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银杏品质区划(论文文献综述)
朱安琪[1](2021)在《生态因子对玉溪地区烤烟品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满足我国卷烟工业企业烤烟原料精准采购需求,提高小尺度上烤烟区划的精细化程度,了解烤烟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提高烤烟品质评价的智能化程度,本研究利用玉溪市2009~2018年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烤烟品质数据,及155个烤烟分布数据和23个环境变量数据,采用小网格推算模型、MaxEnt模型分析了玉溪烤烟气候适宜性,筛选出精度最高的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采用指数和法、AHP层次分析法、两维图论聚类法对玉溪烤烟进行乡镇一级的品质区划,得到了四个品质类型区。通过生态因子影响综合指数、经过灰狼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别构建了机理算法、智能算法、偏最小二乘算法的烤烟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最终为玉溪地区烤烟种植布局优化、烤烟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小网格推算模型和MaxEnt模型的烤烟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基本一致。最适宜区位于江川、华宁、通海一带,适宜和次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峨山、新平、易门和元江部分区域。不适宜区相对集中,位于元江到新平地区狭长地带。MaxEnt模型的模拟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优于小网格推算模型结果,更加适用于玉溪烤烟气候适宜性分析,而经过MaxEnt模型与统计学方法筛选出的6个玉溪特色区划指标(年均温变化范围、海拔、4~9月日照时数、最干燥季度的降雨量、4~9月降水量、最热月份的最高气温)相比于4个传统区划指标(海拔、7月平均气温、4~9月日照时数、4~9月降水量)能够有效提高MaxEnt模型模拟精度。(2)经过两维图论聚类得到四种分布均匀的品质类型区,其占比分别为29.09%、25.45%、23.64%、21.82%,两维图论聚类效果较好。利用方差分析去研究各品质类型区的差异性,品质区划指标均呈现出显着性,其中海拔、气候适宜性指数CFI、烤烟品质指数FQI、清甜香、烤甜香、焦甜香达到极显着(p<0.01),土壤适宜性指数SFI达到显着(p<0.05)。因此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区品质区划指标平均值的大小,描述其具体差异所在。第一类型区为烤烟种植气候、土壤最适宜区,其风格特征为典型清甜香;第二类型区为烤烟种植气候次适宜区、土壤最适宜区,其风格特征为清甜香;第三类型区为烤烟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以及土壤适宜区,其风格特征为典型清甜香;第四类型区为烤烟种植的气候、土壤适宜区,其风格特征为弱清甜香。(3)智能算法烤烟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提供精确的结果。经过灰狼算法优化后的智能化学成分预测模型的绝对误差明显小于优化前,说明优化后模型的模拟效果更优,其R2均大于0.95,RMSE均小于0.1,除总氮外其他的预测模型R2高达0.99。在实际生产中基于不同目的可以选取不同预测模型,其中机理预测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偏最小二乘算法预测模型能够显示出各生态因子对于化学成分的重要性程度。机理算法的预测模型可以通过生态因子影响综合指数的大小、正负来判断本时期的生态因子对于烤烟化学成分影响程度及其影响是促进效应还是不利效应,机理算法的生态预测模型R2平均值为0.29,RMSE平均值为0.13。偏最小二乘法算法预测模型可以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系数VIP值的大小找出影响各化学成分关键生态因子,例如烟碱的关键生态因子为旺长期日照时数其VIP值为1.89,偏最小二乘法算法预测模型除总糖、还原糖外,总氮、钾、氯预测模型的R2均大于0.8,且RMSE均小于0.1。
唐毛玲[2](2021)在《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许多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景区被开发,这类景区通常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在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确保自然资源不受破坏是进行自然资源空间规划和资源整合的关键。鉴于此,本研究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借助ArcGIS、Fragstats、ENVI、ERDAS、Matlab等相关软件,对怀化大峡谷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在总结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和生态问题的基础上,从自然、景观、人类活动影响等多角度选取生态敏感性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权重;同时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各单因子生态敏感性,然后利用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合空间视域分析综合开展生态功能区划,最终提出怀化大峡谷景区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景区的永续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和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分析,总结以下空间特征和问题: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聚集性降低以及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分配差异增大,优势景观类型明显,空间异质性降低,抗干扰性降低,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较大,景区开发建设热度较高,人为景观分布散乱无序,用地随意,容易造成生态问题,不利于景区用地的可持续利用。(2)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模型,获得生态敏感性单因子评价结果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其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值为1.7623~4.5423。根据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个分区,各敏感分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2.15%、34.08%、31.05%、16.97%和5.75%,并分析区域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总体生态敏感性较高,以中高度敏感为主,自然保护区即东北部生态敏感性较高,村镇区域即西南部生态敏感性较低,总体生态环境较脆弱,受人为活动影响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3)从景区开发角度出发,进行空间视域分析。从景观点角度分析,根据观测点位置的视野通视性和开阔度来分析评估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从景观面角度出发,开展景观视觉敏感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景观视觉敏感区、视觉感知区、视觉盲区3个分区,各面积占比分别为22.10%、16.78%、61.12%。研究区总体视觉效果一般,中部区域为关注度较高、对景区开发影响较大的区域,为自然资源旅游规划提供参考依据。(4)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和空间视域分析结果进行叠加,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景观格局现状,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区、生态管制区、开发建设区4个区,各面积占比分别为22.74%、46.50%、12.16%、13.60%,总结每一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程度要求,优化生态空间结构,为各分区项目策划提供科学依据。
