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文因素对民俗事象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邴波[1](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耿方方[2](2018)在《两宋都城岁时节日民俗的传承与流变 ——以《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岁时节日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也随时包含着可变的因素,这就是变异性。民俗的稳定性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民俗的变异性则折射历史的变迁。《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分别是反映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临安民俗与社会生活的珍贵文本,是研究两宋社会生活和历史变迁的重要历史文献,以两书为中心来深入研究两宋都城岁时节日民俗的传承和流变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对比两书中所反映的宋代岁时节日,可以发现两宋之间的民俗既有尚奢、重情等稳定性,又在节日种类、规模以及民俗活动事象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研究发现两宋都城岁时节日民俗流变的原因主要有风土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佛道二教的不同影响、作者视角与写作目的不同等。两宋岁时节日民俗对中国古代节日民俗文化和当代节日文化认同与传承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通过民俗之间流变的表现来探讨背后的原因也会加深对两宋时期历史和社会的整体认知。
汪笑怡[3](2017)在《新疆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影像研究》文中提出钟灵毓秀的新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其保存着的古朴的民俗文化也让今天的人们感受到了新疆的神秘与奇丽。新疆民俗文化是新疆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体现,同时,新疆民俗文化发展战略更是新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命题,它不仅关乎着新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现实选择,而且对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也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新疆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影像为研究对象,首先,纵向梳理新疆题材电影的发展脉络,阐述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特点,并对新疆题材电影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应的背景素材和理论支撑;其次,从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四个方面详细解析了新疆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影像建构;再次,以新疆民俗的具象化、新疆影像的符号化和民俗元素的带入感为视角,重点解析新疆题材电影中民俗影像的艺术功效;最后,从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民俗文化的多元建构层面分析新疆题材电影中民俗影像的文化意义。新疆占地面积大、少数民族种类和数量众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影像对加强新疆多民族文化的传播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新疆题材电影民俗影像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肖瑶[4](2016)在《山西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店头村、北洸村、后沟村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财富、人口和面积迅速扩张,城市化浪潮席卷了整个中,随之而来面临的是大量有价值的传统村落的衰亡或者被破坏的命运,由于传统村落承载着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所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搜集和整理传统村落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山西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科学全面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回顾,归纳总结出国外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的成功之处和我国现阶段所取得的成果,比较分析出我国相对于国外经验所表现出的不足和待改进方面;其次,在对山西省传统村落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根据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程度将村落进行归纳分类,甄选出典型村落;再次,从村落的整体空间到局部环境进行分析,剖析每个村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核心与具体措施,并总结本论文的不足和对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展望。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力求能使传统村落在当代发展潮流下能得到有力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使村落的发展能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让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对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孔欢欢[5](201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晋南花馍的文化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南花馍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因其造型独特、种类繁多、技艺精湛而名扬海外。