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杏鲍菇的特性及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郑永德[1](2021)在《金针菇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工艺路线比较》文中指出介绍金针菇与杏鲍菇栽培模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两者成为目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主流品种的原由,解释了瓶式栽培是金针菇主栽模式,而袋式栽培是杏鲍菇主栽模式的原因。着重针对2种不同模式的栽培工艺中各节点工序(培养基配制、填料量、灭菌冷却、培养、出菇、采收包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详细数据分析比较,得出金针菇瓶式栽培前期投资比杏鲍菇袋式栽培高,但其长期运行费用比袋式杏鲍菇低的结论。建议业内栽培者及业外投资者在开发新工厂化栽培生产线时,应综合分析所选品种的栽培周期(复种指数)、栽培技术稳定性、栽培过程中各工序的机械化程度、产品的口感与市场容量等因素,避免盲目投资。
赵翠敏[2](2020)在《基于不同基质杏鲍菇降解酶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et Fr.)Quèl.],学名刺芹侧耳,是工厂化生产的菇种。随着杏鲍菇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杏鲍菇栽培基质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但是杏鲍菇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机制尚未清晰,这种现状制约了杏鲍菇对栽培基质中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本实验室前期已经完成了杏鲍菇ACCC52611菌株的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系统地探究了杏鲍菇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观察该菌株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玉米秸秆、甘蔗渣、花生壳和柠条7种农林废弃物基质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并测定其液体发酵胞外产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情况。结果显示,以玉米芯、玉米秸秆、木屑、花生壳为基质的培养基上,菌丝长速和长势较好,显着优于棉籽壳、柠条和甘蔗渣基质上的菌丝生长状况,其中甘蔗渣培养基质上的菌丝长势最弱;液体发酵胞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在菌丝长速和长势较好的这些基质的液体发酵液中,漆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相应较高,说明菌丝的生长速度与诱导产生的木质纤维素酶类的活性紧密相关,活性越高,所能释放的碳源越多,菌丝生长状况就越好。2.通过比较杏鲍菇菌丝在以葡萄糖、木屑、花生壳和甘蔗渣4种为基质液体发酵培养产生的分泌蛋白,分析了杏鲍菇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表达模式。共鉴定到2302个肽段和699个蛋白,在葡萄糖、木屑、花生壳和甘蔗渣培养基中分别鉴定到450、598、540和582个蛋白。在699个蛋白中共鉴定到157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占总蛋白的22.46%。在木屑基质中鉴定到的CAZy蛋白最多为148个,在花生壳基质和甘蔗渣基质中分别鉴定到CAZy蛋白126个和131个,在葡萄糖基质中鉴定到的CAZy蛋白数量最少124个。胞外酶活性分析也验证了此结果。以上结果表明杏鲍菇能够分泌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完整的胞外酶系。在关键蛋白的研究中,发现漆酶的蛋白丰度与基质中木质素含量的趋势一致,且4种基质中均是漆酶A0A067NLM3蛋白的丰度最大,验证了漆酶是降解木质素的关键酶。3.对漆酶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对Lac4进行了相关生物学信息分析并确定了其结构。完成了Lac4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并转化到了杏鲍菇ACCC52611菌株中,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未获得过表达转化子。通过以上研究初步揭示了杏鲍菇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机制,有利于根据杏鲍菇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特异性,发现适于杏鲍菇栽培的新型栽培基质。提高基质的利用率,避免基质中的养分浪费。
王光全,章跃树,梁长东[3](2020)在《杏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特性比较及袋栽品比试验》文中提出为了筛选优质高产的杏鲍菇栽培品种,对20个杏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特性及子实体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号菌株生育期短,单菇产量高,子实体性状好,明显优于其它菌株,可作为优良杏鲍菇品种进行推广栽培。
徐阳[4](2019)在《杏鲍菇菇渣袋培番茄复合基质配方及栽培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年产菇渣1500万吨。为了促进食用菌菇渣的高效利用,本试验以杏鲍菇菇渣为主要原料,与草炭按不同体积比例,配制成4种基质配方,通过研究不同基质的基质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确定高效、低成本的番茄袋培菇渣基质配方及其栽培技术,为提高食用菌菇渣的二次利用效率,解决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促进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番茄杏鲍菇菇渣复合基质基础配方研究本试验以杏鲍菇菇渣为主要原料,配制成4种复合基质,分别为A(全菇渣),为对照CK;B(菇渣:草炭=3:1);C(菇渣:草炭=1:1);D(菇渣:草炭=1:3),研究杏鲍菇菇渣与草炭不同配比的袋式栽培基质理化性质变化及其对日光温室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菇渣比例从25%增加到100%,袋培基质的EC逐渐增加,容重逐渐降低,基质速效养分显着增加且对初期植株根系生长产生影响显着。