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实施峰谷电价及其效果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庞越侠[1](2020)在《中国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协同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可再生能源建设并促进其消纳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中国出台了多项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如标杆上网电价、碳排放权交易、可再生能源补贴、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等。但由于政策出台部门、目标内容、实施对象的差异,电力能源低碳政策间的协同能力不足,阻碍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同时也给中国政府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压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为核心,选取碳排放权交易、碳税政策、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及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作为典型的电力能源低碳政策,设计了多情景的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协同模型,并构建了协同模型优选模型,为后续电力能源政策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中国电力能源低碳政策框架及类型,明确了典型电力能源低碳政策现状及政策协同存在的问题。本部分的具体研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基于电力能源低碳政策概念,梳理了 2005-2020年中国典型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并依据政策内容将其划分为授权立法、战略规划、财政、监管工具、示范类等。其次,立足于政府角度,本部分采用供给侧政策协同向供需政策协同发展的研究思路,选定碳排放权交易、碳税政策、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以及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为典型政策,进一步细化研究了上述四种政策的发展历程,明确现情况下四种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协同存在的问题。(2)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经验及发展潜力,立足于政府角度以碳价预测为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协同的切入点,分析碳排放权市场中碳价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多类型的碳价预测模型,并进行相应的优选,为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碳税政策的协同打下良好的基础。本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归纳并筛选碳排放权市场中碳价的影响因素,明确其关键影响因素;其次,分别构建了无影响因子CIR碳价预测模型、单因子CIR碳价预测模型、多因子CIR碳价预测模型、固定标准差Vasicek碳价预测模型、单因子Vasicek碳价预测模型、多因子Vasicek碳价预测模型、跳跃-扩散碳价预测模型;最后,以碳价预测误差及其分布情况为标准,对多种碳价预测模型进行优选。(3)立足于政府角度,首先,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不同政策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影响、碳排放权与碳税政策不同实施主体间的公平性以及政府调节手段与碳价间关系为约束条件,形成以碳配额量、碳税水平为调节手段的碳价-碳税、碳价-碳税-煤价、碳价-碳税-可再生能源成本、碳价-碳税-煤价-可再生能源成本间的联动协同模型。其次,考虑电力市场交易下发电企业电力上网成交价格的变动情况,采用模糊期权方法构建不同协同情景下的市场主体经济效益评估模型。最后,仍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进一步将经济、电力系统物理需求等加入到约束条件,构建优选模型,用于协同模型的选择。(4)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碳税政策以及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下单个政策与叠加政策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的影响,首先,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构建基于多样化响应行为的可再生能源动态补贴模型。其次,立足于政府角度,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以不同政策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影响、碳排放权与碳税政策不同实施主体间的公平性、政府调节手段与碳价间关系、政府补贴水平为约束条件,形成以碳配额量、碳税水平、补贴、市场可允许可再生能源发电偏差为调节手段的基于基准内部收益率的碳价-碳税-补贴、基于同等竞争力的碳价-碳税-补贴的联动协同模型。再次,基于可再生能源消纳方式,构建协同模型下市场主体效益评估模型。最后,仍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进一步增加经济、电力系统物理需求等约束条件,形成优选模型,用于协同模型的选择。(5)基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碳税政策、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及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下单个政策与叠加政策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影响,从政府角度出发,在碳排放权交易、碳税政策、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协同模型中引入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实现将从电力供给侧协同拓展为电力供给与需求共同协同。然后,形成以碳配额量、碳税水平、补贴、市场可允许可再生能源发电偏差、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作调节手段的多重电力低碳政策协同模型。最后,构建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电力市场主体经济效益、政府补贴财政压力、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主体行为、电力系统物理需求为约束条件的优选模型,用于协同模型的优选。通过上述分析,本篇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依据从供给侧政策协同向供需双侧政策共同协同的思想,针对供给侧市场主体对不同政策的响应行为,构建了碳价、碳税、煤价以及可再生能源成本多因素联动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碳税政策协同模型;考虑供需双侧市场主体对不同能源政策的响应行为,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碳税政策、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以及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间的协同模型,用于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为政府推进多类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赵宁宁[2](2020)在《基于门槛回归的中国居民生活用电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吴丹琦[3](2019)在《基于电力市场的家庭能源效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风力太阳能等各类间歇性可再生新能源的不断接入,深刻影响了现有电网的架构和供用电方式。智能电网在用户侧延伸的家庭能源管理,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但目前主要聚焦于采集家庭用电信息和控制电能,较少涉及家庭能源效益优化控制。基于电力市场家庭能源效益优化,本文在分时电价政策下,研究家庭用户可控类家电设备的优化智能用电策略,实现降低电费、节能减耗、错峰用电等。