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寓言:红蝴蝶绿蝴蝶(论文文献综述)
倪君[1](2021)在《20世纪初海派京剧中的女性与新价值体系的暗涌》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初海派京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女性与性别意义,这既关涉海派京剧的商业特性,又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新价值体系的涌动。通过解读剧名和部分戏剧期刊上登载的女伶轶闻,以及剧作本身建构的侠女和妓女形象,试图指出性别表达中"女性"能指的丰富而复杂的社会文化意味,同时透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作为现代大众文化之重要形态的启蒙、商业和娱乐的多元特征。
李文静[2](2020)在《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文中认为
樊妍秋[3](2020)在《鸳鸯蝴蝶派的“鉴”与“镜” ——从通俗小说到类型电影》文中研究表明鸳鸯蝴蝶派文人曾经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他们的电影创作曾遭遇负面的评价,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范伯群为代表的学者们,重新对鸳鸯蝴蝶派文人作品进行了挖掘与定位,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鸳鸯蝴蝶派文人与电影渐渐受到了关注,学者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对鸳鸯蝴蝶派影人和电影创作进行探究。长期以来,人们对鸳鸯蝴蝶派及鸳鸯蝴蝶派的电影创作抱有一定偏见,认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忽略了艺术性,充斥着无聊的商业噱头,不值得被关注。由于鸳鸯蝴蝶派电影创作的史实资料较少,许多当时的电影拷贝如今已经难寻踪迹,所以很难让人们客观地去评价鸳鸯蝴蝶派的电影创作,因此我们今天应该重新评价鸳鸯蝴蝶派电影的创作价值及其历史贡献,以及肯定其对中国早期类型电影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论文主要采取史料考据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史料的考据是本论文研究的基础,对于史料的考据也是实证法研究的需求。论文将采用实证法对鸳鸯蝴蝶派与中国早期类型电影的形成,进行归纳总结和具体分析。在对鸳鸯蝴蝶派影片进行史实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思辨的方法,对鸳鸯蝴蝶派不同类型影片进行分析。同时论文也将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对已存在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论文也参考了秦喜清教授论文的研究方法,秦喜清教授的论文参照了日本学者山本喜久男的研究方法。日本学者山本喜久男指出:“所谓影响,是谈两个不同事物的关系,但它是由类似和差异两个方面构成的。类似代表着同化的积极倾向,它在这里持有“鉴”和“镜”的双重功能;差异代表着个体的积极倾向,它在这里持有文化、个性的独特性。作为表现物的电影作品,它的独特性提示着这样的双重功能”。山本喜久男区分了“鉴”与“镜”两个概念,前者取学习、仿效之意,而后者则起到映照自己文化的作用。在中国电影的初始阶段,鸳鸯蝴蝶派类型电影将鸳鸯蝴蝶派小说作为“鉴”,同时也将鸳鸯蝴蝶派小说所承载的从古代流传的文化复制在了自己的“镜”中。不仅是鸳鸯蝴蝶派小说,鸳鸯蝴蝶派类型电影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文学与西方电影的影响,将之作为自己的“鉴”与“镜”。那么,鸳鸯蝴蝶派电影究竟是如何“鉴”与“镜”的呢?笔者将在下文中给以解答。论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了“从小说到电影的文化之旅”。分为三节,第一节,考证鸳鸯蝴蝶派文人、电影人的文化圈。第二节,论述了鸳鸯蝴蝶派小说至电影的实践之路。第三节,论述了从小说到电影的文化之旅。第二、第三章主述了鸳鸯蝴蝶派的类型电影。其中第二章阐述了“‘鉴’与‘镜’:选择与取舍”。分为二节,第一节论述了鸳鸯蝴蝶派所构建的社会伦理话语。第二节,论述了哀情与世情影片:西方和传统的选择与相融。第三章阐述了“‘鉴’与‘镜’:知、意、情”。分为二节,第一节论述了侦探影片与神怪影片。第二节论述了武侠女明星与《荒江女侠》。第四章阐述了“从小说《红礁画桨录》到电影《风雨之夜》个案中的跨文化现代建构”。分为四节:第一节,笔者比较了《红礁画桨录》英文原着与林译版本。第二节,笔者论述了《红礁画桨录》、《风雨之夜》“讹”之现代折射。考证了新剧《红礁画桨录》,同时探讨了小说《红礁画桨录》与电影《风雨之夜》。第三节,笔者论述了《红礁画桨录》、《风雨之夜》“信”之现代审视。第四节,笔者论述了《红礁画桨录》、《风雨之夜》“化”之现代精神。尾声部分是“‘兴观群怨’:鸳鸯蝴蝶派文人、电影人的文化补救。”二、三十年代鸳鸯蝴蝶派类型电影从鸳鸯蝴蝶派文学作品中吸取了精粹,丰富了艺术形式,在电影的初始发展阶段,鸳鸯蝴蝶派文学作品的介入和鸳鸯蝴蝶派文人的艺术观念推动了二、三十年代类型电影整体的发展与进步,对类型电影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发展出了带有各种独特鸳蝴气息的鸳鸯蝴蝶派类型电影,如伦理影片、哀情影片、世情影片、爱情影片、侦探影片、神怪影片、武侠影片等。
姜婉莹[4](2020)在《论莫言的红色书写》文中提出莫言天马行空的小说语言历来是学界的研究重点。不少研究者注意到其小说中红色书写的特别,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展开深入的研究,而是将之作为莫言语言的特色之一简要提及。笔者认为,这种看似常态化的色彩选择与莫言反叛性的文化性格相悖,且静态的色彩观照无法透露莫言色彩书写的复杂意识,关于“莫言红”还有可待拓展的研究空间。首先,笔者在对红色相关数据的统计中,勾勒与描绘了莫言笔下的“红”色景观。一方面,莫言对红色的偏爱拥有个性化特征,其笔下的红色物象群违背传统与常理;另一方面,莫言的红色词用量随时间发展而波动下降,相比其他色彩的用色趋势,体现出作者对“红”从亲近到抑制的书写态度。其次,在归纳中西方的“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莫言红色运用方面呈现的表层特征。莫言看似积极、常态的红色书写背后呈现出消极的意义取向,而变态的反常规书写则体现出作者反传统的心理倾向。再次,笔者在个别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莫言红”中体现的深层内涵,并发现其经历了从理想化的感性勾勒到现实性的理性揭示的转变,且拥有政治、生存、人性层面的隐喻意味。根据以上三方面的现象呈现,笔者探究了“莫言红”的形成原因。成长环境、身份认同追求与多维色彩体验共同导致了莫言对红的偏爱;而迈向民间文化的写作态度、饱尝冷暖的赤子之心与求新求变的执着精神又使这位作家在后期创作中虽然主观抑制用“红”,但仍无法完全抛弃这种与其个性相贴合的色彩。最后,通过乡土文学、都市文学、红色经典与新时期小说中的“红”色爬梳,笔者交叉对比的基础上总结了“莫言红”的历史地位。“莫言红”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新,而是共性与个性兼具,总体上是由“多变”趋向于“不变”。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莫言红”确有过人之处,但众多研究者对“莫言”与“红”的捆绑式论说使其走向经典化,这带来的是对莫言真正红色书写状态的历史性屏蔽。
