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娟丽[1](2020)在《外感寒热对不同证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外感风寒、风热对不同证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临床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且年龄分布在1-80岁之间的门诊及住院的气虚证型、阴虚证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四诊信息及临床特征和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针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7例ITP患者,其中男性63例占比42.9%,女性84例,占比57.1%;处在慢性期114例,占比77.6%,持续期和新发患者分别占13例和20例,分布占比8.8%和13.6%;气虚证患者78例,占比53.1%,阴虚证患者69例,占比46.9%;无外感ITP患者73例,占比49.7%,外感ITP患者74例,占比50.3%,其中外感风寒证患者38例,占比25.9%,外感风热证患者36例,占比24.5%。2.气虚证、阴虚证中外感与无外感ITP患者血免疫指标比较,CD3+、CD4+、CD8+、CD4+/CD8+表达均具差异(P<0.05),淋巴细胞亚群CD3+(%)在无外感组表达大于外感组,CD4+(%)在无外感组表达大于外感组,CD8+(%)在外感组表达大于无外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在未外感组表达大于外感组。3.外感风寒阴虚证ITP患者和外感风热阴虚证ITP患者比较,CD3+、CD8+表达和B淋巴细胞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表达两种证型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4.各组间血小板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次研究病例中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与国内相关文献描述基本一致。2.外感风寒、风热对对气虚证、阴虚证ITP患者血小板计数有影响但与无外感ITP患者血小板计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3.外感风寒、风热对气虚证、阴虚证IT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均有影响。

吴欣平[2](2019)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分布规律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导师指导下及既往研究基础上,认识到湿热因素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尤其是慢性难治性ITP中存在的意义,故通过回顾性的收集本院在过去十年间就诊于血液内科住院部及门诊的患者信息资料,通过中医的辨证分型,确定患者所属的证型,最后归纳,并分析出各证型在ITP的中医病证分型中所占比值。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使临床诊断更加准确。同时也使临床医师在治疗本病时,充分的发挥中医特色。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ITP患者病史资料在副主任及以上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分型,分析各证型所占比重,并分析其相关性因素。结果:(1)此次研究的120例ITP患者中,血热妄行证12例,阴虚火旺证20例,气虚不摄证19例,瘀血内阻证15例,湿热内蕴证54例,其中湿热内蕴证所占比例最大,血热妄行证所占比例最小。按照各证型的分布,提示近十年间就诊于我院患者以湿热内蕴证型多见,与紫癜病传统证型分类存在一定差异性。(2)ITP患者中以女性居多,发病率高于男性,收集120例病例中女性患者有85例,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40岁之间,占比58.33%,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1-60岁,占比10.00%,根据秩和检验,Z=-2.370,P=0.018<0.05,即ITP患者的性别在各年龄段的发病率具有统计学意义。(3)此次研究120例ITP患者中,4-20岁年龄段患者有40例,21-40岁年龄段患者有46例,41-60岁年龄段患者有22例,61-80岁年龄段患者有10例,>80岁年龄段患者有2例,其中以21-4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比38.33%,>80岁年龄段患者例数最少,占1.67%。结合上组数据综合分析,本研究中ITP发病患者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与文献资料相符。(4)此次研究120例ITP患者中,有H.pylori感染患者居多,总数为70例,占比58.33%,其中ITP合并有H.pylori感染患者中以湿热内蕴证为最多见,有40例,占并有H.pylori感染总例数的57.14%,进行经χ2检验,χ2=11.559,P=0.021<0.05,即ITP患者各证型与H.pylori感染之间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研究中ITP、H.pylori感染及湿热内蕴证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ITP患者多大量服用激素,激素从中医角度看属大温大燥之品,可灼伤胃阴,损伤脾胃,致使湿热内生。久病不愈者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机不畅,脾胃升降运化失司,水湿停滞不行,郁而生热,酿生湿热。(5)此次研究120例ITP患者中,病程≥12月有86例,病程在3-12月之间者有34例,其中病程≥12月的患者中以湿热内蕴证者多见,有48例,占此类别的55.81%,占总例数的40.00%。根据秩和检验,z=-4.529,P=0.000<0.01,即ITP患者的证型与病程长短的关系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ITP患者急性起病者多病程较短,反复不愈者,则易发展成慢性难治性ITP,病程较长。因现实因素,急性起病者多首诊于西医院,许多经西医西药一线二线或切脾治疗后,仍未取得较理想的疗效,故往往转而求助于中医中药,遂中医院多见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而本证型统计得出就诊于我院患者中,病程长者多见湿热内蕴证型,以上综合分析,本研究中湿热内蕴证型在ITP发病及病程迁延中占有主要因素。(6)此次研究的120例ITP患者中,A型血患者有40例,B型血患者有10例,AB型患者有5例,O型血患者有65例,其中O型血患者数量最多,所占比例最大,为总例数的54.17%,AB型血患者数量最少。说明ITP可能与血型相关,但因相关数据较少,但可做进一步研究,明确发病是否与血型存在明确的关系。(7)此次研究所收集病例中,以来源于南昌的患者显着居多,居住于南昌的患者中以湿热内蕴证者多见,占比最大,这也提示了疾病的证候与所居住地域有一定相关性。可继续扩大样本,进行区域性统计。结论:本研究中病历分布提示ITP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湿热证,且各中医证型中以湿热内蕴证者多见,提示与传统证型分类存在差异,ITP发病与H.pylori感染之间也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湿热内蕴证在二者之间也存在相关,ITP诊断为湿热内蕴证者常见H.pylori感染。该结果也提示了ITP证型仍有待进一步临床大样本数据的丰富,为临床中医药工作者提供辨证思路。

