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煤中微量元素的丰度(论文文献综述)
朱威[1](2021)在《阳泉矿区煤中微细粒矿物对微量元素的控制》文中认为本文以沁水煤田北部阳泉矿区新景煤矿8号煤(XJ-8)和寺家庄煤矿15号煤(SJZ-15)为研究对象,在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微细粒矿物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讨论煤中微细粒矿物对微量元素的控制。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显微煤岩组分和煤中矿物的进行分析;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别检测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原煤样和低温灰化样品中矿物类型进行分析;通过拉曼光谱(Raman)、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观察微细粒矿物的形貌特征与部分微量元素;使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目标矿物进行原位微量元素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通过对XJ-8和SJZ-15的32个煤样进行显微组分分析,确定煤样均以镜质组为主,分别占74.07%和91.97%。煤样的平均随机反射率分别为2.35%和2.28%,属于无烟煤。(2)与中国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相比,XJ-8煤中富集的微量元素有Li、Zr、Nb、Hf、Ta、Pb、Th;SJZ-15煤仅在夹矸和底板中微量元素略有富集。XJ-8煤中Li、Zr、Nb、Hf、Ta和Th元素与Al2O3、SiO2和TiO2的氧化物呈正相关,表明其赋存在矿物中且来源于陆源碎屑。煤样和非煤样品(顶板、夹矸)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呈左倾状,轻稀土元素富集,说明煤样与顶底板和夹矸中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具有一致性,表明稀土元素主要受控于陆源碎屑的供应。(3)XJ-8和SJZ-15煤中常见高岭石、珍珠陶土等粘土矿物,偶见钠长石;常见的碳酸盐矿物有方解石;煤中主要的氧化物矿物有石英和三水铝石;硫化物矿物有黄铁矿和白铁矿;主要的磷酸盐矿物有磷灰石;硫酸盐矿物主要是石膏。除上述煤中常见矿物外,个别样品中检测到辉钼矿、硅灰石、钾盐等矿物。矿物的结构和产状具有多样化,包括呈条带状充填在镜质体或丝质体的裂隙中、填充在有机质的胞腔内等类型。(4)原位微区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赋存的微量元素主要有As和Pb,其次有Co、Ni、Cu、Rb、Mo、Ag、Sn和Au。Co2+、Ni3+、Mo2+、Sn2+、Ag+、Au+、Pb2+等离子通常可以取代晶体中的Fe2+离子,As3-替代S2-形成类质同象替代;Cu、Pb、Zn为亲铜元素,Fe2+不易被它们替代,主要以微细粒矿物包裹体形式存在,以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等形式赋存于黄铁矿表面。
金徽[2](2020)在《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生物气产出模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煤中有机显微组分对煤层生物成因气生成的影响特征,不仅可以帮助深入理解煤层生物气形成机理,也为煤层生物气资源勘探与评价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论文选取淮南煤田肥煤和龙口盆地褐煤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研究区地质概况和样品基本性质的基础上,采用浮沉方法分选出煤样中不同有机显微组分,并利用现代测试技术方法测试其有机质、元素地球化学及微结构特征。以原煤和有机显微组分为底物进行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分析有机显微组分与生物气生成的关系。获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获取了不同煤级镜质组(腐植组)和惰质组分离粒度和密度,分选出较高纯度的镜质组(腐植组)和惰质组单组分煤样;(2)原煤及有机显微组分生物气生成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生气速率快速升高且累积生气量增大期、速率平稳下降且累积产气量缓慢增长期和产气速率基本稳定生气量非常少期。同一煤阶煤镜质组(腐植组)的产气量最高、原煤次之、惰质组最少,不同煤阶煤对比,煤阶越低产气效果更佳。褐煤腐植组的生气速率高峰较原煤滞后,惰质组最低,而肥煤的显微组分煤样产气速率较同步。生物气气体组分以CH4和CO2为主,镜质组(腐植组)生成的甲烷浓度最大,原煤次之,惰质组最小。(3)通过线性拟合分析,不同煤阶煤的净产气量与有机质含量、H/C原子比、脂氢含量成正相关。前期产气速率与氯仿沥青“A”含量、脂氢含量、d002等参数成正相关,与脂肪结构参数、La、Lc参数成负相关。对于同煤阶煤显微组分的有机质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官能团、微晶结构等参数的对比发现镜质组(腐植组)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结构中脂肪烃含量较多,而惰质组中含氢少的芳香结构较多,芳香层片在空间上排列更规则紧密,香环缩合度较大,镜质组(腐植组)含量越高越有利于生物甲烷的产出。(4)不同煤阶煤样的甲烷产出量与有机H/C原子比密切相关,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大,H/C原子比降低,反应出煤样的产甲烷能力降低。
王克健[3](2020)在《两淮地区燃煤电厂砷、汞、氟、铍和铀大气排放清单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两淮地区是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能源基地,燃煤电厂众多,煤炭消费量大,燃煤过程中易挥发有害微量元素砷、汞、氟、铍和铀等的大气排放量大。坑口电厂的煤电转换,污染物对电厂周边区域环境影响较大,而两淮地区煤中有害元素排放量缺乏系统估算。本文基于该区燃煤电厂年度煤耗量、两淮煤田煤中元素含量和元素的大气扫排放因子,建立了有害元素砷、汞、氟、铍和铀的2009-2017年度的大气排放清单;同时,还以该区两个燃煤电厂为例,系统采集了原煤、飞灰、底渣、石灰石、石膏等物料样品,并分析测试了其中的微量元素,揭示了燃煤产物中铍和铀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而分析了铀与铍元素的物质平衡规律。结果表明:(1)淮南煤中砷、汞、氟、铍和铀的平均元素含量分别为2.04 μg/g、0.22μg/g、98.6μg/g、2.37 μg/g和2.40μg/g,与中国煤相比,淮南煤中五种有害微量元素含量正常:(2)2012年,因《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实施,两淮地区燃煤电厂的空气污染控制装置更新,本年度仅由静电除尘器控制下燃煤电厂 As、Hg、F、Be 和 U 的大气排放量分别为:0.18 t,1.23 t,643.05 t,0.07 t和0.19 t;而通过静电除尘器与烟气脱硫装置协同作用下2017年度As、Hg、F、Be和U的排放量分别为:0.09 t、0.95 t、46.92 t、0.02 t和0.03 t,相对单一污染物控制装置有害元素的大气排放量显着降低;(3)两个电厂的案例研究表明:煤炭燃烧后,多数铍与铀积聚在煤灰和煤渣中;1kg原煤完全燃烧后向大气中排放0.185 mg铍和0.994 mg铀,该电厂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下铍和铀的大气排放因子分别为9.6%和31.9%。图9表21参133