自闻喜花馍和新绛面塑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受到了政府、学者、媒体的广泛关注,花馍传承人为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寻找晋南花馍生存的文化空间。在我国大力倡导“弘扬民间艺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语境下,晋南花馍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不同地方依据自身的条件探索出不同的现代运行模式。晋南花馍历史久远,笔者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并完善花馍的发展历程,晋南花馍的产生是由于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有闻喜花馍、新绛面塑、霍州年馍和襄汾花馍。时代变迁下对晋南花馍的文化变迁与重构进行研究,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资料分析法,从两个层面分析晋南花馍的文化变迁,一是花馍生存空间由农村转移到花馍商铺再流动到公共场所被“展示”,二是花馍在民俗活动中的重构,包括应用和造型的变化。在探析晋南花馍文化变迁内容的同时,笔者从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民众审美、传承人四个方面细致分析花馍产生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基于晋南花馍在变迁中出现的问题,从政府、传承人、民俗学者、民众的角度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唐瑜[6](2015)在《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富有特色的传统聚落众多,然而随着城镇化浪潮的迅速推进,传统聚落的发展面临众多的危机,传统聚落肌理破坏严重消失殆尽,保护传统聚落的肌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云南省为例,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采用三种数学“母结构”,对高原山地这一特殊地域下的传统聚落肌理,从肌理特征与形成机制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的特征分析包括构成元素分析、构成关系分析两部分。对肌理构成元素的分析,本文运用“群”结构,将传统聚落肌理元素分为了等级子群——成“面”状的建筑肌理群、并列子群——成“线”状的道路水系肌理群、链结子群——成“点”状的节点肌理群三部分,并逐一对其构成方法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肌理构成关系的分析中,本文运用“序”与“拓扑”结构,从演化秩序、方向秩序、疏密秩序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聚落肌理“变化”的秩序关系:从拓扑变换、拓扑组合、拓扑同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聚落肌理“重复”的拓扑相似关系。在对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机制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自然因素方面,从气候、地理和水文因素三个方面切入,在人文因素方面,从社会活动因素和精神文化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李砚[7](2015)在《再探地理环境与民间音乐之储存关系——以菏泽地区民间音乐为例》文中提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与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接壤。在一万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平原上,蕴藏了种类丰富的民间音乐品种,形成了一个十分密集的民间音乐分布格局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密集的音乐文化品种的分布在全国范围内是具有相当特殊性的,这一区域已经构成了一个"民间音乐储存区"。有关"音乐文化储存"问题,最早是匈牙利音乐学家萨波奇·本采提出了"边缘生存"思想,我国民族音乐学家乔建中先生,结合我国民间音乐的地理分布状态,对"边缘生存"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提出了"民间音乐储存区"形成所需的两个条件。这两位学者主要是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探究自然地理环境与音乐文化储存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地理环境除自然地理环境之外,还包括人文地理环境。本文以菏泽地区民间音乐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这两个层面,探寻菏泽"民间音乐储存区"之所以形成的地理成因。
刘倩[8](2014)在《晋南民俗形成的地理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晋南民俗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有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鲜明特点。晋南民俗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地理环境因素在晋南民俗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各自又包含多个因子,在多个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对晋南民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晋南民俗的传承我们应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发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之发扬光大。
