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三堡乡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岩[1](2021)在《“三生空间”耦合协调视角下原平市乡村地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大报告提到乡村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达到乡村振兴的有力手段,要求乡村地域空间着重建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耦合协调的空间结构。目前,乡村地域空间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三生空间协调水平低下甚至严重失衡。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加深,乡村老龄化和空心化造成生活空间活力丧失,劳动力流失和资源配置混乱导致生产的效率低下,而乡村经济水平提高伴随生活生产活动空间需求增多,对生态空间造成挤压,引发生态空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研究乡村“三生空间”发展水平,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入手,分析三生空间耦合协调的演化过程和格局机理特征,基于国土空间规划面向乡村规划,协调乡村三生空间发展,有利于推进乡村地域空间发展,实现乡村和谐繁荣。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原平市乡村地域,在“三生空间”耦合协调视角下,分析三生空间耦合协调的演化过程和格局机理特征,提出乡村地域发展优化路径。建立乡村地域发展优化规划体系,丰富乡村建设理论,为原平乡村未来发展做出参考和引导。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前两章,对基础相关进行研究,交代了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以及对乡村地区空间发展的相关研究等。第二部分是三、四章,在对原平市乡村地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原平市乡村地域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识别乡村地域三生空间类别,构建原平市乡村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原平乡村地域三生空间耦合协调进行评价,计算得出2009年、2014年、2019年三个时期的原平市乡村三生空间之间的发展水平、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第三部分是五、六章,基于2009年、2014年、2019年三个时期的评价结果,对乡村地域三生空间耦合协调的演化过程和格局分析,总结三生空间耦合协调的特征。第四部分是相关优化路径,为第七章,明确乡村地域发展优化目标,基于三生空间耦合协调特征,探究三生空间耦合协调视角下乡村地域的机理规律和发展优化的落脚点;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引导,提出发展优化策略,构建原平市乡村地域三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最后实施保障体系,完善三生空间耦合协调体系。
李想[2](2021)在《旧街区更新改造的织补策略 ——以江西河口古镇三堡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旧街区往往面临着肌理破损、基础设施陈旧、交通不畅等问题。旧街区的整体保留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整体拆除又磨灭了城市记忆,如何修补这些破损的街区肌理、完善基础设施和交通系统,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城市更新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对旧街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织”和“补”,可以在更新街区的同时保留最有价值的记忆。本文立足于城市更新的发展背景,选取了符合城市更新发展趋势的“织补”策略,并将江西河口古镇三堡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图文资料的整理,从三堡街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背景、街区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确了街区独特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文化价值。从土地利用、产业结构、道路交通、文化记忆、建筑遗存等角度对三堡街区的现状展开调查,发现三堡街区存在如街巷凋敝、商业败落、交通不畅、文化凋零、建筑残损严重等问题,导致街区活力丧失。通过比对研究,明确了“织补”策略在三堡街区的可实施性,并对三堡街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针对街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肌理修复、产业升级、道路疏通、文化重塑、建筑的植入和修复等更新策略。在提出上述更新策略的基础上,对三堡街区进行了概念性的规划设计,并从街区、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落实“织补”策略,以达到街区活力再生的目的。通过对三堡街区的现状特征的研究,对“织补”策略的架构,并落实“织补”策略在土地利用、产业结构、道路交通、文化记忆、建筑遗存等方面的运用,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三堡街区所面临的现状问题,使街区达到全方位的更新,进而印证“织补”策略的可实施性。本文提倡在尊重街区自身特色、保留地方记忆的基础上对街区进行更新,有利于促进“织补”策略在旧街区更新改造中的应用,为城镇旧街区的更新提供更多的参考。
茹彤[3](2021)在《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研究 ——以未央区六村堡村为例》文中认为“十三朝古都,三千年历史”,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赋予了西安的古都文采和魅力。“西罗马,东长安”,汉唐时期,长安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在汉长安城遗址中,散乱分布着很多村落,其中遗址村落是汉长安历史时期存在于大遗址中逐渐演化形成的村落,承载着汉长安城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遗址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这些村落的发展未能充分考虑其所在大遗址的文化基因,现状遗址村落出现了文化基因受损,文化传承断代,文化空间特色消逝,文化产业发展受限,村民文化认知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论文以六村堡村为例,梳理了遗址村落文化空间要素和文化基因要素,构建了文化基因谱系图,提出了遗址村落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的方法。论文第一部分通过对文化基因、叙事学、文化空间等相关理论及国内外案例分析,奠定了遗址村落文化空间的基因修补与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析了汉长安城遗址村落形成年代、历史演进、现状分布概况、文化产业、人群特征及六村堡村现状等内容。第三部分总结了文化基因筛选提取的方法,识别提取了六村堡村文化空间要素与文化基因要素。第四部分展开叙述了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方法的具体内容,基因修补优化方法主要以文化空间的场景化叙述实现文化基因修补,以文化空间的语言化表达完善实现文化基因激活,以文化空间的符号化表达完善实现文化基因植入,文化空间场景感知优化和文化产业类型优化。第五部分构建了遗址村落文化基因空间表达体系,即串联文化基因修补优化后的文化空间,形成三种主题文化路径,将其叠加形成文化网络。最后以六村堡村为例,应用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方法、文化基因空间表达体系进行实践,提出了具体的空间设计策略,以及遗址村落发展的内驱动力的优化策略,试图为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空间的完整化重现提供思路方法与案例参考。
张琴[4](2021)在《基于稳定脱贫视角的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是重要的扶贫脱贫方式之一,对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和生态保护有重要作用。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均取得巨大成效,但脱贫后仍存在返贫风险,贫困地区持续巩固其成果的现实要求,需进一步构建稳定脱贫的生态补偿机制。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是集生态脆弱性、贫困性和民族性为一体的区域,脱贫后的返贫可能性较大,解决其相对贫困的难度也较大,是后续反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选取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的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自然、社会经济和贫困农户数据,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当量法和生态足迹模型相结合核算生态补偿标准,并从县域、乡镇和民族区不同尺度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足迹和生态补偿标准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以土地利用程度和可持续生计能力水平分别反映民族特性和贫困程度,基于此修正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生态补偿的主体;再依据补偿标准和返贫原因确定生态补偿分区类型,依据返贫原因确定生态补偿方式组合,提出稳定脱贫视角的生态补偿机制思路以及建议,对实现稳定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以期为研究区生态稳定脱贫且不返贫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本文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动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方面: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衰退,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下降,同时自然资源消耗程度总体上升,但均在自然生态系统承受范围内,并长期处于生态资源向外输出。