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将向特困户发放救助(论文文献综述)
禹宁瑶[1](2020)在《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新事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从一定意义上说,大量农村地区已然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和幼儿园,其生产生活活动基本上就是围绕养老和抚幼两件事展开。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因农村改革政策而衍生,是经长期累积而成的复杂社会问题。留守老人经历了主动型安排、被动型接受和分工型选择的阶段性历史变化,这意味着中国留守老人问题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本研究紧紧围绕政府对留守老人“做过什么”、“做得如何”、“需要做什么”“如何做”的关键问题展开考察。从“一个村庄的中国养老”的田野调查着手,面对面感受老人的苦辣酸甜,从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口述故事和感受中,抽丝剥茧,寻找问题的由来、发展的轨迹、问题的症结、解决的良方,最终提出了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及其体系构架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对留守老人问题特性作了规律性考察。首次界定农村留守老人是与子女或其他赡养人、扶养人分开生活6个月以上,两者住所车程时间大于60分钟,独居在农村户籍所在地60岁以上的老人。提出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有子女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生活,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最突出的特征是家庭赡养功能临时性、部分性缺失,老人处于“准事实无人赡养”状态。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难、健康难、关爱难、发展难的现实背后是农村养老价值文化的严重缺失,养老观念上的“三只无形的手”——全生命周期不平等照护观念、“孝文化”名义下的养老公共责任的缺失、无限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健全人”社会定位,将农村老人在家庭、社会、国家的角色定位中置于不利地位。留守老人养老的时间阶段性、身份流动性和安排的过渡性特征决定其养老的“过桥”性质,属于特例养老,与农村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共同构成农村养老“三角”形态。本研究从纵向历史观察、横向事件比较的“十字”时空维度,考察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历史过程和问题症结。指出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处于基于老人自食其力基础上的“急难补救”式支持的阶段,家庭具有托底养老保障功能,而非政府。政府责任与角色错位应予纠正,支持保障方向应调整,“保基本”制度功能设计应纠偏,政策工具空间待优化。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探索留守老人养老评价体系和方法,为政府支持提供导向。首次分析了中国社会养老“剩饭现象”,提出养老“剩饭指数”理论,构建了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由通话指数、收入稳定指数、医疗照护指数、打牌指数“四维子指数”及16个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估公式与模型,用以衡量需求与供给匹配程度,更加准确判断老人生活状态和照料情况,为政策制定和服务改善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和标准。本研究在元治理理论指导下探索发现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直接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影子赡养人”理论。影子赡养人是指在法定赡养人因非主观故意造成赡养义务履行暂时性、部分性缺失时,为老人提供临时性养老帮助的责任主体。它是对法定赡养人角色和责任的临时性、部分性的替代,是在家庭赡养人功能失效时替代发生作用。影子赡养人准确定性了政府特例支持的属性,高度概括了政府特例支持的核心要义,为分析和解决留守老人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根据这一理论观点,政府对留守老人的支持,首要的理论依据是老人赡养实现程度,而不是谁是法定赡养人的问题,但凡有赡养缺失情形,“影子赡养人”就发挥“拾遗补缺”作用,为养老“剩饭现象”治理提供基本理论遵循。本研究依据“影子赡养人”理论,全新构架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体系。其最大特点在于坚持留守老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赡养”角度设定支持内容,从“过桥”性质选择支持路径,针对性、目的性强,较好解决了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理论与实践“脱钩”的问题,探索了留守老人问题相对“闭环”的解决方案,是对养老社会支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当前农村养老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郝雄磊[2](2020)在《精准脱贫背景下农村低保政策瞄准效果和减贫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由于上级政府分配的低保名额和实际应保家庭数量存在偏差,为了保证指标落地,上级政府会将低保名额最终分配权移交给基层政府,而基层政府在识别应保家庭中又常常会偏离政策文件规定。因此,本文在对贫困人口的识别中放弃单一收入维度的识别方法,尝试采用线性化倾向值得分来重新定义贫困人口,将“贫困测量误差”从低保政策“瞄准误差”中剥离出来,以更符合现实情景的角度来评价农村低保政策瞄准效果,并对其减贫效应进行分析。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2017)数据,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低保政策负向行为激励效应。通过倾向值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并结合bootstrap抽样得到低保政策对于低保家庭的处理效应(ATT)分布,检验结果显示,低保家庭人均收入变化相较于反事实情况并未明显提高。路径分析显示,由于负向行为激励效应的影响,低保家庭放弃了部分本应获得的收入,而且随着低保救助金额的提高,放弃的收入也在提高;(2)分析低保政策对于各类型低保家庭行为模式的影响。在获得非劳动收入后,无行为激励家庭的消费选择体现出“优先满足医疗保健需求”的特征,负向行为激励家庭体现出“优先满足享受性需求”的特征,而正向行为激励家庭体现出“优先满足必需品需求”的特征。对于无行为激励和负向行为激励家庭而言,提高家庭人均低保金对家庭人均工作时间产生显着负向影响,而对于正向行为激励家庭而言,提高家庭人均低保金可以提高家庭人均工作时间,但此影响并不显着;(3)分析低保政策瞄准效果。利用线性化倾向值得分识别贫困家庭,发现当前的低保制度在人口瞄准上的效果较差,存在应保人群覆盖不足、错保人群占比过高的问题。福利瞄准效果显示,有75%的低保资金被用于救助不满足低保申请资格的家庭,尽管如此,当前的瞄准机制相较于平均分配低保金的方式使得应保家庭所获得的平均低保金提高了2.43倍;(4)分析低保政策减贫效果。分别按照各省低保线、调整后的贫困线作为识别标准,计算应保已保、应保未保和全部应保家庭在不同识别标准下的人均低保缺口,结果均指明了当前农村低保救助水平仍不能够为贫困家庭带来切实保障。进一步比较政策干预前后的FGT指数变化,一方面,随着贫困线水平的提高,各类贫困指数下降比例在降低,另一方面,在同一贫困线水平下,平方贫困距指数下降幅度最大,证实了低保政策缩小了不同贫困程度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从“优化制度设计”和“提高瞄准能力”两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吕阳[3](2019)在《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社会、单位、家庭、个人等都是老龄化时代发展的重要责任主体,主体间的关系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别点,它们共同支撑着养老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福利多元主体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中各有侧重点,为维持公平正义的社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环境提供了持久保障。养老服务业不仅是一项核心的民生事业,一种未来的潜力行业,而且是诸多经济现象的纽带,是决定经济能否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稳健器。所以,明确政府引导职责功能,充分运用及保证财政政策工具效率尤为关键。当前的实体养老服务业困局已成:一是生育率、死亡率低。需要直面底部顶部老龄化双重压力;二是养老金贮备严重不足。若不投资会导致亏损,投资又会面临潜在风险,养老金的收缴、发放、投资正面临选择性难题;三是代际养老压力大。中年人工作、住房、培养子女的难度陡增,无暇顾及老年人赡养,寿命延长将会面临60岁以上低龄、中龄老年人赡养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四是服务稍好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落后。养老机构普遍收费高、服务类型单一,精神赡养服务严重缺失,占比90%以上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还远未形成发展体系;五是延迟退休、鼓励生育、移民等综合配套措施乏力,财政政策缺失、缺乏、滞后。为什么要研究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显而易见,主要就是为了促进经济的上行发展,可以说,人口问题影响了一切问题,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竟预见了未来百年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就必然绕不过保障民生,人口主线和财税主线就可以充分阐释。一是计划生育的政策演变。1982年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行十分合乎当时的经济发展规律,那时的生产力水平无力承担人口指数化增长,于是长达36年的国策间接成了抑制人口快速增长的客观因素,主观上则是为了健康、有序增加人口,倘若调控不及时,就会导致人口老龄化。这不光会影响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逐步提升,老龄化本身还是个速度问题,当计划生育进行到2007年的时候,并未有任何放开生育的政策动静,使得一代人过后的“底部老龄化”变得异常复杂,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低生育文化养成,阻碍后期政策调控的可行性,也加快了“人口红利”消逝的速率。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埋下的是人口老龄化危机,劳动力、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城市群、都市圈疯狂抢人,房价突破“天花板”,这背后却是城乡、区域老龄化的倒挂,劳动增值空间的压缩,资本增值空间的扩张,间接引发收入分配失灵,阶层相对固化,道德观滑坡。但老龄化问题从科技医疗上看,却是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必经过程,综合国力提升和人均寿命提高就是最好例证,这又是“顶部老龄化”的现实表现,于是“顶部老龄化”和“底部老龄化”不期而遇,所以,当前更有必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将养老服务体系初级阶段不断推向中高级阶段。二是财税体制的政策演变。“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1994年分税制为了扭转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过低及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过低的状况,通过分税制实现了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和地方税的划分,“倒逼”地方财政发展“土地财政”,财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新预算法》形成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的“四本预算”安排,“营改增”、国地税合并、“新个税”改革等历史阶段过后,2008年有选择的结构性减税正不断转向2018年后大面积地减税减费减基金的实质性减税,税收形成“简税制、低税率、宽税基、严征管”的税制安排,结构性减税为扭转不合理税收结构,提升直接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减税降费,实现“降成本”和“补短板”,与拉弗曲线相呼应,社会保障深刻影响基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社保费更是引起企业新成本和政策吸收的激烈讨论,学界普遍认为社保降费可从当前的39%左右降至20%-25%,进度还需测算,细节还需深思。同时,社保全额征收又能有效弥补养老、医疗保险资金缺口,避免养老金等支付对财政补贴的过度依赖,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使税收管理员转向税收信息员,此外,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福利彩票为非法彩票,会保证福利彩票公益金安全流入老年人福利。所以,财政政策与养老服务业本身就是内外皆有衔接的互动关系,养老服务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支出和福利彩票公益金,财政政策的积极与否事关养老服务业的科学、有序、协调发展,两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传统养老服务体系主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随后护理保险逐步完善,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得到推广,“互联网+养老”模式成效显然,这对财政政策的有效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应对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PPP模式充分应对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的具体需求,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传统财政政策工具运用也需要不断丰富及完善,养老服务业本就是财政政策所必须强化针对的具体落脚点,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又是未来诸多关联产业结构升级及转化的契机,唯有颠覆劳动力人口下滑的倒退思维,才能够从容把握潜在的发展机遇。