张蓓[3](2021)在《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自然地理、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人为活动等四个方面建立了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分析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GIS)与遥感技术(RS)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获取相关指标数据。在生态敏感性传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空间数据处理利用GIS的空间加权叠加功能,对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就不同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进行分区,并依据生态敏感性评价和分区结果,对不同敏感区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治理对策,同时提出基于生态敏感性分布规律的生态保护与利用思路。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特点,筛选了自然地理、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人为活动等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利用AHP逐层逐因子确定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其中,自然地理因子的权重为0.1222,生物多样性因子的权重为0.4231,水土流失因子的权重为0.2273,人为活动因子的权重为0.2274。(2)利用GIS绘制单因子的生态敏感性分级布局图,采用AHP和专家打分所确定的权重,对单个因子生态敏感性的分级数据进行空间加权处理,得到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综合分区图。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以重度敏感、极度敏感、中度敏感为主,分布面积分别为1258.23 hm2、1012.59 hm2、690.96 hm2,分别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35.77%、28.79%、19.64%。(3)根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对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提出思路,相较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常用的经验判断法,更有利于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促进森林公园高质量发展。
彭瀚锃[4](2021)在《基于养生养老理念的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浏阳河花木产业带距今已有百余年的花木生产历史,原本以农林业为发展驱动的模式逐显力不从心,其转型、升级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对健康与养老问题的思考,应对产业发展受限的现状,对当地进行养生养老适宜性评价,将评价结果所示的区域优缺与现状相结合,针对性地构建规划理论体系,为实践环节提供科学、精确的指导。最后,对花木产业带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立足理念,分析讨论了场地现状、花卉苗木与养生养老的关联与应用、服务对象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2)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对当地养生养老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总体上该地综合条件满足并适合嫁接养生养老产业与服务,通过相应功能的完善促进区域综合发展。分析数据发现,准则层建设条件B1层的硬件设施、政府扶持指标,以及自然环境B2层的空气质量、植被条件指标的权重占比较大,依次为0.1151、0.1317、0.2848、0.1794。依据自然资源的优势以及服务配套等的短板,提出了“补短延优”的应对策略,为实践部分的开展提供参考。(3)从综合发展的角度限定了规划的期限、原则、目标和战略定位,并从健康服务、生态保护、区位优势、人文古迹四个层面构建规划策略;进而对案例的产业、市场、健康三者进行布局;依据布局进行功能区划分,分为廪实、知礼、修身、天伦共四区,与各分区职能相对应地进行养生养老规划体系的构建,并进行基础设施与专项的规划设计。(4)最后以产业发展、文化展示、食疗保健、山林养老为主题,即四个主要节点的规划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方案与措施。节点分别为,普迹中医食疗养生文化小镇、柏加花卉养生文化小镇、跳马镇城郊花木科展园和枨冲镇山林旅居养老社区。本文以花木产业带为对象进行研究,案例兼具的产业色彩、跨区划等场地特性,致其涵盖的领域、内涵、功能等诸多方面,较现有的养生(养老)社区景观研究要更综合、更复杂。基于对现实的尊重,通过嫁接养生养老产业与功能,为促进以农林业为主且具生态优势的乡镇区域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论。以期通过研究为未来的农村、农业发展与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彭佳恒[5](2021)在《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 ——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文化,让无数人对这块最后的“净土”充满向往。然而,伴随着旅游业和经济发展而来的是青藏高原环境的破坏与生态系统的退化,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本文就国内外乡村公园建设的现状和理论成果进行总结,提出在青藏高原农牧区建设乡村公园的必要性,并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运用文献检索、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总结得到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的规划理论,并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为实践对象,完成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的文本,以期为建设该地区特色的乡村公园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1)通过对乡村公园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查阅与分析,梳理乡村公园的发展脉络。(2)选取5个与乡村公园规划相关的优秀案例,从服务对象、规划设计特色、文化表达、产业结构、公园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并结合青藏高原农牧区的地域特征,探讨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理论。(3)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作为实践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充分挖掘白纳村的景观资源。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体缓冲区、植被覆盖度、道路缓冲区、土地利用等7个生态因子,对白纳谷乡村公园场地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评价。(4)以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作为数据支撑,结合场地实际情况,进行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得到的研究成果如下:(1)指出现阶段我国乡村公园存在着规划理论不完善,乡村公园建设照搬城市公园规划模式的问题。(2)提出生态保护规划和乡村产业规划是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的首要内容,同时明确规划的基本原则、功能和规划策略,为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3)通过规划将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建设成一个集生态保护、农牧生产、旅游观光功能于一体、三生同步发展的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示范点,为今后的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提供实践案例参考。(4)针对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提出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方法和规划理念等方面的相关建议与思考。
涂燕茹[6](2020)在《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贵州省园林绿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作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贵州省内丰富的乡土木本园林绿化植物开发较少,品种缺乏,且有些常见品种频繁使用,导致百城一面的景象,严重缺乏地方特色。随着“乡土热”的发展趋势,人们开始追求乡野情怀、渴望回归自然,为避免贵州省木本园林植物应用的同质化现象,进一步提高省内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水平。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堪踏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区域区划进行研究,提出各区划区木本园林植物推荐应用策略。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贵州省有乡土木本植物136科、638属、2837种,分别有乔木1380种,灌木902种,半灌木59种,木质藤本496种。而贵州省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所应用的木本植物共496种,分属93科、245属,已用种类仅占资源总种数的17.26%,其中乔木304种,灌木141种,半灌木6种,木质藤本45种。2)根据现有各种自然和社会人文区划,结合全省城镇发展规划,确定了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域区划原则,以自然因素主导一级区划、人文因素主导二级区划,分别将各区划依据要素叠加处理,通过自然与人文区划指标的系统耦合,将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划分为23个三级地方特色景观区划体系。3)构建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园林应用筛选的AHP结构模型体系。该体系包含C1观赏价值、C2生态价值、C3适应能力、C4应用潜力4个准则层及F1株型、F2枝干、F3叶等28个指标层。应用该体系优选出贵州省乡土木本园林植物资源共计803种,分别有乔木467种,灌木226种,半灌木10种,木质藤本100种。4)对贵州省23个三级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园林植物分别进行筛选推荐。在遵循一定原则基础上,立足各区划区自然条件及园林植物现状,根据其生长类型(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季节景观(春、夏、秋、冬)、区域特色和经济利用4个方面推荐有应用潜力的植物种类,并对区划区所辖市县进行市(县)树市(县)花推荐参考。