黎伟[9](2010)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游憩开发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调节区域小气候,防洪蓄洪,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目前城市湿地逐渐在被城市利用,但是利用的方式令人堪忧。很多城市湿地逐步被城市建设用地吞噬,湿地内部不合适宜的经济生产方式破坏着湿地的生态环境,湿地的水质在变坏,湿地中的传统建筑被拆除或改造,湿地中的传统文化正在泯灭,湿地中的动物渐渐无处安家,动植物种类也在慢慢减少。为了遏制城市湿地的衰退及减少,我国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公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湿地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难题,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湿地保护模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城市里以及周边的湿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取缔一切有害于湿地生态环境的湿地利用方式,开发融合湿地宣教功能的游憩活动,提高人们对地球环境以及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使城市湿地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用以更好的维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游憩活动——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因此,在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规划时,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与游憩开发规划显得非常重要,是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重要前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比较分析、实例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对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与游憩开发规划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对相关的概念进行释义,提出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相关原则、理论之后,本文主要从生态保护规划与游憩开发规划两个方面来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并以伦敦湿地公园、香港湿地公园、西溪湿地、南大港湿地公园为例,论证了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规划应从公园水系、动植物、文化保护等方面着手进行,而游憩开发规划应结合湿地生态文化、当地民俗文化、历史传统等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创建有特色的游憩活动项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杨蝉玉[10](2008)在《山西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浅析》文中提出山西的地理条件复杂,造就了山西的传统民居也是多种多样的。文章主要从地理环境方面介绍了山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及其成因,同时也弥补了对山西传统民居在地理环境方面研究的不足。
二、水文因素对民俗事象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文因素对民俗事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两宋都城岁时节日民俗的传承与流变 ——以《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概述 |
1.孟元老与《东京梦华录》 |
2.吴自牧与《梦粱录》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宋代岁时节日研究的相关论着 |
(1)专着 |
(2)论文 |
2.关于宋代民俗生活研究的相关论着 |
(1)专着 |
(2)论文 |
3.国外研究概况 |
一、宋代岁时节日民俗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社会风气的影响 |
(三)朝代的传承与分立 |
二、《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所见两宋岁时节日 |
(一)春时节俗 |
《东京梦华录》中青阳(春季)节日 |
《梦粱录》中青阳节日 |
(二)夏时节俗 |
《东京梦华录》中朱明(夏季)节日 |
《梦粱录》中朱明节日 |
(三)秋时节俗 |
《东京梦华录》中白藏(秋季)节日 |
《梦粱录》中白藏节日 |
(四)冬时节俗 |
《东京梦华录》中玄英(冬季)节日 |
《梦粱录》中玄英节日 |
(五)岁时节日民俗侧重点的差异 |
1.《东京梦华录》多关注日常生活 |
2.《梦粱录》多关注教育制度 |
三、两宋都城岁时节日民俗异同比较 |
(一)节日种类、规模的外在异同 |
1.圣节 |
2.官定重要节日 |
3.传统岁时节日 |
4.宗教性节日 |
(二)节日民俗活动的内在异同 |
1.传承 |
2.流变 |
(三)民俗皆尚奢 |
(四)民俗皆重情 |
四、两宋都城岁时节日民俗流变原因探析 |
(一)风土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
1.气候因素与岁时节日民俗 |
2.水文因素与岁时节日民俗 |
3.地质地貌与岁时节日民俗 |
4.地理环境与岁时节日民俗 |
(二)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差异 |
1.政治与岁时节日民俗 |
2.社会背景与岁时节日民俗 |
(三)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1.城市规模的扩大 |
2.商业经营方式多样化 |
3.商业活动更加娱乐化 |
4.市民阶层的发展 |
(四)佛道二教的不同影响 |
1.佛教对岁时节日民俗的影响 |
2.道教对岁时节日民俗的影响 |
(五)作者视角与写作目的不同 |
1.作者视角 |
2.写作目的 |
五、两宋都城岁时节日民俗影响 |
(一)对中国节日民俗文化的影响 |
(二)对当代节日文化认同与传承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疆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类型 |
