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动物 刻不容缓(论文文献综述)
王力[1](2021)在《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启蒙时代以来,现代性问题逐渐发展为普遍的全球性问题。从个人层面来看,现代性导致了价值理性的丧失、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的缺乏以及生活意义的消解等一系列内在矛盾和困境;从社会层面来看,现代性带来了贫富分化、生态危机、恐怖主义等深层危机。整个世界都深受普遍焦虑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带来“现代性之隐忧”。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面临的现代性问题的深刻反省与批判,蕴含着马克思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深层解剖、批判性思考的理论结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为回应、反思和批判现代性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打破了人们对“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依赖。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宗教改革,都把目光聚焦在个体解放和个体独立之上,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是以抽象的“个人主体性”为基本取向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导致了“个体”与“共同体”的两极对立,从而使现代人遭遇了根本性困境。本文就是要在现代性视域下,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现代性奠基、现代性批判、现代性意义进行总体性考察,最大限度释放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批判力和解释力,从而探索克服现代性问题的现实道路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纵深推进马克思共同思想的研究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因此,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经典文本,从现代性的视角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展开深入研究,将为促进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结合点和实践生长点。全文除去引言共分四章:第一章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和社会背景,厘清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脉络。从思想史来看,亚里士多德“城邦共同体”、卢梭“契约共同体”、黑格尔“伦理共同体”、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和赫斯“自由共同体”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马克思。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了传统共同体,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冲突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这些因素促使马克思提出了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念相一致的“共同体”思想。第二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奠基进行分析,为后文论述如何克服现代性困境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明晰马克思辩证法、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意义,将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根本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历史观基础以及现实的切入点。另一方面,通过对个体与共同体、共同体与社会以及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三个维度的比较分析,来阐释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视域下共同体思想的深化与人的自我理解方式的深刻变革。第三章深入探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所凸显出的现代性批判内容。现代性发展为人类通向文明之路创造一切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危机。马克思通过诊断现代性病症,集中对现代性的三种形式——异化劳动、市民社会及资本逻辑展开批判,指出现代性批判的本质是资本逻辑的批判,并说明这是面向“当代的普遍问题”。只有破除货币和资本等抽象力量对人的统治,超越“个体”和“共同体”的抽象对立,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现代性的困境与难题才能得以真正破解。第四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意义进行多角度挖掘和阐发。一方面,围绕“个体和共同体的分裂”这一重大问题,马克思哲学展开了与当代哲学的理论论争,其共同体思想优于共同体主义和自由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以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流派对该问题的理解,并为现代社会重新奠定了价值规范基础,彰显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最根本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问题和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精髓要义,为解决资本主义现代性困境提供了“中国智慧”,凸显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所具有的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在意义维度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仅在理论内涵上得以充盈,同时其蕴含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又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实践充分彰显出来,由此,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在现时代背景下获得进一步的推进和深化。
毕雯婷[2](2021)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研究 ——以优质课和常态课为例》文中提出文化意识的培养对高中英语教学来说必不可少,它对于拓宽眼界,了解文化,意识差异等起到重要作用。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了新的衡量标准,相对应的就要求教师丰富文化意识培养活动,改变文化意识的培养方式来适应新的标准。因此对高中英语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十分有必要。本研究以山东济宁邹城市某高中5节英语阅读课以及2018年第十一届高中英语观摩大赛视频中的5节阅读课为研究对象,以个案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为主,从文化意识教学途径,文化意识教学内容,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重点探讨高中英语优质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活动有何特点,常态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何特点,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活动有何异同,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有哪些。研究结果显示:1.在优质课中,文化意识教学途径多样,包括文化对比、文化旁白、言语互动、创设情境、启发诱导、直观教学。文化意识教学内容丰富,包括历史地理、社会规约、文学艺术、情感态度、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科学技术。