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国民党派系的产生及其斗争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何瑞[1](2021)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是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成功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革命中心由南向北转移,红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积极顺应革命形势的变化进行长征,最终决定在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边界地区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在鄂豫陕边界地区的统治裂缝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功创建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党的坚强领导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功创建与发展的重要保证,省委、特委领导集体和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的正确决策,鄂豫陕边界地区良好的革命基础,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和地方革命武装的武装斗争,以及根据地群众的积极支持与配合等为根据地的成功创建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同步开展了政权组织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根据地建设活动。根据地建设活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还对鄂豫陕边界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
贺江枫[2](2019)在《中共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革命策略(194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5年至1949年,中共在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革命策略,推动经济斗争蓬勃发展。对于工人,中共借用各种社会组织形式来发展工会,争取掌握工会领导权,努力使工人团结、组织起来。对于资本家,中共在处理劳资关系时,采取区别对待、合作与斗争并用的策略。对于国民党政府,中共通过渗透进其内部,有效利用合法斗争形式及国民党派系矛盾。随着中共组织力量蓬勃发展,工人的阶级意识也愈发强烈,开始走向联合、统一。
徐涛[3](2018)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指基于意识形态认同,而赋予掌握意识形态发明权、话语权、解释权的团体组织或个人的一种领导地位。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后,毛泽东实现了行政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合一。部分学者认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毛泽东满足“个人野心”与权力追求的结果。然而,权力与阴谋无法产生真正的秩序与认同,同时孙中山与蒋介石也是类似于“两权合一”的人物,这一历史的共相背后显然应该有着更为深刻的逻辑。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武力的方式结束了封建帝制,开启了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序幕。但由于辛亥革命是在支撑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尚不充分的条件下爆发的,这导致革命后的民主秩序创建与支撑主体之间存有一种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在现实中集中表现为南与北、新与旧围绕权力核心的政争。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北洋军阀都无法完成革命后政治整合和秩序重建的重任,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源在于新、旧势力都不具有被广泛认同的、奠基在合法性基础上的权威。民国初年的权威缺失既是意识形态的,也是政治的。应对这种共时性危机,通常需要一种威权政治,借助兼具权力与权威的魅力型领袖的力量,突破束缚、重建社会秩序,并为现代化的演进开辟道路。民国初年政治整合的失败,多是因为整合的力量权力与权威两个条件不能同时具备所致。伴随民国初年纷乱无序的党争,军、绅共同掌权的政治格局形成,民国肇始的由上至下的政治整合走向失败。新文化运动之后,政治重心下移,开始了一条以“普罗大众”为主体的由下至上的整合路径。这条路径呈现出暴力性特征,“革命”自五四后成为一种不可易移的历史潮流。革命的领导者是政党,国共两党都主张唤醒民众,通过党对民众的动员与组织以实现革命成功的目的。党的主义具有优先性,这决定了政党的领导核心作为意识形态中心与权力中心的不可切割性。从根本上讲,权力的合法性由意识形态产生,领导核心的权威主要来源于意识形态,党的领导核心的合法性在于他是真理的代表者。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近代领袖权威发生、发展的核心表现形态。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期,国民党对蒋介石的权威塑造因为蒋介石的道德缺陷、对法律的无视特别是对三民主义意识形态阐释的落后性,使得蒋介石党内权威构建并不成功。蒋介石不具备完成政治整合的条件和作为权威的象征性功能。在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顺应民族民主革命背景下政治参与扩大的历史发展趋势,提出了包括革命统一战线、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等九个方面的理论与政策,科学回应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挑战,联通了国家、社会、政党意识形态的统一,并通过以整风运动为核心的教育与学习成功实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指针的党内意识形态的范式转换。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意识形态获得了程序上的认定和合法性。伴随着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确立,以规范性逻辑而言,近代中国社会权威与权力分离的现象结束了。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促成了一个真正的领袖的诞生,为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树立了一个象征性符号,有效实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权威在近代中国的形成逻辑及其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功能和地位而言,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即领袖权威的形成是作为历史合力的国家、社会、政党之间博弈的结果。