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栽茶园套种苦药

新栽茶园套种苦药

一、新植茶园套种苦菜(论文文献综述)

高山[1](2016)在《福建省林下经济生产机械化推广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由木材生产为主向全面的林业生态建设过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的完成,释放了林农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林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林下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福建省是中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近年来以非木质利用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发展迅速。“十三五”时期是加快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提升机械化水平,是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大加快福建省林下经济生产机械化的推广,提升林下经济生产的质量与效益。受制于地理、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我省的林下经济生产机械化推广程度不高,总体机械化水平偏低。因此,研究福建省林下经济生产中的机械化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对福建省林下经济现状及其经济生产中机械化推广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为保证林下经济机械化的顺利推广,必须在政策、资金、科技和人才四个方面做好切实的保障。同时提出机械化推广的相应策略:加强宣传普及,培养机械化意识;对条件成熟的地区优先开展机械化试点示范工作;扶持林下经济生产机械化组织体系建设,形成机械化发展体系;创新服务模式,进行跨区作业规划;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福建省林下经济生产机械化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推广。针对福建省林下经济产业的特点,论文对其林下经济生产适用的机械进行分类与规划,包括耕作类机械、收获类机械与后期生产加工类机械。分别对微型耕耘机、山地开沟机、便携式割灌机、田园管理机:采茶机、竹笋探测仪、山地运输机械;茶叶杀青机、竹笋剥壳机、板栗剥壳机、竹笋切片机的应用与推广领域进行介绍;此外,还介绍了三种由研究团队自主设计的适宜福建山地作业的专用机具。通过机械化的推广,降低林下经济的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益。论文选取闽北、闽中、闽南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林下经济生产模式:建阳区的林竹经济、大田县的林茶经济、诏安县的林药经济,分析了其产业发展现状与特色,提出相应的机械化推广对策,探索有福建省特色的林下经济生产的机械化推广模式。

王辉,张俊[2](2011)在《茶树间作套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套种间作是集约利用空间的种植模式。本文阐述了茶园间作套种的意义和特点,总结了茶树与用材林、经济林以及其它作物间作套种,并对茶园间作套种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胡磊[3](2010)在《套种圆叶决明和施肥对茶园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茶园中,由于长期种植茶树和套种其他植物,形成了独特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其中,固氮微生物是十分重要的特殊功能群之一,在氮素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多样性直接影响着氮循环进程及固氮资源的利用。目前,人们对套种茶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节肢动物群落、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品质等方面,对套种茶园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文研究了套种圆叶决明和施用化肥处理对茶园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茶园土壤中的各类微生物数量在一年中有两个高峰期,从2月份开始,各类微生物数量逐渐上升,在6月份达到第一个高峰期,8月份各类微生物数量有所下降,然后各类微生物数量又开始上升,在10月份达到第二个高峰期,此后各类微生物数量逐渐下降,在次年2月份出现最低值。从茶园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来看,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的组成比列大体一致,数量上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固氮菌居第三,真菌最少,且020 cm土层各类微生物数量均显着大于2040 cm土层;与CK相比,套种圆叶决明和施用化肥处理均能显着提高各土层中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施用化肥处理能够显着提高各土层中的真菌数量同时能够显着降低放线菌数量和固氮菌数量;套种圆叶决明能够显着降低各土层中的真菌数量同时能够显着提高放线菌数量和固氮菌数量。(2)获得高质量、大片段、无偏好的土壤微生物总DNA是茶园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本文比较了5种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SDS高盐法、变性剂加SDS高盐法、脱腐SDS高盐法、CTAB法和Krsek改进法。结果表明Krsek改进法是一种高效、可靠且适合于茶园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DNA提取方法,该方法提取到的DNA片段>23 kb,纯度OD260/OD280>1.70、OD260/OD230>1.35,产量>34.50μg·g-1 dry soil,且不需纯化就可以用于后续的分子生态学研究。(3)各处理在020 cm土层nifH基因的OTU种类、H’、D和dMa均大于2040 cm土层;与CK相比,套种圆叶决明能够提高各土层nifH基因的OTU种类、H’、D和dMa,而施肥处理对各土层nifH基因的OTU种类、H’、D和dMa影响不大。对23个nifH基因克隆进行测序,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序列的相似性介于85%98%之间,且有91.3%的克隆序列与环境中未培养细菌的同源性最高,这些序列所代表的固氮微生物在α-、β-、γ-变形菌门及蓝细菌门均有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69.6%、8.7%、13%和8.7%,这表明茶园土壤固氮微生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王逍[4](2007)在《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文中认为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散杂居农业民族,其主体人口分布于我国广袤的东南山区。基于畲族经济较之东南区域经济严重滞后的现实,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区以惠明寺村为中心的畲族村落群经济变迁之田野调查,为畲族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较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对畲族经济问题的关注,无论是从畲族研究的时代要求和学术使命,抑或从民族平等、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多维度来审视,均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本文采取以惠明寺村为深度田野个案、以周边六个畲村为田野参照物的点面结合的调查方法,首先从畲族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变迁切入田野对象(第一章),然后勾勒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及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图像(第二、三章),再着力聚焦于惠明寺村人如何在各种力的交错互动中,通过惠明茶的复兴而逐步走向市场,进而阐析其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第四、五、六章),同时选取田野参照村落的若干经济面相,与惠明寺村进行共性及个性的比较(第七章)。最后,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互观照和畲族历史与现实深度评估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八章):一、依托畲区资源禀赋、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从传统与现代整合的角度,实现畲区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商品化农业转变,是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二、超越“耐劳杂作、弗事商贾”的传统农本意识,淡化“山野自足、于世无求”的族群封闭心理,强化多维度的族群互动等观念和实践层面的文化自觉,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内在活力。三、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为优化畲区产业结构、加快畲族人力资源建设、完善畲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等提供制度性支持,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外在条件。