魏梦莹[5](2020)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于俄罗斯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传播,既是俄罗斯传统中国形象的延续,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变化。本论文以佩列文、索罗金、克鲁萨诺夫等八位作家笔下涉及中国形象的文学文本为研究基础,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归纳为三种类型: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分别具有哲理性、独立性、实验性等特点。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源于18世纪俄国人构建的“哲人之邦”形象。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以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墨家经典”,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和道家学说为代表。他们对中国经典的理解更深刻,引用更准确,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库切尔斯卡娅塑造的“墨家经典”是主人公精神迷茫期的“避风港”,其目的在于借“异国情调”消解当代俄罗斯人文化身份迷失的焦虑。佩列文在借鉴中国“梦境典故”时,常掺杂着对道家学说的思考。他将中国哲学思想消融于主体意识之中,并提升到美学高度,使其笔下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诗意和神秘主义特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是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尤为突出的一类中国形象。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眼中,中国不再是考量西方问题的参照物,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性的世界大国。中国的成功引起他们注意,于是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流行起“中俄联姻”的主题,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欧亚主义者”对中国的畅想。克鲁萨诺夫笔下的“中俄混血沙皇”、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就属这种类型。而这类形象的产生,与近年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影响力的扩大紧密相关,是俄罗斯作家对当代中国认知的一种呈现和理解。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源于19世纪“黄祸论”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且表现出鲜明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多连科笔下“滑稽可笑”的中国道士,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21世纪的中国)等形象中。克利莫夫斯卡娅的中国书写,在于借中国劳工形象审视苏联社会,影射肃反运动给人民留下的恐惧与创伤。多连科笔下的“滑稽”道士,在于借中国道教讽刺普京,与他个人的政治立场紧密相连。索罗金笔下的中国书写,则体现出当代俄罗斯人在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时,所产生的危机意识和“羡嫉心理”。
霍晓芝[6](2019)在《民国苏州电影业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自二十世纪初电影传入苏州至三十年代末,苏州电影大致经历了初步传播与繁荣成熟两个阶段。纵观苏州电影发展历程,邻近中国电影发源地上海的区位优势使得苏州电影事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获得上海大力提携的同时,也以深厚的吴文化底蕴及巨大消费能力为上海电影在作品、市场等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尤以周瘦鹃、包笑天、程小青、徐卓呆等为代表苏州籍鸯蝴蝶派最为突出,其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深受观众喜爱,以至出现小说引领电影产业发展之现象。民国时期苏州的电影呈现出极强的地域特色,并在社会教育、丰富大众娱乐生活以及良好社会文化构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页。而在苏州电影事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电影作品的创作方面、还是影院的创办、报刊的宣传等电影市场的开拓方面,苏州电影人所体现的那种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以及相互扶持、高度协作的精神也是值得今人所推崇的。
