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葫芦种子发芽试验

非洲葫芦种子发芽试验

一、非洲葫芦种子发芽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瑶[1](2020)在《外源喷施硝酸银对全雌系甜瓜诱发雄蕊形成两性花的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全雌系甜瓜在杂交种的配制中具有绝对优势,使用全雌系做母本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制种效率,这对于保证杂交种的纯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自交留种过程中,诱雄是制约制种的主要因素,尽管生产上可利用一些化学试剂诱雄,但是施用方式对诱雄效果影响不一。本研究以全雌系厚皮甜瓜WI998为材料,设计双因素试验探究诱雄效应,在瓜苗2叶1心期、3叶1心期、4叶1心期和5叶1心期分别采用外源喷施浓度为150、300、450、600mg/L的AgNO3,观察形态学、显微观察花芽分化情况、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以及实时定量PCR等方法对全雌系甜瓜(WI998)产生雄蕊形成两性花的效应进行综合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苗龄喷施AgNO3施用不同浓度对全雌系甜瓜两性花诱导的影响全雌系甜瓜WI998在不同苗龄(2叶、3叶、4叶、5叶1心)用不同浓度AgNO3(150、300、450、600mg/L)诱雄后产生雄蕊形成两性花,对各个处理的平均诱雄率、平均始花节位、平均末花节位和平均单株两性花数进行数据调查统计分析后得出诱雄后各处理两性花的分化情况,并分析了苗龄和AgNO3的施用浓度对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4叶1心期是全雌系甜瓜WI998诱雄的最佳时期;浓度450mg/L AgNO3为最适宜浓度。2.经AgNO3诱导产生的两性花与雌花的形态观察在不同苗龄(2叶、3叶、4叶、5叶1心)经不同浓度AgNO3(150、300、450、600mg/L)处理的全雌系甜瓜WI998得到的两性花相对于雌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诱雄后产生的雄蕊,并观察发现绝大多数雌花相较于两性花来说子房更加膨大。3.显微观察诱雄产生两性花花粉活力及花粉量鉴定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对在不同苗龄(2叶、3叶、4叶、5叶1心)经不同浓度AgNO3(150、300、450、600mg/L)诱导得到的两性花所产生的雄蕊花粉进行处理,各随机抽取三个视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4叶1心,用450mg/L AgNO3处理得到的有活力的花粉量最多,平均为210.33个;其次是2叶1心用450mg/L AgNO3处理得到的有活力的花粉量平均为102.67;5叶1心用450mg/L AgNO3处理得到的有活力的花粉量平均为87.67;3叶1心用600mg/L AgNO3处理得到的有活力的花粉量平均为78.33;而5叶1心用600mg/L AgNO3处理得到的有活力的花粉量最少,平均为15.33个。4.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将在4叶1心用450mg/LAgNO3诱导获得的两性花自交,得到自交结实后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结果显示:发芽率可达到99%,种子的生活力较高。5.全雌系甜瓜经AgNO3处理和未处理对照的转录组学分析及qRT-PCR验证利用Illumina Hi Seq4000测序技术对经450mg/L AgNO3处理及未处理对照的全雌系甜瓜WI998所获的直径为2mm大小的花芽进行转录组测序,全雌系甜瓜WI998未经AgNO3处理的对照株2mm大小的花芽平均获得21,856,345 Clean reads,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为41,339,275,占Clean reads 94.56%,比对到参考基因组唯一位置的Reads数目为40,881,088,占所有reads的93.52%,全雌系甜瓜WI998未经AgNO3处理的对照株2mm大小的花芽测序数据GC平均含量为43.87%;全雌系甜瓜WI998经450mg/L AgNO3处理所获2mm大小的花芽平均获得23,638,454 Clean reads,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为44,370,008,占Clean reads93.85%,比对到参考基因组唯一位置的Reads数目为43,894,460,占所有reads的92.84%,全雌系甜瓜WI998经450mg/L AgNO3处理所获2mm大小的花芽测序数据GC平均含量为43.47%。对全雌系甜瓜4叶1心经450mg/L AgNO3处理和未处理对照(花芽直径为2mm)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比较。共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17个,11个基因下调,6个基因上调。GO功能分类发现,其中有22条Unigenes归入到生物学过程,15条Unigenes归入到细胞学过程,15条Unigenes归入到分子功能。采用GO功能分类方法进行分析,把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从中筛选出13个基因,用于qRT-PCR分析。qRT-PCR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趋势大体一致,仅有基因MELO3C009337(probable aquaporin PIP2-4)的表达量差异较大。其中包含蛋白类相关的差异基因9个,包含酶类相关的差异基因4个。筛选到了一个差异基因MELO3C018449,注释为ABA 8’-羟化酶(CYP707A),为细胞色素CYP450基因超家族的成员,但它是否为决定全雌系转雄的关键基因还有待进一步试验证明;分析发现ABA合成途径与诱发雄蕊形成两性花相关。