(1)时间上:2000-2015年研究区动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不同尺度的价值差异和变化幅度均较大。2000-2015年研究区各县和各民族区表现为人均生态盈余,而乡镇尺度中杨村乡和宜坪乡为人均生态赤字,其余乡镇为人均生态盈余,不同尺度的人均生态足迹变化幅度较大,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盈亏变化规律一致。(2)空间上:2000-2015年研究区动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呈现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西部彝居区的勒乌乡价值最高;而不同年份的价值量变化幅度空间差异悬殊,空间变化最显着是西部彝居区的勒乌乡和东部彝汉混居区的五渡镇。2000-2015年各乡镇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出中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与人均生态盈亏空间格局一致,均呈现出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勒乌乡和万坪乡始终较高。(2)生态补偿标准方面:提出遵循动态性、扶贫脱贫与生态保护兼顾、系统性与差异性相结合、权利与责任对等的原则建议。(1)时间上: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补偿标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各县的补偿标准随着时间变化逐渐缩小差距,各乡镇的补偿标准差异较大,最高的勒乌乡和最低的杨村乡相差近3.9亿元,而各民族区中彝居区和彝汉混居区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两者相差较小,与汉居区相差较大。(2)空间上:2000-2015年各乡镇的生态补偿标准总体呈现中部和西部高、东部低的空间格局,勒乌乡一直保持最高。(3)生态补偿标准的修正:2000-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强度呈现增加趋势,汉居区土地利用强度最大,达27.03,彝汉混居区次之,彝居区最小,仅17.95。2015年研究区各乡镇贫困农户生计能力水平总体偏低,生计能力综合得分最低是金河镇,约0.3316,最高是觉莫乡,约0.5052。修正两者后,不同乡镇的生态补偿总量均呈现上升或下降,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乡镇是金岩乡,上升了近一倍,而下降幅度较大的乡镇是石梁乡,下降了84.2%。(3)生态补偿机制方面:(1)生态补偿主体:受偿主体为整个研究区,补偿主体为研究区以外的区域。(2)生态补偿分区和方式的确定依据是返贫原因:研究区各乡镇最主要返贫原因有因病或残、缺资金、缺技术,其中因病或残返贫的乡镇最多。(3)生态补偿分区类型:研究区分区类型有高需求自力发展型、高需求依赖潜力型、低需求自力建设型、低需求依赖维持型,主要集中在低需求依赖维持型。(4)生态补偿方式:因病或残主要用“输血式”补偿方式,偏向资金+实物+医疗方式组合;缺资金和缺技术主要用“造血式”补偿方式,缺资金偏向政策+技术+产业方式组合,缺技术偏向技术+智力+产业方式组合。(5)生态补偿机制框架思路及建议:基于补偿资金和生计能力稳定性的视角,以分区补偿和阻断返贫来实现稳定脱贫,提出生态补偿机制框架思路。再分别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生计能力两方面提出建议,以保护好生态环境获得稳定补偿资金为前提,将其资金合理运用提高贫困户生计能力水平,使其更有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生态保护和稳定脱贫的良性循坏。
胡庭浩[5](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认为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曾子恒[6](2020)在《广西岑溪市政府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常态发展时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于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资源环境压力加剧、持续的产能过剩,加上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双重挤压,传统产业以往依赖要素驱动和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模式,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从实践中得出,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至关重要,政府发挥着宏观调控的职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推手。岑溪市是中国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中国花岗岩之乡”的美誉,该市石材产业历经30多年的蓬勃发展,已在国内成为主要石材加工销售基地之一。岑溪市拥有丰富的花岗岩资源,初步形成了规模较大、产品种类丰富的石材产业集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岑溪市石材产业结构矛盾愈发突出,如简单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创新技术滞后等问题明显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岑溪市石材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研究了岑溪市政府在当地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当前政府作用研究中的基本理论和成果,其次、通过对业内人员的访谈和政府资料整理,对岑溪市石材产业转型的现状进行了介绍,接着,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指出政府在推行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的指导下,从政府供给职能、协调职能和规范职能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进而为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徐倩[7](2020)在《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研究 ——以贵州省三个典型村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旅游型乡村聚落演变能揭示特定地域内人地关系变化的历史进程。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聚落文化底蕴深厚,不少村落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如土地的无序扩张、自然文化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村劳动力无法彻底转移等等。这些问题大都与乡村聚落演变进程相关。因此,对旅游型乡村聚落演变进行研究,探索其演变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乡村聚落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三个旅游型乡村聚落为研究案例,分别是景区依托型乡村聚落(石头寨)、民族村寨型乡村聚落(西江千户苗寨)、城郊型乡村聚落(王岗村),其聚落格局和功能演变都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以贵州省乡村旅游开发时间为研究起点、旅游相关政策实施调控为转型节点,利用1984年、1997年、2005年、2013年和2018年几个时期的乡村聚落调查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景观生态学和经济学等相关研究方法,从旅游型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变、聚落功能的转型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求三种不同类型乡村聚落格局的动态演变轨迹和功能转型的过程,分析格局与功能的耦合状态,解构乡村聚落演变的内在机理,设计不同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优化与功能重构的路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王岗村乡村聚落在用地规模、平面形态、景观多样性指数等方面的演变具有明显的差异。(1)聚落规模演变方面:石头寨乡村聚落扩张强度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增长下降三个阶段,西江千户苗寨聚落扩张强度经历了缓慢增长—增长下降—快速增长—增长下降四个阶段,王岗村聚落扩张强度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两个阶段。从土地利用强度变化来看,三个乡村聚落的土地利用强度在34年内均呈现持续上升。总体上看,西江千户苗寨聚落规模的演化强度和速度均高于石头寨与王岗村。(2)聚落形态方面:三个乡村聚落平面形状变化均呈现“简单—复杂”。石头寨最初以团状形式聚集于伍家坡半坡上,受旅游活动影响,聚落向坡脚四周的平地、公路、河边两侧呈大团状和线状模式扩展。