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

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

一、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论文文献综述)

麻成斗[1](2020)在《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海拉尔盆地地处我国东北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境内,是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红旗凹陷为海拉尔盆地内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位于盆内中部偏北地区,是一典型断陷盆地。截至目前,红旗凹陷的研究、勘探程度均很低,但具有较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前景。红旗凹陷经历过多期建造和多期改造过程,成盆阶段构造活动频繁,形成多个不同级别的不整合面,并受复杂断裂体系分割作用的影响,地层对比难,断陷期地层及断裂体系识别难;被后期构造活动复杂化,原型盆地在后期建造和改造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原型盆地恢复难;红旗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构造线由NE向EW偏转的构造转折部位,呈NEE向展布,与海拉尔盆地其它凹陷展布方向存在差异,凹陷形成机理不清。因地质条件复杂,本区尚未开展过红旗凹陷的平面与剖面发育史分析及原型盆地恢复,缺乏对盆地建造与改造过程中凹陷迁移和形成机制的分析,直接影响了对各套地层的分布与残留规律的认识,而评价工作往往用残留格局代替原型格局,常导致误区产生。因此,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的研究,对后期进一步勘探部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构造地层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搭建等时构造地层格架,建立构造地质模式;应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方法,确定了区域性构造不整合界面,再结合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重新制作合成记录,并结合构造界面进行分层,最终完成全区统层,以达到地震解释更加精准、完善的目的。通过研究认为,红旗凹陷是一个以伸展构造背景为主,其间受三次构造反转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断陷-凹陷组合,并长期受西部控陷断裂——红西断裂的影响。平面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展布特征。构造线主要为北东向展布,控陷断裂主要呈右阶斜列式组合特征,并表现为凹陷内嵌套有南北两个次级洼陷,且洼陷之间被一隆起相隔,该隆起部位正好为红西断层转换斜坡的位置。剖面上,红旗凹陷表现为一个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自西向东分为西部陡断带,中部洼陷区和南部斜坡带。凹陷内构造样式也很发育,主要有凹陷建造期伸展构造样式,改造期挤压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以及建造与改造相叠加的反转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正断层相关褶皱、阶梯状构造、“Y字型”组合、“V字型”组合、正牵引构造以及堑垒构造;挤压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滑脱褶皱,传播褶皱及冲起构造;走滑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花状构造;反转构造样式主要为正反转构造。红旗凹陷自侏罗纪以来经历了多期建造和改造作用的叠加,为弄清红旗凹陷建造和改造过程以及凹陷的迁移规律,论文对全区进行了定量的剥蚀厚度恢复和原型盆地恢复,这是对红旗凹陷进行盆地分析和油气评价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这亦是本区首次开展原型盆地恢复研究工作。论文在建立了红旗凹陷建造模式和改造模式的基础上,对铜钵庙组、南一段、伊敏组一段和伊敏组二+三段沉积的剥蚀量进行了恢复,再现了上述四个时期的原型盆地,其中南屯组一段和伊敏组二+三段沉积时期的原型盆地,具有“三凹夹两隆”的特殊构造格局,发育南、中、北次级凹陷。后逐步演化为现今的“两凹夹一隆”的主体格局。明确了凹陷迁移规律,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红旗凹陷的发育史进行分析,红旗凹陷的演化主要经历了四个构造演化阶段,分别是a.初始拉张(断陷孕育)阶段(T5-T4),b.断陷发育阶段(T4-T23),c.断坳过渡阶段(T23-T04),d.坳陷阶段(T04-现今)。并形成了三个区域不整合界面:T5、T23、T04。红旗凹陷构造复杂,形成机制不清,本论文首次在该区开展了二维和三维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成功解决了复杂断陷原型盆地的恢复和形成机制问题,并且取得一些新认识与新发现。论文通过对红旗凹陷断层和褶皱形态的几何学关联性的系统分析,在演化史剖面恢复的基础上,确定红旗凹陷二维和三维构造物理模拟边界条件,开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拟结果揭示了红旗凹陷构造动力学机制:红旗凹陷的控陷断裂由两条斜列的小断裂贯穿而成,每条小断裂都控制了一个次级凹陷,随着伸展量的增大,在结合部位两条小断裂贯通形成一条较大的控陷断裂,两个次级凹陷也最终贯通形成一个统一的红旗凹陷。在红旗凹陷两条小断裂的结合部位,发育非常明显的中继断坡(转换斜坡),其上发育复杂的小断层、裂缝(裂隙)及局部圈闭,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和有利圈闭的发育区,研究区目前唯一的一口工业油流井——红7井就在此带,该中继断坡是勘探有利区块。