高萌萌[2](2019)在《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藤本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藤本植物为调查对象,通过大范围线路调查法和小范围样地调查法对区域内的14个自然村落、周边山林及6个风景区进行了实地踏查,整理和分析了藤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区系、观赏特性和开发价值,并就藤本植物个例进行了引种繁殖研究。结果如下:(1)武安国家森林公园藤本植物资源相对丰富。调查区域内藤本植物共计27科53属92种,在科属种的组成中,超过10种以上的科仅有2科,分别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豆科(Leguminosae),主要代表植物是栝楼(Trichosanthes)、葛(Pueraria montana),其余以单种科为主。按照属级分类单属植物具有明显优势。从藤本植物类别看,双子叶植物有24科50属85种,具有明显优势,其中草质藤本共计55种,占总种数的59.78%,在种级水平上,草质藤本的多样性优势明显。生活型以高位芽所占比例最多,高达35.89%;果实类型以干果居多。地理成分上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以泛热带分布最为集中,体现了其南北交接的气候特点。(2)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创建了以观赏价值、生态价值、资源利用价值为约束层,以株型特征等13个评价因子为标准层的指标评价体系,对78种野生藤本植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Ⅰ级藤本植物有葛、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太行铁线莲(Clematis kirilowii)等20种,其具有观赏价值高、资源蕴藏量丰富、抗逆性较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园林中引种和应用推广;Ⅱ级藤本植物有粗齿铁线莲(Clematis grandidentata)、掌裂草葡萄(Ampelopsis aconitifolia)、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等23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或生态价值,且没有较大缺陷,适合选择性的开发利用;Ⅲ、Ⅳ级藤本植物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含有不适于引种的因素,不建议在园林中引种应用。(3)以铁线莲属中的草质藤本芹叶铁线莲和木质藤本太行铁线莲为例,分别进行种子发芽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芹叶铁线莲种子适宜浸种温度偏低且不宜长时间浸种,以浸种温度30℃、浸种时间15 h最佳,其发芽率可达到81.33%。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太行铁线莲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不同,IBA效果明显优于NAA和GA3。用IBA以400 mg/L的浓度浸泡插穗基部20 s为最佳组合,其生根率和成活率分别为80.00%和71.67%,成活率得到明显提高。

马紫怡[3](2019)在《野大麦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双氧水浸种、清水浸种、干湿交替、红外线照射、高温干燥、去稃处理、外源激素等对野大麦种子的休眠特性和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大麦种子存在较强的休眠性,新收获的种子发芽率仅为6.3%。清水浸种不利于解除野大麦种子休眠,几种激素处理中萘乙酸、吲哚乙酸、乙烯利对休眠期中的野大麦种子的萌发起到了抑制作用。双氧水浸种50min、红外线照射20h、干湿交替处理8次均能明显提高发芽率。40℃高温干燥8d、去稃、赤霉素浓度400mg/L浸种能非常显着地提高野大麦的发芽率打破休眠,其中,赤霉素浓度400ml/L浸种12h效果最佳,是破除野大麦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更为快捷有效的方法。野大麦种子的休眠不是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形成的综合休眠。野大麦种子在变温15/2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光照对野大麦种子的发芽影响不大,为光中性种子。贮藏2~5年的野大麦种子发芽率较高,均在90%以上,7年以后发芽率骤然降低,野大麦种子的贮藏寿命为9~10年。激素处理中,赤霉素处理对促进野大麦种子发芽率的效果不明显,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吲哚乙酸和6-BA对野大麦种子的萌发起到了抑制作用。

王恺[4](2019)在《轮作种植模式对列当的防除作用及其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列当属是世界上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一类根寄生杂草。目前关于列当的防除,还没有找到能够单独使用、完全长远并能有效控制列当危害的方法。在众多列当防除措施中,采取列当的诱捕作物与寄主作物进行多年轮作可用来消除土壤列当种子库的数量进而减轻列当对农作物的危害,从而实现一种绿色循环、安全环保的防除方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新疆是我国受列当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新疆焉耆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长期采用甜菜、小麦、辣椒与加工番茄轮作的方式开展生产,然而列当在焉耆垦区造成的危害仍在不断加重。目前关于这种轮作方式对不同种类列当的防除效果和机理仍缺乏科学论证,实际生产中对于轮作作物的选择也缺乏科学指导。针对不同的地域、气候以及列当种类,则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来进行探索。本研究选用新疆危害最为严重的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为防除对象,试验材料选用焉耆垦区当地的主栽品种,通过室内发芽试验探究甜菜、小麦和辣椒分泌物对列当发芽的影响;通过室外模拟盆栽试验论证焉耆垦区轮作模式对列当的防除效果以及对后茬列当寄主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轮作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来初步探究轮作对列当防除的初步机理。本研究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供试的甜菜、小麦和辣椒品种能够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的萌发,具有防除向日葵列当的潜力,但不能高效刺激瓜列当种子萌发。室内发芽试验结论:供试的甜菜、小麦和辣椒的根系分泌物和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萃取相、地上部甲醇浸提液可以有效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但不能刺激瓜列当种子萌发,根系分泌物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均在50.0%以上,地上部甲醇浸提液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率均在59.0%以上,其中辣椒“青岛信利来”的刺激效果最好;根系分泌物刺激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均在15.0%以下,地上部甲醇浸提液刺激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均低于12.0%,对蒸馏水负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2)甜菜、小麦和辣椒可以作为向日葵列当的诱捕作物加入到轮作体系减少向日葵列当的危害,但不能作为瓜列当的诱捕作物参与到防除瓜列当的轮作体系当中。供试的甜菜、小麦和辣椒分别与向日葵轮作后发现,向日葵列当寄生向日葵的数量显着降低,并且甜菜“0143”和辣椒“紫金山”作为前茬作物时向日葵列当没有寄生,防除向日葵列当的效果明显。相同品种的甜菜、小麦和辣椒分别与加工番茄轮作后发现瓜列当寄生加工番茄的数量与对照组寄生数相比并无显着差异,该轮作体系对瓜列当的防除效果不显着。轮作后对于后茬向日葵和加工番茄的生长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向日葵和加工番茄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最高增长率都在150.0%以上,向日葵的花盘重最高增长达123.1%。(3)轮作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供试的甜菜、小麦和辣椒参与轮作之后土壤酸碱度与对照相比均有所降低,其中甜菜“瑞玛”和辣椒“景红”参与轮作之后土壤酸碱度最高达到7.6,辣椒“青岛信利来”参与轮作之后土壤显酸性。供试的甜菜、小麦和辣椒参与轮作之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显着增加。土壤肥力和营养元素的增加进一步抑制了列当种子的萌发从而有助于列当的防除。

