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抗蝰蛇毒血清对不同蝰蛇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沈琳芳,陈美松,谢璐涛[1](2021)在《妊娠晚期孕妇五步蛇咬伤后新生儿救治1例》文中提出我国有剧毒蛇类10余种,而五步蛇是我国常见剧毒蛇种之一[1],妊娠期被五步蛇咬伤中毒,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如果不及时到正规医院积极治疗,可能导致胎盘早剥、早产、流产,严重可导致孕妇、胎儿死亡。而对母体而言,抗五步蛇蛇毒血清是目前治疗五步蛇咬伤的特效药,它能与机体内游离的蛇毒毒素结合,
王博[2](2021)在《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比较分析海蛇属蛇目眼镜蛇科海蛇亚科,全球共70余种,我国分布有17种,优势种为平颏海蛇(Hydrophis curtus,H.curtus)和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H.cyanocinctus),在北部湾及海南、福建近海最为多见。海蛇毒是由多种蛋白、多肽和小分子物质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组分为神经毒素和多种酶类,致死性极强。由于海蛇种类、地域分布及猎食对象的不同,海蛇毒中所含的蛋白种类和占比也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海域平颏海蛇毒(H.curtus venom,Hcu V)和青环海蛇毒(H.cyanocinctus venom,Hcy V)的组成,比较分析两者差异情况,本部分以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海蛇毒腺转录组数据库;其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蛋白组学方法对两种海蛇毒的蛋白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组学基础之上,我们又进一步对海蛇毒相关的生物学性质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应用Illumina Hi Seq?平台对我国两种海蛇毒腺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成功构建了高质量的毒腺转录组数据库,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分别获得38,710和35,716条unigenes序列。我们将毒腺的转录组数据在公共数据库(NR、KEGG、GO、KOG、Swiss Prot)中进行了功能注释,在NR数据库中,两种海蛇毒腺注释序列来源最多的3个物种均为Notechis scutatus,Pseudonaja textilis,Ophiophagus hannah;在KEGG注释中,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分别注释了10,949和10,683条unigenes,主要集中在信号转导和疾病发生相关的路径中;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位点检测,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转录组中分别发现了15,171和12,908个SSR位点,其中以单核苷酸为重复单元的类型占比最高,均超过了50%。通过与Uni Prot动物毒素库(Uni Prot animal toxin and venom database)Blast比对,在两种海蛇毒腺中总共筛选到了17种蛇毒蛋白,充分挖掘了海蛇毒腺中蛇毒蛋白功能基因的资源。2.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获得Hcu V和Hcy V蛋白组分的原始肽段,匹配检索Uni Prot动物毒素数据库,在Hcu V和Hcy V中分别鉴定到47和38种毒素相关蛋白。根据功能分类,鉴定到的毒素相关蛋白可归为15个家族,主要包括:三指毒素、蛋白酶类、磷脂酶类、富含半胱氨酸毒素蛋白类、毒素因子、离子通道抑制剂等。这些毒素多见于蛇类,但也有少数见于其它有毒生物,包括蜘蛛(Lycosa singoriensis)、蝎子(Lychas mucronatus)、芋螺(Conus textile)等。3.通过毒素蛋白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毒素家族在Hcu V和Hcy V中所占比例不同,具体的蛋白组成也有一定差异。Hcu V和Hcy V中比例最高的两类毒素均为三指毒素(主要包括短链和长链神经毒素)和磷脂酶A2,在Hcu V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4%和38%,在Hcy V中分别为69%和22%,与文献报道的不同海域海蛇毒的组成及占比有明显差异。两种海蛇毒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表明,Hcu V和Hcy V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0.34 mg/kg和0.24 mg/kg,都有很强的致死性;两种海蛇毒均检测到明显的神经毒性、磷脂酶A2活性,以及微弱的蛋白酶活性和间接溶血毒性,但无明显的促凝与抗凝活性,这些活性检测结果与组学分析结果相一致。本部分通过对Hcu V和Hcy V进行多组学分析,并结合蛇毒生物学活性检测,揭示了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组成的分子多样性,也提示毒素蛋白组成比例的不同与其咬伤症状表现和致死效应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后续研制针对我国海域海蛇咬伤中毒的抗毒血清提供了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抗平颏海蛇毒血清的制备及其抗毒效果评价海蛇毒主要组分为神经毒素,能阻断神经突触传递,从而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海蛇毒的毒性极强,可诱发严重的呼吸衰竭,死亡率高,目前针对海蛇咬伤最有效的急救方式是尽快注射抗毒血清,但我国仅生产几种抗陆地蛇毒血清,对海蛇咬伤救治效果不佳。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海域、不同种类的海蛇,其毒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研制特异性针对我国海域优势种海蛇毒的抗毒血清,本论文第二部分即以我国海域优势种平颏海蛇毒为抗原,经过抗原处理、免疫马匹、抗体纯化等步骤,制备了高效价的抗毒血清;并进一步对抗海蛇毒血清的体内外抗毒效果进行了评价,明确了抗毒血清的有效用量和使用时机,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0.6%甲醛浓度灭活毒素再添加弗氏不完全佐剂进行乳化,使毒素抗原获得最大的免疫原性,免疫马匹后50天采血可获得最高效价的马血清;经过酶消化、硫酸铵沉淀、超滤、柱层析等抗体纯化步骤后,抗海蛇毒血清中抗体F(ab’)2蛋白纯度达到91.6%,杂质大量减少,同时具备较好的毒素中和能力。2.抗平颏海蛇毒血清(H.curtus antivenom,Hcu AV)体外抗毒实验结果显示,Hcu AV对平颏海蛇毒和青环海蛇毒均有良好中和效果:1 m L Hcu AV能够对抗1.2 mg平颏海蛇毒或0.9 mg青环海蛇毒,使半数实验动物存活,提示Hcu AV能交叉中和多种海蛇毒,并为体内实验的抗毒血清用量提供了依据。3.Hcu AV体内抗毒实验结果显示,海蛇咬伤中毒后注射Hcu AV能显着提高实验动物的存活率,但需在短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前)尽早注射足量抗毒血清才能达到较好的救治效果,预防用药和延迟用药均无法降低中毒死亡率。同时,Hcu AV能有效减轻海蛇毒造成的多器官病理学变化。本部分以平颏海蛇毒为抗原,制备了高效价、高纯度的抗平颏海蛇毒马血清,能有效中和Hcu V和Hcy V,覆盖我国海域优势种海蛇毒。海蛇咬伤后尽快注射足量抗毒血清,能显着地降低中毒死亡率,保护机体脏器免受损伤,为今后抗海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第三部分平颏海蛇毒腺中活性组分的淘选与效应分析海蛇毒由多种酶类、非酶类蛋白和多肽、小分子物质组成,是一类重要的海洋生物毒素。海蛇毒除了剧烈的毒性之外,也含有多种结构特异、功能新颖的活性物质,具有多样的药理学效应如:镇痛、抗炎、抗肿瘤、抗血栓等。海蛇毒中的活性物质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部分以我国南海海域平颏海蛇为研究对象,分离其毒腺组织,利用M13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了平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文库。然后以内毒素LPS为靶标分子,经过多轮淘选,筛选出一个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克隆,通过基因测序、氨基酸序列预测与性质分析等,最终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了一段功能性多肽,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评价其对内毒素的拮抗效果。本部分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高质量的平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文库,文库库容达到2.2×109,随机测序验证外源插入片段准确无误;c-Myc标签检测结果表明,外源插入片段在噬菌体外壳表面得到了高效的展示。2.以LPS为靶标分子,经过4轮固相淘选、阳性克隆测序、氨基酸序列预测等过程,获得了一段平颏海蛇毒腺来源的21肽。多肽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多肽富含碱性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523.15,理论等电点为10.76,在中性溶液中携带正电荷;该多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氨基与羧基端呈现出双亲性结构,能够与带负电荷疏水性的LPS特异性结合。3.通过化学合成方式成功合成并纯化了该21肽,纯度超过95%,质谱测定实际分子量与软件预测的理论值相符,证明合成的多肽无误,可用于进一步实验。利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LI)对该多肽与LPS的结合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多肽与LPS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方式为“快结合-慢解离”。内毒素中和实验表明,该海蛇毒腺来源的21肽具有明确的内毒素中和效果,因而将其命名为H.curtus Endotoxin-neutralizing Peptide,简称Hc-ENP。4.体外实验结果表明,Hc-ENP具有明确的LPS拮抗效果,在5-10μg/m L浓度下,能够有效抑制LPS与RAW264.7细胞的结合。Western-blot、ELISA、细胞免疫荧光等结果显示,Hc-ENP能通过抑制MAPK、NF-κB炎性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有效抑制LPS刺激细胞产生的一系列炎性反应,包括:炎性因子释放、炎性相关酶表达量升高、活性氧含量增加等,进而发挥抗炎活性。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Hc-ENP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机体引发的全身性炎性反应,包括:靶器官炎性细胞浸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器官组织中炎性相关酶表达量升高、组织病理改变等。本部分通过构建高质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库来进行淘选,从而获得平颏海蛇毒腺中的特定活性分子。本实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个平颏海蛇毒腺来源的内毒素中和肽—Hc-ENP,其在体内外均有明确的LPS拮抗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蛇基因资源,探索其开发应用价值提供了新的途径。