西江千户苗寨原聚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多个核心集中于河谷两侧的山坡上。之后以每一个核心聚落,逐渐呈填充式生长,随后沿公路、河边两侧呈带状模式生长,原有核心聚落边界消失,形成聚集性更强的大团状+带状+飞地聚落扩张模式。王岗村由两个聚落空间独立的村寨组成,上王岗村以原聚落为核心,沿四周平坦的耕地里呈团状扩展;之后沿西北-东南方向的公路两侧逐渐拓展,呈现鱼骨状线性生长模式。下王岗村在每个研究时段内,均呈现以原有聚落为核心,向周边团块扩展模式。(3)聚落景观格局方面:三个研究区在34年间,乡村聚落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景观多样化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表明聚落用地越来越密集,同时也存在破碎化的趋势、聚落景观类型组成成分多样性和景观同质性下降。(2)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王岗村乡村聚落功能发展指数呈明显阶段差异性特征。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功能在34年间从居住生活功能和农业生产功能为主逐渐向多样化转变。(1)居住生活功能方面:石头寨村和王岗村的居住生活功能指数逐年升高,而西江千户苗寨整体居住生活功能值逐渐走低。(2)农业生产功能方面:石头寨和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农业功能指数历经上升再下降两个阶段,王岗村乡村聚落农业功能指数持续上升。(3)非农业生产功能方面: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提供的非农业生产功能指数在研究时段内均呈现明显上升,增长幅度整体表现为“西江千户苗寨>王岗村>石头寨”。(4)乡村聚落总功能方面:受研究区旅游服务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发展的影响,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和王岗村乡村聚落功能值均出现阶段性的变化,其中,石头寨乡村聚落总功能指数在1984-2018年研究时段内出现“上升—下降”两个阶段,而西江千户苗寨和王岗村在研究时段内出现持续上升。其中,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总功能值上升幅度最大。(3)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特征变化与乡村聚落功能转型的进化深度有一定联系。(1)石头寨与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值的变化呈现“同增型”向“一增一减型”转变,而王岗村表现为格局与功能值“同步增长”的状态。(2)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的耦合度在研究时段内均呈现持续上升,2005年后均进入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关联度较高的耦合阶段。(3)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时段内持续上升,西江千户苗寨和王岗村进入到良好协调发展阶段;而石头寨村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耦合协调度发展阶段经历“上升—下降”,但在研究期末仍旧保持在初级协调发展阶段。(4)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王岗村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是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和王岗村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各影响因素具有相似性,同时也存在一定差异性。相似性主要体现在自然条件影响因素对三个不同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作用不明显,而经济和政策因素成为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的活跃驱动因子。差异性体现在各影响因素对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分析计算,经济因素对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作用系数的差异表现为:西江千户苗寨>王岗村>石头寨;政策因素对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作用系数的差异表现为:西江千户苗寨>石头寨>王岗村。(2)经济因素对石头寨、西江千户苗寨和王岗村的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起到主导作用。其中,石头寨经济因子和黄果树景区旅游经济相关,西江千户苗寨的经济因子主要源自自身旅游产业发展,而王岗村的经济影响因子则是和城市经济辐射相关。(5)结合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系统优化的目标导向,以破解旅游型乡村聚落系统“格局—功能”双维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本文提出了“景区依托型乡村聚落(补充发展型)、民族村寨型乡村聚落(外围拓展型)、城郊型乡村聚落(适度扩张型)”三种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优化模式;“景区依托型乡村聚落(紧密扶持发展型)、民族村寨型乡村聚落(优势保持发展型)城郊型乡村聚落(综合潜力发展型)”三种旅游型乡村聚落功能优化模式,以促进旅游型乡村聚落所面临的矛盾问题的化解。同时,为促进旅游型乡村聚落系统的优化构建提供了参考方向。
李树静[8](2020)在《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研究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文中认为契约是当事人对交易标的达成基本共识基础上的交换关系。“契约秩序”意指特定社会组织通过契约安排所达成的运行状态。全方位贯穿于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契约,既内生于农村社会,又与国家权力密切关照,构建了当代中国饶有特色的农村契约秩序。通过契约实现产权价值,是契约秩序的内在功能,契约的缔结形式、内容、契约的履行和纠纷解决方式,是契约秩序的外在表现。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将当代中国农村契约分为公共事务契约、私人事务契约两大板块,从三个层面对农村契约秩序加以梳理和分析:第一,通过翔实的数据和鲜活的事例展现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的基本样态;第二,以产权相对性理论为基础,阐释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在实现产权价值功能方面的实然与应然状态;第三,通过分析契约秩序所具有的系统性特征,从农村秩序系统的外在表征,即农村契约的形式与内容、农村契约的履行、农村契约争议解决三个维度,论证农村契约秩序的法治化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北京市延庆区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基本样态。农村公共事务契约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为主,因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统称“村民自治规约”)建立在村民合意基础上,并且作为村民自治领域极其重要的社会规范,对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在内的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章将二者共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9年1月前延庆区尚在履行中的四类集体经济合同(资源类合同、资产类合同、资金类合同和其他类合同)基本样态进行分析,发现作为当代中国农村的主要契约类型,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存在多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代表“村集体”行使产权人权能的主体混乱,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关系不清;二是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内容或过度规制,或监管不足,其中,乡镇政府审批和备案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已签约的村集体资源、资产闲置率较高,产权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四是合同内容违法者不在少数,集中体现在合同期限超过法律规定、违反土地用途管制法规(尤其是在未履行转批手续的情况下将农用地用于非农建设);五是农村集体经济合同面临口头形式不稳定、书面形式不完善的双重挑战。通过对延庆区现存村民自治规约体例形式、内容、制定实施程序的分析,发现尽管随着国家对乡村治理关注程度的加深,村民自治规约的规范化水平有所提高,但目前延庆区村民自治规约的共通问题是:不能充分体现“民意”,村干部、政府的意志过多注入,尤其是村干部与村民代表组建的利益共同体,凌驾于村民之上操纵村民自治决定的情况仍很突出。另外,村民自治规约的频繁变动、村民自治规约与法律难以有机协调,法律法规对于村民自治规约侵犯村民基本权利的救济途径不畅,导致维权之路步履维艰,也是困扰延庆农村的重大难题。第二章,研究北京市延庆区农村私人事务契约基本样态。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具有社会保障属性的用益物权,与之相关的农户家庭承包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合同,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章梳理了延庆区此三类农村私人事务契约及相关制度的演进脉络、契约的稳定性与规范化程度,认为农户家庭承包契约秩序相对稳定,以出租为主要方式的土地流转需要通过村集体实现,延庆区土地大多流转给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用于造林绿化,土地流转存在区域差异,并且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现象普遍。