屈美君[4](2020)在《煤变形中矿物和元素响应特征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以淮北祁南矿低煤级烟煤为例》文中指出以安徽淮北祁南矿低煤级烟煤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原生结构煤的高温高压变形实验,利用SEM-EDX、XRD、ICPMS、XRF等分析了实验样品中矿物及元素的赋存状态,探讨了煤变形过程中温度和差异应力对矿物变形和元素迁移聚集的影响及其对煤变形的响应特征,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和结论:(1)在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燕山早中期徐宿弧形推覆构造的形成是祁南矿煤层变形的关键构造期次,为煤高温高压实验条件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根据煤层变形时实际埋深、地压和地温梯度等条件确定了围压、温度和差异应力等煤高温高压变形实验条件,系统进行了顺层挤压应力作用的煤高温高压变形实验。(2)系统开展了实验变形煤的宏观和微观构造观测与分析。差应力的增加,促进了煤样的变形,样品的变形程度增强,主要表现为显微碎块、碎粒和裂隙等脆性变形程度的增高;温度的升高,降低了样品强度、增强了样品的塑性,样品的碎裂流变韧性变形增强,局部可以出现牵引微褶皱或劈理化带;以方解石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对煤的变形具有较好的响应特征。(3)探讨了煤变形过程中元素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低温高应力应变环境有利于常量元素Ca、Fe、Mg的聚集,常量元素Ti、K、Al、Si和Na则是在高温高应力应变环境下易聚集;微量元素中,煤变形环境温度越高、差应力越大,越有利于REE元素聚集,高温高应力应变环境有利于Be、Pb、Co元素含量增加,元素Li、Ga在高温低应力应变环境聚集,低温高应力应变环境有利于Sc元素聚集;Ca元素的变化与方解石的变形、变位具有密切联系,二者具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
陈佳文[5](2020)在《抚顺油页岩及灰渣中有害元素的淋滤特征及环境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油页岩及干馏产物在露天堆积过程中,由于自然降雨,其中大量有害元素会被淋出迁移到环境中,造成污染。本文以抚顺油页岩及其干馏产物为研究对象,模拟自然降雨,研究不同淋滤条件下有害元素Cr、Mn、Co、Ni、Cu、Mo、Cd、Pb和元素Sr的淋滤特征和环境影响。首先采用精密仪器、微波消解法和逐级化学提取法,分析了油页岩及干馏产物的基础特性、元素含量及赋存状态;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柱淋滤试验,分析了淋滤液pH值、流速v以及粒径d对灰渣中元素淋滤特征的影响,通过简单比较法分析了不同pH值淋滤液下,油页岩中元素的淋滤特征;最后对油页岩和灰渣中元素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油页岩干馏后,灰分、固定碳及硫含量均有所增加,Cr、Mn、Ni、Sr、Mo和Cd在干馏产物中富集。Mn在油页岩及干馏产物中的含量最高,Cd的含量最低,元素在油页岩和半焦中的含量顺序为:Mn>Cu>Cr>Ni>Sr>Co>Pb>Mo>Cd,在灰渣中的顺序为:Mn>Cu>Cr>Ni>Sr>Pb>Co>Mo>Cd。油页岩中大部分元素以残渣态和硫化物结合态存在,低温干馏后,大部分元素的残渣态含量增大,高温干馏后,大部分元素的硫化物结合态含量减少,但活性较弱的残渣态和硫化物结合态仍是主要存在形式,不同粒径灰渣中元素的赋存状态相差不大。油页岩中Sr、Mo、Cd、Co,灰渣中Sr、Cu、Co的潜在淋出率均超过10%,具有较强的活性。灰渣中Sr的总淋出率最高,Pb的总淋出率最低。Mn、Co、Ni和Sr具有相似的淋滤特征,均在中性低流速下的淋出较高。由于潜在淋出态的解析溶解,除Pb外其余元素在淋滤初期达到峰值,随后降低并趋于稳定。外界淋滤条件影响灰渣中Cr、Pb淋出的顺序为:pH值>d>v;影响Mn、Co和Cu淋出的顺序为:pH值>v>d;影响Ni、Sr和Mo淋出的顺序为:v>pH值>d;影响Cd淋出的顺序为:d>v>pH值。油页岩中Mo的总淋出率最高,Co的总淋出率最低,Cr、Mn、Cu、Sr、Cd和Pb在酸性条件下更易淋出,Ni在中性条件下更易淋出,Co和Mo则在碱性条件下更易淋出,大部分元素的淋出率随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在相同淋滤条件下,Mn、Co、Ni和Sr在灰渣中的淋出率较高,Mo和Cd则在油页岩中的淋出率较高,油页岩和灰渣中大部分元素的淋率特征相似,都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更快趋于稳定,但油页岩中元素的淋出更具波动性。元素的总淋出浓度与地下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对比可知,油页岩中元素几乎不产生环境影响;灰渣中Mn的最大总淋出浓度超过标准值的20倍,Sr的最大总淋出浓度达到1.83mg/L,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需重视。