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灵活多样,包括倾听、看图、观看视频、听录音、角色扮演等。文化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包括个体活动、同伴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而在常态课中,文化意识教学途径单一,以师生言语互动及启发诱导为主,其余途径使用次数较少。文化意识教学内容只注重情感态度,而风俗习惯,社会规约及文学艺术甚至并未涉及。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单一,仅包括言语互动,倾听及看图三种。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只注重集体活动。2.尽管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许多的不同点,但也有其相同之处。如: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上,二者都最为注重师生言语互动这一途径,而对于通过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二者有所忽视。在文化意识教学内容上,常态课与优质课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在文化意识的教学组织形式上,二者都注重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上,言语互动,看图,倾听三种活动是二者占比最多的活动类型。3.通过对常态课5位教师的访谈发现,高考应试的需要、教师个人水平、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学校的忽视,英语学习环境等因素是影响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原因。由于时间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对优质课教师进行访谈,研究对象数量较少,这也是本研究存在的缺陷。尽管如此,本研究了解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特点,分析了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异同及原因,并为常态课教师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梁玉梅[3](2021)在《马克思环境观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幸福安康,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缺少的活动场所,人与环境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保护环境实际上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自然界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开发和利用。但是,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效益,不能正确地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人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生态危机日益显现。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热爱自然,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运行规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自然界的可利用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人们只是一味地沉浸于从自然界中去索取,超出自然的承载界限,只会破坏生态环境,最终危及人类自身。关注环境,研究环境问题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深入探讨马克思环境思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环境观的思想内涵,也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内涵,为解决我国现存环境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深入研究马克思具有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环境思想对于治理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文章分为五部分,从环境、环境观的相关概念入手,继而论述了马克思环境观的理论来源、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以及其当代价值。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内容和特征两部分,从内容中提炼出特征,通过对内容与特征的详细分析,充分领悟马克思环境观的重要内涵。理论联系实际是对该思想研究的落脚点,马克思环境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解决现实中环境问题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致力于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与马克思环境观相关的经典着作、期刊论文来深入探究马克思的环境观,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展开论述,提炼、总结核心观点,解读马克思环境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说明马克思环境观的研究价值所在。通过将马克思环境观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学者的环境观进行比较,探究出马克思环境观的实践性、科学性、批判性、社会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拓展马克思环境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以往学者的研究相比,文章对马克思环境观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创新。第一,研究切入点的创新。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环境观研究仍比较少,大多数学者主要集中于对马克思生态观、自然观的研究,缺乏对环境观的专门探究。生态观主要研究生物体及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整体性、有机性和系统性。自然观主要强调外在于人的物质世界,具物质性、客观性和规律性,自然观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生态观。而本文所探讨的环境观主要研究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料的外部自然条件,强调“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性,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研究马克思环境观,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该思想。第二,研究角度的创新。以往学者主要从哲学层面的人化自然去理解马克思的生态环境思想的自然概念,具有片面性。而文章从环境学、法学、哲学等多维度对环境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分析,有利于全面、透彻掌握马克思环境观的核心内涵,突出该思想的科学性所在。