陈春花,朱爱玲[5](2002)在《新植茶园套种苦菜》文中研究说明 我省南北部丘陵山地均有生长苦菜,尤以闽北、闽西等地多盛产。野生的苦菜叶微苦带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等作用;同时长年生长于山野不受环境污染,且品质鲜嫩可口,是城乡居民喜食的优质蔬菜。在新植茶园内套种蔬菜可以增加园内自然植被,减少雨季因暴雨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套种苦菜每亩新茶园可增加茶农经济收入1000—2000元。由于苦菜是一种味美营养好的天然野菜,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也是出口创汇的优良蔬菜,只有通过人工栽培才能满意市场的需求。笔者近几年对此进行栽培、探

陈新华[6](2001)在《新植茶园套种苦菜效益好》文中认为

二、新植茶园套种苦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植茶园套种苦菜(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林下经济生产机械化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林下经济概念与构成
        1.3.1 林下经济概念
        1.3.2 林下经济的构成
        1.3.3 林下经济组织形式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福建省林下经济产业及机械化推广现状
    2.1 福建省发展林下经济优势
    2.2 福建省林下经济主要模式
    2.3 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2.4 福建省林下经济机械化推广现状
        2.4.1 福建省林下经济机械化现状
        2.4.2 现状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建省林下经济机械化推广保障与策略
    3.1 福建省推广林下经济机械化的保障
        3.1.1 政府的政策保障机制
        3.1.2 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3.1.3 科学技术保障机制
        3.1.4 人才保障机制
    3.2 推进福建省发展林下经济机械化的策略
        3.2.1 加强宣传普及,树立林农的机械化意识
        3.2.2 开展林下经济机械化试点示范工作
        3.2.3 扶持专业化组织,构建机械化发展体系
        3.2.4 开拓服务领域,鼓励跨区作业规划
        3.2.5 加大科技投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省林下经济生产中的机械设备及应用
    4.1 耕作机械
        4.1.1 微型耕耘机
        4.1.2 山地开沟机
        4.1.3 便携式割灌机
        4.1.4 田园管理机
    4.2 收获机械
        4.2.1 采茶机
        4.2.2 竹笋探测仪
        4.2.3 山地运输机械
    4.3 加工机械
        4.3.1 茶叶杀青机
        4.3.2 板栗剥壳机
        4.3.3 竹笋剥壳机与竹笋切片机
    4.4 几种适于福建省林下经济作业特色的农机具设计
        4.4.1 便携-可拆装式林地微耕机
        4.4.2 小型链式淮山开沟机
        4.4.3 小型振动式马铃薯收获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几种类型区域林下经济生产机械化推广模式研究
    5.1 建阳区竹林林下经济产业机械化推广研究
        5.1.1 建阳区竹林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1.2 建阳区竹林林下经济机械化推广研究
    5.2 大田县林茶林下经济产业机械化推广研究
        5.2.1 大田林茶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2.2 大田林茶林下经济发展与机械化推广研究
    5.3 诏安县林药林下经济机械化推广研究
        5.3.1 诏安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3.2 诏安县林药林下经济机械化推广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套种圆叶决明和施肥对茶园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我国茶园的套种现状
    2 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3.1 传统研究方法
        3.1.1 稀释平板培养法
        3.1.2 磷脂脂肪酸(PLFA)图谱分析法
        3.1.3 Biolog分析法
        3.2 分子生物学方法
        3.2.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3.2.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3.2.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3.2.4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3.2.5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3.2.6 荧光原位杂交(FISH)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套种圆叶决明和施肥对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1.1.1 试验区概况
        1.1.2 套种植物
        1.1.3 试验小区设计
        1.2 材料
        1.2.1 土壤样品
        1.2.2 试验培养基
        1.2.3 主要仪器
        1.3 方法
        1.3.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1.3.2 平板菌落计数法
        1.3.3 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时间动态
        2.2 不同处理对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茶园土壤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土壤样品
        1.1.2 主要试剂
        1.1.3 溶液
        1.1.4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茶园土壤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
        1.2.1.1 SDS 高盐法
        1.2.1.2 变性剂加SDS 高盐法
        1.2.1.3 脱腐SDS 高盐法
        1.2.1.4 CTAB 法
        1.2.1.5 Krsek 改进法
        1.2.2 DNA 的定性检测
        1.2.3 DNA 的定量检测
        1.2.4 DNA 的PCR 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园土壤微生物总DNA的片段大小
        2.2 茶园土壤微生物总DNA的纯度和产量
        2.3 PCR检测Krsek改进法提取的茶园土壤微生物总DNA
    3 讨论
第四章 套种圆叶决明和施肥对茶园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土壤样品
        1.1.2 质粒与菌株
        1.1.3 主要试剂
        1.1.4 溶液及培养基
        1.1.5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茶园土壤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
        1.2.2 nifH 基因的PCR 扩增
        1.2.3 PCR 产物纯化
        1.2.4 PCR纯化产物与PMDTM 18-T Vector连接
        1.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12 法)
        1.2.6 连接产物的转化
        1.2.7 阳性克隆的鉴定
        1.2.8 菌液PCR产物的纯化
        1.2.9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1.2.10 nifH基因RFLP分析
        1.2.10.1 基因型分析
        1.2.10.2 多样性指数分析
        1.2.10.3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1.2.11 DNA序列测序与系统发育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nifH基因的克隆和RFLP分析
        2.2 克隆文库的库容(C)值
        2.3 nifH基因酶切类型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2.4 nifH基因序列测序结果和系统发育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总结
    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3 下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主要仪器
    附录 2 常用术语缩写与中英文对照
    附录 3 所测序列与 GenBank 数据库中相近序列的相似度
致谢