吴士豪[6](2020)在《广西百色保群和林场煤矿古近纪煤的地球化学特征》文中指出开展煤的地球化学研究可以为煤炭的清洁利用和综合开发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以广西百色盆地保群和林场煤矿古近纪煤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XRD)、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原子荧光(AFS)对煤中矿物、显微煤岩组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利用索式抽提、气相色谱(GC)和色谱-质谱(GC-MS)分析煤中有机质的组成特征。结合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煤岩学和矿物学,探讨百色盆地保群和林场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反映的地质意义。保群和林场煤的腐植组反射率Ro(%)分别为0.475%和0.397%,属褐煤;显微煤岩特征表现为富腐植组,多稳定组和少惰质组,稳定组中丰富的树脂类物质是煤中可溶有机质的主要母质来源。煤中矿物种类较少,以高岭石(碎屑状)、同生石英和黄铁矿(自形晶粒状和莓球状)为主,由于成煤的酸性环境,未观察到方解石的明显分布。由于煤样的高灰分特征,煤中元素含量整体较高。将煤中微量元素与世界煤均值相比较,结果表明,保群煤中Li、Sc、V、Cr、Cu、Zn、Ga、As、Se、Ag、Cd、Pb和U轻度富集;林场煤中U高度富集,Li、V、Cr、Ag和Cd富集,Sc、Cu、Zn、Ga、As、Se、Cs和Pb轻度富集。相关性分析表明,煤中Li和Ga主要赋存在高岭石中;Be与黏土矿物和有机质关系密切;Co和Ni赋存在有机质和黄铁矿中;保群煤中Se主要赋存在有机质和黄铁矿中,而林场煤则以有机结合态为主,差异的产生主要与煤的成熟度有关;As和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高含量的U主要与煤中较多的腐植质有关。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Ce和Eu正异常,Ce正异常说明煤层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而Eu正异常是受Ba的影响。两煤层均为陆相泥炭沼泽沉积,煤中无机物来源于盆地周围的三叠系沉积岩。煤中饱和烃、芳香烃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特征表明,保群和林场煤的母质来源以松柏类裸子植物为主,存在双子叶被子植物的贡献,其沉积环境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煤样成熟度和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低,处于早期演化阶段,遭受一定程度的微生物降解,且林场煤的降解程度大于保群煤。此外,根据样品中检测到的去氢白菖烯、四氢化卡达烯等中间产物以及阶段产物杜松烷和卡达烯,补充和给出了相对完整的杜松烷类倍半萜的早期演化途径。
牛永杰[7](2020)在《广西合山晚二叠世超高有机硫煤的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高有机硫煤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地质成因,本文以广西合山石村矿及河里矿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煤岩学、矿物学、煤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综合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环境、成煤母质及导致有机硫可能的地质成因,论文取得如下认识:1、通过对样品的工业分析及常量元素测定,研究区煤样硫分(St,d)均在4%以上,最高达9.77%,有机硫占全硫(So,d/St,d)平均比84.47%,镜质体反射率均值1.76%,合山煤属于变质程度高的超高有机硫煤。2、饱和烃色谱图中不可分辨的复合混杂物(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s,UCM)鼓包明显,前峰及双峰型均有分布,前峰型主峰碳主要为C16、C17、C18,双峰型为C18、C27,同时规则甾烷C27、C28、C29均呈“V”型分布,个别化合物如咔达烯、西蒙内利烯、降松香三烯、脱氢松香烷、降姥鲛烷均有出现,说明沉积母质受低等水生生物与高等植物双重输入的影响。姥植比参数、C31-C35藿烷呈阶梯式递减的分布特征都表明在还原性的海相碳酸盐台地中存在一定的氧化条件,这可能是碳酸盐台地水体表面的游离氧及其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所导致。扫描电镜中拍摄到的铁含氧硫酸盐、细胞充填环状黄铁矿说明在晚期成岩阶段受到一定程度热液作用的影响。因此研究区样品中超高有机硫的形成是各个地质时期多因素聚合的产物。3、芳烃整体以含硫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在64.17%-89.28%之间,这与有机硫在煤中硫的比例基本相当。在萘系列中,二甲基萘指数MNR与DNR-1都表明研究区样品的变质程度较高;甲基菲中9-MP>1-MP、2-MP>3-MP,同样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机质的双重输入特征;联苯系列与硫芴氧芴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三芴系列中硫芴含量最高;?、芘、荧蒽在样品中均有检测到,五环及六环芳烃的分布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晚期成岩阶段受到岩浆热液的影响。4、除甾烷成熟度参数C29甾烷20S/(20S+20R)、αββ/(ααα+αββ)外,甲基萘、甲基菲与重排藿烷之间同样能够反应研究区样品的变质程度。5、含硫化合物除二苯并噻吩、苯并萘并噻吩外,还检测到苯并二苯并噻吩、二萘并噻吩、双氢二萘并噻吩、甲基苯并噻吩与菲并噻吩及其烷基取代物。
汪米娜[8](2020)在《淮北石台煤矿岩-煤蚀变过程中有毒元素的迁移规律和富集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岩浆侵入煤层的热变质作用(简称岩-煤蚀变作用),在我国淮北地区异常发育。这些燕山期侵入体,一方面破坏煤层的稳定性和可采性,严重危及煤田生产,对煤炭资源利用造成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影响和驱动煤层中的元素重新分配,导致煤焦中有毒元素会异常富集,甚至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为了探究岩-煤蚀变过程中有毒元素迁移和异常富集,本研究以淮北石台煤矿受岩浆侵入的3煤层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侵入岩、蚀变带、火夹焦、天然焦和未受影响煤样品,拟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粉晶衍射(XRD)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现代测试手段,对石台煤矿3煤层的煤质特征、矿物特征以及元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趋近岩体,煤的变质程度增加。从未受影响煤→天然焦→火夹焦→蚀变带,由于岩浆侵入作用,煤中灰分、水分、C含量升高,挥发分和H含量降低,N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距离岩体越近,煤的变质程度加强。(2)趋近岩体,浆源物质增加。靠近侵入体,火夹焦和蚀变带中矿物种类增多,蚀变强度增大,马赛克结构和气孔(气泡)更发育,镜质体减少至消失;远离侵入体,未受影响煤层受影响减弱,矿物减少。(3)趋近岩体,部分有毒元素富集。其中,V、Cr、Mn、Co、Ni、Zn、Ga、Rb、Zr、Cd在侵入岩中富集,Th在蚀变带中富集,Pb在火夹焦中富集,Cu、Sr、Mo、Ba在天然焦中富集,As和Sb在煤层中的含量较稳定。