沈琳芳,陈美松,谢璐涛[3](2021)在《妊娠晚期孕妇五步蛇咬伤后新生儿救治一例》文中提出我国有剧毒蛇类10余种,五步蛇是我国常见剧毒蛇种之一,五步蛇蛇毒属血液毒素,咬伤者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DIC、休克等[1]。妊娠期被五步蛇咬伤中毒,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胎盘早剥、阴道流血等并发症,导致胎儿缺氧、宫内窘迫,早产、流产,甚至死胎等[2-4]。本文报道妊娠晚期孕妇被五步蛇咬伤后导致胎盘早剥、宫内窘迫产下新生儿1例,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感染指标异常,及时纠正凝血功能、预防出血、促进肺泡成熟、控制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田大皓[4](2020)在《AHVAC-Ⅰ诱导人原代胃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离纯化人原代胃癌细胞,探究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I(Agkis-trodon halys venom anti-tumor component-I,AHVAC-Ⅰ)对人原代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深入研究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纯化出的原代胃癌细胞为体外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AHVAC-Ⅰ处理人原代胃癌细胞24h后,采用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人胃癌原代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得出AHVAC-Ⅰ的对人胃癌原代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结果设置4组AHVAC-Ⅰ(0、4、8、16μg/ml)实验浓度组,用不同浓度的AHVAC-Ⅰ分别处理人胃癌原代细胞24h后,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AHVAC-Ⅰ诱导人胃癌原代细胞发生凋亡的效应;运用ELISA法评估AHVAC-Ⅰ作用细胞后氧化应激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Bax、Cyt-c、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分离培养人原代胃癌细胞7例;2、AHVAC-I处理人原代胃癌细胞24h后,CCK-8实验结果显示,AHVAC-I能够呈浓度依赖性有效地抑制细胞增殖,数据分析IC50值为17.77457μg/ml。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AHVAC-I可通过促进人胃癌原代细胞发生凋亡,进而有效抑制人胃癌原代细胞的增殖,且这一效应呈剂量依赖性。3、AHVAC-I作用人原代胃癌细胞24h后,ROS表达水平和Mn-SOD活性随AHVAC-I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细胞总抗氧化能力随AHVAC-I浓度的增加而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HVAC-Ⅰ可显着提高人胃癌原代细胞Cyt-c、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AHVAC-Ⅰ能够有效的抑制人原代胃癌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效应,并通过活化ROS-Bax途径,激活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人原代胃癌细胞凋亡;
王帆[5](2020)在《基于多元分析技术的蛇毒混合物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蛇毒作为天然的高效生物蛋白腺体分泌物,以其极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液体黄金”。蛇毒的成分非常复杂,事实上其毒理机制是多种活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多元活性成分的病理分析还十分欠缺。我们通过高通量蛋白质荧光染料法,对7种蛇毒蛋白进行辨别分析,利用机器学习实现蛇毒混合样品的辨别分析的同时,探索蛇毒的毒理的同时,期待推进人工智能方法对混合样品分析、复杂药理、病理的分析。目的(1)建立一种用蛋白质荧光染料进行多种蛇毒蛋白及其混合物等多种复杂样品分析的方法;(2)开发基于差异化蛇毒蛋白荧光染色的多元分析的荧光阵列传感器。方法(1)根据所要检测的6种代表性的蛇毒蛋白(磷脂酶A2、α-神经毒素、心脏毒素、透明质酸酶、凝血酶、血凝酶),选择普适性能与之结合的4种荧光染料(曙红Y、异硫氰酸荧光素异构体I、磺酰罗丹明B、达旦黄)。将一定浓度的染料和蛋白混合,用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6种蛋白在4种染料中的荧光强度,并记录加入蛋白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2)构建多元分析荧光传感阵列,利用多元辨别分析方法,将传感阵列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分层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的方法将数据可视化呈现。(3)利用构建的多元分析传感阵列,分别对相同浓度下不同蛋白、不同浓度下不同蛋白、相同浓度梯度下不同蛋白、多组分蛋白混合物、不同浓度梯度的混合蛋白以及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蛇毒混合物进行辨别分析。结果(1)6种代表性的蛇毒蛋白(磷脂酶A2、α-神经毒素、心脏毒素、透明质酸酶、凝血酶、血凝酶)在4种荧光染料(曙红Y、异硫氰酸荧光素异构体I、磺酰罗丹明B、达旦黄)中均具有独特的荧光指纹,可实现100%的区别分析;(2)利用LDA和HCA两种多元辨别分析方法,LDA可明显区分6种蛇毒蛋白的种类,HCA可具体观察6种蛇毒蛋白之间的亲缘关系;(3)在构建的荧光传感阵列上,可明显区分相同浓度下不同蛋白、不同浓度下不同蛋白、相同浓度梯度下不同蛋白、多组分蛋白混合物和不同浓度梯度的混合蛋白,以上实验均重复14组且准确率均达100%,检测限为10 ng/mL;(4)在构建的荧光传感阵列上,可完全区分7种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蛇毒混合物,并明显观察出这7种蛇毒混合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结论(1)基于荧光染料结合蛇毒蛋白后产生荧光强度变化的荧光传感阵列对多种蛇毒蛋白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特异性;(2)基于染料结合蛇毒蛋白致使荧光强度发生变化这一原理,构建的荧光传感器可以快速灵敏的检测蛇毒蛋白的种类,对混合蛇毒蛋白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李俊[6](2019)在《白唇竹叶青蛇与圆斑蝰蛇咬伤中毒的临床特征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分析白唇竹叶青蛇与圆斑蝰蛇咬伤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两者在诊治上的异同,为临床优化此两类血液毒类毒蛇咬伤的救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白唇竹叶青蛇咬伤中毒(A组=26例)和圆斑蝰蛇咬伤中毒(B组=16例)患者的完整资料,比较两组蛇伤患者的咬伤情况、就诊时间、伤情分级、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法、住院时间以及预后等临床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职业、咬伤时间、咬伤季节、咬伤部位构成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临床特征:与A组比较,B组患者的就诊时间更早、中重型患者比例更高以及Ⅱ度肿痛、皮下淤血瘀斑、血尿、休克、AKI和MODS的发生率更高,且住院时间更长、预后更差(均P<0.05);3、实验室指标:与A组比较,B组的APTT和PT延长、FDP和D-D上升的高峰出现时间较早(均P<0.05);B组患者咬伤后第1、2天FIB下降更明显(均P<0.05);在B组内,与VT≤12h亚组相比,12h<VT≤24h亚组患者的FIB水平下降更显着(P<0.05);B组患者咬伤后第1天和第2天的ALT、AST、Cr和BUN水平上升更明显(均P<0.05);4、B组内亚组分析:相较于非冷沉淀组,咬伤后第4/5天冷沉淀组的FIB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1、圆斑蝰蛇咬伤中毒病情更重,预后更差,早期动态监测其出、凝血相关指标,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评估与干预治疗;2、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圆斑蝰蛇咬伤中毒所致的DIC发病特点,早期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向不可逆转方向发展;3、早期检测FIB有助于圆斑蝰蛇咬伤与白唇竹叶青蛇咬伤中毒的鉴别;4、在缺乏单价抗蝰蛇毒血清的情况下,应用冷沉淀有利于改善圆斑蝰蛇咬伤中毒所致的低纤维蛋白原状态。