马永清[5](2017)在《采用植物化感作用与诱捕作物消除列当土壤种子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证明化感作用需要满足如下4个方面:1)供体植物释放化感物质使得受体植物受到连续和定量的影响;2)能从供体植物中分离、鉴定得到化感物质,而且这些化感物质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田间,都能对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邻近的伴生植物产生效应;3)供体植物产生和释放的化感物质在自然条件下能以足够的浓度到达邻近受体植物;4)以足够生物活性到达受体植物的化感物质能够被吸收并能够影响受体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而且这种影响必须排除受体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是由于竞争、动物侵害、病菌感染以及物理环境等非化感因素产生的影响。列当是列当科(Orobanchaceae)列当属(Orobanche)的根寄生植物,是一种寄生于其他植物根部的全寄生植物。全世界已发现100种列当属根寄生植物,在我国危害较为严重的是向日葵列当(O.cumana)和瓜列当(O.aegyptiace)。向日葵列当主要分布在陕西北部、河北、新疆、山西、内蒙古及东北三省,主要危害向日葵。瓜列当主要分布在新疆,危害瓜类、番茄、马铃薯。列当杂草的种子体积小、重量轻(36μg),而且每株植物可以生产大量种子。这些种子数量巨大且在土壤中可以保持生存力长达1520年以上。成熟后的列当种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过程,完成后熟的列当种子在发芽之前需要12周时间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预培养,预培养后的列当种子还必须从寄主那里获得一个化学物质才能发芽,在自然条件下这种发芽刺激物质是由寄主或非寄主植物的幼根分泌提供的。获得该物质后,列当种子的"发芽管"可在数日内长出种皮,之后在吸器诱导物质的作用下很快形成吸器,与寄主根吸附并穿入根内后与寄主根的木质部形成联结,从寄主植物那里竞争性地夺取水分、养分及生长激素。由于列当属植物是根寄生杂草,在没有长出地面之前,它已经给作物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不易控制,有效的途径是尽量减少土壤中的列当种子含量。诱捕作物是指该作物的根系能够分泌列当属植物种子发芽的刺激物质,但是又不会被列当正常寄生,诱捕作物本身可以进行正常收获。由于列当属植物种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发芽后不能寄生就会死亡,这种发芽又称之为"自杀发芽",如此可以在列当找不到寄主之前死亡,从而大大降低土壤中列当的种子库。本文介绍了作者项目组从事采用化感作用与诱捕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消除列当土壤种子库最新研究进展。