张如凤[2](2020)在《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成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巴音都兰是二连盆地经勘探证实的富油凹陷,虽然前人已经对该研究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研究区烃源岩产烃能力、原油地球化学性质、油气成藏特征等方面认识不够。因此,本文通过将地球化学资料和石油地质资料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先进的实验特色技术,对研究区烃源岩地化特征、原油特征、油气运移特征、成藏期次等成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巴音都兰凹陷主力烃源岩为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烃源岩。其中,阿尔善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处于低成熟演化阶段,沉积环境为半咸水-咸水环境,是巴音都兰凹陷最主要的生油层;腾格尔组烃源岩主要为腾一段贡献,腾一段源岩丰度高,类型较好,成熟度属于低熟,沉积环境为半咸水环境,生烃潜力弱于阿尔善组烃源岩,腾二段基本处于未成熟阶段,不具备生烃潜力;另外侏罗系存在成熟烃源岩。结合热演化史,研究区烃源岩生烃门限低,受咸水环境影响,存在早期生烃的特征。巴音都兰南洼槽原油具有“三高”特征,稠油分布广泛,北洼槽主要为正常原油。通过原油生标特征,将原油分为低熟、低熟-成熟、成熟、生物降解原油四类,生物降解处于中度降解,生油母质类型为藻类低等水生植物,存在高等植物贡献。另外指出研究区稠油主要分为原生稠油和生物降解稠油。结合二连盆地原油咸化指标,从有机、无机地化对研究区原油咸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受构造作用和岩性控制,研究区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为主,构造作用影响较弱。通过对典型油藏油源对比指出,研究区原油均来自阿尔善组烃源岩,且存在近源成藏的特征,油气仅发生初次运移或者很短的二次运移通过砂体和断层疏导,在附近的储集层中聚集。通过对研究区埋藏史和包裹体特征的分析指出,巴音都兰凹陷油藏由于主要受构造反转作用的控制,烃源岩演化过程中有两次生烃期,分别为腾一末期-腾二初期以及赛汉后期,凹陷在腾二末因构造反转作用抬升剥蚀,在赛汉期又因为沉积作用,埋深增加,不同构造位置因为沉积速率的差异,两次生烃贡献不一。

姜帅[3](2019)在《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断裂年龄阶段和活动方式是影响沉积盆地油气成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解析构造学、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地震及地质资料,采用资料分析与室内物理模拟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判别济阳坳陷断裂所处的年龄阶段,研究断裂活动方式,并选取了“断距/切割深度”、“深度/长度”、“断面形态”、“派生构造”、“断裂带结构”等参数指标建立了断裂年龄阶段的判别标准。在分析济阳坳陷及其断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基础上,选取部分断裂进行年龄阶段判别,探讨断裂年龄阶段及活动方式与盆地构造、沉积储层、油气聚集与分布的关系。根据济阳坳陷地质特征,建立了水平均匀伸展模型和曲折基底断裂伸展模型,对断裂的发育过程进行物理模拟,断裂在平面和剖面上表现出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多阶段变化过程。通过离散元模型对断裂的发育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断裂带内部结构经历了裂缝、局部破裂、裂缝贯通、产生断距和派生构造的过程。在物理和数值模拟基础上,结合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平衡剖面资料,分析了陈南断裂演化过程中断裂带结构、地层、沉积等的关系,并依据上述研究将断裂发育的生命阶段划分为胚胎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消亡期,其中胚胎期和幼年期为隐性期(主断面未形成),将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消亡期视为显性期(主断面形成并有断距)。分别建立了各年龄阶段的断裂结构模式。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判别标准,对45条断裂(含分段断层)进行判别。判别出王家港、垦东南段、孤东等3条胚胎期断裂,八面河、垦东北段、埕东中段等3条幼年期断裂,这些断裂均为隐性断裂,是断裂发育的早期阶段;罗西、孤西等14条青年期断裂;石村、齐广等17条壮年期断裂,宁南、陈南西段等6条老年期断裂;陈南东段、高青等2两条消亡期断裂。东营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老年期和消亡期,惠民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老年期,车镇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壮年期,沾化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青年期。同一断层的不同部位所处年龄不同,如东营凹陷陈南断层西段处于老年期,东段处于消亡期。断裂各年龄段的特征明显,胚胎期无断面和断距;幼年期无断距,断面断续出现;青年期断面呈板状,断裂带结构简单(以诱导裂缝带为主);壮年期断面呈铲状,断裂带结构复杂(以诱导裂缝带和滑动破碎带为主),派生断裂出现;老年期断面呈铲状和坡坪状,断裂带内部出现断层泥和胶结现象,派生构造出现多级切割;消亡期断裂停止活动,被水平地层覆盖,或者发生反转。通过断层生长指数、活动速率、断层落差三个指标分析了断层的活动方式,济阳坳陷断裂的活动方式主要有:(1)增速式、(2)匀速式、(2)衰减式、(4)稳定式、(5)先增后衰式(增速>降速、增速=降速、增速<降速)、(6)双峰式(连续型双峰式、间歇型双峰式)、(7)三峰式(连续型三峰式、间歇型三峰式)等7类11种。对比分析断层年龄特征和活动方式特征,认为张扭性断层的活动方式影响了断层年龄的持续时间和活动强度,稳定、持续、高强度的断层活动方式利于断层向老年期发展。在济阳坳陷断裂发育年龄与断层活动方式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年龄断层的控烃能力、控储层能力、生储盖组合、油气输导和封闭能力、控藏作用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类型。提出了8种控藏模式,总体上随着断裂年龄变大,断裂的控藏作用类型越来越复杂,控制的圈闭类型越来越多,圈闭规模越来越大:(1)胚胎期裂缝-近源控藏模式,以裂缝聚集带或串珠状小断块油气藏为主;(2)幼年期调节型控藏模式,局部破碎间出现以调节不均匀应力为主的调节带,发育横向背斜和侧向斜坡,控制沉积砂体的形成和展布,油气聚集形成调节型复合油气藏;(3)青年期断-砂匹配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受青年期断裂控制形成沉降中心和沉积物重力卸载区,断裂为垂向运移通道,形成岩性构造油气藏;(4)青壮年期断-砂匹配阶梯式侧向运聚模式,由断层和砂体共同组成输导体系,油气首先通过断层进行垂向运移,再穿过断层通过砂体侧向运移,聚集成藏;(5)青壮年期断-砂匹配脊式侧向运聚成藏模式,输导体系为断层、砂体与不整合复式输导,油气通过油源断层向砂体运移,并通过砂体与不整合沿古构造脊的方向运移至斜坡带圈闭中;(6)壮年期断坡控砂控藏模式,在壮年期断坡上发育了丰富的近岸深水浊积扇、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沿断坡垂向排列形成圈闭,油气在圈闭中聚集成藏;(7)壮年期派生断裂复合控藏模式,上盘派生的滚动背斜和正、反向断层,可以提供良好的构造圈闭,派生断裂作为油源断层,结合不整合和砂体油气垂向和横向运移,聚集成藏;(8)老年期复合型控藏模式,以大型滚动背斜油藏为主,下部发育砂砾岩体岩性油藏;外带主要发育砂砾岩体岩性油藏、断块山—披覆油藏,局部还有火成岩油藏。