第一节 新疆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十七年”时期(1953-1966):主题单一期 |
二、新时期(1979-2000):开拓探索期 |
三、新世纪(21世纪以来):多元发展期 |
第二节 新疆题材电影的主要内容 |
一、当代英雄的荧屏塑造 |
二、日常生活的艺术再现 |
三、民间文学的影视改编 |
第二章 新疆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物质民俗的影像呈现 |
一、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
二、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 |
第二节 精神民俗的影像具化 |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 |
二、虔诚神秘的宗教信仰 |
第三节 社会民俗的影像再现 |
一、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 |
二、团结互助的部族生活 |
第四节 语言民俗的影像表达 |
一、别具特色的方言谚语 |
二、率真传情的民族歌谣 |
第三章 新疆题材电影中民俗影像的艺术功效 |
第一节 新疆民俗的具象化 |
一、新疆民俗的视觉再现 |
二、新疆民俗的听觉呈现 |
第二节 新疆影像的符号化 |
一、人文符号 |
二、环境符号 |
第三节 民俗元素的带入感 |
一、人物带入 |
二、情感带入 |
第四章 新疆题材电影中民俗影像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保留与传承 |
一、从文字记载到影像记录 |
二、科学技术与文化创意的结合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传播 |
一、加强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
二、助力新疆形象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山西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店头村、北洸村、后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研究 |
1.4.2 国内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山西省传统村落现状概述 |
2.1 山西省传统村落分布现状 |
2.2 山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点 |
2.3 山西省传统村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1 自然因素 |
2.3.2 人文因素 |
2.4 山西省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 |
2.5 山西省传统村落发展模式的分类 |
2.6 小结 |
3 山西省传统村落案例现状分析 |
3.1 区位与沿革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村史渊源 |
3.2 空间特征分析 |
3.2.1 村落形态 |
3.2.2 街巷网络特征 |
3.2.3 空间特征的深度解析 |
3.3 民居建筑分析 |
3.3.1 空间格局 |
3.3.2 建筑材料 |
3.3.3 装饰艺术特色 |
3.4 公共建筑分析 |
3.4.1 寺庙建筑 |
3.4.2 其他公共建筑 |
3.5 小结 |
4 山西传统村落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案例现状问题分析 |
4.2 山西传统村落现存的问题 |
4.2.1 传统村落风貌遭到破坏 |
4.2.2 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 |
4.2.3 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突出 |
4.2.4 基础设施匮乏及环境卫生堪忧 |
4.3 山西传统村落走向衰落的原因 |
5 山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与措施 |
5.1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原则 |
5.1.1 完整性原则 |
5.1.2 因地制宜原则 |
5.1.3 动态性原则 |
5.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措施 |
5.2.1 传统建筑分类保护 |
5.2.2 设立保护专项资金库 |
5.2.3 聘请专业人士参与指导 |
5.2.4 建立保护规划制度 |
5.2.5 收集文献资料,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档案 |
5.2.6 适度开发旅游业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致谢 |
(5)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晋南花馍的文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关于传统手工艺变迁的研究 |
1.3.2 关于艺术本体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2 晋南花馍概况介绍 |
2.1 花馍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
2.2 晋南花馍的生存环境 |
2.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2 社会人文环境 |
2.3 晋南花馍的分布 |
3 晋南花馍的文化变迁与重构 |
3.1 晋南花馍生存空间的两次转变 |
3.1.1 原生态的花馍环境——乡村社区的“礼物”交换 |
3.1.2 花馍商业化——花馍铺中的“商品” |
3.1.3 公共场所的花馍——文化“展示”活动 |
3.2 晋南花馍在民俗活动中的重构 |
3.2.1 晋南花馍应用的变迁 |
3.2.2 晋南花馍造型的变化 |
4 晋南花馍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 |
4.1 政府权力的参与和引导 |
4.1.1“生产性保护”策略引导 |
4.1.2 地方政府的扶持 |
4.2 社会经济的发展 |
4.3 当代民众审美取向的转变 |
4.4 传承人群体的主动性增强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6)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聚落肌理是聚落文明的载体 |
1.1.2 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的特殊性 |