在四个处理中,B、C、D处理小区产量均显高于A处理,其中C处理(菇渣:草炭=1:1)小区产量最高,为46.17kg,较A处理增产1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6.1%。综合比较,杏鲍菇菇渣与草炭比例为1:1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袋培的基础基质配方。2番茄杏鲍菇菇渣复合基质优化研究在杏鲍菇菇渣基质基础配方和本课题组研制的牛粪复合基质配方的基础上,开展了番茄袋培基质配方优化研究,在菇渣复合基质C处理与牛粪复合基质中分别添加保水剂和润湿剂,配制成8种复合基质,分别为T1(菇渣基质+润湿剂);T2(菇渣基质+保水剂);T3(菇渣基质+润湿剂+保水剂);T4(菇渣基质,作为菇渣对照)。结果表明:菇渣复合基质:T2处理的基质养分含量高,植株长势显着高于对照T4处理,植物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最高,分别较对照T4处理增加39%,5%,小区产量最高,为48.57kg,较T4处理增加15%,植株NPK养分利用率最高。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杏鲍菇菇渣与草炭比例1:1,同时添加保水剂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袋培的最佳基质配方。
陈生钢[5](2019)在《食用菌培养基拌料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当前食用菌栽培的主流发展趋势时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生产多以工厂化为主,其培养基拌料过程也多以机械化为主,现已成为宁夏南部山区菌草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食用菌在生长期间易受气候和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对其生长发育的过程有一定的制约,根据前相关研究人员对杏鲍菇的研究已经得出杏鲍菇在13℃-15℃,生长环境湿度为85%-90%时有利于原基形成;当环境为15℃-17℃,周围湿度为时有利于子实体生长。即使如此,仍然存在栽培周期较长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溯源入手,探究培养料的吸湿特性及其与颗粒度大小的内在关系,以寻求缩短栽培周期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原料入手,对杏鲍菇培养基原料成分的生物特性及颗粒度大小对吸湿效果进行分析、试验,探究玉米芯、秸秆、紫花苜蓿等原料的吸湿速率及达到吸湿饱和所需要的时间。在拌料时对培养基湿度方面的要求提供有效的试验数据。在对试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数据软件分析的处理,得到了宁夏南部山区在夏季时玉米芯颗粒度为0.8cm和1cm混合,加水水温为18℃(±3℃)时,培养料玉米芯的吸水率最快,在16到18小时就可以达到培养基所需湿度,相比以前工厂一次预湿缩短了 4-6h,轻简化食用菌培育周期,在培养基拌料预湿阶段提高效率。基于试验得出的数据,对现场拌料及预湿进行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融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远程监控技术,上位机组态技术,对现有有设备的控制系统进行搭建设计,安装监测和控制的相关硬件,设计控制系统程序,搭建上位机监控界面,以求达到监测湿度的目的,提高工作质量和资源利用率。能够同时对五个预湿料斗车里的预湿情况进行分布式监测,并对每个预湿料斗车的喷淋器等加湿设备进行自动和手动控制。由现场验证分析可以看出,该系统数据传输打破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能够在食用菌培养基拌料预湿时进行湿度的精准监测,为进一步研究拌料时对湿度的监测和控制以及建立完善对培养基原料湿度要求机制建立了有价值参考例子。现如今此套监控系统已经投入生产使用,并且在当地得到了商户的一致好评。
杨笑然[6](2019)在《热带作物基质对3种侧耳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团队初步研究发现,橡胶木屑、木薯秸秆等热带作物基质可替代传统木屑进行食用菌栽培,并能够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海藻糖含量。预试验发现,以橡胶木屑、木薯秸秆2种热带作物基质替代传统硬杂木屑比例过高会抑制菌丝生长。因此,以传统硬杂木屑(78%)配方作对照,热带作物基质添加比例设3个配方处理,分别为20%、40%、60%。辅料均为20%麦麸、1%石灰、1%石膏。每个配方50袋,重复3次。研究热带作物基质对平菇、杏鲍菇、榆黄蘑等3种侧耳属食用菌的菌丝生长、生育期、木质纤维素利用、胞外酶活性、子实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揭示营养利用规律,筛选出适宜的热带作物基质最佳配方,旨在为侧耳属及其他食用菌提供来源丰富的速生基质,为提高热带作物基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获得系列结果:1、热带作物基质对平菇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1)木薯秸秆的影响木薯秸秆添加量不同,对平菇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但产量品质均好于对照。以40%配方(基质容重为0.18g/cm3、总孔隙度79.97%)最佳,与对照相比,表现为胞外酶活性强,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高,促进菌丝生长速度快,生育期短,增产27.7%,子实体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较高,商品性状最优。(2)橡胶木屑的影响橡胶木屑添加量不同,对平菇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由于橡胶木屑颗粒较小,容重较大,因此以添加量较少的20%配方(容重为0.24g/cm3、总孔隙度78.09%)影响最佳,表现为胞外酶活性强,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高,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最大,商品性状最优,但是生长速度、生育期与对照相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低于40%配方。