提出电动汽车负荷群遗传算法联合优化控制策略,有效降低家庭用户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费用,提升家庭能源效益经济性。家庭用电设备可分为四类:无储能不可控设备,无储能可控设备,家用风力发电系统与储能蓄电池组成的直接储能设备,暖通空调为研究对象的间接储能设备。建立设备的负荷模型并结合居民用电习惯、用电舒适度及分时电价,搭建家庭能源效益优化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局部版本粒子群算法、线性递减惯性权重全局粒子群算法以及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分别对优化控制策略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根据仿真结果,提出“电费最低”、“节能减耗”和“错峰用电”三种家庭能源效益优化控制策略,家庭用户可依据个性化用电需求选择使用,相应地优先选择最优算法及对应的分时段家庭智能用电方案。通过对比算法迭代曲线,分析应用性能,综合评估优化控制策略中的电费最低/节能减耗/错峰用电的效果、仿真实验中的全局搜索能力及收敛速度,结论表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综合效果最优,对不同家庭设备及用电需求有较强适应性,可推广应用到家庭能源效益优化领域。针对我国弃风现状,研究在电力市场机制下计及电动汽车的家庭能源效益优化,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动汽车负荷群联合优化控制策略。通过综合调控风电消纳与削峰填谷,实现风力发电协同调度优化及电网协调互动发展,降低电动汽车充电费用,提升家庭能源效益经济性。研究在本课题领域效果良好的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在该模型的适应性,前者在高维度优化问题中的优化效果显着优于后者。
张超[4](2017)在《不同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过渡时期,我国部分地区须继续沿用现有的电力市场模式和电价形成机制,而部分地区将持续推进电价的市场化改革试点,未来一段时间内电网直接购售电和电网转售电两种不同的交易模式将在我国电力市场上同时存在,并持续影响着重要市场参与方工业用户的利益。因此本文以工业用户在不同交易模式下的电价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交易模式下引入峰谷分时电价的思想,对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进行研究。为工业用户在新电改过渡时期的电价优化及政府电价指导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梳理了电力市场主要模式,分析了不同交易模式的特点以及在各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电价的特征并制定了各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的优化原则。第二,采用LSSVM回归算法构建了工业用户需求响应函数,并以峰时段平均负荷最小及峰谷负荷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电网直接购售电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核算了售电侧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实施所引起的长期及短期社会效益的增量,以长期社会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短期社会最大化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发售电联动的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第三,建立了电网转售电模式下日前市场电价模型,以工业用户边际收益及发电企业边际成本为基础,按照峰、平、谷三时段对工业用户和发电企业的报价模型进行了构建,并以交易各方社会总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设定市场出清条件。然后,采用模糊Q算法,建立了各时段电价动态均衡模型,引入限制性价格波动幅度作为各时段的市场出清价格的约束条件,构建了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第四,分别对电网直接购售电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及电网转售电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在电网直接购售电模式下,得到了各电压等级下售电侧最优峰谷分时电价方案,并且得到了可以使得发电、电网及用户在短期内利益均不受损的发电侧峰谷分时电价方案集。在电网转售电交易模式下,得到了在不进行限价下的峰谷分时市场出清价格。并得到了在进行政府价格优化后的最优电价方案,计算了社会总效益。
靳智嵩[5](2017)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效益及负荷响应资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应用,使得输配电网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针对电力需求侧的特性分析内容也大大丰富。作为用户、电网互动性的基础,需求响应正成为智能电网的研究热点,是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需求响应分析及电力需求管理是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本文在智能电网发展潮流背景下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各项应用功能进行研究,对负荷管理保障体系进行研究,以达到电力供应方、需求侧的合理、科学的电力调配,最终实现能源最大效率的利用。M地区的负荷管理成果非常大,同时拥有广阔的负荷发展前景,要促进今后负荷管理进一步发展,则需要评估当前所实施的负荷管理效益。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选择M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和评估了2015年该地区在负荷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益,在完成评估以后提出具体的措施来优化负荷管理。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建立起具体的模型来研究负荷管理效益,明确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效益,同时能够在电力公司以及相关部门来确定负荷管理措施过程中提供支持,使得负荷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同时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相关理论进行定性的分析,为研究的进行奠定理论基础;然后以M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开发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拓展功能,实现了效益分析。最后,结合M地区消费特征对其空调负荷的响应资源进行测算,并依据当地国家电力相关政策进行电力消费激励措施的制定。通过深入的对M地区进行电网负荷管理效益分析,分别立足于经济和非经济效益两个角度来展开研究,形成相应的分析体系,全面分析该地区电网具体情况,通过负荷管理效益分析模型从上述两个方面对其管理效益进行确定,结合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在2015年,该地区通过负荷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效益非常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具体分析了该地区的负荷管理效益,同时发现其具有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没有实现均衡利益分享等方面。为此,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确定了相应的措施来优化其负荷管理,主要措施有通过用电峰谷差异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折扣率区间确定以及政府政策鼓励等等。并且,本文在分析哪些因素导致需求转移过程中,通过对用户参与度的分析进行对应空调负荷响应资源分析模型的构建,结合这一地区实际情况来对其响应资源进行明确,结合研究结果,若拥有1%到2%的节能率,则节能总额在4亿到5亿千万时之间。
