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马欢[1](2021)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阅读素养”是紧跟英语教学的时代新要求,是对英语阅读提出的新概念。近年来,英语学科中的阅读素养备受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逐渐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热点。阅读素养的培养单纯依靠教材是很难实现的,而绘本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当前很多学校开展了英语绘本教学。但是,通过见习与实习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于通过绘本教学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英语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情况,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探讨有效的改进策略。本研究依据《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小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目标,首先,采用问卷法,通过调查教师所采用的绘本教学环节与方法,了解其对学生对应阅读素养的培养情况。其次,采用课堂观察法,对课堂实录进行详细的分维度编码、分析及赋分,客观地分析其教学过程。之后,综合两方面的调查结果及分析,发现小学英语教师通过绘本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相关教师进行访谈,了解问题的成因。最后,结合优秀示范课,针对研究结果探讨有效的改进策略。研究发现教师在绘本教学中更加关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对阅读品格的培养意识淡薄,但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尚未突破传统阅读教学层面。具体表现为:第一,缺乏文本概念构建,缺少学段要求理解;第二,忽视音素意识,淡化音素拼读联系;第三,文化意识教学浅显,文本升华层次不深;第四,未重视阅读习惯,未落实学生自我评估;第五,关键能力未能平衡,培养模式趋于应试。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对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的理解模糊不清,教师忽视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评价。针对以上研究结果,笔者结合优秀绘本示范课,从促进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绘本教学准备、促进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绘本教学流程、促进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绘本教学途径三个方面提出了通过绘本教学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的教学建议。
王一淇[2](2021)在《关于构建我国大学名着阅读课程的研究 ——以赫钦斯和南京大学的探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经典名着的阅读不仅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塑造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手段,还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最新颁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再一次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学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阶段,由此关于名着阅读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一直被不断讨论。名着阅读课程最早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厄斯金提出,后经由赫钦斯与阿德勒的改进,使得名着阅读课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套通识教育系统。名着阅读课程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思考、丰盈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本文从调查大学生名着阅读的基本情况出发,了解大学生在名着阅读上存在的问题,再以赫钦斯的名着阅读实践与南京大学的“悦读经典计划”作为研究的中外案例,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我国高校的名着阅读书目以及课程。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三种研究方法。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大学生的名着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大学生在名着阅读上的问题与困难,得出高校需要开设名着阅读课程的结论。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分析了国内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料,收集了赫钦斯与南京大学在名着阅读课程上所做的实施背景与方案。在分别对赫钦斯的名着阅读实践与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进行分析与评价后,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二者在实施方案上的特色与差异。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名着阅读课程对学生个人知识与能力、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对于社会都有极大地促进作用,这意味着高校应尽快设置名着阅读课程。因此,基于对我国大学生名着阅读情况的调查了解,结合中外两种名着阅读实践案例的客观分析,本文在最后探讨了构建我国高校名着阅读课程的方案。本文对该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文本、课程形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与保障机制都分别提出了详细的建议。以期让高校学生们在名着阅读课程的帮助与熏陶下,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并举,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型人才。
强生霞[3](2021)在《基于《指导目录》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评价标准研究 ——以自然科学类着作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语文阅读的关注,课外阅读书目的推荐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热点。让学生能够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读经典的书,研究者们对此有许多共识且充满希冀。但由于课外阅读自身的复杂性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对《指导目录》中的阅读书目究竟应该怎么样去读,读到了什么程度,教师很难有准确的了解。鉴于此,本文以《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为研究对象,以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为研究重点,探讨了小学生自然科学类着作课外阅读质量的评价标准。正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指导目录》的基本情况。首先探讨了《指导目录》的颁布背景,从国家对阅读的重视、阅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阅读书目选择的困难三个方面,确定了《指导书目》的颁布对引导学生阅读具有重要意义。然后对《指导目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教师、家长及学生对自然科学类着作阅读的关注不足,决定以自然科学类着作的课外阅读质量为研究方向,探讨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自然科学类着作“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表现结果。