尽管国家对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施加诸多限制,但延庆区此等交易意愿强烈,受内生传统规则、外在法律规制以及时代发展进程多重影响,通过契约所交易的农村房屋宅基地因环境而异,相关买卖契约样态不断演变,现实中的农村房屋宅基地的权利主体多元、用途一主多辅。农村家事契约兼具人身属性和财产属性,延庆区农村普遍存在婚约,相应制度调整需求强烈,广泛的“假离婚”现象冲击着当地社会秩序的公平与稳定,父系传统下准契约性质的传统分家协议,逐渐被父系传统弱化下具有契约特征的当代分家协议所取代。第三章,分析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实现产权价值。农村契约秩序形成的前提是存在用于交换的产权,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在于通过契约交换实现产权价值。以产权相对性为理论基础,本章对村集体资产、家庭财产、宅基地以及农用地的产权内容、产权限制及其价值实现方式展开研究。村集体对其资产所享有的所有权,受到承包权、经营权制约,最终收益权及其处分决策权属于村集体成员。有资格代表村集体行使产权人权能的法律拟制主体包括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二者之间的界分无论在法律规范层面还是在现实执行层面,都不清晰。避免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在代表村集体过程中出现僭越,确保村集体意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村民自治规约)真实反映其成员的集体合意,有赖于村级民主程序的正常履行,解决之策在于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司法审查力度、推动行政干预恰当有据。家庭财产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研究,建立在家户关系、家庭结构分析基础上,由于中国农村家庭财产价值实现方式具有契约化特征,应以尊重家庭成员的契约自由为根本原则,但当此等契约严重扭曲了社会公认的价值理念时,需要外部权威力量及时恰度介入。在宅基地产权价值实现方式一节,首先阐述了宅基地产权限制政策的演变过程,推导出2018年后宅基地三权分置与农房使用权放活之必要性,借助宅基地“三权”的具体权利内容分析,建议通过宅基地使用权附条件入市,实现农村房屋和宅基地产权价值的最大化。关于农用地的产权价值实现研究,首先以翔实的数据论证了当前农用地产权价值实现状况,进而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存在一定程度的产权价值攫取问题,建议构建尊重产权人意愿、集体积极参与、国家适度干预和社会广泛动员的农村契约秩序。第四章,论证农村契约秩序的法治化。农村契约秩序具有自成一体的系统性特性,该系统的运作全部围绕契约铺开,契约的形式与内容、契约的履行与争议解决,共同构成了农村契约秩序系统的外在表征。本章通过对农村契约形式与内容的法律规制及实然状况分析,从法治化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与静态展现农村契约秩序的契约形式与内容不同,契约的履行和争议解决更多关照动态运作中的农村契约秩序。分析发现,当代中国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履行状况较好,土地流转合同履行状况不稳定,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契约履行状态欠佳。提升农村契约履约水平,有赖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本章聚焦于公权机关对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所应发挥的作用,建议政府强化程序性服务与指导、法院建立裁判文书依申请公开制度、检察机关配合公益组织推动农村环境公益诉讼以及监察机关强化村干部监管。为稳定农村契约秩序,本章提议构建农村契约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以解决当前以与村民自治规约相伴的农村公共事务契约纠纷、村民自治规约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国家法律刺激下的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工合同纠纷和农村家庭契约纠纷为主要类型的农村契约争议。所构建的农村契约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应科学定位及有效发挥现有解决方式的作用,司法机关在充分履责的基础上坚守底线,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机构回归为民服务定位,信访部门在发挥纽带职能的同时强化问责,各级调处机构在前线冲锋陷阵将矛盾消解于基层,而农村契约的缔约者自行解决纠纷,至少通过提高缔约能力、强化留痕观念减少纠纷,方为根本之策。农村契约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需要通过统一尺度、搭建平台,信息共享、引导到位,村为平台、各方辅助的方式协调互动,形成农村契约纠纷化解共同体。
赵杰杰[9](2020)在《永定河河北段水环境容量计算与总量分配研究》文中指出永定河是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作为北京的母亲河,其定位是“京西绿色生态走廊与城市西南的生态屏障”。目前,永定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断流、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永定河流域河北段为研究对象,以该区域2010-2016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筛选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为控制因子,并结合永定河流域2002-2016年水文数据,借鉴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制定最大日负荷总量(Total Maximum Daily Load,简称TMDL)计划推荐的技术方法,利用负荷历时曲线法(Load duration curve,简称LDC)计算了永定河流域河北段左卫站、老鸦庄站、响水堡站、石匣里站和八号桥站5个国控和省控断面的水环境容量,并对研究区进行控制单元划分,采用输出系数法进行控制单元负荷核算,最后基于研究区经济、人口、耕地数据,采用综合分配和贡献率分配方法对污染物进行了总量分配,提出了TMDL控制措施。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清水河和桑干河水质较好,洋河污染最为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以永定河八号桥站总磷水环境容量为例,其丰水区,中流量区和枯水区的环境容量为46.81 t/a,25.83 t/a,16.41 t/a。(2)流域纳污能力时空变异较大。下游区域纳污能力强于上游区;夏、秋季纳污能力较强,春、冬季纳污能力较弱;高纳污能力主要集中在7月、10月和11月;1月、2月水体纳污能力最弱,河水流量季节变化与水利设施的调节是造成这种波动的主要原因。(3)研究区主要受非点源污染排放影响,分散畜禽养殖和种植业为主要污染排放源,点源污染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厂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优先控制区为C-011-002-04,C-011-001-03和C-011-002-06控制单元,分别位于张家口市区,宣化区和下花园区。(4)研究区需要重点削减的为总磷和COD负荷,需重点关注的污染源为养殖业和种植业。
刘亚茹[10](2019)在《城乡统筹视角下古浪县规划区划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已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期,城乡统筹作为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是指导未来城乡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规划区作为城乡两大主体并存的空间,应坚持以城乡统筹为基础的划定原则。由于我国东西部的发展差异较大,城乡统筹的具体实施路径也会有所不同。如何更好的利用城乡统筹理念指导规划区的划定,使其真正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发挥作用,是本文研究规划区的目的所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规划区研究动态及规划区的概念和划定方法进行梳理;并指出规划区借鉴城乡统筹理念的合理性,然后从技术层面上总结出规划区应以城乡统筹内涵为基础、以《城乡规划法》为依据、以西北欠发达地区小城市为切入点,综合提出应重点从生态统筹、空间统筹、设施统筹三个方面综合划定规划区范围。生态统筹研究重点是以构建完整的生态功能体为前提,统筹考虑中心城区人工生态环境与外围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优先将自然生态环境中和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域纳入到规划区中,以保证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空间统筹研究重点是以构建完整的城乡空间功能区为前提,重点研究城乡之间的内在关系。合理的规划区范围既是城市辐射带动乡村的有效区域,也是乡村支撑保障城市发展的基本空间,同时构架了基于“场强模型”的古浪县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区域和多种因子影响下的中心城区支撑范围研究。设施统筹重点考虑的是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基础划入到规划区内,包括综合交通设施和基础公共设施两大类。综合交通设施以线性交通“1小时交通圈”的辐射范围和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为依据,基础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源地及其保护区和自身具有负面影响的设施,划入规划区内进行严格的管控。最后根据不同统筹之间的关系对“三类统筹”进行协调,并对初步划定的规划区范围进行校核验证,综合确定古浪县规划区范围。