分析表明,石台煤矿岩-煤蚀变带有毒元素存在如下迁移和富集特征:(1)Mn的富集是与岩浆侵入密切相关。Mn在侵入岩中含量极高,其富集与岩浆热液直接相关(岩浆本身富含Mn);同时由于岩浆侵入作用,煤的挥发分降低,部分Mn随着挥发分的损失而挥发至气相或液相产物中。(2)As与Sb元素主要来源于煤层。As和Sb在整个煤层中的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主要是来自于成煤的土壤和沉积物,岩浆对其几乎没有产生影响;且煤受热分解,As和Sb会随着煤的热解而挥发。(3)V、Cr、Zr、Co、Ni、Zn、Cd、Ga、Rb、Ba、Sr、Mo、Pb、Cu、Th等大部分有毒元素的迁移和富集是岩浆侵入煤的综合结果。这些元素在侵入岩和未受影响煤中的含量都较高,一部分是来自于沉积环境,一部分是源于岩浆热液所带来的矿物(粘土矿物、硫化物、菱铁矿等),是沉积环境与岩浆热液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由于岩浆侵入煤层导致的热变质作用,使得V和Mo与碳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残留在半焦中,Zr、Rb随着挥发分损失而挥发,Sr和Ba随着灰分的增加而增加,Co、Ni、Cu和Pb随着黄铁矿的分解而挥发,Zn挥发至大气中,Cd在热液交代的过程中进入闪锌矿中,Cr主要分布在焦化固态产物中,Ga可能生成GaH和Ga2O、GaO或其有机衍生物而挥发,Th由于水分增加,煤孔裂隙增加而快速析出。本研究主要创新和发现:(1)分析了岩-煤蚀变带不同程度变质煤的煤质特征、矿物组成及有毒元素含量特征,揭示了岩-煤蚀变过程中有毒元素的迁移机制和富集规律。(2)发现岩浆侵入不仅带入V、Cr、Mn、Co、Ni、Cu、Ga、Rb、Sr、Zr、Mo、Ba、Pb和Th等有毒元素,而且驱动这些元素在岩浆和煤之间的迁移和富集。
杨明顺[9](2020)在《高碱低阶煤中钠钾对灰熔/黏特性影响及其水热脱除》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碱低阶煤资源储量丰富、应用比例逐年增大,但这类煤在燃烧或气化等转化利用中易在锅炉、气化炉内发生煤灰沉积、结渣,严重制约装置的安稳运行。论文以高碱低阶煤灰沉积、结渣问题为导向,采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伊宁矿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胜利、白音华矿区的高碱低阶煤样品,以及工业粉煤锅炉、气流床气化炉的灰渣样品,开展高碱低阶煤的逐级化学萃取(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 experiment,SCEE)、热解、燃烧、水热处理(脱碱)等试验,应用XRD、XRF、SEM-EDS、FT-IR、TG等,考察高碱低阶煤中碱金属赋存特性、钠钾热迁移行为,探究水热脱碱后煤的成浆、热解、燃烧等加工转化性能的变化及机制。此外,结合Fact Sage、MATLAB、Aspen Plus等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展高温下煤中矿物质演化、水煤浆气化等建模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研究煤灰熔融性和黏温特性(简称煤灰熔/黏特性)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高碱低阶煤中Na、K的赋存特性区别明显。各试验煤样中Na元素均以水溶态为主,而K元素则以白榴石KAl Si2O6、正长石KAl Si3O8、钾长石KAl Si O4等不溶态为主。干基煤中Na含量较高,准东煤ZD-1-R、ZD-2-R的分别为3.257mg/g、2.915mg/g,胜利煤SL-6-R的为2.072mg/g,伊宁煤YN-1-R、YN-2-R的依次为1.840mg/g、1.554mg/g;K含量相对较低,胜利煤的为0.493mg/g,准东、伊宁煤的介于0.15~0.3mg/g。Na、K含量均显着高于Cl含量,说明碱金属并非以Na Cl、KCl为主要赋存形式。随着自然煤层纵向加深,准东煤中Na含量降低、K含量变化不大;胜利煤中K显着降低,Na则呈现中层低,上、下层高的“夹板”特征。高碱低阶煤中Na、K的热演化行为差异显着。在燃烧或热解升温过程中,Na、K在500℃时已开始析出。在815℃燃烧温度下,煤灰中Na2O、K2O的逃逸率分别达到35.81%、26.79%。与Na相比,K以钙长石(Ca,Na)(Si,Al)2Si2O8、白榴石KAl Si2O6和K(Si3Al)O8等形式富集于煤灰渣中,逃逸率较低,在高温下呈现相对“惰性”。在工业气流床气化装置中,Na主要向飞灰中富集,而K同时向飞灰、灰渣中富集。Fact Sage模拟显示,气化温度超过1200℃后,Na转化为Na2SO4(g)、Na2O(s)和Na(g)等形式,K转化为K2O(s)、K(g)和KO(s)等形式。高碱低阶煤灰的熔融性指标(FT、ST、DT)、黏温特性指标(T2.5、T25、Tcv)与其灰分、灰成分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K含量越高,煤灰熔/黏特性温度指标随之增大,Na与之相反。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高碱低阶煤灰熔/黏特性预测模型,FT、ST、DT预测模型的训练误差分别为0.459%、0.583%、0.409%,小于线性回归方法拟合的误差1.705%、1.699%、2.186%;T2.5、T25、Tcv预测模型的训练误差分别为0.813%、0.323%、1.193%,明显小于线性回归方法拟合的误差2.539%、3.808%、3.258%。提出了煤气化适应性指数(AIG),赋予K元素在高碱低阶煤转化中的“示踪”功能,建立了简单明了、计算方便的K2O-AIG预测解析式(r2=0.87~0.97)。高碱低阶煤在300℃、60min的水热处理条件下,煤质显着提高,干基灰分中Na2Oeq含量降低至2%以下,准东煤灰Na2O、K2O脱除率最高分别达82.05%、67.39%。煤中大部分Na可经水热脱除,但K以白榴石KAl Si2O6、正长石KAl Si3O8、钾长石KAl Si O4等形式存在,相对难以脱除。水热脱碱机制是涉及脱水、脱氧、脱硫、脱灰、脱碱和碳化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简称“五脱一化”过程),煤中元素发生了迁移变化,Na+、K+等无机成分进入液相当中,少量C、S等有机质以CO、CO2和H2S等形式进入气相。经水热脱碱后,煤灰熔融性特征温度上升,粘污和结渣倾向性减弱。实验室水热处理最高可将低阶煤的成浆浓度提升约10个百分点,但以工业气化废水为水热介质时提浓幅度下降约2~3个百分点。基于水热废液合成的聚羧酸型添加剂FY-AD,比商品添加剂制浆浓度增加约1个百分点。搭建了水热处理提浓制浆连续中试装置(0.2t/d干煤),使工业煤浆浓度提升近7个百分点。水煤浆气化模拟表明,褐煤水煤浆浓度增大,合成气有效气(H2+CO)增加,CO2下降,比煤耗、比氧耗指标均明显降低。经水热处理后,胜利煤的热解表观活化能由9.418KJ/mol上升为14.323KJ/mol,准东煤的热解表观活化能由14.206KJ/mol增加至16.985KJ/mol;燃烧表观活化能也发生明显变化。试验煤样热解、燃烧性能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煤中有机质在水热过程中的流失行为,Na等碱金属主要是在热解或燃烧后期与煤中炭基质发生反应。