1.1.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肌理的缺失 |
1.1.4 传统聚落肌理的传承与延续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理论研究现状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高原山地研究现状 |
1.3.3 传统聚落研究现状 |
1.3.4 肌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特征研究 |
1.4.2 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形成机制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多样而独特的地形地貌 |
2.1.2 复杂多变的气候特征 |
2.1.3 丰富的水文资源 |
2.1.4 多元融合的历史文化 |
2.1.5 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 |
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2.1 云南省高原山地特征明显 |
2.2.2 云南省拥有众多传统聚落 |
2.2.3 云南省传统聚落保存较好具有代表性 |
2.3 研究区域传统聚落肌理现状 |
2.3.1 传统聚落类型的划分 |
2.3.2 云南省各形态类型传统聚落肌理现状 |
2.3.3 小结 |
第三章 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构成元素分析 |
3.1 “群”的定义和特性 |
3.2 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的“群”及其分类 |
3.3 等级子群——建筑肌理群分析 |
3.3.1 等级子群的定义 |
3.3.2 等级子群的肌理元素分析 |
3.3.2.1 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等级子群的各层次要素 |
3.3.2.2 等级子群的分类 |
3.3.2.3 等级子群的转化 |
3.4 并列子群——道路、水系肌理群分析 |
3.4.1 并列子群的定义 |
3.4.2 并列子群的肌理元素分析 |
3.4.2.1 道路肌理并列子群 |
3.4.2.2 水系肌理并列子群 |
3.5 链接子群——节点肌理群分析 |
3.5.1 链结子群的定义 |
3.5.2 链结子群的肌理元素分析 |
3.5.2.1 广场肌理链结子群 |
3.5.2.2 道路节点肌理链结子群 |
3.5.2.3 桥梁肌理链结子群 |
3.5.2.4 井台性肌理链结子群 |
3.6 传统整体肌理的“群”结构——复合群 |
第四章 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构成关系分析 |
4.1 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秩序关系研究 |
4.1.1 传统聚落肌理的演化秩序 |
4.1.2 传统聚落肌理的方向秩序 |
4.1.2.1 山水与传统聚落肌理的走向 |
4.1.2.2 传统聚落肌理元素的方向性 |
4.1.3 传统聚落肌理的疏密秩序 |
4.1.3.1 传统聚落肌理元素的疏密性 |
4.1.3.2 传统聚落肌理的疏密圈层 |
4.2 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拓扑关系研究 |
4.2.1 拓扑学与拓扑性质 |
4.2.2 传统聚落肌理元素的拓扑变换 |
4.2.2.1 传统聚落肌理元素几何演化的层次 |
4.2.2.2 云南传统聚落肌理元素拓扑变换的类型 |
4.2.2.3 传统聚落肌理拓扑原型的提炼 |
4.2.2.4 传统聚落肌理原型的拓扑变换 |
4.2.3 传统聚落肌理元素的拓扑组合 |
4.2.3.1 轴线拓扑组合 |
4.2.3.2 错位拓扑组合 |
4.2.3.3 成角度拓扑组合 |
4.2.4 传统聚落肌理的拓扑同构性 |
4.2.4.1 同一层次的拓扑同构 |
4.2.4.2 不同层次的拓扑同构 |
4.2.4.3 各层次上的拓扑同构比较 |
4.3 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特征总结 |
4.3.1 动态性 |
4.3.2 相似性 |
4.3.3 方向性 |
4.3.4 疏密性 |
第五章 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的形成机制研究 |
5.1 自然因素对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的影响 |
5.1.1 气候因素 |
5.1.2 地理因素 |
5.1.3 水文因素 |
5.2 人文因素对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的影响 |
5.2.1 社会活动 |
5.2.2.1 商贸交通活动 |
5.2.2.2 生产生活活动 |
5.2.2 精神文化因素 |
5.2.2.1 宗法制度 |
5.2.2.2 宗教及民俗 |
5.2.2.3 风水及营造理念 |
5.2.2.4 政治因素 |
5.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晋南民俗形成的地理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晋南民俗概况 |
2地理环境对晋南民俗的影响 |
2.1晋南地理环境概况 |
2.1.1地理区位 |
2.1.2自然环境 |
2.1.3人文环境 |
2.2自然地理环境对晋南民俗的影响 |
2.2.1气候的影响 |
2.2.2地质、地貌的影响 |
2.2.3河流的影响 |
2.3人文地理环境对晋南民俗的影响 |
3传承晋南民俗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9)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游憩开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实例分析 |
1.5.3 实地调研 |
1.5.4 访问调查 |
2 城市湿地公园概论 |
2.1 湿地 |
2.2 城市湿地 |
2.2.1 城市湿地的概念 |
2.2.2 城市湿地的类型 |
2.2.3 城市湿地的功能 |
2.2.4 城市湿地面临的威胁 |
2.3 城市湿地公园 |
2.3.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
2.3.2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 |
2.3.2.1 依照城市湿地的自然状态分 |
2.3.2.2 依照城市湿地类型分 |
2.3.2.3 依照城市湿地与城市的位置关系分 |
2.3.2.4 依照等级分 |
2.3.3 与类似绿地的分析比较 |
2.3.3.1 与一般城市公园的分析比较 |
2.3.3.2 与湿地公园的分析比较 |
2.3.3.3 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分析比较 |