曹铮[4](2019)在《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制及油藏差异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在页岩气革命之后,以多类型致密储层整体开发理念为核心的技术和管理创新,实现了资源的二次飞跃,二次革命的核心是各种致密岩性整体勘探开发使难动用资源真正成为了储量(何文渊,2019)。我国的致密砂岩储层以低渗-致密储层体系为特征,油气资源丰富,约占可采油气资源的40%。2015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地质资源量达1275亿吨,其中致密油地质资源量147亿吨。勘探开发实践表明,油气不均一分布及差异富集特征十分明显,属于典型的常规-致密油藏共生体系,其中,储层质量的差异性对常规-致密油藏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本论文以松辽盆地南部重新-前郭南斜坡带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储层质量差异性研究角度,揭示油气不均一分布以及差异性富集规律。本论文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稳定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手段,从储层角度出发,将低渗、特低渗、致密储层视为一个统一的储层体系,以层序地层学、沉积相、成岩作用及构造活动研究为基础,分析各因素对储层质量差异的控制作用,阐明了低渗-致密储层体系的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致密油藏差异特征分析,明确了常规-致密油藏分布及差异富集主控因素,建立了常规-致密油藏的差异富集模式。研究区扶余油层整体对应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可进一步分为5个准层序组和13个准层序。在区域沉积背景及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12口井的岩心观察描述、粒度分布特征等分析,明确研究区扶余油层发育浅水三角洲相,由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组成。自西向东,选取了研究区让11区块、让46区块及前60区块3个密井网区进行沉积微相展布精细解剖。低位体系域至高位体系域,主力沉积微相由平原分流河道向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过渡;分流河道的展布形态由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的织网状展布逐渐过渡为高位体系域的枝状展布,河道发育规模减小,砂岩厚度逐渐减薄,纵横向叠置性变差。研究区扶余油层整体为低渗、特低渗、致密储层共存的复杂储层体系。平面上,储层质量具有明显分带性,自西向东,储层质量整体呈现由致密向低渗过渡的趋势。层序格架内,不同体系域的砂岩储层质量存在差异;相同体系域内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质量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区扶余油层在地质埋藏历史时期内经历的成岩事件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黏土矿物胶结及石英胶结)和溶蚀作用,以及局部的事件型流体侵入导致的一系列成岩过程,即幔源-岩浆型CO2的侵入。CO2未充注区,相邻泥岩和上覆烃源岩的有机质脱羧作用为储层中的碳酸盐胶结物沉淀提供了所需的物质;长石的溶蚀、高岭石的伊利石化、蒙脱石伊利石化以及石英颗粒间的压溶作用是储层中石英胶结物的重要硅质来源;储层中导致长石溶蚀的酸性流体主要为上覆烃源岩排出的有机酸流体。CO2充注区,幔源-岩浆型CO2的侵入导致储层中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的碳酸盐矿物组合的形成;幔源CO2的侵入可导致储层中的长石发生二次溶蚀,并伴随有硅质的释放和沉淀。基于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结合自生矿物间的交代切割与溶解充填关系,建立了研究区扶余油层成岩作用共生序列。层序格架和沉积相控制储层沉积环境、颗粒粒度、分选、原始物性以及砂岩叠置样式。湖侵体系域砂岩和高位体系域砂岩距离上覆烃源岩距离较近,且泥岩隔夹层相对低位体系域时期更为发育,故高位体系域砂岩和湖侵体系域砂岩中的平均碳酸盐胶结物含量相对较高。对于体系域内单一沉积微相砂体而言,与顶底砂泥岩接触面附近的砂岩相比,砂体中部的碳酸盐胶结物含量相对较少,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高。低位体系域分流河道砂岩粒度粗,分选磨圆好,抗压实性强,在埋藏压实作用后能够保留更多原生粒间孔隙,从而导致从上覆烃源岩排出的有机酸流体更容易进入低位体系域分流河道砂岩中,使酸性流体与更多的岩石接触并发生水岩反应,更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低位体系域至高位体系域,伴随着基准面的上升,沉积相带不断后退,砂岩的沉积水动力减弱,从而导致湖侵体系域砂岩和高位体系域砂岩的原生细粒黏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含量相对较高,进而导致埋藏成岩过程中形成相对更多的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对储层质量的破坏性相对更强。松辽盆地南部整体构造反转抬升轨迹导致重新、前郭南两个斜坡带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埋藏压实程度,石英胶结物含量和黏土矿物类型的差异,并对东西两个斜坡带扶余油层储层质量的差异做出了正向贡献。由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对扶余油层储层质量差异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影响,距断层一定范围内(500m以内),储层中的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与距断层距离呈反比,次生溶蚀孔隙度与距断层距离呈正比。幔源CO2的充注使周缘储层的碳酸盐胶结物、自生黏土矿物类型及含量发生了改变,并导致幔源CO2充注区(孤店逆断层5-8km以内)的储层质量整体降低。碳酸盐胶结物类型为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且碳酸盐胶结物含量相对未充注区储层更高;自生黏土矿物类型主要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高岭石和绿泥石基本不发育;石英胶结物含量相对未充注区储层更高。在上述构造活动、层序、沉积及成岩作用等多因素对储层质量差异的控制作用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区低渗-致密复杂储层体系的成因机制。构造活动决定重新-前郭南地区自西向东储层质量整体呈“有序性”分布特征(西致密东低渗);相同构造单元内,层序格架、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不同尺度下的储层质量差异的形成,并最终形成低渗-致密储层体系;层序和沉积相是决定储层低渗化、致密化差异形成的先天基因,埋藏压实作用是储层整体低渗-致密化的“下行推手”,碳酸盐胶结物的发育程度是储层低渗或致密的“关键拐点”,而自生黏土矿物的发育是储层低渗-致密化进程的“催化剂”。致密油藏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侧,为先成藏后致密,属于准连续型油藏,具有“整体含油,相邻井产能差异大”的特征。“甜点”储层作为储集体决定富集面积,断层或断裂密集带作为垂向输导体影响储层产能,源储压差为运移动力控制垂向富集层位,三者耦合共同控制致密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常规油藏主要分布区,顶部一、二砂组以断层-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为主,下部三、四砂组以断层-岩性油藏为主,受斜坡带构造背景(南低北高,坡度较缓)的影响,研究区油水过渡带范围大,北部构造高部位石油相对富集。构造背景及断砂匹配关系控制常规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当断裂密集带走向与地层上倾方向垂直相交,与砂体延伸方向小角度斜交时,断裂密集带起横向遮挡作用,断裂密集带临凹一侧的反向断垒、断鼻和反向断阶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断裂密集带走向与地层上倾方向近平行,与砂体延伸方向呈小角度斜交或近平行时,断裂密集带起侧向输导作用,沿地层上倾方向断层横向遮挡形成的构造-岩性圈闭是石油富集的有利部位。