除了关注眼前发展现状、问题之外,可研究参考发达国家及地区养老服务财政政策对现今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启示,发达国家及地区在工业革命的催化下,率先步入人口老龄化,在生产力发达、综合国力强盛的背景下,丰富和发展了近现代的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总结过去、学习先进是时代发展的政策需要。老龄化程度越高,挑战就会越大,但任何事业、行业都会有机遇,对待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也应当迎难而上,单纯从经济角度上看,劳动力比例减少、生产要素调整及资金投入变化都应趁势而为,根据社会现实来解决养老服务发展过程当中的难题是首选之策。尽管如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毕竟发展的矛盾总需要因地制宜地去消除与化解,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广阔的养老产业市场,养老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完善至关重要。基于此,才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变不利为有利,倒逼养老服务业民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将消极影响遏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伴随家庭养老能力缺失及不足,社会化、多元化、产业化养老应运而生,家庭结构、代际关系转移及空巢家庭增加,整个社会对养老服务业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各国调节、补充和完善养老服务时限也越来越紧,这无疑会促使政府消费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产业政策及财政政策的提前出台,进而实现家庭单元、社会、市场等主体的协助发展。人口老龄化理论认为,老龄群体日益增加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实质上是社会资源不断倾向老年群体,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社会基础也始终以老年人口增多为依归,由此带来经济发展形式、社会治理方式、老年收入保障和养老服务供需结构的深刻影响,横梗在逐步崛起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前的是“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构建适宜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养老服务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导论部分,拟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浩瀚研究文献的综述,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探讨设计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最后从总体上概括本文的框架及内容。第一章为养老服务业与经济学理论分析,该部分从养老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政府介入养老服务业的理论依据、财政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详细讨论相关的理论依据及不足。第二章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现状分析,该部分从养老服务业财政资金投入、政策环境变化、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养老服务政策蜕变、统计数据变化、养老服务成就与形势、“全面二孩”及延迟退休等方面,紧密联系财政视角的目标与定位,综合阐述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建设所发挥的作用。第三章为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问题探析,通过分析财政关联体及财政政策作用,及时发现养老服务业当中财政政策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进而为对策输出提供依据。第四章为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通过筛选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攫取中央民政部层面31个省份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并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进行分析。结合养老机构发展特点,采取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并测算各地的养老机构财政性资金缺口,来简要分析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为发达国家(地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通过对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英国社区照顾、德国“多代居”、日本护理供给体系和香港安老服务等不同发展类型经济体的养老服务业及财政政策经验进行借鉴,并准确评价,从中获得启发。第六章为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的建议,该部分从准确定位、设计完备的财政政策体系、有效执行、发展规范、配套措施等方面来论述养老服务业发展所需,试图为未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思路。希冀能够对推进积极、健康、和谐的中国建设有所裨益。
谢沁怡[4](2018)在《基于贫困线测度的湖北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研究》文中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需要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改善现有民生环境、实现共同富裕,为了确保我国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面退出贫困,扶贫攻坚严峻。我国过去贫困测度方法主要是以绝对贫困为主,没有因地制宜的运用相对贫困的治理方法,治理效率因此而低下。对进入贫困的研究有着详细的描述,而在如何合理有效的退出贫困问题上研究过于缺乏。在贫困线研究的方法上,均以贫困人口的最低生存标准为核心,较少考虑到相对贫困的发生。然而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未将我国分区来讨论相应的贫困线计算方法,且收入的地区差距和内部差距向贫困线计算方法及调整机制提出了挑战,从而使农村贫困线的计算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和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我国农村贫困线为研究对象,提出现行农村贫困线测度方法与贫困退出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以修正我国现有中部地区贫困线测度方法为贫困进入的研究视角,以湖北省农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贫困进入与贫困退出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完善贫困进入与退出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由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构成。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并提出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明确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从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入手阐述了贫困的产生原因,贫困的基本类型,贫困的识别方法以及贫困线特质与核心要素,其次通过贫困测度理论分析贫困动态理论研究过程,研究相关贫困的经典测度方法得出我国的贫困标准基本是以绝对贫困为主,收入贫困依然比较突出,综合教育、卫生、生活水平等维度构建我国多维贫困指数。我国对贫困的识别需要精准化贫困区域的识别,建立一个多维的目标,区别于对贫困人口的识别,不仅要包括收入指标,还要包括生活健康、教育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环境等指标。利用多维贫困指数,从多个维度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瞄准,结合相关贫困退出理论以便更好的运用于我国贫困进入与退出研究。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社会范畴,贫困退出的调整既要满足贫困人口生存的需要又要维持其有尊严的生活水平,因此贫困线的选取应该结合绝对贫困贫困线和相对贫困贫困线的理念,既需要保证贫困线会随着物价和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也要保证其增长速度不超过财政的支持。通过分析我国农村贫困线测度的演进历程得知我国大部分农村贫困己经从绝对贫困转向绝对贫困和收入差距扩大所造成的相对贫困并存的阶段,单靠扶贫开发不能全面的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社会救助依然是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定划分上一般将我国分为中部、东部、西部三个地区,本文对我国中部地区的代表省份湖北省农村贫困线演变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得出湖北虽然2016年在我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的省份中排第七,但贫困发生率却在全国排第九,中部省份排第一,贫困人口总量在全国排第七,中部省份排第三,因此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中部省份贫困进入与退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构成,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过对经典贫困线测度方法的三类方法:绝对贫困线方法、相对贫困线方法和主观贫困线方法的详细介绍与比较,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贫困线制定应考虑的因素,得出适合我国中部地区的贫困线测度方法为马丁法。由于马丁法在高低贫困线差额的合理性存在差异,所以在此部分引入修正马丁法。修正马丁法是建立在恩格尔系数法的基础之上,即在计算非食品贫困线上采用恩格尔系数法。恩格尔系数法的非食品贫困线是运用食品贫困线与恩格尔系数进行计算得到的,而马丁法的非食品贫困线是通过回归模型得到的,从计算量和计算准确性上看,恩格尔系数法则远远高于马丁法。本文使用修正马丁法对湖北省农村贫困线的测算,在得到修正马丁法贫困线模型后对湖北省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实地调研数据影响因素加以实证分析。第三部分由第六章构成,是论文的结论与建议部分。首先分析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强调构建科学的贫困线测度方法与贫困退出标准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相关贫困线设定以及贫困退出标准的设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绝对贫困,贫困问题演变到后期会变成相对贫困,下一步我国贫困退出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到相对贫困上,而相对贫困的问题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是比较困难的,政府有责任在财富二次分配中进行收入再分配。目前,我国所完成的贫困退出是相对低水平的,贫困退出只是在现行贫困线标准下的退出,未来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继续巩固和提高。建议设立“相对贫困线”,这将成为一个趋势,能够确保用一个较高的贫困标准帮助到贫困人口。