第二章分析了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类着作课外阅读评价标准建构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首先根据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及PISA、TIMSS、NAEP对国际科学素养的评估内容,确定了课外阅读质量应该从自我系统、认知系统、元认知系统以及知识四个方面建立评价系统。其次梳理了我国近百年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自然科学类作品的阅读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阅读质量”的目标。最后,根据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特点以及自然科学类着作的阅读特点,确定了研究小学生自然科学类着作课外阅读质量的评价标准的可行性。第三章构建了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评价标准。该章节主要从阅读兴趣、阅读行为习惯、阅读思维习惯及阅读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基于《指导目录》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评价标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评价标准包括基础层面的阅读兴趣、自觉性阅读兴趣及潜在阅读兴趣三个层面;小学生课外阅读行为习惯包括爱护书籍、坚持阅读两个评价要点;小学生课外阅读思维习惯的评价内容包括整体阅读、比较、批注、做笔记、阅读目录等方面;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质量的评价标准包括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应用能力三个方面。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对所构建的小学生自然科学类着作的课外阅读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实践运用。首先,从《指导目录》中选择《昆虫记》作为评价的阅读书目,分别从阅读兴趣、阅读行为习惯、阅读思维习惯及阅读能力四个评价维度设计其课外阅读质量的评价标准。其次,针对小学生自然科学类着作的课外阅读质量的评价标准提出了使用建议,包括注重过程性评价、多形式评价及差异性评价等。
梁浩燃[4](2021)在《农村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以嫩江县座虎滩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数学阅读作为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农村第二学段小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培养数学阅读习惯,可以进一步提高数学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此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重点对嫩江县下座虎滩学校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首先,从数学阅读认知、数学阅读方法、数学阅读指导、数学阅读活动、数学阅读环境、数学阅读资源六个维度,对座虎滩学校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进行现状调查。然后,针对座虎滩学校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所存在的问题:数学阅读认知不足、数学阅读方法单一、数学阅读指导不足、数学阅读活动单调、数学阅读环境不良与数学阅读资源匮乏六个问题,从教师对数学阅读认识模糊,教师数学阅读理论素养不足,家、校对数学阅读重视不足,家、校对数学阅读资源供给不足几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最后,针对座虎滩学校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改善座虎滩学校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的策略:解决认知不足,突破认知阻碍;丰富阅读方法,打破阅读困境;丰富阅读指导,提升阅读能力;丰富阅读活动,落实阅读理念;优化阅读环境,培养阅读习惯;丰富阅读资源,充实学生头脑。以嫩江县座虎滩学校为例,对农村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有其针对性、局限性,希望在日后的研究中,努力对此进行完善。
陈亚男[5](2021)在《第三、四学段部编版教材现当代散文教学衔接研究》文中指出散文是美在骨子里的,是最悠远的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特有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中小学现当代散文教学存在教学目标重复、断层等问题。例如,教师反复教学修辞手法“比喻”,再例如,第三学段的现当代散文倾向于记叙文的教学方式,第四学段现当代散文教学直接回归散文的本质,由记叙文教学到散文的教学缺少必要的过渡。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会造成教学效率不高、学习积极性受挫。基于此,对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教学衔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四学段阅读教学的区别和联系,深入挖掘了三、四学段部编版教材现当代散文中编排的知识点、能力点、审美价值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衔接。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详细地论述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从相关理论入手,分别对散文、教学、教学衔接的概念进行明确地界定,并阐述了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别从课程标准对现当代散文教学的梯度要求、部编版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编排的层级性、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的教学现状,三个方面论述教学衔接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是对部编版第三、第四学段现当代散文教材内容的比较分析,比较分析立足于两个学段,主要对两个学段现当代散文中涉及的知识点、阅读能力训练点、价值取向点进行详细地分析、细致地比较,力图找到两个学段教材内容的侧重点。第五部分是论文的主体。文中列举大量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详细分析了“如何衔接”。“如何衔接”涵盖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教学目标的衔接包括两个方面: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避免能力的缺失和断层。教学内容的衔接包括三个方面:现当代散文知识点的衔接、现当代散文阅读能力培养的衔接、现当代散文价值取向培养的衔接,三个方面互为表里,辩证统一,最终实现现当代散文教学的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胡瑾[6](2021)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以西宁市N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新高考,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阅读教学实践层面,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不当等问题。学生阅读学习层面,存在部分学生阅读缺乏自主性、阅读参与度低和阅读效率低下等问题。阅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达成,和谐、高效、生动、互动的阅读教学生态较难形成。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全面能力,让学生达成会阅读、爱阅读、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面临的首要教学任务。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选取西宁市N小学五、六年级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特点和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的学习状态、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效的现状,从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兴趣培养、自主学习、阅读方法抉择等方面进行问题剖析,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从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说、读、写阅读教学能力;激发学生浓厚阅读兴趣;营造学生良好阅读环境;提升学生深度参与阅读项目;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正确的阅读方法;“读写教室”案例展示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从研究过程中的实践阅读教学中选取优质课例作为案例展示,以期待更加精准的指导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提升阅读教学实践能力。