申伟刚[10](2019)在《沁水煤田高铝煤的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高铝煤中矿物学特征和伴生元素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它们可以为煤中有害元素的脱除和有益元素的提取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分析煤层的演化过程提供数据支撑。本文运用煤田地质学、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学科作为理论支撑,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带能谱的扫描电镜等实验仪器,对沁水煤田昔阳县坪上矿和长治县首阳山矿15号煤的地球化学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坪上矿和首阳山矿15号煤均以亮煤为主,夹有少量暗煤,总体为玻璃光泽。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69.28%和79.24%),惰质组次之(19.35%和11.54%),且均未发现壳质组显微组分,说明两矿煤层的成熟度较高。两矿煤层中的矿物主要以黏土矿物、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为主,其次还存在少量的黄铜矿、金红石、钛铁矿、铁白云石、勃姆石和磷灰石。常量元素中,除坪上矿15号煤中的Al2O3、P2O5的含量略高于中国煤中元素含量背景值外,两矿中其余常量元素的含量均低于中国值;微量元素中,坪上矿和首阳山矿15号煤层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大致相同,整体上均表现出亏损状态,分布趋势大致相同,说明两煤层的物质来源是相似的,地质背景大致相同。通过R型聚类分析可知,在煤层的沉积过程中,受陆源供给、环境变化、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两煤矿中元素的聚类趋势差异较大。坪上矿15号煤的稀土元素可能多以有机吸附形式存在;而首阳山矿15号煤可能以有机吸附态和无机态共存的形式存在,且主要赋存在无机矿物中。两矿稀土元素的富集类型为L-type型,HREY元素均亏损严重,两煤层的母岩均为陆相来源,但是沉积过程中不断受到海水侵蚀的影响,成煤环境为以酸性-还原环境为主的海陆交互相。
二、中国煤中微量元素的丰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煤中微量元素的丰度(论文提纲范文)
(1)阳泉矿区煤中微细粒矿物对微量元素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煤中微量元素研究现状 |
1.2.2 煤中矿物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样品采集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2.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1.1 样品采集 |
2.1.2 样品制备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2.2.1 工业分析及全硫分析 |
2.2.2 煤岩分析 |
2.2.3 常量元素分析 |
2.2.4 微量元素分析 |
2.2.5 等离子低温灰化(LTA) |
2.2.6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2.7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2.2.8 扫描电镜分析(SEM-EDS) |
2.2.9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分析(LA-ICP-MS) |
第3章 煤质及煤岩特征 |
3.1 煤质特征 |
3.1.1 灰分产率 |
3.1.2 挥发分与镜质组反射率 |
3.2 煤岩特征 |
3.2.1 煤中镜质组 |
3.2.2 煤中惰质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常量元素 |
4.2 微量元素 |
4.3 稀土元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中矿物及其特征 |
5.1 X射线衍射分析 |
5.2 光学显微镜分析 |
5.3 拉曼光谱分析 |
5.4 带能谱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元素与矿物之间的关系 |
6.1 矿物与微量元素 |
6.2 新景8 号煤中黄铁矿 |
6.3 寺家庄15 号煤中黄铁矿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生物气产出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样品性质 |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 样品采集及其特征 |
3 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 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 |
3.2 煤有机显微组分分离特征分析 |
3.3 煤有机显微组分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4 小结 |
4 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生物气模拟生成实验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 生物气模拟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4.3 小结 |
5 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对生物气生成的影响特征 |
5.1 有机显微组分对净产气量生成的影响 |
5.2 有机显微组分对产气速率的影响 |
5.3 有机显微组分对气体组分的影响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两淮地区燃煤电厂砷、汞、氟、铍和铀大气排放清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燃煤大气污染 |
1.1.2 煤中有害元素 |
1.1.3 研究区特征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有害元素的大气排放清单 |
1.3.2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 |
1.3.3 燃煤电厂污染控制装置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两淮地区地理位置 |
2.2 两淮地区年度燃煤电厂发电量 |
2.3 两淮地区煤中有害元素含量 |
2.3.1 砷元素 |
2.3.2 汞元素 |