周萌萌[4](2021)在《戊唑醇暴露诱导机体代谢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使用200万吨农药,2021年全球农药使用量预计将增加到350万吨。农药对于作物、蔬菜和水果等具有杀虫抑菌的效果,但由于其生物放大性和持久性,农药的广泛使用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产生潜在的健康危害。典型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已被美国环境保护署列为人类潜在致癌物之一。诸多证据指出,戊唑醇广泛存在于多种环境介质中,对人类具有不可避免的健康风险,并且已经记录了多种不良结局,包括肝毒性、内分泌干扰作用、发育毒性和生殖毒性等,针对戊唑醇暴露的健康风险研究刻不容缓。代谢活动对生物体至关重要,它是生物体每个细胞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总和。代谢过程控制着我们如何使用或存储食物中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戊唑醇极有可能通过影响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对机体各项功能产生影响。然而戊唑醇暴露对机体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仍然缺乏。鉴于此提出本研究,以探讨戊唑醇暴露诱导小鼠机体代谢紊乱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对C57BL/6小鼠进行不同浓度的戊唑醇暴露染毒,探讨其对肝脏损伤的影响以及ROS介导的肝代谢异常的潜在机制。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LC-MS/MS)检测戊唑醇暴露后组织分布水平,探究其主要蓄积器官;并选择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作为评价肝功能损伤的生化指标;其次,通过肝脏切片HE染色观察受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借助RT-q PCR技术检测了戊唑醇与胆汁代谢和脂肪酸代谢有关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结合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分析戊唑醇暴露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最后,借助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了戊唑醇与PPAR-α及LXR-α核受体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戊唑醇主要在肝脏中蓄积,并显着上调AST和ALT的酶活性,导致肝功能受损;同时诱发肝脏中脂肪空泡的出现,促进Ⅰ相、Ⅱ相代谢酶的表达增加,胆汁代谢以及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升高,从而扰乱了脂质和类固醇的内环境平衡,并诱发肝脏氧化应激的发生。重要的是,PPAR-α和LXR-α在代谢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期的研究结果提示戊唑醇暴露会偶联ROS诱发小鼠肝脏的肝功能障碍、代谢异常和氧化应激。心脏病和肝病都被认为是卫生系统的严重负担。已有研究提示三唑类杀菌剂与心脏损伤相关,然而,戊唑醇暴露是否通过影响心脏代谢从而诱导心脏损伤效应的发生还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通过检测ATP含量表征心肌能量状态是否发生改变;并根据能量底物的利用情况、能量底物相关转运蛋白的m RNA表达水平探究脂肪酸和葡萄糖在心脏中的变化;其次,结合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钙稳态标志物Na+K+-ATPase(钠泵)和Ca2+-ATPase(钙泵)的含量,研究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情况;最后,通过免疫印迹分析技术,探究胰岛素信号通路和核受体在心脏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戊唑醇暴露后能够在心脏中蓄积,并进一步诱发小鼠心脏的ATP供能障碍,抑制能量底物脂肪酸的分解和葡萄糖的含量,从而诱导心脏代谢异常,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打破了离子稳态的内平衡,并阻碍胰岛素信号传导,其中RXRα受体也参与调节这一代谢紊乱过程。实验揭示了戊唑醇暴露对小鼠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提示其对哺乳动物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风险。本研究以典型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暴露于生物体引起的肝脏及心脏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核受体的作用方式。对典型三唑类杀菌剂的健康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价值,为实际生活中相关疾病的防治与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制定农药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姚子慧[5](2021)在《《发展汉语》与《博雅汉语》中的国家形象对比研究》文中认为一个国家的形象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塑造和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困境,“中国威胁论”依然充斥在西方媒体中且主导了国际舆论的方向。各界学者们都十分重视打破西方的舆论、塑造一个全面客观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而汉语国际传播是一种平和有效的传播方式,应当为中国形象的传播做出贡献,因此本研究从国际汉语教材入手,期望考察教材中体现的中国国家形象。本研究以框架理论和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使用文本分析和访谈两种方法,从《发展汉语》和《博雅汉语》中高级综合教材课文中体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维度、国家形象的态度倾向和呈现出的国际关系框架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教材中的课文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以及对汉语学习者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影响。分析结果是:(一)在国家形象维度的选择上,两部教材都重点建构了国民和文化形象,相较之下,《发展汉语》全方位、多角度塑造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而《博雅汉语》缺失了经济和体育方面的介绍。(二)在态度倾向上,《发展汉语》呈现出正面为主,中向为辅的倾向,以柔和的方式引导汉语学习者对中国形成正向的态度,但课文呈现的态度未必与受众的理解成正相关。而《博雅汉语》中的课文虽以正面态度为主,但负向态度呈现较多。相较之下,《发展汉语·中高级综合》更注重对国家形象的正面呈现,较少呈现负面形象。(三)在课文中涉及的国际关系方面,《发展汉语》塑造了一个影响世界的同时也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中国形象。《博雅汉语》倾向于建构一个乐于接受来文化影响、努力为世界所认可的中国形象。论文最后对国际汉语教材编写和使用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塑造一个客观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尽一份力。
郑黄鑫[6](2020)在《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德育理论为培养人类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解决当今生态问题而生。在我国,在巨大的生态危机压力之下,在环境教育尚未取得应有成效的背景下,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西方生态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态德育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四十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今生态环境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无论是对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生态德育实践的开展和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德育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依据研究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孕育、萌生、探索和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学科和关系三种不同视角,围绕生态德育的概念、意义、理论基础、目标、原则、内容、特点、途径及方法八大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然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尚存在研究取向的功利性、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研究成果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彰显生态德育理论的意义,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能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研究体系;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研究优势;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研究困境;加强实效研究,提升研究的可操作性。