成金俊[7](2019)在《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血余炭的止血作用确切且显着,早在先秦两汉之前《五十二病方》的简帛时代开始延续应用至今,仍收录于2015版《中国药典》中,其疗效为国家法典和众多医家学者所认可。但是,血余炭止血的科学性至今未被阐明,止血物质基础的研究也没有实质性进展。为打破这一“僵局”,本论文进行了如下系列研究。目的:(1)以止血活性为指标,筛选血余炭的止血有效部位(Hemostatic fraction,HF),并利用高效液相和纳米技术鉴定并分析该有效部位。(2)以古法炮制工艺为基础,改良血余炭的制备工艺并对不同条件下获取的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进行表征,包括形貌、光学以及官能团等,继而以止血时间为优化指标,筛选出血余炭HF活性最高的制备工艺条件。(3)以最佳条件制备的血余炭HF为对象,进一步表征,并对体内外的安全性进行研究。(4)研究HF止血作用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发挥止血活性的作用机制,以阐明血余炭“炒炭止血”的科学性所在,揭开其止血物质基础的“神秘面纱”,为其他炭药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5)围绕该有效部位,为了验证血余炭“疗痫”作用的科学性,开展相关的镇静、抗焦虑、镇痛、神经保护活性以及对应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1)将市售血余炭煎煮透析纯化成血余炭溶液、透析袋内及袋外溶液3种溶液,利用经典的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HF;通过HPLC分析方法对这3种溶液以及头发煎煮原液的指纹图谱的差异比较;利用TEM、UV-Vis、FL、FTIR四种现代纳米技术鉴定并分析该有效部位。(2)以马弗炉烧制替代传统的“扣锅焖煅”,改良血余炭的炮制工艺,并探讨炭化的温度和时间对其止血有效部位的形貌、光学、官能团分布、成分差异等特征的影响;以小鼠止血时间为评价指标,优化血余炭HF的最佳炭化温度和时间条件。(3)对最佳条件下马弗炉炭化制备的3批血余炭的炭化产率和有效部位含量进行分析,探讨该制备方法的稳定性;利用电镜技术(高、低分辨电镜)、光学技术(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HPLC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XRD)以及X射线光电能谱技术(XPS)进一步分析血余炭HF的形貌特征、粒径分布特征、晶格间距、光学特征、表面官能团分布特征、化学成分等信息。(4)利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CCK-8实验,研究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在12h、24 h、48 h和72 h的体外细胞毒性;通过3天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的HF研究其体内急毒性。(5)以小鼠的出血时间为评价指标,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和肝脏出血模型,考察血余炭HF发挥止血活性的量-效关系;以凝血丝出现时间为评价指标,利用小鼠毛细管凝血实验,考察该有效部位发挥止血活性的时-效关系;通过对大鼠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初步评价HF可能作用的凝血通路;通过对大鼠全血中血小板(PLT)浓度以血浆中PLT活化因子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和血栓素B2(TXB2)含量的检测,评价HF对血小板系统的影响;通过对大鼠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D-二聚体(D2D)含量的检测,初步评价HF对纤溶系统的影响。(6)利用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测量肛温变化,探讨血余炭HF的镇静作用。(7)利用矿场实验、高架迷宫实验研究HF的抗焦虑作用;并通过检测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8)以痛阈变化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热刺激致痛的两个经典实验即小鼠热板实验和热浴甩尾实验,考察血余炭HF的镇痛活性及量效关系;并通过腹腔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阿托品,探索HF可能的作用机制。(9)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ACO),考察血余炭HF对MACO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功能、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脑梗死体积比的影响;并检测大鼠血清中的TNF-?和IL-1?水平,初步评价HF神经保护活性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1)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出血余炭的止血活性物质为分子量大于1000的部位;采用HPLC分析头发提取液及该部位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血余炭水煎液透析袋内部位没有色谱吸收峰,与头发的指纹图谱形成鲜明对比;另外,电子透射显微镜扫描和光学分析结果表明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为近球形颗粒、分散度良好,粒径大小分布于2055 nm之间,并且表面含有羟基、醚基以及羰基等官能团,最大激发(λEX)和发射波长(λEM)分别为382 nm和451 nm,由此可以确定该止血有效部位为纳米类成分(CC-NCs)。(2)经改良的血余炭制备工艺获取的CC-NCs具有止血活性,并且止血活性最强的炮制工艺条件为350℃加热1 h。制备时间相同时,不同温度获取的CC-NCs的粒径大小有差异;温度不同可以影响所制备的CC-NCs的红外吸收光谱的峰强,对其峰位影响不大。制备温度相同时,不同时间获取的CC-NCs的粒径大小差异很大;红外光谱差异不大。另外,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HPLC指纹图谱都没有小分子化合物的吸收峰。(3)利用最优条件制备的CC-NCs的稳定性良好。进一步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分析CC-NCs的性质,结果表明350℃、1 h炭化获取的CC-NCs主要含有C、O、N三种元素,含量达到98.69%,粒径分布在1.55.0 nm之间,外形为近球形,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度,晶格间距为0.186 nm,与XRD分析结果相一致;其λEM为435 nm,λEM为361nm;主要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等。(4)CC-NCs在细胞水平上的安全剂量为1160?g/mL,小鼠急毒实验的LD50至少在100 mg/kg。(5)小鼠断尾出血和肝脏出血实验的实验结果皆可以看出高、中、低剂量的CC-NCs具有显着的止血活性;其止血活性的起效自10 min之前开始一直持续到6 h。另外,止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C-NCs可以降低APTT时间、升高血浆中FIB和全血中PLT浓度,显着降低血浆中6-keto-PGF1α浓度,升高TXB2浓度,并且可以降低tPA水平、升高PAI-1和D2D的水平。(6)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表明,高、中剂量CC-NCs能够显着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和缩短降低其肛温的时间,但是对睡眠潜伏期影响不大。(7)旷场实验结果表明,CC-NCs可以显着延长小鼠在中心区的活动距离,缩减活动总距离和降低在中心区的运动速度;高架迷宫实验表明,CC-NCs可以延长小鼠在开放臂中滞留的时间和开臂区中运动时间与总时间的百分比。另外,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检测结果显示CC-NCs能够升高GABA含量,并降低5-HT、NE和DA含量。(8)两种热刺激疼痛模型结果显示,各剂量的CC-NCs皆可以提高热板及甩尾实验小鼠的痛阈。另外,该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可以被纳洛酮拮抗,但是不能被阿托品所拮抗。(9)CC-NCs能提高MACO大鼠模型的神经功能评分,并且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脑梗死体积;另外,MACO模型的IL-6和TNF-α水平升高的现象也可以被CC-NCs所改善。结论:作为“炒炭止血”的代表药物之一,血余炭确切并显着的止血活性已经被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药理实验所证实,但是其止血物质基础研究却一直没有进展。本文以高温炭化工艺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应用纳米技术,分析并证明了血余炭的止血物质基础为CC-NCs,并改善和优化出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350℃、1h。本研究首次证明CC-NCs通过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血小板计数升高、提高其活化因子TXB2浓度和降低6-keto-PGF1α浓度以及抑制纤溶系统来发挥止血活性。另外,本研究首次通过探讨CC-NCs的镇静、抗焦虑、镇痛和神经保护活性,对血余炭“疗痫”作用的科学性进行了阐释。该有效成分抗焦虑活性的发挥与升高小鼠脑组织中GABA水平、降低5-HT、NE和DA水平相关;镇痛活性与激活阿片受体系统相关;神经保护作用与降低大鼠皮层中的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本研究以全新的研究视角首次证明了血余炭的止血和“疗痫”物质基础和相关机制,为其制备工艺提供了明确的质控参数,并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这将为血余炭的临床应用提供扎实的实验证据及理论指导,并且为其他炭药的基础研究和制备工艺等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赵迪[8](2018)在《水凝胶微纳米胶囊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纳米胶囊技术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壁材将固体小颗粒、液体微滴或气体芯材包覆起来,形成直径一般在1 nm1000μm的微球的微型包覆技术。