60%配方虽然在各方面不如前2个配方,但产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似。两种热带作物基质相比较,40%木薯秸秆配方比20%橡胶木屑配方产量高14.4%。2、热带作物基质对杏鲍菇营养利用影响的研究(1)木薯秸秆的影响木薯秸秆添加量不同,对杏鲍菇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但产量品质均好于对照。以40%配方(容重0.18g/cm3、总孔隙度79.97%)最佳,与对照相比,其胞外酶活性强,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高,促进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与生物学效率极显着提升,子实体的维生素C含量高,商品性状最优。(2)橡胶木屑的影响橡胶木屑添加量不同,对杏鲍菇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以40%配方(容重0.26g/cm3、总孔隙度83.82%)影响最优,表现为胞外酶活性强,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高,产量与生物学效率最高,增产30.3%,商品性状最优,单个子实体最大。虽然生长速度、生育期与对照相似,但产量极显着高于对照,商品性状得以提升,子实体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增高。橡胶木屑具有改善出菇品质的利用价值。两种热带作物基质相比较,40%橡胶木屑配方比40%木薯秸秆配方产量高8.50%。3、热带作物基质对榆黄蘑营养利用影响的研究(1)橡胶木屑的影响橡胶木屑添加量不同,对榆黄蘑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20%和40%配方优于对照,以40%配方(容重为0.26g/cm3、总孔隙度83.82%)影响最佳,表现为胞外酶活性强,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高,增产12.9%,商品性状最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高,但是生长速度、生育期与对照相似。60%配方虽然在各方面与对照相似,但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高于对照。橡胶木屑可以部分替代传统木屑,并对子实体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木薯秸秆的影响木薯秸秆3个配方对榆黄蘑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但都能够有效促进榆黄蘑产量、商品性状和品质的提升。其中,40%配方(容重0.18g/cm3、总孔隙度79.97%)表现最优,与对照相比,胞外酶活性高,木质纤维素降解率高,生育期短,产量及商品性状最优。3个配方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相比于对照显着提高。两种热带作物基质相比较,40%橡胶木屑配方比40%木薯秸秆配方产量高5.5%。4、3种侧耳的营养利用规律随着生长的进行,木质素酶活性下降,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活性上升,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与酶活性呈正相关。3种侧耳在满袋期后对木质素的降解利用减弱,对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降解利用增强。筛选出的新基质配方优化了栽培料结构,促进菌丝胞外酶的分泌,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增强,降解率增大,实现增产优产的效果。
胡晶晶[7](2018)在《杏鲍菇病原菌的鉴定与侵染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有杏仁的香味,菌肉肥厚如鲍鱼的口感,营养丰富,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杏鲍菇栽培中出现的病害特别是细菌性病害一直是生产中潜在的威胁,轻则减产,重则绝产。但目前关于杏鲍菇病原菌的研究报道较少,对杏鲍菇细菌性病原菌特性、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有待于完善。本研究开展了杏鲍菇病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病原菌的侵染发病机制以及拮抗微生物、植物提取液和化学杀菌剂筛选等方面的研究,以期深入了解杏鲍菇细菌性病害的侵染机制,为有效的防治杏鲍菇病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污染的杏鲍菇子实体分离、纯化得到2株形态不一的细菌(编号为J2和F1)。科赫氏证病,细菌J2和F1感染的杏鲍菇子实体病症与杏鲍菇工厂中的病菇样品症状一致,因此确认细菌J2和F1是杏鲍菇细菌性病害的主要病原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序列分析鉴定确定细菌J2和F1分别是假单胞杆菌和北京泛菌;两株病原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和北京泛菌的最适温度都为24℃左右,最适pH为6左右。从污染杏鲍菇菌袋中分离出不同形态病原杂菌9株,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共有3种真菌杂菌,其中木霉7株,另外两种分别为可可毛色二孢菌和脉孢霉。(2)通过测定两种病原菌对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对菌丝细胞壁的破坏作用、利用菌丝可溶性糖的情况以及杏鲍菇防御酶的活性的变化等多个方面来对杏鲍菇细菌性病害的侵染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接入病原菌和发酵液后的杏鲍菇菌丝的直径明显小于对照菌丝直径;两种病原菌在产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的鉴定平板中均出现透明圈,两种病原菌发酵液中具有较高活性的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两种病原菌侵染的杏鲍菇菌丝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低;病原菌处理后的杏鲍菇子实体内防御酶CAT和SOD的酶活低于对照的酶活(p﹤0.05);POD的酶活初期高于对照,随后低于对照。(3)病原菌的抑菌植物、拮抗微生物及化学杀菌剂的筛选结果表明:不同抑菌植物对这两种病原菌具有显着的抑菌差异(p﹤0.05)。