杜文彬[7](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认为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李双双[8](2020)在《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早在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资本家对资本和财富的追逐,致使社会对经济成果的强调高于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的恶化就已呈现出来。马克思身处大工业化时代,对于机器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社会有明确的感受认知。资本家们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对于自然的过度索取和肆意破坏,导致生态危机逐步爆发。马克思深刻洞见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运走向,从总体性视角出发,认为自然先与人的存在,人类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鲜明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阐述生态思想的实践性,生态发展的整体性,生态文明的历史时代性。中国在飞速发展时期,为了避免走资本主义社会的老路,对生态环境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发展,内容和概念。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生态文明体系初步构建,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些许成效,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恶化,能源资源短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立足于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走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认为,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启示方面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指明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终级方向,故而从科学技术,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公民消费观念,国际合作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现实启迪。
叶长红[9](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尤佳薇[10](2019)在《高级汉语综合教材的选文研究 ——以《高级汉语教程》《博雅汉语》《发展汉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教材选文的文本出发,考察了近十年来不同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三套高级汉语综合教材(《高级汉语教程》《博雅汉语·飞翔篇》《发展汉语·高级综合》)的选文(包括阅读课文),对选文的话题、语体、作者、来源进行分析,进而从“国民形象”塑造和构建“中国形象”的角度来观察不同时期教材的历时变化。本文认为,在选文的基本情况方面,随着时间的变化,三套教材在话题选择和语体上越来越丰富,作者由现当代着名作家转变为当代着名作家、一般作家和网络写手,来源主要由书籍、文学期刊杂志转变为网络媒体和时下流行杂志;国民形象方面,由以选择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经典人物为主转为淡化文学经典人物、关注普通民众、突出时代色彩的人物形象;国家形象方面,跨越的时代背景涉及旧中国、十年动乱、改革开放前后——21世纪的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中国由相对落后、思想保守到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加自信和从容,这些都说明教材塑造“中国形象”的意识逐渐增强。同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习过高级汉语综合教材的留学生做了选文兴趣度和“中国形象”的认知调查,发现留学生对和自身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典型艺术语体、知名作家和网络作家的文章比较感兴趣,对中国文化中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国的政治情况、国民性格以及中国爱护生态环境和世界和平的国际形象存在一定的疑虑。最后,本文对高级汉语综合教材选文和“中国形象”的塑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在选文方面,应坚持多样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在构建“中国形象”的编写意识方面,应巧妙地增强国情输出、正确引导留学生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识、积极树立爱好和平的国际形象、打造中国特色关键词;在呈现心态方面,应坚持态度客观自信和采取双向文化的态度。
二、保护动物 刻不容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动物 刻不容缓(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现代性之隐忧”与“共同体重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与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 |
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
1.1.1 亚里士多德“城邦共同体” |
1.1.2 卢梭“契约共同体” |
1.1.3 黑格尔“伦理共同体” |
1.1.4 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 |
1.1.5 赫斯“自由共同体” |
1.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背景 |
1.2.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传统共同体 |
1.2.2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加剧 |
1.2.3 工业革命的壮大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
1.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
1.3.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初步探索 |
1.3.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逐步形成 |
1.3.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深化 |
第2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奠基 |
2.1 马克思哲学为构建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辩证法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根本的思维方式 |
2.1.2 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基础 |
2.1.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现实的切入点 |
2.2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内涵界定的三重维度 |
2.2.1 个体和共同体 |
2.2.2 共同体与社会 |
2.2.3 虚假共同体和真实共同体 |
2.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 |
2.3.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的历史发展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 |
2.3.2 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人的依赖性” |
2.3.3 资本共同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