朱敏[7](2020)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城市生态建设现今已经成为各学科对城市发展研究必不可少的课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控制碳排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要责任,“低碳”“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热词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低碳发展成为现今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在城市发展的“低碳”研究中分为“碳源”与“碳汇”两大部分。目前我国不同专家学者对于城市碳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森林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且选址范围集中于各市县城区范围之外。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碳汇的核心贡献者,而其碳汇评价体系、价值计量方法、评价指标计量方法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完善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亟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城市绿地系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一个城市为单元、结合地域特征,构建适合本地的绿地固碳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遥感影像解译以及现场调查数据来估算城市绿地碳储量,并提出一种高碳汇发展策略。将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分为公园绿地(G1)、防护绿地(G2)、附属绿地(XG)和区域绿地(EG)四大类,其中附属绿地(XG)又包含居住区绿地、文教区绿地、行政办公绿地、商业区绿地、工业区绿地以及道路绿地六类,之后对不同类型绿地的碳密度、碳储量分别进行构建回归模型估算。对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进行实地普查,对植被数据做统计与分析,并依照现状绿地植被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归纳出研究区内的12种植被种植模式。采用样地清查方式调查各类绿地中的详细数据,样地选取依据空间平衡抽样法结合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的方式。首先建立抽样框,以通用随机方格分层算法将研究区最终分为50m*50m抽样框,在各层绿地中选取样地共选取样地236处,通过实地调查对样地内数据进行清查、统计、分析。然后使用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法测算样地碳储量,并对12种植被种植模式以50m*50m为单元分别进行碳储量测算,然后对其固碳能力做对比分析。采用回归方法建立碳储量与植被指数的回国模型,估算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系统碳储量。最后根据估算结果,针对性的提出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高碳汇发展策略。结果显示: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总碳储量最终估算结果为348.559*106kg。其中公园绿地碳储量为223.005*106kg;防护绿地碳储量为13.715*106kg;区域绿地碳储量为36.150*106kg;居住区绿地碳储量为51.457*106kg;文教区绿地碳储量为10.667*106kg;行政办公绿地碳储量为1.362*106kg;商业区绿地碳储量为1.847*106kg;工业区绿地碳储量为4.243*106kg;道路绿地碳储量为6.113*106kg。其影响因素包括:植被的胸径、植被的株高、绿地斑块面积、树龄、郁闭度、树种组成、种植方式。植被的成熟林碳汇能力最强,浐灞生生态区成熟林地较少,以中龄及幼龄居多,因此其绿地的固碳能力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绿地斑块的影响当然斑块面积越大,碳汇能力也就越高,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中增加绿地面积是提高该项指标的最好解决方案。郁闭度为0.5-0.6,是绿地的最佳种植量,该范围内碳汇能力最强。植物的种植方式的影响,林缘线以凹槽式的种植方式或起伏有致的种植方式的碳汇能力明显高于林缘线无变化的种植方式,有凹槽的种植方式碳汇能力也明显高于仅有凸起式的种植方式。浐灞生态区内单株碳汇能力较高的植被包括雪松、梧桐、杨树、槐树、银杏、女贞等树木,而香樟、臭椿、合欢、水杉、海桐等植被碳汇能力也较高。混交林中梧桐与杨树组合为优势树种的林地,碳汇能力最高,其次是梧桐与银杏的组合,优势树种所占比例不低于总数量的50%。对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系统发展建议:除增加面积外,还可通过绿地碳汇网络的连通与耦合、绿化生态空间的垂直延展、绿地功能服务的精明导控来合理分配绿地空间提提高浐灞生态区的固碳能力。加强浐灞生态区与西安市内部联系以及外部自然环境的渗透,生态区内部打通绿色连接廊道,以实现城市绿地与其他用地的良性互动,构建浐灞生态区的绿色网络。通过优化自然群落配置、控制植被的种植密度、适当的条件下选择高碳汇植被、合理的加强后期绿地管理等手段,提高城市绿地的碳密度与固碳能力。最终实现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的高碳汇发展。
肖思文[8](2019)在《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植物园功能日趋完善。植物园已具有保护种质资源、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景观游憩等多种功能,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城市质量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城市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植物园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的规划建设面临着分布不均、功能单一、特色缺乏、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研究中小城市植物园的规划建设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规划实践法,总结了植物园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发展简史,归纳了常用的植物园分类标准,提出了按照城市规模的植物园分类标准。统计和分析了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植物园的数量和情况,根据统计结果,以分布在34个省179个市的273个已建成植物园为基础,重点分析了位于103个中小城市的130个已建成植物园,得出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在建设时间、地理区划、生态功能区划、主要功能方面的现状情况,总结其规划建设的主要问题。综合研究了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理念、选址、定位、分区、功能、地域特色和运营管理,并以周口市植物园为例,进行规划实践。综合理论与实践,提出中小城市植物园在规划定位、规划选址、功能发挥、植物收集、科普游憩、资金筹措方面的策略,并建议有关部门对植物园的植物收集数量作出下限要求,对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陈书芳[9](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李帅锋[10](2016)在《南京市江宁、溧水区中药资源普查及何首乌加工一体化与品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lflorum hunb)的干燥块根。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之分。生首乌,具有消毒消肿、润肠通便、截疟的功能。制首乌味甘厚性温,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何首乌的研究多集中在制首乌的补益作用,而对何首乌的资源状况及产地加工及其品质评价缺乏系统研究。