(4)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点的选择
    第三节 相关学术谱系梳理
    第四节 资料、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一章 从游耕到定耕:汉族市场的边缘人
    第一节 游耕与迁徙:游离于汉族市场之外
    第二节 拓荒与定耕:汉族市场有限的辐射
    第三节 市场边缘化与畲区经济、文化的滞后性
    小结 田野聚焦的背景与田野结论的参照
第二章 拓荒与生存: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第一节 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第二节 惠明寺院——惠明寺村落变迁中的文化符号
    第三节 汤夫人崇拜及其社区功能意义
    小结: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中的悠悠禅意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功能模式变迁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与市场关系变迁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生活变迁
    小结:国家政治场域中的村落经济与市场
第四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上)
    第一节 互动——复兴惠明茶
    第二节 重展新姿的惠明茶
    第三节 惠明寺茶场的承包与转让
    小结 惠明茶从沉沦僻壤到重展新姿
第五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下)
    第一节 惠明茶的大规模复兴
    第二节 卷入茶叶市场经济大潮的惠明寺人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的憧憬与困境
    小结:嵌合在传统之中的市场之路
第六章 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走向市场的源动力
    第二节 深入市场的客观制约因素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文化惯习的正负功能
    小结:曲折漫长的市场进程
第七章 来自田野参照物的比较
    第一节 经济变迁同步相似的敕木山村
    第二节 惠明茶经济效应辐射的周湖村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东弄村经济图像
    第四节 畲汉互动较多的杂居村落双后岗
    第五节 被城市化辐射的旱塔村
    第六节 惠明寺人先祖故地包凤村
    小结 田野参照物与惠明寺村的共性及个性
第八章 结语: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经济转型
    第一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依托资源禀赋、改造传统农业
    第二节 畲区经济转型的内源性因素——经济主体的文化自觉
    第三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外源性因素——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附录
跋语

(6)新植茶园套种苦菜效益好(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植茶园土的选择
2 栽培与肥水管理
3 采收加工

四、新植茶园套种苦菜(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林下经济生产机械化推广策略研究[D]. 高山.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5)
  • [2]茶树间作套种研究进展[J]. 王辉,张俊. 福建茶叶, 2011(04)
  • [3]套种圆叶决明和施肥对茶园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胡磊.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4]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D]. 王逍. 厦门大学, 2007(09)
  • [5]新植茶园套种苦菜[J]. 陈春花,朱爱玲. 福建农业, 2002(01)
  • [6]新植茶园套种苦菜效益好[J]. 陈新华. 福建茶叶, 2001(01)

标签:;  ;  ;  ;  ;  

新栽茶园套种苦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