田娣[7](2018)在《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分析与建议 ——以五省市幼儿园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幼儿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幼儿知识启蒙与文学启蒙的重要资源,能够激发幼儿对语言与阅读的兴趣,使幼儿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欣赏作品的语言美,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浅显的语言、有趣的情节向幼儿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社会行为规范。当前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编存在不合理现象,质量也难以保证。本研究通过分析五省市当前所使用的幼儿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选编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其质量。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绪论,包括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正文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概述。包括对幼儿园教材以及幼儿文学作品的概念界定,并阐述了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应用价值。第二章,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现状考察。包括对五省市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体裁、时间、国别、题材、改编情况以及受幼儿喜爱情况的现状考察。第三章,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对五省市幼儿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的现状考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包括幼儿园教材中个别体裁文学作品比重、类型不合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不够全面;对情感题材的文学作品多样性关注不足;改编版文学作品的质量不高;以及幼儿园教材中部分文学作品难以引起幼儿兴趣。第四章,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编建议。针对当前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即,确保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体裁多样性;提高幼儿园教材中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全面性;增加对幼儿园教材中不同题材文学作品的关注度;提升幼儿园教材中改编版的文学作品质量;加强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与幼儿的联系。
王嘉源[8](2017)在《先秦散文中的“梦描写”及其文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先秦文献中的“梦描写”或“梦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记梦”文本和“梦文学”的源头。古往今来对于先秦之“梦”进行研究探讨的成果也不在少数。但长久以来,研究者倾向于以先秦文本中的梦作为对象,往往就某一作品论及先秦的梦描写,没有对先秦散文中的梦描写作系统深入的研究,也没有作横向的拓展。故本文拟对先秦散文中的梦描写进行全面检索,借以考察先秦人“梦意识”和“梦描写”的形成发展历程,论析先秦梦文本的类型、风格与文学特质,继而探究先秦梦描写对后世文学的意义及影响。本论文的结构,在首列《绪论》之后,分为五章正文,依次展开论述:《绪论》在简略叙述先秦之“梦”从日常梦到文学梦的嬗变之后,分“古代文献对于先秦‘梦描写’的载叙及评论”、“二十世纪以来先秦散文‘梦描写’的研究探讨”两个时段,综述分析了自汉晋以来至现当代的古今学界对于先秦“梦描写”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先秦人的“梦意识”,简要介绍了先秦人的梦意识及流变过程。殷商时期,先民大众对梦境抱有“惕惕”的心理,认为梦是天神的旨意,梦给人阴冷可怖之感。周人笔下的梦与殷商不同,梦境中多了人们对生活的期望与向往,梦的色彩由阴冷转向平和。墨子和庄周看透梦的本质,对梦进行理性思考,将梦认作生理活动的一种。《周礼》更系统化的论述了梦的成因,还提出占梦术:“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先秦人的梦意识从幼稚到成熟,从梦兆迷信转向理性思考,本章循序渐进的分析了梦意识的更替与演变。第二章:《左传》记梦:史家叙述的“梦文本”,《左传》虽是史家着作,但偏爱描写梦境,全书梦境描写近三十处之多。本章对《左传》的梦境描写分为三大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左传》记梦的独特之处:(1)“文本之梦”真正意义上的自觉;(2)“同梦”、“梦中套梦”、“三梦相联”的梦境建构艺术;(3)微而显、精而腴的述梦语言;(4)“千载如生”的人物形象。第三章:庄周之梦:哲理融汇的“文学梦”。庄周笔下的梦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完全是由哲人庄周虚构的作品,它们不同于《左传》对梦的秉笔直书,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梦。本章分《庄子》“内篇”、“外篇”和“杂篇”三大类别,分别论析了书中所载“庄周梦蝶”、“栎社见梦”、“髑髅见梦”、“文王托梦”、“宋元君梦神龟”、“郑缓魂托梦”等梦故事。《庄子》的梦故事背后蕴含着庄子的道家思想哲理,也体现着庄子独特的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庄子笔下的梦故事,可谓是融汇着哲理寓意和文学意味的“梦文学”的滥觞。其特点包括:(1)打破“梦”的神性思维;(2)寓言与梦意象的巧妙结合;(3)借助“对话辩难”的体例来阐释哲思。第四章:其他先秦散文中的梦故事。先秦作品中,除《左传》、《庄子》中的梦被世人所熟知和研究外,其他散文着作中依旧存在精彩的梦故事。本章以《逸周书》、《国语》、《韩非子》为分析文本,探究“太姒之梦”、“虢公梦在庙”、“梦见灶君”等经典梦故事,这些梦文学的政治意味极为浓厚,主张宣扬治国驭臣之术。第五章:先秦散文梦描写的文学价值及影响。本章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之上,总结了先秦散文梦描写的文学价值及影响。