王钟[6](2013)在《马铃薯对列当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4个马铃薯品种(夏波蒂、青薯168、冀张薯5号和克新1号)为供体,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为受体,先采用水培的试验方法,后进一步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用马铃薯的根系分泌物、根际土浸提液和植株样浸提液刺激列当种子的发芽率来分析不同品种马铃薯对列当的化感作用大小,进而筛选出对列当化感作用强的品种;并用其中2个品种(冀张薯5号和克新1号)进行不同沙土比例的盆栽试验,鉴定马铃薯在不同沙土比例处理下分泌到土壤中化感物质的多少,根据不同地域选取适宜的马铃薯品种种植来达到防除列当的目的;最后以5个基因型马铃薯(T、W、SCI、SCII和NT)组培苗进行刺激列当种子的发芽试验,为马铃薯组培苗对列当化感作用的深入研究供理论依据。马铃薯水培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马铃薯根系分泌物、根系和地上部浸提液均可以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和瓜列当种子发芽,甲醇浸提液刺激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发芽率要高于水浸提液,即甲醇浸提马铃薯化感物质的效果好于水浸提。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样品对瓜列当种子的萌发刺激作用比向日葵列当强,植株样的化感作用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其中克新1号的根系分泌物浓缩液在100mg/L浓度下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率最高(48.3%),而青薯168处理在100mg/L浓度下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率最高(48.6%),各品种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由不同品种马铃薯盆栽试验结果可知:马铃薯根系化感作用在三个生育期强弱顺序为幼苗期>开花期>结薯期,地上部化感作用强弱顺序为结薯期>开花期>幼苗期。根系浸提液的发芽率随马铃薯的生长呈下降趋势,而地上部呈上升趋势,说明在马铃薯中萌发刺激物质是由根部逐渐向地上部运输,并滞留在地上部。夏波蒂在4个品种中对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种子萌发刺激作用最强,其在幼苗期的根系甲醇浸提液刺激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36.9%和48.5%。在列当发生地可以优先选择种植对列当化感作用最强的品种夏波蒂58年,同时也可以把收获后的夏波蒂秸秆粉碎后覆盖农田来防除列当。不同沙土比例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冀张薯5号和克新1号2个品种的处理间存在差异。在根际土浸提液刺激列当种子发芽试验中,冀张薯5号的各土沙比处理发芽率最高的是土沙比2:8处理,克新1号的各土沙比处理发芽率最高的是土沙比6:4处理。冀张薯5号在含沙量高的土壤中可以分泌较多的列当发芽刺激物质,而克新1号在含沙量相对较低的土壤中可以分泌较高的列当发芽刺激物质。马铃薯分泌到土壤中的列当萌发刺激物质的多少受土壤质地的影响。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高砂质土壤地区以及其它高海拔列当发生地区,可以优先考虑用冀张薯5号进行轮作,从而达到比较好的生物防除列当的效果。在马铃薯的组培试验中,5个基因型马铃薯组培苗在试验条件下根系分泌物不能刺激列当种子发芽,植物样的浸提液基本不能刺激向日葵种子发芽而可以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基因型T的根系甲醇浸提液刺激瓜列当发芽率最高(33.2%)。各基因型中转基因型T和SCI要比非转基因型NT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率高,说明转基因型马铃薯组培苗有提高分泌瓜列当种子萌发刺激物质的可能性。

王钟,马永清,贾锦楠,董淑琦,叶晓馨[7](2013)在《马铃薯对瓜列当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瓜列当给瓜类等经济作物造成较大危害。本研究采用盆栽4个推广马铃薯品种"夏波蒂"、"青薯168"、"冀张薯5号"和"克新1号",以不同生长时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结薯期)马铃薯根际土、根系和地上部的浸提液(甲醇和水)刺激瓜列当种子萌发,根据发芽率来判定其对瓜列当化感作用的强弱,同时筛选刺激瓜列当发芽率高的品种用于列当杂草的防除。结果表明,马铃薯能刺激瓜列当种子萌发;不同马铃薯品种对瓜列当的化感作用各有差异,随着马铃薯的生长,根际土中化感物质积累不断升高,根系化感作用逐渐减弱,而地上部化感作用逐渐增强。甲醇浸提液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率高于水浸提液,即甲醇浸提化感作用效果较好。"夏波蒂"根系甲醇浸提液刺激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在幼苗期最高,为48.5%;而地上部甲醇浸提液处理的发芽率在结薯期最高,为51.2%。可以在瓜列当危害的农田轮作"夏波蒂"58年,同时采用马铃薯秸秆还田来减少土壤中瓜列当种子库,达到防除瓜列当危害的目的。

赵宣[8](2012)在《西瓜嫁接砧木抗逆性评价及种子引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连年来,西瓜枯萎病发病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生产上主要采用葫芦嫁接预防枯萎病。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akino)属于葫芦科(Cucurbitaceae),葫芦属(Lagenaria)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抗逆和抗病能力,作为嫁接砧木,可以提高嫁接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另外,还可以增强嫁接植株的生长势,促进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利用,同化物质的累积,提高嫁接植株的产量。本实验对16个典型葫芦种质从耐低温胁迫、耐高温胁迫、抗枯萎病和嫁接亲和性等方面进行了鉴定,实验结果表明:1.鉴定葫芦种质耐低温的最适温度为10℃,10℃低温条件下,其耐冷性差异由强到弱为V05I0142>V05I0164>V05I0121>V05I0166> V05I0006> V05I0167>V05I0170.2.鉴定葫芦种质耐高温的最适温度为40℃,40℃高温条件下,其耐热性差异由强到弱为热性差异由强到弱为V05I0166> V05I0164> V05I0121> V05I0142> V05I0006>V05I0167. V05I0170.3.对16个葫芦基因型进行西瓜枯萎病接种鉴定,筛选出抗病种质1个,为V05I0123;中抗种质5个,为南韩一号、勇砧一号V05I0142、V05I0167、 V05I0170、中感种质5个,为改良葫芦砧一号、京欣王、V05I0136、 V05I0164、 V05I0166;感病种质5个,为八月蒲、V05I0004、V05I0006、 V05I0121、V05I0169。4.嫁接亲和性筛选,所选葫芦种质与西瓜的嫁接亲和性为100%。5.干湿交替和NaCl处理对葫芦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干湿交替浸种法能够明显的提高葫芦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且大大缩短发芽时间。其中葫芦的最适干湿交替间隔时间为8h,种子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其他处理。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葫芦种子,试验表明,葫芦种子的最适NaCl处理浓度为10mmol·L-1,此时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活力指数都比较高。