程银行[5](2019)在《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K2)以来的火山—沉积建造保存相对较为完整,全面记录了盆的构造演化过程。论文针对松辽盆地大规模构造反转时限和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确定性,以及构造反转与盆地内部砂岩型铀成矿是否相关等两个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对盆地南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26个油田钻孔采集了126件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主要分布于地堑、地垒,样品深度在1500-4000 m,获得107件有效测年结果,显示出,松辽盆地在晚白垩世以来存在2个构造演化阶段。第一阶段是晚白垩世—古新世(70-50Ma)整体构造隆升。主要表现为(1)沉积相由湖相变为河流相。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明水组开始沉积成岩期,碎屑物粒度开展逐渐变粗,到了古新世盆地未接受沉积,缺失了白垩纪末期至古近纪地层,表明该时期始终处于抬升剥蚀阶段。(2)基性岩浆活动相对强烈。自88-50Ma断断续续持续活动,表明持续伸展构造背景。(3)裂变径迹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在整个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均有发生,具有普遍性。第二阶段是渐新世—中新世(40-10Ma)构造反转。主要表现为(1)该阶段在松辽盆地内部分沉积物较少,部分地区仅零星沉积了中新统大安组和泰康组。(2)基性岩浆活动较弱。(3)褶皱构造、逆冲断裂构造强烈发育。这一阶段最明显的构造特征是大规模北东向褶皱和逆冲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在盆地内部形成一系列北东向褶皱隆起和坳陷,被大安组、泰康组角度不整合覆盖。盆地南缘15.6±0.7Ma左行逆冲走滑断裂,标志着这一时期挤压构造背景。(4)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隆升时间存在明显差异,盆地南部隆升时间较早,盆地西北部较晚,典型北东向断层上盘经历的构造隆升事件主要有80–50Ma和40-10Ma两个阶段构造隆升,而断层下盘并未记录40-10Ma的事件,表明断层两盘在在后一构造阶段的隆升速度不同,造成了松辽盆地由早期的正断层转变后逆断层。同时裂陷区和断垄区也明显不同,前者经历了前述两期构造事件,而后者仅经历了早期的构造事件,表明松辽盆地在后一构造事件期间并非同时经历。2个阶段太平洋板块活动明显不同。第一阶段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为北北西向,俯冲角度较大,第二阶段板块俯冲方向由北北西向转变为北西西向,这种转变过程始于50±0.9Ma,持续到41.5±0.3Ma,与裂变径迹测年资料在50-40M构造热事件间歇相吻合。鉴于松辽盆地渐新世—中新世构造反转与松辽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成矿年龄吻合,首次提出了末次隆升构造制约了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的认识。

师萌[6](2018)在《辽中凹陷南部地区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中凹陷南部是近年来发现的有利油气富集地区之一,具有较高的勘探价值。但研究区缺乏系统综合的成藏机理研究,对油气成藏要素,油水分布规律及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仍存在较多有疑问的地方。本文充分利用研究区地质、地化、地球物理等资料,对辽中凹陷南部LD22-LD27地区的成藏基本要素、油气富集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油气成藏期次和油气成藏过程等分析,归纳了该区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东三段烃源岩及沙河街组烃源岩发育较好;储层为高孔—高渗或高孔—中渗的浅层馆陶组及明化镇组;盖层为发育较好的东二段、东三段和沙三段泥岩;生储盖组合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下生上储式及自生自储式。主要发育同断层相关的断层-岩性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断鼻油气藏及断背斜油气藏。不同构造部位原油富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近主干断裂的构造部位地层水矿化度高,地层水水型以CaCl2型为主,反映存在沿深大断裂的热液上涌。受中央走滑断裂影响,LD21-2、LD21-3、LD27构造主要发育新近系油藏,原油物性较差;距离断层较远的LD21-1、LD22-1及LD22-1S构造发育埋藏较深的古近系油藏,原油物性较好。该区油气成藏主要受油源断层及控藏断层控制,砂体发育次之;断层垂向性封闭因子Fvs临界值为1.6。区内油气主要充注成藏时间为明化镇组沉积中期及晚期;其中LD21-1及LD27-2S中的原油具有混源特征,其他含油构造油气主要来源于辽中南洼。综合油气富集特征、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油气来源及充注成藏期次过程,研究区归纳出三种油气成藏模式:双源供烃、断-砂复合输导深层成藏模式;单源供烃、断层输导浅层成藏模式;双源供烃、断-砂复合输导浅层成藏模式。