戴建兵[5](2015)在《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6月,民政部选取江苏昆山、浙江海宁、河南洛宁、广东深圳4地作为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地区。2014年4月,民政部进一步选取北京市房山区等46个市(县、区)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工作的开展,拉开了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序幕。试点过程中,试点地区高度重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工作,努力加强制度创建,取得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在理论上厘清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原则和思路,需要根据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蓝图。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制度分析理论、福利经济学、公平理论、需要理论等为理论分析框架,以软系统方法论(SSM)为方法上的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计量分析法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国际上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本文沿着三个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问题逐次展开,分别是:(1)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由来和现状;(2)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3)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探索。论文分析了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由来和现状,考察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相关理论,构建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原则和思路,提出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三阶段”模式,并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从福利覆盖范围、福利内容体系、财政资金保障、法律法规建设、管理运行、绩效评价等方面探索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基本方案。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变迁而来,是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第二,我国正处于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初级阶段,儿童社会福利覆盖面有待扩大,福利项目有待增加,福利水平有待提高,专门立法有待制定,管理运行有待完善,绩效评价有待规范。影响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出状况。第三,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精神为宗旨,以我国现实国情为蓝本,以国际经验为参照,以满足儿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察儿童权利优先序列,科学合理构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逐步、适度、统一”的原则。第四,根据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和民主发展进程,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初级阶段(2010-2020年)、中级阶段(2021-2030年)和高级阶段(2031-2050年)。初级阶段,儿童社会福利覆盖范围从孤儿逐步扩大到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最终实现特殊儿童全覆盖;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以生存性福利为主,兼顾发展性福利,福利项目逐步增多;儿童社会福利水平从低水平向高水平逐步提高。中级阶段,儿童社会福利覆盖范围从特殊儿童扩大到部分普通儿童;儿童社会福利内容实现生存性福利和发展性福利并重,城乡福利项目和内容多样化;儿童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实现较高的福利给付。高级阶段,儿童社会覆盖范围从全体特殊儿童扩大到全体普通儿童;儿童社会福利内容广泛,为全体儿童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福利项目;儿童社会福利水平高,实现高水平的福利供给。第五,我国应逐步增加儿童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规模,2020年时儿童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应达到0.50%,2030年时逐步提高到0.95%-1.03%,2050年时达到2.38%-2.66%。2050年时儿童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应接近OECD国家2009年的平均水平(2.61%)。第六,我国应加快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儿童福利法》为母法,包含儿童生活、教育、医疗、就业、司法保护等专项福利法律法规在内的相对完善的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体系。第七,我国应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行政管理职能,在国家层面建立儿童福利局或“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第八,我国应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起以符合儿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有如下特色和创新:第一,深化和发展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概念的内涵。第二,比较系统地提出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原则和思路。第三,相对完整地构建起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三阶段”模式。第四,将软系统方法论(SSM)引入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具有创新性。第五,较早地将绩效评价引入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在评价手段上具有创新性。最后,本文分析了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杨燕[6](2012)在《伊斯兰慈善理念及其对中国穆斯林慈善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穆斯林慈善公益事业与民族特性紧密相联。民族文化奠定思想基础,民族经济提供物质保障,民族宗教特性与时代需求促进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而慈善事业的发展对民族文化、教育、聚居区的社会团结与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穆斯林慈善公益事业的研究,旨在了解穆斯林社会状况,穆斯林慈善公益事业的基本状况、特点和影响。全文共分六章。首先,明确了此项课题的选择以及学术的回顾和研究的意义。其次,主要介绍了慈善与慈善事业的概念界定并简明阐述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论述了传统文化中民本、仁爱的思想,又阐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后所形成的中国伊斯兰教慈善思想。再次,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与《圣训》中记载了很多伊斯兰教的慈善公益思想,中国的穆斯林在伊斯兰慈善公益思想的影响下进行了丰富多样的慈善公益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而且在中国的今天都为中国的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穆斯林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到今天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未来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穆斯林们不断地寻找解决的办法,最终能使得中国穆斯林慈善公益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郑皓峰[7](2011)在《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研究 ——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几年历程,国家整体经济和科技实力得到飞速发展,政治和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工业化推进,迫使城市各大企业陆续转轨并改变经营管理体制,这些社会变革导致了城市内部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群体,他们面对着国内市场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以及自身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满足生活消费需求这一矛盾,自然沦为城市贫困居民,加之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以及城市老龄化问题的日显突出,最终导致国内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贫困人群。针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出现,城市贫困居民的社会救助研究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河南省新乡市城市社会救助现状为例,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了社会救助相关理论内容;通过笔者对新乡市当地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实际调查研究,搜集了当地相关社会救助现状的多方面数据资料,并亲身实地进入贫困家庭,通过面对面沟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他们接受社会救助后的实际内心感受和生活状况,从而揭示出新乡市社会救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以马克思的相关救助理论为指导,结合西方社会福利理论,为新乡市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如何规范基层政府行为,发展地区经济,完善社会救助相关项目和扶贫再就业措施等。目的是为促进新乡市政府尽快构建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实物、医疗、就业、助学和养老等配套救助项目措施为补充的现代综合性城市社会救助体系。一个国家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社会凝聚力的增强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救助作为针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救助制度,它以国家财政为经济后盾,通过对低收入人体、灾民等困难群体进行援助,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生存压力,而且还有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以及维护人权的功能和作用。本文通过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以优化和完善新乡市城市社会救助制度,旨在维护当地居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推动该城市尽快构建出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真正需求的现代城市社会救助体系。
陈治东[8](2011)在《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表述对象》文中认为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我国要想保持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农民的生存保障问题必须得以妥善解决。此问题是我国一切涉农问题的中心和基础,是压倒一切的大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会引起一系列的产业和社会问题。而要妥善解决则又必须从长期稳定有效上下功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又惟有制度才能予以保障,即在当今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是说制度一建立就万事大吉了,好的适宜的制度可以很好的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好不合适宜的制度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加重或制造出新问题,因此,我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适宜的基础之上我国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正式推行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各地都已全面建立了这一制度,而且这一制度也相应地发挥了作用,然而这一制度还没能达到制度设计时的要求,离党和国家的预期还存有较大的距离,还没有发挥出这一制度本身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加以研究完善。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依公民参与为切入点,主要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我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此让人们更清淅地了解该项制度的价值、历史脉络、建立的过程、实践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公民参与对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以及内在逻辑。本文认为研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价值为:一是实现我国改善民生与社会事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当今我国社会事业战略发展的一部分,并起到基础性作用。我国要想不断地全面实现社会事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则必须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加以研究,以指导它更好地完成其历史任务。二是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国家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得处理好农民问题,即找出国家一市场一农民之间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就是研究并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其根本方法就是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失地的农民不再恐慌,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四是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结构的需要。