本论文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调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和溧水区的中药资源状况,掌握何首乌在两区的资源分布情况,研究产地、采收时间和药材加工方法等加工因素对何首乌药材品质影响,探索科学、合理的何首乌加工一体化工艺,并通过建立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及药效学评价等手段,对何首乌进行品质评价研究,以期为何首乌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文献研究对大规模的中药资源普查发展历史进行研究,理清各次普查的情况;通过了解3S技术在植物资源的应用,为资源普查中其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通过对何首乌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及其质量控制、药理作用的研究,为后期何首乌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江苏省江宁、溧水区中药资源普查研究2.1基于第三次全国性中药资源普查资料,从资源的种类、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江宁、溧水资源状况进行梳理。从而了解江宁、溧水区的资源概况。2.2基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从普查过程中样地及样方套调整、样线的设定、样方套的寻找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对普查中技术规范进行探讨。2.3根据国家普查要求及技术规范,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果。本节从野生药用植物、传统知识调查、栽培药用植物及江苏省江宁、溧水两区何首乌资源状况4个方面普查成果做出展现,并分析两区的资源状况3产地、采收期、加工方法对何首乌的品质影响通过何首乌TLC定性分析,并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水分、总灰分以及其主要含有的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处理,研究生长地、采收时间和加工方式对何首乌的质量影响。结果表明云南、贵州、四川的何首乌质量较优,溧水区样品两种有效成分含量均满足药典要求;9、10月份为何首乌适宜采收期;“何首乌切6mm厚片,晒干”是较为适宜的何首乌加工方法。4何首乌药材、饮片加工一体化工艺及品质形成研究4.1以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为标准,通过正交实验对何首乌药材、饮片一体化工艺进行筛选,并对结果进行加权综合评分法处理,从而优选出较优的一体化工艺。结果显示:新鲜何首乌,切6mm厚片,置于干燥箱内,50℃温度下,干燥16小时工艺较优。4.2以肠燥便秘小鼠小肠推进率、黑便排出时间以及其中的含水量为指标比较两种工艺所得何首乌饮片对小鼠排便情况的影响。药理结果表明,一体化工艺与传统工艺饮片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增加炭末在便秘小鼠小肠内的长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均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一体化工艺组与传统工艺组比较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据此推测,两种工艺所得饮片对便秘小鼠小肠推进运动作用无显着性差异;何首乌一体化产品与传统工艺产品均能有效的减少粪便在失水燥结型便秘小鼠小肠内的停留时间,其中一体化工艺(验证组)高、中、低剂量组比传统组效果更优,但无显着性差异;同时两种方法均能够提高小鼠粪便的含水量,其中一体化工艺(验证组)高剂量组提高粪便含水量的作用明显优于传统高剂量组。4.3比较何首乌两种工艺对耳肿胀小鼠的耳廓肿胀度、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IL-8的影响。探讨何首乌的抗炎作用。耳廓肿胀度数据显示:阳性组、一体化/传统工艺高、中、低给药组均能够显着降低耳廓肿胀度(P<0.01),且与用药剂量呈现正相关。同时两种工艺同剂量组比较,一体化工艺所得饮片抗炎效果显着优于传统工艺所得饮片(P<0.01);炎症因子数据表明:一体化工艺与传统高、中、低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其中TNF-α含量一体化高、中给药组显着低于传统高、中给药组(P<0.05),低给药组的值稍低于传统低给药组,但无显着性差异。IL-1β含量一体化高、低给药组低于传统高、低给药组(P<0.05),中剂量组低于传统低剂量组,但无显着性差异;IL-6含量一体化高、中、低剂量组均低于传统给药组,但只有低给药组有明显差异(P<0.05);IL-8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工艺一体化工艺能够降低其含量,但只有高给药组有明显差异(P<0.01)。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两种工艺所得何首乌饮片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一体化工艺所得饮片抗炎作用优于传统工艺所得饮片。5何首乌饮片质量研究5.1何首乌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何首乌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通过软件处理后,确定了 18个共有峰,并通过HPLC/Q-TOF/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通过Matlab软件对共有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结合16批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含量,分析指纹图谱的合理性。5.2以何首乌为载体,补充双对照TLC薄层鉴别,补充建立有害元素的限量标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补充大黄酸、磷脂的含量测定,为何首乌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二、湖南省银杏品质区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银杏品质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因子对玉溪地区烤烟品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烤烟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进展 |
1.2.2 烤烟品质区划研究进展 |
1.2.3 烤烟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关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生态因子数据 |
2.2.2 烤烟品质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烤烟气候适宜性区划方法 |
2.3.2 烤烟土壤适宜性区划方法 |
2.3.3 烤烟品质区划方法 |
2.3.4 烤烟化学成分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
第三章 烤烟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 |
3.1 基于小网格推算模型的烤烟气候适宜性分析 |
3.1.1 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选取 |
3.1.2 小网格推算模型构建 |
3.1.3 烤烟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 |
3.2 基于MaxEnt模型的烤烟气候适宜性分析 |
3.2.1 MaxEnt模型的有效性 |
3.2.2 MaxEnt模型主导区划指标的筛选 |
3.3 不同方法的烤烟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烤烟品质区划研究 |
4.1 烤烟土壤适宜性区划结果 |
4.2 烤烟品质指数计算结果 |
4.3 烤烟品质区划 |
4.3.1 烤烟品质区划结果 |
4.3.2 烤烟各类型区差异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 |
5.1 烤烟品种选择 |
5.2 机理算法的烤烟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 |
5.2.1 机理算法的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构建 |
5.2.2 机理算法的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参数选择 |
5.2.3 机理算法的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结果 |
5.3 智能算法的烤烟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 |
5.3.1 智能算法的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参数选择 |
5.3.2 智能算法的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结果 |
5.4 偏最小二乘法的烤烟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 |
5.4.1 偏最小二乘法的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有效性 |