将芯材微胶囊化可隔绝外界环境对芯材的影响进而提高芯材的贮存稳定性,因此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微纳米胶囊体系逐渐被开发出来。微纳米胶囊技术显着改善了芯材容易挥发和变质的不足,但却引入了胶囊粒径大且不均匀、有毒单体的使用和芯材包埋率较低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设计和开发小粒径且包埋率高的环保新型微纳米胶囊体系。水凝胶材料是由环境友好型高分子和水分子组成,集吸水、保水、缓释于一体的三维网络结构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含水量、高稳定性、刺激响应性等优点。其在纺织、医药及其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基于此研究背景,为制备新型功能化的环境友好型微纳米胶囊体系,本论文基于水凝胶技术,设计和制备了以下几种水凝胶微纳米胶囊体系:1.为了解决传统的单因素变量法探究工艺条件成本高的问题,本研究工作采用响应面法,得到了制备最大包覆率薄荷素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以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自交联形成的聚合物为壁材,解决了传统微胶囊体系有毒单体残留的问题。将制备的香精水凝胶微胶囊整理到织物表面,可实现织物香味的持久留香。该性能为水凝胶微胶囊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2.在成功制备香精水凝胶微胶囊的基础上,利用相分离原理,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得到了水包油水凝胶纳米胶囊形成的参数范围。基于伪三元相图,以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壁材,薄荷素油为模板芯材,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小尺寸单分散的水凝胶纳米胶囊。该水凝胶纳米胶囊可使薄荷素油的储存热稳定性由50℃提高至100℃。同时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大小可通过壁材单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进行调节。这对于制备粒径可控的水凝胶纳米胶囊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3.提出了一种以环境友好型水凝胶为模板,在其内部引入铁源再通过原位还原形成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的方法。本研究工作首先以N-叔丁基丙烯酰胺(TBA)、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先采用乳液沉淀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小尺寸、单分散的P(TBA-co-AA)纳米水凝胶。接着利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该水凝胶纳米胶囊体外成像清晰,对比度高,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4.把水凝胶与纳米胶囊相结合,成功设计和制备了一种智能水凝胶纳米胶囊体系,即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由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临界温度的可控性使得体系对胰岛素具有优异的pH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该水凝胶纳米胶囊作为一种新型长效胰岛素释放剂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潜力巨大。5.以水凝胶微纳米胶囊技术为基础,本研究工作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基础单体,分别与丙烯酸、N-叔丁基丙烯酰胺、N-苯基丙烯酰胺、2,3,4,5,6-五氟苯酚基丙烯酰胺以及L-N-丙酰基苯丙氨酸(APhe)在水中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一系列粒径均匀的纳米水凝胶。研究表明,纳米水凝胶在蛇毒以及血清中对蛇毒金属蛋白酶(SVMP)有较强的亲和抑制作用且对其他蛇毒成分也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有望达到用单一类型的纳米水凝胶替代血清抗体的目的。综上所述,本论文以水凝胶为载体,成功设计和制备了具有不同功能性的新型微纳米胶囊体系,并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评估和探讨,为其他水凝胶微纳米胶囊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胡玲玲[9](2017)在《银环蛇L-氨基酸氧化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文中研究说明以蛇入药治疗多种疾病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金钱白花蛇,隶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眼镜蛇科、环蛇属。中医学认为金钱白花蛇味甘、咸,性温、有毒,具有祛风、通络、定惊、止痒、止痉的功能。蛇毒是毒蛇的毒腺分泌的毒液,作为一类天然的动物毒素蛋白,其含有多种酶类蛋白、非酶蛋白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极强的毒性。银环蛇蛇毒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以神经毒素为主。中医历来有“以毒攻毒”的治疗法则,研究表明蛇毒中含有纤溶、促凝、镇痛、抗癌等方面的药理功能成分,具有降压、镇痛、消炎和抗肿瘤作用。目前为止,蛇毒液中的某些活性成分经过修饰和改造已被制成成品药,用于临床上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动物药中多肽物质的研究与开发上来,动物药成为寻找与开发天然活性药物的源泉。因此,探究银环蛇蛇毒的成分以及其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Illumia HiseqTM2500技术构建且分析银环蛇的转录组文库。使用Trinity拼接软件对所得到的序列进行De novo拼接,最终共获得63,947条高质量的 Unigene(>200bp),总长度为 64,485,567 bp,其中最长 Unigene 为 23,902 bp,最短为200 bp,平均长度为1008 bp,N50为1806 bp。通过Blastx搜索五大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共有21,900条(34.25%)Unigene在NR数据库中存在着相似序列。在NR库注释中筛选出与毒素有关的Unigene,显示银环蛇蛇毒富含神经毒素。同时,分别有17,987条(28.13%)、13,963条(21.84%)、6981条(10.92%)、15,964 条(24.96%)Unigene 在 SWISSPROT、KOG、KEGG和GO数据库中注释成功。结果表明,构建的银环蛇转录组文库质量较高,筛选获得的毒素相关Unigene为银环蛇功能基因的分子克隆、蛇的药用价值研究奠定了基础。采用三步层析纯化法,即凝胶过滤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从银环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新的L-氨基酸氧化酶,并命名为Bm-LAAO,每500 mg银环蛇蛇毒中纯化得到4.40 mg的LAAO,约占蛇毒总蛋白质含量的0.88%。纯化得到的Bm-LAAO的总活力为297.81 U,酶的比活力为67.70 U/mg,通过RP-HPLC技术和SDS-PAGE均证实其为均一蛋白。通过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发现,本研究分离得到的银环蛇LAAO的蛋白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银环蛇LAAO的cDNA序列高度相符合。Bm-LAAO是一种糖基化的黄素蛋白酶,在还原条件下,其表观分子质量约为62.5 KDa。大部分的蛇毒LAAO在37℃左右活性最高,然而,Bm-LAAO的反应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分别为8.4。酶动力学研究表明,此酶对疏水性L-氨基酸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不能催化D-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反应,最好的底物基质是L-Met、L-Leu、L-Phe。研究发现去糖基化的Bm-LAAO的酶活力下降了 54.3%,说明糖基化对银环蛇的酶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储存温度同样对Bm-LAAO也很重要,相对而言,-80℃是最佳的储存温度。利用PCR技术,本研究从提取的银环蛇毒腺总RNA中克隆出了Bm-LAAO的cDNA序列,该序列编码一条由49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成熟肽。并采用蛋白质的同源建模技术,以哈里氏蝮蛇毒LAAO的晶体结构作为模板,预测Bm-LAAO的三维结构。本研究利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体外实验对Bm-LAAO的抗肿瘤活性进行测定,采用MTT法测定其对肿瘤细胞和人正常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和检测Bm-LAAO对肿瘤细胞的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在所检测的11种肿瘤细胞株中,Bm-LAAO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具有最强的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为314 ng/ml;对三种人乳腺癌细胞BT474、MDA-MB-231、MCF-7的IC50分别为378、1213、1480 ng/ml,而对正常人乳腺细胞MCF-10A的IC50为13,556 ng/ml,分别是上述三种人乳腺癌细胞的35.86倍、11.18倍和9.16倍。研究表明,相对于正常细胞,Bm-LAAO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细胞毒性。