张晗[7](2020)在《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开封市EF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即父母陪伴孩子读书。亲子阅读的场所灵活阅读方式多样,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亲子阅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导意见的颁布,引起了家长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亲子阅读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成为教育界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亲子阅读的开展与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实施情况为主要议题,分析研究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笔者梳理了中外亲子阅读相关的研究文献,以开封市EF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从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识、亲子阅读的实施和亲子阅读的实施效果等方面,对该小学亲子阅读状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该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较少;父母缺乏阅读习惯,家庭读氛围较低;家长对阅读材料选择盲目;家长的阅读理论不足,阅读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有偏差,过分依赖母亲的作用;重视阅读中物质环境的创设,忽略精神环境的营造;阅读时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兴趣的培养;家长缺乏科学的阅读知识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对如何提高亲子阅读效果提出了以下对策:第一,提高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观念;第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第三,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第四,采用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法;第五,创建家校合作的亲子阅读模式。亲子阅读是小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形式,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终身受益。亲子阅读又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教师要给予亲子阅读必要的指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才能帮助孩子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张静[8](2020)在《象思维视角下初中古代说理散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与大纲的要求,以及初中古代说理散文教学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反馈,本论文将“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初中生尚象心理与形象思维特点,以及古代说理散文文体特点,笔者引入“象思维”理论,论证在象思维视角下实施初中部编本古代说理散文阅读教学时,如何培养学生六大阅读能力的策略问题,亦即,有效信息提取能力、联想迁移能力、审美感悟能力、发散拓展能力、综合辩证思维能力与创新批判性阅读能力。本论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第一,适宜学生“尚象”心理,采用“字理释义法”(象形造字法)与“六字秘诀法”(图像-连接-回忆),培养基于关键词积累的低学段初中生有效信息提取能力;第二,适宜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在关键词链接文本主旨中培养学生的理性定向迁移能力;第三,借助“比德”文化心理,在“感物生象”的启迪中培养学生审美感悟能力;第四,借助思维导图法,在“味物化象”中培养学生综合辩证思维能力;第五,以“意象”为议题的拓展阅读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第六,借“故事意象”,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故事情节类比法、作者故事插入法与多元视角聚焦法,培养高学段初中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王婷婷[9](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全面投入使用,自读课文作为“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界和一线教师广泛讨论的焦点。根据教材编者的初衷,自读课文的设计意在使教师引导学生,巧妙迁移运用教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逐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对于自读课文教学策略的实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教学效果普遍欠佳。因此,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研究应当引起关注与探索。本文共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就本文的选题缘由等做了简要阐释。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从“自读”课型的发展演变、“自读”以及相关概念的辨析着手,阐明了“自读”及“自读课文”的概念内涵。其次,围绕统编本教材自读课文的编排情况和选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统编本教材在自读课文编选方面的优点和有待优化的问题。第二章,选取初中三个年级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线教师对自读课文的认识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层面对教师自读课文教学情况的反馈,了解教师教授自读课文的困境,总结出当前自读课文教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忽视“三位一体”,迁移能力不足、淡化文体教学,阅读思维不成体系、轻视助读系统,教学效果不甚良好。第三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解决策略。首先,通过多向迁移教读课阅读方法和积极拓展课外阅读的方法,倡导教师有效落实“三位一体”,搭建课内外桥梁;其次,从文学类文体、实用类文体和文言文类文体选文的不同特征出发,引导教师抓住文体特点,重视文体教学;最后,建议教师在活用旁批和关注阅读提示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巧用助读系统,发挥助读功能。第四章,结合自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同课异构”教学案例,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四位教师对同一篇文本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的不同设计,进一步深入探究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问题。同时,本文针对统编本教材部分单元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选文文体不一致的编选设置,结合“同课异构”教学案例,对统编本教材在自读课文选文文体的编选上提出了优化建议。