彭作磊[7](2018)在《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轮南低凸起地区“断裂系统复杂、构造运动多期、明显断裂控藏”的特征,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构造及地层发育特征,并对不整合接触地层剥蚀量进行恢复,分析了剥蚀特征,然后通过Move 3D进行三维构造演化和平衡剖面制作,并对构造演化过程进行详细剖析,最后结合Petromod含油气系统模拟结果,分析轮南地区成藏演化模式,并研究分析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构造演化结果将构造活动详细划分为八个阶段,基底共轭压扭性走滑构造于加里东中期形成,早海西期和晚海西期两期强烈的构造挤压活动,使得轮南北部地区大面积遭到了抬升-剥蚀,同时形成了大型逆冲断裂带以及两个大型背斜(轮南背斜和桑塔木背斜),构造反转作用发生在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昆仑山和天山向盆地内部逆冲推覆,地层产状由北高南低转变为北低南高,最终定型。(2)通过含油气系统模拟结果将油气成藏模式总结为四次油气充注期、一次油气破坏期、三次油气调整期。晚加里东期形成了轮南低凸起巨型古油藏,而古油藏由于早海西期强烈的剥蚀作用遭到严重破坏。到了晚海西期,奥陶系再次聚集成藏,晚燕山期-早喜山期的油气藏调整改造使得古油藏向上运移至石炭系、三叠系储层,形成次生油气藏,接着晚喜马拉雅期油气藏再次调整改造,继续向上运移至侏罗系地层,储集成藏。(3)断裂系统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油藏运聚条件的控制作用。大型油源断裂的开启时期控制着油气运聚成藏的时期,大型断裂的延伸层位控制着油气运聚成藏的位置。

余朝华,肖坤叶,张桂林,肖高杰,杜业波[8](2018)在《乍得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Bongor盆地是中—新生代陆内被动裂谷盆地,其形成和演化受周边重大构造事件的影响和控制。白垩纪早期,在非洲板块与南美板块分离、大西洋张裂的影响下,盆地开始形成并持续张裂,形成了一系列北西—南东向高角度陡立断层;白垩纪末期,在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间南北向高速正向碰撞所引起的挤压应力作用下,盆地发生强烈反转,地层抬升剥蚀、褶皱变形;古近纪末受红海北西—南东向张裂产生的局部挤压应力作用,盆地发生轻微反转,部分古近系遭受剥蚀;新近纪以来盆地以稳定的热沉降为主。Bongor盆地白垩纪末期构造反转是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构造事件,深刻影响了盆地的沉积充填和油气成藏。盆内白垩纪末期构造反转以地层的褶皱变形为主要特征,根据其剖面形态可进一步分成单断型、双断型和散花型3种类型。基于最新有关断层倾角与反转应力强度的研究成果和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认为虽然晚白垩世挤压强烈,但由于盆地断层倾角过大发生"锁死"现象,而未能发生反转。

李偲瑶[9](2018)在《义东复杂潜山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文中研究说明义和庄凸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西北部,是分隔车镇凹陷和沾化凹陷的大型正向构造单元。义东地区位于义和庄凸起东部,断裂十分发育,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使研究区呈现出复杂的构造特征,为进一步的勘探选区带来了困难。本文旨在分析义东地区复杂潜山带的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规律,并以此分析区域油气运聚规律。本次研究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结合钻录井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分析了义东地区构造特征,恢复义和庄凸起的构造演化过程,分别按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对区带内的潜山进行分类,通过油气运聚规律分析,最终构建义东地区油气成藏模式。义和庄凸起共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五个构造运动阶段,形成了现今复杂的构造形态。区内发育正逆断层及反转断层,整体表现为“网格化”特征,大致分为NW向、NE向和近SN向三组,共发现五条控制地区形态的主要断层。根据断裂的规模和对构造、沉积的控制作用,将区内断裂分为四个级别。进而综合构造特征分析将义东地区潜山构造类型分为三类9种,以断阶式潜山为主。义东地区经历了稳定、挤压、反转、裂陷及拗陷五个演化阶段。构造反转和重力滑动作用控制了义东断槽的形成。从演化历史角度,将义东地区潜山演化类型分为五种,最易富集油气的类型为早埋藏-晚定型-断阶式潜山。区内油气在新老地层均有分布,四扣、郭局子、邵家等多个生油洼陷向义和庄凸起供油。潜山油藏类型共分为三类9种,其中7种均与断层有关,可见断层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明显,封闭性较差的层段和多期不整合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在此基础上,结合成藏动力研究,综合分析建立五种成藏模式。