包琪琪[3](2019)在《裴氏升板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从裴氏升板方治疗血热妄行型ITP血小板计数、中西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探讨裴氏升板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血热妄行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予以激素治疗的一组命名为西药组,激素加裴氏升板方的一组命名为中西组。14d为一周期,共观察4个周期,通过观察两组ITP第0、7、14、28、42、56 d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出血积分、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来评价裴氏升板方的临床疗效,记录肝肾功等评价裴氏升板方是否安全。结果:西药组有2例脱落病例,故中西组和西药组分别有24、22例病例进入统计,试验结果显示:1.PLT:治疗前后,中西组及西药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以往,但中西组升高的更为明显,P<0.0000,说明裴氏升板方确能升高血热妄行型ITP血小板计数。2.出血积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出血积分均较前下降,中西组出血积分下降较西药组更为明显,两组经秩和检验比较,P=0.001,说明裴氏升板方可改善血热妄行型ITP患者的出血。3.中医临床症状: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显示下降,P=0.042;中西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两组比较,中西组中医临床症状缓解方面优于西药组,这仍然说明裴氏升板方能有效缓解血热妄行型ITP患者中医临床症状。4.安全性指标:在两组患者的治疗中,发生异常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和不良事件发生率,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裴氏升板方治疗血热妄行型ITP无肝肾功损害、胃肠道、心血管等明显副作用。结论:1.裴氏升板方能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治疗血热妄行型ITP确有疗效;2.裴氏升板方可明显降低ITP患者出血积分计数,减少出血,改善预后;3.裴氏升板方能明显改善ITP患者临床症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谢欢来[4](2017)在《探索扶正解毒方对ITP患儿PLT、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原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09年国内正式进行了更名,其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由于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引起自身抗血小板抗体产生,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其发病率为0.46/10万,20%-30%ITP患儿逐渐演变成持续性、慢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等治疗。临床治疗中运用糖皮质激素与静脉丙种球蛋白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因此,积极寻找治疗ITP有效的方法是必须的。导师以自拟"扶正解毒方"临床疗效满意。因此,我们提出扶正解毒方能调理儿童持续性、慢性ITP患儿多种发病机制如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这一假说,拟以血小板相关抗体为切入点,借助导师前期对血免疫细胞亚群的相关临床研究,客观评价扶正解毒方在儿童持续性、慢性ITP治疗和机制研究中的价值,为ITP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就诊儿童中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30名气不摄血型持续性、慢性ITP患儿。观察周期:观察12周,随访4周。干预措施: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名儿童随机分为A、B两组。A为治疗组,予扶正解毒方协同小剂量激素西医常规治疗进行干预;B为对照组,予中药模拟剂协同小剂量激素西医常规治疗进行干预。两组受试者皮肤及黏膜出血明显者,辅助多维片、复方芦丁片治疗。观察指标:入组当天:A、B两组必须首先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进行体格检查,治疗前(入组当天)完成安全性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以及主要观察指标(血常规、血小板相关抗体)。2/4/6/8/10周:A、B两组进行体格检查,完成血常规。12周:A、B两组进行体格检查,完成安全性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以及主要观察指标(血常规、血小板相关抗体)。结果1.两组PLT整体走向是为上升趋势,对照组中个别患儿PLT有所下降;两组治疗前PLT均值相近,但随治疗周期展开两组PLT均值拉开距离,相比来说治疗组较对照组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且更为平稳。2.治疗组:总有效9例(64.3%),完全反应8例(42.9%),有效3例(21.4%),无效5例(35.7%);对照组:总有效4例(28.6%),完全反应0例(0%),有效4例(28.6%),无效10例(71.4%);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相比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治疗组疗效优势更为明显且更为平稳。在临床观察周期中,未发现两组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有任何不良影响,提示两组干预措施临床安全性均比较好。3.两组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较低,可能与样本量太少及本研究对象特殊有关,具体的原因尚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探讨。对四种抗体进行统计发现,血小板相关抗体大部分数值均有所下降,相比来说治疗组下降例数稍多一些,但两观察组检测的四种抗体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差异也并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扶正解毒方一定程度上可对血小板相关抗体产生影响,但其变化差异并不显着,由于时间及经费的限制,不排除可能为观察周期及监测次数对本研究造成的影响,具体原因仍尚需进一步探讨。另外有相关报道过ITP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值与血小板寿命及血小板计数呈负向的关系,本研究数据并无直接表明,其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的探讨。结论1.扶正解毒方能安全、平稳、有效地提高气不摄血型持续性、慢性ITP患儿的血小板数目,治疗效果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2.扶正解毒方对血小板相关抗体在一定程度产生影响,具体作用机理尚需要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及探讨。

谢欢来,余惠平[5](2017)在《中医药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药是中国文化中最具实践性和济世精神的一种,五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中医药的复兴和拓展提供了契机,顺应时势,近年来中医药发挥其独特优势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不仅发展了一批优势病种的治疗及相关研究,而且为很多慢性病、疑难杂病给予了希望,运用于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收效突出,该文对其运用中医药治疗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并给予了展望。