这一互动过程中所蕴含的传统与现代、权威与民主、整体与局部的张力,既为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产生提供了要求和可能,也对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的逻辑、形态与功能构成了限制。本文以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这一现象为起点,从历时与共时、规范与经验、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梳理这一现象发生、发展的应然脉络,在真理逻辑、实践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个历史逻辑,借以展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政治体制转型及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性与局限性。论文系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共七个章节,依据其内在理路,在结构上表现为问题起点、历史逻辑与具体形成机制、认知与评价三个层次。第一章,绪论。该章以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做为考察对象,从历史、逻辑、现实三个层面,国家、社会、政党三个维度追溯、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史境、语境,阐明了该文研究的性质、方法和目标指向。同时,通过对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原因、目的研究的学术史回顾,选题的研究价值及以整合与权威形成为研究对象的确定,以马克思主义谱系中的权威理论、马克思·韦伯的权威类型划分、汉娜·阿伦特权力与权威二分的相关学说作为方法论基础的明确,为全文的展开做了必要的铺垫。第二章围绕民国初年的无序政争,重建权威努力的失败指明了辛亥革命后秩序重建与权威再造的困境,分析了论题的发生学基础,提出了近代整合的途径与重建权威的逻辑。近代中国社会的整合需由政党来领导,政党领袖的权威首先需奠定在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领袖权力与权威是一种共生关系。在后五四的语境中,意识形态的内在合理性应基建于合民主、合科学双重价值之上。作为权威的意识形态的人格化显现,权威领袖应表现为人民意志的体现者,对科学理论做出创造性发明或是重大阐释的真理的代表者。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背景。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日本帝国主义在敌伪区内大肆推行奴化教育;国民党肆意歪曲三民主义,宣称一个主义,一个政党,声称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的急速增长,党员素质的良莠不齐弱化了党的队伍建设及根据地人民对党的认同,党的领导层内存在的路线之争深刻的影响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内力量的整合。民族、党际、党内矛盾与冲突,共同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起点。第四章分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可资利用的资源与建设主体。接受者的前知识和思维方式、价值诉求,决定了意识形态的接受限度和何种知识将会被纳入意识形态体系,成为意识形态构建的资源。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创设中,近代中国的革命实践、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与理论基础;知识分子和党的干部群体构成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主体。第五章主要分析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意识形态的规范性、真理性、实践性基础。根据毛泽东思想九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一般性与特殊性、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相结合的原则,从毛泽东思想作为知识生产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关系,毛泽东对现实问题的回应、说明两个方面来分析毛泽东思想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前者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理念的话语形式和内在精神实现了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后者围绕抗战建国的目标、途径、原则、动力、保证诸方面进行了阐释,达成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目的与手段、大众参与与制度有效设计的统一,构成了一个对中国现实问题、发展前途科学说明的、党-国家-社会融合一致的严密的逻辑体系,有力的回应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内外挑战。第六章主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意识形态的实现路径。意识形态统一行动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推动意识形态范式转换,除了依赖话语系统、组织动员外,同时还依赖于人事系统、宣传机器的改组、改造和宣传主体有意识的氛围营造。毛泽东思想树立为主导思想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整风运动、机构调整、编写党史、组织宣传、象征仪式及党的话语与底层话语交互为用的运作等方式来实现的。这一改造过程和实现的途径,构成了后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经典范式。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意识形态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伴随着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近代中国社会重建权威的历程逐步画上终点。从毛泽东领袖形象所具有的特征及其权威构成来看,意识形态领导权构成了毛泽东领袖权威的核心来源。第七章分析了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及其演化的理由、形态和限度,并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评价。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依据其功能与实质而言就是毛泽东领袖权威的形成,这一结果的形成及其演化是近代中国国家意志、社会和政党三者合力①、互相成就和赋予的产物:历史发展产生权威,权威改造群众,群众塑造权威。这一互动过程中所蕴含的传统与现代、权威与民主、整体与局部的张力,既为近代权威的产生提供了要求和条件,也对权威形成的逻辑与形态构成了限制,内蕴了权威有走向极端的可能。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产生的影响,积极的一面,在于促成了一个真正的领袖的诞生,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树立了一个象征性符号;促成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独立政党的成熟;实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最为广泛的动员和整合。其消极的一面,在于引发了个人崇拜并间接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动乱。