刘漪柔[10](2020)在《高考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及教学建议 ——以2015-2019年现代文阅读试题为例》文中认为语文学科的思辨性阅读的概念、内涵、特征有着属于这一学科的独特之处,具体来说:在概念上,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是一种将语文思辨性思维自觉、主动的运用在阅读活动中的一种能力与态度,它立足于当前的阅读作品,目的是为了获取真知,解决问题,在完成阅读实践活动后决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在内涵上,它的具体内容包含了基础的逻辑能力、发展的思辨能力和提升的思辨品质三部分,其中,基础的逻辑能力又包括语言现象和文字现象的比较、分析、归纳、概括,问题与观点的识别与分析,在理论上对问题进行推理与论证;发展的思辨能力包括考察评价、搜集与评估证据和解决问题,获得综合判断;提升的思辨品质包括分析反思,思想开明,心态公正,以理服人。在特征上,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以语言文字作品为题材、以语言文字作品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和获取真知为目标。我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将能力的考查分为了基础能力和发展能力两个层级,结合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基础能力和发展能力层级,得出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所考查的能力与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对应关系。在基础能力层级上,总体而言属于交叉对应的关系,具体来说,考试大纲中的“识记”对应着思辨性阅读能力“辨识、比较、分析、归纳和整理”,考试大纲中的“理解”对应着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对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考试大纲中的“分析综合”对应着思辨性阅读能力“对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和“对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推理和论证”。在发展能力层级上,考试大纲中的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鉴赏评价、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表达应用和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探究与语文思辨性阅读的考察与评价、推理与发现、实证与结论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对近五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按不同的文本类型试题进行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的试题分析,具体有近五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试题形式评析和试题考查走向评析,得出近五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关于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的情况和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思辨能力考查的启示:论述类文本思辨性阅读试题应增加在论证过程方面的考查,选材上应扩大选文范围;实用类文本思辨性阅读试题应增加对证据质量判断的考查,选材上应增强情境性;文学类文本思辨性阅读试题应增加对思辨能力的综合考查试题,选材上应增强选文意蕴的深度。在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构成要素与高考语文能力考查探究和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培养提出建议:论述类文本以创新性、逻辑性和时代性为教学材料补充原则,实用类文本的教学材料补充要注意生活化和情境化,文学类文本的教学材料补充要注意综合性。培养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可以考虑以下三点策略:批判质疑策略、互文比较策略和关联性寻找策略。
二、试析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使用绘本教学符合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
二、绘本对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提升有重要价值 |
三、绘本对提升阅读素养的价值与教学现状存在冲突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
二、小学英语绘本促进阅读素养培养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绘本与图画书、插画书 |
二、英语绘本 |
三、阅读素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语言输入假说 |
二、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三、整体语言教学 |
第三章 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现状 |
第一节 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未突破传统阅读教学层面 |
二、教师对学生阅读品格的培养意识淡薄 |
三、不同学段教师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存在差异 |
第二节 课堂教学实录分析 |
一、课例教师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情况分析 |
二、课例教师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情况的得分汇总及总结 |
第四章 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缺乏文本概念构建,缺少学段要求理解 |
二、忽视音素意识,淡化音素拼读联系 |
三、文化意识教学浅显,文本升华层次不深 |
四、未重视阅读习惯,未落实学生自我评估 |
五、关键能力未能平衡,培养模式趋于应试 |
第二节 影响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因素 |
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
二、教师对小学生阅读素养目标的理解模糊不清 |
三、教师忽视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评价 |
第五章 小学英语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的绘本教学准备 |
一、筛选适合的英语绘本 |
二、确定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 |
第二节 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的绘本教学流程 |
一、绘本阅读前 |
二、绘本阅读中 |
三、绘本阅读后 |
第三节 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的绘本教学途径 |
一、加强图式激活,强化拼读与音素联系 |
二、利用插图,感知文化;升华文本,理解文化 |
三、积累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流畅度,形成阅读习惯 |
四、营造阅读环境,关注阅读体验,引导自我评估 |
五、及时反馈,有效评价,促进关键能力平衡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关于构建我国大学名着阅读课程的研究 ——以赫钦斯和南京大学的探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政策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人文教育 |
(二)名着 |
(三)课程 |