当过氧化氢酶及Bm-LAAO共同作用肿瘤细胞时,细胞活性恢复了 75%,表明在很大程度上,Bm-LAAO对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可能是LAAO催化过程中产生的H2O2所致。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Bm-LAAO可以诱导MGC-803和MCF-7细胞凋亡,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而过氧化氢酶Catalase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弱Bm-LAAO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提示Bm-LAAO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也可能与H2O2的产生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并分析了银环蛇的转录组文库,且克隆得到了Bm-LAAO的基因序列;从银环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得到了 LAAO,并对其体外抗肿瘤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这为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可能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郑薇[10](2014)在《蛇毒解离素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子宫湿重、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小梁显微结构的影响,了解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并通过利用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株(破骨前驱细胞株)加入细胞因子RANKL诱导破骨细胞形成,研究蛇毒解离素对体外培养的破骨前驱细胞形成及分化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选用40只3月龄SD雌性末孕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戊酸雌二醇组(E)、蛇毒解离素高剂量组(D1)、低剂量组(D2)。采用手术切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Sham组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术后4周开始给药,其中E组给予戊酸雌二醇0.8mg/kg.d,D1、D2组分别给予蛇毒解离素100、25mg/kg.d,Sham组和OVX组给予蒸馏水9ml/kg.d。术后12周活体测量股骨骨密度后处死大鼠,迅速摘取子宫,称取湿重,获取大鼠血清、股骨标本,分别测定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 ALP)及骨小梁显微结构。2、采用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加入细胞因子RANKL诱导破骨细胞样细胞形成。并在诱导破骨细胞样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加入浓度为100ug/ul、10ug/ul蛇毒解离素,6天后进行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态和蛇毒解离素对破骨细胞形成数目的影响。研究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蛇毒解离素各剂量组骨密度升高(P<0.05),骨小梁显微结构明显改善(P<0.05),ALP测定值明显下降(P<0.05),血钙、血磷测定值明显升高(P<0.05);与戊酸雌二醇组比较,蛇毒解离素各剂量组子宫湿重显着减轻(P<0.01)。2.蛇毒解离素对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具有抑制作用。药物浓度越低则形成的破骨细胞样细胞数目越多。加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形成的破骨细胞样细胞数量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蛇毒解离素对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形成有抑制作用,且与蛇毒解离素的药物浓度有关。结论:1、蛇毒解离素有助于抑制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改善松质骨骨小梁显微结构,改善骨代谢,降低骨转换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2、蛇毒解离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
二、新型抗蝰蛇毒血清对不同蝰蛇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抗蝰蛇毒血清对不同蝰蛇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晚期孕妇五步蛇咬伤后新生儿救治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2)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比较分析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抗平颏海蛇毒血清的制备及抗毒效果评价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平颏海蛇毒腺中活性组分的淘选与效应分析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蛇毒中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3)妊娠晚期孕妇五步蛇咬伤后新生儿救治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4)AHVAC-Ⅰ诱导人原代胃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人原代胃癌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体外分离培养人胃癌原代细胞 |
2.1.1 胃癌新鲜组织标本的收集 |
2.1.2 人胃癌原代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2.1.3 人胃癌原代细胞传代培养和冻存 |
2.1.4 人胃癌原代细胞复苏和细胞换液 |
2.1.5 人胃癌原代细胞的鉴定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AHVAC-Ⅰ诱导人原代胃癌细胞凋亡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AHVAC-Ⅰ诱导人原代胃癌细胞的作用以及浓度的筛选 |
2.1.1 AHVAC-Ⅰ浓度的配制 |
2.1.2 CCK-8法检测AHVAC-Ⅰ对人原代胃癌细胞的增殖作用 |
2.2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
2.3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aspase-3的表达水平 |
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 |
2.5 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检测 |
2.6 细胞内Cu Zn/Mn-SOD活性检测 |
2.7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检测 |
2.8 WB法检测Caspase-3、Cyt-C、Bax和 bcl-2 蛋白的表达水平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多元分析技术的蛇毒混合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蛇毒蛋白与蛋白质染料的响应 |
1.1 前言 |
1.2 实验部分 |
1.3 结果与讨论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元辨别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蛇毒蛋白及蛋白混合物分析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白唇竹叶青蛇与圆斑蝰蛇咬伤中毒的临床特征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与分组 |
1.2 病例选择和处置标准 |
1.3 实验室分析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临床特征比较 |
2.3 实验室指标比较 |
3 讨论 |
3.1 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
3.2 临床表现分析 |
3.3 实验室指标与致病机制 |
3.4 蛇毒致消耗性凝血病与DIC |
3.5 圆斑蝰蛇咬伤应用冷沉淀治疗的疗效分析 |
3.6 研究局限性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圆斑蝰蛇蛇毒成分及其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余炭古代文献考证 |
1.血余炭名考 |
2.血余炭临床功效考 |
2.1 止血 |
2.2 消瘀通经 |
2.3 利尿退黄 |
2.4 自还神化 |
2.5 疗痫解痓 |
2.6 镇惊解热 |
2.7 通产下胎 |
2.8 止咳解哽 |
2.9 解毒燥湿 |
2.10 通便止痢 |
3.血余炭材质考 |
3.1 人发来源不同 |
3.2 人发的采集不同 |
3.3 人发的净垢不同 |
3.4 人发的新陈不同 |
3.5 人发及其成炭的质地 |
4.血余炭炮制方法考 |
4.1 燔法 |
4.2 烧法 |
4.3 炒法 |
4.4 煎法 |
4.5 煅法 |
4.6 熬法 |
4.7 焙法 |
4.8 炮法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余炭现代研究 |
1.炮制方法 |
1.1 烧炭法 |
1.2 炒炭法 |
1.3 煅炭法 |
2.药理作用 |
2.1 止血作用 |
2.2 抗菌作用 |
2.3 血管栓塞作用 |
3.临床应用 |
3.1 治疗出血性疾病 |
3.2 治疗带状疱疹 |
3.3 治疗新生儿脐炎 |
3.4 治疗皮肤创伤 |