亢敏[9](2011)在《种子引发对葫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葫芦是适合西瓜嫁接的常用砧木种类。但是,葫芦种子种皮较厚,吸水困难,因而存在发芽不良或发芽慢以及发芽不整齐等缺陷。因此,提高葫芦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对于西瓜嫁接苗生产至关重要。本文比较了四种引发方法对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基质引发促进葫芦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期找到促进葫芦种子萌发的方法,并解析其生理机理。1.以“拿比砧”和“将军”两个砧用葫芦为材料,研究了基质1引发、GA3引发、PEG引发和基质2引发对葫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拿比砧”不论引发与否发芽状况均较好,而“将军”种子不引发时发芽势较低。上述4种引发方式均可促进葫芦种子的萌发,其中基质2引发效果最佳,其次是基质1引发。基质1引发处理后,“将军”发芽势、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比对照提高64.1%、24.8%和31.4%。基质2对“将军”种子引发处理后,其发芽势达到98.6%,高于其它引发方法,表明其引发效应明显,且以基质2含水量60%引发48 h效果最佳。2.以基质2作为引发基质,分别研究了种子引发温度、回干温度、基质和种子的混合比例对葫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下引发,种子发芽势比对照提高52.0%,出苗率也显着提高。与对照和未回干处理相比,回干处理改善了种子萌发率,20℃条件下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出苗率最高。种子与基质的混合比例为1:3时,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9.8%和37.7%。以基质2含水量、引发时间和引发温度三因素组合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25℃下基质2含水量60%引发48 h种子发芽状况最佳。3.以基质2作为引发基质,研究引发处理后种子内部一系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引发处理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蛋白酶、脱氢酶活性,且均显着高于对照,认为引发处理可能促进了种子中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此外,引发降低了种子浸泡液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了CAT、SOD和POD活性,表明其对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亢敏,别之龙,黄远[10](2010)在《PEG引发对葫芦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了PEG-6000不同渗透处理浓度和时间对葫芦种子活力和PEG-6000浸泡12h对葫芦种子外渗液电导率和萌发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PEG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25%PEG-6000溶液浸泡12h为葫芦种子的最佳引发方式,可显着提高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降低种子外渗电导率,提高POD和SOD的活性。