周树鹏[6](2017)在《考虑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及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化石能源日趋枯竭和气候环境变化成为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问题。为应对上述挑战,电力系统在发电侧和用户侧正经历巨大的变革。发电侧方面,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光伏等以集中或分布方式接入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由于其出力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等特点,进一步增加了电力系统优化调度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用户侧方面,在电力系统传统调度中,用户侧被认为是缺乏弹性的,主要通过调度机组出力以满足负荷需求,智能电网尤其是高级量测体系的发展为用户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需求响应资源逐步进入研究人员视野。针对上述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领域亟需在不确定条件下优化调度及需求响应调度建模等方面展开研究。本文以需求响应优化调度为切入点,在其调度模型中考了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对考虑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以可中断负荷及直接负荷控制优化调度为研究重点,类比传统机组进行建模,分别构建了两者的混合整数数学模型。在可中断负荷调度模型中考虑了调度过程中的常规机组故障、负荷预测误差等不确定性因素,并采用场景法进行分析。在两者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中,考虑了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并基于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建立了优化调度模型,通过把机会约束转换为确定性等价形式实现了不确定性模型向确定性模型的转变,并采用拉格朗日松弛法进行模型求解。采用场景分析法和随机机会约束理论是研究不确定条件下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重要方法。(2)研究了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以分时电价为研究重点。风电的接入增加了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分时电价作为需求响应手段可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改变用户用电行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可作为其他消纳手段的基础。分时电价主要涉及峰谷平时段的划分及峰谷平电价的制定,在分时电价研究中充分考虑了风电出力、负荷预测误差、用户需求价格弹性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采用蒙特卡罗法生成相应场景。针对系统净负荷场景集,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了峰谷平时段划分。在峰谷平电价制定过程中,由于生成的场景数量较多,为保障计算精度并减轻计算负担采用同步回代缩减法进行场景缩减。(3)对含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建模及求解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基于机会约束规划构建了考虑常规机组和线路的故障概率、负荷预测误差、可中断负荷违约概率及线路潮流约束的优化调度模型。模型目标函数第一部分为当不考虑系统随机因素时的发电成本、启停成本和可中断负荷补偿费用之和最小,求解结果为各机组及可中断负荷基本调度量,要求基本调度量之和应为系统总的预测负荷,机组未调用和可中断负荷未中断的部分参与备用优化;第二部分为当考虑系统随机因素时的机组备用成本及可中断负荷的补偿费用期望值之和最小。由于该模型中约束条件不可直接转化为确定性等价形式,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把机会约束模型转化为含多个确定场景的期望值模型,消除了随机因素,实现了模型向确定性模型的转化。(4)由于分布式发电及用户需求响应资源地域分布广泛、种类多样、参数各异等特点,调度中心难以直接对大量的分布式能源进行调度,可采用虚拟发电厂整合分布式能源并作为整体参与电力系统竞价。模型中综合考虑了虚拟发电厂内部出力、负荷不确定性及市场竞争对手报价不确定性,虚拟发电厂以自身利益最大为目标作为整体参与电力系统运行。调度机构在收到各虚拟发电厂、常规机组电厂报价后以社会效益最大为目标进行市场出清,各虚拟发电厂及常规机组电厂收到调度中心指令后对内部资源运行进行二次调整。
方圆圻[7](2016)在《H电网调峰填谷改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发即用,不易储存。在H区域,高峰时段与低谷时段的峰谷特性明显,尤其是近年来,电力负荷峰谷差持续增加,H电网运营战略由往年的“整体脆弱平衡,局部时段偏紧”转变为“高峰电力供应较大富余,低谷调峰压力巨大”的新局面,调峰填谷困难已经成为H电网运营中最突出的新问题,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电网调峰填谷的方式方法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按照“理论研究-实际调研-现状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优化方案”的思路,重点分析研究了H电网调峰填谷运营的现状,从调度计划、峰谷电价、抽水蓄能以及跨省互济等四个方面总结了H电网通过调节和平衡供需关系,对负荷进行调峰填谷的现行方法。但同时,也暴露了运营过程中供给侧积极性不高、配套政策相对落后、市场化机制尚不健全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基于实际情况,从加强经济杠杆、建立配套政策、鼓励技术发展、重视客户关系等角度提出了强化调峰填谷运营管理的四个重要方向,进一步完善了调峰填谷管理体系。随着新能源规模运用以及智能电网逐步落地,调峰填谷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价值。
田露露[8](2016)在《居民阶梯电价结构设计、效应评估与政策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非线性定价,阶梯定价在日常的商品定价中较为常见。相对于统一(线性)定价不变的价格,阶梯定价的价格能够随着消费量的变化而变化。当价格随着消费量的增多而降低时,为递减式阶梯定价;反之,当价格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提高时,则为递增式阶梯定价。一般而言,普通商品希望通过一定的价格折扣来促进销售时,会采用递减式,而在较为稀缺的资源、能源领域,为达到节约等的目标时,更多的实行递增式。递增式阶梯定价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美国的居民用水、用电等领域得到大范围应用,随后这种定价机制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已有16个国家在电力定价中应用此种定价机制。而中国于2012年正式引入阶梯电价,将居民用电领域的统一(线性)定价改为递增阶梯定价形式,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交叉补贴"的现象,同时也是希望利用价格杠杆实现节能减排。递增阶梯定价大范围的流行主要源于其能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即经济性与社会性目标。在经济性目标方面,较统一定价而言,递增阶梯定价能够保证厂商成本、利润的合理收回与实现,同时也会使得厂商有动力改进自身的生产效率;另外,递增阶梯定价还能更好的反映市场信息,调节市场需求,起到价格信号的作用。在社会性目标方面,低档上低价格与基本消费量的设置,能够保障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基本的生活需求,即公平性(平等性)目标;而消费越多价格越高的特点则能够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另外,通过对高用电量者(一般为高收入者)征收高电价,低用电量者(一般为贫困用户或低收入者)征收低电价,起到间接的收入再分配作用。理论上讲,递增阶梯定价能够达到社会性与经济性的双重目标,且国外许多文献也论证了其能有效改善统一定价下无法解决的问题,但由于社会、文化、地理上的差异,加之中国现有的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与社会状况,相关的结论是否适用于中国,或者说递增阶梯定价能否真的有效解决中国电力体制长期存在的问题,如若能解决,其实施效果与实现程度如何等,这些都需要在具体情形下进行详细严谨的分析与论证,以评估此种定价方式和定价结构带来的影响。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了递增阶梯定价在居民用电领域的实施结构及其实施效果,重点分析其对居民用电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关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的主要内容有:首先给出阶梯定价内涵(包括概念、特点、形式等)和相关文献综述,使读者对阶梯定价及其研究方法在理论上有一个较为基本、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接着,论文分析了阶梯电价在居民用电领域的实施背景、现状和影响因素;然后,重点研究了递增阶梯电价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原因;最后,则从福利视角,研究递增阶梯电价所带来的再分配效应和效率损失,并进一步研究了峰谷与阶梯相组合的定价形式所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定价结构的设计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差别。