3.5 治疗尿潴留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与确认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CC、CC-O及 CC-I的制备 |
3.2 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CC的止血活性部位 |
3.3 CC及 CC-I的 HPLC指纹图谱比较分析 |
3.4 CC止血有效部位的鉴定 |
4.实验结果 |
4.1 CC、CC-O及 CC-I的制备 |
4.2 CC止血活性部位的筛选结果 |
4.3 HPLC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结果 |
4.4 CC止血有效部位的鉴定与表征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第二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制备条件的优化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和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CC-NCs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 |
3.2 不同炭化条件制备的CC-NCs的表征比较 |
3.3 利用HPLC比较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指纹图谱 |
3.4 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比较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止血药效 |
4.实验结果 |
4.1 炭化温度对CC-NCs的影响 |
4.2 炭化时间对CC-NCs的影响 |
5.讨论 |
6.小结 |
第三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表征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3.实验内容 |
3.1 CC-NCs的稳定性研究 |
3.2 CC-NCs的细致表征研究 |
4.实验结果 |
4.1 CC-NCs的工艺稳定性研究 |
4.2 CC-NCs的外貌形态分析 |
4.3 CC-NCs的光学性质分析 |
4.4 CC-NCs表面官能团分布特征分析 |
5.讨论 |
6.小结 |
第四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CC-NCs的细胞毒性研究 |
3.2 CC-NCs的小鼠急毒实验 |
4.实验结果 |
4.1 CC-NCs的细胞毒性分析 |
4.2 CC-NCs的小鼠急毒实验分析 |
5.讨论 |
6.小结 |
第五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止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CC-NCs止血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
3.2 CC-NCs止血作用的时效关系研究 |
3.3 CC-NCs止血机制研究 |
4.实验结果 |
4.1 小鼠断尾出血实验结果 |
4.2 小鼠肝脏出血实验结果 |
4.3 小鼠毛细管凝血实验结果 |
4.4 CC-NCs对大鼠凝血四项参数的影响 |
4.5 CC-NCs对大鼠血小板系统的影响 |
4.6 CC-NCs对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 |
5.讨论 |
6.小结 |
第六章 血余炭“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机制研究 |
实验一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镇静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的影响 |
3.2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肛温的影响 |
4.实验结果 |
4.1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的影响 |
4.2 CC-NCs对小鼠肛温的影响 |
5.讨论 |
6.小结 |
实验二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抗焦虑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利用小鼠旷场实验研究CC-NCs对焦虑小鼠的行为学影响 |
3.2 利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CC-NCs对焦虑小鼠的行为学影响 |
3.3 CC-NCs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
4.实验结果 |
4.1 旷场实验结果 |
4.2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 |
4.3 CC-NCs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
5.讨论 |
6.小结 |
实验三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利用小鼠热板实验研究CC-NCs的镇痛作用 |
3.2 利用小鼠热浴甩尾实验研究CC-NCs的镇痛作用 |
3.3 利用纳洛酮拮抗实验研究CC-NCs对阿片系统的作用 |
3.4 利用阿托品拮抗实验研究CC-NCs对胆碱能系统的作用 |
4.实验结果 |
4.1 小鼠热板实验结果 |
4.2 小鼠热浴甩尾实验结果 |
4.3 CC-NCs拮抗纳洛酮作用实验结果 |
4.4 CC-NCs拮抗阿托品作用实验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实验四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利用MACO模型研究CC-NCs的神经保护作用 |
4.实验结果 |
4.1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
4.2 CC-NCs对 MACO损伤BBB通透性的抑制作用 |
4.3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比的抑制作用 |
4.4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皮层中TNF-α和 IL-6 水平的抑制作用 |
5.讨论 |
6.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水凝胶微纳米胶囊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纳米胶囊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
1.1.1 微胶囊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
1.1.2 纳米胶囊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
1.2 微纳米胶囊的结构及作用 |
1.2.1 微纳米胶囊的芯材 |
1.2.2 微纳米胶囊的壁材 |
1.2.3 微纳米胶囊的作用 |
1.3 微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 |
1.3.1 微纳米胶囊的传统制备方法 |
1.3.2 微纳米胶囊的新型制备方法 |
1.4 微纳米胶囊的应用 |
1.4.1 生物医药领域 |
1.4.2 工程塑料领域 |
1.4.3 食品工业领域 |
1.4.4 相变材料领域 |
1.4.5 纺织品领域 |
1.4.6 日化品领域 |
1.5 微纳米胶囊的未来研究方向及面临的挑战 |
1.5.1 微纳米胶囊的未来研究方向 |
1.5.2 微纳米胶囊面临的挑战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8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香精水凝胶微胶囊的制备以及工艺条件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实验器材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PBDDMA水凝胶微胶囊的制备 |
2.4 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的筛选 |
2.5 PBDDMA水凝胶微胶囊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
2.5.1 水凝胶微胶囊的扫描电镜(SEM)表征 |
2.5.2 水凝胶微胶囊的透射电镜(TEM)表征 |
2.5.3 水凝胶微胶囊的粒径及分散性表征 |
2.5.4 水凝胶微胶囊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表征 |
2.5.5 水凝胶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表征 |
2.5.6 水凝胶微胶囊的包埋率表征 |
2.5.7 水凝胶微胶囊的缓释性能表征 |
2.5.8 香精水凝胶微胶囊纺织品的制备以及耐水洗性的测定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PBDDMA水凝胶微胶囊形成的机理探究 |
2.6.2 PBDDMA水凝胶微胶囊的形貌特征探究 |
2.6.3 PBDDMA水凝胶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的探究 |
2.6.4 PBDDMA水凝胶微胶囊的红外光谱分析 |
2.6.5 PBDDMA水凝胶微胶囊热稳定性的探究 |
2.6.6 PBDDMA水凝胶微胶囊释放性能的探究 |
2.6.7 PBDDMA水凝胶微胶囊耐洗性能的探究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香精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制备以及形成机理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实验器材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香精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制备 |
3.3.1 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制备 |
3.3.2 PBDDMA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制备 |
3.3.3 PHDDMA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制备 |
3.4 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