二、对三堡乡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三堡乡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三生空间”耦合协调视角下原平市乡村地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3 经济背景 |
1.2 研究范围、对象与基础概念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相关基础概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三生”空间理论 |
2.1.2 协调发展理论 |
2.1.3 乡镇空间系统理论 |
2.1.4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 |
2.2 国内关于三生空间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研究概述 |
2.2.2 城乡规划技术与方法层面 |
2.2.3 乡村建设相关研究探索 |
2.3 国内外关于乡村地域发展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外研究概述 |
2.3.2 基于空间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3 基于空间发展优化方法的研究 |
2.4 综述评析 |
3 原平市现状及特征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 |
3.1.1 区位及交通概括 |
3.1.2 经济社会概况 |
3.1.3 地形地貌及旅游资源概况 |
3.2 乡村地域发展问题分析 |
3.2.1 生活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3.2.2 生产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3.2.3 生态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3.3 空间发展趋势 |
3.3.1 城乡一体化尺度 |
3.3.2 镇乡体系尺度 |
3.3.3 乡村单元尺度 |
3.4 本章小结 |
4 乡村地域“三生空间”耦合协调评价体系 |
4.1 “三生空间”的识别与划定 |
4.1.1 “三生”空间的识别 |
4.1.2 “三生”空间的分类划定 |
4.2 “三生空间”协调作用机理 |
4.2.1 系统互动机制 |
4.2.2 耦合协调核心内涵 |
4.2.3 耦合协调发展要义 |
4.2.4 耦合协调实现路径 |
4.3 “三生空间”耦合协调评价方法 |
4.3.1 评价思路 |
4.3.2 指标选取 |
4.3.3 综合发展水平 |
4.3.4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4 原平市三生空间耦合协调计算 |
4.4.1 综合发展水平计算 |
4.4.2 耦合度计算 |
4.4.3 耦合协调度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原平市乡村“三生空间”耦合协调过程特征 |
5.1 “三生空间”综合发展水平演变特征 |
5.1.1 生产空间“强者越强,缓步上升” |
5.1.2 生活空间“差距扩大,略有上升” |
5.1.3 生态空间“差距缩小,增长迅猛” |
5.2 “三生空间”耦合度演变特征 |
5.2.1 生产—生活耦合度“整体上升” |
5.2.2 生产—生态耦合度“差异分化” |
5.2.3 生态—生活耦合度“有升有降” |
5.3 “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演变特征 |
5.3.1 生产—生活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升” |
5.3.2 生产—生态耦合协调度“先降后升” |
5.3.3 生态—生活耦合协调度“U型增长” |
5.4 本章小结 |
6 原平市乡村“三生空间”耦合协调格局分析 |
6.1 “三生空间”综合发展水平格局 |
6.1.1 生产空间:“要素密集,点核集聚” |
6.1.2 生活空间:“集中连片,单成极点” |
6.1.3 生态空间:“山水成势,中部较低” |
6.2 “三生空间”耦合度格局 |
6.2.1 生产—生活耦合度“中部抱团,东部单极” |
6.2.2 生产—生态耦合度“单极化发展” |
6.2.3 生态—生活耦合度“散点分布” |
6.3 “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格局 |
6.3.1 生产—生活耦合协调度“中心层层递减” |
6.3.2 生产—生态耦合协调度“多数抱团连片” |
6.3.3 生态—生活耦合协调度“南部失调严重” |
6.4 本章小结 |
7 三生空间耦合协调视角下原平市乡村发展路径 |
7.1 乡村发展优化方向 |
7.1.1 优化目标 |
7.1.2 内在机理 |
7.2 分类引导 |
7.2.1 分类类型 |
7.2.2 类型特征 |
7.3 差异引导策略 |
7.3.1 核心引导型 |
7.3.2 双生强势型 |
7.3.3 均衡发展型 |
7.3.4 三生重组型 |
7.4 构建保护开发格局 |
7.4.1 确定主导功能分区 |
7.4.2 生态格局:“一廊、两山、多点” |
7.4.3 生产格局:“一带两区、三核心两节点” |
7.4.4 生活格局:“两心三平台、两圈两廊道” |
7.5 实施保障健全“三生空间”协调体系 |
7.5.1 创新乡村治理 |
7.5.2 建立项目实施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及统计 |
附录B 德尔菲法专家打分统计表 |
附录C 层次分析法判别矩阵及权重计算结果 |
附录D “三生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原始数据 |
附录E “三生空间”综合发展水平标准化处理数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旧街区更新改造的织补策略 ——以江西河口古镇三堡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案例研究 |
2.1 街区更新的政策与策略 |
2.1.1 街区更新的政策 |
2.1.2 街区更新的策略 |
2.2 “织补”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织补”的形成与发展 |
2.2.2 “织补”的内容 |
2.2.3 “织补”的类型 |
2.3 相关案例分析 |
2.3.1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更新项目 |
2.3.2 南京门东历史街区更新项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堡街区特征解析 |
3.1 自然地理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环境 |
3.2 历史文化背景 |
3.2.1 历史沿革 |
3.2.2 文化背景 |
3.3 景观环境特征 |
3.3.1 自然环境 |
3.3.2 人工环境 |
3.4 街巷特征 |
3.4.1 街巷结构 |
3.4.2 街巷节点 |
3.4.3 街巷尺度 |
3.5 建筑特征 |
3.5.1 建筑平面 |
3.5.2 建筑屋顶 |
3.5.3 建筑立面 |
3.5.4 建筑结构 |
3.5.5 建筑构造 |
3.5.6 建筑装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堡街区现状问题及更新策略 |
4.1 三堡街区现状问题 |
4.1.1 土地利用问题——肌理破损 |
4.1.2 产业结构问题——商业败落 |
4.1.3 道路交通问题——交通不畅 |
4.1.4 文化记忆问题——文化凋零 |
4.1.5 建筑现状问题——残损严重 |
4.1.6 三堡街区问题总结 |
4.2 三堡街区更新策略 |
4.2.1 土地利用策略——肌理修复 |
4.2.2 产业结构策略——产业升级 |
4.2.3 道路交通策略——道路疏通 |
4.2.4 文化记忆策略——文化重塑 |
4.2.5 建筑策略——修复与植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堡街区更新设计 |
5.1 更新理念构思 |
5.1.1 织补策略的引入 |
5.1.2 更新的基本原则 |
5.1.3 更新范围的划定 |
5.1.4 更新内容的控制 |
5.2 街区更新设计 |
5.2.1 总体布局 |
5.2.2 规划结构 |
5.2.3 功能分区规划 |
5.2.4 交通系统规划 |
5.2.5 公共设施规划 |
5.3 建筑更新设计 |
5.3.1 新建筑的植入 |
5.3.2 既有建筑的修复 |
5.4 景观更新设计 |
5.4.1 景观设计构思 |
5.4.2 连续的绿地系统 |
5.4.3 连续的公共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堡街区典型建筑一览表 |
致谢 |
(3)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研究 ——以未央区六村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遗址村落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
1.5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
2.1 文化基因理论 |
2.1.1 文化基因起源与发展 |
2.1.2 文化基因类型划分 |
2.1.3 文化基因修补与优化的重要性 |
2.1.4 文化基因理论对研究的指导作用 |
2.2 文化空间理论 |
2.2.1 文化空间的起源与发展 |
2.2.2 村落文化空间保护的重要性 |
2.2.3 文化空间理论对研究的指导作用 |
2.3 空间叙事理论 |
2.3.1 叙事的概念 |
2.3.2 空间叙事理论 |
2.3.3 空间叙事学理论应用于文化空间 |
2.3.4 空间叙事学理论对研究的指导作用 |
2.4 相关案例 |
2.4.1 村落文化基因修补与特色基因传承案例分析 |
2.4.2 村落文化产业案例分析 |
2.4.3 国内外案例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现状分析 |
3.1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形成年代 |
3.2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发展演变历史进程 |
3.2.1 汉代至明清历史时期遗址村落的形成与演变 |
3.2.2 建国后80 年代遗址村落发展演变 |
3.2.3 2005 年汉长安城遗址村落发展演变 |