城乡二元分割的现实结构已严重影响了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研究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能够加快消除这一结构。五是扶贫脱贫的需要。当传统的扶贫开发手段应用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失去了它全面应用的价值,这时有必要从制度性的层面转变扶贫,而这一制度性安排就是研究建立良好兜底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六是国家返补农民的需要。农民为了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当国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即使国家还不能给予农民太多,但至少应该给予农民相应的补偿,即研究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七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农民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却没有较好地分享发展的成果,这有失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要实现这一公平正义则要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八是维护共和国宪法权威的需要。我国宪法对农民在生活困难时的生存权利作出了规定,然而要落实这一规定必须要有一个具体的政策载体,否则,就无法予以实现而有损宪法权威,而研究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可以展现宪法道义,宏扬宪法精神,落实宪法规定,维护宪法权威。九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对多数,农民对国家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安稳和谐。我国要想始终保持社会和谐发展,研究建立良好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是件绝对不容忽视的事情。十是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是农民的最后一道生存安全保护网。只有优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才能得以巩固。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首先要研究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文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都宽泛浮于面上且又重复性研究,在这一研究领域还存在着许多空白,尤其是缺乏系统而又深入地研究。可以说,我国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距达到完善的阶段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从起始——发展——完善任重而道远。本文对如何完善现实中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理论假设,并通过实证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过程来予以求证或推论。本项研究的总体结构框架共分为两大部分:导论与主体。文章除导论外其主体又分为六个章节,其中第六章既具有二至五章的论述形式,又具有对全文总体结论的功能。论文的第一章阐释了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予以探索研究的理论支撑及其运作模型。即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制定的不同阶段程序(纵向步骤)为纵向研究的行动线,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策制定不同阶段的公民参与程度为横向研究线,即以一纵一横所形成的“十字形”为主体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设以其他理论作为辅助研究线,进而形成一个浑然一体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整体研究。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按照政策过程程序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客观展示,并在各个政策环节展开了公民参与情况的实证分析,其中第六章又对全文实施了总结,进行了规范性理论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与政府、公民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认为政府的独角戏行为以及有效公民参与行为的严重缺失,是造成当今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现实执行中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根源。应该说政府行为与有效公民参与是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良好建设的两大基本因素,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在这一章还就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与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试图努力实现以下方面的创新:一是本文运用典型个案研究,即通过对商丘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供给、运作、绩效等方面进行考察,以及深入、细致、全面的展现与阐释,并从中梳理出带有普遍性意义的理念。如果说个案研究被应用于公共管理学当中是一种特色的话,那么本文的这种典型个案研究运用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则在当今的公共管理学研究当中,应还具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二是本文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置于公民参与的视角下在这一状态中偿试运用以管理学为主体,辅以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种学科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研究;三是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回答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该如何建立;四是通过这项研究能比较清淅地厘清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萌芽、产生、建立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完善的方向标,以及其理论思想基础。努力深层、系统、全面、完整地展现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脉络,力求超越以往各占一方、点面两隔、珍珠散落式的不相完整的研究态势,并力求在专述上有所贡献;五是在对于未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建方向上,本文引入网络化治理理念,这可能是对其建设的有益开拓性探索。六是运用从下到上和从上到下两者混合的研究方式,动态的去触及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问题。特别是在从下到上的方式中运用了从事物的最低部往上或者说是从社会草根的最基本部、最低触须部位向上进行的方式。
韩颖[9](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王群[10](2010)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是社会进步与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快速发展时期,旧的体制已经被打破,新的体制正在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缺失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新体制建立过程中又使许多新的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并交织纠结在一起,使我国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情况十分复杂。在这样背景下,如果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有经济的长久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论文正文部分共分为六章。1.相关文献综述。本章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国外社会保障理论起源发展和国内社会保障研究进展三个方面,对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行回顾和综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涵盖广泛,涉及现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在具体研究中,他们始终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从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项目入手,对社会保障的思想进行剖析。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中,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雏形已经具备,对以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本质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具体化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很多珍贵思想,为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且呈两极分化,劳资对立日益尖锐,社会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成为各学派竞相研究的热点,大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理论界通常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划分为三大流派,即民主社会主义学派、自由主义学派和“中间道路”学派。通过系统研究分析,基本弄清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起源、流变和发展脉络,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国内社会保障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包括国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研究和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两个方面。目前国内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存在着照搬照抄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不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挖掘和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基础研究及经验总结等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目的是促进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和探索深度。2.社会保障的功能及政治经济学分析。本章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社会保障的功能以及社会保障与社会财富再分配、社会再生产、社会公平、公共管理和社会主义属性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保障具有经济、政治、社会等功能。社会保障可以促进人们消费和国民收入再分配,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需要,有利于调整社会供需平衡,特别是社会保障基金长期积累有利于调节投融资活动。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一项经济措施,更是巩固国家政权,保障现存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政治措施,既是政治需要的产物,又反过来为政治服务。社会保障的目的是化解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风险与矛盾,满足人的生活与发展需要,维护社会竞争条件下的起点公平和发展中的过程公平,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社会保障是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是调节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安全机制,能够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转,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保障还是公共管理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公共物品,同时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政策;社会保障与社会主义属性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政府制定一切政策和制度的准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性质得以实现。3.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相关实证研究。本章运用模型、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以及社会保障对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实证支持。