胡梦颖,李三忠,戴黎明,索艳慧,郭玲莉,刘泽,马芳芳,陶建丽[10](2017)在《西湖凹陷中北部反转构造动力学机制的数值模拟》文中认为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东缘,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影响,经历了3期构造反转作用,尤其是位于其东部拗陷带的西湖凹陷,记录了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反转过程。选择反转作用最为强烈的西湖凹陷中北部区域,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以此为基础来探讨反转构造的动力学机制。在大量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西湖凹陷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建立了具有黏弹性性质的6套地层以及9条主要断裂组成的地质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西湖凹陷中以剪切为主并辅以早期拉伸、晚期挤压的凹陷演化模式是控制凹陷构造反转过程自西向东逐渐发生迁移的主要因素。西湖凹陷垂向位移场演化特征的定量化分析表明,反转构造过程表现为第一期反转导致西部隆升、东部沉降,第二、三期反转导致西部沉降、中东部隆升的特征,模拟结果与西湖凹陷不同界面剥蚀厚度显示的区域隆升及沉降演化过程一致,且模型中压性应力场低值区的分布与已知油气藏的分布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西湖凹陷构造反转过程主要受区域应力场由早期的右行张扭逐渐调整为晚期的左行压扭影响。造成这种调整的原因主要是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速率及方向的改变。

二、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论文提纲范文)