郝颖[6](2017)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证失范与紫癜康颗粒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临床上多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的结缔组织病,还可见患者皮肤、粘膜上有瘀点和瘀斑,也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等。当属中医血证中的“肌衄”“紫斑”“葡萄疫”。本病相当于中医内科学中的紫癜,中医对该病辨证论治,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优势。然而在权威文献之间、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学术界内部,辨证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临床辨证治疗、经验传承及相关中药新药研发都造成了很多困难。因此分析该病的辨证差异及利弊,寻找、提出解决的方法与对策是十分必要的。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血小板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通过对ITP模型小鼠的观察,从整体、细胞、血小板、细胞因子等多个方面来研究ITP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应用由临床多年经验总结得到的有效方改良得来的紫癜康颗粒对该模型小鼠的影响,从而推测出紫癜康颗粒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通过对ITP辨证规范的权威文献包括《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简称《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简称《原则》)、6个版本的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通过对以上几类权威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到权威文献中对该病在辨证问题上的差异情况。从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199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这20年里关于中医治疗ITP的期刊文献。从中选取辨证比较明确的文献67篇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回顾性考察分析了学术界对ITP的辨证情况。通过免疫法造模,建立ITP小鼠模型。模型组与正常组每天给予蒸馏水0.4ml/20g的比例进行灌胃,其他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每日一次,共给药14天,于造模第十五天处死各组小鼠,获取血、骨髓等实验材料。对ITP模型小鼠整体状态、体重、紫癜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剂量紫癜康颗粒治疗及其他治疗组对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及骨髓中多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1.通过对权威文献、学术界ITP辨证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证标准并不统一。表现在《标准》《原则》与各版本《中医内科学》教材之间,本病辨证大体比较集中,但不完全一致,没有统一的标准,症状复杂多样,互有异同。临床辨证各行其是,在权威文献辨证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离散。同证异名、同症异名现象十分普遍;各证所属的症状臃肿繁杂,且存在大量复合和交叉症状,关键是各证所属症状多数来历不清,使各辨证标准形同虚设。症状名称不规范。在该病的中医辨证症状中,多次出现不规范的中医症候名称,甚至将西医理化诊断指标参与中医辨证诊断,使得中医辨证上产生混乱。2.模型组小鼠体重较正常组小鼠明显下降,各给药组治疗后小鼠体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造模后ITP小鼠躯干近四肢处出现皮下肉眼可见的紫斑,经过给药组治疗后有所减轻;外周血小板计数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3.骨髓细胞中IL-3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低剂量组均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均降低且有显着差异(P<0.05)。IL-6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均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高剂量组均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IL-11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均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TPO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均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的含量均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TGF-β1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紫癜康高剂量组、紫癜康低剂量组均明显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IL-3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均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对照组和高、中剂量组均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IL-6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中、低剂量组均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IL-11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均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TPO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剂量组均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剂量组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病辨证中,证名繁多,逻辑关系混乱,虽来自临床却存在脱离实际的状况。因此,学术界应该结合病情,去伪存真,统一称谓,删繁就简,尽快实现ITP证名和辨证数量的规范。只要剔除与该病无关的症状,理清证与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与证有从属关系的症状,剔除无关的症状。只有全面删除与该病毫无关联的症状,结合临床实际整理规范同症异名、交叉重叠的症状和舌苔脉象,把症状限控在合理、规范的范围内,自然会把那些空穴来风的证或数证兼杂的复合证一并减下来,才能实实在在把学术界纷杂混乱的证减下来,实现为证“减肥瘦身”的目的。接下来,再确定一个好的预调查量表,对实现前瞻性辨证规范十分重要。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明确各组症状集合,再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组症状集合的证的属性。在此基础上,经过学术界的反复验证,才可确定为普遍认可的辨证规范,进而上升为行业内的辨证标准。2.紫癜康颗粒可能是通过降低骨髓IL-3、IL-6、IL-11、TGF-β1含量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TPO浓度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来达到升高外周血小板计数的作用。