谢磊[4](2017)在《战后丹阳县商会研究(1945—1949)》文中指出1945年抗战胜利后,出于战后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的需要,丹阳县商会在国民政府指导下对自身进行了改组重建并在政治、经济领域为维护商人合法利益、推动区域重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社会重建领域,丹阳商会更是以乡土情怀为本、秉承社会道义和使命感,致力于投资设厂以及公共工程重建、治安维持、物价平衡等,并由此形成社会重建领域"民进官退"的格局,为战后丹阳地区经济与社会秩序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与政府关系处理方面,丹阳商会在帮助政府调查商情、协助征税、接收伪资产、组织伪币兑换等相关事宜的同时,在物资交接、商号恢复、税收减免等方面为维护自身利益与政府进行了有效抗争。从总体上看,战后丹阳商会在与政府较量中虽然处于弱势地位,却始终坚持以维持区域工商发展所必须的良性经济秩序为根本原则,这对于促进市民社会发展、推动区域复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与大中城市商会相比,作为县级丹阳商会鉴于自身力量薄弱在与政府的博弈中更注重所属乡镇商会作用的发挥,更注重谋求周边商会联合与互助。事实上,丹阳商会也正是凭借这种策略在战后丹阳社会重建中发挥了更大作用。除此而外,作为基层商会,丹阳商会不仅仅是商民商事的庇护者,同时也是商民日常生活的关照者,丹阳县商会这种浓郁的底层气息加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正是丹阳县商会获得民众支持的重要原因,为战后商会史增添了一抹亮色。纵观战后丹阳重建与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在维持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原则和国民政府双重影响下,战后丹阳县商会兼具了社会重建者、秩序的维护者、政府局部功能的替代者以及商民的庇护者四重身份。
李霁蓉[5](2017)在《哀歌叹短衣,白首壮心违 ——试析梅思平由爱国书生到“汉奸政客”的政治命运》文中指出80年代以来,民国时期重要的汉奸人物研究已经取得丰富的成果,但是作为“和平运动”的核心成员之一,在“汪精卫伪国民政府”中担任要职的梅思平却没有学者对其作过专门研究。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梅思平人生经历的梳理,总结其人生经历中的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探析梅思平政治理想的起源、发展、变化以及特点,该理想在梅思平参与到实际的政治实践中以后又是如何为现实所妥协和改造,最后梅思平如何由爱国书生转变为“汉奸政客”,梅思平这一时期他的心境如何冲突,以及在梅思平的变化和政治选择背后可能有哪些因素在推动等问题,试图为梅思平最终走向“汉奸”的悲剧命运提供一个多层面的、立体的诠释。
程晴[6](2015)在《国民党忠诚党员王子壮研究 ——以《王子壮日记》为中心》文中指出民国时期许多政治人物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如蒋介石、冯玉祥等。现如今,日记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史料应用于历史研究中。王子壮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监察委员会秘书长及铨叙部次长等党政要职。记录其从政经历及生活状况的《王子壮日记》全书共十册,主要包括其早年求学经历与任职南京国民政府的工作实况。此套日记是研究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又一重要史料。通过对《王子壮日记》的整理和分析可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他在北大求学期间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得出其政治思维形成的原因和理论基础。第二,对日记中有关其职位变动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南京国民政府内部行政人员在职位变动上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由此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内部的行政实况。第三,从他对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戴季陶、丁淮汾等党政军重要领导人的认识,引出他对国民政府内部各派系之间关系的看法。
罗敏[7](2015)在《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年民国政治史研究述评》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长达30年间,在中共党史与中国革命史的叙事框架中,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一直是大陆学界批判和揭露的对象。1980年代以来,由于学术研究逐渐步入正轨,尤其是海内外原始档案资料的开放,学者们进一步摆脱传统党史研究框架的束缚,转向客观研究国民党政权在抗战时期的调适与演变。60余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界关于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权的研究出现了值得注意的趋势:其一,学界关于战时体制的评价,从全盘否定转向局部肯定,既注意到战时国民党政权专制、反动的一面,又注意到其抗日、进步的另一面;其二,受社会史眼光向下研究视野的影响,大陆学界对战时国民党的研究从关注高层派系斗争,转向研究基层组织和政权;其三,随着国、共双方档案资料的公布,学界对战时国共关系的研究,从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的变化为基本线索,转向关注国民党对中共态度的演变;其四,1990年代前后,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的现实需要,大陆学界开始以抗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为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中国在抗战时期国际角色与地位的变化;其五,对抗战时期民主政治运动的研究,从传统强调中共的领导作用,转向以第三种势力的出现为视角,同时关注国民党内部的各种力量对战时民主运动的影响与推动。