3.4.1 表面张力的表征 |
3.4.2 水包油乳液的表征 |
3.4.3 水凝胶纳米胶囊的透射电镜(TEM)表征 |
3.4.4 水凝胶纳米胶囊的粒径及分散性表征 |
3.4.5 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表征 |
3.4.6 水凝胶纳米胶囊的热稳定性能表征 |
3.4.7 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包埋率表征 |
3.4.8 反应单体残留量的表征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形成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可能性的探究 |
3.5.2 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形成机理的探究 |
3.5.3 芯材含量对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粒径及PDI的影响探究 |
3.5.4 乳化剂含量对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粒径及PDI的影响探究 |
3.5.5 超声时间对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粒径及PDI的影响探究 |
3.5.6 反应温度对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粒径及PDI的影响探究 |
3.5.7 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聚合动力学的探究 |
3.5.8 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的红外分析 |
3.5.9 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储存稳定性的探究 |
3.5.10 PEGDMA水凝胶纳米胶囊热稳定性的探究 |
3.5.11 不同含碳单体制备水凝胶纳米胶囊粒径的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制备以及性能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实验器材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P(TBA-co-AA)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
4.3.1 不同反应温度下P(TBA-co-AA)纳米水凝胶的合成 |
4.3.2 不同交联剂浓度下P(TBA-co-AA)纳米水凝胶的合成 |
4.3.3 不同分散剂浓度下P(TBA-co-AA)纳米水凝胶的合成 |
4.3.4 不同TBA单体浓度下P(TBA-co-AA)纳米水凝胶的合成 |
4.4 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制备 |
4.5 P(TBA-co-AA)纳米水凝胶及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
4.5.1 P(TBA-co-AA)纳米水凝胶及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的粒径及分散性表征 |
4.5.2 P(TBA-co-AA)纳米水凝胶及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表征 |
4.5.3 P(TBA-co-AA)纳米水凝胶及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的透射电镜(TEM)表征 |
4.5.4 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铁含量的表征 |
4.5.5 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晶体性能的表征 |
4.5.6 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磁性能的表征 |
4.5.7 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的体外成像的表征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温度对P(TBA-co-AA)纳米水凝胶粒径及PDI影响的探究 |
4.6.2 交联剂浓度对P(TBA-co-AA)纳米水凝胶粒径及PDI影响的探究 |
4.6.3 分散剂浓度对P(TBA-co-AA)纳米水凝胶粒径及PDI影响的探究 |
4.6.4 TBA单体浓度对P(TBA-co-AA)纳米水凝胶粒径及PDI影响的探究 |
4.6.5 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6.6 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晶体性能的探究 |
4.6.7 P(TBA-co-AA)和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粒径及形貌的探究 |
4.6.8 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磁性能的探究 |
4.6.9 P(TBA-co-AA)磁性水凝胶纳米胶囊体外成像的探究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制备以及性能探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及实验器材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HPMC-PMAA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
5.3.1 不同反应时间下HPMC-PMAA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
5.3.2 不同交联剂浓度下HPMC-PMAA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
5.3.3 不同引发剂浓度下HPMC-PMAA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
5.3.4 不同单体比例下HPMC-PMAA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
5.4 HPMC-PMAA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制备 |
5.5 HPMC-PMAA纳米水凝胶及HPMC-PMAA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
5.5.1 HPMC-PMAA纳米水凝胶及HPMC-PMAA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的粒径及分散性表征 |
5.5.2 HPMC-PMAA纳米水凝胶及HPMC-PMAA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的透射电镜(TEM)表征 |
5.5.3 HPMC-PMAA纳米水凝胶及HPMC-PMAA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表征 |
5.5.4 HPMC-PMAA纳米水凝胶相转变温度的表征 |
5.5.5 HPMC-PMAA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载药量与包封率的表征 |
5.5.6 HPMC-PMAA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温敏性能的表征 |
5.5.7 HPMC-PMAA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pH敏感性能的表征 |
5.6 结果与讨论 |
5.6.1 反应时间对纳米水凝胶的粒径和PDI影响的探究 |
5.6.2 交联剂浓度对纳米水凝胶的粒径和PDI影响的探究 |
5.6.3 引发剂浓度对纳米水凝胶的粒径和PDI影响的探究 |
5.6.4 单体的比例对纳米水凝胶的粒径和PDI影响的探究 |
5.6.5 HPMC纳米水凝胶的化学结构分析和形成机理的探究 |
5.6.6 MAA浓度对纳米水凝胶的LCST影响的探究 |
5.6.7 HPMC-PMAA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的温度敏感释放行为的探究 |
5.6.8 HPMC-PMAA胰岛素水凝胶纳米胶囊的pH敏感释放行为的探究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对蛇毒金属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的纳米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探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料及实验器材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单体化合物的合成 |
6.3.1 单体2,3,4,5,6-五氟苯酚基丙烯酰胺(5FPAA)的合成 |
6.3.2 单体L-N-丙酰基苯丙氨酸的合成 |
6.4 纳米水凝胶的制备 |
6.5 纳米水凝胶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
6.5.1 纳米水凝胶的粒径及分散性表征 |
6.5.2 纳米水凝胶对蛇毒金属蛋白酶抑制试验的表征 |
6.5.3 纳米水凝胶对蛇毒金属蛋白酶在蛇毒及血清中选择性吸附的表征 |
6.6 结果与讨论 |
6.6.1 一代纳米水凝胶的结构及其抑制作用的表征 |
6.6.2 二代纳米水凝胶的结构及其抑制作用的表征 |
6.6.3 三代纳米水凝胶的结构及其抑制作用的表征 |
6.6.4 纳米水凝胶对蛇毒蛋白酶选择性吸附的探究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成果情况 |
附录二:致谢 |
(9)银环蛇L-氨基酸氧化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动物药之蛇类入药 |
第二章 蛇类毒素的研究概况 |
2.1 蛇类毒素的转录组研究 |
2.2 蛇类毒素的蛋白组研究 |
第三章 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
3.1 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组成和结构功能 |
3.2 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药理学活性与应用价值 |
3.2.1 细胞毒性作用 |
3.2.2 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