但总体来看,有一定的规律可循:(1)定价结构在2-8档不等,大部分地区集中在2-5档,且发达国家递增阶梯电价的档数设置一般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档数;(2)从2档及其以上档数上看,档数越高,每档电量与电价在设置上较首档的倍数就越高,且同档次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电量和电价较首档的倍数较低,而发展中国家较高;(3)而与中国较邻近的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电量倍数是最高的同时电价倍数却是最低的,即每档电量较首档的幅度提高较大的同时电价也上升得最为缓慢,结构设计得最为平缓;(4)与国外相比,国内阶梯电价在价格和电量的倍数设置上都小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时也小于邻近地区和发展中地区水平;(5)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尼系数和居民平均用电价格在阶梯电价的引入方面起显着的影响,基尼系数越高,阶梯电价引入的几率越大,平均用电价格越高,引入的几率越小;(6)全社会人均用电量、平均温度、最高档电价较首档的倍数和居民平均用电价格对档数的设置有较大的影响,用电量、温度、倍数的值越高,档数越高,而平均用电价格则相反,价格越高,档数越低。在研究递增阶梯电价的实施对居民用电行为的影响和福利变化的分析中,本文发现:(1)递增阶梯电价的引入使得居民用电需求的弹性变化较大,由统一定价下的-0.312变为引入后的-1,对居民的用电行为产生了影响;(2)通过排除其他可能的潜在因素以及引入交叉项进行识别,显示定价结构的差异造成了此情况的发生,即相对统一定价,IBP特殊的定价结构使得居民对用电量更关注,使用上也更谨慎;(3)IBP实施后,再分配效应虽然有一定实现,但程度较弱,需要借助其他措施才能强化。另外,由于公平的实现必然伴随着效率的损失,收入再分配也造成了部分居民福利上的损耗;(4)不同定价结构之间的功效可能会相会抵消,阶梯定价中嵌入分时定价可能会削弱公平效应,不利于收入再分配目的的达成。除了用电领域,国内在用水、用气等其他一些紧缺型、资源型领域也开始实行递增阶梯定价制度,此外,一些收费领域(如停车收费)也在商讨实施。因此,对其实施机制与效果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相关的空白,研究结果对其他领域的实施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龚承柱[9](2016)在《天然气终端市场定价模型与政策模拟研究》文中指出能源作为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已成为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量。在当前的低碳经济环境下,天然气因其清洁环保、纯净高效及用途广泛的属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目前已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然而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以及不健全的定价制度使得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气荒”频现。为缓解“气荒”,促进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正全面推行天然气价格改革,以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本文在天然气价格改革背景下,结合管理科学和规制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对比分析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当前中国的天然气供需格局和定价机制面临的挑战,提出天然气终端市场定价模型,并采用多主体仿真方法对定价政策进行仿真模拟,为中国天然气终端市场价格改革提供试验数据与政策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第一,分析天然气供需格局和定价机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天然气终端市场定价问题。从中国天然气各区域的生产和消费形势,分析中国天然气供需重心的迁移路径及各个区域贡献度,明确当前中国天然气供需格局;从国外天然气定价方式出发,分析天然气价格改革方向,明确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弊端;从天然气供需格局和价格改革方向,提出天然气终端市场中工业用户分时定价和居民用户阶梯定价问题。第二,梳理天然气需求价格弹性的估计方法和研究结果,估计天然气终端市场用户的需求价格弹性。从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天然气需求价格弹性估计的主流方法,并得到天然气长期需求价格弹性与短期价格弹性关系。然后,对世界范围内有关天然气工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的天然气需求价格弹性进行详细的总结,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中国天然气终端市场需求特点,估计天然气终端市场中工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天然气工业用户分时定价和居民用户阶梯定价提供数据。第三,分析天然气管网负荷特征及工业用户需求特点,建立天然气工业用户分时定价系统,并对分时定价政策进行仿真模拟,为工业用户分时定价提供实验数据。从天然气管网负荷特征及工业用户需求特点出发,采用multi-agent建模与仿真理论,设计了工业用户分时定价系统,明确了系统中相关利益主体及作用关系;采用leader-follower博弈模型,建立了工业用户分时定价优化模型,得到工业用户的最优分时定价策略及需求响应方式;以天然气终端市场中工业用户为例,采用峰谷分时定价和实时定价两种策略,对工业用户分时定价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对工业用户实施分时定价或实时定价策略,不仅能够起到削峰填谷作用,促使天然气管网平稳运行,还可以促使工业用户增强需求管理,提高市场效率和社会总体福利。第四,评估天然气居民用气阶梯定价方案,建立天然气居民用户阶梯定价仿真系统,为居民天然气阶梯定价提供政策参考。从居民用户消费特征及阶梯气价的目标出发,采用multi-agent建模与仿真理论,设计了居民用户阶梯定价系统,确定了居民用气阶梯定价方案与系统目标;分析居民用户需求行为,从弹性效应、从众效应和聚集效应,构建了居民用户的阶梯价格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并从消费者剩余,运营商效用和社会公平性等方面,设计了阶梯定价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以天然气终端市场中居民用户为例,对不同阶梯定价政策进行模拟仿真分析,根据阶梯定价实施效果,选出最优的阶梯定价方案。结果表明,阶梯定价不仅能缓解交叉补贴,遏制浪费,还具有改善收入分配和提高社会公平的效果。第五,明确天然气终端市场价格改革的方向、原则和路径,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政策参考。从国际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历程,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以及中国天然气终端市场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天然气终端市场价格改革要依据“试点先行、分层实施、逐步推进、稳定有效”的改革思路,采取“制度建设、市场培育、价格改革、交易中心”的实施路径。在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总体布局下,要坚持制度建设为基础,市场培育为前提,价格改革为核心,交易中心为重点的“四位一体”改革方向,建立一个供需均衡、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天然气市场。