长期以来,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从西方经济学发展来看,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现代经济学理论等不同时期的主要流派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对这个问题比较关注。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仅仅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是社会保障支出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带动作用”远远大于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滞后的现实。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和一致性。通过对社会保障对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社会保障支出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的变化能够引起消费需求的变化。4.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的实践历程与经验总结。本章对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评述,既总结成功经验,又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下一步研究有很大帮助。新中国六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史。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建立、发展、完善、改革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纵观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劳动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形成阶段,第二阶段是以社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改革探索阶段,第三阶段是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全面发展和制度创新阶段。总结我国社会保障六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历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每一次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都给社会保障带来了体制机制创新的机遇。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面对每一次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社会保障都能从转型的“痛苦”、改革的“磨砺”中突围出来,并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5.外国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章用四节篇幅分别对美国、瑞典、德国和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比较,对进一步研究有很大启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不断改革,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美国秉承自由主义传统,以效率优先为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起了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结构多层次、保障内容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瑞典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瑞典成为北欧福利国家“橱窗”中标志性的“窗口”。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社会保险立法形式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既不同于瑞典等福利国家由政府全部承担国民社会福利的责任,也不像美国那样追求效率至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亚洲新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加坡建立了以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一项由政府权威保证实施的长期储蓄计划。6.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本章对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对策建议。从国情和发展实际出发,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重点发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作为有效补充,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公平和正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协同推进为原则,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公共财政等政策之间的良性互动;以非制度约束为辅助手段,塑造社会保障理念和道德规范。
二、湖北将向特困户发放救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将向特困户发放救助(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及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方法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留守老人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
2.1.2 赡养人与影子赡养人 |
2.1.3 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和特例养老 |
2.1.4 政府养老支持与政府养老特例支持 |
2.1.5 养老价值文化与养老剩饭指数 |
2.2 理论方法基础 |
2.2.1 元治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检讨 |
2.3.2 抽样分析法的运用 |
2.3.3 古城村田野调查 |
2.3.4 特定研究任务的多元方法运用 |
2.3.5 主要数据构成及样本编码 |
第3章 基于古城村折射的留守老人问题历史脉络 |
3.1 古城村养老历史变迁 |
3.1.1 养老发展轨迹 |
3.1.2 养老历史状况 |
3.1.3 养老变化特征 |
3.2 古城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历史考察 |
3.2.1 留守老人现象的出现及演变过程 |
3.2.2 留守老人问题的出现及环境特征 |
3.2.3 留守老人问题的政策历史背景 |
3.2.4 留守老人问题产生的根源 |
3.3 小结 |
第4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分析 |
4.1 湘潭市留守老人概况 |
4.2 数据来源 |
4.3 湘潭市留守老人整体情况分析 |
4.3.1 个体特征分析 |
4.3.2 经济状况 |
4.3.3 身体及生活情况 |
4.3.4 精神状况与社会交往情况 |
4.4 湘潭市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差异性分析 |
4.5 湘潭市留守老人区域性特征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现状分析 |
5.1 政策实施概述 |
5.1.1 农村老人社会保障政策 |
5.1.2 农村养老服务政策 |
5.1.3 农村留守老人专项政策 |
5.2 养老政策内容分析 |
5.2.1 分析对象与方法 |
5.2.2 分析维度 |
5.2.3 政策编码 |
5.2.4 分析结果 |
5.2.5 分析讨论 |
5.3 养老政策效应分析 |
5.3.1 分析对象及方法 |
5.3.2 分项评估结果 |
5.3.3 分析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6.1 建模的研究背景 |
6.2 建模的目标任务 |
6.3 基于扎根理论的建模方法选择 |
6.4 数据编码与模型建构 |
6.4.1 开放式编码 |
6.4.2 轴心编码 |
6.4.3 选择性编码 |
6.5 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构成分析 |
6.6 基于养老剩饭指数的评价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需求及政府责任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7.1.2 养老需求构成要素四维设定 |
7.2 农村老人常态养老需求分析 |
7.2.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
7.2.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
7.2.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
7.2.4 历史变化维度需求分析 |
7.3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分析 |
7.3.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
7.3.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
7.3.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
7.4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
7.4.1 农村常态养老与特例养老需求差异性分析 |
7.4.2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
7.5 基于需求侧的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责任分析 |
7.5.1 养老支持责任的理论基础 |
7.5.2 政府养老责任清单分析 |
7.5.3 政府特例养老支持的主要差距 |
7.6 小结 |
第8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及阐释 |
8.1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的提出 |
8.1.1 理论背景 |
8.1.2 理论发现 |
8.1.3 理论内涵 |
8.1.4 理论意义 |
8.2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 |
8.2.1 理论基础和方法 |
8.2.2 “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 |
8.3 基础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3.1 农村养老价值文化 |
8.3.2 农村养老基础政策 |
8.3.3 养老服务标准 |
8.4 核心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4.1 家庭主养支持 |
8.4.2 社会共养支持 |
8.4.3 政府公养支持 |
8.5 制度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5.1 “安全屋”机制 |
8.5.2 “蓄水池”机制 |
8.5.3 “长博弈链”机制 |
8.6 小结 |
第9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
9.1 构建家庭主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1.1 制定全国统一的留守老人认定标准及具体办法 |
9.1.2 建立留守老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 |
9.1.3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环境支持系统 |
9.1.4 建立留守老人亲情陪护制度 |
9.1.5 试点建立农村以房养老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制度 |
9.1.6 建立留守老人法律援助制度 |
9.2 构建社会共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2.1 建立留守老人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
9.2.2 建立邻里互助照料制度 |
9.2.3 完善为老公益创投制度 |
9.2.4 探索设立农村社区互助养老基金 |
9.2.5 推进农村养老价值文化建设 |
9.3 构建政府公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3.1 建立定期探访制度 |
9.3.2 建立“双困”留守老人护理补贴制度 |
9.3.3 建立资助留守老人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制度 |
9.3.4 建立留守老年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
9.3.5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
9.3.6 建立留守老人应急救援制度 |
9.4 优化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础政策环境 |
9.4.1 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9.4.2 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
9.4.3 建立老年照护救助制度 |
9.4.4 建立养老征信制度 |
9.5 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
9.5.1 鼓励急需标准的优先研制 |
9.5.2 标准化建设的重点 |
9.6 探索农村留守老人多元化养老模式 |
9.6.1 多元养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9.6.2 医养结合介入实验启示 |
9.6.3 积极养老模式的植入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基本结论 |