范小莉[7](2016)在《中药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meta分析及“鸡尾酒”疗法疗效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儿童最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年发病率约为4/10万,约2/3可以痊愈,20%-30%的患儿逐渐发展成持续性、慢性ITP。由于发病机制不明,缺少针对性治疗药物,临床上儿童持续性、慢性ITP病情反复发作,治疗困难。经过系统评价现阶段口服中药治疗儿童ITP的有效性疗效,基于导师余惠平多年临床治疗儿童ITP,提出“鸡尾酒”疗法,以自拟“扶正解毒方”为基本方,配合小剂量激素、多种营养素组成。“鸡尾酒”疗法本质上有两层含义:第一,多种药物组合,综合治疗;第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目的:系统评价口服中药治疗儿童ITP的有效性疗效;总结分析“鸡尾酒”疗法治疗持续性、慢性儿童ITP的有效率,探索有效、低副作用的治疗慢性儿童ITP的新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Med、EMBASE、 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9月。收集口服中药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统计导师余惠平采取“鸡尾酒”疗法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儿科门诊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儿童持续性、慢性ITP经治疗3个月、6个月后末梢血血小板计数(PLT)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2013年提出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系统评价共纳入13个RCT,945例患儿。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疗效比较,试验组(n=376)采用单独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n=224)采用单独常规剂量激素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疗效比较,试验组(n=174)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n=171)采用单独常规剂量激素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愈方面:中药治疗组优于激素组(OR:2.40 95%CI[1.67,3.34]),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激素组(0R:2.92 95%CI[1.87,4.53]);在有效方面:中药治疗组优于激素组(OR:3.78 95%CI[2.55,5.61]),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激素组(OR:3.03 95%CI[1.59,5.79])。目前证据表明口服中药、中成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ITP可取得较激素好的疗效。导师余惠平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以“鸡尾酒”疗法共治疗持续性、慢性ITP儿童45例,经治疗3个月后,完全反应率26.7%,总有效率是51.1%,经6个月治疗后完全反应率46.70%,总有效率68.90%,结论:系统综述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设计更为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鸡尾酒”疗法治疗儿童持续性、慢性ITP疗效满意,以口服药物为主易被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郭晶[8](2016)在《健脾温阳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健脾温阳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止血疗效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是否因既往激素依赖问题而存在疗效差异,并探索“从脾论治”治疗脾阳虚型ITP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ITP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及数据支撑。方法:基于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原则,各临床试验单位的研究者筛选出符合入选病例标准的ITP患者,均给予健脾温阳摄血方配方颗粒(组成:生黄芪、党参、茯苓、炒白术、伏龙肝、仙鹤草、炙甘草),每次1袋,每日2次,疗程为21天。治疗开始即对受试者进行访视,每周一次,并采集所要研究的相关性指标,包括疗效指标与机制指标(如:临床症状、出血症状、外周血象、凝血因子、免疫功能,等)以及安全性监测指标,并记录在病例观察表(CRF)上。①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及出血情况,采用SAS 9.1软件,统计、分析所采集的研究指标;②基于激素依赖性ITP的诊断标准,将入组患者分成2组(A组:非激素依赖组,B组:激素依赖组),通过组间对比,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差异。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病例24例,其中A组(非激素依赖组)14例,B组(激素依赖组)10例。两组治疗前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第一部分(整体疗效评价):1.主要观察指标:①按照中医证候疗效标准,整体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整体单项症状疗效比较,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均有改善(p<0.05);③整体血小板疗效总有效率为45.83%,止血疗效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前后血小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外周血象中白细胞、血红蛋白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结时间、D-D,等)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探索性指标:①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肠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相关抗体等各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两组疗效对比):1.主要观察指标:两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单项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疗效、血小板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次要观察指标:两组组内、组间外周血象、凝血功能中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探索性指标:两组组内、组间探索性指标相关项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健脾温阳摄血方,能有效改善ITP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脘腹冷痛、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并可以提升血小板,起到止血疗效。与既往是否存在激素依赖无明显相关性。②健脾温阳摄血方可以提升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推测,VIP水平与ITP脾阳虚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孙蕊芸[9](2016)在《“鸡尾酒”疗法对儿童持续及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Thl7、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鸡尾酒”疗法对持续及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儿童患者的临床疗效。以辅助T细胞(T helper cell,T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为切入点,从细胞免疫角度探索儿童持续及慢性ITP的发病机制,并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儿血小板(Platelet, PLT)、Th17/Treg水平的变化,阐述“鸡尾酒”疗法对该病的作用机制,为儿童持续及慢性ITP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及有效方法。方法以22例持续及慢性ITP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人,女13人,年龄2-11岁,平均为(6.14±2.91)岁,使用“鸡尾酒”疗法治疗12周。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BPC),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白细胞介素-17、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水平。