26种试验中草药中,筛选出络石、青蒿和海金沙等4种中草药的水提取液对北京泛菌具有抑制作用,络石、青蒿和艾等11种中草药的水提取液对假单胞杆菌具有抑制作用;9种试验蔬菜作物中,大蒜汁对两种病原菌都有明显抑菌作用(p﹤0.05);通过点接法筛选出一株对两株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微生物,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序列分析鉴定为色杆菌,有机试剂浸提后的该菌体浸提液的抑菌直径大于发酵上清液;几种常用的杀菌剂中,生物制剂荧光假单胞对两种菌株的抑菌效果最明显(p﹤0.01),其次是抗生素类杀菌剂中的中生素的抑菌作用比较明显(p﹤0.05),化学杀菌剂中百菌清对两种病原菌都具有抑菌效果。(4)通过测定杏鲍菇工厂中不同培养阶段的栽培料、菇房空气和发病杏鲍菇的栽培料中的微生物初步探究杏鲍菇细菌性病害假单胞杆菌和泛菌的来源,结果表明:在杏鲍菇工厂中不同培养阶段的栽培料、空气中并未发现病原菌,只在感染病害的杏鲍菇菇栽培料中发现假单胞杆菌,说明病原菌可能来源于灭菌不彻底的栽培料中,且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性较小。
何欣[8](2017)在《外源钙在杏鲍菇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论文利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Fr.)Qucl.]富集外源钙,研究获得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补钙制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钙对杏鲍菇菌丝体生长发育影响的角度分析:在平板培养基中添加五种不同的外源钙(氯化钙、硝酸钙、碳酸钙、乳酸钙、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菌丝体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外源钙为乳酸钙并确定其耐受钙的浓度范围为0.3-0.6 mg/mL。从菌丝体生长状况来看,当外源钙浓度为0.6mg/mL时,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当外源钙浓度为1.2 mg/mL时,抑制了菌丝体的生长。当外源钙浓度在0.6-2.4 mg/m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加大杏鲍菇菌丝体生长呈现减缓趋势。在发酵液中添加外源钙,外源钙为氨基酸螯合钙时杏鲍菇发酵液密度最大,综上两点筛选出乳酸钙和氨基酸螯合钙为最适外源钙。发酵后的菌丝体富钙量差异显着,当外源乳酸钙培养基浓度为0.6 mg/mL时,菌丝体富钙量最大为27.98mg/kg。(2)外源钙对杏鲍菇子实体发育影响的角度分析:从杏鲍菇子实体的生长来看,在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培养基条件下,杏鲍菇子实体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随着浓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0.6 mg/mL处理组显着高于无外源钙组;在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培养基条件下,杏鲍菇子实体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随着浓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0.6 mg/mL处理组显着高于无外源钙组。在栽培料中添加乳酸钙,钙含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在杏鲍菇子实体中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栽培料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钙,钙含量的变化与添加乳酸钙引起的变化大致相同。在栽培料中的乳酸钙和氨基酸螯合钙的最适浓度均为0.6 mg/mL,当外源乳酸钙浓度为0.6 mg/mL时,培养基的钙含量增加较缓,而杏鲍菇子实体含钙量最高,为12.4 mg/kg;当外源氨基酸螯合钙浓度为0.6mg/mL时,培养基的钙含量增加较缓,而杏鲍菇子实体含钙量最高,为9.4 mg/kg;最适外源钙的加入同时也提高了杏鲍菇子实体的产量,缩短了其生长周期。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的生长和钙的富集均有促进作用,为开发新型有机钙提供原材料。
罗孝坤,尚陆娥,陈观玉,刘绍雄,郭永红[9](2015)在《16个杏鲍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亲缘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对16个不同杏鲍菇菌株的菌丝拮抗作用、菌丝生长特性、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性状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栽培品种比较混乱,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的现象较为严重,同种异名的菌株间生物学特性表现出显着差异。杏01(杏鲍菇-1)、杏13(杏F)两个菌株的菌丝生长较快,长势较好,菌丝浓密,原基分化快,栽培周期短;出菇产量高,生物学效率均大于70%;菌盖大小适中,菌柄长且粗壮,子实体个体大,单菇重量大,组织致密,子实体各项性状优良。因此,菌株杏01与杏13可作为杏鲍菇优良菌株进行示范推广。
张亚娇[10](2015)在《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能选育出产量高、品质好、生长周期短、适应性较广的白灵菇新品种,本试验采用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育种以及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育种的方法对白灵菇菌种进行改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建立了白灵菇原生质体高效制备与再生体系。本试验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培养基种类、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龄以及稳渗剂种类六个方面确立了白灵菇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加富PD液体培养基培养7d的菌丝,在以MgSO4.7H2O为稳渗剂配制2%浓度的溶壁酶条件下,30℃酶解2h,原生质体得率为37.75×106个/mL。