笔者认为:先秦时期的梦描写极具审美意蕴和文学价值,该时期的梦描写创造出众多独立隽永的文学母题,如《诗经》中的“熊罴梦”、《庄子》中的“蝴蝶梦”、“髑髅梦”,还有宋玉辞赋中的“神女梦”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梦例母题,不断出现在后代的诗文辞赋作品中,影响和促进古代梦文学的发展,与多种文学体裁相互交织与碰撞,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王冰冰[9](2012)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时期至今的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汉语小说创作及部分译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研究及社会文化批评为主,以性别研究作为重要理论依据,探讨性别话语与民族、国家、身份等话语之间或隐秘或外显的联合、博弈甚或耦合,试图对多元话语中多重主体位置的形成、分裂及弥合等问题进行纵深发掘。因此本论文并非是对于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的一次全景式扫描、概括与整理,而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同时关注文学生产机制的研究,考察当下文化语境中,多元文化、多重身份对于构建多元文化景观的综合性作用。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考察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中体现出的女性经验与民族意识之间的复杂关联。对于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实践而言,女性话语与民族国家叙事及民族话语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其间构成的张力,值得进一步考察与探究。虽然民族国家叙事并不是少数民族女作家广泛涉猎的主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内蕴复杂的优秀之作,如蒙古族女作家乌兰、韩静慧的一系列反侵略战争题材的中短篇作品及回族女作家白山的长篇小说《冷月》等等。其间乌兰、韩静慧的写作,尤为鲜明地体现出面对主流及宏大叙事之时,女性话语及经验的某种游离特征,因此本文选择这两个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作为本章重点分析对象。比之民族国家话语,在面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集体叙事之时,女性意识、性别话语与民族意识及身份认同的关联则更为隐晦繁复。梅卓(藏族)、黄薇(蒙古族)、庞天舒与白玉芳(满族)、霍达(回族)这些执着于民族历史叙事的女作家,她们那些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传统、民间传说作为题材的作品,其间女性经验与民族记忆的复杂交缠,使文本一定程度上成为多重叙事动力穿透的空间,成为多重话语与主体位置对话、交流的场所。并且她们作品的复杂之处在于,虽然体现出对于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认同、协商而非疏离,但其间某些独立的、未曾融入的女性意识及女性主体性却以更为微妙隐晦的方式存在,反而使这些文本成为女性意识与民族意识间不断协商的场域,也更具分析与考察的价值。第二章在现代/传统、全球/本土这一组坐标系内,通过对多元文化语境内,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历史记忆如何融入当下,从而产生现代、传统、性别之间的冲突这一问题的探究,考察当下多元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经验的转移与冲突。景宜(白族)、杜梅(鄂温克族)、董秀英(佤族)、叶梅(土家族),黄雁(哈尼族),杨金焕(拉祜族),这些优秀的、从上世界80年代就开始了她们文学创作的少数民族女作家,在她们以民族传统为书写对象的作品中,启蒙意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怀旧想象与女性立场、经验的复杂交织,传达出对传统与现代这组命题的更为深刻的思考与质询,对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中应采取的文化立场及文化策略也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因此本章选择她们的一些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与细读,她们对于传统与现代这两套话语的敏锐洞察,为看似整一、宏大的现代性历史进程提供了流动的、多层次的、充满了弥合与断裂的叙述。其文本内部多重语码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构成内在意义的多义与丰窗的同时,印证着现代性及全球化进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繁复多元与歧义丛生。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女作家的身份认同愈加混杂,多重身份及主体位置之间的交叉互渗日益频繁,身份认同的紧张与焦虑导致文本世界内部的分裂。虽然文本世界的分裂渗透着作家作为现代个体的紧张感与缺乏归属感,但却未必没有益处。身份的多元化、民族文化疆界的拓展与重构,对于民族文化之间对话场域的形成,协同对话局面的出现不无裨益。第三章便着重探讨追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中体现出的对于他者文化的宽容与理解,探讨她们的女性经验与边缘立场如何打破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而使一种建立在主体间性之上的平等交流成为可能。蒙古族女作家黄薇、达斡尔族女作家萨娜、藏族女作家央珍、永基卓玛、格央等在一些具备鲜明的民族色彩的作品中,用自己的方式与尝试与汉族写作者展开对话,在她们的文本中尝试建构或想象一种更为合理、健康、平等的主体间的文化交流行为与模式。证明了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建构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不存在矛盾与冲突之处。相反自我与他者之间界限的僭越与消融,可以为一种主体间良性、互动的文化交流模式的建立开启有效的路径。而对全球化语境中日益混杂的经验,各民族如何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重新界定并重构文化疆界,如何在与他者文化的接触过程中不断消解、重建、拓展自我文化的边界,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当下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实践,她们在多元文化语境中作为民族主体的书写行为,一定程度上为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互补融合,提供了某种可行的、且更具想象力的途径。第四章则以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淡化民族色彩的女性化、个人化写作潮流为分析对象,尝试对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女性写作做一次检视与梳理。当下少数民族女作家开始更为关注自己作为现代女性及都市知识分子的身份,作为后现代社会的孤独个体的某些更为私人化的感受。这使她们的创作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民族意识,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她们以个人的女性经验对民族记忆的某种渗透与改写。这是在全球化时代日益多元混杂的文化语境之中,民族身份认同呈现多元化趋势的表征,也是少数民族女作家女性意识日益鲜明的体现。少数民族女作家作为民族主体与性别主体在文本中所呈现的不同视界,应均被纳入研究视线,以期为少数民族女性写作的检视、研究与推进,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的研究基础。