10.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 调查研究资料 |
附件1 湘潭市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
附件2 湘潭市老人日常活动困难程度问卷调查表 |
附件3 湘潭县留守老人入户访谈提纲 |
附件4 湘潭市留守老人养老评价问卷调查表 |
附件5 湘潭市非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
附件6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入户调查表 |
附件7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访谈提纲 |
附件8 湘潭县镇村干部访谈提纲 |
附件9 湘潭县农村养老调研座谈会纪要 |
附件10 湘潭县养老田野调查访谈样本编号及基本情况 |
附件11 访谈实录 |
(2)精准脱贫背景下农村低保政策瞄准效果和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低保瞄准效果研究 |
1.2.2 低保减贫效果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局限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2.1.2 多维度贫困 |
2.1.3 负向行为激励效应 |
2.1.4 目标瞄准 |
2.2 理论基础 |
2.2.1 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 |
2.2.2 现金转移支付减贫机制理论 |
2.2.3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
第3章 农村低保政策行为激励效应分析 |
3.1 实证策略与数据说明 |
3.1.1 PSM和 DID模型 |
3.1.2 行为激励效应直接测度法 |
3.1.3 路径分析 |
3.1.4 数据说明 |
3.2 实证结果 |
3.2.1 描述性统计 |
3.2.2 计算倾向值得分 |
3.2.3 匹配协变量的平衡性检验 |
3.2.4 低保政策行为激励方向与强度 |
3.3 低保家庭行为模式分析 |
3.3.1 低保政策对于家庭消费选择影响 |
3.3.2 低保政策对于家庭生产行为影响 |
3.3.3 BWR值测度 |
第4章 农村低保政策瞄准效果和减贫能力分析 |
4.1 低保制度瞄准效果分析 |
4.1.1 瞄准指标构建 |
4.1.2 瞄准指标分解 |
4.1.3 测算结果 |
4.2 低保制度减贫效果分析 |
4.2.1 低保制度救助充足性 |
4.2.2 低保制度减贫指数测算 |
4.3 低保制度瞄准效率偏低的原因 |
4.3.1 技术视角 |
4.3.2 制度视角 |
4.3.3 文化视角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1.1 家庭收入并不是审核低保资格的唯一标准 |
5.1.2 低保政策产生了负向行为激励效应 |
5.1.3 低保政策对于不同类型低保家庭的行为模式产生差异化影响 |
5.1.4 低保政策瞄准效果较低与减贫能力不足 |
5.2 政策建议 |
5.2.1 优化制度设计,缓解负向行为激励 |
5.2.2 提高瞄准能力,最大发挥减贫效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线性化倾向值匹配后协变量平衡性检验 |
附录 B 匹配前后控制组与处理组特征变量的分布差异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养老服务业与经济学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养老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养老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养老服务业的特点 |
第二节 政府介入养老服务业的理论依据 |
一、养老服务业的公共财政运行逻辑 |
二、养老服务业的福利多元方式 |
三、养老服务业的人口老龄化发展动因 |
四、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社会正义 |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政府购买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二、税收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财政直接投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四、财政补贴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二章 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进程 |
一、老龄化对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产生直接影响 |
二、财政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的现状 |
三、财政政策实施对养老服务消费结构产生间接影响 |
第二节 养老服务业各类投资迅速增长 |
一、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政策环境 |
二、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支持概况 |
三、中央财政资金的投入范围 |
四、部分地区养老服务的财政差异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体系构造的财政措施 |
一、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衔接 |
二、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
三、“互联网+养老”的新型养老服务手段 |
第四节 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偏移及侧重 |
一、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演变 |
二、城市养老服务业 |
三、农村养老服务业 |
第五节 养老服务业的现实发展要素 |
一、“全面二孩”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
二、延迟退休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 |
第三章 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问题探析 |
第一节 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政策执行力不强 |
一、法律法规配套不够齐全 |
二、财政绩效管理监督不力 |
三、财政资金的部门耗损 |
四、基层政府分配财政资金的能力羸弱 |
第二节 养老服务业政府购买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受惠群体较小 |
二、专业医护人员占比很低 |
三、社会组织被动服务 |
四、缺乏法制化考核评价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税收政策的立法难题 |
二、税收政策的适用范围狭窄 |
三、营利性及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税收政策差异 |
四、税收政策运用还不够严谨 |
第四节 养老服务业的财政直接投入乏力 |
一、财政性资金支持结构不太合理 |
二、财政直接投入养老服务机构床位面临困境 |
三、养老服务业的土地供给存在问题 |
第五节 养老服务业财政补贴缺乏可操作性 |
一、老年人居家选择的财政补贴分类失准 |
二、财政补贴形式冗杂 |
三、养老机构的财政补贴不均及趋同 |
第四章 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模型构建 |
一、模型变量的选取 |
二、样本及数据来源 |
三、实证模型的构建 |
四、Hausman检验及固定效应回归结果 |
第二节 分区域实证分析 |
一、东部地区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二、中部地区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三、西部地区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养老机构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
一、VAR模型结果 |
二、分位数回归 |
三、财政资金缺口测度模型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地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 |
二、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财政政策经验 |
三、美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财政政策借鉴 |
第二节 英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英国社区照顾 |
二、英国社区照顾的财政政策经验 |
三、英国社区照顾的财政政策借鉴 |
第三节 德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德国养老体系及老年安居形式 |
二、德国养老体系及老年安居形式财政政策经验 |
三、德国养老体系及老年安居形式借鉴 |
第四节 日本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日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
二、日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财政政策经验 |
三、日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财政政策借鉴 |
第五节 中国香港地区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与经验借鉴 |
一、香港安老服务 |
二、香港安老服务财政政策经验 |
三、香港安老服务财政政策借鉴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业财政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养老服务业的准确定位 |
一、明确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支出责任 |
二、优先发展PPP模式 |
第二节 设计完备的财政政策体系 |
一、构建合理的央地财政关系 |
二、“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构建 |
三、完善“涉老”税收政策 |
第三节 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发展 |
一、建立财政绩效管理监督机制 |
二、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第四节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措施 |
一、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
二、建立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
三、“互联网+养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贫困线测度的湖北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重要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贫困与贫困线 |
2.1.1 贫困 |
2.1.2 贫困线 |
2.2 贫困测度理论 |
2.2.1 贫困动态性理论 |
2.2.2 经典贫困线测度理论 |
2.3 贫困退出 |
2.3.1 贫困退出的动力机制 |
2.3.2 贫困退出的补偿机制 |
2.3.3 贫困退出的风险防范机制 |
2.3.4 第三方评估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测度标准演进历程及其局限性 |
3.1 农村贫困线测度标准的演进历程及其局限性 |
3.1.1 农村贫困线测度标准的演进历程 |
3.1.2 农村贫困线测度方法的局限性分析 |
3.2 湖北农村贫困线测度的演进历程及其局限性 |
3.2.1 湖北省简介 |
3.2.2 湖北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3 湖北贫困状况 |
3.2.4 湖北农村贫困线标准的演进历程及局限性分析 |
3.3 湖北农村贫困退出标准演进历程及其局限性 |
3.3.1 湖北农村贫困退出标准演进历程 |
3.3.3 湖北农村贫困退出标准现状 |
3.3.4 湖北农村贫困退出标准的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4 贫困线测度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4.1 经典贫困线的测度方法模型与比较 |
4.1.1 经典贫困线测度方法 |
4.1.2 现行贫困线的测度方法模型特点比较分析 |
4.2 贫困线测度方法选择 |
4.2.1 农村贫困线理念选择 |
4.2.2 农村贫困线测量影响因子选择 |
4.2.3 农村贫困线计算方法选择中应考虑的因素 |
4.3 修正贫困线马丁法测度模型理论与模型构建 |
4.3.1 理论分析 |
4.3.2 模型构建思路及数据选取 |
4.3.3 模型构建 |
4.4 对修正贫困线马丁法的检验 |
4.4.1 对历年贫困线的推算 |
4.4.2 不同贫困线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北农村贫困线测度与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实证分析 |
5.1 样本描述性概述 |
5.1.1 贫困农户基本情况 |
5.1.2 贫困农户收入与支出情况 |
5.1.3 贫困农户居住情况 |
5.1.4 贫困农户教育情况 |
5.1.5 贫困农户生活条件情况 |
5.1.6 贫困农户医疗情况 |
5.1.7 贫苦农户享受政策情况 |
5.2 贫困进入与退出指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收入和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
5.2.2 农户居住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受教育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
5.2.4 生活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5.2.5 医疗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
5.3 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回归模型构建 |
5.3.1 模型选择与设定 |
5.3.2 模型的估计结果及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演变趋势 |