3.2.4 现状汉长安城遗址村落发展演变 |
3.3 汉长安城现状遗址村落分类 |
3.3.1 文化展示型遗址村落 |
3.3.2 文化体验型遗址村落 |
3.3.3 文化服务型遗址村落 |
3.4 汉长安城遗址与现状遗址村落叠合情况 |
3.5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现状文化产业发展 |
3.5.1 遗址村落现状遗址文化产业类型 |
3.5.2 遗址村落文化产业现状调研 |
3.5.3 遗址村落现状文化产业问题分析 |
3.6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现状人群特征分析 |
3.6.1 现状遗址村落人口构成分析 |
3.6.2 遗址村落现状人群活动类型 |
3.6.3 遗址村落现状人群需求分析 |
3.7 遗址村落六村堡村概况分析 |
3.7.1 六村堡村现状概况 |
3.7.2 六村堡村村民的基本情况分析 |
3.7.3 六村堡村历史概况 |
3.7.4 六村堡村遗址考古概况 |
3.7.5 六村堡村村落发展的现状问题 |
3.8 本章小结 |
4 汉长安城六村堡村村落文化空间的文化基因分析 |
4.1 相关概念分析 |
4.1.1 遗址村落文化基因 |
4.1.2 遗址村落文化空间 |
4.1.3 文化空间与文化基因的关系 |
4.2 遗址村落文化基因要素谱系框架构建 |
4.2.1 文化基因框架构建的案例分析与总结 |
4.2.2 文化基因的分类选取方法 |
4.2.3 文化基因表达形式分类 |
4.2.4 文化基因的表达载体 |
4.3 六村堡村文化空间要素整理分析 |
4.3.1 现状六村堡村文化空间要素整理 |
4.3.2 六村堡村文化空间的现状调研分析 |
4.4 六村堡村文化基因要素识别提取 |
4.4.1 文化基因分类识别 |
4.4.2 村落文化基因的梳理整合与框架构建 |
4.5 遗址村落文化基因与文化空间问题 |
4.5.1 现状遗址村落文化基因自身问题 |
4.5.2 现状遗址村落文化空间问题 |
4.5.3 现状文化基因与空间匹配存在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方法 |
5.1 基因修补与优化方法的思路 |
5.2 文化基因修补方法 |
5.2.1 文化基因激活 |
5.2.2 文化基因植入 |
5.2.3 文化基因复制 |
5.3 文化基因优化方法 |
5.3.1 文化空间场景感知 |
5.3.2 文化产业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基因的空间表达体系建构 |
6.1 文化基因的空间表达体系建构思路 |
6.2 步骤1——文化空间修补与优化 |
6.3 步骤2——文化路径的叙事建构 |
6.3.1 村落场景叙事线一:遗址历史文化叙事线 |
6.3.2 村落场景叙事线二:村落特色民俗文化叙事线 |
6.3.3 村落场景叙事线三:村落生活体验叙事线 |
6.4 步骤3——叙事网络的织补构建 |
6.4.1 叙事网络存在的问题 |
6.4.2 织补构建叙事网络 |
6.4.3 强化叙事主次干线 |
6.5 本章小结 |
7 汉长安城六村堡村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案例研究 |
7.1 基因修补优化实践思路概述 |
7.1.1 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优化定位 |
7.1.2 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优化目标 |
7.1.3 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优化原则 |
7.1.4 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优化思路 |
7.2 六村堡村文化空间设计 |
7.2.1 空间视角的修补优化案例设计 |
7.2.2 基因视角的修补优化案例设计 |
7.3 六村堡村文化路径重构 |
7.4 六村堡村文化网络织补 |
7.5 六村堡村叙事场景标识设计 |
7.5.1 文化家具的语言化设计 |
7.5.2 空间界面的符号化表达 |
7.6 完善六村堡村的发展动力机制 |
7.6.1 引导公众参与 |
7.6.2 引导文化产业多样化及表达创新 |
7.7 强化六村堡村的基因修补策略 |
7.7.1 文化基因修补延续文化生活脉络 |
7.7.2 文化基因修补丰富现代文化生活 |
7.7.3 文化基因修补激活文化产业输出 |
7.8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结论与创新点 |
8.1.1 论文结论 |
8.1.2 论文创新点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论文研究的不足 |
8.2.2 遗址村落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录 |
附录二 表录 |
附录三 调研问卷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稳定脱贫视角的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扶贫脱贫研究 |
1.2.2 生态补偿研究 |
1.2.3 生态补偿与扶贫脱贫的联系 |
1.2.4 研究评述 |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2.2.3 可能的创新点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4 动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足迹分析 |
4.1 动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及分析 |
4.1.1 动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序变化 |
4.1.2 动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及演变 |
4.2 生态足迹核算及分析 |
4.2.1 生态足迹时间动态变化 |
4.2.2 生态足迹空间格局及演变 |
4.3 本章小结 |
5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及分析 |
5.1 生态补偿标准的原则 |
5.2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5.3 生态补偿标准的修正 |
5.3.1 修正系数确定的依据 |
5.3.2 生态补偿标准的修正核算 |
5.4 本章小结 |
6 稳定脱贫视角的生态补偿机制思路研究 |
6.1 生态补偿的主体 |
6.2 生态补偿的分区及方式 |
6.2.1 分区和方式的确定依据 |
6.2.2 生态补偿的分区类型 |
6.2.3 生态补偿方式及其组合 |
6.3 生态补偿机制思路框架 |
6.4 生态补偿建议 |
6.4.1 生态保护建议 |
6.4.2 生计能力提高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2000-2015年不同尺度的各土地类型产量因子 |
附录 Ⅱ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测算表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5)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广西岑溪市政府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访谈调研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中国石材产业 |
2.1.2 产业转型升级 |
2.1.3 政府经济作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三章 岑溪市石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 |
3.1 广西及岑溪市石材产业发展现状 |
3.1.1 广西石材产业发展情况 |
3.1.2 岑溪市石材产业发展概况 |
3.2 岑溪市石材产业发展面临困境 |
3.2.1 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程度不足 |
3.2.2 恶性竞争依然存在 |
3.2.3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营销方式简单 |
3.2.4 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能力较弱 |
3.2.5 市场准入门槛低,缺乏行业标准 |
3.2.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第四章 岑溪市政府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4.1 供给行为方面 |
4.1.1 制定产业升级方案实施“退城进园” |
4.1.2 出台石材加工企业整合升级政策 |
4.1.3 搭建中国(岑溪)石材建材博览会平台 |
4.2 协调行为方面 |
4.2.1 加大服务企业力度 |
4.2.2 进一步降低石材企业成本 |
4.2.3 促进石材配套产业建设 |
4.3 规范行为方面 |
4.3.1 开展“小散乱污”专项整治行动 |
4.3.2 规范石材行业税收管理,加强市场监管 |
第五章 岑溪市政府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
5.1 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5.1.1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5.1.2 产业集群优势和集聚效应不明显 |
5.1.3 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落后 |
5.2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还需进一步强化 |
5.2.1 政府部门服务企业工作有待改进 |
5.2.2 可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还需巩固提升 |
5.3 市场监管缺位 |
5.3.1 环保整治“一刀切”损害部分企业利益 |
5.3.2 安全生产存在隐患 |
第六章 对优化岑溪市政府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作用的建议 |
6.1 供给行为方面 |
6.1.1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
6.1.2 加大财政金融对石材产业的支持 |
6.1.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产业园区标准 |