3.2.3 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
3.2.4 抑菌作用 |
3.2.5 抗肿瘤作用 |
3.2.6 其他作用 |
3.3 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分离、纯化与异源表达 |
3.3.1 粗毒中LAAO的分离、纯化 |
3.3.2 异源重组表达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四章 银环蛇毒腺高通量测序转录组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毒蛇 |
4.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1.3 主要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转录组文库构建及测序流程 |
4.2.2 毒腺的分离 |
4.2.3 总RNA的提取 |
4.2.4 总RNA的纯化 |
4.2.5 mRNA碎片化 |
4.2.6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库检 |
4.2.7 上机测序 |
4.2.8 测序数据预处理 |
4.2.9 De novo拼接 |
4.2.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总RNA的制备与分析 |
4.3.2 测序数据过滤处理 |
4.3.3 拼接转录本分析 |
4.3.4 基因功能注释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银环蛇L-氨基酸氧化酶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
5.1 实验材料 |
5.1.1 蛇毒、菌种 |
5.1.2 层析柱和主要试剂 |
5.1.3 主要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Sephadex G-75分离柱的安装 |
5.2.2 银环蛇粗毒的分离 |
5.2.3 Bm-LAAO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5.2.4 Bm-LAAO的理化性质 |
5.2.5 酶学性质 |
5.2.6 酶促动力学 |
5.2.7 去糖基化 |
5.2.8 储存温度 |
5.2.9 Bm-LAAO的基因克隆 |
5.2.10 基因序列分析 |
5.2.11 三维空间结构建模 |
5.3 实验结果 |
5.3.1 银环蛇粗毒分离 |
5.3.2 Bm-LAAO的分离纯化及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 |
5.3.3 Bm-LAAO的理化性质分析 |
5.3.4 Bm-LAAO的纯化效率 |
5.3.5 酶学性质鉴定 |
5.3.6 酶促动力学分析 |
5.3.7 糖基化及储存温度对Bm-LAAO活性的影响 |
5.3.8 Bm-LAAO基因及蛋白序列分析 |
5.3.9 Bm-LAAO的三维结构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银环蛇粗毒的分离 |
5.4.2 Bm-LAAO的分离纯化 |
5.4.3 Bm-LAAO的理化性质 |
5.4.4 Bm-LAAO的酶学性质 |
5.4.5 Bm-LAAO的序列及结构分析 |
5.4.6 Bm-LAAO的原核表达 |
第六章 银环蛇L-氨基酸氧化酶的抗肿瘤活性分析 |
6.1 实验材料 |
6.1.1 细胞株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主要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银环蛇组分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检测 |
6.2.2 Bm-LAAO对细胞生长的半抑制浓度(IC50)测定 |
6.2.3 Bm-LAAO对细胞凋亡作用的检测 |
6.2.4 H_20_2对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作用的检测 |
6.3 实验结果 |
6.3.1 银环蛇组分的细胞活力检测 |
6.3.2 Bm-LAAO抑制细胞的增殖 |
6.3.3 Bm-LAAO诱导细胞的形态学发生改变 |
6.3.4 Bm-LAAO可能通过产生H_20_2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
6.4 分析与讨论 |
6.4.1 LAAO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 |
6.4.2 LAAO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
6.4.3 Bm-LAAO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分析 |
全文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蛇毒解离素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制备 |
2.1.1 麻醉及手术方法 |
2.1.2 实验分组 |
2.1.3 标本的获取 |
2.2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体重的影响 |
2.3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 |
2.4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重量的影响 |
2.5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2.6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小梁结构的影响 |
2.6.1 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学的观察 |
2.6.2 大鼠骨组织计量学观察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体重的影响 |
3.2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重量的影响 |
3.3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3.4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 |
3.5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小梁结构的影响 |
3.5.1 大鼠骨组织学观察 |
3.5.2 大鼠骨组织计量学观察 |
4 讨论 |
4.1 骨质疏松模型动物、方法、造模时机的选择 |
4.2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评定方法 |
4.3 骨质疏松模型的制备 |
4.4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及阳性对照物选择 |
4.5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及子宫重量的影响 |
4.6 蛇毒解离素对卵巢大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影响 |
4.7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
4.8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学影响 |
4.9 蛇毒解离素对去卵巢大巢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影响 |
二、蛇毒解离素对体外培养破骨样细胞作用 |
1.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仪器和设备 |
1.3 药品及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用品的消毒 |
2.2 胎牛血清的灭活与储存 |
2.3 细胞因子 soluble RANKL 分装、储存 |
2.4 DMEM 完全培养基配制 |
2.5 诱导培养基的配制 |
2.6 细胞培养及药物添加 |
2.6.1 细胞复苏和培养 |
2.6.2 目的浓度细胞悬液配制 |
2.6.3 药物的添加 |
2.7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 |
2.8 破骨细胞计数 |
3.结果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新型抗蝰蛇毒血清对不同蝰蛇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晚期孕妇五步蛇咬伤后新生儿救治1例[A]. 沈琳芳,陈美松,谢璐涛. 2021年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论文汇编, 2021
- [2]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D]. 王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妊娠晚期孕妇五步蛇咬伤后新生儿救治一例[J]. 沈琳芳,陈美松,谢璐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1)
- [4]AHVAC-Ⅰ诱导人原代胃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 田大皓.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5]基于多元分析技术的蛇毒混合物分析[D]. 王帆.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6]白唇竹叶青蛇与圆斑蝰蛇咬伤中毒的临床特征比较分析[D]. 李俊.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7]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成金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水凝胶微纳米胶囊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赵迪. 东华大学, 2018(06)
- [9]银环蛇L-氨基酸氧化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D]. 胡玲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10]蛇毒解离素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D]. 郑薇. 福建医科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