张伟根[8](2014)在《国民党内政派之争与五五宪草之制定 ——以孙蒋之争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五宪草”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宪法草案,其制定的起因与过程均被深深地打上了国民党派系斗争的烙印。因“宁粤对峙”而政治地位迅速上升的孙科,不满蒋介石和汪精卫联合排挤其出南京,在国民党内响应舆论要求施行宪政的呼声,决心以“速行宪政”为口号,向蒋要权。起初,蒋介石坚决反对孙科“从速制宪”的主张,后因时局变化,转而有所保留地赞成孙科的制宪主张。尽管孙、蒋二人达成了“按期完成训政,从速制定宪法”的共识,两人在“制定一部怎样的宪法”问题上却存在明显分歧。在制宪之初,孙科强调以分权制衡的原则确立中央政治制度,主张设置虚位国家元首,弱化总统权力,提高立法院和国民大会的地位,以期用宪法对蒋介石权力扩张的趋势加以遏制。面对孙科以宪法草案为武器先发制人,蒋介石旗下的“新政学系”和“CC系”人马开动宣传机器,在报刊杂志上纷纷刊文,对孙科的主张加以猛烈批判,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和总统集权。同时,蒋介石通过其掌控的国民党中央反复审查立法院起草和修改的宪法草案,迫使孙科在其原有立场上不断后退。慑于蒋介石一方的强大压力,孙科多次被迫按照蒋的意志对宪草加以修改,但又不甘心彻底对蒋介石失去制衡。是故,他在主持修订宪草时,既部分满足蒋介石要求,又在宪草中掺杂若干于己有利的条文,企图以退两步、进一步的方式达到巩固个人权势和制衡蒋介石权力的目的。蒋利用五权宪法理论中的集权主义倾向,为其总统集权的要求披上法理外衣,再凭借其权势和掌控的国民党中央对孙科及太子派施加巨大压力,并施以政治利益之诱惑。在蒋的一打一拉之下,孙科最终彻底妥协,蒋则完全主导了宪法草案的制定,使宪草与其意志保持一致。
束赟[9](2014)在《现代战争与动员型政党—组织比较视野下的国民党研究》文中指出国民党虽并非中国第一个“政党”,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以党建国”、“以党治国”,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党治国家”方案并加以实践的组织。这种政治形态的出现,既是我中国历经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的第一次重建,也有广阔的世界形势作为背景。对国民党组织进行政治学的分析可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政治组织现代化与现代国家建设的过程。本文将国民党为何产生,如何运行,缘何失败的大论题置于组织比较视野之下。本文认为,国民党在大陆时期的组织结构经历了四种转变:前动员型政党(同盟会、国民党时期)、动员型政党的萌芽(以中华革命党的成立为核心)、动员型政党的建成(以国民党改组与“一全大会”为核心)、动员型政党的再建(以力行社、三青团等组织的建设为核心),本文在这四个阶段中考察国民党组织产生、变迁与现代战争之间的关系;国民党的组织方式与军队组织、文官组织的区别;以及这三种组织之间的融合与竞争,产生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Ⅰ:组织与战争关系:现代战争是国民党动员型政党组织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Ⅱ:组织间关系:军队组织、文官组织与动员型政党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形成不同的组织特征,并由此导致组织间的融合与竞争。本文从理论维度与历史维度论证了这两个基本假设。从理论维度上,现代战争特征有两点,一是总体战,二是自为战。这两个特点要求“国家动员”。动员需要强有力的强制工具,动员型政党组织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动员型政党的组织特征为:1)以党小组为党的细胞,细胞活力的维持靠经常性的集会或会议。2)自上而下的党组织建设,入党有对组织效忠的宣誓。3)以同心圆方式区分出组织层次,党小组又可以跨越层次。4)党组织不但在群众中建立,而且渗入文官组织与军队组织之中。政党组织、军队组织、文官组织均可作为现代战争中的强制工具,在这三种组织之间在组织构成、组织范围、组织活动、加入方式、组建方式等方面均有差别,通过比较可以总结出军队组织的特征以强制为主,文官组织则擅长于常规执行,动员型政党组织因为其范围的广泛,组建灵活,并且拥有全新的权力结构以及效忠方式而长于动员。从历史维度上,通过对国民党四个阶段中战斗形式、组织目标、任职人员、发展对象以及组织形式之间的相关性来分析现代战争与国民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战斗形式由起义暴动转向议会斗争再转向总体性战争的历史过程使得国民党组织建设的环境不断变化,这也最终导致了国民党建成了动员型政党。在组织融合与竞争上,在国民党改组建成动员型政党之时,其试图建立一种组织融合的治国方式:由党组织与文官组织、军队组织融合而形成“党治国家”、“党领导军队”的方式,其在制度上的核心体现为“中政会”、“党政双轨制”与军队中的“党代表制”,并且通过“区分部”的设计由党完成对群众的组织。但在实际的运行中,却出现了组织之间的竞争,文官组织与军队组织的原则侵入了党本身以及军队中,形成了“以军治党”、“以军治国”、“党的官僚化”、“军队的官僚化”等现象,在制度上突出表现为“国防最高委员会”的成立以及“力行社”等突出军队组织原则的新式政党的出现。在对民众的管理上则运用了传统的保甲法和新生活运动的宣传。可以发现组织间的融合最终被竞争所取代,而在竞争中军队组织的原则与文官组织的原则占据了上风,动员型政党组织原则逐渐被损坏。
江轶[10](2014)在《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研究(1938-1947)》文中研究表明“青年”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概念,“青年运动”则是在近代青年群体与青年阶层形成的背景下,以青年政治参与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社会运动。这种社会运动在救亡的背景下,以新的社会因子——青年为主要参与力量进行,在当时爆发了巨大的能量。正因为青年群体与青年运动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各政治势力开始注重并运用青年运动之手段,借助青年群体之力量达到自身政治目的。自国民革命时期开始,国共两党对于青年组织与动员十分重视,并用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来尝试领导青年运动,而后中共之青运较为活跃,国民党青运则趋于沉寂,直至于抗战时期才有所改变。以往之青年运动研究集中于中共层面,对于国民党青年运动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蒋介石于抗战时期成立的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基层研究尚未深入。三青团是国民党蒋介石运用青年运动的方式,用青年“语境”与“符号”吸引青年的政治组织,是其政治上的一种运用。有关三青团的研究以往局限于中央宏观层面,对于基层三青团之运作较少涉及。本论文正是基于既往研究的不足,以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湘北、湘中、湘东、湘东南、湘南微观区域下的九个县的三青团基层组织(醴陵、湘潭、长沙、耒阳、衡阳、岳阳、宁乡、茶陵、涟源九个县)作为系列基层研究点来探讨,对三青团基层组织在组织形态、经费运作、社会服务、团务活动、党团关系、团地关系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研究,以揭示三青团之成败。从内容而言,分为六章,具体概述如下:第一章揭示三青团的缘起及在湖南的发展。三青团的缘起有着深刻的动因和目标,三青团成立的根本动因是出于蒋介石的政治需要。这种需要是沿着两条线索来布局的,一是使用传统的政治手腕解决组织派系问题,二是运用新兴社会力量——青年群体解决社会控制问题。同时,蒋介石希望运用三青团达到政治上的预期效应和组织目标。