5.4.2 生态因子对于烤烟化学成分重要性评价 |
5.4.3 偏最小二乘法的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结果 |
5.5 三个化学成分生态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玉溪各乡镇烤烟土壤适宜性区划结果统计 |
附录2 玉溪各乡镇烤烟品质指数结果统计 |
(2)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2.2 生态敏感性研究进展 |
1.2.3 景观视觉相关研究进展 |
1.2.4 生态功能分区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数据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1.3.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怀化大峡谷景区建设项目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动植物资源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湖南康龙保护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
2.2.3 生物多样性概况 |
2.2.4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研究区用地情况与位置关系 |
2.3.1 研究区用地情况 |
2.3.2 研究区与建设项目区、保护区的位置关系 |
3 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3.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分析 |
3.1.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
3.1.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3.1.3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
3.2 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分析 |
3.2.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3.2.2 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3.2.3 斑块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3.3 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
4 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生态敏感性因子等级划分 |
4.2.1 生态敏感性分级标准 |
4.2.2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 |
4.3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
4.3.1 构造优先关系矩阵 |
4.3.2 转换成模糊一致矩阵 |
4.3.3 计算排序向量 |
4.3.4 生态敏感性因子权重结果 |
4.4 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1 单因子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2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5 研究区空间视域分析 |
5.1 景观点视域分析 |
5.1.1 视程范围和景观点的确定 |
5.1.2 景观点视域分析结果 |
5.1.3 研究结果分析与建议 |
5.2 景观面视域分析 |
5.2.1 视景距离和观测点的确定 |
5.2.2 近景视域分析结果 |
5.2.3 中景视域分析结果 |
5.2.4 远景视域分析结果 |
5.3 景观视觉敏感区的划分 |
5.3.1 视域分析综合赋值权重 |
5.3.2 景观视觉敏感区划分结果 |
6 研究区生态功能区划分及发展对策 |
6.1 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法 |
6.1.1 生态功能区划分的指导思想 |
6.1.2 生态功能区划分的目的与原则 |
6.1.3 区划方法 |
6.2 生态功能区划结果与分析 |
6.2.1 生态保育区 |
6.2.2 生态缓冲区 |
6.2.3 生态管制区 |
6.2.4 开发建设区 |
6.3 景区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 |
6.3.1 健全生态保护机制,进行生态环境恢复 |
6.3.2 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合理开发景区用地 |
6.3.3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6.3.4 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加强旅游资源整合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专家意见征询问卷 |
致谢 |
(3)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森林公园 |
1.3.2 生态敏感性 |
1.4 相关理论 |
1.4.1 生态承载力理论 |
1.4.2 生态恢复理论 |
1.4.3 游憩学理论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层次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生态敏感性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 |
2.1 生态敏感性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2 相关案例分析 |
2.2.1 广西南丹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
2.2.2 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
2.2.3 中国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规律 |
2.2.4 惠东县寨场山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洪江市区域概况 |
3.1.1 自然条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
3.2 雪峰山森林公园概况 |
3.2.1 森林公园区位条件 |
3.2.2 地质地貌 |
3.2.3 动植物资源条件 |
3.2.4 文化资源条件 |
4 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
4.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及数据来源 |
4.1.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
4.2.1 GIS缓冲区分析 |
4.2.2 GIS叠加分析法 |
4.3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等级划分 |
4.3.1 自然地理因子 |
4.3.2 生物多样性因子 |
4.3.3 水土流失因子 |
4.3.4 人为活动因子 |
4.4 指标因子分级标准 |
4.5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4.5.1 确定方法 |
4.5.2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4.5.3 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
4.6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
4.6.1 自然地理分析 |
4.6.2 生物多样性分析 |
4.6.3 水土流失分析 |
4.6.4 人为活动分析 |
4.7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
5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 |
5.1 生态功能区区划 |
5.1.1 生态功能区区划的指导思想 |
5.1.2 生态功能区区划的基本原则 |
5.1.3 生态功能区区划结果 |
5.2 生物多样性保护 |
5.2.1 森林植物保护 |
5.2.2 野生动物保护 |
5.3 生态修复提质 |
5.3.1 天然次生林的修复 |
5.3.2 森林景观提质 |
5.4 分区景点规划建设 |
5.4.1 生态保护区 |
5.4.2 生态缓冲区 |
5.4.3 一般活动区 |
5.5 森林植物景观资源规划 |
5.5.1 规划原则 |
5.5.2 植被景观规划 |
5.5.3 特色植物景观(点)规划 |
5.6 交通系统规划 |
5.6.1 森林公园干道 |
5.6.2 自行车骑行绿道 |
5.6.3 游览步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养生养老理念的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不可避免的老龄化趋势与亚健康现状 |
1.1.2 传统文化遗失与农村空心化 |
1.1.3 乡村振兴战略与产业融合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养生及应用研究 |
1.3.2 国内养生及应用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养生养老 |
2.1.1 养生文化 |
2.1.2 养生方法 |
2.1.3 养老模式 |
2.2 相关产业 |
2.2.1 养生养老产业 |
2.2.2 养生旅游 |