2.3.4 自由人联合体:“人的自由个性” |
第3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批判 |
3.1 现代性的根本矛盾:个体与共同体的抽象对立 |
3.1.1 现代性的内在困境: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 |
3.1.2 占有性个人诞生的理性维度 |
3.1.3 自由主义的隐秘前提:占有性个人与现代共同体的抽象对立 |
3.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现代性批判 |
3.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异化劳动批判 |
3.2.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市民社会批判 |
3.2.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资本逻辑批判 |
3.3 现代性困境的必然出路:迈向“自由人联合体” |
3.3.1 “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 |
3.3.2 “自由人联合体”的和谐本性:个体与类的真正和解 |
3.3.3 “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性论证:个人和共同体的真正统一 |
第4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意义 |
4.1 现代性视域中共同体的危机与当代哲学的论争 |
4.1.1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实质:“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 |
4.1.2 有机马克思主义为破解共同体危机寻找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 |
4.1.3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开启日常生活批判以拯救“脆弱的现代性” |
4.1.4 当代西方共同体理论的根本缺陷:物质—实践向度的缺失 |
4.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
4.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的理论依据 |
4.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研究 ——以优质课和常态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文化意识 |
2.1.2 优质课 |
2.2 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国内外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文化迁移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内容 |
3.4 研究方法 |
3.5 研究工具 |
3.6 研究程序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高中英语优质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特点 |
4.1.1 文化意识教学途径 |
4.1.2 文化意识教学内容 |
4.1.3 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 |
4.1.4 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 |
4.2 高中英语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特点 |
4.2.1 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
4.2.2 文化意识教学内容 |
4.2.3 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 |
4.2.4 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 |
4.3 高中英语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分析 |
4.4 高中英语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陶聪颖老师优质阅读课内容转录 |
附录 Ⅱ 教师D常态阅读课内容转录 |
附录 Ⅲ 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观察量表 |
附录 Ⅳ 优质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统计表 |
附录 Ⅴ 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统计表 |
附录 Ⅵ 访谈提纲 |
致谢 |
(3)马克思环境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 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环境”的相关解读 |
(二) “环境观”的相关解读 |
二、马克思环境观的理论渊源 |
(一) 古代朴素的环境观 |
(二) 中世纪宗教神学环境观 |
(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环境观 |
(四) 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环境观 |
三、马克思环境观的发展历程 |
(一) 萌芽时期:对环境观的初步探究 |
(二) 形成时期:多维度解读人与环境的关系 |
(三) 发展时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生态批判 |
四、马克思环境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一) 主要内容 |
1. 对旧唯物主义环境观的批判 |
2.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
3. 实践是实现人与环境辩证统一的根本活动 |
4. 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 |
5.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两个“和解” |
(二) 基本特征 |
1. 实践性 |
2. 科学性 |
3. 批判性 |
4. 社会性 |
五、马克思环境观的当代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1.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
2. 唤起全社会保护环境的法治意识 |
3. 启示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二) 现实价值 |
1.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
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保护动物保驾护航 |
3. 利用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戊唑醇暴露诱导机体代谢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唑类杀菌剂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 |
1.1.1 三唑类杀菌剂的污染现状 |
1.1.2 三唑类杀菌剂的健康危害 |
1.2 戊唑醇污染现状和健康危害 |
1.2.1 戊唑醇的污染现状 |
1.2.2 戊唑醇的健康危害 |
1.3 代谢相关机制 |
1.3.1 肝脏的代谢机制 |
1.3.2 心脏的代谢机制 |
1.4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二章 戊唑醇暴露诱导小鼠肝脏代谢紊乱及其分子机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动物及动物处理 |
2.2.3 戊唑醇含量的测定 |
2.2.4 组织病理学测定 |
2.2.5 生化参数的测定 |
2.2.6 实时荧光PCR定量分析(RT-PCR) |
2.2.7 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2.8 分子对接 |
2.2.9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分析 |
2.3.1 戊唑醇在肝脏,肾脏和尿液中的积累 |
2.3.2 戊唑醇对肝重量,肝体重比和肝功能的影响 |
2.3.3 戊唑醇暴露对肝损伤的影响 |
2.3.4 戊唑醇对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干扰 |
2.3.5 戊唑醇暴露引起肝脏中氧化应激反应的改变 |
2.3.6 PPAR-α和LXR-α参与戊唑醇诱导的肝毒性 |