同时,本章介绍了湖南三青团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第二章考察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形态,重点考察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扩展途径、纪律机制、乡村团务、学校团务与组织清理运动,由此透析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运作机制与动员效能。第三章分析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经费运转情况,这是既往研究未曾涉及的。本章重点研究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经费现状和经费来源途径,特别是解析三青团基层组织经费“困窘”的原因。第四章解读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团务活动——抗日活动、宣传活动、康乐文体活动、训练活动,重点考察这些活动的进行方式与实际效果。第五章阐释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重要活动——社会服务,对其开展社会服务的方式——生产服务、便民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服务、教育服务、指导青年升学就业、战地服务、参与社会管理进行解读,并进而分析社会服务对三青团基层组织运作的影响。第六章探讨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与基层社会关系的构建,重点研究两种关系——党团关系与团地关系,考察三青团基层组织处理上述关系的心态与途径,探析基础社会对于三青团基层组织锲入的反应及其原因。最后对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予以总评价。从青年动员的角度研究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影响,并指出其缺陷与不足,并予以反思。总之,本研究以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为研究对象,弥补学界在三青团研究中的不足,用“目光向下”的视角从基层研究出发,由此剖析三青团的失败与经验教训。当然,本研究亦有许多不足,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二、论国民党派系的产生及其斗争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国民党派系的产生及其斗争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旨趣 |
二、选题意义 |
三、创新点 |
四、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背景 |
第一节 国民党反动统治强化与中国革命中心转移 |
第二节 红二十五军长征与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决策的形成 |
第二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的历程 |
第一节 中共鄂豫陕省委领导下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 |
第二节 中共鄂豫陕特委领导下根据地的恢复与继续发展 |
第三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功创建并发展的原因 |
第一节 鄂豫陕边界地区良好的革命基础 |
第二节 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 |
第四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评价 |
第一节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在中共革命历程中的作用 |
第二节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在鄂豫陕边界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中共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革命策略(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一、稳健与积极:革命策略的整体调整 |
二、组织起来:领导工人的革命策略 |
(一)借助各种社会组织 |
(二)掌握工会领导权 |
三、斗争与合作:对待资本家的革命策略 |
四、革命与反革命:与国民党政府作斗争的革命策略 |
(一)利用合法斗争形式 |
(二)利用国民党派系矛盾 |
五、余论 |
(3)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意义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关注对象的界定 |
三、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民国初年的政治整合困境、权威再造的逻辑与进程 |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权威真空与政治整合困境 |
一、民国初年的政争与政治整合困境 |
二、权威真空:民国初年政治整合乱象背后的根源 |
第二节 民国初年重建权威的努力与实践 |
一、构建法理型权威的努力与实践 |
二、重塑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的努力与实践 |
第三节 整合与近代中国社会权威重建的内在理路 |
一、整合的性质——民主同质性整合 |
二、整合的主体与方式——政党与意识形态 |
三、政党领袖权威与意识形态的共生关系及近代史境中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基础 |
第四节 国民党领袖权威塑造的得失与近代中国社会领袖权威塑造的再出发 |
一、作为镜像与规制的国民党领袖的权威塑造 |
二、近代中国社会权威重建的再出发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背景 |
第一节 民族主义成为时代共识 |
一、民族主义 |
二、近代中国语境中的民族主义 |
三、抗战前期的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 |
第二节 以宪政为核心的民主建国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
一、国民政府战时体制的建立 |
二、国民政府权力的无序运行与国家能力的不足 |
三、民主运动的高涨 |
第三节 党外意识形态的论争 |
一、日本与南京汪伪政权的奴化教育 |
二、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意识形态宣传 |
三、第三方势力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诘难 |
第四节 党内路线的分歧与党员队伍的扩大 |
一、党内路线的分歧 |
二、党员队伍的急剧扩大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资源与主体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资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意识形态理论 |
三、党内早期领导人与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