(四)名着阅读课程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研究特色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名着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
二、调查实施 |
(一)调查的对象 |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三、调查问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分析 |
(一)可靠性分析 |
(二)有效性分析 |
四、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一)人口统计分析 |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差异分析 |
(四)结论 |
第三章 赫钦斯的教育思想与名着阅读实践 |
一、赫钦斯的教育思想 |
(一)教育的性质与目的 |
(二)教育的内容——名着阅读 |
二、赫钦斯名着阅读的实践 |
(一)芝加哥大学的尝试与挫折 |
(二)圣约翰学院的成功实践 |
三、赫钦斯名着阅读思想及实践的客观评析 |
(一)积极意义 |
(二)历史局限性 |
第四章 南京大学名着阅读课程的实践 |
一、关于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的介绍 |
(一)“悦读经典计划”的实施背景 |
(二)“悦读经典计划”的概述 |
二、“悦读经典计划”实施方案 |
(一)课程形式 |
(二)教材文本 |
(三)保障机制 |
(四)明细导师的职责与权益 |
三、对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的评价 |
(一)“悦读经典计划”的优越性 |
(二)“悦读经典计划”的局限性 |
四、南京大学与赫钦斯实践的对比分析 |
(一)南京大学与赫钦斯实践的相同之处 |
(二)南京大学与赫钦斯实践的不同之处 |
第五章 名着阅读课程的构建方案 |
一、以人为本的课程目标 |
(一)普遍性目标 |
(二)行为性目标 |
二、课程内容与教材文本 |
(一)以经典名着为主的课程内容 |
(二)由导论与书单构成的教材文本 |
三、课程形式与教学方法 |
(一)“导读+研讨+DIY”三合一的课程形式 |
(二)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
四、考核方式与保障机制 |
(一)以口试为主的考核方式 |
(二)稳固全面的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指导目录》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评价标准研究 ——以自然科学类着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推荐书目对小学生阅读的重要性 |
1.1.2《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 年)》的颁布 |
1.1.3 小学段自然科学类着作阅读要求的缺失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推荐书目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课外阅读的研究 |
1.3.3 推荐书目与课外阅读的关联研究 |
1.3.4 关于阅读质量的研究 |
1.3.5 《指导目录》的相关研究 |
1.3.6 自然科学类阅读相关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历史研究法 |
1.4.3 文本分析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指导目录》 |
1.5.2 课外阅读 |
1.5.3 课外阅读质量 |
1.5.4 自然科学类着作 |
2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 年版)》概述 |
2.1 《指导目录》的颁布背景 |
2.1.1 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 |
2.1.2 阅读对促进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 |
2.1.3 学校、家长及学生面临阅读书目的选择难题 |
2.2 《指导目录》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2.2.1 《指导目录》书目选编情况 |
2.2.2 统编版小语“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
2.2.3 《指导目录》中自然科学类书目选编情况 |
2.3 《指导目录》阅读文本的特点 |
2.3.1 选编书目的类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
2.3.2 选编书目注重弘扬中国文化 |
2.3.3 选编书目涵盖范围广 |
3 小学生自然科学类着作课外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 |
3.1 理论依据 |
3.1.1 马扎诺的教育目标新分类理论 |
3.1.2 国际阅读素养评估理论 |
3.1.3 国际科学素养评估理论 |
3.1.4 语文课程标准 |
3.2 实践依据 |
3.2.1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 |
3.2.2 整本书阅读特点 |
3.2.3 自然科学类着作的阅读特点 |
4 小学生自然科学类着作课外阅读质量评价的维度 |
4.1 自我系统 |
4.1.1 自我系统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评价的结构 |
4.1.2 自我系统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评价的内容及标准 |
4.1.3 自我系统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行为习惯评价内容及标准 |
4.2 元认知系统 |
4.2.1 元认知系统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评价的结构 |
4.2.2 元认知系统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思维习惯评价内容及标准 |
4.3 认知系统 |
4.3.1 认知系统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结构及内容框架 |
4.3.2 认知系统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评价标准 |
4.4 知识系统 |
5 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标准在《昆虫记》中的应用示例 |
5.1 选择《昆虫记》的缘由 |
5.1.1 《昆虫记》是自然科学类着作的必备读物 |
5.1.2 《昆虫记》可以衔接初中语文教材 |
5.1.3 《昆虫记》集科学、文学、哲学于一体的价值 |
5.2 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评价标准在《昆虫记》中的应用示例 |
5.2.1 《昆虫记》课外阅读兴趣的评价标准 |
5.2.2 《昆虫记》课外阅读行为习惯的评价标准 |
5.2.3 《昆虫记》课外阅读思维习惯的评价标准 |
5.2.4 《昆虫记》课外阅读能力的评价标准 |
6 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的使用建议 |
6.1 基于《指导目录》的阅读使用建议 |
6.1.1 有选择的阅读 |
6.1.2 专题式阅读 |
6.2 基于《指导目录》的阅读教学的使用建议 |
6.2.1 教师自身的阅读带动学生阅读 |
6.2.2 以单篇阅读带动整本书的阅读 |
6.2.3 指导学生读写做结合 |
6.3 基于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标准的使用建议 |
6.3.1 注重差异性评价 |
6.3.2 强调多元化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农村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以嫩江县座虎滩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1.理论依据 |
2.现实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数学阅读相关研究 |
2.国内数学阅读相关研究 |
3.已有研究的启示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研究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概念界定 |
1.阅读 |
2.实践意义 |
3.小学生数学阅读 |
(六)小学生数学阅读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1.信息加工理论 |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3.图式理论 |
4.元认知理论 |
一、农村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的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内容 |