岳海涛[10](2015)在《通过用户侧提高发电侧电力资源效率的优化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以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随机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装机容量和上网电量均已达到世界前列,尤其是风电装机容量已达世界首位。但受制于随机性电源发电随性性、波动性、间歇性的影响,弃风和弃光现象日益严重,这使得投入设备的利用效率较低,不利于投入资本的回收,且没有完全利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随机性性清洁能源环境友好型的特性。鉴于此,为了改变当前随机性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为提升其发电并网,国内外已从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针对随机性电源并网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发电侧形成了微网、虚拟电厂形势的分布式能源打捆利用消纳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已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受制于电能产品供需时时平衡的特性,在研究随机性电源并网优化问题时,若单一考虑发电侧促进其并网,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将会受到局限,且作为电能的最终消费者,研究用电侧相关措施提升随机性电源并网对于消纳随机性电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用户侧视角,开展发电侧电力资源利用效率优化问题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电力资源优化利用研究的基本成果,介绍了中国电力资源利用现状、趋势,把握了中国电力资源利用的现有问题,从发电侧、用电侧、发电侧和用电侧联动三个角度提出了中国电力资源利用的改善途径。(2)构建了用户侧需求响应促进电力资源利用优化模型。引入了需求响应的基本理论,结合不同电力资源的发电特性,构建了基于需求响应的电力资源优化利用模型,对比分析了需求响应前后的系统电力资源利用结果,分析了需求响应对提升系统电力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化效应。(3)构建了用户侧电价机制协助电力资源利用优化模型。介绍了用户侧电价组成体系,分别构建了峰谷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和居民阶梯电价设计优化模型及基于上述电价机制下的电力资源利用模型,算例结果显示用户侧电价机制的引入能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转移用电时段,降低用电需求量,优化发电侧机组出力,提升系统消纳随机性电力资源的能力。(4)构建了用户侧多元用电途径组合提升电力资源利用优化模型。介绍了用户侧多元化用电途径,构建了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电力外送交易和储能系统参与下的电力资源利用模型,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电力外送和储能系统均能够提升系统消纳随机性电力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投资组合模型的电力资源组合途径消纳优化模型。测算了不同路径对系统提升电力资源消纳的效益,构建了基于投资组合模型的电力资源多元途径组合消纳优化模型。(5)提出了用户侧与发电侧联动消纳电力资源优化利用模型。介绍了能效电厂和虚拟电厂的基本概念,构建了能效电厂参与下的电力系统电源规划优化模型,算例结果显示能效电厂的引入有利于延缓机组装机时序,增加随机性电源并网容量,提升电力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构建了能效电厂与虚拟电厂联合调度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虚拟电厂并网容量最大化为目标,下层以能效电厂并网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引入多层次多目标纵横交叉算法进行模型求解,算例结果显示能效电厂与虚拟电厂的联合调度有利于提升系统消纳随机性电源的能力,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
二、广东实施峰谷电价及其效果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实施峰谷电价及其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协同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能源低碳政策研究现状 |
1.2.2 协同学在电力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协同学理论概述 |
2.2 政策协同模型理论概述 |
2.2.1 期权理论概述 |
2.2.2 参数估计理论概述 |
2.2.3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 |
2.2.4 优选与优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发展现状及协同问题分析 |
3.1 电力能源低碳政策概述 |
3.2 典型电力能源低碳政策现状研究 |
3.2.1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发展历程及现状 |
3.2.2 环境税收政策发展历程及现状 |
3.2.3 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发展历程及现状 |
3.2.4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发展历程及现状 |
3.3 典型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协同存在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市场下碳价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研究 |
4.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碳价关键影响因素筛选模型 |
4.2 碳价动态预测模型构建 |
4.2.1 碳价及关键影响因素的数据特征分析 |
4.2.2 基于CIR的碳价动态预测模型构建 |
4.2.3 基于Vasicek的碳价动态预测模型构建 |
4.2.4 跳跃-扩散碳价动态预测模型构建 |
4.3 碳价预测模型优选 |
4.4 实证分析 |
4.4.1 基础数据及关键影响因素筛选 |
4.4.2 基于CIR的碳价动态预测模型实证分析 |
4.4.3 基于Vasicek的碳价动态预测模型实证分析 |
4.4.4 跳跃-扩散碳价动态预测模型构建 |
4.4.5 碳价预测模型优选 |
4.4.6 碳价预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排放权与碳税政策协同模型研究 |
5.1 碳排放权和碳税政策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影响分析 |
5.1.1 碳排放权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影响分析 |
5.1.2 碳税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影响分析 |
5.1.3 碳排放权与碳税叠加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影响分析 |
5.2 电力行业促减排的碳税模型构建 |
5.2.1 多类型能源单位发电成本测算模型 |
5.2.2 碳税水平测算模型 |
5.3 碳排放权与碳税政策协同模型研究 |
5.3.1 碳排放权与碳税政策协同情景设计 |
5.3.2 碳排放权与碳税政策协同模型构建 |
5.4 碳排放权与碳税政策协同经济效果评估模型构建 |
5.4.1 碳排放权与碳税政策协同情景下火电企业经济效益评估模型 |
5.4.2 碳排放权与碳税政策协同情景下其他主体经济效益评估模型 |
5.5 碳排放权与碳税政策协同模型优选 |
5.6 实证分析 |
5.6.1 电力行业促减排碳税水平确定 |
5.6.2 碳排放权与碳税协同情景设计 |
5.6.3 不同协同情景下火电机组经济效益评估 |
5.6.4 不同协同情景下其他主体经济效益实证分析 |
5.6.5 碳排放权与碳税政策协同模型优选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重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协同模型研究 |
6.1 多重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的影响分析 |
6.1.1 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的影响分析 |
6.1.2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影响分析 |
6.1.3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可再生能源配额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影响分析 |
6.2 基于多样化响应行为的可再生能源动态补贴政策模型构建 |
6.2.1 可再生能源动态补贴政策模型框架设计 |
6.2.2 基于多样化响应行为的可再生能源动态补贴数学模型构建 |
6.3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协同模型 |
6.3.1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协同情景设计 |