最佳再生条件:选择蔗糖为稳渗剂的再生培养基,再生率可达0.89%。2.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及其紫外诱变育种技术,筛选得到一株经紫外照射10 s的菌株“10s n29”,该菌株商品性好、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且出菇整齐度高,经RAPD技术验证是一株优良变异菌株。3.应用RAPD、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从遗传差异分析白灵菇和杏鲍菇的亲和性,结果表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和二者的亲和性有一定的关系,白灵菇第一类菌株与杏鲍菇每一类菌株的亲和性都高,杏鲍菇第三类菌株与白灵菇每一类菌株的亲和性都高。4.白灵菇单孢与杏鲍菇单孢菌株间能发生单向或双向核迁移。运用ITS-RFLP和EF1a-RFLP技术从细胞核以及细胞质水平证明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得到的杏白灵双向核迁移菌株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子,但不能区别这些异质同核的杏白灵菌株间的差异。5.杏白灵杂交子经出菇试验发现有的性状偏向白灵菇、有的偏向杏鲍菇、有的介于两者之间,但它们的生长周期都短于白灵菇,可作为白灵菇的速生优质菌株。
二、杏鲍菇的特性及栽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杏鲍菇的特性及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1)金针菇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工艺路线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金针菇与杏鲍菇栽培历史演变 |
1.1 金针菇栽培的历史演变 |
1.2 杏鲍菇栽培的历史演变 |
1.3 金针菇和杏鲍菇栽培模式的比较分析 |
1.3.1 金针菇瓶式栽培逐渐取代袋式栽培 |
1.3.2 杏鲍菇袋式栽培逐渐取代瓶式栽培 |
2 金针菇和杏鲍菇成为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两大主栽品种的原因 |
2.1金针菇与杏鲍菇栽培技术成熟度比较 |
2.2金针菇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复种栽培指数比较 |
3 金针菇与杏鲍菇栽培工艺比较 |
3.1 金针菇与杏鲍菇培养基配方比较 |
3.1.1 瓶式栽培金针菇培养基配方 |
3.1.2 袋式栽培杏鲍菇培养基配方 |
3.1.3 瓶式栽培金针菇培养基配方组分比较 |
1) 金针菇与杏鲍菇培养基配方的相同点 |
2)金针菇与杏鲍菇培养基配方的不同点 |
3.2 金针菇瓶式栽培与杏鲍菇袋式栽培袋填料量比较 |
3.2.1 金针菇瓶式栽培填料量的变化 |
3.2.2 杏鲍菇袋式栽培投料量的变化 |
3.2.3 金针菇瓶式栽培和杏鲍菇袋式栽培投料量比较 |
4 金针菇栽培瓶与杏鲍菇栽培袋高压灭菌和冷却比较 |
5 金针菇栽培瓶与杏鲍菇栽培袋接种工艺比较 |
6 金针菇瓶式栽培与杏鲍菇袋式栽培培养阶段工艺比较 |
6.1 金针菇与杏鲍菇培养阶段的相同点 |
6.2 金针菇与杏鲍菇培养阶段的不同点 |
6.3 培养工艺比较讨论 |
7 金针菇瓶式栽培与杏鲍菇袋式栽培出菇阶段工艺比较 |
7.1 金针菇与杏鲍菇出菇阶段工艺的相同点 |
7.2 金针菇与杏鲍菇出菇阶段工艺的不同点 |
7.3 出菇工艺比较 |
8 金针菇与杏鲍菇采收与包装工艺比较 |
8.1 金针菇与杏鲍菇采收与包装工艺的相同点 |
8.2 金针菇与杏鲍菇采收与包装工艺的不同点 |
8.3 采收与包装工艺的比较 |
9 总结 |
(2)基于不同基质杏鲍菇降解酶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杏鲍菇概述 |
1.1.1 杏鲍菇起源 |
1.1.2 杏鲍菇的栽培条件 |
1.1.3 杏鲍菇食药用价值 |
1.1.4 杏鲍菇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酶 |
1.1.5 不同农林废弃物作为杏鲍菇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 |
1.2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2.2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
1.2.3 食用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 |
1.2.4 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 |
1.3 漆酶研究进展 |
1.3.1 漆酶概述 |
1.3.2 真菌漆酶的研究 |
1.3.3 漆酶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基质杏鲍菇菌丝生长与木质素降解酶的相关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平板培养实验 |
2.2.2 发酵培养实验 |
2.2.3 粗酶液制备 |
2.2.4 漆酶活性测定 |
2.2.5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培养基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2 不同培养基质诱导菌丝体产漆酶的能力比较 |
2.3.3 不同培养基质诱导菌丝体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能力比较 |
2.4 讨论与结论 |
第3章 杏鲍菇不同培养基质下分泌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 |
3.1 试验验材料及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发酵培养实验 |
3.2.2 蛋白定量 |
3.2.3 蛋白凝胶电泳 |
3.2.4 蛋白酶解 |
3.2.5 质谱分析 |
3.2.6 搜库数据库和软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蛋白质量分析 |
3.3.2 实验数据监测 |
3.3.3 蛋白分析 |
3.3.4 差异蛋白统计分析 |
3.3.5 关键蛋白分析 |
3.4 讨论与结论 |
第4章 杏鲍菇基因Lac4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菌丝培养 |
4.2.2 RNA提取 |
4.2.3 cDNA的制备 |
4.2.4 目的基因克隆 |