二、非洲葫芦种子发芽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洲葫芦种子发芽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喷施硝酸银对全雌系甜瓜诱发雄蕊形成两性花的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甜瓜生产现状
        1.2.2 国内外对葫芦科植物诱雄的相关研究
        1.2.3 与甜瓜性别分化相关的基因筛选与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田间试验部分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3 田间试验调查指标与方法
        2.3.1 形态观察两性花与雌花
        2.3.2 显微观察雄蕊的花粉活力及花粉量(醋酸洋红染色法)
        2.3.3 测定种子生活力
    2.4 转录组测序部分
        2.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4.2 转录组测序和实时定量PCR验证
3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苗龄不同浓度AgNO_3 喷施诱雄效果
        3.1.1 苗龄对全雌系甜瓜诱雄效果
        3.1.2 AgNO_3 浓度对全雌系甜瓜诱雄效果
    3.2 不同苗龄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情况
        3.2.1 2叶1 心期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情况
        3.2.2 3叶1 心期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情况
        3.2.3 4叶1 心期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情况
        3.2.4 5叶1 心期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情况
    3.3 不同浓度处理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情况
        3.3.1 150mg·L-1AgNO_3 处理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情况
        3.3.2 300mg·L-1AgNO_3 处理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情况
        3.3.3 450mg·L-1AgNO_3 处理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情况
        3.3.4 600mg·L-1AgNO_3 处理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情况
    3.4 苗龄对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的影响
    3.5 AgNO_3 浓度对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的影响
    3.6 经AgNO_3 处理得到的两性花与对照雌花的形态差异
    3.7 不同苗龄不同浓度硝酸银诱雄后雄蕊的花粉活力及花粉量的显微观察
    3.8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4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4.1 转录组测序数据预处理
    4.2 全雌系甜瓜WI998经450mg/L AgNO_3 处理及未处理对照之间的差异基因分析
    4.3 GO功能分析
    4.4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4.5 全雌系甜瓜经硝酸银处理和未处理对照的qRT-PCR分析
5 讨论
    5.1 苗龄和硝酸银施用浓度对全雌系甜瓜两性花分化的影响
    5.2 显微观察诱雄产生的两性花的花粉活力及花粉量
    5.3 全雌系甜瓜经硝酸银处理和未处理对照的转录组学分析及qRT-PCR验证
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藤本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藤本植物研究概述
        1.2.1 国外藤本植物研究概述
        1.2.2 国内藤本植物研究概述
    1.3 藤本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3.1 种类组成研究进展
        1.3.2 区系组成研究进展
        1.3.3 生活型研究进展
    1.4 植物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1.5 藤本植物繁殖研究进展
        1.5.1 种子繁殖研究进展
        1.5.2 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藤本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调查时间与范围
    2.3 调查方法与内容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资源分析
        2.4.2 区系分析
        2.4.3 生活型分析
        2.4.4 观赏特性分析
        2.4.5 果实类型分析
    2.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3章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藤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价值评价
    3.1 评价对象
    3.2 评价体系建立
        3.2.1 评价体系的构建
        3.2.2 评分标准的建立
    3.3 指标数据获得
    3.4 评价结果分析
    3.5 优秀藤本植物推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铁线莲属植物的引种繁殖研究
    4.1 芹叶铁线莲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1.4 结果与分析
    4.2 太行铁线莲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4.2.3 数据处理
        4.2.4 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藤本植物种类统计表
附件二 缩略词表
附件三 部分优秀野生藤本植物图片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3)野大麦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野大麦及野大麦种子的研究进展
    2.2 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进展
        2.2.1 种子休眠的原因
        2.2.2 休眠期的确定
        2.2.3 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
        2.2.3.1 化学药剂处理法
        2.2.3.2 射线处理法
        2.2.3.3 高温干燥处理法
        2.2.3.4 清水浸种处理法
        2.2.3.5 干湿交替处理法
        2.2.3.6 激素处理法
    2.3 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进展
        2.3.1 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2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3 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4 贮藏年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休眠实验
        3.2.1.1 双氧水浸种处理
        3.2.1.2 红外线照射处理
        3.2.1.3 高温干燥处理
        3.2.1.4 清水浸种处理
        3.2.1.5 干湿交替处理
        3.2.1.6 去稃处理
        3.2.1.7 外源激素处理
        3.2.1.8 休眠期的确定
        3.2.2 萌发实验
        3.2.2.1 种子的大小和千粒重试验
        3.2.2.2 种子吸水率的测定
        3.2.2.3 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4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5 贮藏年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6 外源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3 测定指标
        3.3.1 发芽率
        3.3.2 发芽势
    3.4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野大麦种子的休眠特性
        4.1.1 双氧水浸种处理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4.1.2 红外线照射处理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4.1.3 高温干燥处理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4.1.4 清水浸种处理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4.1.5 干湿交替处理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4.1.6 去稃处理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4.1.7 外源激素处理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4.1.7.1 赤霉素浸种处理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4.1.7.2 萘乙酸浸种处理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4.1.7.3 吲哚乙酸浸种处理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4.1.7.4 乙烯利浸种处理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4.1.8 休眠期的确定
    4.2 野大麦种子的萌发特性
        4.2.1 种子的大小和千粒重
        4.2.2 种子的吸水率
        4.2.3 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4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5 贮藏年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6 外源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6.1 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6.2 萘乙酸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6.3 吲哚乙酸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6.4 6-BA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 讨论
    5.1 野大麦种子的休眠特性
    5.2 野大麦种子的萌发特性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轮作种植模式对列当的防除作用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列当
        1.1.1 列当的种类及其分布
        1.1.2 列当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
        1.1.3 列当的危害
    1.2 列当的防除措施
        1.2.1 植物检疫
        1.2.2 化学防除
        1.2.3 人工拔除
        1.2.4 应用抗性品种
        1.2.5 生物防治
    1.3 列当种子的萌发特异性与寄主识别
    1.4 轮作防除列当研究现状
        1.4.1 轮作
        1.4.2 诱捕作物参与轮作对列当防除的影响
        1.4.3 轮作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列当防除的影响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不同品种的甜菜、小麦、辣椒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研究
        1.6.2 不同品种的甜菜、小麦、辣椒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研究
        1.6.3 轮作种植模式对列当防除作用研究
        1.6.4 不同前茬作物参与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供试轮作作物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潜力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甜菜、小麦和辣椒根系分泌物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
        2.2.2 甜菜、小麦和辣椒根系分泌物萃取相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
        2.2.3 甜菜、小麦和辣椒地上部甲醇浸提液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供试轮作作物刺激瓜列当种子萌发潜力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甜菜、小麦和辣椒根系分泌物对瓜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 甜菜、小麦和辣椒根系分泌物萃取相对瓜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
        3.2.3 甜菜、小麦和辣椒地上部甲醇浸提液对瓜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的前茬作物参与轮作对列当的防除作用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模拟轮作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轮作模式对向日葵列当寄生向日葵数量的影响
        4.2.2 轮作模式对瓜列当寄生加工番茄数量的影响
        4.2.3 轮作对后茬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4.2.4 轮作对后茬加工番茄生长的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前茬作物参与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根际土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5.1.2 土壤pH的测定
        5.1.3 土壤有机质(OM)的测定
        5.1.4 土壤全氮(TN)的测定
        5.1.5 土壤速效磷(AP)的测定
        5.1.6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轮作对土壤pH值的影响
        5.2.2 轮作对土壤有机质(OM)含量的影响
        5.2.3 轮作对土壤全氮(TN)含量的影响
        5.2.4 轮作对土壤速效磷(AP)含量的影响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采用植物化感作用与诱捕作物消除列当土壤种子库(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化感作用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根寄生植物与寄生杂草 3 列当的生活史与诱捕作物 4 研究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材料
    4.1.1 种子和试剂
    4.1.2 中草药粉末
    4.1.3 小麦品种
    4.1.4 玉米品种
    4.1.5 棉花品种
    4.1.6 大豆品种
4.2 研究方法
    4.2.1 列当种子的表面消毒和种子的预处理
    4.2.2 室内发芽试验
    4.2.3 根系分泌物收集
    4.2.4 盆栽试验
    4.2.5 植物根际土甲醇提取液刺激列当种子发芽
    4.2.6 植株根、茎和叶甲醇提取液刺激列当种子发芽 5 研究结果
5.1 中草药刺激列当种子发芽试验结果
5.2 小麦刺激列当种子发芽试验结果
5.3 玉米刺激列当种子发芽试验结果
5.4 棉花刺激列当种子发芽试验结果
5.5 大豆刺激列当种子发芽试验结果 6 展望