2.3.3 氟元素 |
2.3.4 铍元素 |
2.3.5 铀元素 |
2.4 本章小结 |
3 排放清单的建立方法及采样分析测试 |
3.1 排放清单的建立方法 |
3.2 样品采集与制备 |
3.2.1 淮南矿区煤样采集与制备 |
3.2.2 煤样的实验分析方法 |
3.2.3 某电厂实验样品采集制备与实验分析 |
3.3 案例研究方法 |
3.4 实验测试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两淮地区燃煤电厂有害元素排放清单的建立 |
4.1 燃煤电厂有害元素年度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
4.2 相关参数的确定 |
4.2.1 两淮地区年度煤耗量 |
4.2.2 煤中元素的含量 |
4.2.3 大气排放因子 |
4.3 两淮地区燃煤电厂砷、汞、氟、铍和铀元素排放量估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电厂大气排放的案例研究 |
5.1 采样电厂概况 |
5.2 采样电厂污染物控制装置介绍 |
5.3 数据分析和元素分配规律 |
5.4 某电厂铍和铀元素的排放量测算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煤变形中矿物和元素响应特征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以淮北祁南矿低煤级烟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含煤地层 |
2.3 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2.4 矿井构造特征 |
2.5 小结 |
3 煤高温高压变形实验 |
3.1 实验样品及制备 |
3.2 高温高压实验方案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4 实验变形煤中矿物变形和元素赋存特征 |
4.1 实验变形煤中矿物的特征 |
4.2 实验变形煤中元素的赋存特征 |
4.3 矿物和元素对煤变形的响应特征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抚顺油页岩及灰渣中有害元素的淋滤特征及环境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 |
1.1.2 课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量元素的分类及环境效应 |
1.2.2 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及测定方法 |
1.2.3 有害元素淋滤实验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样品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预处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原料预处理 |
2.1.3 油页岩干馏半焦制取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基础特性研究 |
2.2.2 有害元素含量的测定 |
2.2.3 有害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 |
2.2.4 动态柱淋滤实验方法 |
2.3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第3章 有害元素的含量与赋存特征 |
3.1 样品中元素的含量特征 |
3.1.1 元素的含量 |
3.1.2 元素的富集特征 |
3.2 元素的赋存状态 |
3.2.1 质量平衡分析 |
3.2.2 不同样品中元素的赋存状态 |
3.3 有害元素的潜在淋出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灰渣中元素的淋滤特征 |
4.1 元素的总淋出率 |
4.2 元素的总淋出浓度 |
4.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极差分析 |
4.3.2 因素指标趋势分析 |
4.4 元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淋滤特征 |
4.4.1 铬(Cr) |
4.4.2 锰(Mn) |
4.4.3 钴(Co) |
4.4.4 镍(Ni) |
4.4.5 铜(Cu) |
4.4.6 锶(Sr) |
4.4.7 钼(Mo) |
4.4.8 镉(Cd) |
4.4.9 铅(Pb)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页岩中元素的淋滤特征 |
5.1 元素的总淋出率 |
5.2 元素的总淋出浓度 |
5.3 不同pH淋滤液对元素淋出的影响 |
5.4 油页岩及灰渣中元素淋出特征对比 |
5.5 油页岩及灰渣中元素的环境效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广西百色保群和林场煤矿古近纪煤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矿区位置 |
2.2 地质构造 |
2.3 地层 |
2.4 煤层 |
第3章 样品和实验分析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 |
3.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
第4章 煤质及煤岩学特征 |
4.1 煤质特征 |
4.2 煤岩学特征 |
4.2.1 宏观煤岩特征 |
4.2.2 显微煤岩特征 |
4.3 矿物特征 |
4.3.1 高岭石 |
4.3.2 石英 |
4.3.3 黄铁矿 |
4.3.4 其他矿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煤中常量元素 |
5.1.1 常量元素含量特征 |
5.1.2 常量元素纵向分布特征 |
5.1.3 常量元素赋存状态 |
5.1.4 常量元素的环境指相意义 |
5.2 煤中微量元素 |
5.2.1 煤中微量元素的丰度特征 |
5.2.2 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特征 |
5.2.3 煤中微量元素纵向分布特征 |
5.2.4 煤中微量元素亲和性分析 |
5.2.5 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
5.2.6 微量元素的环境指相意义 |
5.3 煤中稀土元素 |
5.3.1 煤中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5.3.2 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6.1 可溶有机质及其族组成特征 |
6.2 煤中饱和烃特征 |
6.2.1 饱和烃整体特征 |
6.2.2 煤中链烷烃特征 |
6.2.3 煤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6.3 煤中芳香烃特征 |
6.3.1 煤中常规多环芳烃特征 |