4.2.5 目的基因测序 |
4.2.6 双酶切反应 |
4.2.7 重组反应 |
4.2.8 质粒导入大肠 |
4.2.9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4.2.10 质粒导入农杆菌GV3101感受态 |
4.2.11 菌丝的转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目的基因PeLac4的克隆 |
4.3.2 PeLac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3 Pe-Lac4-OE质粒构建 |
4.3.4 农杆菌转化菌丝体 |
4.4 讨论与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3)杏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特性比较及袋栽品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配方 |
1.2.1 MYG固体培养基 |
1.2.2 MYG液体培养基 |
1.2.3 栽培种培养基 |
1.3 试验方法 |
1.3.1 菌丝生长特性测定 |
1.3.2 菌丝吃料速率比较 |
1.3.3 袋栽品比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于平板培养法的菌丝生长特性 |
2.2 各菌株菌丝满袋时间比较 |
2.3 各菌株栽培性状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4)杏鲍菇菇渣袋培番茄复合基质配方及栽培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无土栽培的研究进展 |
1.2 有机生态型基质配方研究进展 |
1.2.1 椰糠 |
1.2.2 泥炭 |
1.2.3 稻壳 |
1.2.4 秸秆 |
1.2.5 中药渣 |
1.2.6 有机肥 |
1.2.7 土壤改良剂 |
1.3 食用菌菇渣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
1.3.1 食用菌的二次栽培基质 |
1.3.2 农畜饲料 |
1.3.3 生物有机肥 |
1.3.4 生态环境修复物质 |
1.3.5 食用菌菇渣在基质栽培中的研究 |
1.4 基质栽培方式的研究进展 |
1.4.1 槽式栽培 |
1.4.2 桶式栽培 |
1.4.3 袋式栽培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番茄杏鲍菇菇渣复合基质基础配方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栽培管理 |
2.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处理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2 不同处理对番茄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3 不同处理对番茄光合指标的影响 |
2.2.4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 |
2.2.5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2.2.6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养分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结论 |
2.3.2 讨论 |
3 番茄杏鲍菇菇渣复合基质配方优化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栽培管理 |
3.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1.5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处理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番茄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番茄光合指标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 |
3.2.5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6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养分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结论 |
3.3.2 讨论 |
4 全文总结 |
4.1 番茄菇渣复合基质基础配方研究 |
4.2 番茄菇渣复合基质配方优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食用菌培养基拌料湿度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背景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培养料颗粒度与吸湿特性分析 |
2.1 培养料概述 |
2.2 不同颗粒度与吸湿率计算 |
2.3 含水量计算方法 |
2.4 含水量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水量试验的设计与实现 |
3.1 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
3.2 方案设计 |
3.3 方案实施 |
3.4 试验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培养料湿度无线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
4.1 总体设计思路 |
4.2 系统硬件选型设计 |
4.3 组态王串口设置 |
4.4 上位机监测软件设计 |
4.5 料斗车监控系统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试验验证 |
5.1 培养基含水量需求 |
5.2 培养基湿度监测现场验证 |
5.3 示范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6)热带作物基质对3种侧耳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热带作物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1.2 木腐食用菌概述 |
1.3 侧耳属食用菌新基质研究概述 |
第二章 平菇栽培的新基质配方筛选 |
2.1 橡胶木屑对栽培平菇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