6.3.2 基于基准内部收益率的碳价-碳税-补贴联动协同模型 |
6.3.3 基于同等竞争力的碳价-碳税-补贴联动协同模型 |
6.4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政策协同经济效果评估模型 |
6.4.1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协同下各主体利益关系分析 |
6.4.2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协同下多主体经济效果评估模型 |
6.5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协同模型优选 |
6.6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协同模型构建 |
6.7 实证分析 |
6.7.1 基于多样化响应行为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模型测算 |
6.7.2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协同情景设计 |
6.7.3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协同情景下多主体经济效益评估 |
6.7.4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协同模型优选分析 |
6.7.5 碳排放权-碳税-可再生能源补贴-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协同效果评估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电力市场的家庭能源效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简介 |
1.3 需求响应简介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家庭能源效益优化控制策略的模型搭建 |
2.1 家庭用电设备的特性 |
2.2 典型家庭用电设备的负荷模型 |
2.2.1 无储能不可控设备 |
2.2.2 无储能可控设备 |
2.2.3 直接储能设备 |
2.2.4 间接储能设备 |
2.3 优化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 |
2.3.1 模型搭建 |
2.3.2 目标函数 |
2.3.3 约束条件 |
2.4 参数设置 |
2.4.1 典型家用设备的参数 |
2.4.2 分时电价 |
2.4.3 居民用电舒适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庭能源效益优化控制策略的算法设计 |
3.1 优化算法的选取 |
3.2 算法设计的结构 |
3.3 遗传算法(GA) |
3.4 局部版本粒子群算法(LPSO) |
3.5 线性递减惯性权重全局粒子群算法(LDWPSO) |
3.6 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SAPSO)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能源效益优化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4.1 选取目标函数中的权重因子 |
4.2 电费最低策略的仿真结果 |
4.3 节能减耗策略的仿真结果 |
4.4 错峰用电策略的仿真结果 |
4.5 家庭智能用电方案 |
4.6 优化算法性能的适应性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电力市场机制下计及电动汽车的家庭能源效益优化 |
5.1 电力市场机制下电动汽车与风电及电网的协同优化 |
5.2 负荷聚合商管控下的电动汽车负荷群模型 |
5.2.1 电动汽车的用户行为习惯分析 |
5.2.2 电动汽车电池特性 |
5.2.3 电动汽车负荷群充电模型 |
5.3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动汽车负荷群联合优化控制策略 |
5.4 仿真算例分析 |
5.4.1 风电资源的消纳效果 |
5.4.2 削峰填谷效果 |
5.4.3 家庭充电费用的经济性 |
5.4.4 优化算法的适应性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本文总结 |
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不同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电力市场研究现状 |
1.2.2 峰谷分时电价优化研究现状 |
1.2.3 电网转售电模式下市场出清相关研究现状 |
1.2.4 电网转售电模式下报价策略相关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不同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研究理论基础 |
2.1 电力市场模式分析 |
2.1.1 垂直一体化模式 |
2.1.2 发电竞争上网模式 |
2.1.3 批发竞争模式 |
2.1.4 零售竞争模式 |
2.2 不同交易模式特点及工业用户电价特征分析 |
2.2.1 电网直接购售电交易模式及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特征分析 |
2.2.2 电网转售电交易模式及工业用户电价特征分析 |
2.3 不同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构建原则 |
2.3.1 电网直接购售电交易模式下模型优化原则 |
2.3.2 电网转售电交易模式下模型优化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网直接购售电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研究 |
3.1 工业用户需求响应函数及其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 |
3.1.1 工业用户需求响应函数构建 |
3.1.2 备选方案集与调价原则确定 |
3.1.3 备选方案优化比选模型构建 |
3.2 基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发售联动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研究 |
3.2.1 社会效益的含义与核算 |
3.2.2 发售联动的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网转售电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研究 |
4.1 电网转售电交易模式下日前市场电价模型 |
4.1.1 工业用户与发电企业报价模型 |
4.1.2 市场出清条件 |
4.2 基于模糊Q学习的电网转售电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电价动态均衡模型 |
4.2.1 模糊Q学习算法 |
4.2.2 基于模糊Q学习的电网转售电模式下电价动态均衡模型构建 |
4.2.3 模糊Q学习模型步骤 |
4.3 电网转售电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交易模式下峰谷分时电价仿真分析 |
5.1 电网直接购售电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仿真分析 |
5.1.1 数据基础及假设 |
5.1.2 仿真结果及比较 |
5.2 电网转售电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仿真分析 |
5.2.1 数据基础及假设 |
5.2.2 仿真结果及比较 |
5.2.3 敏感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效益及负荷响应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力负荷管理理论基础 |
2.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定义 |
2.2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
2.2.1 数据采集 |
2.2.2 负荷控制 |
2.2.3 需求侧管理 |
2.3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拓扑结构 |
2.3.1 负荷管理系统终端 |
2.3.2 负荷管理系统管理中心 |
2.3.3 负荷管理系统常用拓扑结构 |
2.4 电力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
2.4.1 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
2.4.2 天气影响因素 |
2.4.3 电力定位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地区电网负荷管理实施情况 |
3.1 我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 |
3.1.1 系统组成及网络结构 |
3.1.2 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 |
3.2 M地区电网基本情况 |
3.2.1 M地区电网的组成 |
3.2.2 M地区电网用电情况 |