6.3.2 煤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7)广西合山晚二叠世超高有机硫煤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煤中常量元素 |
1.2.2 煤中可溶有机质 |
1.2.3 合山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实验方案 |
2.1 地质背景 |
2.1.1 广西合山河里矿 |
2.1.2 广西合山石村矿 |
2.2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实验方法 |
第3章 煤岩及煤化学特征 |
3.1 煤质分析 |
3.2 常量元素分析 |
3.3 硫源初探 |
3.3.1 沉积物源区分析 |
3.3.2 晚期成岩阶段热液活动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合山煤中饱和烃化合物分析 |
4.1 煤样可溶有机质的组成特征 |
4.2 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烷烃 |
4.3 萜类化合物分析 |
4.3.1 二环及三环萜烷化合物 |
4.3.2 五环三萜化合物 |
4.4 甾烷系列化合物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合山煤中芳香烃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分析 |
5.1 芳烃化合物的组成特征 |
5.1.1 萘系列化合物 |
5.1.2 菲系列化合物 |
5.1.3 联苯系列化合物 |
5.1.4 三芴系列化合物 |
5.1.5 ?、芘、荧蒽、苯并芴及苯并蒽系列 |
5.1.6 五环及六环芳烃 |
5.2 噻吩类化合物及其控制因素 |
5.3 相关成熟度参数评价 |
5.3.1 甾、萜烷成熟度参数 |
5.3.2 甲基萘与重排藿烷成熟度参数关系 |
5.3.3 甲基菲与重排藿烷成熟度参数关系 |
5.3.4 二苯并噻吩成熟度参数 |
5.4 苯并萘并噻吩及其他含硫化合物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8)淮北石台煤矿岩-煤蚀变过程中有毒元素的迁移规律和富集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岩-煤蚀变的研究进展 |
1.2.2 煤中有毒元素的研究进展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样品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质概况 |
2.1.3 岩浆岩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前处理 |
2.3.1 物理处理 |
2.3.2 化学消解 |
2.4 样品测试 |
2.4.1 工业分析 |
2.4.2 元素分析 |
2.4.3 矿物测试 |
2.4.4 元素测定 |
第三章 基本理化性质 |
3.1 工业分析 |
3.2 元素分析 |
3.3 光学鉴定 |
3.4 XRD分析 |
第四章 有毒元素特征 |
4.1 常量元素含量分布 |
4.2 有毒元素含量分布 |
4.3 有毒元素赋存状态 |
第五章 有毒元素的迁移和富集 |
5.1 有毒元素迁移规律 |
5.2 有毒元素富集机理 |
5.3 有毒元素趋热演化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高碱低阶煤中钠钾对灰熔/黏特性影响及其水热脱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高碱煤中碱金属赋存特性研究进展 |
1.1.1 煤中钠钾元素赋存形态 |
1.1.2 煤中钠钾元素丰度定量研究 |
1.2 高碱煤中钠钾的热迁移研究进展 |
1.3 高碱煤中钠钾对煤灰化学行为影响研究进展 |
1.3.1 煤灰沉积、结渣的危害 |
1.3.2 煤中钠钾元素对煤灰化学行为影响机制解析进展 |
1.4 高碱煤的灰熔/黏特性模拟预测研究进展 |
1.5 高碱煤中碱金属的脱除研究进展 |
1.6 文献综述结论 |
1.7 论文研究的目标、技术路线、内容及方案 |
1.7.1 研究目标 |
1.7.2 技术路线 |
1.7.3 主要内容与方案 |
1.8 本章小结 |
2 样品、装置与研究方法 |
2.1 煤样采制与编号 |
2.2 主要化学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1 煤的元素分析仪 |
2.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 |
2.3.4 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 |
2.3.5 X-荧光光谱仪(XRF) |
2.3.6 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 |
2.3.7 热重分析仪(TG) |
2.3.8 气相色谱仪(GC) |
2.3.9 煤灰熔融性测试仪 |
2.3.10 煤灰黏温特性测试仪 |
2.4 主要实验方法 |
2.4.1 煤的逐级化学萃取试验 |
2.4.2 实验室煤的快速升温热解试验 |
2.4.3 实验室煤的燃烧试验 |
2.4.4 煤的热重热解/燃烧试验及反应动力学分析 |
2.4.5 工业粉煤气流床气化与粉煤燃烧锅炉装置取样分析 |
2.4.6 高碱煤的水热处理(脱碱)试验 |
2.5 主要模拟及计算方法 |
2.5.1 利用BP神经网络建模 |
2.5.2 Fact Sage模拟研究 |
2.5.3 水煤浆气化过程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3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赋存特性 |
3.1 试验方法 |
3.2 煤质特性 |
3.3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赋存特征 |
3.3.1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赋存的丰度 |
3.3.2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赋存的形式 |
3.3.3 高碱低阶煤中主要矿物成分 |
3.3.4 钠钾在高碱低阶煤层的纵向分布特征 |
3.3.5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与氯的伴生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在热转化过程中的演化 |
4.1 试验方法 |
4.2 实验室规模研究 |
4.2.1 碱金属在高碱低阶煤快速升温热解中的迁移 |
4.2.2 碱金属在高碱低阶煤燃烧中的迁移 |
4.3 工业装置规模研究 |
4.3.1 碱金属在工业粉煤锅炉燃烧中的迁移 |
4.3.2 碱金属在工业粉煤气流床气化中的迁移 |
4.4 碱金属的热迁移及矿物质演化模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碱低阶煤灰熔/黏特性建模研究 |
5.1 样本量的建立 |
5.1.1 煤灰熔融性建模数据 |
5.1.2 煤灰黏温特性建模数据 |
5.2 高碱低阶煤灰熔融性建模研究 |