3.调查对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2.教师访谈调查结果 |
二、农村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农村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存在的问题 |
1.小学生数学阅读认知不足 |
2.小学生数学阅读方法单一 |
3.小学生数学阅读缺乏指导 |
4.小学生数学阅读活动单调 |
5.小学生数学阅读环境不良 |
6.小学生数学阅读资源匮乏 |
(二)农村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对数学阅读认识模糊 |
2.教师数学阅读理论素养不足 |
3.家、校对数学阅读重视不足 |
4.家、校对数学阅读资源供给不足 |
三、农村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问题解决策略 |
(一)“知”是行之始——解决认知不足,突破认知阻碍 |
1.了解数学阅读相关知识 |
2.拓宽数学阅读途径 |
(二)一“木”支危楼——丰富阅读方法,打破阅读困境 |
1.学习数学阅读方法 |
2.做好数学阅读笔记 |
3.制定数学阅读计划 |
(三)授之以“渔”——丰富阅读指导,提升阅读能力 |
1.教师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指导 |
2.丰富数学课外阅读指导 |
(四)纸“浅”行“深”——丰富阅读活动,落实阅读理念 |
1.组织主题阅读讨论会 |
2.成立数学阅读互助组 |
3.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
4.推行数学阅读比赛 |
5.推广数学阅读日记 |
6.有效利用学校资源 |
(五)濡“耳”染“目”——优化阅读环境,培养阅读习惯 |
1.布置数学阅读任务 |
2.落实数学阅读理念 |
3.改变家庭阅读环境 |
4.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 |
5.有效利用墙壁文化 |
6.有效利用图书角 |
7.培养数学阅读习惯 |
(六)“书”富“兵”强——丰富阅读资源,充实自身能力 |
1.丰富学校图书馆藏 |
2.丰富家庭阅读资源 |
3.“薄”读与“共”享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农村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座虎滩学校相关照片资料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第三、四学段部编版教材现当代散文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教学衔接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教学衔接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
第一节 课程标准对现当代散文教学的梯度要求 |
第二节 部编版教材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编排的层级性 |
第三节 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教学存在不衔接现象 |
第三章 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教材内容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语文知识点比较分析 |
第二节 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阅读能力培养比较分析 |
第三节 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价值取向比较分析 |
第四章 第三、四学段现当代散文教学衔接 |
第一节 现当代散文教学目标衔接 |
第二节 现当代散文教学内容衔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背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附录二:《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附录三:《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以西宁市N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上意义重大 |
(三)新高考政策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然要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高年级 |
(二)阅读教学 |
四、理论基础 |
(一)认知教学理论 |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三)阅读图式理论 |
五、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一章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问卷法 |
四、研究过程 |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现状分析 |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化 |
(二)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
(三)学生对阅读选择缺乏自主性 |
(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培养意识 |
(五)学生不重视阅读的情感表达 |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师对阅读教学缺乏探究意识 |
(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
(三)缺少拓展内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
(四)语文教学内容较为繁杂 |
(五)学生缺乏自我监督管理意识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
一、提倡语文阅读“说、读、写”模式 |
(一)“说”提升师生沟通效率 |
(二)“读”帮助学生抓住重点 |
(三)“写”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
二、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参与度 |
(一)树立民主型教学引导方式 |
(二)倡导差异性阅读教学理念 |
(三)践行分组模式合作探究 |
三、加强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 |
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
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
(一)掌握默读学习法 |
(二)培养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
(三)培养带着目的阅读的习惯 |
六、“读写教室”提升教师阅读教学专业能力 |
(一)读写教室环境建设方面的策略 |
(二)读写教室课程目标分级与细化方面的策略 |
(三)读写教室阅读策略 |
(四)读写教室中的读写结合 |
(五)读写教室中的项目型学习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精彩课例赏析 |
一、《夏洛的网》整本书教学案例 |
二、《夏洛的网》导读课 |
三、《夏洛的网》推进课 |
四、《夏洛的网》交流课 |
五、《时代广场的蟋蟀》整本书教学案例 |
六、《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 |
七、《时代广场的蟋蟀》推进课 |
八、《时代广场的蟋蟀》交流课 |
九、阅读实践评价 |
附录二:教学内容课堂观察表 |
附录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致谢 |
(7)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开封市EF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亲子阅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2.以亲子阅读推动全民阅读 |
3.作为母亲的切身体会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理论阐释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小学低年级学生 |
2.亲子阅读 |
(二)理论基础 |
1.生活教育理论 |
2.认知发展理论 |
3.观察学习理论 |
4.阅读循环圈理论 |
(三)亲子阅读的原则 |
1.兴趣性原则 |
2.互动性原则 |
3.适时性原则 |
4.和谐性原则 |