四、传统文化与历史记忆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 |
一、知识分子群体 |
二、党的干部群体 |
第五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挑战的创造性回应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表述与实践标准连接起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外在形式、内在本质的统一 |
一、毛泽东新话语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论基础——《实践论》与《矛盾论》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首要路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释中国实际问题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判标准:实践 |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理论对民族、阶级矛盾的回应 |
一、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抗战到底的态度 |
二、《论持久战》科学说明了抗战的前途与方向 |
三、抗日战争胜利实现的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四、抗战的战略方针:游击战 |
五、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理论的意义 |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国主张指明了民族国家的前途 |
一、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 |
第四节 群众路线与人民主权的实现 |
一、人民主权实现的两种路径 |
二、卢梭“公意”理论的实践困境与马克思的“社会共和国”解决方案 |
三、毛泽东与群众路线的形成 |
四、群众路线对卢梭“公意”学说的回应及其时代意义 |
第五节 以农民和小知识分子为主体建党的有效实现路径——思想建党 |
一、以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建党的理论困境 |
二、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的结构性转换与思想建党的实现 |
三、思想建党的核心内容 |
四、毛泽东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思想建党学说的价值与意义 |
第六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实现的具体路径及其角色功能 |
第一节 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路径 |
一、整风运动 |
二、宣传教育机构、书刊杂志出版的调整与组织宣传 |
三、编写党史 |
四、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教育:仪式与象征 |
第二节 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形成及其角色功能 |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确立与毛泽东超凡魅力型领袖的形成 |
二、毛泽东超凡魅力型领袖的表现形式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核心功能 |
第七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及演化的历史逻辑、机制、局限与影响 |
第一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及演化的历史逻辑影响机制与局限 |
一、国家意志对领袖形成的限定 |
二、社会结构对领袖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的规制 |
三、政党自身对领袖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的影响 |
第二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的意义与影响 |
一、积极意义 |
二、消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战后丹阳县商会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性研究 |
(二) 专题性研究 |
(三) 相关资料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概念界定与说明 |
(一) 丹阳 |
(二) 丹阳商会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战后丹阳县商会的重建 |
第一节 战后商会重建的社会背景 |
一、战前丹阳县商会历史沿革 |
二、战后丹阳县商会重建缘由 |
第二节 战后丹阳县商会的重建过程与组织概况 |
一、重建过程 |
二、组织结构及运转 |
第二章 战后丹阳县商会与社会:责任与担当 |
第一节 "民进官退"与县商会社会重建工作之开展 |
一、处理善后与发展事宜 |
二、承办公共工程重建 |
三、协助维持治安 |
四、维持物价平衡 |
五、"民进官退"之原因 |
第二节 县商会对外社会活动的开展 |
一、参加商联会国货展览会 |
二、与各地商会联动处理事务 |
第三节 战后丹阳县商会社会活动评价 |
一、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区域复员 |
二、迁就政府滥需影响区域重建 |
第三章 战后丹阳县商会与政府:合作与冲突 |
第一节 与政府的合作 |
一、调查商情 协助征税 |
二、接收伪产 兑换伪币 |
三、争取物资 艰难图存 |
四、积极参政 整肃内部 |
第二节 与政府的冲突 |
一、物资冲突 |
二、税收抗争 |
第三节 战后丹阳县商会与政府关系评价 |
一、协作与抗争的原则 |
二、协作与抗争的效果分析 |
第四章 战后丹阳县商会与他地商会:共性与个性 |
第一节 共性特征 |
一、集思广益与周边商会联合谋外援 |
二、立足工商与政府合作抗争求发展 |
第二节 个性特征 |
一、浓郁的底层气息 |
二、独特的社会角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哀歌叹短衣,白首壮心违 ——试析梅思平由爱国书生到“汉奸政客”的政治命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的回顾与评述 |
二、基本资料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我辈岂是蓬蒿人 |
第一节 新式教育中的新青年 |
一、浙江省第十中学的新式教育 |
二、梅思平参与“永嘉新学会”活动 |
第二节 北京大学里的爱国学生 |
一、成为北大政治系的优等生 |
二、参加社会主义研究会 |
三、翻译罗素的《达自由之路》 |
四、参与“好人政治”的讨论 |
第二章 谁言书生是虚生 |
第一节 介入知识界的多重社会网络 |
一、进入商务印书馆的知识网络 |
二、介入多元的社会公共活动 |
三、从“孤军社”到武汉分校 |
四、《新生命》与中央政治学校 |
第二节 构建党国政治的理论框架 |
一、三民主义本体论的延展 |
二、五权宪法的深入分析 |
三、维护“以党治国”的原则 |
四、民众运动的理论 |
第三章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 |