2.2.3 绿化苗木与花卉产业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环境养生理论 |
2.3.2 产业融合理论 |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4 园艺疗法理论 |
3 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概况与分析 |
3.1 区位交通 |
3.1.1 区位背景 |
3.1.2 规划范围 |
3.1.3 交通现状 |
3.2 自然环境 |
3.2.1 气候特征 |
3.2.2 地形地貌 |
3.2.3 土壤与成土母岩 |
3.2.4 矿产资源 |
3.2.5 水文与水系 |
3.2.6 动植物资源 |
3.2.7 环境保护概况 |
3.2.8 土地利用现状 |
3.3 地域文化 |
3.3.1 历史沿革和古迹遗存 |
3.3.2 历史名人 |
3.3.3 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 |
3.3.4 民族和宗教 |
3.4 社会经济 |
3.4.1 生产总值 |
3.4.2 生活水平 |
3.4.3 人口结构 |
3.4.4 医疗条件 |
3.4.5 养老设施 |
3.5 旅游发展 |
3.5.1 旅游收入 |
3.5.2 重点景区与文物保护 |
3.5.3 旅游资源调查 |
3.6 花木产业建设现状 |
3.6.1 浏阳河花木产业带 |
3.6.2 花木资源现状 |
3.6.3 配套建设现状 |
3.6.4 花木经营现状 |
3.6.5 目前面临问题 |
3.6.6 花木与养生养老的关联性 |
3.7 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相关解读 |
3.8 养生养老景观的需求分析 |
3.8.1 老年人对养老景观的诉求 |
3.8.2 中年人对养生景观的诉求 |
3.8.3 青少年对养生景观的诉求 |
4 浏阳河花木产业带养生养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4.1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
4.1.1 综合性 |
4.1.2 定量定性结合性 |
4.2 养生养老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因子的确定 |
4.2.2 成对判断矩阵构建 |
4.2.3 权重的求解 |
4.3 养生养老适宜性评价与分析 |
4.3.1 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 |
4.3.2 综合评价 |
4.3.3 小结与建议 |
5 基于养生养老理念的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5.1 规划期限 |
5.2 基于养生养老理念的规划设计原则 |
5.2.1 安全原则 |
5.2.2 康体养生原则 |
5.2.3 生态效益原则 |
5.2.4 以人为本原则 |
5.2.5 交互体验原则 |
5.2.6 艺术美学原则 |
5.3 规划目标与战略 |
5.3.1 规划目标 |
5.3.2 规划战略 |
5.4 规划定位与策略 |
5.4.1 发展定位 |
5.4.2 健康定位 |
5.4.3 规划策略 |
5.5 总体规划布局 |
5.5.1 总体布局 |
5.5.2 市场布局 |
5.6 分区规划 |
5.6.1 城郊科产组团——廪实区 |
5.6.2 花木文旅组团——知礼区 |
5.6.3 平原养生组团——修身区 |
5.6.4 山林养老组团——-天伦区 |
5.7 基础设施规划 |
5.7.1 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 |
5.7.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7.3 给排水工程规划 |
5.8 专项规划设计 |
5.8.1 养生养老理念在景观中的体现 |
5.8.2 基于养生理念的生态设计 |
5.8.3 养生植物景观规划 |
5.8.4 老旧房改造 |
5.8.5 养生养老活动规划 |
5.9 主要节点规划 |
5.9.1 普迹中医食疗养生文化名镇 |
5.9.2 柏加花卉养生文化小镇 |
5.9.3 跳马镇城郊花木科展园 |
5.9.4 枨冲镇山林旅居养老社区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意见评价打分表 |
附录B 规范与行业标准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 ——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
1.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3 乡村公园建设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概念 |
1.3.1 青藏高原农牧区 |
1.3.2 乡村 |
1.3.3 乡村公园 |
1.3.4 生态敏感性 |
1.4 国内外乡村公园研究进展 |
1.4.1 国内乡村公园研究进展 |
1.4.2 国外乡村公园研究进展 |
1.5 相关研究理论 |
1.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2 生态美学 |
1.5.3 人本主义理论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乡村公园案例研究 |
2.1 日本水上町农村公园 |
2.1.1 项目概况 |
2.1.2 项目特色分析 |
2.1.3 总结与反思 |
2.2 荷兰羊角村乡村规划 |
2.2.1 项目概况 |
2.2.2 项目特色分析 |
2.2.3 总结与反思 |
2.3 台湾清境农场 |
2.3.1 项目概况 |
2.3.2 项目特色分析 |
2.3.3 总结与反思 |
2.4 南京溧水郭兴村·无想自然学校 |
2.4.1 项目概况 |
2.4.2 项目特色分析 |
2.4.3 总结与反思 |
2.5 敖包山顶公园 |
2.5.1 项目概况 |
2.5.2 项目特色分析 |
2.5.3 总结与反思 |
2.6 本章小结 |
3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理论研究 |
3.1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背景分析 |
3.1.1 青藏高原农牧区生态环境概况 |
3.1.2 青藏高原农牧区社会人文概况 |
3.2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原则 |
3.3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的基本功能 |
3.4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内容及步骤 |
3.4.1 公园选址 |
3.4.2 景观资源调查 |
3.4.3 性质定位 |
3.4.4 总体规划 |
3.4.5 专项规划 |
3.5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景观要素规划设计策略 |
3.5.1 地形 |
3.5.2 植物 |
3.5.3 园路 |
3.5.4 水体 |
3.5.5 建筑 |
3.5.6 景观服务设施 |
4 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现状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区位 |
4.1.2 自然地理概况 |
4.1.3 社会经济概况 |
4.2 景观资源调查 |
4.3 旅游市场分析 |
4.3.1 周边旅游资源分析 |
4.3.2 客源市场定位 |
4.3.3 客源人群分析 |
4.4 SWOT分析 |
4.4.1 优势 |
4.4.2 劣势 |
4.4.3 机遇 |
4.4.4 挑战 |
4.5 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
4.5.1 生态敏感性评价流程 |
4.5.2 数据收集 |
4.5.3 评价因子确定 |
4.5.4 生态因子评价 |
4.5.5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
5 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 |
5.1 规划总则 |
5.1.1 上位规划解读 |
5.1.2 规划依据 |
5.1.3 规划范围及期限 |
5.1.4 规划目标 |
5.1.5 规划定位 |
5.1.6 规划策略 |
5.2 总体规划 |
5.2.1 总体布局 |
5.2.2 景观结构 |
5.2.3 功能分区 |
5.2.4 土地利用平衡 |
5.2.5 环境容量测算 |
5.2.6 游客规模预测 |
5.3 分区规划 |
5.3.1 生态保育区 |
5.3.2 综合服务区 |
5.3.3 生态体验区 |
5.3.4 农牧观光区 |
5.3.5 文化体验区 |
5.3.6 高山徒步区 |
5.3.7 转移安置区 |
5.4 专项规划 |
5.4.1 生态保护规划 |
5.4.2 乡村产业规划 |
5.4.3 道路系统规划 |
5.4.4 游览路线组织规划 |
5.4.5 服务设施规划 |
5.4.6 标识系统规划 |
5.4.7 环卫设施规划 |
5.4.8 植物专项规划 |
5.4.9 电力电信专项规划 |
5.4.10 给排水专项规划 |
5.4.11 防洪排涝规划 |
5.4.12 环境保护规划 |
5.4.13 社区协调发展规划 |
5.4.14 分期实施规划 |
5.5 谷口片区详细规划 |
5.5.1 景观总体布局 |
5.5.2 景观结构 |
5.5.3 专项规划 |
5.5.4 主要景点规划 |
5.5.5 经济技术指标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划附图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植物区系和植物区划研究 |
1.2.2 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现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贵州省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2.1.2 贵州省绿化发展概况 |