3.3 M地区电网负荷管理实施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M地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效益分析 |
4.1 影响负荷管理系统效益的因素 |
4.2 电网负荷管理系统效益分析体系 |
4.2.1 负荷管理系统的经济效益 |
4.2.2 负荷管理系统的非经济效益 |
4.3 M地区负荷管理系统非经济效益分析 |
4.3.1 环境效益 |
4.3.2 社会效益 |
4.3.3 动态效益 |
4.4 M地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4.5 M地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效益分析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M地区电力负荷响应资源分析 |
5.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资源分析 |
5.1.1 政府资源分析 |
5.1.2 客户市场资源分析 |
5.1.3 电力企业资源分析 |
5.2 M地区电力负荷特征分析 |
5.2.1 月最大负荷特性曲线 |
5.2.2 用电高峰季节周、月负荷曲线 |
5.2.3 日负荷曲线 |
5.3 M地区负荷响应资源计算及分析 |
5.3.1 空调负荷测算方法 |
5.3.2 M地区最大空调负荷计算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力负荷管理优化与趋势分析 |
6.1 电力负荷管理优化策略 |
6.1.1 设计分时电价及电价联动机制 |
6.1.2 确定电价折扣率的区间范围 |
6.1.3 管理系统安全性建设的设计 |
6.1.4 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 |
6.2 电力负荷管理发展趋势 |
6.2.1 系统组网方式的更新 |
6.2.2 系统功能的更新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考虑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优化调度研究动态 |
1.2.2 需求响应研究动态 |
1.2.3 虚拟发电厂研究动态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场景分析的含可中断负荷的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场景分析概述 |
2.3 考虑可中断负荷的优化调度 |
2.3.1 目标函数 |
2.3.2 约束条件 |
2.4 模型求解 |
2.5 算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机会约束的直接负荷控制及可中断负荷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
3.1 引言 |
3.2 机会约束模型 |
3.2.1 机会约束规划概述 |
3.2.2 直接负荷控制与可中断负荷对比 |
3.2.3 调度模型 |
3.3 模型求解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用户侧分时电价研究 |
4.1 引言 |
4.2 分时电价制定中的不确定因素 |
4.2.1 风电、用户负荷特性及模拟 |
4.2.2 用户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4.3 场景缩减 |
4.4 分时电价的制定 |
4.4.1 基于聚类分析的峰谷时段的划分 |
4.4.2 分时电价的不确定性模型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随机因素下含可中断负荷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与求解方法 |
5.1 引言 |
5.2 机会约束模型 |
5.2.1 主要涉及的随机因素 |
5.2.2 优化模型 |
5.3 模型求解 |
5.3.1 机会约束模型的转化 |
5.3.2 确定性模型的求解 |
5.4 算例分析 |
5.4.1 算例描述 |
5.4.2 多随机因素优化结果分析 |
5.4.3 线路故障及可中断负荷违约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虚拟发电厂的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与竞价策略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竞价及调度框架 |
6.3 含虚拟发电厂的竞价及调度模型 |
6.3.1 发电公司内部优化运行 |
6.3.2 虚拟发电厂内部优化运行 |
6.3.3 单一代理报价策略 |
6.3.4 市场出清 |
6.3.5 期望值模型 |
6.4 模型求解 |
6.5 算例分析 |
6.5.1 算例描述 |
6.5.2 出清结果及内部调整 |
6.5.3 置信水平及风电出力影响分析 |
6.5.4 优化时间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H电网调峰填谷改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调峰填谷研究 |
1.2.2 电力供给侧改革的调峰填谷研究 |
1.2.3 电力供应链管理的调峰填谷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基本结构 |
第2章 H电网公司及峰谷差现状介绍 |
2.1 H电网公司行业及背景介绍 |
2.1.1 电网公司在电力行业供应链中的作用 |
2.1.2 H电网公司背景介绍 |
2.2 电力负荷峰谷差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
2.2.1 电力负荷峰谷差产生的原因 |
2.2.2 峰谷差的危害及调峰填谷的目标 |
2.3 H电网负荷峰谷差的现状和趋势 |
2.3.1 H电网负荷峰谷差持续加大 |
2.3.2 H电网可用调峰资源不足 |
2.3.3 H电网峰谷差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H电网调峰填谷的方法和问题 |
3.1 H电网调峰填谷的现行方法 |
3.1.1 基于供需平衡的发电调度计划 |
3.1.2 基于需求响应的可变电价结构 |
3.1.3 基于供需转换的抽水蓄能电站 |
3.1.4 基于供需联动的跨省统筹互济 |
3.1.5 H电网调峰填谷现行方法的分析 |
3.2 H电网调峰填谷存在不足的具体描述 |
3.2.1 依靠传统调度计划手段发电侧调峰积极性不高 |
3.2.2 外来电逐渐增长对调峰提出更高要求 |
3.2.3 调峰填谷能力建设和配套政策滞后 |
3.2.4 尚未建立市场化管理和运营方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H电网调峰填谷的改善策略 |
4.1 经济上:通过价格杠杆调动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调峰积极性 |
4.1.1 完善需求侧峰谷电价机制 |
4.1.2 形成供给侧峰谷电价和调峰补偿机制 |
4.1.3 扩大跨区跨省的调峰互济交易市场化机制 |
4.2 政策上:加强调峰填谷管理,配合新能源规模发展 |
4.2.1 将新能源纳入调峰填谷的管理体系 |
4.2.2 加强灵活电源建设调整供给侧电源结构 |
4.2.3 探索自备电厂与电网间峰谷电量置换 |
4.3 技术上:鼓励调峰、蓄能等技术的发展和挖潜 |
4.3.1 加快发展核电调峰技术 |
4.3.2 鼓励储能技术的应用 |
4.3.3 对现有火电调峰技术挖潜 |
4.4 重视客户关系管理,提升需求侧管理水平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居民阶梯电价结构设计、效应评估与政策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不足 |
2 阶梯定价理论:内涵界定与文献述评 |
2.1 内涵界定 |
2.1.1 阶梯定价相关概念 |
2.1.2 相对优势与多目标兼容 |
2.1.3 现实背景与约束条件 |
2.2 文献述评 |
2.2.1 理论基础与结构设计 |
2.2.2 需求估计与效果测算 |
2.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2.3 小结 |
3 阶梯电价结构设计:国际审视与档数验证 |
3.1 阶梯电价国际审视 |
3.1.1 国外结构设计及规律 |
3.1.2 国内结构设计与问题 |
3.1.3 国内外比较与差异 |
3.2 影响因素与档数验证 |
3.2.1 模型与样本简介 |
3.2.2 对影响实施因素的分析 |
3.2.3 对档数的分析与验证 |
3.3 总结 |
4 阶梯电价下的需求变动:弹性估计与成因解析 |
4.1 阶梯电价下的需求 |
4.1.1 需求估计 |
4.1.2 价格弹性 |
4.2 理论与模型构建 |
4.2.1 离散/连续选择模型理论 |
4.2.2 加总离散/连续选择模型构建 |
4.3 居民用电需求估计 |
4.3.1 变量选取与方法说明 |
4.3.2 需求估计与弹性比较 |
4.3.3 弹性变化的原因解析 |
4.4 小结 |
5 阶梯电价下的福利评估:再分配效应与效率损失 |
5.1 阶梯电价下的福利 |
5.2 福利评估模型构建 |
5.2.1 弹性不变时的福利分析 |
5.2.2 弹性变化时的福利分析 |
5.3 再分配与效率成本估计 |
5.3.1 数据说明 |
5.3.2 效率成本的静态分析 |
5.3.3 效率成本的动态分析 |
5.4 小结 |