康凌云[10](2010)在《百年中国幼教改革中的故事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故事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活动之一,本论文以1903年至2003年百年间中国幼教改革中的故事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百年来幼儿园故事活动目标的变迁、各时期所讲故事文本的分析及幼儿园故事活动的具体实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我国幼儿园故事教育活动进行了展望。幼儿故事活动的目标一方面是通过幼教理论界的课程标准或者教学纲要加以传递,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幼教实践界的活动目标或者教学目标直接对幼儿产生作用。总体而言我国幼儿园故事活动的目标走过了定位于文学教育→倾向道德教育→重视认知发展→回归“文学性”的道路。进入幼儿园教材中的经典的故事文本都塑造了幼儿容易亲近的人物形象、运用的是反复的叙事结构并且主题上都具有鲜明的教育目的性,但是经典故事的不同版本又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各时期时兴的故事文本大量存在着关于“真”和“善”的主题故事,而以“美”为主题的故事极少。百年来时兴的故事文本在题材、体裁上呈现的变迁特点为:神话传说、寓言及民间故事的比例逐渐降低,文学童话的比例逐渐升高,幼儿生活故事比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占有极高的比例,科学文艺故事的比例逐渐减低,历史人物故事比例在八十年代教材中占有极大的比例。论文还梳理了各时期幼儿故事的选材标准。我国幼儿园故事活动的实施走过的道路为:清末民初对国外的简单模仿期,旧中国时期的探索期,新中国成立至八十年代初的故事教学模式化时期,八十年代后的故事教育活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二、寓言:红蝴蝶绿蝴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寓言:红蝴蝶绿蝴蝶(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初海派京剧中的女性与新价值体系的暗涌(论文提纲范文)
一、女性性征展演———剧名女性化及报刊女伶 |
二、侠女———传统、现代、商业的多重意味 |
三、妖女———身体、性别、娱乐的复杂表达 |
四、结语 |
(3)鸳鸯蝴蝶派的“鉴”与“镜” ——从通俗小说到类型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学术背景与问题意识 |
二、研究框架及研究思路 |
三、鸳鸯蝴蝶派电影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从小说到电影的文化之旅 |
第一节 鸳鸯蝴蝶派文人、电影人的文化圈考证 |
一、“双星渡河”:鸳鸯蝴蝶派“文化圈”的形成考证 |
二、鸳鸯蝴蝶派“文化圈”的影响 |
第二节 鸳鸯蝴蝶派小说至电影的实践之路 |
一、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小说改编 |
二、邀请鸳鸯蝴蝶派文人参与编剧 |
第三节 从小说到电影的文化之旅——鸳鸯蝴蝶派文人、电影人 |
一、提倡国产有声片——“紫罗兰主人”周瘦鹃 |
二、创办电影公司——“海上说梦人”朱瘦菊 |
三、参与“电影为人生而作”的争论——“东方福尔摩斯”程小青 |
第二章 “鉴”与“镜”:选择与取舍 |
第一节 伦理影片:鸳鸯蝴蝶派所构建的社会伦理话语 |
一、重拾传统伦理:鸳鸯蝴蝶派伦理影片的取舍 |
二、鸳鸯蝴蝶派伦理影片的作用 |
第二节 哀情与世情影片:西方和传统的选择与相融 |
一、“哀情”影片中西相融后的艺术特色 |
二、“以社会为经,以言情为纬”的世情影片艺术特点 |
第三章 “鉴”与“镜”:知、意、情 |
第一节 侦探影片与神怪影片:科学精神,启智怡情 |
一、侦探小说与侦探影片 |
二、启智怡情的神怪影片——以《盘丝洞》、《古宫魔影》为例 |
第二节 武侠女明星与《荒江女侠》 |
一、武侠小说与武侠电影 |
二、武侠女明星“荒江女侠” |
三、《荒江女侠》侠义人格精神的塑造 |
四、民国武侠文化作用与武侠电影热潮 |
第四章 从小说《红礁画桨录》到电影《风雨之夜》个案中的跨文化现代建构 |
第一节 《红礁画桨录》英文原着与林译版本之比较 |
一、哈葛德与林译翻译中的“异化” |
二、哈葛德的女性意识与林纾、魏易的女性意识 |
三、哈葛德英文原着与林译版本“智育”教化功能 |
第二节 《红礁画桨录》、《风雨之夜》“讹”之现代折射 |
一、新剧《红礁画桨录》考证 |
二、从小说《红礁画桨录》到电影《风雨之夜》 |
第三节 《红礁画桨录》、《风雨之夜》“信”之现代审视 |
一、中国文化内部的现代内驱力 |
二、暗藏的“现代性审视” |
第四节 《红礁画桨录》、《风雨之夜》“化”之现代精神 |
一、鸳鸯蝴蝶派自身的矛盾性 |
二、现代精神的展现 |
结语:“兴观群怨”:鸳鸯蝴蝶派文人、电影人的文化补救 |
附录一 外国文学着作中译本书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论莫言的红色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莫言笔下的“红” |
第一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整体特征 |
一、红色书写的超然地位 |
二、物象点染与着色的个性化 |
第二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历时变化 |
一、用量与用法之变化 |
二、红色审美趣味之变化 |
第二章 莫言红色书写的常态与变态 |
第一节 红色的文化内涵 |
一、自然原型中的红色本义 |
二、文化差异中的红色引申 |
第二节 常态的红色书写 |
一、红色人物的美与恶 |
二、红色物景的欢与悲 |
第三节 变态的红色书写 |
一、本色“红”的变幻 |
二、另类“红”的描摹 |
第三章 “莫言红”的精神叙说 |