(6)马铃薯对列当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及其化感作用
    1.2 列当及其生活史
    1.3 列当的防除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品种马铃薯水培条件下对列当种子萌发刺激作用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2.1 马铃薯的催芽
        2.2.2.2 马铃薯幼苗的水培
        2.2.2.3 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2.2.2.4 马铃薯植物样的收集
        2.2.2.5 列当种子的表面消毒及预培养
        2.2.2.6 马铃薯根系分泌物 100 mg/L 溶液的配制
        2.2.2.7 植株样的甲醇浸提液刺激列当发芽试验
        2.2.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马铃薯水培条件下根系分泌物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2.3.1.1 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对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2.3.1.2 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对瓜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2.3.2 马铃薯水培条件下植物样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2.3.2.1 马铃薯根系甲醇提取液对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2.3.2.2 马铃薯地上部甲醇提取液对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2.3.2.3 马铃薯根系甲醇提取液对瓜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2.3.2.4 马铃薯地上部甲醇提取液对瓜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2.4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品种马铃薯盆栽条件下对列当种子萌发刺激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2.1 列当种子的表面消毒及预培养
        3.2.2.2 马铃薯根际土和植物样品的收集及处理
        3.2.2.3 根际土水浸提液刺激列当发芽试验
        3.2.2.4 根际土甲醇浸提液刺激列当发芽试验
        3.2.2.5 植株样(根、茎和叶)的水浸提液刺激列当发芽试验
        3.2.2.6 植株样(根、茎和叶)的甲醇浸提液刺激列当发芽试验
        3.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马铃薯对瓜列当种子萌发刺激作用的研究
        3.3.1.1 幼苗期马铃薯根际土和植株样对瓜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3.3.1.2 开花期马铃薯根际土和植株样对瓜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3.3.1.3 结薯期马铃薯根际土和植株样对瓜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3.3.2 马铃薯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刺激作用的研究
        3.3.2.1 幼苗期马铃薯根际土和植株样对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3.3.2.2 开花期马铃薯根际土和植株样对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3.3.2.3 结薯期马铃薯根际土和植株样对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3.4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沙土比例盆栽条件下马铃薯对列当种子萌发刺激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2.1 列当种子的表面消毒及预培养
        4.2.2.2 马铃薯的盆栽与采样
        4.2.2.3 根际土水浸提液刺激列当发芽试验
        4.2.2.4 根际土甲醇浸提液刺激列当发芽试验
        4.2.2.5 植株样(根、茎和叶)的水浸提液刺激列当发芽试验
        4.2.2.6 植株样(根、茎和叶)的甲醇浸提液刺激列当发芽试验
        4.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冀张薯 5 号根际土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1.1 冀张薯 5 号根际土浸提液对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1.2 冀张薯 5 号根际土浸提液对瓜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2 冀张薯 5 号植株样甲醇浸提液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2.1 冀张薯 5 号根甲醇浸提液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2.2 冀张薯 5 号茎甲醇浸提液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2.3 冀张薯 5 号叶甲醇浸提液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3 克新 1 号根际土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3.1 克新 1 号根际土浸提液对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3.2 克新 1 号根际土浸提液对瓜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4 克新 1 号植株样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4.1 克新 1 号根甲醇浸提液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4.2 克新 1 号茎甲醇浸提液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3.4.3 克新 1 号叶甲醇浸提液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
    4.4 讨论
第五章 不同基因型马铃薯组培苗对列当种子萌发刺激作用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2.1 列当种子的表面消毒及预培养
        5.2.2.2 马铃薯茎尖的组织培养
        5.2.2.3 马铃薯组培苗的扩繁
        5.2.2.4 马铃薯组培苗根系分泌物刺激列当种子发芽试验
        5.2.2.5 组培苗鲜样刺激列当发芽试验
        5.2.2.6 组培苗干样刺激列当发芽试验
        5.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马铃薯组培苗根系分泌物对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的萌发刺激作用
        5.3.2 马铃薯组培苗植物样鲜样浸提液对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的萌发刺激作用
        5.3.3 马铃薯组培苗植物样干样浸提液对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的萌发刺激作用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马铃薯对瓜列当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瓜列当种子的预培养
        1.2.2 马铃薯盆栽与采样
        1.2.3 马铃薯根际土水和甲醇浸提液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试验
        1.2.4 马铃薯植株样水和甲醇浸提液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苗期马铃薯根际土和植株样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试验
    2.2 开花期马铃薯根际土和植株样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试验
    2.3 结薯期马铃薯根际土和植株样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试验
3 结论与讨论