6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2.1 结构设计启示 |
6.2.2 社会影响启示 |
6.2.3 电力改革启示 |
6.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天然气终端市场定价模型与政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然气价格研究 |
1.2.2 分时定价研究 |
1.2.3 阶梯定价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 |
§2.1 资源供需理论 |
2.1.1 供给理论 |
2.1.2 需求理论 |
2.1.3 供需均衡理论 |
§2.2 资源定价理论 |
2.2.1 资源定价类型 |
2.2.2 资源线性定价 |
2.2.3 资源非线性定价 |
§2.3 多主体仿真理论 |
2.3.1 多主体含义 |
2.3.2 多主体仿真框架 |
2.3.3 多主体建模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然气终端市场供需格局与价格分析 |
§3.1 天然气供需现状 |
§3.2 天然气供需格局分析 |
3.2.1 供需重心迁移路径 |
3.2.2 供需重心迁移原因 |
3.2.3 供需格局变化启示 |
§3.3 天然气定价机制分析 |
3.3.1 天然气定价体制 |
3.3.2 中国天然气定价机制 |
3.3.3 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然气终端市场用户需求价格弹性估计 |
§4.1 需求价格弹性含义 |
§4.2 需求价格弹性估计模型 |
4.2.1 静态线性对数模型 |
4.2.2 动态线性对数模型 |
§4.3 天然气价格弹性估计 |
4.3.1 工业用户价格弹性估计 |
4.3.2 居民用户价格弹性估计 |
4.3.3 总结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然气工业用户分时定价模型及政策模拟分析 |
§5.1 工业用户分时定价系统 |
5.1.1 分时定价政策 |
5.1.2 分时定价系统 |
§5.2 工业用户分时定价优化模型 |
5.2.1 分时定价问题描述 |
5.2.2 分时定价优化模型 |
5.2.3 分时定价实施流程 |
§5.3 工业用户分时定价仿真分析 |
5.3.1 仿真参数设定 |
5.3.2 分时定价结果分析 |
5.3.3 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然气居民用户阶梯定价模型及政策模拟分析 |
§6.1 居民用户阶梯定价系统 |
6.1.1 阶梯定价政策 |
6.1.2 阶梯定价系统 |
§6.2 居民用户阶梯定价评估模型 |
6.2.1 阶梯定价方案 |
6.2.2 阶梯定价需求模型 |
6.2.3 阶梯定价评价指标 |
§6.3 居民用户阶梯定价仿真分析 |
6.3.1 仿真参数设定 |
6.3.2 阶梯定价模拟分析 |
6.3.3 仿真结果分析 |
6.3.4 结果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天然气终端市场价格改革方向及政策建议 |
§7.1 天然气市场发展规律 |
7.1.1 市场结构变化规律 |
7.1.2 定价机制发展规律 |
§7.2 天然气价格改革方向与建议 |
7.2.1 天然气价格改革方向 |
7.2.2 天然气价格改革路径 |
7.2.3 天然气价格改革政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通过用户侧提高发电侧电力资源效率的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用户侧用电价格理论研究 |
1.2.2 用户侧用电途径优化研究 |
1.2.3 用户侧参与需求响应机制研究 |
1.2.4 用户侧参与备用容量需求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电力资源利用现状、趋势、问题及改善途径分析 |
2.1 中国电力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2.1.1 电力资源分布状况 |
2.1.2 电力需求分布情况 |
2.1.3 电力资源利用状态 |
2.2 中国电力资源利用趋势分析 |
2.2.1 电力资源未来发展规划 |
2.2.2 电力需求增长预测分析 |
2.2.3 电力资源利用趋势分析 |
2.3 中国电力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2.3.1 化石能源发电存在的问题 |
2.3.2 再生能源发电存在的问题 |
2.4 中国电力资源利用改善途径分析 |
2.4.1 发电侧促进电力资源优化利用途径分析 |
2.4.2 用电侧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途径径分析 |
2.4.3 发电侧与用电侧联动促进电力资源优化利用途径 |
2.5 小结 |
第3章 用户侧需求响应促进电力资源利用优化模型 |
3.1 需求响应的基本理论 |
3.1.1 需求响应概念 |
3.1.2 需求响应分类 |
3.1.3 需求响应建模 |
3.2 不同电力资源发电特性分析 |
3.2.1 非可再生的电力资源 |
3.2.2 非调节性的可再生电力资源 |
3.2.3 可调节性的可再生电力资源 |
3.3 基于需求响应的电力资源优化利用模型 |
3.3.1 需求响应下系统负荷分布 |
3.3.2 电力资源优化利用模型 |
3.3.3 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户侧电价机制促进电力资源利用优化模型 |
4.1 用户侧电价体系构成 |
4.1.1 峰谷分时电价 |
4.1.2 可中断负荷电价 |
4.1.3 居民阶梯电价 |
4.1.4 差别电价 |
4.1.5 其他电价 |
4.2 峰谷分时电价下电力资源优化利用模型 |
4.2.1 峰谷分时电价设计模型 |
4.2.2 峰谷分时下电力资源利用模型 |
4.2.3 算例分析 |
4.3 可中断电价下电力资源优化利用模型 |
4.3.1 可中断电价设计模型 |
4.3.2 考虑可中断负荷的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
4.3.3 算例分析 |
4.4 居民阶梯电价下电力资源优化利用模型 |
4.4.1 居民阶梯电价设计优化模型 |
4.4.2 居民用户促进电力资源利用模型 |
4.4.3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户侧多元化用电途径促进电力资源利用优化模型 |
5.1 用户侧多元用电途径分析 |
5.1.1 大用户直购电 |
5.1.2 电力外送用电 |
5.1.3 储能系统用电 |
5.1.4 其他途径用电 |
5.2 用户侧多元化途径协助电力资源利用优化模型 |
5.2.1 大用户协助电力资源利用模型 |
5.2.2 电力外送协助电力资源利用模型 |
5.2.3 储能系统协助电力资源利用模型 |
5.2.4 算例分析 |
5.3 多元组合途径协助电力资源利用模型 |
5.3.1 投资组合的基本内涵 |
5.3.2 投资组合的典型模型 |
5.3.3 电力资源利用组合优化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用户侧与发电侧联动消纳电力资源优化模型 |
6.1 能效电厂与虚拟电厂介绍 |
6.1.1 能效电厂介绍 |
6.1.2 虚拟电厂介绍 |
6.2 能效电厂参与电力资源规划优化模型 |
6.2.1 电源规划模型 |
6.2.2 能效电厂参与电源规划模型 |
6.2.3 算例分析 |
6.3 能效电厂与虚拟电厂联合调度优化模型 |
6.3.1 虚拟电厂上层调度优化模型 |
6.3.2 能效电厂下层调度优化模型 |
6.3.3 多层次多目标纵横交叉算法 |
6.3.4 算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作者简介 |
四、广东实施峰谷电价及其效果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力能源低碳政策协同模型研究[D]. 庞越侠.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基于门槛回归的中国居民生活用电影响因素分析[D]. 赵宁宁. 华北电力大学, 2020
- [3]基于电力市场的家庭能源效益优化研究[D]. 吴丹琦. 广东工业大学, 2019
- [4]不同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研究[D]. 张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效益及负荷响应资源研究[D]. 靳智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6]考虑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与方法研究[D]. 周树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1)
- [7]H电网调峰填谷改善策略研究[D]. 方圆圻.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8]居民阶梯电价结构设计、效应评估与政策启示[D]. 田露露.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9]天然气终端市场定价模型与政策模拟研究[D]. 龚承柱.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10]通过用户侧提高发电侧电力资源效率的优化模型研究[D]. 岳海涛. 华北电力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