第一节 红色意象的精神内涵 |
一、红鲤鱼与红萝卜 |
二、红高粱与红马驹 |
三、红蝗与红沼泽 |
四、红树林 |
第二节 色彩交融中的红色隐喻 |
一、红与蓝:群体政治与个人历史 |
二、红与绿:生存困境中的游戏精神 |
三、红与黑、白:是非善恶中的人性挣扎 |
第四章 “莫言红”的形成 |
第一节 莫言色彩偏好形成的历史语境 |
一、“成为作家之前”的色彩感知 |
二、身份认同与红色书写的个性追求 |
三、多维影响中的色彩体验 |
第二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内在动因 |
一、迈向民间文化立场 |
二、饱尝冷暖的赤子之心 |
三、求新求变的执着精神 |
第五章 “莫言红”与现当代小说中的红色书写 |
第一节 现当代小说中的红色书写流变 |
一、乡土世界:黑白中点缀的“红” |
二、现代都市:繁复明艳的“红” |
三、革命历史:昂扬亢奋的“红” |
四、新时期小说:“红”的解放 |
第二节 “莫言红”的共性与特性 |
一、大同小异的“红女子”与独具特色的“红孩子” |
二、“民俗红”的新突破与“政治红”的超越性 |
三、密集、多义的红色意象与同质化的红色修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
二、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起与流变 |
第一节 古代罗斯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中国”概念的产生:从“希诺瓦”到“契丹” |
二、栋宇峥嵘·物产丰富·勤劳聪慧 |
第二节 沙俄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贤明的皇帝·品德高尚的智者·勤劳聪明的百姓 |
二、“僵化落后的国家”·“停滞保守的民族” |
第三节 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一、骁勇善战·渴望和平·勤劳淳朴 |
二、发展迅速·文化底蕴丰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 |
第一节 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中国文化与“墨家经典” |
一、《莫佳阿姨》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构建 |
二、《莫佳阿姨》中的墨家经典与“兼爱”思想 |
第二节 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与道家学说 |
一、《苏联太守传》中的“南柯梦”典故及其故事形态构建 |
二、《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庄周梦蝶”典故及其象征含义 |
三、《变形者圣书》中隐含的道家思想与“神变”主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 |
第一节 克鲁萨诺夫笔下的“混血沙皇”与中国文化传统 |
一、《天使咬伤》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划分 |
二、《天使咬伤》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误读 |
第二节 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与中国儒家文化 |
一、《欧亚交响曲》中的“欧亚帝国”形象构建 |
二、《欧亚交响曲》中的中国儒家文化符号 |
第三节 佩列文与索罗金笔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书写 |
一、佩列文笔下“天”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二、索罗金笔下汉语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 |
一、《中国蓝烟》中“危险”的中国劳工形象 |
二、《中国蓝烟》中的中国空间构建 |
第二节 多连科笔下“滑稽狡诈”的中国道士 |
一、《2008年》中具有讽刺意味的道教符号 |
二、《2008年》中“滑稽可笑”的道士形象 |
第三节 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 |
一、《尤》中的负面中国饮食文化隐喻 |
二、《特辖军的一天》中停滞保守的“俄罗斯的长城”意象 |
三、《糖制的克里姆林宫》中令人焦虑的“中国商品”形象 |
四、《暴风雪》中冷酷无情的中国“拯救者”形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础研究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民国苏州电影业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国时期苏州电影的传播与繁荣 |
第一节 电影在苏州的传播与发展 |
第二节 苏州电影事业的繁荣 |
第三节 苏州电影业兴盛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民国时期苏州电影创作 |
第一节 鸳鸯蝴蝶派与苏州电影的创作 |
第二节 战前苏州电影的创作(1927-1937)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苏州电影市场 |
第一节 苏州电影市场的变迁 |
第二节 上海电影对苏州电影市场的影响 |
第四章 民国时期苏州电影评述 |
第一节 苏州电影的区域特色 |
第二节 苏州电影的社会影响 |
第三节 苏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分析与建议 ——以五省市幼儿园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为幼儿提供优秀文学作品的需要 |
(二) 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取存在问题 |
(三) 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研究薄弱 |
二、文献综述 |
(一) 幼儿园教材的研究 |
(二) 幼儿文学作品的研究 |
(三) 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相关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
三、研究计划 |
(一) 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幼儿园教材 |
(二) 幼儿文学作品 |
二、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价值 |
(一) 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
(二) 给予幼儿丰富的情感体验 |