2.2 木薯秸秆对栽培平菇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杏鲍菇栽培的新基质配方筛选 |
3.1 橡胶木屑对栽培杏鲍菇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
3.2 木薯秸秆对栽培杏鲍菇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榆黄蘑栽培的新基质配方筛选 |
4.1 橡胶木屑对栽培榆黄蘑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
4.2 木薯秸秆对栽培榆黄蘑的新基质配方优化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杏鲍菇病原菌的鉴定与侵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食用菌病害概述 |
1.2 杏鲍菇病虫害概述 |
1.2.1 杏鲍菇简介 |
1.2.2 杏鲍菇细胞壁成分 |
1.2.3 杏鲍菇病害及研究现状 |
1.3 食用菌细菌性病害侵染机制 |
1.4 食用菌的病害防治 |
1.5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杏鲍菇病原菌的鉴定 |
2.3.2 病原菌的侵染致病机制研究 |
2.3.3 病害防治 |
2.3.4 杏鲍菇病原菌的来源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杏鲍菇病原菌的鉴定 |
3.1.1 病原菌平板分离结果 |
3.1.2 柯赫氏法则证病 |
3.1.3 杏鲍菇病原菌的鉴定 |
3.1.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3.1.5 真菌病害收集与鉴定 |
3.2 杏鲍菇细菌性病原菌致病机制 |
3.2.1 病原菌对固体平板中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2 病原菌对杏鲍菇菌丝形态的影响 |
3.2.3 病原菌发酵液对固体平板中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4 病原菌对液体培养的杏鲍菇菌丝的影响 |
3.2.5 病原菌对杏鲍菇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影响 |
3.2.6 病原菌利用杏鲍菇菌丝内可溶性糖测定 |
3.2.7 病原菌对不同生长阶段杏鲍菇的致病性检测 |
3.2.8 病原菌对杏鲍菇切片的致病性检测 |
3.2.9 病原菌侵染过程中杏鲍菇防御酶活性变化 |
3.3 病害防治 |
3.3.1 抑菌蔬菜作物筛选 |
3.3.2 26种中草药的抑菌效果 |
3.3.3 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
3.3.4 化学防治 |
3.4 病原菌的来源 |
3.4.1 培养料中微生物的形态 |
3.4.2 空气中微生物的形态 |
3.4.3 不同来源细菌鉴定结果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杏鲍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4.1.2 杏鲍菇细菌性病原菌致病机理 |
4.1.3 杏鲍菇细菌性病害防治 |
4.1.4 杏鲍菇细菌性病原菌来源 |
4.2 结论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外源钙在杏鲍菇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杏鲍菇概述 |
1.1 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分布 |
1.2 杏鲍菇的营养及其药用价值 |
1.2.1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
1.2.2 杏鲍菇的药用价值 |
1.3 杏鲍菇栽培工艺的优化 |
1.3.1 杏鲍菇栽培基质的研究 |
1.3.2 液体菌种的开发利用 |
1.4 杏鲍菇的栽培特性 |
第二章 杏鲍菇富钙能力及其他食用菌的富集能力 |
2.1 外源钙对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微量元素对其他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研究 |
2.2.1 外源微量元素对香菇的影响 |
2.2.2 外源矿微量元素对平菇的影响 |
2.2.3 外源微量元素对金针菇的影响 |
2.2.4 外源微量元素对柱状田头菇的影响 |
2.2.5 外源微量元素对鸡腿菇菌丝体的影响 |
2.2.6 外源微量元素对白灵菇的影响 |
2.2.7 外源微量元素对其他食用菌的影响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外源钙最适浓度的筛选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材料 |
1.1.2 培养基 |
1.1.3 方法 |
1.1.4 数据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2.1 杏鲍菇菌丝体耐受钙浓度范围的确定 |
1.2.2 最适外源钙的确定 |
第二章 外源钙对液体发酵菌丝密度以及含钙量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数据统计方法 |
2.1.3 菌丝浓度法测定添加外源钙的发酵液菌丝 |
2.1.4 菌丝含钙量的测定 |
2.2 结果 |
2.2.1 不同外源钙下发酵液菌丝体密度 |
2.2.2 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菌丝体含钙量的影响 |
2.2.3 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菌丝体含钙量的影响 |
第三章 外源钙对子实体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添加外源钙对杏鲍菇子实体生理生化的影响 |
3.2 结果 |
3.2.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2 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子实体栽培周期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2.5 不同浓度的乳酸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中的含钙量影响 |
3.2.6 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2.7 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子实体栽培周期的影响 |