6.2 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测度方法调整及建议 |
6.2.1 构建科学的贫困线测度方法 |
6.2.2 构建贫困退出标准 |
6.2.3 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相关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5)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福利、社会福利和社会福利制度 |
二、儿童和儿童社会福利 |
三、三种形态的儿童社会福利制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制度分析理论 |
二、福利测量与提供理论 |
三、公平理论 |
四、需要理论 |
第四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现状评估 |
第一节 取得成就 |
一、覆盖范围逐步从孤儿扩大到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 |
二、福利内容逐步从单一服务发展到服务与津贴综合提供 |
三、福利水平逐步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并实现自然增长 |
四、法律法规逐步增多并建立起儿童社会福利专门的法律 |
五、管理机构不断健全并逐步完善儿童社会福利管理机制 |
第二节 存在问题 |
一、儿童社会福利尚未实现全面覆盖 |
二、福利内容中需增加津贴和服务项目 |
三、儿童社会福利财政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
四、综合性的《儿童福利法》亟需制定 |
五、儿童社会福利管理职能亟需整合 |
六、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有待完善 |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发展较长时间处于不发达水平 |
二、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相对不合理 |
三、儿童社会福利政策相对滞后 |
四、对儿童社会福利认识相对不足 |
五、结论及其启示 |
第五章 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国际比较 |
一、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体系比较 |
二、儿童社会福利资金投入比较 |
三、儿童社会福利管理运行比较 |
四、儿童社会福利法律制度比较 |
第二节 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国际经验借鉴 |
一、国际经验 |
二、对我国的启示 |
第六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机理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必要性分析 |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
二、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 |
三、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 |
四、有利于满足儿童需要 |
第二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可行性分析 |
一、具备的经济基础 |
二、具备的政治基础 |
三、具备的思想基础 |
第三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与思路分析 |
一、建设理念 |
二、建设思路 |
第四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 |
二、逐步扩大,循序渐进原则 |
三、适应经济,适度普惠原则 |
四、统筹兼顾,逐步统一原则 |
第五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路径分析 |
一、我国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二、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预测 |
三、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三阶段”路径选择 |
第七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探索 |
第一节 儿童社会福利覆盖范围扩大探索 |
一、儿童分类划分及其理论依据 |
二、覆盖范围扩大的三阶段探索 |
第二节 基于SSM的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体系构建探索 |
一、SSM及其在儿童社会福利中运用的可行性 |
二、感知和表述儿童社会福利问题情境 |
三、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目标活动模型构建 |
四、目标活动模型与现实世界比较 |
五、SSM方法下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体系三阶段构建 |
第三节 儿童社会福利财政资金保障探索 |
一、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下满足需要的支出分析 |
二、微观视角下满足儿童个体需要福利标准的确定 |
三、宏观视角下儿童社会福利财政支出规模三阶段测算 |
四、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财政支出可能性分析 |
五、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财政支出保障机制 |
第四节 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探索 |
一、尽快出台《儿童福利法》或《儿童福利条例》 |
二、尽早构建完善的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体系 |
三、尽力保障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
第五节 儿童社会福利管理运行建设探索 |
一、整合行政管理职能 |
二、健全行政管理机构 |
三、完善行政管理规章 |
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
五、推进社会化管理 |
第六节 基于AHP方法的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建设探索 |
一、AHP方法及其在儿童社会福利领域运用的可行性 |
二、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三、基于AHP方法的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四、基于AHP方法的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过程管理 |
五、促进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的建议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各类儿童福利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儿童福利需求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附录四:专家咨询表 |
附录五:专家打分表 |
(6)伊斯兰慈善理念及其对中国穆斯林慈善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汉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选择 |
1.2 学术研究回顾 |
1.2.1 中国慈善史回顾 |
1.2.2 穆斯林慈善事业研究回顾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慈善概念与中国慈善事业概况 |
2.1 慈善及慈善事业 |
2.1.1 慈善与慈善事业的概念界定 |
2.1.2 慈善事业的研究范围 |
2.2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
2.2.2 政府慈善的传统 |
2.2.3 民间慈善的发展 |
第三章 伊斯兰慈善理念在历史上对中国穆斯林慈善行为的影响 |
3.1 对穆斯林个人的慈善行为影响 |
3.2 对穆斯林家族公益慈善活动的影响 |
3.3 对清真寺公益慈善活动的影响 |
3.4 对社会团体公益慈善活动的影响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穆斯林慈善行为的多元化表现——以“甘肃、青海省穆斯林慈善组织”为例 |
4.1.1 抗震救灾 |
4.1.2 教育捐助 |
4.1.3 医疗救助 |
4.1.4 扶贫济困 |
第五章 中国穆斯林慈善行为的社会影响、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
5.1 中国穆斯林慈善行为的社会影响 |
5.1.1 慈善公益事业促进了穆斯林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 |
5.1.2 清真寺的功能更加完善,地位加强 |
5.1.3 慈善公益事业增强了穆斯林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了民族团结 |
5.1.4 公益慈善活动促进了穆斯林社会的稳定 |
5.2 中国穆斯林慈善行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
5.2.1 有助于促进人自身的和谐 |
5.2.2 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
5.2.3 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5.2.4 有助于促进民族间的和谐 |
5.3 穆斯林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3.1 慈善观念意识滞后 |
5.3.2 慈善组织和机构数量较少 |
5.3.3 慈善组织社会动员能力较弱 |
5.3.4 慈善法规政策不健全 |
5.3.5 慈善组织行政化色彩浓厚 |
5.3.6 慈善组织缺乏公信力 |
5.3.7 慈善队伍不足以满足当今慈善事业的发展需求 |
5.3.8 穆斯林慈善组织的慈善观念狭隘 |
第六章 中国穆斯林慈善事业的展望 |
6.1 当代中国的慈善政策与法规 |
6.2 发展穆斯林慈善事业的策略与措施 |
6.2.1 民营化,也即是非政府化 |
6.2.2 加强社会参与,实施科学管理 |
6.2.3 加快制定和完善慈善救助事业的政策法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研究 ——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
第二章 社会救助的理论描述 |
2.1 社会救助的内涵界定 |
2.1.1 社会救助的含义 |
2.1.2 社会救助思想的概述 |
2.1.3 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的内容 |
2.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救助理论概述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救助的论述 |
2.2.2 毛泽东的社会救助理论 |
2.2.3 江泽民对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贡献 |
2.2.4 胡锦涛对社会救助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
2.3 西方国家关于社会救助的理论探讨 |
2.3.1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理论 |
2.3.2 费边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
2.3.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4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新乡市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现状分析 |
3.1 新乡市社会救助基本情况 |
3.1.1 新乡市的城市概况 |
3.1.2 新乡市社会救助的现状分析 |
3.2 新乡市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传统救济观念盛行 |
3.2.2 社会救助覆盖面不足 |
3.2.3 救助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
3.2.4 过于重视经济性救助而忽视再就业能力的培养 |
3.2.5 基层政府的行政行为不够规范 |
3.2.6 社会救助法制不规范 |
第四章 完善新乡市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的思考 |
4.1 国内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的经验借鉴 |
4.1.1 上海的社会救助模式 |
4.1.2 武汉的社会救助模式 |
4.1.3 重庆的社会救助模式 |
4.2 发展新乡市当地经济 |
4.2.1 加大推动当地物流中心建设 |
4.2.2 培育支柱产业和实现产业升级多措并举 |
4.2.3 增强创新功能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
4.3 健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机制 |
4.3.1 政府应树立积极的社会救助理念 |
4.3.2 重点确立科学的救助标准调整原则 |
4.4 完善新乡市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保障项目 |
4.4.1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中的"送医"服务项目 |
4.4.2 完善就业援助项目中的送"岗"服务项目 |
4.4.3 加强教育保障制度中的未成年子女援助 |
4.4.4 完善未成年人与老年人的救助项目 |
4.4.5 完善住房保障项目政策 |
4.4.6 完善对城市特困对象的救助项目 |
4.5 合理规范政府行为 |
4.5.1 合理定位政府角色 |
4.5.2 规范政府职能 |
4.6 完善扶贫再就业的制度保障 |
4.6.1 保障城市贫困居民发展和竞争机会的对策 |
4.6.2 规范组织受助群体参加公益劳动 |
4.6.3 为灵活就业者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 |
4.7 完善城市社会救助法规建设 |
4.7.1 把握《社会救助法》在制定上的重点问题 |
4.7.2 健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4.7.3 健全灾害社会救助法规政策 |