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 |
2.2.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储量 |
2.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生长习性 |
2.2.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观赏特性 |
2.2.4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的应用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划 |
3.1 区划原则 |
3.2 区划依据 |
3.2.1 自然地理区划 |
3.2.2 生态系统 |
3.2.3 植被区系 |
3.2.4 林业发展区划 |
3.2.5 行政区划 |
3.2.6 民族聚落分布 |
3.2.7 旅游资源分布 |
3.2.8 经济产业发展概况 |
3.2.9 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发展状况 |
3.3 区划方法 |
3.4 区划结果 |
第四章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资源组成分析 |
4.1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
4.2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生活型组成 |
4.3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植物应用现状 |
第五章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
5.1 筛选原则 |
5.1.1 地域环境的适应性原则 |
5.1.2 引种培育的可行性原则 |
5.1.3 植物种类的价值性原则 |
5.1.4 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5.2 筛选方法 |
5.2.1 确定筛选指标 |
5.2.2 建立判断矩阵 |
5.2.3 一致性检验 |
5.2.4 判断矩阵群的平均权重向量 |
5.2.5 制定评分标准 |
5.2.6 计算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 |
5.3 结构模型 |
5.4 权重确定 |
5.5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分析 |
5.6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筛选结果 |
第六章 基于区划结果的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策略 |
6.1 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配置原则 |
6.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建议 |
6.2.1 贵州省城市(县城)市(县)树市(县)花分析 |
6.2.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 |
6.3 乡土木本植物开发应用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调查现状 |
7.1.2 划分贵州地方特色景观区划 |
7.1.3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
7.1.4 各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推荐 |
7.2 讨论与展望 |
7.2.1 讨论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组成 |
附录2 贵州省地方特色木本植物调查问卷 |
附录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综合指数 |
(7)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基础理论及概念界定 |
1.3.1 相关基础理论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植被碳储量研究动态 |
1.4.1 国外植被碳储量研究动态 |
1.4.2 国内植被碳储量研究动态 |
1.4.3 研究动态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2 浐灞生态区建设的现实情况 |
2.1 浐灞生态区建设现状 |
2.1.1 浐灞生态区研究范围 |
2.1.2 浐灞生态区自然条件 |
2.1.3 浐灞生态区综合用地现状 |
2.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
2.2.1 城市绿地现状建设结构 |
2.2.2 城市绿地现状分类方式 |
2.2.3 城市绿地现状整体评价 |
2.3 浐灞生态区植被建设现状 |
2.3.1 植被分类构成 |
2.3.2 植被种植方式 |
2.3.3 植被数据统计 |
2.4 小结 |
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植被碳储量估算支撑数据调查统计 |
3.1 浐灞生态区影像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预处理 |
3.1.3 数据解译 |
3.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数据抽样调查 |
3.2.1 抽样理论 |
3.2.2 抽样方法 |
3.2.3 样地选取 |
3.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样地植被数据统计 |
3.3.1 调查因子 |
3.3.2 数据统计 |
3.3.3 数据分析 |
3.4 小结 |
4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及固碳能力分析 |
4.1 碳储量测算方法研究 |
4.1.1 碳储量测算方法 |
4.1.2 方法适用性评价 |
4.1.3 碳储量测算参数选取 |
4.2 浐灞生态区样地碳储量测算 |
4.2.1 不同用地类型样地碳储量测算 |
4.2.2 不同种植类型碳储量测算 |
4.2.3 碳储量及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4.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 |
4.3.1 回归模型论述 |
4.3.2 回归模型估算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碳储量 |
4.3.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固碳能力分析 |
4.4 小结 |
5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规划优化 |
5.1 优化目标及原则 |
5.1.1 优化依据 |
5.1.2 优化目标 |
5.1.3 优化原则 |
5.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现状不足 |
5.2.1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现状不足 |
5.2.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植被现状不足 |
5.2.3 浐灞生态区其他影响植被碳储量的因素 |
5.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优化策略 |
5.3.1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布局 |
5.3.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与其他用地的良性互动 |
5.3.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各分类绿地构建 |
5.3.4 浐灞生态去城市绿地空间内在元素组织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不足 |
6.1.3 研究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8)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植物园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植物园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标准 |
2.1 植物园的概念和功能 |
2.1.1 植物园的概念 |
2.1.2 植物园的功能 |
2.2 国内外植物园发展历程及特点 |
2.2.1 国外植物园发展历程与特点 |
2.2.2 我国植物园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
2.3 植物园的分类标准 |
2.3.1 国内外常用分类标准 |
2.3.2 按照主要功能进行划分 |
2.3.3 按照资金来源进行划分 |
2.3.4 按照城市规模进行划分 |
3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发展现状 |
3.1.1 资料来源与统计方法 |
3.1.2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发展现状分析 |
3.2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问题分析 |
3.2.1 植物园分布不均衡 |
3.2.2 定位不够合理 |
3.2.3 植物收集缺乏科学性 |
3.2.4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3.2.5 科普形式与内容单一 |
3.2.6 地方特色不够突出 |
3.2.7 植物园运营管理不到位 |
3.2.8 植物园之间缺乏联系 |