(三) 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
第二章 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现状考察 |
一、幼儿园教材中各体裁文学作品的现状 |
(一) 不同体裁文学作品所占比重 |
(二) 同一体裁文学作品的类型 |
二、幼儿园教材中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现状 |
(一) 中外文学作品的现状 |
(二) 古今文学作品的现状 |
三、幼儿园教材中各题材文学作品的现状 |
(一) 不同题材文学作品所占比重 |
(二) 同一题材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具体内容 |
四、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改编情况 |
(一) 未被改编的文学作品情况 |
(二) 被改编的文学作品情况 |
五、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受幼儿喜爱情况 |
(一) 受幼儿喜爱的文学作品 |
(二) 不受幼儿喜爱的文学作品 |
第三章 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幼儿园教材中个别体裁的文学作品比重偏小、类型单一 |
(一) 较少为幼儿提供接触幼儿戏剧的机会 |
(二) 所选取的寓言、幼儿生活故事单一化 |
二、幼儿园教材中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不够均衡 |
(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取较少 |
(二) 外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取较少 |
三、幼儿园教材对情感题材的文学作品多样性关注不足 |
(一) 较少选取与父爱相关的文学作品 |
(二) 表现手足之情的文学作品基本空白 |
四、幼儿园教材中改编版的文学作品质量有待提高 |
(一) 故事情节被大量删减 |
(二) 语言缺乏生动性 |
(三) 所选图画书的图画缺失 |
五、幼儿园教材中部分文学作品难以引起幼儿兴趣 |
(一) 部分文学作品趣味性不足 |
(二) 部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幼儿接受能力不符 |
第四章 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选编建议 |
一、确保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体裁及其类型的多样性 |
(一) 选取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
(二) 选取同一体裁的多种类型的文学作品 |
二、保持幼儿园教材中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均衡性 |
(一) 全面关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
(二) 全面关注外国当代文学作品 |
三、增加对幼儿园教材中不同题材文学作品的关注度 |
(一) 选取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 |
(二) 增加表现父爱、手足情的文学作品 |
四、提升幼儿园教材中改编版的文学作品质量 |
(一) 建立有幼儿文学专家参与的幼儿园教材编写团队 |
(二) 注重保持改编版文学作品的完整性 |
(三) 兼顾改编版作品文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
五、加强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与幼儿的联系 |
(一) 选取趣味性较强的文学作品 |
(二) 选取符合幼儿接受能力的文学作品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先秦散文中的“梦描写”及其文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先秦文献“梦境描写”研究状况综述 |
(一)古代文人对于先秦“梦描写”的载叙与评论 |
(二)二十世纪以来先秦散文“梦描写”的研究探讨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先秦人的“梦”意识 |
一、“梦”意识的自觉萌发:殷周帝王的人才梦和长寿梦 |
(一)殷高宗武丁“梦帝赉良弼” |
(二)周文王、武王父子关于“梦帝与九龄”的问对 |
二、周代“诗人”的子嗣梦丰年梦 |
(一)《诗经·小雅·斯干》中生男生女的“吉梦”之占 |
(二)《诗经·小雅·无羊》中牧人的“丰年”之梦 |
三、墨子、庄子的“梦”意识 |
(一)墨子论梦为“卧而以为然” |
(二)庄子的反“梦兆”观及真人“其寝不梦”说 |
四、《周礼》的“三梦”与“六梦”说理论 |
(一)“三梦”论梦的形成过程 |
(二)“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 |
(三)《列子》对于“六梦”与“八觉”的解说 |
第二章 《左传》记梦:史家叙述的“梦文本” |
一、《左传》梦境描写概况 |
(一)《左传》梦例的创作背景 |
(二)《左传》梦境描写述略 |
二、《左传》梦境描写的类别及其内容分析 |
(一)愿望与恐惧之梦 |
(二)感怀与复仇之梦 |
(三)预兆与报应之梦 |
三、《左传》梦境描写的文学成就 |
(一)“文本之梦”真正意义上的自觉 |
(二)“同梦”、“梦中套梦”、“三梦相联”的梦境建构艺术 |
(三)微而显、精而腴的述梦语言 |
(四)“千载如生”的梦中人物 |
第三章 庄周之梦:哲理融汇的“文学梦” |
一、庄周之“梦”的创作概况 |
(一)庄周之“梦”的创作背景 |
(二)《庄子》书中所载梦故事概况 |
二、《庄子》梦故事的类别及其寓意分析 |
(一)《庄子·内篇》“庄周梦蝶”、“栎社见梦”等梦故事 |
(二)《庄子·外篇》“髑髅见梦”、“文王托梦”等梦故事 |
(三)《庄子·杂篇》“宋元君梦神龟”、“郑缓魂托梦”等梦故事 |
三、《庄子》“梦故事”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
(一)庄周打破“梦”的神性思维 |
(二)寓言与梦意象的巧妙结合 |
(三)借助“对话辩难”的体例来阐释哲思 |
第四章 其他先秦散文的梦文学故事 |
一、《逸周书》中的“太姒之梦”故事等 |
二、《国语·晋语》“虢公梦在庙”等梦故事 |
(一)重在记言与略于记事兼备 |
(二)梦境内容以政治性为主导 |
三、《韩非子》中“梦见灶君”故事等 |
(一)记梦鲜有文辞雕饰之风 |
(二)宣扬治国驭臣之术 |
第五章 先秦散文梦描写的文学价值及影响 |
一、创造独立隽永的文学母题 |
二、促进梦文学的诞生与发展 |
三、赋予文学飞扬灵动的浪漫气质 |
四、与多种文学体裁相互碰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与问题意识 |