5.2.1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
5.2.2 线性回归分析 |
5.2.3 BP神经网络建模 |
5.3 高碱低阶煤灰黏温特性建模研究 |
5.3.1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
5.3.2 线性回归分析 |
5.3.3 BP神经网络建模 |
5.4 高碱低阶煤气化适应性指数的提出及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的水热法深度脱除 |
6.1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水热处理温度对煤中碱金属的影响 |
6.2.2 水热处理时间对煤中碱金属的影响 |
6.2.3 水热处理后煤质变化 |
6.2.4 水热处理后煤的表面官能团变化 |
6.2.5 水热处理后煤灰成分变化 |
6.2.6 水热处理反应的副产物特性 |
6.2.7 高碱低阶煤水热脱碱机理的探究 |
6.3 本章小结 |
7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加工转化性能的影响 |
7.1 试验方法 |
7.2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灰熔/黏特性的影响 |
7.2.1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灰熔融性的影响 |
7.2.2 水热脱碱对煤灰黏结性能的影响 |
7.3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的成浆及模拟气化性能的影响 |
7.3.1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
7.3.2 基于工业固定床气化废水对褐煤进行水热提浓制浆 |
7.3.3 基于水热废液制备聚羧酸型水煤浆添加剂 |
7.3.4 褐煤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模拟 |
7.3.5 低阶煤水热处理提浓制浆连续性中试装置(0.2t/d)的建设与运行 |
7.4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热解性能的影响 |
7.4.1 高碱低阶煤热解特征参数 |
7.4.2 高碱低阶煤热解反应动力学解析 |
7.5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燃烧性能的影响 |
7.5.1 高碱低阶煤燃烧特征参数 |
7.5.2 高碱低阶煤燃烧反应动力学解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沁水煤田高铝煤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高铝煤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量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煤矿位置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气象和水文特征 |
2.4 区域地质特征 |
第3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处理 |
3.3 实验分析 |
第4章 煤岩学特征 |
4.1 宏观煤岩特征 |
4.2 显微煤岩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中矿物学特征研究 |
5.1 煤质分析 |
5.2 矿物学特征 |
5.2.1 黏土矿物 |
5.2.2 硫化物矿物 |
5.2.3 氧化物矿物 |
5.2.4 碳酸盐矿物 |
5.2.5 磷灰石 |
5.3 矿物来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中伴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6.1 煤中的常量元素 |
6.2 煤中的微量元素 |
6.2.1 煤中元素的丰度特征 |
6.2.2 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 |
6.2.3 煤层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 |
6.3 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6.3.1 相关性分析 |
6.3.2 聚类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7.1 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富集特征 |
7.2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 |
7.3 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 |
7.4 稀土元素的赋存及来源 |
7.5 沉积环境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四、中国煤中微量元素的丰度(论文参考文献)
- [1]阳泉矿区煤中微细粒矿物对微量元素的控制[D]. 朱威.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中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生物气产出模拟实验研究[D]. 金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两淮地区燃煤电厂砷、汞、氟、铍和铀大气排放清单的建立[D]. 王克健.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4]煤变形中矿物和元素响应特征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以淮北祁南矿低煤级烟煤为例[D]. 屈美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抚顺油页岩及灰渣中有害元素的淋滤特征及环境影响[D]. 陈佳文.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6]广西百色保群和林场煤矿古近纪煤的地球化学特征[D]. 吴士豪.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7]广西合山晚二叠世超高有机硫煤的地球化学特征[D]. 牛永杰.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2)
- [8]淮北石台煤矿岩-煤蚀变过程中有毒元素的迁移规律和富集机理[D]. 汪米娜. 安徽大学, 2020(07)
- [9]高碱低阶煤中钠钾对灰熔/黏特性影响及其水热脱除[D]. 杨明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10]沁水煤田高铝煤的地球化学特征[D]. 申伟刚.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