6.1.4 实施技术改造补贴,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升级 |
6.2 协调行为方面 |
6.2.1 促进企业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
6.2.2 加强与石材协会协同合作,推进行业协会建设 |
6.2.3 强化协调服务指导,改善生产要素保障 |
6.2.4 不断开拓市场,建设一体化区域性石材交易产业中心 |
6.3 规范行为方面 |
6.3.1 淘汰“小散乱污”企业,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
6.3.2 实施标准化战略,规范行业管理 |
6.3.3 整合矿山资源,加快推进矿山整改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大纲 |
致谢 |
(7)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研究 ——以贵州省三个典型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选择 |
1.2.1 旅游型乡村聚落的分类 |
1.2.2 贵州省旅游型乡村聚落概况 |
1.2.3 贵州省旅游型乡村聚落研究案例的选取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外旅游型乡村聚落研究综述 |
2.2 国内旅游型乡村聚落研究综述 |
2.3 贵州省旅游型乡村聚落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数据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区位 |
3.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3.1.3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研究时间点的选取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时空演变 |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1 研究思路 |
4.1.2 研究方法 |
4.2 石头寨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研究 |
4.2.1 石头寨乡村聚落规模演变 |
4.2.2 石头寨乡村聚落形态演变 |
4.2.3 石头寨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 |
4.3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研究 |
4.3.1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规模演变 |
4.3.2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形态演变 |
4.3.3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 |
4.4 王岗村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研究 |
4.4.1 王岗村乡村聚落规模演变 |
4.4.2 王岗村乡村聚落形态演变 |
4.4.3 王岗村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 |
4.5 三个研究区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的对比分析 |
4.5.1 聚落规模演变差异性 |
4.5.2 聚落格局形状演变差异性 |
4.5.3 聚落景观格局演变差异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型乡村聚落功能演变 |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2 石头寨乡村聚落功能演变 |
5.2.1 居住生活功能演变 |
5.2.2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
5.2.3 非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
5.2.4 乡村聚落总功能演变 |
5.3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功能演变 |
5.3.1 居住生活功能演变 |
5.3.2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
5.3.3 非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
5.3.4 乡村聚落总功能演变 |
5.4 王岗村乡村聚落功能演变 |
5.4.1 居住生活功能演变 |
5.4.2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
5.4.3 非农业生产功能演变 |
5.4.4 乡村聚落总功能演变 |
5.5 旅游型乡村聚落功能演变的差异 |
5.5.1 居住生活功能演变的差异 |
5.5.2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的差异 |
5.5.3 非农业生产功能演变的差异 |
5.5.4 旅游型乡村聚落总功能演变的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耦合研究 |
6.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6.1.1 研究思路 |
6.1.2 研究方法 |
6.2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耦合 |
6.2.1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指数的变化 |
6.2.2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耦合与耦合协调度分析 |
6.3 三个研究区耦合协调发展的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7.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7.1.1 研究思路 |
7.1.2 研究方法 |
7.2 石头寨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的驱动因素 |
7.2.1 自然条件因素 |
7.2.2 经济因素 |
7.2.3 政策调控因素 |
7.3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的驱动因素 |
7.3.1 自然条件因素 |
7.3.2 经济因素 |
7.3.3 政策调控因素 |
7.4 王岗村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的驱动因素 |
7.4.1 自然条件因素 |
7.4.2 经济因素 |
7.4.3 政策因素 |
7.5 旅游型乡村聚落演变因素比较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旅游型乡村聚落演变效应及优化 |
8.1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效应 |
8.1.1 经济效应 |
8.1.2 环境效应 |
8.1.3 社会文化效应 |
8.2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系统优化路径 |
8.2.1 旅游型乡村聚落系统优化的目标导向 |
8.2.2 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系统优化 |
8.2.3 旅游型乡村聚落功能系统优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创新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研究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农村秩序具有契约偏好 |
一、农村契约具有构造社会秩序的作用 |
二、诸多与农村契约相关的问题有待解决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推动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实现和法治化 |
二、研究内容: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和私人事务契约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契约”及其与“合同”的异同 |
二、农村契约 |
三、农村契约秩序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北京市延庆区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基本样态 |
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合同 |
一、资源类合同 |
二、资产类合同 |
三、资金类合同 |
四、其他类合同 |
第二节 契约合意下的村民自治规约 |
一、延庆区村民自治规约的总体样态 |
二、村规民约 |
三、村民自治章程 |
四、村民(代表)会议决议 |
第二章 北京市延庆区农村私人事务契约基本样态 |
第一节 农户家庭承包及流转合同 |
一、农户家庭承包合同 |
二、土地流转合同 |
第二节 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契约 |
一、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意愿强烈 |
二、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契约基本样态 |
第三节 农村家事契约 |
一、婚姻契约 |
二、分家协议 |
第三章 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实现产权价值 |
第一节 产权与农村契约秩序的关系 |
一、产权明晰是契约秩序形成的前提 |
二、产权具有相对性 |
三、实现产权价值是契约秩序的主要功能 |
第二节 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价值实现 |
一、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人及产权内容 |