三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概述 |
(一) 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民族历史叙事 |
(二)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本土 |
(三) 现代语境中的民族传统 |
(四) 少数民族女作家的生态关怀 |
(五) 痛苦的现实主义: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底层写作” |
(六) 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女性写作” |
第一章 女性与民族国家:多重话语的冲突与耦合 |
第一节 女性作为“中间地带”:消解民族国家叙事的“语法” |
一 打破民族国家叙事的界限:草原母亲的力量 |
二 战争中的民族女性:宏大叙事的“剩余” |
第二节 弥合与分裂:民族叙事与女性话语 |
一 从女人心事到民族史诗:藏民族历史叙事的弥合之路 |
二 蒙古女性的“寻根”之旅 |
第三节 “女神”故事:女性话语与民族认同 |
一 白山黑水间的“女神”:介入民族历史的女性 |
二 流动的女性身份:身份认同的多元与混杂 |
三 “战争神话”:还原民族战争中的女性生存 |
第四节 “穆斯林的葬礼”与“失去的记忆”:协商多重身份 |
一 《穆斯林的葬礼》:民族身份、女性意识与“新启蒙”叙事 |
二 “是谁失去了记忆”:全球化时代的丽江女性 |
第二章 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本土写作 |
第一节 讲故事的女人:女性与民族传统/记忆 |
一 讲故事的女人:鄂温克女人的记忆 |
二 “现代”与“乡愁”:白族“新女性”与民族传统 |
第二节 “边城”女性:对现代性的质询与反思 |
一 遭遇现代的乡土与湘西世界:土家龙船寨的命运 |
二 蛊女、“红妖”与边地小镇:女性与民族传统 |
三 “回看”现代—城市的女人:民族女性的力量 |
第三节 红尘拉萨:全球化时代的本土空间 |
一.拉萨与上海:全球化魅影 |
第四节 延吉与首尔:朝鲜族底层/女性的跨国之旅 |
一 朝鲜族女性底层劳动力的跨国之旅:第一/第三世界的性政治 |
二 可见的女性与不可见的劳动:阶级还是性别? |
三 首尔与延吉:前世与今生?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交流 |
第一节 阅读他者:从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谈起 |
一 “自然化”的文化他者:从“汉写民”现象谈起 |
二 被叙事“穿透”的他者:不同的“藏婚”故事 |
第二节 自我/他者之间:消融的界限与开放的历史想象 |
一 自我与他者的位移:跨越民族与阶级的认同 |
二 消融的自我界限与开放的历史视野 |
第三节 走向主体间性的文化交流与民族写作 |
一 良性文化交流模式的建立 |
二 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身份认同与民族写作 |
第四章 全球化时代的女性话语:少数民族作家的女性写作 |
第一节 女性系谱:女性记忆与经验的生产 |
一 “红肚兜”与“盘瑟俚”:女性技艺—记忆史 |
二 爱情、“耗费”与写作 |
三 双重镜像与自恋主体:另一种记忆—写作—生产 |
第二节 反控制叙述:女性写作的策略 |
一 反控制叙事之一:凝视的倒错 |
二 反控制叙述之二:精神分析与女性话语 |
第三节 表象时代的女性写作 |
一 现实?幻像? |
二 “地下电影”:界限的消失与现实主义的介入 |
结语:全球化时代女性意识与民族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作品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百年中国幼教改革中的故事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幼儿园故事活动及其目标的百年变迁 |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变迁中的故事活动 |
第二节 幼教规程中故事活动目标的变迁 |
第三节 故事活动实施过程中传递之价值 |
第二章 幼儿故事教材文本分析 |
第一节 幼儿园教材中经典的故事 |
第二节 幼儿园故事教材中时兴的故事 |
第三节 幼儿故事选材标准 |
第三章 幼儿园故事活动的实施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对国外故事教育活动的模仿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对如何实施幼儿园故事活动的探索期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代初的故事教学模式化时期 |
第四节 故事教育活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
结语:幼儿园故事活动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寓言:红蝴蝶绿蝴蝶(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初海派京剧中的女性与新价值体系的暗涌[J]. 倪君.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2021(01)
- [2]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D]. 李文静. 湖北大学, 2020
- [3]鸳鸯蝴蝶派的“鉴”与“镜” ——从通俗小说到类型电影[D]. 樊妍秋.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论莫言的红色书写[D]. 姜婉莹.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魏梦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1)
- [6]民国苏州电影业研究(1912-1937)[D]. 霍晓芝.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7]幼儿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分析与建议 ——以五省市幼儿园教材为例[D]. 田娣.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先秦散文中的“梦描写”及其文学意义[D]. 王嘉源. 湖北大学, 2017(06)
- [9]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D]. 王冰冰.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百年中国幼教改革中的故事活动研究[D]. 康凌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