2.4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戊唑醇暴露诱导小鼠心脏能量代谢紊乱及其分子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试剂 |
3.2.2 实验动物及动物处理 |
3.2.3 戊唑醇含量测定 |
3.2.4 ATP 含量检测 |
3.2.5 实时荧光PCR定量分析(RT-PCR) |
3.2.6 游离脂肪酸、葡萄糖、Na~+K~+-ATP 酶和Ca~(2+)-ATP 酶的测定 |
3.2.7 Western Blot分析 |
3.2.8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戊唑醇暴露对小鼠心脏重量、残留量及ATP含量水平的影响 |
3.3.2 戊唑醇暴露对心肌能量底物利用的影响 |
3.3.3 戊唑醇暴露对能量底物转运体能力的影响 |
3.3.4 戊唑醇暴露对心脏钙稳态标志物的影响 |
3.3.5 戊唑醇暴露影响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功能 |
3.3.6 戊唑醇暴露影响心脏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的传导 |
3.3.7 核受体参与戊唑醇诱发的心脏能量代谢紊乱 |
3.4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4.1 戊唑醇暴露诱导小鼠肝脏代谢紊乱及损伤 |
4.2 戊唑醇暴露诱导小鼠心脏能量代谢紊乱及损伤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发展汉语》与《博雅汉语》中的国家形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 |
1.3.2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国家形象研究 |
1.3.3 《发展汉语》和《博雅汉语》的研究概况 |
1.3.4 小结 |
1.4 理论基础 |
1.4.1 框架理论 |
1.4.2 评价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简介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内容分析法 |
2.3.2 访谈法 |
2.4 研究框架 |
2.4.1 国家形象维度的选择 |
2.4.2 态度倾向判断标准 |
2.4.3 国际关系框架判断标准 |
第三章 两套教材里国家形象维度对比分析 |
3.1 《发展汉语·中高级综合》里中国国家形象维度分析 |
3.1.1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里中国国家形象维度分析 |
3.1.2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里中国国家形象维度分析 |
3.1.3 小结 |
3.2 《博雅汉语·中高级综合》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维度分析 |
3.2.1 《中级冲刺篇》课文中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维度分析 |
3.2.2 《高级飞翔篇》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维度分析 |
3.2.3 小结 |
3.3 两套教材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维度对比分析 |
第四章 两套教材中国家形象态度倾向对比分析 |
4.1 《发展汉语·中高级综合》里的中国国家形象态度倾向分析 |
4.1.1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里的国家形象态度倾向分析 |
4.1.2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课文里的中国国家形象态度倾向分析 |
4.1.3 小结 |
4.2 《博雅汉语·中高级综合》里的中国国家形象态度分析 |
4.2.1 《中级冲刺篇》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态度倾向分析 |
4.2.2 《高级飞翔篇》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态度倾向分析 |
4.2.3 小结 |
4.3 两套教材体现的态度倾向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两套教材里的国际关系对比分析 |
5.1 《发展汉语·中高级综合》呈现的国际关系框架分析 |
5.1.1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里国际关系框架分析 |
5.1.2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里国际关系框架分析 |
5.1.3 小结 |
5.2 《博雅汉语·中高级综合》呈现的国际关系分析 |
5.2.1 《中级冲刺篇》里国际关系框架分析 |
5.2.2 《高级飞翔篇》里的国际关系框架分析 |
5.2.3 小结 |
5.3 两套教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对国际汉语教材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思考 |
6.1 教材编写者应遵循全面真实、自信谦逊、和平友善原则 |
6.1.1 全方位、多角度地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
6.1.2 在正面态度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塑造真实的中国 |
6.1.3 呈现自信谦逊、和平友善的国际关系 |
6.2 教师灵活使用教材、运用多种方法消解负面态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两套教材里国家形象维度、态度统计 |
附录四: 两套教材里国际关系统计 |
(6)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现实动因:生态问题依旧严峻 |
(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三)完善需求:现有生态德育理论存在不足 |
(四)时代氤氲:特殊时间节点进行理论回顾成为潮流之势 |
二、概念界定 |
(一)生态 |
(二)德育 |
(三)生态德育 |
(四)生态德育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研究 |
(二)关于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日新月盛: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1990年:生态德育理论的孕育阶段 |
一、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政策背景 |
二、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1990-2002年:生态德育理论的萌生阶段 |
一、环境教育的成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催生了生态德育理论 |
二、理论界关于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考促使生态德育理论初步形成 |
第三节 2003-2005年:生态德育理论的探索阶段 |
一、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 |
二、理论界的热烈讨论激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进步 |
第四节 2006年至今:生态德育理论的蓬勃阶段 |
一、可持续教育再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热潮 |
二、生态德育大范围进入校园实践促使生态德育理论的实践性转向 |
第二章 八大主题:共构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生态德育概念与意义的探究 |
一、生态德育概念的厘清 |
二、生态德育意义的揭示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特点的探析 |
一、生态德育理论的特点 |
二、生态德育实施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探讨 |
一、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德育思想 |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第四节 生态德育目标及原则的探明 |
一、生态德育目标的分析 |
二、生态德育原则的探寻 |
第五节 生态德育内容的探索 |
第六节 生态德育途径及方法的探求 |
一、按照不同教育实施主体进行划分 |
二、按照不同教育方式进行划分 |
第三章 三种视角:共建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维度 |
第一节 理论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逻辑基础 |
一、东方哲学思想孕育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雏形 |