2.3.3.4 与城市水景公园的分析比较 |
2.3.4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
3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游憩开发规划 |
3.1 相关理论简介 |
3.1.1 生态设计理论 |
3.1.2 湿地恢复理论 |
3.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4 游憩学理论 |
3.1.5 群落演替理论 |
3.1.6 城市生态学理论 |
3.2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规划 |
3.2.1 生态保护规划的原则 |
3.2.1.1 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
3.2.1.2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通性与完整性 |
3.2.1.3 保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性 |
3.2.1.4 保持与环境相统一的协调建设性 |
3.2.2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措施 |
3.2.2.1 分区保护措施 |
3.2.2.2 水系保护措施 |
3.2.2.3 岸线保护措施 |
3.2.2.4 植物保护措施 |
3.2.2.5 动物保护措施 |
3.2.2.6 与园路相关的保护措施 |
3.2.2.7 土壤保护措施 |
3.2.2.8 文化保护措施 |
3.2.2.9 加强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和湿地宣教 |
3.3 城市湿地公园游憩开发规划 |
3.3.1 城市湿地公园游憩开发规划原则 |
3.3.1.1 综合性原则 |
3.3.1.2 生态优先原则 |
3.3.1.3 地域性原则 |
3.3.1.4 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原则 |
3.3.2 城市湿地公园游憩开发规划要点 |
3.3.2.1 游憩点及游览路线的安排 |
3.3.2.2 游憩活动与教育的结合 |
3.3.2.3 游憩空间与周边环境的结合 |
3.3.2.4 游憩空间与生态科技的结合 |
3.3.2.5 游憩空间的人性化 |
4 实例分析 |
4.1 伦敦湿地公园 |
4.1.1 概况 |
4.1.2 生态保护规划 |
4.1.2.1 自然驳岸 |
4.1.2.2 "孤立湿地" |
4.1.2.3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4.1.2.4 建筑和小品 |
4.1.3 游憩开发规划 |
4.2 香港湿地公园 |
4.2.1 概况 |
4.2.2 生态保护规划 |
4.2.2.1 分区保护规划 |
4.2.2.2 不干扰生境措施 |
4.2.2.3 可持续发展措施 |
4.2.3 游憩开发规划 |
4.2.3.1 入口及访客中心的游憩空间 |
4.2.3.2 沼泽历奇游憩空间 |
4.2.3.3 探索中心游憩空间 |
4.2.3.4 其他游憩空间 |
4.3 西溪湿地 |
4.3.1 概况 |
4.3.2 生态保护规划 |
4.3.2.1 分区保护规划 |
4.3.2.2 水质保护措施 |
4.3.2.3 文化保护措施 |
4.3.2.4 动植物保护措施 |
4.3.2.5 蓄洪防洪措施 |
4.3.3 游憩开发规划 |
4.3.3.1 生态保育游憩区 |
4.3.3.2 民俗文化游憩区 |
4.3.3.3 水乡文化游憩区 |
4.3.3.4 度假野营游憩区 |
4.3.3.5 生态农业游憩区 |
5 工程实践——南大港湿地公园 |
5.1 概况 |
5.2 南大港湿地保护措施 |
5.2.1 分区保护 |
5.2.2 原有湿地的生态改良 |
5.2.3 污水控制 |
5.2.4 人工湿地护岸设计 |
5.2.5 防洪蓄水 |
5.2.6 丰富生物多样性 |
5.3 游憩开发 |
5.3.1 酒武文化园 |
5.3.2 大洼文化创意园 |
5.3.3 人工湿地园 |
5.3.4 植物园 |
5.3.5 自驾车营地 |
5.3.6 生态度假村 |
5.3.7 康体养生俱乐部 |
5.3.8 其他游憩活动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国家城乡住房建设部(原建设部)批准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名录 |
2. 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录 |
致谢 |
(10)山西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山西传统民居的地域分布特点 |
2. 地理因子是山西传统民居形成与演变的基础 |
2.1 气候条件对山西传统民居的影响 |
2.2 地形地貌条件对山西传统民居的影响 |
2.3 水文因素对民居的影响。 |
2.4 生物资源对民居的影响。 |
3. 结论 |
四、水文因素对民俗事象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2]两宋都城岁时节日民俗的传承与流变 ——以《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为中心[D]. 耿方方. 青岛大学, 2018(12)
- [3]新疆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影像研究[D]. 汪笑怡.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7)
- [4]山西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店头村、北洸村、后沟村为例[D]. 肖瑶.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5]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晋南花馍的文化变迁[D]. 孔欢欢.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6]高原山地传统聚落肌理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唐瑜. 云南大学, 2015(09)
- [7]再探地理环境与民间音乐之储存关系——以菏泽地区民间音乐为例[J]. 李砚. 中国音乐, 2015(02)
- [8]晋南民俗形成的地理因素分析[J]. 刘倩. 环球人文地理, 2014(10)
- [9]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游憩开发规划研究[D]. 黎伟. 海南大学, 2010(01)
- [10]山西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浅析[J]. 杨蝉玉. 科技信息, 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