第一节 江宁县长的派系纠葛 |
一、出任江宁自治实验县县长 |
二、以熙宁新法自勉县政改革 |
三、“政府为唯一的推进机” |
第二节 自治实验县的改革实践 |
一、县级行政的改革实践 |
二、财政整顿的有效措施 |
三、户籍调查与土地陈报 |
第四章 哀歌叹短衣,白首壮心违 |
第一节 爱国到卖国的模糊过渡 |
一、参与和平运动的破产 |
二、面对现实的两难抉择 |
第二节 政治困境与身份焦虑 |
一、与虎谋皮:傀儡如何爱国? |
二、人格分裂与傀儡式政治表演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民党忠诚党员王子壮研究 ——以《王子壮日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1.1.1 王子壮生平 |
1.1.2《王子壮日记》研究价值与目的 |
1.2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1.2.1 有关王子壮及其日记的研究 |
1.2.2 有关国民党派系斗争的研究 |
1.2.3 有关国民党党务工作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难点 |
第2章 由日记看王子壮的政治倾向与选择 |
2.1 由日记看王子壮政治信仰选择的过程 |
2.1.1 从无政府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 |
2.1.2 选择新三民主义并加入国民党 |
2.2 始终坚持精神信仰并为国民党奋斗原因 |
2.2.1 早期教育经历的影响 |
2.2.2 个人发展机遇 |
第3章 由日记看王子壮主要职位变动情况 |
3.1 1927 年4月——1939 年1月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 |
3.1.1 任职概况 |
3.1.2 辞职原因 |
3.2 1935 年11月——1945 年8月任中央监察委员会秘书长 |
3.2.1 任职概况 |
3.2.2 辞职原因 |
3.3 1936 年10月——1948 年8月任考试院铨叙部次长 |
3.3.1 任职概况 |
3.3.2 内部人事纠纷 |
第4章 由日记看王子壮眼中的国民党内部斗争 |
4.1 对党内主要领导人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的看法 |
4.1.1 日记中所体现的蒋、胡、汪之间的关系 |
4.1.2 蒋介石个人独裁欲望的膨胀 |
4.2 对中央政权与地方实力派之间的矛盾的记录 |
4.2.1 对国内各主要军阀的认识和评价 |
4.2.2 中央与地方矛盾对国家统一和对外战争影响 |
4.3 拥蒋派系内部的权力争夺 |
4.3.1 拥蒋派系内部主要分支及其斗争 |
4.3.2 蒋介石用人政策对拥蒋派系内部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年民国政治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时体制: 从全盘否定到强调“双重性格” |
二、战时国民党: 从高层派系转向基层组织 |
三、战时的蒋介石: 从“人民公敌”到“国家领袖” |
四、战时外交: 从妥协投降到大国地位的确立 |
五、战时国共关系: 从共国关系向国共关系的转变 |
六、战时民主政治运动: 立足于第三种势力与国民党自身视角的出现 |
七、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 |
(8)国民党内政派之争与五五宪草之制定 ——以孙蒋之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文章创新 |
第2章 孙、蒋政治地位的变化与制宪问题的提出 |
2.1 宁粤对峙与孙、蒋政治地位的变化 |
2.2 制宪问题的提出 |
第3章 孙、蒋对“从速制宪”问题的争论与孙蒋合作的确立 |
3.1 蒋系成员对孙科主张的批判与孙科的回应 |
3.1.1 汪精卫对孙科主张的批判与孙氏的反驳 |
3.1.2 胡汉民对“速行宪政”的意见 |
3.1.3 于右任的献疑与孙科的回应 |
3.2 孙蒋合作的确立 |
3.2.1 蒋介石对孙科立场的试探 |
3.2.2 孙蒋合作的确立 |
第4章 蒋、孙两派关于宪草的争论与制宪主导权的转变 |
4.1 孙、蒋两派关于制宪理念的争论与孙科对宪草初稿的主导 |
4.1.1 孙、蒋两派关于制宪理念的争论 |
4.1.2 孙科主导下的宪草初稿 |
4.2 宪草中央政制的变化与制宪主导权的初步转移 |
4.2.1 蒋派对宪草中内阁制的不满及其修正案的出台 |
4.2.2 孙科的退让与总统集权制在宪草中的初步显现 |
4.3 蒋介石的强势主导与总统集权制在宪草中的确立 |
4.3.1 五中全会前蒋戴二人对宪草的意见 |
4.3.2 总统集权制在宪草中的最终确立 |
第5章 五五宪草体现蒋介石意志的原因 |
5.1 蒋、孙二人权势地位之差异 |
5.2 五权宪法理论的集权主义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现代战争与动员型政党—组织比较视野下的国民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核心问题 |
第二节 既有理论解释及可推进之处 |
一、国民党研究的三种分析路径 |
二、相关论题研究状况 |
三、可拓展的研究方向 |
第三节 替代性理论框架与概念界定 |
一、替代性理论框架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五节 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动员型政党组织特征与组织比较 |
第一节 战争环境与动员型政党的产生 |
一、现代组织的三种形态 |
二、现代战争与组织环境 |
第二节 动员型政党的组织形态 |
一、理想型“动员型政党”的组织原则 |
二、组织中的个人:新型社会关系的出现 |
三、组织中的主义:公意与众意 |
第三节 组织间比较与组织融合与竞争 |
一、组织形式与权力生成 |
二、组织成员与组织忠诚 |
三、“动员型政党”模式下国民党组织的要点 |
第四节 结构化下的行动者:组织资本与党员 |
一、组织资本的运行 |
二、组织资本的数量 |
三、新兴资本与社会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党的组织演变 |
第一节 前动员型政党阶段Ⅰ:起义与同盟会组织状况 |
一、“传檄而定”的战争预期与政党组织目标 |
二、同盟会组织建设理想与实际状况 |
三、前动员型政党阶段的战争与组织关系 |
第二节 前动员型政党阶段Ⅱ:政争与国民党组织状况 |
一、从战争到政争与政党组织目标 |
二、国民党阶段组织建设理想与实际状况 |
三、前动员型政党阶段的政争与组织关系 |
第三节 动员型政党萌芽:战争再起与中华革命党组织状况 |
一、革命再起军队初建与政党组织目标 |
二、中华革命党组织建设理想与实际状况 |
三、动员型政党萌芽阶段的战争与“严而未密”的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动员型政党建立:中国国民党改组与国民革命军建立 |
一、建军与建党的双重组织目标 |
二、中国国民党“一大”前后组织建设理想与实际状况 |
三、动员型政党建立阶段的建国战争与严密组织的建设 |
第五节 动员型政党重建:抗战与国民党的多次改组努力 |
一、军权党权之争、国际局势变化与政党组织目标 |
二、力行社与三青团组织建设理想与实际状况 |
三、战争要求与以军治党原则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织与战争:国民革命军中的党务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对现代战争及组织的认识 |
一、民国军事理论中的现代战争 |
二、民国时期对于战争与军人精神的认识 |
三、对于政党与战争关系的认识 |
第二节 战争中党组织的作用 |
一、军费与战争资源的提取 |
二、军队费用来源与军队党化 |