应用ITP出血分级标准,评价出血症状的变化,评价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使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明确“鸡尾酒”疗法对儿童ITP患者治疗有效率并探索其作用机制。结果1、“鸡尾酒”疗法治疗儿童持续及慢性ITP疗效满意,治疗12周,总有效率63.6%,其中完全反应54.5%,有效率9.1%。随访4周,完成随访12例(12/22),总有效率66.7%。2、实验证实了ITP儿童患者的体内存在Th17/Treg(IL-17、Foxp3)比例失衡,向Th17漂移,经过12周治疗后Th17/Treg(IL-17、Foxp3)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经过“鸡尾酒”疗法治疗后,患者皮肤黏膜出血症状有所改善,ITP出血分级评分降低,其中评分由2级降至0级者占10.5%,评分由2级降至1级、由1级降至0级者占63.2%。4、“鸡尾酒”疗法安全性高,治疗22名儿童患者,未发现安全性观察指标异常,部分患者出现轻微反应,例如大便干、口腔溃疡,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注意饮食调护后上述症状均能改善。结论实验发现ITP儿童患者体内Th17水平增高,Treg水平下降,Th17/Treg比例失衡并向Th17漂移,提示Th17/Treg失衡引起的免疫失耐受在持续及慢性ITP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过12周治疗后,ITP儿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上升,总有效率63.6%,临床疗效确切。同时,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Th17、Treg(IL-17、Foxp3)水平的变化,发现Th17/Treg(IL-17、Foxp3)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由此推测“鸡尾酒”疗法治疗ITP的机制可能在于改善Th17、Treg水平,纠正Th17/Treg比例失衡,恢复正常的免疫耐受水平。经过“鸡尾酒”疗法治疗后,患者皮肤黏膜出血症状减轻,ITP出血分级评分降低,说明“鸡尾酒”疗法能提高血小板功能,改善ITP患者出血症状。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提示“鸡尾酒”疗法安全性高。

石立鹏,刘明怀,彭方毅,赵凤林,杜旭勤,余国辉,王艳丽[10](2016)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故常被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减少,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等。ITP属中医"血证"、"发斑"、"虚劳"等范畴。现就ITP的诊疗进展综述如下。1中医治疗任德全等[1]将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外感寒热对不同证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样本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研究步骤和方法
    3.伦理审查
    4.技术路线图
    5.质量控制
    6.统计方法和样本量估算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分布规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注释表
引言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 ITP 的认识
    2 西医学对 ITP 的认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标准
    2 调查方法:病历回顾性统计
        2.1 病历收集方法
        2.2 统计学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2.4 课题重要保证
研究结果
    1 ITP的中医证型分布
    2 ITP患者各年龄男女构成比
    3 ITP患者年龄分层
    4 ITP患者H.pylori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5 ITP证型与病程之间的关系
    6 ITP患者血型与发病的关系
    7 小结
讨论
    1.现代医学对血小板的基础认识
    2.传统医学对紫癜病的基础认识
    3.自然环境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4.中医对湿热之邪的认识
    5.ITP与湿热之邪及H.pylori之间的关系
        5.1 ITP与湿热之邪的关系
        5.2 H.pylori与湿热之邪的关系
        5.3 H.pylori与 ITP的关系
    6.相关治疗ITP的有效的中药药理作用研究
    7.中医各证型的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历

(3)裴氏升板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与处理
    2 试验方案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2.5 统计处理
    3 主要技术路线图
    4.结果
        4.1 入组情况
        4.2 基线资料
        4.3 疗效性指标观测结果
        4.4 安全性指标观测结果
        4.5 不良事件
讨论
    1 裴正学教授治疗ITP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2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进展
    西医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4)探索扶正解毒方对ITP患儿PLT、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儿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治疗现状
        3.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传统医学文献综述
    综述二 传统医学对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研究概况
        1. 病因病机
        2. 治疗
        3. 相关实验研究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 临床研究结果
        2. 实验研究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2. 前期相关基础研究
        3. 本研究疗效分析
        4. 作用机制探讨
        5. 问题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结果

(5)中医药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辨证施治
3 专方论治
4 其他中医治疗手段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6 相关实验研究
7 评述及展望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证失范与紫癜康颗粒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权威文献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辨证分析
    2 学术界中ITP辨证的综合分析
    3 对ITP辨证现状的思考
论文二 紫癜康颗粒治疗ITP模型小鼠的药效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紫癜康颗粒对ITP模型小鼠的药效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中药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meta分析及“鸡尾酒”疗法疗效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
        1 中医关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历史沿革
