第6章 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模式及其动态变化—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 |
6.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研究内容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指标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群落指标分析 |
6.2.2 固持水土能力分析 |
6.2.3 边坡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的影响 |
6.3.2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固持水土能力的影响 |
6.3.3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四、浅谈自然植被在大理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绿地碳汇量估算方法研究 ——西安市中心城区为例[D]. 和晓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漯河城市绿地雨水再分配效应研究[D]. 宋培豪.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3]北京老城区建筑与小区林冠雨水截留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 常郴.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4]西安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凿齿村为例[D]. 裴进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西安城市热环境效应及绿地缓解作用研究[D]. 赵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滇中地区寺观园林历史演变与特征研究[D]. 白若兵.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7]循证乡村策划方法研究[D]. 李耀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降水—植被时空分布及相关性研究[D]. 任晓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研究 ——以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为例[D]. 支少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D]. 方文. 西南大学, 2020
标签:ndvi论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植被覆盖度论文; 植被指数论文; 绿地面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