3.2.8 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2.9 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对杏鲍菇子实体中的含钙量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16个杏鲍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供试菌株 |
1.2试验配方 |
1.3试验方法 |
1.3.1菌丝拮抗试验 |
1.3.2菌丝生长特性试验 |
1.3.3出菇试验 |
(1) 出菇袋的培养 |
(2) 催蕾 |
(3) 疏蕾管理 |
(4) 子实体生长阶段管理 |
(5) 采收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杏鲍菇菌株菌丝拮抗试验 |
2.2菌丝生长特性试验 |
2.3不同杏鲍菇菌株出菇特性比较 |
3结论与讨论 |
(10)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白灵菇概述 |
1.1 白灵菇简介 |
1.2 白灵菇的食药用价值 |
1.3 白灵菇的形态特征及其栽培要点 |
1.4 白灵菇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食用菌育种方法概述 |
2.1 食用菌传统育种方法及研究 |
2.2 原生质体技术育种 |
2.3 基因工程育种 |
第三节 食用菌菌种鉴定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五节 本试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生质体技术选育白灵菇优良变异菌株 |
第一节 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试剂 |
1.4 仪器与设备 |
1.5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单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2 复合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3 再生培养基种类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白灵菇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紫外诱变剂量对白灵菇原生质体致死率的影响 |
2.2 白灵菇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初筛结果 |
2.3 白灵菇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复筛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白灵菇复筛菌株出菇试验及优良变异菌株的分子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配方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白灵菇菌株出菇结果 |
2.2 白灵菇优良菌株分子验证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育种 |
第一节 从遗传差异分析白灵菇与杏鲍菇的亲和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灵菇与杏鲍菇亲和性分析 |
2.2 白灵菇与杏鲍菇遗传差异分析 |
2.3 白灵菇和杏鲍菇遗传差异与亲和性关系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之间核迁移鉴定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配方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核迁移菌株获得 |
2.2 核迁移菌株ITS鉴定 |
2.3 克隆分析 |
2.4 核迁移菌株EF1a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杏白灵双向核迁移菌株出菇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配方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菌株生长周期比较分析 |
2.2 供试菌株表观性状分析 |
2.3 供试菌株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四、杏鲍菇的特性及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1]金针菇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工艺路线比较[J]. 郑永德. 中国食用菌, 2021(06)
- [2]基于不同基质杏鲍菇降解酶系的研究[D]. 赵翠敏.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3]杏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特性比较及袋栽品比试验[J]. 王光全,章跃树,梁长东. 农业与技术, 2020(18)
- [4]杏鲍菇菇渣袋培番茄复合基质配方及栽培效果研究[D]. 徐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5]食用菌培养基拌料湿度监测系统设计[D]. 陈生钢. 宁夏大学, 2019
- [6]热带作物基质对3种侧耳营养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D]. 杨笑然.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杏鲍菇病原菌的鉴定与侵染机制研究[D]. 胡晶晶.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外源钙在杏鲍菇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D]. 何欣.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9]16个杏鲍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亲缘关系研究[J]. 罗孝坤,尚陆娥,陈观玉,刘绍雄,郭永红. 中国食用菌, 2015(04)
- [10]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D]. 张亚娇.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