        2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病机
        3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辨证分型
        4 中医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及各家发挥
    综述二 西医对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
        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概念
        2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3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4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分型
        5 慢性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6 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患者的生活质量
        7 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患者的护理
    三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口服中药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文献剔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资料提取
        1.5 质量评价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2.3 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3 讨论
        3.1 疗效分析
        3.2 证据的质量和存在问题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鸡尾酒”疗法治疗儿童持续性、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45例疗效报告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3 治疗方法
    4 疗效评定标准
    5 治疗结果
    6 讨论
    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健脾温阳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机制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1. 体液免疫机制
        2. 细胞免疫机制
        3. 治疗现状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二、中医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
        1. 病因病机
        2. 治疗现状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论文正文
    一、研究方案
        1. 病例来源
        2. 病例标准
        3. 研究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疗效标准
        6. 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二、研究结果
        1. 统计分析人口学划分
        2. 基线病情分析
        3. 治疗结果
        4. 安全性分析
    三、讨论
        1. 健脾温阳摄血法的理论研究
        2. 健脾温阳摄血方的方解
        3. 健脾温阳摄血方的临床观察结果
    四、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9)“鸡尾酒”疗法对儿童持续及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Thl7、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综述
        1.1 历代医家对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的论述
        1.2 紫癜病的辨证论治
    2. 西医综述
        2.1 病因相关因素
        2.2 发病机制
        2.3 治疗策略及现状
    3. 综述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及分型标准
        1.3 纳排及剔除标准
    2. 方法
        2.1 标本采集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操作步骤
        2.4 治疗药物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疗效评价标准
        3.2 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
        3.3 Th17和Treg细胞比例以及Th17/Treg比值
        3.4 ITP患者出血分级评分变化
    4. 小结
        4.1 疗效分析
        4.2 “鸡尾酒”疗法治疗ITP的作用机制
    5. 讨论
结语
    1. 实验存在问题分析
    2. 余氏治疗ITP的经验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治疗
2 西医治疗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4 小结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感寒热对不同证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D]. 吴娟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分布规律回顾性分析[D]. 吴欣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裴氏升板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D]. 包琪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探索扶正解毒方对ITP患儿PLT、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D]. 谢欢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中医药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进展[J]. 谢欢来,余惠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4)
  •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证失范与紫癜康颗粒作用机制研究[D]. 郝颖.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05)
  • [7]中药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meta分析及“鸡尾酒”疗法疗效报告[D]. 范小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健脾温阳摄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D]. 郭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鸡尾酒”疗法对儿童持续及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Thl7、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D]. 孙蕊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进展[J]. 石立鹏,刘明怀,彭方毅,赵凤林,杜旭勤,余国辉,王艳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03)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