(1)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海拉尔盆地研究现状
        1.2.2 红旗凹陷研究现状
        1.2.3 复杂断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及勘探情况
        2.1.1 海拉尔盆地
        2.1.2 红旗凹陷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岩浆岩与构造环境
    2.4 区域构造特征
第3章 红旗凹陷构造特征及地震解释
    3.1 构造和沉积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划分
        3.1.1 红旗凹陷的不整合种类
        3.1.2 构造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
        3.1.3 沉积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
    3.2 构造解释
        3.2.1 层位、断裂解释
        3.2.2 速度分析及成图精度分析
    3.3 红旗凹陷构造特征分析
        3.3.1 红旗凹陷区域地质特征
        3.3.2 断裂特征
        3.3.3 断层类型及主要断层特征描述
        3.3.4 构造样式分析
        3.3.5 圈闭特征
第4章 红旗凹陷原型盆地恢复
    4.1 剥蚀量恢复
        4.1.1 单井剥蚀量计算
        4.1.2 以地震地层趋势法恢复剥蚀量
        4.1.3 红旗凹陷剥蚀特征分析
    4.2 原型盆地特征分析
        4.2.1 红旗凹陷各期控陷断裂的特征
        4.2.2 残留盆地分析
        4.2.3 原型盆地分析
第5章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分析
    5.1 红旗凹陷断裂活动分析
        5.1.1 红旗凹陷断层发育特征
        5.1.2 断层期次分析
        5.1.3 红旗凹陷控陷断裂的发育特征
    5.2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分析
        5.2.1 平衡剖面的制作
        5.2.2 红旗凹陷剖面构造演化分析
        5.2.3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阶段的划分
第6章 红旗凹陷构造形成机制分析
    6.1 建造及构改造样式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6.1.1 45°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2 低角度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3 犁式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4 实验小结
    6.2 红旗凹陷建造过程三维构造物理模拟
        6.2.1 预实验
        6.2.2 标准实验
    6.3 红旗凹陷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分析
        6.3.1 红旗凹陷形成机制分析
        6.3.2 红旗凹陷变形序列分析
    6.4 红旗凹陷三维模拟实验成果在油气勘探部署上的应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成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2 油气成藏的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
    3.2 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
        3.2.1 元素组成划分有机质类型
        3.2.2 岩石热解资料划分有机质类型
    3.3 烃源岩的有机质成熟度
        3.3.1 镜质体反射率(R_o)判断有机质成熟度
        3.3.2 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判断有机质成熟度
    3.4 烃源岩沉积环境
    3.5 生烃模式
第4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1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特征
    4.2 原油及油砂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2.1 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分布特征
        4.2.2 甾烷和萜烷分布特征
    4.3 稠油成因分析
    4.4 原油咸化特征
        4.4.1 Pr/Ph、伽马蜡烷/C31H
        4.4.2 羟基维生素E(MTTCI),升藿烷指数(C_(35)H/C_(34)H),ETR,二苯并噻吩/菲(DBT/P)
        4.4.3 无机地球化学参数Sr/Ba
        4.4.4 烃源岩岩性
第5章 油气成藏特征
    5.1 油藏类型及分布
    5.2 典型油藏解剖
        5.2.1 巴5 油藏
        5.2.2 巴19 油藏
    5.3 成藏期次
        5.3.1 埋藏史
        5.3.2 流体包裹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1.3 断层年龄阶段、活动方式及控藏能力的内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断裂年龄阶段的研究现状
        1.2.2 断裂控藏能力研究现状
        1.2.3 济阳坳陷断裂及控藏作用研究现状
        1.2.4 研究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断裂年龄阶段划分及依据
    2.1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断裂年龄阶段分析
        2.1.1 水平均匀伸展模型
        2.1.2 曲折基底断裂伸展模型
    2.2 基于离散元(DEM)数值模拟实验的断裂年龄阶段分析
        2.2.1 断层演化的模拟离散元模拟材料满足的线性弹性定律
        2.2.2 离散元模拟模型建立
        2.2.3 离散元模拟结果
    2.3 基于平衡剖面的断裂显性期年龄阶段分析
        2.3.1 盆地演化过程中断层特征变化
        2.3.2 陈南断层年龄演化特征
        2.3.3 陈南断层年龄变化过程中的沉积、成岩响应
    2.4 断裂年龄阶段划分
        2.4.1 断层隐性期和显性期划分
        2.4.2 隐性期年龄阶段划分
        2.4.3 显性期年龄阶段划分
    小结
第三章 济阳坳陷断裂活动方式
    3.1 活动速率法揭示的断层活动方式
    3.2 断层生长指数反映活动方式
    3.3 断层落差反映活动方式
    3.4 断层活动方式及其对断层年龄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
    4.1 济阳坳陷断裂分布特征
    4.2 济阳坳陷典型断裂年龄阶段识别及活动方式分析
        4.2.1 识别标准建立及参数分析
        4.2.2 胚胎期断裂特征
        4.2.3 幼年期断裂特征
        4.2.4 青年期断裂特征
        4.2.5 壮年期断裂特征
        4.2.6 老年期断裂特征
        4.2.7 消亡期断裂特征
    4.3 济阳坳陷主要断裂年龄特征差异性分析
        4.3.1 不同断裂生命周期完整性不同
        4.3.2 同一断裂不同部位年龄不同
        4.3.3 断裂年龄阶段差异性原因分析
        4.3.4 断裂年龄转化模式
        4.3.5 济阳坳陷断层活动方式对断裂年龄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断裂年龄与活动方式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5.1 胚胎期和幼年期断裂主控圈闭
    5.2 青年期断裂对烃源岩、储集层影响
        5.2.1 青年期断裂影响控烃能力
        5.2.2 青年期断主控砂体
    5.3 壮年期断裂对烃源岩、储集层和油气输导的影响
        5.3.1 壮年期断裂主控烃源岩
        5.3.2 壮年期断裂对储层的影响
        5.3.3 壮年期断裂对油气输导的影响
    5.4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5.4.1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
        5.4.2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储层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
        5.4.3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圈闭的控制作用
    5.5 断裂活动方式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5.5.1 断层活动方式对成藏动力的影响
        5.5.2 断裂活动方式对成藏期次的影响
        5.5.3 断裂活动方式对主要生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小结
第六章 济阳坳陷各年龄断裂的控藏模式
    6.1 济阳坳陷断裂控藏作用类型及圈闭油气藏类型
        6.1.1 不同年龄断层的控藏作用类型
        6.1.2 不同年龄断层控制的圈闭类型
        6.1.3 各年龄阶段断控油气藏类型实例
    6.2 济阳坳陷断裂成藏模式
        6.2.1 胚胎期:裂缝型-近源成藏模式
        6.2.2 幼年期:调节型成藏模式
        6.2.3 青年期:断砂匹配-垂向运移成藏模式
        6.2.4 青年期-壮年期:断-砂匹配侧向运聚模式
        6.2.5 壮年期:断坡控砂成藏模式和派生断裂复合成藏模式
        6.2.6 老年期:复合型成藏模式
    6.3 断裂年龄及活动方式对油气富集规律的影响
    6.4 断裂控藏能力试评价
    6.5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制及油藏差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1.2.2 低渗-致密储层质量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2.3 油气差异富集主控因素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勘探开发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2.1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2.1.1 三级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2.1.2 体系域界面类型及特征
        2.1.3 准层序组和准层序界面特征
    2.2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2.1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2.2.2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3 沉积特征研究
        2.3.1 区域沉积背景及古物源特征
        2.3.2 泥岩颜色及沉积环境
        2.3.3 砂岩粒度特征
        2.3.4 沉积构造特征
    2.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2.4.1 沉积微相划分
        2.4.2 单井相、连井相分析
    2.5 沉积相展布特征
        2.5.1 密井网区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2.5.2 砂体分布规律研究
        2.5.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
    2.6 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演化规律
第三章 常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组分特征
        3.1.2 填隙物特征
        3.1.3 岩石结构特征
    3.2 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3.2.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3.2.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3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质量差异性特征
        3.3.1 不同构造区带储层质量差异特征
        3.3.2 层序格架内不同体系域、不同沉积微相储层质量差异特征
    3.4 储层成岩作用
        3.4.1 主要成岩事件
        3.4.2 成岩物质来源
        3.4.3 成岩共生序列
第四章 常规-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差异性成因机制
    4.1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质量控制因素
        4.1.1 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1.2 层序格架和沉积微相格架内的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1.3 构造活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1.4 CO_2充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2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演化
    4.3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低渗-致密化机理及差异性成因机制
        4.3.1 沉积体系和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决定储层低渗-致密化趋势
        4.3.2 构造活动、层序、沉积、成岩及CO_2充注共同决定储层低渗-致密差异演化进程
第五章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石油差异富集特征及主控因素
    5.1 研究区扶余油层石油成藏基本条件分析
        5.1.1 烃源岩条件分析
        5.1.2 断裂密集带展布特征
        5.1.3 异常压力分布特征
        5.1.4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致密史与油气充注史
    5.2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石油不均一分布及差异富集特征
        5.2.1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不均一分布特征
        5.2.2 致密油藏区石油差异富集特征
        5.2.3 常规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特征
    5.3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主控因素
        5.3.1 构造活动、有效烃源岩分布和储层质量差异控制常规-致密油藏宏观有序分布
        5.3.2 致密油藏区石油差异富集主控因素
        5.3.3 构造背景及断砂匹配关系控制常规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研究现状背景及支撑项目
        1.3.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
        2.2.1 前古生界
        2.2.2 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2.5 第四系
    2.3 构造
        2.3.1 构造位置
        2.3.2 松辽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主要断裂及构造层划分
    2.4 岩浆岩
        2.4.1 区域岩浆岩活动规律。
        2.4.2 松辽盆地火山活动
    2.5 矿产地质
3 沉积特征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3.1 松辽盆地内部碎屑沉积充填特征
        3.1.1 火石岭期—营城期(J—K1)
        3.1.2 登楼库期—泉头期(K1—K2)
        3.1.3 青山口期—嫩江期(K2)
        3.1.4 四方台—明水期(K2)
    3.2 盆地充填、继承与迁移特征
        3.2.1 松辽盆地不同阶段岩性岩相分布特征
        3.2.2 松辽盆地迁移变化规律
    3.3 沉积环境与气候变迁
        3.3.1 三期红色沉积建造
        3.3.2 生物化石
        3.3.3 气候周期性变化
    3.4 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1 哲参3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2 钱2和D1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3 盆地缘构造隆升转换
        3.4.4 盆缘构造隆升历史
        3.4.5 碎屑岩物源区相似度
4 松辽盆地构造岩浆事件
    4.1 概述
    4.2 侏罗纪火石岭期岩浆事件
    4.3 早白垩世营城期岩浆事件
    4.4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4.5 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
5 松辽盆地构造特征
    5.1 松辽盆地基底构造
    5.2 断裂构造
    5.3 褶皱构造
    5.4 松辽盆地构造层划分
6 松辽盆地构造热年代学及砂岩型铀矿
    6.1 裂变径迹概念及原理
    6.2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及分析流程
    6.3 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6.4 侏罗纪—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6.5 晚白垩世早期构造演化
    6.6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构造热演化
    6.7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历史
    6.8 末次隆升构造与地浸砂岩型铀成矿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辽中凹陷南部地区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理论
        1.2.2 研究区油气成藏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辽中凹陷南部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
        2.1.1 地层发育
        2.1.2 沉积特征
    2.2 研究区基本构造特征
        2.2.1 断裂发育特征
        2.2.2 反转断层动力机制
        2.2.3 研究区构造发育史
第三章 辽中凹陷南部成藏基本要素及油气分布特征
    3.1 烃源条件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2 储盖特征
        3.2.1 储层特征
        3.2.2 盖层特征
        3.2.3 生储盖组合
    3.3 圈闭及油藏类型
    3.4 油气分布特征
        3.4.1 油气平面分布特征
        3.4.2 油气纵向分布特征
    3.5 流体性质分析
        3.5.1 原油物理性质
        3.5.2 地层水性质
第四章 辽中凹陷南部断-砂控藏特征研究
    4.1 断层对研究区油气成藏的影响
        4.1.1 断层规模
        4.1.2 构造位置与主干断层的距离
        4.1.3 断层活动性对成藏的影响
        4.1.4 断层应力环境
        4.1.5 断层封闭性
    4.2 砂体发育情况对研究区油气成藏的影响
        4.2.1 新近系砂体分布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4.2.2 古近系砂体分布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第五章 辽中凹陷南部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5.1 油气成藏时间及期次
    5.2 油气来源分析
    5.3 油气成藏过程
    5.4 研究区成藏模式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轮南区块研究现状
        1.2.2 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发育特征
第三章 三维构造模型
    3.1 三维地震体构造解释
        3.1.1 蚂蚁体追踪断层解释技术
        3.1.2 断裂组合特征
        3.1.3 断裂分类及分布规律
    3.2 速度模型的建立
    3.3 建立三维构造模型
第四章 三维构造演化研究
    4.1 剥蚀量恢复
        4.1.1 声波时差法—平行不整合
        4.1.2 地层趋势厚度法—角度不整合
        4.1.3 主要层位剥蚀特征
    4.2 三维构造恢复
        4.2.1 确定构造恢复参数
        4.2.2 上奥陶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4.2.3 石炭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4.2.4 三叠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4.2.5 轮南背斜演化过程
    4.3 不同时期构造演化特征
    4.4 构造演化特征总结
第五章 构造控藏作用研究
    5.1 研究区成藏特征调研
        5.1.1 成藏期的确定
        5.1.2 生储盖组合划分
    5.2 生烃动力学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5.2.1 生烃动力学
        5.2.2 边界条件
        5.2.3 成藏演化模式
    5.3 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3.1 断裂系统改造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5.3.2 构造活动控制着油气成藏期次和分布规律
        5.3.3 构造控制着圈闭类型及油井产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8)乍得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1.1 盆地概况
    1.2 构造与沉积演化
2 反转构造特征
    2.1 断裂特征
    2.2 反转构造样式
3 反转成因机制分析
    3.1 动力背景
    3.2 反转机制探讨
4 结论