二、西方哲学思想奠定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生存逻辑 |
第二节 学科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实践契入点 |
一、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二、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三、在地理和生物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四、在其他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第三节 关系维度:深化生态德育研究的立足点 |
一、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辨明 |
二、生态德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的辨明 |
三、生态德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的辨明 |
四、生态德育与德育生态关系的辨明 |
五、生态德育与其他教育关系的辨明 |
第四章 继往开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
第一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
一、丰富性 |
二、多元性 |
三、开放性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 |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性 |
二、研究的系统性不足 |
三、研究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 |
第三节 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困境的超越 |
一、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生态德育理论研究体系 |
二、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优势 |
三、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困境 |
四、加强实效性研究,提升生态德育理论的可操作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7)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意义 |
1.1.2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及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阐述 |
2.1 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
2.1.2 生态文明的发展 |
2.1.3 生态文明的内容 |
2.2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论述 |
2.2.1 关于自然先于人的存在的论述 |
2.2.2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述 |
2.2.3 关于生态危机根源的研究 |
2.3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 |
2.3.1 生态思想的实践性 |
2.3.2 生态发展的整体性 |
2.3.3 生态文明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
第三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3.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
3.1.1 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初步构建 |
3.1.2 生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
3.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3.2.1 生态环境的污染 |
3.2.2 生态系统的恶化 |
3.2.3 能源资源的短缺 |
3.3 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 |
3.3.1 思想观念缺失 |
3.3.2 .经济利益驱动 |
3.3.3 制度建设不足 |
第四章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
4.1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启示 |
4.1.1 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4.1.2 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4.1.3 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终极发展方向 |
4.2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启迪 |
4.2.1 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行循环经济模式 |
4.2.2 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 |
4.2.3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理念 |
4.2.4 转变消费方式,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
4.2.5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9)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
(10)高级汉语综合教材的选文研究 ——以《高级汉语教程》《博雅汉语》《发展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三套教材选文的话题考察 |
2.1 《高级汉语教程》选文的话题分析 |
2.2 《博雅汉语》选文的话题分析 |
2.3 《发展汉语》选文的话题分析 |
3 三套教材选文的语体考察 |
3.1 《高级汉语教程》选文的语体分析 |
3.2 《博雅汉语》选文的语体分析 |
3.3 《发展汉语》选文的语体分析 |
4 三套教材选文的作者和来源考察 |
4.1 三套教材选文的作者考察 |
4.2 三套教材选文的来源考察 |
5 三套教材选文中的中国“国民形象”考察分析 |
5.1 三套教材中“国民形象”的呈现 |
5.2 “国民形象”建构的历时变化 |
本章小结 |
6 三套教材选文建构的“中国形象”考察分析 |
6.1 三套教材中的“中国形象”样貌 |
6.2 “中国形象”建构的历时变化 |
本章小结 |
7 关于留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7.1 高级汉语教材选文的调查分析 |
7.2 留学生对教材中“中国形象”的认知分析 |
7.3 留学生对中国的印象分析 |
7.4 启示和思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保护动物 刻不容缓(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D]. 王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2]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研究 ——以优质课和常态课为例[D]. 毕雯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马克思环境观研究[D]. 梁玉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戊唑醇暴露诱导机体代谢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D]. 周萌萌. 山西大学, 2021
- [5]《发展汉语》与《博雅汉语》中的国家形象对比研究[D]. 姚子慧.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6]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D]. 郑黄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 李双双.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9]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高级汉语综合教材的选文研究 ——以《高级汉语教程》《博雅汉语》《发展汉语》为例[D]. 尤佳薇. 暨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