4 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 |
4.1 规划理念与时俱进 |
4.2 规划选址科学化 |
4.2.1 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的发展趋势 |
4.2.2 基于场地改造的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 |
4.2.3 基于园区融合的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 |
4.2.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 |
4.2.5 中小城市植物园选址规模的发展 |
4.3 规划定位与分区合理化 |
4.3.1 规划定位 |
4.3.2 规划分区 |
4.4 功能需求多样化 |
4.4.1 系统的科普游憩活动策划 |
4.4.2 关注植物经济价值开发 |
4.4.3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
4.5 地域特色表达鲜明 |
4.5.1 植物景观的特色化表达 |
4.5.2 文化特色的展示 |
4.6 资金来源多样化 |
4.6.1 资金来源多样化 |
4.6.2 运营管理创新化 |
5 周口市植物园规划实践 |
5.1 背景研究与前期分析 |
5.1.1 项目背景与选址分析 |
5.1.2 区位分析 |
5.1.3 上位规划 |
5.1.4 周边用地分析 |
5.1.5 现状分析 |
5.2 项目定位与规划策略 |
5.2.1 项目定位 |
5.2.2 项目目标 |
5.2.3 规划策略 |
5.3 总体布局与规划设计 |
5.3.1 总体布局 |
5.3.2 现状利用与改造规划 |
5.3.3 功能分区 |
5.3.4 科普系统规划 |
5.3.5 植物景观与节事活动规划 |
5.3.6 历史文化展示规划 |
5.3.7 生态专项规划 |
5.3.8 运营与管理策略 |
5.4 特色主题景点设计 |
5.4.1 梅花蜡梅园 |
5.4.2 水生植物园 |
5.4.3 乡土植物园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的策略 |
6.1.1 全面调查分析,明确规划定位 |
6.1.2 合理规划选址,加快园区建设 |
6.1.3 发挥植物功能,促进生态发展 |
6.1.4 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 |
6.1.5 结合自身特色,丰富科普系统 |
6.1.6 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运营管理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植物园名录 |
附录B 周口市植物园专类植物名录 |
附录C 周口市植物园植物分类区植物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课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梅山地区 |
1.2.2 生态旅游 |
1.2.3 景观生态学 |
1.2.4 景观格局 |
1.2.5 景观生态规划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1 宏观领域 |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
2.2 中观领域 |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2.2.2 景观格局研究 |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
2.3 微观领域 |
2.3.1 梅山文化研究 |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
4.2.1 基本要素 |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
7.1.1 系统性原则 |
7.1.2 保护性原则 |
7.1.3 多样性原则 |
7.1.4 地域性原则 |
7.1.5 可操作性原则 |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
7.3.2 廊道景观优化 |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
8.1.1 项目概况 |
8.1.2 设计目标 |
8.1.3 设计理念 |
8.2 基地分析 |
8.2.1 基地周边环境 |
8.2.2 基地内部现状 |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
结语 |
研究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南京市江宁、溧水区中药资源普查及何首乌加工一体化与品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药资源普查的历史沿革 |
1 第一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
2 第二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
3 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
4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
第二节 空间信息技术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的使用现状 |
1 3S技术的介绍 |
2 3S技术在栽培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
3 3S技术在野生中药植物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
4 小结 |
第三节 何首乌的资源状况及质量研究 |
1 何首乌的本草考证及资源分布 |
2 何首质量控制研究 |
3 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江苏省江宁区、溧水区中药资源普查回顾 |
第一节 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江宁区、溧水区中药资源概况 |
1 动物及矿物类药 |
2 药用植物种类 |
第二节 江宁区、溧水区资源调查技术研究 |
1 样地及样方套调整 |
2 样方套的寻找及普遍调查样线的设定 |
3 县级普查队野外调研人员配置 |
第三节 江宁区、溧水区资源现状 |
1 野生药用植物 |
2 传统知识调查 |
3 栽培药用植物 |
4 江宁、溧水何首乌资源状况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产地、采收期、加工炮制方法等因素对何首乌的品质影响 |
第一节 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品质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采收期对何首乌药材品质影响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不同采收期的综合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不同加工方法对何首乌药材品质的影响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何首乌药材、饮片加工一体化工艺及品质形成研究 |
第一节 正交实验法优选何首乌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工艺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何首乌加工一体化工艺与传统工艺产品对小鼠排便情况的影响 |
1 材料 |
2 给药方法及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何首乌加工一体化工艺与传统工艺产品对耳廓肿胀小鼠的抗炎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何首乌饮片质量研究 |
第一节 何首乌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何首乌质量控制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湖南省银杏品质区划(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因子对玉溪地区烤烟品质影响研究[D]. 朱安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唐毛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研究[D]. 张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养生养老理念的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彭瀚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 ——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为例[D]. 彭佳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6]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D]. 涂燕茹. 贵州大学, 2020(03)
- [7]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D]. 朱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我国中小城市植物园规划建设研究[D]. 肖思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10]南京市江宁、溧水区中药资源普查及何首乌加工一体化与品质评价研究[D]. 李帅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