(四)亲子阅读效果评价 |
1.评价对象 |
2.评价方法 |
3.评价模式 |
二、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调查的编制 |
1.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
2.调查问卷的编制 |
3.问卷的完善与修改 |
4.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二)访谈题纲的编制 |
1.访谈的目的和方法 |
2.访谈对象的选择 |
3.访谈提纲的编制 |
三、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现状调查 |
(一)亲子阅读观念的调查 |
1.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识较为正确 |
2.家庭亲子阅读的经济投入适中 |
3.家长对亲子阅读的重视程度较高 |
(二)亲子阅读的实施情况调查 |
1.亲子阅读的频率和时间适中 |
2.阅读环境的创设不科学 |
3.伴读的对象选择多为母亲 |
4.阅读材料的选择盲目 |
5.阅读方法的选择单一 |
6.阅读后的巩固状况不佳 |
(三)亲子阅读的效果调查 |
1.孩子在亲子阅读后有明显变化 |
2.孩子的阅读兴趣较高 |
3.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升 |
四、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 |
1.父亲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较少 |
2.家庭中阅读氛围较低 |
3.家长对阅读材料选择盲目 |
4.亲子阅读方法不科学 |
(二)亲子阅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原因 |
1.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有偏差 |
2.家长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忽略精神环境的营造 |
3.家长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兴趣的培养 |
4.家长缺乏专业的亲子阅读知识 |
五、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改进策略 |
(一)增强父亲家庭教育的观念 |
1.转变父亲的角色定位 |
2.强调父亲在教育中作用 |
3.提高父亲参与的积极性 |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
1.营造书香家庭 |
2.创建书香校园 |
3.构建书香社会 |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
1.选择适合的亲子阅读材料 |
2.创造轻松越快的阅读氛围 |
3.不刻意教孩子“认字” |
(四)采用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法 |
1.阅读方法的灵活多样 |
2.加强理解的反复阅读 |
3.阅读内容的及时巩固 |
(五)创建家校合作的亲子阅读模式 |
1.合理引导,传播亲子阅读理念 |
2.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分享阅读成果 |
3.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养成阅读习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调查问卷(家长卷) |
附录 B 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 C 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调查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 D 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推荐书目 |
附录 E 亲子阅读测评表 |
致谢 |
(8)象思维视角下初中古代说理散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与可行性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现状 |
1.象思维研究 |
2.古代说理散文研究 |
3.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
4.象思维运用教学研究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课堂观察法 |
4.访谈座谈法 |
一、核心概念 |
(一)象 |
(二)象思维 |
(三)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的区别 |
(四)古代说理散文 |
二、初中古代说理散文教学的调查分析 |
(一)“古代说理散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学生) |
(二)“古代说理散文教学现状”的访谈与分析(教师) |
(三)初中古代说理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古汉字积累与教师阅读方法传授需要加强 |
2.古代说理散文文体意识与象思维理论有待强化 |
3.阅读文本时多元链接的综合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
4.以兴趣为核心的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有待提高 |
三、象思维视角下古代说理散文字词注释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
(一)借尚象心理,培养学生古字词积累与信息摄取能力 |
1.采用字理释义法,在甲骨文象形造字中理解古字词 |
2.采用六字记忆法,在故事、图片串联中记忆古字词 |
(二)借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培养其定向联想迁移能力 |
1.在字词释义的纵向迁移中领悟文本主旨 |
2.在字词释义的横向迁移中认知文本主旨 |
四、象思维视角下古代说理散文文本解析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
(一)借比德文化,在“感物生象”中培养审美感悟能力 |
(二)借思维导图,在“味物化象”中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
1.梳理作者情感脉络的能力 |
2.梳理文本内在逻辑的能力 |
3.培养辨识与判断是非的能力 |
(三)借“意象”议题,在拓展文本阅读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
1.积累“意象”涵义,提高文本领悟力与多元阅读力 |
2.以“意象”为核心,提高学生实践拓展阅读力 |
(四)借“故事意象”,在多元文本解析中培养批判性阅读能力 |
1.故事情节类比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 |
2.作者故事融入法,实现知人论世四点有效互动 |
3.多元视角七步阅读法,培养学生批判创新阅读能力 |
五、象思维视角下古代说理散文阅读能力培养个案教学分析——以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为例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重点 |
(三)教学难点 |
(四)教学方法 |
(五)教学过程 |
(六)课堂小结 |
(七)课后作业 |
(八)板书设计 |
六、象思维视角下学生综合阅读能力教学评价 |
(一)象思维教学评价原则 |
1.教学的目标与评价一体化 |
2.三维目标评价体系并重 |
3.妥善利用鼓励性评价 |
4.评价主体多元性 |
(二)象思维教学评价指标 |
七、象思维视角下学生综合阅读能力教学反思 |
(一)基于字词基础知识教学的阅读能力培养 |
(二)多视角聚焦文本法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
(三)互联网+背景下语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
1.教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
2.学生学习资源库的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概述 |
第一节 自读课文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
一、“自读”课型的发展演变及概念界定 |