二、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 |
第三节 家庭财产的产权价值实现 |
一、家与户的关系 |
二、家庭结构 |
三、家庭财产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 |
第四节 宅基地的产权限制及其价值实现 |
一、宅基地的产权限制政策 |
二、宅基地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 |
第五节 农用地的产权价值实现与攫取 |
一、当前农用地的产权价值实现状况 |
二、农用地的产权价值攫取 |
三、农用地产权价值最大化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契约秩序的法治化 |
第一节 农村契约形式的规范化 |
一、立法对农村契约形式的规制 |
二、农村契约的实然形式 |
三、农村契约形式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二节 农村契约内容的法治化 |
一、立法对农村契约内容的规制 |
二、完善农村契约文本内容 |
三、农村契约内容的法治化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动农村契约履行 |
一、农村契约履行状况 |
二、公权机关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应发挥的作用 |
第四节 农村契约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 |
一、农村契约纠纷的主要类型及发生原因 |
二、农村契约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永定河河北段水环境容量计算与总量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环境容量研究现状 |
1.2.2 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社会经济 |
2.3 水文气象 |
2.4 河流水系 |
第3章 主要污染因子与优先控制区识别 |
3.1 数据与处理 |
3.1.1 控制单元划分 |
3.1.2 流域水质评价 |
3.1.3 流域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控制单元划分结果 |
3.2.2 流域水环境现状评价 |
3.2.3 流域污染物排放量核算与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环境容量计算与污染物负荷变化特征 |
4.1 数据与处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各断面流量历时曲线 |
4.2.2 主要污染物水环境容量计算 |
4.2.3 主要污染物负荷月变化特征 |
4.2.4 主要污染物负荷季节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污染物总量分配 |
5.1 数据与处理 |
5.1.1 综合分配法 |
5.1.2 贡献率分配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控制单元总量一级分配 |
5.2.2 控制单元总量二级分配 |
5.2.3 负荷削减量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城乡统筹视角下古浪县规划区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期 |
1.1.2 规划区的划定缺乏明确的路径指引 |
1.1.3 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市发展的差异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规划区研究动态 |
2.1.2 国内规划区研究动态 |
2.2 规划区相关概念界定 |
2.2.1 规划区概念的演变 |
2.2.2 规划区概念的内涵 |
2.2.3 规划区划定的基本原则 |
2.2.4 规划区边界与相关“边界”的关系 |
2.3 规划区划定的实践研究 |
2.3.1 不同发展阶段对规划区划定的影响 |
2.3.2 规划区划定的方法总结 |
2.3.3 目前规划区划定存在的问题 |
2.4 规划区划定借鉴城乡统筹的逻辑思辨 |
2.4.1 城乡统筹的基本内容与理解 |
2.4.2 城乡统筹是引导规划区合理划定的有效手段 |
2.4.3 规划区是有效落实城乡统筹的空间载体 |
2.5 城乡统筹下规划区划定思路研究 |
2.5.1 以城乡统筹内涵为基础 |
2.5.2 以《城乡规划法》中规划区划定为依据 |
2.5.3 以西北欠发达地区小城市为切入点 |
2.5.4 整体思路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古浪县概况及规划区问题研究 |
3.1 古浪县城市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经济发展分析 |
3.1.3 城乡规模现状分析 |
3.1.4 生态环境分析 |
3.2 古浪县城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
3.2.1 古浪县城与甘肃(武威)国际陆港的关系 |
3.2.2 古浪县城与工业集中区的关系 |
3.3 古浪县中心城区规划发展研究 |
3.3.1 古浪县城市发展阶段 |
3.3.2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
3.3.3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
3.4 古浪县规划区划定的内在需求 |
3.4.1 保障城乡生态安全发展的需要 |
3.4.2 国际陆港建设影响下的城乡空间整合优化的需要 |
3.4.3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引导需要 |
3.5 本章小结 |
4 以生态统筹引导规划区的划定 |
4.1 生态统筹与规划区 |
4.1.1 生态统筹的含义 |
4.1.2 生态统筹与规划区划定 |
4.1.3 生态统筹下规划区划定思路 |
4.2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的生态系统层级 |
4.2.1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
4.2.2 生态指标体系建立 |
4.2.3 生态阻力面的构建 |
4.2.4 生态影响层级范围 |
4.3 基于碳氧平衡的生态总量控制 |
4.3.1 碳氧平衡模型 |
4.3.2 城市排碳耗氧量测算 |
4.3.3 生态用地需求总量 |
4.4 城市长远发展生态影响 |
4.4.1 生态防护空间—北部城市防沙 |
4.4.2 生态修复空间—南部城市山体保护 |
4.5 生态统筹下的规划区范围 |
4.6 本章小结 |
5 以空间统筹引导规划区边界 |
5.1 空间统筹与规划区 |
5.1.1 空间统筹含义 |
5.1.2 空间统筹和规划区划定 |
5.2 空间统筹下规划区划定思路 |
5.2.1 划定的整体思路 |
5.2.2 划定方法 |
5.3 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 |
5.3.1 城市腹地的概念 |
5.3.2 场强模型 |
5.3.3 基于GIS的场强模型构建 |
5.3.4 古浪县城市腹地计算 |
5.4 中心城区的支撑范围 |
5.4.1 影响因素分析 |
5.4.2 因子权重的确定及评价 |
5.4.3 中心城区支撑范围的确定 |
5.5 空间统筹下的规划区范围 |
5.6 本章小结 |
6 以设施统筹引导规划区边界 |
6.1 设施统筹与规划区划定 |
6.1.1 设施统筹的含义 |
6.1.2 设施统筹与规划区划定 |
6.2 设施统筹下规划区划定的思路 |
6.2.1 城市基础设施的类型 |
6.2.2 划定的基本方法 |
6.3 综合交通设施 |
6.3.1 中心城区与周边交通联系 |
6.3.2 重大交通枢纽 |
6.4 基础公共设施 |
6.4.1 水源保护区 |
6.4.2 污水处理厂 |
6.4.3 垃圾填埋场 |
6.5 设施统筹下的规划区范围 |
6.6 本章小结 |
7 古浪县规划区综合划定及城乡统筹发展引导 |
7.1 “三类统筹”引导下的规划区协调 |
7.1.1 不同统筹之间的关系 |
7.1.2 “三类统筹”综合协调 |
7.1.3 古浪县规划区初步划定 |
7.2 综合划定古浪县规划区范围 |
7.2.1 规划区的范围校核 |
7.2.2 古浪县规划区的最终确定 |
7.3 古浪县规划区城乡统筹发展引导 |
7.3.1 城乡空间结构引导 |
7.3.2 北部绿洲城镇发展带动区 |
7.3.3 中部绿洲综合服务发展区 |
7.3.4 南部山区特色生态促进区 |
7.4 本章小结 |
8.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四、对三堡乡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生空间”耦合协调视角下原平市乡村地域优化研究[D]. 李岩.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2]旧街区更新改造的织补策略 ——以江西河口古镇三堡街区为例[D]. 李想.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研究 ——以未央区六村堡村为例[D]. 茹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稳定脱贫视角的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 张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6]广西岑溪市政府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 曾子恒. 广西大学, 2020(07)
- [7]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与功能演变研究 ——以贵州省三个典型村落为例[D]. 徐倩.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8]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研究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D]. 李树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9]永定河河北段水环境容量计算与总量分配研究[D]. 赵杰杰. 沈阳大学, 2020(08)
- [10]城乡统筹视角下古浪县规划区划定研究[D]. 刘亚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