4.7.4 健全专项社会救助项目制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乡市社会救助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表述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主旨和目标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主旨与目标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三) 文献评析 |
三、研究假设、方法、视角、困难、创新及框架 |
(一) 研究假设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的视角、存在的困难及创新意图 |
(四) 研究叙述的框架 |
四、研究的样本及资料来源 |
(一) 商丘市的基本情况 |
(二) 资料来源及说明 |
五、重要概念界述 |
(一) 社会救助 |
(二)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三) 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界说 |
第一章 探索研究的理论支撑及运作模型 |
一、农村低保制度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 |
(一) 公民参与理论 |
(二) 政策过程模型 |
二、辅助理论支撑 |
(一) 渐进主义理论 |
(二) 福利经济学 |
(三) 网络化治理理论 |
三、主辅理论配合研究的运作模型 |
第二章 议程建立:农村低保问题的突显与议程建立 |
一、农村低保问题的形成 |
(一) 农村低保问题的现实存在 |
(二) 农村低保问题的渐步显现 |
(三) 农村低保问题的突显 |
二、农村低保问题议程建立 |
(一) 公共政策问题的理论界定 |
(二) 农村低保问题的政策议程 |
三、农村低保问题议程建立阶段的公民参与 |
(一) 公民参与的零性表现 |
(二) 政府完全主导的绝对表现 |
(三) 专家学者的表现 |
第三章 政策形成:农村低保制度的方案设计与制度形成 |
一、政策方案规划的定义边界 |
(一) 政策方案规划的辨析认定 |
(二) 政策方案规划的标识沿循 |
二、农村低保制度目标的确定 |
(一) 政策目标确定的基本理论 |
(二) 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标取向 |
(三) 农村低保制度目标的确立 |
三、农村低保制度备选方案设计 |
(一) 政策备选方案设计的基调 |
(二) 农村低保制度备选方案设计中政府与公民的客观表现 |
四、农村低保制度在政策形成阶段的公民参与 |
(一) 公民参与的不可视见性 |
(二) 政府包揽的强势性 |
第四章 政策采纳:农村低保制度方案评估与制度采纳 |
一、农村低保制度方案评估 |
(一) 政策方案评估的基本理论 |
(二) 农村低保制度的方案评估 |
(三) 农村低保制度方案评估的公民参与 |
二、农村低保制度方案的抉择 |
(一)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
(二) 公共决策的规则 |
(三) 农村低保制度方案的现实选择 |
(四) 农村低保制度方案选择的公民参与 |
第五章 政策执行: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与执行 |
一、政策执行的必备认知 |
(一) 政策执行的过程 |
(二) 政策执行的手段 |
二、农村低保制度的现实执行 |
(一) 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准备 |
(二) 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展开 |
三、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执行的公民参与 |
(一) 制度设计上的公民参与 |
(二) 执行实践中的公民参与 |
第六章 政策评估: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估 |
一、政策评估的解述 |
(一) 政策评估的涵义分界 |
(二) 西方国家政策评估的实践 |
(三) 政策评估的价值贡献及类别 |
二、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评估 |
(一) 政府评估 |
(二) 公民评估 |
(三) 政府评估与公民评估两者之间的差异 |
三、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效果评估中的公民参与 |
(一) 政府评估的相对独立性 |
(二) 公民评估的相对独立性 |
四、结语一:农村低保制度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
(一)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构建不够及时 |
(二)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形成缺少群众基础 |
(三)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采纳达不到最优 |
(四)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执行得不到群众完全应有的支持 |
(五)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评估产生偏差 |
(六)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得不到良好的推进 |
五、结语二:农村低保制度未来的发展走向 |
(一) 公民参与的一般意义 |
(二) 农村低保制度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三) 农村低保制度未来发展与研究走向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
三、群众互助互济 |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
小结 |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
小结 |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
一、表彰奖励 |
二、税收激励 |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
小结 |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选题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0.5 论文创新之处及下一步研究 |
1. 相关文献综述 |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1.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
1.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思想 |
1.2 国外主要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梳理 |
1.2.1 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社会保障思想追溯 |
1.2.2 自由主义学派社会保障思想追溯 |
1.2.3 “中间道路”学派社会保障理论思想追溯 |
1.3 国内社会保障理论进展及评述 |
1.3.1 对国外社会保障理论和制度的研究 |
1.3.2 对中国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1.3.3 国内社会保障研究述评 |
2. 社会保障的功能及政治经济学分析 |
2.1 社会保障的功能 |
2.1.1 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 |
2.1.2 社会保障的政治功能 |
2.1.3 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 |
2.2 社会保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2.2.1 社会保障与社会财富再分配 |
2.2.2 社会保障与社会再生产 |
2.2.3 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 |
2.2.4 社会保障与公共管理 |
2.2.5 社会保障与社会主义属性 |
3. 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关系的相关实证研究 |
3.1 国内外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3.1.1 国外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3.1.2 国内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的实证研究 |
3.2 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的实证分析 |
3.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研究 |
3.4 社会保障对消费的影响 |
4.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的实践历程与经验总结 |
4.1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践历程 |
4.1.1 改革开放前的劳动保险阶段(1949~1978 年) |
4.1.2 以社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8 年) |
4.1.3 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发展阶段(1998 年至今) |
4.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经验与成就 |
4.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
5. 外国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5.1 秉承自由主义传统的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
5.1.1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和制度安排 |
5.1.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特点 |
5.1.3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及存在问题 |
5.2 全民高福利的瑞典社会保障制度 |
5.2.1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概况和制度安排 |
5.2.2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特点、作用及存在问题 |
5.3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德国社会保障制度 |
5.3.1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和制度安排 |
5.3.2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特点、作用及存在问题 |
5.4 以中央公积金为核心的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
5.4.1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概况和制度安排 |
5.4.2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特点、作用及存在问题 |
5.5 国外经验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
6.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
6.1 以从国情出发为基础,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
6.2 以人人享有保障为目标,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6.2.1 健全社会保险体系 |
6.2.2 推进社会救助体制建设 |
6.2.3 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 |
6.2.4 完善补充性保障 |
6.2.5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建设 |
6.2.6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
6.3 以公平正义为核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
6.4 以协同推进为原则,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与相关政策的良性互动 |
6.5 以非制度约束为辅助手段,塑造社会保障的正确理念和道德规范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湖北将向特困户发放救助(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D]. 禹宁瑶. 湘潭大学, 2020(12)
- [2]精准脱贫背景下农村低保政策瞄准效果和减贫效应研究[D]. 郝雄磊. 新疆大学, 2020(07)
- [3]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吕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4]基于贫困线测度的湖北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研究[D]. 谢沁怡. 武汉大学, 2018(06)
- [5]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研究[D]. 戴建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6]伊斯兰慈善理念及其对中国穆斯林慈善行为的影响[D]. 杨燕. 西北民族大学, 2012(05)
- [7]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研究 ——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D]. 郑皓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6)
- [8]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表述对象[D]. 陈治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9]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10]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D]. 王群. 吉林大学, 2010(05)
标签:贫困线论文;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论文; 低保论文; 养老服务论文; 社会保障支出论文;