二、自读课文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编选情况分析 |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编排情况分析 |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选文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编选优劣分析 |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自读课文选编方面的优点 |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自读课文选编方面的一些问题 |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教学现状调查情况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忽视“三位一体”,迁移能力不足 |
二、淡化文体教学,阅读思维不成体系 |
三、轻视助读系统,教学效果不甚良好 |
第三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有效落实“三位一体”,搭建课内外桥梁 |
一、多向迁移教读课阅读方法 |
二、积极拓展课外阅读 |
第二节 抓住文体特点,重视文体教学 |
一、文学类文体自读课文 |
二、文章(实用)类文体自读课文 |
三、古代文体(文言文)类自读课文 |
第三节 巧用助读系统,发挥助读功能 |
一、活用旁批 |
二、关注阅读提示 |
第四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同课异构”教学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文本分析 |
一、单元整体分析 |
二、作品分析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教学目标分析 |
二、教学环节分析 |
三、总结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10)高考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及教学建议 ——以2015-2019年现代文阅读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高考语文 |
(二)现代文阅读试题 |
(三)思辨性阅读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语文思辨性阅读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的研究 |
(三)关于思辨性阅读研究的评述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内涵及特征 |
第一节 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内涵 |
一、思辨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及定义 |
二、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内涵 |
第二节 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的特征 |
一、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以语言文字作品为题材 |
二、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以语言文字作品中的问题为出发点 |
三、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以解决问题、获取真知为目标 |
第二章 我国高考语文思辨阅读能力考查的目标与要求 |
第一节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能力内容和要求的描述 |
第二节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能力层级的划分 |
一、语文基础能力层级 |
二、语文发展能力层级 |
第三节 语文思辨阅读能力构成要素与高考语文能力考查的对应关系 |
一、高考语文能力考查与语文思辨阅读能力在基础能力层级上的对应 |
二、高考语文能力考查与语文思辨阅读能力在发展能力层级上的对应 |
第三章 2015-201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关于思辨能力考查的内容评析 |
第一节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一、2015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二、2016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三、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四、201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五、201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考查评析 |
第二节 2015-201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思辨能力考查形式评析 |
一、现代文阅读考查思辨能力试题的取材特点 |
二、现代文阅读考查思辨能力试题的设问方式 |
三、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查思辨能力试题的图文特点 |
第三节 2015-201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思辨能力考查走向评析 |
一、现代文阅读试题能力考查走向 |
二、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选材布局走向 |
第四节 2015-201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思辨能力考查试题启示 |
一、论述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考查试题启示 |
二、实用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考查试题启示 |
三、文学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考查试题启示 |
第四章 高考语文思辨性能力考查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论述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一、注重创新性、逻辑性和时代性教学文本补充 |
二、批判质疑教学策略 |
第二节 实用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一、注重生活化和情境化教学文本补充 |
二、互文比较教学策略 |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思辨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一、注重综合性教学文本补充 |
二、关联性寻找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四、试析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现状研究[D]. 马欢.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关于构建我国大学名着阅读课程的研究 ——以赫钦斯和南京大学的探索为例[D]. 王一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3]基于《指导目录》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评价标准研究 ——以自然科学类着作为例[D]. 强生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农村第二学段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以嫩江县座虎滩学校为例[D]. 梁浩燃. 渤海大学, 2021(02)
- [5]第三、四学段部编版教材现当代散文教学衔接研究[D]. 陈亚男. 合肥师范学院, 2021(10)
- [6]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以西宁市N小学为例[D]. 胡瑾.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7]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开封市EF小学为例[D]. 张晗. 河南大学, 2020(06)
- [8]象思维视角下初中古代说理散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D]. 张静.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 [9]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D]. 王婷婷.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10]高考语文思辨性阅读能力考查及教学建议 ——以2015-2019年现代文阅读试题为例[D]. 刘漪柔.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