(8)西瓜嫁接砧木抗逆性评价及种子引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文献综述
    1.1 耐冷性研究进展
        1.1.1 低温对植物细胞的伤害
        1.1.2 低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1.3 低温对植物体内活性氧物质积累及其抗氧化物酶类的影响
        1.1.4 低温对渗透类调节物质的影响
        1.1.5 植物低温抗性相关基因及其表达
    1.2 耐热性研究进展
        1.2.1 高温胁迫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1.2.2 高温胁迫对细胞膜的影响
        1.2.3 高温胁迫对蛋白质的影响
        1.2.4 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信号转导通路
    1.3 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1.3.1 枯萎病病理学研究
        1.3.2 抗性基因研究
    1.4 嫁接研究进展
        1.4.1 嫁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1.4.2 嫁接提高植株对温度逆境的抵抗作用
        1.4.3 嫁接对植株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4 嫁接砧木的选择
        1.4.5 嫁接机制的研究
    1.5 葫芦种子萌发的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葫芦耐低温胁迫筛选温度的确定及耐低温种质鉴定
    2.1 葫芦耐低温胁迫筛选温度的确定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2 耐低温种质鉴定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实验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3 葫芦耐高温胁迫筛选温度的确定及耐高温种质鉴定
    3.1 葫芦耐高温胁迫筛选温度的确定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2 耐高温种质鉴定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4 葫芦种质的抗枯萎病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供试葫芦种子的催芽
        4.1.3 西瓜枯萎病菌株
        4.1.4 西瓜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制备
        4.1.5 西瓜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
        4.1.6 西瓜枯萎病病情调查方法、时间及记载标准和计算方法
        4.1.7 西瓜枯萎病抗感的划分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5 葫芦的嫁接亲和性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6 葫芦种子引发技术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时间、地点
        6.1.2 试验材料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干湿交替浸种及NaCl处理对葫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6.2.2 干湿交替浸种及NaCl处理对葫芦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6.2.3 干湿交替浸种及NaCl处理葫芦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6.2.4 干湿交替浸种及NaCl处理对葫芦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6.2.5 干湿交替浸种及NaCl处理对葫芦种子胚根长度的影响
    6.3 小结
    6.4 讨论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9)种子引发对葫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种子发芽障碍
        1.1.1 种子贮藏时间与种子寿命
        1.1.2 种子休眠
    1.2 种子引发技术
        1.2.1 种子引发概念及方法
        1.2.2 种子引发影响因素
        1.2.3 种子引发后生理生化变化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种子引发
        2.2.2 发芽试验
        2.2.3 成苗试验
        2.2.4 发芽生理特性研究
    2.3 试验设计
        2.3.1 不同引发方式对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3.2 基质引发葫芦种子的适宜条件研究
        2.3.3 种子引发技术对葫芦种子发芽生理特性的影响
    2.4 测定方法
        2.4.1 发芽状况评价
        2.4.2 形态指标测定
        2.4.3 生理指标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引发方式对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1.1 基质1引发对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1.2 GA_3引发对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1.3 PEG引发对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1.4 基质2引发对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1.5 小结
    3.2 基质引发葫芦种子的适宜条件研究
        3.2.1 引发温度对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2 回干温度对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3 种子与基质混合重量比对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4 正交试验
        3.2.5 小结
    3.3 种子引发技术对葫芦种子发芽生理特性的影响
        3.3.1 发芽过程中贮藏物质代谢变化
        3.3.2 发芽过程中淀粉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变化
        3.3.3 发芽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特性变化
        3.3.4 小结
4 讨论
    4.1 不同引发方式对葫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4.2 基质引发葫芦种子的适宜条件研究
    4.3 种子引发技术对葫芦种子发芽生理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 课题资助项目
    附录Ⅱ: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10)PEG引发对葫芦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PEG处理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PEG引发对葫芦种子活力的影响
    2.2 25%PEG浸泡12 h对葫芦种子外渗液电导率的影响
    2.3 25%PEG浸泡12 h对葫芦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四、非洲葫芦种子发芽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喷施硝酸银对全雌系甜瓜诱发雄蕊形成两性花的效应分析[D]. 王嘉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2]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藤本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D]. 高萌萌.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3]野大麦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D]. 马紫怡.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4]轮作种植模式对列当的防除作用及其机理[D]. 王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5]采用植物化感作用与诱捕作物消除列当土壤种子库[J]. 马永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1)
  • [6]马铃薯对列当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D]. 王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7]马铃薯对瓜列当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研究[J]. 王钟,马永清,贾锦楠,董淑琦,叶晓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3)
  • [8]西瓜嫁接砧木抗逆性评价及种子引发技术研究[D]. 赵宣. 浙江大学, 2012(02)
  • [9]种子引发对葫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亢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8)
  • [10]PEG引发对葫芦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亢敏,别之龙,黄远. 长江蔬菜, 2010(08)

标签:;  ;  ;  ;  ;  

非洲葫芦种子发芽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