(9)义东复杂潜山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意义及来源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发育特征
    2.2 构造特征
    2.3 区域构造背景
第三章 构造特征
    3.1 断裂基本特征
    3.2 断裂平面组合样式
    3.3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3.4 潜山构造类型
第四章 复杂潜山形成演化
    4.1 义和庄凸起形成演化
    4.2 义东复杂潜山演化类型
    4.3 不同演化类型潜山成藏条件差异性分析
第五章 复杂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5.1 义东地区油气空间分布
    5.2 义东地区复杂潜山油藏类型
    5.3 断裂控藏作用研究
    5.4 流体运移特征
    5.5 油气成藏期
    5.6 油气优势运移方向
    5.7 义东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西湖凹陷中北部反转构造动力学机制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模型构建与边界条件设定
    2.1 模型构建及参数设置
    2.2 边界条件的设定
3 模拟结果分析
    3.1 模型中西湖凹陷构造反转的时空演化规律
        3.1.1 纯剪模型
        3.1.2 大角度张/压扭剪切模型
        3.1.3 小角度张/压扭剪切模型
    3.2 模拟结果与西湖凹陷对比
    3.3 压应力分布与已知油层层位的对比
4 讨论
    4.1 西湖凹陷反转构造动力学机制
    4.2 西湖凹陷多期构造反转的时空演化规律
5 结论

四、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D]. 麻成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成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张如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D]. 姜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4]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制及油藏差异特征研究[D]. 曹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5]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D]. 程银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6]辽中凹陷南部地区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 师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D]. 彭作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乍得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J]. 余朝华,肖坤叶,张桂林,肖高杰,杜业波.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3)
  • [9]义东复杂潜山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D]. 李偲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西湖凹陷中北部反转构造动力学机制的数值模拟[J]. 胡梦颖,李三忠,戴黎明,索艳慧,郭玲莉,刘泽,马芳芳,陶建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04)

标签:;  ;  ;  

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