三、战争中党组织在敌后与战地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
第三节 士兵征募与党军的建立 |
一、裁兵计划与征兵方式 |
二、党军的建立与黄埔状况 |
三、国家总动员的实施 |
第四节 国民革命军中的党务工作与军队的党化 |
一、学习苏联红军模式党军的建立 |
二、国民革命军中党务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三、军队中的党义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织间关系:国民党中的组织融合与竞争 |
第一节 动员型政党组织的基础:区分部的建设与变异 |
一、区分部的规定与对列宁党原则的借鉴 |
二、区分部的建立发展与实际运行情况 |
三、区分部内的权力运作对政党组织原则的体现 |
第二节 政党组织与文官组织的融合与竞争:中政会与党政双轨制 |
一、作为党政“惟一之连锁”的“中政会” |
二、双轨制的三级体制与“权能分立” |
三、文官组织与官僚组织的竞争与权力的形成 |
第三节 政党组织与军队组织的融合与竞争:以党治军与以军治党 |
一、军队组织的优势与以军治党的思想发展 |
二、按照军队组织模式改造和重建政党组织 |
三、党员的军事训练与领袖效忠的塑造 |
第四节 动员群众的组织选择:以军治民与保甲制度 |
一、战争建国:国防与民生一致性 |
二、道德宣传与军事化生活 |
三、现代基层组织与保甲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党中的组织思想 |
第一节 孙中山的组织思想:从传统到现代的组织方式探索 |
一、孙中山的基本党建思想与组织思想 |
二、“以党治国”的前提与基础:人的平等与不平等 |
三、组织的力量:对个人自由的牺牲 |
四、“专制”与民主的和解:时间序列中的革命程序 |
五、对主义的认识:注重党义与“全民党”意识形态 |
第二节 蒋介石的组织思想:军队组织为最完善的组织形式 |
一、组织理论的继承:对组织的强调与组织定义的转变 |
二、现代战争是组织的战争:战争中的政治和组织 |
三、以军治党:党组织的军队化 |
四、以军治民:新生活运动的构想 |
第三节 蒋百里的组织思想:现代战争与现代组织 |
一、蒋百里对现代战争的认识之一——总体战 |
二、总体战与作为国防要素的现代组织 |
三、蒋百里对现代战争认识之二——义务兵役制及现代军纪 |
四、义务兵役制、现代军纪与“人之自觉”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书目 |
一、史料集 |
二、民国人物论着集 |
三、研究着作 |
四、研究论文 |
后记 |
(10)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研究(1938-1947)(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
二、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三青团的缘起及在湖南的发展 |
第一节 三青团成立的背景和动因 |
第二节 三青团的预期效应和组织目标 |
第三节 湖南三青团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章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形态 |
第一节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扩展途径 |
第二节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纪律机制 |
第三节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乡村团务 |
第四节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核心——学校团务 |
第五节 “谁是团员”: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清理运动 |
第三章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经费运转 |
第一节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经费状况 |
第二节 “常规”与“异途”:三青团基层组织筹募经费的方式 |
第三节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经费“困窘”的透视 |
第四章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团务活动 |
第一节 抗日活动 |
第二节 反共防共活动 |
第三节 宣传活动 |
第四节 康乐文体活动 |
第五节 训练活动 |
第五章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社会服务 |
第一节 三青团对于社会服务的认识 |
第二节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社会服务方式 |
第三节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社会服务的影响 |
第六章 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与基层社会关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基层党团关系 |
第二节 基层团地关系 |
总论: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总体评价 |
一、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活动的影响 |
二、困境中的反思: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的“顽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论国民党派系的产生及其斗争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研究[D]. 何瑞.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中共领导上海工人运动的革命策略(1945—1949)[J]. 贺江枫. 中共党史研究, 2019(08)
- [3]延安时期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导权形成研究[D]. 徐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战后丹阳县商会研究(1945—1949)[D]. 谢磊.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1)
- [5]哀歌叹短衣,白首壮心违 ——试析梅思平由爱国书生到“汉奸政客”的政治命运[D]. 李霁蓉. 厦门大学, 2017(07)
- [6]国民党忠诚党员王子壮研究 ——以《王子壮日记》为中心[D]. 程晴. 河北大学, 2015(12)
- [7]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权——1937-1945年民国政治史研究述评[J]. 罗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02)
- [8]国民党内政派之争与五五宪草之制定 ——以孙蒋之争为中心[D]. 张伟根. 湖南大学, 2014(04)
- [9]现代战争与动员型政党—组织比较视野下的国民党研究[D]. 束赟. 复旦大学, 2014(03)
- [10]湖南三青团基层组织研究(1938-1947)[D]. 江轶. 武汉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